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泉:低價傾銷是不是不正當競爭?
去年修訂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取消了低價傾銷條款,網約車這樣的低價坐車甚至免費、給補貼的,這種低於成本價格的傾銷行為還屬於不正當競爭行為嗎?
最近萍鄉市某出租車企業將滴滴網約車平臺運營企業告上法庭。終於到了法院必須為這類問題給個說法的時候。
查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期間的新聞報道,原反不正當競爭法“經營者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的規定,遭到刪除。一、二審時,部分委員曾建議保留,吳曉靈曾表示:“我問為什麽取消(‘低價傾銷’條款),他們說,因為這條在反壟斷法里寫出來了。過去制定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時候沒有反壟斷法,現在反壟斷法里提出了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從事下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其中第二款就是沒有正當理由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因為在反壟斷法中有了這樣的規定,所以在反不正當競爭法當中就把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的低於成本價格銷售產品的不正當行為拿掉了。”
常委會三審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進行分組審議時,楊震、楊衛等委員再次提議保留“低價傾銷”條款,終審頒布稿證明,少數委員要求保留的意見沒有得到采納。
那麽,現在低價傾銷是不是就合法了呢?也不是。
我們不妨比較一下原低價傾銷條款和反壟斷法相關條款,原來規定經營者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這一條解讀一下,其構成條件如下:第一,有低於成本價傾銷行為;第二,具有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
反壟斷法第十七條規定:“禁止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從事下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一)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價購買商品;(二)沒有正當理由,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本法所稱市場支配地位,是指經營者在相關市場內具有能夠控制商品價格、數量或者其他交易條件,或者能夠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能力的市場地位”。這一條也解讀一下,其構成條件如下:第一,有低於成本價銷售行為;第二,沒有正當理由,有正當理由的不算;第三,實施低於成本價銷售的是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企業,通俗點說就是行業巨頭、老大這樣的企業,別的中小企業若想使用這條,對不起,不夠格。
兩者一比較就不難發現,原來的反不正當競爭法對於任何經營者只要實施低於成本價銷售,不管有沒有合理理由,基本就可以做出不正當競爭認定。而現在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中這條刪除後,適用反壟斷法的規定的話,普通企業不具備適用條件,必須是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極少數大企業低於成本價且提不出合理理由情況下,才有可能認定為觸犯反壟斷法。這一條的規制和可適用範圍已經大幅縮小。
就江西萍鄉出租車企業起訴滴滴這個案件來說,滴滴是網約車行業的獨角獸企業、一家獨大,應該是有可能被認定為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當然要看法院“相關市場”這個界限劃在哪里)。但如果是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以前,這個案件獲得勝訴的可能性要比現在大出許多。
其實,早幾年網約車補貼大戰的時候,法律界就對不正當競爭的可行性進行了研究,之所以沒有做成訴訟,是因為沒有人敢出頭當原告。後來媒體報道有些出租車司機個人嘗試起訴,又因缺乏法律能力,連告都告不進去。因為當年全國人民享受網約車競爭帶來的優惠,不亦樂乎,那時要有哪個出租車司機出頭去告,估計得給唾沫星子淹沒。如今則情勢不同,滴滴、快的兩個網約車巨頭合並後,不僅補貼沒有了,網約車司機要繳納更高的抽成,消費者打車則車費更貴且缺乏透明度,現實教育了消費者——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充分證明了只有競爭才是消費者的福祉,互聯網絲毫沒有改變這一點。
低價傾銷在國際貿易和其他傳統領域都是違法行為,也是不可持續的,而互聯網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屢屢見到內容免費甚至有倒貼給補貼的,這是不是對傳統的“顛覆”呢?其實冷靜理性分析,並非如此。
似乎只有中國互聯網實踐中,才有補貼這樣的玩法,美國就沒有見到這種做法。這恐怕不僅僅是中國的投資者錢多本事大,背後還在於法治環境有差異。總結砸錢血拼案例諸如攜程與去哪兒、滴滴與快的這些補貼特別慘烈的企業的競爭歷史,互聯網企業進行補貼的目的不外如下:一是搶占市場份額;二是搶流量,背後有廣告、支付等賺錢渠道,不同業務做交叉補貼;三是希望“逼死”對手以收獲壟斷紅利;四是小恩小惠吸引顧客,堤內損失堤外補,與傳統生意也並沒有什麽兩樣。
中國制造目前面臨轉型升級壓力,過於激烈的競爭導致低價投標、低價傾銷等行為來搶占市場,招投標相關立法已經註意到了這個情況,已經在改,反不正當競爭法刪除低價競爭條款,可能是看到了互聯網領域出現的新情況,卻沒有看透背後其實是資本驅動,並非企業正常經營或者技術進步產生的結果。
攜程與去哪兒競爭激烈時每家都是一年幾億元去補貼用戶,但現在呢?出現了每張機票價格為6415元(退票不收稅費),但攜程方面提出的退票費為每張9262元、比原價高42%這樣的咄咄怪事。雖然在深圳消委會幹預下最終攜程退款道歉,但這背後反映出的問題,值得深思。
(作者系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臉盲沒關系,但分不清是不是自己老婆就麻煩了
各位觀眾朋友們,晚上好!幺八幺八不得了!
就在廣大學生開學的前夜,劉強東為2018年的股市地雷,親自按下了一顆威力巨大的原子彈。

