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億航無人機獲千萬美元A輪融資:讓無人機做多數人的玩具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31/148674.html

i黑馬:近日國內無人機創業公司億航創始人熊逸放完成了來自GGV資本的1000萬美元A輪融資,估值在6個月內翻了25倍。對飛行器感興趣的朋友一定對熊逸放不陌生:一個人,一個旅行箱,矽谷拓荒2個月,一周24萬美金成功眾籌。他是一名連續創業者,卻不是無人飛行愛好者。

\值得關註的是,GGV資本管理合夥人Jenny Lee曾經擔任戰鬥機工程師,她表示:“GGV押註億航不僅因為其團隊的產品技術能力,而且看好它未來為飛行器大眾化努力的方向。除了收獲來自GGV資本的投資,億航此前還吸引了來自中國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和楊寧的投資。此外,PreAngel也註資了億航。

熊逸放表示,新一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擴展技術研發和發展歐美市場團隊,並加速量產。

具體說來,擴展研發主要還是專註於無人機的研發,除了億航Ghost無人機之外,億航還會有其他產品線的安排,包括產品叠代,在未來也會結合更多無人機技術結合在產品中;另外在歐美產品市場規模取決於發展速度,接下來因為歐美市場和國內比重在7:3 到9:1之間,可見歐美市場比重更大,因此他希望億航能在美國市場紮的更深。

熊逸放一個人,一個旅行箱,矽谷拓荒2個月,一周24萬美金成功眾籌。他是一名連續創業者,卻不是無人飛行(UAV)愛好者;他在廣州、矽谷和北京創立億航(EHang, Inc.)的分支機構,並在6個月內把團隊從5人發展到60人,把億航打造成為成長速度最快的中國硬件創業公司;他本科就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後在美國杜克大學Fuqua商學院深造。他就是億航科技聯合創始人熊逸放。

“我不愛飛機,我只是愛折騰”

沒有傳說中的Ghost智能空中機器人,Derrick僅僅通過一個簡短的視頻向觀眾介紹了Ghost無人機項目,“我一直不是航模或無人機的愛好者,我只是一個愛折騰的大學生”電子學渣,不會代碼,和所有傳奇的大學生創業者一樣,熊逸放有的是比旁人更厚的臉皮和更多的渴望。移動物聯網、電子團購、社交網站……學生時代就忙於各種買賣的Derrick很早就知道創業的艱辛,“沒辦法,就是閑不下來。”而這份堅韌,日後也幫助他走過許許多多的難關。

“你只有一分鐘”

進入杜克大學深造的熊逸放比同齡人更加渴望創業的甘露,“矽谷就是每一個創業者心中的耶路撒冷”初涉矽谷的熊逸放當時手中正在做一款並不成熟的情侶社交產品“Chapter”,在矽谷的一次互聯網會議中,熊逸放偶然地遇見了徐小平,熊逸放毫不遲疑地向徐老師介紹自己。“徐老師您好,我是中國的留學生,我在創業,能向您介紹一下我們的項目嗎?”“可以,給你一分鐘”典型的電梯演講,遺憾的是,熊逸放並沒有能夠在一分鐘的時間打動徐小平,一分鐘過後,徐老師只是覺得項目無趣,而轉身離開。不過幸運的是,徐老師向熊逸放發出其第二天在斯坦福演講的觀眾邀請,而在斯坦福那次,徐小平再次給了熊逸放一分鐘的時間了解Chapter,可惜,這一次的一分鐘同樣也沒有打動徐老師的眼光。

“現在想起來,Chapter其實就是一個私密版的朋友圈,很無趣,可是,這並不意味著你不去嘗試。”談及這段經歷的時候,Derrick開懷大笑。現在的他和徐小平是親密的戰友,在所有接觸的投資人中,熊逸放最佩服的就是這位年近60,每夜工作約見創業者到2、3點的老師。“我希望自己和他一樣,一輩子都充滿了激情。”

“再圈人也沒用,做好自己就行了”

當問到Ghost的初創歷程的時候,熊逸放回答道,“開始的時候我就用最土的、最笨的,現在看起來無濟於事的方法——加微信群”加遍了華人投資圈,就去找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創業圈,熊逸放瘋狂地在各種圈子里發布產品廣告。之後,熊逸放一行開始在各大創業大賽中展露頭腳,他們馬不停蹄地跑展會,交朋友,一邊宣傳,一邊招聘,每天跟各式各樣的人聊億航、聊無人機、聊遇到的問題、聊需要怎樣的幫助,在這個過程中,就找到不少對億航、對無人機感興趣的人。然後,因為頻繁參加不同的活動,讓這些初步接觸的人過來幫忙、參與。在這個過程當中,他與很多人溝通、交流、磨合,其實也在篩選美國辦公室的團隊。

“你再圈人也沒有用,只有你自己做好了,別人自然才會認可你”用熊逸放的話來說,屌絲逆襲只需要專註一件事情“始終提高自己。”

“除了好產品,你還需要一個強大的公關公司”

因為美國indiegogo眾籌的大獲成功,許許多多的人都跑來向熊逸放取經,“我給他們的意見是,要麽你有錢,要麽你有時間,不然甭想。”許多國內的團隊以為自己拍一段視頻,朋友圈喊人刷屏一圈,什麽都不用做就可以眾籌成功,但“根本不是這樣的。比如說,前一段時間在 Kickstarter 上籌資 1328 萬美元的便攜式旅行箱 Coolest Cooler,為了眾籌花了 50 萬美元。值得強調的是,之前 Coolest Cooler 一年前已經上過一次眾籌,之後這一年的時間,這個團隊什麽事情都沒幹,就為了準備這次眾籌。但是,不見得別人花 50 萬美元,也能得到同樣的結果。這 50 萬美元是怎麽花的,什麽時候花到哪里去,有著詳細的步驟,精密的打法。”“有錢就找美國的公司,這點,創業團隊不吃虧”美國的公關公司很成熟,很專業,公關分工很細,很垂直,整個眾籌的每個步驟,都有相應的公關公司提供針對性的服務。現在來說,美國的公關公司分為幾類:針對大公司的,針對中等公司的,還有針對小公司的。甚至說,有的公司就只做智能硬件團隊的公關服務。“一個好的產品、理念,再加上源源不斷的人流,那麽你成功的第一步就做到了,如果不舍得花錢,熊逸放給出的第二種答案”花時間“時間用在哪?答案很簡單——媒體熊逸放介紹到,自己在矽谷的時候,每天早出晚歸,花大把的時間,利用各種社交機會去結識媒體朋友們,把這些資源發展成自己的私交,這樣推廣起來就不會太難。群發郵件不管用,產品試用也不是辦法,如果你英語夠好,交際夠好,好,去發展你的媒體朋友圈吧。一樣,你也可以吸引到流量。

2014年是國內無人機真正意義上的元年,許多普通觀眾從綜藝節目、網絡中接觸到無人機、智能飛機的概念,政府相關部門也在不斷嘗試用無人機解決災害預警、援救、防恐、森林防火等眾多重大任務中,無人機送貨的想法博人眼球……“毫無疑問,這是一片藍海,我們希望打造一個空中平臺,用Ghost搭建一個空中物聯網中心。”

本文整理自獵雲網和南都網


美債“流動性”危機:資金湧入 但無人交易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835

iStock_US-Economy-Wall-Street-XSmall

美國債市再次受到了成交下滑的困擾。

盡管投資者剛從假期回歸且交易意願不如平常,但債市價格卻在波動。全球主要國家國債收益率近日都跌至了歷史新低,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亦創超過兩年的新低。

據全球最大的交易商間經紀公司毅聯匯業,交易活動下降放大了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下行。該美國國債最大的交易商間平臺的數據顯示,周二美國國債交易活動較去年平均水平下降了11%。這或意味著較少的交易者推動國債價格出現了較大的變化。按理說,在原油價格大跌的情況下,投資者應該會買入國債避險才是。

