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改革開放 扭轉「國進民退」 雷鼎鳴

1 : GS(14)@2012-12-17 23:43:42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0%80%E3%80%8D/60818
上周五我在本欄提過,我們不宜把李克強一句說話「改革開放是中國最大的紅利」當作是空洞的口號,我有甚麼根據?
保持生產效率高增長
上月底我獲芝加哥大學商學院邀請參加《財經》在北京舉行的論壇,我曾為此估算過中國過去三十多年驚人的經濟增長靠甚麼動力來維持。我把這三十多年分成三個時段,第一段是1978至1990,第二段是1990至2000,第三段是2000至2011。
在第一時段,16.2%的經濟增長來自勞動人口的增加,50.1%來自資本的不斷積累,33.8%來自生產效率的進步。從此可知,儲蓄及隨之而來的資本積累實在扮演着最大的角色,但效率的進步也極為重要。在第二時段,勞動力的重要性跌至3.7%,資本積累上升至59.9%,效率進步的比重也增至36.4%。在第三時段,勞動力的增長早已放緩,其貢獻下降至微不足道的1.8%,但中國的投資率猛增,去年每100元的GDP當中,有49元便用來再投資,在這時段中,68.3%的GDP增長實有賴於資本的積累;不過,效率進步的貢獻比重卻下降至29.8%。
上述估算,我相信與中國的國情大致相符。中國的「人口紅利」快要消失殆盡,大約到了2015年,勞動人口的比例便要減少,從而拖慢而不是加快GDP的增長。至於資本積累這一動力,雖然比重愈來愈大,現在並無快將消失的危機,但這是要靠人民節衣縮食來達至,而且它終會受「報酬遞減定律」所困,將來的作用愈來愈低。例如,過去興建第一條公路時它的貢獻會很大,但有了一百條、一千條後,再新增一條用處便少得多。生產效率比重的下降其實最值得我們注意,中國若不能保持效率的高增長,將來GDP必會被蠶食。
民企舉步維艱 對GDP貢獻減
生產效率如何才能維持高速增長?這一方面是要靠中國人民在生產過程中不斷累積的經驗及教育與科技水準的提升,但制度的改革一直都極其重要。例如,在屬於上述第一時段的1978至1984年期間,農村獲容許「包乾到戶」,即農民在完成生產指標後,額外產量可歸農民所擁有,農產品價格又獲容許提升至接近市場價格,中國的農產量在這些激勵制度實施後應聲而起,猛增61%。個體企業的興起,日漸取代低效率的國企,亦為第一及第二時段的增長提供強大動力。
我們要注意,在第二時間朱鎔基主政期間,中國為加入世貿做了大量改革,效率進步對GDP的貢獻比重也增大至36.4%。但近十年來,尤其是最近五年,出現了「國進民退」的現象,低效率的國企得到更大的扶持,但民營企業卻舉步維艱。生產效率進步對GDP增長比重下降至29.8%,並非偶然。若要扭轉這局面,習近平南巡所宣示的鄧小平改革開放路綫,實屬必要。
(本欄逢周一、三、五刊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049