他在2018年8月31日晚上23:32分,因“構成犯罪的性行為”被美帝警察抓了。直到9月1日下午16:05分才被放出來,現在劉強東正在取保等待正式投訴(released pending complaint)。

京東官方於9月2日15:07分對事件回應稱領導遭到了失實指控,經過當地警方調查,未發現有任何不當行為,blablabla。不過這也是側面坐實了確實有指控,只是大家對指控的真實性立場不一。

但根據FT,警察叔叔表示,調查正在進行中。因為如果不釋放劉強東,警方就必須在周二中午前提出控訴,所以就先放人,搜集到了證據再說。畢竟9月3誒是美國的勞動節,大家都在休息的~~

那就一起等待資本主義的司法效率吧。
回到劉強東犯的事兒上,槽點來的如此猛烈,以至於我要深呼一口氣,才能開始以下吐槽。
首先,大強子,你雖然不知妻美,但也是個結了婚的人啊,能分得清睡的人是不是自己老婆是最最基本的吧!怎麽能婚內出軌,還被抓了,留下個美帝的案底了呢?

別說你自己的臉,你老婆,你女兒的臉都要給你丟光了。以後這老夫少妻的恩愛人設還怎麽賣?

其次,撇開家庭責任,你是個京東的Chairman和CEO啊,C Level的人犯了罪,董事會是要出來發聲明的,因為一旦被定罪抓進去,你咋履行自己對公司的管理能力呢?經過這一下,京東ESG的指標,絕對爆表了。

心疼下現在京東的中外資大哥們,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就要靠你們來承擔後果了。男人何苦要為難男人呢。

不過有人憂傷就有人歡喜,今年空京東的HF還是不少的,蝸牛妹采訪了一位空頭,本來想看看華爾街大鱷是多麽的歡喜,結果聽到這樣一番憂郁地回答:
本來賭它股價掉的東西是蠻高大上的,現在因為這事股價掉了,感覺自己作為空頭的逼格都被劉強東降低了!
千萬不要這麽想!另一位華爾街大鱷跳出來說:
投資就是要相信團隊有不斷突破的能力。現在出了這事,我更加開心,這說明我不僅判斷對了基本面,還判斷對了這個人。畢竟做互聯網的,人不行公司肯定也不行,就算短期還行,長期也要完蛋。
這個事件,就是古話所雲:東窗事發。

第三,作為苦口婆心教育你們這麽多年、千萬不要渣的中環渣男作者,我真的覺得每個有渣渣傾向的男性都應該想清楚,渣一下的後果是什麽。
劉強東這樣的,就算奶茶願意原諒他,但網民都不是省油的燈啊!

