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股][中國內地25][恒生中國內地100][國企指數][恆生指數]神華能源(1088)專區
1 :
GS(14)@2011-02-10 08:11:48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7673
新聞專區
2 :
GS(14)@2011-02-10 08:11:5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208371_C.pdf
2010 年度業績快報
3 :
david395(4434)@2011-02-15 20:50:41中石油不惜代價 天然氣有寶?
受到大行唱好煤價的刺激,神華(1088)昨天上升3.89%。雖然,煤價向好以及內地煤企重組,的確對該股有利,只不過,在節能減排的目標下,煤業的發展其實仍存在隱憂。尤其未來五年,內地決心減少對煤的倚賴,除了拓展風、水、核等新能源之外,天然氣的佔比更將增逾一倍。難怪近日外電報道,中石油(857)、中海油(883)正不惜代價參與開發頁岩天然氣,政策或將逐步改變行業發展路向,創出新投資機遇。
目前,內地各種能源的消費比重,仍以煤炭為主,其佔比達到七成。事實上,煤炭之所以被廣泛採用,當然離不開儲量豐富,價錢「便宜」的因素。但同時間,燃煤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亦是政府急需解決的難題。所以早前,國家能源局就透露,到2015年,要將煤炭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從2009年的70%降至63%。
煤炭消費比重有減少的趨勢,但慶幸的是內地對能源的需求仍保持增長,加上去年,中央提出要加快煤企併購重組,淘汰小煤企。所以,對於神華、中煤(1898)等大型煤企來說,其地位雖可保持鞏固,但相信難以再現高增長。
煤炭消費降
由煤炭騰出來的七個百份點,將由其他較為環保的能源所替代。市場討論得最多的主要有風能及水能等,但其實天然氣才是最大得益者,這七個百份點之中,超過一半會由天然氣取替。根據規劃,未來五年,中國天然氣利用規模將由去年的1072億立方米,增長到2600億立方米,年均增速達到28 .5%。在整體能源消費佔比,則由3.9%提高至2015年的8.3%。
為了配合國家政策,中石油、中海油等國家能源企業,自然不敢怠慢,要加速拓展天然氣業務。只不過,內地天然氣蘊藏量其實並不豐富。資料顯示,全球探明可採天然氣資源為185萬億立方米,而中國的儲量只有2 .46萬億立方米,僅佔全球資源量的1.3%。
所以近期,中國能源企業除了到外國入股油企之外,更加快了天然氣的收購行動。中石油上星期就宣布,出資54億美元收購加拿大能源公司(Encana Corp.)頁岩氣及深井天然氣資產的部分權益。而上個月,中海油亦與美國的天然氣廠商(Chesapeake Energy Corp.)簽署了合作開採頁岩氣的協議。
過去,中國企業在海外進行收購往往不容易被接受。所以,為求得到認同,中石油開出了十分吸引的條件,外電報道指,中石油簽署的協議,比起作為基準的Henry Hub天然氣期貨合約價格有20%的溢價。但儘管如此,通過了企業的一關,目前仍未知能否通過加拿大當局的審查。
開採技術待改進
中國油企願意付出如此高價錢買外國天然氣的合作開採權,背後的原因無非也是看中可以偷師的機會。有分析認為,中國目前在頁岩氣開採方面,仍面對不少技術障礙。透過今次的合作,中石油可以學到開採頁岩氣的爆破或液壓技術,對日後在國內的開採有利。
在國家的能源規劃下,天然氣業務的拓展,對於這些大型國企來說,絕對是一個重要的政治任務。增加天然氣業務比率,到底會對企業帶來多大的好處,還要看看其技術的發展、成本的控制,以及未來國家對天然氣價格的調控等因素。
市場暫時對中石油、中海油的天然氣投資反應冷淡。反倒是昆侖能源(135)早前就因為有意轉型成為母企中石油的天然氣平台,而受到一番炒作。上星期,大摩就發表報告,認同公司的天然氣定位,首予「增持」評級。昨天,該股亦漲3.1%。
近期,另一隻要搭上天然氣這班車的,還有菱控(8009)。公司管理層近日就透露,正與內地大型石油及燃氣供應商,商討合作開採天然氣項目。
該公司更有一個長遠的計劃,就是利用目前投資在內地一家創投企業「康沃」的機會,未來三年可望得到穩定的收入,為公司三年後轉主板創造條件,期望到時可以變身成為一家以天然氣為主業的企業。近日,公司成交量就不斷上升,相信與相關消息刺激有關。
菱控以及一眾對內地天然氣市場虎視眈眈的企業,其如意算盤能否打得響,尚有待時間觀察。不過,中國在新源方面的新布局已勢在必行,留意天然氣的發展,把握國策作出投資部署,可望從中得益。
4 :
kamfaiAthrun(1488)@2011-03-25 23:23:1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5636_C.pdf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報告
5 :
GS(14)@2011-03-26 14:17:544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325/LTN20110325636_C.pdf
截至2010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報告
不錯不錯
6 :
GS(14)@2011-04-30 13:21:4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429757_C.pdf
不錯吧
7 :
GS(14)@2011-05-24 22:31:52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524504_C.pdf
大換班
8 :
GS(14)@2011-06-04 14:15:5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106031154_C.pdf
近期部分媒體報道了本公司控股子公司榆林神華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下屬郭家灣、青龍寺兩家煤礦的建設施工情況。經核查,現就相關事項說明如下:
1. 郭家灣、青龍寺煤礦於00年9月份取得相關監管部門關於同意開展項目前期工作的復函,并陸續取得了項目核准所需的支持性文件。目前已經全部繳納了上述兩家煤礦的探礦權價款,并簽訂了礦權受讓合同。- -
2. 經查,為儘早出煤以緩解煤電供應緊張局勢和為公司創造效益,在具備項目核准條件的判斷下,上述兩家煤礦在開展項目前期工作的同時,提前進行井筒施工,有違相關規定。
3. 在發覺上述情況後,本公司叫停了相關施工行為,并組織調查組進行查處。本公司將進一步加強項目核准和施工管理的相關工作,爭取儘早取得開工建設的相關核准文件。
9 :
greatsoup38(830)@2011-06-04 18:58:38神華集團陷黑戶風波 違規開建兩家煤礦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6/837223.html
10 :
cat(10099)@2011-08-17 20:13:502011 年半年度業績快報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17516_C.pdf
11 :
GS(14)@2011-08-17 21:01:242011 年上半年 2010 年上半年
(重述)
增減幅度
(人民幣百萬元) (人民幣百萬元) (%)
營業收入 100,692 71,668 40.5
營業利潤 34,602 27,537 25.7
利潤總額 34,035 27,535 23.6
淨利潤 25,460 21,826 16.6
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淨
利潤
21,868 18,836 16.1
12 :
GS(14)@2011-08-26 22:02:52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26697_C.pdf
本公司董事會於0年8月6日決議啟動收購控股股東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神華集團
公司」)部分資產的工作。擬收購資產的相關情況如下:
(一)範圍: 神華集團公司下屬若干家與本公司主業相關的公司,涉及煤
炭、電力生產及銷售等業務;
..
(三)性質: 本次擬收購控股股東部分資產的交易將構成上海證券交易所股
票上市規則項下的關聯交易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
市規則項下的關連交易,不構成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重大資產
重組管理辦法》項下的重大資產重組;
(四)收購資金: 計劃以本公司A股首次公開發行募集的資金支付。
鑒於公司正在進行上述收購的前期工作,以上事項均具有不確定性,可能與最後收購方
案存在較大差別。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公司將嚴格按照境內外證券監管規則、公司
上市地上市規則的要求,適時披露交易的進展情況,並根據最終收購方案履行相應的審
批程序。
13 :
Clark0713(1453)@2011-08-28 20:01:17二零一一年度中期業績公佈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26703_C.pdf
Same as expectation. EPS + 16%.
14 :
GS(14)@2011-08-28 20:08:24都好穩健增長
15 :
GS(14)@2011-10-29 14:56:3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028641_C.pdf
業績不錯,負債良好
16 :
GS(14)@2011-10-31 21:56:30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7a300f0102dtlr.html
cmxiaohe2011-10-24 10:21:43 [舉報]
博主能從財務的角度簡單講兩句神華嗎?旗下業務多,該怎麼分析定性呢?神華的賣點就是煤的量和價,要不要預測能源價格來考慮神華的價值呢?關注神華,是覺得以後要是過苦日子的話,賣點能源還是能換外匯的。簡單講兩句,不勝感激。
博主回覆:2011-10-24 10:49:47
神華有完整的產業鏈,從採煤到運輸到發電以及煤化工等附加產品,這種產業鏈決定了它盈利能力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從財務角度來看,神華手上一直持有大量的現金,它的資產負債率低,現金回流好,利潤增長平穩,財務報表非常的健康。我認為持有神華,肯定可以跑贏GDP和M2,它是一個即能保底防守,又有不錯成長進攻的標的。
並且,它手上現有的現金及持續回流增加的現金,還可以支持它不斷的去收購新的資產,以增厚每股收益。總之,神華在目前的A股裡,是一個很不錯的標的,我認為可以做為自己投資組合裡的一份子。港股裡的煤炭股少,並且質地都不是太好,像秦發這種,我認為安全性遠差過神華。
17 :
GS(14)@2011-10-31 22:34:39[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5047[/realblog]
18 :
greatsoup38(830)@2012-01-31 00:23:5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130146_C.pdf
2011年經營情況
19 :
greatsoup38(830)@2012-02-05 18:01:15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wnr.html
enhua_w2012-02-02 11:30:40 [舉報]
不知管兄如何看神華,記得你說過有機會4折買它,這麼便宜?
博主回覆:2012-02-02 14:11:45
只要zf未來沒有調整稅率,神華之前的價格確實是4折了。
20 :
GS(14)@2012-02-18 10:29:05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217496_C.pdf
2012 年1 月份主要運營數據公告
(海外監管公告)
21 :
GS(14)@2012-03-01 22:15:27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203011386_C.pdf
母公司注資
22 :
greatsoup38(830)@2012-03-25 00:12:45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203231134_C.pdf
20% growth,low debt, 90 cents RMB div
中國神華將圍繞「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煤炭綜合能源企業」的發展戰略,進一
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2012 年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 全力落實經營目標,為股東創造更多價值。強化均衡組織,加強協調配合,對內通
過挖掘潛力和加強管理,分解落實責任;對外通過開拓市場、把握機遇實現增量增
收、快速發展,確保 2012 年經營目標的圓滿完成。
• 紮實推進世界一流發展戰略。全方位對標世界一流,以「找差距、抓整改、促提升」
為基本工作措施,提升工作境界,提高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果,逐步實現世界一
流,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一體化競爭優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推進煤炭清潔利
用和綜合利用工程,加大科技創新、信息化和節能減排等工作力度,強化經濟增加
值考核,全面推進經濟發展方式升級。
• 扎實推進大銷售戰略。以戰略合作為契機,以儲煤及中轉基地為平台,開辟新的境
內外資源和市場,完善定價模式、煤源結構和服務體系,合理安排銷售結構和協調
物流資源,推進大銷售戰略實施。
• 加大企業境內外發展力度。有效利用保障煤炭供應和一體化運營優勢,積極拓展優
勢電源點等業務佈局,紮實推進新項目工作進程;積極開展公司國際化工作,加快
國際項目的進程。
• 持續做好安全生產工作。持續推進本安管理體系建設,全面落實責任、制度執行和
監督檢查工作,加強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強化安全培訓工作,持續落實安全生產
工作。
• 堅持抓好成本管控工作。繼續推進生產、採購、銷售、資金等經營管理環節的成本
管控工作,提升財務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風險控制,進一步鞏固低成本運營優
勢。
2012 年,面對挑戰與機遇,我們將認真應對複雜的經營環境,對標世界一流,落實發展
戰略,積極推進變革,全力落實經營目標,努力把中國神華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
一流煤炭綜合能源企業,為廣大股東創造更多價值。
23 :
greatsoup38(830)@2012-05-05 20:47:352012-5-5 HJ
...
P╱E不高穩健之選
神華現價33.95 港元,P╱E 12倍,息率3.25%。首季盈利只增5.9%,雖在意料之內,但相信未來三季增長稍佳,全年增幅則遜於去年的17.6%。受煤價限制的影響,業績放緩難以避免,而神華是最大煤炭企業,P╱E不高,亦有相當息率支持。可以注意的是,神華已修正銷售目標,由原來的6%修正為雙位數字,相信全年增長不致太差,首季的增長5.9%是例外的一季,不應以此估計全年增長。今年的神華,大升或不易,但仍是穩健的股份。
戴兆
24 :
GS(14)@2012-06-13 00:39:2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612488_C.pdf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控股股東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神華集團公司」)通
知,神華集團公司擬受讓國家電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國網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國網能
源」)股權(「本次收購」)。神華集團公司正在與國家電網公司就本次收購事宜進行持續協
商,目前已達成初步意向,但相關事宜需進一步徵詢有關政府監管機構的意見,尚未確
定本次收購的具體方案。因涉及各方內部決策及取得相關政府部門審批,本次收購尚存
在不確定性。
根據神華集團公司與本公司簽署的《避免同業競爭協議》,神華集團公司已就本次收購徵
求本公司的意見。本次收購存在以下情況:
(一)在談判過程中,國家電網公司明確表達
了以神華集團公司為本次收購主體的要求;(二)國網能源部份項目處於初步階段,盈利
規模較小,整體情況達不到注入本公司的要求。
考慮到上述情況,經本公司獨立董事同意,本公司決定暫不參與本次收購,而由神華集
團公司收購國網能源。神華集團已向本公司承諾,在完成本次收購後,按照本公司與神
華集團公司簽訂的《避免同業競爭協議》,授予本公司行使對國網能源的收購選擇權和優
先認購權。
根據國網能源下屬控股上市公司廣東金馬旅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馬集團」)的相關公
告,國網能源存在對金馬集團的資產注入承諾。本公司擁有對國網能源整體股權或業務
的收購選擇權和優先認購權。
25 :
GS(14)@2012-08-25 15:14:4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4730_C.pdf
盈利增14%,至266億,債一般
下半年:應對挑戰,迎難而上,力爭完成全年經營目標
2012年第二季度以來,國內經濟增長持續放緩,煤炭價格和發電量增速回落。
在我國經濟長期向好趨勢和以煤為主的能源賦存結構下,公司對中國煤炭能源行業
的發展充滿信心。下半年,公司董事會將扎實落實公司發展戰略,鞏固一體化運營
優勢,發揮銷售的龍頭作用,持續提升基礎管理,應對挑戰,迎難而上,力爭完成
全年經營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 落實世界一流發展戰略。從提升基礎管理入手,完善、鞏固、發展一體化運營
模式和競爭優勢,全面推進經濟發展方式升級,完善符合市場發展特徵的產業
模式和佈局,落實世界一流發展戰略。
‧ 增強應對能力,全力落實大銷售戰略。高度重視市場營銷這一龍頭工作,依托
一體化協同運營模式,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完善銷售策略、結構和定價機制,
優化煤源組織和煤質管理,提升客戶服務水平,不斷鞏固、開闢境內外市場。
‧ 抓好安全工作,確保穩定生產和落實新項目建設。持續開展本質安全管理體系
建設,大力推進生產、建設標準化工作,合理安排生產和建設計劃,確保各業
務板塊持續安全穩定生產和建設。
‧ 深入抓好成本管控。通過系統對標,深入開展成本管控,強化預算管理,全面
壓縮非生產性支出,完善資金集中管理模式,提升財務精細化管理水平,鞏固
低成本運營優勢。
‧ 推進境內外發展工作。抓住機遇,積極拓展發電、運輸等業務佈局,紮實推進
境內外項目進程。
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我們將堅定信心、迎難而上,正確應對複雜的經營環境,積
極推進發展戰略,力爭完成全年經營目標,努力把中國神華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
世界一流煤炭綜合能源企業,為廣大股東創造更多價值。
26 :
GS(14)@2012-09-07 10:28:3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907/News/ec_ecd1.htm

擴大展品種類 具象徵意義
市場對神華進入成品油零售意見不一,有人認為發展煤轉油能增加收入來源並對畄業務風險,但亦有分析指出,成品油市場基本被三大龍頭油企壟斷,神發發展煤轉油零售市場,象徵意義大於實際利益。
神華集團的首座加油站7月時在內蒙古鄂爾多斯開張營業,售賣鄂爾多斯煤製油分公司出產的成品油。事實上,神華涉足煤製油領域由來以久,早在2003年便投入146億元(人民幣.下同)發展相關技術,今年上半年神華集團油品產量達42.78萬噸,實現利潤2.7億元,預計年底產能可達100萬噸。同時,集團在寧夏的一個年產量400萬噸項目已獲發改委批准。
有中資分析員指出,雖然目前煤轉油業務的產能非常小,利潤貢獻也非常少,但能擴大產品種類,「多個出路,不受制於發改委每年煤碳消耗配額,可以更有效使用自家生產煤品」。
每桶成本估45美元 高中海油3成
另有分析認為,作為後來者,神華難以在成品油市場競爭。有內地媒體引述數據指出,單是中石油及中石化這兩家油企就已佔據成品油零售市場80%以上份額。另外,煤轉油的生產成本較高,神華煤製油公司董事長張至卓稱,每桶油價要高於40美元,煤製油才有合理回報。亦有人估算煤轉油實際成本高達45美元一桶,而中海油在今年上半年每桶成本僅為34.6美元。
27 :
greatsoup38(830)@2012-09-28 00:36:31http://xueqiu.com/peeboy
$中國神華(SH601088)$ :廣西
防城港煤電一體化:按照意向協議,廣西防城港市與國華電力公司及廣西投資集團共同推進建設神華國華廣投防城港煤電一體化項目及相關產業項目。這一項目一期建設2×100萬千瓦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並留有進一步擴建4×100萬千瓦火電機組的餘地。項目配套建設煤炭儲備(中轉)基地和碼頭,並發展相應產業鏈。一期工程估算總投資約100億元,「十二五」期間投資約90億元。
神華國華廣投北海能源基地項目,包括8×1000MW燃煤火力發電廠,3000萬噸煤炭儲運配送中心,4×10萬噸級碼頭,佔地約8800畝,計劃投資400億元人民幣。收起
09-27 07:38來自雪球
轉發 | 分享 | 收藏 | 評論
$中國神華(SH601088)$ :
2007到2011,神華加權煤價由300上升到387。其中長協供煤數量和供煤價格均增長大於10%。但是到了2012年中報,長協煤價上漲到350元,比2011年上漲13.8元。
零售則2007年銷量不到0.03上升到2.1億噸;售價從265元上升到507元。僅此一項,神華利潤就增加了200億。2012年神華半年報的零售價下降到490元,但銷量上漲了30%,利潤反而增加了。
2012年的自產煤比例達到65%,這一數據在2011年為55%。神華零售和長協比例為3:7。而總的零售中大約只有50%來自外購。也就是長協:自產零售:外購零售比例是3:4:4。
這裡假設外購長協是不存在的,至少從產量上看買完長協還有多。
@孫旭東收起
09-26 22:55來自雪球
轉發 | 分享 | 收藏 | 評論
$中國神華(SH601088)$ : 神皖公司在「十二五」期間發展規模與目標為:電力裝機容量達到1000萬千瓦,煤炭貿易量達到2000萬噸,其中安慶電廠二期2×1000MW擴建機組,計劃於2012年上半年開工建設;馬鞍山萬能達、池州九華發電公司2×1000MW擴建機組已開展前期工作。
09-26 16:56來自雪球
轉發 | 分享 | 收藏 | 評論(4)
$中國神華(SH601088)$ :通知安排全國2011年第一批國家煤炭應急儲備計劃500萬噸,在2011年5月底前形成實物儲備。其中,公司承擔煤炭應急儲備任務共170萬噸,並在公司控股港口和合作港口落實,分別是黃驊港(80萬噸)、秦皇島港(50萬噸)、珠海港(000507,股吧)(30萬噸)和廣州港(10萬噸)。
如果加上福建分佈,儲量應該不低於200萬噸。收起
09-26 16:49來自雪球
轉發 | 分享 | 收藏 | 評論
$中國神華(SH601088)$ :神華集團將於5年內,在福建控股電力裝機容量達1000萬千瓦,煤炭吞吐量達5000萬噸/年,打造東南沿海地區最具影響力、世界一流的綜合能源企業。
09-26 16:39來自雪球
轉發 | 分享 | 收藏 | 評論
$中國神華(SH601088)$ : 珠海煤碼頭:公司於2011年4月註冊成立,註冊資本金為13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神華能源公司出資佔註冊資金的40%,廣東粵電發能投資有限公司和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出資各佔30%。位於廣東省珠海港高欄港區,碼頭岸線1308米,擬建4個3000噸級與1個5萬噸級裝船泊位及2個10萬噸級...展開
09-26 16:35來自雪球
轉發 | 分享 | 收藏 | 評論
$中國神華(SH601088)$ :煤炭價格下降可能比不如此擔心。煤炭與電力遲早都會進入長協價格模式。受制於運輸體系落後,這一天倒還還很遙遠。 進入長協模式之後,神華依然擁有最便宜廉價的物流體系,可以保證最高的利潤。同時神華電力業務也有足夠的利潤空間。而其他企業無論是煤或是電企,物流如果不...展開
09-25 21:58來自雪球
轉發 | 分享 | 收藏 | 評論
$中國神華(SH601088)$ :關注神華一個要命的問題是,對於資源類股票是不是買在價格高點上了。不過看了看神華,更像一個流通企業。。。
09-24 22:40來自雪球
轉發 | 分享 | 收藏 | 評論
$中國神華(SH601088)$ : 看來朔黃鐵路運能還有進一步提高;這對大秦和神華都是好消息。
1、(2009年)公司的5條自有鐵路總運力達2.28億噸。預計2010年左右大準線運力可達1億噸,可以滿 足准格爾礦區產能擴張的運輸需求。根據公司規劃,未來鐵路運力有望達到3.5億噸。公司自有港口下水能力達1.25億噸,基本滿足公司下水煤量需 求;2010年公司的港口煤炭裝運能力有望達到1.45億噸。
2、1989 年中國神華第一條鐵路投入運營,到目前為止,神華擁有包神、神朔、朔黃(含黃萬)、大准、寧東五條自營鐵路,鐵路運營里程約1600 公里。根據日前中國神華公佈的全年運營數據顯示,2011年神華自營鐵路的運輸周轉量為1623億噸公里,而其上半年的運輸周轉量為807億噸公里。
大秦鐵路也是我國重要的煤炭通道,大秦鐵路線路營業里程共計1170.7公里,核心路產大秦鐵路營業里程658公里,目前大秦鐵路尚未公佈去年運營數據,但據其半年報介紹,大秦鐵路在2011年上半年貨運運輸周轉量為1757億噸公里,其中煤炭達1554億噸公里。
3、從運量上看,朔黃線主要負責蒙西鄂爾多斯、陝西榆林、陝西西北部地區煤炭東運,2010年運量接近1.4億噸,預計十二五末達到2.5億噸,運量翻番;與此同時,與朔黃鐵路相連的港口正在加快發展,黃驊港二期擴容完善工程已經建成,具有1億噸下水能力,目前三期工程項目已經啟動,建成後將形成1.5億噸的下水能力。朔黃鐵路煤炭運量的增長將提升公司投資收益(個人認為,鐵路建設控股比單獨建設要划算。)
4、神華還會繼續在內蒙建鐵路。神華對其鐵路業務板塊有強烈的擴能需求,該公司計劃對所有線路進行擴能,擴能工程完成後,神朔線運輸能力可達2.2億噸,朔黃線3.5億噸以上,大准複線2億噸以上,包神線複線後1億噸以上。另外,還要新建五條鐵路線,其中巴準線運力規劃2億噸、准池鐵路運力規劃1.5億噸、塔韓線運力規劃 5000萬噸、黃大線運力規劃4000萬噸、榆神聯絡線 5000萬噸。
也就是說,到「十二五」末,神華鐵路運營里程將達到3358公里,其中新增1716公里。屆時,神華鐵路煤炭運輸能力將達到 6億噸以上。
5、2012年7月:神華與內蒙。雙方商定,神華集團將新增資金100億元,參與建設內蒙古自治區大准至集通鐵路的聯絡線、阿榮旗至莫旗、嘎魯圖至新上海廟、海拉爾至拉布大林至黑山頭、錫林浩特至赤峰以及霍林河至伊爾施等共六條鐵路線建設。同時,雙方還將共同推進嘎魯圖至新上海廟等鐵路項目建設的各項工作。
6、神華參股蒙華線,入股比例10%;唯一的大股東為鐵道部20%。收起
09-24 22:38來自雪球
轉發 | 分享 | 收藏 | 評論
回覆@漢尼拔: 神華呀不缺資源,都在集團裡面。中國也不缺煤資源,世界第一。不像石油,要滿世界找油,還必須合資開採,當地煉油才能運回來。神華不著急把他的煤資源變現,而且神華挖煤比較注重成本效應,不好挖的形不成規模效應的暫時先hold著。 煤這一塊目前缺的是運輸!所以神話投了大錢建鐵路,建港口,建船隊。你看神話銷售能力遠強於挖煤能力,為啥,別人的煤必需通過神華鐵路運,港口卸等,所以神華銷售能力遠勝於挖煤能力。 這還不是最狠的。神華電站更厲害。如果我們估算一頓煤到發電之後的價值是多少呢,大概是1100元。也就是坑口煤價的3倍,採掘煤價的5倍。無論如何,你總要用電的,神華發電就相當於中石化煉油,直接賣給消費者的。這也獲取了最終最大的價值。當然電價最後會便宜到比採煤成本更低嗎,我想暫時不可能。電價也在上漲中。 我看到這幾條的變化,遠勝於一個一般的小煤礦。所以神華真不擔心業績,幾乎是確定上漲的,只是速度問題。//@漢尼拔:回覆@Zugspitz:神華的優點:相對於其它的煤企,它的煤、電、運抵消了一部分行業的波動性。 資源類公司,2條: 1、資源儲備 2、開採成本 分紅率是一個看點,更重要的是未來的業績,業績如能向上,股價越向下,分紅率越高,類似於08年。 當然,08年有一個特殊性:4萬億。收起
28 :
GS(14)@2012-10-28 11:04:1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026544_C.PDF
保持到?
29 :
GS(14)@2012-11-03 14:58:032012-11-02 HJ
...
宜逢低吸納中線持有
神華為上市最大能源煤股,除產煤外,還有發電、鐵路、港口及航運,均與能源有關。今年煤炭價經過相當程度下跌,神華仍維持增長,不愧為行業龍頭。近期有消息指煤價將予市場化,大致對行業無影響,雖則全球經濟仍未容樂觀,但寄望轉穩並逐漸向好,燃煤發電暫時仍未能取代,煤炭業仍有可為,價格轉趨穩定勝於波動,對經營更為有利。
神華現價33.35 港元, 預期P╱E 10.3 倍,息率3.7%。股價近期上升後整固,更利日後發展,可逢低吸納中線持有,不祈求煤價急升,但自然增長亦可帶來合理回報,如有新收購,效果更佳。
戴兆
30 :
qt(2571)@2013-01-27 11:17:34今翅hihi鳥


=====================================================================================
http://money.163.com/13/0126/04/8M4BJIRA00251LJJ.html
神华170亿元项目遭叫停 一纸罚单揭开尴尬
2013-01-26 04:43:41 来源: 华夏时报 有1人参与
快速发贴
一个位于内蒙古包头总投资达170亿元的世界最大煤制烯烃项目,正被一张来自国家最高环保部门——环保部的罚单困住。有意思的是,该项目经过5年多前期投入建设,刚进入投资回报期短短两年。
这个项目隶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神华”)。1月22日,这张罚单被环保部在网站上公开,而来自神华的反应则是,称“已符合验收条件,正研究提请行政复议”。据接近神华的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神华该项目似乎并未全部停产。
170亿元项目遭叫停
1月22日,环保部公布的一张《行政处罚决定书》将神华带入了尴尬境地。
该“罚单”称,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包头煤化工分公司煤制烯烃项目,违反了“三同时”(环保设施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制度,责令其接到决定书之日起对该项目进行停产,在通过环保部环保竣工验收之前,不得恢复生产,并上缴10万元的罚款。
决定书显示,自2005年3月获得环保部环评批复开始建设,至2010年6月开始试生产,但是该项目“至今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未通过环保部门验收”。2012年10月26日环保部已经告知神华其违法事实、处罚依据和拟作出的处罚决定,而神华向环保部承诺当年12月完成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但其并未做到。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学位委员会主任、博导魏飞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此事可能是神华在项目前期设计上对环保不够重视引起的,应该主要是废水问题,要达到环保竣工验收的条件不存在技术难题,而是管理上的问题。
虽然看似一时疏忽才酿成此祸,但后果很严重。魏飞说,被环保部叫停应该对其影响挺大,马上会带来企业还贷等方面的压力,经济损失比较大,不小心就会过亿。
公开资料显示,该项目2011年净利润为10亿元,201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6亿元,而2012年神华对该项目的生产目标是55万吨,利润指标为12个亿。
据悉,决定书责令神华于2013年2月8日前将改正违法行为和履行处罚决定的情况书面报告环保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而神华是在1月15日接到的决定书。如神华对该决定没有异议,则有23天的时间来进行整改。
在停产带来的损失面前,10万元的罚款便显得微不足道了。
但让人意外的是,神华没有执行这份处罚决定书,反而被媒体曝出在“叫板”环保部。从一份发给媒体的情况说明获知,神华称已经具备验收条件,环保投资7.9亿元,目前无人机环境遥感监测结果合格,国家环保部已经启动环保竣工验收程序,包头分公司正在研究提请行政复议。
神华与环保部两方各执一词,就此,中宇资讯分析师王笑天向本报记者分析,有可能是两者所依据的标准不一样,在具体评测上有了出入。
但奇怪的是,神华一边称已具备验收条件并在研究行政复议,一边却自称已按要求缴纳了10万元的罚款。
据接近神华的业内人士透露,实际上目前该项目并未全部停产,损失应该不会太大,且估计停产时间应该不会太久。
神华的环保困扰
受罚单影响,神华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神华能源”)在A、H板上的股价却双双下跌。
去年12月21日,神华能源发布了关于收购控股股东部分资产工作进展的公告,之所以股价受影响,是因为煤制烯烃项目资产正处于进行注入上市的当口。
据此前机构预计,此次收购总价款为450 亿元左右,其中煤制油和煤制烯烃各200 亿元,煤炭50 亿元。收购煤化工资产主要包括鄂尔多斯108 万吨/年直接液化煤制油项目和包头60 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
对此,神华能源证券事务代表处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虽正在进行煤制烯烃项目注入上市工作,但是还未真正完成,所以目前不方便说什么。而神华集团的新闻办公室相关人员则称:“相关进展请关注公司官网。”
而神华能源201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为1200亿元,可见煤制烯烃项目总投资与上市公司201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持平,该类项目在整个集团业务当中的战略地位显然非常重要。
一位长期从事煤化工的专家告诉本报记者,煤制烯烃项目是国家战略性行业,投资大、回报率低,一般主要是资金实力雄厚的煤炭类和电力类国企在做,它们富有煤炭资源,然而要想回本也需要15-20年之久。
王笑天分析,煤制烯烃项目是高耗水的项目,尤其是在缺水的内蒙古等西北地区,对地表影响较大,但是环保投资的效益短时间内难以显现,这就造成了环保与经济利益间的对立。由此可见在煤制烯烃项目中环保问题尤为突出。
“神华在煤制烯烃上的技术比较成熟,处于领先的示范地位,包头项目也是一个示范性项目,这次的罚单事件恐怕主要是环保部给整个行业提个醒,在进行投资建设时需要谨慎一些,更要注重环保问题。”王笑天告诉本报记者。
31 :
greatsoup38(830)@2013-01-27 11:18:27全部化灰了
32 :
VA(33206)@2013-01-27 16:12:45神華170億項目遭煞停
中國神華(01088)於內蒙古一個總投資額達17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全球最大煤製烯烴項目,在經過5年多的前期建設後,近日突然被中國環保部發出《行政處罰書》,被勒令停產,項目隨時因而泡湯。
涉內蒙煤製烯烴
根據處罰書,有關項目由於違反了環保設施與項目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故環保部日前責令該公司立即停止有關項目的生產,罰款10萬元,並在環保部環保竣工驗收前,不得擅自復產。
有關項目總投資額龐大,前期建設已逾五年,近兩年才剛進入回報期,去年首六個月的實現利潤約六億元。神華其後則堅稱,項目已符合驗收條件,正研究提請行政覆議。
外國傳媒引述蒙古駐京大使報道,蒙古國與中鋁(02600)就煉焦煤供貨協議陷入僵局之際,正謀求拉攏神華,成為其被內地認為是全球最大未開發煤礦的Taven Tolgoi礦山項目的主要及最大合作夥伴,並稱已與神華就此進行了多次磋商,惟目前仍未有明確結果。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30127/00202_007.html
33 :
承天(1379)@2013-02-10 09:14:27神华喊冤内含玄机,停产只是一个传说
央企“斗法”环保部
"中国最大的煤炭集团为何会高调反击环保部的处罚决定?尚方宝剑在握的部委为何高调公布决定,却低调处理违规企业?一起司空见惯的环保违规案,其后又有何隐情?"
央企第一罚
“违规项目停产、罚款十万”,中国最大的煤炭企业神华集团领到了2013年环保部开具的第一张央企罚单。
2013年1月22日,环保部在其官方网站首页公布对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包头煤化工分公司(以下简称包头分公司)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称,2005年3月,该公司煤制烯烃项目通过环评批复,已于2010年6月投入试生产,但配套建设的环保设施至今未通过验收。
环保部认为,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六条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包头煤化工分公司违反了“三同时”——“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获知,事情源于地方政府配套的排污管线滞后,在2011年6月以前,近一年时间内,为不耽误煤制烯烃项目投料试车的进度,包头分公司将污水直接排入黄河中。
据悉,煤制烯烃项目配套的主供水管线、废水外排管线及雨水外排管线由包头市九原区负责建设,根据2005年8月17日包头市政府与神华集团公司签订的框架协议以及后期包头市政府的安排,最晚应于2010年4月30日前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
除开出罚单,此次环保部还要求,2013年2月8日前,包头煤化工分公司须将改正违法行为和履行处罚决定的情况书面报告环保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内蒙古自治区环保厅。
“正在风口浪尖,不接受任何采访。”尽管事发一周,1月31日,包头分公司党群工作部副主任李强仍婉拒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
公开资料显示,包头分公司煤制烯烃项目是世界首套、全球最大煤基甲醇制烯烃工业化示范工程,也是十一五期间国家核准的唯一一个煤制烯烃项目。
上述项目于2006年12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2010年5月全面建成,8月打通全流程,投料试车一次成功,生产出合格聚烯烃产品。2011年1月正式开始商业化运营。
相较其他项目,煤制烯烃项目被神华集团寄予厚望。包头分公司内部人士透露,神华集团总经理张玉卓在2012年便数度造访该公司。
金融危机后,神华即提出“科学发展、再造神华,五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的发展战略,在传统的煤炭产销之外,煤化工为另一新路。目前,神华已在内蒙古、宁夏、陕西、新疆等地筹建一大批煤直接液化、煤间接液化、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项目。
此次环保部的叫停令直指包头分公司,对神华而言,无异于当头一棒。
神华喊“冤”,冤从何来?
蹊跷的是,这样一起司空见惯的环保违规案,其后的演化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就在环保部叫停令公布1天后,2013年1月23日,神华集团和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分别在其官网发布两则内容雷同的澄清声明:包头分公司试生产至今,环保设施全部投入运行,污水排放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神华集团称,2011年3月29日,包头分公司提出环保验收监测申请,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受理了该申请,于2012年3月出具了《神华煤制烯烃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报告显示监测合格。当年6月1日,包头分公司向环保部递交了《项目验收申请报告》和《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环保部正式受理了该项目验收申请。
南方周末记者获得的材料显示,2012年6月29日,环保部曾发布《关于2012年6月份受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和调查结果公示的通告》,通告表明,经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监测验收,内蒙古神华包头煤制烯烃项目的废气、废水、噪声、污染总量控制均已达标。
此后,2012年8月16日至9月6日,环保部委托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和包头环境监测监察支队对该项目进行无人机环境遥感监测,监测结果合格,已经具备验收条件。
对于当时验收情况,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拒绝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
武汉市环保局法规处处长刘文洁分析认为,此案中环保部受理公司验收申请,并将“现场监测结果”予以公示,但未曾以正式文件批复通过验收。“只要环保部未作出通过验收的行政许可,项目就不能正式投产。”
不过,神华的公开“叫板”还是奏效。此前,“叫停令”一直被环保部置于官方网站首页。就在神华高调“反击”的第二天,这份索引号为000014672/2013-00027的行政处罚决定书“藏”了起来,隐匿于政府信息公开栏目下,公众需要输入譬如“煤制烯烃”等关键词才能一览全文,官网首页的链接已不见踪迹。
一名接近环保部的人士透露,类似在环保部官网首页删除行政处罚书链接并不鲜见。可以佐证的是,央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多在信息公开栏内,首页罕有出现。
上周,包头分公司总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被处罚主要是和环保部的检查程序在时间上没有接洽到位。他同时强调,包头分公司所有的配套环保设施均符合标准。
煤化工祸“水”
既然神华坚称一切合规,为何会接到处罚令?南方周末记者获悉,玄机在于,尽管包头分公司配套设施符合标准,但地方政府承建的污水外排管线却并未同步竣工。
这一切与“污水”有关。
与包头分公司同处包头九原区哈林格尔镇的西海渔场紧邻黄河,2011年4月份,暴涨的黄河水漫过河堤进入渔场,成千上万条肥硕的黄河鲤鱼暴死,渔场主人刘成义决定寻找真凶。
沿黄河上行,刘成义找到了包头分公司。包头市环境保护局环境监察支队信访办告知包头分公司,外排废水可能有超标现象,排入上述渔场的废水有三股,其中包头分公司排水量较大。
包头分公司排污真相,露出冰山一角。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得知,包头煤化工分公司自2010年打通全流程试产以来,由包头九原区政府承建的生产废水排放管线工程进展滞后,由此导致包头分公司外排生产废水一直未能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批复要求,排往包头市南郊污水处理厂,而是通过外排雨水管线经虎贲亥泄洪沟进入黄河。直到2011年6月30日,该管线才具备使用条件,但也只能排到昆都仑河。
包头分公司声称,外排含盐废水在黄河稀释作用下,环境影响在可控制的环保容量之内,与死鱼没有关联。但其仍与哈林格尔镇政府达成意向,向刘成义赔付部分资金,同时哈林格尔镇新打三口地下深井,采用地下水解决鱼塘的用水问题。
为不影响煤制烯烃项目投料试车进度,2011年4月11日事发之后,包头分公司曾与九原区政府和包头市多部门协商,采取临时排放方案,即先修通排昆都仑河的11公里管线。
正是外排管线建设,导致包头分公司违反了环保部的“三同时”制度。
上周,包头分公司的一位高层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透露,“当生产线负荷处于80%时,排放出来的污水经过处理后,是可以完全达标的。但负荷一旦提高到90%甚至更高,污水处理设施就满足不了生产要求。”
据悉,包头分公司的污水处理设施包括生化处理站、脱硫废水处理站、回用水超率反渗透处理,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天环境)为总承包商。就在神华发布澄清声明3天后,博天环境亦在其官网声明,本次包头分公司煤制烯烃受罚,与博天公司总承包建设的污水处理工程无任何关联性。
2月5日,南方周末记者致电包头九原区委宣传部长张春霞,她表示对剩余的外排管线建设进度并不知情,而主管领导均在基层调研,春节之后才能答复。
而包头分公司上述高管则信心满满,他表示,在向环保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提交验收申请后,有信心通过。
暧昧的结局
南方周末记者获知,目前,包头分公司已提请行政复议。根据《环境行政复议办法》第三十三条之规定,环境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与神华喊“冤”相伴的是,环保部的叫停令并未真正施行。
2013年1月30日,包头市郊外的九原区哈林格尔镇土黑麻淖村外,巨大的钢架、耸立的烟囱,在落日的余晖里,仿佛一片工业装置艺术区。不过,进出的车辆和从厂房上空的白烟,提醒人们这里是一条昼夜不息的生产线。
本文截稿时,距离环保部叫停该项目已经半月有余,而南方周末记者了解到,尚未有环保部官员督查落实《行政处罚决定书》停工的决定。包头分公司一位环保工程师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承认,确实没有停工。
而包头分公司总经理武兴彬则对外界透露,包头分公司并无对抗环保部的意思。如果停产,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他还解释,包头市哈林格尔镇在夜间最低气温在零下十多度,昼夜温差大。如停产将可能发生管道爆裂、有害气体泄漏等严重事故。
除了安全方面的考量,化工装置停工难、开工更难。神华的煤制烯烃装置一停工,所带来的损失巨大。据估算,该装置停工一天的损失估计超过410万元,一个月的损失则为1.23亿元,占到了该项目一年净利润的1/10以上。
2012年,该煤制烯烃项目计划全年生产聚烯烃产品52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亿元以上,利润总额10.8亿元。
在强大的质疑声中,这场环保斗法开始变得“暧昧”许多。2013年2月2日,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在官网上撤下了那条火药味十足的声明,环保部则默认了自己的软执法。
一位不愿具名的环保专家表示,企业环保违法成本低,环保部门居然只能最多处以区区10万元罚款,而所谓“责令停产”根本就是一个传说,根本难有执行力。他认为,如果没有将违规企业关进“笼子”里的更有效机制,指望“依法行政”来解决环境问题,只能是乌托邦梦想。
全文:
http://www.infzm.com/content/87907
34 :
greatsoup38(830)@2013-03-03 13:00:00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e4we.html
貓子曰2013-03-02 17:39:21 [舉報]
財兄,一直以來非常敬佩你的穩健和對風險的深刻認知,覺得你的選股也很獨到,能說說現在怎麼看中國神華嗎?
博主回覆:2013-03-02 17:54:57
神華的優勢在於一條龍下的利潤互補,去年至今現貨煤價持續下跌,但是神華佔了一半是合同煤,我估計神華合同煤這部分的單價還能夠保持上漲。另外煤價下跌但神華的電廠盈利同時也增長了,運量上升也能夠帶來利潤增長。我估計今年能夠做到每股盈利大概2.5元人民幣左右。
35 :
simonwor(34306)@2013-03-23 07:21:1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323/news/eb_ebd1.htm
神華預告今年銷量零增長
2013年3月23日
【明報專訊】去年煤價大跌令中國神華(1088)煤炭分部經營溢利減少3.5%,但電力及鐵路業務彌補下,全年純利增長6.6%至488.58億元(人民幣.下同),是三大煤企中唯一能保持盈利增長。不過,神華預計今年銷量將錄得零增長,兗州煤業(1171)更預計今年銷售下跌4.6%,顯示煤炭市場仍未擺脫頹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 ... aily&issue=20130323
神華擺烏龍 業績外洩 網民揭發 公告被當垃圾
【本報訊】煤股龍頭中國神華(1088)擺烏龍,原定昨晚在上海交易所網站公佈去年業績的神華,業績公告在正式公佈前竟被胡亂棄置,昨日下午被內地網民將公告放到網上;有內地律師認為,雖然事件明顯是出於疏忽,但提早公佈業績屬於內幕消息,或會構成神華違規。
記者:鄧偉忠 石永樂
神華約於昨晚9時在上交所上載A股業績公告,根據公告,按中國會計準則,集團去年純利增長5.9%至476.61億元(人民幣.下同),每股盈利2.396元,與網上流傳的業績公告相片比較,各項數據完全一致。據《中國網》引述內地律師意見稱,業績於正式公告前流出,可能構成神華訊息披露違規。
或構成訊息披露違規
翻查內地網站,神華是次「擺烏龍」是源於有網民發現,該份並未正式公佈的業績,被人當垃圾般棄置在影印店內,最後被拍成照片放到網上。不過有市場人士認為,雖然業績資料提早洩露,但由於照片上載時,香港及內地股市均已收市,在不影響股票交易情況下,估計問題不大。
尤幸擺烏龍事件未有影響神華去年表現,按國際會計準則,神華去年純利增長6.6%至488.58億元,優於市場預期,主要由於集團去度煤炭銷量急升19.9%至4.65億噸,但平均每噸煤價卻下跌約1.9%至427.8元,主因內地現貨售價急挫接近一成。不過,神華擬放緩銷量增長速度,預期今年度煤炭銷量將維持約4.65億噸,與去年相同,但在發電及煤炭貿易業務帶動下,預期明年度收入只微增8.4%至2714億元。神華去年第四季純利100.91億元,按年及按季分別減0.3%及16.1%;末期息0.96元。
兗州煤去年少賺三成
另一煤股兗州煤業(1171),由於受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影響,拖累煤炭價格急速下滑,為集團帶來經營壓力,即使期內銷售煤炭增加46.5%至9,415萬噸,但由於煤炭銷售平均價格每噸下跌108.41元,拖累集團盈利倒退30.3%至62.19億元,末期息0.36元。期內集團經營業務現金流大跌63.8%至65億元,按年減63.8%,煤炭業務銷售成本卻增64%至415.9億元,主因外購煤銷量增加使銷售成本增加。
集團確定今年目標煤炭銷售8,985萬噸,按年減少430萬噸,但決定大幅調高今年資本開支目標,由66.2億元急升81%至120億元,資金來源來自集團資金、銀行貸款和發行公司債券。
36 :
greatsoup38(830)@2013-03-23 18:04:07http://finance.china.com.cn/stoc ... 30322/1346273.shtml
中國網3月22日訊 今日午後16時左右,有網友爆料煤炭龍頭中國神華2012年度報告遭提前洩露。而該公司真正披露年報時間應當是3月22日晚間,截至18:40分,中國網財經記者通過查閱上交所網站,尚未發現中國神華相關披露信息公佈。
上述網友爆料稱:「中國神華今晚即將披露的年報,在打印店裡如同垃圾一般堆著,被我們無意間看到並留下此證,暴汗!」
而這份遭提前曝光的中國神華2012年度報告部分信息顯示,該資料為「合併利潤表」部分。該表顯示,神華2012年營業收入為250,260百萬元,同比增加19.61%;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7,661百萬元,同比增加5.93%;基本每股收益為2.396元,同比增加5.92%。同時,該表末尾還標註了「此財務報表已於2013年3月22日獲董事會批准。」的字樣。
根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四條規定:「在內幕信息依法披露前,任何知情人不得公開或者洩露該信息,不得利用該信息進行內幕交易。」
對此多位網友提出了質疑,認為可能涉嫌信披違規。中國網財經記者及時連線上海市華榮律師事務所許峰律師,許律師表示,公司早於指定媒體披露如此重要的信息肯定是違規的,儘管是該爆料信息來源於打印店,但過失也是違規。同時許律師認為應該提醒神華公司保持謹慎,這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必須重視起來。
記者繼續連線中國神華董秘、證券事務代表及投資者關係部,截至18:40分這三個部門的電話均無人接聽。

37 :
greatsoup38(830)@2013-03-24 16:49:371088
盈利增10%,至720億,輕債
38 :
greatsoup38(830)@2013-05-04 19:36:381088
39 :
simonwor(34306)@2013-05-17 00:30:0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516/news/eb_ebc1.htm
神華首4月銷售升5.5%
2013年5月16日
【明報專訊】內地電力增長放緩,以致煤價進一步跌至新低,煤炭巨企中國神華(1088)及中煤能源(1898)最新發布數據,首4個月銷售及產量增長均相當疲弱。受此影響,三大煤股均逆市下跌,中煤能源大跌5.56%,是跌幅最大的恒指成分股。
神華4月份煤炭銷售量按年增長13.6%至4180萬噸,產量增長3.3%至2530萬噸。但受首季惡劣的情影響,首4個月銷售平均只增5.5%,大幅低於去年同期15%的增幅。中煤4月份煤炭銷量增8.2%至1287萬噸,但首4個月只有5.1%增長,產量增長僅為1.1%,遠低於全年5%的目標。
40 :
qt(2571)@2013-06-27 22:12:08鬥劈價, 由大佬做起
==========================================
http://money.163.com/13/0627/00/92BA8F0I00253B0H.html
中煤神华大幅下调煤价 同煤伊泰跟风降价
2013-06-27 00:43:08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有0人参与
分享到
近日,国内两大煤炭巨头中国神华 (601088,SH)和中煤能源(601898,SH)纷纷调降煤炭挂牌价,引发了市场连锁反应。
昨日(6月26日)有信息显示,继这两巨头大幅降价后,大同煤业(601001,SH)、伊泰B股(900948,SH)等煤炭企业也开始跟风降价。
秦皇岛煤炭网分析师高兰英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目前有公开文件而且普遍降价的只有中煤能源一家,神华只是在某些煤种和某些港口进行了小范围内有针对性的降价。
至于煤炭大幅度降价是否与目前的“钱荒”有关,中煤能源投资者关系部相关人士表示,关于降价的问题“不方便评论”,但目前公司资产负债情况良好。
两巨头降价
据媒体报道,中煤能源煤炭销售公司24日重新调整了最新一期平朔现货动力煤北方港口的挂牌价格,相比前一期有了大幅下调,其中5500大卡动力煤较上周下调28元/吨,已跌破600元/吨;5000大卡动力煤价下调10元/吨。
中煤能源动力煤挂牌价一出,中国神华即将此前公布的现货煤炭挂牌价格作废,重新制定价格。
两巨头竞相降价引起了其他中小煤企的跟风。据大智慧通讯社报道,大同煤业和伊泰5500大卡动力煤价也相继下调至580元/吨,与中煤能源、中国神华调整后的5500大卡动力煤价价格几乎相当。
中煤远大咨询中心分析师张志斌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两大巨头此次调价后,进口煤价格优势不再明显,但是会让更多中小煤企陷入停产、限产的处境,目前一些煤企在秦皇岛港的办事处已经接到了客户要求降价的意向。
巨头降价已经波及到了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昨日秦皇岛煤炭网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本报告周期(6月19~25日)5500大卡动力煤的综合平均价格报收603元/吨,比前一报告周期下降4元/吨,环比降幅继续扩大,而此前该指数一直延续一周降1元/吨或2元/吨的幅度。
秦皇岛煤炭网李学刚分析认为,国内部分主要煤炭供应企业大幅调低价格所引发的跟风降价和市场恐慌情绪,是导致本期煤价格降幅进一步扩大的主要原因。
与“钱荒”有关?
“现在真正出现调价文件和普遍调价的只有中煤能源一家。”秦皇岛煤炭网分析师高兰英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中煤能源各种销售方式的价格都在下调,神华则是在某些煤种和某些港口进行了小范围内有针对性的降价。
煤炭市场的低迷由来已久,但是两大巨头缘何选择此时大幅降价?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神华有针对性地调价或许缘于目前气温逐步升高,怕一些煤垛存在自燃风险,但中煤能源普遍大幅度降价的原因不得而知。
目前恰逢金融市场“钱荒”,加上临近半年末,煤炭巨头此时降价难免引发市场关于“降价促销”的猜测。
对此,中煤能源投资者关系部相关人士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时明确表示,“目前公司资产负债情况良好”,针对降价问题,他表示“目前暂不方便评论”,但之前媒体报道中所提及的一些内容与事实不符。
安邦咨询一份最新的分析材料显示,“钱荒”将令煤价再度承压。受“钱荒”影响,预计多数银行将收紧“非必要性”贷款业务,对于原本已受重点监管的钢铁、建材、煤炭等“两高一资”行业和部分中小企业而言,未来贷款需求难免会受挤压,还贷压力也将加大。为此,一些贷款额度较高、资金链偏紧的贸易商已开始择机低价出货套现。
41 :
qt(2571)@2013-06-27 22:37:433年底無左, 搵張7~8年的

42 :
鱷不群(1248)@2013-06-27 23:20:37仲有排跌

43 :
Louis(1212)@2013-06-28 00:01:0842樓提及
仲有排跌
見到10元嗎?
44 :
鱷不群(1248)@2013-06-28 00:06:0943樓提及
42樓提及
仲有排跌
見到10元嗎?
希望見到
45 :
skfv(15984)@2013-07-03 18:29:23低處未算低......
46 :
屳家hihihi(35700)@2013-07-03 19:06:30粗略估計當佢煤炭收支平衡唔駛蝕
發電部份比10PE佢既話
值$13
47 :
greatsoup38(830)@2013-07-03 21:49:05上市價7.5元
48 :
greatsoup38(830)@2013-07-03 21:51:04http://www.sxcoal.com/coal/3284405/articlenew.html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日前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的決定,修改後的《煤炭法》去掉了煤炭生產許可和煤炭經營審批的有關條款。業內人士透露,有關部門的具體政策措施有望下月出台。相關分析認為,存續近20年的煤炭生產許可證、煤炭經營許可證將正式退出歷史舞台,鋼鐵、電力等用煤大戶對於煤炭來源的選擇餘地將拓寬,用煤成本下降或是大概率事件。
市場化程度提高
實際上,煤炭生產、經營雙證的取消,早在兩月前就能找到「蛛絲馬跡」。國務院於5月下發《關於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將企業投資國家規劃礦區內新增年生產能力低於120萬噸的煤礦開發項目核准,由國家發改委下放至省級投資主管部門。
能源分析師李廷表示,煤炭經營審批制度是依據《煤炭法》設立的,雖然國務院的決定中並沒有提及取消煤炭經營許可證,但提到了「另有16項擬取消或下放的行政審批項目是依據有關法律設立的,國務院將依照法定程序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修訂相關法律規定」。
記者經查閱獲悉,1996年公佈實施的《煤炭法》第四十八條規定,「設立煤炭經營企業,須向國務院指定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提出申請;由國務院指定的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依照本法規定的條件和國務院規定的分級管理的權限進行資格審查;符合條件的,予以批准。申請人憑批准文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從事煤炭經營。」相關分析認為,當時頒發煤炭經營許可證,初衷是為了維護煤炭生產、經營秩序,但由於審批環節較為複雜,反而增加了煤炭生產經營企業的負擔。
李廷介紹說,之前,煤炭生產企業想要正常生產,需要取得採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礦長資格證、礦長安全資格證等六證。隨著《煤炭法》的修改,存續多年的煤炭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將正式「壽終正寢」。
能源分析師認為,生產、經營許可證取消對煤炭市場來說是個好消息,不僅有利於煤企降低管理成本,同時有能力、有條件的企業均可以從事煤炭經營,這有利於煤炭市場化程度的提高。
下遊行業或受益
長期來看,隨著生產、經營許可證的取消,煤炭行業將吸引更多資本參與到開採和貿易環節,而處於煤炭下游的鋼鐵、電力等行業企業對煤炭來源的選擇餘地或將拓寬。
但是,本輪「雙證」的取消,伴隨著煤炭市場的持續低迷。在供過於求、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作為「風向標」的煤炭巨頭中煤能源、中國神華日前大幅下調煤炭價格,更是強化了煤價近期仍然難有起色的悲觀預期。李廷分析認為,雙證取消意味著煤炭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不過,由於自去年以來煤炭市場持續低迷,競爭趨於激烈跡象暫時還不明顯。
煤炭行業分析師表示,隨著用煤大戶鋼鐵、電力等公司供應用戶的增多和選擇餘地的加大,燃料成本降低將是大概率事件。
上述能源分析師則相對謹慎,他認為,目前規模較大的鋼廠和電廠都有自己固定的煤炭供應商,而對於新進入的煤炭生產和貿易企業而言,品質的可靠性、供應的穩定性等多個方面都需要時間來考察,因此,煤炭龍頭企業的地位短期內仍然不可撼動。
49 :
qt(2571)@2013-07-19 22:31:51又黎...
=========================================
http://money.163.com/13/0719/02/9446N5VM00253B0H.html
神华再次大幅降价 山西煤企欲抱团应对
2013-07-19 02:57:53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有13人参与
分享到
河北沧州黄骅港码头是神华集团在北方最重要的港口煤炭集散地,在继6月初的第一轮大降价之后,神华集团在这里引发的第二轮降价潮再次震动整个环渤海区域。
7月18日,中煤远大煤炭分析师张志斌对记者证实,目前神混一号5500大卡最新成交价570元/吨,而在7月初该价格为575-580元/吨,而该煤种占据黄烨港同等煤种市场比例的20%-30%之间,“导致贸易商抛货现象普遍”。
面对市场销售的寒潮,神华集团的应对策略不止于此。据记者了解,神华正在酝酿将煤炭定价权从集团总部下放到销售子公司,让其自主定价抢占市场。
“降价已经成为煤企们的共识,而这次大潮由神华、中煤两大央企发动,中小煤企或会更多退出市场。”在内蒙古煤炭商人杨邦看来,神华、中煤的调价步调极为一致,甚至在6月底第一轮降价就在一天内同时进行。
6月24日,中煤能源煤炭销售公司将其在北方港口的动力煤挂牌价格下调,发热量5500大卡的平混2/8号价格为582元/吨,一日内降28元/吨;随后神华集团即将此前公布的现货煤炭挂牌价格作废,5500大卡的神混一号挂牌价定为582元/吨,与中煤相同。
第二轮降价
在煤炭央企的价格冲击之下,7月17日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本期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583元/吨,环比上周下跌9元/吨,为去年8月1日以来单周最大跌幅。这一价位较2011年6月的850元/吨下跌31%。
长安能源首席咨询分析师李廷认为,环渤海5500大卡动力煤实际成交价年内底部预计在550元/吨,这个时间节点有可能在9月底,“最近跌的快点反而有助于市场尽快企稳”。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17.9亿吨,同比下降3.7%;煤炭销量17.5亿吨,同比下降3.8%,26家大型煤炭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额达46.6亿元,亏损面28.9%。
“大型煤企拿矿较早,且大矿开采相对容易,相对中小煤企更有优势。”张志斌说,从目前整个市场销量、大秦铁运煤炭运量结果中分析,比例上升的都是大型煤企,而中小煤止则处于下降通道中。
16个省区煤炭产量出现同比下降。分企业看,国有煤矿产量普遍增加,前5个月国有煤矿产量同比增长1.1%;地方煤矿出现了大量停产、减产现象,前5个月非国有煤矿产量同比下降13.9%。
山西煤企谋联合稳价
值得注意的是,在河南、山东、山西、安徽等地纷相施行“煤电互保”以稳定煤价之后,各地正在形成煤炭价格联盟以稳定当前急剧下跌的煤价。
以山西为例,山西焦煤、同煤、阳煤、潞安、晋煤等五大煤炭集团近期商讨实施抱团经营,按照“同区域、同煤种、同质量、同市场、同价格”,由重点煤炭企业牵头建立统一协调机制,统一确定煤炭销售策略,一个口径对外,杜绝内部竞争和压价竞销,动态稳定全省煤炭价格。
山西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煤价持续下跌,煤炭大省山西大部分煤炭企业的煤炭销售价格已逼近生产成本线,1~5月近半煤炭企业亏损,超过1/10的煤炭企业停产。大企业方面:大同煤矿集团处于亏损状态,山西焦煤、山西煤运、潞安集团也仅微利,11家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仅为2.08%。
张志斌解释,企业抱团并不能阻止煤价下行的趋势,“大家只是要求价格缓慢下跌,别乱杀价,其主要有两条目标:动态稳定省内煤价,维持对小煤企的价格优势;在电厂那不能损失太多的利润”,但此也会加速中小煤企退出市场的步伐。
有意思的是,在煤炭黄金十年结束的背后,纵使是煤市寒潮之下,大型煤企的扩产路途并未戛然而止。
山西省煤监局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山西计划建成竣工矿井150座,新增产能1.35亿吨/年。据悉,规划中的矿井分别为山西焦煤15座、同煤集团12座、阳煤集团8座、潞安集团6座、晋煤集团7座。而在2012年,山西新建矿井仅达124座。
煤炭专家黄腾对此表示忧虑。在其看来,在产业过剩及新能源冲击的背景下,煤炭产能淘汰周期开始,淘汰落后产能10亿吨,煤炭行业才能回到整体供求平衡期。“但是如果新扩产的产能填补了退出市场的产能,而这些新扩充的产能又是由大型国企担纲,煤业回暖的周期是不是又会延长,而数年之后谁又为这些决策买单呢?”
50 :
greatsoup38(830)@2013-07-20 10:11:41電呢排應該極好
51 :
qt(2571)@2013-07-20 10:17:4750樓提及
電呢排應該極好
都上左好多了.
摶對家撈底啦
52 :
greatsoup38(830)@2013-07-20 10:22:2651樓提及
50樓提及
電呢排應該極好
都上左好多了.
摶對家撈底啦
無錢買啦
53 :
qt(2571)@2013-07-20 10:23:1252樓提及
51樓提及
50樓提及
電呢排應該極好
都上左好多了.
摶對家撈底啦
無錢買啦
有都咪去住.
54 :
greatsoup38(830)@2013-07-20 10:23:4953樓提及
52樓提及
51樓提及
50樓提及
電呢排應該極好
都上左好多了.
摶對家撈底啦
無錢買啦
有都咪去住.
太多野想買
55 :
MrYeung(15476)@2013-07-25 19:52:251088
56 :
MrYeung(15476)@2013-07-26 20:02:411088
57 :
MrYeung(15476)@2013-07-29 21:02:401088
58 :
GS(14)@2013-08-25 18:13:031088
盈利降10%,至246億,輕債
59 :
MrYeung(15476)@2013-08-27 21:09:361088
60 :
greatsoup38(830)@2013-10-26 23:58:20盈利仲是穩定
61 :
greatsoup38(830)@2013-10-27 00:04:00減左投入
62 :
MrYeung(15476)@2013-10-29 22:10:281088
63 :
MrYeung(15476)@2013-12-19 20:25:461088
64 :
greatsoup38(830)@2013-12-24 00:25:01買電廠
65 :
MrYeung(15476)@2014-01-20 20:57:271088
66 :
mannishmark(26310)@2014-03-08 23:30:061088 report
67 :
GS(14)@2014-04-14 15:55:381088
盈利降8%,至455億,輕債
68 :
qt(2571)@2014-04-15 13:15:38http://zqrb.ccstock.cn/html/2014-04/15/content_413141.htm
神华黄骅港被举报存黑幕交易
公司称已成立专门调查组
业内人士称,采取做价套利方式操作的贸易商很多,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只不过此次被揭发出来
■本报记者 李春莲
近日,神华遭到近十家煤炭贸易商的联合举报。该举报称,煤炭贸易商与神华员工内外勾结,做价套利以谋取高额利润。这种操作手法引得其他很多贸易商被迫效仿,影响了煤炭市场的正常运行。
对此,神华已经成立专门的调查组调查此事,并请求司法机关介入调查。
神华新闻宣传处处长郝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此事还没有调查结果。
而值得注意的是,煤炭贸易商内外勾结做价套利在行业内很常见,已经成为不能说的秘密。有多位煤炭行业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神华通过这种方式扩大了市场份额,电厂则赚取了利润,可谓互惠互利之事。此外,只要和电厂关系硬,有的贸易商也能直接通过关系送劣质煤进入电厂。
被举报做价套利
神华已成立调查组
4月初,一份由近十家煤炭贸易商联合举报的材料被送达至国家信访局、国家质检总局和神华集团,部分煤炭贸易商买通神华员工“做价”套利。
举报材料称,神华旗下的黄骅港存在大量煤炭黑幕交易,部分不法煤炭贸易商不惜花重金买通神华销售公司和第三方商检机构有关人员作假、以低卡的神华煤价格购买到高卡神华煤,谋取高额利润。这种内外勾结的操作手法引得其他很多贸易商纷纷被迫效仿,影响了煤炭市场的正常运行。
比如装船的是5300卡-5500卡的煤,一些公司买通取样人员化验后变为5000卡左右的煤,则以5000卡的价格购买。到南方港口卸货时,化验结果又变成了5500卡。
此外,被举报的煤炭贸易商包括浙江华邦燃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邦燃料”)和宁波丰华煤业有限公司。
而值得注意的是,华邦燃料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公开资料显示其煤炭销售量在200万吨以上。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华邦燃料迅速成为浙江省第二大煤炭贸易企业。
对此,4月11日,神华在官方网站上发表声明称,公司获知举报信息后高度重视,销售集团在第一时间成立了工作组进行调查。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查清事实,我们将向上级纪委汇报相关情况,请求上级纪委的督导和支持。同时,我们将向有关司法机关报案,请求司法机关介入调查。
神华新闻宣传处处长郝华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此事还没有调查结果,这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查清楚的,需要时间。有结果会第一时间向媒体宣布。
此外,4月10日,神华销售集团纪委书记邢伦对媒体表示,神华黄骅港自动化程度非常高,人为控制的环节比较少,做手脚的可能性比较小。接下去还会查,目前只是初步阶段。
贸易商内外勾结
已成行业潜规则
“我们现货商认为这种事情很平常,在业内是经常出现的。”有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说,这种行为有时候是默许的。你想想,煤价一直跌,处于买方市场,电厂为什么要用某个煤企的煤呢?
他还表示,现货贸易采取上述方式操作的贸易商很多,只要和电厂关系硬,有的贸易商也能通过关系送劣质煤进入电厂;有的贸易商可以买通检验机构,成批次的煤炭,只化验特定区域内的。这种事实际上已经成为行业潜规则,只不过此次被揭发出来,而且主体是神华而已,其他煤企也存在这样的事儿。有的电厂接煤的时候也可以操作,因为卸货的时候会分堆。
不难发现,通过上述方式,煤炭贸易商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电厂销售煤炭,必然就会获取大量订单。而这样做的后果则是,扰乱了煤炭市场本来的秩序,没有竞争力的煤炭贸易商无利可图只能“下岗”。
此外,今年以来,煤价仍旧不断下跌,几近于成本价,煤企只能通过增大产销量的方式来维持利润,在这种情况下,包括神华在内的煤炭巨头不得不通过降价的方式来扩大市场,受此影响,煤炭贸易商盈利的空间越来越小,也开始慢慢退出煤炭市场。
在上述人士看来,随着煤价不断下跌,神华的销售压力很大,上述方式也是为了控制市场,可以说互惠互利之事,神华赚取了份额,电厂赚取了利润。
69 :
GS(14)@2014-04-27 18:50:161088
70 :
GS(14)@2014-08-28 22:04:59盈利降1成,至225億,輕債
71 :
GS(14)@2014-09-04 01:34:25
72 :
greatsoup38(830)@2014-12-27 21:45:1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1224/news/ea_eac1.htm
神華集團 兩日3高層落馬
2014年12月24日
【明報專訊】據中紀委網站資料,中國神華(1088)母企神華集團旗下神華能源的原副總裁華澤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在受查,這已是兩日內第3名神華高級管理層落馬。另外,中鋁(2600)母企中國鋁業公司前總經理孫兆學亦被指違紀受賄,遭開除黨籍。
神華能源副總裁 嚴重違紀違法受查
據中紀委網站,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裁華澤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調查。 資料顯示,華澤橋自2004年11月起擔任中國神華能源的副總裁,負責公司銷售工作,他同時亦是神華煤炭運銷公司董事長。
這是繼前日神華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文江、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安全監察局主任師劉寶龍被調查後,神華第三位高管落馬。神華H股昨日跌1.7%,報23.05元。
中鋁前總經理被開除黨籍
另外,中鋁母企中國鋁業公司前總經理孫兆學嚴重違紀問題立案審查,他被指利用職務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收受巨額賄賂,以及與他人通姦。中紀委宣布開除孫兆學黨籍,並將有關涉嫌犯罪問題及線索亦會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中鋁H股昨日挫2.5%,報3.54元。
73 :
greatsoup38(830)@2015-01-07 00:31:21發債
74 :
greatsoup38(830)@2015-01-07 00:31:22發債
75 :
greatsoup38(830)@2015-01-07 00:31:41grade 不錯
76 :
greatsoup38(830)@2015-01-26 01:11:452015-01-19 HJ
神華能源電力業務貢獻料增
神華能源(01088)將發行三項美元債券,有擔保,無抵押,售予專業投資者,獲良好評級,集資用於境外項目及償還境外貸款,掌握美國利率上升之前,安排中長期債務,可受惠於未來的利率上升,以及人民幣滙率的可能長期升勢。
三項美元債券,各為5 億美元,3 年期息率為2.5%,5 年期為3.125%,10 年期為3.875%,不說利率便宜,至少並不高昂,日前神華在國內發行50億元(人民幣.下同)超短期融資券,期限270天,利率4.55%,已較當日9 個月期SHIBOR?0.091%,雖無滙率風險,而美元債券相對較低,可視作有利安排。
神華的財務狀況相當健康,去年中的淨借貸總權益比率低於10%,而常為財務作出適當安排,務使財務費用處於較低水平,況且神華仍在發展中,去年調整後的資本支出約486億元,年中只完成約160億元,去年下半年的承擔達326億元,而下半年的新增投資及獲核准項目,投資額在500億元以上,儘管資本額只佔20% 至40%,餘額將以銀行貸款解決,但自付資金亦達100多億元,適當時候對原有債務作出調整或是再融資,對日後的財務應有幫助。
神華雖以煤業為主,而投資電力也為數不菲,特別是在持續增加中。去年至今,已公布核准興建電廠項目共六項,總裝機容量10700兆瓦,投資達421億元,相信有關工程快將展開。神華2013年底在電力業務的總資產1784億元,佔總資產37.5%,新批的項目將使電力資產增加23%,還未計算已在興建中及已核准尚待開工建設的項目。
去年中,控股公司為免同業競爭,啟動對神華注資方案,涉及14項資產,神華已決定收購其中部分,包括營運中裝機容量約3500兆瓦,該等收購佔2013年底股東權益及盈利低於1.5%,規模不大;如以應佔電力資產計,比例則較高。
神華的業務除了煤炭及電力外,還有運輸及煤化工,去年上半年總收入1292億元,增長0.4%,主要是售煤量下跌3.3%,而售電量則增1.1%。在合併抵銷前,煤炭佔經營利潤比率為45%,電力為28%,運輸佔24%,煤化工只佔3%,上年同期的比率,分別為56%、22%、20% 及2%。應注意的是,合併抵銷後比率將有變化。
去年上半年煤炭表現差電力表現增已見於上述比率,是較明顯的升降,煤炭由56%降至45%,電力由22%升至28%。
神華去年上半年純利約減10%,至227.75 億元,主要是煤炭銷量減3.3% 及售價跌9.3% 的影響,電力及其他業務則有增長,使整體業績的跌幅不致太大,煤業及電力兩項業務有互相平衡作用,煤價跌電力成本亦跌,盈利則增。
煤炭業仍繼續發展
在現有計劃中,神華仍繼續發展煤炭業,若干煤礦獲採礦許可證,亦向蒙古國提交煤礦投標,亦有內蒙古鐵路項目獲准,較為特別的是中標湖南保靖頁岩氣項目,已進行勘查中,部分鑽井已實現點火,證明具勘探潛力,但表示開發前景存在不確定性。而電廠持續獲批多項,預期成為未來發展主力,料可抵銷部分煤炭業的不利影響。
神華受煤價影響大,去年股價跌1.5%,高低價24.22 元(港元.下同)及18 元,現價21.9 元,往績P/E 7.65 倍,息率5.22%,2014 年實際數據會有變動。近期股價走勢平平,未受電力股的升勢所帶動。但由於神華的電廠在發展中,未來電力提供貢獻將增加,在對神華作出評價時,宜酌量考慮電力比例在上升中。
戴兆
77 :
greatsoup38(830)@2015-02-10 23:32:55盈利下降
78 :
greatsoup38(830)@2015-06-09 01:27:0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08/news/ec_ecb1.htm
【明報專訊】中國神華(1088)公布,該公司於昨日收到控股股東神華集團的通知,該公司高級副總裁郝貴正在接受有關機關的司法調查,不能正常履職。公司股價上周五微跌0.14%至19.10元,美國ADR則報19.07元。公司稱,將根據有關調查情做出進一步決定。
涉高級副總裁 生產經營未受影響
目前生產經營運行正常、未受影響。資料顯示,郝貴擁有博士學位,自2011年5月起擔任中國神華高級副總裁,亦為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郝貴曾任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神華集團副總經濟師、神華蒙西煤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等職位。
去年底,神華系兩日內三高管落馬。去年12月22日和23日,神華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文江、神華寧夏煤業集團安全監察局主任師劉寶龍,以及中國神華能源股份副總裁華澤橋相繼落馬,接受調查。
79 :
GS(14)@2015-07-09 16:06:4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9/news/ec_ecj1.htm
信証中石化盈喜喜
2015年7月9日
【明報專訊】中央動員救市,中資企業也力圖「自救」,爭相推出好消息,為大市喜。當中,中信証券(6030)及中石化(0386)先後發盈喜,似要為脆弱的股市及時打上一支強心針。此外,不少中資企業也獲母公司出手「維穩」,包括券商股海通國際(0665)和國泰君安國際(1788)昨晚便再獲控股股東增持。
中信証券通告表示,預料今年上半年業績將會大幅提升,又指6月份淨利潤已按月上升1倍,至23.8億元人民幣,另公司同時擬籌集約10億港元,用作購買H股股份。此外,中石化也一連公布兩項好消息,該公司除預料今年首季純利增長可達10倍以上外,也表示獲母公司增持其A股股份,中石化子公司上石化(0338)亦預料今年上半年業績能轉虧為盈,預料期內盈利達16.8至17.8億人民幣。
海通國際再獲母公司增持
然而,海通國際也再獲母公司海通國際控股增持股份,已為6月30日以來第4次增持,加上昨日增持約5447萬股股份,令持股量增至59.23%。國泰君安國際同樣繼前日獲母公司國泰君安增持約335萬股股份後,昨日再增持約410萬股股份,令持股量增至65.44%。而海通證券也於A股市場宣布,將會以不逾216億元人民幣回購其A股及H股,而該公司截至6月底止自有資金為686億元人民幣。
除券商外,昨天亦有不少中資企業同樣獲母公司在低位增持,包括中國神華(1088)及中航化工(2357),另中國燃氣(0384)也回購1473萬股股份,相當於0.3%己發行股份。
80 :
GS(14)@2015-07-21 12:22:0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21/news/ec_ecc1.htm
中國神華業績顯著下跌
2015年7月21日
【明報專訊】截至6月底上半年止,中國神華(1088)受下游行業需求等因素拖累,業績延續了去年下半年的頹勢,煤炭產銷量、發電量等主要指標均按年錄得顯著跌幅。神華昨日微跌0.5%,收報15.64元。神華上半年商品煤產量為1.4億噸,按年跌10.1%,其中6月產量為2290萬噸,跌幅擴大至10.9%。上半年煤炭銷售量錄得1.8億噸,按年跌24%,跌幅遠高於去年下半年和上半年下跌12.4%和3.3%。6月的單月煤炭銷售量則按年下滑22.2%。在發電數據方面,上半年的總發電量為1004.2億千瓦時,按年下跌5.7%,總售電量按年跌5.8%至936.2億千瓦時,而6月該兩個指標的按年跌幅均升至7%以上。
歸咎內地煤炭消費走弱
神華在公告解釋,上半年煤炭銷售量下跌,主要由於內地煤炭消費量受下游行業需求、天氣、環保壓力等因素影響而走弱,總售電量下降,是因為水電等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增長幅度較大,進一步分佔燃煤發電市場。
81 :
greatsoup38(830)@2015-07-30 01:59:18bad
82 :
greatsoup38(830)@2015-08-29 14:01:57盈利降4成,至132億,輕債
83 :
GS(14)@2015-11-02 00:16:102015-10-29 HJ
神華能源獲注資 市場冷待
神華能源(01088)獲控股公司注資,實現去年中的承諾,注入3間發電廠權益,涉資53.86億元(人民幣.下周),市場對此並沒太大反應;同日公布第三季度報告,重提盈警,或對股價有所抑制。
神華能源是次獲注入的包括寧東電廠股權100%、徐州電廠股權100%及舟山電廠股權51%, 代價按資產基礎法的估值參考,以現金支付,仍待慣常程序及監管機構批准。3項股權賬面值37.18億元,估值為53.86億元,並以此價成交,即以市賬率1.45倍收購。至於業績,按2014年計,應佔盈利約6.13億元,相當於市盈率8.8倍,是合理水平;以2015年上半年計,應佔盈利3.54億元,已相當於2014年盈利57.7%,相信2015年業績較2014年佳,實際市盈率應低於8.8倍。
發電業務比重逐步升
神華完成收購後,將增加權益裝機容量3124兆瓦(其中煤電1124兆瓦、燃氣機組2000兆瓦)。神華於6月底權益裝機容量28304兆瓦,即收購可增加權益裝機容量11.04%,如截至9月止計,權益裝機容量為30604兆瓦,完成收購後,將增10.2%,至33728兆瓦。此外,徐州電廠尚有再擴建4台1000兆瓦機組的條件。
神華的發電業務持續發展,又受惠於煤價下跌,經營利潤於2015年上半年已佔總體的42%,上年同期為28%;反而煤炭業務所佔比例則由45%降至31%,於收購上述電廠後,未來發電業務佔比例將再上升。發電以煤電為主,佔96%,燃氣發電佔3.55%,首三季新增裝機容量6900兆瓦,售電1430億千瓦時,按年減少4.2%;平均售電單價337元/兆瓦時,下降5.9%;平均售電成本227.2元,下降8.4%。發電的經營利潤應有增長,期內關閉北京熱電為400兆瓦作出減值,對發電貢獻有所抑制。
煤炭首三季銷售2.789億噸,按年下跌18.3%;平均每噸售價301.3元,下跌14.9%;自產煤單位生產成本116.4元,下跌9.5%;毛利率由16%降至13.8%。隨着冬季來臨,煤炭需求有望出現季節性回升,但踏入10月,煤價出現公布資料以來歷史低價,內地市場供大於求的局面仍然持續。
神華的其他業務,還有運輸(包括鐵路及港口)及煤化工,均與煤炭有關,各業亦受煤炭業拖累,未來表現大致與煤炭業掛鈎。
神華第一季盈利64.45億元,按年下跌41.8%, 第二季盈利66.23億元,減少43.4%,第三季53.22億元,下跌38.5%;首三季共183.9億元,減少41.5%,第三季業績為各季最低,按季亦下跌19.6%。中期報告已發盈警,預料首三季盈利跌幅可能達到或超過50%,結果只跌41.5%。第三季報告再預測全年盈利跌幅可能達到或超過50%。
盈利跌或涉資產減值
集團2014年盈利386.89億元(較2013年減少14.2%),如今年盈利下跌50%,只有193.44億元,首三季已錄得盈利183.9億元,則第四季盈利可能只有9.54億元,而2014年第四季72.66億元,按年下跌86.8%,若實際如此,實在驚人!
神華維持此項預測,不能肯定是誇大,但假若實現預測,相信包括相當的資產減值在內。正常而言,雖然第四季煤價暫時仍跌,但假若全年跌幅約40%,盈利只有232億元,推算第四季盈利只有48.1億元,按年跌33.8%,按季跌9.6%,則可接受。
話說回來,預測通常較為保守,相差5%至10%並不過分,但神華盈利基數大,10%的變動是38.6億元,尤其是首三季盈利已確認,顯得預測第四季跌幅特大,筆者認為,如無特殊項目,跌幅將少於50%。
神華原以煤炭為主,其後逐漸發展發電業,現時發電已為各業之首,是發電增而煤炭跌所致,發電燃煤內部供應佔89.5%,發電業處於有利地位,特別是年來煤價大跌形成發電業貢獻增加,但不足以彌補煤炭業的業績大跌,其他如運輸業務,本可為煤炭銷售提供協同作用,而煤炭的弱勢,則拖累運輸。神華於注資後,本身仍有發電項目計劃進行,其規模仍續擴張,已成為半隻電力股。
如今年業績下跌50%,以現價13.1港元計算,預期市盈率9.2倍;如業績下滑40%,預期市盈率11倍,市賬率0.71倍,發電業應有溢價,但為疲弱的煤業折讓所攤薄。近期低位11.3港元,雖煤業展望不明,希望低位有支持,此股前景雖待觀察,如能掌握低位入市,亦有短線機會,但現在並非適當時機。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神華能源獲注資 市場冷待
84 :
greatsoup38(830)@2016-02-01 01:01:25資產減值
85 :
greatsoup38(830)@2016-02-01 02:12:07盈警
86 :
greatsoup38(830)@2016-03-25 17:01:36盈利降45%,至210億,輕債
87 :
greatsoup38(830)@2016-08-16 06:37:28業績跌
88 :
greatsoup38(830)@2016-09-15 00:17:28盈利降2成,至105億,輕債
89 :
greatsoup38(830)@2016-09-15 00:17:28盈利降2成,至105億,輕債
90 :
GS(14)@2017-01-05 11:19:34董事會宣佈,自2017 年1 月4 日起:(i)韓建國博士已辭任本公司總裁職
務;(ii)凌文博士已獲委任為本公司總裁;及(iii)於韓建國博士辭任本公
司總裁後,其已不再擔任本公司授權代表,而凌文博士已獲委任為上
市規則第3.05條項下之本公司授權代表。
91 :
GS(14)@2017-01-26 10:53:57一. 2016年度業績預告情況
經初步測算,預計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2016年度歸屬於本公司所有者
的本年利潤約為人民幣248.9億 元 左 右(2015年:人 民 幣176.49億 元),
同比增加約41%。
92 :
greatsoup38(830)@2017-03-19 00:33:51– 1 –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
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
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
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內幕信息
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93 :
greatsoup38(830)@2017-03-19 12:56:52盈利增47%,至250億,輕債
94 :
greatsoup38(830)@2017-03-19 14:12:44建議派發特別股息現金人民幣2.51元╱股
95 :
greatsoup38(830)@2017-06-04 23:54:54神華國電合併?
96 :
GS(14)@2017-07-09 04:42:42代價股份將按照發行價每股代價股份0.91港元發行,該價格較:
(i) 股份於諒解備忘錄簽訂日期在聯交所所報收市價每股1.05港元折讓約
13%;
(ii) 股份於該協議簽訂日期在聯交所所報收市價每股1.14港元折讓約20%;及
(iii) 股份於緊接該協議日期前最後五個連續交易日在聯交所所報之平均收市
價每股1.074港元折讓約15%;
發行價乃本公司及賣方經參考(i)股份於諒解備忘錄簽訂之時當時市場表現;(ii)
代價與本公佈「代價」一節所披露之目標集團於二零一七年三月三十一日之經
調整未經審核綜合資產淨值一致;及(iii)代價概無涉及任何現金,透過配發及
發行代價股份及發行可換股債券支付代價有助於維持現金水平及減少本集團
關於收購事項之融資成本公平協商後釐定。
代價股份相當於:(i)本公司於本公佈日期已發行股本約59.8%;及(ii)本公司經
配發及發行代價股份擴大之已發行股本約37.4%。
97 :
GS(14)@2017-07-09 04:42:42代價股份將按照發行價每股代價股份0.91港元發行,該價格較:
(i) 股份於諒解備忘錄簽訂日期在聯交所所報收市價每股1.05港元折讓約
13%;
(ii) 股份於該協議簽訂日期在聯交所所報收市價每股1.14港元折讓約20%;及
(iii) 股份於緊接該協議日期前最後五個連續交易日在聯交所所報之平均收市
價每股1.074港元折讓約15%;
發行價乃本公司及賣方經參考(i)股份於諒解備忘錄簽訂之時當時市場表現;(ii)
代價與本公佈「代價」一節所披露之目標集團於二零一七年三月三十一日之經
調整未經審核綜合資產淨值一致;及(iii)代價概無涉及任何現金,透過配發及
發行代價股份及發行可換股債券支付代價有助於維持現金水平及減少本集團
關於收購事項之融資成本公平協商後釐定。
代價股份相當於:(i)本公司於本公佈日期已發行股本約59.8%;及(ii)本公司經
配發及發行代價股份擴大之已發行股本約37.4%。
98 :
GS(14)@2017-07-14 18:57:50NEW PROJECT
99 :
GS(14)@2017-07-28 20:01:32一. 2017上半年業績預告情況
經 初 步 測 算,預 計 本 集 團2017上半年歸屬於本公司所有者的本期利
潤約為人民幣262.8億 元(2016上 半 年:人 民 幣108.27億 元),同 比 增 加
約143%。
100 :
GS(14)@2017-08-30 10:11:08與國電合併
101 :
GS(14)@2017-09-20 15:02:46勁
102 :
GS(14)@2018-01-05 02:21:47勁
103 :
GS(14)@2018-01-30 18:48:22一. 2017年業績預告情況
經 初 步 測 算,預 計 本 公 司2017年歸屬於本公司所有者的本年利潤
約為人民幣479億 元 左 右(2016年:人 民 幣249.10億 元),同 比 增 長 約
92%。
104 :
GS(14)@2018-03-02 15:27:45根 據 合 資 協 議,本 公 司 擬 以 其 持 有 的 相 關 火 電 公 司 股 權 及 資 產,國 電
電 力 擬 以 其 持 有 的 相 關 火 電 公 司 股 權 及 資 產 共 同 組 建 合 資 公 司。
105 :
GS(14)@2018-07-29 22:54:052008 年 11 月 20 日,本公司披露《關于澳大利亞沃特馬克勘探區域
探礦許可的公告》,本公司全資子公司神華沃特馬克煤礦有限公司
(「沃特馬克公司」)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政府(「新州政府」)
簽署《探礦許可》,幷繳納 2.999 億澳元的探礦許可價款,獲取沃特
馬克勘探區域面積總共約 195 平方公里。
2015 年 1 月 28 日,沃特馬克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獲得新州政府及
其指定的獨立規劃評估委員會審查通過;7 月 4 日,澳大利亞聯邦環
境部正式批復沃特馬克項目環評報告,標志著澳大利亞政府對該項目
的環評審核已經完成。
2017 年 6 月 29 日,根據保護黑土地(the black soil plains)從
事農業活動的既定政策,新州政府撤回了沃特馬克勘探區域內以黑土
地爲主的約 100 平方公里的探礦許可,給予沃特馬克公司經濟補償款
2.618 億澳元,受理了沃特馬克勘探區非黑土地區域探礦許可的延期
申請;根據 2008 年投標時的約定,如果沃特馬克公司采礦許可獲得
批准,則須另向新州政府支付 2 億澳元。
2018 年 7 月 25 日,沃特馬克公司收到正式通知,新州政府批准了沃
特馬克項目探礦許可的延期申請。該探礦許可去除了黑土地區域,期
限自 2018 年 7 月 13 日至 2021 年 10 月 22 日。該項目可以繼續進行
勘探和環境管理工作。
在采礦活動開始之前,沃特馬克公司仍須向新州政府申請將探礦許可
轉爲采礦許可,幷根據項目開發許可的要求,申請政府對一些具體環
境管理計劃的審批。根據項目審批以及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法
的要求,沃特馬克項目目前正在準備各項有待法定審批的環境管理計
劃。
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在買賣本公司股份時務請注意投資風險及
審慎行事。
106 :
GS(14)@2018-08-04 09:50:49一、2018 上半年業績預告情況
經初步測算,預計本集團 2018 年上半年歸屬于本公司所有者的本期利潤約
為人民幣 245 億元(2017 年上半年:人民幣 262.98 億元),同比下降約 6.8%。
二、情況說明
歸屬于本公司所有者的本期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上半年本集團商
品煤產量下降、外購煤量增加,煤炭分部利潤下降;(2)少數股東權益占比較
高的發電分部利潤占比上升;(3)所得稅有所增加。
107 :
GS(14)@2019-01-31 01:43:20一. 2018年度業績預告情況
經 初 步 測 算,預 計 本 集 團2018年度歸屬於本公司所有者的本年利潤
約為人民幣445億 元(2017年:人 民 幣477.95億 元),同 比 下 降 約6.9%。
二. 情況說明
2018年度歸屬於本公司所有者的本年利潤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
自 產 煤 單 位 生 產 成 本 上 升;(2)少數股東權益佔比較高的發電分部
利潤佔比上升;(3)本集團分離移交「三供一業」資產並發生相關費用等。
[基金股][恒生香港35][恆生指數]香港交易所(0388)專區
1 :
GS(14)@2011-02-12 14:22:52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7822
新聞專區
2 :
GS(14)@2011-02-12 14:23:17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211167_C.pdf
香港交易所並確認,目前並無任何有關收購或變賣的商談或協議為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13.23條而須予披露者,其董事會亦不知悉有任何足以或可能影響價格的事宜為根據《上市規則》第13.09條所規定的一般責任而須予披露者。
香港交易所已知悉多家主要國際交易所近日先後宣布合併交易的計劃,並正密切留意這方面的發展。現階段香港交易所並無與其他交易所或業界參與者商討任何合併或涉及股權的聯盟事宜。
香港交易所的《戰略規劃2010-2012》並無改變。一如規劃中所述,若情況適合,香港交易所或會尋求與科技供應商、業界參與者以至區內及國際同業進行戰略性結盟,以加快實現香港交易所各項增長業務的工作計劃。若然尋求聯盟,有關的計劃需具備極強的戰略優勢和效益,並必須與香港交易所專注大中華市場的方向一致。
3 :
GS(14)@2011-03-03 08:10:1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02343_C.pdf
not bad, but low growth
4 :
New comer(7338)@2011-04-13 13:26:26港交所(00388)獲法巴唱好先跌後彈逾1%
2011年4月13日 11:08 焦點股
港交所(00388)獲法巴升今年新股集資預測至610億美元,目標價214.94元。股價先跌後彈,現價180.8元,升1.07%,暫成交4.6億元。
===
法巴指港交所(00388)今年新股集資動力上升目標價214.94元
2011年4月13日 10:21 證券報告
法國巴黎證券報告認為,港交所(00388)將於本月29日首次有人民幣股票交易,料匯賢房託(87001)的成功掛牌可以吸引更多人民幣 IPO(首次公開招股),來自傳媒的傳據顯示今年準備在港交所上巿的新股集資額達610億美元,較去年升17%,反映 IPO 動力上升,法巴重申「買入」港交所的評級,目標價214.94元。
法巴又認為,雖然環球交易所的併購洽商持續,但不易獲跨國監管批准,一如新交所與澳交所的交易,這對港交所有利。
法巴指出,今次匯賢作為首隻上市人民幣新股,將會是港交所獲重評的催化劑,而港交所的 IPO 動力在今年首季雖放緩,但次季已回升至140億美元,集資新股按年增50%、金額更增逾500%,報導料今年港交所 IPO 可達610億美元,料法巴預測港交所全年890億元的日均成交額可達致。
5 :
onesee(1238)@2011-04-15 10:33:35我有朋友同講 : 388係最高透明度的藍籌股
都幾有道理
6 :
GS(14)@2011-05-23 22:25:4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523115_C.pdf
Q1業績
7 :
david395(4434)@2011-06-06 00:42:33港交所-長線必選
網誌分類:股票經 | 網誌日期:2011-05-28 23:13
在香港股票市場中,如果要我選最喜愛的上市公司作長線投資,我會毫不考慮選擇港交所(388 HK),因為它是最符合經濟專利(economic franchise)的企業,原因如下:
- 法例規定香港只有一個股票交易所,港交所擁有壟斷股票交易專利,完全沒有競爭對手,屬於獨市生意。由於香港具備優良的法律制度和基礎設施,資金可自由兌換,國際投資者很喜歡在香港投資,而國內及海外的企業都希望來香港上市集資,除非人民弊可以自由對換(相信並非短期內可以成事),我認為港交所較上海交易所更具競爭優勢,兩個交易所是互補關係,不存在惡性競爭。
- 港交所擁有簡單和容易理解的商業模式(business model),公司營業額超過一半是來自股票市場成交,而經營成本大致上是固定的,所以經營槓桿(operating leverage)十分龐大。
- 長期來說,港股的成交將會受惠於「合資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來港投資計劃,人民弊國際化(Rmb internationalization)及可預期實施的「港股直通車」。
- 由於沒有重大資本開支,自由現金流強勁,公司將維持很高的派息比率(90%),現價股息率有3%,在低息的環境下,提供很好的安全網(margin of safety)。
估值方面,2011年市盈率大概30倍,略高於其過去10年平均值的27倍,由於港交所的前景非常秀麗,所以我願意付出高一點的價錢買入(buy a great company at a fair price)並長線持有。
http://hk.myblog.yahoo.com/iam-zhongji/article?mid=23
8 :
monday18(10821)@2011-06-12 10:33:46我都極其鍾意388,而且對佢既「港股直通車」後既價值更吸引~
9 :
Sunny^_^(11601)@2011-08-05 16:53:49呢隻野都好多散戶買喎,咁少人講野既.
X豐個新交易平台到底會有幾多影響呢??而家150蚊都幾底下喇
10 :
Sunny^_^(11601)@2011-08-05 19:41:15今日我呀爸係147.2買左D.佢都係溝貨
11 :
cqb(1533)@2011-08-06 01:59:12142蚊有個上升裂口未補
12 :
GS(14)@2011-08-06 13:16:23130蚊吧
13 :
Sunny^_^(11601)@2011-08-06 13:26:5712樓提及
130蚊吧
唔係掛!!!咁驚@@
14 :
GS(14)@2011-08-06 13:27:09睇圖會
15 :
Sunny^_^(11601)@2011-08-06 13:31:0614樓提及
睇圖會
我呀爸...走唔到喇,佢次前18X買D,17X買D...而家147再買...原來要去到130...
16 :
GS(14)@2011-08-06 13:36:23買股是先預輸
17 :
Sunny^_^(11601)@2011-08-09 10:11:1216樓提及
買股是先預輸
嘩,你屋企係唔係有水晶球呀,真係就到130喇

