黑人名醫本•卡森被特朗普提名為住房部長,去年曾競選總統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將選擇前競爭對手本·卡森擔任美國住房部長。

卡森去年曾與特朗普競選總統候選人
本·卡森是著名的黑人醫生,是首位成功給腦部連體嬰兒實施分離手術的外科醫生。他也是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競選人中唯一的非裔。
自去年5月宣布參選美國總統後,卡森一度人氣極高,民調支持率甚至曾超過特朗普,在共和黨十余位競選人中排名第一。
然而卡森在此後多場共和黨電視辯論中均表現平平,在初選正式開始後,他的得票率基本都在個位數徘徊。在3月1日的“超級星期二”選舉中,卡森在5名共和黨競選人中的排名幾乎都是墊底。
今年3月4日,卡森正式宣布退出競選美國總統。他表示,自己做了“計算”,研究了目前贏得的代表票數量、各州的選情和要求,意識到未來不可能獲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所以不想再參與(競選)進程。
特朗普任命競選經理凱莉安·康威擔任總統顧問
北京時間周四(12月22日),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任命自己的競選經理Kellyanne Conway擔任總統顧問。

凱莉安·伊麗莎白·康威
凱莉安·伊麗莎白·康威(Kellyanne Elizabeth Conway),美國共和黨籍競選經理、戰略家與民意測驗專家。她是The Polling Company / Woman Trend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並曾任CNN、福克斯新聞與福克斯財經等頻道節目的固定政治評論員。康威亦曾作客《早安美國》、《馬赫脫口秀》、《與媒體見面》與《漢尼提》等節目。
競選總統 = 做Deal?
和傳統政客不同,Donald Trump的選戰策略由始到終好像是做Deal。近30年,沒有一個總統候選人像他這樣如此執念于商業成功,並借鑒該領域的方法來謀求總統寶座,他的總統競選而特朗普的競選圖紙一直藏在其於30年前寫的《The Art of Deal》裡,他在競選過程中一些異乎尋常的舉動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根源。
《The Art of Deal》中列舉了11個原則,其中包括建議談判者想方設法將自己的立場「廣而告之」,至於觀點要越聳人聽聞越好。而另一個關鍵的策略就是反擊,對失敗者要給予狠狠地反擊。他本人也承認,競選總統是我人生中最大的Deal,它由一系列十分複雜的Deal組成,希望最終能達到目標,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這筆大刁的市場就是選民,他十分清楚這個市場的需求。他認為,選民們現在很憤怒、反正統,對華盛頓兩黨在很多問題上的僵持感到失望,受夠了內政外交方面那些他們認為的缺陷。今天的美國已經真的不是他們所熟悉的美國了。
而Donald Trump屢出金句也與《The Art of Deal》中提到的越聳人聽聞越好的觀點契合,以達到廣而告之的效果。這些引發巨大爭議的言論有時甚至會連續幾個星期出現在媒體上。同時,特朗普也運用社交媒體讓他的觀點「廣而告之」,其競選團隊社交媒體負責人稱,通過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帳戶,現在已經有近1600萬人關注特朗普競選團隊。
他自宣佈以共和黨人身份參選以來,起初並不被看好,他那些聳人聽聞的言論更多的只是被當作笑料,一笑了之,恐怕連共和黨內大佬也沒有料想到,就是這樣一個小丑現在竟然在初選得票上遙遙領先。
今天的美國社會處於一片狂躁、焦慮、不安當中。而Donald Trump只是恰恰敏銳地感覺到了這點。他的關於反移民、反自由貿易等的言論,實際上是說到美國人的心坎上了。
