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摩根大通財報提前公布 成功走出去年虧損陰霾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385

周二,美國第一大銀行摩根大通三季度財報出爐。該銀行三季度凈利潤增至55.7億美元,總營收為242.5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虧損3.8億美元相比,該銀行財務狀況總體實現反彈,顯示去年巨額訴訟費用的影響已經消退。

摩根大通三季度財報顯示:

三季度每股盈利(EPS)為1.36美元,預期1.39美元,二季度每股盈利為1.47美元,2013年同期為0.17美元。

三季度總營收為252億美元,較二季度增長5%。

三季度固定收益收入增長2%,至35.1億美元;股市收入下跌1.5%,至12.3億美元。

上個月,摩根大通財務總監Marianne Lake曾表示,公司交易收入可能弱於去年同期。但他還表示,若出現下跌,也不會像今年上半年那麽嚴重,因為客戶開始在波動性加大的市場中進行資產配置。

摩根大通去年第三季錄得3.8億美元虧損,合每股虧損0.17美元,凈虧損為4億美元。

這家全美最大銀行去年三季度之所以發生2004年以來的罕見虧損,是因為其遭遇監管當局的一系列調查,並為其付出高達72億美元的訴訟費用。

預計58歲的摩根大通CEO傑米·戴蒙(Jamie Dimon)將於美東時間周二晚些時候與華爾街分析師就公司財報召開會議。

對於三季度業績,摩根大通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這樣評價道:“公司業務依然表現強勁。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報告,摩根大通消費者及社區銀行存款增長超越全國同業,連續第三年排名第一。信用卡業務銷售額實現兩位數增長;按揭貸款業務繼續進行重新定位,並成功走出了周期性低迷期。”

另外戴蒙還表示,“盡管全球經濟複蘇仍然面臨諸多挑戰,美國經濟卻是個例外,顯示出穩定改善的跡象。美國企業狀況良好,資產負債情況穩健,就業市場趨勢不斷改善。摩根大通繼續對經濟複蘇提供支持。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為客戶提供貸款和融資超過1.6萬億美元,其中服務於小企業的資金達到150億美元。”

自2006年出任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的傑米·戴蒙目前正遭遇新的挑戰:他的健康出了問題。該公司在6月晚些時候宣布他將接受咽喉癌治療。上周,他首次在公眾面前亮相。

投資者將密切關註摩根大通的交易結果,以及該銀行是否對其網絡安全系統進行任何升級。8月27日,摩根大通遭遇黑客攻擊事件浮出水面,部分客戶的聯系人信息被竊取。

上周,戴蒙表示將在未來五年將網絡安全開支在今年2.5億美元的基礎上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這份表面上看起來顯然是正規銀行文件的財報發布在了一家名為shareholder.com的投資網站上,而且發布時間早於摩根大通原定的時間。摩根大通原定於美國東部時間早7點(北京時間晚7點)在其官方網站發布第三季度財報。這份文件公布後不久,就從shareholder.com網站消失了。

一位摩根大通女發言人稱目前無法置評。

摩根大通是美國第一家公布三季度財報的銀行,花旗和富國銀行也將於周二發布財報。美國第二大銀行美國銀行財報將於周三出爐。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銀行第三季度財報也定於本周發布。

彭博新聞社對經濟學家展開的預期調查結果顯示,受摩根大通財報較去年扭虧為盈的推動,上述六家銀行可能總計實現159億美元的凈利潤,較去年同期增長19%。

今年以來,摩根大通股價累計下挫0.6%。

摩根大通

數據公布後不久,標普500指數期貨上揚:

20141014_disc1_0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935

港交所李小加改口:滬港通目前沒有時間表 不一定提前一兩周宣布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528

滬港通究竟何時開通一直是市場關註的焦點,香港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周五公開表示,滬港通目前沒有開通的時間表,而宣布的時間不一定是在開車前一兩周。

李小加稱,業界已經做好準備工作,“槍聲一響就開跑”,兩地監管當局宣布的時間未必要在開車前一周或者兩周,市場不必過度解讀。他並希望能在滬港通通車前兩星期有公布。

而此前他的說法是,滬港通將會選擇10月的某個星期一推出而且會提前兩周預告。如此算來,滬港通如果在10月最後一個周一也就是27號開車的話,本周五是最後的公布時間點。證監會將於今天下午召開例會,兩地市場關註本次會議是否會落實滬港通開通時間。

