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特朗普打民粹牌 反全球化反移民極右馬琳勒龐倡「法國優先」
1 :
GS(14)@2017-02-07 05:15:45【法國大選2017】法國距離總統選舉不足三個月,在首輪投票民調中領先的極右國民陣線候選人馬琳勒龐,見美國總統特朗普以國家拯救者自居的選舉策略大有市場,前日在誓師大會上也拾其牙慧,提出法國優先政綱,重點反移民、反全球化和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揚言反建制的民怨,將會把她送入愛麗舍宮。
「人民已醒覺,起來反抗寡頭壟斷,不可能的事情將變得可能,就像特朗普這些敢於挑戰建制的總統,他們不但當選,還正在履行承諾」。馬琳勒龐在里昂一個會堂內向3,500觀眾發表競選感言,會場外還有1,500支持者未能入內。她又說:「英國脫歐為重獲自由作出了典範,歷史的風向已變,將引領我們再創高?……今次法國選舉將是一場文明抉擇,關乎我們孩子將來能否在一個尊重自己價值觀的自由民主國家生活、關乎我們未來是否有權講法語。」
新移民數目削減3/4
在近年全球化的趨勢下,法國經濟卻一潭死水,法國人引以自豪的文化又不斷受外來移民挑戰,加上恐襲陰霾籠罩,國民陣線排外和反建制的主張,成功將這股民怨化成催票機器,馬琳勒龐狂轟「金融極權主義(全球化)和極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是試圖奴役法國的兩大思潮」,她提倡減稅和提高基層福利,同時將每年新移民數目削減3/4,而新移民必須遵從法國風俗,她說:「如果他們想用祖國的方式生活,乾脆留在家鄉吧!」馬琳勒龐承諾,上台後6個月內舉行脫歐公投,她打趣指如果歐盟願意用法國法郎取代歐元,她會支持留歐,否則「會請法國人叫停這場噩夢!」每當她發言停頓時,台下的支持者都會高呼:「這就是我們的家!這是我們的國家!」自上世紀歸附納粹德國後,法國極右勢力從未如此接近權力核心,全國已有2,000名地方議員來自國民陣線,該黨控制15個地方議會,最新民調顯示,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可在第二輪投票把馬琳勒龐壓下,但走勢隨時有變。
菲永強調不退選
馬克龍崛起前,原本最有力挑戰馬琳勒龐的是右翼共和黨候選人菲永,他近期備受醜聞困擾,當局正調查他是否讓妻子長期做掛名議員助理,白領薪金多年,菲永否認有詐,聲稱是被政治抹黑,昨天還舉行造勢大會,強調不會退選。英國《泰晤士報》/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07/19920320
德部長促法加快改革抑民粹
1 :
GS(14)@2017-03-23 06:27:08馬琳勒龐挾着民粹風潮衝擊法國總統寶座,令歐洲政壇響起警號。德國歐洲事務部長羅思(Michael Roth)警告,法國必須加快社會和經濟改革,才能對症下藥阻止民族和民粹主義上漲。羅思接受電台訪問時指,儘管法國總統奧朗德已啟動改革,但仍不足以抵擋馬琳勒龐崛起,因此「必須大大加快推進復興與改變之路」,以恢復政治、文化、社會和經濟穩定。他提醒歐盟推行嚴厲規管預算和赤字等政策時,須慎重考慮政治代價,「倘若我們的政策最終會把馬琳勒龐捧上總統寶座,我不認為應該支持」。羅思對熱門候選人馬克龍評價非常正面,相信他能毫無保留地支持歐洲。另外,他又對荷蘭選民在上周大選中挫敗民粹主義感鼓舞,「歐洲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在危急關頭的生活保障,我深信法國人最終會與荷蘭大部份人看法一致」。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2/19965876
民粹 難民 衝擊一體化27國領袖赴意 奠基60年 歐盟發團結宣言
1 :