對此,瑞信利率策略師Ira Jersey周二在郵件中回應稱,這“是最基本的”影響因素,“但是在沒有什麽流動性的情況下,收益率的變化超過了”避險本應造成的變化。

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SIFMA)整理的數據也顯示,流動性下降放大了美債收益率的變化。相較於2007年的平均水平,2014年交易量下降了11%。

周二, 美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幅創2013年4月5日以來最大,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創下了2013年10月1日以來的最大跌幅。彭博社指出,昨日美債收益率的大跌與去年10月15日出現的閃崩不同,當時並無特別的原因造成收益率“自由落體”,而後又大幅反彈。

彭博社報道稱,伴隨著油價創下超過五年的新低,歐洲經濟顯示放緩跡象和希臘可能退出歐元區的擔憂,投資者湧入了美債。這將抑制通脹,減緩美聯儲今年加息的壓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炒得飛起的“無人機”:抱歉 這片天空暫時不讓你飛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08/148807.html

i黑馬:無人機在國外吵得飛起,但在中國黑馬哥知道,天上若真飛個無人機,很可能會被某人拿獵槍射下來。美聯社美聯社今天發了篇文,說無人機革命近在眼前,但仍面臨監管、技術障礙。

最常用的猜測,無人機可能會先拿來送貨,取代卡車、三輪車。其實,它還有很多用處,比如拿去撒農藥、檢查高壓電線、拍電影等。
 
以下為文章全文:無人機來了。

\i黑馬:在2015年的CES大會上,英特爾展示了世界上第一款可穿戴無人機,被稱為“可以航拍的自拍神器”,知名運動攝像機廠商GoPro預計2015年下半年上市推出無人機產品。從國外到國內,無人機的熱度持續升溫,已成為VC和媒體競相追捧的領域。紅杉資本創始人Michael Moritz甚至認為,無人機是未來大勢所趨,幾十年後,甚至會像火車、汽車一樣普遍。

 
無人機從專業轉向消費市場
 
創辦於2006年的大疆,在2010年其年銷售額僅為300萬元,而僅僅四年後,根據研究機構Frost & Sullivan的數據,在全球小型無人飛行載具市場中,該公司控制了超過一半的份額。最近三年,隨著無人機市場的興起,大疆的銷售額增長80倍,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科技公司之一。
 
億航無人機前段時間宣布完成來自GGV資本的1000萬美元A輪融資,估值在6個月內翻了25倍。Ghost無人機的定位是希望做每個人第一臺的航拍機,讓你的生活中充滿更多的樂趣,這也是體驗新生活的一種方式。
 
2015年,具備8年無人機技術積累的零度智控也將全面進入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伴隨著各家新品的問世,屆時,技術積累將成為市場競爭的重要砝碼。
 
有觀點認為,無人機的組成無非是感應元件、GPS、相機、ARM 處理器、無線部件、儲存、電池,而由於目前移動設備的發展,這些零部件可以以相當廉宜的價格輕松購買。事實並非如此,無人機的核心部件飛控是技術壁壘最高的部分,也是解決無人機可靠性問題的關鍵技術,目前,掌握飛控技術的中國公司並不多。
 
另一方面,由於成本和市場接受價格的原因,專業領域應用的飛控技術尚未切入消費級市場,因此解決消費級無人機安全只是時間和價格問題,屆時將會全面拉動消費級無人機應用市場。
 
從大疆、億航和零度智控把市場眼光投向小白級用戶可以看出,無人機市場也將從面向專業用戶、商家、特殊用途,逐漸轉向消費級、娛樂性的無人機產品。隨著無人機市場越來越貼近普通用戶需求,無人機市場也將催生更多的可能性。
 
技術拼圖形成更高的競爭壁壘
 
算法是無人機的基礎,但隨著Google、Amazon等越來越多競爭者進入,各家在技術上的不斷投入,勢必會形成各具特色的無人機產品,僅用算法作為門檻還遠遠不夠。為了保持絕對優勢,以大疆為代表,開始將無人機技術向周邊領域擴展開來,通過飛控、雲臺、相機、圖傳等系統完成一個技術拼圖,以此來形成更高的競爭壁壘,是無人機領域目前較為先進的策略。
 
1、飛控,相當於無人機的大腦,是無人機飛行控制的核心部分;
 
2、雲臺,主要為掛載設備提供增穩,保持視頻拍攝穩定;
 
3、相機,航拍無人機的拍攝單元,常見掛載有SONY、佳能、尼康等相機產品,但這些相機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因其並非專門為航拍而設計的,從而存在體積大、質量重等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GoPro的HERO系列運動相機因輕便小巧、成像較好等原因被廣泛應用於大眾航拍領域,目前大疆和零度等公司也在自行研究在航拍中使用的專業相機;
 
4、圖傳技術,供操作者實時監控拍攝取景和飛行器的實時狀態。
 
以零度智控為例,它的軍工背景長期在專業市場耕耘的技術沈澱,使其進入民用領域顯得遊刃有余,零度指控創始人楊建軍稱:“我們進入民用領域時,費力點並不在核心技術,有些核心技術反而能比其他公司更早拿出來。”
 
“航天航空有一套嚴格嚴謹的理論體系,容不得去試,必須有個很好的理論模型進行計算、仿真,仿真完了做相應的控制模型,計算出參數,一次可能就成功了,不允許你上天試一下,往左偏了就改一下參數”零度把這一套沿用到了民用領域。
 
“從專業市場轉過來有很多好處,以專業市場的技術作為基礎,我們進入大眾領域的時候可能有更好的技術高度,同時又能傾聽每個大眾用戶的建議,站在用戶的角度去考慮產品的發展和進步。”專訪零度智控創始人楊建軍認為,雖然向大眾市場轉型勢在必行,也是公司未來的側重點,但專業市場依舊重要。
 
此外,零度智控對i黑馬透露,在即將發布的消費級無人機中,他們將重點加入防護罩等設備,保障用戶的安全。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沱牌舍得控股權無人接盤 改制路再遇難關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2/4575271.html

沱牌舍得控股權無人接盤 改制路再遇難關

一財網 陸琨倩 2015-02-11 21:44:00

從2003年至今,沱牌舍得已經多次發布關於改制的公告,但已多次折戟。“這可能是賣方在拉鋸,畢竟現在白酒行業壞境不好。”一位券商分析師猜測。

搭好戲臺的沱牌舍得(600702.SH)竟沒有等到上臺“唱戲者”。

2月11日晚間,沱牌舍得(600702.SH)出乎意料地公布改制壞消息。該公司披露《重大事項進展情況公告》稱,控股股東四川沱牌舍得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沱牌舍得集團”)在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股權,首個股權交易日期滿,但尚未征集到意向受讓方,有關股權轉讓和增資擴股事宜將延期。

沱牌舍得稱,根據國有股權轉讓相關規定,沱牌舍得集團國有股權轉讓及增資擴股事宜將不變更掛牌條件,按照10個工作日為一個周期延長公告,繼續征集意向受讓方,首次延期公告將於2015年2月12日在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網站發布,截止日期為3月2日。

早在1月15日,沱牌舍得集團通過交易所公告,以合共12.19億元的價格,掛牌出售沱牌舍得集團38.78%股權以及增資擴股。按照公告,成功引入戰略投資者後,投資者將占有沱牌舍得集團70%的股權,從而使得上市公司沱牌舍得也得以改制。

記者了解到,當時大部分業內人士均認為,沱牌舍得集團已屬意接盤者。原因之一便是沱牌舍得集團對掛牌意向方的要求不低,當中要求其2013年總資產不低於100億元且凈資產不低於20億元,2011~2013年連續盈利且每年盈利不低於2億元。這種要求已經將很多投資者排除在外,“這種公開掛牌或拍賣中,量身定制條件的現象很正常,之前洋河並購雙溝時也是這樣的。”白酒專家晉育鋒曾對本報記者表示。而且,當時已盛傳複星集團可能參與混改。

但“唱戲者”卻姍姍來遲。本報記者今日致電複星集團相關負責人了解是否有參與投標,但該負責人不置可否,僅表示“現階段暫時沒有可以公布的內容。”有消息人士反映,出現這種情況可能由於細節還沒談好。

從2003年至今,沱牌舍得已經多次發布關於改制的公告,但已多次折戟。“這可能是賣方在拉鋸,畢竟現在白酒行業壞境不好。”一位券商分析師猜測。

編輯:任小璋

Uber的下一個目標:無人駕駛?transportation cloud!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219/149201.html

i 黑馬:大年初一,大家都會出門拜年,這時要是有自動駕駛就好了,完全不用擔心走錯路!身在美國Juniper的資深軟件工程師陳天認為,這種想法終將會實現,但前提是提供一個“transportation cloud”,即有一天,Uber擁有一顆強勁的大腦,它能根據需要,從千百萬輛汽車中選擇最合適的車來調度,而這又將釋放出哪些機會?