李小加今日還表示,滬港通是兩地監管機構的共同努力,不應由單方公布,相信如果有公布,也將是由兩地交易所聯合公布。滬港通業務的各項細節,必然會有清晰的方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5390

如何提前發現超預期成長股票? i投資8

來源: http://xueqiu.com/8107212038/32450359

作者:黃宇航

回看上述幾年$格力電器(SZ000651)$ 的業績,超預期成長階段基本來自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的時期,即2004年以後;這種特征同樣發生在$宇通客車(SH600066)$$金螳螂(SZ002081)$$長城汽車(SH601633)$ 等績優股上;而占有率和利潤率的配合分析是了解與競爭對手是否拉開距離的重要方法。定性上可再落實消費者對產品的滿意度是否在提高。

行業的增速、新項目投放、內部的三五年規劃等都是證券分析師喜歡觀察的方向,獲取這些數據以便對上市公司進行業績預測和估值。這些高智商人群辛勤地挖掘著超預期的信息,由於他們越來越專業、分析師人群越來越多,市場反映內在價值的速度也越來越快。這給價值投資者為難了,怎樣才能繼續戰勝市場?

筆者認為單純地行業研究的局限性在於無法跨行業乃至對整體商業規律的掌握,而遠見和商業規律的積累是戰勝市場重要要素之一。本文提及對超預期成長分析的一個關鍵點就是掌握護城河變寬的節點和趨勢。

我們留意以下行業及代表企業的發展歷史:

1)空調行業:在1995-2005年,處於朝陽或是較快增長階段,在這10年里行業增速達30%左右,然而行業內沒有一家企業的業績表現得特別出色,龍頭公司格力電器的年均利潤增長僅為13%。

2)乳業:在1998-2005年期間,區域龍頭進行全國性擴張。其中,以$伊利股份(SH600887)$ 為代表,崛起很快,迅速成為家喻戶曉的領導品牌。在這黃金階段,它的營業收入年均增長達約40.5%,可凈利潤年均增長僅為一半—約21%,考慮配股增發使收益攤薄(攤薄了1.69倍),投資者實際回報率較低。

以上兩個龍頭企業在行業快速增長階段沒有展現出特別突出的回報率。此外,還有不少企業的業績增長與行業成長階段並無太大關系,如長城汽車,在2010-2013年期間凈利潤增長了4倍,此時正值行業低迷期。

當然,龍頭增速與行業增速正向相關被認為是正常現象,並且往往成為市場的熱點,例如膳食補充劑行業非直銷領域和血糖檢測POCT領域;這兩個領域近五年市場規模保持30%左右的增速,龍頭企業的表現非常突出---湯臣倍健和三諾生物的凈利潤增長均超過30%,與空調行業和乳業當時情形截然相反。

什麽原因產生造成上述這些差異?

筆者認為,行業的屬性和成長階段更為確定地是影響了理性投資者在絕對估值時對中長期成長性的預期,當行業增速放緩,中長期成長性理應下調,行業內公司估值中樞也應下降。競爭格局卻不一樣,會明顯地影響公司中短期的成長性。行業的屬性和成長階段不難判斷,難在分析競爭格局的演變。

我們一直在尋找一些指標能夠反映競爭格局的變化,或者說用以描繪標的公司與競爭對手的差距,我們發現市場份額是一個重要的指標,需要註意的是,必須與銷售利潤率指標配合分析。

市場份額具有兩方面特性:數量和質量,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競爭地位和盈利能力,但很多人只知道前者。市場份額質量是指份額的含金量,是指在份額數量擴大過程中,除了收入增長之外,無形資產增值所形成的收益。一般衡量份額質量有兩個指標:一是顧客滿意度;二是顧客忠誠度;兩者越高,市場份額質量也越好。企業容易忽視份額質量,因為份額質量的前期投入所帶來的收益是不確定的。

空調行業的競爭格局演變給了我們很好的參考依據:

占有率表

年份

格力

美的

海爾

1997

年前

-

1997年之前,商品緊缺,行業高速發展,這種資源緊缺時代產生在特殊國情下,不給予關註。

1998年

14%

-

1998~2004年,行業洗牌階段,表現在龍頭企業的占有率平穩,利潤率下降。盡管銷量和營業收入增長,但是跟競爭對手沒有拉開距離,處於慘烈價格戰中,利潤率從6.21%下降到2.83%,即份額質量下降。