GS(14)@2017-03-25 10:33:53歐盟領袖雲集意大利,今日開特別峯會慶祝為歐盟奠基的《羅馬條約》簽署60周年。不過27成員國領袖齊集,獨欠準備下周三正式啟動脫歐程序的英國首相文翠珊,加上近年歐債和難民危機與民粹主義冒起等衝擊,令歐盟要面臨生存危機。於1957年3月25日,《羅馬條約》成立了歐盟前身的歐洲經濟共同體,令3月25日被視作歐盟生日。27國領袖今將在當年簽署條約的卡比托利歐博物館開特別峯會,發表「羅馬宣言」,宣告「歐洲是我們的共同未來」,並為歐盟未來10年發展定出路向。歐洲經濟共同體成立時只有6個成員國,在冷戰結束後歐盟急速擴張,現已增至28個成員國,集合成為有5億人的世界最大經濟體,並推行取消邊境檢查的神根區和共同貨幣歐元等重大一體化措施。不過,10年前金融海嘯後的歐債危機,引起的磨擦至今未消,近年難民危機衝擊神根的無邊界夢,民粹主義在種種不滿下滋生,指向歐盟集權,造就英國脫歐。
希臘波蘭或拒簽署
據路透社所得最新草案,各國領袖在「羅馬宣言」希望未來十年深化「安全、繁榮、具競爭力、可持續和對社會負責任,有意志和能力在世界扮演關鍵角色和形塑全球化」的歐盟,但也惹來波蘭和希臘威脅拒絕簽署的暗湧。波蘭針對的是宣言有關「多速歐洲」的字眼,德國和法國希望讓部份成員國在防務和經濟等方面先加強合作和整合,波蘭等東歐國因怕被丟低淪為二等成員國,大力反對。希臘則為與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會就債務救助談判陷僵局,要求宣言明確保障勞工權利,一度要脅拒簽。27國領袖在峯會前夕將先覲見教宗方濟各,教宗一向大力支持歐盟,但他之前表明希望一直集中搞貿易自由化和貨幣聯盟的歐盟,多着眼處理社會不公義並以同情心處理難民危機,未知他的指導能否消解歐盟的內部分歧。卡內基歐洲研究中心訪問學人萊納就不看好,認為歐洲一體化勢倒退,令歐盟比現在鬆散,就像「神聖羅馬帝國政治上已死卻仍苟延殘喘數百年」。德國總理默克爾則表示不擔心會有其他國家繼英國之後脫歐,指各成員國都了解到加強合作是唯一前路。法新社/路透社/德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325/19969281
失業情况改善 歐民粹降溫 經濟增長加快 失業率8年最低
1 :
GS(14)@2017-04-09 10:00:23【明報專訊】上月中的荷蘭選舉,極右自由黨(PVV)得票率只有13%,只有民調預測的一半左右,有「荷蘭特朗普」之稱自由黨領袖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不得不承認落敗。歐洲經濟改善、歐元區失業率顯著下滑之際,鼓吹民粹的極右勢力是否有降溫迹象?
明報記者 黃展翹
德國西部薩爾州議會上月26日的選舉,原本有落馬危機的執政基民黨(CDU)表現意外強勁,為總理默克爾在9月爭取第4任期帶來好兆頭。本月23日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馬林勒龐(Marine Le Pen)領導的極右國民陣線支持度,將成為歐元區民粹勢力有否降溫的指標之一,對環球的政治、經濟有深遠意義。
3年新增400萬職位
部分分析認為,歐元危機令選民對建制黨派失去信心,尤其是在經濟較差的國家,民粹主義得到不少選民支持。英國去年中公投決定「脫歐」,以至特朗普在11月當選美國總統,都令外界預計今年有多國選舉的歐洲,可能成為民粹主義下一塊倒下的骨牌。前景不明朗,令國際投資者近期對歐洲仍保持謹慎。
失業率高企一直是歐元區的一大難題,在2010年爆發歐債危機後,歐元區失業率在2013年曾升至12.1%的高位。不過隨着歐洲央行下調利率,並購買歐元區債券刺激經濟,歐元區近年經濟增長加快,信貸狀况改善,亦令就業市場持續好轉。
凱投宏觀歐洲首席經濟師Jennifer McKeown稱,歐元區暫時仍未有很大的通脹上行壓力,所以歐央行應能夠繼續購買資產,並保持利率長期偏低,以刺激經濟。過去3年,歐元區內新增職位達400萬,成為歐央行政策成功的最佳指標之一。
失業率降 有助紓緩不滿
歐元區2月失業率降至9.5%,是8年以來最低水平。歐央行預測,明年的失業率預計將降至8.9%,到2019年降至8.4%。ING銀行的歐元區資深經濟師Bert Colijn稱,歐元區就業市場承接去年末的復蘇勢頭,今年初繼續表現強勁。商業調查顯示,工業和服務行業預期將增聘人手,失業數字未來數月的跌幅可能比預期大。失業往往是經濟發展的滯後指標,顯示歐元區經濟已顯著改善。
發展不均 暗藏危機
