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美伊波拉患者病情危殆

1 : GS(14)@2014-10-06 23:13:51



美國本土確診首宗伊波拉個案,連日引起美國人恐慌,患者鄧肯(Thomas Eric Duncan)病情惡化,目前情況危殆,但跟他有密切接觸的人數調低至九人之際,曾在利比里亞感染伊波拉後康復的51歲產科醫生薩克拉(Richard Sacra),前日(周六)因咳嗽和輕微發燒再入院接受隔離觀察,但當局強調薩克拉不是伊波拉復發。


康復醫生發燒再入院

薩克拉現時情況穩定,他因咳嗽和紅眼症,前日自行到醫院求診,結果再度入院接受隔離觀察。主診醫生相信,他並非伊波拉復發,懷疑他上呼吸道受感染。而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的化驗報告最快在今天(周一)有結果。薩克拉上月到利比里亞當義工而感染伊波拉,被送回國家接受治療,其後出院,他所屬的國際事工差會(SIM)相信他今次患上肺炎,又指他再度到醫院求診是正確的決定。首名本土確診患者鄧肯的情況就由嚴重轉為危殆,正與死神搏鬥。當局指曾與他接觸的114人中,有9人被列為有密切接觸並存有高風險,但全部都沒有出現伊波拉病徵,當局相信他們沒有受感染。鄧肯由利比里亞抵達達拉斯機場時,一眾親友在機場迎接他,有身穿非洲傳統服飾的女士更與他摟腰合照,鄧肯當時沒有異樣。不過據知,曾與鄧肯接觸的親友沒有向當局上報,亦沒有接受檢測。CDC就在確診鄧肯後,追蹤逾100宗可疑個案,但未有發現。美聯社/法新社/英國《星期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1006/188906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922

內地首現寨卡個案患者經港返江西

1 : GS(14)@2016-02-10 13:57:10

■寨卡病毒是經由伊蚊傳播。


寨卡病毒蔓延全球,中國國家衞生計生委昨日通報,中國確診首宗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個案,患者是從委內瑞拉經香港入境內地,現時正接受隔離治療。國家衞計委指34歲男患者是江西省贛州市贛縣人,屬廣東省東莞市某公司工作人員,患者於1月28日在委內瑞拉出現發燒和頭暈、頭痛症狀,曾在當地醫院接受門診治療,其後於2月2日從委內瑞拉出發,途經香港、深圳市,於2月5日抵達江西省贛州市贛縣,翌日於贛縣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離治療。國家衞計委組織的專家組根據患者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患者標本復核檢測結果,確診患者為中國首宗輸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正受隔離治療


患者現時仍在贛縣人民醫院接受隔離治療,體溫正常、皮疹消退,病情已明顯好轉。該病例有關情況已向世界衞生組織和香港等通報。國家衞計委正指導江西、廣東等省份衞計委按照相關診療方案和防控要求,嚴防疫情傳播擴散。寨卡病毒主要是經伊蚊叮咬感染,江西省不屬於伊蚊主要分佈地區,廣東省近期氣溫較低,尚未進入伊蚊活躍期,進一步擴散的風險極低。新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0/194859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699

江西患者港傳播風險低深圳北京嚴防寨卡

1 : GS(14)@2016-02-11 10:19:55

中國通報確診首宗外地傳入寨卡病毒(Zika)感染病例後,內地各省市的衞生部門嚴陣以待,即時採取應對措施。深圳加強口岸檢疫、北京嚴密監控疫情防病毒傳入。香港已接獲內地通報,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指,病人沒有離開香港機場,認為傳播風險低。


確診的江西患者上月到委內瑞拉旅行,出現發燒及頭痛,曾在當地治療。他本月2日回程,3日抵港,轉抵江西贛縣後被隔離治療。患者仍在贛縣人民醫院接受隔離治療,體溫正常、皮疹消退。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衞生應急中心副主任倪大新表示,病人病情已明顯好轉,沒有嚴重的併發症。



