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何時離場最困難 止賺止蝕考功夫 黃國英

1 : GS(14)@2014-11-12 16:03:54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7968
若問在交易中,何時進場和何時離場兩者之間哪項較困難,答案應是後者。以買入而言,不離下列幾種選擇:現價即買、有動力才高追、候低才買。一日未有倉位在身,仍能保持最大的靈活度,就算一時不幸錯失了機會,也不會構成實際損失。平倉離場則困難得多,因為決定難免受股價路徑的影響,決定下得好不好,隨時是勝負之間的分野。最差當然是連止蝕也沒想過,此可謂投機中的自殺,不必多講。但求其放個止蝕,離最佳方案仍相去甚遠。

每當打中止蝕,如果股價繼續拾級而下,那還算心甘命抵。但也有不少情況,是止蝕盤就像攝石一樣,將股價引在該處,打靶後隨即重回正軌,可是升勢已無緣分享。由此引伸,有些原本最終可獲大利的交易,由於中途的小波動而震走,微利收場,也同樣影響表現。有個不錯的說法,謂新手大蝕一鋪而亡(沒有止蝕),老手則賺小利而亡(太多爆棚變雞胡)。

放止蝕、止賺的原意,是當出現大幅不利的走勢時,可以避免有太大的損失。很多時我們錯將「大幅」不利,當成「任何」不利,變得過分敏感,沒有給予倉位合理的喘息空間。制定此一範圍純粹各師各法,有人喜用上下波幅的倍數、有人選固定百分比,沒有正確答案。但幅度是否足夠,則有方法可以量度。



John Sweeney提出在交易紀錄中尋找兩項數值,從而判斷如何止賺止蝕。

John Sweeney提出應該在交易紀錄中,尋找兩項數值,從而判斷止蝕位是否合適,及止賺位應該如何推進。兩項數值分別是最大不利途程(Maximum Adverse Excursion, MAE)和最大獲利途程(Maximum Favorable Excursion, MFE)。其實不用甚麼計算,但要先釐清交易方法:入市訊號、未設止蝕下的離場訊號。然後將賺錢與不賺錢的交易分開。賺錢的交易,觀察它們在最終獲利平倉前,捱價的最大幅度是多少,就是MAE。止蝕的幅度,應該參考MAE來決定,如果不利走勢已超過這個水平,獲利的機會很微,不必留戀。

蝕錢的交易,則觀察它們曾經錄得的浮動盈利,最大時有多少,來取得MFE數字。很多交易都是初有微利,最後小蝕收場。如果可以減少在它們身上的損失,累積起來有很大幫助。與此同時,大幅獲利的交易如果被震走,機會成本很大。MFE正好用來分辨兩者:一單交易,如果浮動盈利未達MFE水平,身份未明,策略上是留意急回、減少損失為主;當超越MFE水平,最終獲利機會提升,重點則轉變為開放上行空間,減少震走機會為主。

舉一簡例說明:一個短炒期指系統,如MAE是100點,MFE也是100點,那止蝕、止賺應怎樣處理?由於賺錢交易最多只會捱100點價,所以止蝕應用100點,太少會震走,再多則無謂。MFE是100點,即未到100點浮動盈利前,最好小心一點,例如收市平倉,不持有過夜;超過則可以略為放寬,以平手點作起點,緩緩推升止賺位便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451

放下蝕底心魔 止蝕可重新買回 黃國英

1 : GS(14)@2014-12-10 17:33:32

http://eastweek.my-magazine.me/index.php?aid=38757
交易時嚴守止蝕,確實是一個好習慣。不過很多時候,問題並未完全解決,反而只是開始。因為對於止蝕,其實有兩種看法。一種交易員純粹根據價格的走向,判斷一單交易是否正確,所以止蝕就是認錯,兩者並不矛盾。但另一種交易員,他們的分析方法,不論是基本分析還是技術分析,與價格短期走勢沒有必然關連,他們之所以止蝕,只不過是作為風險管理的一部分,以免損失比預期中多,卻不代表止蝕就意味他們的分析錯誤,純粹是暫避其鋒而已。所以當他們離場後,假設依舊相信原本的分析,便要面下一個問題:何時重新進場?