1999年

17%

21%

2000年

16%

19%

2001年

14%

26%

2002年

12%

20%

2003年

13%

22%

2004年

14%

25%

2005年

19%

16%

10%

2005~2011年,龍頭企業占有率提高明顯,利潤率從2.83%提高到7.5%。格力的產品認可度大幅提高,與競爭對手距離越拉越遠。份額數量和份額質量同時提高。

2006年

25%

20%

11%

2007年

32%

-

2008年

37%

2009年

39%

2010年

36%

2011年

-

2012年

35%~40%

-

2011年以後,格力的占有已經處於較高水平,份額上升幅度會減弱,產品競爭力處於絕對優勢階段,利潤率提高是最重要的紅利。

2013年

回看上述幾年格力電器的業績,超預期成長階段基本來自與競爭對手拉開距離的時期,即2004年以後;這種特征同樣發生在宇通客車、金螳螂、長城汽車等績優股上;而占有率和利潤率的配合分析是了解與競爭對手是否拉開距離的重要方法。定性上可再落實消費者對產品的滿意度是否在提高。

市場份額的提升代表行業地位在提高,但不代表這種狀態是有效或平穩的。一些企業通過價格戰(無成本優勢下)和費用支出,達到份額的提高,卻也容易被第二、三名模仿,CR3可能呈現占有率同時上升,競爭格局可能不會轉好,甚至更為激烈;另一些公司借助資本戰略快速擴張,完成高占有率局面,看起來競爭優勢顯著,實則與上遊和下遊的關系僅體現在表面的合作關系,下遊客戶忠誠度和轉換成本依然不高,對上遊議論能力也不強。

上述占有率的提高沒有與主要的競爭對手拉開距離,龍頭企業的單位產品並沒有賺取更多的收益,業績增長不容易呈現趨勢性的超預期階段。當把占有率和盈利能力相結合時才能量度競爭力的差距。

行業

占有率

2012年

凈資產收益率

瑞貝卡

假發

國內70%左右;;美國18%、非洲和歐洲24%左右;

7.38%

$安琪酵母(SH600298)$

酵母

國內超50%;全球排名第三;

9.43%

進一步,份額與利潤確實不是直接的關系。在一些競爭環境下,企業雖然在銷售增長的同時,生產成本下降(存在成本優勢),但費用增長快於收入增長,外加競爭造成產品售價壓力,單位產品盈利能力下降,如伊利股份1998~2004年的情形。費用的大幅增長容易在企業擁有強烈意圖迅速搶占市場時發生,一方面由於管理缺乏經驗或營銷人員缺少培訓或員工素質不高,容易導致費用失控,另一方面是競爭對手的強烈反應引起的費用增長。

盈利能力在份額提升時無法轉好,常見的行為是企業和競爭對手同時加大廣告投入及其它銷售費用投入,或企業和競爭者會同時降低產品售價,競爭對手甚至比企業降得更厲害。然,這些背後的原因也是產品力的問題,與行業屬性相關,與管理層多年以前的產品戰略定位和方針有關系,以至客戶無法從性價比上產生差別化的辨識度。曾在黑牛食品調研時,管理層則指出乳業前些年的競爭非常慘烈,賺取的利潤比它們普通飲料產品還少。

標的公司所在行業容易洗牌且公司容易在份額數量和份額質量兩方面同時提升,它們有這樣的特點:

1.行業屬性:單位成本隨著市場份額的提高而降低。價格戰是以成本優勢為基礎,通過低價策略迅速搶占市場排擠對手的手段。一些行業的上遊是大宗原材料的,往往無法過多議價;安防視頻監控行業的海康威視和大華股份之所以能快速提高占有率的重要原因在於上遊采購是電子類產品,規模越大,采購成本越低,且非常明顯。如果行業的成本是以營銷費用為主,則應關註規模對費用攤銷的影響。

2.企業屬性:公司能夠提供有性價比優勢的產品,同時價格的升高要超過高質量所帶來的額外成本。這一點與行業屬性相關,也與管理戰略前期的鋪墊相關。

最後,我們總結護城河變化的幾個階段,其中一類、二類和四類是我們最值得投資的。

占有率

上升

平穩

下跌

利潤率

上升

(一類)產品競爭力有突出優勢,是發展的最好時期;與競爭對手差距明顯加快;