患者沒離開香港機場

雖然內地並沒爆發大規模寨卡疫情,但各地部門已加強預防措施。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指,將加強檢測來自病毒流行國家的旅客、交通工具、行李及貨櫃。因深圳口岸是內地最大的陸路旅客入境口岸,春節時經深圳進出境的人數增加,加上寨卡病毒感染者大多數症狀不明顯,存在經口岸傳入的風險。北京市疾控中心嚴密監控疫情,展開病毒檢測技術培訓和派發病毒試劑。廣東衞計委指,該省有傳入寨卡病毒的風險,尤其在登革熱流行的季節應提高警覺。香港衞生防護中心已接獲內地通報事件,該江西患者留港期間逗留機場,翌日乘船轉往深圳。衞生署港口衞生處已加強巡查機場口岸,確保環境衞生良好及有效防治蚊患,港口衞生督察加強對清潔口岸和害蟲控制承辦商的訓練。衞生署又表示,因白紋伊蚊會傳播病毒,故寨卡病毒一旦傳入本港,將出現傳播的風險。專家提醒,公眾如近期到寨卡病毒疫情發生國家和地區旅行,要注意做好個人防護,一旦出現發熱、皮疹、肌肉關節疼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因寨卡病毒沒有疫苗及特效藥可醫治,民眾應預防蚊蟲叮咬。新華社/《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1/1948652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799

激活患者免疫系統消滅癌細胞

1 : GS(14)@2016-02-18 00:36:49

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被視為近幾十年來最先進的抗癌症治療,旨在刺激患者體內的免疫防禦機制,針對癌細胞作出攻擊,同時將正常細胞保存得完好無缺。科學家在免疫療法研究上有兩大方向,部份利用由免疫系統產生、負責攻擊入侵病毒及細菌的抗體,作為抗癌的工具;或以同樣可產生免疫反應的淋巴細胞,當中的T細胞可攻擊血液及淋巴系統內的病原體。



解除抑制蛋白

人體的免疫系統本來就有攻擊癌細胞的能力,但由於攻擊力可以很強大,平日會有抑制蛋白控制住,避免「自身免疫」出現,即系統攻擊體內健康細胞。惟癌細胞具有避過免疫系統偵測的能力,因此免疫療法研發的重點,就在於解除抑制蛋白的控制,激活免疫系統,將其攻擊力提升至可消滅癌細胞的程度。皮膚癌藥物易普利姆瑪(ipilimumab)正以上述原理抗癌。另一免疫療法,就是抽取患者淋巴細胞內的T細胞,在其外膜貼上可以辨認癌細胞的嵌合抗原受體後,再將它重新注入患者體內,於是患者就會具備針對癌症的抵抗力。英國《獨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7/1949405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083

港腦退化患者近八萬 僅一成確診

1 : GS(14)@2016-09-02 05:49:27

香港估計有近8萬名腦退化症患者,中文大學前校長、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亦是患者。對於海外用藥研究有重大突破,香港大學內科學系腦內科教授張德輝指出,現時本港的藥物治療只能局部改善善忘、失去邏輯推斷能力等病徵,新藥或能預防家族病史人士發病。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主席戴樂群建議政府日後引入新藥,同時及早為病人提供相關的檢查。


學者促引入相關測試

張德輝表示,現時本港主要以乙酰膽鹼酶抑制劑作第一線藥物,但因只能在出現病徵後用藥,大部份人在確診時已甚嚴重,故效用不顯著。新藥因能阻類澱粉蛋白斑形成,除對初期認知障礙症病人有效,因腦神經細胞大量死亡而影響記憶的家族病史人士,預料也能透過新藥預防記憶進一步衰退,但他認為藥物對重症患者效用有限。戴樂群指出,現時本港有近8萬名腦退化症患者,但僅約一成、即8,000人確診,當中接近七成的病因腦內大量積聚類澱粉蛋白斑。他又指,本港公立醫院未提供檢測類澱粉蛋白斑的檢查,建議港府日後引入藥物之餘,及早安排相關測試。■記者于健民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2/1975762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149

