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樓市把脈:有便宜錢 樓價就難跌?

1 : GS(14)@2012-08-25 17:35:0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25/16634149
近年有一論調,就是全球經濟不振,因此利率會持續低水平,不只兩、三年,更可能是十年以上,繼而令資產尤其房地產升值。
資金流非唯一因素
這論調不無道理,低利率可代表銀紙多,亦即資金流量大,通常會令資產價格上揚。但若說成定律似的,如借貸按揭利率便宜,樓價必升之類,就有商榷餘地。為何?因為:
( A)已有現成實例證明不是定律,近年的美國息口低至近零,就算是30年定息按揭也只是三釐半,但樓價仍低迷,若樓價與利率必成反比(即利率越低樓價越高),現應回到金融海嘯前價位。日本的息口已平足一代人,但經濟仍未見起色,整體樓價仍低迷。
( B)資金流量雖是現階段主導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人口結構、就業率、施政政策及供應量也得考慮,因素影響力輕重可隨著環境改變。
( C)樓價不會跌到零(除非遇上真正大災難,又或變成死城等),但也不會升到與天比高,03年可開玩笑說,倘若樓價續跌,07年啲樓便要免費送的了,這當然不會實現。同樣地樓價不會無止境的升,最多說那「止境」非常高。
( D)資產價格是可以 collapse on its own weight,這並不常見,但不代表不可能。就如要一幢樓宇突然倒下,通常要有巨大天災或人禍(如恐怖襲擊)配合,但若用戶不理樓宇能承受之重量,就算結構安全,超過設計的重量時一樣會塌下。
事實上樓價是一種「相對」的價格。
鍾維傑
2 : coffee(1392)@2012-08-27 11:08:05

事實上,任何價格都是相對價格
3 : GS(14)@2012-08-27 11:08:27

2樓提及
事實上,任何價格都是相對價格


可否多解釋?
4 : coffee(1392)@2012-08-27 12:58:14

3樓提及
2樓提及
事實上,任何價格都是相對價格


可否多解釋?


任何一個成交價格都是反映買賣雙方對價值的看法,而此看法受多種因素影響

因為眾多巿埸參與者對價值的不同看法和不同的timing,所以成交價格係不斷變動和相對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249

樓市把脈:房託表現勝地產股

1 : GS(14)@2012-09-29 23:27:1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929/18027184

房託是指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現時在香港掛牌的有數隻,包括冠君、越秀、領匯、富豪、泓富等,以市值計,領匯最大。大部份皆涉及商業物業,有些位於香港,另一些在內地,全屬收租資產。
今期利用股壇長毛David Webb的Webb-Site網站提供全港股票的總回報率資料,比較部份房託和一些普及藍籌股之表現,是假設派息等亦重投進股票裡,從附表可看出:
甲)以五年表現計,房託甚出色:除未必比得上中電外,表內五隻房託皆比普及之長實及新地兩隻地產股優勝,當中領匯更明顯地贏凸其他對手。
乙)近三年情況相若,整體房託仍出色:除比不上中電外,表現較遜色的冠君亦比地產股長實及新地好;領匯如常帶領,滙控依然見紅。
丙)一年的表現有參差:五隻房託中只三隻勝長實、新地及滙控,中電期內有點不濟。領匯仍為當中表現最好。
近五年平均住宅價格也漲了近一倍,加上每年約三釐左右租金回報,上述股票除領匯外大多未能匹敵,且還沒有算進按揭貸款槓桿效果。
2 : wilsonchui(9055)@2012-09-29 23:44:45

我自己比較欣賞新加坡d REITS, 因為公司關係所以都有睇過下新加坡REITS (香港唔知有冇得買新加坡股)
就算而家資金追逐緊high yield都仲有~6% yield
最重要係比起香港D REITS 我覺得Singapore 果d 正氣d
睇你之前插405都覺得佢地有問題
我自己跟開2778,覺得d developer 用高息REITS包裝,然後張d 債務 interest cost 塞哂入去,得閒又迫REITS貴買自己d 物業
3 : GS(14)@2012-09-30 09:59:01

輝立好似買到新加坡,但手續費會貴好多....你睇下778同808 ,就知他們高下

405 我真是覺得他們玩斷章取義玩得好嚴重,用A同B比都得,唔是用A同A,我投降

2778? 他上市幾多財技,用集資的錢派比你當息都得... 現在又搞債換股,又攤薄晒...