套股還清高息債務 扭轉財政困局

1 : GS(14)@2015-04-17 14:46:1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17/news/ec_ecv1.htm\\\r\n【明報專訊】David今年32歲,已婚,月入75,000元,任職銀行高層。David每月總開支接近80,000元,雖然每月入不敷支,幸好銀行有年終花紅獎賞,才能維持開支平衡。David每月固定支出雖然只有約40,000元,但每月要支付接近40,000元貸款還款開支,佔總開支50%。有見近年銀行年終花紅有下降趨勢,David擔心不能為持現有的支出,希望能重整一下理財狀,減少還款帶來的財政壓力。David與太太一同擁有自置物業,市值約700萬元,David亦有投資港股,目前組合約100萬元,基金投資有大約50萬元,而強積金就大約累積有40萬元。\r\n\r\n須減少非必要開支\r\n\r\n至於債務方面,David主要有物業按揭貸款,每月還款13,265元。David是愛車之人,經常購買新車,目前車輛貸款每月還款6595元。同時,David在為新居裝修和添置家俬時利用了一筆15萬元私人貸款,現每月還款9237元。而David也很喜歡購物,經常與太太旅行和購買心頭好,每月要承受高達年利率36厘的利息還款。而在置業時David亦跟其長兄借了一筆免息貸款為協助支付首期,貸款雖然不用支付利息,但要在3年內清還。\r\n\r\n筆者建議David要先從債務入手,目前每月還款金額佔超過收入50%,屬相對較高的水平,若未來息口上調,還款壓力將會增加。首先,筆者建議David要暫時減少非必要開支,例如在娛樂和奢侈品消費,尤其是即興的信用卡購物,以避免加重債務負擔。然後,建議從減低最高利息的債務開始著手。David其中一個信用卡債務要支付年息高達36厘的利息,每月要支付相當高的利息,而David的基金投資過往因缺乏管理,其現有的投資組合,包括礦業和新興市場近年亦表現不濟,過往回報並不理想。筆者建議可賣出其基金投資而將資金全數清還最高息的債務。而另外一筆信用卡債務亦要支付高達年息30%的利息,建議將出售基金餘下的資金清還這筆債務,而餘額就可由David銀行的現金存款支付。\r\n\r\n回復盈餘後 重新部署投資\r\n\r\n清還了這兩筆高息信用卡貸款後,David的每月還款支出減少,而每月入不敷支的情變為盈餘,筆者建議可利這盈餘協助加快清還個人貸款,以減低利息開支。當然,David要先跟貸款公司了解提早還款會否有罰息或額外收費。\r\n\r\n完成兩張信用卡和私人貸款的還款後,David將會有大約15,000元的每月盈餘,David應怎樣處理?筆者建議可將盈餘分成三部分。首先,因為David先前已動用了一部分的銀行存款來清還信用卡貸款,筆者建議可以將盈餘第一部分為自己的現金儲備從新建立至3至6個月的開支水平,以確保有足夠流動現金應付不時之需。然後,建議將第二部分儲起作為償還長兄的貸款,以確保能在3年期限內清還貸款。最後,將剩餘的資金作投資部署。因為David已將原有的基金投資沽出以應付信用卡的貸款,建議可作從新部署,揀選適合現時市的投資組合,並確保定時作出檢討,以確保組合回報能達到投資目標。\r\n\r\n張言銘\r\n\r\n康宏理財服務 有限公司聯席董事\r\n\r\n■理財信箱 歡迎來信\r\n\r\n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r\n\r\n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號 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 經濟版編輯收\r\n\r\n傳真:2558 3964\r\n\r\n電郵:[email protected]\r\n\r\n◆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r\n\r\n[張言銘 理財信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9673

政府推地見效 新樓盤陸續到位 陳茂波:供不應求局面將扭轉

1 : GS(14)@2016-03-31 13:13:28

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 ... 0331/paa01/lam1.txt



【明報專訊】雖然樓價自去年9月至今已下跌了約13%,坊間仍多認為香港私人住宅供應依然不足夠,樓價難再大跌。不過,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最近出席香港扶輪社首個扶輪論壇作演講嘉賓時卻指出,經過現屆政府大力推地,住宅新供應將陸續到位,可扭轉市民認為樓市難以改變的供不應求預期,不會再「恐慌」入市。

明報記者 陸振球、葉創成

陳茂波在演講提供統計數字,指香港的私人住宅落成量,以5年計,2006至2010年每年平均只有11,280個單位,2011至2015年每年平均大約10,900個左右,即是之前5年,以及同再之前的5年差不多,都是每年約1.1萬個。「這是可以理解的,因我哋上任後招標的土地,到現在所興建單位都未落成,現在落成都是之前的土地。不過,差餉物業估價署剛公布今年估計私宅落成量1.85萬個單位,明年都大概是此水平,之前來幾年都係相對高水平……因為至今年3月底的連續幾個財政年度,我地賣咗好多地,去年賣地可建20,080個單位,前年1.6萬多個,這些供應未來幾年出來。」

陳指出,私人住宅開工數字2006至2010年平均每年1.9萬伙,而2011至15平均每年1.5萬伙,「未來3年一手樓供應,估價署估計係8.7萬個單位(見圖),我上任時的2012年,只是6萬幾個單位。所以大家見到未來幾年供應會增加,以掌握的資料,至2月底發展商手上取得樓花紙可以賣而未賣的都有2萬個,未來供應實在多。」