根據Markit的製造業PMI數據,歐元區的生產活動錄得2011年以來最高的活動水平。意大利的工廠也是6年來最忙。2月歐元區失業人數下降14萬人。截至2月份的3個月內,失業人數下降了36萬人,是2015年以來最大的季度跌幅。然而,整體失業率改善,掩藏了歐元區各成員國的就業情况差異。
歐元區最大經濟體德國的失業率降至3.9%,是自1990年東西德統一以來最低。不過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失業率仍是雙位數字。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失業率仍維持在10%。排名第三的意大利,失業率從11.8%降至11.5%,是8月以來最低。至於復蘇緩慢的希臘,過去一年的失業率僅由24.1%降至23.1%。若經濟狀况是民粹活躍程度的指標,歐洲近期的選舉仍有很大的變數。
馬克龍倘勝選 提振歐元信心
除了經濟,移民湧入、反恐等問題,也是民粹主義近年崛起的原因之一。不過按目前的形勢,法國中間派獨立總統候選人馬克龍(Emmanuel Macron)仍被看高一線。若中間派如預期般贏得大選,將可望提升法、德的緊密合作,大大提升商業和消費者信心,刺激資金湧入歐元區。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920&issue=20170409
經濟差 難民多 恐襲增民粹主宰法大選
1 :
GS(14)@2017-04-22 10:41:47【法國大選2017】法國大選後天舉行首輪投票,民調顯示選情拉鋸,且由傳統的左右對決、變成中間派馬克龍與極右翼的馬琳勒龐聲望暫領先,是法國政壇前所未見的局面。經濟疲乏、失業率高、飽受恐怖主義威脅和難民潮衝擊,都造就了民粹勢力的崛起。二戰後的法國,經歷幾十年經濟蓬勃增長;但過去40年來,為了維持慷慨照顧幼兒、傷病、長者以至失業人口的福利制度,每一屆政府都做不到平衡預算。法國人也發現,法國這15年來經濟上已遠遠落後於她最緊密的盟友德國。兩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在2002年時不相伯仲;現在兩國的人均購買力是德國高17%。法國勞動成本增長超過德國,不利創設固定職位,亦削弱競爭力。歐盟成員國總出口量,法國所佔比率已由13.4%下降至10.5%。
馬琳勒龐乘勢而起
最令法國人不滿是失業情況。15年前德國失業率略高於法國,但今日德國失業率僅3.9%,法國卻高達10%,在25歲以下年輕人當中,更是每四個人就有一個沒工作。有八成職位是臨時工,大部份只維持1個月。曾幾何時,法國就業市場備受保護,但現在一整個世代的年輕人嘗盡人浮於事的挫敗。民眾不安全感還因為社會與文化。法國在2015至16年的18個月內經受了三次大型恐襲,國家由前年11月開始處於緊急狀態下,士兵在街頭巡邏的,每天提醒大家法國是多麼脆弱。國家情勢每下愈況,令民眾對傳統政治精英失去信心,認為他們只關心自己(保守派候選人菲永「空餉門」是應景證明),因此不少人認為,何不讓民粹主義勢力試一試?「國民陣線」領袖馬琳勒龐乘勢而起,高舉反移民旗幟,得到南部民眾支持;推動市場保護主義、刺激創造職位,則得到北部選民歡心。在近年歐元和難民潮危機之後,法國的疑歐主義更盛,馬琳勒龐對英國脫歐滿口稱羨,是說到不少人的心坎裏去了。英國《經濟學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1/19996813
歐盟力撐馬克龍抗民粹
1 :
GS(14)@2017-05-06 11:38:25為避免法國重蹈英國脫歐覆轍,歐盟領導層一改以往不干預成員國選舉慣例,高調力撐親歐的馬克龍(圖),不但視他為對抗民粹主義的前線,更寄望他成為推動歐洲團結的清泉。
「不似馬琳破壞歐盟」
在馬克龍贏出首輪投票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德國總理默克爾等領袖紛紛開腔,祝福他在第二輪再下一城。一位歐盟官員透露,各國的歐盟高層都有觀看馬克龍與馬琳勒龐的辯論片段,「我們當然對馬克龍抱正面態度,感覺能夠跟他合作,因為他不似馬琳勒龐般想破壞歐盟」。德國柏林埃蒂爾行政學院分析員恩德萊因認為,馬克龍的親歐取態「無疑會得罪米飯班主(選民)」,但德國人亦因此對他留下深刻印象。「開放歐洲」智庫資深分析員斯卡爾佩塔指,馬克龍堅定不移地支持歐洲融合,若他當選可令歐盟大鬆一口氣。不過,斯卡爾佩塔警告歐盟應避免對馬克龍過份樂觀,認為他改革歐盟的想法雖然動聽,但可能流於紙上談兵。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06/20012375