\文/陳天 Juniper 資深軟件工程師
編輯/崔婧 

 

1自動駕駛最終會取代人類駕駛

 

之前,我在mountain view(加利福尼亞州)開車的時候經常能看到google的無人駕駛汽車:前蓋裝著方向感應器和雷達,頂棚載有快速旋轉的激光發射器,通過各種傳感器來360度感知周圍的環境,並且在瞬間作出最佳的反應。

 

\在主要的科技公司和大學的大力研發和試驗下,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主流的認知是:自動駕駛最終會取代人類駕駛,這個過程已不可逆,只是個時間問題。

 

原因是不言自明的:軟件有人類無法比擬的準確和高效——人類會打盹,走神,反應遲鈍,判斷錯誤,高估自己或者低估自己,設計良好的軟件則不會;人類需要良好地休息,而軟件能夠7x24小時始終如一地運轉。

 

拿我自己來說,GPS的指令清晰明確,我卻還能因為判斷失誤走錯路口;如果讓我一個人從舊金山開到洛杉磯,我必須中途休息至少兩三次,甚至小憩一下,才能完成整個又長又悶的旅程。考慮到每年僅美國就有三萬多人死於交通事故,而這些大部分都是人類的弱點(疲勞駕駛和超速行駛)導致的,自動駕駛汽車根本不必做到完美,只需比人類表現得好一點點就足夠了。

\ 

2世界將會變得怎樣?

 

假設10年後自動駕駛完全取代人類駕駛,世界將會變得怎樣?

最直接的表現是所有和運輸有關的崗位將會被自動駕駛軟件取代。按照美國勞工部的數字,2012年直接和運輸業有關的崗位是440萬,這些人絕大部分也許會失去工作。

 

由於人工成本的降低,24x7地運作效率,以及事故率的大大降低,物流的成本被壓縮到一個很低的水平。商品的價格和運輸相關的服務(比如說出租車和客運大巴)的價格會降低不少。

 

旅遊行業和租車行業會受益。團體旅遊的司機的成本被節省下來,當然,更多的遊客會選擇自駕的旅遊方式。以前在異國他鄉因為人生地不熟的緣故不敢自駕的遊客,再也不必擔心駕駛的問題,租一輛無人駕駛汽車,美美地欣賞沿途的風景就好。

 

3Uber 的下一個目標:transportation cloud

 

說起出租車,正好說說當下風頭正勁的Uber。連Uber的CEO都坦誠“Uberwill eventually replace its drivers with self-driving cars”。但我認為這只是Uber的第二步。這一步完成之後,下一步的目標也許就是構建一個transportation cloud。

 

為了說明這個臆想中的transportation cloud,我們拿amazon的computationcloud-AWS來類比。在AWS以前,每個互聯網公司都有自己私有的數據中心,如同一個個孤島,需要建設得盡可能完備,擁有最大的capacity來適應突發的流量,即使突發狀況在一年中只占極少的情況。

 

換句話說,私有的數據中心在平日里浪費了巨大的計算資源。Amazon通過AWS構建了一個幾乎沒有上限的computation cloud,使得任何公司可以使用AWS構建任意規模的數據中心,而且,按需付費,不是每月,不是每天,而是每小時(甚至每分鐘)。

 

我們每個家庭擁有的私家車相當於互聯網公司的私有數據中心。盡管我上下班通勤的時間只占一天的1/24都不到,可我卻不得不擁有整輛車。而且,不是一輛,是兩輛或者更多,一輛轎車上下班使用,一輛SUV(5座或者7座)為了應付節假日帶孩子出行之用。兩輛車都得付保險,還得找人更換機油,更換零件,壞了需要維修,甚至購買新車。這和自己構建一個數據中心何其相似!

 

我的需求是擁有一到兩輛車麽?不是。我只是需要一個能夠載著我自己或者我的家人,從A點到達B點的解決方案。在目前的環境下,自己擁有一到兩輛車是TCO(TotalCost of Ownership,總體擁有成本)最省的方案。

如果Uber提供一個以自動駕駛為基礎的transportation cloud呢?即,Uber能提供無窮多的汽車,或者說,它運作起來類似無窮多的汽車,讓我想使用的時候能夠隨時使用。

 

我當然不再需要自己的車。早上起來要出門的時候,我只需要在手機上預約一輛compact sedan(類似AWS的t2.micro),把我送去公司,5~10分鐘後,我要的車就到達我家門口,載著我自動選擇當下最優的路線行駛。在cragslist上買了幾件二手家具,一輛compact sedan把我和太太接到賣家家中,滿意後我們把家具搬出門,門口Ford truck已經嚴陣以待。

 

毋須描述更多的場景。一個transportation cloud最美妙的地方是你毋須按月付費或者按天付費,你只需要按次以及按實際使用時長付費。保時捷911很貴,但3天的日子里如果我總共用了2小時48分鐘,我只需付$52.5+油費(假設保時捷911一天$150,一天按8小時算,不考慮閑時忙時黃金時間)。我每天上下班通勤時間是40分鐘。一年下來也就是174小時(假設一周工作5天),520次(52x5x2)。一輛compact如果一個小時$6,每次使用費1$,一年的TCO是$1764+油費。這比自己養任何一輛車都要劃算。

 

構建這樣一個transportation cloud需要一顆強勁的大腦。它能從各種即時的預定中,從千百萬輛車中選擇最合適的車來調度。而這,正是Uber在目前這個階段不斷學習和進化的能力。

 

Uber有可能比Amazon更進一步的是,構建這樣一個transportation cloud,起初它自己不需要購買任何車輛。它只需要構建這樣一種經濟模型,自然有希望把自己的車租出去的用戶來提供車輛。隨著把自己的車租出去的用戶越來越多(這是必然的,買入一輛自動駕駛汽車,加入Uber,就相當於有了一臺印鈔機),供需失衡,擁有車的TCO太大以至於不值得拿其來賺錢,Uber會最終構建完全屬於自己的cloud。

 

這個時候,也許汽車產業已經萎縮得差不多,因為全球需要的汽車數量因為Uber的超強的規劃能力,而大大降低。最終,就像google和facebook繞過專業的服務器廠商,自己構建服務器一樣,Uber也開始部分生產自己所需的汽車(至少對於t2.micro而言)。

 

這麽一瞎琢磨,Uber 40B的估值還真不算高。一個有潛力整合所有汽車並且從每次使用中都能獲得實實在在收益的公司,一旦想象力成為現實,怎麽也會比一個整合了大部分人,但只能通過廣告來獲得收入的公司的市值(214B)高吧?何況,車里的乘客們,這些被從司機的位置解放出來的人,在漫長的旅途中,總得幹點什麽,這又是一個很大的金礦。

 

本文作者陳天,從事軟件開發10余年,涉獵防火墻,網絡安全,嵌入式系統,互聯網產品開發,於20112013年創立途客圈,獲得創新工場與金沙江的聯合投資。目前在Juniper(瞻博網絡)任資深軟件工程師。

本文不代表本刊觀點和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korchagin。


無人安全:美歐或監聽上億手機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495

前美國國家安全局(NSA)雇員斯諾登近期再爆猛料:NSA曾聯合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入侵全球最大SIM制造公司Gemalto,盜取用於保護手機通訊因素的密鑰,從而在全球範圍內監聽手機通訊。