18 :
GS(14)@2011-08-09 23:39:2117樓提及
16樓提及
買股是先預輸
嘩,你屋企係唔係有水晶球呀,真係就到130喇
呢排估跌一定中
19 :
GS(14)@2011-08-11 22:10:3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10194_C.pdf
開支多了
20 :
tom2288(5941)@2011-08-13 16:37:35我最喜愛的公司之一, 長揸短炒都得, 但李x+上場後, 感覺差了, 問題多了!
21 :
onesee(1238)@2011-08-13 18:46:00我都係非常喜歡388, 週期性股票, 又係獨市經營, 好正.
22 :
GS(14)@2011-08-19 18:11:2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18044_C.pdf
董事會謹此強調,香港交易所於本公告日期並無簽訂任何具約束力的協議。因此,合資項目
不一定會成立。香港交易所將遵照《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的規定,在適
當時候另行刊發公告。香港交易所股東及準投資者在買賣本公司股份時,務請審慎行事。
23 :
david395(4434)@2011-09-03 11:10:28有二手 388 股代息 better ma?
24 :
GS(14)@2011-09-03 12:09:3023樓提及
有二手 388 股代息 better ma?
要錢好D
25 :
Sunny^_^(11601)@2011-09-26 23:05:4412樓提及
130蚊吧
咁...而家11X,下跌空間還有嗎??
26 :
GS(14)@2011-09-27 19:38:01有啦,成交咁少
27 :
Sunny^_^(11601)@2011-11-07 17:58:1124樓提及
23樓提及
有二手 388 股代息 better ma?
要錢好D
如果數量多一點的要股行嗎??收左D錢都係放左a/c內呢
28 :
GS(14)@2011-11-07 22:19:27有其他好對象,無就要股
29 :
GS(14)@2011-11-11 19:32:2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111115_C.pdf
勉強頂得下
30 :
不得輸錢(17942)@2011-11-12 14:45:54技術走勢轉差了
31 :
GS(14)@2012-03-01 22:27:45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229136_C.pdf
財務摘要
2011
2010
變幅
市場成交主要統計數據 市場成交主要統計數據
聯交所的平均每日成金額(十億元) 聯交所的平均每日成金額(十億元) 聯交所的平均每日成金額(十億元) 聯交所的平均每日成金額(十億元) 聯交所的平均每日成金額(十億元) 聯交所的平均每日成金額(十億元)
69.7
69.1
1%
期交所的衍生產品合約平均每日成張數 期交所的衍生產品合約平均每日成張數 期交所的衍生產品合約平均每日成張數 期交所的衍生產品合約平均每日成張數 期交所的衍生產品合約平均每日成張數 期交所的衍生產品合約平均每日成張數
269,525
221,487
22%
聯交所的股票期權合約平均每日成張數 聯交所的股票期權合約平均每日成張數 聯交所的股票期權合約平均每日成張數 聯交所的股票期權合約平均每日成張數 聯交所的股票期權合約平均每日成張數 聯交所的股票期權合約平均每日成張數
302,750
246,474
23%
2011
百萬元
2010
百萬元
變幅
業績
收入及其他益 收入及其他益
7,855
7,566
4%
營運支出
1,823
1,612
13%
除稅前溢利 除稅前溢利
6,032
5,954
1%
稅項
(939)
(917)
2%
股東應佔溢利 股東應佔溢利
5,093
5,037
1%
基本每股盈利 基本每股盈利
4.73元
4.68元
1%
已攤薄每股盈利 已攤薄每股盈利
4.72元
4.67元
1%
每股中期息 每股中期息
2.16元
1.89元
14%
每股末期息 每股末期息
2.09元
2.31元
(10%)
4.25元
4.20元
1%
股息派付比率 股息派付比率
90%
90%
–
2011
2010
變幅
綜合財務狀況表的主要項目 綜合財務狀況表的主要項目 綜合財務狀況表的主要項目 綜合財務狀況表的主要項目
股東資金(百萬元) 股東資金(百萬元) 股東資金(百萬元)
9,159
8,677
6%
總資產 1(百萬元) (百萬元)
54,028
47,884
13%
每股資產淨值 每股資產淨值 2(元)
8.50
8.06
5%
32 :
GS(14)@2012-03-01 22:28:12展望
2012年將會是落實多個重要項目的關鍵一年,我們將於年底推出新的平台基礎設施及市場架構改革,其中包括新一代數據中心、設備託管服務及收市後期貨交易。
對香港交易所來說,這些項目將會讓我們能夠更好地抓緊未來的機遇、同時逐步增加我們的總收入。有些項目的回報期可能較長,因而可能在短期內影響我們的利潤結構及現金流,所以我們會繼續加強項目管理及實施更嚴謹的財政紀律。
對市場參與者來說,他們或需就某些項目而對本身系統及運作作出相應的改動;我們明白這些項目對市場可能帶來的影響,並會繼續與市場參與者保持緊密溝通。
長遠來說,我們深信這些發展項目將會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讓整體市場得益。
33 :
GS(14)@2012-03-01 22:29:03好持平
34 :
GS(14)@2012-03-01 22:30:172元現金吧,大約值42元
35 :
hsts(1521)@2012-03-01 23:29:3534樓提及
2元現金吧,大約值42元
港交所值42?咁激
36 :
GS(14)@2012-03-02 21:28:5635樓提及
34樓提及
2元現金吧,大約值42元
港交所值42?咁激
過了50蚊我也覺得不值,你計股息3厘咪140囉(自我安慰中)
37 :
GS(14)@2012-04-14 21:31:5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413/News/ec_ech1.htm
路透社昨天引述消息指出,港交所正與多家銀行洽談最多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貸款,這較市傳LME放售價約10億英鎊(約122億港元)高出近一倍。
港交所對報道不予置評
但另有銀行界消息則稱,港交所近日與數家銀行洽談備用信貸,金額實際約10億美元,而非報道所指的30億美元。
港交所發言人對路透社的報道不予置評。
路透社昨日引述兩名消息人士報道,港交所正與數家銀行洽談,尋求最多30億美元貸款,用於收購LME。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本月初曾表示,港交所無負債,每年毛利率達70%,ROE(股本回報率)有60%,倘若要融資,選擇甚多,除了配股亦可舉債。
市傳4交易所爭購LME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LME第二輪競購的截止日期為5月7日,交易作價可能高達10億英鎊(約122億港元)。市傳除了港交所,參與競投LME的還有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紐約泛歐交易所和美國洲際交易所,4個準買家中,僅得港交所「獨沽一味」只得證券業務,其餘3家交易所,旗下均有不同類型的交易所(詳見表)。
交易價或高達40倍帳面值
有市場人士指出,上述作價相當於40倍帳面值,已是相當高昂的價錢,憂慮港交所為達成「中國的國際商品市場」使命,不惜工本以更高價搶購。
擁有135年歷史的LME,是目前全球最大金屬期貨交易所,坐擁全球80%金屬交投,股權由會員持有,大股東為摩根大通,持股量達10.9%,其次為高盛,持股9.5%,交易所Metdist則持有9.4%股份。
38 :
greatsoup38(830)@2012-04-20 00:36:03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 ... 2dd4b667f28045872f1

唔對路: 388 港交所 Short-sell over 50%
P.S. 好耐未見過 388 港交所 Short-sell over 50%
39 :
david395(4434)@2012-04-28 18:50:09無啦香港市場無處理商品市場experience
40 :
greatsoup38(830)@2012-04-28 21:02:2539樓提及
無啦香港市場無處理商品市場experience
CEO都要找些東西搞嘛
41 :
david395(4434)@2012-04-30 20:56:13港交所倒行逆施
日期:2012-04-26[ 分類:行內行外 ]
候任特首梁振英先生於本月15日出席工聯會第35屆會員代表大會,會上工聯會理事長作出工作報告,工作報告的部份內容提及最低工資,表示從資料顯示,最低工資的推行,直接令27萬4千基層僱員受惠,平均收入大幅增加14.2%,更重要的是最低工資不但沒有推高失業率,反而促進了就業,間接令生活改善。工作報告讀畢後,候任特首被邀請上台致辭,致辭中談到閱讀了工聯會出版的《勞苦功高-『就業優先的經濟發展策略』研究論集》一書,受到了深刻的啟發,為政者應以民為本,社會經濟的基本策略應以就業為本,應為廣大市民提供優質的就業機會,又強調在競選期間落區吸收了不少民間智慧。致辭中他表示自己一直支持實施最低工資,亦相信最低工資有助市民改善生活質量。
最低工資自去年5月實行,至今已近一年,從數據顯示和勞工界,以及官方,甚至候任特首的聲音中都證明了最低工資並不是經濟發展的毒藥,也不是阻礙企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否則香港不會在歐美經濟不穩定,內地實施收緊政策下,仍錄得不錯的經濟增長,失業率更在低位徘徊。可是每當有人或媒體提及最低工資問題時,我們業界人士憤慨地想起證券及期貨業為何被取消最低佣金制?自從2003年,有特權的港交所在政府的暗許下撤銷最低佣金制,令證券行業出現惡性競爭,最受害的當然是靠佣金收入的前線客戶主任,其次便是本土中小型證券及期貨業公司,至於政府和港交所當然沒有絲毫影響。他們正如俗語所云:『公死有得食 婆死有得食』,只要有成交便有收入,敢問現屆政府,這是以民為本的政策嗎?這是與民爭利吧!至於港交所,享有特權,公然向民(客戶主任)搶掠。日前,有媒體報導,從去年開始,內地在證券業協會的部署下,各地紛紛開始上調佣金的下限,變相是調高『最低佣金』,相信以減佣為主要手段的惡性競爭時代即將結束。試問香港政府和港交所會跟隨學習嗎?此乃以民為本的良策,為何不好好與之接軌呢?
慨嘆的是,香港有個別業界公司,總以為不斷減佣是競爭的常態,只要自己能生存,不理行家的死活,這樣以本傷人的心態,相信他日必自食惡果。回說候任特首在工聯會第35屆會員代表大會中,除了提及施政以民為本,也曾提出給市民提供優質的就業機會,試問我們業界佣金收入沒保障,又何來優質的就業機會?此外,市民不僅要優質的就業機會,也想有優質的工作環境,因此優質的工作環境也值得候任特首關注。如果為了工作,而社會和諧沒有了,市民健康沒有了,家庭生活沒有了,休息時間沒有了,朋友交往沒有了,值得嗎?港交所實施第二階段延長交易時間,正是強逼本土的業界從業員接受以上五個『沒有』,現任政府雖然不是親手摧毀香港證券及期貨業的行業生態的劊子手,但政府卻擁有過半數董事局成員的委任權,可推缷責任嗎?
假如一個政府,整天只叫喊大市場、小政府、自由和積極不干預的政策!卻令社會產生更多的深層次矛盾,令社會出現不穩定,成為示威之都,政府是否仍要堅持這種政策嗎?
後記:港交所今年3月實施第二階段延長交易時間,作用和成效如何?業界已受傷害,是不爭的事實。2003年撤銷最低佣金制令行業出現惡性競爭,前線客戶主任首當其衝,收入大幅減少,生活質素急速下降,甚至失業。 鐵證在前,本工會促請政府和港交所作出修正,重新考慮最低佣金制!!
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
副會長 梁崇讓
2012年04月26日
http://www.hksfe.org/topics_20120426.php
42 :
greatsoup38(830)@2012-05-05 18:17:4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505/News/eb_eba1.htm

港交所日前已承認正參與競購LME,它的對手將會是3個以美國為基地的大型交易所集團(表)。Martin Abbott昨天在新加坡出席論壇時說,預期收到的入標最少出價會達10億英鎊(125.5億港元)。
料入標價最少達10億英鎊
他說若價錢不理想,可能不會出售,但他又說董事會考慮的因素不單是價錢,而且還覑眼於增長的故事。
這家老牌交易所的金屬期貨交易約佔全球八成,並在全球設有600個倉庫,在亞洲的倉庫位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卻獨欠全球最大的買家──中國。
望拓中國市場 惟有一定難度
Martin Abbott昨日指出,有意拓展中國市場,將會花更多的時間在中國建立網絡,並計劃在中國設立倉庫,意味買賣雙方可以直接在內地進行實物交收。他認為,這對LME及中國的企業都有好處。市場擔心,中國經濟增長放緩會影響對商品的需求。但Martin Abbott認為,即使增長放緩,中國市場對商品的需求按年仍有8%增幅。
不過,在內地設倉庫交收,可能是流於空談,因為中央仍顧慮會否影響上海期貨交易所的地位。早在2008年,中證監就曾發出公告,明確禁止境外商品交易所在境內安排實物交收。中證監新聞發言人昨日不予回應。有熟悉本港交易所運作的人士說,據他所知,內地禁止境外商品交易所在境內設立實物交收倉庫的規定,仍然有效,單憑LME向中國政府爭取在內地設交收倉庫,會有一定難度。
中央支持港設離岸市場
該人士指出,若中國政府想提高國際商品市場的話語權,在亞洲時區,特別是在中國的土地上有一個活躍的國際商品市場,固然有幫助。「上海期貨交易所剛公布推出容許國際投資者參與的原油期貨合約,但除了在岸有商品期貨之外,中央一向也很支持在香港搞一個離岸市場,讓內地及國際投資者一齊參與。」所以他相信,港交所有機會爭取內地設交收倉。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上海期交所的國際化程度有限,不但價格與國際有異,連交易時段亦僅限於白天,因此LME若能夠在內地設倉,對中國企業很吸引,尤其是LME正在考慮以人民幣計價。不過,細節上的問題難以解決,關鍵仍在於中央的取態。資料顯示,LME在各種金屬的庫存,亦是上海期交所的幾倍(表)。
明報記者 廖毅然
43 :
GS(14)@2012-05-08 22:04:5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507536_C.pdf
唔是幾好
截至 2012年
3月 31日止
三個月 三個月
百萬元 百萬元
截至 2011年
3月 31日止
三個月
百萬元
變幅
業績
收入及其他益 收入及其他益
1,875
1,907
(2%)
營運支出
532
442
20%
除稅前溢利 除稅前溢利
1,343
1,465
(8%)
稅項
(195)
(227)
(14%)
股東應佔溢利 股東應佔溢利
1,148
1,238
(7%)
基本每股盈利 基本每股盈利
1.07元
1.15元
(7%)
已攤薄每股盈利 已攤薄每股盈利
1.06元
1.15元
(8%)
於 2012年
3月 31日
於 2011年
12月 31日
變幅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的主要項目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的主要項目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的主要項目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的主要項目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的主要項目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的主要項目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的主要項目
股東資金(百萬元) 股東資金(百萬元) 股東資金(百萬元)
10,335
9,159
13%
總資產1(百萬元)
54,198
54,028
0%
每股資產淨值 每股資產淨值 2(元)
9.59
8.50
13%
44 :
bluetiger1979(6649)@2012-05-16 16:49:33今日好平,$110入左D 388壓下倉!
45 :
Sunny^_^(11601)@2012-05-16 17:31:3944樓提及
今日好平,$110入左D 388壓下倉!
即市都有gain喎,有膽色
46 :
bluetiger1979(6649)@2012-05-16 20:28:40其實唔好貪心,一年內港交所一定上得番$140-$150 。但係到時又會再等高D,所以炒股最難唔係低位入,而係幾時走!
47 :
gundamlotte(13580)@2012-05-16 20:43:4146樓提及
其實唔好貪心,一年內港交所一定上得番$140-$150 。但係到時又會再等高D,所以炒股最難唔係低位入,而係幾時走!
等下先,希望跌到去$100,就會有興趣買
48 :
GS(14)@2012-05-16 22:16:51我100蚊都無興趣
49 :
dennis001(8614)@2012-05-16 23:05:02睇埋佢LME單DEAL點計,又供股就麻煩
50 :
鉛筆小生(8153)@2012-05-21 14:09:31發生股機會大過供股
你係LME, 一定係想要部份HKEX股權多股ONLY CASH
51 :
GS(14)@2012-05-21 21:47:1650樓提及
發生股機會大過供股
你係LME, 一定係想要部份HKEX股權多股ONLY CASH
人地搞緊過橋貸款啦
52 :
鉛筆小生(8153)@2012-05-21 23:12:2951樓提及
50樓提及
發生股機會大過供股
你係LME, 一定係想要部份HKEX股權多股ONLY CASH
人地搞緊過橋貸款啦
但最後要WIN, 會唔會係一半CASH, 一半股權?
53 :
GS(14)@2012-05-21 23:31:2752樓提及
51樓提及
50樓提及
發生股機會大過供股
你係LME, 一定係想要部份HKEX股權多股ONLY CASH
人地搞緊過橋貸款啦
但最後要WIN, 會唔會係一半CASH, 一半股權?
過橋即是有後續啦
54 :
鉛筆小生(8153)@2012-05-23 00:45:2153樓提及
52樓提及
51樓提及
50樓提及
發生股機會大過供股
你係LME, 一定係想要部份HKEX股權多股ONLY CASH
人地搞緊過橋貸款啦
但最後要WIN, 會唔會係一半CASH, 一半股權?
過橋即是有後續啦
bridging loan 我很少研究, 通常有咩後續?
55 :
theo(20196)@2012-05-23 09:28:5953樓提及
52樓提及
51樓提及
50樓提及
發生股機會大過供股
你係LME, 一定係想要部份HKEX股權多股ONLY CASH
人地搞緊過橋貸款啦
但最後要WIN, 會唔會係一半CASH, 一半股權?
過橋即是有後續啦
有冇得講多D, 後續可能係乜? thanks
56 :
GS(14)@2012-05-23 21:40:1955樓提及
53樓提及
52樓提及
51樓提及
50樓提及
發生股機會大過供股
你係LME, 一定係想要部份HKEX股權多股ONLY CASH
人地搞緊過橋貸款啦
但最後要WIN, 會唔會係一半CASH, 一半股權?
過橋即是有後續啦
有冇得講多D, 後續可能係乜? thanks
唔講你聽
57 :
鉛筆小生(8153)@2012-05-24 21:01:0256樓提及
55樓提及
53樓提及
52樓提及
51樓提及
50樓提及
發生股機會大過供股
你係LME, 一定係想要部份HKEX股權多股ONLY CASH
人地搞緊過橋貸款啦
但最後要WIN, 會唔會係一半CASH, 一半股權?
過橋即是有後續啦
有冇得講多D, 後續可能係乜? thanks
唔講你聽
都離不開搵錢
58 :
fujimi(10947)@2012-05-24 23:16:22Bridge loan example from Wikipedia
In December 2010, Kohlberg Kravis Roberts (KKR) and partners marketed a bridge loan for its upcoming acquisition of Del Monte Foods. As is common in such cases, KKR planned for the newly private company to borrow money by issuing corporate bonds. To ensure the money would be available, KKR sought $1.6B in bridge loan guarantees, for which it promised to pay 8.75% interest for 60 days and 11.75% thereafter. At KKR's option, these loans could then be replaced with eight-year corporate bonds (in effect, a put option) paying 11.75%. In return for the loans and guarantees, KKR was offering roughly 2% in fees.
59 :
鱷不群(1248)@2012-06-04 20:23:5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604809_C.pdf
馬超

60 :
GS(14)@2012-06-04 21:10:23打機打得多,又多一個好朋友
馬超先生,56歲,曾任職不同的金融機構和商品交易及資源投資公司,擁有超過30年的財務管理經驗。馬超先生大部分時間均在亞洲工作,近18年更長駐香港。
加盟香港交易所前為世界最大商品供應鏈管理公司之一的來寶集團(Noble Group Limited)的集團財務總監,主理來寶集團整體財務管理,包括投資及收購、資本市場、企業融資及庫務管理等等;另外在來寶集團風險管理事務上亦多有參與。馬超先生亦具備與股本及債務證券機構投資者等主要持份者緊密合作的工作經驗。任職來寶集團前,馬超先生曾在高盛(亞洲)有限責任公司及Bear Stearns (Asia) LLC擔任風險管理方面高職,早年亦曾任Phibro Energy Inc.的歐洲司庫。
61 :
Sunny^_^(11601)@2012-06-04 22:55:49"馬超先生"...好心佢改名啦...比人笑成世
62 :
tc(24982)@2012-06-04 23:55:4561樓提及
"馬超先生"...好心佢改名啦...比人笑成世
何解比人笑?
63 :
theo(20196)@2012-06-05 09:30:3261樓提及
"馬超先生"...好心佢改名啦...比人笑成世
切~~~
"范統"够有啦
64 :
GS(14)@2012-06-05 21:25:4263樓提及
61樓提及
"馬超先生"...好心佢改名啦...比人笑成世
切~~~
"范統"够有啦
那個中國人嘛
65 :
GS(14)@2012-06-05 21:26:39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05/16398330

港交所新將
馬超財務總監

港交所新將
應凱勤
行政管理總監
66 :
GS(14)@2012-06-05 21:26:52馬超同李小加一樣做過投資銀行,曾經喺高盛同貝爾斯登負責風險管理工作,去港交所之前,喺商品供應鏈管理公司 Noble Group做 CFO,同原材料及商品交易有關,當然屬好得打人馬。
LME周五開會
咁啱港交所正同美國洲際交易所( ICE)拗手瓜爭緊 LME,唔知呢位馬超,會唔會好似三國嗰位馬超幫劉備打江山一樣,雖然未正式返工,但係都幫到手,畀啲意見李小加爭個 LME番來呢?
不過咁,港交所同 ICE爭 LME,講到尾都係睇吓邊個出得起錢,市傳兩者提出嘅條件相若,作價亦相近,都係12億英鎊(146億元)左右, LME今個星期五開股東會,兩個交易所要喺之前再出價,睇吓邊個出嘅條件夠吸引力,引到 LME股東肯賣啦。
除咗請番個 CFO,李小加仲請埋行政管理總監應凱勤( Henry Ingrouille),7月返工。呢位仁兄又係投行人士,家陣係摩根士丹利常務董事。佢呢個係新設職位,上手舊年7月上任,今年3月就冇做,睇嚟呢個位都有啲挑戰性!
67 :
tc(24982)@2012-06-05 23:14:5162樓提及
61樓提及
"馬超先生"...好心佢改名啦...比人笑成世
何解比人笑?
有无人可以解释何解比人笑?
68 :
greatsoup38(830)@2012-06-05 23:15:5767樓提及
62樓提及
61樓提及
"馬超先生"...好心佢改名啦...比人笑成世
何解比人笑?
有无人可以解释何解比人笑?
鬼佬叫馬超好怪吧
69 :
tc(24982)@2012-06-05 23:20:0968樓提及
67樓提及
62樓提及
61樓提及
"馬超先生"...好心佢改名啦...比人笑成世
何解比人笑?
有无人可以解释何解比人笑?
鬼佬叫馬超好怪吧
谢湯大
70 :
david395(4434)@2012-06-13 11:34:38重慶,港交所,牛三
薄熙來下台
最近,北京中央電視台屬下的中國網絡電視台(CNTV)於6月1日推出政論紀錄片《根植沃土:重慶機關黨員幹部「三進三同」紀實》,片中除對薄熙來主政重慶時的幹部下鄉政策大加讚賞之餘,片中更多次出現薄熙來的鏡頭。而薄熙來至少3次在片中露面,時間長達20秒,而且旁白解說仍稱他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即係點,自己諗?
港交所收購LME是壞消息?
係港交所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全世界都認為今次係一個壞消息,原因係以高溢價收購,但係事情真係禁?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是世界首要的有色金屬交易市場,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所,成立於1877年。 採用國際會員資格製,其中多於95%的交易來自海外市場。 交易品種有銅、鋁、鉛、鋅、鎳和鋁合金。LME每天都公佈一系列官方價格,這些價格在業內被作為金屬實貨合同定價的依據。
以香港本身來講,跟本無必要買一間金屬交易所,但對於中國呢?高速的發展、急遽的投資、持續的需求已經決定中國礦產資源大量、快速消耗的態勢在短期內難以逆轉,國內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就如同“緊箍咒”,越發展就越緊張。 在此背景下,以海外資源彌補國內短板成為必然之選。
巨大的鐵礦資源需求已經成為製約鋼鐵工業發展的瓶頸,並危及到中國的經濟安全,技術創新或許可以成為擺脫困境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國金屬礦產資源的對外依賴程度究竟如何? 有研究顯示:“金屬礦產資源對外的依賴度將會在一個較長時期維持在40——60%,甚至會大大超過60%。”。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煤炭、鐵礦石、氧化鋁、銅、水泥消耗量最大的國家,是全球石油消耗的第二大國。
《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年)》經過分析得出的結論更令人觸目驚心:到2020年,如果不加強地質勘查工作、不進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屆時,中國45種主要礦產中,將有19種礦產出現不同程度的短缺。 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將上升到60%,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將達到40%左右,銅和鉀的對外依存度仍將保持在70%左右。
所以近年中國積極對外國收購鐵礦資源 ,但由於種種政治原因,每次收購都被拒絕。而正正如此,香港正如被用作中介人,對香港充分利用的國策。利用倫敦金屬交易所,更香港的身份,收購資源將會更加方便。而且更有助人民幣國際化!
但收購高溢價真的對港交所無利!錯啦,到時港交所可以引入大量內地資金到倫敦金屬交易所買賣,更推出相關既產品!更重要係,今次係完成國家任務!
所以100倍PE一點都不貴,「一個數被13億除,只係一個小數目」。而最後,如果收購之後要供股,邊個給錢?錢唔一定要直接比,可以好多方式比,其中一個係抄高股價!
牛三將到
救全個希臘約要2000億(賣曬單),救西班牙銀行要1000億,仲要救埋愛爾蘭,成個歐洲基金8000千億,而救西班牙銀行證明西班牙好唔掂,西班牙係經濟體好大既國家,too big to fail, but too big too save! 星期五晚係股匯背馳。
今次又係我倒轉做既時間。今次我要修目我底部目標至16500~17500。而最大可能目標價係17500,可能星期一/星期二到。若星期一你見到恒指到17500/18000,即反彈,那個可能今次跌浪的短期/真正底部。而真正入貨時期有三個日期- 15/6 or 20/6 or 27/6。而去到7月14日之後會做多一個腳(可能),到8月中/9月中可能會出現一個牛三,原因係美國/中國/歐洲將會大放水,及美國/中國因大選要做到人人有飯食,個個發大達。目標價係24900,時間係9月至12月左右。但牛三之後將會係熊一!
星期一如見17500/18000,可能考慮短暫小注反手,目標19400。
星期一不論結果如何,可能係我做淡友既最後一天,以後請叫我好友!
之後既Blog,可能會分析下一D我覺得優質既股票,今次分析左港交所了。
http://dragon-stock.blogspot.hk/
71 :
greatsoup38(830)@2012-06-13 21:22:09我睇唔明
72 :
lifengjjj(25972)@2012-06-13 21:58:3470樓提及
重慶,港交所,牛三
薄熙來下台
最近,北京中央電視台屬下的中國網絡電視台(CNTV)於6月1日推出政論紀錄片《根植沃土:重慶機關黨員幹部「三進三同」紀實》,片中除對薄熙來主政重慶時的幹部下鄉政策大加讚賞之餘,片中更多次出現薄熙來的鏡頭。而薄熙來至少3次在片中露面,時間長達20秒,而且旁白解說仍稱他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即係點,自己諗?
港交所收購LME是壞消息?
係港交所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全世界都認為今次係一個壞消息,原因係以高溢價收購,但係事情真係禁?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是世界首要的有色金屬交易市場,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所,成立於1877年。 採用國際會員資格製,其中多於95%的交易來自海外市場。 交易品種有銅、鋁、鉛、鋅、鎳和鋁合金。LME每天都公佈一系列官方價格,這些價格在業內被作為金屬實貨合同定價的依據。
以香港本身來講,跟本無必要買一間金屬交易所,但對於中國呢?高速的發展、急遽的投資、持續的需求已經決定中國礦產資源大量、快速消耗的態勢在短期內難以逆轉,國內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就如同“緊箍咒”,越發展就越緊張。 在此背景下,以海外資源彌補國內短板成為必然之選。
巨大的鐵礦資源需求已經成為製約鋼鐵工業發展的瓶頸,並危及到中國的經濟安全,技術創新或許可以成為擺脫困境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國金屬礦產資源的對外依賴程度究竟如何? 有研究顯示:“金屬礦產資源對外的依賴度將會在一個較長時期維持在40——60%,甚至會大大超過60%。”。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煤炭、鐵礦石、氧化鋁、銅、水泥消耗量最大的國家,是全球石油消耗的第二大國。
《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年)》經過分析得出的結論更令人觸目驚心:到2020年,如果不加強地質勘查工作、不進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屆時,中國45種主要礦產中,將有19種礦產出現不同程度的短缺。 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將上升到60%,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將達到40%左右,銅和鉀的對外依存度仍將保持在70%左右。
所以近年中國積極對外國收購鐵礦資源 ,但由於種種政治原因,每次收購都被拒絕。而正正如此,香港正如被用作中介人,對香港充分利用的國策。利用倫敦金屬交易所,更香港的身份,收購資源將會更加方便。而且更有助人民幣國際化!
但收購高溢價真的對港交所無利!錯啦,到時港交所可以引入大量內地資金到倫敦金屬交易所買賣,更推出相關既產品!更重要係,今次係完成國家任務!
所以100倍PE一點都不貴,「一個數被13億除,只係一個小數目」。而最後,如果收購之後要供股,邊個給錢?錢唔一定要直接比,可以好多方式比,其中一個係抄高股價!
牛三將到
救全個希臘約要2000億(賣曬單),救西班牙銀行要1000億,仲要救埋愛爾蘭,成個歐洲基金8000千億,而救西班牙銀行證明西班牙好唔掂,西班牙係經濟體好大既國家,too big to fail, but too big too save! 星期五晚係股匯背馳。
今次又係我倒轉做既時間。今次我要修目我底部目標至16500~17500。而最大可能目標價係17500,可能星期一/星期二到。若星期一你見到恒指到17500/18000,即反彈,那個可能今次跌浪的短期/真正底部。而真正入貨時期有三個日期- 15/6 or 20/6 or 27/6。而去到7月14日之後會做多一個腳(可能),到8月中/9月中可能會出現一個牛三,原因係美國/中國/歐洲將會大放水,及美國/中國因大選要做到人人有飯食,個個發大達。目標價係24900,時間係9月至12月左右。但牛三之後將會係熊一!
星期一如見17500/18000,可能考慮短暫小注反手,目標19400。
星期一不論結果如何,可能係我做淡友既最後一天,以後請叫我好友!
之後既Blog,可能會分析下一D我覺得優質既股票,今次分析左港交所了。
http://dragon-stock.blogspot.hk/
分析混乱,乱沟甘讲,真是晒气。
73 :
greatsoup38(830)@2012-06-13 21:59:57點想提高呢個交易所的盈利先是問題
74 :
dennis001(8614)@2012-06-13 23:39:4373樓提及
點想提高呢個交易所的盈利先是問題
加價,但港交所走m&a方向令人不安
75 :
greatsoup38(830)@2012-06-13 23:42:0774樓提及
73樓提及
點想提高呢個交易所的盈利先是問題
加價,但港交所走m&a方向令人不安
我最討厭
76 :
鱷不群(1248)@2012-06-13 23:45:0273樓提及
點想提高呢個交易所的盈利先是問題
高層要擴大港交所的是規模,而不是每股最高盈利
77 :
dennis001(8614)@2012-06-14 00:00:2176樓提及
73樓提及
點想提高呢個交易所的盈利先是問題
高層要擴大港交所的是規模,而不是每股最高盈利
如果政治任務是甘,無計
但我覺得港交所要搞好自己先
78 :
鉛筆小生(8153)@2012-06-14 06:28:0977樓提及
76樓提及
73樓提及
點想提高呢個交易所的盈利先是問題
高層要擴大港交所的是規模,而不是每股最高盈利
如果政治任務是甘,無計
但我覺得港交所要搞好自己先
若果係政治任務,
將來就會回贈盈利
79 :
GS(14)@2012-06-14 21:19:1878樓提及
77樓提及
76樓提及
73樓提及
點想提高呢個交易所的盈利先是問題
高層要擴大港交所的是規模,而不是每股最高盈利
如果政治任務是甘,無計
但我覺得港交所要搞好自己先
若果係政治任務,
將來就會回贈盈利
要成個市場畀錢囉
80 :
GS(14)@2012-06-16 11:40:37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615161_C.pdf
按收購事項的條款,收購價為每股LMEH普通股約107.60英鎊(折合約1,292.55港元),即LMEH全部已發行普通股本總值約13.88億英鎊(折合約166.73億港元)。收購價是經香港交易所進行盡職審查並在競投程序中與LMEH董事及專業顧問進行磋商,並參考(其中包括)香港交易所評估LMEH作為經擴大的香港交易所集團之一部分的前景後按公平原則釐定。收購價將從香港交易所現有現金資源及至少11億英鎊(折合約132.14億港元)的新銀行融資撥付。香港交易所預期日後將通過發行股票及債券再融資撥付部分或所有信貸額。
...
終止費安排
LMEH同意,如於若干情況下終止框架協議及於終止框架協議後12個月內另有競爭方案完成或成為無條件,即向HKEx Investment支付終止費2,500萬英鎊(折合約3億港元)。
HKEx Investment同意 (a) 若因監管條件在最後完成日期尚未能達成(或無法達成)導致框架協議終止,將向LMEH支付2,500萬英鎊(折合約3億港元);或 (b) 若框架協議在若干情況下終止,即香港交易所嚴重違反其担保或框架協議,而該違反未能在10個營業日內糾正,將向LMEH支付3,000萬英鎊(折合約3.6億港元)。
...
有關LMEH集團的資料
LME經營的認可投資交易所是全球基礎金屬期貨及期權合約交易方面首屈一指的交易所,估計佔全球市場比重約80%。2011年更刷新成交量紀錄,成交的交易單位達1億4,660萬手,合約名義價值相等於15.4萬億美元(折合約120萬億港元)。過去五年(2007年至2011年),儘管全球經濟環境惡劣,LME每年成交量仍增長12.1%(複合每年增長率),顯示其業務模式深具抗逆力,客戶基礎適應力極強。LMEH的主要業務是作為LME的控股公司。LME的主要業務是經營認可投資交易所及向其會員提供服務。LME須遵守根據《金融服務及市場法》有關管理認可投資交易所的各項規則及規例的準則。
現時所有LME合約均透過LCH.Clearnet結算。LME已宣布計劃透過發展LME Clear自設結算所,提升其迅速回應會員若干端對端需求的能力。香港交易所支持及擬繼續推進此進程。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止年度,經公布的LMEH集團未扣除稅項及非經常項目的經審核溢利為1,138.3萬英鎊(折合約1.37億港元)(2010年:1,246.9萬英鎊(折合約1.5億港元)),扣除稅項及非經常項目的經審核純利為768.2萬英鎊(折合約9,200萬港元)(2010年:945.6萬英鎊(折合約1.14億港元))。LMEH集團於2011年12月31日的資產淨值為7,643.0萬英鎊(折合約9.18億港元)(2010年:4,967.8萬英鎊(折合約5.97億港元))。上述經審核賬目乃按歐洲聯盟所採納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
LME過去一直以「限制溢利」模式經營,維持低收費使其成員受惠。LME管理層諮詢會員後,將於2012年7月2日起增加若干客戶合約(會員與其客戶的場內合約)的收費。香港交易所擬將LME作商業運作並進一步發展成為金屬行業及其用戶的重點戰略交易場所。香港交易所於2015年1月1日前,不會增加LME現時交易的合約收費超過2012年7月2日實施的水平。鑑於LME尚未增加收費及按商業準則運作,評估LME時,其過往收入及溢利的參考價值有限。此外,LME現正檢視多個實施LME Clear的方案,此舉措一旦落實將有潛在收入,但過往賬目並未反映此因素。預期收購事項後,合併實體的收入可於收購事項完成後提高。
下表顯示LMEH分別於2010年及2011年的審核賬目中的2010年及2011年的收入。下表亦假設新收費於截至2011年12月31日止全年經已實施於2011年的經調整收入、除稅、利息、折舊及攤銷前的盈利及除稅後溢利。
81 :
GS(14)@2012-06-16 11:40:56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以千計)
2010年實際數字
2011年實際數字
2011年經調整收費
成交量(手)
120,258
146,598
收入(英鎊)
50,763
(折合約609,791港元)
61,179
(折合約734,913港元)
85,224
(折合約1,023,753港元)
除稅、利息、折舊及攤銷前的盈利(英鎊)
18,327
(折合約220,153港元)
20,371
(折合約244,707港元)
44,288
(折合約532,010港元)
除稅後溢利(英鎊)
9,456
(折合約113,590港元)
7,682
(折合約92,280港元)
23,827
(折合約286,222港元)
淨資產(英鎊)
49,678
(折合約597,757港元)
76,430
(折合約918,115港元)
董事經作出所有合理查詢後,就彼等所知、所悉及所信,LMEH及其最終實益擁有人均為獨立於香港交易所及香港交易所關連人士的第三方。
82 :
greatsoup38(830)@2012-06-22 00:31:402012-6-21 NM
...
天價收購過晒火位
港交所以天價180倍市盈率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實際價錢幾近167億港元,都唔好話唔大手筆也(港交所舊年賺咗五十一億元,此番收購用上相當於起碼三年純利)。
出手咁重,難怪消息公布後隻388逆市急挫幾近五個巴仙,市場如何評價收購,無須多講矣。咁老襯嘅嘢都做,所為者何?
一樣同七一有關。眾所周知,梁營競選大內總管並非別人正是啤梨‧張。啤梨主要嘅生意係做金屬期貨買賣之香港商品交易所也。港交所收購LME,話到明係要殺入大陸市場,即係擺明車馬截啤梨胡。
要了斷私人恩怨,只要唔涉及第三者,點做都得。但388係的而且確嘅公器(董事局一半成員由公家委任,而納稅人又揸住六個巴仙股權),為咗私人恩怨,專登揀仲話得事之時作此天價收購,係咪過晒火位呢?
83 :
greatsoup38(830)@2012-06-24 00:36:562012-6-20 HJ
...
實際發展有待披露筆者認為,港交所對LME 的拓展計劃只是一般性的描述,實際的計劃並無披露。市場暫時看作一項商業投資,因而評價較低;當然,如視作非商業性投資,則具相當概念,但概念能否發揮,只是揣測, 不知如何評價。港交所現價109.9 元, P╱E 23.2 倍, 息率3.87%。預期於完成收購前,港交所表現將遜於大市;長遠的展望,關鍵在於發展動向,不宜一面倒看淡,應以消息為據。
戴兆
84 :
cambo(29079)@2012-07-28 11:11:25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 ... t/20120728/16553692
港交所十招齊發 縮買賣差價 阻輪商屈機
【本報訊】窩輪及牛熊證市場大改革,輪商難再狂屈機!港交所(388)昨推出新指引,推出十項改革措施,包括引入全球獨有的主動報價機制,輪商報價的價差可縮至5格。 記者:黃尹華
新措施料對散戶有利,輪商成本增,個別輪商或加快離場。最令人矚目的是引入主動報價機制,全日90%交易時間內,輪商需為旗下輪證主動提供報價(見另文),每次暫停的時間不超過十分鐘。指數輪報價的價差為5個價位,活躍正股輪則為10個價位;牛熊證方面,指數證的價差為10個價位,股份證則為15個價位,均較現時回應報價下的25個價位大為縮窄。所謂活躍正股,合資格股份共有30隻,名單其實就是港交所合資格發行牛熊證的股份,每季會更新一次。詳見以下網址:
http://www.hkex.com.hk/chi/prod/ ... rlying_latest_c.htm
年底前實施 短期訂細則
港交所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有關措施將在年底前實施,未來數月將與業界一起訂立細則,確保順利推行,並將監察實施情況。法興證券衍生工具部董事李錦坦言,新做法「有一定難度,要增加人手,提升系統,但相信做得到」。
除報價模式更改外,新指引亦要求輪商統一補充上市文件格式,加強內部監控及風險披露。另外,由於過去兩年不少發行商受到歐債危機影響被調低信貸評級(即最少達標普「 A-」或穆迪「 A3」的評級),新指引亦規定了輪商在喪失發輪資格後的安排。
部份輪商或加快離場
浸會大學財經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指,新指引下輪證市場的流動性會提高,對散戶有利,是輪證市場進步的做法。但發行商要主動報價,將增加其報價成本,加上買賣差價收窄,發行商在波動的市況下將風險轉移的能力會下降,整體營運成本將會上升。現時市況較淡,有可能令輪商加快離場。
市場早前盛傳蘇格蘭皇家( RBS)、德銀及中銀香港(2388)將逐步淡出輪場,其中,德銀自去年9月後已無再發新輪,而蘇皇則由去年8月後停發新輪。
有輪商對新措施表示歡迎,渣打銀行認股證銷售董事翁世權認為,輪場改革後,市場素質將大為提高,「可以做大個餅」。瑞信香港認股證及牛熊證銷售主管何啟聰認為,雖然新措施將增加成本,但市場流通量能得到改善,長遠對市場發展有利。
不過亦有網民對新措施不滿意,指雖然輪商要長開價及窄差價,但只要將引伸波幅調低(俗稱縮 Vol),一樣可以好淡通殺屈機。
窩輪及牛熊證10項新措施
.引入新的主動報價要求,買賣差價收窄至5格(指數輪)、10格(活躍輪及指數牛熊證)及15格(活躍正股牛熊證),年底前實施
.四項收緊回應報價責任,回應報價最長時間縮短至10分鐘、最大買賣差價縮窄至20個價位、引入最短持盤時間5分鐘、最少報價數量由10手倍增至20手,十月底前實施
.加強監察流通量提供者的表現,第四季實施
.增進投資者對提供流通量準則的了解,第四季實施
.劃一上市文件格式,今年十月底實施
.即時協定發行人信貸評級下調時的程序及安排
.即時加強在上市文件內的產品風險披露
.即時加強投資者對信貸風險的認知
.即時加強發行人內部監控及相關系統
.即時提倡良好的發行人操守
《輪商及學者意見》
有一定難度
法興證券衍生工具部董事李錦
「有一定難度,要增加人手,提升系統,但相信做得到。改革後,市場質素將大為提高,長遠對市場發展有利。」
增營運成本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
「新指引對散戶有利,但發行商主動報價,將增報價成本,買賣差價收窄,風險轉移能力減,營運成本會上升。
小百科:主動報價全球首創
現時輪商採用回應報價模式,即要等投資者向輪商提出要求後才獲開價,一般要等15分鐘先獲開價,散戶往往見財化水,有賺變蝕。今次引入全球首創的輪商主動報價模式,除方便投資者之餘,亦令很多交投不活躍的輪證將獲得輪商報價,市場透明度得提高。
不過,若「末日輪」和深度價外輪就無法獲得輪商主動報價。港交所指引列出多種主動報價條件:包括窩輪期限要多過一個月,以及價外程度不能大於20%;而牛熊證資產價格和贖回價則要相差2%以上(恒指證則為1%以上),以及輪證流通量不能大過50%等。
85 :
GS(14)@2012-07-28 11:16:00唔知388未來是點
86 :
cambo(29079)@2012-07-28 11:19:23港股好,388都會好。388亦是國策的工具之一。
87 :
GS(14)@2012-07-28 11:20:07我想起董建華
88 :
cambo(29079)@2012-07-28 11:31:39388的優點是透明度高,又是獨市生意,對中國有策略性的意義,有前景!
89 :
GS(14)@2012-07-28 11:33:3388樓提及
388的優點是透明度高,又是獨市生意,對中國有策略性的意義,有前景!
真呀,但是貴就唔理佢
90 :
cambo(29079)@2012-07-28 11:39:26$101我入咗D,有3.5至4厘息,keep咗好過405,相對無咁激氣。
91 :
GS(14)@2012-07-28 11:44:02最少唔會屈你機
92 :
dennis001(8614)@2012-07-29 11:44:25如果佢配股,咪又係攤薄,不過無屈得甘緊要
93 :
greatsoup38(830)@2012-07-29 11:45:02呢個肯定會
94 :
dennis001(8614)@2012-07-29 11:55:00話時話,佢高價股配股我無意見
問題係佢得番100蚊,90蚊去配好難同意,咪又係俾機構投資者賺
95 :
greatsoup38(830)@2012-07-29 11:59:2794樓提及
話時話,佢高價股配股我無意見
問題係佢得番100蚊,90蚊去配好難同意,咪又係俾機構投資者賺
但是他資產得兩三十銀野,我唔介意
96 :
dennis001(8614)@2012-07-29 12:07:18我總覺得配股是搵笨
不過,配股拉低股價,應該不影響388現金流,派息可望維持
但舉債會影響現金流,降派息,亦不利股價
97 :
greatsoup38(830)@2012-07-29 12:09:0596樓提及
我總覺得配股是搵笨
不過,配股拉低股價,應該不影響388現金流,派息可望維持
但舉債會影響現金流,降派息,亦不利股價
咁好似REIT 咁,低過利息成本當然有影響,如果高過利息成本,可能有利,配股會影響每股盈利同派息
98 :
自動波人(1313)@2012-07-29 15:30:49388幾時變左係收息股???
99 :
GS(14)@2012-07-29 15:59:03我唔知呀
100 :
自動波人(1313)@2012-07-30 00:45:26要認清邊一類係高息股
價跌拉高息率,佢一向都係派3厘左右...
101 :
GS(14)@2012-07-30 11:18:23呢隻不適合啦
102 :
cambo(29079)@2012-07-30 20:12:25388是隻「前景股」,合樂觀+唔界意息低人士。
103 :
greatsoup38(830)@2012-08-02 16:43:122012-8-2 NM
重金買信譽
港交所以一百六十幾億元天價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鬼佬收銀,開心到見牙唔見眼不在話下。港交所咁大手筆所為何事?
無他,配合祖國嘅需要囉。強國地大物博、五千年文化,乜都有,獨欠唔食得、唔著得嘅「信譽」。LME值錢之處係驗證金屬成色嚴謹,有佢哋喺塊銅、鋅或鐵上印上LME個chop,買家馬上信心大增,慳番唔少交易費用。信譽呢味嘢,湧落香港買奶粉嘅強國人點會唔明呢?
104 :
鉛筆小生(8153)@2012-08-02 17:24:00$100買入做長線, 若供股是最完美的結局
105 :
greatsoup38(830)@2012-08-02 22:28:00暫時睇唔到有乜好處
106 :
鉛筆小生(8153)@2012-08-02 23:48:35105樓提及
暫時睇唔到有乜好處
因為商品需求低
107 :
GS(14)@2012-08-02 23:48:54要好長時間,不過幾時唔知
108 :
鉛筆小生(8153)@2012-08-03 00:20:23107樓提及
要好長時間,不過幾時唔知
環球經濟咁既樣
歐洲一拖再拖, 想早一點轉好, 都真係難
109 :
GS(14)@2012-08-08 12:25:4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08086_C.pdf
2012年中期業績、股息及暫停辦理份過戶登記手續 年中期業績、股息及暫停辦理份過戶登記手續 年中期業績、股息及暫停辦理份過戶登記手續 年中期業績、股息及暫停辦理份過戶登記手續 年中期業績、股息及暫停辦理份過戶登記手續 年中期業績、股息及暫停辦理份過戶登記手續 年中期業績、股息及暫停辦理份過戶登記手續 年中期業績、股息及暫停辦理份過戶登記手續 年中期業績、股息及暫停辦理份過戶登記手續 年中期業績、股息及暫停辦理份過戶登記手續 年中期業績、股息及暫停辦理份過戶登記手續 年中期業績、股息及暫停辦理份過戶登記手續
董事會提呈集團截至201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綜合業績如下:
財務摘要
截至 2012年
6月 30日止
六個月
截至 2011年
6月 30日止
六個月
變幅
截至 2012年
6月 30日止
三個月
截至 2011年
6月 30日止
三個月
變幅
市場成交主要統計數據 市場成交主要統計數據
聯交所的平均每日成金額(十億元)
56.7
73.6
(23%)
50.2
71.1
(29%)
期交所的衍生產品合約平均每日成張數
265,609
250,353
6%
276,109
254,175
9%
聯交所的股票期權合約平均每日成張數
231,856
288,455
(20%)
225,266
276,966
(19%)
截至 2012年
6月 30日止
六個月
百萬元
截至 2011年
6月 30日止
六個月
百萬元
變幅
截至 2012年
6月 30日止
三個月
百萬元
截至 2011年
6月 30日止
三個月
百萬元
變幅
業績
收入及其他益
3,770
3,972
(5%)
1,895
2,065
(8%)
營運支出
1,032
916
13%
519
474
9%
營運 溢利
2,738
3,056
(10%)
1,376
1,591
(14%)
與建議收購 LME集團有關的支出
110
–
不適用
91
–
不適用
除稅前溢利
2,628
3,056
(14%)
1,285
1,591
(19%)
稅項
(412)
(472)
(13%)
(217)
(245)
(11%)
股東應佔溢利
2,216
2,584
(14%)
1,068
1,346
(21%)
基本每股盈利
2.06元
2.40元
(14%)
0.99元
1.25元
(21%)
已攤薄每股盈利
2.05元
2.39元
(14%)
0.99元
1.25元
(21%)
每股中期息
1.85元
2.16元
(14%)
1.85元
2.16元
(14%)
股息派付比率
90%
90%
–
–
–
–
於 2012年
6月 30日
於 2011年
12月 31日
變幅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的主要項目 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的主要項目
股東資金(百萬元)
9,282
9,159
1%
總資產 1(百萬元)
47,996
54,028
(11%)
每股資產淨值 2 (元)
8.60
8.50
1%
附註:
1 集團總資產包括就期貨及權合約向參與者收取之保證金。 集團總資產包括就期貨及權合約向參與者收取之保證金。 集團總資產包括就期貨及權合約向參與者收取之保證金。 集團總資產包括就期貨及權合約向參與者收取之保證金。 集團總資產包括就期貨及權合約向參與者收取之保證金。 集團總資產包括就期貨及權合約向參與者收取之保證金。 集團總資產包括就期貨及權合約向參與者收取之保證金。 集團總資產包括就期貨及權合約向參與者收取之保證金。 集團總資產包括就期貨及權合約向參與者收取之保證金。
2 根據 2012年 6月 30日的 1,078,867,625股計算,即 股計算,即 1,080,801,575股已發行及繳足份減 股已發行及繳足份減 股已發行及繳足份減 1,933,950股為份 獎勵計劃而持有的股為份 獎勵計劃而持有的股為份 獎勵計劃而持有的股為份 獎勵計劃而持有的股為份 獎勵計劃而持有的(2011年 12月 31日: 1,077,670,473股,即 股,即 1,079,906,640股已發行及繳足份減 股已發行及繳足份減 股已發行及繳足份減 股已發行及繳足份減 2,236,167股為份獎勵計劃而持有的) 股為份獎勵計劃而持有的) 股為份獎勵計劃而持有的) 股為份獎勵計劃而持有的) 股
110 :
Clark0713(1453)@2012-08-08 12:28:55not good......

111 :
GS(14)@2012-08-08 12:29:16都是成交縮減,導致收入減少,大約跌20%,至19億,第2季跌25%,至9億,都是9蚊現金左右
112 :
GS(14)@2012-08-18 15:57:422012-8-15 NM
...
從現狀看,港交所的成交額暫難樂觀,這是短期的觀感,何時可以突破,尚難估計,今年的業績,當難與去年比較。如無意外,收購LME 將可獲英國監管部門批准,預料隨即以現金付款,消息指港交所已安排若干貸款。
收購LME 代價167 億元,筆者曾提及最少融資133 億元,日後將通過發行股票、債券及再融資撥付。港交所現有投資組合415 億元,其中現金及存款約315 億元,1 個月內可以動用的現金約120 億元(其餘為較長期存款),如已安排融資133 億元,則從投資組合調動34 億元,便可完成收購,問題是該融資133 億元相信是過渡性,應實際安排集資,即發行新股、債券或融資,該投資167 億元是長期投資,如作安排財務,必須慎重,既要維持股息比率90%的諾言,亦要考慮未來利息承擔及負債比率等。
攤薄難避免高待商榷
港交所股東資金約93 億元,大部分為現金,投資組合是運用自有資金及所收取的按金,收購必須另行集資,是可以肯定的,而數額及方式將是關鍵。發行新股是可行之法,港交所已獲股東批准發行新股,由5%增至10%,發行價折讓由5%增至10%,此為最實際而無成本的集資,相信必然實行。港交所並無大股東,政府持有5.82%,該年吸納時已視作策略性投資,如有需要,估計會提供協助,大概配售集資60 億元至70 億元,其餘之數或倚靠發債券或繼續融資。期望LME 的短期貢獻已可抵銷財務支出,但攤薄每股盈利則難避免,希望攤薄程度不多於6%。
港交所過去常呈現高P╱E 姿態,高P╱E 應有高增長配合,現年業績將會倒退,明年也不敢過於樂觀,如再有攤薄影響,則P╱E 更高,究竟是否應該高P╱E,要看前景而定,起碼看LME 三年後的發展,港交所對LME 的大計多多,但如何發展仍然走着瞧,計劃如能清晰並可以落實,將有助於前景的展望。收購仍待批准,即使手頭有較詳細計劃,仍未是適當時機。除非集資前已有詳細可行計劃公布,否則集資前的股價不易有明顯改善,但即使跌破百元,也不應跌得太多,計劃詳情未公布,未能衡量LME可能帶來的附加價值。
戴兆
113 :
GS(14)@2012-09-13 00:44:2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912265_C.pdf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董事會欣然宣布,董事會已批准與李小加先生(「李先生」)就其出任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的合約年期續約三年,由2012年10月16日起至2015年10月15日。
114 :
gundamlotte(13580)@2012-09-24 23:28:48發行可轉換證券 / 股價敏感資料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924618_C.pdf
總於要抽水了。
115 :
GS(14)@2012-09-24 23:31:38董事會公布,因應最近市況及投資者的回應,其擬向市場集資,發行本金額為4億美元的定息可換股債券,為其於2012年6月15日所公布以現金收購LMEH全部已發行普通股本的推薦建議提供資金。
由於收購事項及建議發行可換股債券尚待達成多項條件方告完成,有意投資人士及香港交易所股東在投資或買賣香港交易所股份時務請謹慎行事。
本公告的內容涉及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董事會於2012年6月15日刊發有關推薦由HKEx Investment (UK) Limited(「HKEx Investment」,香港交易所間接全資擁有的附屬公司)透過按英國《公司法》進行協議計劃及削減股本的方式,以現金收購LME Holdings Limited(「LMEH」)全部已發行普通股本的公告(「6月15日公告」)。
除文義另有所指外,本公告所用詞彙與6月15日公告所界定者具相同涵義。
一如2012年7月25日所公布,計劃已獲LMEH普通股股東批准,而至今天為止,預計法院將在金融業管理局批准(或被視為已批准)HKEx Investment、HKEx International Limited及香港交易所收購LME的控制權後,在合理可行情況下盡快就批准計劃呈請法院進行聆訊以通過計劃。
另如6 月15 日公告及計劃通函中所述,收購事項的收購價將以香港交易所的現有現金資源及新銀行融資支付,並已從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德意志銀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及瑞士聯合銀行取得短期及長期貸款融資合計至少11 億英鎊(折合約132.14 億港元)。董事會當時亦指出預期香港交易所日後會通過發行股票及債券再融資支付部分或所有信貸額。
自從 LME 普通股股東已批准計劃,董事會已考慮過多個融資方案。董事會公布,基於近期市況及投資者的回應,其擬向市場集資,發行本金額為4 億美元的定息可換股債券(「可換股債券」),為收購事項融資。香港交易所將向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申請批准可換股債券及香港交易所將於可換股債券轉換時發行的股份上市及買賣。如建議提呈發售的可換股債券完成,香港交易所將可紓減其於2012 年6 月15 日就收購事項訂立的銀行融資中已承諾的借款額。董事會認為發行可換股債券符合香港交易所股東的最佳利益。董事會現時擬將股本負債比率維持在審慎水平,大致不超過40-50%。
截至今日為止,收購事項尚待監管條件及計劃條件的達成。金融業管理局仍在考慮LME擬轉讓控制權的申請。董事會並不知道有任何理由可使金融業管理局不批准有關申請。倘若收購事項未能於發行可換股債券日期起計六個月內獲金融業管理局批准,香港交易
所有權贖回可換股債券。
由於收購事項及建議發行可換股債券尚待達成多項條件方告完成,有關交易會否進行現時未能確實。有意投資人士及香港交易所股東在投資或買賣香港交易所股份時務請謹慎行事。
116 :
鉛筆小生(8153)@2012-09-24 23:32:40頂, 點解唔供股
117 :
GS(14)@2012-09-24 23:36:20116樓提及
頂, 點解唔供股
可能覺得借錢回報高D
118 :
dennis001(8614)@2012-09-24 23:58:33現價120,就算現價都係平啦,一年內見180都有,現價供只會俾人嘈
同CB係平好多,到時攤薄又唔覺
119 :
鉛筆小生(8153)@2012-09-24 23:59:06118樓提及
現價120,就算現價都係平啦,一年內見180都有,現價供只會俾人嘈
同CB係平好多,到時攤薄又唔覺
供股好, 我成家支持
120 :
GS(14)@2012-09-25 00:00:18119樓提及
118樓提及
現價120,就算現價都係平啦,一年內見180都有,現價供只會俾人嘈
同CB係平好多,到時攤薄又唔覺
供股好, 我成家支持
供股公平,但礙於政府外持股不得多於5%,難成事
121 :
dennis001(8614)@2012-09-25 00:01:20理論上係供股,但現時係低價供甘濟...
122 :
GS(14)@2012-09-25 00:01:32121樓提及
理論上係供股,但現時係低價供甘濟...
無包銷商
123 :
鉛筆小生(8153)@2012-09-25 00:05:50122樓提及
121樓提及
理論上係供股,但現時係低價供甘濟...
無包銷商
邊都會冇包銷商, HKEX 肯開聲, 一定大把
Deutsche Bank一定肯包銷
124 :
GS(14)@2012-09-25 00:06:50123樓提及
122樓提及
121樓提及
理論上係供股,但現時係低價供甘濟...
無包銷商
邊都會冇包銷商, HKEX 肯開聲, 一定大把
Deutsche Bank一定肯包銷
唔可以持股多過5%
125 :
鉛筆小生(8153)@2012-09-25 00:09:16124樓提及
123樓提及
122樓提及
121樓提及
理論上係供股,但現時係低價供甘濟...
無包銷商
邊都會冇包銷商, HKEX 肯開聲, 一定大把
Deutsche Bank一定肯包銷
唔可以持股多過5%
DB 可以搵佢D 關係BANK
126 :
GS(14)@2012-09-25 00:10:35你都要包銷左,呢度咪過5%囉
127 :
鉛筆小生(8153)@2012-09-25 00:12:14126樓提及
你都要包銷左,呢度咪過5%囉
咁可以5供2, 再發紅股證CAP 水
128 :
GS(14)@2012-09-25 00:13:53127樓提及
126樓提及
你都要包銷左,呢度咪過5%囉
咁可以5供2, 再發紅股證CAP 水
5供2,要找包銷商,唔可以拿超過5%,難,最多20供1
129 :
鉛筆小生(8153)@2012-09-25 00:15:08128樓提及
127樓提及
126樓提及
你都要包銷左,呢度咪過5%囉
咁可以5供2, 再發紅股證CAP 水
5供2,要找包銷商,唔可以拿超過5%,難,最多20供1
你咁夜仲計數, 俾個LIKE 你
130 :
dennis001(8614)@2012-09-25 09:53:21其實我係打漏左兩隻字,不過想訓所以無改
"理論上係供股公平"
131 :
cambo(29079)@2012-09-25 13:10:40唔到我地揀
132 :
GS(14)@2012-09-25 21:27:14131樓提及
唔到我地揀
今次CB就算印晒都是2%新股
133 :
greatsoup38(830)@2012-09-26 00:47:4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925013_C.pdf
本公告的內容涉及本公司於2012年9月24日就建議發行本金額400,000,000美元(折合約3,101,240,000港元)的定息可換股債券刊發的公告。
繼在累計投標詢價過程中取得良好反應後,董事會欣然宣布建議將發行本金額提高至500,000,000美元。本公司與牽頭經辦人已訂立認購協議;據此,牽頭經辦人個別同意認購及支付(或促使認購人認購及支付)將由本公司按協議條款及在其細則規限下發行的可換股債券,涉及本金總額合共500,000,000美元(折合約3,876,550,000港元)。可換股債券可於條款細則所載的情況下以初步換股價每股160港元(可予
調整)轉換為股份。
假設可換股債券按初步換股價每股160港元全數轉換,可換股債券將約轉換為24,228,437股股份,佔本公司於本公告日期已發行股本約2.23%及本公司經發行換股股份擴大的已發行股本約2.18%。可換股債券轉換時所發行的換股股份與相關換股日期當天的已發行股份在所有方面均享有同等權益。
在符合若干條件下,債券持有人有權於自交割日期第41日或之後直至到期日前第10日營業時間結束為止(以存放可換股債券轉換證明文件當地時間計)(除條款細則規定的情況外,無論如何均至該時止),或倘可換股債券於到期日前已被要求贖回,則直至不遲於指定贖回日期前7個營業日營業時間結束為止(以上述地點時間計),或倘有關可換股債券持有人已發出要求贖回的通知,則直至發出該通知前一日營業時間結束為止(以上述地點時間計),隨時將其可換股債券按換股價轉換為換股股份。除非先前已贖回、轉換或購入並註銷,否則本公司將於到期日按可換股債券的本金額的102.56%贖回可換股債券。
134 :
GS(14)@2012-09-30 12:13:18http://cn.financeasia.com/News/316928,%E9%A6%99%E6%B8%AF%E4%BA%A4%E6%98%93%E6%89%80%E5%8F%91%E8%A1%8C5%E5%B9%B4%E6%9C%9F%E5%8F%AF%E8%BD%AC%E5%80%BA%E5%8B%9F%E8%B5%845%E4%BA%BF%E7%BE%8E%E5%85%83.aspx
一名消息人士透露,超過80名投資者參與了交易,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直接基金和對沖基金,反映了投資者對此的熱情。他們主要來自歐洲和亞洲地區。
該人士指出,稀缺性必然也在其中發揮了一定作用——香港交易所並不經常進入市場開展交易,但是投資者對優質公司也有著強烈的渴望。
另一名消息人士稱,交易於香港時間晚上9點半啟動,訂單簿在一個小時內即獲得了足額認購,並最終獲得了數倍的超額認購。訂單簿於凌晨12點半關閉。
聲明顯示,假設可轉債按初步換股價每股160港元全數轉換,可轉債將約轉換為2420萬股股份,佔公司已發行股本的約2.2%。
債券以150個基點的信貸利差和50個基點的股票借貸成本進行推介。債券的換股價將對所有現金股息進行調整,但每個相關財年必須高於特定金額。最終條款使得債券底價為93.8%,隱含波動率為23%左右。
在交易之後,昨日香港交易所股價下跌2.6%,收報115.8港元,致使年內跌幅達到3.5%。不過,該股已由7月低點回升超過17%。恆生指數昨日基本持平,自年初以來已上漲12.3%。
135 :
david395(4434)@2012-10-05 18:43:38詭異的香港交易所-金磚四國期貨/賈乞敗
港交所推出金磚四國期貨,嗯…乍看非常吸引人:
http://www.hkex.com.hk/chi/prod/drprod/brics/bricsspec_c.htm
但是…交易時間,都是台灣時間:上午9時15分至下午4時15分(台灣和香港同時區),
而金磚四國本身的股市交易時段,換算爲台灣時間,分別如下:
巴西21:00至04:00
俄羅斯13:30至21:00
印度12:25至18:00
南非的15:00至22:50
完全無法Cover…
如果港交所也能像新加坡交易所一樣配合當地時間的話,我會去交易的。據香港媒體認為,這是件奇怪的事,這件事暫時的主要用途會記錄在港交所李小加先生的成績表中,對投資者無實際幫助。
之前寫了一篇文章:2012.09.27 「台勞,其實非常偉大!」/賈乞敗
寫到年輕人的薪資偏低當海外勞工,但上位者不知民間疾苦的文章。
有馬來西亞的朋友留言,他們那裡也是一樣。
看來,不論世界各國,上位者和一般平民的距離都非常遠。做出一個沒有人交易的商品,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5推薦此文章 推 收
分享在我的Facebook 分享在我的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發文
http://www.wretch.cc/blog/phigroup/16549240
136 :
greatsoup38(830)@2012-11-08 00:27:0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107104_C.pdf
盈利跌30%,至26億
137 :
鉛筆小生(8153)@2012-11-08 07:22:03業績好
138 :
greatsoup38(830)@2012-11-08 22:26:37137樓提及
業績好
一般啦
139 :
greatsoup38(830)@2012-11-17 14:18:082012-11-14 HJ
游資未刺激交投
美國QE3 為投資市場帶來好氣氛,資金流入香港,但未刺激港股交投,估計對第四季的貢獻也不會太明顯。港交所股價由低位100 元升至133 元高位,當中已包含憧憬前景因素。
收購LME 的167 億元已於10 月發行5 年期、年息為0.5%的可換股債券,金額為38.76 億元,換股價160 元。港交所對資金的意向仍不清晰,其餘資金可能透過借貸或自有資金支付,亦可能配售新股籌集部分資金,目標負債比率在40%至50%之間。
LME 的貢獻期望於三年後顯現,各項集資方式均有利弊,配售新股集資是無成本,但將攤薄每股盈利。借貸當然要負擔利息支出,目前利率處於低水平,但畢竟是需要償還的負債,至於動用自有資金,則相應減少投資收益,變相付出利息,其差異是所付利率及投資回報的高低。
9 月底港交所可供投資資金雖達462 億元,但大部分是保證金、抵押品及結算所基金,公司資金只得90 億元,還得保持足夠資金應付日常營運,故集資是必須的。
股市發展是決定港交所前景的短期關鍵,完成收購LME 後,其經營狀況將成為中長線關鍵,特別是LME 的發展。市場對港交所的評價不能以短期業績為據,該股前景仍有變數,也是大行意見分歧的原因。
戴兆
140 :
roadman(34674)@2012-11-22 08:57:54今日有本地報章,就人行行長周小川昨日在十八大報告有關金融工作部署作解讀,文中提中周小川強調「將擴大人民幣跨境貿易投資中的使用,探索開展個人跨境人民幣業務試點」,並首度表明「穩妥有序推進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試點」,認為這顯示擱置已久的「港股直通車」計劃再次提上議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21121/51152821
141 :
鉛筆小生(8153)@2012-11-28 23:21:47TEST
142 :
dennis001(8614)@2012-11-30 00:05:57http://chinese.wsj.com/big5/20121129/BCHc-002871.asp
港交所配股,夠俾銀團貸款,唔知會唔會再抽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計劃通過配股籌資大約8億美元﹐為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融資。
合約細則顯示﹐配售價在每股116.1-119港元之間﹐較該股週四收盤價折讓4.7%-7%。
香港交易所以22億美元收購LME的計劃已獲得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批準。
143 :
greatsoup38(830)@2012-11-30 00:16:55好大喜功能否成功
144 :
dennis001(8614)@2012-11-30 00:19:11銀團借左錢,可換股,配股
其實出盡晒法寶,差左供股
十九才子都唔夠佢抽得勁
145 :
鉛筆小生(8153)@2012-11-30 00:36:13143樓提及
好大喜功能否成功
做內地MARKET, 一定掂
146 :
greatsoup38(830)@2012-11-30 00:36:30145樓提及
143樓提及
好大喜功能否成功
做內地MARKET, 一定掂
都要幾年
147 :
鉛筆小生(8153)@2012-11-30 00:41:31146樓提及
145樓提及
143樓提及
好大喜功能否成功
做內地MARKET, 一定掂
都要幾年
有咩所謂, 只要個增長STORY 夠浪漫
基金係會等
因為, 港交所得一間, LME 得一間
148 :
greatsoup38(830)@2012-11-30 00:43:35好似種金
149 :
dennis001(8614)@2012-11-30 00:46:14只要佢唔繼續玩攤薄股東
都可以考慮
150 :
鉛筆小生(8153)@2012-11-30 00:46:50148樓提及
好似種金
股票一向都係用街向錢壯大自己
151 :
greatsoup38(830)@2012-11-30 00:48:16150樓提及
148樓提及
好似種金
股票一向都係用街向錢壯大自己
你講得對
152 :
greatsoup38(830)@2012-12-01 12:46:1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130018_C.pdf
配售股份相當於(i)本公司現有已發行股本(於2012年11月29日由1,084,057,087股已發行股份組成)約6.06%;及(ii)經配售擴大之本公司已發行股本約5.71%(假設配售悉數完成)。
配售價118.00港元較(i)2012年11月29日(即本公告刊發前最後完整交易日)在聯交所所報股份收市價每股124.80港元折讓約5.45%;及(ii)2012年11月29日前(包括該日)最後五個連續交易日在聯交所所報股份平均收市價約每股125.96港元折讓約6.32%。
假設配售股份悉數配售予承配人,配售所得款項總額最高約為7,753,190,000港元,扣除所有相關成本、費用、開支及佣金後的所得款項淨額約為7,709,424,050港元。本公司擬將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用作支付收購事項(詳情載於本公司於2012年6月15日、7月9日、7月25日、9月25日及11月29日刊發的公告)的部分資金。計及配售的所有相關成本、費用、開支及佣金後,配售價淨額約為每股117.33港元。
配售股份將根據一般性授權予以發行。配售股份的發行毋須股東批准。
153 :
greatsoup38(830)@2012-12-02 12:43:2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1201/news/ea_eab1.htm