他說,美國現在面臨內憂外患。內憂就是經濟不好,雖然經濟有所復蘇,但依舊不是很好。中產階級的收入已經停頓了將近30年。另一方面是來自外部的,冷戰以來,美國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但是目前看來,美國在中東問題、朝鮮核問題上都沒有解決好,在歐洲難民問題上也沒有發太大的聲音,同時中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投行等國際舞臺上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所以現在感覺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領袖地位是在逐漸衰落。
Donald Trump 1946年出生于美國紐約皇后區,13歲進入紐約軍事學院,成績優異。1968年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經濟學學士學位。現任Trump Organization董事長及總裁,也是Trump Entertainment Resorts的創始人,經營的房地產、賭場和飯店遍佈全世界,投資領域包括娛樂、體育、交通等。《Forbes》雜誌最新資料顯示,Donald Trump的淨資產達45億美元,位列世界億萬富豪榜第371位。但佢自稱其資產淨值為87億美元。
他的父親Frederick也是一名成功的地產開發商,他對這個仔的評價頗高,他的地產事業起步於父親的公司Elizabeth Trump & Son Co.。從學生時代起,每年夏天都幫父親打點事務,大學畢業後正式加入Elizabeth Trump & Son Co.。1971年成為這家公司的掌門人,隨後將公司名改為Trump Organization。
早在上世紀80年代,Trump就在美國廣為人知,當時他已將從父親手中繼承的地產生意拓展成為了一個商業帝國。因為敏銳地意識到名望所帶來的價值,於是開始行銷自己的形象,常常以地產大王、成功的生意人和善於審時度勢的經理人著稱。從賭場、高爾夫俱樂部到飯店、飛機、摩天大樓,特朗普所涉及的大多數領域都有他的名字,Trump似乎已經變成了一個品牌。
98%美國人知曉Donald Trump遠遠超過傳媒大亨Ted Turner、通用電氣集團前CEO Jack Welch、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和蘋果教父Steve Jobs等該國其它商業大亨。
其實,Trump還是一名暢銷書作家,出版的書籍包括:《Why We Want You to be Rich》、《How to Get Rich》、《Think Like a Billionaire》等。其1987年出版的自傳《The Art of the Deal》,曾創下300多萬本的銷售奇跡,被《紐約時報》評為當年最暢銷的書籍,並連續32星期保持排行榜上的冠軍地位。
他的媒體曝光率很高,不僅買下多個選美活動的主辦權,身邊美女如雲,現任妻子Melania和第一任夫人Ivana都是Model出身,第二任妻子Marla Maples曾當選為夏威夷小姐,後來成為了一名演員。此外,許多Talk Show和其他媒體中也有他的身影。
上世紀90年代,Trump的商業帝國遭遇滑鐵盧。因為美國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地產業也受到貶值影響,其淨資產據稱從17億美元縮水至5億美元,集團一度面臨破產危險。但是到1997年時,他的財務狀況已經有所扭轉,當時的財富已恢復至將近20億美元。
從2004年起,Trump開始擔任NBC真人秀節目The Apprentice的主持人,並于2004年和2005年連續兩年因其在該節目中出色的表現而獲艾美獎提名。在該節目中,他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那句 You're fired!。他每錄製一集《誰是接班人》就進賬300萬美元。
從商界大亨到娛樂明星,直至去年正式宣佈以共和黨人身份參選美國總統,跨界也挺大的,我們公司和他也有點淵源。
FDT = Fuck Donald Trump。
關於FDT,有些少Update,我們FDT證券獲得深股通資格,合作方華寶證券又獲得港股通資格,南北互通,東西共融。而且,FDT與Janus Henderson Global已簽約生效。老債王Bill Gross的Janus Capital 10月宣佈與Henderson Group合併(唔好搞錯,唔係四叔),成立後新公司資產管理規模超過3200億美元。Bill Gross是全球最大債券基金PIMCO創始人,2014年離職後,目前是Janus Henderson Global的基金經理。