NSA和GCHQ盜取的密鑰可以讓情報機構不需要授權或竊聽就能解密語音和數據形式的移動通信,甚至解鎖之前攔截到但無法解密的加密通訊。與此同時,用戶、網絡運營商、以及政府卻並不會知情。

黑客入侵是由來自NSA和GCHQ的特工在2010年4月組成的一支叫做Mobile Handset Exploitation Team (MHET)的團隊完成的,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滲透入侵SIM卡提供商以及無線網絡供應商。他們發現Gemalto 的主密鑰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通過E-mail、FTP、雲存儲等方式發送給移動電信公司,對於這支手法老練的黑客團隊,拿到密鑰輕而易舉。

Gemalto 業務遍及85個國家,客戶包括了 AT&T、T-Mobile、Verizon、Sprint 在內的全球約450家無線網絡提供商,每年生產大約20億張SIM卡,該行動讓 NSA 與 GCHQ 有能力秘密監控世界大部分手機通訊。據NSA 當年的機密文件顯示,2009 年他們已經具備了每秒鐘破解1200 萬至2200 萬密鑰的能力。

Gemalto副總裁Paul Beverly則表示,對英美兩國的情報機構滲透進其系統一事毫不知情。在目前這個階段尚無法判斷文檔所述內容是否屬實,不過公司會嚴肅對待,並盡全力進行深入調查。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汪滔獨霸無人機市場 營收五年成長六百倍 他的大玩具 讓章子怡說「我願意」

2015-03-09  TWM
 
 

 

香港求學、深圳創業的汪滔,憑著兒時熱忱,創業研發無人機系統。經過八年耕耘,汪滔果然在母校支持下,成為無人機市場霸主,並繳出五年營收成長六百倍的佳績。

撰文‧周岐原

沒有它,中國歌手汪峰就不能從空中拿出九克拉鑽戒,向影后章子怡求婚;若不是它在白宮草坪墜機,美國特勤局就不會如臨大敵,緊急關閉白宮。它是無人機,二○一五年全世界最紅火的新玩意。

美國消費電子展(CES)的主辦單位、美國消費電子協會便預期,今年無人機全球可望賣出逾四十萬架、總金額達一.三億美元,較去年大增五五%,正式進入爆發增長階段。就連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Amazon)和阿里巴巴,都積極嘗試使用無人機發展快遞服務。

然而,很少人知道,這些場景出現的無人機,幾乎都來自一家歷史不到十年的中國廠商:大疆創新(以下簡稱大疆)。

研究機構Frost & Sullivan估計,在全球小型民用無人機市場,大疆的市占率已高達五成。知名創投、紅杉資本董事長摩里茲(Michael Moritz)認為,大疆是中國本土科技業,創新能力超越美國的經典案例;3D Robotics公司創辦人安德森(Chris Anderson)更直言:「本世紀最應該關注的中國公司,就是大疆。它們經營十分到位。」創新! 設計、銷售一手包能夠獲得科技趨勢大師如此肯定,原因有二。第一,大疆的成長速度飛快,一○年公司年營收還不到人民幣五百萬元,一三年已經超過八億元,一四年更預料將達三十億元、稅後淨利上看九億元。等於五年之間,大疆營收成長六百倍,淨利率更高達三成。

另一個原因是,從設計、製造到銷售,大疆全程不假手他人,正因如此,大疆尚未像許多中國企業一般,碰上產品抄襲等爭議。能夠有這等成績,創辦大疆的執行長汪滔,自然是頭號功臣。

今年剛滿三十五歲的汪滔,從小就是模型玩家,尤其醉心於遙控直升機。對汪滔而言,這是只有學業成績出色時,才會到手的禮物,因此格外珍惜。不過,當年遙控直升機性能頗為陽春,而且一旦墜毀,就幾乎無法修復。這讓汪滔萌發「乾脆自己來」的念頭,為日後創業奠定基礎。

到了大學時,汪滔一心想當科學家,但是他就讀的華東師範大學,出路多半是當老師,因為不想妥協,汪滔乾脆休學申請海外大學,後來轉讀唯一錄取他的香港科技大學。

大四時,汪滔的畢業專題,就是設計一架遙控直升機,而且與舊款相比,他想像的成果得具備當時還沒有能在空中原處停留的功能;但燒光經費之後,汪滔還是失敗了,分數因此慘不忍睹。

身為資深遙控直升機玩家,汪滔對自己的成果十分不服氣,他索性離開香港,獨自在廣東深圳找了一間工作室「閉關」,整整兩個月後,終於開發出可以空中原處停留的直升機。由於這架原型機,在同好網站上頗受好評,甚至有人願意購買,讓汪滔決心創業。

追夢! 二十坪住處當辦公室○六年,汪滔一邊繼續就讀碩士班,一邊與兩位同學共同創辦大疆。因為沒有名氣,汪滔只聘請三名員工,六個人把租來的二十坪大的住宅權充辦公室,就這樣開始研發遙控直升機。

兩年後,就在創業夥伴離職、公司陷入困境之際,大疆開發出首款可以量產的遙控直升機,讓經營轉危為安。即使飛行系統是個小眾市場,到了一○年,銷售已經逐漸穩定,汪滔的母校香港科技大學,也參股大疆人民幣二百萬元。

獨特! 免組裝,接電就能用大疆原本研發的重點是直升機,為何今天成為引領多旋翼無人機風潮的霸主?關鍵在於一封客戶意見信。原來,有海外代理商向汪滔反映,公司一個月只能賣出幾十套直升機飛行系統,但是用來固定相機的設備,總能賣出二百多個,顯示多旋翼無人機的市場,遠大於遙控直升機。汪滔立即意識到這個商機,自一一年起,把研發重心轉向多旋翼機種,推出一系列產品。

到了一四年,大疆更進一步,研發出無人機與攝影機整合為一體的新機型,客戶只要打開電源就能使用,再也不必自己動手焊接機身;遠較以往方便的操作體驗,讓大疆的銷售突飛猛進。業績水漲船高之餘,汪滔也決定在年終尾牙上,送出十輛賓士汽車給員工抽獎,手筆之大,讓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頓時轟動整個深圳。

從最初六人的小公司,到員工超過三千人的大疆,汪滔對體驗飛行的熱忱,讓他寧願放棄原本穩定的教職人生,也要做出成果。汪滔說「為了產品,我們必須放棄安逸。」這位八○後的心聲,正是他經營成績的核心精神。

汪滔

出生:1980年

現職:大疆創新執行長

學歷:香港科技大學碩士


Facebook千架無人機計劃 聯結全球50億上網人口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3/4591208.html

Facebook千架無人機計劃 聯結全球50億上網人口

一財網 下木 2015-03-27 10:38:00

在希臘古典神話中,“Aquila”的意思是指大神朱庇特之鷹;在Facebook,這個詞代表著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高空無人機計劃。

在希臘古典神話中,“Aquila”的意思是指大神朱庇特之鷹;在Facebook,這個詞代表著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高空無人機計劃。

這種V型無人機,翼幅接近波音767,升空高度可達1萬至3萬米,但重量比一輛小型汽車還輕,現在Facebook希望用它來聯結全球50億無法上網的人口。

Facebook的實際行動從去年收購了英國太陽能無人機制造商Ascenta開始。Ascenta的技術號稱可以讓無人機在空中續航三個月,從高空向全世界那些最遙遠的地區發射高速網絡信號。

“我們希望給世界上每一個人提供高速互聯網接入”,網絡連接實驗室負責人雅艾爾•馬奎爾(Yael Maguire)稱。Facebook的無人機計劃是打造一個一千架無人機組成的艦隊,將在今年夏天開始試飛。“我期望有一天這個星球上所有人都能同時接到同一條信息”,馬奎爾說。