真的是,親者痛,仇者恨。中國網民會PS。

連波波都出來蹭流量。

代購出來賣貨,你說厲不厲害。

4號美股開市後,股價我都不敢想。你這個天下男人都會犯的錯,代價可是幾十億美元上下的市值啊,你真的就必須要談這幾個億的生意麽!

而且比錢更重要的,是大強子你的人身自由啊。蝸牛妹給你們的一篇書評里講過,人生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就是:如何誠信的過好一生(Staying Out of Jail),你永遠也不會知道,是哪個決定,會改變你的一生。
這道理大強子自己也懂,還以人生導師的姿態告誡年輕人,一定要走正道,不然成功後自己進去了,老婆孩子帶著錢跟別人過了,那就呵呵了。

現在看視頻,真是呵呵!
最後,但是無數情感大師們也告訴我們,在男人出軌這件事上,不存在一兩次,只有零次和無數次。大強子此次在美國被爆出性侵,真的是要讓人想一想:
這是他倒黴,第一次犯錯就被抓了呢?
還是以前也有同樣的情況,但是都沒事,於是這次大意了,就被米兔了?

這里留下我的郵箱,如果有同樣被他米兔的妹紙,可以發來[email protected]。
跟劉強東一樣犯了錯誤的男性領導人也有幾個。情節輕一些的比如英特爾前CEO Brian Krzanich因為跟女下屬兩廂情願談戀愛,違反了禁止在公司內部談戀愛的規定,辭職了。
還有Uber的創始人被投資者逼宮走人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無視公司內部的米兔行為。
最嚴重的還有IMF前總裁,歐債危機這邊燒的不要不要的,他在紐約的酒店性侵了一個服務生。最後IMF總裁也沒得做,涼涼了。
我們的大強子會咋樣呢?只能相信美帝的司法系統了。
非要馬後炮地分析,這事有沒有蛛絲馬跡,盡調的時候能不能看出來。同誌們,買了京東的大哥們,你們可得好好看下人家的微博,或者讓大強子給你們看下他的購物車啊。
因為大強子為了今年618造勢的時候,曬過自己的購物車。