原本持有港交所約5.8%權益的香港特區政府,為免在是次配股後權益被攤薄,決定斥資4.5億元,在是次配售中,認購其中381.08萬股,以維持其在港交所的權益在5.8%水平。
港交所昨日的收市價,高於配股價118元,即港府該批股份已有錢賺。
港府明言,會繼續將所持有的港交所股份,存放在外匯基金,作為策略性投資的資產,藉此維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07年百億入市 至今仍蝕兩成
不過,相比起港府在2007年9月曾經以平均價155.4元購入港交所1571萬股,昨天港交所收市價123.8元,等同07年9月那手貨至今仍然蝕20.3%,或4.9億元。港府要維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入股港交所可謂代價不菲。
154 :
VA(33206)@2012-12-02 14:57:02轉轉話題,港交所(388)以折讓5.5%配股集資10億美元。本欄6月17日撰文時早已預期:「港交所……股東大會通過上調授權發行新股上限至10%,發新股集資機會極高,攤薄效應在所難免,加上LME未來數年盈利貢獻有限,落實併購即使消除不明朗因素,仍會影響股價。」上述看法仍舊未變。港交所今年預測市盈率31.34倍,遠高於同業NYSE Euronext(NYX)和Nasdaq(NDAQ)的12.89倍和9.76倍。港府07年增持,154.44元家鄉價有排都返不到。
黃德几(作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執行董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202/18087152
155 :
VA(33206)@2012-12-03 22:54:32亞記話388買$1億股份奬勵員Ⅰ
156 :
VA(33206)@2012-12-03 22:56:51根據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僱員股份獎勵計劃(「該計劃」),香港交易所董事會(「董事會」)今天批准撥出892 萬港元,購買香港交易所股份(「股份」)以獎授香港交易所執行董事兼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先生(「李先生」)。
董事會亦撥出 1.0348 億港元購買股份以獎授入選僱員(不包括李先生),其中 1,000 萬港元乃預留給2013 年新聘人員。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212031492_C.pdf
157 :
dennis001(8614)@2012-12-03 23:11:00唔發供股權,而家係買股送,都算無攤薄
158 :
roadman(34674)@2012-12-04 06:12:23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204/18089903
【本報訊】港交所(388)上周四委聘國家開發銀行旗下國開證券為其配股集資的財務顧問,但國開證券並非香港持牌金融機構,惹來市場人士質疑。本報就有關事件向港交所和證監會查詢,兩個機構的發言人均對事件不作評論。
根據證監會網頁,國開證券並沒有獲註冊為持牌機構。國開證券是國家開發銀行的全資附屬公司,今次該公司參與港交所配股活動,引起市場人士猜測,國內政府金融機構如中投,也可能在港交所配股中接貨。
根據證監會的企業融資顧問操守準則有關發牌一項,企業融資顧問應確保其業務以適當的方式開設和經營,企業融資顧問本身、其董事和代表都需要是獲發牌或註冊的適當人選,並已根據所有適用的法定及監管規定適當地獲發牌或獲註冊。
國開證券與中央關係密
有證券界人士覺得奇怪,港交所是次批股的配售代理為德銀、滙豐和瑞銀,皆大名頂頂的投行,為何他們未有做盡職調查,了解國開證券是否有向證監會註冊。
獨立評論員兼港交所前董事David Webb表示,關注國開證券於是次批股的財務顧問角色,並認為港交所和證監會應對事件交代情況。
根據公司網頁,國開證券的母公司國家開發銀行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金融機構。國開證券的資本金約為23.7億元人民幣,並將進一步增至73.7億元人民幣
159 :
cambo(29079)@2012-12-04 21:35:33http://cpleung826.blogspot.hk/2012/12/blog-post.html
2012年12月1日星期六港交所配股
港交所要收購LME, 選擇了配股的方法, 而不是選擇向現有股東提出供股, 這對小股東好像有點不公平。
配股就好像印銀紙一樣印多一點股票出來, 而以折讓價配售給大型投資者, 好像基金及香港政府, 而小股東就沒有一份。跟供股不同, 供股的話, 小股東可以選擇不供股而出售供股權, 但手持股份就會被攤薄, 又或者選擇接受供股, 拿錢出來供股, 令手持股份不被攤薄。
可是, 港交所的集資選擇就是不給予小股東選擇權利, 而令小股東注定被攤薄, 這動作一定影響小股東利益, 為何街貨在賣$124, 你就用$118賣給大戶, 同時又分薄我的權益呢?
止凡經常在這裡說, 投資一間公司, 要了解一家公司的管理層, 管理層心地不好的話, 就算是年年賺大錢的公司都不要投資, 因為管理層總有方法令錢落不到你袋的。單看年報及留意公司新聞可能只可以看出一點點公司的取態, 因為平日沒事沒干, 很難看出管理層的取態, 但每當有大事大非之時, 機會就來了, 大家就可以從管理層對事件所作出的決定看出公司的立場。
如果港交所決定供股, 今天的市況, 供股的反應會很差嗎? 集資額很大嗎? 小股東多數選擇不會供股嗎? 其實一百幾十億, 對港交所來說不是太大問題, 一年盈利都幾十億, 只不過從這件事可以看看管理層的做法。
不過, 最後想講, 到底買LME是否值得買呢? 實在要放長雙眼看看。
160 :
greatsoup38(830)@2012-12-04 21:53:20供股難少少...
161 :
dennis001(8614)@2012-12-04 22:57:49老實說,佢擺唔想供,花甘多時間,先集得雞碎
如果要供,直情唔洗發可換股債
或者呢D就係市況
162 :
greatsoup38(830)@2012-12-04 22:58:21161樓提及
老實說,佢擺唔想供,花甘多時間,先集得雞碎
如果要供,直情唔洗發可換股債
或者呢D就係市況
供股的話,會違反5%規定,要咁做仲可能有碎股
163 :
dennis001(8614)@2012-12-04 23:11:21162樓提及
161樓提及
老實說,佢擺唔想供,花甘多時間,先集得雞碎
如果要供,直情唔洗發可換股債
或者呢D就係市況
供股的話,會違反5%規定,要咁做仲可能有碎股
理論上都會批, 除非某D人唔肯批
不過甘樣搞一大輪係麻煩
164 :
VA(33206)@2012-12-06 22:45:59港 交 所 : 完 成 收 購 LME 鞏 固 金 融 中 心 地 位
2012-12-06 HKT 20:40
周松崗(右)與倫敦金屬交易所行政總裁Martin Abbott(左)舉行揭牌儀式(港交所相片)
LME倫敦總部掛上銅牌,誌記12月6日正式成為港交所集團成員(港交所相片)
周松崗(中間靠右)與LME眾職員慶祝正式完成收購,於標誌性的「交易圈」內合照(港交所相片)
香 港 交 易 所 收 購 倫 敦 金 屬 交 易 所 (LME) 的 交 易 隨 著 有 關 法 院 命 令 送 交 英 國 公 司 註 冊 處 處 長 後 正 式 完 成 , LME 正 式 成 為 港 交 所 集 團 旗 下 公 司 。
港 交 所 主 席 周 松 崗 在 倫 敦 主 持 揭 牌 儀 式 。 他 向 股 東 發 出 函 件 , 表 示 LME 是 全 球 最 重 要 的 基 礎 金 屬 期 貨 及 期 權 合 約 交 易 所 , 結 合 港 交 所 在 亞 洲 的 實 力 與 關 係 網 絡 , 相 信 LME 在 亞 洲 拓 展 業 務 的 空 間 非 常 廣 闊 。
港 交 所 獲 注 入 強 大 的 商 品 期 貨 交 易 市 場 , 將 可 擴 大 盈 利 基 礎 , 鞏 固 日 後 增 長 根 基 , 同 時 強 化 香 港 的 國 際 金 融 中 心 地 位 。
RTHK
165 :
鉛筆小生(8153)@2012-12-06 22:51:25如果有公公婆婆出來反對
你估事情會發展到咩地部?
166 :
greatsoup38(830)@2012-12-06 22:52:00165樓提及
如果有公公婆婆出來反對
你估事情會發展到咩地部?
都無聲出
167 :
VA(33206)@2012-12-06 22:53:05這隻不會喇
168 :
鉛筆小生(8153)@2012-12-06 22:55:37166樓提及
165樓提及
如果有公公婆婆出來反對
你估事情會發展到咩地部?
都無聲出
今次你會覺得unfair deal 嗎?
供股唔好咩?
169 :
greatsoup38(830)@2012-12-06 23:07:11168樓提及
166樓提及
165樓提及
如果有公公婆婆出來反對
你估事情會發展到咩地部?
都無聲出
今次你會覺得unfair deal 嗎?
供股唔好咩?
供股技術上難好多
170 :
鉛筆小生(8153)@2012-12-06 23:20:41169樓提及
168樓提及
166樓提及
165樓提及
如果有公公婆婆出來反對
你估事情會發展到咩地部?
都無聲出
今次你會覺得unfair deal 嗎?
供股唔好咩?
之前講過, 但問題在, 小股民想不被撒薄都唔得
政府卻可以
供股技術上難好多
171 :
greatsoup38(830)@2012-12-06 23:24:18問題是技術上難以供股
172 :
y2kcatman(5671)@2012-12-07 00:27:09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 ... TRACK/0/528697.html
【焦點分析】港交所(0388-HK)集資收購LME無改其有限投資價值
2012/11/30 15:51
財華社香港新聞中心
港交所高價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昨日剛獲英國金融服務批准,即打鐵趁熱安排上市以來首度配售新股集資,據昨日黃昏的銷售文件,本來港交所只集資8億美元即62.4億港元,但據傳反應佳,半個小時左右足額,故最終加碼四分一集資77.5億元,定價近上限的118元。分析紛指港交所集資不令人意外,但其投資價值增資後仍然乏善可陳,短期亦乏向上動力。
是次配售代理為瑞銀、德意志銀行及匯豐,未有行政總裁李小加曾經任事的摩根大通,可能為避嫌之故。財務顧問方面,則由國家開發銀行旗下的國開證券擔任。據悉港交所6月時已向國家開發銀行、德銀、匯豐及瑞銀取得合共超過132億元過渡性貸款,故今次配售亦選擇有關銀行負責包銷。另有傳國開行當時承諾提供的備用額度更傳高達140億元。
香港特區政府態度也積極參與今次集資,並為維持持股水平於5.8%,斥4.5億元認購。政府的聲明表示,會將股份繼續存放在外匯基金的策略投資資產內,以維持本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里昂報告表示,港交所配售集資金額,以及其獲英國金融服務局批准收購的時間均大致符合管理層指引,且該行一直等待今次集資,故此並不意外,而港交所現價相當於預期市盈率29.2倍,估值太貴,維持港交所「沽售」評級,目標價88元。
有中資基金經理同意,港交所的投資價值很大程度視乎港股交投,但美國貨幣寬鬆已行到第三輪,港股交投仍未見大起色,加上內地銀行現階段又無力放水,令港交所的股息只有區區三厘,他指港交所除非有新刺激因素,否則現市況下沒大投資價值。
英皇證券(香港)營業部副總裁陳淑雲向《財華社》指,今次集資沒有影響港交所的未來價值,因該股盈利仍取決於市場交投,雖然管理層藉收購LME發展商品市場,甚至強化商品定價權,但前路將漫漫,特別是未來數年商品和金屬市場前景並不秀麗的情況下。
瑞信一樣評港交所「跑輸大市」,料配股對2013、14年攤薄效應介乎3-5%,稱短期港交所收入仍由成交推動,目標價100元。而未來可能會有券商下調港交所盈利,因收購LME或有額外早期投資,且今次交易亦有較高執行風險。
不過仍有好友看好港交所,花旗亦強調港交所集資並不令人意外,亦符合6月時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後,需要結合債券和股本融資的11億英鎊(即相當於132億元)規模,今次配股將會對港交所每股帶來4.8-5%攤薄效應,料港股交投將在中國經濟見底和資金流有利下逐步改善,維持其「買入」,目標價148元。
雖然花旗憧憬港股交投改善,但據瑞信數據,2012年度港股平均成交為532億元,今年11月維持535億元,過去10日卻跌至493億元,成交未有改善下,即使集資的不明朗因素暫時消除,料港交所短期難見起色。
況且,政府現在態度亦相對明確表示要維持其在港交所的持股水平,並視其為維持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棋子,未來不排除會再出現類似LME一樣,高價收購海外資產的情況,這對股東回報而言並非是好事。而短期最直接振奮港交所的消息,可能是港府進一步入市增持,以至傳有認購新股的中投進一步增持港交所持股至曝光水平。(H)
173 :
greatsoup38(830)@2012-12-07 00:40:22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206375_C.pdf
本公告的內容涉及本公司於2012年11月30日刊發有關配售的公告(「配售公告」)。除文意另有所指外,本公告所用詞彙與配售公告所界定者具相同涵義。
董事會欣然宣布,本公司已取得證監會批准配售股份在聯交所上市及買賣,並預計 配售將於2012年12月7日按配售協議的條款及條件完成。
待配售完成後,本公司將按配售價每股118.00港元發行及向承配人配發共65,705,000股配售股份,相當於經擴大之本公司已發行股本總額約5.71%。
配售股份已提呈發售及出售予不少於六名獨立承配人(均為專業、機構或其他投資者)。據董事在作出所有合理查詢後所知、所悉及所信,(i)各承配人(及其最終實益擁有人)均為獨立於本公司及其關連人士(定義見《上市規則》)且與彼等概無關連的第三方;及(ii)承配人在緊接配售完成後將一概不成為本公司的主要股東(定義見《上市規則》)。
待配售完成後,配售股份將根據一般性授權發行及配發。
扣除配售所有相關支出後,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約為7,708,803,795港元。配售價淨額約為每股117.32港元。
下表闡釋本公司於(i)緊接配售完成前;及(ii)緊接配售完成後的股權結構(參照本公司於本公告日期所得的股權資料):
緊接配售完成前
緊接配售完成後
股東名稱
股份數目
佔已發行
股份總數
百分比
股份數目
佔已發行
股份總數
百分比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外匯基金賬戶內持有)
62,919,500 註 1
5.80%
66,730,300 註 2
5.80%
承配人
0
0%
61,894,200 註 2
5.38%
其他公眾股東
1,021,137,587
94.20%
1,021,137,587
88.82%
已發行股份總數
1,084,057,087
100.00%
1,149,762,087
100.00%
174 :
GS(14)@2012-12-15 18:25:112012-12-11 HJ
...
港交所股東權益87 億元,而LME 淨資產只是9.18 億元, 以166.7 億元收購,看似是蛇吞象,但港交所市值達1377 億元,集資能力強,已解決收購資金。況且LME 非以資產取勝,而是佔全球市場份額80%,未來將改變經營模式,以商業準則運作,增加收費後已使盈利增加210%。LME 目前是透過外界結算,已計劃自設結算所,將可提高收入(港交所的結算所2011 年收入16.6 億元),對未來業績有幫助。儘管三年內不再增加收費,而計劃引進中國企業為會員,將可增加收入。現在LME 收費只是上海期交所銅合約收費十分一,有條件吸引中國企業成為會員,還有機會把相關業務擴展至中國,包括物流的安排。中國為最大用家,能活躍於國際市場,甚至可以加速人民幣國際化,港交所預期執行戰略工作對業績將有貢獻。
所謂戰略工作看似空泛,實則範圍甚廣,必須獲得多方面配合。
除需要內部整頓之外,亦要顧及傳統持份者利益的平衡,並作多方面改進及發展。中國的鉛用量佔全球41%,而目前LME 的中國機構會員只有中銀國際。當然,LME 並無專營權,競爭對手至少有美國四家商品交易所,而中國亦有若干同類交易所,因而戰略工作必須獲得多方面配合。
港府國開行利戰略合作
基本上,港交所只是香港證券及期貨認可交易所,表面上是獨市,實際上並無專營權,其主要股東為交易所會員,股權相當分散。香港政府於2007 年購入5.8%,成為最大股東,當時政府宣稱視作一項策略性投資。
港交所近日配售,政府亦斥資4.5 億元增持,以維持股權比例。政府作為股東,但並無控制權及管理權,但亦有潛在相當影響力。
港交所與中國兩間交易所有合作,但只限於若干ETF的交流,以及組成合營公司以自行編製指數及推出相關產品,與中國的商品交易所並無合作。市場在擔心日後LME 業務於中國的物流及倉儲如何進行,這是關係問題,不言而喻。可以注意的是,收購LME 的過渡性貸款包括國家開發銀行,而且可能是牽頭者,此為中國政策性銀行,其屬下國開證券亦為港交所配股財務顧問,消息更指出引進若干認購者,以致配售超額認購而增加配股量。國開行的參與,說不定是獲得授意而作出協助。
近期大市氣氛轉好,港交所股價得以上升,配售定價可達118 元,相信P╱E 約30 倍,但為市場所接受。三年內的展望,仍以現有業務為主,而期間戰略工作的成效如何,亦將反映三年後的可能情況,屆時將增加LME 的交易收費,盈利可望提升。目前對港交所的展望及評價,多涉及主觀,特別是戰略合作的成效,而港府及國開行的態度,可能是潛在的利好因素,利於戰略合作的展開,儘管不太明朗,但對前景不宜看得過淡。
戴兆
175 :
VA(33206)@2012-12-15 18:44:52Discuss 見到的高見
如果下個星期升成十蚊咁多,咁果啲沽388嘅沽盤就要平倉喎,388有成過百億沽盤,穩守沽空榜第一名,如果一旦升上一百四十幾蚊,咁呢百億沽盤點頂得順,到時就會引發災難式平倉走貨。
諗下咁龐大沽盤平倉,咁瞓著覺都會笑出嚟!不過持有388嘅股民就將自己啲快樂建築在別人痛苦中嘞!
176 :
niperry(5974)@2012-12-15 19:02:44388 short selling ratio
http://www.analystz.hk/short/sho ... hp?code=388&dayno=5
177 :
GS(14)@2012-12-25 00:33:3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224236_C.pdf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宣布,馬超(Stephen Jeffrey Marzo)先生已提出辭任香港交易所集團財務總監一職,2013年1月13日生效。
馬超先生的日常職務將由集團副財務總監鄺有成先生暫代署理。
香港交易所將於稍後成立甄選委員會物色合適人選填補有關空缺。
馬超先生確認其與香港交易所董事會(「董事會」)概無任何意見不合,就其辭任而言亦不知悉有何事宜須請香港交易所股東注意。
香港交易所藉此機會感謝馬超先生於任內對香港交易所作出的貢獻,並祝願馬超先生日後工作順利。
178 :
david395(4434)@2012-12-30 08:46:13港交所應對市場轉變須另闢蹊徑
距離二○一二年終結只剩下五個交易日,港交所提前公布今年截至十二月十四日的一系列統計數據,反映業務大不如前。
過去幾年,港交所每年的上市集資總額一直位列全球首席,但隨着歐美經濟顯著萎縮,以及中國經濟明顯放緩,今年來港上市集資的公司數目也大幅下降,今年至今只有六十間,較去年的一百零一間,大幅下跌四成。集資金額總數亦由去年的四千九百零三億九千零五十萬元,下跌至二千八百五十七億零七百三十萬元,跌幅高達百分之四十一點七四,其中新上市集資金額僅為八百三十三億八千四百二十萬元,較去年大挫百分之六十七點九;而絕大部分都是上市後的配股或供股融資活動,總數達二千零二十三億二千三百一十萬元,較去年下跌百分之十二點二六。
一個主要原因是內地巨型國企已大部分來港上市。今年集資額最高的人保集團,金額亦只有二百七十六億一千萬元,與當年集資動輒以千億元計如中國工商銀行,小巫見大巫,不可同日而語。
今年市場交易亦比去年淡靜得多。儘管今年的上市公司數目已由去年的一千四百九十六間增至一千五百四十三間,但全年成交額卻明顯萎縮。截至上周,全年成交金額只有十二萬七千六百六十二億六千五百萬元,較去年大幅下挫百分之二十五點三,而平均每日成交金額亦較去年下跌百分之二十二點七九。
為了抵銷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集資業務的減縮,港交所近年除了積極開拓海外市場,吸引海外企業來港上市集資外,也致力產品多元化發展,例如在認股權證和牛熊證等衍生工具外,還積極發展債券、交易所買賣基金和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業務,其中前兩者業務都能逆流而上,可是,這些業務始終未能成為主流,無法彌補主要業務萎縮的損失。
目前本港股市總值二十一萬七千億元,全球排名第七位,與居第四位的東京頗有距離。記得李小加出任港交所行政總裁後,曾經定下鴻圖大計,為配合香港發展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大力主張港交所進行市場改革,積極邁向發展成為三個中心:內地企業的「首選海外集資中心」、內地資本的「首要海外投資中心」和「全方位的國際金融中心」。
金融海嘯後,由於內地積極推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刺激經濟,本港的確一度成為內地企業的「首選海外集資中心」,但今年內地加強宏觀調控,強調「穩中求進」,經濟顯著放緩,海外熱中投資中國熱潮減退,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集資活動亦相應收縮。
未來應該着力發展的方向,反而是成為內地資本的「首要海外投資中心」,因為隨着內地股民對A股因戒懼而死心,本港股市無論企業質素、公司管治、派息政策、監管制度、資訊透明度以至價格,都遠較內地股市有明顯優勢,足以吸引內地資本流入本港市場。
現時港交所已與上海交易所和深圳交易所簽訂協議,原則上同意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拓展業務。不過,中央批准在內地股市推出的港股ETF,規模至今仍然有限,對港股作用不大;反而近期海外大量流入的資金踴躍購買A股ETF,隨即轉換成人民幣,回流內地,成為不少企業融資的活水。
因是之故,即使目前本港銀行結餘已高達二千五百億元,港股的每日成交金額依然停留在五六百億元的規模,無復昔日風光。至於成為「全方位的國際金融中心」,港交所已走出了第一步,就是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是禍是福,當然只能留待事實證明。
179 :
GS(14)@2013-01-08 00:34:12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107636_C.pdf
集團監管事務總監
一如早前公布,戴林瀚先生(David Graham)已獲委任為香港交易所集團監管事務總監,負責監督香港交易所上市科及市場監察、法律服務及公司秘書事務各部門,於2013年1月9日生效。戴林瀚先生履新初期將出任上市科主管(候任),待現任上市科主管狄勤思先生於2013年7月退休後才正式接任。上市科及市場監察與其他同向戴林瀚先生匯報但非履行監管角色的科部之間的職能劃分將會保留。香港交易所將適時地招聘上市科副主管管理上市科的日常運作。
戴林瀚先生現年54歲,於法律及金融服務方面積逾30年經驗。其於1982年入職英國Freshfields Bruckhaus Deringer,並於1991年晉升為合夥人。戴林瀚先生自2001年加入摩根士丹利任其亞洲區(不包括日本)法律顧問後一直在金融服務界工作,包括後來曾於瑞銀(UBS)工作數年,以及於2011年轉投野村出任該行批發業務的全球法律顧問主管。戴林瀚先生曾任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收購及合併委員會的委員(2001年至2012年)及副主席(2004年至2012年),並於2012年起出任英國收購委員會的守則委員會(Code Committee)的委員。戴林瀚先生持有英國牛津大學文學碩士學位。
環球市場聯席主管
香港交易所市場發展科主管羅力先生(Romnesh Lamba)及香港交易所全資附屬公司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行政總裁Martin Abbott先生(「Abbott先生」)已獲委任為新成立的環球市場科的聯席主管。設立環球市場科後,市場發展科經已解散,有關人員已獲重新編配至各個營運科部。作為環球市場科聯席主管,羅力先生及Abbott先生負責監督新設立的股本證券與定息產品及貨幣業務、商品業務(包括LME)以及內地業務發展及業務發展及企業策略等部門。
羅力先生在新職務上,接替葛卓豪先生(Gerald Greiner)成為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及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行政總裁。羅力先生為聯交所及期交所行政總裁的委任已獲證監會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26條批准及於2013年1月4日生效。Abbott先生繼續出任LME行政總裁。
羅力先生現年49歲,於2008年至2010年間為摩根大通(香港)亞洲(不包括日本)的企業財務及資本市場業務高級顧問。於2000年至2008年間,羅力先生於美林證券(亞太區)擔任多個高級職位,包括投資銀行董事總經理、中國業務拓展營運總裁,以及亞洲能源及電力組主管等。於2000年前,羅力先生在香港及美國多家公司出任不同的投資銀行職位。羅力先生持有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經濟學理學士及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
Abbott先生現年52歲,在金屬行業擁有28年經驗。Abbott先生最初是Metal Bulletin的記者及編輯,於1989年加入LME出任首位市場推廣總監,並於2006年10月上任LME行政總裁。Abbott先生於1993年獲LME交易圈成員Sogemin Metals委任為其在倫敦的市場推廣總監,其後出任康涅狄格州斯坦福的Sogemin Metals Inc的總裁,後來獲委任為康涅狄格州格林威治的Amalgamated Metal Trading Inc的總裁。於2001年,Abbott先生重返Metal Bulletin出版集團出任紐約AMM LLC的總裁兼出版人,以及倫敦Metal Bulletin PLC金屬、礦物及礦業科的出版人兼主編。AMM LLC為Metal Bulletin PLC的全資附屬公司。Abbott先生持有萊斯特大學法律學士學位。
股本證券與定息產品及貨幣業務聯席主管
市場數據部主管陳秉强先生(「陳先生」)及交易科主管戴志堅先生(「戴先生」)改任股本證券與定息產品及貨幣業務部聯席主管,並向羅力先生及Abbott先生匯報。陳先生主要負責現貨交易、市場數據及合資公司中華證券交易服務有限公司,戴先生主要監督衍生產品交易、與及產品及指數發展,另二人共同監督發行人及客戶服務。
陳先生現年46歲,出任市場數據部主管前在香港交易所集團風險管理及結算科工作。加入香港交易所前,陳先生任職香港政府政務主任逾12年,曾先後在貿易署、香港政府駐日內瓦世界貿易組織代表團以及財經事務局工作。陳先生持有香港大學工程學士學位。
戴先生現年50歲,於1998年加入未與聯交所合併的期交所出任產品發展部主管,於2003年至2010年間為衍生產品市場發展及營運主管,其後為交易科主管。加入期交所前,戴先生在銀行業工作逾10年,曾於ABN-Amro Bank N.V.、滙豐及加拿大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Canada)出任多個管理職位。戴先生持有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士學位。
環球結算業務主管
香港交易所集團營運總裁葛卓豪先生已獲委任為香港交易所環球結算業務主管。作為環球結算業務主管,葛卓豪先生負責監督香港交易所集團旗下所有結算業務,包括現有結算運作、場外結算、LME Clear及風險管理。除出任香港交易所環球結算業務主管外,葛卓豪先生繼續兼任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葛卓豪先生現年56歲,在委任為香港交易所集團營運總裁前,於2004年至2007年間為香港交易所集團副營運總裁兼交易市場科主管,並於1989年至2004年間為證監會市場監察部高級總監。葛卓豪先生於1984年至1989年間曾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多個高級行政職位。其持有Allegheny College經濟學理學士學位及University of Toledo College of Law法律博士學位。
結算風險管理聯席主管
因應全球有關結算的監管環境演變,集團旗下結算業務的風險管理職能已跟企業風險管理職能分拆。
風險管理科主管甘健宏先生已提出請辭,於2013年1月31日生效。風險管理科的聯席副主管王秉厚先生(「王先生」)及彭景韜先生(Ketan Patel)以及LME Clear風險總監Chris Jones先生已獲委任為結算風險管理聯席主管,向葛卓豪先生匯報。此外,結算風險管理聯席主管亦會就重大風險事宜直接向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匯報。王先生主要負責股本結算風險管理;彭景韜先生主要負責定息產品及貨幣結算風險管理,包括場外結算;而Chris Jones先生主要負責LME Clear風險管理。Chris Jones先生亦向LME交易後服務(Post Trade Services)主管Trevor Spanner先生匯報。
王先生現年46歲,於2004年至2012年間為香港交易所衍生產品結算風險管理部主管。於1996年至2004年間,王先生在香港交易所歷任多個管理職務,主要範疇為合規事宜及風險管理。於1996年前,王先生在英格蘭及香港核數師行出任多個職位。王先生持有英格蘭肯特大學文學士(會計及計算學)學位,並為英格蘭及威爾斯特許會計師公會及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
彭景韜先生加入香港交易所前為CME Group執行董事。彭景韜先生曾擔任的其他風險管理職務圍繞交易所買賣及場外市場的定息、貨幣及商品產品,以及股本衍生產品。在涉獵中央結算對手方的工作前,彭景韜先生曾任多個有關定息及股本財務產品的研究及風險管理職務。彭景韜先生持有芝加哥大學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及普渡大學管理學學士學位。
Chris Jones先生於2012年11月6 日獲委任為LME Clear的風險總監,並曾任LCH.Clearnet Group Ltd(「LCH」)董事總經理兼風險總監。Chris Jones先生在LCH的20年工作中,是發展風險及結算的先驅,包括推動監管改革、在新市場推出多項結算服務及積極管理主要違責範疇(如雷曼兄弟及MF Global)。
集團營運總裁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管理總監應凱勤先生(Henry Ingrouille)已獲委任為香港交易所集團營運總裁。同時,集團營運總裁的角色已重新編配。作為集團營運總裁,應凱勤先生主理企業事務(包括人力資源、企業及投資者傳訊、研究及政策以至企業風險及資訊保安)以及集團行政管理總監的職責(現由黃侶謙女士處理,其將繼續向應凱勤先生匯報)。證監會已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70(1)條批准委任應凱勤先生為香港交易所集團營運總裁,於2013年1月4日生效。
應凱勤先生現年42歲,在金融服務業積逾20年經驗(大部分在亞洲)。在加入香港交易所前,應凱勤先生為摩根士丹利常務董事兼亞洲營運主管,之前曾在摩根士丹利歷任不同職位,包括抵押品管理全球主管及多元資產客戶服務亞洲主管等職。應凱勤先生早年曾任倫敦證券交易所的國際關係分析師。應凱勤先生持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計算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理學士學位。
集團傳訊總監
企業傳訊部主管羅文慧先生(「羅先生」)已獲委任為香港交易所集團傳訊總監。作為集團傳訊總監,羅先生直接向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匯報,協助處理一切關於對外傳訊事宜。企業及投資者傳訊事宜將如上所述由集團營運總裁主管。
羅先生現年58歲,在企業傳訊界積逾35年經驗。羅先生於2000年聯交所與期交所合併後獲委任為香港交易所企業傳訊部主管,並於2005年獲委任為香港交易所執行總監。羅先生於1988年加入聯交所出任企業傳訊部主管,之前在一國際公關公司任職逾13年。
180 :
greatsoup38(830)@2013-01-08 23:55:05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79-933899?ref=ak8fs
港交所昨更新官網上的組織架構圖(見圖),並發公告宣布多名高層人事變動。其中,原市場發展科主管羅力及LME行政總裁Martin Abbott獲委任為新設環球市場科的聯席主管,羅力接替原集團營運總裁葛卓豪(Gerald Greiner),出任聯交所及期交所行政總裁。
新設環球市場科 羅力統管
繼入駐LME董事會後,羅力出任環球市場科的聯席主管,在港交所事業可謂再上一層樓。據了解,2010年李小加招攬羅力出任市場發展科主管,致力為港交所找尋新的發展機會,去年底公司成功收購LME,市場發展科階段性目標完成,故此解散。
環球市場科負責監督新設立的股本證券與定息產品及貨幣業務(即集團目前核心業務,原歸葛卓豪掌管)、未來主拓的商品業務(包括LME),以及內地業務發展及企業策略等部門。陳秉強和戴志堅出任股本證券與定息產品及貨幣業務聯席主管。
葛卓豪掌LME結算 「削權」釋疑
另邊廂,原營運總監葛卓豪疑似被「削權」,失去現貨及貨幣等核心業務,現僅掌管集團結算業務。有迹可循的是,據港交所年報,他2011年現金花紅為零元,而羅力為12個月薪酬現金花紅。但有聲音對此不認同,稱葛卓豪新掌管LME結算業務,是港交所未來發展重點。
上市及監管事務 戴林瀚領軍
另據悉集團新設上市及監管事務科,其監管事務總監為戴林瀚(David Graham),港交所還將聘請上市科副主管,主管上市事宜。
而在此次架構變動中,港交所財務及行政部門變化不大。但據早前公告,現任財務總監馬超將於本月13日(下周日)正式離職。另有消息指,港交所人力資源總監張敏珠近日亦已請辭,預期將於今年10月離職。
港交所陸續有高層請辭,引發外界關注。對於馬超辭職,李小加昨回應稱,股票現貨市場將發展成全方位股票市場,業務模式亦會有改變,加上全球加強金融監管,因此港交所需適應變化而作出轉變,對管理層有新的要求,管理層變化是正常及必須的。
港交所:架構變化 非裁員行動
此外,港交所發言人強調,本次組織架構變化不是裁員行動,截至2012年底,港交所員工數目為1,030人(不計LME),較2011年底增加90人,未來港交所商品業務發展部門將繼續擴充招聘。
撰文:顏茜
181 :
lemonwongwong(33038)@2013-01-14 18:54:51我睇中長線去返200都唔奇.
182 :
GS(14)@2013-01-14 22:03:09181樓提及
我睇中長線去返200都唔奇.
始終是壟斷物體
183 :
cambo(29079)@2013-01-14 22:13:29182樓提及
181樓提及
我睇中長線去返200都唔奇.
始終是壟斷物體
絕對是,政府快鬆縛。
184 :
GS(14)@2013-01-14 22:24:16183樓提及
182樓提及
181樓提及
我睇中長線去返200都唔奇.
始終是壟斷物體
絕對是,政府快鬆縛。
但升得太慢
185 :
cambo(29079)@2013-01-15 07:25:57184樓提及
183樓提及
182樓提及
181樓提及
我睇中長線去返200都唔奇.
始終是壟斷物體
絕對是,政府快鬆縛。
但升得太慢
應該得
186 :
lemonwongwong(33038)@2013-01-15 10:12:31應該得? 得咩呢?
187 :
cambo(29079)@2013-01-15 18:38:20186樓提及
應該得? 得咩呢?
388可以爆升,市旺就得啦。
188 :
greatsoup38(830)@2013-01-15 22:39:34187樓提及
186樓提及
應該得? 得咩呢?
388可以爆升,市旺就得啦。
爆就唔敢講,但平穩地升我敢講
189 :
cambo(29079)@2013-01-16 07:26:04188樓提及
187樓提及
186樓提及
應該得? 得咩呢?
388可以爆升,市旺就得啦。
爆就唔敢講,但平穩地升我敢講
Brother Soup is right.
190 :
VA(33206)@2013-01-27 16:11:03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30127/00202_003.html
陸東瞓身煲港交所
Look's Asset Management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陸東昨出席投資講座時,透露私人投資持有不少港交所(00388)股份,除長期持有外,當「有閒錢」就會再入貨。
他坦言:「我喺五十蚊、一百五十蚊及一百六十蚊都買過港交所,我唔會沽出。因香港只有一個『合法賭場』,就係港交所,做獨市生意喎!股息率有四厘,好過你去買樓投資,仲唔使畀印花稅!加上家陣B股轉H股係大勢所趨,只要牛市來臨,大市成交額增多,呢類股票一定升得好緊要!」
今年中國經濟復甦,市場對人民幣升值預期再升溫。陸東指,現時人民幣幣值被低估約兩成,預期需用五至八年去達到合理水平。若中國經濟穩健向好,人民幣年均可升值百分之二至四;若經濟欠佳,人民幣較難貶值,相信匯價只會牛皮。
不相信前海取代香港
他稱:「八十年代後期,日本仔聽美國佬話,將日圓大幅升值,咪傻仔行為囉!今時今日,美國不斷催促人民幣要加快升值速度,但現時中國係美國嘅債主,中國先唔會驚佢。」他預期未來人民幣只會穩步上升,大幅升值可能性極低。
近期不少前海概念股被炒起。他認為,若前海改革成功,未來它將與香港收相輔相成之效,但不認同市場陰謀論指中央以前海取代香港,因香港在很多方面都獲先行先試的優勢,香港角色未被削弱。
191 :
cambo(29079)@2013-01-27 20:01:05我都識講la!
192 :
鱷不群(1248)@2013-01-28 04:51:21陸東又亂來
1. 玩埋商品就不是獨市,我就擔心港交所離開保護罩就不懂競爭
2. 國際上對交易所的估值都不高
3. B股轉H股數量其實有限,反而應該擔心大型國企要上的都上了。我應為港交所應考慮發展成為私募基金投資項目上市套現之地
4. 日本仔不是美國嘅債主嗎?
5. 人民幣幣值似高估了
193 :
cambo(29079)@2013-01-28 07:59:13192樓提及
陸東又亂來
1. 玩埋商品就不是獨市,我就擔心港交所離開保護罩就不懂競爭
2. 國際上對交易所的估值都不高
3. B股轉H股數量其實有限,反而應該擔心大型國企要上的都上了。我應為港交所應考慮發展成為私募基金投資項目上市套現之地
4. 日本仔不是美國嘅債主嗎?
5. 人民幣幣值似高估了
講得好

194 :
david395(4434)@2013-01-29 07:50:29港交所假民意撐夜期
【本報訊】港交所(388)被指製造假民意!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昨就期指夜市邀請正反兩方同場對壘,而由於部份支持開設夜市的意見書行文用字幾乎「一模一樣」,有議員質疑港交所為業界擬訂支持信的範本。港交所則否認製造假民意。
提供支持信範本
據昨日財經事務委員會提供的51份就開設期市指夜市的意見書中,41份以英文書寫的意見書有15份的行文用字極為相似,當中包括第一上海及光大證券等支持信。事件即時惹來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質疑港交所預先為業界準備支持信的範本,有製造假民意的嫌疑。而有份出席會議兼支持實行期指夜市的富士香港商品財務及行政經理盧廷姿亦直認不諱指「交易所係有一啲sample嘅信件」。
被當場「踢爆」為業界預備範本信,港交所環球市場科聯席主管戴志堅解釋指,「我哋其實有做到一樣嘢,係將(業界)意見寫低,有部份支持者希望我哋有啲方便嘅方式畀佢哋寫(信)入嚟。」而有份使用範本信的盧廷姿於會後亦表示,「冇乜問題,港交所咁做都係想方便我哋,我哋都係支持啲論點先簽名。」
對於製造假民意的指控,港交所發言人回覆指「意見摘要的內容來自市場,提交意見的業界人士亦確實抱持這些意見,絕對並非所謂『假民意』」,而被問及會否因此事令推行期指夜市一事受阻,港交所重申若獲證監會批准,將按計劃於3月底推行。
「篤爆」港交所為支持者提供「官樣文章」的涂謹申則表示會追查到底,「港交所應該係要收集各方的意見而唔係鼓動意見,就算支持你都唔係你去教佢點寫,港交所今次畀人好差嘅印象!」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129/18149802
195 :
VA(33206)@2013-02-14 22:44:232013-02-14 HKT 17:58
港交所計劃4月8日推出收市後期貨交易時段,亦即期貨夜市,有關規則修訂已獲監管機構批准。屆時市場可於下午5時至晚上11時進行期指及國企指數期貨交易,不設大手交易機制,上下限價幅度5%。 交易所將於期貨夜市實施後6個月檢討結算安排及風險管理措施。交易所稍後亦會考慮將黃金期貨納入期貨夜市交易範圍內。 港交所說,參與者須先行完成相關的系統測試,交易所下月初將安排簡報會講解細節。
港台新聞見到
196 :
greatsoup38(830)@2013-03-02 18:31:35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227152_C.pdf
388
盈利降25%,至35億元,40億現金
197 :
greatsoup38(830)@2013-03-09 18:07:182013-03-05 HJ
...
收購LME 實際現金代價172.98 億元,佔全部權益,於去年12 月6 日完成, 隨即合併賬項, 應佔LME 盈利1900 萬元。LME 去年7 月2 日起調高收費,上半年成交量7960 萬手,下半年8010 萬手,環比增幅輕微,亦反映成交量不受加價影響。上半年收入4.02 億元,下半年5.74 億元,較上半年增加42.8%;全年收入9.76 億元,營運支出6.39 億元,非經常支出(包括出售、股權費用及對管理團隊獎勵)3.66 億元,EBITDA 負值2900 萬元,並說明EBITDA 項目以下,有LME收購後折舊及攤銷1100 萬元,以及收購所產生的無形資產攤銷1100 萬元,已計入港交所業績。
港交所上述的折舊及攤銷增加6800 萬元,至1.58 億元,主要來自將軍澳數據中心首期折舊(已完成資產12.47億元,平均使用權17年,整個數據中心投資30 億元),以及應佔LME 兩項攤銷共2200 萬元。由此引申,今年的港交所折舊及攤銷將進一步增加,一是將軍澳數據中心全數全年折舊已1.7 億元,LME 的折舊攤銷多少不詳。
如以去年只合併LME 一個月賬項是2200萬元計,全年將是2.64億元。
以172.98 億元收購LME,其可識別的資產淨值為38.64 億元,因而港交所賬面已錄得商譽133.41 億元。LME 資產已包括無形資產44.45 億元。於港交所賬項中,列有商譽及其他無形資產181.83 億元,估計龐大的綜合商譽將維持,無形資產LME 已在攤銷中,相信繼續攤銷,則今年港交所的折舊及攤銷將大增。
LME 正在建設結算所LME CLEAR ,去年為發展已支出8600 萬元,包括在營運支出之內,今年是否增加以應付2014 年結算所的啟用,尤其歐洲監管條例改變,最初的構思需要大幅修正,據報監管條例對資本安排大增,LME 資金不多,如需港交所注資,或左右其財務安排,目前借貸66 億元,借貸比率為37%,如LME 對資金有需求,借貸比率將增,是否如此,暫難確定。
市盈率高仍有捧場客
今年展望股市交投可望增加,LME 交易費已提高,有利業績,且沒有非經常開支,將惠及港交所,但折舊攤銷大增,融資成本亦漲,比對之下,港交所今年盈利如何變動,尚難確定,希望仍有增長,但業績的稍有變動,只影響短期,更重要的是,LME 的消息如何變動,包括結算所及業務的拓展,港交所對此雄心萬丈,看來捧場客也支持,已接受其市盈率高企於30倍以上。
事實上,投下巨資收購LME,其展望應集中於此,一切看LME 的業務能否順利拓展。
戴兆
198 :
Sunny^_^(11601)@2013-04-11 12:46:17soup,is130a reasonably price?
199 :
greatsoup38(830)@2013-04-11 22:16:31198樓提及
soup,is130a reasonably price?
我覺得呢隻野一直太貴
200 :
Sunny^_^(11601)@2013-04-12 08:36:24199樓提及
198樓提及
soup,is130a reasonably price?
我覺得呢隻野一直太貴
咁,你認為咩價合理?
我成日覺得有基金大戶低位買貨
201 :
cambo(29079)@2013-04-12 09:50:47$10x 我會訓身。
202 :
Sunny^_^(11601)@2013-04-12 10:09:08我之前130邊邊位買左D...
203 :
greatsoup38(830)@2013-04-13 12:46:52200樓提及
199樓提及
198樓提及
soup,is130a reasonably price?
我覺得呢隻野一直太貴
咁,你認為咩價合理?
我成日覺得有基金大戶低位買貨
超過50蚊都是唔合理
204 :
roadman(34674)@2013-04-13 13:17:58203樓提及
200樓提及
199樓提及
198樓提及
soup,is130a reasonably price?
我覺得呢隻野一直太貴
咁,你認為咩價合理?
我成日覺得有基金大戶低位買貨
超過50蚊都是唔合理
佢係獨市, 可以貴D
205 :
greatsoup38(830)@2013-04-13 13:22:27100蚊囉
206 :
GS(14)@2013-05-09 00:45:01好一般的空殼
207 :
GS(14)@2013-05-09 00:45:25CFO
208 :
simonwor(34306)@2013-05-09 21:47:5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509/news/ec_eca1.htm
LME成效未彰 港交所多賺1%
貢獻盈利1.85億 逾半為一次過收益
【明報專訊】受惠港股成交上升,港交所(0388)今年首季多賺1%至11.58億元,符合市場預期,去年以167億元高價搶購回來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首個完整季度入帳,貢獻盈利1.85億元,但當中包括出售LCH的一次性收益。港交所昨日中午公布業績,午後股價倒跌低見133.4元,收報134.3元,逆市跌1.1%。
截至今年3月底止首季,港交所收入按年升19%至22.22億元,現貨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額744億元,按年增18%,較去年第4季更升33%。LME收入及其他收益4.2億元。投資收益方面,當中包括一項重估LME於LCH權益,所產生的1.07億元除稅前非經常性收益。
209 :
greatsoup38(830)@2013-05-11 17:22:58388
210 :
屳家hihihi(35700)@2013-05-19 12:14:10其實呢隻可以長炒
短期可能120-150不斷上落
但最終一定返200
下年會係突破點
強制結算OTC衍生工具
+LME結算所開幕
呢兩樣野會係兩個好重要既收入增長點
211 :
屳家hihihi(35700)@2013-05-19 12:23:29一句講晒...如果信香港仲有幾年好日子過
受惠大陸金股匯開放既話
一定要買港交所
212 :
simonwor(34306)@2013-05-28 21:33:4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528/news/ec_eci1.htm
李小加預料 LME Clear回本期短
2013年5月28日
【明報專訊】香港商品交易所上周交回牌照兼鬧出軒然大波,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則於網誌撰文,大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發展藍圖,其中提到LME自行籌建的結算所LME Clear,料推出後很快可回本,現正籌備在倫敦推行人民幣結算並研究發行焦煤及鐵礦等金屬相關產品。
----------------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 ... aily&issue=20130528
李小加網誌預期 LME結算所明年推
■李小加昨在網誌表示,預期LME結算所將於明年第三季推出。 路透社
【本報訊】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上周表明,未來兩年仍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資本開支高峯期。
李小加昨日在其個人網誌表示,預期尚未成立的LME結算所(LME Clear)將於明年第三季度推出,更可即時產生可觀財務收益,更有信心短期內可收回成本。
縮短產品推出期
港交所主席周松崗較早前向傳媒披露,該所原本預算成立LME Clear約需耗資4億至5億元,但隨着歐洲市場基礎設施監管規則(EMIR)推出後,LME Clear初時的若干假設須作大幅修訂,當中涉及的資本或須大幅提高。
李小加的網誌未有透露LME Clear最新的建設成本,只表示成立LME Clear後,將擁有結算上的自主權,新產品推出市場的時間可縮短,相關收入亦歸港交所擁有,他預期LME Clear明年第三季度一經推出亦可產生可觀財務收益,預期很快就可收回建設成本。
李小加又提到,LME的商品戰略主要分為三大目標,除了拓展LME的新業務,及加強在亞洲特別是中國發展戰略夥伴關係外,還計劃降低參與LME業務的門檻與壁壘。
早前周松崗透露,有意將LME現有合約拆細,由25噸一手拆到5噸一手,可讓更多人參與買賣。
此外,李小加亦有意計劃將LME的資訊技術由現行的外判制改為「自營制」,此舉有望將LME的資訊技術變成一項戰略資產。
213 :
greatsoup38(830)@2013-06-07 00:20:01同小加做野真是壓力好大
214 :
greatsoup38(830)@2013-08-04 19:48:57LME 同高盛一齊畀人告
215 :
GS(14)@2013-08-08 16:50:52388
216 :
GS(14)@2013-08-12 22:31:31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5f-858113?ref=ak8fs
LME美官司不斷 或毋須逐一審
恐掀集體訴訟潮 可申合併處理
港交所(00388)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一星期內接連捲入兩單合謀托高鋁價指控,遭連環入稟美國不同州份聯邦法院追討。港交所更預期同類訴訟陸續有來,表明再遭提告亦不會發通告交代。
港交所一再強調指控缺乏理據,誓言積極抗辯,暫亦難料敗訴風險。惟投資界仍關注,排山倒海的訴訟會否令港交所的訴訟及相關法律開支激增。但原來在美國法律程序下,作為被告的港交所可申請將一應同類訴訟合併審理,或毋須耗費大量資源逐一打官司。
統一應付 節省大量資源
有曾參與美國集體訴訟的法律界人士指出,美國有不少律師有專家團隊,專責分析有機會提訴訟的個案,再物色適合具代表性的受害人以原告身份提告。當首宗訴訟提出後,再有大量同類指控的訴訟在全國其他州份聯邦法院入稟屬常見現象,期望一旦訴訟勝訴或達成和解賠償可分一杯羹。
他解釋,類似集體訴訟的被告,一般會在審訊時要求法院將全國不同州份提出的同類訴訟合併審理,好處在於被告毋須分散資源同時應付多宗訴訟,同時亦可避免不同地方法院的判決有所衝突,對與訟雙方均不公平;法院方面大多亦會同意合併審理申請。
法律界:原告身份待認可
至於第二宗針對包括LME的訴訟,原告除了一家直接買入鋁金屬的公司外,另一原告是自稱為「鋁罐裝飲品買家」的佛羅里達州居民,令人關注官司範圍及潛在賠償額會否大得難以估計。
惟該名法律界人士分析,有關訴訟只是剛向法院入稟,在集體訴訟中作為原告的身份仍有待認可(certification of class),LME可提出反對認可,暫未能確認是否所有鋁罐裝飲品消費者,均有資格參與向LME及高盛等同案其他被告追討的訴訟。
自上周三收市後公布捲入第二宗訴訟後,港交所連續兩日逆市偏軟,跑輸恒指約2個百分點。法巴證券分析員陳志銘認為,市場仍未能掌握及消化LME的訴訟風險,但單看港股成交額趨降及新股集資市場不振,相信港交所股價仍會繼續跑輸大市。
217 :
GS(14)@2013-08-15 12:26:043個月及6個月盈利增長6%及增11%,至11億及20.5億,輕債
218 :
greatsoup38(830)@2013-08-29 01:19:55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55-320623?ref=ak8fs
LME委新CEO莊敬賢 副手即請辭
港交所入主9月 高層流失惹關注
港交所(00388)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宣布,委任Garry Jones(莊敬賢)為行政總裁,而失落競逐主帥寶座的副行政總裁Diarmuid O'Hegarty(歐德銘)同時請辭。
莊敬賢在交易所及金融服務業擁有逾30年經驗,近職為紐交所倫敦國際金融期貨交易所(NYSE LIFFE)行政總裁及紐約泛歐交易所集團執行副總裁兼全球衍生產品主管。惟市場關注,港交所入主LME才9個月,正、副行政總裁先後離職,會否影響收購時擬定的發展策略。
李小加:人事流失率甚低
尤其歐德銘在去年升任副行政總裁前,出任LME監管及合規部董事,熟悉交易及倉庫提貨等規則運作,在LME捲入多宗涉及合謀托高鋁價指控的集體訴訟情況下,歐德銘離任會否構成負面影響,亦為外界關注焦點。
身在倫敦的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電話會議中回應稱,無論任何收購合併均會帶來人事轉變,雖然正、副行政總裁先後請辭,另尚會有一些職級較低的管理層變動,但入主LME後的人事流失率實際甚低。他並重申針對LME的指控缺乏理據,不擔心歐德銘離職對官司不利。
未憂高層離任 過檔對手爭食
他又不擔心LME高層管理人員離任後,會加入業務與LME競爭的交易所,指合約相關高層任後有6至12個月的「過冷河」要求,並指「LME在金屬交易市佔率達八、九成,其他交易所沒甚麼競爭。」
若獲得英國監管機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批准,預期新任行政總裁莊敬賢將於今年9月30日加入LME。他履任LME行政總裁一職時,亦將成為港交所環球市場聯席主管及管理委員會成員。
一同出席電話會議的莊敬賢表示,接任後會先了解LME的現有發展策略,短期以落實推出自營結算所LME Clear為首要任務,長遠通過推出新交易、結算產品,開拓中國及亞洲市場,以及將過去會員制的交易所轉為商業原則運作。
莊敬賢曾任LME現有結算所LCH Clearnet董事,但曾出掌的NYSE LIFFE只有農產品商品交易,並無金屬交易經驗。
撰文:劉德斌
219 :
greatsoup38(830)@2013-10-19 11:44:06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6696&page=8#lastpost
lemonwongwong:
大家有無留意港交所無提供現價比sp trader, 而家股票期權睇唔到delta, vega, volality...唔該大家打電話或寫信去投訴....叫佢比返現價sp trader...tel : 28403895
this is their email
[email protected]
鉛筆小生 (中華牌鉛筆):
係咪SP TRADER 冇俾錢HKEX?
220 :
VA(33206)@2013-11-01 20:04:06http://www.moneydj.com/kmdj/blog ... 1-8982-000000021312
如果世界會變得很美系列之一 – 港交所(388)
by 華富財經 on 2013/10/31 12:06 回應(0) 人氣(175) 收藏(0)
點題以如果世界會變得很美為之,是鑑於金融海嘯後數年,世界經濟似已慢慢脫離最壞時間。雖然在量化寬鬆的大環境下,我們較難確定經濟是真復甦,還是假復甦;是開始進入、還是已經運行於牛市階段。惟眾所週知,如果未來數年的投資世界真較今天好的話,港交所(388)將是最受惠上市公司之一。
公司簡介
香港交易所是《證券及期貨條例》中所指的認可交易所控制人,擁有並經營香港唯一的股票交易所及期貨交易所,以及其有關的結算所,即香港結算、聯交所期權結算所及期貨結算公司。年內集團收購了LME及其附屬公司的控制權。LME集團的其中一家附屬公司LME是在英國營運基本金屬期貨及期權合約買賣的交易所。
難以分析的公司
為何說其難以分析呢?以基本分析而論,主要會以損益表(income statement)衝量一間公司的收入與支出,或我們慣以其進攻能力示之;而防守方面則看其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質素,計算每股資產值多少等。
惟港交所是一間極低機會被清盤、私有化或收購的企業,若然不問原由便以資產負債質素將其估值,基本上極容易評估其為高出估值許多的公司。(按︰現時市帳率約為8倍)
如試以同行之市盈率去評估,由於本港只有其獨市,比較上便要以其餘地方的交易所去作對比。經此一比較,我們會發現港交所現時約三十多倍P/E也是冠絕全球。哪是否真的很不值呢?這個其實不便評論,因市場上並無與其較近似的對手;很多交易所並非處於獨市的環境、背靠中國這極其強大新興市場的對外窗口、甚至中國人的賭性較重云云,其實也很難單單以其他交易所的估值作比較。
看過不少大行對此股的報告,發現大多會以情景分析(scenario analysis)去研究。此分析方法大致將不同的市盈率及每日平均成交額列出來,形成一個矩陣(matrix);投資者可按心中對此兩項數據的估計而得出預期價格。不過,這其實也只是供大眾一個概括,甚麼成交額水平加市場給予多少市盈率估值便應值多少罷了。
除去雜音
在現時的投資市場上,訊息甚多,有時我們要學會除去一些雜音。
雖然港交所近來收購了LME,但始終佔比還少;在中期報告中提到,本年上半年的交易費及交易系統使用費約18億收入中,來自LME的只佔約4.4億。因此,回歸基本步,我們就看看本港大市成交與港交所的關係。
(註︰2013年的日均成交額及收市價乃計算至昨天為止)
從上述兩圖可見,股價與每天的平均成交額的相關極大,尤其下方圖表於對數後更見其一致性。
在此,我們先作出一個小結論。基於此公司的獨特性,難於從市場上的同業或財務報表去推測。反之監察每日平均成交額,這透明度極高及極易取得之數據,已大致可對此股作出相對有效的推測。
展望
換言之,預測此股變相回歸預測大市。傳統智慧而言,港股多在7字尾年份見頂,如87、97及07等。再者,港股因聯繫匯率,與美國關連極大。而直至暫時為止,展望美國將於下年開始加息週期。雖然經濟學上,加息多不利股市;但實際情況是,聯儲局多會看見經濟復甦才加息。回顧近年如90年代末期及04年開始的加息週期,股市均隨之而上。配合文初開首估計最壞時間已經過去,估計股市將有機會反覆向上,港交所潛力不容忽視。
除此之外,回顧過去數年此股的市盈率(見下圖),最低是08年尾曾低於10倍,最高是07年尾的70多倍;平均市盈率則在25至30倍之間。假設數年後真有機會再現07年牛市的威力,日均成交額的上升,再配合估值的提高… 充滿美妙的憧憬呢。假如以上的「假如」全部實現的話…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blog ... 21313#ixzz2jOXC9IQR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221 :
GS(14)@2013-11-07 09:47:40388
盈利增15%,至31億,20億現金
222 :
greatsoup38(830)@2013-11-16 18:45:092013-11-12 HJ
...
第三季的稅前盈利12.9 億元, 同比跌7% ; 而該期稅項僅9000 萬元,同比減少58%,是受英國稅率下調帶來一次性稅項抵免1.08 億元,如調整此數,稅項應為1.98億元,盈利為10.92億元,較第二季的11.7 億元減少7%。按此基準調整,第三季同比只增9%,而非20%;首三季同比應增6%, 計及去年收購LME 相關成本1.28 億元應視作一次性項目,實際同比只增2.1%。這是分析後的數字,只是剔除一次性項目。
所謂勝於預期,是高於市場一般估計;而一次性項目是預期之外,或許是勝於預期的原因。不論如何,業績既已公布,而勝於預期或低於估計,只是予投資大眾的印象,而相關報告及媒體以勝於預期或遜於預期,雖不嚴重至誤導,但多少也影響投資心理。
有關報告及媒體報道,即使偶有錯誤,投資大眾應予分析,不應無條件接受;但港交所的業績報告內容,絕不能錯誤或模糊不清。港交所業績報告,在解釋業績上,似乎側重於LME。解釋首三季股東應佔溢利由2012 年同期的32.2 億元,增加至35.28 億元,主要來自LME 業務的溢利貢獻3.18 億元,這是很清楚的描述,溢利35.28 億元中來自LME 的是3.18 億元,可說是錯誤,至少也是誤導,絕不是溢利貢獻。
報告並無其他數據證實3.18億元是什麼項目,從其後的評述,估計只是EBITDA(息、稅、折舊及攤銷前溢利)。
關注LME涉及訴訟
作為投資大眾,如只看主要來自LME 業務的溢利貢獻一段,而不看其後數段文字,將受到誤導,因清楚顯示LME 業務的溢利貢獻3.18 億元,但多看其他內容便有模糊感。因其後各段解釋LME 的交易費收入、營業支出、折舊及攤銷等,再無提及LME 的溢利貢獻3.18 億元,令人摸不着頭腦;經過推敲,自然明白已被「溢利貢獻」的錯誤引導。
究竟LME 的確實溢利是多少,並無數據提供,參考所列的分部稅前溢利為3.58 億元(商品分部視作LME 的運作),而相當數字列入公司項目,其中包括向各分部提供支援功能的成本,其中營運支出達4.96億元。
筆者未敢胡亂估計,但相信LME 的業務仍在虧損中,不計遞延稅項的調整。
港交所投資LME,市場已有心理準備在虧損,直至LME 加收費用為止,對此無特殊期望。短期留意的是,其交易額的變動,而被指控倉庫市場反競爭及壟斷所為,引致美國集體訴訟,雖然LME 表示抗辯,亦難免令人擔心。近年的金融市場涉及多樣化訴訟,均須付出大額賠償。
股價料平穩發展
首三季聯交所平均每天成交額638億元,同比增20%;股票期權合約平均每天成交24.9 萬張,同比增長11%;期交所衍生產品合約28.9萬張,增長12%;LME 金屬合約平均每天成交68萬手,同比增7%。
上半年投資收益已減31%,至2.72 億元;第三季則激增188%,至1.61 億元,主要是LME 投資於LCM的公平值出現收益1.06 億元。首三季投資收益為4.33 億元,仍跌29.4%。期內可供投資資金減少13.6%,至489 億元,以存款為主佔92%、債券佔7%、環球證券只佔1%,是相當保守的投資。
港交所為收購LME 而發行可換股債券及配股,仍須借貸及動用內部資金,LME 暫無貢獻,攤薄每股盈利已在意料之中,首三季的每股盈利為2.966元,約減4%。
近期成交並不活躍,但有若干新股上市,預期第四季的業績無大變動,全年業績應無驚喜。
目前的港交所,已不是受業績增長多幾個百分點或少幾個百分點所影響, 主要看大市的變動及LME 的動向。港交所積極推廣LME,目前仍未有成效,尚待多項因素配合。大體而言,其股價升跌不會太大,LME 令人憧憬是原因之一,政府為最大股東是原因之二,維持股息比率90%是原因之三,大致可望與大市同步;而可能有所變化的,將是LME 所涉及的訴訟,如有不利,或將稍為反覆。現價124.7 元,仍是逢低收集看中線之途。
戴兆
223 :
fataunt77(40878)@2013-11-19 17:56:54唉 手上有成千股388 由百六蚊至一百蚊既貨都有
宜加四十大盜 時近時遠
唔知今年內見唔見到百五蚊呢
224 :
Sunny^_^(11601)@2013-11-19 18:50:48我手上有好重既388,由之前123-124左右買既...呢2日130-136減左5成左右,如果短期升唔穿140就走
225 :
greatsoup38(830)@2013-12-11 00:29:5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210/news/ec_ech1.htm
李小加獲贈865萬元股份
港交所另撥1.7億 購股獎勵員工
【明報專訊】臨近年尾,打工仔均期待年終花紅及來年薪酬有滿意加幅,港交所(0388)昨日便宣布,斥資865萬元購入公司股份,贈予行政總裁李小加作為獎勵,金額少過去年;另外港交所撥出約1.72億元,購買股份以獎勵李小加以外的入選僱員,其中3500萬元將預留予明年新聘人員。
近年港交所每年均豪花現金,購入股份贈予員工,昨日公布的僱員股份獎勵計劃,交易所便自掏腰包逾1.8億元掃入股份。港交所去年全年盈利為40.84億元,倒退兩成,今年首3季則賺35.3億元,按年增長10%。
李總薪酬 連跌兩年
資料顯示,李小加總薪酬連續兩年下降,由2010年的約1662萬元,減至2011年1613萬元,至去年度更降至1533萬元。至於股份獎勵,2011年及2012年的金額相若,分別為880萬元及892萬元,但根據薪酬委員會的建議,李小加今年所獲獎勵股份金額較去年少3%,至865萬元。
雖然李小加的股份獎勵略減,交易所送股予其他員工的預算卻顯著增加。港交所今次將撥出1.72億元購買股份以獎勵入選僱員,較去年的1.03億元高出67%。交易所預留3500萬元予新聘員工,較去年1000萬元增逾兩倍。去年底市場曾傳出港交所裁員,港交所發言人其後否認,僅稱是調整架構,今年突然大增員工股份獎勵,未知是否精簡架構後留住及吸引人才之舉。
報價機減價 降券商成本
此外,李小加昨出席論壇時宣布,在昨早的董事會上通過了減收報價機月費的措施,可為券商減少20%的相關支出。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對此表示歡迎。
李小加表示,從明年1月1日起,券商租用港交所實時證券報價機,首10台將豁免200元的月費,預計港交所會因此減少約1000萬元收入。他指出,現時全港502家券商,平均每家租用50台報價機,換言之,豁免10台的月費將為業界省下20%成本。
張華峰則指出,業界本來提出豁免20台的月費,現在雖然與預期有出入,但亦反映港交所有聆聽業界意見,因此表示歡迎。他又指出,中小券商一般用70至80台,因此未來仍有降低成本的空間。
明報記者 廖毅然
226 :
greatsoup38(830)@2013-12-19 00:58:2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218/news/ec_eci1.htm
【明報專訊】繼上星期斥資865萬元購入公司股份,贈予行政總裁李小加(圖)作為今年年終獎勵之後,港交所(0388)昨日宣布新修訂的僱員股份獎勵計劃,高級行政人員將可因應每3年為期工作表現,而獲取額外的薪酬獎勵。在新計劃下,港交所按薪酬委員會建議向李小加授以2013至2015年為期的433萬元股份獎勵;而2014至2016年期的股份獎勵則為865萬元。
港交所:屬3年一次 異於年終獎勵
港交所發言人解釋,新計劃與之前的每年獎勵計劃不同,新計劃所定的金額只是獎勵上限,且要到第3年末由董事會按工作表現指標去決定該高級行政人員可獲獎勵多寡,與每年贈與的獎勵是兩回事。
至於設立新獎勵計劃原因,是港交所去年底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後,相關高級行政人員於職能及業務範疇擴大,董事會委託的薪酬顧問研究後建議,有需要在薪酬上作出相關反映,並鼓勵高級行政人員在長遠策略發展的付出與薪酬掛鹇。不過,目前只有行政總裁這一職位獲得新獎勵,日後會否有其他高級行政人員也適用於新計劃要待董事會評估。
另外,港交所同日宣布,LME旗下正在建設中的自營結算平台LME Clear已成立董事會,由5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及4名執行董事組成,LME Clear將於明年9月22日推出。
227 :
greatsoup38(830)@2013-12-25 16:32:12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225/18565627
【本報訊】港交所(388)與俄鋁(486)再添恩怨!於申請上市時曾多次被港交所「攔路」的俄鋁,日前終作出「回禮」。港交所旗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被俄鋁於英國入稟提出司法覆核,反對LME修訂倉庫政策。有分析指今次訴訟對LME的直接影響不大,惟相信LME日後仍會官非不斷。
記者:吳永強 鄧偉忠
港交所入主LME後,於上月首次公佈重大改革,主要針對倉儲制度革新。惟新招「出師未捷」更先遇上「攔路虎」,俄鋁於前日(23日)向英國的高等法院提出司法覆核,反對LME在上月修訂倉庫政策的決定。俄鋁認為LME就修訂倉庫所進行的諮詢並不公平及程序上有缺陷,而倉庫政策修訂的決定不合理,對俄鋁的權益有所損害。
LME:投訴欠法律依據
對於俄鋁的指控,LME的管理層認為有關投訴的理由毫無法律依據,將會作出抗辯,而倉庫政策的新修訂亦會如期於明年4月1日實施。而俄鋁透過香港公關回覆本報查詢時確認,集團正循法律途徑向LME提出司法覆核,由於現時已進入法律程序,目前不便作出評論。
現時在全球擁有超過700個倉庫的LME,早前曾被啤酒生產商MillerCoors等鋁材買家批評倉庫出貨慢,令鋁材在供過於求及產量創新高的情況下,價格仍繼續上升。LME在今年7月展開為期3個月諮詢,並於上月提出修訂倉庫政策,以回應涉操控鋁價的指控,當中包括縮短倉庫提貨輪候時間,以增加出貨量及提高倉庫數據的透明度。
鋁企將較難影響鋁價
不過改變原有遊戲規則,令原能透過調整供應以穩定鋁價的鋁材供應商大受影響,間接促使俄鋁今次告上法庭。事實上,俄鋁在9月時已曾對LME作出「預警」,指修例會直接影響市場的運作。另一大型鋁材生產商美國鋁業(Alcoa)亦曾表示LME的修例計劃對鋁業市場造成重大傷害,要求英美監管機構叫停。
有外資分析員指出,由於今次司法覆核主要針對LME修訂倉庫政策,與早前被指涉嫌操縱鋁價及壟斷市場的官司有所分別,料影響較為輕微。惟他表示,「LME本身就是一間充滿壟斷問題的公司,相信日後極有可能再捲入其他不同的訴訟案件,對港交所來說有負面的影響。」
由於LME即將要與俄鋁「對簿公堂」,為免引起潛在的利益衝突,故港交所已按照既定程序,將監管俄鋁的權力及責任交由證監會負責,直至司法覆核程序結束。
228 :
VA(33206)@2014-01-15 21:59:41http://finance.discuss.com.hk/vi ... tra=page%3D1&page=1
市場消息指,港交所(00388.HK) +0.800 (0.633%) 沽空 $6.74百萬; 比率 3.309% 已成立委員會初步研究設立停板機制的可行性,港交所發言人回應本地報章查詢時指,一直有研究不同海外交易所的做法,惟現階段未有定案及時間表。
停板機制即當股價上升及下跌幅度達某特定百分比時,該股當日便不能再超過該價位交易。而內地A股目前亦設停板機制,股票升幅及跌幅設10%上限,當股價上升或下跌10%,便不能再升或再跌,即所謂「升停板」及「漲停板」。(ph/a)
229 :
VA(33206)@2014-02-22 17:18:39http://qz.com/173169/why-the-yea ... ong-stock-exchange/
Why the Year of the Horse could be a winner for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By Heather Timmons @HeathaT February 3, 2014

China Cinda Asset Management executives during the company's Hong Kong IPO last year. AP Photo/Kin Cheung
On February 3, the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will usher in the first day of trading in 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 and it could be a banner year for the exchange thanks to newly relaxed regulations for Chinese companies listing overseas. Hong Kong could see over $26 billion in IPOs this year, up from 2013′s $21 billion in listings, and the exchange may hit a five-year high, strategists predicted this month.
+
Even more Chinese companies could turn to Hong Kong than expected, after a US judge’s six month ban of the Chinese arms of the big four accounting firms from audits in the US. The firms are appealing the decision, and Chinese retailer JD.com said days after the ban was announced it would proceed with a planned US IPO. But the company’s prospectus notes the situation could “ultimately lead to the delay or abandonment of this offering.”
+
Among the biggest or most interesting deals in the pipeline:
+
A.S. Watson. Li-Ka Shing’s massive retail drugstore chain could raise as much as $13 billion. The company, which has over 11,000 stores, will sell shares in Hong Kong and have a secondary listing in London, bankers told Bloomberg.
+
Shuanghui International. The industrial pork giant and owner of Smithfield Foods is planning a $5 billion IPO in Hong Kong as “WH Group” that will be closely-watched for the details it provides on China’s food supply. It is also notable for enlisting a ludicrous number of banks (16 so far, with more expected) as advisers, underwriters and book-runners on the deal.
+
Alibaba Group Holdings. The will-they-or-won’t-they listing of 2014, Chinese e-commerce giant Alibaba is expected to raise more than $10 billion, if it can come to an agreement with Hong Kong regulators over managers’ desire to retain control after the company goes public. Officials in Hong Kong are expected to launch a public debate about new shareholding structures shortly.
+
Fast Retailing. The Tokyo-based owner of closing retailer Uniqlo, is planning a secondary listing in Hong Kong, report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
The enthusiasm about the Hong Kong market’s prospects this year could be undermined, though, by a factor already affecting markets in recent days—an investor sell-off from emerging markets. If the rout continues, expect Hong Kong’s potentially giant Year of the Horse to look more like the Year of the Pony.
230 :
GS(14)@2014-02-26 16:21:44388
盈利增11%,至39.5億,無現金
231 :
greatsoup38(830)@2014-03-06 01:10:392014-03-04 HJ
...
港交所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於2012 年12 月完成,2013 年全年入賬,報告指出,2013 年全年盈利3.26 億元(2012年僅1900 萬元) 。要留意的是, LME 的盈利包括持有LCH.Clearnet 股份公平值收益1.06 億元,另有英國企業稅率修訂帶來的遞延稅項相應抵免1.08 億元,撇除兩項非經營數字,盈利應調整為1.12 億元,這是對港交所的貢獻,但為收購LME,去年的融資成本為1.83億元,換言之,收購LME的虧損最少是7100萬元,而收購的成本並非全部借貸,部分由自有資金支付,已因部分資金用於收購而減少投資收益,亦未計為其無形資產攤銷1.29億元。
LME英美訴訟未作撥備
港交所去年稅前盈利為52.46 億元,增長8%,整體稅項則減少8%;即期稅項總額8.86 億元,增加18.1%,遞延稅項抵免1.86億元(上年1100 萬元),使稅項較上年減少1.75 億元,如作調整,盈利應為43.77億元,增幅僅7%,以此計算每股盈利只是3.8元,增長僅1.3%,這是因收購而配售所帶來攤薄。
2012 年港交所業績倒退20%,部分原因是收購LME 帶來的影響,包括收購相關費用1.38 億元,融資成本5500 萬元及可換股債券衍生公平值虧損5500 萬元,如無收購,不必借貸,亦毋鬚髮行可換股債券。
去年聯交所股本證券產品平均每天成交金額501 億元,增加22%;衍生權證日均成交金額125 億元,減少3%;日均成交金額共626 億元,增長16%。期交所衍生產品合約平均每天成交28.3萬張,增長9%;股票期權合約日平成交24.9 萬張,同增9%。
LME 金屬合約日均成交67.6 萬手,增長7%。港交所總收入增加21%,是LME 全年入賬所致,營運支出亦因而增加42%,EBITDA只增長13%,折舊及攤銷激增221%或3.49億元。
LME 涉及美國的集體訴訟19 宗,被指控倉庫業務涉及鋁價反競爭及壟斷行為,於英國亦涉及司法覆核,被指認可倉庫出貨率的改變決定,於進行市場諮詢不公平及程序上有缺陷,聆訊於今年2月底舉行,預期於3月底前裁決,LME管理員認為訴訟無法律依據,將作抗辯,對上述的訴訟未作任何撥備,美國訴訟已定於2015年9 月聆訊,去年LME 的法律及專業費用已達9300 萬元,預期今明兩年仍有相當支出。
LME 的業務在發展中,台灣高雄港已成為各金屬的有效交收地點,另有三個南韓港口亦獲認可為鉛的有效交收地點;內地方面,未聞有所發展,收購LME 已逾一年,應在發展方面有所安排,而並無進展,看來並不順利。
LME 投資龐大,港交所因此而負債,儘管自設結算所今年第三季投入服務,短期仍將沒有突出表現。就港交所香港業務而言,主要仍看成交金額的變動,今年首兩個月表現平平,只能期望大市有機會較為活躍,而新股上市亦將成為焦點。
成交量難支持高市盈率
港交所現價119.8 元,表面市盈率30.3 倍,實際為31.5 倍,息率2.95%。以目前的交投量看,不足以支持高昂的市盈率,因而表現平平。不過,LME 的概念仍未全面反映,一切看有關方面努力。概念雖在,而市場相當現實,看來短期表現將遜於大市,中長線則看LME 的概念如何發揮,短線與中長線的觀感有別,股價或有反覆,候低吸納是策略。
戴兆
232 :
qt(2571)@2014-03-09 13:22:04http://cn.reuters.com/articlePrint?articleId=CNL3S0M11ZS20140304
更新版1-香港股市:港交所加快人民幣業務發展,下月增設人民幣期貨夜市
2014年3月4日星期二17:52 BJT
* 加快人民幣業務發展,下月增設人民幣期貨夜市
* 為中港股票市場互聯互通作好準備
* 商品業務落地香港
* 將就引入收市競價和漲跌停板機制進行諮詢(新增更多細節和高管評論)
路透香港3月4日-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週二稱,公司今年將加快人民幣業務發展,其中包括下月初增設人民幣期貨夜市。
港交所正在致力建立跨資產類別的交易及服務平台,目標由股票伸延至商品和定息及貨幣,並以人民幣產品為主要牽動力。
李小加在記者會上表示,今年港交所目標是在股票市場上的互聯互通(直通車)做到萬事俱備,商品業務要落地香港,人民幣期貨和場外結算的發展全面提速。
“如果兩大主要增長業務--股票市場互聯互通和亞洲商品都以人民幣的形式做交易,中間的人民幣槓桿就會巨大,並帶動定息及貨幣業務需求。”他說。
港交所此前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目前正在研究將現有產品、互掛產品、合作夥伴產品引進香港市場交易。此外,監於對沖人民幣匯率及利率風險的需求不斷增加,港交所會繼續推動現有產品(人民幣貨幣期貨、場外結算合約)的發展、提速開發新產品。
港交所今天宣布,將於4月7日起於收市後交易時段(俗稱期貨夜市,即香港時間17:00至23:00)加入人民幣貨幣期貨交易,並於同日起為該產品推出第四個季月的合約月份,及增加多組跨期組合。
港交所股本證券與定息產品及貨幣聯席主管戴志堅說,歐美投資者的人民幣風險管理工具不多,加上商品期貨參與者對於人民幣對沖工具興趣甚大,因此港交所決定增設人民幣期貨夜市。
“最近人民幣匯率波動,港交所的人民幣期貨每日平均交易量隨即急增5倍,足以反映出市場對人民幣對沖需求。”他說。
港交所於2012年9月推出人民幣期貨,為全球首只可交收人民幣貨幣期貨。現時每日平均交易量穩定在大約700張的水平,未平倉合約不斷增加。近期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劇烈波動,人民幣期貨於2月25日錄得刷新紀錄的5,970張成交,未平倉合約於2月14日錄得23,887張的新高。
人民幣期貨夜市的價限訂於各人民幣貨幣期貨合約月份在日期交易時段最後成交價的+/-3%(股票指數期貨該該時段的價限繼續為+/-5%)。如合約月份在當日的日間交易時段未有進行交易,則採用前一日的結算價作為參考價計算。新加入的合約月份則採用上一個合約月份的參考價。
此外,4月7日起新增第四個季月合約,令人民幣貨幣期貨的合約月份增加至八個,而合約期可長達至16個月。相關的莊家資料稍後公佈。
另外,就香港市場架構改革,李小加稱,預期今年將就引入收市競價和漲跌停板機制諮詢市場意見,以維護市場秩序及保持競爭優勢;並在適當時間開始實施前端監控,包括旨在限制高風險買賣盤傳送至市場的預防措施。(完) (記者雷美珍; 審校畢曉雯)
233 :
rubioman(33119)@2014-04-02 15:25:27停牌了_
234 :
greatsoup38(830)@2014-04-02 22:13:31話搞聯網了
235 :
lemonwongwong(33038)@2014-04-02 22:45:04什麼叫聯网?
236 :
greatsoup38(830)@2014-04-02 22:48:21lemonwongwong在235樓提及
什麼叫聯网?
上海和香港接軌
237 :
greatsoup38(830)@2014-04-03 00:15:40討論中
238 :
greatsoup38(830)@2014-04-04 12:52:08388
239 :
VA(33206)@2014-04-04 14:02:00其實可唔可以理解做港交所是本港買賣A股唯一經紀
240 :
greatsoup38(830)@2014-04-05 18:21:03VA在239樓提及
其實可唔可以理解做港交所是本港買賣A股唯一經紀
可以的
241 :
greatsoup38(830)@2014-04-05 19:38:2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405/news/ec_ecb1.htm
傳與深打通聯網 港交所﹕未有進展
2014年4月5日
【明報專訊】港股直通車再有新消息,內地媒體引述消息稱有關政策已上報中央審批,未來除了上交所外,港交所亦將與深交所「互聯互通」,更稱有90%股票可以買賣。受此刺激,港交所(0388)昨日中午休市前抽升4%,不過午間港交所稱「互聯互通」未有進展,令收市時升幅回落至2.9%。
傳可買賣逾九成股票
據《第一財經》引述券商消息,最終版的港股直通車方案將是由港交所和上交所,還可能包括深交所進行互聯互通,內地客戶可以通過上交所和深交所買賣港股掛牌的主要產品,海外投資者則通過港交所買賣A股的主要股票。
消息亦稱,90%以上的股票都可以買賣,並指出由港交所和上交所進行交易集合競投和交割,交易所作為交易對手方,可以及避免像以前內地客戶通過各種非法渠道將資金轉到海外投資,導致資金外流的情。
港交所股價一度升4%
雖然報導稱瞭解港交所的高層人士已確實該說法,但港交所於星期三晚間發公告稱,一直與內地相關機構就內地與香港市場可能建立互聯互通進行洽談,但目前未達成任何結論。昨日上午因《第一財經》上述報導,港交所股價升4.1%,高見132元。但午間休市時段港交所發公告,再度強調洽談沒有進展,令升幅收窄,收報130.5元。
另外,報導亦引述消息指出,QDII2的方案正待監管部門審批,首批額度為500億美元,監管部門會將額度批給內地券商。而具體的實施方案由此前的「由內地券商和香港子公司進行對接」,改為「由港交所和上交所直接互聯互通」的最終版本,不單令在港設立子公司的內地券商可在內地開戶,而增加了兩地券商的交易品種和機會。
242 :
VA(33206)@2014-04-10 15:15:20 中國證監會及香港證監會於中午發出聯合公告指,「互聯互通」施行初期,「港股通」(投資於港股)總額度為2,500億元(人民幣,下同),每日額度為105億元;6個月後啟動。
港股總額度2500億人幣
在投資額度方面,試點初期「港股通」總額度為2,500億元,每日額度為105億元;「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每日額度為130億元。
至於投資範圍方面,初期「港股通」的股票範圍是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成分股和同時在港交易所、在上交所上市的A+H股;「滬股通」的股票範圍是上交所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成分股,以及在上交所上市的A+H股。
公告指,滬港通正式啟動,料需要6個月準備時間。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聯合公告全文:》
為促進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共同發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決定原則批准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聯合交易所)、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結算)、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結算)開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以下簡稱滬港通)。本聯合公告載列了預期實行滬港通項目時將需遵循的原則。現公告如下:
一、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將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範圍內的對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滬港通包括滬股通和港股通兩部分:滬股通,是指投資者委託香港經紀商,經由香港聯合交易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進行申報(買賣盤傳遞),買賣規定範圍內的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港股通,是指投資者委託內地證券公司,經由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的證券交易服務公司,向香港聯合交易所進行申報(買賣盤傳遞),買賣規定範圍內的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二、滬港通是我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內容,有利於加强两地資本市場聯繫,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具有多方面的積極意義:
(一)有利於通過一項全新的合作機制增強我國資本市場的綜合實力。滬港通可以深化交流合作,擴大兩地投資者的投資渠道,提升市場競爭力。
(二)有利於鞏固上海和香港兩個金融中心的地位。滬港通有助於提高上海及香港兩地市場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有利於改善上海市場的投資者結構,進一步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同時有利於香港發展成為內地投資者重要的境外投資市場,鞏固和提升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三)有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滬港通既可方便內地投資者直接使用人民幣投資香港市場,也可增加境外人民幣資金的投資渠道,便利人民幣在兩地的有序流動。
三、滬港通遵循兩地市場現行的交易結算法律法規和運行模式,主要製度要點有以下五個方面:
(一)適用的交易、結算及上市規定。交易結算活動遵守交易結算發生地市場的規定及業務規則。上市公司將繼續受上市地上市規則及其他規定的監管。滬港通僅在滬港兩地均為交易日且能夠滿足結算安排時開通。
(二)結算方式。中國結算、香港結算採取直連的跨境結算方式,相互成為對方的結算參與人,為滬港通提供相應的結算服務。
(三)投資標的。試點初期,滬股通的股票範圍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上證180指數、上證380指數的成份股,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港股通的股票範圍是香港聯合交易所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恒生綜合中型股指數的成份股和同時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雙方可根據試點情況對投資標的範圍進行調整。
(四)投資額度。試點初期,對人民幣跨境投資額度實行總量管理,並設置每日額度,實行實時監控。其中,滬股通總額度為30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3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總額度為25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為105億元人民幣。雙方可根據試點情況對投資額度進行調整。
(五)投資者。試點初期,香港證監會要求參與港股通的境內投資者僅限於機構投資者及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餘額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
四、積極增强两地跨境監管和執法合作。兩地證券監管機構將各自採取所有必要措施,以確保雙方為保障投資者利益之目的,在滬港通下建立有效機制,及時應對各自或雙方市場出現的違法行為。兩地監管機構將改進目前的雙邊監管合作安排,加強以下方面之執法合作:
完善違法違規線索發現的通報共享機制;
有效調查合作以打擊虛假陳述、內幕交易和市場操縱等跨境違法違規行為;
雙方執法交流與培訓;
提高跨境執法合作水平。
五、雙方將就滬港通項目設立對口聯絡機制,協商解決試點過程中的問題。
兩地交易所及登記結算機構應當按照穩妥有序、風險可控的原則,積極推進開展滬港通的各項營運和其他工作,在完成相關的交易結算規則和系統、獲得所有相關的監管批准、市場參與者充分調整其業務和技術系統、所有必需的投資者教育工作準備就緒後,正式啟動滬港通。
在試點項目準備期間,兩地交易所及登記結算機構會聯絡各類市場參與者,確保市場參與者在滬港通正式實行前了解他們參與項目所需符合的所有有關規則、系統和技術要求。兩地交易所及登記結算機構將就試點項目進展情況(包括預期時間安排)發出進一步公告。從本聯合公告發布之日起至滬港通正式啟動,需要6個月準備時間。
From hket
243 :
VA(33206)@2014-04-10 16:47:15上一個牛3又直通車剎停而終止
且讓今次牛3又直通車啟動而再現
38888 gogogo!
244 :
VA(33206)@2014-04-10 16:48:30估下啫,不要太認真
245 :
cambo(29079)@2014-04-10 17:31:43回應VA brother,平常心la,祇感到港股最近年幾年有d A股化,我睇淡d,冷靜冷靜。我都想升升升。
246 :
VA(33206)@2014-04-10 18:45:07Okok. Calm down. 不過希望A股升耐d。
VA所有言論並不能視作要約、招攬、邀請、誘使、建議或推薦。VA亦無法保證留言內容的真確性及完整性。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求証分析,閣下之個人投資一切賺蝕得失,概與VA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股票價格可升可跌。 ~VA
247 :
roadman(34674)@2014-04-10 19:24:57每天上限只有百多億, 實際效用真係咁大.
248 :
VA(33206)@2014-04-10 19:40:29好嘅開始嘛
其實差點忘記了,直通車是雙向
博下A股ETF
249 :
ngsw(26385)@2014-04-10 21:55:05今天成交已過1000億了。
明天的落後H股還要大升!就快雞犬都升了!
250 :
greatsoup38(830)@2014-04-10 22:59:33仲記得那個月升左一萬點的歲月
251 :
VA(33206)@2014-04-10 23:02:52我仲記得四叔拎張貓紙講貼士
252 :
VA(33206)@2014-04-10 23:03:47imoney快啲去搵四叔做訪問啦
253 :
greatsoup38(830)@2014-04-10 23:32:12VA在252樓提及
imoney快啲去搵四叔做訪問啦
日日賺100億的歲月,金木水火土
254 :
greatsoup38(830)@2014-04-10 23:34:48越過3萬點,我仲記得31988 那日是2007年10月31日,估唔到都過了六年半,當日我記得我有13萬
255 :
VA(33206)@2014-04-11 00:18:34「港版末日博士」羅家聰更揚言,最樂觀情況下,不排除恒指漲至30,000點水平。
On.cc
【on.cc 東網專訊】滬港股市直通車「滬港通」正式開通,最快6個月後「開車」,涉及570隻A股及266隻港股,初期額度合共5,500億元人民幣(約6,877億港元),日後額度更可能會調整,消息即時「煲起」滬港股市,市值單日合共急漲近7,000億元,「港版末日博士」羅家聰更揚言,最樂觀情況下,不排除恒指漲至30,000點水平。
外貿數據遜預期,經濟減速憂慮下,周四中港股市開市早段偏軟,恒指一度下跌108點。不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昨晨於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爆料」,滬市率先上揚,港股跟隨向上,午後漲勢加劇,恒指最多漲381點,全日漲343點,收報23,186點,國企指數則由最多下跌158點,全日微漲40點,收報10,421點,港股總市值增加逾3,192億元至24萬億元,港股總成交高達1,074.77億元,創近5個月新高。
中證監及本港證監會先後發表聲明,表示為促進中港資本市場共同發展,決定原則批准上交所、港交所(00388)、中國證券登記結算、香港中央結算,開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試點名為「滬港通」。
「滬港通」分為「滬股通」及「港股通」兩部分,初期對人民幣跨境投資額度實施總量管理,並且設置每日額度,當中「滬股通」總額度3,0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13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總額度2,500億元人民幣,每日額度105億元人民幣。
港交所主席周松崗表示,「滬港通」意義可媲美H股來港上市,而且與2007「港股直通車」不同,主要是「滬港通」有更明確規定,列明內地投資者可買賣266隻港股,本港投資者可投資內地570隻A股,同時本港投資者必需擁有人民幣帳戶,才可進行滬股通,買賣以人民幣結算;內地投資者則設有不低於50萬元人民幣帳戶門檻。
對於李克強率先透露互聯互通消息,周松崗表示,港交所為防止股價波動而申請停牌,又說「滬港通」不是早過預期出台,而是需要政策配合。
特首梁振英表示,合作反映中央對本港金融業的支持,本港有關部門及聯交所,將於未來數月與上海對口機構緊密工作,將可發揮本港金融業超級連繫人角色。
交銀香港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表示,中、港股市互聯互通,造就港股重新炒上藉口,預期未來1季投資者風險胃納會增加,國指將可跑贏恒指,恒指首階段會衝上24,000至25,000點,然後「抖氣」再挾上,不排除最樂觀或可媲美2007年港股「直通車」,恒指會漲至30,000點附近。
不過,中資證券業協會永遠名譽會長兼中銀國際保誠資產管理董事長謝湧海認為,「滬港通」不會引發2007年港股瘋狂炒上情況,因是次可購買股份僅限本港及上海指定的指數成分股,同時現時股市氣氛不似2007年般熾熱,兩地市場反應可望較冷靜,而「滬港通」若沒有重大技術問題,有關額度可望增加,日後A、H股差價及套戥機制會勢於完善。
渣打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表示,2007年港股「直通車」只有方向,沒有細則,才會引發市場無限憧憬,港股瘋炒至30,000點水平,但「滬港通」已有確實規模,限制市場期望,而且長遠要看內地的貨幣政策及企業盈利,預期消息對港股刺激屬短暫,或發酵多數日,待下周內地公布最新經濟數據後,投資者焦點將轉向中央會否於第2季推刺激經濟措施,恒指於24,000點阻力續大。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表示,互聯互通對港股屬正面,但對指數幫助未必太大,因不少權重的內險股及內銀股,H股較A股有溢價,而且有關政策要6個月後才啟動,預期投資者會炒作約1個星期,復活節長假期前會獲利,之後市場會重新聚焦美國「收水」及中國經濟轉型等問題,暫時無意調整今年恒指目標,短線恒指或上望24,000點。
256 :
VA(33206)@2014-04-11 00:19:49博士咁淡都睇30000
咁大好友VA睇38888。哈哈
257 :
GS(14)@2014-04-17 10:15:0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417/news/eb_ebf1.htm
港交所:不排除與深交所合作
2014年4月17日
【明報專訊】市場雖然逐漸消化「滬港通」的影響,但仍關心將來落實的操作細則。港交所(0388)主席周松崗昨日表示,「滬港通」的很多細則仍在探討中,目前,滬、港股市於開市時間同步已經完成。他強調,未來不排除與深交所合作的可能。
周松崗在股東周年大會後對媒體表示,「互聯互通」目前進展順利,早前中證監的公布已經概括了合作框架之下的細節,下一步,港交所需要與上海交易所共同探討和落實更多操作的細則,「不排除會和深圳方面有類似的溝通,當然會落實了滬港通在先」。他又說,在落實滬港通的基礎上,會和其他交易所商談合作事宜,不僅是深交所,還有期貨交易所等。
「冀助解中國制度變革矛盾」
行政總裁李小加則表示,滬港通90%的細節已經公布,至於兩地交易所如何同步交易時段,最重要的開市同步已經完成;另外,香港市場實行T+2,內地實行T+0,具體清算細節仍待出台。
他認為,「滬港通」是「齒輪聯通」,核心理念是用最小的制度變化成本,配合最大風險控制力度,以達到資本開放,希望這個過程可以幫助解決中國制度變革和開放之間的矛盾,「制度改變不可以過快,亦要考慮改革開放的速度和節奏。」
在昨天的股東大會上,有股東再次提出阿里巴巴不能來港上市的問題,李小加表示,要改變上市規則需要進一個謹慎的、審慎的程序,目前還沒有啟動這個磋商的程式。
258 :
VA(33206)@2014-04-22 15:39:50嘩今次勁,又英哥,又林生:
http://programme.rthk.org.hk/cha ... p=6146&e=&m=episode
259 :
VA(33206)@2014-04-22 15:40:55仲有但斌
其實應該搵埋趙丹陽
260 :
VA(33206)@2014-04-22 15:56:40滬港通投資研討會精彩片段
嘉賓陣容:
法國興業證券(香港)有限公司環球市場董事總經理 王澤基
惠理基金投資董事 周翊祥
以立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投資總監 林少陽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部董事 黃國英
東方港灣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但斌 (內地)
261 :
VA(33206)@2014-04-23 22:21:24港交所(00388.HK)與民行(01988.HK)簽訂合作備忘錄拓商品市場服務
2014-04-23 17:00:08
顯示股票資訊
字體
港交所(00388.HK) -2.100 (1.468%) 沽空 $1.21億; 比率 15.561% 與民生銀行(01988.HK) -0.130 (1.635%) 沽空 $9.38千萬; 比率 38.575% 就提供商品市場服務及產品發展事宜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有關合作將有助民生銀行為其客戶提供對沖及其他商品市場服務,並讓港交所透過民生銀行的客戶群進行產品推廣。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合作將可為商品買家及賣家提供對沖及風險管理工具,同時透過簽訂合作備忘錄,該所將可與現時仍未成為港交所參與者的銀行及機構展開合作。(ce-ch/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262 :
VA(33206)@2014-04-23 22:36:57中港股市倘通車 中資券商料先行 確保不影響大陸金融安全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4-07 09:11:32
Ads by Google
カモメ 香港転職kamome.cn/hongkong
香港在住者の皆様へ。登録3分。オファーあります。
中港股市「直通車」盛傳互通在即,市場消息稱,有望獲准先行「代客上車」的將是中資證券商,其香港子公司或須在中央結算先行開設戶口,確保大陸客買賣港股的資金和持貨有數得計,不會影響大陸金融安全。
《星島日報》報導,滬港交易聯網,概念上是「互通」,但據悉同步開車機會不大,放行大陸股民來港投資的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QDII2)額度料會先行。上周有報導指,QDII2規模達500億美元(近4000億港元),但據悉該500億美元額度,意指刻下已獲中國外管局批出而又未被使用的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1)額度,其為「理論上」可用的QDII2北水,但水喉「實際上」開幾大,還待中央決定。
資料顯示,QDII1已批出857億美元,但已被動用的只有不足一半。有中資證券商指出,QDII2的理念,就是善用QDII1「可用又未用」的餘額,讓合資格個人股民也能來港買股。消息稱,中央最為關注風險,不見得會一下子放行幾千億北水來港,定會設定不少關卡,除了控制資金額度,也會限制投資者資格(如屬高端私人銀行客戶、持有一定流動資產等)和買賣規模等。
為了方便監控資金進出,市場消息稱,有望獲准先行代客買賣港股的會是中資證券商,其香港子公司或須在中央結算先行開設「特別戶口」,專門處理相關的股票買賣,概念與2006年社保基金在中央結算開戶一樣。
有中資投行人士指出,中集(2039-HK)前年在港「B轉H」時,鎖定境內股民必須經由中、港指定證券商及結算所「點對點」交收股票及款項,並要即時把境外套現資金匯回大陸。這模式已為大陸股民涉足港股起了示範作用,料未來的QDII2運作差距不遠。
港交所(0388-HK)前年宣布交易系統升級計畫時,已預告新系統投產之日,已有條件與大陸系統聯網,故「互聯互通」並非全新概念。市場關注,「硬體」萬事俱備,「軟體」上是否可以配合?據悉中港也要研究當中的監管、執行和投資者教育等問題。
港交所上周因聯網消息一度被炒高,但整體股市相當平靜,有望受惠的中資金融股也未見瘋炒。投資界人士認為,QDII2效應有限,因內地個人資金早已循不同渠道湧港;再者,前年挾著「小直通車」概念在大陸掛牌的兩隻港股交易所買賣基金(ETF),交投長期淡靜,顯示港股對內地股民來說,並非外界所想般吸引。
另據香港《文匯報》「大行透視」報導,中銀國際杜勁松博士分析,在大陸資本賬戶沒有開放的前提下,港滬交易所互通模式將不得不遵從現有FII/RQFII/QDII的監管框架。
站在港交所的角度,當它將A-股交易指令傳輸至上交所時,究竟是扮演什麼角色?這是我們首先需要回答的問題。理論上,它的角色只可能是以下兩種之一。
第一,港交所本身作為一個合資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RQFII,以主事人或代理人身份參與上海交易所的交易。在這種模式下,在香港一端首先需要解決法律合規問題,因為目前港交所是香港唯一被認可的證券交易結算所,它若從事QFII/RQFII業務是否需要修訂或明確現有相關法律?在大陸一端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設置這一QFII/RQFII業務的額度?如果額度充分大,其實就是資本項目完全開放,實質上就沒有任何意義。如果參照港交所日均成交量設定一個具體限額,那麼帶給港交所的麻煩會更大:如何公平分配這些額度?如果出現供求失衡,是否會出現投資者想買入時因為沒有額度而買不到的情況,那麼香港到時是否會出現一個A-股的場外市場?現有A-H股價偏離之外,是否又會出現另一種 A-A股價偏離的現象?這是否符合資本項目開放、提升市場效率的初衷?
第二,港交所本身並不需要扮演QFII/RQFII的角色,而是作為一個指令傳送平台(order routing platform)。QFII/RQFII機構可以在其現有的額度範圍內,參與內地證券交易。如果某些QFII/RQFII機構本身已經是港交所的參與券商,他們就無需再通過內地券商完成交易,因而提高了營運效率。如果某些QFII/RQFII機構還不是、或者不能成為港交所的參與券商,那麼無疑給現有香港券商帶來部分新的業務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說,港交所作為指令傳送平台的定位,是對現有法律、監管框架影響最小、對業界幫助最大、技術實現複雜性最低的方案。當然,港交所、上交所各自對此所進行的技術研究,對市場的衝擊也會最小。
對稱地,上述分析也適用於上交所方面。總體而言,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是內地經濟體系不可逆轉的選擇,但是開放的進程一定是漸進的、可控的。把握住這個原則,投資者就會對前述新聞做出客觀冷靜的判斷。
263 :
VA(33206)@2014-04-24 11:23:534月24日(四) 08:06
滬港通:傳限額屬每日買賣差額上限
滬港通每日資金額度料高於預期。
【on.cc 東網專訊】「中國證券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日前滬港2地交易所專門就滬港通再次進行會談,大部分細節已經敲定。此前聯合公告對滬港兩市每日滬港通交易分別設定130億元及105億元的上限。消息人士指出,該「上限」並非指每日流入總額上限,而是每日買賣之差不能超過的上限,意味每個交易日能夠進入滬港市場的資金額度,遠遠高於市場預期。
264 :
greatsoup38(830)@2014-04-24 12:56:3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424/news/ec_eci1.htm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和民生銀行(1988)就提供大宗商品交易服務簽訂合作備忘錄(MOU)。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合作將為內地經營大宗商品的民營企業,包括很多中小企、大宗商品下游用戶及消費者,提供商品對的機會。民行則表示,有意成為港交所商品交易會員。
李小加﹕為民企提供對
民行在內地的客戶多為民營企業,其中不少經營大宗商品。港交所稱與民行合作,一方面有助民行為其客戶提供對及其他商品市場服務,另方面也令港交所獲得民行龐大的客戶群,有助推廣產品。
民行貿易金融事業部總裁兼香港分行行長林治洪表示,該行不少客戶經營鐵礦砂、煤炭、電解銅等相關業務,近年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企業有到海外進行風險對的需求,民行與港交所合作後,可為客戶提供在港進行商品交易的融資和風險對服務。目前,中國內地只有大型國企有實力加入海外期貨交易會員。
民行目前擁有1.2萬戶大宗商品客戶,副董事長兼行長洪崎指出,下一步計劃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合作。李小加則稱,未來還會與其他內銀合作,在今天舉行的LME年會上,港交所會先向國際投資者推廣4個商品期貨的新產品。
265 :
VA(33206)@2014-04-24 21:06:04【on.cc 東網專訊】「滬港通」首階段只可投資指定股份,然而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不排除未來會擴大涵蓋範圍,例如延伸至其他股份、指數等,同時人民幣期貨納入「滬港通」最終有可能發生,惟強調必需一步步來。
他又說,「滬港通」有關運作、指引等細節已經準備就緒,並且經過詳細討論,預期第3季末或第4季初公布。至於港交所與內地商品期貨市場「互聯互通」,李小加表示,股票與商品期貨屬兩個不同市場,有關「商品通」續有大量工作要進行。一同出席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年會的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楊邁軍對互聯互通沒有評論。
此外,LME行政總裁莊敬賢表示,有關與俄侶的訴訟,未來數周內會決定是否上訴,或就有關部分重新諮詢。至於有關在美國集體訴訟事宜,他預期最快要2年或15年才有結果。
LME Clear將於九月投入營運,莊敬賢表示,LME會接受人民幣資產作為孖展抵押品,但無意於倫敦推出人民幣計價產品。他解釋,接受人民幣為抵押品,只是為中國客戶提供方便,但相信不會有太多投資者用人民幣為抵押品,因為LME產品始終以美元結算,又稱正與內地監管機構商討在中國設立倉庫,但不能過於急進。
他續說,LME Clear營運後,會研究推出新產品,同時有計劃擴展期權,但能源產品應不在考慮範圍內。
他又表示,現時LME中,有17名會員為港交所會員,未來會增加會員,但強調擴大整體期貨交易的客戶群才是主要目標。李小加表示,暫時沒有期交所與LME雙邊會員互認計劃。
266 :
VA(33206)@2014-04-29 22:49:07 《經濟通通訊社29日專訊》港交所(0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在滬港通新聞發布會上
表示,滬港通不會為投資者解決匯率問題,因為在進行滬港通交易之前,投資者需要預先進行匯
兌程序。
李小加指,若投資者不願承擔匯率風險,就不應進行交易。
另外,滬港通將以本地原則為本,但以主場規則為優先。
港交所股本證券與定息產品及貨幣聯席主管陳秉強則指出,港交所將按照目前聯交所交易時
間,交易貨幣為港元,而內地券商與內地結算之間的結算貨幣則為人民幣。
李小加指,確實的匯率將於稍後公布,現時交易尚未開始,根本不需要知道。他又指出,如
果內地客戶要購買港股,就需要經過券商或經紀,向上交所下訂單,投資金額從未離開本地,在
本港亦然,無論交易結算的所有資金都留港,如像購買本地的其他股票。
李小加指,內地人買港股的錢將在離岸兌換,實現全程回流,資金全程封閉,套現金會直接
返回內地。
另外,李小加指出,若有特殊訂單種類等情況,或許須不跟從主場規則,但不想把說話「說
死」。(ap)
267 :
VA(33206)@2014-04-29 22:49:54中國結算發布滬港通試點登記存管結算業務實施細則
回上頁
2014/04/29 20:17
分享
列印 文字大小 T T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4月29日訊,周二晚間,隨著上交所滬港通相關細則的發布,中國結算也同步發布《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登記、存管、結算業務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並於4月29日至5月16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中國結算發布的相關結算細則分為四章,除了香港結算參與滬股通業務的相關資格和職責外,更多明確了港股通業務的交易細節,並要求港股通投資者應當通過滬市人民幣普通股證券賬戶進行港股通交易。中國結算要求,港股通交易日(“T 日”),公司根據上交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提供的成交結果、各境內結算參與人上傳及本公司按業務規則產生的非交易數據,進行證券與資金的清算。
附: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 登記、存管、結算業務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全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以下簡稱“滬港通”)登記、存管、結算業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證券登記結算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部門規章以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
監察委員會聯合公告》,制定本細則。
第二條 港股通業務涉及的賬戶管理、存管、結算相關業務適用本細則,本細則未作規定的,參照本公司其他業務規則辦理。滬股通業務涉及的登記、存管、結算相關業務,適用本公司相關業務規則,本細則有特別規定的適用本細則。
第三條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港結算”)與本公司簽訂協議。雙方按照協議及各自業務規則,辦理滬港通相關登記、存管、結算業務。
第四條 本公司對滬港通業務的登記、存管、結算相關活動進行自律管理。
第二章 滬股通業務
第五條 香港結算參與滬股通業務,應當申請獲得本公司結算參與人資格,就香港投資者達成的滬股通交易對本公司承擔交收責任。
香港結算向本公司提交以下書面申請材料:
(一) 《結算參與人資格申請表》;
(二) 公司注冊證書和商業登記證復印件;
(三) 董事會關於同意申請成為本公司結算參與人的表決議案;
(四) 香港地區律師行出具的關於香港結算申請成為本公司結算參與人的法律意見書;
(五) 香港結算業務運作概覽,包括但不限於公司概況、組織架構、管理團隊、業務運作流程等;
(六) 最近兩年的財務審計報告;
(七) 法人代表對經辦人的授權書;
(八) 經辦人有效身份證明文件復印件;
(九) 已簽署的證券資金結算協議;
(十) 公司最新組織章程及公證書;
(十一) 香港證監會關於同意開展滬港通或同意香港結算申請成為本公司結算參與人的批復文件;
(十二) 公司內部結算風險控制制度說明,至少應包含下列內容:結算技術設施和結算部門人員配備情況;結算業務相關風險的防范和監控措施;異常情況下的應急處理預案;主要的風險控制制度;
(十三) 本公司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六條
香港結算以“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名稱在本公司開立滬市人民幣普通股證券賬戶,作為名義持有人持有境外投資者通過滬股通取得的證券。除業務規則規定外,香港結算申請開立該賬戶需另行向本公司提交下列文件:
(一)經過中國法律服務(香港)有限公司公證的有效商業登記證明文件;
(二)中國證監會關於批准香港結算成為本公司的結算參與人的批復;
(三)董事會或董事、主要股東授權委托書以及授權人的有效身份證明文件;
(四)本公司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第七條 本公司對香港結算證券賬戶中股票現金紅利發放參照 QFII 處理。
第八條 吸收合並業務中,吸收合並後存續的證券超出滬股通試點范圍的,本公司對香港結算作現金選擇安排。
第九條 香港結算及其參與人不得辦理除繼承、離婚、法人資格喪失、向基金會捐贈以外的滬股通股票的非交易過戶業務,經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許可的除外。
第十條 香港結算開展滬股通業務,需繳納客戶證券結算保證金,用於彌補香港結算發生交收違約時的損失及流動性墊付。客戶證券結算保證金計算公式中的權益類處置價差比例、處置成本按照雙方相關協議的約定執行。
按照“風險相對隔離、互不傳遞”的原則,香港結算無需繳納具有互保功能的證券結算保證金, 不分擔境內結算參與人發生違約可能產生的損失。
第十一條 香港結算發生資金交收違約的,應當按要求向本公司指定相當於違約金額的證券或提交其他擔保品。香港結算未指定或指定不足的,不足部分本公司按照香港結算證券賬戶相應交易日買入證券成交的先後順序,自後向前依次扣券。
第十二條 香港結算發生資金交收違約後下一交收日仍不能補足違約金額本金、利息及違約金的,本公司有權賣出所扣證券,以賣出款抵補上述金額,剩余部分返還香港結算;賣出款不能足額抵補的,不足部分由香港結算向本公司償付。
第十三條 香港結算發生資金交收違約的,本公司可根據相關業務規則對其採取計收違約金和違約資金的利息、提高最低結算備付金比例、提高證券結算保證金繳納額度、報告監管部門、提請上交所暫停其證券賬戶買入交易等其他措施。
第十四條 香港結算應當妥善保存履行本細則規定職責所形成的各類文件、資料,保存期限不少於二十年。
第三章 港股通業務
第一節 賬戶設置
第十五條 本公司在香港結算開立證券賬戶,作為名義持有人持有港股通投資者取得的證券,並用於與香港結算進
行證券交收。港股通投資者以本公司名義持有的證券,以香港結算的名義登記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交所”)上市公司的股東名冊。
第十六條 港股通投資者應當通過滬市人民幣普通股證券賬戶進行港股通交易。
第二節 存管和托管
第十七條 港股通投資者參與港股通交易,應當與境內證券公司簽訂港股交易及托管協議,將取得的證券托管於境內證券公司,由其承擔相應的證券托管責任。境內證券公司應當將自身或其客戶通過港股通取得的證券交由本公司存管。
第十八條 本公司出具的證券持有記錄,是港股通投資者享有該證券權益的合法證明。投資者不得要求提取紙質股票,中國證監會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九條 本公司作為名義持有人,將港股通投資者取得的證券以本公司名義存管在香港結算,通過香港結算行使對證券發行人的權利。
第二十條 本公司根據港股通交易的交收結果辦理相應證券的交易過戶。
第二十一條 港股通投資者因繼承、離婚、法人資格喪失、向基金會捐贈等情形涉及的非交易過戶業務、協助執行以及質押業務,參照本公司相關業務規則辦理。本公司暫不辦理港股通投資者因協議轉讓涉及的非交易過戶業務,經聯交所許可的除外。
第三節 名義持有人服務
第二十二條 本公司作為名義持有人,通過境內結算參與人為港股通投資者提供名義持有人服務。
第二十三條 本公司提供的名義持有人服務包括現金紅利派發、送股、股份分拆及合並、投票、上市公司收購及出具持有證明等。
本公司不提供新股發行認購、供股、公開配售、認股權證的轉換以及以股息權益選擇認購股份的服務。
第二十四條 因公司行為產生試點股票范圍之外證券的,本公司視具體情況商上交所、香港結算等相關機構作出安排。
第二十五條 本公司辦理現金紅利派發業務,在收到香港結算派發的外幣紅利資金後三個港股通交易日內,進行換匯、清算、發放等業務處理。
第二十六條 本公司辦理送股業務,在收到香港結算派發紅股當日進行業務處理,相應紅股可於下一港股通交易日上市交易。香港結算派發紅股當日股份到賬時點晚於本公司系統日終處理時點的,相應紅股業務處理及上市交易日期順延一個港股通交易日。
第二十七條 本公司對投資者賬戶中小於 1 股的零碎紅股先進行舍尾處理,舍尾取整後的總數小於從香港結算獲得的紅股總數的,按照精確算法分配差額部分。
第二十八條 本公司辦理股份分拆及合並業務,於聯交所原股票代碼最後交易日日終,將原股票代碼轉換為臨時代碼,相應調整賬戶持有數量與證券面值;於臨時代碼最後交易日日終,將其轉換為新股票代碼。
對於投資者賬戶中因股份分拆及合並業務產生的零碎股,本公司按照第二十七條的規定處理。
第二十九條 本公司辦理投票業務,匯總申報期內港股通投資者投票意願後,向香港結算提交。港股通投資者可對同一項議案投同意、反對和棄權票。
三類票數總額超過投票登記日或者投票截止日持有數量的,本公司按比例分配並舍尾取整,差額部分按棄權處理。
第三十條 本公司辦理強制性公司收購業務,根據香港結算指令,對投資者的相應股份作收購保管和注銷處理。本公司辦理非強制性公司收購業務,根據申報期內港股通投資者申報意願,對相應股份作收購保管和注銷處理。有條件的非強制性收購被取消的,本公司根據香港結算的指令退回相應股份。
本公司在收到香港結算支付的收購資金後三個港股通交易日內,完成換匯、清算和發放等業務處理。
第四節 清算交收
第三十一條 本公司作為香港結算的結算參與人,按照其業務規則,根據其提供的清算數據,完成證券和資金的交收,向香港結算承擔交收責任。
第三十二條 除風險管理業務以人民幣為結算貨幣外,本公司與香港結算之間的其他業務以香港結算確定的幣種為結算貨幣。
第三十三條 港股通交易的境內結算由本公司組織完成。本公司作為境內結算參與人的共同對手方,為港股通交易提供多邊淨額結算服務。
第三十四條 證券和資金結算實行分級結算原則。本公司負責辦理與境內結算參與人之間的證券和資金清算交收,境內結算參與人應當就交易達成時確定由其承擔的交收義務對本公司履行最終交收責任。境內結算參與人負責辦理與港股通投資者之間的證券和資金的清算交收。境內結算參與人與港股通投資者之間的證券劃付,應當委托本公司辦理。
第三十五條 本公司與境內結算參與人之間以人民幣為結算貨幣。
第三十六條 境內結算參與人應當向本公司申請開立客戶及自營港股通結算備付金賬戶,用於港股通業務的資金結算。境內結算參與人自營及客戶港股通結算備付金賬戶無需繳納最低結算備付金。
第三十七條 境內結算參與人應當預留開立於本公司港股通資金結算銀行的指定收款賬戶。
第三十八條 本公司為境內結算參與人資金賬戶內人民幣資金計付利息,將本公司實際收到的境內外結算銀行人民幣賬戶的利息,依據計息周期內各境內結算參與人相應資金賬戶的積數按比例分配。
第三十九條 港股通交易日(“T 日”),本公司根據上交所證券交易服務公司提供的成交結果、各境內結算參與人上傳及本公司按業務規則產生的非交易數據,進行證券與資金的清算。
香港結算對 T 日清算結果進行調整的,本公司於 T+1 日收到香港結算的清算數據後向境內結算參與人發送調整部分的清算數據。
第四十條 資金清算遵循“先港幣清算後人民幣清算”的原則。資金清算包括交易資金、證券組合費、風險管理資金、
公司行為資金及其他非交易資金的清算。證券組合費的清算根據各證券賬戶上一日證券持有數量及當日收盤價進行計算。
第四十一條 港股通交易日開市前,本公司收到銀行提
供的當日港幣買入參考價和賣出參考價後,及時通過上交所向市場公布。
本公司根據港股通應交收金額與銀行換匯,相應換匯成本按成交金額分攤至每筆交易。
本公司對公司行為產生的紅利款和公司收購款,按與銀行商定的匯率換匯。
第四十二條 境內結算參與人各類資金的交收期和交收時點分別為:
(一)公司行為資金、風險管理資金的交收期為 T+1,交收時點為 10:30;
(二)證券組合費的交收期為 T+1,交收時點為 18:00;
(三)交易淨應付資金的交收期為 T+2,交收時點為10:30;
(四)交易淨應收資金的交收期為 T+2,交收時點為18:00。
第四十三條 本公司根據清算結果於 T+2 日進行證券交收。
香港結算因無法交付證券對本公司實施現金結算的,本公司參照香港結算的處理原則進行相應業務處理。
第四十四條 港股通業務的交收日歷安排,由本公司結合香港結算的交收日歷和上交所的港股通交易日歷,以及資金匯劃、風險管理等因素確定並提前公布。香港結算因風球、黑色暴雨天氣等原因,臨時作出特殊交收安排的,本公司相應處理並及時通知境內結算參與人。
第四十五條 非港股通交易日但為本公司工作日的,涉及非交易過戶業務的,本公司於下一港股通交收日辦理。
第五節 風險管理
第四十六條 按照“風險相對隔離、互不傳遞”的原則,境內結算參與人無需繳納香港結算具有互保功能的保證基金, 不分擔香港結算的參與人在聯交所市場發生違約可能產生的損失。
第四十七條 境內結算參與人應當依據本細則的規定,制訂完善的風險控制制度。
對存在未了結業務的證券賬戶,境內結算參與人應當限制其撤銷指定交易。
第四十八條 境內結算參與人應當向本公司申請開立自營和客戶港股通風控資金賬戶,用於港股通風險管理業務的資金交收。
第四十九條 基於香港結算的風險管理要求,本公司根據境內結算參與人的未交收頭寸,向境內結算參與人收取按金、差額繳款,並保留收取集中抵押金的權利。
第五十條 T 日日終,本公司根據境內結算參與人未交收頭寸的淨成交金額與當日市值的差額,視豁免情形,計算
境內結算參與人應繳納的差額繳款,於 T+1 日交收。
第五十一條 T 日日終,本公司根據境內結算參與人未交收頭寸的淨成交金額與當日市值、上一日證券持有情況,
計算其按金持倉後,根據按金率、按金乘數等計算該結算參與人應繳納的按金,於 T+1 日交收。
第五十二條 本公司可以依照香港結算相關業務規則,向其提交本公司名義持有人賬戶中的證券,作為交收擔保品。
第五十三條 參與港股通業務的境內結算參與人應當向本公司繳納 20 萬元結算保證金,按結算保證金管理要求納入互保范圍。
第五十四條 境內結算參與人未能於交收時點完成資
金交收的,構成資金交收違約,本公司有權採取以下措施:
(一) 計收違約金和墊息:違約金=max[日間交收違約金額,日終交收違約金額]×千分之一×違約天數。
墊息=日終交收違約金額×違約金額×與結算銀行商定的境內人民幣賬戶利率×違約天數
(二) 境內結算參與人應當於違約當日指定暫不交付的港股通證券,未指定或指定不足的,本公司有權以違約金額為限扣劃該結算參與人的自營證券。
(三) 交收違約下一港股通交易日起,本公司有權處置相應扣收證券及其權益,處置所得用於彌補違約金額,剩余部分退還境內結算參與人,不足部分,本公司有權繼續追索。具體處置方式和程序由本公司另行規定。
第五十五條 境內結算參與人發生重大違法違規情形的,本公司有權暫停其港股通全部或部分結算業務資格,並提請上交所限制其港股通部分或全部買入交易。
第六節 結算銀行管理
第五十六條 結算銀行開展港股通資金跨境結算業務,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已取得結算銀行資格的境內商業銀行;
(二)在上海和香港均設有符合當地監管要求的分支機構;
(三)具有人民幣和外匯相關的所有業務資格,且經營時間不少於五年;
(四)總資產不低於 5 萬億元人民幣、淨資產不低於 4千億元人民幣;
(五)已成為香港結算在香港地區的指定銀行,有為香港結算的參與人完成資金交收的資格和經驗;
(六)擁有境內和滬港間的實時匯劃系統,資金的匯劃可實時到賬;
(七)向本公司提供日間不低於 200 億元人民幣、隔夜不低於 50 億元人民幣的授信額度;
(八)已制定健全的跨境資金結算業務風險管理制度和應急處理預案;
(九)本公司要求的其他條件。
第五十七條 結算銀行申請開展港股通資金跨境結算業務的,應當向本公司提交以下書面文件:
(一)申請報告,包括基本情況、資格條件等;
(二)申請表;
(三)向本公司提供授信額度的承諾函;
(四)港股通資金結算業務風險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
(五)本公司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
第五十八條 上述申請獲得本公司同意後,結算銀行總行應當與本公司簽訂證券交易結算資金管理業務協議,結算銀行的上海和香港分支機構應當分別與本公司上海分公司就港股通資金結算業務涉及的日常業務流程、技術系統對接、應急處理等內容,簽訂補充協議或業務備忘錄。
第五十九條 本細則對結算銀行港股通資金結算業務未作規定的,按照本公司結算銀行管理相關規定執行。
第四章 附 則
第六十條 本細則下列用語的涵義:
(一) 精確算法:本公司為確保每個投資者所得的股票股利之和等於本公司從香港結算收到的股票股利,對投資者賬戶中不足 1 股的零碎紅股,按照投資者零碎股份數量大小順序排列,零碎股份數量相同的,由電子結算系統隨機排列。按照排列順序,依次均登記為 1 股,直至完成全部送股。
(二) T 日:港股通交易日;T+N 日:港股通交易日後第 N 個港股通交收日。
(三) 證券組合費:指香港結算根據證券賬戶自然日日
終港股持有市值,計收的存管和公司行為服務費用。
第六十一條 本公司不對滬港通業務提供跨境轉存管服務。
第六十二條 本公司對港股通存管、結算等服務收取費用的項目和標准另行規定。
第六十三條 本細則報中國證監會批准後生效,修改時亦同。
第六十四條 本細則由本公司負責修訂和解釋。
第六十五條 本細則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文信息僅供參考,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 上海站電話:+86-21-2021 9988-31065 北京站電話:+86-10-5799 5701 電郵:
[email protected])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9570&type=19&catg=3
268 :
VA(33206)@2014-04-29 22:50:33滬港通按兩地市場慣例 加入各自交易規則
香港電台香港電台 – 3小時前
寄給朋友
列印
港交所公布滬港通的具體細節及運作安排。
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滬港通交易會根據當地市場規則,買賣訂單受到執行訂單地方規則監管,同時亦會根據兩地市場慣例,加入各自的交易規則。例如上海A股有1成升跌幅限制,來自本港的訂單價格不可超出升跌範圍。
李小加又指,滬港通額度計算方式是以「淨買盤」為基礎,如當日額度用完,投資者不能買入股票,但可隨時沽出股票。在滬港通正式推出後,港交所會在網頁每日公布總餘額情況。
269 :
VA(33206)@2014-04-29 22:51:27港交所發布滬港通細則全文
2014-04-29 19:04:06
調整字體︰大 中 小
分享至微博分享至 Facebook列印
[img]