那一天的到來還很遠,甚至連Facebook自己也承認這一點。

雖然想要投入商業應用還遙遙無期,也沒人知道要達成這樣的願景之前還要砸下多少真金白銀,但目前為止各個巨頭公司還是很願意爭著大把燒錢。無人機領域里互聯網巨頭們的競爭正在越趨白熱化。谷歌計劃將太陽能高空氣球放到大氣平流層來為全球隔絕地區提供互聯網接入,亞馬遜則正在試驗無人機運送服務和大數據中心,Facebook現在必須要證明自己在現行產品之外也有更深遠的布局。因為許多現在看來十分離奇的主意,很可能在未來會成為新一輪增長爆發點。

“亞馬遜、谷歌和Facebook都在探索一個史無前例的陌生領域,這可能會改變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負責比爾蓋茨基金中互聯網業務的愛德華•洛索斯卡(Ed Lazowska)稱,“還有一些比如惠普和IBM也在嘗試探索,但這些公司的動作完全不能和以上三家公司相提並論。”

在剛剛結束的2015年開發者大會上,Facebook的CEO紮克伯格解釋了為什麽Facebook要開放Messenger應用,允許更多開發者在這個平臺上整合自己的應用。這是Facebook試圖將現已有的強大社交網絡根基紮得更深。

但這只是facebook帝國建造中的第一步,無人機、虛擬眼鏡和人工智能才是下一個facebook誌在必行的廣闊戰場。

此次開發者大會上,Facebook展示了近50個專為Messenger設計的應用,其中包括一個能將文本信息轉換為歌曲的應用,還有一個可以讓用戶搜索並發送一張動態GIF圖片來表達自己心情的應用。

除了將Messenger開放給應用開發者外,Facebook還稱將很快允許商家接入Messenger,來給顧客提供客戶服務。比如你可以使用Messenger來更改訂單里衣服的顏色,或者查看包裹寄到了哪里。

這方面Facebook最早的合作夥伴是服裝零售商Zulily和Everlane,但是Facebook正在希望拉攏來更多的商戶入駐,尤其是像航空公司、電信公司這種有大量客戶服務業務的公司。

“我們承認去和這些商戶談合作是艱難的”,Facebook公司即時通訊產品負責人大衛•馬庫斯(David Marcus)說,“相當於我們又回到了傳統商務領域。”

Facebook還公布用戶將可觀看到360度視頻,但對具體如何實現這一功能暫時還沒有更多消息。

在矽谷正當紅的人工智能領域,Facebook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機器深度學習。通過對數據的分析,Facebook可以越來越精準地掌握關於世界各地用戶的信息,並且針對這些信息投放服務。

推特和谷歌都在和Facebook進行合作,來開發深度學習工具。巨頭們在正面競爭的同時也從不拒絕合作,“這個時代已經沒有哪樣東西是僅靠某個公司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Facebook的人工智能研究總監雅恩•樂昆(Yann LeCun)說。

編輯:仇芳芳

民用無人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VC/PE開始轉投工業級無人機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57

民用無人機行業深度研究報告:VC/PE開始轉投工業級無人機
作者:杜善友


導語
  國內民用無人機的行業現狀如何?形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是什麽?目前的市場格局是怎樣的?未來的發展走向何方?VC/PE又是如何看待無人機的投資?這一市場是否還有投資機會?


  投中研究院關鍵發現

  國內民用無人機多起步於航模,興起源於兩大產業背景

  國內工業產業鏈配套成熟,方便采購所有所需硬件;

  硬件成本曲線不斷下降為無人機發展奠定成本優勢;

  國內民用無人機企業創始人大多是玩航模起家。

  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三年內將步入紅海

  先發優勢令大疆暫奪龍頭,新進場者虎視眈眈;

  DIY容易,批量出貨且保證良品率需要厚重的技術積累;

  模型玩具市場或已觸及天花板,橫向拓展迫在眉睫;

  飛控芯片和方案一旦推出,價格戰必然來臨。

  工業級無人機市場處在爆發前夜

  工業級市場穩步增長,整體處在爆發前的積累階段;

  行業應用交叉小,易於在細分行業垂直壟斷;

  企業受制自身局限是行業未爆發重要因素。

  嗅覺敏銳VC/PE開始轉投工業級無人機

  消費級無人機投資存先發優勢,黃金期已過;

  嗅覺敏銳VC/PE開始轉投工業級無人機;

  上市公司或產業基金投資工業級易達共贏效果。

  引言

  2月,國內某明星用無人機送婚戒求婚成功不僅終於上了一次頭條,也再次帶動了外界對無人機的關註。而4月15日據媒體報道,中國消費無人機制造商大疆創新正在展開融資談判,估值可能高達100億美元。此輪融資將令大疆躋身全球估值最高創業公司之列。

  事實上,無論從媒體關註度、應用場景拓展、還是企業經營層面,2014年都是民用無人機的大爆發之年。資本市場、上市公司以及VC/PE紛紛對民用無人機產業產生了強烈的興趣。但是,目前市場對於無人機的理解僅限於泛泛地場景暢想,對這一行業並沒有十分專業的認知。

  國內民用無人機的行業現狀如何?形成這一狀況的原因是什麽?目前的市場格局是怎樣的?未來的發展走向何方?VC/PE又是如何看待無人機的投資?這一市場是否還有投資機會?

  投中研究院秉承專業嚴謹的研究風格,近期對國內民用無人機企業進行了深度調研,並發布研究報告《投中專題:民用無人機行業研究報告》,以供各方參考。

  投中研究院

  2015年4月

  一、無人機概述

  1. 無人機的分類

  無人機(Unmanned Aerial Vehicle,縮寫:UAV)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行器。

  從技術角度劃分,無人機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垂直起降型飛機(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縮寫:VTOL)。另一類是非垂直起降型飛機。垂直起降型飛機主要包括飛艇、單旋翼直升機和多旋翼直升機等,其中市場應用最為廣泛的是多旋翼;非垂直起降型飛機主要包括固定翼、三角翼、傘翼等,其中市場應用比較廣泛的是固定翼。

  表1:各常用無人機的特點
  

  圖1:各常用無人機
  

  固定翼的特點是一直向前飛行,續航時間長、巡航速度高、負載能力強,但是無法實現定點懸停,從而無法完成旋翼的很多功能。

  與固定翼相比,旋翼的優勢是可垂直起降,可懸停。這兩種特點使得飛機可以突破飛行跑道的限制,同時也使其應用範圍變得十分廣泛,不但可以適應各種複雜的起降環境,而且還可以從事各種各樣的空中作業項目。其中,單旋翼由於結構複雜,造價較高,現在主要用在一些軍事領域。多旋翼結構簡單、造價低、操控能力好。此外多旋翼飛機由於動力分散到多個機翼、有些還有動力冗余,有些甚至可以安裝降落傘,從而可以保證多旋翼飛機較高的安全系數。這些優勢使得多旋翼飛機廣泛應用於民用領域。

  從行業應用的角度劃分,無人機大致可分為:軍工級無人機、工業級無人機和消費級無人機。本報告中,重點介紹工業級無人機和消費級無人機,以下統稱為民用無人機。

  2. 無人機的構造系統

  無人機的構造系統可分為飛行平臺、飛行控制系統、任務設備和地面設備四大部分。飛行平臺指的是飛機的結構架或機架;飛行控制系統(簡稱:“飛控”)相當於無人機的大腦,是無人機完成起飛、空中飛行、執行任務和返場回收等整個飛行過程的核心系統;任務設備是指無人機搭載的任務載荷,如相機以及可見光、熱成像、多光譜、高光譜設備等;地面設備主要負責飛機的任務規劃,如航線規劃、飛行模式等,同時還具有圖像顯示、處理等功能。