被細心的網友們點開第二張圖,拉到最下。

發現大強子買了以下。

然後大強子好像發現了什麽,把這條微博刪了。
只是,微博易刪,美帝的逮捕記錄難刪啊,真是要名垂千古了。


長按二維碼向我轉賬
謝謝老板呦呦呦
受蘋果公司新規定影響,微信 iOS 版的贊賞功能被關閉,可通過二維碼轉賬支持公眾號。
![]()
微信掃一掃
使用小程序
熊抱央視女主持 猥瑣書記:我是不是男人
1 :
GS(14)@2010-12-30 22:57:57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4817127
王菲中學時期的同學、央視美女主持慘遭官員「熊抱」。陝西省志丹縣聖誕節當日( 25日)邀請央視美女主持管彤主持文藝晚會,其間縣委書記祁玉江不但在台上熱情地熊抱她,還誇讚她「俊、白、美」,並追問對方「我是不是男人」,令她十分尷尬。
宣傳部:體現陝西人民熱情
該段片不但在網上引發熱議,祁書記更遭網民批評失態。但當地宣傳部回應事件時竟稱,書記的舉止正常,是體現了陝西人民的熱情。
「你咋就這麼漂亮呢?」聖誕節當日,志丹縣西區採油廠慶祝年產量 100萬噸文藝演出中,現年 52歲的祁玉江書記,從一上台就大誇 39歲的女主持管彤漂亮,並當眾稱:「我代表志丹的黃土兒女和你擁抱一下,好不好?」然後趨前擁抱女主持,隨即引得哄堂大笑。但面向觀眾的管彤卻神色略顯尷尬。
祁書記隨後說:「我現在把我手中的花,獻給管彤妹妹。」然後轉身將場下學生送他的鮮花,轉贈女主持。過了一會,他又在台上對她開玩笑地問:「我美不美?」「我要唱歌打動你。」他又追問「我是不是男人」等輕佻言論。有關短片在網上引起熱議,網友認為祁的舉動嚴重失態,並冠以「猥瑣書記」的稱號。
女主角是王菲中學同學
原來事件的女主角管彤,是王菲就讀北京東直門中學的同學。她昨以「不好意思,我不太清楚」拒絕回應,然後掛掉電話。事件中的男主角祁玉江書記,近日沒有公開露面。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馬華權稱,書記擁抱管彤體現的是「陜西人民的熱情」。至於祈書記是否反問管彤「我是不是男人」,他則表示自己並不清楚。
廣州《羊城晚報》
其實想問大家,港股專區是不是極不適合新手使用?
1 :
GS(14)@2011-07-23 23:10:59如題?
2 :
Sunny^_^(11601)@2011-07-24 07:15:01不過慢慢都會用到既.
話說一開始我只係知道有你個blog.之後你介紹我用個tag search先知原來仲有咁多野睇.
不過港股專區可以一次過睇晒佢既原形.方便快捷.就好似高登起底咁.
3 :
GS(14)@2011-07-24 13:19:11如果有個功能可能專講某一個event,然後最後才把資料放入港股專區,能不能吸引你這樣的新人 ?
4 :
Sunny^_^(11601)@2011-07-24 22:39:17好似開個sub topic咁.都OK呀,而且可以一次睇晒成件事既始末.不過好似工作量就會大增囉.
5 :
GS(14)@2011-07-25 21:02:53只是給你一個地方討論某一個event
1280 買了新東西,對股價是不是會有影響?
1 :
GS(14)@2014-11-06 23:10:47如題
2 :
ng caddy(36072)@2014-11-06 23:16:22greatsoup在1樓提及
如題
明明湯財,可以在專區解釋,點解吳去專區問.,又講有強人入,一個都沒有
3 :
ng caddy(36072)@2014-11-06 23:26:00睇點買?用股票支付?現金(借錢)?一般買野都要幾年後再有反應,如果同本業無關,多數買垃圾
4 :
andy369(43311)@2014-11-06 23:28:57http://realblog.zkiz.com/andy369/117985
剛剛寫了blog
2014.11.06 匯銀家電(下稱:匯銀)發出一個可喜可賀的公告,內容係收購 FUHUA INVESTMENT HOLDING CO., LTD 全部已發行股本,大意係收購一間物流中心,睇落好合理,但有以下幾點諗唔通:
1. 成份公告無說明FUHUA INVESTMENT Holding 股東係咩料,撻朵好重要,謝x鋒咁。
2. FUHUA INVESTMENT Holding全資持有的公司只係重複用「中國公司」表示,愛國,但一家公司總不能叫中國公司吧。
3. 「中國公司」持有中國江蘇省揚洲市揚洲經濟開發區一幅土地及兩層樓宇,物流中心地點好重要,揚洲經濟開發區霸哂?