Henderson Group成立於1934年,目前管理資產規模1270億美元。合併消息公佈後,股價十月升逾19%,最高觸及278.80英鎊,創下2009年最大單日升幅。合併後的公司將改名為Janus Henderson Global。合併後Henderson和Janus股東料將分別持有約57%和43%的股票。合併將於2017年第二季完成。合併後的公司市值約為60億美元。
奧巴馬稱若能第三次競選本可以再當選總統 特朗普:呵呵
27日據CNN報道,美國總統奧巴馬26日在采訪中表示,如果他有資格參加今年,也就是第三個任期的總統競選,他本可以取得勝利,因為美國人仍然同意他關於漸進變革的願景。
在這段播客采訪中,奧巴馬向他的前高級顧問大衛·阿克塞羅德(David Axelrod)說:“我對這個願景充滿信心,如果我能再次闡述它並參加競選,我有信心認為我可以動員大多數美國人團結起來。”
“我知道,在我和國民的談話中,即使有些人不同意我的意見,但他們也會認同,我所領導的方向是正確的。”奧巴馬表示,“大多數美國人的確相信,在寬容、多樣、開放、能量及生機的基礎上,美國能夠保持統一與團結。”
在采訪中,奧巴馬坦言自己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完成2008年描繪的競選願景。他表示,把美國建設成一個包容性強的國家需要更多繼任者的努力。

奧巴馬接受播客采訪(圖:CNN)
在提及自己所支持的民主黨人希拉里敗選一事時,奧巴馬指出,希拉里敗選的原因之一是她與公眾的交流問題出現了問題,忽略了美國投票民眾的組成結構,同時沒有將自己改善美國經濟的強烈意願傳遞給美國人民,在情感互動上面不敵特朗普。
針對奧巴馬的言論,特朗普26日下午在推特上回應稱:“奧巴馬總統認為自己可以(在大選中)擊敗我。他可以這麽說,但我認為‘沒戲’!因為工作流失、ISIS還有奧巴馬醫療法案等問題(的存在)。”

特朗普推特截圖
美媒曝眾多民主黨人呼籲希拉里競選紐約市長
英國《每日郵報》1月5日援引美國新聞網站Newsmax的報道稱,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已經塵埃落定,盡管希拉里在競選中失敗,但這並非意味著其政治生涯終結。許多民主黨領袖和捐款人呼籲希拉里競選紐約市長,挑戰現任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
該報道援引一位前紐約市民主黨官員的話稱:“希拉里曾談論過競選市長的可能性。”這位官員和其他消息人士稱,許多對白思豪不滿的民主黨人正呼籲希拉里參選,他們認為她若參選肯定能贏。希拉里的顧問們預測,特朗普的首個總統任期將遭遇重大挫折,並鼓勵希拉里留在“場邊”,以便2020年再次競選總統。但即使是希拉里最親密的盟友都表示,她再次競選總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現任紐約市長白思豪將在今年結束4年任期。當地媒體《紐約時代報》稱,白思豪的支持率不穩定,處於“弱勢的位置”,可能會對希拉里有利。該報的威廉·劉易斯說:“希拉里如果決定競選,將是一個強有力的候選人,因為她主要的政治組織都在紐約市。她是有選擇余地的,我們等著瞧。”
保守派媒體Newsmax報道說,希拉里的核心圈正在討論此事。紐約民主黨顧問漢克·沙因科普夫表示:“她在紐約非常受歡迎。如果她宣布參選,白思豪將不得不在同一天提交退休文件。”據悉,在2016年總統大選中,希拉里在紐約市的得票率高達79%。
2000年,希拉里曾在白思豪的幫助下當選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兩人一度關系親密。不過,在2016民主黨黨內初選中,白思豪等了好幾個月才決定給希拉里背書,此後希拉里一直與他保持距離。如果希拉里決定參選,兩人的關系可能會更緊張。
報道稱,希拉里的發言人還未對此做出回應。
希拉里要角逐紐約市長?閨蜜出面回應:她將不再競選公職
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的密友坦登(Neera Tanden)日前表示,她不認為希拉里會競選紐約市長或其他公職。
她告訴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我想,她將設法幫助孩童與家庭,那一直是她一生都在專註做的……但我不認為她會再競選任何公職。”