貴買物業是可以用賣方去包裝好睇d,他無水咪當財務工具囉,脫苦海都講好多
http://blog.yahoo.com/_B4PDDA4NJ ... 7%E7%A7%98%E8%BE%9B

想問下新加坡有乜REITS?
4 : wilsonchui(9055)@2012-09-30 10:52:31

2778上市果時又係包裝到高息,但其實都係人工美化,好似用swap去攤平interest cost,管理層唔收fee/自己分派...雖然而家有D 招數取消左,但個image真係唔掂,最近又玩提早換CB,最後自己同自己換益自己smiley

新加坡好多REITS,我記得既就有CapitaMall Trust (做商場),MapleTree Commercial Trust (聖陶沙入口的一個大mall), MapleTress Industrial/Logistic (工廈/物流), ascott hospitality trust (做酒店)...
5 : GS(14)@2012-09-30 11:03:11

4樓提及
2778上市果時又係包裝到高息,但其實都係人工美化,好似用swap去攤平interest cost,管理層唔收fee/自己分派...雖然而家有D 招數取消左,但個image真係唔掂,最近又玩提早換CB,最後自己同自己換益自己smiley
新加坡好多REITS,我記得既就有CapitaMall Trust (做商場),MapleTree Commercial Trust (聖陶沙入口的一個大mall), MapleTress Industrial/Logistic (工廈/物流), ascott hospitality trust (做酒店)...


其實咁多間之中,它同435 真是不相伯仲...我仲聽到有d人話物業質素高= 回報高,我真是跌落床都笑死...

香港都有好多REIT無上,但無我地份,哭
6 : wilsonchui(9055)@2012-09-30 11:32:20

不過而家資金追yield,d REITS 炒高哂, 尤其係LINK,唔知仲有冇3厘, 太少了

一係就要潛心研究8008果類比市場忽略既高息股
7 : GS(14)@2012-09-30 12:04:20

6樓提及
不過而家資金追yield,d REITS 炒高哂, 尤其係LINK,唔知仲有冇3厘, 太少了
一係就要潛心研究8008果類比市場忽略既高息股

8008 上半年90仙早知就買啦...
8 : wilsonchui(9055)@2012-09-30 12:14:07

7樓提及
6樓提及
不過而家資金追yield,d REITS 炒高哂, 尤其係LINK,唔知仲有冇3厘, 太少了
一係就要潛心研究8008果類比市場忽略既高息股

8008 上半年90仙早知就買啦...


果時懶去研究D 咩數據中心
點知升到啪啪聲smiley
9 : GS(14)@2012-09-30 12:15:51

我其實睇到味皇買有考慮過,但當時實在太多選擇...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608