10年擬建28萬伙公屋 確認九成土地

陳茂波進一步補充,「2006至2010年土地供應可以起幾多單位呢?那是5.9萬個,同期一手樓銷售了7萬個,故該5年土地供應不能夠滿足一手樓吸納量。2011至2015又如何呢?土地供應可建8.94萬個單位,一手樓成交量係6.45萬個。我想表達的信息是,後期的5年供應是超出一手樓購買,故2006至2010年土地供應低於吸納量已扭轉。」

陳茂波指未來土地供應每年達標,「市民大眾就有信心,不需要panic(恐慌性)買樓。10年計劃建興公營房屋28萬個單位,我哋已搵到25萬幾單位的土地,即已確認近九成。其實差不遠,另外1.7萬個單位的土地正在做地區諮詢。」

3措施確保土地持續供應充足

雖然近期公布數據顯示,香港未來數年私人住宅的供應明顯回升,但足夠的土地供應可否持續?「土地供應之前因為各種原因而不足,但我上任後政府已盡全力追落後,希望確保房屋供不應求的情况可扭轉。看一看2030年前的土地供應,短中期主要透過3項措施,第一是改劃用地,有的地皮劃了做社會某些用途,而這些用途現在不是社會最迫切的,或者未能夠落實的,便或者用第二幅代替。並改作住宅用途。我給人批評得最多就是綠化用地,我可以跟大家說,短中期我們找綠化用地找了70幅,可以規劃到興建8萬幾個單位,而這些絕非郊野公園用地,而且我們找的地都鄰近交通基建。」

「第二是提高發展密度,九龍東啟德便是一個例子,回歸前的計劃只是住幾萬人,後來大家知道回歸後遇上亞洲金融風暴,科網泡沫爆破再加上SARS,曾經樓價跌六七成。當時政府回應社會的訴求,將發展密度壓低,當時計劃啟德發展區住9萬餘,我上任後打了20%上去,那就多了好幾千個單位。」

「第三個手段是除了改劃外,看看用途有沒有轉變空間。2014年施政報告我們目標是找150幅土地改劃,5年時間提供21萬個單位,其中七成做公營房屋。去到今日我們開始了65幅改劃,牽涉單位8.05萬個,其中52幅做完,涉及單位6.5萬個,今年我們會改劃45幅土地,涉及單位8.4萬個,當中有九成是公營房屋。」

說到公營房屋,陳茂波說,「有朋友跟我說,即使樓價高位回落,現水平仍非普羅百姓所能負擔。所以政府除在資助房屋,也多增加房屋出租以方便年輕人居住。現在土地供應公營及私營各佔60%及40%,公營比例可否增加呢?我覺得不合適,若今年80%做公營20%建私宅,大家會預期私人住宅供應少,樓價便會升。」

「也有人說要幫年輕人置業,問政府可否給予資助?我認為現時不適合,因為這樣會令樓價升。先租後買呢?目前供應仍短缺,有土地都係做公屋先,有20幾萬人排隊。」

[名人樓市論壇]
2 : GS(14)@2016-03-31 13:13:39

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 ... 0331/paa01/lam2.txt
長遠研維港以外填海   文章日期:2016年3月31日
廣 告
廣告

【明報專訊】對於香港中長期土地供應,陳茂波說大家都耳熟能詳,古洞北、新界東北、洪水橋、東涌新市鎮擴建等,加起來有19萬個單位。

「說到工作進展,2014年6月前立法會取得前期撥款研究新界東北項目,土地勘探及規劃工作已進行,最近在立法會取得撥款,做安老院及搬遷的設計工作。」

拓新界西北大嶼山 連接內地

「至於東涌新市鎮規劃,正排隊上財委會,若前期工作順利進行,估計2017及18年就可以開始填海。東涌是個好特別的例子,當時規劃住20幾萬人,但是煞停而現在住9萬幾人,過去幾年我們有新的地盤,未來可去到11萬幾。但要整個地區有規模效益,真的要住20幾萬至可提供足夠的公共設施。東涌西已聆聽環保人士意見,有限度發展,東涌東填海不影響海豚。」

提及填海,陳茂波指「我們希望不在維港而在其他地方,可以重新填海,土地供應會大增,在1985至2000年的15年間,香港總共填海3000公頃,相比維園只是10至20公頃,你可以知道填海影響幾大。2000至2014年只填500幾公頃,跌了八成有多,所以長遠在合適的地方填海是應該的。」