(四類)產品力有絕對優勢,公司往往處於成長末期,產品廣為認可,享受剩余的紅利;

(七類)產品走向高端,但未必能保持良好的勢頭;

平穩

(二類)產品占不錯的優勢,是發展中良好的時期;與競爭對手的距離緩慢拉大;

(五類)公司與競爭對手沒有拉開距離;

(八類)產品逐漸被淘汰;

下跌

(三類)與競爭對手距離未拉大,公司仍處於粗放式發展階段;

(六類)公司與競爭對手沒有拉開距離,且受價格戰影響,目前階段不是很好;

(九類)產品被清洗離場;

-----------------分割線-----------------
i投資(微信號:itouzi8)VIP會員交流群旨在搭建專業的產業鏈研究社群。通過匯集產業專家、行業分析師、PE/VC、上市公司及實業高管和職業投資人,一起進行深入、全面、前瞻性的產業鏈研究,發掘股權、股票市場的投資機會。

線下活動:
i投資在北京王府井一家五星級酒店舉辦了《高端裝備產業交流活動》
i投資在北京王府井麗苑公寓舉辦了《醫療服務產業鏈研討會》
i投資網絡視頻產業鏈研究-PPTV創始人姚欣主題交流及調研樂視網

i投資VIP會員舉辦的線上活動:
智能制造-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10月22日i投資VIP會員第30次線上語音交流紀要)
主講人:賽迪顧問上海分公司副總經理常春(i投資VIP會員)

中國最近的半導體產業形勢與發展及勝諾芯片產業鏈的規劃和實施(10月21日i投資VIP會員第29次線上語音交流紀要)
主講人:勝諾芯片總經理 沈丹誠(i投資VIP會員)

金融資本與石墨產業之產融結合現狀分析(10月14日i投資VIP會員第28次線上語音交流紀要)
主講人:中國石墨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榮華(i投資VIP會員)

環保行業深度研討:一個造福子孫的行業(10月13日i投資VIP會員第27次線上語音交流紀要)
主講人:環保行業資深專家(i投資VIP會員)

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研究新能源汽車行業(10月9日i投資VIP會員第26次線上交流紀要)
主講人:某券商執行總經理(i投資VIP會員)

咨詢加入VIP:請加小i個人微信,微信號:itouzi9(加入時請標註:vip+公司+職位+姓名)由小i審核通過後,會邀請加入VIP群,成為VIP會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388

李小加再改口:滬港通開車會提前兩周宣布 “占中”影響較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956

港交所總裁李小加又改口了。

10月17日,就在大家普遍預期27日開通的前兩周,李小加突然表示,宣布時間不一定是在開車前一兩周,“槍聲一響就開跑”。

但是今天,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李小加在27日組織召開的內部滬港通負責人小範圍會議上表示,滬港通開通會提前兩周宣布。這與他最早的說法一致。

同時,李小加還表示,“占中”對滬港通影響比較大。

上述報道還引述接近交易所人士稱,因為滬港通試點的決策來自國務院層面,所以預計滬港通的開通日期也將由國務院決定。

在26日晚間,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各方已就實施滬港通作好技術準備。然而,截至本公告日期,香港交易所“尚未取得啟動滬港通的相關批準”,因此並無實施滬港通的確定日期。當有關滬港通啟動的時間表有任何重大進展時,香港交易所將適時刊發進一步的公告。

盡管滬港通比預期的時間推遲,但是從高層的回應來看,滬港通開車只是時間問題,而不是無限期擱置。

華爾街見聞今日還提到,香港特首梁振英在今日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繼續開展“滬港通”相關工作,中央政府支持該項目,予以重視,香港應珍視這種支持。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6797

美聯儲鷹派高官:耶倫並不鴿派,聯儲將提前加息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207

101886920-20140801-9037-669.530x298
Richard Fisher

美國達拉斯聯儲主席費舍爾(Richard Fisher)美國時間周一下午表示,他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最近一次的決議中投了贊成票,部分因為該決議傳達出了更加鷹派的信號,他稱加息會早於市場預期。

費舍爾是一位堅定的鷹派,他表示從最近的聲明中反映了美聯儲傾向早於過去所暗示的時點加息,等到2015年夏季末加息就太遲了。他指出,盡管“相當長時期”的形容詞依然還在,但已經被有效的被其他鷹派措辭所中和。