4. 無估值報告,我覺得可以同應該用100億買。
終於要睇到下面既釋義,先見到「中國公司」指「jiansu kuanrui logistic trading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中國公司都唔用中文名咁祟洋,之前又用「中國公司」表示?究竟有咩苦衷?於是就用「谷歌」找一找,俾我發現匯銀家電招股書釋義有出現過呢間公司,原來叫「江蘇寬瑞物流貿易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江蘇寬瑞),明明知又扮唔識中文。
再搵多陣,用谷歌搜尋,發現有間名字類似的「江蘇寬瑞科技貿易發展有限公司」既業務經理就是公司主席曹寬平。莫非係利用公司買自己資產?我唔敢相信。再搵招股書,不小心發現匯銀上市前曾給予中國公司「江蘇寬瑞」收購物業的預付款項3仟4百萬興建物流中心,更重要係一句「江蘇寬瑞的最終股東為曹先生的朋友」,原文如下:
「於二零零六年及二零零七年,我們擬收購揚州省市區的若干商用物業,用作本集團的大型旗艦店之一。由於揚州省市區內已落成的商用物業的平均價格相對較高,我們當時的策略為自將由揚州銀泰發展的住宅物業發展項目收購部分商用物業,原因是該等未落成的商用物業的價格低於同區內已落成商用物業的價格。因此,我們就擬收購的該等物業於二零零七年及二零零八年錄得向揚州銀泰支付的預付款項總額人民幣34.0百萬元。於二零零九年初,董事認為,本集團的當前需要是一個分銷及物流中心,故決定將原擬用於購買該市區物業的資金用作向第三方(為江蘇寬瑞)購買一塊鄰近揚州港口而董事相信為適合興建分銷及物流中心的地點的土地。江蘇寬瑞的最終股東為曹先生的朋友,且江蘇寬瑞亦與揚州銀泰擁有若干業務關係。在我們的要求下,於二零零九年,揚州銀泰同意終止買賣商用物業及將預付款項人民幣34.0百萬元撥予第三方。揚州銀泰、該名第三方及我們於二零零九年就轉撥預付款項、購買地塊及興建物流中心訂立三方協議。根據三方協議,揚州銀泰同意將人民幣34.0百萬元的預付款項轉撥予第三方,作為購買鄰近揚州港口的土地的代價及物流中心的建築成本,並與第三方向我們保證,從第三方將土地轉讓予我們的過程將根據適用的法律及法規進行。根據三方協議,我們知道該筆人民幣34.0百萬元的預付款項已於二零零九年二月轉撥予第三方。」
真相大白,原來江蘇寬瑞老闆同曹主席係朋友,匯銀2009年俾左3仟4百萬寬瑞發展物流中心,2014年利用壞帳撥備回撥之高超技巧加上彩票攻勢股價大升,再用價值6仟7百萬的新股買返個物流中心,總共就係1億元,曹主席增持方法真夠多元化,不過個人認為應該公開點,不用什麼「中國公司」、中國公司英文名這些名目吧!?白白花了時間讓人搜尋,明日不知會否因為電子商貿雙11效應乜乜乜爆升呢?期待。
5 :
ng caddy(36072)@2014-11-06 23:33:21又系一間利用財技既公司
6 :
danehill999(35475)@2014-11-07 11:27:53用財技就取走1億元,要有介心啦! 湯兄仍睇好嗎?
7 :
GS(14)@2014-11-07 17:54:12要小心一些.....
8 :
ng caddy(36072)@2014-11-07 18:17:55greatsoup在7樓提及
要小心一些.....
向上炒定向下炒?
9 :
greatsoup38(830)@2014-11-09 11:40:30我有點害怕壞消息當好消息炒
10 :
ng caddy(36072)@2014-11-09 21:22:41greatsoup38在9樓提及
我有點害怕壞消息當好消息炒
如果系就會炒上,都好.....有機會出貨,如果在低價買左
11 :
ng caddy(36072)@2014-11-14 23:59:40
12 :
derek777(35201)@2014-11-15 01:56:13方舟倉入左啦
幾時入無交代
股票 數量 單價 金額
1280.HK 汇银家电(控股)有限公司 500000 $0.71 $355000
13 :
greatsoup38(830)@2014-11-15 09:09:06derek777在12樓提及
方舟倉入左啦
幾時入無交代
股票 數量 單價 金額
1280.HK 汇银家电(控股)有限公司 500000 $0.71 $355000
前個星期吧
14 :
ng caddy(36072)@2014-11-18 14:21:41ng caddy在10樓提及
greatsoup38在9樓提及
我有點害怕壞消息當好消息炒
如果系就會炒上,都好.....有機會出貨,如果在低價買左