另外,有說香港的發展也要與內地融合。「我們把土地供應工作聚焦香港,考慮新界西北及大嶼山發展,港珠澳大橋落成後,大嶼山便不是西部盡頭,去珠三角西面便方好多。將來人工島會發展,東涌亦會拓展,希望把握發展機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813

周博賢爭15席 盼扭轉局面

1 : GS(14)@2016-11-10 07:26:45

【文化界】曾參選今年立法會選舉的音樂人周博賢,連同視覺藝術家周俊輝、劇作家莊梅岩及區議員楊雪盈等組成名為「文化同行」的15人團隊,角逐特首選委會文化小組的15個議席,團隊表明反對特首梁振英連任、反對人大8.31決定,今次參選是希望把握扭轉局面的機會。文化同行團隊昨到沙田康文署總部報名參加特首選委會選舉。周博賢稱,他們15人理念一致,反對梁振英連任、反對人大8.31決定、爭取雙普選及廢除功能組別,亦希望振興業界,令文化藝術融入日常生活當中。周續指,團隊暫時未有心儀的特首候選人,但最後一定會有一致的投票取向,主要考慮的是該特首候選人能令香港成為公平、公義的社會,同時要重視本港的文化藝術。對於人大日前就宣誓風波釋法,周表示感到憤怒和遺憾,因這次釋法對法治、司法獨立造成很大衝擊和踐踏。■記者呂浩然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09/1982762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640

【猶太家庭】遇上Judy Collins扭轉聲途

1 : GS(14)@2016-11-12 05:54:59

於1934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出生的Leonard Cohen,成長於中產猶太家庭,少年時開始學結他,因西班牙偉大詩人洛爾珈(Federico Garcia Lorca)而對詩詞有興趣,17歲成立了民歌組合Buckskin Boys。大學畢業後,於60年代初發佈了詩集及小說,可惜銷情不好。當年32歲的Cohen到紐約遇上民謠歌手Judy Collins(圖),Judy在唱片收錄了他的作品《Suzanne》,翌年Cohen被星探John Hammond發掘錄製首張大碟《Songs of Leonard Cohen》,於1984推出的詩集《Book of Mercy》一雪前恥,奪得加拿大作家協會文學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112/198310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218

【咪賴晒教育局】扭轉壓抑你都有份 今日去關懷學生啦

1 : GS(14)@2017-04-08 19:40:39

本來只是各自去做的小活動,最後得到很多人支持而成為一個大型活動。然而陳校長希望大家記得,漣漪效應可以讓事情變得極差,反過來,每人做一點小事,警醒自己的心,就會慢慢變好。



「基本上我找不到個單一的元凶。回頭看我們每個人都是元凶。」



復活假前的星期四及五(今明兩日),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創辦人陳葒校長,與一班教育界義工將辦一個全城關懷學生行動日。活動本來只想成班義工着埋一樣的T-shirt,在各自的崗位,宣揚要關懷學生的理念,用愚公移山的速度傳播開去。誰知越來越多人加入,發展成有展覽、有表演、有攤位的活動日。



活動今日(4月6日)開幕,到時會有五米高的巨型不倒翁,可讓小朋友跳到裏面跳彈床。

展覽後也會送到學校,不只鼓勵學生,還可給他們發洩打兩拳。

到時九龍公園廣場上將以五米高巨型吹氣不倒翁,以及150個七彩不倒翁為記,不是懶「正向」地鼓勵學生乜乜乜,而是要警醒每個人,扭轉壓抑的氣氛與單向價值觀。陳葒:「我們都希望這可成為一個特定的日子,像清明節般,不必誰來提醒,都會記得自我警醒,關顧、關心及同理身邊的學生。」覺得,時間、制度上的壓迫,讓整個社會幾代人,追趕着一樣的價值,忽略了每一個人的本質,其實都是共業,「首先我們要多元,包容地看待每一個學生。例如說這學生喜歡打乒乓球,如果你為了個成績而去扼殺他那方面的興趣或特長,逼他讀書考試,只會讓他放軟手腳。書不會讀得好,球又沒得打,失去成功感得不到動力,也無意思。」遇上SEN(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你怎麼催迫都沒用,何不讓大家放鬆,另覓出路。