費舍爾還表示美聯儲每月的購債計劃壓根就不該進行,盡管現在已經結束,但帶來的風險將超過好處。費舍爾稱自己在會議中曾呼籲聯儲同僚們不要對股票和債券市場的10月動蕩走勢做出回應,因為這樣可能使投資者養成依賴習慣。

費舍爾和費城聯儲主席普羅索(Charles Plosser)在9月17日的聯儲決策會議中對當時的貨幣政策決議投下反對票,認為在債券采購項目結束之後“相當長時間”維持利率在接近零點的承諾應該被取消。

但兩人在10月29日的會議中都對有同樣用語的決策聲明投下了贊成票。他們在之前都曾警告說,維持利率過低太長時間可能導致金融不穩定,並有通貨膨脹過度的風險。

費舍爾稱樂於見到FOMC描述勞動力疲軟程度的時候刪除了“顯著”字眼。他認為目前失業率和自然失業率的差距已不到1%。

費舍爾稱,很明顯經濟正在達成2%通脹和更高就業率的目標。“目前稍微不及2%的通脹水平並不會困擾我,“費舍爾稱對全球通脹疲軟不那麽擔心,因北美經濟走好。

65歲的費舍爾將在今年底時候失去FOMC的輪值投票權。計劃在2015年退休的他高度贊揚聯儲主席耶倫。他說,她“以既不鴿派又不鷹派的立場,證明自己勝任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領導職位。她的不偏不倚令人印象深刻且有清醒的認識”。

上周FOMC內部以9:1高票通過結束QE行動,六年來QE使得美聯儲資產負債表急速擴張到4.5萬億美元。費舍爾認為,由於大規模購債鼓勵了更高風險的投資,這對金融市場和經濟而言可能都是很危險的。他也呼籲,即使國會沒有解決長期預算問題,經濟再次陷入困境,聯儲也不應該回到債券采購的老路上。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687

安倍或推遲加稅並提前選舉 日元刷新7年新低、日股刷7年新高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40

本周二歐市盤中,美元/日元刷新7年新高115.79,日本股指日經225指數同樣刷7年新高17124點,因支持寬松政策的安倍晉三可能提前舉行眾議院選舉。此外美元再度全線上漲,非美貨幣、貴金屬、大宗商品普跌。

午間,路透消息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若決定延後預定於明年10月上調消費稅的措施,他可能在年底前提前舉行眾議院選舉。國會眾議院2016年之前無需舉行選舉。

安倍政府執政盟友公明黨周二表示,該黨應該為可能提前選舉做準備。

這個消息令金融市場感到意外,各界長久以來預期安倍將會推動第二輪消費稅調升,盡管4月首度調高消費稅對於經濟的沖擊大於預期。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消費稅上調很可能被推遲。日本政府或將對此展開全方位的考量。

今年4月,安倍將日本的消費稅從5%上調至8%,將這個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在二季度送入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萎縮。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稱,安倍將在下周一GDP數據公布後決定日本經濟是否能夠承受加稅。根據原計劃,日本將在明年10月將消費稅上調至10%。部分安倍的顧問建議安倍將上調消費稅的時間推遲至2017年4月。

提前大選可望鞏固安倍晉三的低位,盡管安倍支持率下滑,因為反對黨過於分裂而無法勝出。安倍提前可以確定自己下一個四年任期無疑為其寬松政策的延續做了保證。日元受此消息刺激大幅下挫,日股大漲。

“無法想像反對黨會勝選。因此這意味著安倍政府將有再多出四年的執政時間,”三菱UFJ摩根士丹利證券資深策略師Norihiro Fujito表示。

“近期財政及貨幣政策都將支持經濟成長,今日市場正在反映此一題材,”他補充稱。

此外,還有日本政府的消息人士稱,規模1.1萬億美元的日本政府養老基金(GPIF)在官方改變資產配置前,就開始拋售日本國債,且拋售還在繼續。

綠線為美元/日元,白線為日經225指數:

QQ圖片20141111155625

黃金上周觸及1130美元/盎司的四年半低位後,於周五借力不及預期的非農數據大幅反彈達45美元/盎司,但本周金價未能守住上周五漲勢,持續回落至1150美元一線:

QQ圖片20141111160205

歐元/美元周二下跌0.17%,至1.24整數關口:

QQ圖片20141111155934

美元走強帶動原油價格今日小幅走低:

QQ圖片20141111155845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707

支持率大跌 安倍真的敢提前選舉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54

498ae45c-a72c-4d83-a533-0af97c46bdfd

日本媒體周二報導稱,安倍晉三若決定延後預定於明年10月上調消費稅的措施,他可能在年底前提前舉行眾議院選舉。眾所周知,日本國會眾議院2016年之前無需舉行選舉。

雖然安倍本人予以否認,但日本各黨均已著手準備可能在年內舉行的眾院選舉。可見這個消息並非空穴來風。而且安倍提前鞏固自身政權的可能性使得寬松貨幣政策的延續性預期得到加強,金融市場上今天日股出現大漲,日元大跌。

不過,最近的數份民調都顯示安倍政權的支持率出現了大幅下降,對於想提前舉行選舉的安倍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

日本廣播協會(NHK)最新民調顯示,安倍內閣支持率較上月下降8個百分點,至44%,創2012年12月上臺以來最低;而不支持率上升4個百分點,至38%。其中近半數認為安倍內閣的政策不值得期待,另有15%的人認為安倍內閣不值得信賴。

此外,只有10%的受訪者感到經濟有所複蘇,54%的人感到沒有改變33%的人表示不確定。

朝日新聞最新民調顯示,安倍內閣支持率降至42%,與僅兩周前的調查相比下降7個百分點;不支持率上升6個百分點至36%。

安倍所在的自民黨支持率也下降3個百分點至33%,不過下降的這幾個百分點並沒有轉化成其他黨派支持率的上升,顯示民眾對日本政黨普遍不滿,有48%的受訪者稱他們不支持任何政黨。

此外,在被問到安倍執政期內生活是否有改善時,只有4%的受訪者認為改善,28%稱狀況惡化,66%認為沒有改變。

幾乎所有民調都顯示絕大部分民眾反對或認為應該推遲上調消費稅。

分析指出,在支持率下降,民眾對政治不滿的呼聲越來越高的節點上,安倍若突然提前舉行大選將是非常糟糕的選擇。因為安倍目前還無法拿出像樣的政績,而且未來安倍計劃中的提高消費稅和開啟核電站都是廣受批評的舉措。

最重要的是,根據民調,有三分之二的民眾不僅不支持自民黨,也不支持任何政黨,作為日本第二大黨的民主黨只有6%左右的支持率,這意味著民眾根本沒有真正可選的余地,若真的舉行選舉也無疑是自民黨勝出,這樣轉一圈下來恐怕只會讓民眾對自民黨的反感有增無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714

美聯儲鷹派出擊:市場利率過低 加息或提前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46

Richard-Fisher-President-and-CEO-of-the-Federal-Reserve-Bank-of-Dallas-19-September-2014

美國達拉斯聯儲主席Fisher在接受德國媒體采訪時稱,美聯儲可能會在明年夏天之前加息。

他提到,市場預期首次加息的時點是明年夏天,但這件事情可能會提前發生。他還擔心如果美聯儲猶豫太長時間,美國經濟可能重回衰退。

Fisher是一位鷹派官員,他一直反對美聯儲超級寬松貨幣政策。

另一位擁有投票權的鷹派官員——費城聯儲主席Plosser今天也在采訪中提到,美國通脹率低於目標,但並非遠遠低於目標。

他提到,有許多指標顯示,美國的利率太低了。強勢美元可能產生一些反響,但程度應該相對較小。

上月的FOMC會議上,美聯儲結束了QE,並提及了勞動力市場繼續改善。市場認為決議聲明的措辭比預期更偏鷹派。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716

支持率大跌 安倍真的敢提前選舉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54

498ae45c-a72c-4d83-a533-0af97c46bdfd

日本媒體周二報導稱,安倍晉三若決定延後預定於明年10月上調消費稅的措施,並可能在年底前提前舉行眾議院選舉。眾所周知,日本國會眾議院2016年之前無需舉行選舉。

雖然安倍本人予以否認,但日本各黨均已著手準備可能在年內舉行的眾院選舉。可見這個消息並非空穴來風。而且安倍提前鞏固自身政權的可能性使得寬松貨幣政策的延續性預期得到加強,金融市場上今天日股出現大漲,日元大跌。

不過,最近的數份民調都顯示安倍政權的支持率出現了大幅下降,對於想提前舉行選舉的安倍來說並不是個好消息。

日本廣播協會(NHK)最新民調顯示,安倍內閣支持率較上月下降8個百分點,至44%,創2012年12月上臺以來最低;而不支持率上升4個百分點,至38%。其中近半數認為安倍內閣的政策不值得期待,另有15%的人認為安倍內閣不值得信賴。