樓市把脈:舊樓重建 好價不常有

1 : GS(14)@2012-10-13 16:16:0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013/18039065'
根據市場報道,近期收購舊樓來重建的個案不少,一方面反映市場對房地產及土地之需求,另一方面或許亦顯示政府賣地未能滿足這需求,加上強制售賣(強拍)條例近年生效,市區舊樓地段便成為發展商收購的目標。
市區舊樓地段的重建價值,分三個層面:
1)地段未「起」盡:例如某地段有八倍的住宅地積比率,但現在的舊樓,可能只用了四倍而已,那麼這地段便多出了有比現樓更高之重建價值了。
2)地段現時用途過氣:例如一些舊工廈,經改用途及重建後價值倍增。
3)地段舊樓不合潮流:例如將唐樓、戰前樓、五、六十年代樓拆掉重建成摩登項目。
此外,地段的大小(太細建築技術上已不能「起」盡),於前後左右的位置(尤其數個地段一併收購),以至地契(如有否很多約束條文,例如高度限制,以及是否要補地價等)也影響該地段之重建價值。
重建價值沒有定律
至於重建價值相比現樓價高出幾多,則沒有定律,要個別地段衡量,例如地積比率越用得少,又不合潮流,業權地契又不繁複,重建價值會比現樓價格高得多。
要注意一點,重建價值等於地價,而地價一般於好市淡市循環的波幅會大過樓價,例如樓價升或跌50%,該地段之地價可以是75%的上或落。
亦即是說,若果要拿到好的重建價值,就更加要趁勢了。
鍾維傑
2 : mainfree(26769)@2012-10-20 14:54:38

例如某地段有八倍的住宅地積比率
點先搵到呢D資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709

樓市把脈:如來神掌123跳到789

1 : GS(14)@2012-11-03 14:44:5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103/18055826
政府剛推出加強版SSD及非香港永久居民以及用公司名義置業的15%「額外」印花稅BSD,引來各方評論。
有壓制樓價作用嗎?這些招數本身有趨降效果,整體則猜度新招是否鬥得過QE3的勢頭,答「得」,價格向下,答「不得」,會仍向上。此外感覺15%額外印花稅功效直接,因即買即「磅」,而將買家分本地和外來,多少改變本港經濟遊戲規律。雖是特別情形的(臨時)特別措施,但綜觀世界,短期措施長期存在之例子不少。
保金融系統免受衝擊
筆者有一感覺,政府像示意不要當它冇到,若這還壓制不了樓價,方案繼續有來,直至達到目的為止。
有人認為這些措施可打擊百多萬物業業主,所製造出來之社會問題,比置不了業的家庭為多,因未能上車但又住不到居屋公屋的只有數十萬戶。然而,筆者猜度:
(甲)主要是保衞經濟金融系統,免受QE3所帶來之(可能)衝擊,壓制樓價以助人置業是次要考慮。
要知道不必要真的有QE3銀紙進入香港,只需QE3令有錢人士再用多些銀両投資投機便可。
(乙)若香港樓市出現泡沫繼而爆破,今趟難有救,上次有CEPA及自由行幫手,而現今連內地經濟也有不少挑戰和需要轉型,萬一本地泡沫真的被刺穿,手尾可長。
若比喻以往招數為如來神掌的頭三式,今倘則是跳過四五六而進入七八九了。
鍾維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837

我主場:莊澄為港片把脈

1 : GS(14)@2013-05-11 15:22:5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30511/18255884

無間道》、《轟天炮》、《未來戰士》三套中文戲名,禪意、火爆、科幻俱全,皆出自莊澄手筆。觀眾未必曉得他何許人,但他發行的電影《頭文字D》、《志明與春嬌》、《無間道II》你肯定有份付鈔入場。他以三十年電影人經驗,從林建岳的寰亞電影到黃百鳴的天馬電影行政總裁,在新書《光影道》為華語電影把脈,定性電影人的取向、決定華語片生死。
撰文:何永寧

                早前莊澄接受訪問,談到他的新書《光影道》,電影人講的自然是跟戲有關,當中有章節談到港片存亡之際,他認為香港電影商早年優勢在於集資拍戲及海外發行,但今日已變得風光不再,莊澄說:「情形喺08年開始改變,內地電影市場已經『錢不缺』,內地電影公司又可以搵外國公司做發行,情況越嚟越明顯,所以唔一定要同你合作。」