希拉里的密友坦登表示,她不認為希拉里會再次競選公職(圖:CNN)
坦登目前是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主席,此番談話是回應《紐約時報》的報道。該報日前曾就希拉里是否會同現任紐約市長白思豪(Bill de Blasio)對壘,角逐紐約市長一職加以揣測。
坦登說:“我不認為她會競選這個職務或其他公職。”
不過,希拉里自去年11月敗選後並未完全退出公眾視線。她參加過兩場公開活動,也透過推特發出一些推文。
本月20日,她將和丈夫克林頓參加特朗普就職典禮。
美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將調查總統競選團隊與俄政府接觸情況
美俄“黑客門”事件持續發酵。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在美國情報部門發布相關報告後,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13號發表聲明說,將對俄羅斯黑客通過網絡襲擊等方式幹擾美國總統選舉展開調查。調查重點還將包括競選團隊人員與俄羅斯政府接觸的情況。
13號,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理查德·伯爾和委員會副主席馬克·沃納聯合發表聲明稱,該委員會將對美國大選期間俄羅斯的網絡襲擊行為進行調查。聲明說,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將舉行相關聽證會,並要求奧巴馬政府和特朗普競選團隊高層人士到庭接受問詢。如有必要,還將發出傳票,強制相關人員到庭接受問詢。聲明稱,全面調查俄羅斯情報人員對美國施加的影響至關重要。
英國《衛報》報道中提到,參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理查德·伯爾在聲明中的表態與此前不同。就在前一天,理查德·伯爾還對媒體表示,相關調查將不會針對競選團隊人員與俄政府接觸一事,因為該調查與政治競選活動無關。
11號,特朗普在紐約舉行的記者會上,再次抨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近的一篇有關“黑客門”的報道是“假新聞”。報道聲稱,特朗普競選團隊人員與俄羅斯政府的中間人有過持續交流,並稱俄有意隱瞞特朗普負面消息,幫助其贏得大選。俄羅斯方面也表示,相關報道完全是杜撰的,不符合事實,目的就是進一步破壞俄美兩國關系。
俄羅斯著名政治學者、俄羅斯國家戰略研究院院長列米佐夫認為,“黑客門”事件其實是美方對俄輿論戰的又一手段。列米佐夫認為,美國各黨派和媒體炒作他國網絡黑客的傳統由來已久,但此次“黑客門”事件掀起的風波卻反映出美國政壇目前存在的更深層次矛盾。
列米佐夫強調,盡管在特朗普的對外政策設想中,美俄關系是比較重要的一環,他在選舉前後也多次對俄總統普京表示贊賞,但目前美國的輿論氛圍,無疑從側面顯示出美國依然將俄羅斯明確定位為主要競爭對手,特朗普上任後不會在美俄關系上走得太遠,現在討論兩國關系的改善還為時尚早。
紮克伯格準備競選美國總統?小紮回應傳聞:並不想
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Facebook CEO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接受新聞網站BuzzFeed News采訪時明確表示,他並不想競選美國總統。
在回應是否準備競選美國總統這個問題時,紮克伯格的答案是:“不。”他同時補充道:“我的重點是為Facebook建設社區,並發展陳-紮克伯格倡議(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
“陳-紮克伯格倡議”指的是紮克伯格2015年與妻子普莉希拉·陳(Priscilla Chan)共同創辦的一家有限責任實體,他們希望借此發展教育和科研等項目,以促進社會平等。
此前有多家媒體猜測,紮克伯格最近的一系列行動表明他有可能參與競選美國總統,包括他遍訪美國所有州的新年計劃。紮克伯格曾在1月4日撰文稱:“2017年,我的個人挑戰是拜訪美國每一個州,與那里的人會面交流。我已經在許多州呆過很長時間。所以,我今年需要走訪大約30個州,完成這個挑戰。”