【濕疹人生】九成皮膚潰爛患者:若不用化妝遮瑕我已是小富婆

1 : GS(14)@2017-03-04 00:23:52

專家指有濕疹不一定要避免敏感食物,很多可以再吃,但不可以太頻密。



濕疹,纏擾了Sabrina大半生,試過九成皮膚病發要入急症室。「每個人都有臭皮囊,我那個可能是濕疹。它是爸爸媽媽賦予,倒不如視它為老朋友,其實對方都好辛苦,你要如何照顧它?就好像你與『臭皮囊』做一個朋友,互相體諒一輩子。」記者:賴今銘 攝影:張柏基伍嘉亮



濕疹會出現在關節位,輕微郁動也怕爆裂,有時連想做運動也有影響。

讀註冊護士時,認識了很多患濕疹的朋友,對病情有更多了解。

陳博士指永遠戒掉某種食物也不行,因延遲性食物可因應時間、年齡,對身體作改變。

濕疹患者Sabrina天性樂觀,亦愛笑,但從她的皮膚卻不難察覺她的『戰績』,「濕疹會出現在關節位,你一動,也會怕濕疹位爆裂,對自己活動能力有限制,連想做運動也有影響;最大影響的是濕疹上了面部,女仔較在意,很影響心情,想扮靚也有難度。」Sabrina更笑說,如果不是將大量金錢花費在濕疹問題上,她應是小富婆。但既來之,則安之,Sabrina沒有因為濕疹而氣餒,反而積極人生,身兼註冊護士、營養師及化妝師,「完成會考後,就當上註冊護士,為什麼呢?因健康不是太好,所以生活上都好留意醫學、藥物,後來又發現外觀很重要,有知識也重視外表,媽媽就勸我不如嘗試學化妝,但就好嚴格地挑選一些護膚品及化妝品。」由生活細節,到工作所需,都令Sabrina更認識自己及她口中的「臭皮囊」。但因一次意外,她卻差點兒喪命,「幾年前都有試過偏方,想靠自己身體自癒能力去康復,所有藥物,內服外用也不用,心態是由它爆發出來;大家都覺得這些是毒,但原來在我身上,這是不可行。」最後,醫生診斷她患上紅皮症,「當時醫生責備我,要去看急症,有9成皮膚紅、潰爛,非常危險,更有發冷。」經過死去活來的一次,卻令她遇上一位醫生,提議用免疫系統藥抑制,總算暫緩病情。遺傳基因學專家陳為瀚博士(Billy)指出,濕疹是其中一種最多人患上的皮膚過敏病症,「有些人一世都不會有濕疹,但有一些卻會在壓力底下爆發出來,你也不知道為什麼?」他無奈地說。「食物只是其中一樣;遺傳,也佔了很大因素;壓力,也是一個因素。」因此,陳博士嘗試利用「延遲性食物過敏測試」來幫助受測者認識身體狀況,「食物敏感也有分延遲性及即時性,即時性,即是吃完,會立即出現反應,好像血壓低,肚痛,呼吸困難,這些叫即時性;延遲性,是不會發現任何病徵,可能肥胖也有關係,很多因素都會促使病發。」據陳博士所說,濕疹暫時沒有任何斷尾方法,只有抑壓或舒緩去減輕病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03/1994629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530

《美女與野獸》的深層意義野獸比喻愛滋病患者

1 : GS(14)@2017-03-23 06:27:29

■僕人來富的同性戀設定是向《美女與野獸》作詞人Howard致敬。



《美女與野獸》中來富被導演比爾干頓(Bill Condon)設定為同性戀,其實是向1991年原版《美女與野獸》作詞人Howard Ashman致敬。男同志Howard是位愛滋病患者,得知自己患病後獲迪士尼邀請為《美女與野獸》作詞。



Howard

Howard要求迪士尼將野獸的戲份加重,原因是他認為野獸與愛滋病患者都是被詛咒的人。Howard於1991年3月14日因愛滋病併發症逝世,終年40歲。撰文:泰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322/199663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405