150個白色半透明的不倒翁,就送到藝術家、學校與機構去,讓人自由創作。

有些還會放在展覽會場,任大家隨時寫鼓勵或發洩語句。

大家有甚麼事都說教育局造成,卻忽視了自己能做的。他認為,教育局最大的責任,是不能騰出老師的空間,制度讓教育空間蕩然無存,「以前我們畢業出來九十年代初,我對band5學生更頑皮都有,但我們有好多時間跟他打波,一起唱K,一起去麥當勞,一起去玩。好多的愛與關顧,都在這些空間體驗出來。」就算有少少空間,辦學者或家長又會想將之完全掌握,「老師有僅餘的空間,若能用來關顧學生,心理上的情緒上的當然好,但辦學者可能叫他去補習,那些成績好的再操練;你有一點空間你去派傳單吖去招生;你有一點空間或去搞別的無謂事情。你作為一個老師怎麼抗衡這樣的情況,你作為老闆對下屬怎樣;作為一個政府決策者你有冇理解呢方面;你作為一個家長對仔女如何;學生的責任如校園欺凌。這也是一個問題來的,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的。」


心態擺正 就能慢慢向好

不知何時開始,香港人似乎無時無刻都在比較,壓力無處不在,只能靠我們敏感地醒覺與改變。如好多媽咪送孩子上學,會組織WhatsApp群組,這些WhatsApp群組本來只是要交換消息,媽媽們會在group裏講,阿仔去哪裏哪裏補習,考到了甚麼成績,都是壓力,這是整體的不良的風氣。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思想言行,你一個皺眉,無意的一句:「阿邊邊個醒過你幾多?」你覺得只是口頭襌、是普通的戲言、小諷刺、是沒意思的話,孩子怎知道你有哪個意思?「多考慮孩子的感受,想爆發時,忍一忍,可能有不同的效果出來。」漣漪效應令世界塞滿負能量,反過來,也可以,就是你的心時刻要有這個意識。當你察覺到問題,有向善的心,然後盡量調節,就會慢慢變好:「若你說,『我已對他們好好了,學生們卻沒回應。』那我們是否要多找專家,多上講座,多看事情去提升自己?這是我們想帶出的事。」《全城關懷學生行動日》@屹立不倒裝置展4月6日至4月7日10pm@色彩繽紛減壓夜4月7日5pm-10pm地點:九龍公園廣場記者:陳慧敏攝影:徐振國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407/199823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600

美煉鋼廠紛倒閉 誓扭轉局面特朗普查鋼鐵傾銷 被指針對中國

1 : GS(14)@2017-04-22 10:49:29

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商務部調查進口鋼鐵的傾銷狀況,一旦發現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就可能限制外國鋼鐵入口,包括徵收關稅,被指衝着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中國而來。特朗普前日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於鋼鐵業代表見證下簽署有關總統備忘。調查由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負責,他須在270日內確定本地鋼鐵廠能否在美國進入作戰狀態時擴大生產、入口鋼鐵有否減少政府收入或奪去美國人的工作機會,以及美國經濟有否因此受損。不過,特朗普期望調查僅需約50天就可完成,之後90日內決定是否限制外國鋼鐵入口。


兌現選舉承諾用美勞工

特朗普指美國工業長年被外國佔便宜,煉鋼廠一間又一間倒閉,「遊歷全國,我目睹封閉的工廠、封閉的夢,於是立誓扭轉這局面」,更指那是他參選總統的初衷,「我們今後會用美國鋼、用美國勞工」。他又指「鋼材對美國經濟和軍事至關重要,我們無法承受在這範疇依賴外國的後果」。競選時曾鞭撻中國鋼鐵傾銷嚴重的特朗普,今次沒將矛頭指向中國,反而強調措施「沒有針對中國」,而是面向全球,因傾銷本身就是國際問題。但羅斯不諱言中國違反控制鋼鐵出口量的承諾,「儘管中國聲稱會減產鋼鐵,產量仍穩步上揚」,又指美國早已經世界貿易組織(WTO)向中國實施反傾銷措施但成效不彰。