[/img]
港交所發布滬港通細則全文。來源 港交所網站
港交所發布滬港通細則全文。來源 港交所網站
新浪財經訊 4月29日,港交所在今日收盤後召開發布會,由港交所總裁李小加等介紹“滬港通”細節。港交所網站隨後發布滬港通的主要特點公告,全文如下:
滬港股票交易機制(或稱作滬港通)建議主要特點:(來源:港交所網站)
查詢
Enquiry: 參與者一般查詢熱線(電話:2840 3626)
交易所參與者請參閱香港證監會及中國證監會於2014年4月10日發出有關原則上批准中國內地與香港股票市場建立交易及結算的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滬港股票交易機制或滬港通)的聯合公告。亦請參閱香港交易所于2014年4月10日刊發的公告,當中確認聯交所及香港結算一直與上交所及中國結算洽談有關以交易通及結算通形式建立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洽談內容主要圍繞聯合公告所載的原則。
盡管四方協議尚有待簽訂(簽訂相關協議為香港交易所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及《上市規則》須刊發公告的事項),各方經咨詢香港證監會及中國證監會後同意由聯交所及香港結算(分別作為交易所及結算所營運商)刊發本通告,其中載列滬港通機制試點建議的主要特點,讓市場了解機制試點,並就相關落實執行作好準備。
滬港通的主要特點
1. 滬港交易通
(1) 建立訂單路由安排
在遵守適用法律的前提下,上交所、上交所子公司、聯交所及聯交所子公司將簽訂一份協議,以建立:(i)一項訂單路由安排,使接受滬股通投資者委托買賣滬股通股票的交易所參與者可以通過聯交所子公司向上交所(北向)提交買賣訂單;及(ii)一項訂單路由安排,使接受港股通投資者委托買賣港股通股票的上交所會員可以通過上交所子公司向聯交所(南向)提交買賣訂單。
為促進和實現滬股交易通(北向)的運作,聯交所將(在獲得所有必要的批准的前
提下)在上海注冊成立一家獨資子公司接收來自交易所參與者的買賣滬股通股票的
訂單,並將該等訂單傳遞到上交所的交易平台以在上交所執行。聯交所子公司將就
編號
Ref. No.:
日期 2014年4月29日
Date:
CT/015/14
在內地從事其活動申請獲得中國內地適用法律項下的經營許可,並獲得承認為上交所的非會員交易參與人,及就在香港從事其活動獲得《證券及期貨條例》下的自動化交易服務提供者的授權。聯交所亦將按中國證監會可能提出的要求,就其擬從事與港股交易通(南向)有關的活動申請批准。
為促進和實現港股交易通的運作,上交所將(在獲得所有必要的批准的前提下)通過在香港設立的子公司接收來自上交所會員的買賣港股通股票的訂單,並將該等訂單傳遞到聯交所的交易平台以在聯交所執行。上交所子公司將申請獲得《證券及期貨條例》下的自動化交易服務提供者的授權,及就在香港從事其活動獲得承認為聯交所的特殊交易所參與者。上交所亦將按香港證監會可能提出的要求,就其擬從事的與滬股交易通(北向)有關的活動申請自動化交易服務提供者的授權。
(2) 符合資格可通過滬股交易通(北向)進行交易的股票
(i) 上交所將接納上証180指數的所有成份股、上証380指數的所有成份股,以及所有不在上述指數成份股內而有股票同時在聯交所上市及買賣的滬股為滬股通股票,以供滬股通投資者(北向)進行交易,但在滬港通推出時下列滬股將不會納入為滬股通股票:
(a) 所有用人民幣以外貨幣買賣的滬股;及
(b) 所有被實施風險警示的滬股。
(ii) 任何滬股因被實施風險警示而在滬港通推出時暫不納入為滬股通股票,若該等滬股日後被撤銷風險警示時,但該滬股屆時仍屬於有關指數成份股或其相應的H股仍在聯交所買賣(如適合),將會被接納為滬股通股票。
(iii) 已被納入的滬股通股票日後當不再屬於有關指數成份股及/或其相應的H股不再在聯交所買賣的,及/或已被納入的滬股通股票日後被實施風險警示(視乎情況而定),滬股通投資者(北向)將不可再買入但仍可賣出該股票。
(3) 符合資格可通過港股交易通(南向)進行交易的股票
(i) 聯交所將接納恆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所有成份股、恆生綜合中型股指數所有成份股,以及所有不在上述指數成份股內而有股票同時為滬股的H股為港股通股票,以供港股通投資者(南向)進行交易,但以下股票將不會納入為港股通股票 :
(a) 所有以港幣以外貨幣買賣的港股;及
(b) 有股票同時在上交所以外的任何中國內地證券交易所買賣的H股。
(ii) 已被納入的港股通股票日後當不再屬於有關指數成份股及/或其相應的滬股不再在上交所買賣的,及/或已被納入為港股通股票的H股其發行人的股票日後在上交所以外的內地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視乎情況而定),港股通投資者將不可再買入但仍可賣出該股票。
(4) 滬港交易通合資格股票範圍的變更
上交所和聯交所可商議並經雙方同意及在有關監管機構批准後修改滬股通股票及港股通股票的範圍。
(5) 符合條件的投資者
聯交所將接納所有交易所參與者及其客戶為滬股通投資者(北向)。如聯合公告所載,機構投資者以及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余額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的個人投資者將被接納為港股通投資者(南向)。
(6) 符合資格的交易所參與者
聯交所將接納所有符合聯交所列明的信息技術性能、風險管理和其他方面要求的交易所參與者參與滬股交易通(北向);上交所將接納所有符合上交所列明的信息技術性能、風險管理和其他方面要求的上交所會員參與港股交易通(南向)。
(7) 適用的交易貨幣
滬股通投資者(北向)買賣滬股通股票,僅限以人民幣交易和交收;港股通投資者(南向)買賣港股通股票,僅限以港幣報價,以人民幣與中國結算或其結算參與人進行交收。
(8) 適用的規則
通過滬股交易通向上交所提交的或在上交所執行的所有訂單(北向),應遵守上交所的規則和程序以及中國內地適用的法律規定;通過港股交易通向聯交所提交的或在聯交所執行的所有訂單(南向),應遵守聯交所的規則和程序以及香港適用的法律規定。
2. 滬港結算通
(1) 建立結算交收安排及其他有關安排
在遵守適用法律的前提下,中國結算和香港結算將簽訂一份協議,以建立:
(i) 結算和交收安排,為通過滬股交易通(北向)在上交所達成的交易及通過港股交易通(南向)在聯交所達成的交易進行結算和交收;
(ii) 就滬股通股票為滬股通投資者(北向)提供登記、存管和名義持有人相關服務,及就港股通股票為港股通投資者(南向)提供存管和名義持有人相關服務的安排;及
(iii) 中國結算和香港結算可能約定提供其他服務的安排。
為促進和實現滬港結算通的運作,香港結算將按中國證監會可能提出的要求在中國內地適用法律下申請經營許可,及獲得承認為中國結算的結算參與人,並就通過滬股交易通(北向)執行的所有交易對中國結算以人民幣承擔清算交收責任。
為促進和實現滬股結算通(北向)的運作,中國結算將申請獲得《證券及期貨條例》下的自動化交易服務提供者的授權,及獲得承認為香港結算的結算機構參與者,並就通過港股交易通(南向)執行的所有交易對香港結算以港幣承擔清算交收責任。
(2) 符合資格的結算參與者
香港結算將接納符合香港結算列明的信息技術性能、風險管理和其他方面要求的香港結算的直接結算參與者和全面結算參與者參與滬股結算通(北向);中國結算將接納符合中國結算列明的信息技術性能、風險管理和其他方面要求的中國結算的結算參與人參與港股結算通(南向)。
(3) 適用的規則
所有通過滬股交易通(北向)達成的交易將由中國結算按照其規則和程序進行結算及交收,如同現行滬股的結算及交收安排。所有通過港股交易通(南向)達成的交易將由香港結算按照其規則和程序進行結算及交收,如同現行港股的結算及交收安排。中國結算及香港結算將另行簽訂協議,以制訂適用於滬港結算通的清算、交收、存管、名義持有人和風險管理安排。
3. 額度
如聯合公告所載,在滬港通操作初期,滬股交易通(北向)的每日額度不超過人民幣130億元,總額度不超過人民幣3,000億元;港股交易通(南向)的每日額度不超過人民幣105億元,總額度不超過人民幣2,500億元。額度將來可進行調整。
4. 運營文件及規則修訂
各方與及上交所子公司和聯交所子公司將商定若干有關處理滬港交易通和滬港結算通各項事宜的運營文件,當中包括額度管理、交易安排、收入分享、跨境現金轉移、連接各方的信息技術系統、為履行監管、監察或執行規則職責的信息交換、市場監察、市場教育,以及交易暫停和終止等事項。
為實行滬港交易通和滬港結算通所作出的安排,各方需要對其各自的規則和程序作出修訂,各方將各自就該等修訂互相協商及取得有關該修訂的必要批准,並將努力盡量減低任何修訂對各自市場現有或將來的股票發行人,或可能不參與滬港通的現有或將來的交易所或結算所會員或參與人的影響和責任。
5. 條件
若各方簽訂四方協議,滬港通的建立及各項安排的實施有以下條件:
(i) 已經取得所有必要的批准;
(ii) 實施四方協議所述或擬議的各項安排所必需的所有適用法律已經制訂或修訂並已生效;及
(iii) 運營文件已被簽署並已生效。
滬港交易通的實施與滬港結算通的實施互為條件。
6. 進一步資料
為參與滬港通下的滬股交易通及滬股結算通(北向),聯交所與香港結算的參與者將須向聯交所與香港結算提交申請供其批核,並遵從聯交所與香港結算訂定的若干系統及操作規定。他們亦須參與一場或多場市場演習或技術測試,以確認他們的操作已準備就緒可參與滬港通。
為此,聯交所將舉辦講座,為交易所參與者提供更多有關滬港通建議安排的資料,詳情如下:
日期
為交易所參與者業務及營運員工舉辦的講座
5月5、7、9、12、13、15及16日
為交易所參與者技術員工舉辦的講座
5月12、13、21及22日
如要參與講座,交易所參與者需於2014年5月5日或之前填妥並寄回“聯絡人登記名單及報名表”(附件一)予聯交所。
為讓交易所參與者對本身資源及準備就緒程度有更佳評估以及籌劃參與滬港通,交易所參與者需於2014年5月30日或之前填妥並寄回“意向表”(附件二)予聯交所。
有關滬港通交易安排的查詢,請電郵聯絡
[email protected];有關滬港通結算及交收安排的查詢,請電郵聯絡
[email protected]。其他有關滬港通的補充資料登載于香港交易所網站(
http://www.hkex.com.hk/chinaconnect)。
7. 預計時間表
實施建立滬港通的各項安排,必須先簽訂四方協議及履行條件,履行這些條件將取決於多項因素。兩地交易所及登記結算機構必須完成相關的交易結算規則和系統、獲得所有相關的監管批准、市場參與者充分調整其業務和技術系統、所有必需的投資者教育工作準備就緒後才正式啟動滬港通。正如聯合公告所述,滬港通正式啟動需要六個月準備時間。同樣地,要履行所有條件亦需要相約時間。
符合資格通過滬港交易通及滬港結算通進行交易及清算的證券最後名單及額度管制的詳細資料,將於滬港通推出前刊發。
注意:盡管各方仍繼續進行討論,現階段並未曾訂立任何正式協議。實施建立滬港通的安排須先履行多項條件,包括各方取得所有必要監管批准。因此,投資者以至所有利益人士買賣香港交易所證券及聯合公告提及的任何合資格股票時,務請小心謹慎為要。
定義
在本通告內,除非文意另有所指,下列詞匯應具有如下含義:
“適用法律”
就某一機構或人士而言,是指不時適用於該機構或人士的法律法規,包括任何中國內地和香港法律、行政法規和司法解釋,和相關政府機構或監管機構制訂的部門規章及其他規範性文件,以及交易所或清算機構的規則及要求。前述政府機構或監管機構包括但不限於中國證監會、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以及香港證監會和金融管理局;
“批准”
由某一政府機構、監管機構或其他部門授予的任何及全部同意、批准、許可、授權和/或認可,以及/或豁免遵守適用法律項下的任何要求;
“自動化交易服務提供者”
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III部取得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的授權,並接受監管的機構;
“中國結算”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
“滬港結算通”
滬股結算通和港股結算通;
“條件”
“中國證監會”
本通告第5段(條件)所述的先決條件;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直接結算參與者”
與中央結算系統一般規則的定義相同;
“交易所參與者”
“四方協議”
“全面結算參與者”
與聯交所交易規則的定義相同;
各方就建立滬港股票交易機制簽訂的協議;
與中央結算系統一般規則的定義相同;
“香港交易所”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于香港注冊成立的有限公司,股份于聯交所主板上市;
“香港結算”
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全資附屬公司及獲香港證監會認可的結算所;
“香港”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港股”
不時獲准在聯交所上市及買賣的股票;
“H股”
中國內地注冊的公司不時獲准在聯交所上市及買賣的股票;
“聯合公告”
香港證監會及中國證監會於2014年4月10日聯合刊發有關原則上批准發展機制試點的公告;
“《上市規則》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
“中國內地”
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及台灣 地區;
“滬股結算通”
通過滬股交易通所達成交易的清算和交收,以及為滬股通投資者提供登記、存管、名義持有人和其他相關服務的安排;
“滬股通投資者”
本通告第1 (5) 段“符合條件的投資者”所述,任何被聯交所接納而通過滬股交易通買賣滬股通股票的交易所參與者或其客戶;
“滬股交易通”
由聯交所子公司提供的使滬股通投資者可以買賣滬股通股票的訂單路由安排;
“運營文件”
框架協議任何訂約方為實施四方協議預設的安排將要簽署的法律和其他正式文件,而個別“運營文件”須據此解釋;
“各方”
上交所、聯交所、中國結算和香港結算作為四方協議的訂約方或其中任何一方;
“機制試點”
在聯合公告中所指中國內地與香港建立股票市場互連互通的機制試點;
“聯交所”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全資附屬公司及獲香港證監會認可的交易所;
“港股通股票”
本通告第1 (3) 段“符合資格可通過港股交易通進行交易的股票”所述,被聯交所經咨商上交所後確定的供港股通投資者通過港股交易通在聯交所買賣的股票;
“聯交所子公司”
由聯交所成立的承擔滬股交易通業務的公司;
“香港證監會”
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證券及期貨條例》”
香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
“滬港股票交易機制”或“滬港通”
滬港交易通和滬港結算通;
“港股結算通”
通過港股交易通所達成交易的清算和交收,以及為港股通投資者提供存管、名義持有人和其他相關服務的安排;
“港股通投資者”
本通告第1 (5) 段“符合條件的投資者”所述,任何被上交所接納而通過港股交易通買賣港股通股票的機構及個人投資者;
“港股交易通”
由上交所子公司提供的使港股通投資者可以買賣港股通股票的訂單路由安排;
“上交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
“滬股”
不時獲准在上交所上市及買賣的股票;
“上交所會員”
取得上交所普通會員資格的機構;
“滬股通股票”
本通告第1 (2) 段“符合資格可通過滬股交易通進行交易的股票”所述,被上交所經咨商聯交所後確定的供滬股通投資者通過滬股交易通在上交所買賣的股票;
“上交所子公司”
上交所下屬的承擔港股交易通業務的公司;
“滬港交易通”
滬股交易通和港股交易通;及
“被實施風險警示”
就滬股而言,指有關滬股在相關時間被納入上交所維持的風險警示板1。
環球市場科
股本證券與定息產品及貨幣
聯席主管 陳秉強 謹啟
1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任何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出現財務狀況異常情況或者其他異常情況,導致其股票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或者投資者難以判斷公司前景,投資者權益可能受到損害的,上交所會對該公司股票實施風險警示。有關詳情,請參閱上交所股票上市規則:
http://www.sse.com.cn/lawandrule ... 0131230_3760420.pdf
及關於發布退市配套業務規則的通知:
http://www.sse.com.cn/lawandrule ... 21217_3669125.shtml 9
(內容由新浪北京提供。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至微博分享至 Facebook列印
http://finance.sina.com.hk/news/-33404-6661029/1.html
270 :
VA(33206)@2014-04-29 22:52:42恒生指數 22,453.89 321.36 國企指數 9,882.94 112.84 上證指數 2,020.34 16.85
« 返回前頁
分享| 轉寄| 列印
今日 19:04 香港財經 港股直擊 中國財經
李小加:將與滬港通參與者進行測試
放大圖片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00388)今日稱,滬港通結算僅淨量過境,實現最小跨境流動,且涉及的人民幣換匯將實現全程回流。
對於市場關注兩地互通的風險問題,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滬港通結算交收全程封閉,以實現風險全面監控,未來可靈活擴容、擴量、擴市。
李小加又稱,未來時間將會與滬港通參與者溝通,提升科技系統,然後進行測試;其中,滬港通有數個特點,與RQFII與QFII有分別,因為涉及跨境買賣。
另外,他指出,滬港通是一個結算交收全程封閉,有助實現風險監管,雙方利益亦一致,而初期額度控制是想引導市場適應滬港通的節奏,根據港交所的介紹,所有透過滬港通傳遞的跨境交通訂單,是以執行當地規則同相關法律規定為主。
他稱,由於兩地市場結算不同,為了實現以本地市場為原則,港交所會將上交所的相關規則納入港交所規則內,兩地交易時間交收周期、交易及結算的貨幣、價格的限制及稅收均遵從對方的規則。他指出,為了確保風險不會跨境傳遞,如果對方結算的參與者出現失責情況,將會由對方處理。
資料顯示,中證監與香港證監會本月稍早聯合公布,將開展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而正式啟動預計需要6個月的時間準備。滬股通總額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每日130億元,港股通總額2500億元,每日105億元。
同時,中證監發言人稱,滬港通雙向交易將統一用人民幣結算,滬港通對香港投資者沒有限制,將與RQFII等現行制度實現優勢互補。
http://www2.hkej.com/instantnews ... C%E6%B8%AC%E8%A9%A6
271 :
VA(33206)@2014-04-29 22:53:22http://www.chinaclear.cn/zdjs/editor_file/20140429162802861.pdf
关于就《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登记、存管、结算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4-04-29
各市场参与主体:
为支持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以下简称“沪港通”)的顺利实施,规范沪港通登记、存管、结算业务,我公司制定了《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登记、存管、结算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现向各市场参与主体征求意见,请于2014年5月16日前将有关意见以书面或电子邮件的形式予以反馈。
业务联系人:王思
联系电话:021-68910075
传 真:021-68875802-8411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技术联系人:刘夕阳
联系电话:021-68872966
传 真:021-68870320
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
附件:沪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登记、存管、结算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pdf
http://www.chinaclear.cn/zdjs/gs ... 900f3cda2533e.shtml
272 :
VA(33206)@2014-04-29 22:53:5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40429806_C.pdf
273 :
VA(33206)@2014-05-06 16:36:52滬港通細則明確港股通單邊“T+0” 受益股全解讀(附股)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金融界) 2014-04-30 08:43:09 Blog談新聞 評論(0) 上則 下則
Ads by Google
Product Supplierswww.hktdc.com
Connect with over 120,000 suppliersfrom Hong Kong, China and Taiwan
編者按:4月10日滬港通獲準試點以來,滬港雙方都在加緊準備。昨日下午,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證所”)與香港聯合交易所(下稱“聯交所”)幾乎同時發布了滬港通試點細則。上證所發布的《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實施細則》(下稱“細則“)共六章106條,自4月29日起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細則征求意見稿的發布,是滬港通業務既定的6個月籌備期中的一項重要工作。”《第一財經日報》從上證所獲悉,下一步,上證所、聯交所、中國結算和香港結算還要共同簽署合作協議,對滬港通有關各方的職責做出明確界定,並啟動有關各方的技術準備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備受關注的“T+0”交易規則在《細則》中也有提及,不過針對的是港股通。《細則》規定,投資者買賣港股通股票,當日買入的股票,經確認成交后,在交收前可以賣出。
新交易方式
在4月10日發布的《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聯合公告》(下稱“聯合公告”)中,曾對交易結算方式做了規定。
雙方約定,滬港通遵循兩地市場現行的交易結演算法律法規和運行模式,交易結算活動遵守交易結算發生地市場的規定及業務規則,上市公司受上市地上市規則及其他規定的監管。
上證所發布的“細則”中對交易方式進行了細化,其中,規定回轉交易以本地規則為準,即“香港市場投資者買入滬股通股票當日不得賣出,內地投資者買入港股通股票當日可以賣出”。
“需注意,香港市場實施‘T+2’交收制度,即T日買入,T+2日股票到賬。但允許投資者在股票尚未到賬的T日和T+1日賣出股票。”上證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所以細則征求意見稿規定,港股通投資者買賣港股通股票,當日買入的股票,經確認在成交后,在交收前可以賣出。
在訂單類型方面,細則規定滬港通投資者不能采用市價委派方式。“滬港通向雙方投資者提供簡單安全的限價類型訂單,不提供市價訂單等復雜訂單類型。”上證所方面解釋稱,細則還規定滬港通禁止裸賣空行為,融資融券業務也有所限制,且不參加大宗交易。
目前,內地投資者參與港股通要達到一定的門檻,個人投資者需要滿足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資產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的條件。
除此之外,交易及結算過程中的稅費,也是影響投資者參與市場積極性的一項因素。
“內地投資者參與港股通買賣股票,在交易及結算方面需要與香港本地投資者一樣支付相關稅費。”上證所相關負責人在回答《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目前香港證券市場的稅費主要包括四類,即印花稅、交易費和交易系統使用費、交易征費和投資者賠償征費,以及股份交收費用。
此外,目前對於持有港股的香港本地投資者就存管和代理人服務方面,須按照《中央結算系統一般規則及運作程式規則》支付多項收費。
上證所介紹稱,該征求意見稿尚需在向市場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予以進一步修改完善,並需與聯交所等相關各方協商一致,報監管部門批準后才能最終確定。
加緊推進
聯合公告的發布,標志著滬港通為期6個月的準備期開始。
按照證監會的部署,準備工作包括出臺規範性檔案及配套措施,做好技術準備;制定有關交易方式、交易時間安排、資訊披露等細則和應急處置方案;以及與香港證監會溝通業務監管及跨境執法。
上證所方面表示,目前相關工作正在加緊推進。包括進一步完善業務方案,落實交易、技術、登記結算、監管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加快交易、結算等有關技術系統開發,推動會員公司盡快完成公司業務和技術系統的開發;以及全面開展投資者教育,揭示跨境投資風險。
“本所還將同時就技術開發方案征求行業意見,中國結算也將同步就滬港通結算業務技術實施指引征求行業意見。”上證所相關負責人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包括細則在內的業務檔案正式發布實施后,滬港通業務將可以進入實質性技術開發階段。
下一步,上證所、聯交所、中國結算和香港結算還要共同簽署合作協議,對滬港通有關各方的職責做出明確界定,並啟動有關各方的技術準備工作。“有關各方業務技術準備工作就緒后,滬港通方可適時開通。”上證所方面稱。
相關受益股如下
1,機會最大的是香港獨有而大陸沒有的行業標的,第一個是澳門博彩公司,大資金肯定喜歡;其次是科技龍頭騰訊,新貴金山;再次是新能源標的保利協鑫、龍源電力。
2,從溢價折價角度,折價較多加上基本面風險較低的股票包括:
交通運輸類的四川成渝(行情,問診)、大連港(行情,問診),中海油服(行情,問診)(折價20%),長城汽車(行情,問診),廣州汽車。
3,港股中與A股同質地但估值更便宜的公司:房地產行業如綠城、融創。燃氣領域如華潤燃氣,中國燃氣,港華燃氣。瑞聲科技。
4,金融類:首選中信、海通(海通A較H折價厲害)。兩家傭金收入占比最低。估值便宜的光大、華泰也不錯。
5,周期品看好大秦鐵路(行情,問診)、寧滬高速(行情,問診)。
根據AH股股價、溢價及折讓的對照表(后附表格),溢價率低的個股有:海螺水泥(行情,問診),濰柴動力(行情,問診),鞍鋼股份(行情,問診),寧滬高速,中國太保(行情,問診),中國人壽(行情,問診),中信證券(行情,問診),中國平安(行情,問診),中國神華(行情,問診),中國鐵建(行情,問診)。
溢價率高的個股有:浙江世寶(行情,問診)、山東墨龍(行情,問診)、洛陽玻璃(行情,問診)、東北電氣(行情,問診)、南京熊貓(行情,問診)電子、重慶鋼鐵(行情,問診)、京城機電、昆明機床(行情,問診)、山東新華制藥(行情,問診)、天津創業環保(行情,問診)。
鞍鋼股份 :降本增效,摘星脫帽
鞍鋼股份000898
研究機構:招商證券(行情,問診) 分析師:張士寶,孫恒業撰寫日期:2014-04-15
公司2013年實現營業收入753億元,同比減少3.7%,利潤總額7.28億,同比增加113.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7.7億,同比增加119%,折合每股收益0.106元,扣非之后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95億,同比增加117%。公司業績同比有大幅增加,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同比扭虧為盈,大幅增加9.9個百分點,顯示公司經營水平同比大幅提升。
2013年,鋼鐵行業整體運行態勢依然嚴峻。面對嚴峻的行業態勢,公司采取了一系列降本增效措施:首先,強化生產運行管理,統籌協調公司本部與鲅魚圈分公司兩地生產,全面提升生產運行質量,加強高爐監控,優化工藝技術,解決生產瓶頸問題,實現產量穩步提升。其次,不斷優化采購規則,大幅降低采購成本,針對原材料市場大幅波動的市場特點,實現避峰就谷擇機采購,提前在價格低位鎖定低價現貨資源,降低采購成本。再次,努力突破技術瓶頸,主要技經指標持續改善。全年完成新產品立項105項;對外簽訂新產品開發協議102個;下發產品質量計劃130個;開發109個新鋼種。圍繞56個重點品種開展調品,累計完成調品品種992萬噸,同比增加175萬噸。同時,公司剝離持續虧損資產,優化盈利資產設定,調整公司資產結構,進一步增強了盈利能力。
2013年,集團生產鐵2,163.07萬噸,同比增長6.62%;鋼2,081.70萬噸,同比增長6.05%;鋼材1,936.95萬噸,同比增長1.46%;銷售鋼材1,901.83萬噸,同比增長0.75%,實現鋼材產銷率為98.19%。
維持“強烈推薦-B”投資評級。預計公司2014-2016年EPS為0.14,0.16和0.18元,維持強烈推薦-B投資評級。
風險提示:經濟下行,鋼價下跌。
寧滬高速 :2013年度業績符合預期,高分紅保障配臵價值
寧滬高速600377
研究機構:中金公司分析師:任重,楊鑫撰寫日期:2014-03-27
業績符合預期
2013收入76.14億元,同比小幅下滑2.3%;其中收費公路業務收入53.45億元,同比增長5.0%;凈利潤27.1億元,同比增長16.0%,對應每股收益0.54元,符合預期。
發展趨勢
收費公路業務穩中有增:主要路產滬寧高速公路2013年度車流量同比增長8.1%,客貨車流量增幅基本保持同步。除312國道寧滬段受到撤站影響車流量負增長以外,公司擁有的其他路產車流量均有~10%的良好增長。公司路產處於經濟發達的長三角地區,綜合來看,我們預計公司主要路產在未來數年仍可以維持5%左右的增長。
公司整體利潤率有所提升:因油品及地產銷售業務量的下降,2013年營業成本同比下降8.9%。同時,因為有息債務余額的同比減少及債務結構調整等原因,財務費用同比下降約12.2%。綜合來看,公司2013年毛利率體現提升勢頭,從48.0%提高到51.5%。
地產業務銷售進展不達預期:公司2013年地產業務可銷售項目實現預售收入約4.2億元,結轉銷售收入7,500萬元,因僅有花橋商務核心區一地塊尾盤交付,導致地產業務收入同比下滑75.3%,2014年花橋和蘇州新市項目均有驗收及收尾,句容寶華項目也正逐步推進,預計地產業務銷售結算會較2013的低基數大幅增長。(財富贏家概念股頻道)
行業政策風險基本釋放:經歷了“綠色頻道”免費政策和重大節假日小型客車免費通行政策等影響后,我們認為公路負面政策已經大部分塵埃落定,未來可能會出臺一些對高速公路利好政策的可能,例如延長收費期限來作為節假日免費的補償等,有望穩定板塊既有估值水平。
盈利預測調整
我們小幅下調公司2014年的盈利2.5%至每股收益0.57元,對應2014e5.2%增速,同時維持公司2015年每股收益0.61元的盈利預測不變,對應2015e8.3%的同比增速。
估值與建議
目前公司A股2014年市盈率估值9.5倍,市凈率估值1.3倍。考慮7.5%的分紅收益率,以及穩定的公路盈利和地產項目陸續結算,我們維持“推薦”的評級。
中國石化(行情,問診) :h股股價已創2014年新高,期待a股突破
中國石化600028
研究機構:海通證券 分析師:鄧勇,王曉林撰寫日期:2014-04-11
4月9日,中石化H股上漲3.54%至7.31港幣,創出2014年以來的新高。同日,中石化A股上漲3.31%至5.31元,距離2014年5.58元的高點還有5%的差距。
1。近期H股走勢明顯強於A股
我們比較了中石化A股和H股的股價走勢,結果顯示,A股走勢基本是弱於H股走勢,特別是在近期中石化公布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以及2013年年報公布后。3月24日中石化公布2013年年報以來,中石化H股上漲了10.11%、A股僅上漲1.34%。
2。繼續看好中石化,買入評級
我們維持對中國石化“買入”投資評級,給予6.81元的目標價,目前股價還有近30%的空間。給予買入評級的理由:
(1)央企改革排頭兵,中石化的改革將貫穿全年。2月20日,中石化公告稱:油品銷售業務將引入民間及社會資本,實現混合所有制經營。隨后中石油也公布了六大業務合作平臺,以發展混合所有制;近日中海油也宣布有意向發展混合所有制,可見能源系統的改革力度將會很大。
中石化作為央企改革先鋒,其改革進展備受關注。我們預計中石化油品銷售業務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將穩步推進,並有望在年內完成,即實現引入民資或外資。關於油品銷售公司是否上市,還要看油品銷售公司各股東的意見。
(2)加油站網絡優勢明顯。目前公司在全國范圍內有3萬余座加油站,版面完善,具有很好的終端價值。另外公司單站加油量逐年提升,也表明加油站的價值的逐年提升。目前全國加油站的平均重設成本在1200-1500萬元左右,江浙地區的加油站重設成本可以高達3000-5000萬元。
(3)非油品業務空間大。目前公司加油站非油品業務年收入130億元左右,但在加油站銷售收入中的占比只有0.3%,而國外大型石化公司的非油品業務的收入占比一般可以達到30%,甚至50%。非油品業務的發展空間很大,公司希望通過引入社會及民間資本將非油品業務做大做強。我們認為非油品業務除了易捷便利外,還可以在其他業務上展開。
(4)資產重估提升整體價值。根據我們對公司勘探與開采、煉油與化工、油品銷售等業務進行資產重估,得到公司各項業務資產的合理價值為7936億元(折合每股6.81元)。
(5)2014年油氣產量大增將帶動2014年業績增長。公司預計2014年原油產量增長9.3%,主要是去年底完成了海外三個油氣區塊的收購。另外頁岩氣勘探也取得重大突破,預計涪陵頁岩氣今年將形成18億方產能、2017年形成100億方產能。
(6)H股較A股溢價10%。
3.2014年主要關注
中石化的改革將貫穿2014年,我們將主要關注:
(1)混合所有制穩步推進。根據公司近期的公告可以看到,油品銷售業務的改革在穩步推進。而且,公司也會及時公告改革進展。我們預計最快在年內就能完成油品銷售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2)頁岩氣產量的大幅提升。2013年公司頁岩氣產量2億方,預計今年10億方,雖然在公司天然氣總量中的占比仍很低,但意義重大。
(3)油品升級帶來的公司煉油業務競爭力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4)可轉債的轉股進程。目前公司可轉債轉股價5.13元(待2013年年度分紅實施后,轉股價將降至4.98元)。截止3月底,230億元的可轉債中,已有9%實現轉股。
2014年,改革將是中國石化的主要看點。在業績增量方面,我們認為有幾點值得關注:
1)如果油品銷售業務的股權實現轉讓,將會產生較大的一次性收益。
2)氣價上調。2013年7月,國內天然氣最高門站價格上調0.25-0.40元/立方,隨著中石化天然氣(特別是頁岩氣)產量的增長,氣價上調有助於上游業務盈利的提升。另外,我們預計未來兩年國內氣價還有較大提升空間(0.8-1.0元/立方)。
3)原油采購成本擬下降1美元/桶,我們測算有望增厚業績0.055元(年化)。
4)油品升級、成品油加價。2013年9月國家相關部門規定汽、柴油質量升級至第四階段每噸分別加價290元和370元;從第四階段升級至第五階段每噸分別加價170元和160元。此舉有助於煉油及銷售業務盈利提升。
5)化工業務還有降低成本潛力。
我們預計公司2014-15年EPS分別為0.67、0.75元。維持“買入”投資評級,給予6.81元的目標價(按照資產價值重估),對應2014年約10倍PE。主要理由:(1)央企改革啟動,示范意義強;(2)資產重估增值;(3)油品升級受益;(4)頁岩氣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實現產量快速提升。
4。風險提示
原油價格大幅波動將不利於行業景氣的復甦;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滯后,將影響公司煉油業務盈利;混合所有制改革。
海螺水泥 :盈利能力突出,2014年值得期待
海螺水泥600585
研究機構:東北證券(行情,問診) 分析師:解文杰撰寫日期:2014-04-01
海螺水泥日前公布2013年年報,實現營業收入552.62億元,同比增長20.7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3.80億元,同比增長48.71%,實現每股收益1.77元,同比增長48.71%。全面攤薄凈資產收益率為16.72%,同比增加3.82個百分點。(財富贏家概念股頻道)
報告期內,集團生產熟料1.83億噸,同比增長16%,生產水泥1.89億噸,同比增長25%;水泥和熟料合計凈銷量為2.28億噸,同比增長21.95%,分區域來看,東部、中部、南部和西部地區銷售金額分別同比增長18.65%、27.27%、0.45%和40.43%。集團目前熟料產能達到1.95億噸,水泥產能達到2.31億噸,余熱發電總裝機容量達921MW.
盈利增長主要是由於銷量提升和成本降低所致。我們測算下來,公司2013年水泥(含熟料)噸價格為237.72元,較上年同期240.97元/噸下降3.25元/噸,但是受到煤炭價格下降及單位煤耗下降等因素影響,公司水泥(含熟料)噸單位成本較去年同期下降15.34元/噸,對2013年毛利率提升產生重要作用;公司全年綜合毛利率達到33.01%,同比提升5.25個百分點;期間費用方面,公司三項費用同比增長10.89%,期間費用率為10.95%,同比降低0.97個百分點,凈利率水平為17.75%,同比提升3.63個百分點。
公司計劃2014年水泥和熟料凈銷量同比增長2800萬噸左右。2014年集團計劃資本開支約85億元,預計全年新增熟料產能1900萬噸,水泥產能3000萬噸。
目前來看,國內水泥一季度均價要高於去年同期水平,銷量相對平穩,預計公司一季度盈利同比將實現較快增長。全年來看,國內水泥需求無需過於悲觀,同時受益新增產能嚴控及環保治理影響,水泥供需格局持續向好,公司作為國內水泥龍頭將充分受益。
盈利預測及投資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14年、2015年每股收益為2.17元、2.54元,目前股價對應PE僅為7.62x、6.51x,維持“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1、固定資產投資下滑超預期;2、房地產銷售、新開工、投資下滑超預期;3、水泥新增產能投放超預期。
中國鐵建 :2013業績好於預期;維穩預期推升估值
中國鐵建601186
研究機構:中金公司分析師:丁玥撰寫日期:2014-04-01
投資建議
中國鐵建2013業績好於預期。費用率和稅率下滑是業績超預期的主要原因。當前股價中國鐵建A/H對應14年P/E分別為5x/6x;PB為0.6x/0.7x。政策維穩預期有望推動鐵路基建板塊估值提升。維持港股目標價9.7港幣,對應14年8.5xP/E和1xP/B。給出A股目標價5.85,對應14年6.5xPE和0.8xPB。上調A/H股評級至“推薦”。
理由
中國鐵建2013實現營業收入5868億元,同比增長21%;歸屬於母公司凈利潤103.4億元,同比增長20%,每股收益0.84元,高於CICC預期3%。其中,4Q收入同比增長7.8%,凈利潤同比下降5.5%。2013年每股分紅0.13元人民幣,股息收益率3.1%。
毛利率下滑;費用率和稅率下滑致凈利率持平。全年工程板塊毛利率持平9.74%,其他板塊毛利率均有1-2個百分點的下滑。三項費用率下滑0.42個百分點,是業績超預期的主要原因。有效稅率下降1.7個百分點,抵消了毛利率的下滑,凈利率持平為1.8%。
經營現金凈流出擴大,總資產周轉率小幅提升。2013經營現金凈流出93億元,環比收窄同比大幅擴大;4Q凈流入19億元,同比下滑47%。主要因為4Q加大了對房地產板塊的投入,增加土地儲備,但固定資產投資凈額增幅小,因此總資產周轉率仍有小幅提升。ROE提升1個百分點至12.8%。
新簽訂單增長,鐵路和市政加快發展。2013年新簽訂單8535億元,在手訂單維持1.7萬億元,為13年收入的3倍。鐵路改革積極推進,投資有望超預期。鐵路改革的推進資訊頻出,如“鐵總開始盤活資產,閑臵土地不排除用於房地產開發”、“鐵路運價上調”、“新批鐵路項目”,其中落實了部分線路的資金來源來自社會資金。市場預期的6300億元投資當中,並沒有包含社會資本和地方政府投資,后續更新有望超市場預期。
盈利預測與估值
我們維持14年盈利預測111億元,給出2015年盈利預測122億元,對應攤薄每股收益0.90元/0.99元,同比增長7%/10%。
風險
宏觀流動性收緊。
中國平安: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雙腿”並進
中國平安601318
研究機構:華融證券分析師:趙莎莎撰寫日期:2014-04-10
保險:市占率與內含價值增速保持領先
平安人壽強調代理人隊伍建設。13年公司的市占率達到13.6%,較12年繼續擴大。代理人人均產能經歷了過去2年的下跌后,於13年實現轉正,終於實現了隊伍規模與人均產能的雙升。平安產險為避免惡性擴張,著力於提升客服體驗。養老險方面,平安養老的受托與投管資產規模分列全市場第二位與第一位。
銀行:資產負責結構改善綜合金融優勢綻露
13年平安銀行(行情,問診) 主動調整資產負債結構,大力發展存款業務,高收益零售貸款占比也明顯提升。平安銀行在業務發展中發揮綜合金融平臺協同效應,推動中間業務大幅增長。
互聯網金融:平臺戰略實現客戶遷徙與增長
平安將金融服務融入客戶的“醫、食、住、行、玩”等生活場景和需求。已經版面陸金所、第三方支付、社交金融門戶等業務,並且建立了客戶大數據分析平臺,客戶遷徙與交叉銷售已展露出成績。
投資建議
平安的傳統金融業務依舊保持穩健增長之風,並在發展中突顯競爭優勢與領先地位;非傳統金融業務實施平臺戰略,版面較早,一旦相關產品和應用得到市場積極反饋,便具有不可想象的客戶壟斷性和粘著力。我們給予中國平安(601318)“強烈推薦”評級。
風險提示
壽險保費收入增速放緩;產險成本高舉,增量有限;資本市場投資收益受挫;互聯網金融版面成本高企;優先股試點節奏放緩;突發巨大災難事件。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40430/KIUX54BHE9272.shtml
274 :
GS(14)@2014-05-09 01:41:42盈利增1成,至11億,輕債
275 :
GS(14)@2014-05-14 10:20:5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514/news/eb_ebg1.htm
遭正式起訴 港交所:不排除更多訴訟
2014年5月14日
【明報專訊】早前遭原鋁直接採購商起訴的港交所(0388)公布,已於周一(5月12日)收到美國紐約南部地區法院發出的傳票。管理層初步評估後,重申有關訴訟毫無法律根據,將會積極抗辯。港交所昨日股價跌0.7%,收報140.7元。
港交所旗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去年8月初在美國捲入26宗集體訴訟案,其中由原鋁直接採購商提出的訴訟中,港交所也被列為共同被告人,理據為港交所在2012年購入LME,而港交所主席、集團行政總裁及環球市場聯席主管均為LME及LMEH(LME直屬母公司、被告之一)董事。
港交所指出,鑑於該集體起訴的性質,港交所、LME及LMEH相信日後或尚有其他類似的訴訟於美國提交。因此,除非相關訴訟出現新消息而須刊發公告,公司不擬就日後每個類似的新訴訟逐一發出公告。若有關於訴訟的重大發展,將通知股東及投資者最新情。
276 :
LHC(34894)@2014-06-30 10:34:49咁其實這個同我地用開的證卷所、銀行有乜分別
http://www.hkex.com.hk/chi/newsc ... 4/1406272news_c.htm
領航星中央交易網關,是一個讓交易所參與者將其買賣盤管理系統連接至香港交易所證券交易系統的全新中央聯通點;可提供具成本效益之系統結構,免除交易所於交易所參與者辦公室配置網間連接器,並引入行業標準FIX*界面及執行報告等新服務。
277 :
greatsoup38(830)@2014-07-01 11:58:29直接駁系統會快d,少經一重
278 :
Clark0713(1453)@2014-08-06 12:45:262014年中期業績、中期股息及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手續
《經濟通通訊社6日專訊》港交所(00388)公布截至6月底止中期業績,盈利23﹒
67億元,增1﹒7%,每股基本賺2﹒04元,派息1﹒83元。
期內,營業額為42﹒63億元,升2﹒4%。EBITDA(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
盈利31﹒98億元,上升3﹒2%。
該股除息日為8月19日,並於8月21日至22日暫停辦理股份過戶登記。9月22日寄
發股息單。(kk)
*有關業績的詳情,請參閱該公司之正式通告
279 :
GS(14)@2014-08-07 10:09:1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07/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儘管聯交所日均成交金額有所下跌,港交所(0388)上半年純利仍略勝市場預期,主要因為投資收益大增,同時受惠上半年新股數量大增,現貨分部上市費增加13%。不過,近期多隻新股在上市不久後紛紛出事,聯交所被批評監管不力。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大反擊,指聯交所的審批系統「是很棒的」,更明言從來沒因為缺錢而放寬監管。
今年上半年主板及創業板合共有52家新上市公司,按年大增1.26倍,首次公開招股籌得的資金亦按年增1.07倍至821億元。
受惠新股蜂擁上市,港交所現貨分部的上市費按年增13%至3.13億元,帶動該分部的EBITDA增長9%至10.93億元。
總結上半年,港交所錄得純利23.67億元,按年增長2%,擬派每股中期息1.83元。港交所股價在昨早一度跌1.6%,但中午公布業績後靠穩,收市微升0.1%至174.5元。
回應新股出事 「港審批全球最嚴」
港交所雖然靠新股熱潮而保持增長,但近日新股連番出事,例如綠色動力(1330)於上市後不久便發盈警,上市僅半年的諾奇(1353),主席丁輝更涉嫌捲款潛逃,以致同時擔當監管者角色的港交所屢受批評,被指為吸客而降低審批要求。
李小加昨日回應,「聯交所的標準一直沒變,從沒有哪一天說因為缺錢而放寬要求。」他更指出,環顧全球,香港的審批系統是最嚴肅、透明的。「聯交所的責任是確保申請上市的企業做足披露,而不是審批該公司是好與壞。」李小加認為,現階段沒必要檢討聯交所的上市審批程序。上市科主管戴林瀚補充指,證監會亦有參與新股審批程序,聯交所向來都是重質不重量,而更多新股發盈警,相信與證監會加強企業披露要求的新政有關。
LME數據合併列 拒披露獨立數據
港交所一方面指要求企業做足披露,這次卻把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營運表現分別併入商品分部及結算分部,未有像以往獨立列明,多名分析員在發布會上要求詳細披露LME相關數據亦遭到拒絕。
不過,以LME為主的商品分部令整體EBITDA利潤率略跌,反映LME仍然在拖後腿。期內商品分部營運支出增加1.04億元,令EBITDA下跌17%至3.17億元,EBITDA利潤率大減14個百分點至49%,主要由於增聘人手及就美國集體訴訟及英國司法覆核產生法律費用3800萬元。
LME明年調高交易費
李小加指出,LME將在明年1月1日起調高交易費用,具體收費將在第四季公布。
另一方面,LME自營的結算所將在9月開始服務,會帶來新收入來源,相信明年起能真正反映LME的貢獻。
明報記者 廖毅然
280 :
GS(14)@2014-08-07 10:44:50388
盈利增3%,至19.2億,輕債
281 :
greatsoup38(830)@2014-08-16 20:36:042014-08-14 HJ
港交所呈超買 入市考驗買家
港交所(00388)中期業績微升,似勝預期,實則涉及特殊項目;在作出調整後,實際是下跌,並遜於預期。
上半年總盈利23.67 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3.28億元增長1.7%,每股盈利2.04 元,中期息每股1.83元,微升0.5%。第1季盈利11.78億元,增長1.7%,第2 季盈利11.89 億元,仍高於第1 季,而第2 季的業績,包括投資於LCH Clearnet 一次性收益1.08 億元,亦回撥過去為雷曼所作的虧損準備5400萬元,即第2季的核心盈利只有10.27億元,按年跌12.2%,環比則跌12.8%。上半年核心盈利為22.05 億元,按年跌5.3%。
第2季核心盈利下跌
第一季業績微升,第2季核心盈利下跌,包括多項因素,第1季平均每日成交額561億元,上半年平均629億元,其他如新股上市較少,營業額較第1季減少3.7%,投資收益不計一次性收益減幅更大,營業額及投資收益較第1季跌6.7%,其他兩季比較,則無大變動。以半年計,營業額按年跌2.4%,投資收益跌11.4%,營運支出增加10%,折舊攤銷增39%。營運支出中的僱員支出增加8.8%,主要是配合LME的發展,而法律及專業費用增87%,至1.03億元,是英國有關LME的訴訟敗訴的相關費用、折舊及攤銷增加,主要是將軍澳數據中心完成及增加多項系統所致。
關於英國的訴訟,是Rusal反對LME修訂其認可倉庫出貨率規則,已裁定Rusal勝訴,LME已作出上訴,估計於10月頒佈裁決。在美國,多宗指控LME涉鋁價反競爭及壟斷行為的集體訴訟;另涉及鋅價的相同訴訟,均在進行中,暫未有結果,亦未作出撥備。
下半年展望,近期的交投已增,最多一天曾逾千億元,港交所股價隨而上升是可以理解,更重要的是「滬港通」有進展,將安排連接測試的連串演習,10月前完成準備,正式啟動日期由監管機構決定,並於推出前兩週公佈。至於「滬港通」可帶來多少資金投入市場,目前只限於估計,但對交投有推動力是可以肯定,而數額則難估計。
「滬港通」效益未宜太樂觀
股市成交在增加中,下半年業績應高於上半年,全年將有適量增長;而「滬港通」可帶來多少資金入市,仍待觀察。
港交所現價176.7元,已較年初上升36.7%,遠較大市為優。筆者年初在業績後認為將跑輸大市,事實上,當時並無「滬港通」相關消息,其升勢亦始自消息之後,但氣勢與當年的「直通車」比較大為遜色。基本上,當年的「直通車」消息並無詳情,而「滬港通」則早料有配額,情況不宜作出比較。經過多年的發展,未來「滬港通」的交易方式,有辦法的投資/投機者已在進行中。因此,港交所近期的走勢,不一定正確反映未來,雖然「滬港通」不會如「直通車」的無疾而終,但樂觀程度應稍作保留。
對於往績P/E 45倍、預期P/E亦達40倍的股份,不易接受,且已相當超買,更是對買家意志的考驗,但港交所確是強勢,雖然超買可以再超買,股價反覆已是對超買的修正。至於大行評價達215元,暫時難定對錯,對短線者而言不妨跟進,但不宜跟得太貼,應較為靈活。
較為擔心的是,股價持續上升之後,是否在證實「滬港通」實施日期時,有較像樣的回吐?極短期的阻力將是185元及195元,筆者較為保守,如早著先鞭在低價入市,不妨持有繼續等候高位;如未入市的,選擇價位十分重要,應於每有反覆時入市。
戴兆
282 :
qt(2571)@2014-08-16 22:43:39呢隻嘢根本超買可以再超買, 試問滬港通最受惠係邊個, 咪就係388.
283 :
GS(14)@2014-08-16 23:20:28個莊實賺得多
284 :
Clark0713(1453)@2014-08-18 01:49:41Thomas Ng is saying "long it"!
285 :
LHC(34894)@2014-10-26 19:19:23截至本公告日期,香港交易所尚未取得啓動滬港通的相關批准,因此並無實施滬港通的確實日期。
當有關滬港通啓動的時間表有任何重大進展時,香港交易所將適時刊發進一步的公告。
286 :
GS(14)@2014-10-26 20:36:55暫時仲未開始得
287 :
qt(2571)@2014-10-26 21:53:08滬港通無期, 388被人沽爆都似.
288 :
GS(14)@2014-11-05 12:15:163個月盈利7%,至11.8億,9個月盈利增0.3%,至32.6億,無現金
289 :
GS(14)@2014-11-10 17:58:16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
290 :
GS(14)@2014-11-14 11:19:41funny
291 :
greatsoup38(830)@2015-02-12 00:00:4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11/news/eb_ebb1.htm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昨日稱,深港通在下半年推出的講法較為現實,並希望將「具代表性」的東西納入深港通之內,默認想將深圳創業板加入互通機制。李小加又表示,會研究增加滬港通交易日數,包括假期前一日亦可進行交易。另外,港交所上市科主管戴林瀚(David Graham)稱,同股同權問題還要數月時間討論,希望在上半年內公布下一步安排。
李小加昨日重申,未來希望將商品、貨幣、固定收益產品等逐步納入互聯互通。他強調現時沒有時間表,但若果一定要排先後次序,相信深港通之後,會先推出股指期貨等衍生產品的互通。他又指出,希望將深交所內「有代表性的」納入深港通,創業板亦是深交所代表產品之一,暗示希望深港通包括創業板。
滬股通加額度很容易
他又稱,正在研究降低目前兩地假期對滬港通交易的影響,增加可交易的日數。李小加舉例指假期前一日,如聖誕節前一日即12月24日,兩地都有開市,不過因為次日銀行休息無法進行交收而要暫停滬港通,未來將研究是否可以通過銀行業界安排及配合,做到假期前一日仍可透過滬港通交易。
滬股通使用額度累計過千億
港交所數據顯示,截至昨日收市,滬股通累計使用餘額為1993.82億元人民幣,意味覑從去年11月17日滬港通擧動至今,滬股通買入額度累積已超過1000億元人民幣,已用了總額度的三分一。李小加昨日稱,滬股通使用額度較上限仍有一段距離,但「不可能讓市場在額度面前停下」,強調未來要加大額度會很容易。
同股不同權諮詢 數月後始有結果
李小加回應指出,滬港通已開通,未來又會有深港通,影響A股不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內的因素已經很少,他希望MSCI明晟在今年內至少可以公布A股納入MSCI的形式、路線圖等。
另外,港交所去年向業界進行「同股不同權」諮詢,港交所上市科主管戴林瀚昨天透露,對市場回覆的數目很滿意,上市委員會正在分析及討論收集到的意見,可能需時幾個月,但在上半年前會向市場公布下一步路向。
他坦言,不論是否改變現行制度都無法取得所有人的同意及支持,但會按香港整體最佳利益作出決定。
292 :
greatsoup38(830)@2015-02-12 00:01:1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11/news/eb_ebb2.htm
談續任「都跟周松崗講了」
2015年2月11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的任期將於今年10月屆滿,李小加昨日稱無論續任,或是將有繼任人,均是由董事會決定。當被追問個人是否希望留任,他笑言「我希望的都跟周董講了。」
港交所在2009年委任內地出生的海歸派李小加為行政總裁,打破一向只有「土產」港人掌舵的傳統。李小加在加入港交所之前,為摩根大通中國區主席。按資料顯示,計及花紅以及股份酬金,李小加2013年年薪總額達3820萬元,按年增加56%。
李小加的任期將於今年10月屆滿,他昨日回應稱續任還是另覓人選都是由董事會決定,並笑言若記者下次遇上港交所主席周松崗時再可以問問他,記者再追問他個人是否希望留下,李小加則說「我希望的都跟周董講了。」
李小加昨日向傳媒介紹港交所在2016年至2018年的戰略規劃,他指港交所要保持對內地市場的重要性,必須維持兩地互信、開拓新資產類別、提供創新解決方案以及鞏固香港的先發優勢。他強調,與此同時本港要堅守核心價值,包括法治制度、國際標準、良好企業管治以及可靠健全的市場機制。
293 :
GS(14)@2015-02-24 17:14:5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24/news/eb_ebd1.htm
周松崗﹕深港通今年重點工作
2015年2月24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主席周松崗昨日主持羊年開市儀式時稱,今年港交所兩大重點工作包括優化及擴大滬港通機制,吸引更多投資者及納入更多產品;另外就是期望今年內啟動深港通。他表示,待中央正式批准深港通後,會在隨後數個月時間內盡快推出。
將優化及擴大滬港通機制
滬股通下月開始容許沽空,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稱,沽空機制本身為滬港通設計之一,被期規模有限而且渠道較窄,但隨投資者和券商慢慢加大建倉,情便會慢慢改進,但最重要能夠開通。
港交所主席周松崗說,容許沽空是方便投資者作對、管理風險之用,強調不是讓市場作投機之用。
李小加﹕滬港通一年 旺香港十年
李小加昨日形容滬港通是「通一年,旺(香港)十年」,南下港股通仍然未見十分熱烈,只是內地投資者仍需要時間了解香港市場,另外諸如社保基金等內地基金等仍要等開大會修改章程,相信之後投資港股的資金會慢慢增加。
他回應稱,留意到沽空機構發出針對港股的研究報告,香港是自由市場,任何人可以各自方法去賺錢,只要沽空機構不是無貨沽空以及符合香港法例及證監規定,他都會「祝他們好運」。
294 :
qt(2571)@2015-02-24 20:31:23講鬼話時間.