言語治療師不足 一對百患者

1 : GS(14)@2017-04-15 23:25:08

■強仔(左)在言語治療師蘇家穎協助下,透過吹笛訓練口部肌肉。



【本報訊】平常人吃一碗飯只花15分鐘,嚴重殘疾人士可能要用多3倍時間。大腦麻痹或智障等患者,往往因為口部肌肉張力偏低,導致吞嚥或進食困難,嚴重可引發肺炎。有復康機構逾半服務使用者約500人有說話、吞嚥或進食障礙,惟言語治療師人手不足,平均一人要負責100名患者。機構促政府增撥資源,讓更多患者接受復康治療。


逾半患者有進食障礙

大腦麻痹症患者強仔(化名)自幼有口肌功能障礙如流口水等,但仍能進食正餐,只是較平常人用多3倍時間。惟2011年他隨家人外遊後患上肺炎,身體和吞嚥機能轉差,尤其肺功能受影響,進食時未能配合呼吸,出現嗆喉情況,也難以咀嚼。即使康復出院後,強仔亦要減少跟朋友外出用膳,因一般餐廳較少提供糊餐,連他最愛吃的薯片和薯條也不能享用。後來強仔接受評估及訓練,如透過說話、吹笛和按摩控制口肌和舌頭協調等,逐步提升吞嚥功能,經過半年治療已可進食兩厘米體積食物。言語治療師蘇家穎表示,大腦麻痹、智障或身體缺損患者,或會出現臉部肌肉張力偏低,舌頭協調不勻,影響進食及吞嚥,導致部份食物未能進入食道,可能錯誤落入氣管甚至肺部,嚴重會引發肺炎。香港耀能協會成人服務總主任許文娟表示,該會約1,100名成年服務使用者中,約一半人有說話、吞嚥或進食障礙,惟現時只有5名言語治療師輪流服務轄下18個單位,每個單位平均每周僅一天有治療師駐診。她坦言復康機構都面對人手不足問題,以耀能為例,需額外多5名言語治療師才能應付所需。她促政府增撥資源予復康機構,讓更多患者接受治療,改善吞嚥和進食功能。■記者王家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15/1999083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597

早醫愛滋 患者壽命無異常人

1 : GS(14)@2017-05-13 01:56:18

英國研究團隊在權威醫學雜誌《刺針》發表愛滋病療法(圖)研究報告,指感染者若及早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即俗稱的「雞尾酒療法」,壽命基本跟一般人無異。雞尾酒療法在1990年代面世,靠施以至少三種逆轉錄病毒藥物,減慢病毒在感染者體內不斷複製,以保護及修復感染者免疫系統。


技術改善重建免疫力

布里斯托大學分析過多份歐洲及北美地區,涉及8.8萬愛滋病毒感染者的研究報告,他們都是在1996年至2010年開展雞尾酒療法。研究員發現,2008年起開始治療的感染者,治療首三年死亡的人數,比2007年或以前開始治療者少得多,相信是技術改善令藥物更有效重建感染者的免疫系統。研究續指,在1996年至2013年期間開始治療的20來歲年輕感染者,女的平均延壽九年、男的平均延壽十年;從而推斷,2008年後開始治療的年輕感染者可望活到78歲,跟一般人相若。研究團隊相信「愛滋病毒感染者其實都能活得久」,可讓高危人士勤加驗身,令感染者有動力及早治療。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2/200187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590

【馮仁昭四圍超】衛詩雅剪髮捐癌患者

1 : GS(14)@2017-05-18 02:08:25

衛詩雅為電影《失眠》剪短頭髮,佢話:「14歲開始留長頭髮,跟咗我十幾年,好唔捨得。之前喺網上做咗啲資料搜查,知道癌病基金需要頭髮幫助一啲癌症病患者,我將啲頭髮包起寄去,希望可以幫到有需要嘅人。」另外,詩雅早前拍咗個激光脫毛廣告,佢笑話:「拍廣告之前親身體驗咗脫毛效果,我發覺自己乜都夠膽試,最適合就係做白老鼠。」撰文:馮仁昭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516/200223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2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