此外,只有10%的受訪者感到經濟有所複蘇,54%的人感到沒有改變33%的人表示不確定。

朝日新聞最新民調顯示,安倍內閣支持率降至42%,與僅兩周前的調查相比下降7個百分點;不支持率上升6個百分點至36%。

安倍所在的自民黨支持率也下降3個百分點至33%,不過下降的這幾個百分點並沒有轉化成其他黨派支持率的上升,顯示民眾對日本政黨普遍不滿,有48%的受訪者稱他們不支持任何政黨。

此外,在被問到安倍執政期內生活是否有改善時,只有4%的受訪者認為改善,28%稱狀況惡化,66%認為沒有改變。

幾乎所有民調都顯示絕大部分民眾反對或認為應該推遲上調消費稅。

分析指出,在支持率下降,民眾對政治不滿的呼聲越來越高的節點上,安倍若突然提前舉行大選將是非常糟糕的選擇。因為安倍目前還無法拿出像樣的政績,而且未來安倍計劃中的提高消費稅和開啟核電站都是廣受批評的舉措。

最重要的是,根據民調,有三分之二的民眾不僅不支持自民黨,也不支持任何政黨,作為日本第二大黨的民主黨只有6%左右的支持率,這意味著民眾根本沒有真正可選的余地,若真的舉行選舉也無疑是自民黨勝出,這樣轉一圈下來恐怕只會讓民眾對自民黨的反感有增無減。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890

安倍若提前選舉 日本經濟或再蒙陰影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74

2012-12-17T063838Z_1354587639_GM1E8CH14MH01_RTRMADP_3_JAPAN-ELECTION-ABE

有消息稱安倍可能提前舉行日本眾議院選舉,但這若成真恐怕會給還未從今年4月加稅沖擊中恢複的日本經濟再度蒙上陰影。

日本《產經新聞》援引未具名執政黨人士稱,安倍決定在本月就解散眾議院,並可能於12月21日舉行選舉。原計劃於明年十月二度提高消費稅的計劃將推遲到2017年4月。

此前,安倍在今年4月份上調消費稅3個百分點至8%,原計劃於2015年10月再次上調兩個百分點至10%。

日本媒體分析指出安倍通過在今年12月份決定推遲明年的加稅計劃,然後提前舉行選舉可以將推遲加稅一事貼上“民意”的招牌,而此前他一直受到來自執政黨內部和財政部的壓力要求按計劃進行加稅以解決日本巨量的債務問題。

但日本眼下可能通過開放博彩業、放松就業體制監管、和改革社會保障等措施來繼續推進經濟振興,議會若在12月份提前選舉,勢必會增加安倍內閣在2015年深化結構性改革的計劃的風險。

因一旦安倍晉三所屬自民黨在議會的多數派地位遭到削弱(哪怕仍然保持相對的多數派優勢),就可能會讓安倍晉三野心勃勃的“再通脹”計劃招致更多批評。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周一就表示,他不會建議首相安倍晉三提前舉行選舉。如果計劃中的消費稅上調舉措被延後,他不會考慮提前選舉,並稱政府的優先要務是對抗通縮和刺激經濟。

匯豐控股(HSBC Holdings)駐香港經濟學家Izumi Devalier認為,若日本議會真的在12月份舉行選舉,將會讓日本選民為安倍經濟學背書,還會讓安倍晉三所屬自民黨內部那些在財政政策上持鷹派立場(要求增稅)的成員“噤聲”。

日本的總債務占到GDP的240%以上。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日本基本赤字(不包括利息支付)與GDP的比例一直維持在4%左右,因此債務不斷擴大。在雷曼危機後(該事件對日本出口造成打擊)以及2011年海嘯(幾乎重創一切)之後的幾年,赤字與GDP之比飆升至近8%。

日本遲早需要整頓其財政狀況,增稅肯定是其中一部分。

安倍政權的支持率去年一度接近70%,今年雖然跌破5成,但較對手黨派如民主黨的9%還是要高出許多。但安倍應該趁自己支持率還相對較高的時候開始行動。

支持增稅的人士表示,他應利用手中的政治資本,做出一項不受歡迎——但必要的決定。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9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