遲啲又玩勁假時段



295 :
greatsoup38(830)@2015-02-25 00:33:37他兩個都同鬼做過野
296 :
GS(14)@2015-03-05 12:38:02
297 :
greatsoup38(830)@2015-03-06 02:32:21盈利增10%,至37億,輕債
298 :
GS(14)@2015-04-14 14:39:1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14/news/ea_eaa5.htm
港交所設內地事務科
2015年4月14日
【明報專訊】眼見中港兩地互聯互通機制愈趨成熟,北水相繼湧港下,港交所(0388)也宣布,加強北向部署,與北京代表處及於上海及廣州的相關辦事處,成立內地事務科,並且聘請巴曙松出任首席中國經濟師一職。
巴曙松出任首席中國經濟師
巴曙松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前副所長,也曾任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香港經濟發展委員會成員,以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高級訪問學者。而是次出任新成立的內地事務科首席中國經濟師,及後將直接向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匯報,但履新日期仍有待確定。
新成立的內地事務科主管,則將由前港交所內地業務發展主管毛志榮,以及前高級顧問李剛,共同擔任。毛志榮於2013年加入港交所,此前於深圳證券交易所工作。此外,李國強也會擔任環球市場(亞洲)副主管,且即時生效,並會繼續兼任市場營運主管一職。
李小加稱,成立內地事務科,是反映了滬港通推出後,內地業務對港交所發展的重要性,並且反映港交所希望與內地交易所實現更大的互聯互通。
299 :
Louis(1212)@2015-04-20 19:22:34其實388在十年內千蚊,毫不奇怪!
2025年的每日平均成交金額會是多少?
300 :
GS(14)@2015-04-21 00:01:47我記住你呢句,哈哈哈
301 :
hosinooji(51337)@2015-04-21 00:35:47我今日都追入左即坐艇... 搏佢往後日日成交都keep住1800~2000億,直至深港通開通就上到2500億, 哇 ! 4舊水不是夢的, 吾洗做了!
不過我先睇300蚊先....
302 :
Louis(1212)@2015-04-21 08:02:31張華峰記者面前掃港交所
快手入10萬股, 268.8蚊入10萬股,即係總共斥資2688萬元。
http://news.mingpao.com/pns/%E5% ... 00002/1429552027514
.......
金融服務界議員張華峰近期喺股市有唔少斬獲,噚日食飯期間聽到港交所股價跌,兩度以手機指示落盤掃貨,以收市價計,帳面都賺到6位數金額。
303 :
LHC(34894)@2015-04-23 22:11:14Louis在298樓提及
其實388在十年內千蚊,毫不奇怪!
2025年的每日平均成交金額會是多少?
greatsoup在299樓提及
我記住你呢句,哈哈哈
我都記住你,哈哈哈
304 :
greatsoup38(830)@2015-04-23 23:32:39兩年過千先奇怪
305 :
GS(14)@2015-05-13 12:43:06盈利增45%,至14.5億,輕債
306 :
greatsoup38(830)@2015-05-24 01:41:2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22/news/ww_ww2.htm
港交所:26億元可換股債已行使
2015年5月22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公布,在上周宣布擬提早贖回可換股債券後,再有債券投資者行使換股權,截至昨日(21日),已有本金總額合共約3.34億美元(約26億港元),相當於總額約66.87%的可換股債券被行使換股權,合共發行約1644.6萬股股份。
債券持有人可於今年6月10日前行使換股權,否則港交所將於6月22日進行提早贖回。
307 :
greatsoup38(830)@2015-05-26 21:52:362015-05-18 HJ
港交所不妨繼續揸
港交所(00388)首季業績增長34%,遜於市場預期,股價應聲下跌,券商且降低評價,反映對業績的失望。儘管如此,跌幅不大,只是4月起急升後的稍作調整。
截至3月底止第一季,港交所盈利15.75億元,按年增3.97億元,增長34%,已是頗佳增幅,而市場認為遜於預期,有點期望過高;盈利中包括撥回過去雷曼的損失7700萬元,即使調整此數,業務增幅也達27.2%。
期內港交所日均成交655億元,按年增長17%,「滬股通」日均成交53.49億元人民幣,「港股通」日均成交13.92億元。去年11月推出至去年底,分別為55.84億元及9.29億元。期內互有升降,交易費及交易系統使用費收入仍升13%,而新股上市減少,上市費只增4%,市場數據費且跌15%,現貨的總收入只是微增1%,營運支出增加16%,以致EBITDA下跌2%,至5.96億元。
期貨及衍生產品的交易費及交易系統使用費增21%,上市費跌30%,市場數據費升18%,總收入增5%,營運支出減少3%,EBITDA則增7%,至3.57億元。
商品業務主要來自LME,期內日均成交合約量減少1%,而LME交易費今年起上升34%,連同交易系統使用費共增60%,至3.68億元,淨增1.38億元,連同其他,總收入增42%,至4.47億元,營運支出減少19%,主要是訴訟法律費用減少,EBITDA則增100%,至3.22億元。
結算成收入之冠
結算業務已成為各類收入之冠,LME Clear去年9月推出,取代外判,第一季結算收入1.71億元、投資收益1300萬元及融通收益1600萬元,共為2億元,結算業務總收入增加2.75億元,至10.01億元,增幅38%,其中增幅27%源自LME Clear。
營運支出減少28%,主要是收回雷曼過去損失7700萬元,EBITDA增加55%,至8.92億元。其他分類包括平台及基礎設施及公司項目,相對而言,已非重要。
期內結算業務表現突出,佔收入比重由31%升至35.8%,佔EBITDA比重由35.8%升至42.9%,主要是LME Clear的貢獻。以收入計,商品業務收入增幅最大,達42%,但收入則為四大類之末,而EBITDA增100%,則為各類之冠,是LME交易費上升的效應。
港交所及市場對LME期望甚殷,交易費上升後成交稍減,或與加費無關,而港交所對LME的詳細收益盈利未有提供,令人對LME此項投資的回報繼續懷疑。
首季股市表現平平,4月才開始突飛猛進,多天成交在2000億元以上,直至近期稍為轉靜,仍在1000億元以上,明顯高於首季的655億元,因而首季業績並未包括股市成交大增的利好,只由LME及LME Clear所帶動。而首季上升新股不多,多少也影響業績。
去年「滬港通」推出後,表現未如理想,市場的期望比較集中於LME,但經4月起股市交投大增後,似乎「滬港通」的概念逐漸發揮,而醞釀中的「深港通」已成為另一憧憬,甚至已憧憬「台港通」,市場的概念又轉向兩地三岸,但畢竟投資於LME龐大,對整體影響不容忽視,而過去港交所對此計劃多多,看來暫無進展。
港交所股份為特區政府策略性投資,當時市場對此投資存疑,而發展至今,內地政策已頗為明顯,港交所致力於「滬港通」及快將開通的「深港通」。
台方證券界訪港,視作「台港通」的一種安排,同樣令人憧憬,港交所存在相當概念,是毋庸置疑,證券業已通,商品LME日後將會如何,仍待觀察。
4月下旬,港交所股價已升至303元,大行評價甚高,應值多少言人人殊,亦有若干距離,事實上,要估計其後的成交額已是相當困難,但市場偏向於樂觀。
調整後反彈亦強
日來的調整,與高價比較不足10%,首季業績是帶來壓力,借勢調整,但反彈亦強。目前並無實際數據支持評價,往績P?E約60倍,自不能作準。
如預測今年P?E,與預測今年成交額同樣困難,但不應對股價看得太淡,如已獲利應候低購回,如仍持有應在獲利中,不妨繼續持有。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港交所不妨繼續揸
308 :
GS(14)@2015-06-12 17:03:1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12/news/ea_eaa3.htm
港交所可換股債券全兌換
2015年6月12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本金總額5億美元的可換股債券,周三(10日)已宣告全部兌換,最後不足3%換股債在死線前申請換股,兌換成57.2萬股份或0.05%已發行股份,若以昨日收市價286.2元計,債券持有人以157.62元認購股份,最後「衝線」投資者帳面合共淨賺約7356萬元。
最後「衝線」投資者 賺7356萬
港交所股價自去年底急速升,吸引投資者將所有債券換成股份。港交所公布,截至昨日,絕大部分可換股債券已經轉換成股份,佔其初始本金總額97.67%,佔已發行股份約2.01%。至於其餘2.33%亦已趕於最後階段申請換股,並於短期內發行新股。
即使港交所近期已跌穿300元大關,隨可換股債券臨近限期,大批投資者亦趕將債券兌換成股份。若截至上周二,已經換成股份的可換股債券本金總額僅為4.19億元,即佔其初始本金總額83.76%;一周之間有逾一成可換股債券轉換成股份並註銷。
該批債券於2012年10月發行,港交所於今年5月中卻宣布,以2%溢價提早贖回當時餘下的約四成可換股債券,引發一輪換股潮。
309 :
GS(14)@2015-06-12 18:20:1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12/news/ea_eaa3.htm
港交所可換股債券全兌換
2015年6月12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本金總額5億美元的可換股債券,周三(10日)已宣告全部兌換,最後不足3%換股債在死線前申請換股,兌換成57.2萬股份或0.05%已發行股份,若以昨日收市價286.2元計,債券持有人以157.62元認購股份,最後「衝線」投資者帳面合共淨賺約7356萬元。
最後「衝線」投資者 賺7356萬
港交所股價自去年底急速升,吸引投資者將所有債券換成股份。港交所公布,截至昨日,絕大部分可換股債券已經轉換成股份,佔其初始本金總額97.67%,佔已發行股份約2.01%。至於其餘2.33%亦已趕於最後階段申請換股,並於短期內發行新股。
即使港交所近期已跌穿300元大關,隨可換股債券臨近限期,大批投資者亦趕將債券兌換成股份。若截至上周二,已經換成股份的可換股債券本金總額僅為4.19億元,即佔其初始本金總額83.76%;一周之間有逾一成可換股債券轉換成股份並註銷。
該批債券於2012年10月發行,港交所於今年5月中卻宣布,以2%溢價提早贖回當時餘下的約四成可換股債券,引發一輪換股潮。
310 :
GS(14)@2015-06-23 11:54:3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23/news/ec_eca3.htm
港交所上市15年 Cupcake塔賀壽
2015年6月23日
【明報專訊】將於本周六(27日)迎來上市15周年的港交所(0388),昨日提早慶祝,除傍晚舉行的酒會外,昨日還以Cup Cake砌成高塔充當生日蛋糕,而且Cup Cake數量剛好是388個,與港交所上市代號相同。
港交所昨日股價在尾市亦見反彈,最終微升0.14%,收報283.6元。港交所是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形式上市,由掛牌首日收市價8.25元至昨日收市價計,升幅高達34倍;市值亦由初上市時的86億元,上升39倍,至3386億元。
311 :
GS(14)@2015-07-09 16:00:0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9/news/ea_eaa2.htm
李小加港交所持股 帳面蒸發6000萬
2015年7月9日
【明報專訊】上星期呼籲股民「冷靜可騎牛」的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圖),隨近期股市急轉直下,已經失去新晉「打工皇帝」寶座。按過去1個月港交所股價跌幅計算,他手持的58萬股港交所股票,市值蒸發逾6000萬元。
李小加今年6月才剛獲港交所續約3年,雖然年薪維持900萬元不變,但受惠於港股牛氣天,他過去5年通過僱員獎授股份機制而「免費」獲得的58萬股港交所股票也水漲船高。以今年5月底港交所股價高位309元計,李小加所獲獎勵的港交所股份市值一度升至1.79億元,若漲勢可維持,加上年薪及花紅,李小加年收入穩過2億元,有望超過長和的霍建寧成為本港新一代「打工皇帝」。
股價3天縮水兩成
然而牛市以來備受股民追捧的港交所,這個星期卻重重跌下「神壇」,以昨日收市價每股203.4元計,僅過去3天,股價就已縮水了兩成,險守住200元大關。若與5月底高位比較,港交所市值更是蒸發近三分之一。作為行政總裁的李小加,手上持股市值也隨之下降至1.17億元,身家市值蒸發逾6000萬元,預料年內難以問鼎新一代「打工皇帝」。
312 :
greatsoup38(830)@2015-08-10 18:47:1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10/news/ea_eac1.htm
港交所中期業績料增五成
2015年8月10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周中公布中期業績,市場普遍預期受4月份大時代帶動,純利按年增長達五成至1倍;不過,有券商指踏入7月成交量萎縮,相信股價在業績公布後難大升;有基金經理稱,雖然港交所股價下行風險不大,但指「等埋下半年業績先買都唔遲」。
林少陽:等埋下半年業績先買
大華繼顯表示,主要受第二季之成交量大幅上升所致,帶動整個上半年日均成交超過1200億元,預料港交所上半年純利按年增長可達五成,第一季及第二季純利分別錄約15.8億及22億元。英皇證券研究部聯席董事陳錦興更為看好,指純利升幅可達八成甚至1倍。不過7月份至今,日均成交額已降至1260億元,早前更一度失守700億元,大華繼顯認為港交所交出亮麗成績,惟股價亦不會有明顯升幅。陳錦興稱,最多有一個短暫反彈,約230至240元水平。
以立投資管理董事總經理林少陽稱,港交所股價下行風險不高,700億元的日均成交額相信已見底,惟先前大陸暴力救市打擊外資信心,影響成交,情最少維持半年,現時值博率不高,不妨「等埋下半年業績先買都唔遲」。
就全年而言,大華繼顯維持日均成交1100億元的預期,中長期仍看好內地資金將繼續流進本港,故未有調整評級及目標價的打算。該行5月份給予港交所「買入」評級,目標價341元。
313 :
greatsoup38(830)@2015-08-13 16:40:4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13/news/eb_eba2.htm
【明報專訊】受惠於大時代帶動成交大幅上升,市場普遍預期港交所(0388)上半年之純利增幅可達八成以上,惟實際升幅僅約73%,派息比率亦比往低,僅得88%;同時在沿用5年的「以股代息」中,更首次加入5%折讓的認購優惠。有分析員指出,減低派息比率後,透過加入5%折扣優惠,吸引股東「棄息取股」,都是為了保留更多資本,以應付未來與內地的業務合作。
港交所於昨日中午公布業績後股價急跌,全日跌4.17%,收市報207元。
自2011年起,港交所引入「以股代息」政策,惟今年首次加入5%折讓的優惠,認購價將於9月8日公布。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5%折讓優惠是為了鼓勵更多股東「棄息取股」,港交所早於上一次派息前已作出該決定,與現時港交所之股價無關,去年「棄息取股」的股東約有54%。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李惠嫻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該折讓優惠是回饋股東的一個行動,同時亦為了提升「棄息取股」的股東數目,以保留資金,應付未來與內地的業務合作,及抵消收購LME的資金消耗;至於今年的派息比率進一步降至88%,一定程度上亦是保留資金之舉。
半年多賺73% 仍遜預期
港股上半年交投量大增,日均成交額更於4月份錄得創紀錄的2001億元,帶動港交所上半年股東應佔溢利按年增加73%,惟仍較市場普遍預期的八成或以上增幅差,主要由於LME的交投量比預期差,以及營運支出大升所致(見表),當中僱員費用更大升近26%。
314 :
greatsoup38(830)@2015-08-14 13:23:18盈利增9成,至36億,重債
315 :
greatsoup38(830)@2015-08-14 16:52:592015-08-14 HJ
港交所中長線跑贏大市
港交所(00388)中期業績備受關注,但遜於預期,按年增長73%;業績前大行已降目標,所謂遜預期,實則期望過高,是常見事例,公布業績當天下跌4%,應是追隨大市滑落,目前的港交所,不是業績問題,實際是反映大市的不穩定。
以股代息給予折讓
上半年盈利40.95億元,按年增長73%;第一季獲利15.75億元,按年增加34%;第二季25.2億元,按年更增112%,按季亦增60%。半年每股盈利3.49元,增長71%;每股中期息3.08元,增加68%,股息比率約90%,可選擇以股代息,並按屆時計價給予折讓5%,這是新猷,目的旨在保留較多現金減債,最近已強制可換股債券換股,令借貸已由去年底的70.26億元,減至33.29億元。
第一季及第二季業績有頗大差異,原因是4月起進入「大時代」。第一季聯交所每天平均成交655億元,上半年平均每天成交已是1253億元,單是4月份,每天平均成交額為2001億元。
LME上半年平均每天成交合約下跌3%,年初已提高收費,收入增加54%。
以業務分類,結算的稅前盈利增加76%,至22.79億元;現貨業務稅前盈利增48%,至15.61億元;股本證券及金融衍生產品增49%,至8.23億元;商品業務稅前盈利上升244%,至5.03億元;平台及基礎設施增54%,至1.52億元;未分配的公司支出增加21%。投資淨收益計入結算項下,期內平均資金1578億元,增加249%,按年計投資淨回報則由1.16%,降至0.4%,原因是LME Clear的保證金及結算基金只可投資於非常短期工具。
「滬港通」於去年第四季推出,上半年平均每天成交74億元人民幣,「港股通」則為44億元;於4月9日,「港股通」成交261億元,6月23日「滬股通」成交193億元人民幣,為暫時的成交紀錄高位,上半年透過「滬港通」所得收入及收益為1.15億元。
港交所盈利大增,主要源自成交額增長近倍,第三季展望,雖然7月8日股市大跌後逆轉,7月份的平均成交額仍達1270億元,稍高於上半年平均值,但8月已顯著減少,曾見於700億元以下,相信短期內難以恢復7月般活躍,第三季盈利應少於第二季的25.2億元,但會多於第一季的15.75億元,由於第二季盈利大增,預期全年仍有相當增長,其中因素包括LME的提高收費,而LME的相關數據並不詳盡,應予改善。
有利政府緩慢增持
於6月強制可換股債券換股,涉約34.68億元, 年息0.5%,換股價157.62元,增發新股約2280萬股,每年節省利息支出約1700萬元。此舉可美化賬面的負債,但每股盈利將被攤薄,以股代息之設,同樣具攤薄作用,至於折讓5%,屬於慷慨,其他以股代息只計若干日平均價而沒有折讓,但此法可以節省多少現金支出,仍待觀察,估計與定價時的股價有關。政府持有港交所5%股權,估計不會計較多少現金收入,可能接受以股代息,而折讓5%可能是為政府持股而作出優惠,如估計無誤,政府持股將緩緩地增加。
事實上,政府亦不適宜於市場增持,既是港交所單一大股東,亦作為策略性投資,緩緩增持可能性存在。「大時代」令港交所有頗佳表現,5月高位達311.4元,較去年底上升81.4%;7月股災時跌至196元,波幅達37%,但仍高於去年,現企於200元水平,似有支持,未能肯定,因在各平均線之下,升勢將受限制。
目前A股仍在反覆,籌劃中的「深港通」實施無期,若短期實施,相信亦無刺激。港交所似乎好消息突然盡失,走勢回復舊常態,跑輸大市只是偶然,中長線仍將跑贏大市,但將難以穩定。處此多事之秋,策略應該是高不追,如偶有急跌,反可適量吸納。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港交所中長線跑贏大市
316 :
greatsoup38(830)@2015-09-06 23:54:382015-08-14 HJ
港交所中長線跑贏大市
港交所(00388)中期業績備受關注,但遜於預期,按年增長73%;業績前大行已降目標,所謂遜預期,實則期望過高,是常見事例,公布業績當天下跌4%,應是追隨大市滑落,目前的港交所,不是業績問題,實際是反映大市的不穩定。
以股代息給予折讓
上半年盈利40.95億元,按年增長73%;第一季獲利15.75億元,按年增加34%;第二季25.2億元,按年更增112%,按季亦增60%。半年每股盈利3.49元,增長71%;每股中期息3.08元,增加68%,股息比率約90%,可選擇以股代息,並按屆時計價給予折讓5%,這是新猷,目的旨在保留較多現金減債,最近已強制可換股債券換股,令借貸已由去年底的70.26億元,減至33.29億元。
第一季及第二季業績有頗大差異,原因是4月起進入「大時代」。第一季聯交所每天平均成交655億元,上半年平均每天成交已是1253億元,單是4月份,每天平均成交額為2001億元。
LME上半年平均每天成交合約下跌3%,年初已提高收費,收入增加54%。
以業務分類,結算的稅前盈利增加76%,至22.79億元;現貨業務稅前盈利增48%,至15.61億元;股本證券及金融衍生產品增49%,至8.23億元;商品業務稅前盈利上升244%,至5.03億元;平台及基礎設施增54%,至1.52億元;未分配的公司支出增加21%。投資淨收益計入結算項下,期內平均資金1578億元,增加249%,按年計投資淨回報則由1.16%,降至0.4%,原因是LME Clear的保證金及結算基金只可投資於非常短期工具。
「滬港通」於去年第四季推出,上半年平均每天成交74億元人民幣,「港股通」則為44億元;於4月9日,「港股通」成交261億元,6月23日「滬股通」成交193億元人民幣,為暫時的成交紀錄高位,上半年透過「滬港通」所得收入及收益為1.15億元。
港交所盈利大增,主要源自成交額增長近倍,第三季展望,雖然7月8日股市大跌後逆轉,7月份的平均成交額仍達1270億元,稍高於上半年平均值,但8月已顯著減少,曾見於700億元以下,相信短期內難以恢復7月般活躍,第三季盈利應少於第二季的25.2億元,但會多於第一季的15.75億元,由於第二季盈利大增,預期全年仍有相當增長,其中因素包括LME的提高收費,而LME的相關數據並不詳盡,應予改善。
有利政府緩慢增持
於6月強制可換股債券換股,涉約34.68億元, 年息0.5%,換股價157.62元,增發新股約2280萬股,每年節省利息支出約1700萬元。此舉可美化賬面的負債,但每股盈利將被攤薄,以股代息之設,同樣具攤薄作用,至於折讓5%,屬於慷慨,其他以股代息只計若干日平均價而沒有折讓,但此法可以節省多少現金支出,仍待觀察,估計與定價時的股價有關。政府持有港交所5%股權,估計不會計較多少現金收入,可能接受以股代息,而折讓5%可能是為政府持股而作出優惠,如估計無誤,政府持股將緩緩地增加。
事實上,政府亦不適宜於市場增持,既是港交所單一大股東,亦作為策略性投資,緩緩增持可能性存在。「大時代」令港交所有頗佳表現,5月高位達311.4元,較去年底上升81.4%;7月股災時跌至196元,波幅達37%,但仍高於去年,現企於200元水平,似有支持,未能肯定,因在各平均線之下,升勢將受限制。
目前A股仍在反覆,籌劃中的「深港通」實施無期,若短期實施,相信亦無刺激。港交所似乎好消息突然盡失,走勢回復舊常態,跑輸大市只是偶然,中長線仍將跑贏大市,但將難以穩定。處此多事之秋,策略應該是高不追,如偶有急跌,反可適量吸納。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港交所中長線跑贏大市
317 :
greatsoup38(830)@2015-09-09 00:35:0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08/news/ww_ww1.htm
樂施會倡提升ESG披露標準
2015年9月8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今年7月宣布就加強上市公司披露「環境、社會及管治(ESG)」進行新一輪諮詢。樂施會亦就此議題,向42家機構投資者進行意見調查,結果發現超過八成半受訪者表示在投資時,會將ESG列入考慮因素;近六成半受訪者更指港交所應強制上市公司披露ESG資料,政府則應立例規管。
樂施會建議港交所應提升目前ESG的披露標準至國際通用水平,如GRI G4或ISO26000;並制訂時間表,將「不遵守就解釋」改為「強制披露」。樂施會透露,下周將與港交所就是次調查進行討論。
318 :
greatsoup38(830)@2015-09-09 23:58:0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09/news/ww_ww1.htm
港交所以股代息價折讓7.53%
2015年9月9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昨日宣布,按過去5個交易日之平均收市價178.32元計算,港交所中期息以股代息價將為169.404元,較昨日收市價183.2元存有7.53%的折讓。若股東選擇以股代息,必須於9月18日下午4時半前,將填妥的表格交回。而新股份將於9月24日送達及開始買賣。
319 :
GS(14)@2015-10-09 02:44:11943賣388股份
320 :
GS(14)@2015-10-14 02:43:1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3/news/ec_ecf1.htm
港交所擬再推人幣金屬期貨
2015年10月13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自去年12月推出首批倫敦金屬期貨,包括鋁、鋅及銅三款人民幣期貨小型合約後,正計劃加碼推出原鎳、錫及鉛相關的人民幣小型期貨合約,推出日期則待稍後公布。有別於現有三款倫敦金屬期貨全部劃一以5噸作合約單位,擬推出的三款新合約,單位全部為一噸。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說,這些新的人民幣計價期貨合約將為市場提供更多對畄及風險管理工具,創造更多套利機會。該所的環球市場聯席主管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行政總裁莊敬賢表示,在港推出三隻新的倫敦金屬期貨小型合約,將更加方便亞洲市場參與者使用全球公認的LME參考價格。根據合約規格,鉛、鋁、鋅產品的價格波幅最低為每噸5元人民幣,其餘銅、鎳、錫產品的波幅最低為10元人民幣。
現時在港交所買賣的鋁、鋅及銅期貨合約,以昨日為例,即月(即10月份)期貨合約成交張數只為40、5及20張,未平倉合約的倉底並不太大。主要交投較多集中在鋁產品方面,累計即月、12月及明年合約的總成交張數,合計達133張。
321 :
GS(14)@2015-10-14 02:43:2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3/news/ec_ecf1.htm
港交所擬再推人幣金屬期貨
2015年10月13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自去年12月推出首批倫敦金屬期貨,包括鋁、鋅及銅三款人民幣期貨小型合約後,正計劃加碼推出原鎳、錫及鉛相關的人民幣小型期貨合約,推出日期則待稍後公布。有別於現有三款倫敦金屬期貨全部劃一以5噸作合約單位,擬推出的三款新合約,單位全部為一噸。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說,這些新的人民幣計價期貨合約將為市場提供更多對畄及風險管理工具,創造更多套利機會。該所的環球市場聯席主管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行政總裁莊敬賢表示,在港推出三隻新的倫敦金屬期貨小型合約,將更加方便亞洲市場參與者使用全球公認的LME參考價格。根據合約規格,鉛、鋁、鋅產品的價格波幅最低為每噸5元人民幣,其餘銅、鎳、錫產品的波幅最低為10元人民幣。
現時在港交所買賣的鋁、鋅及銅期貨合約,以昨日為例,即月(即10月份)期貨合約成交張數只為40、5及20張,未平倉合約的倉底並不太大。主要交投較多集中在鋁產品方面,累計即月、12月及明年合約的總成交張數,合計達133張。
322 :
GS(14)@2015-10-25 03:35:1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3/news/ea_eab1.htm
港交所籌劃大宗商品「倫港通」
2015年10月23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前日(21日)宣布,旗下期交所已與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簽署合作備忘錄,籌劃連接兩地大宗商品市場的「倫港通」,讓合資格的期交所參與者直接買賣LME產品,並由港交所的期貨結算公司進行結算。有市場人士認為,今次的商品「倫港通」,是為滬、深、港、倫,四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試水溫」,預料其他相關的互聯互通將陸續出台。
據港交所發表的文件稱,期交所、期貨結算公司LME及LME Clear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讓合資格的期交所參與者直接買賣LME產品,並由期貨結算公司進行結算。目前尚待香港、英國及歐盟的監管機構批准,方可落實。
港英歐盟批准方落實
證監會回覆本報查詢時稱,已知悉正在籌劃的商品「倫港通」,當有進一步發展時,證監會將與港交所及英國的相關監管部門緊密合作。
大華繼顯策略師李惠嫻表示,相信是次商品「倫港通」更多的是政策上的考慮,因為現時內地金融市場正走向國際化,但由於現階段仍未完全開放,故需以同為「完全開放式」的香港這個窗口,與倫敦市場互通;待日後內地金融市場開放後,相信股票及商品「滬倫通」,與商品「滬港通」,將陸續推行。
一通集團行政總裁宓光輝亦認同,「倫港通」是為連接倫敦證券交易所(LSE)「試水溫」,為日後滬、深、港、倫,四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踏出第一步;同時亦可令原本只集中於股票的香港市場,變得更多元化及國際化。不過他表示,本港投資者需要時間學習商品市場,建議加強投資者教育。
匯豐大中華區行政總裁黃碧娟表示,「倫港通」不僅為市場創造更豐富的投資機會及風險管理渠道,亦能夠鞏固兩地作為國際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而且若企業能透過香港進入流動性極高的倫敦金屬期貨市場,將可透過香港這個平台集中管理風險。
委Brian Roberts任產品發展部高級副總裁
此外,文件還提到,在「倫港通」實施後,港交所希望推出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商品期貨產品,促進人民幣在國際貿易與定價中的使用,及豐富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投資工具,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另外,港交所昨日宣布,委任Brian Roberts出任產品發展部高級副總裁,負責發展港交所旗下的交易所買賣基金業務。
323 :
greatsoup38(830)@2015-11-10 01:08:3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109/news/ea_eab1.htm
成交銳減 港交所盈利料跌兩成
2015年11月9日
【明報專訊】經歷過第二季的「大時代」後,市場亦於第三季迎來了大跌市,恒指單季跌逾5000點,創下史上最大單季跌幅,交投隨之變得淡靜。港交所(0388)將於本周三(11日)交出第三季成績單,市場普遍預期盈利按季將顯著下跌,按季跌幅介乎兩成至四成;不過由於大市氣氛回暖,加上臨近年尾「粉飾櫥窗」,料港交所股價將穩步上揚,年底前可重上230元水平。
港股成交大減 拖累收入
今年第三季由於內地股市震盪,拖累港股走低,恒指全季跌超過5000點,為史上最大單季跌幅,跌幅高達20.9%,成交亦被震散;港股(包括主板及創業板)日均成交金額由第二季的1660.6億元,大縮近四成至第三季的1008.15億元。
成交大減,港交所亦不能獨善其身。彭博研究預測,港交所第三季將錄得33.44億元的收益,股東應佔溢利則錄約18.91億元。若按季比較,收益及純利將分別較第二季的40.57億元及25.20億元,大跌17.57%及24.96%;惟若與上年第三季比較,則大升35.33%及46.93%。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自從7、8月大跌市以來,股市交投轉淡,港交所第三季業績無可避免下滑,預料純利按季將跌約四成。不過他指出,雖然第三季出現大跌市,但跌市初期成交仍然活躍,整季日均成交金額亦突破千億,而去年同期則只有約708.71億元,故相信今年第三季按年可取得增長。
張智威:股價年底見230元
股價方面,港交所第三季整季「拾級而下」,由季初的273.6元,跌至季尾的176.8,跌幅高達35.38%,「跑輸大市」,幸近期股價再次尋回上升動力,上周五(11月6日)收報212.4元,升1.24%。張智威估計,由於近期市况轉好,加上將近年尾,大型基金將紛紛「粉飾櫥窗」,為大市帶來動力,故看好港交所股價將穩步上揚,年底可見230元。
324 :
greatsoup38(830)@2015-11-10 01:15:3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109/news/ec_ecb1.
港交所擬推人幣期貨小型合約期權
2015年11月9日
【明報專訊】日前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撰文表示,冀以商品為載體,推動香港成為境外人民幣的定價中心。在「811匯改」下,今年迎來3歲生日的人民幣期貨熱鬧非常,港交所環球市場科定息產品及貨幣發展高級副總裁Julien Martin表示,現時人民幣匯率波動變得較以往大,加上人民幣即將獲納入SDR,料人民幣期貨作對冲的需求將持續上升。港交所亦正研究推出人民幣期貨小型合約及人民幣期權,料明年會有明確決定。
匯率波動 港交所:人幣期貨需求增
港交所於2012年9月17日,推出全球首隻以本金交收的人民幣期貨,發展多元化人民幣產品,及鞏固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自推出以來,人民幣期貨成交量節節上升,日均成交張數由2012年的290張,攀升至截至今年11月5日的951張。其中「811匯改」的發生,更令人民幣期貨在8月12日創出單日8061張成交的歷史紀錄。
8月成交張數激增 近期回落
Julien表示,「811匯改」後,人民幣匯率波動性大增,加上市場對人民幣的想法亦出現改觀,由以往的「一定升」變成「可升可跌」,令人民幣的對冲需求上升,惟由於市場上可用於對冲人民幣的產品不多,故帶動了人民幣期貨的發展,交投變得更活躍,日均成交張數由7月份的691張,激增至8月份的2020張。
對於近期人民幣期貨日均成交量回落至約700張,Julien則指,市場預料人民幣即將獲納入SDR,雖人民幣期貨市場不會即時受惠,但長遠而言,隨著各國的人民幣儲備增加,加上「一帶一路」的機遇,令以人民幣進行的跨境交易將持續上升,人民幣的對冲需求亦會隨之而上升。
為進一步發展本港的人民幣期貨市場,Julien透露,港交所正研究推出人民幣期貨小型合約,及人民幣期權的可行性,將尋求市場的意見,料明年會有定案。港交所發言人補充指,該小型合約暫未有任何建議金額,但期權則會覆蓋「長倉及沽空(Long and short)」。
期權將覆蓋「長倉及沽空」
總括而言,Julien認為,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亦是中國接軌國際的重要窗口,有著無可比擬的人民幣流動性,這些都是其他市場不能複製的優勢,故香港絕對是發展人民幣產品的最佳地點,港交所將繼續推動人民幣產品多元化,同時協助人民幣走向國際。
325 :
greatsoup38(830)@2015-11-10 01:15:5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109/news/ec_ecb2.htm
業界:不宜操之過急 倡先推小型合約
2015年11月9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正研究推出人民幣期貨小型合約及人民幣期權,為現時單一的人民幣產品市場注入新元素。市場人士認為,「811匯改」及人民幣料將獲納入SDR,為推出新的人民幣產品製造了一個好時機,惟不宜操之過急,建議先推小型合約,但因人民幣對冲仍然不容易,期權產品可容後再談。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現時本港僅得一種人民幣產品,令市場吸引力大減。他指出,若推出小型合約及人民幣期權,均可為人民幣期貨的「炒家」提供對冲工具,進一步完善人民幣期貨在投資方面的作用。
一通:「現金交收」 吸引炒家
張智威又稱,人民幣期貨國際化步伐,需與人民幣一致,因為除港交所早前宣布的「倫港通」外,將來肯定會再與其他市場互聯互通,香港必須豐富人民幣產品種類,以維持其離岸人民幣中心的地位。
一通集團行政總裁宓光輝認為,人民幣產品是一項全新的產品,故不宜發展得太急,應循序漸進,他建議,由於本港期貨市場「炒家」居多,惟現時的人民幣期貨以「實物交收」,令「炒家」興趣大減,建議推出新款合約時,改以「現金交收」,以提高流動性;而由於現時人民幣仍未完全市場化,現時未必是推出人民幣期權的最佳時機。
326 :
greatsoup38(830)@2015-11-12 02:25:20no cash, profit rise 80% to 5.4b
327 :
greatsoup38(830)@2015-11-13 00:58:5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112/news/ea_eaa1.htm
7月股災 港交所純利按季下滑 實際僅賺19億 績後股價微跌
2015年11月12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公布第三季純利錄得23.3億元,按年大增八成,惟按季則受環球股市波動拖累,跌約7.5%;若撇除因出售物業而錄得的4.45億元一次過收益,第三季股東應佔溢利則錄18.85億元,略勝市場預期的18億元。該股昨日全日微跌1.04%,收報209.8元,摩通認為現時股價已反映利好因素,目標價維持190元。
明報記者 徐寶文
環球股市第三季大幅波動,以至成交大減,港交所亦不能獨善其身,其第三季日均成交金額,便由第二季的1660億元,大縮39%至1008億元。港交所昨日公布第三季業績,期內股東應佔溢利錄得23.3億元,較第二季的25.2億元下跌7.54%;若撇除因出售物業而錄得的4.45億元一次過收益,更按季跌25.2%,其中交易費及交易系統使用費也按季大跌21.19%至13.8億元。
日均成交額按季跌近四成
但若以2015年首三季計算,期內股東應佔溢利錄得64.25億元,按年大升75.83%,總收益亦增加49.46%至106億元,但資本開支亦上升31.23%至4.58億元,主要用於提升結算系統;市場日均成交額則約1172億元(見表)。
摩通發表報告指,雖然港交所季績勝預期,但難以觸發大規模的估值提升,現時股價已反映利好因素,故維持評級「中性」及目標價190元。但市場人士意見分歧,英皇證券研究部研究總監陳錦興則表示,業績勝預期反映早前市場過分悲觀,該行將維持大市全年日均成交額1000億元的預測,並給予港交所「買入」評級,目標價230元。
摩通:利好因素已反映
雖然港交所交易收費收入下降,但其他業務則普遍做好。港交所於第三季內創下多個紀錄,當中包括人民幣期貨於「811匯改」的翌日,錄得7220張的最大日間成交張數紀錄;「細期」亦於8月25日錄得94,001張的最大單日成交張數等。
LME(倫敦金屬交易所)方面,縱使首三季內的日均成交手數,由去年同期的70.54萬手,下跌3.37%至68.16萬手;惟因今年初實施交易收費商業化,上調交易收費34%,令首三季商品分部的EBITDA按年大增79.50%至9.37億元。
滬港通收入1.65億 佔1.56%
但因交投淡靜而一直為人詬病的滬港通,今年首三季亦合共產生了1.65億元的收入,佔總收入的1.56%;而期內滬股通及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金額分別為71億元人民幣及39億港元。
328 :
greatsoup38(830)@2015-11-13 00:59:2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112/news/ea_eaa2.htm
高盛預計 深港通4月啟動
2015年11月12日
【明報專訊】深港通雖然至今仍未見蹤影,不過準備工作仍在繼續進行中。港交所(0388)旗下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香港結算)」昨日向其參與者發出通告指,將於本月23日進行首階段的「進一步中央結算系統服務提升」(「提升」),當中包括深港通北向結算的接口規範;惟港交所發言人強調與深港通時間表無關。不過,高盛則預計,深港通將於明年初公布,3月或4月可正式通車。
港交所提升系統服務
香港結算昨日向其參與者發出通告指,將於本月23日進行首階段的「提升」,當中包括深港通北向結算的接口規範,並於12月7日正式實施;下一階段有關過新增即日人民幣款項交收處理程序的提升,則將於明年4月實施。
港交所發言人回覆本報時表示,據「香港結算」9月18日發出的通告指,中央結算系統將於今年12月及明年4月,分兩階段提升系統服務,其中亦包含深港通北向結算的接口規範;惟發言人強調,深港通北向結算的接口規範,與深港通的公布或推出日期並無關係,「香港結算」參與者不應視此為公布深港通的跡象。
自從「誤傳」周小川文章後,市場再次充斥對深港通時間表的猜測。據《彭博》報道引述高盛中國策略分析師劉勁津表示,為增加A股獲納入MSCI的機會,預計深港通將於今年底或明年初公布,最遲4月將正式通車。
329 :
greatsoup38(830)@2015-11-24 01:56:2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120/news/ec_ecb.htm
【明報專訊】本港AH差價問題,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議題之一,且不少基金及投資者也從中尋找獲利機會。據外電引述港交所(0388)環球市場科業務發展主管韋嘉勳(Kevin Rideout)指,港交所將於明年首季推出相關的期貨合約,以滿足市場需求。不過,港交所回覆本報時澄清,指港交所知道市場對此產品有興趣,正研究如何滿足市場需求,惟目前並未有細節及時間表。
市場有興趣 正研相關需要
據《彭博》昨日報道指,恒生AH股溢價指數現報138點,即現時A股較H股溢價38%,證券行Aviate Global亞洲區董事總經理Robert Buckley稱,相信現時的AH差價,能夠吸引到投資者的興趣。報道又引述韋嘉勳指,投資者一直積極地向港交所,要求推出更多風險管理工具,加上他們亦對AH差價的相關期貨合約表示正面,故港交所正研究推出相關產品可能性。不過港交所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時指,「港交所將於明年推出AH價差指數期貨」的報道並不正確;並澄清港交所知道市場對此產品有需求,正研究如何滿足市場需求,但目前並未有細節及時間表。
330 :
greatsoup38(830)@2015-11-24 22:41:592015-11-16 HJ
港交所績優 大行評價兩極
港交所(00388)首三季業績增長勝預期,是出售物業一次過收益所致,市場評價不一,且分歧甚大,大行的預測股價相差達80%以上,主要是對未來港股成交預測的差異。
首三季盈利64.25億元,按年增加76%。第一季15.75億元,增長34%;第二季25.2億元,增長112%;第三季23.3億元,增長81%,於扣除出售環球大廈物業收益4.45億元後,第三季經常盈利為18.85億元,按年增46%,較上季跌25%。首三季經常盈利59.8億元,按年增64%。
港交所收入已突破100億元,依次為結算收入佔37.7%(39.96億元),增長61%;現貨收入佔25.7%(27.28億元),增長36%;股本證券及金融衍生產品佔15.8%(16.75億元),增長37%;商品收入佔12.5%(13.22億元),增長37%;平台及基礎設施佔3.5%(3.73億元),增長21%;公司項目佔4.8%(5.06億元),增長329%;整體EBITDA增49%,至81.39億元。其中公司項目包括出售物業收益4.45億元,以及投資收益淨額5700萬元(去年同期1.15億元),包括出售投資所得及投資公平值下跌的影響。
期內聯交所平均每日成交898億元,按年增69%,主因是第二季成交較多,「滬股通」平均每日成交71億元人民幣(約85億港元);股票期權合約平均每日約42萬張,增長51.6%,期交所每日成交39.1萬張,增長51%;收市後期指每日成交近2萬張,增長91%,佔日間成交約7%;LME平均每日成交68.1萬手,按年減少3.38%;於9月底未平倉合約24萬手,增長1%。
今年1月起提高合約費用,可以抵消合約減少有餘,並成為增長主要來源,只可惜LME未有獨立數據,混於商品及結算之內。
LME明年不再加價
首三季整體收入增50%,營運支出只增13%,主要支出為僱員薪酬增長23.4%。資訊及保養、樓宇支出及推廣均無大變動,法律專用費用減57%,撥回過去虧損準備增42%,其他營運開支則增42%。支出增幅低於收入增幅,EBITDA因而增66%,折舊攤銷只增4%,EBIT增加72%,融資成本下降38%,是債券換股減少利息支出,因而盈利可增76%。
「深港通」舊聞作為新聞炒,單日可以飆升9%,反映市場仍然憧憬,而「滬股通」單日每日成交71億元人民幣,「滬港通」所帶來的收益只是1.65億元。預期日後開通的「深港通」規模將遜於「滬港通」,市場早已預期「深港通」不會於今年開通,突傳今年實現,因而驚喜,證實舊聞後回落,亦不能跌回原位,反而守穩於200元,憧憬依然存在,看來待開通後的事實再作調節。
第四季展望,暫時看不到業績有所突破,而首三季已增76%,即使扣除出售物業收益,全年增長應在50%至55%之間。
至於明年的展望,再無物業出售,「深港通」可望開通,還有LME結算的「倫港通」,但不宜為此興奮。較為實際的是債券已換股,借貸已減36億元,至34億元,財務支出應可減少。
其他的影響,主要看收入而定,其中LME今年提高收費,明年不會再提高,或有的增長看成交而定,聯交所及期交所的交投以至新股上市情況,均成為業績關鍵。今年首季平均每日成交655億元,4月後曾有多天在2000億元以上,近期甚少超過1000億元,明年會是多少?只能估計,亦涉及看好看淡的意向。今年的增長率是較為特殊,正常而言,明年將會放緩。
港交所中期息可以股代息,按市價折讓5%,實為169.4元,從數字推算,約51%股東選擇以股代息,計及債券換股,現時發行股數為12.08億股;而首三季加權平均股數約11.81億股,因而首三季總盈利增76%,而每股盈利只增73%。如以發行股份全數計,每股盈利只增69%,明年的攤薄程度更為明顯。至於港府所持股份是否收取以股代息,暫無資料證實。
旺市持有 弱市炒賣
現價210.4元,預期今年經常盈利增長55%,每股盈利增長51%,P/E31.4倍,息率3%。筆者於5月中289.6元建議繼續,於5月下旬曾升至高位308.3元,惟其後跌至低位約175元;經過半年的變化,特別是於中國設立倉庫的計劃已擱置,此一概念不再存在,買賣策略應作調整,建議於旺市時持有,於弱市中炒,除非是大弱市,否則可以與大市同步,而買賣策略應按實際成交額而適當調整。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港交所績優 大行評價兩極
331 :
greatsoup38(830)@2015-12-01 01:52:1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130/news/ec_ecc1.htm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行政總裁李小加在網誌上表示,「滬港通」運作一周年後,不斷思考如何完善「滬港通」配套設施。此外,為迎接未來內地QDII2(合格境內個人投資者境外投資)試點啟動帶來的新發展機會,港交所也在致力於豐富資產類別,為內地投資者於全球資產配置中提供更多選擇。
李小加又指,總結了「港股通」南向投資者的交易情況與經驗,從中選出「港股通」交易最活躍的股票,新增34隻股票期貨,擬分兩批於11月30日及12月7日推出。
兩批期貨合約推出後,將覆蓋港股通下佔約60%交易量的股票,香港市場股票期貨合約數量也將由37隻擴容至71隻。
李小加強調,新產品的發展和市場培育往往需要時間,因此將以長遠眼光去培育和發展,而不會在意市場的短期表現。
12月14日將推第二批金屬期貨小型合約
另一方面,繼去年推出首批金屬期貨小型合約後,港交所將於12月14日推出第二批倫敦金屬期貨小型合約。
李小加認為,無論是新增的34隻股票期貨合約,還是擴充倫敦金屬期貨小型合約,都只是向前邁出的一小步,未來會繼續大力開發各種衍生產品、固定收益類產品以及商品類產品,滿足市場需求,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332 :
greatsoup38(830)@2015-12-10 00:47:3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209/news/ww_ww2.htm
港交所資料研究部傳解散
2015年12月9日
【明報專訊】昨日有本地媒體報道稱,港交所(0388)日前解散了員工人數約10人的資料研究部,服務長達22年的部門主管Matthew Harrison亦被裁,連同其他被裁的員工須即日離開。港交所回覆本報查詢時稱,不評論人事安排,並指公司不時檢討組織架構,以確保編制配合業務發展需要。港交所股價昨日全日跌1.26%,收報203.6元。
333 :
greatsoup38(830)@2015-12-11 07:34:4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210/news/ec_eci1.htm
【明報專訊】港交所(0388)昨日發表《衍生產品市場交易研究調查2014/15》報告,截至今6月底年度的衍生產品交易,錄得歷年新高,合約張數達1.75億張,其中仍然是以股票期權的交易最為活躍,佔當中的55%。若以投資者類別劃分,機構投資者及個人投資者分別錄得其近十年的新高及新低,佔比分別為31%及18%。
按年升38.8% 股票期權產品佔比仍最多
調查結果顯示,去年7月至今年6月期間,衍生產品交易錄得歷來新高,達1.75億張,按年升38.8%,其中佔比最多仍為股票期權產品,佔比按年增加7個百分點至55%,緊隨其後為H股指數期貨及恒指期貨,佔比達16%及10%。
若按投資者類別劃分及以成交量計算,除有51%來自交易所參與者本身的交易外,機構投資者及個人投資者的佔比差距繼續擴闊,分別創下近十年的新高及新低,達31%及18%;若不以個人及機構投資者分類,而是以地區劃分,本地及外地投資者亦同樣擴闊,分別佔21%及28%。
雖然今年外地投資者的佔比由上年度的27%增至28%,惟外地投資者的分佈中,來自中國內地的僅增加1個百分點至10%,增幅最多的是美國,佔比由21%升至32%。
334 :
greatsoup38(830)@2015-12-16 01:16:0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215/news/ww_ww1.htm
內地引停牌機制 港交所測試影響
2015年12月15日
【明報專訊】早前內地宣布將於明年1月1日開始,於「滬深300指數」實施指數熔斷機制(停牌機制),升跌5%暫停交易15分鐘,升跌7%則暫停交易直至收市。由於停牌機制將影響「滬股通」的交易,故港交所(0388)昨日向聯交所會員發出通告稱,港交所將於本周六(19日)上午9時15分,至下午3時,舉行練習環節,測試在停牌機制被觸發的情下,「滬股通」交易情,為正式實施前做好準備,並歡迎會員參加。
335 :
GS(14)@2016-01-22 01:29:35改標誌
336 :
greatsoup38(830)@2016-01-26 23:01:56買388股票
337 :
GS(14)@2016-03-02 16:26:36盈利增55%,至72億,輕債
338 :
greatsoup38(830)@2016-03-08 16:33:152016-03-04 HJ
港交所勁增長無以為繼
港交所(00388)去年業績強勁增長,早在意料之中,公布時未帶來驚喜,市場關注第四季業績雖按年仍升,而按季則有相當跌幅,其實亦非意外,因第三季有特殊收入,第四季則是平凡的一季。
第四季業績走下坡
港交所去年盈利79.6億元,較2014年的51.7億元,增長54%;每股盈利6.7元,只增51%,是債券換股及以股代息所攤薄;中期息每股已派3.08元,末期息每股將派2.87元,全年股息5.95元,較對上一年增加49%,股息比率仍為90%,末期息仍設以股代息,屆時按市價計價折讓5%。
盈利大增原因甚多,包括第二季交投暴增、LME(倫敦金屬交易所)交易費增加、出售一項物業、法律及專業費用,以至融資成本大減等,儘管營運支出增加,仍可使業績增長強勁。
去年4月起的「大時代」,第二季成交爆發性上升,曾創下單日成交2939億元的紀錄,去年共有15天的成交金額超過2000億元。聯交所去年平均每天成交1056億元,增加52%,股票期權合約亦增24%,期交所衍生產品合約更增43%。LME合約每日成交量則跌4%,收入卻增51%。LME Clear 2014年9月起推出結算,去年作出全年貢獻;出售投資物業帶來盈利4.45億元,去年並無涉及重大訴訟,法律費用減少7600萬元。去年中行使權利強制可換股債券換股,已全數轉換,利息支出減少4200萬元。此外,有關雷曼證券宣派股息7700萬元,與上年相同。
以業務分類計,現貨的稅前盈利增長27.5%,至28.19億元;股本證券及衍生產品增長37.3%,至16.37億元;商品增長138%,至9.14億元;結算所增長47.6%,至41.62億元;平台及基礎設施盈利增長15.3%,至3.08億元;公司項目支出淨額減少2.73億元,至5.62億元。結算所盈利包括投資收益淨額6.04億元,公司項目亦包括投資收益淨額7400萬元,兩項收益較2014年減少2900萬元,主要是財務資產公平值變動所影響。去年平均運用資金大增,而結算的投資淨回報由0.73%,降至0.38%。公司項目的投資淨回報由1.62%降至0.52%。
「滬港通」啟動一周年,去年單日最高成交紀錄為234億元人民幣,平均每天64億元人民幣;「港股通」單日高紀錄為261億元,平均每天為34億元。計劃中的「深港通」仍待開通,一般雖估計今年上半年落實,但中證監最近人事變動,或將延後。期交所、期貨結算所、LME及LME Clear已於去年10月訂立合作備忘錄,「倫港通」仍待各方監管批准,去年已推出的,只限於3隻期貨小型合約。
可換股債券原定2017年10月到期,面值37億元,息率0.5%,本來減少利息支出有限,而提前強制換股是穩健的安排。換股價157.62元,若屆時股價低於此數,將要以現金贖回。於強制換股後,借貸已降至34億元。此外,去年中期息起設有以股代息選擇,較市價折讓5%。已吸引86%股東選擇以股代息,有條件的股東可賺差價,港交所可節省現金支出31.65億元;末期息仍作如此安排,如屆時價位合適,相信仍可節省若干現金支出,但亦將持續對每股盈利攤薄。
160元以下分注吸納
港交所的未來規劃繼續期望互聯互通,不限於股票產品,將延伸至大宗商品及定息貨幣產品,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全方位資產平台,這是今年起的3年計劃,應注意只是港交所單方面的規劃,於發展過程仍受客觀因素所限制。
現年的展望,預期不會再出現新的「大時代」,平均成交額將遜去年,而去年的例外項目亦不再出現,包括出售物業,而LME的收費也不會提高,此三項是去年增長的主因,後兩者是可以肯定。只有成交額難以確定,但亦不敢作出樂觀期望。因此,今年業績遜於去年,相信已是市場共識。
港交所現價173.3元,往績市盈率25.9倍,息率3.43%。市盈率高低與未來表現有關,如預期仍有增長或倒退,評價有別,特別是息率的變動將與盈利同步。今年表現已遜於大市,估計未來也遜於大市,只能於偶有消息時炒好,最近低位160元或有支持,不妨先入一注試盤,而理想吸納價應在160元以下。港交所以中國市場為規劃目標,而中國市場殊不明朗,勢影響其表現。
?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港交所勁增長無以為繼
339 :
greatsoup38(830)@2016-05-12 04:31:39盈利降
340 :
greatsoup38(830)@2016-05-15 23:13:512016-05-14 HJ
港交所宜趁高沽出
港交所(00388)首季業績下跌,已在意料之中,結果純利跌9.1%,無咎無譽,消息是中性,未對股價有顯著影響。
截至3月止第一季度,股東應佔盈利14.32億元,每股盈利1.19元,下跌11.9%,跌幅較大,是去年債券換股及以股代息所攤薄,第一季例不派息。
期交所的期指平均每日成交張數51萬張,增加65.7%;夜市期指更錄4萬張,增150%;期權則29.3萬張,減19.4%。新上市衍生權證減少14.8%,新上市牛熊證增加5%,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增加3倍多,名義價值3.13億美元。
股本證券及金融衍生產品首季總收入5.59億元,增長20.5%,EBITDA增長23%,EBITDA率由76.9%升至78.5%。營業支出增12%,反映指數牌照費上升及僱員費用增加。
商品部分是LME的表現,平均每日成交合約63.6萬張,按年減少8.5%,其中以鋁交易最大量,但減少7.6%,銅交易則減13.8%,只有鎳交易上升3.8%,未平倉期貨合約227.7萬張,減少5.5%,收入4.05億元,按年下跌9.4%,EBITDA 2.48億元,下跌23%,EBITDA率由72%降至61.2%。
結算部分,包括現貨期貨的結算以及LME等,總收入9.3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6.4%,EBITDA 7.57億元,按年跌15%,EBITDA率由89.1%降至80.9%。
「深港通」不寄厚望
平台及基礎設施分部,因更多參與者將開放式網間連接器遷至交易所領航星中央交易網關,使現貨市場交易系統線路租賃收益增加,加上客戶承租的伺服器機櫃數目上升,設備託管費用收入因而增加。總收入1.28億元,增加15.3%,EBITDA 9200萬元,增長21%,EBITDA率由68.5%升至71.9%。
業績內有「公司項目」一項,但是並非業務,其主要收入為投資收益7400萬元,增加54%,主要來自投資公平值收益增加,以及持有英鎊(應付LME營運支出)外滙虧損減少。期內集團總收入27.51億元,減少1.6%,營運支出8.54億元,增18.9%,EBITDA 18.97億元,跌8.7%,EBITDA率由74.3%降至69%。
另一方面,營運支出因去年收回雷曼7700萬元而影響,不計此數實增7.4%,折舊及攤銷增加15.3%,融資成本2300萬元,減少50%,因債務已換股,借貸僅34.15億元。
股東應佔盈利減少9.1%,如調整撥回雷曼款項及撥回法律費用費以至出售LCH特殊收益的影響,股東應佔盈利實減3.2%。
市場成交減少,不論是港交所、期交所、結算所以至LME,業績均有影響,其實已受惠於投資收入增加以及利息支出減少,業績可以接受。
LME的發展,可以繼續注意,3月與3家公司達成戰略聯盟,吸納「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倉庫成為核准倉庫,並繼續探討在內地構建設有倉庫及融資設施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的可行性,已就發展模式、技術要求及招聘相關人員方面取得進展,暫時對此可加注意,但相信不會短期成為事實。「深港通」或將快成事實,但「滬港通」平均每天34億元,「深港通」不能奢望。
港交所現價181.6元,往績市盈率27.1倍,息率3.27%,今年業績及股息將跌,以現時市況論,股價仍高,概念雖望「深港通」,但為此而起,應趁高沽出,候低再吸。
?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港交所宜趁高沽出
341 :
greatsoup38(830)@2016-05-17 03:17:551428賣388
342 :
greatsoup38(830)@2016-05-29 01:27:02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715&issue=20160528
【明報專訊】市傳監管機構最快將於下個月公布期待已久的「深港通」。不過,港交所發言人對有關傳言回應稱,暫時未掌握推出的時間表,預計兩地監管機構公布後,兩地市場仍需時約3至4個月的時間去準備,且指最終額度調整亦須經監管機構同意。業界認為,「深港通」推出籌備已久,只差正式開通,估計若落實,暫時會以南向交易較多。
對於有報道引述證券界消息稱,監管機構有望在下周公布開通「深港通」詳情,甚至有望在7月1日落實通車,港交所回應表示,仍然未掌握監管機構公布的時間表。市場相信,深港通已臨近在即,本港更加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證券界傳7月1日有望落實
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總監林偉雄表示,相比滬港通從零到有,業界已經為「深港通」籌備已久,亦已作很多測試,亦有既定運作方式,現時只欠何時啟動而已。最近碰巧人民幣貶值,以及市場估計內地市場將納入MSCI之際,他相信若「深港通」選擇在這個時候公布通車,將對人民幣幣值及內地股市構成支持。但他謂,現階段仍難言屆時港股市場在消化有關消息時,會否出現反高潮,預計在內地投資者仍然擔心人民幣資產貶值下,正尋求保值,「深港通」開通初期,會偏向南向交易多於北向。
- See more at: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thash.hroSxRN2.dpuf
343 :
GS(14)@2016-08-10 18:01:39盈利降3成,至28億,150億現金
344 :
greatsoup38(830)@2016-08-18 00:54:25深港通及滬港通
345 :
greatsoup38(830)@2016-11-03 03:02:58盈利跌3成,至39億,20億現金
346 :
greatsoup38(830)@2016-11-26 11:02:27深港通
347 :
greatsoup38(830)@2016-11-26 11:02:28深港通
348 :
GS(14)@2017-03-01 11:39:05盈利降3成,至42億,40億現金
349 :
GS(14)@2017-05-12 10:55:46VERY GOOD
350 :
GS(14)@2017-08-09 14:00:57盈利降5%,至22億,10億現金
351 :
GS(14)@2017-08-09 14:00:57盈利降5%,至22億,10億現金
352 :
to10midnight(57269)@2017-08-09 22:34:35E 份野好差,點計都計唔到值230$
388比其他股更難玩。。。
353 :
greatsoup38(830)@2017-08-11 22:13:40業績平穩得太過份
354 :
GS(14)@2017-11-08 14:16:37盈利增1成,至43億,90億現金
355 :
greatsoup38(830)@2018-02-28 14:41:04盈利增14%,至57億,40億可變現資產
356 :
GS(14)@2018-02-28 15:13:24盈利增14%,至57億,40億可變現資產
357 :
GS(14)@2018-04-26 12:40:03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董事會(「董事會」)今天議決委任
史美倫女士為董事會主席(「主席」),任期與其董事任期同時完結。
根據香港交易所的《組織章程細則》第 109(2) 條及《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69 條,
委任史美倫女士為主席須經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書面核准作實。
香港交易所將於取得有關核准後另行發表公告。
除以下新任命外,按《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 13.51(2) 條披露有
關史美倫女士之個人資料已載於 2018 年 2 月 12 日香港交易所刊發的公告 –
於香港交易所集團所擔任的其他職位(註 1)
• 香港交易所 – 環境、社會及管治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提名委員會、風險委員會及
風險管理委員會(法定)主席及薪酬委員會成員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 上市上訴委員會主席及上市提名委員會成員
• The London Metal Exchange(倫敦金屬交易所)(「LME」)– 董事 (註 2)
• LME Holdings Limited – 董事
其他主要任命(註 1)
• 上市政策小組 – 成員
2
註:
1. 待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核准史美倫女士於香港交易所的主席任命後,史美倫女士將以
香港交易所主席身分出任環境、社會及管治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風險委員會、
風險管理委員會(法定)及上市上訴委員會主席,以及上市政策小組成員。
2. 史美倫女士於 LME 的委任須收到 LME 的監管機構英國 The 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的無異議確認書後才生效。
358 :
GS(14)@2018-05-10 04:48:45盈利增6成,至21.5億,輕債
359 :
GS(14)@2018-08-08 14:27:08盈利增6成,至42億,60億現金
360 :
GS(14)@2019-02-28 10:32:16盈利增4成,至67億,無現金
361 :
GS(14)@2019-03-12 15:53:38與 MSCI 簽訂授權協議推出
MSCI 中國 A 股指數期貨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乃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 XIVA 部條文
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 13.09 條刊發本公告。
香港交易所旗下全資附屬公司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今天與 MSCI
Limited(MSCI)簽訂協議。根據協議,MSCI 同意授權期交所使用 MSCI 中國 A 股指
數以推出期貨合約。為回應國際投資者的需求及有助開發 A 股投資者所需的主要風險管
理工具,期交所擬待獲得監管機構批准後並因應市況推出 MSCI 中國 A 股指數期貨合約。
此等新合約將為透過滬深港通參與中國內地股票市場的投資者提供有效的配套風險管理
工具。
MSCI 中國 A 股指數涵蓋可透過滬深港通買賣交易的大型及中型 A 股。當 MSCI 於
2019 年 11 月完成整個納入 A 股程序後,MSCI 中國 A 股指數預計將會包括 421 隻
A 股 1
。MSCI 中國 A 股指數將會代表 MSCI 新興市場指數的 A 股部分。
待確定新合約的推出日期後,香港交易所將會通知市場,並同時提供產品的合約細則。
香港交易所股東及準投資者買賣香港交易所股份時,務請小心謹慎為要。
[基金股][恒生香港35][恆生指數]東亞銀行(0023)專區(關係:0053、李國寶)
1 :
GS(14)@2011-02-16 22:07:39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10266
新聞專區
2 :
GS(14)@2011-02-16 22:08:1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216441_C.pdf
半年業績,好靠貸款減值減少...
3 :
Louis(1212)@2011-02-17 07:51:34東亞業績的啟示 2011年2月17日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日前公布2010年度業績,盈利創新高,達42億元,按年增長62%,較市場預期為佳。作為首家公布業績的藍籌,不單對香港本地銀行的前景有所啟示,亦對內銀股的盈利有所窺視,因為東亞是本港銀行中最積極發展內地業務的銀行,過去幾年的增長常以倍數計算。
事實上,東亞未來的業務亮點及盈利增長點,仍以內地業務為主,本港業務經營環境自有其吸引之處,不論是貸款增長,還是離岸人民幣相關業務,抑或是受環球經濟進一步復蘇而帶來的商機,均是本港銀行的優勢。不過東亞志不在此,從其減持海外業務,不斷在內地業務投入資源可見一斑。只是投資者如看好內地銀行業務,似乎買內銀股的選擇更多,估值及增長方面亦以內銀更加吸引。
貸款增長強勁 息差穩定
細看東亞業績,盈利增長主要來自幾方面,一是強勁的貸款增長,達兩成,其中固然受惠於其內地業務,其實香港於2010年銀行貸款的增長創下近20年的新水平,港元貸款增長達29%。香港金融管理局日前表明,今年會加強監控銀行的貸款增長。
二是穩健的淨息差,東亞於2010年淨息差只是微跌2個基點,估計其他港資銀行情應該相若。在強勁的貸款增長以及平穩的淨息差環境下,2010年的表現自然不會差。
服務費增長 走出雷曼陰霾
三是服務費用增長可觀,東亞於2010年的有關收入增幅達三成,相信與雷曼事逐漸平息,以及投資者進一步了解有關風險有關。以本港銀行,或者說是成熟市場銀行發展的趨勢來看,這些服務相關的收入,將會是盈利增長動力之一。
四是減值撥備大減七成半,這一點當然是受環球經濟大氣候改善有關。以上幾點,均可應用在其他本港銀行,其中雖會有所差異,基調是一致的。至於東亞出售海外業務而得到的非經常性收益,不單其他銀行無此項目,就算東亞本身亦是不可複製。
2010年本港銀行將是豐收的一年,展望2011年,利好的因素仍會持續,在低息環境下貸款增長仍會強勁、息差相對平穩,費用收入增長向好。看遠一些的人民幣相關業務,更是令投資者充滿憧憬。
每有收購傳聞 就炒一轉
另外一個賣點就是收購,市場久不久就會有所傳聞,只是港資銀行買少見少,能成為收購對象的只有兩三家。重點是每當有傳聞時,本港銀行就可炒一轉,可說是趣味盎然,回報不比投資內地銀行為低,反而以本港銀行家的保守作風,風險較低。
唐焱
中國光大控股市場策略部主管
194 (discounted replacement for 1111) is my choice.
4 :
Louis(1212)@2011-02-24 07:50:14國浩再增持東亞 持股首超越一成 第二大股東地位進一步鞏固
2011年2月24日
【明報專訊】事隔9個月,馬來西亞富商郭令燦旗下的國浩(0053)近日再度增持東亞銀行(0023)股份,令其持股量首次超過一成,進一步鞏固第二大股東的地位。這已是國浩自2009年1月至今,兩年多以來的第7次增持行動,亦是平均買入價最高的一次。
平均買入價 為歷次最高
根據港交所披露權益,國浩於2月18日以每股平均價32.853元,增持東亞170萬股股份,涉資約5585萬元,完成交易後,前者於東亞的持股已由此前的9.12%增至10.06%。國浩執行董事丁偉銓回應本報查詢稱,增持東亞股份反映公司對其未來持正面看法,「東亞不僅是一家歷史悠久、於香港擁有穩固根基的銀行,更擁有一個良好的中國業務平台,我們相信(東亞)有良好的投資潛力」。東亞發言人表示,早前已接獲國浩將會增持的通知,惟對事件不作評論。
國浩2009年1月首次披露持有東亞股權至需要申報的5%至今,已7度增持東亞股份,持股量由5.02%增至10.06%。期內東亞的股價亦由當時的15.24元,升逾一倍至32.85元,可謂「愈升愈買」。2009年末在市場一度盛傳郭令燦擬敵意收購東亞的情下,東亞於2009年末至2010年初向西班牙大股東Criteria及日本三井住友銀行配股,將國浩的持股攤薄。
國浩隨後雖然澄清,視東亞股權為策略投資,公司與東亞主席李國寶是朋友,其增持行動卻未因此此作罷,反而繼續高價買入。今次增持的平均價32.853元更是歷來最高。
第二大股東地位進一步鞏固
經過連續增持,國浩現持有東亞10.06%股權,其第二大股東的地位進一步得到鞏固。
東亞第一大股東目前仍是西班牙財團Criteria,持股15.01%;主席李國寶持股2.81%名列第三;其餘依此為三井住友銀行(2.27%)、李福全(1.71%)、李國星(1.67%)、李國章(1.14%),持股逾1%的還有基金貝萊德(Blackrock)。

5 :
Louis(1212)@2011-02-24 08:14:29銀行條例 佔一成股權須金管局批
2011年02月24日
國浩集團( 053)增持東亞權益至逾 10%,按《銀行業條例》第 70條章程,需經金融管理專員批准,方能成為該認可機構的小股東控權人( minority shareholder controller),金管局發言人接受查詢時表示,根據保密要求,該局不會就個別銀行事宜評論,但同意在現行《銀行業條例》下,除非獲得金融管理專員同意,否則任何人士不得持有認可機構權益達 10%或以上水平。
成小股東控權人
明富環球(香港)亞洲金融研究部主管陳昔典認為,金管局在批准個別人士或機構,成為某認可機構的小股東控權人時,會按是否合適人選( fit and proper)準則衡量,換言之,國浩需要向該局提交清晰而具體的增持動機指示( indications of intentions),或日後就東亞的進一步發展意圖。
國浩亦需向金管局送達書面通知及滿意函( letter of comfort),包括承諾在有需要時,為東亞銀行提供資本及流動性支持,從而獲得金融管理專員同意其小股東控權人地位。
據悉,東亞方面未有計劃邀請國浩派代表加入董事會,目前單一大股東,西班牙 Criteria CaixaCorp,亦只是以私人而非企業名義,派員加入東亞董事會。
6 :
Louis(1212)@2011-03-17 08:04:54李國寶慈善基金增持東亞 2011年3月17日
【明報專訊】港交所的權益披露資料顯示,東亞銀行(0023)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在周二以其私人的慈善基金(David Li Kwok-Po Charitable Foundation Ltd)名義,斥296.3萬元增持東亞股份9萬股,每股平均價32.9元,增持後持股比例為2.81%。
他在周一亦以同樣名義斥33.7萬元,增持東亞1萬股股份,平均價33.75元。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23&src=MAIN&lang=ZH
7 :
Louis(1212)@2011-05-26 23:06:32今日17:50
國浩(00053)增持東亞(00023) 股權升至11.02%
據聯交所股權資料顯示,國浩(00053)於周二(24日)入市增持東亞銀行(00023)54萬股,每股平均價為31.565元,涉1704萬元,股權由10.99%,升至11.02%。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8 :
freecow(1747)@2011-05-26 23:09:29國浩 use around 20m to buy .... 李國寶 use 3m to buy .... 國浩 buy BEA like a collector....
I think BEA will be held by 國浩 eventually....
9 :
GS(14)@2011-05-27 21:39:218樓提及
國浩 use around 20m to buy .... 李國寶 use 3m to buy .... 國浩 buy BEA like a collector....
I think BEA will be held by 國浩 eventually....
same thought
10 :
Louis(1212)@2011-05-30 08:10:23東亞現價值博 中線看40元
2011年5月30日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d6_ed6a1.htm
【明報專訊】中短線可以留意東亞銀行(0023),因為該股技術走勢轉佳,該股日前成功突破自今年1月24日以來的下降軌阻力,14天RSI呈背馳,後市升勢可望持續。......
......
估值吸引 國浩積極增持
事實上,很多本地銀行早已北望神州,積極拓展內地業務,本地主要大銀行大多數都透過入股內地銀行作為打入神州的捷徑。不過,反觀東亞,是最早透過自己品牌拓展內地業務,可稱之為開荒牛,而且更已有相當的規模。
就實質數據而言,東亞中國業務在去年的客戶貸款和存款額較對上一個年度分別增長10.9%及40.4%,減值貸款比率維持於0.07%,表現不過不失。至於去年度,東亞於蘇州和鄭州增設2間分行,並開設16間支行,包括於佛山、中山、惠州及肇慶開設4間「異地支行」。截至去年底止,東亞於內地28個城市共設有94個網點,作為香港的銀行而言,此數字算是不錯。
28內地城市 設94網點
至於經過去年好過市場預期的創新高業績後,不少券商也紛紛調高東亞的盈利預測,其中摩通就將東亞今年至2013年度的盈利預測分別調高9%、5%及4%,以反映費用收入改善以及信貸開支減少。摩通引述東亞管理層的預期指出,東亞的淨息差將趨於穩定,或可能擴闊,因資產組合穩定下來,議價能力有所提升。
撰文:陳承龍
I would rather buy 53 as replacement of 23!
11 :
GS(14)@2011-08-06 18:40:4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04170_C.pdf
盈利強
12 :
greatsoup38(830)@2011-08-15 07:07:052011-8-10 HJ
事實上,東亞下半年在各地的經營,預期會遜於上半年。期內平均股本回報率雖升,亦只是11.9%,成本收入比率雖跌,也達57.3%,無疑有待改善之處。6 月底每股資產淨值22.59 元,是一般水平。東亞過去的增長,一直由內地業務推動,受內地政策影響業績增長或放緩,對東亞不宜有過高期望。雖然國浩(053)間中增持,但無助股價,只形成股價的反覆而已。
戴兆
13 :
Louis(1212)@2011-08-17 13:51:29放寬參與內地市場 東亞<00023.HK>中銀<02388.HK>齊彈4%
2011年8月17日 11:37:31 a.m. HKT, AAFN
中央將放寬港銀參與內地市場,上周獲國浩<00053.HK>增持的東亞銀行<00023.HK>,今早重越20天線,高見30.45元,現造29.8元,續升近4%,成交317萬股;14RSI重越中軸,報51。中銀香港<02388.HK>曾高見20.8元,現報20.45元,續彈4.7%。
聯交所資料顯示,國浩於8月10日,以每股平均價28.66元,涉資4012萬元,增持東亞140萬股至12.04%。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聯交所資料顯示,西班牙儲蓄銀行銀行 Caixa Bank S.A.於8月12日, 以每股平均價28.10元,涉資3903萬元,增持東亞1,388,800股至16.03%。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23 $40 gogogo???
14 :
Louis(1212)@2011-10-01 17:51:53國浩斥5365萬增持東亞 每股平均價26.651元 持好倉由12.98%升至13.08%
據聯交所股權資料顯示,國浩集團(0053)於9月23日,在場內增持東亞銀行(0023)201.32萬股,每股平均價26.651元,涉資約5365.4萬元,持好倉由12.98%升至13.08%。這是相隔1個半月後,國浩再次入市增持,上次國浩於8月10日增持東亞140萬股。
在過去個半月,國浩在市場狂吸東亞近2,400萬股,持股量增至2.7億股,佔比13.08%,直逼東亞大股東西班牙銀行CaixaBank的16.03%。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15 :
Louis(1212)@2011-10-03 22:24:40東亞銀行(00023)擬發不逾30億美元票據
東亞銀行(00023)公布,該銀行已於今日訂立計劃,據此,可不時於任何時間,根據證券法規則S於美國境外不時發售及發行本金總值於任何時間不超過計劃限額30億美元(或其他等值貨幣)的一系列票據。
票據將按不同發行日期及條款以不同系列發行,根據計劃發行的票據可以任何貨幣計值,惟須遵守所有相關法例、規則及指示。東亞表示,計劃的目的在於構建一個平台,中長期而言將有助東亞提升資產和負債管理的靈活性及多元化。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110031659_C.pdf
真的那麼有用嗎?
16 :
GS(14)@2011-10-03 22:25:1930億美元,無打錯?
17 :
Louis(1212)@2011-10-03 23:32:2430億美元實在是數額巨大, 但應該無打錯。
18 :
redponza(12862)@2011-10-05 15:32:04Maybe get capital to fight off Guoco....
19 :
GS(14)@2011-10-05 16:31:2818樓提及
Maybe get capital to fight off Guoco....
咁就是買他那些股票?
20 :
清風詩人(3217)@2011-10-18 22:46:02《經濟通通訊社18日專訊》根據聯交所資料顯示,國浩(00053)於上周二(11日
)增持東亞銀行(00023)76萬股或0﹒03%,每股作價25﹒5元,總值1938萬
元,最新持股量增至14﹒03%。(cy)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ETN211018583&page=1
21 :
Sunny^_^(11601)@2011-10-23 12:08:13你估D散戶可唔可以坐順風車??
22 :
Sunny^_^(11601)@2011-10-23 12:09:01國浩旗下已經有一間啦(好似)咩道享
23 :
Sunny^_^(11601)@2011-10-23 12:11:00我本來想check下最新持股量...但係-->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Type=2&symbol=00023
24 :
Sunny^_^(11601)@2011-10-23 12:11:19主要股東 Negocio de Finanzas e Inversiones I S.L.U. (8.81%)
得呢一個=.=
25 :
greatsoup38(830)@2011-10-23 12:58:5922樓提及
國浩旗下已經有一間啦(好似)咩道享
2002賣了
26 :
greatsoup38(830)@2011-10-23 12:59:4724樓提及
主要股東 Negocio de Finanzas e Inversiones I S.L.U. (8.81%)
得呢一個=.=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find here
27 :
Sunny^_^(11601)@2011-10-23 13:33:0126樓提及
24樓提及
主要股東 Negocio de Finanzas e Inversiones I S.L.U. (8.81%)
得呢一個=.=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find here
thx 呢個好好多.不過我唔係幾識用佢個名
28 :
GS(14)@2011-10-23 15:18:10唔識邊度?
29 :
GS(14)@2011-10-23 15:34:54[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125[/realblog]
30 :
Louis(1212)@2011-12-07 22:49:14今日15:08 港股直擊, 香港財經
東亞(00023)料中國業務貸款明年雙位數增
東亞銀行(00023)副行政總裁李民斌指,隨著中國銀根放鬆及經濟軟著陸,宏觀環境樂觀,料明年中國業務貸款增長較今年改善,可達到低雙位數增長。
他指,中國收緊流動性令今年貸款增長速度減慢,料東亞中國全年只有高單位數字的增長。他說,早前中國人民銀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將為市場釋出約4000億元人民幣流動性,明年新增信貸較今年可能輕微上升。
他又指,東亞中國目前的資本充足率接近13%,與6月底相若,屬合適水平,並沒有增資壓力;料今年下半年的淨息差較上半年改善。
他表示東亞中國未來會保持每年新增10至15間分行或支行的速度,明年計劃在增聘約400人,而現時約4000名員工,並繼續專注於中小企業務。
他料3年後,東亞中國的稅後利潤佔公司比例由現時約三分一,升至超四成。
另外,他指東亞銀行在內地以至海外均沒有裁員計劃。他指,公司計劃提高資本水平,但不一定要發新股等,考慮出售非核心資產、調整資產組合,並強調滿意目前資本水平。
31 :
游浪潮(3792)@2011-12-08 00:01:00大吉利是一句,若寶哥哥乘鶴西去,兩名公子能否招架得住國浩?
先黎一個特別大會,質疑其處事能力,再要求入董事局
32 :
passby(15493)@2011-12-08 07:40:4531樓提及
大吉利是一句,若寶哥哥乘鶴西去,兩名公子能否招架得住國浩?
先黎一個特別大會,質疑其處事能力,再要求入董事局
人情牌唔知夠唔夠
33 :
GS(14)@2012-02-08 23:46:09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91490&d=1682
東亞銀行(023)下周二公布全年業績前夕,聯交所資料披露電訊盈科(008)主席兼東亞非執行董事李澤楷(圖)於本月1日訂立出售上市法團股份合約,擬沽東亞56.84萬股,每股平均價30.572元,涉1,737.7萬元,股權維持0.13%,但據上市規則,董事在公布全年業績前60日不能買賣股份,事件引起關注。東亞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指,李澤楷已作申報,並指獲港交所(388)批准,是次是涉李氏旗下私人基金沽貨。
分析員指,交易或涉與投資銀行簽訂期權合約,未涉實質股權變動,故不受董事買賣禁售期(blackout period)所限制。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 ... ebf81ba0a8fe42e382d
今期PUT的勿... 東亞(23)派成績前 李澤楷沽貨
34 :
自動波人(1313)@2012-02-14 13:19:3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214067_C.pdf
持平,利息支出大增.....
35 :
GS(14)@2012-02-14 21:32:0934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214/LTN20120214067_C.pdf
持平,利息支出大增.....
遞延稅增加,如扣除這部分,都有15%左右的
36 :
GS(14)@2012-02-14 21:32:42派發2011年第二次中期股息(代替末期股息)
本行董事會決議通過由2 0 1 1 年1 2 月3 1 日止年度起改變以往派發一次中期股息和一次末期股息的做
法(即派發二次中期股息,而第二次中期股息則代替末期股息) 。
董事會宣布派發截至2 0 1 1 年1 2 月3 1 日止年度之第二次中期股息(代替末期股息)每股港幣0 . 5 1 元
(「2 0 1 1 第二次中期股息」)(2 0 1 0 年末期股息:每股港幣0 . 5 6 元)以代替建議派發末期股息。 連
同2 0 1 1 年9 月派發的中期股息每股港幣0 . 4 3 元,全年每股將合共派發股息港幣0 . 9 4 元(2 0 1 0 年:
每股港幣0 . 9 4 元)。此2 0 1 1 第二次中期股息將於2 0 1 2 年3 月2 7 日以現金派發予2 0 1 2 年3 月6 日
辦公時間結束時已登記在本行股東名冊上的股東,惟股東可選擇收取已繳足股款的新股以代替現金
(「以股代息計劃」)。以股代息計劃的詳情將連同有關選擇表格約於2 0 1 2 年3 月6 日(星期二)
寄予各股東。
以股代息計劃須待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巿委員會批准所發行的新股上巿及買賣方可作實。有
關股息單和以股代息的股票將約於20 1 2 年3 月2 7日(星期二)以平郵寄予股東。
37 :
GS(14)@2012-02-14 21:33:26展望未來,本集團將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及擴大向整個大中華地區客戶提供金
融服務的範圍,令本集團多年來的增長趨勢更上一層樓。
東亞銀行集團於內地的業務正長足發展,地位舉足輕重。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東亞中國」)
的分行網絡已於2011年擴展至超過100個網點,現時在長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等主要市場管理強勁
的地區銀行業網絡,以及覆蓋30個城市的龐大全國銀行業網絡。中國人民銀行的貨幣政策於2 0 1 1年
末轉趨寬鬆。於2 0 1 2 年,東亞中國將進一步增設分行及提升其享譽的電子銀行服務,進一步擴大其
市場滲透率,並建基於過往的成就,進一步提升業績。
由於本行已於2011年上半年提前符合內地註冊成立外資銀行法定的貸存比率之監管要求 ,東亞中國
的貸款毋須再因提升其貸存比率而受限制。東亞中國的利息收入於去年增加4 3%,且於2 0 1 1 年末,
貸存比率維持在69%的水平,遠低於7 5 %的法定上限。
中港兩地政府一直積極擴展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角色,有關的措施於2 0 1 1年取得進展,香港則為
該政策措施的中心地區。東亞銀行集團在此等可喜變革中可謂佔據地利優勢。去年,本行的海外分
行成功拓展人民幣貿易業務,其中,新加坡錄得近雙倍的業務增長。本集團將於適當時機,繼續開
發及推出新的人民幣產品及服務。
本行的香港業務將於2 0 12年邁向全面發展階段。本港的貸款需求,尤其是來自中國內地企業者,於
2011年錄得強勁增長 ; 本行利用這種需求,擴展其貸款組合並增加新做貸款及重續貸款的利潤。展
望2 0 1 2年,發展核心貸款業務將仍為本行業務的主要重點。本行定將繼續成為中小企行業的理想合
作夥伴,並進一步善用我們在該領域的專長。與此同時,本行將致力拓展服務費收入,專注於其理
財業務、保險產品及財資產品。
本行亦將於2012年透過進一步精簡分行及後勤部門業務,以提高營運效率及生產力。本行於2 0 11年
推出新的iP h o n e ╱ A n d r o i d 應用程式,鼓勵用戶透過本行極為安全的網上及流動銀行網絡進行交易。
該服務大受歡迎,而本行將進一步擴大滲透率及服務範圍,以推廣東亞銀行集團涵蓋銀行服務、證
券交易及保險等廣泛的個人產品。
與此同時,本行正在加快吸引學生及新近畢業的同學成為客戶,藉以與未來社會棟樑及高收入人士
建立長期關係。本港大專院校為本行最大的分行網絡,約有9 0%的學生客戶在畢業後保持與東亞銀
行的業務關係。
於未來一年,我們預期外部經營環境仍然嚴峻。有鑑於此,東亞銀行集團將致力發展其獨特優勢,
專注於其核心業務領域,以及透過產品創新及提供優質客戶服務,為客戶帶來增值。
38 :
greatsoup38(830)@2012-02-18 18:37:432012-02-17 HJ
...
不宜過分憧憬併購
內地業務是東亞的主要增長來源,去年表現仍佳,但隨着貸存比率受限,今年將難有強勁增長,因而影響現年的展望。東亞現價30.5 元,P╱E15.5 倍,息率3.
08%,P╱B1.33 倍只是一般水平,難免大行的評價偏低。國浩(053)的間歇性增持,雖表明是正常投資,亦難免令人憧憬併購,為此而看好則過於樂觀;雖然如此,每遇東亞股價急跌,不妨吸納,此為短線之法,中線平平。
戴兆
39 :
dennis001(8614)@2012-02-18 23:03:4129樓提及
[realblog]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22125[/realblog]
2001年的新聞?
只有440仍大幅潛水......
40 :
GS(14)@2012-02-18 23:14:09yes
41 :
dennis001(8614)@2012-02-18 23:19:23雖則離題,但而家收購440都好平......
42 :
greatsoup38(830)@2012-02-18 23:27:3841樓提及
雖則離題,但而家收購440都好平......
may be the earning no good
43 :
dennis001(8614)@2012-02-18 23:31:36半離題,
而家四大行係香港都開左業
農行做咩唔落黎,之前吹佢收購渣打,不過無乜機
點解唔學招行買間本地,440可能麻麻,但可以收購完搞番好佢
其他本地行好似貴左D,23,1111....ETC
44 :
GS(14)@2012-02-19 13:30:4143樓提及
半離題,
而家四大行係香港都開左業
農行做咩唔落黎,之前吹佢收購渣打,不過無乜機
點解唔學招行買間本地,440可能麻麻,但可以收購完搞番好佢
其他本地行好似貴左D,23,1111....ETC
農行有,見到請人
45 :
Louis(1212)@2012-03-22 17:46:36數碼收發站:西銀行增持撐東亞
東亞銀行(0023)的西班牙銀行主要股東CaixaBank近日再大手增持值得注意。據港交所資料顯示,西班牙CaixaBank於3月16日增持東亞股份約620.8萬股,平均每股28.99元,涉資約1.8億元,持東亞股權增至17.3%。東亞一直有增資提升核心資本充足率壓力,西班牙銀行此時肯大手增持,對投資東亞的「進取策略」未有改變。至於第二大股東的大馬郭令燦旗下的國浩,持股權為14.03%,是否增持值得留意。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46 :
gundamlotte(13580)@2012-03-22 18:49:34動作多多,又唔出手,唔通想大跌市先出手?
47 :
Louis(1212)@2012-03-28 15:08:20根據聯交所資料顯示,東亞銀行( 023)第二大股東國浩( 053)於上周三在場外,以每股 28.994元增持東亞約 547.58萬股,令持股由 14.99%增加至 15.26%,並與另一個大股東 Caixa Bank持股僅相差 2.04%。國浩是次增持股份,是因選擇"以股代息"收取股息。上周Caixa Bank選擇以股代息收取股息,故有增持效果。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48 :
GS(14)@2012-04-26 00:20:42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279007
【本報訊】作為香港老牌上市銀行,東亞( 023)小股東對該行派息比率續降和資本水平偏低表示關注,昨更在股東會上提議主席李國寶分階段配股集資,提高資本水平以托股價及增派息,李國寶承諾會考慮配股。但大股東 Caixa Bank自身難保,料配股計劃實現有難度。 記者:董曉沂
49 :
GS(14)@2012-05-19 11:16:09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t=67558
由 cityhunter » 週六 5月 19日, 2012年 2:56 am
Just want to keep this record and see if Mr. Li is correct. :inv168_08:
李國寶指西班牙 CaixaBank 只會增持東亞(00023)
2012年5月14日 08:42 財經消息
<匯港通訊> 現時東亞(00023)最大單一股東西班牙銀行 Caixa Bank 被指存在資金壓力,擬在未來12個月償還歐洲央行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貸款,東亞銀行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表示,不擔心 CaixaBank 會減持東亞股權,反而指 Caixa Bank 有意將持股量增至20%。
他續指,對 Caixa Bank的 財務實力有信心,而該行剛收購另一間銀行Banca Civica後,將變成西班牙最大銀行。
另外,李國寶指,未有與另一大股東國浩(00053)就是否增持東亞作出討論,而國浩至今亦未有表態要求進入董事局。
由 cityhunter » 週六 5月 19日, 2012年 2:59 am
La Caixa buys Banca Cívica to create Spain’s biggest bank in terms of assets
27 MAR 2012 - 14:42 CET
La Caixa has agreed to buy Banca Cívica through a share swap with its commercial banking arm Caixabank, which values its smaller rival at about one billion euros, becoming in the process Spain’s biggest lender in terms of assets.
Caixabank’s offer values Banca Cívica, an amalgam of four savings banks that listed last year, at 1.97 euros per share, a discount of 11.3 percent to its closing share price on Friday of 2.22 euros. Trading in both Caixabank and Banca Cívica’s shares was suspended Monday by the National Securities Commission (CNMV). Compared with Banca Cívica’s listing price of 2.70 euros per share, La Caixa’s offer is at a 27 percent discount.
The tie-up of the two lenders will create a bank with assets of 340 billion euros, more than Banco Santander and BBVA. It will have a branch network of 6,590 offices and a workforce of 32,715. However, experts estimate that La Caixa is likely to make cuts of around 10 to 15 percent both in the number of outlets and staffing levels.
The closure of the deal was reached after a marathon session of meetings on Monday of the boards of the four savings banks that make up Banca Cívica, and the boards of Banca Cívica and La Caixa.
The imperative behind Banca Cívica’s tie-up was the difficulties it would face in securing the 2.031 billion euros it needs to increase its provisions for potential losses from real estate assets on its books as dictated by the government, which wants further consolidation to take place in the sector.
http://elpais.com/elpais/2012/03 ... 2787948_551118.html
50 :
Sunny^_^(11601)@2012-05-19 18:29:26我覺得間ca****會賣東亞D股票喎
51 :
GS(14)@2012-08-03 00:20:3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02228_C.pdf
同上年同期大約持平,賺約16億...
未來前景
由於內地經濟顯著放緩的跡象日益明顯,中國政府已推出一系列刺激經濟措施,並採取更寬鬆的貨幣政
策,此舉將有助穩定區內經濟的增長。展望未來,美國經濟緩慢復甦的步伐預期會在下半年加快,將為
持續下滑的香港出口帶來新動力,刺激未來數月的經濟增長。
本行將進一步優化資源分配、加強金融服務,以及致力把握跨境業務帶來的契機及經由中港聯動措施轉
介的業務。
東亞中國將繼續在策略性地區拓展分行網絡,提升電子分銷渠道,加強為內地零售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
務。東亞中國亦會擴闊產品種類,主力開拓新的收入來源。
在香港,本行將透過開發及推出新人民幣產品及服務,例如人民幣保險、人民幣投資及基金產品等,進
一步開拓人民幣金融服務的業務潛力。本行亦將投入更多資源進一步設計適合內地客戶的服務,包括企
業機構及高端客戶。
52 :
Louis(1212)@2012-08-03 08:45:2650樓提及
我覺得間ca****會賣東亞D股票喎
sell to 53???
53 :
GS(14)@2012-08-03 11:45:2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803/News/ec_eca2.htm
【明報專訊】人稱「寶哥哥」的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現年72歲,但仍寶刀未老,多年來親自主持大小業績記者會及股東會。去年董事會更將其任期延長至2015年。
兩公子分工答記者提問
昨日被問及日後退休後的繼任問題,他只表示一切待董事會決定,距離退休亦尚有數年時間。不過近來答記者及分析員提問的責任,已逐漸攤分到兩位公子李民橋及李民斌的身上,寶哥哥只不時作出補充。有記者問及西班牙銀行Caixa會否減少持股,他指認識幾位Caixa的董事會成員,Caixa對東亞的業務亦相當支持,為東亞介紹不少生意。
寶哥哥的機智問答叫人記憶猶新,去年巿場同樣預測東亞上半年業績倒退,該行卻交出亮麗業績。寶哥哥當覑一室記者及分析員說,「分析員應該多做功課」。雖然昨日沒有出現妙問妙答的情節,但寶哥哥仍然精神飽滿,沒有一刻需要閉目養神。
54 :
GS(14)@2012-08-03 13:05:00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03/16572401
東亞副行政總裁李民橋只表示,上半年資本狀況已見改善,該行會持續透過改善資產負債組合及拓闊收費收益,並會密切配合《巴塞爾資本協定三》要求及資產增長,確保資本狀況維持有效水平。另一副行政總裁李民斌補充,是否進一步減派股息由董事會決定,去年比率已降至50%以下。
若撇除去年同期內地出售資產所獲1.35億元的特殊收益因素,上半年東亞中國盈利按年增長15.3%至9.6億元,佔集團盈利32%,貸款及存款分別較去年底升5.2%及3%。
李民斌透露,6月底內地淨息差按年收窄18點子至2.27厘(去年底則為2.5厘),今年全年單計不對稱存貸減息因素,料收窄淨息差約5點子。面對利率自由化,他指該行超過九成以上貸款組合按基準利率定價,期望下半年在資金轉趨充裕下,淨息差可保平穩。
上半年東亞集團貸款減值從去年同期回撥4000萬元,轉為撥備1.25億元,他同意主要來自內地及新加坡,因個別地區業務板塊令減值貸款率從去年底0.06%升至0.17%,他認為水平仍屬可接受範圍,並無出現系統性問題。
料港淨息差改善
展望年內本港淨息差,李民橋有信心可持平甚或改善,早前因市場按息偏低,該行未有緊貼跟隨,惟4月後已開始積極參與,資金競爭亦稍見放緩,上半年該行在港離岸人民幣貸款按半年升1.7倍至約250億元人民幣。
一外資證券分析員說,內地減息周期未完,上半年內地淨息差尚未全面反映兩次減息,東亞的收窄幅度已較預期大,列賬顯示中國的逾期三個月貸款按年大增;他亦擔心資產會進一步轉為壞賬。
55 :
GS(14)@2012-08-03 13:05:54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03/16572402
管理層早年曾期望爭取將成本收益率降至50%以下,但今年上半年仍未達標。該行副行政總裁李民斌稱,東亞中國成本收益率若按同業一樣不計內地營業稅,該比率上半年僅約46%,集團則為52%。李國寶補充旗下附屬卓佳集團因聘用很多專業人士,成本「貴過東亞好多」,成本收益率高達58%至59%。另美國及加拿大經營成本亦較高,東亞美國出售後,下半年該比率會有所下降。
年初已凍結人手
為控制營運成本,副行政總裁兼營運總監唐漢城指,今年初開始凍結人手,內部進行後台工序簡化及加強員工培訓,已見到成效;該行會每半年檢討一次人手數目。上半年香港區員工數目已減少67人,但整體人手仍增加108人至1.2萬人,主因大中華區增142人。
副行政總裁李民橋補充,該行正積極推行系統自動化,其中 i-理財中心已增設至七間,使用流動電話理財的客戶上半年增加三成,並透過利用如社交網站、應用程式( App)等新興媒介作推廣,控制廣告開支。
56 :
GS(14)@2012-08-04 11:38:0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03486_C.pdf
董事會欣然宣佈,於二零一二年八月三日,本公司與Finconsum及領達就於中國
成立從事汽車金融業務的合資公司訂立協議。Finconsum是CaixaBank的一家全資
附屬公司,領達是東亞銀行的一家全資附屬公司。CaixaBank是東亞銀行的一名
主要股東(根據上市規則之定義)。Finconsum、領達、CaixaBank及東亞銀行均為
獨立第三方。
合資公司之設立有待(其中包括)中國銀監會批准。設立後,合資公司的股本權
益將分別由本公司、Finconsum及領達持有55%、22.5%及22.5%。合資公司的註冊
資本將為人民幣800,000,000元,各方將以現金出資:本公司出資佔55%(即人民
幣440,000,000 元)、Finconsum出資佔22.5%(即人民幣180,000,000 元)及領達出資佔
22.5%(即人民幣180,000,000 元)。本公司出資金額為人民幣440,000,000元,該金額
將以內部資源支付。
待獲得中國銀監會批准後,合資公司將提供零售及批發汽車金融業務。
57 :
greatsoup38(830)@2012-08-11 19:48:312012-8-8 HJ
...
東亞6 月底的資本充足比率由去年底的13.7% 降至13.2% , 核心資本充足比率則由9.4%升至9.7%,近年持續出售資產及採取以股代息政策,已對資本充足比率有利,暫可避免籌集資本,相信仍會維持出售資產的策略,待經濟及股市好轉後再作打算。但集資壓力始終存在,持續出售資產,亦影響未來收益。
盈利質素成疑跑輸恒指
雖則近日東亞夥同華晨(1114)合作投資,但畢竟出資不多,與需要為東亞增資規模不同,因而東亞對可能集資相當審慎,亦要考慮到國浩(053)所持股權的變動,儘管國浩一再表示持有的東亞股權是作投資之用,但只是官腔,實情難料。
東亞下半年的經營肯定有壓力,特別是內地業務。期望內地提供較佳的增長動力已不切實際。對於東亞的展望,不宜硬性與去年比較,因去年盈利僅43.58 億元,增長只是3.2%,是頗低水平,經營壓力相信不輕,盈利質素成疑,不計算P╱E、息率及回報,實際的走勢顯示,東亞年內的股價已遜於大市,日來稍為轉強,仍是利炒不利揸。
戴兆
58 :
Louis(1212)@2012-08-11 22:12:14無論如何,李國寶不停地從場內購買更多23, 例如最近8月7日及8日。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3&src=MAIN&lang=ZH&
59 :
GS(14)@2012-08-29 00:44:22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 ... 1ab4561e37818e49873
treasurer » 週二 8月 28日, 2012年 8:42 pm
聯交所的披露權益資料顯示,東亞銀行(00023)非執行董事邱繼炳最近連環減持東亞股份,四日內共沽出近190萬股,套現近5,600萬元。邱繼炳於上週二至五,連續四日沽出手上持有的東亞股份,總數達189.41萬股,每股的平均價介乎29.75至28.59元,涉資達5,598萬元。完成交易之後,邱繼炳手上持有的東亞好倉減至約363萬股,其持股量則由0.26%減至0.17%。
息差料收窄 券商籲減持
東亞月初公佈中期業績,期內的貸款減值撥備飆升,主要是內地壞帳增加,中國內地業務稅前盈利亦倒退近1%。該行上半年淨息差收窄10點子至1.63%,料內地息差下半年續收窄。
該行公佈業績之後,多家券商指該行下半年面對多項負面因素,包括淨息差有收窄壓力,及內地貸款質素惡化等,認為現時估值過高,建議沽售其股份,或予以「跑輸大市」的評級。
摩根士丹利指,若撇除一次性收益,東亞的核心盈利按年下跌8%,而下半年淨息差收窄,將會繼續拖低其核心盈利。
滙豐證券則關注東亞的內地貸款質素有惡化跡象,料該行或需增加貸款減值撥備金額,而瑞信亦指有關的風險不應被忽視,維持其「跑輸大市」的評級,並下調該行未來兩年的每股盈利預測各5%。
花旗指東亞市盈率14.9倍,較同業的12.2倍高出22%,認為現時的估值過高,故下調其目標價至22元,並維持「沽售」評級。
60 :
GS(14)@2012-10-30 00:32:03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 ... 74431796394230.html
SHANGHAI—A luxury apartment building that is one of the most visible casualties of China's high-end property bust is up for auction in the northeast city of Dalian, after a bank foreclosed on the property.
The 48-floor Park Central was owned by a fund run by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which invested $80 million in the property. But the asset manager lost the property when U.K.-based lender Standard Chartered STAN.LN +0.03% PLC, which provided the majority of a roughly $140 million loan, foreclosed over the summer after sluggish sales put it in violation of loan covenants, according to people with knowledge of the matter.
The loss, which came after China tightened rules on buying luxury apartments, shows how exposed some European and U.S. investors are to Chinese real estate. Several potential investors have been offered the property, but no deal has been reached, the people said.
Standard Chartered and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a unit of J.P. Morgan Chase JPM -1.22% & Co., declined to comment.
[image] Alamy
A luxury apartment building in the city of Dalian is being auctioned.
China recently has shown signs of revival in its property market, yet problems remain evident. Property developers such as Greentown China Holdings Ltd. 3900.HK +0.56% and SPG Land Holdings Ltd. 0337.HK -1.01% that had focused on high-end homes, have been offloading some of their assets to other developers as cash flow tightened due to government moves to cool the property market. In June, debt-laden Greentown China raised $657 million by selling stock and issuing convertible bonds to shareholder Wharf (Holdings) Ltd. 0004.HK -0.09%
The government moved in 2010 to slow construction of luxury housing— through credit curbs, limits on buying multiple properties and higher down-payment requirements—and sought to push developers toward building for first-time buyers and those upgrading to bigger homes.
Like upwardly mobile Chinese, foreign investors have preferred luxury properties in China due to the higher margins they can fetch compared with the mass-market, cookie-cutter apartments.
But skeptics warn that it will take years for the market to absorb an oversupply of fancy apartments and villas, many left empty by their investor buyers, and "ghost cities" of unoccupied blocks.
"Around three to four years ago you could already see that the government was clamping down on the luxury sector, but some thought that the government was going to leave the top-tier residential sector untouched since it had nothing to do with the mass market. That was misguided," said one person with knowledge of the matter.
Clamping Down on Real Estate
China's current round of property-tightening measures
April 2010: China raises down payment on first home purchases for homes larger than 90 square meters (968 square feet) to 30% from 20%, and those for second homes to 50% from 40%.
Sept. 2010: Down payment on all first-time home purchases raised to 30%, and discount banks could offer on mortgage rates for first-time home buyers is reduced . Loans to customers purchasing their third or subsequent homes prohibited.
Jan. 2011: China raises down payment for second homes to 60% from 50%. Shanghai and Chongqing start property tax trials.
2011-2012: Various cities start to implement bans on multiple home purchases, with Beijing being one of the first few cities to limit the number of homes each family can buy.
August: 2012: China sends inspection teams across 16 cities and provinces to check on how property curbs were implemented.
Source: Staff and wire reports
The overall level of foreclosure activity in China is unclear. There is little information in the country regarding the volume of distressed real-estate assets.
But high-end residential projects such as Park Central, one of the top buildings in seaside Dalian, have been among the hardest hit since China launched its property tightening campaign.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took over Park Central during its construction even as the market was showing signs of froth. The company had started a $600 million Greater China property fund in 2008 and has invested in projects across the country, including in Beijing, Shanghai and Nanjing. Its projects elsewhere in China don't appear to be in distress, the people said.
The units in Park Central haven't sold well since they went on the market in September 2011. In addition to the government tightening measures, the sales weakness was partly because the units were too big and costly, according to the people with knowledge of the matter and real-estate agents in the city.
"Although it's in a great location, the units were too large and it's difficult to split them into smaller units," said one of the people.
Standard Chartered and Bank of East Asia Ltd. 0023.HK -0.68% extended a loan of approximately $140 million to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for the project, one of the people said. Standard Chartered foreclosed on the property after J.P. Morgan breached some loan covenants due to poor sales. Deloitte & Touche Inc. has been appointed as the receiver of the project, the same person said. Bank of East Asia and Deloitte declined to comment.
CBRE Group, CBG +0.05% the broker hired to market Park Central, is working with Standard Chartered to seek potential buyers, the people said.
The project offers 270 one- to four-bedroom units that are between 110 and 519 square meters each.
A computer screen shot from the website of Park Central, a luxury apartment building that has gone into foreclosure
According to local property agency websites, at the time of its launch, the project carried asking prices of around 35,000 yuan ($5,595) per square meter. Calls to the project's sales office went unanswered and brokers in the city said there have been no signs of sales activity in the project for a number of months now.
Other housing projects nearby have selling prices of around 19,000 yuan per square meter.
A few private-equity players have submitted nonbinding bids for the distressed asset, and some of the bids have exceeded one billion yuan, one of the people said, without giving details.
61 :
GS(14)@2012-10-30 00:32:48http://cn.wsj.com/gb/20121024/bch141231.asp

圖為御瀾山的電腦截屏,該樓盤已被銀行止贖。
中
國東北城市大連的一幢豪華公寓樓準備拍賣,這是中國高端房產泡沫破裂最顯眼的犧牲品之一。此前一家銀行取消了該樓盤的贖回權。
48層的「御瀾山」曾為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旗下一隻基金所有,該基金在這個樓盤項目上投入了8,000萬美元。英國貸款機構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提供了該項目1.4億美元貸款的絕大部分。據知情人士透露,由於銷售不景氣導致貸款違約,渣打於今年夏季取消了這一樓盤的贖回權,該基金也由此失去了這處樓盤。
從中國收緊豪華房產購買規定後出現的這一損失可以看出,一些歐美投資者在中國房地產上的風險敞口有多大。上述知情人士說,這處樓盤找了幾家潛在投資者,但尚未達成交易。
渣打銀行和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拒絕置評。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為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的旗下子公司。
Park Central
圖為御瀾山的電腦截屏,該樓盤已被銀行止贖。
中國房產市場最近顯示出復甦跡象,但仍存在明顯問題。綠城中國控股有限公司(Greentown China Holdings Ltd.)和盛高置地(控股)有限公司(SPG Land Holdings Ltd.)等一批專注於高端房產的開發商已經在將部分資產轉讓給其他開發商,原因是政府為房產市場降溫的舉措導致其現金流吃緊。今年六月,負債纍纍的綠城中國通過向其股東九龍倉集團有限公司(Wharf (Holdings) Ltd.)出售股權和發行可轉換債券籌資6.57億美元。
2010年,中國政府採取行動,通過抑制貸款、限制購買多套房產以及提高首付款要求等措施來減緩豪華房產的建設,並試圖推動開發商為首次購房者和改善性購房者建房。
與中國那些經濟地位不斷提升的人一樣,外國投資者也青睞中國的豪華房產項目,因為相比大眾市場那些千篇一律的公寓,豪華房產能為他們提供更高的利潤空間。
但懷疑人士警告說,市場可能要很多年才能消化過度供應的豪華公寓和別墅以及由無人居住的街區組成的「鬼城」。許多豪華住宅都被投資型買家空置。
一位知情人士說,大約三四年前,你已經可以看到政府在打壓豪華房產領域,但一些人覺得政府不會動頂級住宅領域,因為這個領域與大眾市場毫無關係。那只是誤解。
不清楚中國總共有多少房產止贖,有關不良房地產數量的信息也是少之又少。
但從中國開始調控以來,諸如御瀾山之類的高端住宅項目遭到沉重打擊。御瀾山是海濱城市大連的一幢高層建築。
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是在施工期間接手御瀾山的,當時市場已經顯示出泡沫跡象。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在2008年成立一隻面向大中華的6億美元房地產基金,投資了北京、上海、南京等全國各地的項目。前述知情人士說,它在中國其他地區投資的項目似乎並無壓力。
御瀾山在2011年9月份開盤以來賣得不是很好。據知情人士和大連房地產中介說,除了政府的調控之外,銷售疲軟還有一部分原因是房屋面積過大、價格過高。
其中一位人士說,雖然地段很好,但房屋面積過大,而且很難分隔成較小的單元。
一位知情人士說,渣打銀行和東亞銀行(Bank of East Asia Ltd.)為這個項目向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提供了一筆約為1.4億美元的貸款。因銷售不佳,摩根富林明資產管理違背了部分條款,之後渣打銀行將項目止贖。同一位人士說,德勤(Deloitte & Touche Inc.)已被指定為項目的託管人。
知情人士說,受聘推銷御瀾山的世邦魏理仕集團公司(CBRE Group)正與渣打銀行一起尋找潛在買家。
項目有270套一至四居房產出售,每套面積110至519平方米不等。
據當地房產中介網站介紹,開盤時該項目每平米叫價約3.5萬元(5,595美元)。項目售樓處電話無人接聽,據大連房地產中介說,該項目好幾個月都沒有賣房跡象了。
附近其他房地產項目的售價在每平米1.9萬元左右。
一位知情人士說,一些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已為這筆不良資產提交無約束力報價,部分報價超過人民幣10億元。但這位人士沒有細說。
ESTHER FUNG
62 :
y2kcatman(5671)@2012-11-03 10:42:55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 ... TRACK/0/524799.html
【焦點分析】東亞(0023-HK)股東三井擬增持,或上演新一輪股權爭逐
2012/11/02 15:04
財華社香港新聞中心
東亞銀行(0023-HK)策略股東三井住友銀行及母公司三井住友集團,獲美國聯儲局批准,可增持東亞權益至最多9.9%,但主席李國寶今早否認東亞可能會向三井配股或增資的計劃。但由於東亞獲得策略股東三井表態有意增持,加上新一輪股權爭逐戰或開打,今日該股造好,最高曾升至29.45元,漲3%,現仍升2.6%,成交金額約5000萬元。
李國寶接受《商台》查詢時指,表示得知三井住友計劃透過在公開市場增持東亞股份,但無向其配新股的計劃。但該行副行政總裁李繼昌兼投資總監接受《蘋果日報》訪問時則模稜兩可,稱「幾時都有增資擴股計劃」,對所有方案都保持開放態度。
東亞的資本狀況一向是外界關注點,雖然其中期業績勝市場預期,一級資本比率於按半年回升30點子至9.7%,但仍低於中型銀行10%的安全水平,亦較同業為低,整體資本充足比率13.2%,比去年下半年跌5個百分點。東亞的自然資本補充速度較慢,而且其東亞中國對資本的需求不低,為應付未來監管要求,集資是遲早的事。
由於在市場內不斷低位增持的國浩(0053-HK),已是第二大股東並持股15.3%,由於國浩大股東郭令燦未有就增持與李國寶家族溝通,亦無任何相關合作,自然被視為敵意狙擊。由於掌握東亞管理權的李國寶家族持股不足5%,控股權並不穩固,只能依靠友好盟友,故此東亞在09年底,亦是通過定向配股方式向西班牙 CaixaBank 和三井配股充實資本。
故此,在現階段如果東亞再集資充實核心資本,必先考慮續向友好方配股,但西班牙儲蓄銀行 CaixaBank 已經持有東亞17.1%,該行上月已坦承因為財務壓力,目前無計劃再增持,但亦不會沽出持股。所以李氏只能倚靠三井,甚至持股低於5%的中銀香港(2388-HK)。事實上,在今年4月股東會上,李國寶被小股東問及資本問題,他回應表示「有考慮配股」。
要留意,三井的增持申請是在去年11月15日入紙的,相隔一年突然獲批,當然不是馬上立馬入股,故此,李國寶現階段無配股計劃的說法並不意外。但按德銀核算,三井住友集團今年3月的一級資本比率和核心一級資本比率分別達12.3%和7.5%,是全球資本最充裕的國際銀行之一,區區為東亞新增30-35億元規模的投資問題不大。
摩根大通發布報告指,如果三井再增持東亞銀行股權5.2%。後者的資本壓力中期內可得以緩解,料東亞銀行一級核心資本充足比率將增長82個基點至9.6%,同時西班牙 CaixaBank 和國浩股權將分別被攤薄93和82個基點,至16%和14.2%。
國浩應是李氏心腹大患,畢竟郭令燦以往在港經營道亨銀行,以3倍市賬率的極高價出售予星展集團,是銀行業老手,一旦進一步控制東亞,李國寶一心培育的兩位現任副行政總裁的兒子,屆時地位岌岌可危。所以李氏近期都有較積極地入市增持,似乎知道友好難再倚重,現時且看近期未見動作的國浩,會否因此消息加快增持,掀起新一輪股權爭逐戰?(H)
63 :
GS(14)@2012-11-03 10:44:50http://www.federalreserve.gov/ne ... rders/20121031a.htm
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 on Wednesday announced its approval of the application by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Inc. and 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 both of Tokyo, Japan, foreign banking organizations that are bank holding companies under the Bank Holding Company Act of 1956, as amended ("BHC Act"), to acquire up to 9.9 percent of the voting shares of The Bank of East Asia, Limited, Hong Kong SAR,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foreign banking organization that is a bank holding company under the BHC Act by virtue of its ownership of The Bank of East Asia (U.S.A.) National Association, New York, New York.
64 :
GS(14)@2012-11-03 10:45:02http://www.federalreserve.gov/ne ... rders20121031a1.pdf
docs
65 :
GS(14)@2012-11-03 10:45:38Noncontrolling Investment
Applicants own approximately 4.7 percent of the voting shares of BEA. Applicants have stated that they do not propose to control or exercise a controlling influence over BEA as a result of the proposal.6
Applicants have agreed to abide by certain commitments substantially similar to those on which the Board has previously relied in determining that an investing company would not be able to exercise a controlling influence over another bank holding company or bank for purposes of the BHC Act (“Passivity Commitments”). For example, Applicants have committed not to exercise or attempt to exercise a controlling influence over the management or policies of BEA; not to seek or accept more than one representative o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BEA; and not to have any other director, officer, employee, or agent interlocks with BEA or its subsidiaries. The Passivity Commitments also include certain restrictions on the business relationships between Applicants and BEA.
66 :
GS(14)@2012-11-03 10:46:09Because the subsidiary banks of Applicants and BEA compete directly in California in the Los Angeles and San Francisco-Oakland-San Jose banking markets,
11 the Board has reviewed the competitive effects of the proposal in these markets in light of all the facts of record. In particular, the Board has considered the number of competitors that would remain in the banking markets, the relative shares of total deposits in insured depository institutions in the markets (“market deposits”) controlled by relevant institutions,12 and the concentration level of market deposits and the increase in the level as measured by the Herfindahl-Hirschman Index (“HHI”) under the Department of Justice Merger Guidelines (“DOJ Guidelines”).
67 :
GS(14)@2012-11-03 13:09:0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1103/News/ww_ww3.htm
東亞無計劃向住友配股
2012年11月3日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主席李國寶(圖)指出,目前沒有計劃向第三大股東日本三井住友銀行配股或增發股份。三井住友獲美國聯儲局批准增持東亞,持股最多可增加至9.9%。目前三井住友持有東亞股份4.65%。
68 :
VA(33206)@2012-12-04 22:54:18【個股信息】東亞(0023-HK)以29.59元向三井住友配售1.12億股
2012/12/04 19:31
財華社香港新聞中心
東亞銀行在收市後發表公告,已向策略股東三井住友銀行訂立協議,以每股29.59元配售1.12億股,相當於5.27%或擴大後股本5.01%,認購價較今日收市價29.7元折讓0.37%,配股所得款額33.14億元,淨額32.96億元,將用於進一步擴闊該行的資本基礎,並充實資本實力。
三井住友所持東亞銀行股份,會由原來的4.73%,增至9.5%。東亞主席李國寶的持股,則由原來2.72%降至2.58%。
原為東亞第二大股東並持股15.3%國浩(053-HK),今日突然停牌宣布計劃私有化。而今次東亞在收市後突然宣布向三井住友配股,或是受國浩的最新資本行動刺激,以先行配售達致充實資本,和攤薄國浩股權的目的,以防國浩稍後可能實施私有化後的其他可能資本動作。
《財華社》月前的分析報導已指出,東亞再集資是遲早的事,而現階段充實資本必先向友好方配股,並只能倚靠三井。(H)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
http://www.finet.com.cn) 或財華香港網 (
http://www.finet.hk)
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scenter/FINETHK/529096.html
69 :
VA(33206)@2012-12-04 22:55:18寶baby乜?
70 :
greatsoup38(830)@2012-12-04 22:55:45真是突襲
71 :
VA(33206)@2012-12-04 22:56:52明早有平買多少
72 :
greatsoup38(830)@2012-12-04 22:57:1269樓提及
寶baby乜?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212041238_C.pdf
於2012 年12 月4 日股份交易時間結束後,本行與認購人就其以主事人身份按每股新股
份港幣29.59 元認購本行股份111,572,600 股訂立了認購協議。認購價較股份於最後交
易日在聯交所所報每股股份港幣29.70 元的收市價折讓約0.37%。
認購事項所得款項總額將為港幣33 億140 萬元。董事計劃把所得款項淨額用於進一步
擴闊本行資本基礎並充實本行資本實力,從而有效地支持各項業務發展活動。新股份
(相當於經認購事項擴大後本行全部已發行股本約5.01%)將按董事於本行在2012 年4
月24 日舉行的股東周年常會上獲授的一般授權予以配發及發行。
73 :
greatsoup38(830)@2012-12-04 22:57:2671樓提及
明早有平買多少
小心d
74 :
dennis001(8614)@2012-12-04 23:15:09甘GE市況難D平買
佢真係可以轉得快
75 :
greatsoup38(830)@2013-01-20 00:20:53http://cn.reuters.com/article/cu ... CNL4S0AL08820130116
路透1月16日 - 據湯森路透旗下IFR報導,中國銀行 香港分行剛又完成了兩筆點心存款證,其一是8.5億元人民幣(1.35億美元)一年期2.9%票息存款證,由法國巴黎銀行安排; 其二是3億元人民幣(4,700萬美元)一年期2.9%票息存款證,由華僑銀行承銷。兩者均將在1月22日結算。
以互換利率中間價計算,該定價約相當於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加碼約155個基點。
同時,東亞銀行 發行了3億元人民幣一年期點心存款證,利率2.83%。該2014年1月22日到期的存款證,由渣打安排。
此外,中東Emirates NBD重返點心債市,定向發售一筆一年期債籌得1億元人民幣,以面值發行,收益率3.45%,由渣打負責。(完)
瀏覽IFR更多中文報導,請點選(
www.ifr-china.com/info) (整理 黃凱; 審校 林高麗)
© 路透 2013 版權所有
76 :
greatsoup38(830)@2013-02-27 01:24:1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226138_C.pdf
23
不計炒股,持平賺39億
77 :
greatsoup38(830)@2013-02-28 00:39:5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227/news/ec_eca1.htm