15 :
ng caddy(36072)@2015-03-20 15:18:09

DQ法官是不是下一任特首的任務?
1 :
GS(14)@2017-02-26 13:24:53當大部份泛民支持者還在試着從法制原則層面辯論,甚至在網上罵罵共產黨過口癮,拿警察集會的片段興高采烈地再創作時,只有很少數人意識得到「七警案」是更大風暴來臨的前夕。冷靜下來,就會發現這件事的發展模式,幾乎和之前DQ梁、游議員資格的事件一模一樣:都是一樁本地事件刺激了部份建制人物,然後一群「愛」字堆人馬發炮,大陸網民響應聲討,《環球時報》等媒體與一些黨團組織接力跟進,再有鄭永年先生這種等級的智囊行文定調,最後回到香港,發酵成串連兩地的大規模政治運動。接下去就得看中央如何出手了,如果它不打算立刻以釋法等手段修理香港司法系統,此事至少也已形成了壓力極大的聲勢,有助於下一波動作的開啟,或者至少能夠警惕部份司法人員自律。這種兩地交響,由下而上的民粹操作模式,至少是四年以前就有苗頭的了。我非常不願意重提舊作,更不喜歡自詡料事算準(何況這根本不值得高興),但此刻實在忍不住要再說一遍過去三年多我反覆申說的一個觀點。那就是這類運動模式是「可持續」的,其根本邏輯是抓住香港極端本土主義的興起,順理成章地把港人長年的民主普選訴求打上港獨標籤(他們的道理是港人既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又要一人一票產生政府,兩點加起來不是港獨是甚麼?),再將這個原則應用在任何想要應用的地方,以民族大義和國家安全的名義泰山壓頂,最終達致民主化夭折,甚至「一國一制」的結局。可惜三年前我說這些話的時候,通常得到的反應是「香港人自己嘅事,根本唔使理大陸」,甚至「你只是想幫住中共磨滅港人志氣」之類的批評。「磨滅港人志氣」這話說得也沒錯,因為我很悲觀,因為這個邏輯實在是太奇妙了。就以「七警案」為例,它不用和你談太多最粗淺的法理問題,只要抓準警察打的是誰這點就夠了。由於被打的是佔中人士,而佔中又已經被定位成港獨運動,所以警察打的就是港獨。法官判七警入獄,也就等於對付反對港獨的義勇之士,可見法官也在支持港獨。為甚麼香港的法官會支持港獨呢?一來是因為其中有不少代表外部勢力的外籍法官,二來則是香港的司法系統還沒有體認到一國的大原則。依此推論,在逐步掌握住了律政司之後,下一個要整治的當然就是香港的法院了。我知道激動的讀者看到此處一定忍不住要罵我在替他們表述「歪理」,可是不要忘記,政治運動是不用講理的,它只在乎情緒和動力。要是真有那必然到來的一天,當然它會激起不少港人的反抗。然而,根據同樣的邏輯和操作模式,所有反抗自然也是港獨作祟,於是就有理由花更大的氣力去壓制整頓……此後不斷循環,動盪無休無止。在我看來,當下特首選戰就是在選擇這個邏輯和運動模式還要不要持續下去的問題,這也是我過去兩個月屢次在此提起未來特首可能會影響司法人員敍用的原因。表面上看,兩大主要熱門特首候選人對「七警案」的表態都是很相似的。曾俊華在上個月的訪問就已經說過,香港警隊是專業可靠的,避免警民衝突乃是政府的責任。至於林鄭月娥,固然因為他的「體諒警察」遭到不少謾罵;可是平情而論,他不只也強調了不同施政手法在局面緩和上的作用,更明示要尊重法庭裁決。但在言論之外,我注意到的卻是批評此案判決,聲援警方的一眾建制精英,多半同時就是林鄭月娥的支持者。他們的取態,又會不會左右他日後主政的方向呢?巧的很,目前以前述邏輯攻擊選舉對手的,恰好就是林鄭月娥的支持者。儘管曾俊華是個百分百的建制派,而且公開批判港獨;可惜送他入閘的主力是泛民,網上撐他最力的又是他們口中的「黃屍」。於是他們就又可以圓出一個說法了,指摘曾俊華受到港獨勢力污染(猶如我說藍絲左右林鄭),宛如異形入體,它日難免會變成一頭怪物,促成「政權變化」。在未來的日子裏,要再說曾俊華不受中央信任,這肯定就是理由之一。