美國鋼業萎縮人才流失

中國鋼產佔全球市場逾半,美國直接入口自中國的鋼材雖僅2%,但會購買經其他國家加工的中國製鋼產品。中國鋼產供過於求,因此價格低廉,令美國鋼業無法競爭。羅斯指,進口鋼材佔美國總鋼鐵量逾1/4,今年首季更有19.6%增長,長遠勢令本土鋼業萎縮,業界投放在開發技術的資源越來越少,留在業界工作的技術人才亦會流失。美國入口鋼材主要來自加拿大、墨西哥、俄羅斯等地。美國同時是南韓鋼鐵第二大出口市場,有南韓官員及業界代表稱會研究包括向WTO投訴等一切方法,應付美國「正在加劇的貿易保護主義」。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英國《泰晤士報》/《衞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22/1999773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302

冷靜期前匆匆爆料難扭轉戰況

1 : GS(14)@2017-05-07 15:26:02

黑客爆料時機是今趟洩密事件一大焦點。法國大選設有冷靜期,候選人、任何政治人物、傳媒乃至普通公民在冷靜期生效後均不得作足以影響選情的公開表態,今次黑客正是在臨近冷靜期開始前爆料。這樣做是天才還是白癡?也許是一線之差。分析認為冷靜期間傳媒不能報道事件減低了洩密的衝擊;但與此同時受影響的候選人及內政部等相關政府部門有口難言,無法以正視聽,在假新聞氾濫氣候下可能給予虛假資訊發酵空間。


維基解密拋陰謀論

然而這段發酵期極其量就是選前一天左右,加上馬克龍(圖)民望實在大幅拋離對手,要扭轉戰況幾乎無可能。「維基解密」網站就指黑客出手太遲,質疑其動機,並以「食花生」姿態拋出一些匪夷所思陰謀論,指或有人想「催谷對俄敵意和加情報部門開支」,又不排除其實是烏克蘭所為以抹黑繼而孤立俄羅斯;是中國幹的讓俄羅斯繼續成國際焦點;俄羅斯這樣做其實是故意挑起敵對情緒;或者黑客純粹笨了。不過英國《衞報》就提醒,當初中傷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莉的黑客,其實也萬料不到希拉莉會輸,只是想削弱她誠信讓她當選亦難以施政,若今次黑客亦持相同盤算就算是成功。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07/200133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342

「陽剛」女同志齊遊行望扭轉世人錯誤印象

1 : GS(14)@2017-06-11 16:09:14

美國同志的年度盛事「洛杉磯榮耀」(LA Pride)今天(周五)在洛杉磯拉開序幕,這項已經邁入第47個年頭的活動,將會一連舉行三天。數以萬計支持同性戀權益的民眾也在本周末湧入洛杉磯,預計將在周日之前,於洛杉磯各地一起共襄盛舉。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頭晚的重頭戲就是「Dyke March」,這場遊行將由一群較富有男性氣質的女同志參與,希望大家能更看到她們的存在。其實「Dyke」一詞極具貶義,它主要被用來形容「像個男人婆」的女同志。一直以來,許多人都以歧視的眼光來看待這個族群;因此,她們也希望透過這場遊行,讓世人了解到她們的性別認同、以及靈魂中那股與生俱來的「陽性能量」(Masculine Energy)。「我們只是希望讓社會知道我們的感受,讓大家了解我們都應該能選擇做自己,而不受大家的歧視。」第一年來參加「Dyke March」的基齊(Keach),對於能夠到現場參與,感到十分興奮。她表示,自己從小就備受歧視,常常有人戲稱她為「男人婆、假男人」,也讓她因此感覺備受傷害。雖然Dyke過去一直被視為負面的名詞,但基齊顯然並不這麼認為。「就算被稱為Dyke又怎麼樣呢?我們要讓大家知道它並不負面,從今天開始,我們要把這個詞轉為一個正面的詞!」而參與籌劃本次活動的托馬(Marquita Thomas),也希望能藉由這場遊行喚起世人的重視,「既使我們大家都熱愛美國這個國家,但是同志族群還是備受歧視,我們希望能夠改善這個情況。」她強調,雖然比起2、30年前來說,同志族群的權益已經有所改善,但是還是沒有達到完全平等的地步。她也私下向記者表示,許多人對於陽剛的女同志族群有很深的誤解,認為她們是希望自己成為男性而刻意做此打扮,殊不知這樣的性取向其實根本無法由自身決定,完全是與身俱來。其實較早前心理學專家圖斯基(Davina Kotulski)在接受《蘋果》專訪時就曾表示,每個男女的心中都存在著陽性以及柔性能量(Masculine Energy& Feminine Energy),她強調,「性別其實可以被分為四項,充滿陽性或是柔性能量的的男子,以及充滿陽性或是柔性能量的的女子」。任何人都可能會被其中一種組合所吸引,而與某個對象陷入戀愛關係。許多人都誤以為女同志與外型陽剛的女子交往是在找一個「偽男性」,其實是非常錯誤的想法。「許多人不了解這樣的邏輯,女同性戀喜歡上的是一個乘載著陽性能量的女子,而非男性。」而「Dyke March」的舉行,正是要讓大家了解正確的觀念。這次的「Dyke March」吸引了超過千人參與,期間氣氛平和而歡樂。至於本次LA Pride壓軸大戲「Resist March」將會在周日登場。活動發起人彭度頓(Brian Pendleton)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本次的遊行將與過去大為不同,「參與民眾將不限於同志或是變性(LGBTQ)族群,只要是認為自己在社會認同上遭受威脅的人,都可以在飄揚的彩虹旗下接受保護。」「Resist March」將在早上8點集合,如果想要共襄盛舉,只要準時在荷里活西部集合出發即可。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1/200523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321