東亞銀行業績再創新高,但東亞中國稅前盈利卻跌5%。副行政總裁李民斌(右)指內地淨息差於去年底回穩。左一為另一副行政總裁李民橋,中為主席李國寶。(尹錦恩攝)

東亞錄新高盈利,主要靠包括衍生工具在內的投資組合表現理想,交易溢利增3.4倍至7.6億元,按公平價值計算的金融資產,亦扭虧為盈錄得6.6億元的帳面利潤,單計該兩項已達14.2億元。核心業務則表現平平,整體淨息差按年收窄0.08個百分點至1.67%,淨利息收入按年增長半成,服務費及佣金淨額則增10.8%。資本充足比率則按年提升0.6個百分點,至14.3%。
東亞中國盈利下跌
對比整體業績理想,東亞中國成績表顯得不足,稅前盈利按年下跌5%至22.46億元,佔整體稅前盈利比例由2011年近一半,跌至不足三成,主要受累於內地淨息差,由2011年的2.5%跌至2.15%。副行政總裁李民斌表示,去年內地貸款增長14%亦難彌補息差回落,未來仍要面對存款成本上漲,但指息差於去年底已見回穩,並冀可提高貸款定價,令內地息差於今年可見改善。
令盈利重上升軌前,確保內地資產質素似乎才為該行首要任務。期內東亞中國的不良貸款率上升至0.27%,較2011年底增0.17個百分點,並重返08年度水平;而該行於內地的減值貸款,按年漲近1.1倍至4.53億元,逾期3個月以上的貸款更劇增17倍(表)。
浙江地區不良貸款較多
李民斌承認不良貸款集中於浙江地區,又料上半年仍會錄得不良貸款,但強調目前不良款項金額不大,情仍屬可控。
李民斌又透露,經過去年檢討後,只會在廣東及上海等一線地區經營個人銀行業務,減省偏遠地區的業務及人手,並會減少提款機數目,料每年可節省約5000萬元成本。
對於港府上周再推遏抑樓市措施,副行政總裁李民橋指市場交投將會減慢,但因按揭風險較其他貸款低,故仍會維持進取定價,不會淡出按揭業務,惟坦言按息再下調的空間小。
另外,早於1987加入東亞董事會的恒地(0012)主席李兆基,將於4月尾退任,李國寶笑謂昨日已與四叔共享午膳,並送上小禮物,以感謝其26年來的「勞心勞力」。
◆李國寶﹕唔鍾意監管
曾為唐英年競選辦主席的東亞主席李國寶,昨天強調自己已離開政治,拒評現屆政府樓市政策,但談到遏抑樓市會否影響銀行經營,他就坦言喜歡自由市場,直指All regulations are over-regulations,「我完全唔鍾意監管,但呢個世界無法子」,似乎有弦外之音。
明報記者 馬子豪
78 :
greatsoup38(830)@2013-03-02 20:44:242013-3-2 HJ
...
大行對東亞業績的估計,最樂觀是增長27.9%,實際仍超出市場估計,可以視作不易估計的因素,包括交易盈利及金融工具公平值變動,亦包括出售資產、股權利潤及重估物業收益。
去年淨利息收入增加5%;服務費及佣金淨額增加10.8%;交易盈利增加338%,至7.65 億元;金融工具公平值收益6.64 億元(上年度虧損3.54 億元);其他收入微升1%;經營收入增18.8%;經營支出增9.2% ; 經營盈利增加35.2%,至63.84 億元;減值損失增加97.2%,至2.65 億元;其中包括貸款減值2.13 億元,較上年增184%;出售金融資產、貸款、附屬公司╱聯營公司及固定資產淨利共4.59 億元,增加41.6%;另有投資物業重估盈利4.51 億元,增長11.6%;而應佔聯營公司業績則增23.1%,至5.36億元。
成本對收入比率由62.9%降至57.7%;若把中國業務的營業稅及附加稅在營業支出剔除, 則由59.2% 降至54.2% , 仍是偏高水平。比率下降是受惠於支出增幅低於收入增幅,而中國業務的表現則相反,其經營收入只增3.3%;而支出則增8.7%;在剔除營業稅及附加稅後, 其成本收入比率亦由50.3%升至52.4%;不計中國業務,比率則由66.2%降至55.3%。
中國業務受息差收窄影響,淨利息收入只增1.1% , 非利息收入增16.4%;經營支出增8.7%;貸款減值微減;經營盈利已減4.5%;出售資產收益銳減61.8%;應佔聯營公司業績激增181% ; 稅前盈利22.46億元,同比跌5.4%;佔東亞總稅前盈利比率由41.3%急跌至29.7%。
另外,東亞的交易利潤、金融工具公平值變動、出售金融資產、固定資產、股權收益及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去年共23.39 億元,增加326%;佔稅前盈利比率31%,上年僅為9.5%。此等利潤變動之大,雖按會計政策計算,是合理賬目,但仍考慮該等利潤的波動性,影響評價。
去年12 月,東亞配售1.115 億股,每股作價29.59 元,集資淨額33 億元;去年年底資本充足比率由13.7%升至14.3%;核心資本充足比率由9.4%升至10.7%,集資有利於資本充足比率,亦使三井住友銀行所佔東亞股權由4.73%升至9.5%;西班牙Caixa 所佔股權由17.1%降至16.12%,而市場傳狙擊東亞股權的國浩(053)亦由持股15.26% 降至14.22% ,配售集資是一舉兩得的安排。
不過,配售集資將使今年每股盈利攤薄,不單配售的影響,亦考慮以股代息的安排,去年已有小量攤薄,今年較明顯,約攤薄2%。
現年展望,本港業務樂觀估計只是穩定,中國業務仍難樂觀;東亞表示,持續出售非核心資產,而交易收益及金融工具公平值等受金融市場及操作表現而定,目前對此預測並不實際。現價31.7 元,P╱E11.6 倍;P╱B1.23 倍;息率3.3%;股本回報率11.92%,可以注意的是盈利不穩定性和P╱E是否合理,較為合理的只是P╱B及息率,過去多年中國業務是東亞受注目的重點,但已出現倒退,東亞的動力將受影響,但畢竟是歷史悠久的華資銀行,動力雖減,亦常有可炒之道,但不要期望過高。有傳將狙擊東亞的國浩在建議私有化中,所謂股權爭奪已非短期事,但候低可炒。
戴兆
79 :
greatsoup38(830)@2013-03-12 01:19:30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311/18191229
【本報訊】東亞銀行(023)單一最大股東西班牙CaixaBank,去年盈利暴跌八成,加上《巴塞爾資本協定三》下資本達標狀況,會否成為考慮減持東亞權益的因素,一直受市場關注。摩根士丹利英國研究報告指,受《巴三》等新規定影響,CaixaBank核心資本率將跌4個百分點,最差估計降至僅6.9%,故可能減持東亞權益至10%以下水平。
記者:劉美儀
不過,CaixaBank接受查詢時重申,仍視東亞作長遠策略性投資,對「現時持股水平感滿意」。
按資產規模計屬西班牙第三大銀行的CaixaBank,其發言人Fernando Garcia透過電郵回覆稱,「CaixaBank會維持目前投資策略,並與參股的金融機構達成策略合作協議」,當中包括其所持的東亞16.4%權益。
去年度CaixaBank附屬公司與東亞旗下領達財務及內地華晨汽車,組成內地汽車金融合資公司,便是長線策略性合作夥伴的例子。
未擬沽非金融投資
對於有消息稱,面對資本壓力,CaixaBank可能研究放售其他非金融機構投資,如所持12.5%的西班牙燃油化工集團Repsol YPF,Garcia回應說,對目前所有策略投資維持不變。
東亞上周五收報32.25元,微升0.47%;該行發言人重申,CaixaBank視東亞為長遠策略投資,以及在亞洲區內具重要價值的合作平台。
大摩英國團隊就CaixaBank發表研究報告,估算在《巴三》新資本規定下,加上償還西班牙銀行業救助基金(FROB)貸款,CaixaBank核心資本水平將分別受到400點子及60點子的影響。
假設《巴三》全面實施並按備考盈利基礎計,去年底CaixaBank核心資本充足率將降至僅6.9%。
Caixa核心資本或僅6.9%
為釋放資產增強資本,大摩估計,CaixaBank將減持東亞及另一金融機構GF Inbursa權益,其中若出售東亞6.4%持股,令所持權益降至低於10%,屆時東亞將被界定為非重要性投資類別,並按可供出售資產(AFS)方式計入CaixaBank賬項,所持東亞權益的市價增值部份便可反映在CaixaBank核心資本計算中。
瑞穗證券亞洲執行董事安彤善表示,若CaixaBank核心資本確如估計降至6.9%,便須面對減售非核心資產以改善資本的壓力。
不過,根據協定,CaixaBank所持東亞權益公開出售前,須諮詢其他主要友好股東的承接意向,包括三井住友及李氏家族,國浩(053)可能在較後諮詢之列。
80 :
greatsoup38(830)@2013-06-15 18:26:542013-06-10 MT
東亞銀行 保持活力迎接百周年
東亞銀行(00023)雖為歷史悠久的本地銀行,但是活力未減,並因應時代轉變推出改變業務模式,吸納年輕客戶及達至節省成本的效果。
再過5年,便是東亞成立100周年(詳見檔案)。迎接100周年的來臨,東亞銀行個人銀行處網絡管理及營運部主管許文森認為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而集團近期在分行及多個渠道推出新的零售品牌形象,除了讓更多人認識東亞銀行外,更讓客戶知道集團仍會積極、進取及創新。
雖然他未有進一步詳細透露迎接100周年的詳細,但強調集團仍會不斷更新,回應客戶需要。可能由於集團歷史較悠久,過去客戶群的年齡偏高,惟他指出:「除了城市大學目標客戶由附近的又一城分行負責吸納外,香港其他大學的學園內,均早已設有我們的分行。經過多年努力,現時我們的客戶群的年齡已變得頗為平均。」
客戶群年齡變得平均
除此之外,許文森指出,東亞服務也會因應社會的轉變,並說:「繼99推出網上理財後,04至05年間推出可在手機處理一些網上理財的服務,而且當時是不論任何網絡供應商、手機型號,只要手機可以上網便可使用。到了09年,我們已經推出App,推出時間較同業為早。現時,集團處理客戶的交易,逾80%透過網絡處理。」
將銀行處理的交易轉到網上,一方面可以令到客戶在全球任何一個角落,只要接受到移動網絡,便能隨時處理自己財務,為銀行帶來更多的機遇外,許文森也指出可以為集團減省開支。他續說:「以前大眾娛樂較少,電視成為主要賣廣告宣傳的渠道。不過,現在有調查指每個人每日大約花3至4個小時上網,其間會瀏覽數十個網站,當中又以社交網站為主。因此,我們在facebook設立了2個專頁,而且效果也頗理想,較新的1個不足1個月,已有逾8,000人對專頁讚好!」
雖然許文森未有透露電視廣告費用的確實金額,但是開心地表示,透過網絡渠道作宣傳,可以減低不少的宣傳開支。
除了透過各種宣傳方法,增加品牌的吸引力外,銀行本身當然也需要一些網點來為服務客戶,例如為客戶提供一些貼身、現金處理等服務,或是需要與客戶作出面對面交談、互相了解的投資服務等等。
然而,在租金高企、員工薪金存在上漲壓力下,東亞未來零售銀行服務的網絡布局將會以新近設立的i-financial中心為新增網點的主力,而數間i-finance亦會由一個正常的分行作主力支援。他續解釋:「一般正常銀行分行,大約佔地2,000平方呎,並且要僱用8至10位員工去營運。但我們新設立的i-finance中心,佔地只需要100餘平方呎,而每間i-finance中心只要僱用1至2位員工,再加上1部自動櫃員機及i-Teller,已經可以提供一間正常分行大約80%至90%的服務。」
i-finance中心搶佔黃金地段
許文森未有透露一間正常分行與一間i-finance中心的營運成本差距的確實金額,但指出按上述面積、員工數目的差別,粗糙推算成本便大約節省了約90%。另外,現時東亞包括7間i-finance中心內的i-Teller,已在港設有17部i-Teller,可以在周一至周六、早上9時至晚上7時,幫助客戶處理非現金交易的服務之餘,更毋須分行員工額外加班。他欣喜地說:「i-Teller的設計,為我們贏得2012年香港工商業獎的創意大獎。現有的17台i-Teller,我們現時只用了7至8位員工負責處理,縱使將i-Teller的數目增加至25台,他們也有足夠人力去處理。」
惟許文森未有透露何時會將i-Teller的數目增至25台,只透露i-finance中心坐落的位置,將會是港鐵站、交通交滙處等,以及一些人流旺而租金昂貴的黃金地段。
﹏﹏﹏﹏﹏﹏﹏﹏﹏﹏﹏﹏﹏
【公司檔案】藍籌股東亞早於1918年已在香港成立,更在1920年於中國上海開設首間分行。至於東亞的股份,亦於1930年代開始可以在香港的股票市場上進行買賣。現時東亞位於德輔道中10號的香港總行,於1983年重建開幕,而舊的總行大樓,則建於1935年。
業務發展方面,內地改革開放後,東亞先後在1986及1987年,參與成立中國首間中外合資財務公司及在深圳開設分行,可謂早着先機,並令其以自家品牌拓展的內地業務收入比重,較其他香港銀行為高(見圖一)。此外,東亞於1975年與美國銀行共同推出首張港幣信用卡-東美信用卡;到了1979年,東亞更率先在中國提供外幣信用卡結算服務,而東美信用卡也成為首張可在中國使用的信用卡。
81 :
VC(35825)@2013-07-26 11:35:26東亞銀行(0023.HK: 行情)稱,旗下東亞銀行中國籌建的深圳前海支行於週五開始營業,成為首個重點服務前海深港現代化服務業合作區客戶的內地外資銀行網點。
東亞銀行主席兼東亞中國董事長李國寶在一份聲明中稱,「東亞中國是深圳市以至內地擁有最龐大分行網絡的外資銀行之一,未來將繼續致力參與前海的發展,為香港與內地金融業之合作和創新作出貢獻。」
東亞是首批獲批籌建前海支行的香港銀行,該行於今年初成功發放其第一筆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之後陸續與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前海金融資產交易所簽署戰略協定。
前海跨境人民幣貸款項目此前共有15家香港的銀行簽署總金額20億元的貸款協議,另有兩家深圳的銀行向香港企業提供了6.2億元貸款,令跨境貸款呈雙向流動。
根據管理細則,在前海註冊及實際經營的企業可以從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銀行借入人民幣資金,貸款用途則應在符合國家有關政策的前提下,用於前海建設與發展.前海跨境貸款的期限及利率則由借貸雙方自主確定。
2010年8月經國務院批覆,前海深港現代服務合作區正式出台,在這塊位於深圳西部,面積約15平方公里、相當於五個倫敦金融城的土地上,最受人矚目的是透過中港資金流動的「模擬」資本項目開放。除了離岸人民幣貸款外,貿易投融資、中長期債券發展等金融業務在此地區展開試點。
http://cn.reuters.com/article/ch ... &feedName=chinaNews
進軍前海
82 :
GS(14)@2013-08-01 13:40:36至66%,盈利25億
83 :
greatsoup38(830)@2013-08-10 20:02:422013-08-07 HJ
...
國浩續狙擊26.7元攻防金融市場不斷變化,東亞亦能靈活掌握機會,但無法達到各業務均以平衡增長,例如波動的金融市場實在難以控制盈虧,期內的業績應令人滿意。中國業務借貸的增加,亦反映其資產質素降低,未來的減值壓力較大。此外,市場資金成本上升,未來息差不易擴闊,特別是東亞吸收存款能力較低,將影響貸款的持續增長,業績可能因而放緩。
東亞於2012 年底集資33 億元,核心資本充足比率已達10.7%,期內更升至11.2%,並無集資壓力, 而2012 年的股本回報率為11.9%,期內則降至11.6%,主要因為缺乏出售資產收益,但股盈率仍不吸引。該次集資是因利乘便,既可帶來資金,亦攤薄似在狙擊股權的國浩(053),而國浩近期又再增持權益至15%以上,管理層亦曾增持,只是在弱市中的一種態度,應與管理權無關。
東亞發表業績後股價報升,現價為30.1 元, P╱E 11 倍, 息率3.5%,P╱B 1.12 倍。全年業績可能有雙位數字增長,每股盈利攤薄較大,相信股息增幅遜於去年,因而未來股價升幅將受限制,不應過於樂觀,東亞的賣點是中國業務發展,此賣點已逐漸暗淡,評價較前為低,股價只在有限度上落,但國浩對東亞的興趣仍在,股價如有明顯下降,又將吸引國浩增持,估計其每股資產值26.7 元左右,會是國浩的攻防點。
戴兆
84 :
MrYeung(15476)@2013-12-03 20:23:1123
85 :
MrYeung(15476)@2014-01-24 20:18:0623
86 :
Clark0713(1453)@2014-02-18 15:02:182013年度業績公告
《經濟通通訊社18日專訊》東亞(00023)公布截至去年底止全年業績。期內盈利
66﹒13億元,比市場平均預期之58﹒9億元為高,較2012年同期多賺9﹒2%;每股
盈利2﹒78元,派息68仙。
期內利息收入為250﹒84億元,增加10﹒8%;淨利息收入121﹒67億元,上升
25﹒1%。
該公司將於4月2日以現金派發予3月11日已登記在股東名冊上的股東。(bh)
*有關業績之詳情,請參閱該公司之正式通知
87 :
Clark0713(1453)@2014-02-18 15:25:01 《經濟通通訊社18日專訊》東亞銀行(00023)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於全年業績記
者會表示,本港家族銀行愈做愈少,相信是由於銀行監管愈來愈多,以及愈來愈難與中資銀行競
爭。
至於東亞本身,他指,若有人願意出價達其市帳率三至四倍,或者會考慮出售手上股權。
(zy)
88 :
GS(14)@2014-02-18 16:32:1023
盈利增50%,至43億
89 :
GS(14)@2014-02-19 10:13:3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219/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昨為港銀業績期掀起序幕。該行內地貸款業務因受去年「錢荒」帶動,淨息差在下半財年得以大幅拉闊,令全年勁賺66億元,遠勝市場預期,亦創下該行歷史新高,集團宣布派第二次中期息0.68元。東亞股價昨日急升3%,收報31.35元,刺激其他港銀同升1%至2%。
派第二次中期息0.68元
東亞去年純利升9.2%,市場原本預測會按年略跌,至接近60億元。業務表現「有驚喜」,主要受惠於內地淨息差(NIM)由上半財年2.11厘,大幅增加35點子(1厘等如100點子),至下半財年2.46厘,推動內地業務淨利潤大升16%,至19億元。
副行政總裁李民斌昨於業績會上解釋,由於去年下半年內地銀行同業拆息較高,該行作為淨貸款人,在同業市場拆出的資金因此錄得可觀回報,加上部分貸款的定價得以提高,均對淨息差的表現有利。財務報告中披露,該行去年在內地使用的貸款為1797.94億元,對總貸款組合的佔比達44%,較在香港使用的貸款總額佔比39%更高。
內地使用貸款佔比高於港
目前上海同業拆息(SHIBOR)已從去年高位大幅回落,隔夜及1個月拆息去年6月底一度升逾8厘,昨日已回落至3.3306厘及5.4871厘。李民斌說﹕「現時的拆息水平對淨息差仍有利,但今年在資金成本上可能會有較大壓力。」他說難以估計今年內地淨息差的走向,因須視乎資本市場及存款成本的變化,但估計可與去年相若,保持在2.25厘至2.3厘之間。
內地減值貸款率微升至0.49%
儘管淨息差擴闊,資產質素卻略為惡化,內地減值貸款比率從去年中上升0.06個百分點,至0.49%,整體減值貸款比率為0.39%。李民斌表示,去年上半年以來的不利因素未見改善,製造業面臨出口放緩、工資成本上漲等問題,鋼鐵及其他商品仍然疲憊,對整個銀行業均構成影響。
他說,該行的減值貸款比率較行業平均1%為低,屬可控範圍之內,而下半財年的不良貸款餘額增幅,已由上半財年2.6億元,大減至1億元,「不良貸款應該還會有少許增長,但整體情頗好」。
料內地貸款低雙位數增長
市場關注該行未來會否更側重於內地業務,另一位副行政總裁李民橋表示,跨境貸款雖是該行的業務重點,但去年銀團貸款取得近兩成增長,按揭亦有逾12%增幅,對本地業務依然十分看重。李民斌表示,該行內地貸款業務的目標增幅是高單位數至低雙位數,過去幾年一直保持在相若水平。
明報記者 陳悅
90 :
greatsoup38(830)@2014-02-23 16:19:042014-02-20 HJ
...
東亞業績雖創歷年新高,但股價仍遠低於歷史高價50 元(2007 年底),當時P╱B約2.77 倍,李國寶表示如有買家出價P╱B3 倍至4 倍則考慮出售,現時每股資產淨值27.82 元。這種言論,不一定表示善價而沽。時至今日,願意以高P╱B 收購港銀者恐怕鮮有。至於國浩(053)間中仍在增持,意向不明,亦不一定有意收購,其持貨平均成本低,增持絕不搶高,只是候低吸納而已。對於憧憬併購,看來也是部分人士一廂情願。
戴兆
91 :
GS(14)@2014-03-10 22:53:3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310/news/ea_eaa3.htm
東亞:內地市場大 不憂民資行競爭
2014年3月10日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內地業務發展迅速,已儼然半隻內銀股。中國政府最新一份工作報告表示,鼓勵民間資金進入銀行業,對此,東亞副行政總裁李民斌回應說,不擔心競爭加劇,因為市場之大,「再多兩間民生銀行(1988)都可容納」。他認為,今年內地銀行業挑戰仍是搶存款,東亞中國今年貸款目標增長為高單位數至15%。
李民斌在北京接受訪問時說,內地民資辦銀行,一定要有其特色,要服務其熟悉的範疇。他續稱,做銀行資本需求很大,即使有充足資本,亦非一時三刻可上軌道。
記者追問, 會否與其他民資辦的銀行如蘇寧銀行合作?李民斌回應, 如果蘇寧搞銀行,相信一定會有其特色,至於合作,亦可研究。東亞作為外資銀行,比內銀限制更大,現在隨時再多一批對手落場。李民斌說,毋懼競爭者加入、攤薄生意:「中國市場真的很大,就算多一間甚至兩間民生銀行,都容納得到。」
研推類似餘額寶產品
李預期,今年內地銀行業的挑戰仍然為搶存款,並透露自去年第四季起,銀行爭取存款成本已開始上升。不過,他認為,成本漲與餘額寶這類互聯網金融產品無關,畢竟現時買貨幣基金的資金,僅佔總存款約1%。他補充,互聯網金融產品規模雖小, 但發展得極快,東亞亦不敢怠慢,有不斷提升網站及流動平台的服務質素。
近日有內地銀行推售類似餘額寶的產品,李民斌對此持開放態度,他說,經研究後若覺得可行,可能會自製產品或與其他企業合作。
東亞料今年貸款增15%
東亞於上海自貿區的支行今年初成立,李民斌說,期待具體條例公佈,尤其是在FTA(自由貿易協定)帳戶、促進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及打通離岸人民幣回流渠道等方面的措施。至於東亞中國今年貸款增長,他預期會維持近年步速,有高單位數至約15%。
本港銀行近年接連賣盤,被問到家族在賣盤方面時的取態時,李民斌回應,沒有想過,亦沒有講過,並引述其父親、東亞主席李國寶稱,除非出很高很高的價錢,才會考慮。那麼家族生意交棒是否已順利完成?李民斌笑言:「這個問我父親較好,我們(指李民橋與李民斌兩兄弟)只管做好本份。」
明報記者 毛婷婷
92 :
VA(33206)@2014-04-03 14:02:57香港家族銀行出售潮將持續
12:23
在新加坡華僑銀行提出收購永亨銀行後,業內人士預計,在香港本地銀行業競爭壓力大,息差持續低的情況下,香港家族銀行出售潮或將持續。
回顧歷史,香港首家被收購的家族銀行是永隆銀行。2008年,永隆銀行被招商銀行收購,為香港小型銀行的式微揭開序幕。香港原本4家上市家族銀行中,除了已被廣州越秀集團收購的創興銀行,以及正在收購進行中的永亨銀行,目前還剩下東亞銀行和大新銀行。
香港家族銀行近年發展危機四伏。近幾年,由於香港銀行利率幾乎降至零,小銀行淨息差被嚴重壓縮。同時,在政策調整下,大銀行也進入中小企業貸款市場,令小銀行在這個傳統市場的份額不斷減少,目前,香港的銀行業由滙豐控股、渣打集團等巨頭所把持,對較小型銀行構成了盈利壓力。與此同時,香港樓價持續下跌,香港房屋貸款業務前景已不再像以往那樣樂觀。此外,今年以來人民幣打破單邊升值預期,市場關注香港銀行界向內地放貸的巨幅增長勢頭或將放緩,而在內地經濟放緩的情況下,香港銀行業極易受到較大衝擊,因為可能導致壞賬增多,香港銀行放貸將會更為小心。
麥格理銀行分析師近期發佈報告說,在愈發艱難的運營環境下,類似大新銀行這樣的較小型銀行將面臨更多盈利壓力。
一位香港銀行業分析師指出,目前香港市場對銀行業的監管越來越嚴,在香港申請銀行牌照十分困難,同時部分香港中小銀行的經營狀況事實上並不好,此外,這些家族銀行第一代年事已高或已經去世,而接棒的年輕一代如果不願接棒或無心經營,出售股權套現無疑是一條絕佳出路。
該分析師稱,在當前中國政府推進金融體系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背景下,像大新銀行這樣的香港銀行可成為極具吸引力的進軍中國內地市場的通道。因此,出於以香港為跳板進軍內地市場以及自身打算發展金融業務的考慮,中資行、內地國企以及希望進入內地市場的外資行都對收購香港銀行興趣濃厚。
摩根斯坦利的研究報告稱,預計香港的中小型銀行並購潮還將持續。
東亞銀行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在今年2月舉行的業績發佈會上曾表示,如果有人以3至4倍的市淨率提出收購,則一定會考慮,但必須以股東利益為先。李國寶還透露,已有機構接洽過東亞銀行的收購事宜,仍要留待董事會去決定。但他同時表示,只有在收購出價遠高於當前市值的情況下,該行才會考慮出售。
相對於規模較大且在中國內地市場耕耘多年的東亞銀行,市場對於另一家家族控股銀行——大新銀行的賣盤更為憧憬。
大新銀行董事總經理王祖興在近日的業績發佈會上也表示,不排除有合適機會時審慎考慮賣盤。但是近日大新銀行宣佈計劃供股集資至少1.16億美元則大大降低了市場對其賣盤的預期。
大和銀行分析師的研究報告稱,雖然大新銀行集團仍然是一個重要的收購目標,但短期內被收購的可能性或許低於之前預期。他同時預計,一旦大新銀行集團在內地站穩腳跟,地區競購者對大新的並購興趣將更加濃厚。
有一位銀行業人士因此悲觀判斷,5年內香港家族控股的銀行或消失殆盡。(轉載自證券時報)
93 :
VA(33206)@2014-04-06 12:23:11市場動態:永亨銀行(302)及本地銀行併購投機
by 華富財經 on 2014/04/02 12:00 回應(0) 人氣(376) 收藏(0)
昨日歐洲股市走低,但美股收高。道指升135點或0.82%,至16,458。納指升1.04%至4,199。10年期美國國債息率上升0.01個百分點至2.72%。紐約期油價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報每桶101.4美元而金價跌至1283美元。
永亨銀行(302)宣布,新加坡華僑銀行提出現金要約每股125港元收購所有永亨銀行已發行股份。要約相當於去年年底的每股賬面價值70.6港元的1.77倍。該報價略低於永亨銀行的傳言估值1.9倍巿帳率,或每股134.1港元。
應該指出的是,主要股東,即馮氏家族,已同意接受要約,也將推薦其他股東接受要約。永亨銀行被收購後將被終止上市。
儘管收購價略低於先前預期,我們認為這仍是一個不錯的出售該銀行的價格。按每股125港元,永亨銀行估值為20倍調整後的歷史2013 年盈利。如果不是因為併購,基於12倍巿盈率,該銀行的公允價值將只有74.8港元。
對於馮氏家族,雖然售價並不如創興銀行瘋狂,他們仍於一個好價錢在行業高峰時出售一間本地銀行。該股今天上午變動不大,現造123.2港元,只稍低於收購價。我們認為這是一個良好的水平,讓投資者從股票套現。
繼永亨銀行被收購,剩餘的本地銀行就只有大新銀行(2356)及東亞銀行(23)。鑑於東亞銀行更大的資產規模,成為收購目標的機會較低。大新銀行及其母公司大新銀行集團(440)有一定的投機價值作為併購目標。兩家公司都於今天除權,向股東分配供股認購權。母公司大新銀行集團從事保險業務,及持有大新銀行的多數股權。由於各種因素,比如併購沒有消息及供股,兩者股價已經從2013年10月水平明顯回落。
招商局國際(144):“供股”不吸引
招商局國際,中國主要的港口運營商,提出通過發行強制性可換股證券籌集超過150億港元,令市場感到意外。每持有五股普通股將獲發行一個單位的強制性可換股證券。要注意的是,換股價是非常高的30.26港元,較前收巿價26.65港元有13.5%的溢價。
強制性可換股證券將維期三年。每半年支付一次固定票息。於第1年,分配為年利率8.0%。第2年,年利率6.0%,第3年,年利率4.0%。儘管收益率看來有吸引力,但由於換股價高,我們認為是次“供股”並不是那麼吸引。
權益披露:客戶持有440。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blog ... 27059#ixzz2y4p3iC5x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94 :
VA(33206)@2014-05-02 12:33:16欄名:業務狀況
《經濟通通訊社2日專訊》東亞銀行(00023)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出席周年股東會時被股東問及,有沒有洽談賣盤,又指若有賣盤消息對股價有幫助。李國寶未有正面回應,但指出在公司有超過40年,未曾趕走一個客戶,都會和他們商討。
95 :
VA(33206)@2014-05-02 12:34:04高招
即係點呀,寶Baby...
96 :
GS(14)@2014-06-09 18:47:5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09/news/ec_goc1.htm
東亞櫃員機 停頓5小時
2014年6月9日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電腦系統昨故障,令自動櫃員機、網上理財及電話理財等服務全線暫停近5小時。東亞銀行表示,昨凌晨1時起測試後備系統,原定早上8時半恢復服務,但因遇見「不可預見」的技術問題,所有服務延至昨午1時16分恢復正常。
有市民昨早在荃灣東亞銀行櫃員機提款,輸入密碼後屏幕出現暫停服務字樣,另有櫃員機被告示封屏幕,稱機件故障暫停使用。石硤尾分行的櫃員機亦出現暫停服務畫面,並貼出告示稱系統更新,服務將在凌晨1時至早上8時暫停,但服務在8時後一直未恢復。
東亞銀行的客戶服務熱線一度暫停服務,網上理財亦一度未能登入。東亞稱事件不涉黑客入侵,對客戶造成不便致歉。
97 :
GS(14)@2014-08-01 16:46:4623
盈利增17%,至26.5億
98 :
greatsoup38(830)@2014-08-10 02:06:212014-08-07 HJ
東亞欠催化劑難大升
東亞銀行(00023)李國寶安排兒子接班,已與股東及董事會取得默契,則年初表示如有買家出價P/B 3至4 倍可以出售之說,只是戲言。事實上,股本回報率11.2%,怎會吸引財團搶購。國浩(00053)一直持貨,亦只是逢低吸納。
東亞上半年盈利35.8 億元,同比增長6%,每股盈利1.48 元,只增3.5%,是以股代息所攤薄,中期息維持每股43仙,與上年相同,派息總額則升2.77%。
集團貸款升8.3%,客戶存款升4.6%, 貸存比率由70.1% 升至72.1%, 利息淨收入增10.2%, 服務費及佣金淨收入增8%,連同交易利潤及其他收入,非利息收入增11.5%,經營總收入增10.6%,經營支出增8.5%,經營盈利增13%,貸款及墊款減值損失增加75.3%至3.19億元,出售資產淨額增10%,重估投資物業盈利減少64%至1.15億元,應佔聯營公司業績跌18.2% 至3.09 億元,稅前盈利只增2.2%,而稅項減少11%,東亞應佔純利只增6%。
香港業務貸款增8.8%,存款增7.3%,息差較去年下半年收窄19個基點至1.79%,是存款競爭較為激烈所致,零售銀行增長為各類之冠,私人貸款增17.3%,按揭貸款增17.8%,於新登記按揭市場佔有率由4.9% 升至5.6%,稅前盈利增14.6% 至7.84 億元,企業銀行的貢獻跌4.4% 至13.61億元,但仍是各類貢獻的較佳者。
內地業務貸款升2.2%,存款只升2%,貸存比率68.3%,息差跌至2.22%。將業務重點由擴大貸款轉為協助客戶安排離岸貸款,為擔保而開立備用信用證餘額較上年底增加27.9%,帶動手續費及佣金收入淨額按年上升37.5%。期內減值貸款比率由0.49% 升至0.74%,是政府加大對影子銀行活動規管對商界帶來連串影響。內地業務提供的稅前盈利為15.4億元,同比增長25.1%。
成本對收益比率偏高
東亞的中期業績,焦點在於內地業務策略的轉變,致力於跨境的離岸貸款,使淨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增加。
東亞現價33.3元,P/E約12倍,息率3.3%,P/B 1.16倍,平均股本回報率11.2%,是一般水平,無特殊吸引。本港的銀行股,如無併購憧憬表現難以突出,東亞已是其中較穩健者。過去優點是可看好內地的增長,惜一度受阻,現再復增長,但不宜太樂觀,缺點是成本對收益比率依然偏高。比較上,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仍能上升至11.6%,儘管如此,股價仍無推動力,只宜間中炒上落。
戴兆
99 :
GS(14)@2014-09-07 02:18:10同三井分作
100 :
greatsoup38(830)@2014-12-16 14:09:26$6b buy PrimeCredit
101 :
greatsoup38(830)@2015-02-13 01:29:55增長2%,至44億
102 :
greatsoup38(830)@2015-02-15 18:38:5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13/news/ec_ech1.htm
東亞內地客拖數茘1.7倍
放貸策略受質疑 管理層:壞帳續浮現
2015年2月13日
【明報專訊】內地經濟放緩對本港銀行業的影響逐步浮現,本地最積極在內地放貸的東亞銀行(0023),去年內地客戶逾期貸款激增1.7倍,旗下東亞中國減值撥備率從上半年的0.74%大增至1.32%;因此,純利增長雖然優於預期,但市場仍關注其資產質素。管理層則預言,今年將繼續有壞帳浮現,而淨息差會持續受壓。
相關分析
更多
東亞銀行去年內地使用貸款總額達1892.07億元,佔總數42.7%,且較香港使用的1870億元略高。不過逾期3個月以上的客戶墊款,則以內地客戶為主,達到17.84億元,佔總逾期貸款85%,拖累該行逾期貸款總額大增1.27倍。東亞中國的減值撥備率因此大增至1.32%,導致整體比率亦增至0.62%,遠高於香港同業的0.43%。東亞昨天股價收市升0.5%,報32.35元。
逾期貸款 內地客佔85%
東亞銀行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李民斌透露,新增的不良貸款主要來自一個酒店客戶,該筆貸款達4.8億元人民幣,但他表示,有信心可在今年追回這筆貸款。
不過,有歐資基金分析員稱,即使撇除這筆貸款,逾期貸款仍較2013年大幅增長,反映東亞中國的資產質素欠佳,按內地1月份疲弱經濟數據,估計今年上半年的情仍會惡化。「東亞的成績給予市場警號,中小型內地銀行或在內地業務佔比較重的本地銀行,例如大新(2356),去年的資產質素會變得很差。」
受惠成本控制理想,該行去年純利微增0.7%至66.61億元,此前市場預期為下跌,而末期息維持每股0.68元不變。美銀美林的報告指出,東亞的成本收入比下跌至54%,而非利息收入上升12%,兩點都令市場驚喜,但信貸成本遠高於2013年水平,而不良貸款亦顯著上升,東亞中國的貸款質素令人憂慮。
去年純利近零增長 仍勝預期
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李民橋則預期,今年的信貸成本仍會上升,壞帳會陸續浮現,淨息差亦會受壓。但他認為,內地信貸周期可能將會逆轉,人行政策開始放鬆,而內地仍有不少企業到海外擴張,內地業務的增長空間仍然很大,因此估計該行今年貸款增長仍有單位數字升幅。
淨息差續受壓 恐影響派息率
去年東亞的貸款總額上升9.4%,增幅較存款總額的2.5%高,而存款成本增加,加上去年底人行宣布不對稱減息,導致淨息差收窄至1.77%。有中資投行分析員稱,估計今年人行仍會再減息,若東亞無法吸納低成本的存款,淨息差將繼續收窄,有可能影響派息比率。
明報記者 廖毅然
103 :
greatsoup38(830)@2015-02-15 18:39:0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13/news/ec_ech2.htm
李國寶:訴訟無阻配股
2015年2月13日
【明報專訊】面對監管機構日益嚴謹的資本要求,東亞銀行(0023)擬配股予三井住友以提升資本充足率,交易未成事,卻被對畄基金股東Elliott反對,更鬧上法庭。但東亞銀行表示,會堅持進行配股交易,並會繼續考慮以各種形式集資。
相關分析
更多
斥Elliott做法錯誤
東亞銀行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表示,Elliott的做法是錯誤的,並深信配股計劃不會因案件而受阻,有信心可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配股。
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李民斌更稱,Elliott的做法有點偏激,因為配股是上市公司常用的集資方式,而且這次配股的作價將會與市價相近,對所有股東都公平,如果Elliott以股權被攤薄為由反對配股,可在二手市場增持。
回應狙擊說法 稱不知對方目的
至於Elliott質疑東亞沒有急切的集資需要,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李民橋則指出,即使完成這宗配股,要滿足《巴三》的要求仍要集資,該行會檢視旗下非核心資產,有必要時會考慮再配股。去年東亞的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為11.8%,較2013年上升0.4個百分點。
由於Elliott持有東亞第二大股東國浩(0053)9%股權,以致Elliott的行動惹來國浩再狙擊東亞的說法。李國寶則指出,他完全不知道他們的想法,重申對是否賣盤一向持開放態度,但暫時未有人與他接觸。
104 :
greatsoup38(830)@2015-03-20 10:21:4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319/news/ec_eca1.htm
不理訴訟 東亞完成配股三井
變身大股東 攤薄國浩佔比 2015年3月19日
【明報專訊】毋懼對基金Elliott攪局,東亞銀行(0023)昨晚落實向三井住友銀行配發新股,籌集66億元以補充營運資金。配股完成後,三井住友的持股比例將增至17.5%,而西班牙CaixaBank及國浩的股權將被攤薄,三井住友一躍成為第一大股東。
雖然是次配股沒有受該行與Elliott之間的法律訟訴而影響,但據悉案件將依時在5月份進行聆訊。Elliott發言人昨晚回覆稱,留意到東亞銀行的公告,但相關法律行動將繼續進行。
Elliott:法律行動繼續
東亞銀行與去年9月宣布有意向三井住友配股,引來基金股東Elliott不滿,Elliott要求東亞董事會交出配股決定的內部文件,雙方交涉多次無果,最終對簿公堂。但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上月曾表示,配股行動不會受案件影響。
該行昨晚宣布,與三井住友銀行訂立了認購協議,該行將向三井住友配售2.226億股新股,認購價為每股29.5576元,較昨日收市價29.40元溢價約0.54%。配股完成後,三井住友的持股比例增至17.5%,而西班牙CaixaBank及國浩的持股比例分別攤薄至16.45%及13.22%,意味三井住友由第三大股東變為最大單一股東。
監管要求增 稱配股助擴資本實力
認購所得款項總額約為65.8億元,將用以加強資本實力,從而支持業務發展。昨晚該行發公告前,副行政總裁李民橋會見傳媒,並表示對目前的資本狀感到滿意,但會繼續密切留意資本情,尤其現時監管機構要求日增。金管局周一指定5間銀行為「具本地系統重要性認可機構」,分階段提高它們的資本要求,而東亞銀行正在此列。
對於近期有小量銀行提高H按息率或入場門檻,李民橋表示,該行仍有做H按,而暫時只見部分小型銀行調整策略,該行會繼續密切監察市場狀。
下季推網上P2P平台及購物平台
東亞銀行昨日同時宣布,預計將在第二季推出網上P2P平台及購物平台,客戶將可以在該行的應用程式內進行匯款、購物、付款等。
李民橋又指出,擬在3年內把全港89家分行全面翻新,推進無紙化及數碼化,以減少開支及吸引更多年輕客戶群。
明報記者 廖毅然
105 :
GS(14)@2015-04-09 09:50:33place to 三井住友銀行
106 :
GS(14)@2015-04-17 02:13:46微眾銀行戰略協議
107 :
GS(14)@2015-04-17 14:39:2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17/news/ea_eab1.htm
東亞成騰訊微眾銀行伙伴
2015年4月17日
【明報專訊】騰訊(0700)有份投資的微眾銀行,去年12月成為內地首間獲批開業的民營銀行後,積極找尋合作伙伴。繼2月份宣布與華夏銀行聯手後,昨日東亞銀行(0023)亦公布,旗下東亞中國與微眾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合作範圍包括互相介紹客戶,發展信用卡及個人貸款等業務。
互相介紹客戶 發展信用卡及私貸
東亞發言人稱,網絡金融是大勢所趨,與微眾銀行合作,可突顯東亞中國的優勢,相關的零售銀行業務比重,亦可望逐步回升。今次微眾銀行首次找港資銀行合作,微眾銀行發言人表明,因東亞中國在內地的業務,能與自身業務配合。不過,由於現時尚在起步階段,要待銀監會批准相關業務,故暫時未能公布有何產品及服務提供,但日後不排除與包括外資銀行在內的銀行合作。
實際上,內地去年批出5家民營銀行牌照後,騰訊的微眾銀行算是「領頭羊」,年初時更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親自到訪。至於,阿里巴巴的聯營公司螞蟻金服有份投資的浙江網商銀行,則預計今年中正式開業,步伐稍慢過微眾銀行。其他民營銀行雖在今年已獲准開業,但暫時未見有太大進展,只見溫州民商銀行於3月下旬,完成一筆30萬元的人民幣貸款(見表)。
分析:成中介人 微眾定位清楚
有中資行分析員認為,網上金融及民營銀行發展前景大,但現時因未知微眾銀行與東亞及華夏具體的合作計劃,只認為一開始時的規模不會太大,「其實騰訊的微眾銀行定位很清楚,他們只是要成為一個中介人,利用自身龐大客戶優勢,為銀行介紹生意,估計相類似的合作會愈來愈多。」
108 :
GS(14)@2015-05-13 12:26:2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13/news/ec_ecc1.htm
基金興訟反對配股 東亞稱按金管局要求
2015年5月13日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去年9月宣布有意向三井住友銀行配股,引來美國對基金股東Elliott不滿,Elliott要求東亞董事會交出配股決定的內部文件,早前更對簿公堂,有關申請昨在高院處理。Elliott一方指東亞一直財政健全,根本毋需進行配股。東亞一方反駁,金管局早前去信建議東亞要主動增強銀行對抗外來環境轉變的抵禦能力,東亞遂決定進行配股,以增加資本要求。
Elliott一方昨要求法庭在案件正式開審前,下令東亞披露相關內容文件,法官聽罷雙方陳辭後押後裁決。
Elliott一方指,配股並無實際需要,反而加強了李氏定族在東亞的權益,間接影響其他股東的權利;而且東亞作為上市公司,Elliott一方認為法庭有必要下令東亞披露有關內容文件,好讓Elliott作進一步調查。東亞一方則反駁,金管局曾去信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要求東亞增加資本要求,抵禦日後可能發生的外在環境轉變。
不過,東亞今年3月中落實向三井住友銀行配發新股,籌集66億元以補充營運資金。配股完成後,三井住友的持股比例將增至17.5%,而西班牙CaixaBank 及國浩的股權將被攤薄,三井住友一躍成為第一大股東。
【案件編號:HCMP 125/15】
109 :
greatsoup38(830)@2015-08-04 01:59:49盈利降1成,至23億
110 :
greatsoup38(830)@2015-08-04 17:10:4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04/news/ec_eca1.htm
東亞內地壞帳率急增 股價挫 李民斌﹕下半年仍將高企
2015年8月4日
【明報專訊】內地息差收窄及壞帳趨增,拖累了北上搵銀的香港銀行。東亞銀行(0023)公布半年賺33.54億元,按年跌6.3%;每股派息按年減少11.6%至0.38元。內地分部東亞中國減值貸款比率更由去年同期0.74%茘至2.65%,集團表示,下半年情將持續困難,預料壞帳比率將繼續升高。
東亞昨午公佈業績,其後股價即跌,收市報30.7元,跌2.2%。內地業務拖累下,集團凈利息收益率(NIM)按年跌0.08厘至1.71厘。東亞中國NIM按年跌0.27厘至1.95厘。東亞副行政總裁李民斌表示,內地半年內三次減息,加上存款利率上浮,導致集團息差縮水。集團上半年凈利息收入約61.86億元,與去年大致相若。他續稱,下半年息差仍然有壓力。
3次減息致息差縮水
內地資產質素變差,導致集團貸款減值損失按年狂升1.45倍,由3.19億增加至7.82億;而集團未扣除減值損失之經營溢利,按年減少5.4%至40.79億;同時,扣除減值損失後,則大跌17.4%至32.97億。
內地減值貸款率急茘至2.65%
另外,集團減值貸款比率,由去年同期的0.44%茘升至1.03%;東亞中國的減值貸款比率更是由去年同期的0.74%狂茘至2.65%,即使與去年底的1.32%相比,也是增速驚人。
與此同時,集團的撥備覆蓋率卻下挫,由去年上半年的60%跌至下半年的50%再跌至現在的36%。
李民斌表示,內地經濟放緩,很多行業都面臨壓力,集團壞帳主要來自酒店、批發零售 、製造業、房地產等行業。
料收緊貸款 增風險控制力度
李民斌指集團上半年已經收緊貸款,下半年會繼續增加風險控制力度。但他指出,壞帳比率仍會維持在高位,只是增幅會放緩,惟集團逾九成壞帳設有抵押,都是房地產抵押物。被問及未來是否有可能追返條數,並且回撥。他指已經增加相關人手,但具體結果要看執行。
星展:變賣抵押品 「有價無市」
星展唯高達中國銀行業分析師陳姝瑾表示,東亞中國的減值貸款比率若達到2.65%,已遠超內地銀行水平。今年一季度內銀平均壞帳率為1.3%,第二季度推算仍低於1.5%。至於是否有機會追數並回撥,她指追回多少損失與資產抵押率有關係。
但是,隨覑內地房地產價格下挫,抵押的房產可能已經跌價,若多家銀行同時放售,更可能出現「有價無市」的情。
明報記者 顧冷冰
111 :
greatsoup38(830)@2015-08-04 17:11:1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04/news/ec_eca2.htm
李國寶:從未想過賣盤
2015年8月4日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主席李國寶近年逐步交棒予兩名兒子,昨日業績會上大部分問題亦由他們解答,惟在昨日被問及會否出售東亞,李國寶卻親自開口,否認有賣盤打算。至於早前配股惹來基金Elliott的訴訟,集團則表示事件已經解決。
李民橋:配股訴訟已解決
今年3月,東亞落實配股2.2億給日本三井住友銀行,美國對畄基金Elliott Management入稟高等法院,質疑此配股決定對小股東不公,要求東亞披露相關配股文件。昨日執行董事兼副行政總裁李民橋稱,事情已經解決。
李民橋表示,集團一開始認為文件為機密,因而拒絕提供。但後來法庭判決要東亞披露文件,便由雙方律師溝通。
李民橋又稱,等雙方溝通完需要披露的具體文件後,就會提供給對方,事情也就結束。他相信,事件對於集團無不利影響。
內地轉介港業務無放慢
雖然內地增長放緩,但李民橋強調,內地轉介到香港的業務並未放緩,且增速頗快。集團的財富管理資產(AUM),目前有三成來自內地客戶,去年僅兩成多,未來希望更多為內地客戶服務,明年內地客戶比重望可增加至四成。他又指大時代以後,私人銀行客戶對於股票等資產需求明顯增長,服務趨向多元化。
112 :
greatsoup38(830)@2015-08-10 01:51:082015-08-06 HJ
東亞績差只宜候機短炒
東亞銀行(00023)較早進軍中國市場,已是內地最多網絡的外資銀行之一,也曾成為利潤增長點。時移世易,去年起受呆壞賬所累已現逆轉,今年上半年所受壓力更大,內地業績暴跌53.7%,整體業績報跌,中期息也下降,表現令人失望。
東亞上半年盈利33.54億元,較去年度同期的35.8億元減少2.26億元或6.3%,每股加權平均盈利1.28元,則減少13.5%,是配售2.22億股新股予三井住友銀行,以及以股代息所攤薄。中期息每股0.38元,較去年度同期的每股0.43元減少11.6%,因股數已增11.2%,實際支付股息只減0.7%至9.94億元,股息比率由28%升至30%。
經營收入按年跌5.5%
東亞上半年貸款增2.3%,存款增0.6%,貸存比率由74.8%升至75.7%,息差收窄8點子,至1.71%,淨利息收入減少1%,服務費及佣金收入淨額增加2.1%,外幣買賣及外滙掉期虧損6.01億元(上年同期虧損6800萬元),交易用途證券盈利由8000萬元增至2.77億元,衍生工具淨盈利由4.93億元降至2.63億元,其他經營收入增加22%,至4.1億元,主要來自租金收入及保險業務淨收入。非利息收入共減14.9%,至25.13億元,佔經營收入28.9%,去年度同期佔32.1%。
經營收入為86.99億元,按年跌5.5%,經營支出跌5.6%,至46.2億元,主要是員工成本下跌6.3%,以及修訂固定資產使用年期使折舊支出減少,使成本收入比率由53.2%降至53.1%,若撇除內地業務的營業稅等,應為49.5%,雖略為改善,仍是較高水平。
經營盈利跌5.3%,至40.79億元,貸款及墊款減值損失增加144.8%,至7.81億元,佔總貸款比率由0.62%升至1.03%,主要是為內地業務提撥準備6.84億元,較去年度同期增加5.16億元(307%)。
出售固定資產盈利1.12億元,重估投資物業盈利增加2.25億元,至3.4億元,應佔聯營公司業績減少17.8%,至2.54億元,稅前盈利實減9.5%,至40.58億元,稅項減少24.3%,是遞延稅項影響,計及非控股權益,東亞應佔盈利減少6.3%至33.54億元。如考慮期內出售物業及投資物業增值較多作出調整而比較,則稅前盈利應跌17.5%。
期內配售予三井住友集資65.7億元,又收購安信信貸按揭貸款組合約60億元,使住宅物業貸款較去年底增長達20.5%,亦成為整體貸款增長的主要來源,撇除此因素,貸款增長小於1%。
未來看重非利息收入
香港貸款增2.9%,存款增3.3%,仍以零售銀行為主。內地業務去年業績已下跌,為貸款減值所累,上半年為此減少貸款1.3%,存款亦減1.1%,而息差收窄23點子至1.95%,但貸款減值更多,幸而不良資產的96.6%均有抵押,畢竟也需要作出準備。期內獲准於上海自貿區開展分賬核算服務,可向客戶提供一站式境內外融資服務,協助客戶降低整體資金成本,待該模式取得成效後,計劃拓展至內地其他自貿區分支行;並與前海微眾銀行簽訂合作協議,東亞亦開展信用卡分期付款、車位貸款及合作汽車融資等,內地放寬貸存比率上限,有助淨息差改善,但監管及合規成本上升,以及資訊科技投放增加。下半年成本將會增加,未來將着重於非利息收入。
東亞配售新股予三井住友,是一石二鳥,既鞏固友好股權以加強控制,目前李氏家族、三井住友及西班牙Caixa共持股權37.5%,遠高於似潛在敵意收購的國浩持有13%,如無意外已不擔心敵意收購。集資亦有利於資本充足比率,總資本比率由去年底16.7%升至17.6%,一級資本比率由12.5%升至13.8%,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由11.8%升至13.2%。東亞近年已有多次配售紀錄,計及以股代息,東亞發行的股份,已由2013年底的22.9億股,增至26.16億股,增幅為14.2%,7年來中期息每股減派11.6%,看來東亞對業績及資本充足率仍有戒心。
東亞現價30.2元,往績P/E11.1倍,息率3.67%, P/B1.01倍,平均權益回報率約9.2%,未符理想,預期今年P/E上升息率下跌,但跌至每股脹面資產淨值(29.93元)即有支持,事實上亦相當超賣,稍作反彈是技術調整,往後的表現只宜候機短炒。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東亞績差只宜候機短炒
113 :
greatsoup38(830)@2015-08-11 17:28:2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11/news/ea_eac1.htm
對畄基金Elliott 逾億增持東亞
2015年8月11日
【明報專訊】近年活躍港股的「新壞孩子」、美國知名對畄基金Elliott Capital近日頻頻增持東亞銀行(0023),向李國寶家族施壓,據聯交所資料,該基金上周以逾億元增持,令持股量升至5.12%,身影已「浮上水面」。
持股升至5.12% 第四大股東
資料顯示,Elliott於上周二以平均每股30.53元增持東亞348.64萬股,合共斥資約1.06億元,令持股量增至約1.34億股,佔5.12%。由於該基金於今年2月曾披露只持有東亞約2.5%股權,但這次增持前,持股量已達到4.99%,估計該基金在這半年內已密密增持。
不過,與其餘大股東相比,Elliott增持東亞可能有不同的用意,因為該基金近月與東亞對簿公堂,針對東亞早前配股予日本三井住友銀行的交易,認為交易入稟香港高等法院要求東亞披露與配股相關的文件。法院最終於6月宣布,東亞須向Elliott披露相關文件。
正與東亞對簿公堂
對於Elliott增持東亞,東亞銀行發言人表示不評論。Elliott發言人亦表示對持股量沒有補充,但強調期待有關訴訟的進展。
事實上,除了Elliott外,東亞的其餘股東近月亦有增持。三井住友於3月份一躍而成大股東,持股量達17.5%,西班牙CaixaBank及國浩集團於同一時間亦增持東亞,持股量分別達17.17%及14.15%,而Elliott則成為第四大單一股東。
114 :
Louis(1212)@2015-08-21 09:51:15《復牌公告》國浩(00053.HK)附屬百億人民幣售京項目
2015年8月21日 02:10:45 a.m. HKT, AAFN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508201194_C.pdf
國浩集團(00053.HK)公布,持股65.2%新加坡上市附屬國浩房地產,向中國信達資管出售北京東直門物業發展項目全部權益,現金總代價105億人民幣(約127.3億港元)。
交易預期產生純利15.8億人民幣(約19.1億港元)。所得款項淨額將用作償還國浩房地產之債項及一般營運資金。
公司股份申請周五(21日)恢復買賣。(de/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115 :
GS(14)@2015-09-23 01:07:2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22/news/eb_ebd.htm
標普降東亞評級至「負面」
2015年9月22日
【明報專訊】中港經濟下行風險加劇,銀行業成為其中一大「重災區」。評級機構標準普爾發表報告,將東亞(0023)及其子公司東亞中國的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標普亦強調,若未來兩年中港經濟下行風險繼續增加,將會再度下調東亞的評級。
憂內地風險增 三分一機會再下調
標普報告指出,東亞系正面臨其主要市場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經濟下行風險逐步增加的局面,認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可能,經濟狀繼續惡化以至東亞未來兩年,無法維持現時信用狀,因為將東亞及東亞中國的評級,從早前的「穩定」下調為「負面」。不過,標普暫時分別維持東亞系長期和短期發行人信用評級為「A級」和「A-1級」,報告揭示稱雖然現時東亞系面臨盈利壓力,但集團的資金仍處於充裕的水平。
此外,報告表示在是次降級之後,標普仍將在未來兩年內,如果內地和香港的風險升級,該行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性會再度下調東亞系評級。報告解釋稱,內地風險加劇可能會體現在非金融和非公共行業的信用風險增加,香港則更需要關注樓價或繼續上升,令經濟結構不平衡局面惡化。另報告亦稱會關注東亞系在內地銀行業務的增長會否大幅高於香港,若在內地的貸款比例大增,改變了早前預期較為穩定的中港兩地貸款組合,亦可能會對推動標普繼續下調東亞評級。
116 :
GS(14)@2015-10-01 12:49:5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01/news/ww_ww3.htm
美對畄基金Elliott再增持東亞
2015年10月1日
【明報專訊】美國對畄基金Elliott Capital再度增持東亞銀行(0023),於上周三以每股平均26.183元,增持東亞約117萬股,合共斥資約3055萬元;Elliott於增持後其持股量增至6.02%,繼續是該行第4大單一股東。
Elliott早前認為東亞配股予日本三井住友銀行的交易不透明,入稟香港高等法院,法院在6月宣布,東亞須向Elliott披露配股相關文件。
117 :
GS(14)@2015-10-25 03:19:2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4/news/ww_ww3.htm
東亞出售東盛證券
2015年10月24日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公布,於昨日向永豐金控旗下永豐金證券簽訂協議,向其出售證券公司東盛全部已發行股份,及將東亞證券(台灣)併入永豐金證券,擬出售台灣證券業務的全部已發行股份。東亞昨收市升0.65元,收報29.45元。
118 :
GS(14)@2015-10-25 13:49:54賣出東盛證券業務予永豐金
119 :
greatsoup38(830)@2015-12-07 00:34:0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205/news/ww_ww2.htm
【明報專訊】東亞銀行(0023)的第二大股東西班牙商業銀行(CaixaBank)公布,將所持有的全部17.24%東亞銀行股權,連同墨西哥一間銀行的全部9.01%股權,全數售予母公司,作價約26.5億歐元(約29億美元),其中約20億歐元會以股份支付,餘下的約6.5億歐元,則以現金支付。
CaixaBank預計,交易將於明年首季完成,完成後該行的核心資本比率將由11.6%,增至11.7%。
120 :
GS(14)@2016-01-19 22:16:31整合股權
121 :
Louis(1212)@2016-02-05 12:12:53美資大鱷狙擊李國寶家族 要求每股60元賣東亞 Elliott或聯手國浩逼宮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6-02-05]
http://paper.wenweipo.com/2016/02/05/FI1602050007.htm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婉玲)美資對沖基金向東亞銀行(0023)主要股東李國寶家族發難。持有東亞銀行7%股權的國際知名對沖基金Elliott Capital昨向該行股東發出信函,批評現時東亞銀行管理層的管理水平,股東回報遜於同業,促請董事會以溢價1.85倍即每股60元出售銀行。Elliott或會與一直覬覦東亞銀行控制權的國浩集團合作,引爆東亞銀行新一場股權爭奪戰。
曾經在華僑銀行收購永亨銀行之時發難的Elliott,昨向東亞股東發信,指東亞銀行股東長期以來只獲得差勁的回報,自1997年以來總年化回報(TAR)僅為2.7%,反觀其他領先的香港上市銀行自1997年以來TAR為8.6%;家族營運的香港上市銀行自1997年以來TAR為12.8%。
批評管理水平及回報低
Elliot認為,這種長時間的遜色表現歸咎於東亞銀行長期的管理不善,以及現任高層管理團隊的固步自封。這些因素都以犧牲東亞銀行獨立少數股東的利益為代價,並且導致該行無法符合所有股東的利益,以對其市場價值實現合理溢價的方式出售。
信中又提到,董事會由2007年起以「戰略」目的為由,連續使用一般性授權選擇性地向凱克薩銀行和三井住友銀行配售新股,協助保持該行現任管理層的地位,導致東亞銀行長期表現遜色。
Elliott提出方案,指過去本港銀行賣盤價一般為賬面值的兩倍,相等於每股東亞股份以60元出售,高於目前股價185%,相信東亞的規模及品牌對有意將其銀行業務擴展至大中華區的潛在收購者具有吸引力。
東亞銀行昨收報21.8元,升4.057%,成交額約1.15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Elliott在信中特別提到,東亞銀行於上月19日已宣佈廢除跟擁有17.2%股權的凱克薩銀行所簽訂的長期鎖定協議,而凱克薩已經有條件地同意僅以每股24.25元將其所持東亞銀行股權出售給其母公司Criteria。Elliot指,凱克薩和Criteria現在有機會選擇接受替代收購要約,以明顯較高的價格出售其東亞銀行股權。
凱克薩銀行取態成關鍵
根據東亞銀行目前主要股東的股權分佈,李氏家族陣營合共持股20.8%,仍居第一大股東地位。然而多年來,國浩集團一直虎視東亞銀行的控制權,多度增持股權至目前的14%,若Elliott與國浩聯手合作,則雙方股權合共達21%,則超過李國寶陣營,以0.2%之微,成為第一大股東。
不過,東亞銀行曾向三井住友銀行配售新股,令三井住友持股17.2%,三井住友可被視為李國寶陣營的「朋友」,必要時李氏家族可向三井住友求救,鞏固家族地位。但上月東亞銀行與凱克薩銀行廢除的長期鎖定協議,目前持股同樣是17.2%的凱克薩銀行的取態就非常關鍵。若Elliott、國浩將槍頭一致對準李國寶陣營,只要再購入凱克薩股份,而Elliott也是凱克薩銀行的股東,成事機會極大,屆時即使李氏家族有三井住友助一臂之力,第一大股東的地位恐怕都「凍過水」。
截至昨晚8:30本報截稿止,東亞銀行未有回應。
122 :
GS(14)@2016-02-05 16:23:04呢個基金不易退
123 :
GS(14)@2016-02-15 15:38:26考慮出售卓佳及3個董事退任
124 :
GS(14)@2016-02-15 15:41:55盈利降3成,至35億
125 :
greatsoup38(830)@2016-02-15 21:40:382016-02-12 HJ
基金狙擊 東亞難撼
美對沖基金Elliott致函東亞銀行(00023)股東,表示東亞應尋求適當溢價賣盤,為股東創造合理價值;東亞反駁指基金短視,僅為自身利益出發。東亞股價曾為此急升9%,新春開市恒指急跌,其股價只跌1.5%。
Elliott認為東亞合理價約60元,這是按其6月底賬面值2倍計,當時東亞股價只是21元水平,言論對股價有一定刺激。事有湊巧,上月東亞公布,策略投資者西班牙Caixabank把所持17.2%股權於集團內部轉讓,引發更新策略投資協議。
Caixabank原來承諾一旦東亞接獲收購建議,將遵從東亞董事會的決定;股權轉讓後,新持有人將不再承諾,東亞亦已同意。此事令人憧憬新持有人Criteria的投資意向可能與東亞董事會並不一致,或將影響東亞控制權,基金此時策動攻勢,刺激股價上升。
市場推測,Elliott藉此推高股價,希望獲利回吐。未來變化尚難肯定,就短期表現看,應不易成功。
由於李氏家族持有東亞股權不多,一直與三井住友及西班牙銀行合作,兩者分別佔17.5%及17.2%。東亞董事會20人,其中三井去年委派一人入局,西班牙銀行並無席位,其餘19人均為李氏家族及其友好,3名執行董事為李國寶三父子。李氏家族近日曾增持,董事會成員(不計三井住友)持股約9.24%;最近資料顯示李氏家族及相關人士持股20.8%,連同三井及西班牙銀行視作一致行動人士,已控股55.5%,外人難以挑戰控制權。
國浩(00053)早已持有東亞約14%,市場早已視為狙擊者,但一直未有動靜,看來亦已知其控制權難以動搖,索性持股作長線投資。
縱然提購不易獲接納
對沖基金持股7%,致函東亞股東只能使股價稍好,是否再有其他部署,有待觀察。表面上,國浩的14%股權可以拉攏,即使加上西班牙銀行亦不過38.2%,李氏家族及三井住友仍持股38.3%,似乎其他股東持股23.5%是雙方拉攏對象,但這是後話。
市場期望基金帶頭對東亞控制權作出狙擊,東亞現時市值600億元,如每股值60元計,市值1580億元,何人出價是問題。以現時經濟狀況,是否有人牽頭提出收購存在疑問,李氏家族是否願意出售是另一問題。縱然有收購建議,東亞董事會相信也不會接納。
即使持有10%東亞股權可以要求加入董事會,亦不能改變董事會的陣容,所以國浩持股14%多年,亦無要求加入董事會,因為加入與否並無意義,況且基金持股只有7%。
東亞已與三井住友合作多年,應有默契,李氏此安排不易拆解,基金搞事,只能刺激董事會致力於加強管理及經營,礙於形勢,亦非隨意可以發展。東亞率先進軍中國市場,亦有過相當表現,時移世易亦難以獨善其身。2013年於中國資產佔47.6%,獲稅前盈利32.8%;2014年中國資產仍佔47%,稅前盈利只佔29.8%;去年上半年中國資產佔43.4%,稅前盈利只佔19.5%,按年挫48.6%,主要是貸款減值所累。
去年中期,東亞盈利跌6.3%,每股盈利跌13.5%,股息跌11.6%,下周公布全年業績,展望平平。昨天股價跑贏大市,看來市場對沖基金活動仍有憧憬或認為P/B偏低,預期業績對股價有一定影響,對於基金的動向不能期望過高。
?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基金狙擊 東亞難撼
126 :
greatsoup38(830)@2016-02-23 14:33:232016-02-17 HJ
東亞僅宜投機短炒為上
東亞銀行(00023)公布去年業績,市場已有心理準備認為平平,結果仍遜預期,升後回軟,表現亦遜於同業,展望今年經營環境不會明顯轉好,隱憂仍在。
去年東亞盈利55.22億元,下降17.1%,每股盈利1.95元,按年跌28.3%,已派中期息,每股0.38元, 將派第二次中期息0.5元,全年股息0.88元,按年跌20.7%,股息比率由39%,升至42%。去年曾配售新股予三井住友銀行2.23億股及以股代息6600萬股所攤薄,因而每股盈利跌幅較大。
東亞整體貸款下跌0.4%,客戶存款減少1.4%, 貸存比率由74.8%升至76.4%,淨息差由1.78%收窄至1.66%,淨利息收入下降5.8%,服務費及佣金收入淨額下跌1.1%,交易溢利大減73.7%,其他收入增48%,非利息收入實跌7.7%,經營收入實增6.4%,經營支出減少1.2%,成本對收入比率由54%升至57%,經營盈利減少12.5%。
減值損失倍升至20.59億元,減值後經營盈利52.73億元,下跌28.6%,出售金融資產及固定資產等淨利3.69億元,增198%,重估投資物業增值5.49億元,增加140%,應佔聯營公司業績減少13.5%,至5.58億元,稅前盈利67.49億元,下跌19.9%,所得稅13.55億元,減少21.8%,遞延稅項抵免2.44億元,增194%,稅後盈利56.38億元,跌16.8%,非控股權益1.16億元,微升2.6%,股東應佔盈利55.22億元,跌17.1%,股東權益增加12.4%,至774.13億元,相當於每股29.31元,稍低於上年的29.35元,權益計入配售予三井住友股份溢價66億元及因折算而產生滙兌差額21.57億元。
業績受中國業務差影響
東亞的業績差,主要是中國業務影響,上半年貸款下跌1.3%,息差1.95%(2014年下半年2.18%), 下半年貸款增加,全年上升0.7%,以人民幣計則增5.5%,但息差收窄至1.82%,全年淨利息收入下跌19.8%,非利息收入下跌14%,經營收入減少18.7%,經營支出減少9.1%,經營盈利跌32%,減值損失增加94.3%至17.04億元(上半年為6.84億元),中國減值貸款比率由1.32%升至2.63%(整體則由0.62%升至1.13%),出售金融資產及固定資產則增8200萬元至1.51億元,應佔聯營公司業績跌18.4%,稅前盈利下跌70.8%至7.34億元(上半年為7.91億元,即下半年已現虧損5700萬元)。
應注意的是,去年曾調整固定資產使用期限,使折舊支出減少8700萬元,使盈利相應增加,去年中國的折舊費再減少9000萬元,已有助於盈利,如不調整折舊,則稅前盈利跌幅更大。據報稅後純利跌81.2%至3.47億元,相信受稅務影響較大。
中國業務差勁的原因包括息差收窄、成本對收入比率上升6.8%至62.9%,以及減值貸款增加,自然包括人民幣貶值的影響(只是盈利折價入賬部分,不包括資產折價),位於中國的總資產3223億元,佔整體總資產41.2%,而提供稅前盈利10.9%,總資產回報僅0.23%,整體回報為0.6%,上年則為0.8%。
東亞於香港及其他地區的業務大致平穩,但受中國業務所累,業績顯著變動,中國業務的稅前盈利於2013年佔32.8%,當年總資產回報為0.77%。
中國業務由年前的優勢急劇轉變,現已成為東亞的弱點,基本因素是發展速,成本上升,去年整體成本收入比率由54%升至57%,即使撇除中國的營業稅及附加息,比率仍由50.4%升至53.5%,仍是較高的比率,儘管中國經營支出已跌,而收入跌幅更大。管理層表示今年不會顯著轉好,一般認為最困難時期未過,今年中國業務的支行將作出合併,估計將會增加支出,最大的影響是中國貸款可能惡化的程度。
留意持股基金動向
去年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由9.6%急降至6.6%,歸咎於配售予三井住友集資所攤薄,因配售於3月下旬完成,資金未能全面運用,其實趨勢在下降中,不能完全歸咎於某一原因。總資本比率17.2%,一級資本比率13.7%及普通股權一級資本比率為12.2%,則是配售予三井住友的貢獻。
東亞承諾設法改善業務,並對卓佳的投資作出檢討,可能出售,另公布有三名非執董於股東大會後不再連任(上日提及Criteria,實際已有一名代表加入董事會,順此更正),應注意執董只有李氏家族三人,已明確表示不會出售銀行,且看對沖基金仍有其他續後動作否?
現價22.25元,P?E 11.4倍,息率3.95%,P?B 0.759倍。因回報低,中國貸款質素尚待明朗,暫緩建議投資。但既在檢討策略,對沖基金或仍未有其他活動,投機因素仍然存在,但應偏向於短炒。
?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東亞僅宜投機短炒為上
127 :
greatsoup38(830)@2016-02-25 00:20:46http://www.inv168.com/phpBB3/search.php?author_id=134&sr=posts
咁果間會係 "dont 呀", 都有名你叫啦, 四成資產在大陸, 不過3個月過期既貸款暫時都只係等於公司全年 profit, 應該未至於要擠提既
反而 "揸兜" 起於新興死於新興, global commodity collapse 佢個鑊大好很多囉.
至於大陸銀行本身, 大既有班AMC幫佢食緊啲 :bbs50: 細既而又上左市既應該都唔會有事, 細既而又無上既摺左都唔覺.
128 :
greatsoup38(830)@2016-05-28 01:56:22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175&issue=20160527
【明報專訊】美國對冲基金Elliott Capital狙擊東亞(0023)行動,自4月股東周年大會後有淡化迹象,股東會前積極增持的李國寶及其家族,隨即出貨套現。李國寶堂弟李國仕近兩周連環沽貨,分三次合共沽出逾100萬股,套現逾2800萬元;同時李氏家族「盟友」三井住友,則於上周五斥近1300萬元增持至超過19%,進一步鞏固單一大股東地位。
明報記者 溫婉婷
據披露易資料顯示,李國仕先後於本月16日、19日及24日密密沽貨,合共沽出10.4萬股,套現2834萬,持股量亦由0.63%降至0.59%,令李國寶家族整體持股量降至8.95%(見附圖),但仍高於Elliott。
三井增持至19% 鞏固大股東地位
另一方面,三井住友卻於上周五,按每股27.9元平均價,斥資1290萬元買入東亞,持股量亦由18.99%升至19.01%,鞏固其單一最大股東寶座。
自從前年東亞向當時第三大股東三井住友簽訂諒解備忘錄,擬向對方配售2.22億新股後,東亞隨即成為Elliott攻擊對象,質疑相關配股決定的正當性。去年底,Elliott密密增持東亞股份,令其持股量急升至7%,成為第四大股東。
今年2月,Elliott致函東亞銀行股東,斥東亞管理不善,促東亞以每股60元賣盤以為股東謀求合理回報,獲東亞及李國寶開腔駁斥,表示不會賣盤,硝煙四起。
其後李國寶及其家族增持股份,短短兩個月內,李國寶持股量由3.28%增至3.57%;截至4月東亞股東周年大會當天,李國寶家族持股量亦升至8.99%水平。
Elliott未減持東亞
面對Elliott高調要求退任董事的李國寶,由於首兩大股東三井住友及西班牙Criteria Caixa與東亞關係良好,最終李國寶取得七成贊成票,成功續任董事。至於Elliott雖轉趨沉默,惟仍未有任何減持東亞股份動作。
- See more at: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thash.1lcPDRs8.dpuf
129 :
GS(14)@2016-05-31 19:42:512016-05-26 HJ
中銀售集友 閩信可敲
市傳中銀香港(02388)將售集友銀行股權,是繼南商銀行股權後另一項出售。受消息刺激的除中銀外,還有東亞(00023)及大新銀行(02356),持有潛在買家股權的閩信(00222)則變動緩慢。
據報中銀持有集友股權70.49%,將售予廈門國際銀行及廈門市政府,作價20億美元(156億港元),市場估算以市賬率2.4倍出售,高於近年成交的南商、永亨及創興的2倍或以下水平。本港上市銀行中可能出售的包括東亞及大新,受刺激理所當然。若售予廈門國際銀行,則持有該銀行股權的閩信亦受影響。
廈銀收購助陣上市
中銀已售南商,作價680億元,預期快將完成,將進軍東盟地區,4月獲准在文萊設分行,成為首家進駐文萊的中資銀行,並聚焦「一帶一路」業務,進一步發展為區域性銀行,未來可能由控股股東中國銀行(03988)注入若干東盟地區的業務。中銀上市前的重組,南商及集友因涉及若干歷史問題未有加盟,現時已售南商,則售集友也是合理,可進一步套現以加強東盟業務發展,甚至有利於派發特別股息,股價上升可以理解。
至於東亞及大新向好,只是投資心理問題,東亞屢傳狙擊,大新亦曾傳出售,兩者賣盤只是市場意願,特別是東亞雖消息多多,但似無出售之意。
大新銀行則因大新人壽計劃出售,可能影響整系策略,但兩者規模大於集友,且買賣雙方均為中資,因而2.4倍市賬率不易成為銀行收購的指標。東亞升後較為反覆,原因是股價只較資產值折讓4.8%,而大新仍較調整後資產折讓20%以上,故表現較為堅挺。
廈門國際銀行原為中外合資銀行, 閩信一直持有36.75%,早有分拆上市之說,至今仍未成事。2010年申請改制為中資城市商業銀行,外資持股比例不多於20%,閩信已同意減持至20%以下甚至完全退出;其後廈銀多次增資擴股,閩信所持股權大幅被攤薄(包括曾出售5%),於去年底只佔股權10.6289%,估計閩信日後將會退出廈銀。閩信佔廈銀股權約6.79億股。
廈銀在內地9個城市約有50家分支機構,另在澳門設有13家分行(佔49.04%),去年底總資產4592億元(人民幣.下同),上升31.6%;客戶貸款1535億元,升37.9%;客戶存款3103億元,升38.4%;不良貸款比率低於1%,稅後淨利潤33.2億元,增長49%。
集友在港有24間分行,在廈門及福州亦有支行4間,總資產536億元(港元.下同),資產淨值64.6億元,純利5.73億元,如能實現收購,將有利於廈銀的規模及利潤,閩信所持廈銀的股權價值亦相應提升。去年廈銀增資擴股每股作價3.75元人民幣(經1送1調整),閩信所持廈銀價值約為30億元。
廈銀正在籌備上市,收購集友可為上市助陣,屆時廈銀不限於內地城市銀行,在港亦有相當分行。去年增資每股作價3.75元人民幣,日後上市應高於此價,則閩信所持廈銀價值應高於30億元以上,但未知廈銀會否安排閩信套現,這是關鍵。
閩信除持有廈銀股權外,亦經營一般保險及小額借貸,前者規模不大,後者受不良貸款影響。另持有華能國際(600011.SH)A股8347萬股,以及其他小量物業,去年底淨現金8.16億元,每股資產淨值11.06元。
股東持股水漲船高
閩信有意退出廈銀並發展保險業,已推出多項產品,但受規模所限,去年只獲利543萬元。小額貸款業務也是發展目標,去年底在福建三明市已貸出3.42億元,但大量拖欠本金及利息,去年提撥準備1.62億元。於去年底減值準備對貸款總額(包括應收利息)達45.8%,去年虧損1億元。
閩信去年盈利4.77億元,每股盈利1.039元,股息5仙,其中應佔廈銀盈利5.18億元,可見其他業務均在虧損中,其吸引處在於潛在大量資金可以運用,若現時把廈銀股份套現,則每股閩信可佔現金8.3元,較股價高出18%。
中銀若出售集友,將增加派特息機會;閩信則因廈銀規模擴大而價值提高,潛在受惠。至於東亞及大新銀行如向好,只屬憧憬,股價升跌應與此無關。
#戴兆 #滬港財信通 #公司透視 - 中銀售集友 閩信可敲
130 :
暗月(57870)@2016-07-19 01:21:10對沖基金Elliott告東亞及李國寶。
其實成功告得成的機會大不大?
其實好多細股是不是都有機會被告?
131 :
greatsoup38(830)@2016-07-19 06:58:12http://www.am730.com.hk/article-321805
東亞銀行(023)第四大股東對沖基金Elliott International再一次進擊該銀行,聯同The Liverpool Limited等入稟香港高等法院原訴法庭,向東亞及相關董事包括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1圖)提出不公平損害呈請,但東亞及相關董事表明將強烈反對有關呈請,李國寶更反擊對方最終目的只是迫使其賣盤。
Elliott曾多次狙擊本港上市公司,如2008年增持盈大地產(432)股份,欲迫使電訊盈科(008)提高盈大私有化作價。2014年新加坡華僑銀行全購永亨銀行時,Elliott圖迫華僑加價而買入永亨股份,可惜失敗。去年8月,Elliott首次披露持東亞逾5%股權,現增至7%,期間曾多次要求東亞賣盤。
該對沖基金是次以《公司條例》(第622章)第724條作呈請,包括指東亞向三井住友銀行配售股份及與CaixaBank之間的策略投資協議所作決議不當,均未經考慮全體股東利益,對股東造成不利影響等。東亞及其董事強烈反對有關呈請,認為對方的呈請及行為與東亞股東利益背道而馳,又批評Elliott指利益受損,卻一直增持東亞股份,做法不尋常,意圖迫使其賣盤。李國寶更炮轟Elliott所作攻擊是自私及有預謀,「他們只是利用霸道手法以達一己短線利益,而非為全體股東利益為依歸」。有關呈請首次聆訊將於今年9月21日進行。
132 :
greatsoup38(830)@2016-07-19 06:58:52暗月在128樓提及
對沖基金Elliott告東亞及李國寶。
其實成功告得成的機會大不大?
其實好多細股是不是都有機會被告?
他只是拿法律空隙吧.....告得成機會應該不大
133 :
greatsoup38(830)@2016-08-24 07:56:46盈利降6成,至10億,
134 :
GS(14)@2016-09-07 22:34:332016-08-23 HJ
東亞不宜期望過高
東亞銀行(00023)上周五中午公布業績,股價仍逆市上升,績後隨即下挫4%;市場原已預期業績報跌,結果出人意表急挫37.5%,令人意外。
東亞上半年盈利20.9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3.54億元減少12.55億元或37.5%,每股盈利為69仙,減少46%,是去年增發新股及以股代息所攤薄。每股中期息28仙,較上年同期的38仙減少26.3%。業績之差是近年之最,其中中國內地的影響嚴重,佔業績跌幅一半以上;儘管出售北京東亞銀行大廈共8層房產,內地業績仍跌55.6%,如調整出售物業貢獻,實際是由盈轉虧。
以集團整體而言,客戶貸款較去年底上升1.7%, 客戶存款下跌2.3%,貸存比率由76.4%上升至80.2%,淨息差由1.71%收窄至1.59%,淨利息收入按年下跌11.3%,服務費及佣金率收入減少21%,其他經營收入上升19.7%,使非利息收入跌幅收窄至14%,經營總收入減少12%,經營支出上升0.5%,成本對收入比率由52.04%上升至59.45%,主要是收入減少所致。
內地業務實際錄虧損
經營盈利下跌25.6%,減值損失12.41億元,增加59.7%,扣除減值損失後經營盈利為16.5億元,減少46.9%。出售投資金融資產及物業等盈利8.29億元,增加6.62億元,重估投資物業盈利4500萬元,上年同期為3.4億元,應佔聯營公司業績減少24.1%,稅前盈利減少29.8%,至27.16億元,而稅項則增19.5%,至7.27億元,計及已終止經營盈利1.59億元(卓佳集團可能出售,作為終止經營論)及非控股權益,應佔盈利為20.95億元。
香港業務的客戶貸款上升3%,客戶存款上升1.2%,個人銀行淨利息收入增加7%,淨服務費及佣金淨收入減少6.3%,稅前盈利仍增1.2%至8.8億元。企業銀行因非利息收入下跌8.4%及減值損失增加,稅前盈利跌37%至9.04億元。財資市場業績由虧損3.35億元收窄至2.97億元,財富管理貢獻減少25%至2.6億元,國際業務稅前盈利5.69億元,按年減少3.4%。
服務費及佣金淨收入項目,以證券及經紀收入減少59.5%至1.11億元為最多,其他貿易融資、貸款及擔保,以至零售銀行服務,也有相當跌幅,只有信用卡收入增加5.2%。
東亞於2007年起進軍內地市場,發展迅速,已於44個城市設有30間分行及94間支行,曾有過好的表現,但近年業績持續滑落,期內貸款較上年底減少2.3%,存款減少8.7%,淨息差由上年下半年的1.7%降至1.61%,經營收入減少20.6%,營業支出只減1%,經營盈利減少46.4%,減值損失則增37.8%,至9.43億元(佔集團減值損失76%),經營業績已錄得虧損2.11億元,計入出售物業7.81億元及聯營貢獻,內地稅前盈利6.36億元,稅後淨利為2.4億元,跌55.6%;如不計出售物業及相關稅項3.96億元,實際應錄得虧損。
瘦身不易重拾活力難
集團減值貸款比率由去年底的1.13%升至1.23%,其中香港由0.34%升至0.49%,內地則由2.63%升至2.8%。年度平均資產回報率由0.8%降至0.5%,年度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由8.7%降至4.8%。而資本充足及流動資金狀況則維持良好,總資本比率達17.4%,平均流動性覆蓋比率141.2%,遠高於20%的法定要求,去年配售集資及以股代息獲得資金84億元,對此有肯定幫助。
東亞為應對業績之差,已計劃開源節流,最終於2018年底節省7億元,所謂開源只是透過重組業務帶來效益,實則以節流為主,已關閉證券業務22個零售網點,並擬加強數碼化而調節分行網絡,以及計劃出售非核心業務如卓佳集團等。
管理層表示,下半年表現將勝上半年,但核心業務難與去年比較,只是減幅之別。事實上,瘦身已不易,瘦身後回復活力更難,並非投資對象,但此股消息頻繁,反而支持投機性買賣,預期此後仍將反覆上落,如實現出售卓佳集團權益,或有小量刺激,但不宜期望過高。
#戴兆 #滬港財信通 #公司透視 - 東亞不宜期望過高
135 :
GS(14)@2016-10-06 11:21:07sold tricor
136 :
GS(14)@2016-10-30 17:01:512016-10-11 HJ
九倉賣產得益已消化
上周九倉(00004)及東亞銀行(00023)分別出售若干股權,均錄得相當利潤,由於消息已流傳多時,未能刺激股價。雖則兩家公司出售股權,但實際涉及5間公司,而個別條件不同,實際影響有異。
九倉出售九倉電訊全部股權,現金代價95億元,賬面資產淨值21億元,九倉將獲利74億元;因會德豐(00020)持有九倉股權約60%,應佔該盈利約45億元。
九倉認為,通訊、媒體及娛樂業務已經營20多年,至今市場已經歷巨大轉變,且步伐加劇,該等業務對盈利貢獻僅1%,九倉一直進行策略評估,以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為目標,出售的決定是策略評估的結果,而有線寬頻(01097)的策略評估則仍在進行中,未在出售之列。
售電訊賬面資產微增
九倉電訊是以企業對象為主的電訊服務供應商,光纖網絡覆蓋約90%商業市場,提供本地數據傳輸、資訊及通訊服務及系統整合。2015年盈利3.01億元,較2014年減少11.7%,出售代價相當於2015年P?E 31.5倍及P?B4.52倍。所得款項將用於業務發展及提供額外現金流。出售相關業務後,每股資產淨值增加2.4%至103.73元,淨負債對總權益比率由15.2%降至12.2%,出售將減少收益3.01億元,有待運用95億元的收益彌補;如用於償還債項,按上半年平均借貸息率2.9%,可減少支出2.75億元,與減少收益有8.5%的差異,但對九倉業績影響不大。
至於九倉大股東會德豐,其盈利主要來自九倉,出售收益屬於非經常性項目,意義不大,實際的影響只是賬面資產的輕微增加。
九倉對有線寬頻的策略評估未有結果,事前有估計或與電訊打包出售,事實並非如此,股價搶升後已回落。有線寬頻6月底資產淨值6.83億元,相當於每股33.9仙(近期為90仙),上半年虧損1.34億元,2015年全年虧損2.33億元,已持續虧損多年。
收費電視牌照將於2017年5月屆滿,已提交續期申請。屬下奇妙電視已獲批免費電視牌照12年,承諾於6年內投資逾10億元,第一條頻道將於明年中啟播,6月底淨借貸約3.9億元。九倉對此的策略重估,不限於收費電視,亦包括免費電視,相當複雜。
九倉出售電訊業務是資產重組,減少非核心業務,集中於物業,暫未涉及有線寬頻,是策略評估不易,特別已承諾投資免費電視。有線寬頻在1999年以10.39元分拆上市,一直令人失望,有關評估是對管理層的考驗。九倉套現後,預期不會大派紅利,但為慶祝開業130年,或趁勢增派小量特別股息,近期由高位59元回落,仍受零售市場影響,與會德豐相同,估計只與大市同步。
東亞僅投機炒作對象
東亞銀行協議出售卓佳集團股權,現金代價64.697億元,東亞佔75.61%,新創建(00659)佔24.39%,分別套現48.92億元及15.77億元。卓佳8月底賬面資產15.55億元,出售P?B 4.16倍,按2015年盈利2.928億元計,出售P?E 22倍,東亞將獲利31億元,新創建將獲利9億元,即售卓佳共獲利40億元,相當於代價的61.8%,有關出售成本相當高。
由此推算,東亞套現約42.7億元,而每年減少收益2.2億元,這是套現的代價,相當於成本5%以上,同樣相當高。套現可改善銀行的資本狀況,代價亦不菲。
卓佳提供商業性綜合服務,包括證券過戶等,遍及20個市場,但非銀行核心業務,東亞既然收縮證券經紀零售業務,出售卓佳可以接受,視作整頓業務。消息指東亞仍在標售若干物業中,繼續整頓業務,但對於東亞承諾於3年內節省7億元的支出並無幫助,市場對其評價不易改善。
東亞出售卓佳,是整頓業務而套現,本業仍然疲弱,相信出售卓佳只是套現一部分,預期不會為此派發特別股息,其股價仍在高水平,是期望股權變動,實則過分憧憬,只是投機性對象。新創建售卓佳是被動,而帶來收益有助於維持高息,希望中線可以反映。
#戴兆 #滬港財信通 #公司透視 - 九倉賣產得益已消化
137 :
greatsoup38(830)@2016-12-03 06:02:03683 和23投前海地
138 :
greatsoup38(830)@2016-12-08 07:41:2423和683買前海地
139 :
greatsoup38(830)@2016-12-08 07:41:5123買683地
140 :
GS(14)@2017-02-17 15:10:56盈利降65%,至12億
141 :
greatsoup38(830)@2017-02-26 20:25:482017-02-23 HJ
減值損失恐未見頂 東亞不宜沾手
東亞銀行(00023)2016年業績繼續令人失望, 盈利下跌32.6%,股息減少36.4%,而且是連續第二年下跌,且跌幅較前為大,儘管非經常收益大增,也未能彌補其他損失,特別是中國業務已轉盈為虧。
去年股東應佔盈利37.23億元,前年為55.22億元,即減少17.99億元,每股盈利1.21元,下跌38%,是2015年增發新股以及以股代息所攤薄。已派末期息每股28仙,將派第二次中期息28仙,全年股息56仙,下跌36.4%。
受人注目的中國業務,2007年開展以來,視作王牌,2014年稅前盈利達25.13億元,稅後淨利仍達18.45億元,按年銳跌81.2%;去年淨虧損4.61億元,與2015年比較,差費達23億元。2015年的減值損失17.04億元,2016年的減值損失28.15億元,已刻意出售物業及投資獲利8.89億元(須扣稅項4.27億元),仍無法彌補減值損失。近兩年的減值損失45.19億元,而2014年的減值損失只是8.77億元,可見近兩年減值損失的嚴重。去年上半年損失是9.43億元,下半年是18.72億元(曾向第三方出售部分不良貸款)。去年底的減值比率為由2.44%升至2.64%。
於中國的客戶貸款1393億元,較前下跌7.1%,利息收入減少14.1%,客戶存款1813億元,下跌9.8%,貸款比率維持75.6%,息差由1.82%跌至1.65%,上半年1.61%,下半年已改善至1.7%。
港區減值倍增 疑涉Accumulator
東亞中國已減少因經濟放緩而受壓的製造業、酒店業及批發零售業的相關貸款,轉為以大型國企及優勢產業為重點,包括公用事業、醫療保健及製藥、倉儲物流、環境保護及清潔能源、食品及教育,據報去年此等貸款餘額倍增,這算是對策,但國企並無擔保無壞賬,各行業的優勢亦隨時變動,況且既是優勢行業,利率可能較低。事實上,過去的傳統借貸的減值是否見頂,仍待觀察。
香港業務的貸款減值損失5.36億元,2015年為2.38億元,2016年的增幅125%,據說受一批人民幣累計期合約(Accumulator)所影響,大部分今年上半年到期,這是主要減值來源,其他行業則受經濟影響。香港減值比率由0.34%升至1.03%。集團整體減值比率則由1.13%升至1.49%。
去年初東亞定下目標,今年底全部分行數碼化,已完成65%,2018年減少分行面積22.5%,去年底已減少11%,2018年節省成本7億元,去年已完成約40%,此中涉及減少人、關閉經紀業務門店、關閉及合併各分行及支行等。
去年的營業支出確實減少6.4%或5.62億元,但主要由非控制的印花稅、海外及中國營業稅及增值稅3.74億元,以及廣告、推廣及商務旅遊1.27億元,員工薪酬仍待緊縮,員工薪酬佔經營支出56.5%。
2016年成本對收入比率仍達56.2%,但下半年已由上半年的59.4%降至53.2%,此比率包括收入及支出計算。
東亞經營盈利只減6.5%,而減值損失增加70%至34.62億元,扣除減值損失後經營盈利只有30.45億元,減少38%,反映減值損失相當於經營盈利53%。其他應佔聯營公司業績減少22.5%,已終止待售業務(卓佳)2.18億元,無大變動。
其他非經營性收益為11.16億元,增加22%,主要出售固定資產及金融資產增加(前年減少),以及重估投資增值減少(前年5.46億元,去年6200萬元)。
東亞已售應佔卓佳股權75.61%,應佔收益48.9億元,預計利潤約30.5億元,對2017年總盈利有肯定貢獻,對資本比率亦有幫助,去年底普通股一級資本比率12.1%。
估值欠吸引 炒上靠憧憬
另一方面,卓佳去年貢獻2.18億元,收回出售現金48.9億元,其運用收益率應不少於4.45%,才能抵消出售卓佳的損失。去年平均資產回報率由0.6%降至0.4%,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由6.6%降至4.1%。
以走勢看,公布業績後已跌7%至32.8元,已接近50天平均線而止跌,P?E 27.1倍,估計核心P?E約30倍,息率1.7%,P?B 1.13倍,展望今年總盈利應有增長(來自出售卓佳),而核心盈利如何,看過中期業績,才作討論,最重要是減值損失是否見頂。
但對於東亞而言,投資價值是一回事,基本上暫不看好,但股價走勢不一定與業績同步,還有其他憧憬性(例如收購)可左右股價,展望走勢仍然反覆甚至波動。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減值損失恐未見頂 東亞不宜沾手
142 :
abbychau(1)@2017-04-10 03:28:07sasdf
143 :
GS(14)@2017-08-31 08:00:13盈利增1.2倍,至24億
144 :
GS(14)@2017-12-02 02:29:3623 sell assets to 605
145 :
GS(14)@2017-12-02 02:32:44605買23資產
146 :
GS(14)@2018-02-22 12:38:06盈利增150%,至35億
147 :
GS(14)@2018-04-07 09:09:38137 買 23物業
148 :
GS(14)@2018-04-25 14:54:48605 buy 23 asset
149 :
GS(14)@2018-09-04 14:56:06盈利增4成,至24億
150 :
GS(14)@2018-10-29 16:55:13出售事項
東亞銀行有限公司(「本行」或「東亞銀行」)欣然宣布,於 2018 年 10 月 29 日,
本行與橫濱銀行(「濱銀」) 訂立買賣協議(「買賣協議」 ),向濱銀出售透過
East Asia Indonesian Holdings Limited(特定目的投資工具公司)持有的 P.T. Bank
Resona Perdania(「BRP」)已發行股份之 30%(「出售」)。 出售之完成須待印
尼金融服務業監管機構 Otoritas Jasa Keuangan(「OJK」)批准。 該交易如果完成,
對集團的淨收入或資本比率將沒有重大影響。
有關 P.T. Bank Resona Perdania 的資料
BRP 於 1958 年 2 月 1 日以 Bank Perdania 的名稱開始營業。 目前的名稱可以追溯到
2003 年 7 月。它是印尼後殖民地的第一家外國合資銀行。 BRP 是由 OJK 監管的
Bank Umum Kelompok Usaha (“BUKU”) 2(第 2 類)商業銀行。
有關橫濱銀行的資料
濱銀成立於 1920 年,是 Concordia Financial Group(「Concordia」) 的全資子公
司。Concordia 是一家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金融控股公司,屬於日經 225 股票市
場指數的成分股。
截至 2018 年 3 月,濱銀擁有約 200 家分支機構的國內網絡,在海外設有 1 個分支機
構和多個代表處。
151 :
GS(14)@2019-02-28 11:49:58盈利增2成,至59億,
152 :
GS(14)@2019-05-23 08:10:34接班
[基金股][中國內地25][恒生中國內地100][紅籌指數][恆生指數]中國聯通(0762)專區
1 :
GS(14)@2011-02-19 14:57:01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10459
新聞專區
2 :
GS(14)@2011-02-19 14:58:2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218428_C.pdf
收購網通的會計變更,導致前幾年的業績高估
3 :
GS(14)@2011-04-05 18:54:3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9310_C.pdf
業績大跌
4 :
GS(14)@2011-04-26 22:52:5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426187_C.pdf
走樣
5 :
GS(14)@2011-05-21 13:31:4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520028_C.pdf
審計意見
6 :
GS(14)@2011-08-26 20:42:1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24144_C.pdf
要 點 :
收 入* : 人 民 幣1,013.85億 元 , 比 上 年 同 期 上 升22.9%。
本 期 盈 利* : 人 民 幣26.37億 元 , 比 上 年 同 期 下 跌5.5%。
每 股 基 本 盈 利 : 人 民 幣0.113元 , 比 上 年 同 期 下 跌8.9%。
EBITDA* : 人 民 幣320.17億 元 , 比 上 年 同 期 上 升4.2%。
....
3G業 務 規 模 、 快 速 發 展 :上 半 年 , 公 司 積 極 優 化3G產 品 、 補 貼 、 終 端 、 渠 道 等 方 面 的 營
銷 政 策 , 有 步 驟 的 擴 大 目 標 用 戶 群 ,3G業 務 呈 現 規 模 、 快 速 增 長 勢 頭 , 累 計 淨 增 用 戶
988.5萬 戶 , 用 戶 總 數 達 到2,394.5萬 戶 ; 用 戶ARPU為 人 民 幣117.5元 , 同 比 下 降11.7%; 實
現 服 務 收 入131.80億 元 , 同 比 增 長234%, 季 度 平 均 環 比 增 幅 達 到31.6%。
公 司 持 續 拓 展 和 深 化 渠 道 合 作 , 繼 與 蘇 寧 等 達 成 戰 略 合 作 後 , 上 半 年 , 又 陸 續 與 國 美 等
全 國 級 渠 道 合 作 夥 伴 以 及80家 區 域 性 連 鎖 渠 道 開 展 全 面 戰 略 合 作 , 逐 步 佔 據 了 在 主 流 社
會 渠 道 的 有 利 地 位 。 此 外 , 公 司 通 過 不 斷 增 強 對 社 會 渠 道 在 產 品 、 佣 金 、 結 算 等 方 面 的
支 撐 服 務 能 力 , 建 立 同 社 會 渠 道 共 贏 的 合 作 模 式 , 渠 道 銷 售 積 極 性 大 幅 提 升 。 上 半 年 ,
3G業 務 社 會 渠 道 銷 售 佔 比 達 到51%, 同 比 提 高16個 百 分 點 。
公 司 借 助WCDMA在 智 能 手 機 領 域 的 產 業 鏈 優 勢 , 進 一 步 加 強 與WCDMA產 業 鏈 各 方 的
合 作 , 積 極 推 動 終 端 創 新 運 營 , 上 半 年 新 推 出 三 十 餘 款 戰 略 定 制 終 端 , 並 大 膽 創 新 , 以
體 驗 和 價 格 為 核 心 , 重 新 定 義 移 動 互 聯 網 手 機 , 於 六 月 推 出 了 國 內 首 款「千 元 大 屏 智 能
手 機」, 贏 得 了 市 場 的 廣 泛 歡 迎 , 成 為 撬 動 中 低 端 用 戶 群 規 模 發 展 的 重 要 驅 動 力 。
內 容 及 應 用 方 面 , 公 司 重 點 聚 焦 音 樂 、 視 頻 、 閱 讀 、 應 用 商 店 等 產 品 , 廣 聚 合 作 夥 伴 ,
豐 富 內 容 資 源 , 完 善 產 品 體 驗 , 不 斷 培 育 用 戶 數 據 業 務 消 費 習 慣 。 上 半 年 ,3G用 戶 月 均
數 據 流 量 達 到265.6MB, 同 比 增 長86.0%
....
展 望
下 半 年 , 公 司 將 圍 繞 發 展 戰 略 , 緊 抓 市 場 機 遇 , 加 快 規 模 發 展 , 確 保 公 司 收 入 實 現 更 快
增 長 , 盈 利 得 到 大 幅 改 善 , 綜 合 實 力 和 市 場 地 位 得 以 進 一 步 提 升 。 下 半 年 的 主 要 經 營 措
施 包 括 :
實 現 重 點 業 務 的 規 模 發 展 。充 分 借 助 終 端 、 補 貼 、 重 點 行 業 應 用 以 及 渠 道 等 各 方 面 的 營
銷 和 激 勵 政 策 , 推 動3G業 務 加 速 上 規 模 , 進 一 步 提 升 市 場 份 額 ; 積 極 穩 妥 的 推 動GSM營
銷 模 式 轉 型 , 保 持GSM業 務 的 穩 定 發 展 ; 推 動 固 網 寬 帶 業 務 持 續 快 速 增 長 , 加 大 融 合 產
品 的 組 合 營 銷 力 度 , 保 持 固 網 業 務 穩 定 。
推 動 重 點 市 場 的 新 突 破 。進 一 步 擴 大 重 點 行 業 應 用 推 廣 範 圍 , 提 升 產 品 優 勢 和 品 牌 影 響
力 , 帶 動 集 團 客 戶 規 模 增 長 。 優 化 校 園 市 場 產 品 體 系 , 整 合 營 銷 資 源 , 實 現3G等 重 點 業
務 在 青 少 年 市 場 的 突 破 性 發 展 。 深 入 挖 掘 農 村 市 場 消 費 需 求 , 有 重 點 的 加 大 寬 帶 、GSM
及 融 合 業 務 的 發 展 力 度 , 提 高 農 村 用 戶 業 務 滲 透 率 。 發 揮 國 際 業 務 產 品 與 服 務 優 勢 , 實
現 國 際 業 務 市 場 份 額 的 有 效 提 升 。
增 強 網 絡 和 運 營 支 撐 能 力 。繼 續 推 進3G目 標 網 絡 建 設 , 完 善2G網 絡 覆 蓋 , 加 快 室 內 覆 蓋
和WLAN建 設 , 不 斷 提 升 網 絡 能 力 , 完 善 網 絡 質 量 ; 繼 續 推 進 寬 帶 網 絡 升 級 提 速 , 加 快
光 纖 接 入 網 建 設 , 加 速 推 進 光 進 銅 退 , 滿 足 不 斷 增 長 的 業 務 發 展 需 求 。
推 動 關 鍵 領 域 的 管 理 變 革 。積 極 推 動 以 網 格 化 營 銷 、 自 有 營 業 廳 轉 型 等 為 重 點 的 經 營 模
式 轉 型 ; 不 斷 優 化 管 理 體 制 和 業 務 流 程 ; 深 入 開 展 本 地 網 全 成 本 管 理 , 促 進 各 類 資 源 使
用 效 率 不 斷 提 升 ; 以 市 場 規 模 和 資 源 使 用 效 益 為 導 向 , 強 化 考 核 和 薪 酬 分 配 機 制 , 全 面
激 發 員 工 活 力 , 為 公 司 業 務 的 快 速 發 展 和 運 營 效 率 的 不 斷 提 升 提 供 堅 實 保 障 。
其他經營費用大增
7 :
GS(14)@2011-08-26 20:42:24所以業績倒退
8 :
cat(10099)@2011-08-27 23:42:05發行短期融資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26206_C.pdf
發行短期融資券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香港)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中國聯合網
絡通信有限公司(「中國聯通運營公司」)完成發行總金額為人民幣150億元的二零
一一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
茲提述本公司於二零一一年八月十九日作出之公告。
本公司公佈,本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中國聯通運營公司已於二零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完
成發行總金額為人民幣150億元的二零一一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期限為366日,年利
率為5.23%,起息日為二零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9 :
GS(14)@2011-10-29 16:46:1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027202_C.pdf
好勉強
10 :
GS(14)@2011-12-03 11:08:2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112021037_C.pdf
就本公司正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改委」)就本公司向互聯
網服務提供商提供互聯網專線接入價格情況進行調查(「調查」)之事宜,本公司董事
會(「董事會」)就目前進展發佈此公告。
本公司正在積極主動配合發改委的調查。通過全面自查,本公司發現在向互聯網服務提
供商提供專線接入業務方面,價格管理不到位、價格差異較大。此外,公司與其他骨幹
網運營商之間的互聯網互聯互通質量也需進一步改善。
根據中國《反壟斷法》的相關規定,本公司已向發改委提交了整改方案和中止調查申請。
本公司將認真對有關問題進行整改,不斷完善互聯網專線資費管理制度,積極配合其他
骨幹網運營商進一步提升互聯網互聯互通質量。
“十二五"期間,本公司將持續加大寬帶網絡建設投入,
11 :
自動波人(1313)@2012-01-21 14:31:22
典型圖象....
上年6月同9兩次穿$17就落番黎,然後三頂穿唔到$17,$14穿埋就BYE BYE
電台好多老散都問呢隻
12 :
lcming001(21964)@2012-01-28 17:16:11中國電信版iPhone獲得中國入網許可,可能有D幇助,
最低14.3,未穿
13 :
GS(14)@2012-01-29 10:00:4512樓提及
中國電信版iPhone獲得中國入網許可,可能有D幇助,
最低14.3,未穿
幾十倍PE 啊大哥
14 :
lcming001(21964)@2012-01-30 09:29:50我係put左..等緊..........
15 :
GS(14)@2012-01-30 20:58:3414樓提及
我係put左..等緊..........
時間在你一方
16 :
GS(14)@2012-03-25 12:48:5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22200_C.pdf
要點:
收入: 人民幣2,091.7億元。
年度盈利: 人民幣42.3億元。
每股基本盈利: 人民幣0.18元。
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香港財務報告準則按可比口徑
‧ 服務收入:
人民幣1,858.9億元,比上年上升13.3%。人民幣1,858.7億元,按可比口徑
比上年上升13.4%(a)。
‧ 年度盈利:
人民幣42.3億元,比上年上升14.2%。人民幣42.1億元,按可比口徑比
上年上升20.0% (a)。
‧ EBITDA:
人民幣634.1億元,比上年上升6.4%。人民幣634.0億元, 按可比口徑
比上年上升6.7% (a)。
附註:
(a) 剔除固話初裝費遞延收入。
...
展望
面對複雜多變的宏觀經濟環境,伴隨信息通信業新技術新業態的不斷涌現和產業加速跨
界融合, 中國的通信業總體仍有望保持較快發展。隨著網絡的完善與終端的豐富,
WCDMA在國內實現更快發展的條件越來越成熟,3G的滲透率將進一步加速提高,移動
互聯網的應用市場將持續升溫;國家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明確實施寬帶中國戰略,
將推動寬帶業務持續保持較快增長。中國聯通在移動寬帶數據業務領域已確立了一定的
差異化優勢,積累了較為豐富的運營經驗,並逐步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公司有信心抓住
寶貴的戰略機遇和時間窗口,加快重點業務的規模發展,實現收入與市場份額的更快提
升,帶動盈利增長,為股東創造更大價值。
二零一二年,公司將進一步加大對WCDMA網絡投資,保障增長型業務的資源投入,繼
續推進管理創新與變革,在確保盈利水平更快增長的同時,實現業務發展和收入規模的
更大突破,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發展水平、效益水平和管理水平。主要經營目標和措施包
括:
加快WCDMA目標網建設,保障市場發展需求。二零一二年,公司將加快3G目標網建設,
進一步擴大HSPA+覆蓋範圍,基本消除城市區域3G網絡覆蓋盲、弱區,完成東中部鄉
鎮和西部發達鄉鎮、重點旅遊景點和交通幹線的3G網絡全覆蓋。同時,公司將以寬帶中
國戰略的實施為契機,繼續大力推進以FTTH/B為主的光纖接入網建設,實現城市主要競
爭區域10M及以上速率接入、農村2M及以上速率接入。
推動重點業務規模增長,實現收入和市場份額更快提升。公司將集中各類資源,發揮終
端、渠道及應用優勢,進一步提升合約用戶滲透率,確保3G業務發展實現新的規模突破;
全面加速固網寬帶升級提速,發揮全業務等優勢,實現寬帶業務持續快速增長,固網業
務結構持續改善;推動融合業務深入發展,積極推進GSM業務營銷模式轉型,在轉型中
保持GSM業務穩定發展。
大膽推進創新變革,進一步夯實基礎管理。公司將積極適應業務發展模式的變化,持續
優化營銷組織體系,加快推進電子化銷售和服務進程,全面提升市場銷售能力;深入推
進網絡建設與運維、IT支撐的專業化運營改革,增強業務支撐能力;推動以本地網為核
心、強化專業線管控的預算管理體系,實施與業務發展和收入規模相配比的動態資源分
配機制,不斷提升資源配置的科學性和透明度;持續完善薪酬和激勵機制,激發企業經
營活力。
17 :
GS(14)@2012-03-25 12:51:15債重,盈利略增。
7. 銷售通信產品成本
二零一一年本公司繼續實施積極的3G終端補貼政策,推出多款新定義千元智能機並
繼續利用iPhone等明星終端大力發展3G合約計劃用戶,拉動各類終端銷售顯著增長,
全年銷售通信產品成本發生人民幣297.4億元,比上年增長178.3%,同期銷售通信產
品收入為人民幣232.8億元,同比增長219.5%,銷售損失為人民幣64.6億元,其中3G
手機補貼成本為人民幣57.9億元。其中,移動業務銷售通信產品成本發生人民幣296.3
億元, 比上年增長182.3%, 所佔移動業務營業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11.7%變化至
23.4%。固網業務銷售通信產品成本發生人民幣1.1億元,比上年下降41.3%,所佔固
網業務營業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0.2%變化至0.1%。
18 :
GS(14)@2012-06-12 00:03:08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67771
文章由 ezone2k » 週一 6月 11日, 2012年 11:06 pm
聯通母110億低價回購西電持股
西班牙折腰向歐羅集團求援之際,聯通(762)母公司宣布斥資約110億元,收購西班牙電訊(Telefonica)手持聯通股權的一半,作價每股10.2元,較處於逾兩年低位的現價再有折讓,以增持價計西電更慘蝕近四成。市場人士認為,聯通顯然趁西班牙經濟陷困、西電急須減債而「壓價」回購股份,並消除市場對於西電拋貨的憂慮,可望刺激聯通股價反彈。
為進軍中國市場,西電2005年入股網通,至2008年合共斥資約158億元增持至9.9%股權。2008年聯通收購網通後,西電的持股變成5.4%聯通股權,及後於2009至2011年間,合共斥資約118億元增持至今次交易前的9.6%股權。