一個慣常的做法,是稍等一會便立即重新進場。之所以如此心急,是因為很多交易員都有過不好的經驗,在止蝕後一不留神,價格便重拾原有趨勢,不下定決心追回,很快便絕塵而去,明明分析全中,卻還得蒙受一筆損失,心理上自然極不好受,以後便條件反射式盡快再度建倉。重建倉位後可以解除被市場賣甩的焦慮,不過通常要市場解除一己的心理需求,都是要「付費」的。試想原本要止蝕,就算不是轉勢,起碼已是動力減弱,進入整固,貿然在止蝕位附近入市,不就和沒止蝕一樣?再次在途中反覆止蝕的機會很大。



止蝕後如果怕「唔抵」,未肯再買回,隨時錯過騰訊等大升股。

比較可行的做法,是先任由走勢發展一段時間,再作定奪。如果不在原止蝕位附近買入,只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向早前的不利方向繼續發展,一是重返有利走勢。若是前者,再入市的心理包袱較少,因為再入市價比止蝕價低,自會覺得着數。可以自訂支持位,又或是由低位反彈多少便再入市。只要屆時重新設定止蝕位,便不妨再博一次。

心理上較難過的情況,是上一次止蝕斬了低位,價格很快便回復向好。如果在此一水平入市,很容易出現「唔抵」的感覺,傾向再等下一次回調,比較接近甚至低於上次的止蝕位才買回。往往就是這種心態,令交易員貽誤戰機,太遲出手,放走趨勢。

想要再降低心理負擔,更進一步的方法是分注行事。在支持位撈底沒關係,先買一半,待低位反彈某一幅度,再買餘下一半。如果買入首注便直插,也好輸少一點。同理,向上突破時即追一半,如果有調整就買其餘一半,滿足着數的心理之餘,也不致在升勢再度出現時,一直空手在旁着急。道理不難明白,可是很少人肯這樣做,因為分注而行的優缺點是一體兩面,雖然保證不會犯下大錯,例如不會在出現大趨勢時空手;但是同時也保證「部分犯錯」:假如在先追一半後下跌,通常會立即忘記有貨底在手的好處,只會不停後悔、怨恨為甚麼不全部等到現在才買。如果想不通,永遠all-or-nothing,很難以手法改善表現。想得通,所謂蝕底,實可當成長遠有着數的保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6732

胡景邵早訂大計 助亞視起死回生稱一年內止蝕 惜白武士夢碎

1 : GS(14)@2015-04-14 02:05:31

■胡景邵(右四)4月10日曾於亞視總部門外出現,更與葉家寶(右二)握手。


【本報訊】亞視不獲續牌,匯友資本當了半日白武士後,最終亦無法順利進場。但原來匯友首席合夥人胡景邵,早已為亞視度身訂做「起死回生」大計,更揚言最快一年即可令亞視扭轉月蝕千萬劣勢。他又堅信本地免費電視市場就算在無綫一台獨大的環境下,仍大有作為。記者:吳永強



亞視一直被視為「吸錢黑洞」,除已故遠東創辦人邱德根外,過去多個老闆均損手離場。當人人說「前世做錯事,今世做亞視」,胡景邵卻認為亞視仍有作為,「三人成虎,呢個人話亞視,嗰個人話亞視唔得,三個人講完就洗咗你腦,就話唔得喇!嗰啲話送畀我都唔要嘅人係純粹睇數,但佢唔睇動態(日後可增長潛力)嗰條數,係計唔到數」。胡景邵過去曾投資多項文化產業,包括拯救瀕臨清盤的大型連鎖唱片店HMV,及入股製作《蝙蝠俠三部曲》的美國傳奇影業(Legendary)。今次收購亞視,他發現要在無綫壟斷的市場下生存,並非不可能的任務,「唔係一台獨大,係另一台唔爭氣……成個(電視廣告)市場有40億元,TVB有37億,要攞5%市佔率,就收支平衡。而家亞視係零廣告收入,由0%去到5%唔係咁難」。要撼低無綫王者地位,胡景邵指過去亞視老闆經營不善主因,是未有為亞視定下安份守己位置。他指出絕不能以大台心態自居,亦不要妄想能夠短時間內與無綫對撼,「想打無綫就好難(經營)」。



否認有太子黨金主


除要定位清晰外,改善節目質素這個問題亦必不可少,胡認為電視業界太過着重於劇集元素,「大家太過糾纏於呢場戰爭上」,反而應想辦法製作更多類型節目,再配合O2O(線上與線下結合)元素活化電視業。亞視近年話事人均具紅色背景,節目取態被視為緊跟「阿爺」論調。曾在中資機構工作,亦曾跟隨「紅籌之父」梁伯韜打工的胡景邵,今次打算入主亞視,坊間亦有傳背後有太子黨金主撐腰。胡景邵未透露收購亞視資金來源,卻澄清自己並非紅底,而在決定收購後,中方亦未有派人接觸,「我斬釘截鐵話你聽,真係冇(紅色背景)。我做過中資、非(洲)資、法資、台資、日資,好多公司我都做過,亦結交咗唔同投資者、老闆……但同太子黨、國企都冇關係」。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413/191105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565