但反過來說,曾俊華這邊也不是沒有故事可講的,那就是他得到多數青年和泛民的支持,而青年與泛民群體正好是極端本土力量的沃土,所以他上台就意味着他能以溫和建制的身份穩住他們,不使局面惡化。更何況他還遇到梁國雄和胡國興的夾擊,他們背後是更講原則更激進的泛民,由此可見他還真不算是「染黃」,值得中央放心。究竟到了最後,那「一人一票」會花落誰家,就看這兩套迥然相異的故事哪一個更動聽了。從曾俊華這一邊來看,肯定會覺得他們的故事更有說服力。不只是因為至今為止的歷次民調和網絡輿情分析指出他的民望更高,也不只是他能得到不少青年和泛民的擁護(也就是潛在激進力量的溫床);更是因為不支持林鄭月娥的人數要比不支持他的高出許多。也就是說,林鄭月娥若是當上特首,將會遭遇更多反對聲音。所以在緩解社會矛盾這一點上,曾俊華的表現或許會比林鄭月娥更好。只不過,中央政府真想看見香港局面穩定,矛盾止竭嗎?我最擔心的是前述那種港獨擴大化的邏輯,以及借之發動的兩地串連,操作民粹的政治運動,會不會是一套既定的治港思路?十幾年前,董建華先生在位的時候,最常用來描述陸港關係的口頭禪是「香港好,中國好;中國好,香港好」。可是今天,透過近年大陸一些言論趨勢的變化,我漸漸感覺到了一種相反推論的浮現,那就是香港不好,才能證明中國的好。例如香港影視以及文化工業,幾乎內地所有批評它衰落凋敝的聲音後面都隱含了一組固定的對比:香港故步自封,中國蓬勃發展。這類言論越是強調香港的衰微,就越有頌揚祖國崛興的意味。而香港之所以退化,通常的分析就是說它開始排外自滿(這點並不算錯),說它的制度出了問題,甚至說它太過洋化、太過自由和民主,於是社會爭議不斷,寸步難行。相較之下,大陸的體制卻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效率奇高,效果卓著。換句話講,失色香港恰足以反照出中國體制的優越。於是復興香港的康莊大道自然就是讓香港更加靠攏內地。再以「七警案」為例,若是六、七年前,內地媒體對它的報道取向一定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的。當年的《南方周末》可能會以它為例,向大陸讀者介紹香港的司法獨立;當年的網民可能會羨慕香港,覺得我們對執法者的管束要比大陸嚴格太多。現在呢?《南方周末》卻說香港的司法制度不能不變,網民則把焦點集中在判案法官的國籍和族裔之上。往昔,他們會認為香港有很多值得大陸參考學習的長處;現今,他們則感到香港的體制不如大陸優秀,弊端叢叢。如果沿着這道趨勢,香港的改造和「去殖」就該繼續下去,接下來肯定也會有更多更猛烈的衝突。只不過那種運動是不怕衝突的,因為它就像是個火車頭,更多的衝突就是更多的助燃劑,只會有助於它的增速前進。所以下一任特首就該沿襲鬥爭為綱的路線,逐步攻克香港的各座大山。假如卓有成效,那就是去殖過程的完善;假如烽煙四起,那至少也證明了大陸和諧穩定之必要。話說回頭,我絕不肯定這是不是中央最高「核心」想要見到的前景。我寧願相信他們是理智而現實的,看得到當今國際局勢之詭譎。就像之前我在這裏所說的,中美新冷戰戰雲密佈,香港無論在國安和金融經濟層面上都不能稍有差池。要是香港的司法制度巨變,不受國際信任,這座本可充當國家閥門的金融中心將會失去效用。要是香港的港獨勢力弄假成真,固定持久,那就會為國家平添一處常態的境內前線。無論是那一種情況,在現在這個國際環境之下,對國家而言都是非常凶險的事。選擇那一種選舉故事,背後其實就是對這個境況的回應方式。(選舉結局.香港未來之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226/1994008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