小品崛起

                另一方面,內地市場亦不是一面倒的好,以內地去年總票房達177億人民幣為例,當中有五成半屬於荷李活片,莊澄說:「內地的情形好簡單,啲人點解鍾意睇外國片,因為民智已開。我老竇嗰代人唔鍾意睇字幕,到我哋只要有字幕就乜片都睇。內地o依家都一樣,只要有好製作就得,仲要係想睇多啲不同種類,所以點解《泰囧》、《非誠勿擾》系列成功,種類新之餘又有外國風情味。」
莊澄認為華語電影因為錢不缺,只注重萬馬奔騰大製作,但是賣座保證的日子已不復再,代之而起是貼近社會民生的小品,他解釋說:「除咗《泰囧》,《失戀33天》、《將愛進行到底》之外,彭浩翔嘅《春嬌與志明》呢類合拍片,因為題材夠新都有好成績,亦帶出另一個話題,既然合拍片已經成為趨勢,就唔應該將佢睇成洪水猛獸。」

要識變通

                對於有人擔心依照合拍片的框架,港片特色會蕩然無存,換來不倫不類的三不像電影,莊澄認為有點多餘:「失敗嘅例子當然有,不過你睇《門徒》、《傷城》同《保持通話》都冇問題。事實在於喺框架內你點搞,香港電影優勢一向係變通,要接受電影工業係市場主導,內地就係最大市場。」

                                                                                                                                                                           從新藝城年代從事廣告撰稿員,到開始寫劇本,之後加入小小超李澤楷的衛視,之後跟一班同事自組寰亞公司,當中最令莊澄印象深刻的,要數發行《我和春天有個約會》這套電影,他說:「當年寰亞成立冇耐,膽粗粗發行套戲,點知第一個星期套戲唔掂,心諗夾嗰十萬實血本無歸喇!唔心息星期六去巡戲院,見到有對金毛青年喺度搵戲睇,就介紹佢哋睇《春天》仲話:『呢張我卡片,你睇完覺得唔好,我畀番戲飛錢你。』散場後金毛男女讚不絕口,《春天》最後票房達2,000萬,賺錢之餘滿足感亦很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790

廖偉強:為2018樓市把脈

1 : GS(14)@2017-12-05 00:40:50

【明報專訊】2017年快將完結,又是開始回顧及展望的時候,今年新盤市場非常暢旺,成交宗數估計超過18000宗,金額更有機會達到2300億元,創下有史以來最大金額成交的一個年度。

二手市場方面亦有所回暖,計算私人市場的二手成交宗數,估計比2016年增加約一成左右,基於全年的二手樓價上升約13%,所以,二手市場的金額亦上升約兩成。

工商舖市場更是熾熱,因為住宅在上年底再度加辣,增加投資者的稅項成本,部分投資者將資金轉向工商舖市場;再者,內地有資金同時亦流入工商舖市場,加上今年工廈及商廈的政府賣地當中,成交價屢創新高,火燒連環船,導致整體工商舖市場非常暢旺,投資者很多亦集中火力在此市場。

還有另一個市場非常熾熱,就是車位的買賣。由於香港大部分區域及屋苑的車位均非常短缺,物以罕為貴下,不少投資者亦看中其升值潛力,導致全批買入車位再拆售的情况愈趨常見,而且他們每每能夠沽清並賺取豐厚利潤!

基於無論是住宅、工商舖及車位市場都非常熱鬧,成交宗數及金額都比往年有所增加,地產代理佣金收入自然增加,筆者公司的生意亦有機會突破歷史新高。

那麼, 2018年的樓市又如何呢?照目前的估計,市場的供應仍然嚴重不足,買家入市的需求及意欲非常濃厚,息口方面,就算加息亦微不足道,不會影響買家入市的負擔能力,香港的失業率非常低,只有3%,整體的經濟正在復蘇及不斷上升,所以,筆者估計2018年的樓市仍然是非常樂觀,最保守的估計,樓價的升幅亦可以達到一成或以上。

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19&issue=201712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480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