鳴鏡高懸:「7」魔咒年嚴守止蝕

1 : GS(14)@2017-01-17 01:54:06

去年6月本欄已指出今年才是真正考驗的一年。最近,不同媒體及分析都提出「7」字年的魔咒(我個人覺得是商業周期因素),引證今年投資非常困難。明顯地,今年比2016年風更高、浪更急,特朗普這周將上任,要保守應對、嚴守止蝕、多持現金、輸通脹總比蝕本金好。以現在的投資環境,輸了可能在可見將來都不能賺回來。股市:波動將會更大,也提供較多機會,但因為能預測性低,特別是散戶較難分散風險,要嚴守10%止蝕,之後再從新評估去決定投資部署。房地產:香港方面要預計要有30%至40%的樓價上升空間,彌補交易成本和預留升值空間給買家憧憬,才可能較安全入市,不然只會虧本離場。中國方面,短期只能看國家政策,但現在已經是嚴重泡沫化。外滙:如我之前所指,特朗普需要強美元(其他貨幣弱)才有機會完成他的「不可能任務」,但如果市場對特朗普憧憬減退,再遇上美國經濟減弱,美元會轉弱。整體上,可預測性不高,也需要嚴守10%止蝕(很多親朋依然持有大約5%年息、在1.05兌1美元買入的澳元)。黃金:我一向對黃金較保守,因沒有一套客觀的價值評估機制,只有羊群效應,再加上一、美國需要強美元;二、利率向上趨勢;三、黃金沒有利息及股息收入。債券:面對通脹升溫和利率上升,吸引力已大不如前。張一鳴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一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16/1989799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764

台指期貨1秒跌千點 統一證券:止蝕程式引致

1 : GS(14)@2017-08-04 06:36:06

港股美股近日牛氣沖天之際,台灣指數期貨昨早開盤時,無預警下一秒內突暴跌過千點或10%,兩分鐘後才回復開盤前水平。事件引發市場關注是否為大戶「烏龍指」,有指閃跌期間好淡雙方賺蝕涉資逾億新台幣(下同,逾2,587萬港元),有網民賠光近58萬元(約15萬港元)。台灣統一證券稱,是旗下交易程式止蝕機制觸發送出大量止蝕盤所致。台指期貨昨早8時45分開盤報10,420點,其後1分鐘內突現急插,跌至單日10%跌幅限制的9,408最低點,至8時47分才拉上至10,367點水平,連累台股現貨開市後走勢疲弱。市場一度傳出是期貨商下錯單所致,網民議論「有交易員要剁手指了」。至昨午統一證券終「自首」發聲明,指昨早8時45分24秒至25秒期間,台指期貨報價由10,328跌至10,274點,旗下期貨自營部程式交易訊號落入風險控管機制止蝕區間,系統遂自動依市場狀況送出止蝕單,同1秒內報價插至9,408點,涉及成交的台指期貨131張,約佔該秒整體市場成交量約17%;事件並令公司損失2,082.2萬元。


證券行蝕539萬

有期貨業者指,早上的閃跌或進而觸發其他券商更多自動止蝕單,並令短短一分鐘內大台指期貨成交大增至約9,600張,賺蝕涉資逾億元。台灣金管會隨後形容事件「規模之大前所未見」,但事件應屬統一證券的程式執行問題而非人為輸入錯誤,類似原因觸發期指大跌為歷來首次,公司損失2,082萬元(約539萬港元),將由統一證券自行吸收,不會讓營業員承擔損失。有台灣網民在fb分享,稱朋友的期貨程式單顯示,因閃跌平倉造成57.9萬元損失。然而期指是零和市場,若有人損失必有人賺進同等金額,目前暫未知誰是「幸運兒」。昨於9,408最低點有85張成交,以大台指期貨每點等於200元、每張獲利約20萬元計算,全買到的話即時暴賺約1,700萬元。有期指老手昨大嘆,事發瞬間幾秒鐘,暴跌才落單根本來不及,剛好買到就像彩票中頭獎而已!台灣《蘋果日報》/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804/2011098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64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