【讀書好×果籽】全球民粹大爆發
1 :
GS(14)@2018-03-12 00:45:31【文化籽:讀書好】北京舉行全國人大會議,將討論習近平修憲取消國家主席任期限制,雖然香港這邊廂反對及諷刺其復辟帝制之聲不絕,但內地民眾似乎已經習以為常,部份原因是嚴厲的輿論監控,大家有口難言,但習近平的反貪腐打老虎運動,的而且確為他累積相當民意支持。習近平代表的,其實不是甚麼帝制復辟,而是一股席捲全球的「民粹爆發」。剛結束的意大利選舉,代表民粹反建制由喜劇演員Beppe Grillo領導的「五星運動」表現相當優異,他們在2016年已經奪走羅馬及都靈市長席位。過去五年,全球政治領導,由美國特朗普、俄羅斯普京、中共習近平、土耳其埃爾多安、希臘齊普拉斯的左翼激進聯盟、西班牙伊格萊西亞斯領導的Podemos,法國民族陣線,再到瑞士人民黨、荷蘭自由黨,民粹主義政治均呈現「井噴式」突然冒起狀況。
習是民粹主義
要理解習近平現象,必須放在全球民粹爆發的脈絡下,才能有進一步認識。首先何謂「民粹」?很多人以為是有既定一套價值及政治政策綱領,非也,根據John B. Judis的《The Populist Explosion》(民粹大爆炸)一書所指,民粹是一套政治語言,是一般民眾使用的語言,目標是反政治精英,認為精英是追逐私利的,民粹主義就是動員一般民眾來對抗精英。至於甚麼政綱?其實各有不同,右翼民粹針對經濟衰退、移民政策、伊斯蘭恐襲,他們以反對精英提倡的多元主義為主軸,香港人常看到攻擊「左膠」大愛包容,助紂為虐,就是民粹的本地版。至於左翼民粹,就是爭取普羅大眾福利、所得再分配、徵收富人稅等。民粹同過去政治光譜中的左右派綱領不同,傳統左右翼分野主要公共政策坐標是稅制、福利開支、國有化政策、政府干預經濟程度等,例如香港過去堅持的小政府大市場,就是右翼綱領。民粹卻是另一套政治語言,脫離傳統黨派光譜。例如特朗普的政策是溫和共和黨取向,但在移民、貿易問題上,就有明顯反精英反建制立場,代表普羅大眾,用口號針對外來移民,直接訴諸情感,而毋須任何政策包裝。民粹主義反建制另一風潮在美國最突出是針對平權運動,特朗普毫不掩飾自己的種族主義、歧視女性,總之精英階層抱持之普世價值,就是民粹的攻擊對象。
由喜劇演員Beppe Grillo領導的民粹政黨「五星運動」,大選成績優異。
《The Populist Explosion》一書作者John B. Judis是美國資深政治評論家。
自由主義價值破滅
至於歐洲民粹主義爆發,背景異於美國,反歐盟是歐洲反建制運動的攻擊目標,歐盟是奪走了國家部份的決策權,如經濟和移民政策,歐盟日常運作機關是歐洲執行委員會,這個官僚體系控制權不在個別國家,任何一國公民都難以影響歐盟的政策。成功帶領英國脫歐的英國獨立黨,是因為黨魁Nigel Farage改變策略,將反對移民與歐盟綑綁,認為只有脫離歐盟才能實現限制移民,結果大受歡迎。無論是美國、英國,希臘或西班牙,民粹主義有共同的特色,就是拒絕新自由主義世界觀,認為政治精英高舉的市場萬能論、財富向下滲透效應、大熔爐文化多元全屬謊言,當歐美老牌民主國家都陷入民粹主義時,這肯定是一個全球現象,而中國也在這風潮之內。中國式反精英反建制自然是整黨反腐敗,習近平針對官僚階層作出史無前例的整肅,自殺者不計其數,這是繼承了毛澤東主義核心理念。代表共產黨精英力量的「共青團」更成為打擊對象,明日之星人才庫的團派政治人物相繼消失。中國民粹第二面旗幟是民族主義,通過反日、反港獨台獨藏獨疆獨,成功爭取普羅民意。中國民粹第三面旗幟是反西方,習提出制度自信,推動中國模式全球化。反官僚建制、反西方及民族復興之三大民粹話語,由毛澤東年代至今,其內涵從沒有改變過。香港本來代表是自由主義價值觀,但在中國民粹抬頭下,香港已經失去了參照作用,反而成為篤眼篤鼻,甚至是用來彰顯內地民粹主義而鞭撻,隨意抽水的稻草人!
撰文:劉細良編輯:彭錦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80309/2032606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