  二、 國內民用無人機的發展狀況

  1. 國內民用無人機興起源於兩大產業背景


  近年來,我國民用無人機興起源於兩個大的產業背景:一是我國工業產業鏈配套的成熟,尤其在深圳,可以方便的采購到所有硬件。此外,很多企業從傳統的代工開始投入研發創新。2014年“全球創新1000強”中中國企業研發總支出達299.6億美元,比去年大增46%,顯著高於全球研發支出1.4%的增速,而上榜北美和歐洲企業的研發支出僅僅增長3.4%和2.5%,日本企業的研發支出則下降14%。二是硬件成本曲線不斷下降。隨著智能手機的大規模批量生產,大部分傳感器成本大幅降低,智能化進程迅速向更加小型化、低功耗的設備邁進,這為我國無人機的發展創造了強大的成本優勢。例如MEMS慣性傳感器從2011 年開始大規模興起,成本僅在幾美元。磁羅盤,從千元級別的商用設備,降到了不足十元的零部件。

  圖2:民用無人機興起背景
  
  投中研究院繪制

  除上述兩大產業背景外,民用無人機興起的另一個原因是制作的門檻較低。尤其是多旋翼,由於結構簡單,加上市場上已有開源的飛行控制系統,很多發燒友完全可以購買部件DIY自己開發制作一款簡單的無人機。

  在上述的產業背景下,國內的民用無人機企業的創始人也大都是從玩航模起家的,只是後來選擇了不同的發展方向。例如,大疆創新2006成立之初是做工業級的直升機飛控,2010年轉向消費級市場;零度智控是從做工業級的固定翼飛控起家的,後來轉向做多旋翼飛控。

  2. 消費級市場火熱,工業級市場處在爆發前夜

  2.1 消費級市場的發展狀況及解析


  國內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爆發在2012年左右。在此之前無人機主要應用於工業級領域,消費級市場主要是一些航模愛好者、發燒友等DIY一些無人機。投中研究院認為,消費級市場出現向上爆發性增長的拐點為2011年大疆創新多旋翼無人機飛行平臺和多旋翼飛控推向消費級市場,而2013年大疆一體化的整機Phantom Vision的面世,更是令航拍推向普通大眾。

  在2011年大疆推出多旋翼無人機之前,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客戶群體主要是航模愛好者、發燒友等小眾群體。由於受眾小,多旋翼飛控的單價也很高。大疆一方面首次將GPS、運動相機與無人機進行整合,使得飛機可以自動懸停,大幅度降低了無人機的操控門檻;另一方面,大疆采用“薄利多銷”的模式,大幅度降低了多旋翼無人機的價格。這兩點使得無人機的客戶群從以前的DIY發燒友拓展到普通大眾,客戶規模增加了幾百倍。

  圖3:大疆降低了無人機的操作門檻和價格
  
  投中研究院繪制

  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爆發的另一個背景是多旋翼無人機在消費級市場應用被重視。2010年法國Parrot公司發布了世界上首款流行的四旋翼飛行器AR.Drone,這一應用使得國內的大疆、零度等無人機企業看到了多旋翼無人機的消費級市場前景。多旋翼的特點是結構簡單、造價低、操控能力好、可懸停,比較適合個人使用,容易開拓大眾市場。因此,以前做單旋翼飛控的大疆將發展方向轉向了多旋翼。相對於多旋翼,單旋翼直升機有幾百個零件,造價高;同時,由於沒有動力冗余且主旋翼慣量大,安全系數不好保證,一旦失控墜落,造成二次傷害的危險性很大,企業也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基於以上特點,單旋翼直升機不容易在民用領域推廣,這也是大疆轉型的重要原因。

  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爆發也引來眾多的新進入者。除大疆創新外,國內零度智控、億航科技也開始進軍消費級無人機,互聯網巨頭小米、騰訊也通過收購團隊切入這一市場。國外有3DRobotics、Parrot在做無人機,POV相機巨頭GoPro也將在2015年晚些時候推出配備高清攝像頭的四軸螺旋槳飛機。另外,還有很多尚未出名的小團隊也在開發消費級無人機。整個市場呈現出一片火熱的狀態。

  圖4:消費級無人機航拍應用

  2.2 工業級市場的現狀及解析

  與消費級市場一片火熱不同,目前國內工業級無人機市場尚未出現爆發性的指數型增長。據投中研究院調研顯示,工業級無人機在電力、安防、農業、森林防火、警用等不同細分領域的應用穩步增長,整體處在爆發前的積累階段。同時,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火熱提升了無人機在不同應用領域的知名度,在一定程度推動了無人機在工業級市場的推廣。

  在大疆進入消費級市場並引發整個市場爆發性增長前,消費級無人機企業並沒有找到很好的商業模式。與消費級市場類似,投中研究院認為,工業級市場尚未爆發除了下遊各行業對無人機的應用缺乏一定的理解外,與各無人機企業自身發展的局限也有很大的關聯。這些局限大致有如下幾點:

  (1)銷售渠道匱乏。個別企業雖然技術處在行業前列,產品種類齊全,飛機性價比很高,卻缺乏銷售渠道和關系網絡,不能進入政府或者某些行業大型企業的采購目錄,從而無法進行大規模銷售。目前收入主要來自於項目制帶來的無人機的銷售、服務以及為科研院所、高校等ODM無人機。

  (2)產品單一,技術積累薄弱。例如,有些企業只有四軸多旋翼一種類型的無人機,由於四軸沒有動力冗余,壞掉任何一個槳,飛機就會墜落,在工業領域應用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在應用範圍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3)產品定價過高,性價比差。有些企業雖然技術指標處在行業前列,但是產品定價過高,性價比差。雖然依靠一定的企業、政府關系網絡有一定的銷售,卻難以大範圍推廣。例如同樣一款續航30分鐘左右的無人機,該企業的售價在60~80萬元,而另一家企業同樣參數的產品售價只有4.5~6萬元。

  (4)團隊不穩定。例如某工業級無人機企業創始團隊多次分裂,雖然有一定的技術,卻影響了企業整體的發展。

  圖5:工業級無人機企業自身受制於自身發展局限

  投中研究院繪制

  三、 國內民用無人機的市場格局

  1. 消費級市場大疆目前一家獨大

  國內主要消費級無人機企業概況如下:


  Ø大疆創新:成立於2006年。公司成立之初是做工業級的直升機飛控。2010年轉向消費級市場,先後開發直升機飛控和多旋翼飛控。2013年開發出一體化的整機Phantom Vision。轉向消費級市場使得大疆呈現出爆發性增長,2010年大疆銷售額只有300 多萬元,而據投中研究院調研顯示,2014年,大疆的銷售額在30億元左右,凈利潤在10億元左右。

  Ø零度智控:成立於2007年,成立之初是做固定翼飛控,以項目的方式銷售給企業級市場。2012年,推出多旋翼飛控。2015年,與雷柏科技(002577.SZ)合作進行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並推出消費級產品Explorer,該產品於3月31日開始測試性小批量外發。2014年,零度智控營收1390萬元,凈利潤86萬元。

  Ø億航智能:成立於2014年,主張無人機的傻瓜化操作,推出用手機APP操控的消費級無人機Ghost。該產品在美國Indiegogo眾籌金額86萬美元,創中國公司海外眾籌記錄。據投中研究院調研顯示,該眾籌產品於1月11號開始發貨,目前已全部發完。

  可以說,無論是營收規模還是利潤水平,目前大疆創新在消費級市場處於絕對的龍頭地位。尤其在消費級無人機航拍器領域,大疆占據了60%以上市場份額。

  2. 為什麽偏偏是大疆搶占了龍頭地位?