對沖人生:臨危不亂扭轉乾坤

1 : GS(14)@2017-09-17 13:48:06

操作策略不要想得那麼複雜,簡單地說要「順勢而行」是大原則。此刻,芝加哥波幅指數VIX在12以下徘徊。1)活在貪婪與恐懼,抓緊趨勢,循環不停。下星期一是2001年美國恐襲9.11的16周年,也是2008年9月15號雷曼兄弟破產的9周年。我們學到了甚麼?先談9.11當日。筆者剛在香港國際機場的離境大堂,從咖啡店的電視螢光幕看到的情節,原來是「真恐襲」,多少無辜的市民及在雙子塔工作的員工喪失性命,會把整個指數推低,9.11之後數星期,世界依然進入緊急狀態。9.11恐怖襲擊時,VIX仍未開市,因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比東岸時間慢1小時。9.11後,復市已經是9月17號。還記得在2015年1月7號巴黎雜誌社Charlie Hebdo門外的血腥槍擊案、過去倒數接近三年的不同恐襲事件嗎?一句說到尾,市場沒有太大的「放射反應」,一切習以為常。另一邊廂,雷曼兄弟破產及2008年尾債務危機延伸的痛苦時刻。美國芝加哥波幅指數VIX理論上最高去到100,而「見頂」是在2008年11月20號,VIX抽高至80.86。那麼,何時是交易日中的歷史低位?答案是不久前的2017年7月26號,去到8.84的超級低位。雷曼兄弟導致的金融海嘯,爆煲前後對整個世界所帶來的影響深遠但已經復元。前美國聯邦儲備局主席格林斯潘曾說這是「百年一遇的大事件」,因此稱之為世紀金融海嘯;也有一部分人稱之為核子寒冬。


9月踏入波幅月

「人為災害」好像08年金融危機,或難以預測的9.11事故,2003年香港的SARS疫情,在波幅擴大或收窄下必須懂得在危機下扭轉乾坤,在恐慌性反應下懂得臨危不亂地「出擊」。九月是波幅月,在殺入進出的市場,掌握時機最重要,希望大家9月在盤路上有個好開始,也請留意9月12號蘋果iPhone8推介會前後市場的變化。2)「紅底」副教育局長蔡若蓮長子昨早在擎天半島高處墮下身亡,願他的靈魂得到安息。同一天空下,我期待9月19號至21號前港督彭定康來港推介他的新書《First Confession》及在美國商會及外國記者會的分享。香港出現年輕「政治犯」值得關注,「紅旗」插下,十九大前的黨鬥爭延續。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前副主任李剛落馬。中共權鬥國力外人難以理解;北京「清理」港澳系統希望不只是找一個人來「祭旗」,而是把整個腐敗系統抽出來,但極為艱難。Happy Trading!錢志健資深對沖基金經理
mailto:[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08/201466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101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