19 :
sunshine(3090)@2012-06-12 22:27:56i think that the parent company should know her Spanish partner's situation and so the drop of 762 is bascially done by her parent so as to buy back the share of her Spanish partner. After this, 762 should be able to rebound to a higher level in the coming months. moreover, new i-phone will also be announced by apples in the coming months too
20 :
GS(14)@2012-06-12 22:57:2919樓提及
i think that the parent company should know her Spanish partner's situation and so the drop of 762 is bascially done by her parent so as to buy back the share of her Spanish partner. After this, 762 should be able to rebound to a higher level in the coming months. moreover, new i-phone will also be announced by apples in the coming months too
就算業績幾好,都唔會值呢個價吧
21 :
greatsoup38(830)@2012-06-16 22:54:11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616/16431122
【本報訊】聯通(762)獲母公司向 Telefonica回購逾百億元的股份不足一周,集團即展開第二波的減價戰,今次的戰線更擴展至3G機及寬頻服務的減價,其中 iPhone4S竟劈價1200元(人民幣.下同),以八折清貨,為 iPhone進入內地市場以來最大的減幅。 記者:石永樂
聯通先於3月中推出針對2G用戶的「隨意打」,繼而是吸引3G用戶的20元3G卡,近日內地媒體報道,聯通於更多的戰線推出減價新招,當中以 iPhone「8折酬賓」最為震撼市場。據報道,廣東聯通昨日開始將 iPhone4S(16GB)實行大降價,合約機由5880元降至僅4680元,喪劈1200元,較蘋果官網顯示的行貨售價4988元還要便宜。除了 iPhone,廣東聯通還大減其他3G機的價格,多款華為、中興的主流3G智能手機均以四折、五折的價格促銷,可謂不計成本。
硬食1200元差價
較早前中電信(728)向企業客戶推出 iPhone4S買十送一的優惠,雖然只針對企業客戶,但已引起極大迴響,據廣東聯通資訊顯示,今次的「8折酬賓」是全方位優惠,並無限制,更不限數量,甚有「要錢唔要貨」的味道。
據了解,蘋果與內地電訊商就 iPhone的合作,多是電訊商「包底」一定數量的 iPhone,因此聯通的「貨源」價格應該是無得減,如今「酬賓」等於自己「硬食」1200元的差價,殺傷力不可說不輕。然而,亦有分析指,今年來 iPhone的人氣不及三星手機,加上預期蘋果第四季推出新 iPhone,不排除聯通此舉為「清貨」。
上海劈寬頻收費
除了將3G機劈價,聯通又於寬頻市場大減價,而且減價的地方是中電信的「主場」——上海,上海聯通昨宣佈推出寬頻年費套餐,一年的20M寬頻服務只需1080元,相當於月均81元,與去年2480元年費相比,減幅達56%!
至於早前推出的「隨意打」,昨日重慶聯通正式在全重慶範圍內推出,且升級為網內撥打全免費,新用戶每月月費只需16元。
市場人士認為,母公司購回 Telefonica的持股,加上對方承諾12個月不減持,所以近日聯通股價於低位有所反彈,但其「減價第二浪」如此全面兼「兇狠」,相信除會引發其他對手「接招」外,對其股價亦帶來新一輪的壓力。
聯通近期減價奇招
日期:3月
招數:聯通先於浙江省推出3元月費任打的「隨意打」,其後優惠擴至廣西、湖南、湖北等聯通分公司
日期:5月
招數:推出20元的3G上網卡
日期:6月
招數:廣東聯通8折售 iPhone4S
日期:6月
招數:上海聯通推年費1080元的20M寬頻服務
,劈價56%
單位:人民幣
22 :
(25388)@2012-08-23 16:45:5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3166_C.pdf
23 :
GS(14)@2012-08-23 21:25:0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3166_C.pdf
要點:
收入* :人民幣1,216.9 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0.0%。
本期盈利* :人民幣34.3 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1.9%。
每股基本盈利: 人民幣0.146 元,比上年同期上升31.5%。
EBITDA* : 人民幣360.4 億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2.5%。
...
展望
下半年,公司將按照年初既定發展策略,加快重點業務規模發展,持續提升發展效
率,增強盈利能力,努力實現公司發展規模和效益水平的更大突破。具體經營舉措
包括:
第一,緊抓戰略發展機遇,推動持續快速增長。全面提升銷售、網絡和服務能力,
實現3G、固網寬帶等重點業務的規模快速發展,市場份額持續提升。
第二,優化發展模式,加快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推進2G 和3G 的融合發展,積極推
動流量經營,深化固網和移動業務的融合發展,強化公司差異化的競爭優勢,提升
競爭實力。
第三,加快目標網絡建設,保障市場發展需要。繼續加快3G 目標網建設,進一步
擴大HSPA+覆蓋範圍,保持WCDMA的網絡領先優勢;加快光纖接入網建設,實
現城市區域高速率寬帶接入。下半年3G 和寬帶網絡的客戶體驗要明顯提升。
第四,持續提升管理水平,不斷增強盈利能力。進一步提高對網絡、營銷等各類資
源的精細化管理水平,深入開展降本增效,積極推動體制機制創新,強化各項基礎
管理,實現業績水平的持續快速提升。
好強,盈利增30%,至34億
24 :
GS(14)@2012-08-23 21:25:07債一般
25 :
porteryau(2825)@2012-08-24 09:48:41But already very high price!!!
26 :
GS(14)@2012-08-24 09:55:13咁就唔好買
27 :
porteryau(2825)@2012-08-24 11:37:12What's the fair price?
28 :
GS(14)@2012-08-24 11:40:47有排都未到
29 :
porteryau(2825)@2012-08-24 11:47:07係ng係應該值7元?
30 :
GS(14)@2012-08-24 11:52:1629樓提及
係ng係應該值7元?
我真想話大約呢個價錢
31 :
porteryau(2825)@2012-08-24 12:01:25湯兄有無好股介紹?
32 :
GS(14)@2012-08-24 12:04:22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24/16631363
上半年聯通推出多項奇招搶客,被對手形容過激及不理智,常小兵回應,減價只是於局部地區推出,不是全國實行,反而早前對手的減幅更大及於全國減價,更指「聯通減價的師傅不是自己,是競爭對手……不要聽別人危言聳聽說聯通不理智,聯通一直很理智、甚至太過理智。」
至於會否進一步就3G打減價戰,常小兵說,3G的套餐要隨市場變化繼續優化,市場不應理解為價格戰,未來要鼓勵2G客轉用3G,肯定需要更合理的套餐。
若扣除去年同期固話初裝費遞延收入影響,上半年聯通盈利升幅31.9%,其中第二季表現大幅改善,盈利按季更加大升1.4倍,而 EBITDA(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率改善1.8個百分點至36.1%。
33 :
greatsoup38(830)@2012-10-26 00:30:0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025261_C.pdf
業績唔錯
財務概覽1
收入
二零一二年首三季度,公司完成營業收入人民幣1,851.9 億元,其中服務收入為人民
幣1,561.9 億元,分別比上年同期增長18.8% 和13.3%。
移動業務快速增長。首三季度移動營業收入完成人民幣1,220.7 億元,其中服務收入
為人民幣931.1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2.7%。移動增值服務收入為人民幣380.9 億
元,所佔移動服務收入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6.0% 上升至40.9%。移動用戶累計淨增
2,982.7 萬戶,達到22,948.7 萬戶。移動業務平均每用戶每月收入(ARPU) 為人民幣
48.3 元。
3G 業務完成服務收入人民幣427.2 億元,所佔移動服務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
29.2% 上升至45.9%,累計淨增用戶2,684.4 萬戶,達到6,686.3 萬戶,ARPU為人民
幣89.1 元,3G 手機用戶平均每用戶每月數據流量為143.4MB。
GSM業務完成服務收入人民幣503.9 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2%,累計淨增用戶
298.3 萬戶,達到16,262.4 萬戶,ARPU為人民幣34.8 元。
固網業務平穩發展。首三季度固網營業收入完成人民幣624.8 億元,其中固網服務
收入為人民幣624.3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9%,固網非語音業務收入完成人民幣
433.5 億元,所佔固網服務收入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3.0% 上升至69.4%。
寬帶服務收入完成人民幣293.9 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6%,所佔固網服務收入
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2.6% 上升至47.1%,累計淨增用戶700.0 萬戶,達到6,265.1 萬
戶,ARPU為人民幣55.1 元。
本地電話服務收入完成人民幣223.8 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3%,本地電話用戶累
計流失23.0 萬戶,達到9,262.1 萬戶,ARPU為人民幣23.0 元。
34 :
ezone2k(22605)@2012-10-26 00:34:58ADR 反艇
12.94 -0.82 -5.99%
35 :
greatsoup38(830)@2012-10-26 00:39:39太貴
36 :
greatsoup38(830)@2012-11-25 19:20:1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121352_C.pdf
762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本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聯通運營公司同意向聯通
集團收購聯通新時空的100%股權。聯通新時空擁有位於中國南方21省市的固網
電信資產。建議收購的代價總額為人民幣12,165,750,000元( 相等於約
14,987,990,000港元)。
根據分兩步進行方式,已於二零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就建議收購訂立下列協
議:
(1) 聯通集團和聯通A股公司已訂立股權收購協議,據此,在聯通A股公司有權
將其於股權收購協議項下所有權利和義務轉讓予聯通運營公司的基礎上並以
聯通A股公司獨立股東的批准等事項為前提,聯通A股公司同意收購聯通新
時空的100%股權;及
(2) 聯通A股公司和聯通運營公司已訂立轉讓協議,據此,以獲得本公司獨立股
東的批准以及完成建議收購的所有其他條件均已達成(或被豁免,如適用)為
前提,聯通A股公司同意向聯通運營公司轉讓其在股權收購協議項下的所有
權利和義務,以使聯通運營公司能夠以與股權收購協議同樣的條款(包括代
價)進行建議收購。
根據下文「2.建議收購-(b)分兩步進行方式的詳情」一段的描述,股權收購協議
的完成與轉讓協議的完成互為條件,並且預計將於同一日發生。
預期建議收購將不遲於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完成,但以若干條件達成(或
被豁免,如適用)為前提,其中包括已獲得獨立股東及聯通A股公司獨立股東的
批准,以及所有所需的中國監管機構批准。
…
(d) 建議收購的主要條款
待收購的目標股權
聯通運營公司同意購買且聯通集團同意出售聯通新時空的100%股權,均按股權收購協議和轉讓協議的條款和條件進行。
於股權收購協議日期,聯通新時空的資產包括位於中國南方21省市的固網電信資
產以及聯通新時空與其業務經營相關的權利和責任,其詳情載於由估值師編製的
資產評估報告(「資產評估報告」)。
關於聯通新時空資產的進一步資料載於下文「2.建議收購-(f)關於聯通新時空的進一步資料」內。
代價
建議收購的代價總額為人民幣12,165,750,000元(相等於約14,987,990,000港元(「代價」)。該代價由聯通運營公司和聯通集團按公平交易原則談判後確定,並參考了一系列因素,其中包括聯通新時空100%股權的評估價值與聯通新時空的財務狀況及業務情形。
代價將於完成建議收購的所有條件均達成(或被豁免,如適用)後15個營業日內以現金全額支付。代價將以本公司內部資金及籌資方式償付。
完成建議收購的條件
建議收購的完成以下述條件的達成為提前:
(1) 已獲得中國的相關政府和監管部門關於建議收購的所有備案、批准、核准和
許可,包括但不限於向國資委備案和國資委的批准;
(2) 聯通集團、聯通A股公司、本公司和聯通運營公司(視情況而定)已根據適用的
法律、法規和上市規則分別批准股權收購協議和轉讓協議;
(3) 聯通A股公司獨立股東已根據適用的法律、法規和上市規則批准股權收購協
議;
(4) 本公司獨立股東已根據適用的法律、法規和上市規則批准轉讓協議;
(5) 已完成關於聯通新時空的業務、財務和法律盡職調查,且令聯通運營公司滿
意;
(6) 聯通運營公司已收到審計師就聯通新時空截至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和二零一二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期間的財務報表出具的無保留意見的
審計報告(「審計師報告」);及
(7) 從資產評估報告的基準日(即二零一二年九月三十日)次日至建議收購完成日止,聯通新時空的財務狀況、業務經營或前景未發生重大不利變化。
上述第(1)至(4)段所列條件不可被豁免。本公司、聯通運營公司、聯通A股公司和
聯通集團各自應盡其合理努力,促使上述條件於可行情況下盡快(在任何情況下
不遲於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達成。對於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仍未
完成的交割事項,雙方同意盡最大努力盡快完成該等事項。
(e) 建議收購的理由及好處
董事會相信,建議收購將對本公司產生積極的影響,理由如下:
有利於提升股東長期價值
自二零一一年以來,聯通新時空的資產折舊和攤銷成本已低於由本公司支付的網
絡租賃費。建議收購後本公司節省的租賃費用預計將高於因建議收購而帶來的折
舊、攤銷、財務費用等成本的增加,對本公司盈利產生增厚作用,從而有利於提
升股東長期價值。
有利於提升經營和管理效率
聯通新時空的主要資產包括位於中國南方21省市的固網電信資產,與本公司現有
的固網和移動網絡資產具有較強的關聯性和互補性。建議收購有利於固網電信網
絡資產和業務的統一規劃和管理,有利於提升經營和管理效率。
有利於提升公司管治
建議收購完成後,聯通新時空將成為聯通運營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二零一零年
網絡租賃協議將於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到期,並且不再構成本公司的關連
交易。建議收購也將不會導致本公司與聯通集團之間發生任何新增關連交易。因
此,預計本公司與聯通集團之間涉及中國南方21省市固網電信資產的持續關連交
易的金額將顯著減少,有利於提升本公司的公司管治水平。
(f) 關於聯通新時空的進一步資料
聯通新時空根據中國法律註冊成立,主營業務為向其他方出租固網電信資產。聯
通新時空是聯通集團的全資附屬公司。
聯通新時空的資產包括位於中國南方21省市的固網電信資產,以及聯通新時空與
其業務經營相關的權利和責任。
如資產評估報告和審計師報告所引述的經審計財務報表所列,聯通新時空於二零
一二年九月三十日的全部股東權益的評估價值和賬面值分別約為人民幣121.66億元(相等於約149.88億港元)及約人民幣113.87億元(相等於約140.29億港元)。資產
評估報告採用以資產基礎法得出的聯通新時空於二零一二年九月三十日的全部股東權益的評估價值作為結論。
(g) 聯通新時空的財務資料
聯通新時空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以下財務資料摘自聯通新時空該年度未經審核的公司管理賬目,這些財務信息按中國公認會計準則編製。聯通新時空截至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及截至二零一二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期間的以下財務資料摘自審計師報告所引述的經審核財務報表,該財務報表按中國公認會計準則編製,並基於聯通新時空核心業務(不包括在建議收購的審計基準日(即二零一二年九月三十日)前已處置的聯通新時空非核心業務)而編製。
至二零一零年截至二零一一年截至二零一二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十二月三十一日九月三十日
止年度(1) 止年度止九個月期間
(未經審核) (經審核) (經審核)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收入2,200,000 2,400,000 1,950,120
稅前淨利潤(虧損) (4,314,690)(1) 37,925 348,202
稅後淨利潤(虧損) (4,314,690)(1) 38,070 1,160,603(2)
於二零一二年九月三十日
的資產淨值11,386,748
(h) 建議收購的財務影響
利潤
本集團截至二零一二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期間未經審核的稅前淨利潤及稅後淨利潤分別約為人民幣72.61億元(相等於約89.45億港元)及人民幣54.53億元(相等於約67.18億港元)。此財務數據摘自按照國際和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編製的本集團的財務報告,並載列在本公司於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五日刊發的關於本集團截至二零一二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期間之未經審核簡明合併業績的公告中。
截至二零一二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期間,聯通新時空經審核的稅前淨利潤及稅
後淨利潤分別約為人民幣3.48億元(相等於約4.29億港元)及人民幣11.61億元(相等於約14.30億港元)。此財務數據摘自聯通新時空截至二零一二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期間的經審核財務報表。建議收購完成後,本公司將100%持有聯通新時空股權。因此,聯通新時空的財務信息於建議收購完成後將併入本公司賬目。由於建議收購完成後本公司節省的網絡租賃費用預計將高於因建議收購而帶來的折舊、攤銷、財務費用等成本的增加,本公司相信建議收購對本公司的盈利產生增厚作用。然而,本公司的股東、美國託存股份持有人以及潛在投資者應注意,上述的歷史財務資料並不一定預示聯通新時空將來的經營結果,並且儘管本公司相信,但並不能確保建議收購將對本公司的未來財務結果帶來積極影響。股東、美國託存股份持有人以及本公司的潛在投資者亦應當參考載於下文「8.一般事項」就涉及本公告中所載前瞻性陳述可能產生及/或相關的風險及不確定因素的段落。
資產負債率
於二零一二年九月三十日,本集團未經審核現金餘額(或現金等價物)總額約為人民幣121.60億元(相等於約149.81億港元),而本集團未經審核的資產負債率(按本集團的總負債除以總資產計算)大約為55.46%。
建議收購的代價總額為人民幣12,165,750,000元(相等於約14,987,990,000港元),並將以現金支付。基於這一點,並考慮到以上所述本集團的營運資金和資產負債率狀況,本公司預期建議收購將不會對本公司的資產負債率狀況產生重大影響。
然而,本公司的股東、美國託存股份持有人以及潛在投資者應注意,上述的歷史
資產負債比率並不一定預示本公司資產及負債率的未來狀況,並且儘管本公司相
信,但並不能確保建議收購將不會對本公司未來的資產及負債狀況帶來重大影響。
37 :
GS(14)@2013-01-31 00:28:27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130184_C.pdf
1. 預期本期業績情況
1.1 預期業績期間:
二零一二年一月一日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1.2 預計業績情況:
依照本公司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及香港財務報告準則進行的初步估算,預期截
至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公司權益持有人的應佔盈利將比截至二零
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本公司權益持有人的應佔盈利上升50%以上(詳見
下文2 的說明)。
38 :
greatsoup38(830)@2013-02-03 19:34:00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5565470102e6rp.html
一隻花蛤:
中國聯通在許多人的眼裡可能並不是一家優秀的公司,但是這種公司的價格很便宜,估計大家都買得起。自2002年上市以來到現在,2002年每股分紅0.0357元,2003年分紅0.035元,2004年分紅0.0325元,2005年分紅0.0414元,2006年-2008年每年均分紅0.0672元,期間2004年配股一次(10股配3股,配股價3.00元),2006年股權分置時10股送3股一次。假如在上市當天就以每股3.00元的價格買入3.33萬股(約10萬元),一直持有到現在,那將是什麼情形呢?那就是,持股的數量會上升到56290股,累計分紅所得(扣除10%紅利稅)1.5萬多元,目前的總市值將近40萬元。將近40萬元是一個什麼概念呢?相當於投資10年每年平均回報的15%,或者相當於投資7年每年平均回報的23%!——摘自博客「股票確實是最好的資產」
wjmonk論聯通(2010-03-09)
郵遞員
請問wjmonk兄,聯通現在高估了嗎?記得您好像提過聯通。
wjmonk
回郵遞員:
低估。
一戒
wjmonk兄:關於聯通的低估,想請教一下你的看法。我個人認為,目前的聯通股價或許已經完成了價值重估,開始進入成長投資階段。
看好聯通通常有以下理由:
1、壟斷經營的基礎電信運營商、持續穩定的營業現金流
2、不斷改善的公司管理(從公司的無數舉動可以看得出來,不列舉了)
3、3G時代的市場前景:移動通信的平台價值、全球最大的年輕消費群體……
但有些問題我還沒有弄明白:
(1)聯通的現金流自04年以來一直在不斷改善,但會計利潤的改善卻落後於現金流。是否像一些網友所說,隨著折舊攤銷的減少,在未來幾年聯通的會計利潤有加速上升趨勢?
(2)聯通作為寡頭壟斷格局下的基礎運營商,如果從淨資產角度看待其投資價值? 對3G時代的運營商市場前景的樂觀判斷是否會落入「成長的陷阱」?
(3)聯通與移動的市場格局一直是壓制聯通股價的重要因素,聯通靠什麼才能在市場份額指標(用戶數、ARPU……)上逐步縮小與移動的差距?
望兄台不吝賜教!
wjmonk
回一戒:
1、自由現金流=經營現金流-當期資本開支。
經營現金流的增加來自客戶的增加和ARPU的穩定,資本開支的縮減來自採購的成本控制和放棄亂投資。對這樣的壟斷性企業,造血功能是強勁的,只要控制失血速度,很快就財務健康了。
2、您為成長付出過高的代價了嗎?1.4億用戶,淨債務基本為0,就賣1500億,我覺得確實不貴啊。說句題外話,你可以看一下聯通的樓宇資產的帳面原值,那些所謂的物業股的估值,還能看嗎?當然,我們並不期待聯通在樓宇上賺什麼錢,但是這從一個側面展示了央企的家底是多麼豐厚,遠非那些短期內崛起的小民營企業所能比啊。
3、公司經營的問題,交給常和李去費腦筋吧,我是信任他們才買聯通的。從2006年的情況看,我很滿意。
秦淮人家
"1.4億用戶,就賣1500億"
這個角度, 與評價伊利時的P/S率, 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呢??
wjmonk
回秦淮人家:
區別在於自由現金和管理的變化趨勢。
200億的自由現金,賣1500億,即使不考慮增長,也不能算貴吧。
秦淮人家
WJ兄:
又回到了曾經談及的老話題: 如何判斷電信基礎運營商們數以千億計固定設施真實的經濟壽命?
將折舊(或者折舊的一部分)加回到會計淨利中所得到的數據, 真的就是"自由"的嗎
wjmonk
回秦淮人家:
秦淮兄
1、在2G投資的時候,除設備投資之外的很多固定設施投資,是不用再次投資的。
2、在2G投資高峰的時代,中國本土電信製造商還很弱小,中國的電信運營商支付了很高的代價,在未來單位投資下降的概率很大。
3、管理的改善對電信這種投資巨大的行業影響高於一般行業,常的動作跟前任的比較增強了我的信心。
必須承認,我對電信行業的理解是很膚淺的,出錯的概率很大,不過我的出價確實不貴,至少比沃達豐對和黃印度2G的出價低了80%以上。所以我還想待在裡面看看。
感謝您的提問,您的問題我會長期思考,希望未來能給出新的解釋。
---------------------------------------------------------
談一隻有翻番以上潛力的股票——中國聯通
中國聯通的股價一瀉千里。。。這個時候,有多少人會認為這是一隻潛力牛股呢?
2G時代,中移動一家獨大,把聯通可以說打的沒有還手之力。從數據上看,2G時代,中移動佔4.3億,中聯通只佔1.4億市場份額。
為什麼中移動和中聯通會有如此大的差距?
2G時代,首先,中國移動的基礎好。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前身為中國電信移動通信局)是根據國家關於電信體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國電信移動通信資產總體剝離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相比之下,聯通就發展的比較晚。
第二,中國移動只有單一的移動產品業務,經營GSM移動網絡服務,資源較為集中。中國聯通是1994年成立的通信公司,為了打破當時中國電信一統天下的格局,聯通誕生,中國聯通是中國唯一一家經營全方位通信產品的公司,它經營傳呼、固定電話、寬帶互聯網、CDMA移動網絡、GSM移動網絡等等業務,它幾乎涵蓋了其他通信公司所有業務。但是它在各方面的經營除了當初的傳呼業務,都是非主導運營。資源較為分散。
很明顯,在2G時代,中移動擁有先天性優勢。在網絡覆蓋,信號強度及服務網點覆蓋,服務質量來說,全方位超越了中聯通。而中聯通卻陷入了惡性循環。最被人詬病的是網絡覆蓋不足及信號差。經營業績不好,餅又大,自然就沒錢,很自然的結果是服務網點的不足及服務人員培訓不夠,從而又帶來了服務差的印象。
所以在2G時代,聯通很難有機會可以去和財大氣粗的移動相抗衡。
但風水輪流轉,如今,在即將跨入的3G時代,聯通擁有了先天性優勢。聯通的WCDMA網絡是3G中目前為止最為成熟的
技術。無論在速度,穩定性及終端的提供來說,都佔有先天性的優勢。按理說,聯通在3G時代的份額至少應該高於移動。按較為保守的估計即使雙方打平,聯通也將應該在3G時代擁有3.3億以上的市場份額。就算再考慮進中國電信的市場份額(中國電信的主攻方向是3G網卡,業務佔比80%左右),聯通的市場份額翻倍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再看ARPU(平均每人每月消費),2G手機業務的ARPU為41.2元。3G業務的ARPU為141.7元。考慮之後降價因素,按較為保守的估計來看,3G業務的ARPU翻倍也將是大概率事件。
另外再來看2009年聯通「糟糕的年報」,2009年聯通的移動業務實現通信服務收入人民幣715.6億元,同比增長9.1%;固網業務實現通信服務收入人民幣814.7億元,同比下降8.5%。固網業務中,固網寬帶業務實現收入人民幣246.4億元,同比增長14.0%。2009年公司調整後利潤總額約人民幣124.1億元,比上年持續經營業務下降34.5%。主要原因是受固網語音業務下滑以及本公司3G業務處於發展初期,收入無法彌補折舊及攤銷、網絡運行及支撐成本以及銷售費用等成本的增加。2009年公司資本開支為1,124.7億,2010年本公司資本開支預算為人民幣735億元。在資本開支方面,聯通今年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去年「糟糕的業績」,反而可能成為一個較低的技術。再考慮上之後的3G的大規模運用,聯通今年的業績反而很有可能成為一個拐點。
最後,從三網融合和物聯網運用的大趨勢來看,中國今後的通訊巨頭很可能將不是業務單一的中移動,而是在業務較為全面的聯通和中國電信中產生。其中,業務結構更為健康合理的聯通可能更勝一籌。
綜上所訴,聯通很可能不僅處在一個短期業績拐點,更有可能處在一個歷史性的拐點。很有可能將是一隻被忽視的潛力大牛股。
fyeqi2012-07-16 21:03:54 [舉報]
歷史的拐點?3大不是簡單就能得出結論的,太草率了。
從郵電到南電信,北聯通,通吃全國的移動。到現在的3大並行。業務收入,得分成幾塊和幾個角度看,建議從固電、寬帶|移動及 公客和政企客戶。在到具體數據,瞭解3大在各省的細分市場佔有,才能有比較客觀的結論。粗看的話,有句笑話,電信轉業做辦公樓租賃估摸收入比現在高。
39 :
greatsoup38(830)@2013-02-11 22:27:33762 report
40 :
simonwor(34306)@2013-03-22 13:18:2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322/news/ec_ecb1.htm
聯通多賺68% 增長勝同業
2013年3月22日
【明報專訊】內地電訊商去年各出其謀「搶生意」,觀乎各項業務指標,如營業利潤、ARPU(每月每戶平均收入)及EBITDA(除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暫時以昨日公布全年業績的聯通(0762)領先。有電訊分析員直言,雖然聯通「力谷」2G客升級至3G,令3G ARPU跌逾20%,但隨3G客戶增加,將令整體ARPU上升1.3% 。
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 ... aily&issue=20130322
通拒做中移4G「租客」
■常小兵表示,聯通一直試驗由目前的3G網升級至FDD的4G網。 黃偉傑攝
【本報訊】聯通(762)霸氣盡現!不單成為三大電訊商中盈利增長最高的一家,管理層還明確表示無收到要兼營國產的4G制式(TD-LTE),又表示集團目前的3G網絡有順利升級至國際通用的4G制式(FDD-LTE),即使啟動4G投資每年不多於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宣告投資高峯期已過。
中電信(728)日前表明已向國家及中移動(941)申請,若有需會租用中移動的TD網經營4G,聯通董事長常小兵昨表示,集團一直在試驗由目前的3G網升級至FDD的4G網,從未收到監管部門要求聯通兼營TD的4G網,被問及若國家指定聯通要營運TD網,會否同樣向中移動租網,常小兵即表示,「我不希望發生,即使發生,也有其他方法解決。」意味聯通不願做中移動的「租客」。
去年多賺68% 息$0.12
至於未來4G的投資,聯通總裁陸益民表示,目前4G的試驗及未來的投資都會由上市公司負責,相對中移動今年投資逾400億元在4G,聯通高級副總裁張鈞安表示,在4G投資主要在現行的3G網升級,最初兩至三年,每年投資額只約50至100億元,常小兵補充,經過過去四年的投資高峯期,「聯通每年1,000億元的高投資有可能成為歷史!」
他更指,今年起會停止在2G的投資,聯通今年的資本開支按年減20%至800億元。
業績方面,聯通去年盈利增68.5%至70.96億元,末期息0.12元,3G的ARPU(每月每戶平均收入)急跌23.9元,至86.1元,首席財務官李福申表示,今年的3G用戶補貼金額將有增加,但佔收入的比例將進一步下跌。另陸益民料今年目標自由現金流轉為正數。
41 :
greatsoup38(830)@2013-03-31 18:24:19762 report
42 :
greatsoup38(830)@2013-04-06 22:45:1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321221_C.pdf
762
盈利劇增110%,至54億
43 :
ezone2k(22605)@2013-04-25 16:55:02聯通(762)首季多賺88.6% 惟遜預期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425366_C.pdf
中國聯通(00762)公布,截至3月底止首季純利18.99億元(人民幣‧下同),升88.6%,
但仍遠低於《彭博》綜合預測的25.8億元。
總收入為706億元,升15.4%。
移動業務服務收入為352.4億元,增20.4%,移動用戶累計淨增1139.6萬戶,達到2.507億戶,移動業務平均每用戶每月收入(ARPU)為48元。其中3G業務服務收入為192.3億元,累計淨增用戶1136萬戶,達到8781.6萬戶,ARPU為78.2元。
固網業務服務收入為216.6億元,升5.4%。
期內銷售費用為100.1億元,增長22.8%;而3G終端補貼成本為22.3億元。
44 :
greatsoup38(830)@2013-04-25 22:15:40公告
45 :
greatsoup38(830)@2013-04-25 22:16:46重債,但盈利爆發
46 :
simonwor(34306)@2013-04-26 19:17:2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426/news/ea_eab1.htm
聯通搶客增盈利 首季多賺近九成
2013年4月26日
【明報專訊】內地電訊市場搶客戰未停,聯通(0762)昨日公布的首季業績,雖然純利按年大增88.6%至18.99億元(人民幣‧下同),但銷售成本升幅亦高,。不過,其他成本折舊、員工成本、網絡維修等增長則較收入慢,令盈利大增。
與此同時,集團「力谷」2G客升級至3G,亦令其3G業務ARPU(每月每戶平均收入)下跌16.7%,由去年同期的93.9元降至78.2元。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26/18240743
低價搶客拖垮 料減價戰未完
聯通3G每戶收入大跌
【本報訊】同樣靠推低價手機谷客,聯通(762)首季盈利急升88.5%至18.99億元(人民幣.下同),但3G的ARPU(每月每戶平均收入)同時大降15.7元,分析員相信,未來聯通會繼續與中移動(941)鬥搶低端3G客,但其EBITDA(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率持續改善,有助短期股價表現。
記者:石永樂
期內聯通的實現營業收入增長15.4%至706億元,其中服務收入升14.2%至570.6億元;而移動業務服務收入則升20.4%至352.4億元。今年三個月,聯通的3G上客保持高水平,上月更創出歷史新高,首季3G業務服務收入為192.3億元,所佔移動業務服務收入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2.8%急升至54.6%。
料未來數月3G上客續勁
不過,相關的ARPU跌至78.2元,按年跌近17%。3G補貼成本方面,季內支出為22.3億元,佔3G業務服務收入的比重更由15.8%下降至11.6%。
整體移動業務平均ARPU為48元,僅較去年微升0.3元,國信證券分析員范陽稱,市場原本預期聯通的ARPU會因3G用戶增加而帶動上升,但結果整體的ARPU只與去年同期相若,其中3G的ARPU按年更下跌15.7元,相信市場對此感失望,他估計聯通3G的ARPU急跌與競爭較預期激烈有關。
不過,他相信在中移動推4G之前,聯通會出盡法寶吸客,預期未來數月其3G上客會繼續強勁,有利短期股價表現。聯通表示,為應付激烈的市場競爭,公司加快用戶發展及市場拓展,令首季度銷售費用升22.8%至100.1億元。
EBITDA上升 市場感意外
另一電訊分析員則表示,聯通首季增長強勁主要原因是去年同期聯通的表現仍未見改善,形成基數較低原故,不過期內聯通的EBITDA卻出奇地上升叫市場意外,分析員解釋,其中一個原因可能與集團的固網業務有增長有關,而市場普遍預期聯通全年盈利增長50至60%,如今首季已「超標」完成,相信該股短期仍有上升空間。期內聯通固網業務服務收入仍增長5.4%至216.6億元。
47 :
simonwor(34306)@2013-05-22 07:41:2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522/news/ec_ecj1.htm
聯通﹕上客放緩因季節因素
2013年5月22日
【明報專訊】中國聯通(0762)執行董事兼總裁陸益民昨日於股東會後指出,三大內地電訊商近期公布的4月份3G上客量齊齊放緩,相信主要是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
中聯通4月3G上客量達到407.6萬戶,較3月份的433.2萬戶有所放緩。陸益民解釋,4月為傳統電訊業增長淡季,因新生入學、民工返鄉等促銷高峰已在3月度過,首季已經有多款「明星」型號上市,4月回落也在意料之中。惟他認為,聯通4月3G上客量仍超過400萬戶、且高於今年首季各月的平均數字,相信增長趨勢仍然樂觀。
48 :
GS(14)@2013-08-08 19:42:42輕債,盈利增80%,至51億
49 :
MrYeung(15476)@2013-08-12 20:32:00762
50 :
GS(14)@2013-08-12 23:44:07http://xueqiu.com/8510627167/24775895
$中國聯通(SH600050)$ 我為什麼買入中國聯通?(從儘量通俗易懂的方向說)
1. 中國的3G時代,實際上是在13年才真正爆發的,微信在這一年對大眾交流方式的改變以及手機遊戲的爆髮式增長,僅僅是一個加速度的開始,從數據也可以看出,無論是移動還是聯通,非語言類收入已經佔到了總收入的50%以上。這是一個行業的大背景,而中國聯通,作為最佳硬件設備的3G網絡運營商,本就是實質意義上的3G運營商龍頭。(行業地位)
2. 從股價安全性來說,因為H股聯通相當於A股聯通的孫公司,A股聯通持有H41%的權益,對應股價A股的價值就是3.82元,已經溢價15.4%,這還不算中國聯通持有的其它相關資產。另外考慮到中國移動1.86的PB,中國電信1.04的PB,中國聯通0.96的PB也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安全性)
3. 從企業增速來說,目前中國聯通的市盈率不到20倍,業績增速今年明年均大概率能實現50%以上的增長,設備投資高峰期已過,收穫期來臨。考慮到中國移動的4G衝擊預計後年才能體現並且其中存在設備適應期設備大幅投入等多方面因素,而對於聯通來說3G4G可以實現平滑過渡,因此有理由相信,聯通的成長性很可能不止2年。(估值,成長性)
4. 和騰訊合作的微信沃卡,可以看作是一個事件驅動因素,在微信沃卡在廣東正式銷售的第一天,就超預期的達到了150萬的預售量,可以預想隨著後續在全國鋪開,以及9月份新生入學潮的開始,微信沃卡有可能為聯通的用戶積累帶來超預期事件。(事件驅動,催化劑)
好好生活:
我就是聯通公司的,在內部看,對公司經營失望之極,內部管理太混亂。
08-11 21:46
贊(38)回覆
以碫投卵:
看空理由:
1、這個行業與網吧很類似,表面上看是一次性投入,坐等收錢。但賺的錢不斷要再投入,技術更新太快了,事實上有些設備投資還沒收回,又要升級了。
2、服務價格持續下滑,從來都沒有上調的時候。
3、市場日趨飽滿,空間乏力,各運營不得不用優惠政策來爭奪對手的用戶,陷入價格大戰,最終只圖利了用戶。
4、國企管理的低效率,決策層的官商思維很難適應市場需求。
5、未來對民營開放競爭的虛擬運營商將對行業帶來衝擊。
6、新興的通訊手段如微信的衝擊。
7、隨著4G的開放,一方面聯通被迫跟進,這加大了固定資產投資,提升了折舊。另一方面,無線寬帶將更大地對有線寬帶產生衝擊,而聯通在北方的寬帶收入將面臨來自移動的無線寬帶衝擊。
8、看看聯通這些年來,除了一個個新概念之外,從來都沒有給投資者真正帶來回報。
9、不要光看光鮮的數字,那些光鮮的數字背後的東西不是企業外的人所能知道的,比如放號量、定製機、網廳業務的大增等。
10、也不能光看近期的業績增長,短期的業務增長往往是為了高官陞遷而做的臨時文章。這回的利潤增長我認為是不合理的壓縮成本而擠出來的,短時間可以,但長期實行的話,惡果就會反映到經營上了,有點飲鳩止渴的味道。
11、一個長期業績低迷的企業必定有其內在的邏輯,鹹魚翻身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
勸樓主慎重三思而行。
12、聯通近年來的內部改革和轉型太過激進,外包推進工作一直並不順利,後遺症多多。事實上,對一個服務性行業全面實行外包是不是一個正確的思路,我很懷疑。
勸樓主不要去賭反轉,為什麼不去確定性的事情,非要去賭反轉呢?
今天 11:20
贊(18)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回覆 好好生活:
如果你體驗一下聯通的服務,大概是這樣的:遠遠一看營業廳的LOGO就不對;走進大廳發現裝修就不對;看一下營業廳員工,那叫坐沒坐像,站沒站像;跟他們接洽一下業務,不出點錯那是絕對不行的。 披露:我是多年聯通用戶[哭泣]
今天 11:21
查看對話贊(12)回覆
westwolf11_d0z:
2G,3G,4G,5G........初期補貼培養客戶,幾年後客戶達到一定數量後,新技術又出來了,每一次技術升級,都是一次路徑選擇,都存在標準之爭,也就是有走錯升級路線的可能,一想到不斷的技術升級,硬件投入,就不想買。一想起傳呼機、小靈通的那些曾經的基礎設施變廢鐵。一賣入,我必然睡不著覺。
今天 10:35
贊(5)回覆
hebei1385:
通信行業就是垃圾行業,和技術無關,只和政策監管有關。在天朝永遠沒人摸清監管的方向,甚至大眾都猜對領導心裡了,領導故意反著來,故意保持神秘讓大眾猜錯,這是一種極其變態的官場心理。通信行業移動在2g的輝煌,3g,4g時代分牌照和制式都是政策說了算,和技術管理沒有一點屁關係。王建宙是移動最大的功臣,但人們不知道的是王是從聯通去的移動,因此不在於王有多能幹,在於移動的頻段多,王在聯通再能幹信號也不可能好,因為聯通就沒分到那麼多頻段。三個運營商股票包括中國移動都不是好的投資標的!
今天 13:25
金陵小書僮:
作為曾經的中國移動員工,而且是某地市公司(全國排名第四)的綜合秘書,基本瞭解三家運營商的運營情況及發展戰略。還在電信業改革的那天早晨搶入了聯通的股票並開始了多年的持股被套之旅。。。我想說,如果不是因為3g移動只能攤到一個td,聯通早就沒的混了。業績的緩慢回升是事實,但運營商已實際均為管道商並成為夕陽行業,更何況聯通運營的規範化程度及員工的素質等,要被移動電信甩了不知道幾十條街。@西就
3分鐘前
贊回覆
布丁甲骨文:
全部認可,從財務角度講,聯通相對移動電信是此消彼漲
08-11 18:07
贊回覆
軒轅三光:
希望那些國企官員們少點貪腐,多點進取。
08-11 18:24
贊(1)回覆
Cesar:
不用說4g牌照,反正消費者也不懂,只知道4比3好。
明天就告訴你聯通董事長退休,總經理去電信當總經理,移動總經理來聯通當董事長。
然後半年內換掉三分之一的集團部門老總和省公司老總。然後繼續向下一層極洗牌,動盪一年以上。
你還買不?
08-11 18:24
贊回覆
利弗莫爾一平 回覆 Cesar:
如果用這種想法去思考每一隻股票,我建議可以直接去買AAA債券了。甚至買了AAA你都不踏實。
08-11 18:38
查看對話贊回覆
楊博文:
分析得很全面,聯通的拐點的確已經顯現。如果這個巨無霸的股價能夠反轉,那麼其它大盤指標股能否在它的帶動下企穩並開始一波像樣的反彈,如果能那麼是否可以推斷A股自此將告別頹勢而迎來豔陽天,那聯通將成為一個里程碑記入A股史冊!那麼按目前國內國際的經濟形勢似乎又不大現實,而更大的可能性就是在它的帶動下,大盤企穩橫盤整理構築一個大舞台,符合國家新興產業政策持續保持高增長的公司將成為明星主角,結構性行情將愈演愈烈,節目精彩紛呈![大笑]
08-11 18:46
贊回覆
OnYourWay 回覆 布丁甲骨文:
第四點給市場的想像空間很大。
08-11 18:47
查看對話贊回覆
利弗莫爾一平:
這裡有朋友私下問我,為什麼不說說PEG,我想說,PEG是針對成長股說的,雖然這裡聯通短期內2年有成長股的特性,但是考慮到聯通的盤子,以及運營商的環境,這裡是不適合把中國聯通用成長股的角度去看待的,自然不適用PEG,先把聯通看做困境反轉股可能更好一些。
08-11 18:59
贊回覆
笑一笑十年少:
我考慮的是a股聯通因為股權結構實際看港股臉色,這不同於長城這類的相互影響。a股的資金風格開始利於類似聯通這樣的標的,但港股不瞭解。
08-11 19:06
贊回覆
Xeyjztj:
我擦,標準的估值成長催化劑模型分析啊!
08-11 19:20
贊回覆
邵陽的馬甲 回覆 Cesar:
lte來了固定資產投資還得再來一輪。基站數量要到3g的兩倍以上。
08-11 19:47
查看對話贊回覆
boolen1216:
聯通可以。。。
08-11 20:25
贊回覆
梓恆:
作為競爭對手,從來沒把聯通放在眼裡過,聯通的好日子最多還有一年半。聯通目前的業績完全是因為國家打壓移動,4G已經在建,聯通靠3G制式取得的優勢很快又會敗光的。WCDMA那麼大的優勢,聯通才取得這麼點利潤,說實話管理層真該挖個坑把自己埋了。
大家投機買點可以,千萬別買來投資!
08-11 20:27
贊回覆
利弗莫爾一平 回覆 梓恆:
很中肯的評價,這裡我是這樣考慮的,股票不等於公司,如果股票相對於公司價值低估了,還是有投機或者投資價值的。我更樂意把聯通看做困境反轉企業而不是長期成長股,如果聯通的好日子有比較確定的1年半,對於困境反轉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1年以後,走一步看一步。
08-11 20:42
查看對話贊回覆
Cesar 回覆 利弗莫爾一平:
這不是我的想法。我只是當圈子裡面的人說過而已,具體怎麼調過幾個月就知道了。[想一下]
08-11 21:15
查看對話贊回覆
封馨憶晨 回覆 笑一笑十年少:
為什麼港股與a股價差那麼大
08-11 21:20
查看對話贊回覆
利弗莫爾一平 回覆 封馨憶晨:
A股相當於港股0.41股加其它資產,港股是a的孫公司
08-11 21:27
查看對話贊回覆
好好生活:
我就是聯通公司的,在內部看,對公司經營失望之極,內部管理太混亂。
08-11 21:46
贊(38)回覆
柳軒閣:
聯通明年50%的增長沒問題!短期股價有一定的空間!
08-11 21:52
贊回覆
火鳳凰:
首先,純粹從利益角度出發,運營商巴不得現在都是1G,通信技術的發展帶來的是資費利潤的大幅下降,一路電話64k原來收多少錢,現在500M的流量才多少錢。其次,從競爭格局來看,移動業務拼不過移動,固網業務拼不過電信,當然固網因為北方歸聯通(原網通),南方歸電信,雖後來互有滲透但談不上正真意義的PK。剩下的東西都是想像了,如果非要買個運營商,個人建議中電信。
今天 09:07
贊回覆
fjh2013:
大部分分析贊成!作為一個曾經的通信行業從業者,我看到的還有如下的關鍵點:
1、國家電視台已經持續一個月地傳遞轉結構的信息,不止一次地提到了信息產業作為下一輪經濟週期的排頭兵之一,將帶動先期約幾千億投資(其他排頭兵還有鐵路建設、節能環保產業);
2、4G牌照將在年底前發放、三大運營商正在全力部署這一新蛋糕已經確切無疑。對於資本市場而言,先不談論4G帶來的新市場效益何時能顯現,其炒作的影響已經足以先行反映出來。
3、作為與其他運營商的對比,聯通與電信的優勢類似,擁有平分秋色的骨幹網(之前的南電信北網通格局),而中國移動無論是接入網制式(TD-LTE)已經骨幹網上,都處於劣勢。
今天 09:17
贊回覆
weike369 回覆 Cesar:
目前聯通最大的問題是要上LTE,會重複CDMA、3G的歷史故事,如果沒有LTE的話,聯通已經走出困境。
今天 09:24
查看對話贊(1)回覆
香草子:
中國的電信運營商,屬於傻子都能經營好的企業。沒必要談什麼企業管理。
中移動管理水平很高?被抓的高管最多。[大笑]
今天 09:26
贊回覆
邵陽的馬甲 回覆 Cesar:
用聯通自己的說法是,不是粗放管理,是豪放管理。原聯通的管理比原網通的還要差些,畢竟原網通是從原中國電信繼承來的。現在的高層基本是原聯通的班底。
今天 09:28
查看對話贊回覆
虎痴:
對於反轉股,謹慎點為好,聯通之前為什麼跌?利空消化了嗎?未來還有哪些可能出現的利空?
今天 09:29
贊回覆
邵陽的馬甲 回覆 Cesar:
聯通再反轉,也到不了20%的ROE。盈利基數太小了,每年50%增長都不夠,而且固定資產每年在膨脹。
今天 09:30
查看對話贊(2)回覆
adansmu:
自從手機運營商內部的「局域網」或者網內通話大幅盛行,就是說聯通打聯通電話,移動打移動電話資費優惠,且聽說還是聯通先干起來的時候,就對聯通的腦殘有了無必深刻的認識。
3g不懂,聯通可能有優勢,但是我對犯了低級錯誤的聯通有了戒心,哪怕它的PB很低,我記得港股聯通連0.96PB都沒有,印象中是0.7左右。
今天 09:37
贊回覆
才華勿用生:
聯通和H股聯通的關係可以這麼看:我有個孩子每個月給零花錢,但是我卻是個亂花錢的主。不僅花光錢還欠債,總有一天要把孩子賣掉還債。很顯然,假如我的孩子價值A,那麼我和孩子捆綁一起價值只能小於A.
今天 09:41
贊回覆
李爍:
馬上又要為進入4g時代準備了,又要花大量的資金去投資於未知的效益領域裡面去。而在4g裡面移動的制式好像不是差很多。另外聯通本身的淨利率目前極低,感覺很難有保障。
在目前這個點數,感覺有著更多前景更明亮而股價更低的股票可以選擇,所以不將之作為自己的關注標的。
今天 10:11
贊回覆
穩健投機:
看大家分歧還不少,終於知道聯通為啥漲不動了
今天 10:18
贊回覆
柳軒閣:
3.3重倉聯通!
今天 10:19
贊(1)回覆
城中一杯茶:
我的聯通長期信號不好,關鍵時刻還得用回移動的2G,這是聯通的悲哀。樓主說「聯通的成長性很可能不止2年」說明樓主也是趨勢投資,這個群裡很多人都是價值投資者,顯然成長預期超過2年的不在少數,沒必要為「可能有兩年成長的公司」浪費精力應該是相當一部分人的態度。再有就是運營商高速公路化的態勢非常明顯了,想配置一下作為防禦的可以考慮,想賺錢難度就比較大了。
今天 10:21
贊回覆
cjcnm:
@趙楓同學FDU @yoghurt @長弓1989
今天 10:22
贊回覆
westwolf11_d0z:
2G,3G,4G,5G........初期補貼培養客戶,幾年後客戶達到一定數量後,新技術又出來了,每一次技術升級,都是一次路徑選擇,都存在標準之爭,也就是有走錯升級路線的可能,一想到不斷的技術升級,硬件投入,就不想買。一想起傳呼機、小靈通的那些曾經的基礎設施變廢鐵。一賣入,我必然睡不著覺。
今天 10:35
贊(5)回覆
香草子 回覆 westwolf11_d0z:
已經開始宣傳4G的今天,中移動的利潤大頭,仍然是2G
今天 10:49
查看對話贊回覆
sleepless:
聯通的大規模資本開支已經過去了,而移動和電信才剛剛開始。
今天 10:53
贊回覆
perihelion:
持有很多年,充滿血淚。市場對運營商總體看淡,騰訊的上升伴隨的是聯通的沒落。從很多角度來看,跌破3元真是市場對其電信業務的未來的悲觀。而目前還未把他從移動互聯來對待。是否能夠出現一波行情,也許會有,但是等多久?真不知道還有沒有信心
今天 10:59
贊回覆
荊烽 回覆 邵陽的馬甲:
不同意啊。顯然是原聯通強過原網通,看國企的內部管理,越新的自然越好,聯通比網通新很多啊。。。所以說,竊以為聯通目前最大的風險在於內部管理水平,尤其是接手網通這個爛攤子以後,網通的人員數量是聯通的3倍吧,能讓聯通的人繼續做高層已屬不易,算是個明智之選了。
今天 10:59
查看對話贊(1)回覆
湯詩語:
理由都在理!但是,聯通自己的營銷和管理都不太好。股價確實足夠便宜,適合投機一把。
今天 11:11
贊回覆
荊烽:
求教樓主:聯通的淨資產收益率如此之地,是因為3G前期虧錢圈地導致的麼?只有3%多點啊。。。AT&T好歹8個點呢?
今天 11:15
贊回覆
利弗莫爾一平 回覆 荊烽:
前期投資太大
今天 11:15
查看對話贊回覆
老馬識途在路上:
聯通如此之差,竟然還有人寫聯通的文章?腦子進水咯。。。
今天 11:16
贊回覆
荊烽 回覆 利弗莫爾一平:
所以真正向4G轉向的時候,FDD可以直接在W的基礎上升級,預期投入會低一些嗎(相比TDD重起爐灶)?我覺得還要看看政策消息面吧,說是年內一定會發4G牌照,問題是何時發,怎麼發?FDD的牌照給不給,電信用哪種?
今天 11:17舉報
查看對話贊回覆
利弗莫爾一平 回覆 荊烽:
FDD應該會慢於TDD給牌照,但是FDD的應用性要強於TDD,世界範圍內FDD基本上是國際標準。轉FDD,聯通的投入會低,相對於移動,可以平滑過渡
今天 11:20
查看對話贊回覆
好好生活:
原因也簡單,移動人都是從電信局出來的,懂業務技術,原來就是同事,內部和諧,聯通三山五嶽人馬,烏合之眾,什麼貨色都有……
今天 11:29
贊(1)回覆
利弗莫爾一平 回覆 以碫投卵:
謝謝你的回答,以上幾點確實值得認真思考。我個人認為關鍵還是對業績增長的認同,您認為壓低了成本,我覺得是因為3G投入高峰已經過去。至於您說的市場有限,大家在搶市場,我覺得3G,甚至以後的4G,非語言類流量會帶來全新的盈利模式,而流量目前來看並不是一個有上限的市場,隨著互聯網技術和娛樂需求的發展。總的來說還是非常感謝指點,我會認真思考的。
今天 11:29
查看對話贊回覆
屠龍指甲刀 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
渣到這水平都能盈利,我敗了……
今天 11:29
查看對話贊回覆
tomcat168 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
有很大提升空間。。。[大笑]
今天 11:29
查看對話贊回覆
joyousun 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
呵呵,據說聯通的計費規則自己人都搞不明白。我們單位團購聯通存話費送手機那種,每月話費都看不明白,去聯通,人家說也看不明白,最後找了個大拿,據說全公司只有他自己才能看明白,然後大拿研究了倆小時,終於搞明白了。
今天 11:32
查看對話贊回覆
鹿鶴 [雪球工程師] 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
移動的 AAA+ 並非浪得虛名,世界級的,全球數一數二。不過,我也換聯通了。誰讓只有移動能承受 TD 的災難呢。[摊手]
今天 11:34
查看對話贊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回覆 joyousun:
實事求是地說,聯通這個公司為中國移動資費的下降立下了汗馬功勞。它管理上的問題根子出在治理結構上,基因無法改變。
今天 11:35
查看對話贊回覆
利弗莫爾一平:
看了大家的評論,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好的經營環境和平台,很差的管理和運營。真希望某些大人物能看到大家的心聲。至於股票投機方面,我個人認為聯通的股價相對於現狀還是有吸引力的。
今天 11:37
贊回覆
大海中一條小魚 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
聯通 - 聯不通啊
移動一旦鋪開4G, 聯通絕對慘
今天 11:38
查看對話贊回覆
hh_silenthunter 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
聯通多年用戶+曾經小散股東路過。
聯通運營水平確實不行(尤其是3g時代,cdma時代其實還行)。一手好牌打的稀爛。
最近一次去家附近的聯通營業廳辦業務,體驗非常差。
今天 11:38
查看對話贊回覆
lsotboy 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
中移動的戰鬥力確實強大,財力雄厚是一方面,起點不高的國產3G讓中國移動做的非常不錯了
今天 11:39
查看對話贊回覆
香草子:
市場的偏見已經如此之深,樓主你就省口氣,悶聲賺錢吧。[大笑]
今天 11:42
贊(1)回覆
思考致富 回覆 以碫投卵:
我是聯通公司的,樓主對聯通的分析可謂入木三分。對於高投入、高產出、淨資產收益率只有3%的企業,目前看不到任何反轉的希望,如果有人在這兒大談聯通的投資之道,只能說明他的無知。
今天 11:42
查看對話贊回覆
大道至簡tommy:
這種走下坡路的行業有什麼好關注的,更何況還是依賴壟斷得來的。
今天 11:43
贊回覆
三頭一掌:
聯通事一家內部管理極其混亂的企業,否則也不會一手好牌打成這樣,可以這樣說,聯通就好比中國足協管轄下的足球隊,計劃經濟下的怪胎
今天 11:44
贊回覆
布丁甲骨文 回覆 利弗莫爾一平:
對於聯通的經營我只能說,從2G時代開始,它始終在多線作戰,寬帶+固話+GSM;寬帶+固話+GSM+CDMA;寬帶+固話+GSM+WCDMA,一直在投資,各種資源相對無比緊繃;當前的 寬帶+WCDMA及未來的寬帶+FDD-LTE迎來了真正的產業鏈協同,開闢出了一片藍海,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度將迎來持續的下跌,財務的資源能真正的優化配置;至於管理跟決策這個事情,只能說絕大部分人都是:事後諸葛亮,事前豬一樣;不信,你調查一下雪球投資者業績,這也是一種管理,看看拍腦袋說別人的有幾個賺海了去?
今天 11:49
查看對話贊(1)回覆
歐效慶:
僅僅從定性角度來看,聯通的沒有像茅台一樣取得壟斷性的市場地位,而且是國有控股企業,許多項目投資不是以市場和股東利益為第一,而是以政策需要和領導意志為主,投資價值不看好,投機可以搞,但市值太大,不容易動
今天 11:50
贊回覆
思考致富 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
在這大談聯通的投資之道的都是對投資一無所知的人。
今天 11:54
查看對話贊回覆
眾聲喧嘩 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
怪不得聯通每月的賬單從來沒有看明白過,更怪異的是短信賬單和網上查詢的賬單都不一樣
今天 12:01
查看對話贊回覆
邵陽的馬甲 回覆 荊烽:
原中國電信和通信管理局是電信業的黃埔軍校,技術和維護水平不是原聯通這種草台班子能比的。僅從電信業務角度看,營銷角度另說。
今天 12:05
查看對話贊(2)回覆
邵陽的馬甲 回覆 荊烽: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年之前,聯通集團網建部下文全國停止SDH網絡建設和採購。目前,各省已經連專線業務都快開不出來了。SDH專線業務利潤相當高,本地2M專線每月租費就要2000元。在合併之前,這種網絡建設導向,不考慮實際情況的事情不可能發生。
今天 12:15
查看對話贊回覆
般若波羅蜜 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
對於壟斷企業拿服務作為考量公司的指標是沒有意義的[大笑]
今天 12:25
查看對話贊回覆
perihelion 回覆 以碫投卵:
對於網吧模式這個觀點耳目一新,受教了,這也是最為關鍵的。聯通確實問題很大,我持有了多年,本身是基於對3g的期望很高,但這幾年的公司經營確實很讓人失望。當然,與電信運營商行業本身的商業模式不佳也有很大關係,從波特五力來看,用戶端越來越挑剔,行業本身競爭太激烈(雖然媒體認為是高價的壟斷行業),有微信等替代品,儘管有壟斷而沒有新進入者,卻被國家利益而非股東利益反制約,更是背負很多輿論負擔與社會責任,以前有央視與廣電系反壟斷,最近又有人民網煽動群眾斗地主,申討殘留用量的問題,行業問題確實較多,也讓人憂心忡忡。
當然,我覺得有可能股價已經反映了這種預期,從5元連續跌破3元,是過於悲觀了,畢竟壟斷行業不可替代,不可能會破產。是否能反彈,我有信心,是否有大的反轉,不一定。而為其持有輸了時間,錯過其他的價格反轉的週期股,或者估值更低、業績更好、偏見更大的銀行股,是不是得不償失呢。
今天 12:28
查看對話贊回覆
布丁甲骨文 回覆 以碫投卵:
洋洋灑灑寫了12點,你用某國企三個字代入,全國皆通用
今天 12:40
查看對話贊(1)回覆
荊烽 回覆 邵陽的馬甲:
嗯,謝指教。技術方面我瞭解不是很多,而且我覺得技術方面不是我們在投資時討論的重點,或者說至少不是風險和不確定性這個方面的重點,因為我們深知國企在掌握核心資源和核心技術方面還是有一定的優勢的。我想說的是企業管理方面,包括營銷、運營效率、人員成本(比如網通的退休員工要遠大過聯通),說大點就是所謂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這些才是我所說的「企業管理方面的風險」,是給投資聯通帶來更大不確定的地方。
今天 12:42
查看對話贊回覆
田健東 [《外灘畫報》副總編輯田健東] 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
"看一下營業廳員工,那叫坐沒坐像,站沒站像",也是我的體驗。這一點,似乎比中移動差遠了。
今天 12:53
查看對話贊回覆
邵陽的馬甲 回覆 荊烽:
從這些方面來講,我認為最大問題一是固定資產投資太大,LTE上了之後個人估計基本上和3G再來一遍的投資差不多,遠期會超過3G。二是管理實在太差,到現在聯通都沒有自己的研究院(移動和電信的研究院水平都不錯),導致決策純拍腦袋。ARP值會迅速下降,現在聯通在推36套餐,接聽免費100分鐘通話100M流量+500M定向。現在ARP值高是假象,等IPHONE合約期都到了之後ARP值還會降。聯通管理絕對是三大運營商中最差的,人員流動也都是單向流動,從聯通到其他兩家。
今天 12:56
查看對話贊回覆
hebei1385 回覆 好好生活:
聯通本來就是一雜牌部隊,開始是為了平息國外和民眾指責老中國郵電部壟斷,聯通的資產是原電子工業部、鐵道部,反正所有和通信沾邊的都攏合到一塊,成立的大雜燴。因此國家根本沒指著聯通賺錢。因此在2g時代從郵電部,中國電信分出來的中國移動得到的頻段最多,因此中國移動信號好是從娘胎裡面帶來的。直到2008年,電信重組,國家的戰略目標是三家平衡,聯通才稍有一個機會,就是3g分到了wcdma,但由於基礎和口碑太差,發展了4-5年仍沒有大的起色。4g時代國家戰略政策可能又發生了變化,不再追求三家平衡,對聯通的政策又沒了,所以聯通就是一政策導向股而已!
今天 12:57
查看對話贊回覆
荊烽 回覆 邵陽的馬甲:
嗯,管理最差同意。不過對於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略有異議。前兩年在大規模投入3G設備基站,包括補貼終端等等,投入是很大,所以淨資產收益率低得沒有吸引力了,但2013開始應該到了有一定收穫的時候了,反倒是我比較看空那些終端生產商,這是另一個話題。如果說4G的話,FDD的牌照應該比TDD晚發,但升級成本會相對較低吧?因為技術方面我不是很懂,正好請教一下,從W到FDD的升級,總比移動要簡單一些吧?ARPU值的話,也看怎麼說了,之前因為上iphone,可能套餐驅使下ARPU會比較高,但為了給3G布道,終端補貼費用也比較大,未來是不是會降低這方面費用呢?
今天 13:04
查看對話贊回覆
你我皆行者 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
這個也是它存在的意義[大笑]。不明白為什麼您還是它的忠實用戶。
今天 13:06
查看對話贊回覆
hebei1385:
電信行業還得重組,中國移動沒有骨幹網,4g肯定無法重振2g時代的輝煌。中國電信cdma加tdd,算是奇葩中的奇葩了,聯通wcdma又得走回頭路,上個tdd。所以在這種腦殘政策下三家運營商在3g,4g時代誰也好不起來。國家是只要能不改革就不改革,而且高層缺乏勇氣和遠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等到下班退任不出事就是最大成功。電信行業這種困局,直到包括中移動在內的利潤持續下滑,員工和管理層不斷上訪,國家才會重新考慮。其實快刀斬亂麻,聯通把網通賣個移動,然後和電信合併,才是比較好的方案。
今天 13:07
贊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回覆 你我皆行者:
只可能是一個理由,就是要用iPhone嘛
今天 13:08
查看對話贊回覆
小迷糊:
聯通信號很差,到了比較封閉的房間,如洗腳房,KTV包廂類,信號完全沒有了
今天 13:09
贊回覆
hebei1385 回覆 荊烽:
這個和技術基本沒關係了,關鍵是聯通也得上個tdd,再說什麼時候發fdd根本沒有影的時候,是聯通tdd運營好的時候,還是聯通不在tdd上大規模投資就不給fdd啊,一片空白,一片漆黑,誰也沒有穩定預期,只好往壞處想了。
今天 13:12
查看對話贊回覆
荊烽 回覆 hebei1385:
逼良為娼?逼聯通上TDD,會死給工信部看吧?
今天 13:13
查看對話贊回覆
邵陽的馬甲 回覆 荊烽:
3G只有核心網設備的一部分有可能會升級到LTE,而且是否利舊還未決定。其它設備包括基站設備和基站側傳輸設備全部要新建,因為LTE基站熱點覆蓋範圍只有幾百米,同等覆蓋情況下基站數量是3G的3倍以上,也就是說站址都有很大一部分是新的,完全無法利舊。所以,基本上是新需求。語音還要回落3G,所以3G站要保留。
終端補貼今年已經下降了,可以看iphone5換手機已經漲價了,不然上半年連那50%增長都沒有。
今天 13:16
查看對話贊回覆
hebei1385 回覆 邵陽的馬甲:
這對聯通又是機會又是挑戰,機會是4g頻率高,即使移動財大氣粗,也要新建至少1倍多的新基站才能達到現在的2g通話質量,而在之前移動的4g信號必然是垃圾,挑戰是聯通也得建好多基站。
今天 13:17
查看對話贊回覆
hebei1385 回覆 荊烽:
中報發佈會常小兵已經在香港表態了,正在建TDD試驗網。
今天 13:17
查看對話贊回覆
邵陽的馬甲 回覆 hebei1385:
是的,聯通在北方有基站建設的優勢,南方是劣勢。LTE的語音要回落3G,所以通話質量倒和覆蓋關係不算太大,但是優化不好可能會出問題。
今天 13:18
查看對話贊回覆
hebei1385:
通信行業就是垃圾行業,和技術無關,只和政策監管有關。在天朝永遠沒人摸清監管的方向,甚至大眾都猜對領導心裡了,領導故意反著來,故意保持神秘讓大眾猜錯,這是一種極其變態的官場心理。通信行業移動在2g的輝煌,3g,4g時代分牌照和制式都是政策說了算,和技術管理沒有一點屁關係。王建宙是移動最大的功臣,但人們不知道的是王是從聯通去的移動,因此不在於王有多能幹,在於移動的頻段多,王在聯通再能幹信號也不可能好,因為聯通就沒分到那麼多頻段。三個運營商股票包括中國移動都不是好的投資標的!
今天 13:25
贊(3)回覆
panda-bob:
我12年2月開始買的聯通,後來虧損15%,當時的判斷買入理由和樓主多麼類似啊..
今天 13:27
贊(1)回覆
hebei1385 回覆 邵陽的馬甲:
整個運營商行業是一片混沌,包括中國移動都不知道往哪走該怎麼辦,中國移動把4g要建成2g那樣的質量的話,沒有1萬億和5年時間下不來,但5年後他媽5g來了該咋辦,又得投入嗎?而且中國移動沒有電信、聯通那樣的骨幹網也是比較頭疼的事情。所以中國移動目前的算盤還是以2g為主,3g,4g移動互聯網真要干是不好幹的,建設一部分3g,4g最大的目的是防止2g客戶流失而已。而電信聯通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缺錢和政策不明朗,4g時代投入起碼也在4-5千億,對電信聯通來說哪有那麼多錢。所以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對運營商來說是一個三敗俱傷的時代。不出2年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移動利潤也會快速下滑,而中國聯通和電信的利潤增長乏力。
今天 13:34
查看對話贊回覆
文王夢熊:
聯通的缺點已經充分反映到股價,我認為從估值修復的角度看,是可以考慮的
今天 13:38
贊回覆
邵陽的馬甲 回覆 hebei1385:
完全同意。聯通和電信還得擔著光纖入戶的巨大負擔,那個十幾年估計都收不回投資來,不建又不行,有省級信息化工作辦十二五規劃管著呢。如果不改變根本的產業格局,這三家都沒什麼好果子吃。
今天 13:43
查看對話贊回覆
老馬識途在路上 回覆 利弗莫爾一平:
好吧,不亂噴。但是花時間和筆墨在聯通上面確實是浪費生命啊,更不要說你買了聯通。
個人兩個判斷:
1、你不是通信行業的人!
2、你的年齡不超過35歲。
所以關於聯通是否具備買入的條件,你仔細看看大家的回覆,能看到很專業的信息,不論是從行業還是財務數據還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簡單回覆你幾句,針對你的5點。
1、3G是從09年開始規模建設,聯通拿了最好的制式和2011年開始最好的終端(蘋果),現在的用戶發展和經營水平也只是這樣,問題在哪?微信就是革運營商的命,懂嗎?
2、和移動、電信相比,市場給予它低的PB,是因為它的ROE最差。安全的確沒有收益的資產,有用嗎?錢存在銀行沒有利息,你存嗎?
3、聯通的成長體現在哪裡?客戶量?業務量?政企客戶增長?總體收入?4G來了聯通可以不投資?
4、微信沃卡,聯通每個用戶可以賺多少錢?是新增的用戶嗎?移動、電信不能發展這種業務?
蘇寧的管理層是什麼狀況?蘇寧是要二次轉型,聯通呢?聯通的人是由電信、網通、吉通三部分組成的,內部人員及人心都不穩,心都不齊,一個企業怎麼可能發展的好呢???
僅供參考!
雪球也是的,唉,無語。。。。。。。。。。。。。
今天 14:30
查看對話贊回覆
老馬識途在路上 回覆 利弗莫爾一平:
好吧,不亂噴。但是花時間和筆墨在聯通上面確實是浪費生命啊,更不要說你買了聯通,更是浪費金錢!!
個人兩個判斷:
1、你不是通信行業的人!
2、你的年齡不超過35歲。
所以關於聯通是否具備買入的條件,你仔細看看大家的回覆,能看到很專業的信息,不論是從行業還是財務數據還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簡單回覆你幾句,針對你的5點。
1、3G是從09年開始規模建設,聯通拿了最好的制式和2011年開始最好的終端(蘋果),現在的用戶發展和經營水平也只是這樣,問題在哪?微信就是革運營商的命,懂嗎?
2、和移動、電信相比,市場給予它低的PB,是因為它的ROE最差。安全的確沒有收益的資產,有用嗎?錢存在銀行沒有利息,你存嗎?
3、聯通的成長體現在哪裡?客戶量?業務量?政企客戶增長?總體收入?4G來了聯通可以不投資?
4、微信沃卡,聯通每個用戶可以賺多少錢?是新增的用戶嗎?移動、電信不能發展這種業務?
蘇寧的管理層是什麼狀況?蘇寧是要二次轉型,聯通呢?聯通的人是由電信、網通、吉通三部分組成的,內部人員及人心都不穩,心都不齊,一個企業怎麼可能發展的好呢???
僅供參考!
雪球也是的,唉,無語。。。。。。。。。。。。。
今天 14:31
查看對話贊回覆
烏龍茶茶 回覆 好好生活:
似乎上市公司的員工沒有一個覺得自己公司好的
今天 14:37
查看對話贊回覆
烏龍茶茶 回覆 老馬識途在路上:
我從來沒用過聯通,發了微信沃卡才買的聯通,我可以算新增用戶?我在移動每月只有基礎套餐費,在聯通每個月至少交47,交給聯通的比移動的多多了。
今天 14:41
查看對話贊回覆
一一一一:
不懂,純轉!
今天 14:43
贊回覆
烏龍茶茶 回覆 思考致富:
等到聯通的股價真的漲上去的時候,又有很多自認為對投資很在行的人閉上自己的嘴巴
今天 14:48
查看對話贊回覆
烏龍茶茶 回覆 穩健投機:
這麼多看空的,估計手上都沒貨。基本聯通漲不漲的動,跟在這裡看空的沒有關係
今天 14:52
查看對話贊回覆
lightbb:
當年引進IPHONE的時候就買的聯通,三個字"虧、虧、虧「。一個公司股價有很多影響因素,聯通的龐大和低效率讓我慢慢放棄了幻想。
今天 15:03
贊回覆
穩健投機 回覆 烏龍茶茶:
呵呵,我想說的是多方和空方觀點都有合理之處
今天 15:03
查看對話贊回覆
葫蘆比利亞:
聯通太貴,資費沒有優勢,服務比不上移動。
我現在用的是聯通,但卡是網上買的套餐,估計貢獻給聯通的利潤也很少。。
今天 15:10
贊回覆
西毒:
聯通除了3G峰值速度是最快的以外對比移動和電信有任何優勢麼?
今天 15:31
贊回覆
荊烽 回覆 香草子:
今天看說聯通也要被硬塞一張TDD的牌照,是自己建網還是租用移動網絡?求教~
今天 15:59
查看對話贊回覆
香草子 回覆 荊烽:
4G牌照仍然有很多變數。到今天為止,中移動仍然靠2G大賺特賺,可見技術上的演變對商業利潤的衝擊,並不同步也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嚴重。
今天 16:09
查看對話贊回覆
荊烽 回覆 香草子:
那是因為中移動在3G上被坑了。。。您說的也有道理,聯通通過3G賺錢的時代剛剛開始,但iphone什麼的套餐結束後會不會ARPU下降,我是不會再續196的套餐的。。。再有,就怕到時候被工信部逼著上4G,又是一筆大的固定資產投入!
今天 16:11
查看對話贊回覆
香草子 回覆 荊烽:
不用分析arpu值的。關鍵看:總營收。另外,聯通的利潤,可調節度非常高。什麼時候釋放利潤,釋放多少利潤,全看聯通管理層怎麼打算盤了。我隱隱覺得,這涉及到4G牌照和頻率的博弈。此外,通信運營商面臨營改增的稅率問題。我認為,這些因素明確之後,聯通管理層會開始釋放利潤。畢竟,聯通是國企,會涉及到業績考核。
今天 16:16
查看對話贊回覆
荊烽 回覆 香草子:
調節利潤這個事,就需要來自內部的核心消息了。。。坦白說,我一直想建倉聯通,一直在猶豫。。。
今天 16:19
查看對話贊回覆
香草子 回覆 荊烽:
我已經說得夠清楚了。4G牌照、頻率、營改增的稅率,這三個明確之後,聯通就會釋放利潤。現在,聯通明顯是在示弱、博同情。
今天 16:20
查看對話贊回覆
荊烽 回覆 香草子:
所以您是說現在還不是最好的進入時機?4G牌照還很不明朗啊,營改增更不知是怎麼搞。。。
今天 16:22
查看對話贊回覆
香草子 回覆 荊烽:
聯通K線已經走好。放量站上60天。這種大盤股,一旦啟動,就會形成慣性,不會輕易掉頭的。
今天 16:23
查看對話贊回覆
荊烽 回覆 香草子:
這正是我糾結的,您說到我心上了。我就是今天看著它的分時圖一直糾結,好吧,不煩您了,多謝![大笑]
今天 16:28
查看對話贊回覆
寄生蟲阿笨 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
不是聯通強,是對手實在太豬
今天 16:35
查看對話贊回覆
陽自東來:
現在談3G已經晚了,要談4G.聯通的領先優勢沒有了,錢又沒移動多,管理又沒有移動穩定,拿什麼與移動競爭。哈哈哈哈。移動是在原地等了聯通這麼多年呀,總不能一直等著吧。哈哈哈哈
今天 16:49
贊回覆
yoghurt 回覆 cjcnm:
我覺得不靠譜啊。聯通之前兩年的爆發是因為移動在3G上因為被迫選了TD-SCDMA而錯過了機會+聯通引入了iPhone。在4G時代,移動肯定要發力的,移動燒錢的能力是聯通不能比的。另外,移動也可能引入iPhone。還有沃卡其實很忽悠的,很多流量都難以對應到微信流量上去,現在只是圖個新鮮罷了。個人從技術的角度的感覺,市場也許不這麼覺得
今天 17:10
查看對話贊回覆
天平投資:
分析中國聯通這樣的電信行業居然都沒有一個人提到EBITDA這個指標,算不上價值投資者,從投資的角度來看,中國聯通只要關注總營收和EBITDA這兩個指標,固定資產投資大的企業,只要收入上來以後利潤會大幅度增長,其它都不是關注重點。在淨資產價格買入一隻未來兩年利潤會大幅增長的股票怎麼樣?當年老巴投中國石油的時候應該沒有想那麼複雜。
今天 17:10
贊回覆
ClerChang:
所以我賣掉了$中國聯通(SH600050)$,加倉了$蘇寧云商(SZ002024)$
今天 17:22
贊回覆
投資是樂趣:
聯通,移動,電信,已經進入了天花板,沒有投資價值!
今天 17:29
贊回覆
以碫投卵 回覆 利弗莫爾一平:
3G剛推出時,管理層也對流量經營充滿憧憬,可是多年過去了,流量並沒有真正做起來,原因很多,但就是沒達到原來的設想。再想一想三網合一概念,是一個很好的東西,但喊了十幾年也沒有成真,真到最近才見到一點眉目。理想很美好,但現實太骨感。
今天 17:51
查看對話贊回覆
interbin 回覆 寄生蟲阿笨:
說反了吧,移動不要比聯通好太多,除了暫時領先的3G網絡,馬上就是明日黃花了
今天 18:26
查看對話贊回覆
寄生蟲阿笨 回覆 interbin:
移動豬在網絡上啊,硬傷,基本等於缺席3G時代
今天 18:27
查看對話贊回覆
康有才 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
我理解群眾說的治理結構是中移動是分公司有自主權,聯通是沒有自主權的。
今天 19:14
查看對話贊回覆
G_饅頭_G:
最近在某縣級市辦了筆聯通業務,1399元送手機,10M寬帶,每月保底消費96;
結果同樣的套餐內容,在相距35公里的市區,只要1199元;
這是營銷混亂?還是區域歧視?
今天 19:16
贊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回覆 康有才:
不是這個意思,指的是股東構成及它對公司治理的影響
今天 19:24
查看對話贊回覆
梓恆 回覆 利弗莫爾一平:
我不相信有多少個人應用的帶寬是需要超過50M的,所以FDD和TDD的差距幾乎可以忽略。
今天 19:47
查看對話贊回覆
梓恆 回覆 香草子:
那是因為上面沒人,你考慮簡單了。
今天 19:55
查看對話贊回覆
yuyue0277 回覆 不明真相的群眾 [雪球創始人方三文] :
聯通營業廳的服務態度還保持著大爺作風,去了一點沒有上帝的感覺。
今天 19:58
查看對話贊回覆
梓恆 回覆 hebei1385:
這哥們分析得是靠譜的。
今天 20:12
查看對話贊回覆
打鞭炮:
三分天下的聯通,即使再不濟,利潤也不至於差到那地步,惟一理由就是管理層從上到下沒能力
今天 20:15
贊回覆
拾穗者 回覆 以碫投卵:
國企的通病被深刻地揭露出來。每個國企都是外表光鮮,內裡糟糕。
今天 20:31
查看對話贊回覆
思考致富 回覆 烏龍茶茶:
恭喜你買聯通,發大財。
今天 20:39
查看對話贊回覆
好好生活:
09年,我喊省分公司一個同事去赴宴,年29了,他還在加班,什麼工作?修改上年業績呢。大家都懂的,業績太難看,領導面子過不去
今天 20:59
贊回覆
進卿 回覆 梓恆:
呵呵,那聯通厲害了,因為只要HSPA+升級一下就有100M,4G的所有資本開支都省了。
今天 21:55
查看對話贊回覆
梓恆 回覆 進卿:
能到百M?
今天 21:57
查看對話贊回覆
進卿 回覆 梓恆:
TDD才組了幾個網就敢說用戶感知差不多?
今天 21:57
查看對話贊回覆
進卿 回覆 梓恆:
下行理論168M,目前上海已經部署的42M
今天 22:04
查看對話贊回覆
梓恆 回覆 進卿:
我說的50M是實測值,不知42M是否也是?如果也是,那用戶感知是沒有差別的。
今天 22:06
查看對話贊回覆
進卿 回覆 梓恆:
實測多少那要看有多少人在用,所以你看都說帶寬100M,一個人哪裡用的了,都是基站那一側的帶寬,為啥3G7.2M人們說不夠就是這個原因。
今天 22:12
查看對話贊回覆
Charlemagne:
手機永遠是中國聯不通---大家都知道哈
固話永遠是中國電不信---固話詐騙太多
股價永遠是中國移不動---炒股的都知道
今天 22:13
贊回覆
Charlemagne 回覆 進卿:
一個基站一個人用吧。。。'
今天 22:14
查看對話贊回覆
cjcnm 回覆 yoghurt:
關鍵的問題其實是聯通有A股,移動在香港上市[哭泣]否則我才不考慮聯通
59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回覆
3金-Shin 回覆 一一一一:
不明覺厲[大笑]
41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回覆
Roman唔tic 回覆 老馬識途在路上:
聯通的用戶體驗還不錯~3G確實是聯通最快~
33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回覆
金陵小書僮:
作為曾經的中國移動員工,而且是某地市公司(全國排名第四)的綜合秘書,基本瞭解三家運營商的運營情況及發展戰略。還在電信業改革的那天早晨搶入了聯通的股票並開始了多年的持股被套之旅。。。我想說,如果不是因為3g移動只能攤到一個td,聯通早就沒的混了。業績的緩慢回升是事實,但運營商已實際均為管道商並成為夕陽行業,更何況聯通運營的規範化程度及員工的素質等,要被移動電信甩了不知道幾十條街。@西就
15分鐘前
贊回覆
51 :
greatsoup38(830)@2013-10-04 00:47:27http://www.ennweekly.com/2013/1003/12247.html
財經國家週刊獨家獲悉,工信部正在醞釀新的政策,對三大運營商的業務牌照及結算資費進行調整,並有可能對各家公司的收入與利潤結構產生巨大影響。
消息人士透露,政策調整將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
1.允許中國移動進行固定寬帶網絡市場;
2.下調聯通與電信向中移動支付的移動-移動網間結算標準。
該人士表示,此舉甚至可能導致:中移動上市公司利潤下降近10%,聯通與電信上市公司的利潤上漲超過50%。
財紅國家週刊確認的情況是,此前在9月18日,工信部電信管理局已召開會議,公佈了《關於統籌移動網間結算與市場競爭格局優化調整政策研究》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認為,中移動在移動通信市場一家獨大,尤其是利潤指標突出,造成通信業市場格局失衡,所以建議實施移動網間不對稱結算,大幅下調其他運營商的結算費率。
按照現行的結算方式,當中移動用戶與聯通和電信用戶之間撥打移動電話時,都按照主叫方向被叫方付費的方式進行網間結算,費率統一為6分/分鐘。
知情人士透露,按照工信部計劃,未來中移動向聯通和電信結算時,將仍按照過去資費標準結算,但電信和聯通向中移動結算時,資費標準將大幅下降,最高可能降至3分/分鐘。
根據財國智庫測算,按照這一計劃,中移動每年向聯通和電信網間結算的支出,將增加超過每年120億人民幣。
與此對應的是,在2012年,中移動上市公司的淨利潤為1293億人民幣,聯通香港上市公司淨利潤為71億人民幣,電信淨利潤149.25億人民幣。
通信業內人士表示,與業務收入不同,網間結算的費用變化,對運營商利潤的影響將更加直接,甚至可以"視同於利潤"。這意味著,如果計劃施行,則三大運營商的利潤將有可能產生前文所述比例的巨大波動。
與此對應的是,此前,工信部曾出台文件,禁止中國移動經營有線寬帶業務(2009年686號文),該文件於2011年底到期,此後卻一直未有明確後續政策出台。
而在《報告》中,也建議調整對中移動經營寬帶業務的限制,滿足牌照許可前提就可允其進入寬帶市場。
據財經國家週刊瞭解,工信部將於國慶長假結束後組織專家對《報告》及調整方案進行聽證。
對於此事,科技雜談的觀點是:
1.以上方案並非定案,仍有待國慶後的進一步博弈與評審,可能原樣通過(可能性較小),可能流產(可能性非常小),也可能是此基礎上有所微調(可能性較大)。
2.工信部出台這一舉措,應是考慮到電信、聯通在固定寬帶市場過於壟斷,而中移動在移動通信市場也仍佔據主要利潤份額,故以政策手段進行調節。
3.從博弈的角度看,允許中移動經營寬帶,和以非對稱結算"切割"中移動利潤,從某種層度上來說算得上是利益交換,當然是否公平則有待各方意見反饋。
4."寬帶中國"和促進信息消費戰略,都要求加快建設寬帶網絡,而且廣電機構、民營資本都已經實質進入寬帶業務領域,所以中國移動獲准經營寬帶已是大勢所趨。
但中移動在這一領域能施展的拳腳有限,短期內仍將於低利潤甚至是虧損經營為主,以價格戰"在競爭對手後花園搞破壞"的意義,遠大於全業務模式的創新突破。
5.就個人來看,實施不對稱的網間結算並不是一著好棋。
這個辦法的主要意義就是,降低中移動利潤同時增加聯通和電信利潤,平衡運營商的利潤率。
但這種強行挪移利潤的手段,對運營商的綜合實力提高及市場均衡並無實際幫助,反而有可能導致以回撥等方式人為修改主叫號碼,以違規手段套取利益的灰色利益鏈條出現,進而影響網間通信質量,以及民資進入通信的市場後的混亂程度與管理難度。
2010年,我在調查報導《互聯網接入"大清洗"》中曾說,"中國互聯網普及至今,接入市場大多數的恩怨、沉浮與矛盾,背後都與網間結算有關。圍繞這一核心命題的爭議之多,矛盾之烈,討論者之眾,遠超其他產業問題。"
其背後的原因,正在於互聯網的網間結算,是不對等的結算方式,才導致了無比複雜的利益矛盾,以及綿延多年始終無法根治的管理難題。
如果移動通信的網間結算也改為不對稱結算,短期內可能"降低了市場壟斷",但長期來看,卻有可能成為未來無數產業新問題的癥結之源。
6.此次政策波動對利潤的影響,將帶來三大運營商的股價震盪,這將成為投資者的機會或陷阱。
52 :
greatsoup38(830)@2013-10-24 23:23:49強勁
53 :
GS(14)@2014-02-12 09:54:1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212/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本地電訊市場的3G頻譜收回重拍,有機會再添一間中資電訊商參與競投。聯通(0762)旗下的聯通香港昨日首度表明,會考慮競投被收回重拍的3G頻譜,並打算日後提供4G服務。有學者認為,香港是自由市場,具中資背景的聯通進入亦無可厚非,但有議員擔心,電訊商的背景可能影響市場發展。
聯通香港在2000年時已在香港成立,但一直以來未有在港競投電訊頻譜,而是透過虛擬營運商(MVNO)的形式,租用其他電訊商的網絡去做生意。通訊局早前表示,最快今年第三季會重拍3G頻譜,而聯通香港業務管理部副總經理周子龍,昨日表明集團有意去競投。
聯通:考慮日後提升基站做4G
與此同時,集團亦計劃將自己的核心網絡升級到4G,周稱現時在港的機房內已有支援3G網絡的設備,只是沒在香港各處興建基站去發射信號。集團日後會考慮提升基站去做4G,亦有機會與本地電訊商合作。香港電訊(6823)不評論聯通香港的舉動,而中移動香港則表示,支持現行機制讓有興趣的人士參與。和記電訊(0215)則稱會密切留意市場發展,並採取適當策略。
分析員:花錢建網絡 未必搶到生意
實際上,聯通香港早已準備殺入本地電訊界,集團於去年3月,有份競投4G頻譜,但最終出價不夠高,而無功而回。有外資行分析員認為,聯通香港進軍本地電訊市場不出奇,「明顯是要吼實內地的漫遊客,不想漫遊費流入其他電訊商袋中。不過,集團本身資金不算充足,但若要花費一筆成本去建設網絡,但未必能夠與現有的電訊商爭到生意,這個舉動很奇怪」。
學者:中資操縱市場指控難成立
城大電子工程系副教授曾劍鋒認為,香港的電訊市場是「有能者居之」,若因聯通香港加入,令中資電訊商有機會操縱市場的說法不適合,「香港電訊表明完成收購後,不會競投3G頻譜,頻譜資源沒那麼緊張,若有新加入者亦屬好事,對民生有利」。
立法會資訊科技界議員莫乃光則指出,中資背景的電訊商入局,可能會有隱憂,「澳洲Telstra要離開,將CSL賣出去,香港電訊商的背景,現時只餘下本地富豪及中資企業,對市場發展不是好事」。他解釋,情等同電訊商「買少見少」,而消費者只是「叫做多個選擇」。
明報記者 岑豪
54 :
GS(14)@2014-02-12 09:54:3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212/news/eb_eba2.htm
【明報專訊】「小小超」電盈(0008)主席李澤楷,旗下香港電訊(6823)去年底用189億元「翻兜」CSL,令本地電訊商「5變4」。集團亦表明,為爭取通訊局批准交易,日後不會參與競投3G頻譜,因此3G頻譜競爭者實際更是「5變3」,令業界普遍認為拍賣價未必會大幅提高,惟聯通香港計劃「分一杯羹」,隨時會推高拍賣價。
現時和記電訊(0215)、數碼通(0315)及中移動香港競逐3G頻譜,而聯通香港的加入除可能推高拍賣價外,而業務上更有機會「鬥平」吸客。不過,有外資行電訊分析員認為,聯通上次競投4G頻譜失敗後,反映他們不會「盲目不理價」去搶頻譜,「一定會計掂條數才去做,但本地市場太小,未必需要大力吸客」。
月費加減 與電訊商數目無關
立法會議員莫乃光認為,即使聯通香港搶到頻譜,並按中移動香港的一套做法,將依然是本地電訊商中最弱的,「頻譜不夠多,業務發展有一定局限」。城大電子工程系副教授曾劍鋒則稱,即使電訊商數目有增減,在月費價格上,不一定會減價,「始終是商業決定,有沒有聯通也好,其他電訊商要加價或減價,亦與電訊商數目沒直接關係」。
55 :
GS(14)@2014-02-27 18:11:30762
重債,盈利增7成,至94億
56 :
greatsoup38(830)@2014-04-19 02:13:53中期票據
57 :
greatsoup38(830)@2014-04-19 02:14:34重債,盈利增8成,至31億
58 :
GS(14)@2014-06-27 23:13:23762
59 :
GS(14)@2014-07-04 10:43:5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04/news/ec_eci1.htm
聯通副總辭任 擬轉投民企
2014年7月4日
【明報專訊】據內地傳媒報道,聯通(0762)副總經理李剛已經正式獲准辭任,有傳他或準備轉投民營的移動虛擬網絡運營商。消息稱,今年初李剛已經提出請辭,農曆新年之後已經沒有上班,是目前三大電訊央企中,主動提出辭職的最高管理層。但由於李剛屬於央企高層,離職並非聯通集團可以決定,必須由上級主管部門批准,審批流程耗時長,直至近期才正式獲批。
本報昨日致電中國聯通香港辦事處企業傳訊部負責人,但對方表示沒有內容回應。渣打銀行電訊分析員柳太勝認為,李剛的離職不會對投資者信心有很大影響,只要領導層的陸益民和常小兵還在,公司政策就不會有太大動盪。
近期另一單受關注的央企高層變動,是華潤董事長宋林違紀被查,其職位由招商局集團前董事長傅育寧接任。據招商局網站稱,本周招商局已完成人士調整,由現任中集集團(2039)董事長李建紅接任招商局集團董事長,中投公司監事長李曉鵬出任招商局集團總經理。
60 :
GS(14)@2014-08-08 01:43:36762
盈利增18%,至59億,債重
61 :
simonwor(34306)@2014-08-31 01:05:1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830/news/ec_ecc1.htm
Tesla伙聯通建超級充電站
內地鼓勵本土新能源車發展的政策漸趨明朗,而風頭正猛的「來佬貨」Tesla亦加快擴張步伐。有內地媒體報道,Tesla伙拍聯通(0762),將共同在全國20個城市建設超級充電站,在全國120個城市、400個聯通營業廳建設充電樁。Tesla今年4月進入中國之後就開始與中國聯通合作,中國聯通為其提供資訊化服務,現在雙方從線上合作,延伸至線下實體營業廳的充電服務。
62 :
GS(14)@2014-10-23 17:00:16盈利增2成,至90億,債一般
63 :
qt(2571)@2014-12-14 09:26:36呢種手法應該賺唔少
/b[]
http://tech.sina.com.cn/t/2014-12-12/doc-iavxeafr6970988.shtml
记者中国联通奇遇:8个"大坑"骗你隐私再黑钱
2014年12月12日22:57 新华网 我有话说(5,747人参与) 收藏本文
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刘景洋)笔者见过太多关于电信企业霸王条款的报道,本以为已经“免疫”,没想到9日赴哈尔滨办事,却遭遇中国联通的“连环坑”。“看人百遍不如亲历一遍”,请看看我的奇葩遭遇。
先补充个背景,本人曾在哈尔滨工作,用过中国联通两个宽带号(其中一个是中国网通时期办理),一个3G手机号码。
【“坑”一】包年得包一辈子?
2013年7月,我在中国联通哈尔滨松北营业厅办理了“1080元10M光纤”的包年业务,本以为到了今年7月包年期满自动停止服务,没想到松北营业厅的业务员却告知,已经欠费400多元。
“不是包年结束就停止吗?这半年我都搬走了。”我问。
“先生,你看好,我们这个套餐是,1080元包年,之后按每月100元收费。”业务员说。
“没用也要交钱?”我不解地问。“当然,还有滞纳金。”他说。
“你们推销宽带的时候,也没说过这事儿啊!”我问。“那我不知道。”他说。
我才明白,这分明就是“包年就要包一辈子”的节奏。
【“坑”二】未经任何告知上了黑名单
对话时,这名业务员快速在电脑前操作,查询我在联通的消费记录。幸亏我眼尖,捕捉到一个弹出的对话框,上面带有“黑名单”字样。
“怎么?我都上黑名单了?”我问。“是,但不是这次,你以前开过一个宽带,在珠江路,欠费太久拆机了,你就上了黑名单。”他回答。
经他提醒,我才想起大约4年前,在中国网通也办过类似业务,当时也以为包年期满服务停止就结束了。网通相关业务并入中国联通后,自然也能查到。
“上了黑名单,你们也该通知我一声吧。”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显得底气不足。“那我不知道。”他又说。
【“坑”三】拆机要取回设备当天办不了
我心想,上了黑名单,如果再影响到个人征信记录,就得不偿失了,赶紧问:“那现在怎么办?”
“你要是真不用了,就交了欠款之后报拆机吧。”业务员说。
“我没用宽带,你可以查到的,不应该交钱。我着急去北京,现在办拆机吧!”我说。
“拆机啊?那你得拿来家里的‘光纤猫’,而且今天都这么晚了,办不了了。”他说。
“那我叫别人代办可以吧?或者打客服电话?”我问。“不行,必须本人持身份证到营业厅办理。”他说。
此刻,愤怒堆积在心,我已憋到“内伤”。
【“坑”四】停机保号每月也要交10元
长辈们曾告诉我,遇到不讲理的要克制,再试试别的办法。
“那除了拆机总还有别的办法吧?”我试着问。
“还可以停机保号,每月得交10元,不太合适。”他说。我心想,这好歹算是为我考虑。
“不过,你得把400多元欠款和滞纳金交上。”他说。
我内心已“泪流成河”。
【“坑”五】名下开过6个未知手机号
我已经准备认栽,交了钱息事宁人。“你再帮我查查,我还欠你们联通什么,我都还清!”我站起来盯着业务员的显示屏说。
他快速地操作着。当他将我的身份证号输进系统时,我惊呆了。
除了已经停掉的3G手机号码,“欠费”的宽带,竟然还有至少6个手机号码,而且一个正在使用!
一个130号段,尾号为8852的号码是用我的身份证开户;点开详情,用户资料里赫然显示着我的身份信息,受理单位是哈尔滨市道外区某通讯商店!同时,一个131号段和4个130号段的陌生手机号码都使用过我的身份信息,只不过这5个已经是“失踪”状态。
“你们都拿我的身份信息干了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多我从未用过的号码?你们怎么解释?”我真的忍无可忍。
“那我不知道。”他又说。
【“坑”六】官方答复踢皮球“不清楚不确定”
我反复深呼吸告诉自己要冷静。虽然有的企业已经没有底线,但业务员自始至终还算“配合”,我不该对他态度不好。
“那你能做什么?”我冷静下来问。“我帮你反映问题吧。”业务员填好了两个投诉单,跟我核对了内容,通过系统发走了。
“帮我把这个陌生号码立刻停机吧。”我无力地说。“好。”他照办了。“收到投诉后,他们会在24小时内联系您的。”
10日,一名联通公司的工作人员给我回了电话。她说,代表哈尔滨道里区销售渠道,向我回复“有人用我身份信息正在使用手机号码”的问题(后来我反应过来,号码不是道外区销售出去的吗?)。
“我们正在责成销售商查找原因。”她说。“什么时间能有回复?”我问。“无法确定,会尽快。”她说。“销售商出现这种问题,你们不掌握吗?”我问。“那我不清楚。”她说。
【“坑”七】“这么多用户没人关注某一个人”
不久,我又接到了哈尔滨联通“长江局”的工作人员电话,来解释“珠江路的那个宽带‘欠费’使我上了黑名单”的问题。
“你欠费140多元,我可以免去你30多元滞纳金。包年不用了都是转为包月资费,要下黑名单你还得把100多元交上。”她说。
“我没用你们服务,为什么要交钱啊?”我还试图跟她讲理,“而且上黑名单你总得告诉我一声吧?”
“交不交你随意。这么多用户,没人关注某一个人。”她说。
【“坑”八】欠款没人交其实可以冲抵
后来,我又接到了哈尔滨联通“松北局”的工作人员电话。她态度很好,说的也很“实在”。
“欠费和滞纳金我都可以给你免掉。”她说。“拆机停机确实需要本人来办理。”“你要是回不来,就这样,继续欠着。等欠到一定时候,公司会统一自动销号的。到时候你再打客服,那边就直接把费用给你冲抵了。”
“既然这样,怎么还要搞这么多复杂的事儿呢?”我问。
“哎,这钱谁愿意交啊,再说也没人交。”她笑道。
我立刻懂了。决定必须把这段奇遇告诉公众。
截至12日中午,中国联通方面未再与我联系。
64 : qt(2571)@2014-12-14 09:28:58
呢啲回應