  企業成功必有其過人之處。投中研究院認為,大疆創新目前能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取得領先地位原因主要有以下3點:

  (1)降低了無人機的操作門檻和價格,使客戶群擴大了幾個數量級。
一方面大疆首次將GPS、運動相機與無人機進行整合,使得飛機可以自動懸停,大幅度降低了無人機的操作門檻;另一方面,采用“薄利多銷”的模式,大幅度降低了多旋翼無人機的價格。這兩點使得無人機的客戶群從以前的DIY發燒友拓展到普通大眾,客戶規模增加了幾百倍。

  (2)優秀的市場和公關。一方面大疆在推出新的叠代產品前,會免費贈送樣機給國外玩家試用,收集建議優化產品,在新產品推出時玩家已很難找到缺陷,贏得了市場良好口碑;另一方面,借助影視娛樂的名人效應進行傳播,擴大在普通消費者中的知名度。例如,知名親子娛樂節目《爸爸去哪兒》中便有大疆無人機的植入。

  (3)先發優勢。由於大疆將無人機擴展到普通的消費者,借助先發優勢,可以以很低的成本擴展空白市場。後來者若想拓展相同份額市場則需要付出極高成本。此外,早年直升機飛控的技術積累使得大疆很容易轉到多旋翼飛控,在技術上也具有了時間上的優勢。

  圖6:大疆取得領先地位的原因

  投中研究院繪制

  其他無人機企業之所以沒有在消費級市場做大,投中研究院認為,有的企業雖然有技術積累卻在大疆之後進入多旋翼市場,錯失了先機,且沒有看到國外市場比國內市場更容易拓展;有的企業雖然在國內最早涉足多旋翼無人機市場,卻缺乏飛控的技術積累,沒有將客戶群拓展到普通消費者。

  3. 工業級市場分化

  圖7:工業級無人機行業應用

  與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更加註重用戶體驗不同,工業級市場主要側重兩大塊:飛機技術指標和行業應用。技術指標重點指續航時間、載重量、任務載荷和作業半徑。其中任務載荷是關鍵,任務載荷可實現的功能是工業級無人機在行業應用中的核心競爭力;行業應用主要指公司對飛機在某個行業細分市場應用的理解,需要公司與行業客戶進行反複溝通後對飛機功能進行改善。因此,可以說,工業級飛機在行業應用的深度和廣泛是技術與經驗長期積累的結果。

  鑒於工業級無人機的上述特性以及工業級無人機企業自身發展的局限,目前工業級市場尚未出現一家公司獨占市場多數份額的局面。工業級無人機企業主要專註於某個行業進行深入挖掘,彼此行業交叉較少。行業整體呈現分化的局面。

  四、 民用無人機的監管政策


  2013年11月,民航局頒布咨詢通告《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該咨詢通告屬於臨時性管理規定,針對目前出現的無人機及其系統的駕駛員實施指導性管理。根據《暫行規定》,重量小於等於7千克的微型無人機,飛行範圍在目視視距內半徑500 米,相對高度低於120 米範圍內,由無人機系統駕駛員自行負責,無須證照管理。

  上述《暫行規定》中的證照指的是無人機駕駛員證照。而針對無人機飛機本身,目前國內尚未明確的監管政策出臺。據投中研究院調研獲得的信息,針對無人機的適航法規正在規劃中,涉及到無人機的生產、航線、保險、監測等內容。

  另一方面,2014年11月,國務院、中央軍委空中交通管制委員會組織召開全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會議。據悉,我國目前正在沈陽、廣州飛行管制區,海南島,長春、廣州、唐山、西安、青島、杭州、寧波、昆明、重慶飛行管制分區進行真高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力爭2015年在全國推開,標誌著我國低空空域資源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化轉變。

  投中研究院認為,隨著我國低空空域的逐步有序放開,以及無人機適航法規的出臺,將會消除無人機行業推廣在政策上的障礙,促進無人機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五、 國內民用無人機發展的預測與展望

  1. 行業整體展望

  無人機將會成為大數據入口


  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ABI Research 2015年1月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018年,小型民用無人機市場規模將超過84億美元。而據投中研究院調研顯示,結合無人機的行業應用前景和市場評估,民用無人機的市場規模可能要遠超過這一數字。

  目前,在消費級市場,無人機在航拍領域獲得了較為廣泛的應用;在工業級市場,如電力巡線、農業植保、森林防火、災害搜救、警用巡視、地圖測繪等領域的應用也在逐步推廣。投中研究院認為,這些應用可以統一歸為傳統模式的應用。而對無人機未來的行業發展,投中研究院認為,我們需要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理解:

  圖8:無人機將成為大數據入口

  投中研究院繪制

  無人機是一個會飛的傳感器。無人機最重要的一個功能便是采集數據,無論是航拍還是電力巡線、測繪、警用巡視等,本質都是在采集數據,因此可以把無人機視為一個會飛的傳感器。由於監管政策不明確以及無人機尚未得到大規模的推廣,因此目前無人機在各行業所采集的數據沒有相互連接,處在孤島的狀態。投中研究院認為,未來隨著無人機的大範圍推廣,無人機將會成為一個大數據入口。後端的大數據挖掘、與行業應用的結合將會是無人機服務的核心。投中研究院認為,在掌握大量的各行業一線數據後,無人機行業肯定會出現一種很好的商業模式將大數據變現。進一步,如果深度學習和人工智能獲得突破性進展,結合采集的大數據,無人機將會成為會飛的機器人。

  2. 消費級市場三年內將步入紅海

  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火爆引發了各創業企業以及互聯網巨頭的介入。據悉,2015年,小米投資了一家名為“飛米”的無人機團隊,騰訊和九星科技合作推出一款四旋翼無人機。國外有3DRobotics、Parrot在做無人機,POV相機巨頭也將在2015年晚些時候推出配備高清攝像頭的四軸螺旋槳飛機。這麽多企業進軍無人機市場,那麽問題來了,消費級無人機的門檻低嗎?

  答案是NO。據投中研究院調研顯示,DIY一款自己的無人機並不難,市場上有開源的飛控,其他構件也很容易找到,尤其在像深圳這種電子產業鏈非常成熟的城市。但是,若要批量出貨且保證良品率很高,做到這一點很難。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一些功能模塊如視頻采集、圖像傳輸、手機操控等處於相對封閉的狀態,需要企業以低廉的方案將這些模塊進行有機整合,這需要一定的研發能力;二是開源的飛控由於沒有進行過充分的測試,因此故障率高,無法保證產品的穩定性和良品率。

  但是,高通等企業目前正在開發飛控的芯片和方案,一旦推出,則無人機將會像現在制造手機一樣簡單。投中研究院認為,屆時,無人機行業將會迎來慘烈的價格戰。最終勝出者,將是那些有很好的商業模式、極致的用戶體驗以及強大的現金儲備企業。

  另一方面,據投中研究院調研顯示,目前僅從消費級無人機本身這個玩具或者模型市場來講,行業的天花板已經臨近或者已經觸及。現在有不少無人機企業在向相機、視頻等領域拓展,是因為玩具或者模型市場已經不足以支撐企業的快速增長。進行橫向拓展,賦予無人機更多的社交、媒體屬性,從而使得行業規模獲得更大的拓展。

  3. 工業級市場細分行業壟斷

  與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不同,工業級市場由於主要側重飛機的技術性能和行業應用,在實際運用中需要與行業客戶進行反複的溝通和不斷地改進方案,因此具有很強的客戶粘性和壁壘。這一特點導致了工業級無人機企業很容易在某個細分市場垂直下去,最終形成細行業壟斷。壟斷之後,可以將這個過程複制到不同的市場。

  根據ABI Research的研究結果,到2019年小型工業級無人機年收入將超過51億美元(2014-2019,51%CAGR),大約是消費級市場的5倍多。可見,源於行業應用的廣泛,工業級無人機市場將會有更大的市場規模和容量。

  六、 民用無人機的投融資情況

  無人機尤其是消費級無人機的火熱引發了VC/PE對這一領域的強烈關註和投資熱情。4月15日,據媒體報道,大疆創新正在進行融資談判,估值高達100億美元,而深圳麥星投資、紅杉資本之前已對大疆進行投資。除VC/PE外,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產業資本也對無人機有強烈的興趣。2015年1月,雷柏科技以5000萬元增資零度智控,持有後者增資後10%的股權。雙方合作成立深圳零度,專門生產開發消費級無人機。

  表2:無人機企業主要融資概況

  目前來看,VC/PE在投資無人機企業時有的看中的是無人機企業的市場地位和後續的擴張能力,有的看中的是其技術積累,有的看中的則是新穎的想法及可能帶來的巨大市場空間。投中研究院認為,投資機構對消費級無人機市場的投資,同樣存在先發優勢。對於後來者,存在兩個問題:一是對硬件以及無人機行業存在認識上的局限;二是面對無人機行業即將到來的紅海,投資的黃金期已過。