薩科齊再度被法庭傳喚 涉嫌開假發票掩蓋競選經費超支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2月7日報道,當地時間7日,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再度被法庭傳喚,要求他對2012年開具的大量假發票作出解釋。
據該報道,除了薩科齊本人之外,法庭還傳喚了其他13人,其中包括不少右翼前幹部,原因是“濫用信任、弄虛作假、競選舞弊及參與舞弊”等。
薩科齊受指控稱,其所在黨派在2012年法國總統競選中為了掩蓋競選經費超支的事實而大量開具假發票,總共隱匿了1500萬歐元的競選經費(另據BBC報道稱該數額為1800萬歐元),而法國為總統競選經費設定的上限是2250萬歐元。
據BBC稱,薩科齊否認對經費超支一事知情,並表示他將根據法庭的審判決定提出上訴。

2016年11月,薩科齊敗選後發表演說
薩科齊在2012年的法國總統大選中敗給現任總統奧朗德。去年,薩科齊決定再次參與下一屆法國總統大選,但在2016年11月舉行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黨內第一輪投票中敗給了法國前總理菲永。
2015年4月,薩科齊已因2012年競選總統非法籌資醜聞接受法庭傳訊。
競選謊言
【特首跑馬仔】被問中聯辦張德江做法 梁愛詩稱任何人都有權游說 指基本法22條不可能立法 (16:47)
特首選舉提名期明日開始,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早上出席民主黨劉慧卿主持的網台節目《議會內外》時談及選舉問題。對於有指中聯辦早前致電選委拉票,以及人大委員長張德江說林鄭月娥是中央唯一支持人選,梁愛詩強調,「任何人都有權游說、拉票」,只要不是恐嚇、威迫利誘,違反公平原則就可以。
被問及有關做法是否違反《基本法》22條、干預了香港內部事務,梁愛詩說,「干預和游說(有)好大分別」,更反問「don't they have freedom of speech? (難道他們沒有言論自由嗎)」。
她又說,選委有自主投票權,「不能假定選委全部都是被人擺佈」,「如果(選委)心有不忿,你都監唔住佢」。
對於參選人胡國興政綱中提出要為《基本法》22條立法,確保港人治港不受干預,曾任律政司長的梁愛詩稱法律上「這是不可能」,因為地方政府不能立法約束中央政府,只有中央政府可以自行約束。
至於今次特首選舉中,不少參選人都沒有寫明以人大8.31決定為基礎重啓政改,梁愛詩說,如果行政立法關係能改善,立法會內有商有量,很多事情都可以商討,又指如果有一個政改方案能獲三分之二議員接受,相信中央願意考慮。
(13/2/2017 明報即時新聞)
我一直都很奇怪, 竟然沒有一個有份量的人出來反駁胡官倡議為《基本法》第22條立法的謬誤, 今天終於見到詩姐開腔了。那些一早講到「似層層」要上任就為第23條立法的候選人, 都逐一「縮沙」, 胡官最好笑, 「縮沙」得離譜, 明報另一則新聞報導了他最新講法:
胡國興早上於facebook上載長逾1分鐘短片,講解23條立法3個條件,包括「立法時機必須在我提出的政改方案通過之後進行」、「立法內容要包含39條國際人權公約保障,以及27條對言論、新聞、遊行、集會等自由的保障」、「同時要為22條立法,防止中央轄下各省市機構干預香港內部事務」。
這綑綁第22及23條一起立法的講法, 等同哄騙式的競選口號, 純粹老點。為22條立法在憲法上一定行不通, 把它和23條綑在一起, 即是連第23條都不能立法了, 就好像兵法裏撤退的部署, 先佯攻, 後撤退。兩法綑在一起, 即是兩法都不會訂立, 用上語言偽術, 更何況要先通過政改。早兩日他還在自吹自擂, 說自己是唯一會推第22條立法的人, 一下子就變了臉, 猛咁加條件 。
我們看候選人的選舉政綱, 是很難判斷日後當選了會否如實履行承諾, 正一過咗海就是神仙。政綱所述, 做得到而不去做叫做賴賬, 做不到而開空頭支票的叫你呃人。未選之前, 一直可以看到候選人在改變立場, 增設條件。競選承諾, 在某程度上看, 是充滿哄騙的遊戲。
詩姐另一講法有點強辭奪理, 她用言論自由來為干預香港事務開脫, 而忘記了尊重憲法訂立的精神。中央官員不應過份評論香港的行政長官選舉 , 否則適得其反。非建制的人已採取了對抗西環的立場來選行政長官, 已罔顧候選人的實際能力及往績, 變成純粹對抗。也許這就是我不懂的政治。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