  據投中研究院調研顯示,部分市場嗅覺敏銳的VC/PE投資機構,已轉向投資工業級無人機。其看中的即是工業級無人機市場大的市場容量以及容易在細分市場垂直壟斷。此外,以上市公司為代表的產業資本和產業基金也對工業級無人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除了不受快速變現的限制外,上市公司和無人機企業還可以共享行業資源。例如,雷柏科技的生產線輕量級機器人的應用率非常高,其與零度智控合作,對無人機的生產可能會率先采取自動化,從而大幅降低無人機的生產成本。零度智控輸出技術,雷柏科技負責市場,雙方的合作,應該是一個共贏的結果。

  七、 民用無人機企業案例分析

  1. 科比特

  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工業級多旋翼無人機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其產品已在日本、德國、英國、意大利、伊朗、俄羅斯和印度等多個國家獲得廣泛應用。創始人盧致輝,原大疆創新初創成員之一。

  科比特目前主要有兩大系列產品:X系列和MC系列。X系列有2款——X4和X8,兩者機身都是采用碳纖維+航空鋁CNC加強結構。其中,X8無人機最長飛行時間為25分鐘,最大安全負重可達5千克。X系列主打性價比,主要用於影視航拍安防監控、電力放線等領域。國內第一款電力放線無人機,便是由科比特與南方電網合作研發而成,目前科比特在電力放線領域市占率在40%左右。

  圖9:科比特X系列無人機
  

  MC系列有4款:MC4-1000、MC6-1000、MC6-1600和MC8-1200。MC系列無人機機身采用全碳纖維一次成型工藝,因此自重極輕。國內掌握這種生產工藝的無人機企業不超過3家,其余廠家多數由科比特代工生產。同時,MC系列無人機是國內首家整機采用防火防雨防塵設計,這大幅度增加了其應用範圍。MC系列無人機的第三個特點是續航時間長。其中MC4-1000無人機,空載續航時間可達75分鐘,位於同行業第一。而MC6-1600,最大安全負重可達25千克,最長飛行時間可達60分鐘。MC系列無人機主要應用於公安、森林消防和城市消防、應急救援、電力巡線、影視航拍等要求比較高的領域。

  圖10:科比特MC系列無人機

  表3:科比特MC系列性能參數
  

  科比特的產品主要為六軸和八軸多旋翼無人機。四軸無人機,由於沒有動力冗余,如果壞掉一個槳,飛機就會墜機,因此在工業領域缺乏一定的安全保障。而六軸和八軸無人機則不存在此問題,即使壞掉幾個槳,影響也不是很大。

  工業級無人機主要看飛機的技術指標和行業應用。與其他企業只做航拍不同,科比特對行業應用有著深入的理解。其無人機的出發點即為直接做行業的應用工具,同時在與行業客戶如電力、公安、消防不斷地雙向溝通中,科比特可以精確地把握客戶的實質性需求,並不斷改善無人機的應用設計。

  關於未來的規劃,未來三年內,科比特將聚焦於電力行業並垂直下去,做電力安全解決方案,包括為電力系統提供一整套的運營、基建、維護等全套方案。同時,將會把這一細分領域的優勢複制到國外市場。

  2. 億航智能


  廣州億航智能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4月。創始人胡華智,骨灰級航模愛好者。

  億航智能有兩款無人機產品,一款是針對大眾消費者的,名稱為GHOST;另一款是針對專業航拍的,名稱為SKYWAY。GHOST已開始在公司官網上公開銷售,SKYWAY目前在小範圍內進行示範。此外,GHOST無人機在美國Indiegogo上眾籌86萬美元,創中國海外眾籌項目的新記錄。該眾籌產品於1月11號開始發貨,目前已完成所有產品的發貨。

  GHOST和SKYWAY兩款產品最大的特點是廢棄了遙控器,改用手機APP操控飛行,主打無人機的傻瓜式操作。GHOST采用藍牙+轉換基站的方式,手機與通訊盒使用藍牙連接,飛行器跟通訊盒通過無線數傳連接,通訊距離是1000米。如果需要地圖顯示定位則需要用WIFI、3G或4G網絡。GHOST提供指點飛行、跟隨功能、體感模式多種操作體驗,在國外,GHOST的App采用的是谷歌地圖;在國內,采用的是高德地圖,放大到最大級別後可以實現比較精準的指點飛行。此外,GHOST還提供微控操作,能確保飛行器精準地到達指定地點。同時其還支持智能失控返航、一鍵懸停、低電壓保護、黑匣子飛行記錄等多種功能。

  圖11:億航無人機
  

  基於手機的操控模式,使GHOST易於擴展其社交屬性。這也是眾多投資機構投資時看中的點。例如,飛友之間可以一鍵分享航拍視頻和圖片,通過玩家社區進行交互等。

  億航智能2014年4月成立時即獲得樂博資本楊寧的天使投資,6月獲得真格基金徐小平的投資,7月獲得荷多投資王利傑的投資,12月獲得紀源資本1000萬美元的A輪投資。投資人看中的即是億航智能將無人機與智能手機的結合,一旦做成功,可以帶來極致的用戶體驗和爆發性的增長。同時,其創始團隊有很強的執行力,三個創始人分別懂技術、市場和銷售,形成很好的互補,這可以說是投資人看中的另外一個點。

  億航智能目前在北京、廣州和矽谷共有三個辦公室,團隊規模100人。未來將以用戶為核心,致力於使無人機更加接近大眾,更傻瓜,更便攜。

  3. 臻迪智能

  臻迪智能是一家專業提供智能無人系統、大數據分析及可視化系統、虛擬仿真系統等技術咨詢服務及開發為一體的綜合高科技企業。臻迪智能在無人系統領域已擁有從四旋翼、六旋翼、八旋翼等多型無人機系統,還擁有多個飛行控制系統與掛載系統軟件著作權,除此之外,臻迪智能還在積極研發無人直升機系統和無人固定翼飛機系統。

  據投中研究院調研顯示,臻迪智能正在對其業務進行整合,整合後其業務將主要分為四大塊:

  (1)To B業務。利用虛擬仿真、大數據分析和無人系統,為企業提供一整套的解決方案,包括設備、數據收集、數據自動化處理分析以及人工智能。2013年,臻迪智能PowerQuad四旋翼無人機系統在電網系統得到了廣泛使用,在浙江、湖北、四川、遼寧等省電力公司都有應用,並且在電力線日常巡查、故障排除等方面,獲得了很好地成效。

  (2)機器人產品事業部。臻迪智能將會在今明年全球同步上市一系列產品,包括消費級無人機、消費級小機器人,並賦予其強大社交屬性。

  (3)大數據、雲服務事業部。主要采用Uber模式做無人機服務。目前正在內測即將上線的一款VIZSKY應用平臺,打通客戶對數據需求端和飛手服務提供端。客戶只需通過VIZSKY平臺下單,就可以得到各種需要的無人機飛行服務。

  (4)創投平臺。目前已經設立臻迪智能創投,對行業相關領域進行投資和戰略合作。

  圖12:臻迪智能無人機

  四旋翼PowerQuad 直升機PowerCopter

  目前臻迪智能主要的無人機產品有四旋翼PowerQuad、八旋翼PowerOcta、直升機PowerCopter和固定翼PowerSeeker。其中四旋翼PowerQuad續航時間超過25分鐘,在標準天線下最大控制範圍達5千米,可掛載可見光以及紅外可見光一體攝像機。直升機PowerCopter飛行時長為3-5小時(視掛載重量),采用燃氣渦輪發動機,最大掛載可達30千克,可選擇搭載穩定晝夜電子光學/紅外線(光電/紅外)鏡頭、合成孔徑雷達、探地雷達、通信中繼等。

(來源:投中研究院 )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