黒名單係联通服务质量的一部分.
http://tech.sina.com.cn/t/2014-12-13/doc-iavxeafr7091089.shtml
中国联通回应“八大坑”:将限时给予满意解决
2014年12月13日20:29 新浪科技 微博 我有话说(4,503人参与) 收藏本文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13日晚间消息,中国联通在其官方微博中回应了新华社对其服务问题的报道。中国联通表示,其已及时注意到并高度重视新华社有关记者日前关于哈尔滨联通服务质量的新闻报道,对给消费者造成的困扰表示深切歉意。
全文如下:
中国联通已及时注意到并高度重视新华社有关记者日前关于哈尔滨联通服务质量的新闻报道。我们诚恳接受新闻媒体和客户的监督,并对我公司在服务方面存在的不足与漏洞及由此给消费者造成的困扰表示深切歉意。中国联通绝不容忍任何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已在第一时间责成黑龙江联通立即成立专项调查组,限时对媒体和用户关切进行回复并给予满意解决。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清理管理漏洞,持续改进服务质量,努力为广大用户提供满意服务。我们对新闻媒体和广大用户的监督和支持表示由衷感谢,并诚挚欢迎新闻媒体和广大用户继续对我们的服务质量给予监督。
新华社昨日播发了《新华社记者中国联通奇遇:8个“大坑”骗你隐私再黑钱》,新华社记者刘景洋在文中自述了遭遇中国联通的“连环坑”,分别是:1、宽带包年得包一辈子;2、未被任何告知上黑名单;3、拆机要取回设备当天办不了;4、停机保号每月也要交10元;5、名下开过6个未知手机号;6、官方答复踢皮球“不清楚不确定”;7、“这么多用户没人关注某一个人”;8、欠款没人交其实可以冲抵。(石头)
65 : greatsoup38(830)@2014-12-14 11:01:00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12/12/c_1113626853_2.htm
新华网北京12月1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刘景洋)笔者见过太多关于电信企业霸王条款的报道,本以为已经“免疫”,没想到9日赴哈尔滨办事,却遭遇中国联通的“连环坑”。“看人百遍不如亲历一遍”,请看看我的奇葩遭遇。
先补充个背景,本人曾在哈尔滨工作,用过中国联通两个宽带号(其中一个是中国网通时期办理),一个3G手机号码。
【“坑”一】包年得包一辈子?
2013年7月,我在中国联通哈尔滨松北营业厅办理了“1080元10M光纤”的包年业务,本以为到了今年7月包年期满自动停止服务,没想到松北营业厅的业务员却告知,已经欠费400多元。
“不是包年结束就停止吗?这半年我都搬走了。”我问。
“先生,你看好,我们这个套餐是,1080元包年,之后按每月100元收费。”业务员说。
“没用也要交钱?”我不解地问。“当然,还有滞纳金。”他说。
“你们推销宽带的时候,也没说过这事儿啊!”我问。“那我不知道。”他说。
我才明白,这分明就是“包年就要包一辈子”的节奏。
【“坑”二】未经任何告知上了黑名单
对话时,这名业务员快速在电脑前操作,查询我在联通的消费记录。幸亏我眼尖,捕捉到一个弹出的对话框,上面带有“黑名单”字样。
“怎么?我都上黑名单了?”我问。“是,但不是这次,你以前开过一个宽带,在珠江路,欠费太久拆机了,你就上了黑名单。”他回答。
经他提醒,我才想起大约4年前,在中国网通也办过类似业务,当时也以为包年期满服务停止就结束了。网通相关业务并入中国联通后,自然也能查到。
“上了黑名单,你们也该通知我一声吧。”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显得底气不足。“那我不知道。”他又说。
【“坑”三】拆机要取回设备当天办不了
我心想,上了黑名单,如果再影响到个人征信记录,就得不偿失了,赶紧问:“那现在怎么办?”
“你要是真不用了,就交了欠款之后报拆机吧。”业务员说。
“我没用宽带,你可以查到的,不应该交钱。我着急去北京,现在办拆机吧!”我说。
“拆机啊?那你得拿来家里的‘光纤猫’,而且今天都这么晚了,办不了了。”他说。
“那我叫别人代办可以吧?或者打客服电话?”我问。“不行,必须本人持身份证到营业厅办理。”他说。
此刻,愤怒堆积在心,我已憋到“内伤”。
【“坑”四】停机保号每月也要交10元
长辈们曾告诉我,遇到不讲理的要克制,再试试别的办法。
“那除了拆机总还有别的办法吧?”我试着问。
“还可以停机保号,每月得交10元,不太合适。”他说。我心想,这好歹算是为我考虑。
“不过,你得把400多元欠款和滞纳金交上。”他说。
我内心已“泪流成河”。
【“坑”五】名下开过6个未知手机号
我已经准备认栽,交了钱息事宁人。“你再帮我查查,我还欠你们联通什么,我都还清!”我站起来盯着业务员的显示屏说。
他快速地操作着。当他将我的身份证号输进系统时,我惊呆了。
除了已经停掉的3G手机号码,“欠费”的宽带,竟然还有至少6个手机号码,而且一个正在使用!
一个130号段,尾号为8852的号码是用我的身份证开户;点开详情,用户资料里赫然显示着我的身份信息,受理单位是哈尔滨市道外区某通讯商店!同时,一个131号段和4个130号段的陌生手机号码都使用过我的身份信息,只不过这5个已经是“失踪”状态。
“你们都拿我的身份信息干了什么?为什么有这么多我从未用过的号码?你们怎么解释?”我真的忍无可忍。
“那我不知道。”他又说。
【“坑”六】官方答复踢皮球“不清楚不确定”
我反复深呼吸告诉自己要冷静。虽然有的企业已经没有底线,但业务员自始至终还算“配合”,我不该对他态度不好。
“那你能做什么?”我冷静下来问。“我帮你反映问题吧。”业务员填好了两个投诉单,跟我核对了内容,通过系统发走了。
“帮我把这个陌生号码立刻停机吧。”我无力地说。“好。”他照办了。“收到投诉后,他们会在24小时内联系您的。”
10日,一名联通公司的工作人员给我回了电话。她说,代表哈尔滨道里区销售渠道,向我回复“有人用我身份信息正在使用手机号码”的问题(后来我反应过来,号码不是道外区销售出去的吗?)。
“我们正在责成销售商查找原因。”她说。“什么时间能有回复?”我问。“无法确定,会尽快。”她说。“销售商出现这种问题,你们不掌握吗?”我问。“那我不清楚。”她说。
【“坑”七】“这么多用户没人关注某一个人”
不久,我又接到了哈尔滨联通“长江局”的工作人员电话,来解释“珠江路的那个宽带‘欠费’使我上了黑名单”的问题。
“你欠费140多元,我可以免去你30多元滞纳金。包年不用了都是转为包月资费,要下黑名单你还得把100多元交上。”她说。
“我没用你们服务,为什么要交钱啊?”我还试图跟她讲理,“而且上黑名单你总得告诉我一声吧?”
“交不交你随意。这么多用户,没人关注某一个人。”她说。
【“坑”八】欠款没人交其实可以冲抵
后来,我又接到了哈尔滨联通“松北局”的工作人员电话。她态度很好,说的也很“实在”。
“欠费和滞纳金我都可以给你免掉。”她说。“拆机停机确实需要本人来办理。”“你要是回不来,就这样,继续欠着。等欠到一定时候,公司会统一自动销号的。到时候你再打客服,那边就直接把费用给你冲抵了。”
“既然这样,怎么还要搞这么多复杂的事儿呢?”我问。
“哎,这钱谁愿意交啊,再说也没人交。”她笑道。
我立刻懂了。决定必须把这段奇遇告诉公众。
截至12日中午,中国联通方面未再与我联系。
66 : greatsoup38(830)@2015-03-04 01:30:44
重債,盈利增1成,至104億
67 : greatsoup38(830)@2015-05-10 14:53:5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09/news/ec_ecc1.htm
聯通內地率先售Apple Watch
【明報專訊】蘋果Apple Watch個別款式掀炒風,內地於4月24日開售後,目前只接受在蘋果網上商店內選購。不過,聯通(0762)總裁陸益民昨日在股東會後稱,集團已與蘋果達成協議,會是內地首批商戶銷售產品,並有望在短期內推出。「快了吧,具體時間表我還不掌握,但是肯定跟蘋果同步一齊賣。」
陸氏又指出,市場競爭加劇,加上「營改增」及推廣費用大幅減少,影響收入的增長速度。同時,今年首季流失430萬個流動通訊用戶,但他稱是預期之內,未來有望回復穩定。由於集團策略轉為注重客戶質素,尤其是「實名制」落實後,減少以往1名用戶開多張SIM卡的情,故此首季的ARPU(每月每戶平均收入)較去年第4季有所增長。
8月注入鐵塔資產
內地3大電訊商共同成立鐵塔公司,希望減低營運成本,亦是國企改革的其中一步。首席財務官李福申預計,今年8月份電訊商會注入鐵塔資產。然而,由於鐵塔的價格各有不同,目前正在整理相關資產的價值,故未知聯通注入資產後,可獲多少收入。董事長常小兵則再次重申,沒有收到電訊商合併的消息,而集團亦沒開展相關工作。
同時,聯通將與西班牙電信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拓展大數據服務。陸益民稱,電訊商要開展不同的業務,以提高盈利水平,現時正處理法律程序,細節留待日後公布。
68 : GS(14)@2015-05-20 16:14:4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20/news/ec_ecd1.htm
聯通移動客戶流失擴大
2015年5月20日
【明報專訊】剛剛宣布提速減費的內地三大電信商之一聯通(0762),昨日收市後公布4月份上客量,移動用戶淨流失253.2萬戶,連續3個月呈負增長,比上月份淨流失160.9萬戶亦有所擴大,客戶總數減至約2.92億戶。聯通昨日收報13.98元,升1.31%。
4月數據當中,包括3G及4G LTE用戶的移動寬帶用戶淨上客量為69.1萬戶,較3月份的81.4萬戶明顯減少15%,而移動寬帶用戶累計總數至約1.52億戶;固網業務方面,固網寬帶用戶淨上客34.9萬戶,較3月的37.5萬戶略為回落,用戶總數增至約6994.8萬戶。至於本地電話用戶則淨流失71.4萬戶,較3月的淨流失57.9萬戶有所加快,總數降至7959.1萬戶。
連續3個月呈負增長
除了上客量減少,為回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責內地電信網絡收費高網速慢的問題,聯通及另外兩間電信商日前分別提出「提速減費」方案。其中聯通推出4項措施,令移動用戶的數據流量收費至少會減20%或以上,市場分析認為將影響利潤。
69 : GS(14)@2015-06-17 10:25:00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17/news/ww_ww1.htm
聯通香港否認8月加價
2015年6月17日
【明報專訊】早前有報道引述消息稱,中聯通(0762)旗下的聯通香港將於8月加價,中聯通發言人否認傳聞,並指目前公司未有明確的加價時間表,公司對是否加價亦未有定論,因此相關報道只屬推測。
有分析員認為,隨今年會有新款iPhone推出,有機會帶動其他電訊商一同推出新收費計劃,變相掀起加價潮。他又指出,雖然現時市面仍有無限上網計劃,但電訊商一直希望剷除或將相關客戶升級,令無限上網計劃自然流失。
70 : greatsoup38(830)@2015-06-20 16:52:2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20/news/eb_ebd1.htm
聯通連續4月流失客戶
5月減191萬戶
2015年6月20日
【明報專訊】國家總理李克強上月公布的「降費提速」上周滿月,卻被人質疑三大電訊商推出的優惠計劃「搔不覑癢處」,同時亦無礙旗下客戶繼續流失。聯通(0762)昨日收市後公布5月份上客量,移動用戶再流失191.3萬戶,已是連續4個月用戶量倒退,令客戶總數收縮至2.9億戶。聯通昨日收報12.02元,跌0.5%。
广告
雖然上月移動用戶總數持續流失,但跌幅已經較4月份流失的253.2萬戶收窄。至於5月份3G及4G LTE用戶的移動寬帶用戶淨上客量為73.2萬戶,較4月份淨上客量有加快6%。期內固網寬帶用戶淨增加35.9萬戶至7030.7萬戶,本地電話用戶則淨流失73.6萬戶至7885.5萬戶。
有報道指代理商搞傳銷式賣卡
另外,掛上聯通名義的「電話卡創業」傳銷制度,近日亦在內地論壇及手機朋友圈流傳,意謂某用戶引入10名用戶開卡及充值後,旗下10名用戶又可再引入10名用戶。每名用戶可從自己下線的10名用戶抽佣半成到一成,當建立成5層制度後,每月便可享逾55萬元(人民幣,下同)收入。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手機朋友圈中有位分銷服務商名為「鍾白」,教導用戶在網站「10010hjhp.com」支付100元開戶及開卡。其後用戶可找10人作自己的一線客戶,該10人所引入的另外100人,便是第一位用戶的二線客戶,餘此類推。報道稱,該網站是由聯通的重慶代理商「華記和埔」設立,但聯通否認此計劃是官方所為。
本報昨日致電「華記和埔」,職員亦承認有此計劃,並稱是「創新的模式」,但最好要先聯繫在手機告訴用戶有關計劃的人來加入。至於聯通的香港分部則表示不清楚事件,未有進一步回應。
71 : GS(14)@2015-07-21 12:17:2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21/news/eb_ebd1.htm
【明報專訊】中國聯通(0762)昨日公布6月份營運數據顯示,移動用戶持續流失,期內淨流失99.9萬戶,為連續5個月流失,累計用戶數目降至只有2.89億戶。5個月內其移動用戶淨流失達987.9萬戶,不過,相比5月份流失達191.3萬戶而言,該公司6月份的情已見大幅放緩。
綜合內地傳媒報道所指,聯通所以在移動用戶方面持續數月出現流失,與其他對手包括中國電信(0728)發力推動4G服務,加上市場漸趨飽和不無關係。另一主要對手中國移動(0941)的營運數據方面則顯示,移動則仍見按月增長,但是增長幅度則遠較之前為少。
另外,由於聯通向2G用戶開放移動寬帶網絡,今年6月份移動寬帶用戶總數淨增達500.1萬戶,累計增加至超過1.57億戶,增長數目為今年以來最多。而固網寬帶用戶在6月份淨增28.3萬戶,累計達到7059萬戶;本地電話用戶數目淨增長方面則保持長期下滑的走勢,期內再流失42.8萬戶,只餘7842.7萬戶。
72 : greatsoup38(830)@2015-08-25 12:15:3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25/news/ec_eca1.htm
三大電訊落實換帥 奚國華退休
2015年8月25日
【明報專訊】內地三大電訊運營商落實換帥。中央組織部昨早正式宣布,中移動(0941)現任董事長奚國華退休,一如市場預期,其職位由工信部副部長尚冰接任,中電信(0728)和中聯通(0762)則互調董事長,中電信董事長王曉初轉任為中聯通董事長,中聯通董事長常小兵則轉任中電信董事長。
王曉初常小兵互換職位
大市急瀉下,易帥未能提振三大電訊商股價,昨日中移動跌8%,中電信跌6.5%,中聯通跑贏另兩家,跌幅為2%。
除了奚國華退休是自然因素之外,市場猜測,調換是為了避免腐敗和形成固定圈子,亦是為了讓三家公司高層可換一種角度審視目前的電訊市場,從而制定更合理的競爭策略,三大電訊商或有進一步改革動作。此前傳出中聯通和中電信將合併對抗中移動,甚至三大電訊商合併的傳聞都甚囂塵上。
尚冰接任中移動董事長
時隔11年,三大電訊商是次再次輪換管理層。於2004年,聯通原董事長王建宙轉任中移動擔任總經理;當時擔任中移動副總經理的王曉初則調任為中電信總經理,而當時為中電信副總經理的常小兵調任為聯通董事長。
73 : GS(14)@2015-10-15 01:15:44
把鐵塔資產售予鐵塔公司
74 : GS(14)@2015-10-23 01:41:25
債一般,盈利降25%,至74億
75 : GS(14)@2015-10-25 03:37:12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3/news/ec_ecb.htm
聯通上季少賺近69% 預言末季艱難
2015年10月23日
【明報專訊】聯通(0762)第三季終捱過「營改增」的影響,但期內業績依然欠佳。聯通公布,第三季純利按年大跌69.2%,只賺11.91億元(人民幣.下同),遠低於市場預期的19.15億元,EBITDA(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亦減少4.6%至237.9億元。有分析員指出,期內聯通上客量不多,加上去年同期業績亮麗令基數高企,拖累今年第三季盈利,預料股價短期輕微受壓。
人幣貶值 匯兌損失5億
聯通第三季業績強差人意,包括期內收入亦跌2%至672.2億元,加上人民幣持續貶值,令第三季匯兌錄得損失4.91億元,去年同期僅損失700萬元;總計首三季純利亦因此受累,按年轉跌22.6%至81.8億元。截至昨晚10時,聯通在美國掛牌的預託證券(ADR)卻較港股跌0.4%,折合報9.92港元。
耀才高級分析員阮子曦認為,聯通近期4G上客量加快,足以抵消政策影響,相信第四季業績有望轉好。
實施不清零政策 盈利受壓
據聯通數據,9月份3G及4G用戶人數淨增加480.6萬戶至1.72億戶,增速較8月份淨增加的479.7萬戶輕微加快;移動客戶總數則進一步流失28.7萬戶至2.88億戶,但速度顯著減慢,相較8月份合共流失55.6萬戶。
然而,隨覑內地政府於8月下令推行「流量單月不清零計劃」,聯通今次在業績報告明言,由於用戶於單月剩餘的流量會延至下個月使用,相關收入亦會隨之遞延入帳,預料第四季收入及盈利受壓。
76 : greatsoup38(830)@2015-12-08 01:35:31
4G
77 : greatsoup38(830)@2015-12-29 01:24:1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228/news/ea_eaa1.htm
中電信常小兵涉違紀受查 公司:營運正常 調查疑與聯通任內有關
2015年12月28日
【明報專訊】中紀委網站昨日傍晚通告,原中聯通集團董事長、現中電信(0728)母公司中電信集團董事長常小兵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超越」2009年的中移動集團前副總裁張春江,成為級別最高的受查電訊商高層。由於常小兵於今年8月才從中聯通調任至中電信,故相信其問題是於中聯通任內發生,與中電信無關;中電信發言人亦表示,公司營運情況正常。
12月16日最後公開露面
常小兵現年58歲,自2004年起出任中聯通董事長長達11年,今年8月始被調往中電信。其被查消息於昨日上午已在網上流傳,甚至有人於微博上稱常小兵在12月26日前已被帶走,辦公室亦已被查封,並附上一張門口貼上封條的照片。另內地媒體《財經網》及《財新網》亦報道引述消息人士指常小兵已失聯,直至下午5時中紀委發通告,證實常小兵被查。
常小兵最後一次公開露面是在12月16日於烏鎮舉行的2015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有指,他被帶走後,中電信已緊急取消原定於今日(28日)在北京召開的年度全國工作大會。
到中電信履新僅4個月
由於常小兵到中電信履新才4個月,故外界普遍相信他是在中聯通時期出現的問題。消息指,導致常小兵落馬的,可能是他的親戚在廣東關聯公司從中聯通獲利,涉利益輸送;亦有可能與2011年一些決策項目的利益輸送有關,但更多流傳的說法,是去年底中紀委派巡視組入中聯通後,揭發出與他相關的問題。
有指在中紀委進駐中聯通的1個月期間,共收到逾2000封舉報信,情況在3大電訊商之中最嚴重,同時,網絡分公司副總經理兼網絡建設部總經理張智江、信息化和電子商務事業部總經理宗新華兩名高層亦迅速被捕,其中宗新華一直被聯通內部視作常小兵嫡系。中紀委調查期間,中聯通也啟動緊急自查工作。有指內部問責名單多達22人,所涉問題涵蓋公務用車、工程建設、項目招標等諸多內容。
值得注意是,今年2月中紀委在網站發布有關巡查中聯通等央企的細節時,曾形容常小兵在聽到巡視組說出「有的領導和關鍵崗位人員利用職權與承包商、供應商內外勾結,搞權錢、權色交易」等問題時表情凝重;此外,巡視組辦公室主任黎曉宏更親自出席對中聯通的反饋報告現場,與其他被巡視央企一般只派組長和副組長出席有所不同。
明報記者 陳子凌
78 : greatsoup38(830)@2015-12-29 01:24:5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228/news/ea_eaa2.htm
三大電訊商換帥 或為調虎離山
2015年12月28日
【明報專訊】今次常小兵受查,是內地電訊領域多年反腐之下被涉及的最大一頭「老虎」。自從2009年中移動(0941)副總裁張春江被查及2010年中移動無線音樂基地總經理李向東潛逃後.電訊行業的反腐行動便轉向低調,直到去年底,中紀委進駐三大電訊商,再令電訊反腐掀起高潮。
中紀委進駐三大電訊商掀高潮
其實常小兵的被查,早在今年8月三大電訊商換帥已有猜測。除了中移動董事長奚國華因年齡關係而由工信部原副部長尚冰接任外,中電信(0728)董事長王曉初與中聯通(0762)董事長常小兵的職位對調就比較耐人尋味。雖然當時市場多數認為這是為電訊業的合併重組而鋪路,但另一方面,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次調動可能是中央為反腐清障的手段。
先查聯通 多名高管迅即下馬
這個說法源於中紀委去年對電訊業的巡查,以中聯通為最先,且短短半個月便即宣布網絡分公司副總經理兼網絡建設部總經理張智江、信息化和電子商務事業部原總經理宗新華嚴重違紀被查(見表);之後中移動及中電信亦相繼查出各種問題,其中三間電訊商都被指有「圍繞少數領導形成固定的利益集團」、「內外勾結蠶食國有資產」等情況。
再從年資看,常小兵、王曉初已分別在中聯通及中電信任職11年,故此,8月的常、王調帥,不排除是一著「調虎離山」,有意打破內部既有利益關係格局的考慮。
79 : greatsoup38(830)@2015-12-31 07:30:4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231/news/eb_ebd1.htm
中電信常小兵 辭去所有職務
2015年12月31日
【明報專訊】中國電信(0728)董事長常小兵上周日接受調查後,事隔3日再發公告,表示常小兵已經辭去中電信所有職務,以9月1日到中電信履新計,未滿4個月;同時改由原任首席運營官楊杰暫代職務,即日生效,直至董事局另有委任為止。
履新未滿4月 周日傳受查
中電信公布常小兵接受調查時,正兼任董事長、首席執行官及執行董事三項要職,惟昨日公告表明,常小兵已將上述職務一併辭去。公告雖未有表明是否由常小兵主動請辭,但在開首卻寫明「茲提述」(We refer to)上周日常小兵接受調查的公告,意味今次辭任與常小兵被調查有關。
市場普遍猜測,常小兵在中電信上任不久,故涉事時期應在他於聯通(0762)擔任董事長的時候,但自上周日起至昨日期間,聯通與中電信股價未有受太大影響,其中聯通僅累跌1.36%至9.44元,中電信則累跌2.14%至3.65元。
至於今次暫代常小兵職務的楊杰,在中電信任職逾10年,早在2004年已出任集團執行董事兼執行副總裁,過往亦曾出任中電信集團公司北京研究院副院長,中電信北方電信事業部總經理等職。
80 : GS(14)@2016-03-18 01:38:25
重債,無盈利
81 : greatsoup38(830)@2016-04-20 16:45:36
盈警
82 : GS(14)@2016-08-01 04:11:02
盈警
83 : greatsoup38(830)@2016-08-18 05:44:14
盈利降85%,至9億,重債
84 : GS(14)@2016-10-11 00:54:28
混改
85 : greatsoup38(830)@2016-10-19 06:26:52
盈警
86 : greatsoup38(830)@2017-03-07 03:03:11
哈
87 : GS(14)@2017-04-07 11:26:48
最終母公司籌劃重大事項及恢復買賣
88 : GS(14)@2017-04-15 03:05:37
轉虧9億,重債
89 : GS(14)@2017-04-22 09:38:28
不算太好
90 : greatsoup38(830)@2017-08-13 16:06:41
2017 年上半年,本集團全面深化落實聚焦戰略,商業模式創新初見成效,總體發展態勢持續
向好。2017 年上半年服務收入預計約為 1,241 億元人民幣 1,比去年同期增長約 3.2%。其中移
動服務收入預計約為 768 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約 5.2%。由於固網寬帶市場競爭激
烈,上半年寬帶接入收入預計錄得同比下跌,拖累固網服務收入預計與去年同期持平,約為
466 億元人民幣 1。連同銷售通信產品收入,2017 年上半年本集團總收入預計約為 1,382 億元
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跌約 1.5%。2017 年上半年總營業成本預計約為 1,335 億元人民幣,比
去年同期下跌約 2.5%,其中銷售費用和終端補貼均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017 年上半年,本
集團的盈利能力按計劃實現明顯改善,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EBITDA」)
預計約為 436 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上升約 5.5%,EBITDA 佔服務收入比約為 35.1%;2017
年上半年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佔盈利預計約為 24 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上升約 68.9%。
91 : GS(14)@2017-08-16 17:12:00
盈利增140%,至20億,重債
92 : GS(14)@2017-08-17 11:56:55
茲提述本公司於 2016 年 10 月 10 日﹑2016 年 11 月 30 日﹑2017 年 4 月 5 日、2017 年 7 月 24
日及 2017 年 8 月 9 日之公告,內容提及本公司最終母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聯通集團」) 擬以本公司控股股東中國聯合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聯通 A 股公司」)
為平台,籌劃並推進開展與混合所有制改革相關的重大事項,可能涉及聯通 A 股公司的股份
變動事宜。
聯通 A 股公司告知本公司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已獲得國家發展和
改革委員會批覆,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涉及非公開發行聯通 A 股公司股份及股權激勵等具體事
宜,其中,聯通 A 股公司計劃與本公司協商以定向配售或參與供股等方式認購本公司股份。聯
通 A 股公司董事會已於 2017 年 8 月 16 日審議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並於上海证券交易所網
站刊發相關公告。聯通 A 股公司將儘快履行內外部審批流程,包括召開聯通 A 股公司股東大會
審議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相關事項,並報送相關監管機構審批。
93 : GS(14)@2017-09-16 01:34:51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欣然宣佈特别股東大會已於2017年9月15日(星期五)舉行 (「特别股東大
會」)。於特別股東大會當日,本公司之已發行股份數目為23,947,081,083股。 誠如通函所闡釋,由於
聯通BVI、聯通A 股公司及聯通集團BVI 均由聯通集團最終控制,故聯通 BVI 及聯通集團BVI(分
別持有本公司9,725,000,020 股股份及8,082,130,236 股股份,分別佔已發行股份總數約40.61% 及
33.75%)須就且已就有關建議認購事項的決議案放棄投票。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聯通集團BVI亦被
視為於聯通集團BVI作為受託人代表一名中國股東持有的225,722,791股股份中擁有權益。由於該名中
國股東根據上市規則並非聯通集團BVI 的聯繫人,故聯通集團BVI 可代表該名中國股東且已按照收
到的指示就有關股份行使投票權。任何其他股東於特別股東大會就提呈的決議案進行投票時,未受任
何限制。 因此,有權出席特別股東大會並可表決贊成或反對普通決議案的股份總數為6,139,950,827
股,约佔本公司已發行股份總數為25.64%。 除上文所披露者外,概無任何股份持有人有權出席特别股
東大會,但根據上市規則第13.40條的規定須於特别股東大會上放棄表決贊成決議案,亦無股東已於通
函內表明其擬就特別股東大會上建議之決議案投反對票或放棄投票的意向。
香港證券登記有限公司為本次特别股東大會投票的監票人。
94 : GS(14)@2017-10-20 13:01:42
profit rise
95 : GS(14)@2017-10-27 17:22:17
2017 年首三季度主要財務及運營數據
2017 年首三季度,本集團全面深化實施聚焦戰略,以規模效益發展為主線,促發展、控成
本、轉機制,總體發展態勢持續向好,商業模式創新初見成效,助力收入和利潤提升。期
內主要未經審核財務數據如下︰
— 服務收入註 1為人民幣 1,878.80 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4.1% ,升幅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
3.2%持續提升;
— 移動服務收入為人民幣 1,170.38 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6.7%,升幅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
長 5.2%持續提升;
— EBITDA 為人民幣 653.83 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5.9%,升幅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
5.5%持續提升;
— 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佔盈利為人民幣 40.54 億元,比去年同期明顯上升 155.3%。
考慮到本集團於 2017 年 9 月 1 日起取消國內移動漫遊長途費,以及預期市場競爭將會周期
性加劇,本集團預計今年第四季度財務表現將面對較大壓力。未來本集團將積極應對挑
戰,持續深化聚焦戰略,全力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實施,提高效率和回報。
96 : GS(14)@2018-03-05 23:56:55
2017 年本集團的稅前利潤預計約為人民幣 25.9 億元,比 2016 年上升約 231%;本公司權益持
有者應佔盈利預計約為人民幣 18.3 億元,比 2016 年上升約 193%。2017 年稅前利潤和本公司
權益持有者應佔盈利均已扣除光改項目相關的資產報廢淨損失約人民幣 29 億元,有關的資產
報廢淨損失不會對本集團的現金流造成任何影響。若剔除 2017 年光改項目相關的資產報廢淨
損失的影響,2017 年稅前利潤預計約為人民幣 54.9 億元,比 2016 年明顯上升約 601%;本公
司權益持有者應佔盈利預計約為人民幣 40 億元,比 2016 年明顯上升約 541%,主要得益於服
務收入的良好增長,以及銷售費用和終端補貼的下降。
97 : GS(14)@2018-03-16 16:42:21
董事會希望告知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媒體報導中提及的數字為本公司控股股東中國聯合網絡通
信股份有限公司(「聯通A股公司」)於2018年2月11日採納并公告的員工股權激勵計劃下限制性
股份的解鎖條件。在該等員工股權激勵計劃下,授予者僅有在若干條件滿足的情況下才可以轉
讓其持有的股份。因此,該等數字並非本公司所作出的目標。
供股東及投資者參考,聯通A股公司採取的員工股權激勵計劃下的限制性股份的解鎖條件其中包
括(i)2018年主營業務收入及利潤總額較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及利潤總額基準的增長率不低於
4.4%及65.4%;(ii)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及利潤總額較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及利潤總額基準的
增長率不低於11.7%及224.8%;(iii)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及利潤總額較2017年主營業務收入及
利潤總額基準的增長率不低於20.9%及378.2%。
98 : GS(14)@2018-03-19 01:26:58
盈利增2倍,至18億,輕債
99 : GS(14)@2018-10-21 21:48:11
2018 年第三季度,本集團繼續落實提速降費國家政策,並從 7 月 1 日起取消手機國內流量
「漫遊」費,通過上半年提前部署,深化流量經營,優化產品資費並積極推廣大流量套
餐,推動用戶平滑過渡,努力以薄利多銷促進多贏,減緩了取消手機國內流量「漫遊」費
對第三季度移動服務收入下降的壓力。
2018 年首三季度,本集團堅持深入落實聚焦創新合作戰略,全面推進「五新」聯通建設,
互聯網化運營步伐逐步加快,混改紅利初步顯現,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期內
整體服務收入預計約為人民幣 2,000.13 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6.5%;移動服務收入預計約
為人民幣 1,254.24 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7.2%;固網服務收入預計約為人民幣 732.23 億
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5.2%;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佔盈利預計約為人民幣 87.80 億元,比去
年同期明顯上升 116.6%,其中包括中國鐵塔上市並發行新股導致本集團持股比例變化,使
應佔聯營公司淨盈利增加人民幣 14.74 億元。
今年第四季度市場競爭可能周期性加劇,本集團將積極應對挑戰,持之以恆深化聚焦創新合
作戰略,加快「五新」聯通建設,堅定不移推進互聯網化運營落地,以混改為契機,深化戰
略合作,深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加快釋放改革紅利,全面提升本集團綜合競爭實力;適度
加大創新業務及創新人才建設的投入,積極培育未來增長引擎,全力推動公司高質量、可持
續發展。
100 : GS(14)@2018-10-23 08:13:26
2018 年第三季度,本集團繼續落實提速降費國家政策,並從 7 月 1 日起取消手機國內流量
「漫遊」費,通過上半年提前部署,深化流量經營,優化產品資費並積極推廣大流量套
餐,推動用戶平滑過渡,努力以薄利多銷促進多贏,減緩了取消手機國內流量「漫遊」費
對第三季度移動服務收入下降的壓力。
2018 年首三季度,本集團堅持深入落實聚焦創新合作戰略,全面推進「五新」聯通建設,
互聯網化運營步伐逐步加快,混改紅利初步顯現,發展速度、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期內
主要未經審核財務數據如下︰
— 整體服務收入為人民幣 2,000.13 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6.5%;
— 移動服務收入為人民幣 1,254.24 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7.2%;
— 固網服務收入為人民幣 732.23 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5.2%;
— 產業互聯網業務收入為人民幣 172.49 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35.7%;
— EBITDA 為人民幣 662.46 億元,比去年同期上升 1.3%;
— 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佔盈利為人民幣 87.80 億元,比去年同期明顯上升 116.6%,其中包
括中國鐵塔上市並發行新股導致本集團持股比例變化,使應佔聯營公司淨盈利增加人
民幣 14.74 億元。
101 : GS(14)@2018-10-28 22:03:46
勁
102 : GS(14)@2019-03-14 03:15:50
轉盈78億,輕債
[基金股][恆生指數]信和系-信和置業(0083)專區
1 :
GS(14)@2011-02-26 16:07:43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7816
新聞專區
2 :
GS(14)@2011-02-26 16:08:1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225286_C.pdf
1221 派息穩定,業績增加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225268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225278_C.pdf
83、247 扣晒重估,其實差不多,可能略有倒退
3 :
New comer(7338)@2011-04-29 20:00:35信和(00083)營業部總經理田兆源表示,集團旗下大角咀「帝峯‧皇殿」現尚餘不多於20伙,當中6伙為標準戶,4伙為面積1882呎戶,餘下單位主要為特色戶。田兆源指,集團考慮於「五.一」假期推出特色戶,呎價將會按市場情況而調整。
他又指,該盤於復活節假期已錄13個單位成交,平均呎價2.1萬元,主要為特色戶,半數買家為本地人士。
4 :
New comer(7338)@2011-05-02 10:07:26唱高開低 每呎$9998 現崇山市價賣較附近新盤平 遠貴過區內二手
2011年05月02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0&art_id=15216043
長實踩場搶客
2011年05月02日
現崇山售樓處附近除聚集大批經紀外,長實( 001)也到場「撈客」。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0&art_id=15216046
誠哥果然厲害 ...
二手起哄
同區兩成業主反價封盤
2011年05月02日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0&art_id=15216044
信置( 083)昨日發售深水埗御滙最後 18伙,不足半小時內沽清。
5 :
GS(14)@2011-09-01 22:35:4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109011233_C.PDF
247
業績
截至二零一一年六月三十日止之財政年度,集團股東應佔綜合純利為五十四億三千六百五
十萬港元,較去年之三十二億八千七百二十萬港元,上升百分之六十五點三。撇除投資物
業重估盈餘(扣減遞延稅項)之三十一億六千五百八十萬港元,期內基本營運純利達二十
二億七千零七十萬港元,較去年之十九億四千八百萬港元,上升百分之十六點五。
二零一零/二零一一財政年度,集團營業額為六十億一千零三十萬港元(二零零九/二零一
零:七十七億七千六百五十萬港元)。
本年度每股盈利為三點六四港元,較去年之二點二十三港元, 上升百分之六十三點二。
股息
董事會建議派發截至二零一一年六月三十日止財政年度之末期息每股三十五仙,給予在二
零一一年十一月四日名列於本公司股東名冊之股東。連同已派發之中期息每股十仙,全年
每股派息共四十五仙
....
為慶祝信和置業在香港交易所上巿三十周年,信和置業董事會建議派送紅股,派送比例為
每持有十股普通股可獲派送一股新普通股。派送紅股之建議須待信和置業股東周年大會批
准,亦須待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批准依據此項建議所發行之新股上市及買賣,方可作
實。
,,,
靠聯營公司,負債唔算重
6 :
GS(14)@2011-09-01 22:42:4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109011206_C.PDF
83
至二零一一年六月三十日止之財政年度,集團股東應佔綜合純利為一百零五億四千四百
三十萬港元,較去年之六十億九千三百六十萬港元,上升百分之七十三。撇除投資物業重
估盈餘(扣減遞延稅項)之六十一億四千二百九十萬港元,期內基本營運純利達四十四億
零一百四十萬港元,較去年之三十五億零六百二十萬港元,上升百分之二十五點五。
二零一零/二零一一財政年度,集團營業額為五十九億四千四百一十萬港元(二零零九/二
零一零:七十六億九千七百八十萬港元)。集團佔西九龍住宅項目帝峯‧皇殿百分之五十
權益,推售此項目之龐大收益記帳在應佔聯營公司業績。
本年度每股盈利為二點零五港元,較去年之一點二五港元, 上升百分之六十四。
股息及派送紅股
董事會建議派發截至二零一一年六月三十日止財政年度之末期息每股三十五仙,給予在二
零一一年十一月四日名列於本公司股東名冊之股東。連同已派發之中期息每股十仙,全年
每股派息共四十五仙。
....
為慶祝集團在香港交易所上巿三十周年,董事會建議派送紅股,派送比例為每持有十股普
通股可獲派送一股新普通股。
...
在二零一零至二零一一財政年度中,香港經濟繼續受惠於中國與亞洲地區經濟的強勁增
長。整體營商環境好轉,就業市場亦得到改善,失業率降至低水平。家庭收入的提高及旅
遊業的蓬勃發展,帶動零售業穩健增長。資本市場十分活躍,多項首次公開招股及其他融
資交易順利完成。香港銀行系統內人民幣交易量上升,將進一步加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
地位。同樣值得注意的是,有研究報告指香港是國際商務總部的首選,主要原因在於其地
理優勢、三語通用的環境及所擁有的技術勞動力。以香港穩健的經濟實力、競爭力的提升、
香港特區政府通過加強區域合作為進一步發展香港作出的努力、基礎建設投資和不斷改善
的商業環境,香港經濟將會不斷增長。
香港的房地產市場正邁進一個轉變時期,對建立健康房地產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框架十分重
要。這些轉變照顧不同收入群的需求。二零一零年中推出的保護自住買家的措施增加房地
產交易的透明度。二零一零年十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闡述的房屋政策有助維持需求與供應
的良好平衡。二零一零年十一月實施徵收額外印花稅和調低貸款與估值比率的措施有助減
少房屋購買活動中的過度投機並保障按揭貸款業務的健康發展。於二零一一年二月公佈的
二零一一至二零一二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了政府將主動推出土地拍賣和招標及實行「置
安心資助房屋計劃」,包括其在內的一系列房屋措施形成了一套更廣泛和全面的政策體
系,以穩定房屋價格。最近,政府進一步收緊貸款與估值比率是二零一零年十一月限制的
延續。這些措施有助於防範房地產和銀行業內的潛在風險,並有助建立強勁的經濟基礎。
香港房地產市場在過去幾個月中出現了整合,反映香港特區政府為穩定樓價而採取的措
施,及美國與歐元區的外圍因素的影響。儘管如此,中長期的市場前景樂觀。
香港本地生產總值連續多季增長,就業前景轉好,收入增加,按揭貸款利率處於可負擔水
平,住宅物業租金回報率可觀,結婚及出生人數增長,政府主動推出土地拍賣和招標增加
可發展用地的供應,來自中國內地的需求強勁,樓宇品質提升並注重環保特性,這一切都
有利香港經濟和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管理層致力達致最佳盈利,提升效率和生產力,並提高集團產品及服務質素,為顧客提供
更優質的服務。物業發展及管理方面,集團將為項目加入更多環保元素及措施。此外,集
團財政狀況穩健,管理層將繼續積極地增添具發展價值的土地儲備,為股東增值。集團將
維持一貫政策,選擇性地於香港及中國內地添置土地,以提升收益和利潤。
靠聯營公司同重估,實肉計埋聯營公司多賺30%...但不計則跌一半
7 :
GS(14)@2011-10-14 19:57:212011-10-05 EW
信和改骨灰龕做豪宅
舊年信和(0083)上水洋房Goodwood Park開售時畀啲惡爺敲竹槓,喺佢個樓盤對面整個骨灰龕場,兼且將副棺材放喺入面,目的好明顯,擺到明要脅發展商,想攞着數。起初信和企硬,後尾為免影響豪宅銷情,最終花咗近千七萬買咗幅地,較之前某財團出價高出一倍。
一言聽到,信和近日終向城規會申請,將幅地改為住宅用途,計劃興建三座面積分別約二千方呎洋房,今次真係陰宅變陽宅。聽啲地產界人士講,項目即使落成,估計市值都係六千萬,扣除地價及建築費,信和利潤有限,之所以高價收購,大家都心知肚明係迫不得已。
呢個骨灰龕前身係一個養猪場,原係上水鄉紳侯氏家族擁有,早年一直由從事殯儀行業嘅梁姓兄弟個老竇租用,但啲原居民對呢啲咁嘅地唔多理,又冇人收租,結果喺九五年反被逆權侵佔(業權人在一定時限沒有收取租金,租戶有權申請取得業權)搶埋個業權。梁家唔使一分一毫,就免費用咗塊地幾十年,然後仲據為己有,跟住又高價賣地,真係不得不佩服呢兩兄弟賺到盡。
8 :
CHAUCHAU(1254)@2011-10-31 16:20:19http://www.hkex.com.hk/chi/marke ... /PMI2011-188(C).pdf
就信和置業有限公司(證券代號83)末期股息每股0.35港元及10送1紅股,將於除淨日(2011年11月1日)
9 :
greatsoup38(830)@2012-02-05 23:40:04今日在灣仔見到信和老闆~黃志祥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t=66626
文章由 精英大師 » 週六 2月 4日, 2012年 7:13 pm
咁大個老闆,一個人行灣仔,都不止今次,好幾次見到佢由尖沙咀東部MTR隧道一個人行去搭MTR.......
大劉個仔都係咁,好多時見佢一個人行軍器廠街一帶.......
文章由 精英大師 » 週六 2月 4日, 2012年 8:30 pm
一個保標都無,夠哂吉士,見週周凱旋係星街買衫有保標跟!!
文章由 dreamfly » 週日 2月 5日, 2012年 4:01 am
覺得應該有保鏢係附近睇住。
大劉個仔係有d唔同其他二世祖,佢老婆之前生仔係公立醫院,不過後來都離婚。佢呢派就埋左唐唐堆,唔知有咩後著,雖然都估到d,不過唔知有冇d係大家估唔到嘅~
文章由 johnson1 » 週日 2月 5日, 2012年 10:05 am
埋唐堆,係公立醫院生仔,可能係.........食得唔好哂... 我信好多人都估唔到...
例如李大善人當年話比100蚊tips bell boy 都唔想跌左2蚊係地,點解?
...好明顯唔係佢當年講0個個理由啦..
事實係.....2蚊係地下,李善人耐佢唔何,唔可以係死物上賺錢;但100蚊tips比左bell boy, 李善人大把方法係佢既衣食住行上賺凸 :inv168_01: :inv168_01: :inv168_01:
文章由 殘劍 » 週日 2月 5日, 2012年 2:09 pm
我有舊同事同我講,試過食午飯,係d 一般我地幫襯的茶記,見到佢入去幫襯果d 抵食午餐,
即係有飯有湯再加杯飲品果種。
唔知真定假呢。 :inv168_09:
10 :
greatsoup38(830)@2012-02-16 22:54:24http://cpleung826.blogspot.com/2012/02/blog-post_15.html
其他多位白手興家的香港地產富豪亦然, 例如信X及華X, 當時創辦人都是將很多工程的費用拖得就拖, 盈利就最早分享, 錢就永遠留在自己的手。但到了第二代、第三代接班人, 他們都受高等教育, 又MBA、又管理博士, 做生意及管理公司都比較正路, 不再需要這種奸。
11 :
GS(14)@2012-02-29 23:47:5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228175_C.pdf
1221業績平穩增長,財務唔錯
業界前景及展望
儘管全球經濟環境受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的影響,二零一一年國際旅客人次依然增長百分
之四點四至九億八千萬人次。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預計,二零一二年國際旅客人次將繼續
上升。香港到訪旅客人次的增長達四千一百九十萬,超過香港特區政府預計的三千九百六
十萬。
旅遊業是直接影響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統計,旅遊業約佔世
界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五。政府投資旅遊業所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有助推動世界經濟增長。
香港特區政府一向支持旅遊業發展並投資於一系列基建項目,包括發展香港成為區內郵輪
中心、海洋公園重新發展計劃、香港迪士尼樂園擴建計劃和尖沙咀東部改善與美化工程,
這些項目不僅有利於旅遊業的發展,亦能促進就業及帶動經濟發展。政府透過「盛事基金」
為重要活動提供資金支援,此舉能鼓勵本港非牟利機構舉辦更多具國際吸引力的優質活
動。此外,香港特區政府正在制定一套規範管理框架以強化旅遊業的營運,這將有利旅遊
業的長遠發展。以上措施將有助香港發展成為一個對遊客和本港居民都更具吸引力的城
市。
為向賓客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集團十分重視資產增值,以確保賓客能在酒店得到愉
悅的體驗。中期年度內,港麗酒店和皇家太平洋酒店對部分客房和設施進行了裝修。集團
將繼續檢視和評估提升酒店客房、餐廳、各項設施和資訊科技系統的需要和可行性,為賓
客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管理層將繼續努力提高營業收入和回報率,同時提升酒店營運效
率,為股東增值。董事會對集團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12 :
GS(14)@2012-02-29 23:48:47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228159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228143_C.pdf
247、83 實肉業績倒退10%,至22-23億,負債重
展望
二零一一年股市波動主要由於歐元區債務問題。隨著本地新組成家庭與出生人口增加,香
港的住宅需求持續增長,加上中國居民對購買香港住宅物業興趣濃厚,令香港的住宅市場
基調保持良好。按揭貸款利率處於低水平,住宅物業的業主和買家仍擁有良好的負擔能力。
二零一一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房屋政策,勾勒了為香港房屋長遠發展的藍圖,有利製定更
平衡的政策以達致社會需要。針對物業交易的法例和規範措施有助市場變得更有系統和具
透明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二零一二至一三財政預算案中提出為香港居民和企業提供具
支持性的措施和援助,顯示政府對公共財政的審慎管理,以達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亦能
為有可能放緩的世界經濟增長提供緩衝。
儘管二零一一年全球經濟環境略為遜色,但香港的本地經濟在金融服務、基建發展、機械
裝備投資和入境旅遊業增長的支持下表現理想。本地生產總值增長持續,失業率維持低水
平,金融業健康發展,薪金的提升和入境旅遊業的強勁增長刺激本地消費。一個活力充沛
的經濟體為房地產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近月美國顯示經濟復蘇跡象,就業市場普遍改善、製造業活動增加、信心回升、貨運量上
升及房屋動工數量增加。儘管解除歐元區主權債務問題需時,但各成員國決策者為解決問
題所作出的共同努力,將帶領歐洲回到經濟復蘇的軌道。
中國已邁進「十二‧五」規劃的第二年,預計將有更多固定資產投資,從而帶動國內經濟
增長及建設一個更富彈性的經濟體。二零一一年,國家政策措施在遏制通貨膨脹,刺激國
內消費和調控房屋價格方面都取得成效。發展香港為人民幣離岸中心將進一步鞏固香港的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管理層將提升盈利,促進效率和生產力,並改善產品及服務質素。物業發展及管理方面,
信和置業將為項目加入更多環保元素及措施。此外,信和置業財政狀況穩健,令管理層能
積極地增添具發展價值的土地儲備,為股東增值。信和置業將維持一貫政策,繼續選擇性
地於香港及中國添置土地,以提升收益和利潤。
13 :
GS(14)@2012-03-13 22:50:1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13738_C.pdf
是咪建設銀行買了?
14 :
tyan(27180)@2012-05-04 07:19:01是的.......不過唔知幾時會搬入去.
15 :
GS(14)@2012-05-04 21:32:35做後勤?
16 :
tyan(27180)@2012-05-05 06:57:42應該都係..........HENG SENG BANK都成個BACKOFFICE 都搬到MEGA BOX TOWER要曬。。。。。。。計下D租金成本真係慳唔小中環佢同麗新起緊個BUILDING現在KOWLOON BAY GRADE A BUILDING 2X呎租
同中環比。。。。。。。。。抵啦
17 :
GS(14)@2012-05-05 12:20:1716樓提及
應該都係..........HENG SENG BANK都成個BACKOFFICE 都搬到MEGA BOX TOWER要曬。。。。。。。計下D租金成本真係慳唔小中環佢同麗新起緊個BUILDING現在KOWLOON BAY GRADE A BUILDING 2X呎租
同中環比。。。。。。。。。抵啦
渣打都好似有創紀租了好多,東亞在apm,中銀在九龍站...
18 :
tyan(27180)@2012-05-05 12:36:48幾年後個Kowloon Bay 個價都唔同啦。。。買係有SO GA
19 :
GS(14)@2012-05-05 12:37:1818樓提及
幾年後個Kowloon Bay 個價都唔同啦。。。買係有SO GA
肯定有一萬啦
20 :
GS(14)@2012-08-26 18:45:18http://mob.hkheadline.com/dailyn ... 195604&p=content_fn\2012\06\20
做o左小電王旗下鮋大酒店(045)非執行董事已有25年,即係成四分一個世紀鮋黃志祥(見圖),噚日突然辭去大酒店董事職務,亦令酒店業內人士詫異。異竟黃志祥同大酒店發生關係已經有咁耐,並非一般鮋非執董,佢間寶號信和酒店(1221)係大酒店股東,仲持有3.6%,入董事局亦有份睇實自己鮋投資。咁究竟呢位地產大好友點解要辭職,通告淨係話黃志祥需要投放更多時間專注處理其他業務,而可能影響他對大酒店可投入鮋時間。
21 :
鉛筆小生(8153)@2012-08-29 10:23:37173 個看到深灣咁好, 271 看到紅山
83 看來很吸引, 玩返大小小既本地地產先
251, 480 呢D真係要等一陣
22 :
鉛筆小生(8153)@2012-08-30 07:22:1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9197_C.pdf
負債勁低, 很好, 兩手準備
23 :
GS(14)@2012-08-30 09:59:5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9197_C.pdf
83
股息
董事會建議派發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財政年度之末期息每股三十六仙,給予在二
零一二年十一月七日名列於本公司股東名冊之股東。連同已派發之中期息每股十仙,全年
每股派息共四十六仙。
...
展望
二零一一/二零一二財政年度對世界各地制定政策的官員、企業和金融行業是充滿挑戰的一
年。歐元區的情況廣泛影響多國及各行各業,鑑於不同國家債務問題的複雜性和牽涉眾多
國家,各國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資源、努力和時間和才能把國家經濟帶回升軌,估計歐元區
的經濟在一段時間內仍然疲弱。
雖然經濟數據參差,但美國經濟正在復甦。美國聯邦儲備局的寬鬆貨幣政策將確保經濟復
甦的動力。未來一年環球經濟在持續波動的狀況下充滿不明朗因素。
中國發展其獨特的經濟模式來應對周期性趨勢和結構性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以達至經濟穩
定增長的目標。由於政策改變,過去三十年的出口導向型增長,轉向為消費主導的經濟增
長,今年首兩個季度的經濟增長放緩屬預計之內。中央政府積極實行銀行和住房等方面的
措施將確保合理的資源和收入分配。
香港住宅物業市場受到經濟和人口等基本因素支持。就業情況穩定、成功壓抑通貨膨脹、
零售業增長及訪港旅客持續上升,可見本地經濟環境穩定。上述有利因素為本港住宅物業
市場的增長提供有利的增長基礎。在新組成家庭增加和婚姻及生育上升的帶動下,住房需
求不斷增加。低息按揭和銀行業具良好資金流對置業人士有利。在低利率環境下,不僅讓
業主以更優惠價格償還按揭貸款,而且他們將其單位出租更可獲得可觀的回報。
香港特區政府制定的房屋政策平衡市民住屋需求,包括供應出租公屋、推出居屋及私人樓
宇,以迎合不同收入群體的住屋需求。由香港特區政府主導的定期土地拍賣、勾地表制度
及從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和香港市區重建局的土地供應,將確保未來住宅物業市場的持續發
展。香港特區政府表示將推出更多土地供私人樓宇發展,集團現金充裕,將有利集團在合
適時間增添具發展價值的土地。
雖然全球市場前景不明朗,但集團對業務增長及發展前景審慎樂觀。憑藉本財政年度內,
多個住宅項目銷售表現良好,集團擁有足夠的實力和充足的資源在物業發展業務方面,作
進一步投資。集團將繼續增加收益,提高效率和生產力,並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素。集團
將採取選擇性策略,繼續補充土地儲備,並已作好準備,參與未來的土地購置。
業績倒退約7%,至43億,債輕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9269_C.PDF
247
股息
董事會建議派發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財政年度之末期息每股三十六仙,給予在二
零一二年十一月七日名列於本公司股東名冊之股東。連同已派發之中期息每股十仙,全年
每股派息共四十六仙。
都是大約賺23億左右,無乜上落,債一般
24 :
GS(14)@2012-09-03 10:51:3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9205_C.PDF
1221
業績
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財政年度,集團股東應佔綜合純利為二億三千五百萬港元,
較去年之一億八千三百三十萬港元,上升百分之二十八點二。二零一一/二零一二財政年度
每股盈利為二十五點七一仙,較去年之二十點六一仙,上升百分之二十四點七。
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財政年度,集團營業額為三億三千九百四十萬港元。較去年之二
億八千四百三十萬港元,上升百分之十九點四。
股息
董事會建議派發截至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之末期息為每股四仙,給予在二零一二
年十一月七日名列於本公司股東名冊之股東。連同已派發之中期息每股四仙,二零一一/
二零一二財政年度每股派息共八仙。
...
業界前景及展望
二零一二年,預計全年訪港旅客為四千四百二十萬人次,按年增長百分之五點五。雖然二
零一一年及二零一二年上半年全球經濟放緩,但旅遊業的增長趨勢仍有望繼續。
旅遊業可以增加就業和推動經濟增長,但須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改善基建如商務會議設
施的投資; 保育建築文物;開發旅遊景點和主題公園; 並建立規管守則以專業及優質手法
經營。推廣專題旅遊及由香港特區政府組織進行的定期全球推廣,有利吸引更多旅客訪
港,帶動酒店住宿需求。
基建方面,預計在二零一三年啟用的啟德郵輪碼頭,將進一步鞏固香港郵輪業務的地位及
促進一站多程旅遊。海洋公園和香港迪士尼樂園的擴建將顯著加強兩個主題公園的吸引
力。未來高速鐵路的廣州─深圳路段使中港交通往來更方便,有助鞏固香港作為國際交通
樞紐的地位。
為維持香港作為亞洲盛事之都的地位,不同團體最近舉辦多項精彩活動,今年七月,在維
多利亞港沿尖沙咀東部海濱公園進行的香港龍舟嘉年華成功舉行。香港特區政府在中國傳
統節日如端午節和農曆新年期間舉辦文化及康樂活動,增強香港的吸引力。
為提高服務質素,香港特區政府將成立的一個暫名為「旅遊業監管局」的新獨立法定機構。
成立此組織目的是檢討及改善現行規管架構,監督服務質素,提高旅遊業從業員的服務水
平,營造更佳的經營環境和提高香港作為一個世界級城市的形象。越來越多的旅遊景點和
產品,以及會議、展覽、大型會議及獎勵旅遊(MICE)的蓬勃發展,使香港繼續成為遊
客的熱門目的地。
市場定位與品牌形象對集團十分重要。為此,集團定期提升酒店設施的質素和進行翻新工
程。二零一一及二零一二年財政年度期間,集團旗下三間酒店進行了翻新和/或升級工程。
集團將繼續檢討和改善服務質素,滿足客人需要及確保賓客能享受舒適的住房體驗。
盈利增30%,至2.53億,輕債
25 :
greatsoup38(830)@2012-10-23 17:34:30http://cn.reuters.com/article/bondsNews/idCNST056745120121022
路透香港10月22日電---湯森路透旗下基點援引消息人士稱,數家銀行向信和置業及嘉華國際提出融資提議,支應兩公司購買聯合標下的一塊土地.
消息人士稱,兩公司尚未發出任何融資請求,但數家銀行已經提出了融資選擇.
根據消息人士,融資規模可能在20億港元(2.58億美元)左右.
此外,部分銀行也在為兩公司此前在將軍澳標得的另一塊土地提供融資選擇.兩公司以22.9億港元標得該土地.
上週,信和及嘉華以17億港元金額,擊敗另外七個競標者,贏得香港地鐵西鐵線朗屏站上方的土地.
然而,一名消息人士稱,信和置業近期因公寓銷售而有大量現金流入,可能不需要融資.
在此同時,支應信和置業、嘉裡建設和曼哈頓集團(Manhattan Group)位於九肚開發項目的64億港元3.5年期俱樂部貸款,目前尚未簽約.
據此前報導,有12家銀行參與該貸款案.其中,永隆銀行承貸10億港元,交通銀行承貸6.5億港元.
有八家銀行各承貸5億港元,分別為澳新(澳盛)銀行、盤谷銀行、中銀香港、東亞銀行、星展銀行、恆生銀行、工銀亞洲和三井住友銀行.另外,中國農業銀行和台北富邦商業銀行分別承貸4.5億港元和3億港元.
原貸款承諾總額達約107.5億港元,隨後縮減規模.貸款綜合收益約265個基點,利率為較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加碼240個基點.
據消息人士指出,貸款成數為70%.該貸款由嘉裡建設(40%)、信和置業(40%)和曼哈頓集團(20%)共同提供擔保.(完)
--編譯 王冠中;審校 丁琦
26 :
鉛筆小生(8153)@2012-10-24 13:57:37信置大把錢
27 :
greatsoup38(830)@2012-10-24 22:04:4926樓提及
信置大把錢
現在財務真是幾好
28 :
鉛筆小生(8153)@2012-10-24 22:51:5327樓提及
26樓提及
信置大把錢
現在財務真是幾好
若果唔加快提高負債率, 都未必係好事
29 :
greatsoup38(830)@2012-10-24 22:53:1828樓提及
27樓提及
26樓提及
信置大把錢
現在財務真是幾好
若果唔加快提高負債率, 都未必係好事
好難投到地
30 :
鉛筆小生(8153)@2012-10-24 23:31:3229樓提及
28樓提及
27樓提及
26樓提及
信置大把錢
現在財務真是幾好
若果唔加快提高負債率, 都未必係好事
好難投到地
返大陸囉
31 :
greatsoup38(830)@2012-10-24 23:31:46唔夠人
32 :
mannishmark(26310)@2012-10-24 23:50:06http://webb-site.com/ccass/cconchist.asp?issue=117
點解隻野可以乾得咁恐佈...
33 :
greatsoup38(830)@2012-10-24 23:52:4832樓提及
http://webb-site.com/ccass/cconchist.asp?issue=117
點解隻野可以乾得咁恐佈...
無人理呢隻囉
34 :
mannishmark(26310)@2012-10-24 23:53:2033樓提及
32樓提及
http://webb-site.com/ccass/cconchist.asp?issue=117
點解隻野可以乾得咁恐佈...
無人理呢隻囉
其實呢隻表面折讓唔大,實際上又如何?
35 :
greatsoup38(830)@2012-10-24 23:53:5934樓提及
33樓提及
32樓提及
http://webb-site.com/ccass/cconchist.asp?issue=117
點解隻野可以乾得咁恐佈...
無人理呢隻囉
其實呢隻表面折讓唔大,實際上又如何?
同83 業務重疊度好大
36 :
mannishmark(26310)@2012-10-24 23:57:3135樓提及
34樓提及
33樓提及
32樓提及
http://webb-site.com/ccass/cconchist.asp?issue=117
點解隻野可以乾得咁恐佈...
無人理呢隻囉
其實呢隻表面折讓唔大,實際上又如何?
同83 業務重疊度好大
佢D物業好似好正咁...可惜入場費太貴,(其實留呢隻黎做咩..可以學1036咁WOR@@)
37 :
mannishmark(26310)@2012-10-25 00:12:24輕輕咁睇過一次個年報..亂咁計D數個折讓都有6成...再加埋佢某D地又有再發展潛力..入watchlist先...
38 :
greatsoup38(830)@2012-10-25 00:21:2636樓提及
35樓提及
34樓提及
33樓提及
32樓提及
http://webb-site.com/ccass/cconchist.asp?issue=117
點解隻野可以乾得咁恐佈...
無人理呢隻囉
其實呢隻表面折讓唔大,實際上又如何?
同83 業務重疊度好大
佢D物業好似好正咁...可惜入場費太貴,(其實留呢隻黎做咩..可以學1036咁WOR@@)
好難賣呢隻
39 :
mannishmark(26310)@2012-10-25 00:23:5938樓提及
36樓提及
35樓提及
34樓提及
33樓提及
32樓提及
http://webb-site.com/ccass/cconchist.asp?issue=117
點解隻野可以乾得咁恐佈...
無人理呢隻囉
其實呢隻表面折讓唔大,實際上又如何?
同83 業務重疊度好大
佢D物業好似好正咁...可惜入場費太貴,(其實留呢隻黎做咩..可以學1036咁WOR@@)
好難賣呢隻
我想叫老媽入..但息率仲未夠好,但預期可以升,有15-16就好了 買左呢D都無諗住出架啦...
40 :
greatsoup38(830)@2012-10-25 00:26:23幾億他們唔志在
41 :
mannishmark(26310)@2012-10-25 00:27:15[邪惡]同埋最重要係綁Q死我老媽,買股賺少少又走,蝕多多都唔走,等佢走唔到都好[邪惡]
42 :
greatsoup38(830)@2012-10-25 00:28:3041樓提及
[邪惡]同埋最重要係綁Q死我老媽,買股賺少少又走,蝕多多都唔走,等佢走唔到都好[邪惡]
真是好邪惡mode



43 :
greatsoup38(830)@2012-12-15 14:29:42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214532_C.pdf
賣九龍灣國際交易中心16至22樓@15.67億
該物業之資料
該樓宇物業臨近九龍灣車站,交通方便,乃由賣方發展並擁有之一項投資物業。
該物業於截至二零一一年六月三十日及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應佔之收入
及除稅前及除稅後之純利如下:
截至下列日期止年度
二零一二年
六月三十日
二零一一年
六月三十日
(千港元) (千港元)
租金收入總額31,889 28,927
該物業之公平值增加84,138 103,275
除稅前之純利111,491 115,196
除稅後之純利93,113 96,279
估計出售事項之所得款項淨額(經扣除估計法律開支及其他相關開支)為
1,558,000,000港元。
預計信和置業及尖沙咀置業自出售事項錄得收益淨額分別為約423,000,000港元及
約214,000,000港元,即該物業之所得款項淨額約1,558,000,000港元與於二零一二
年十二月十二日之賬面值1,135,000,000港元之間之差額。
...
買方為根據香港法例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人壽保險及退休福利業務。
尖沙咀置業之董事確認,據彼等經做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盡知、盡悉及盡信,買
方及其最終實益擁有人乃獨立於尖沙咀置業及其關連人士之第三方。信和置業之
董事確認,據彼等經做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盡知、盡悉及盡信,買方及其最終實
益擁有人乃獨立於信和置業及其關連人士之第三方。
出售事項之理由及裨益
出售事項令本集團能夠錄得現金收入及以公平市值將該物業之投資價值變現。賣
方將自出售事項收取之所得款項淨額將用作應付本集團之營運資金需求。
尖沙咀置業及信和置業各自之董事認為臨時買賣協議之條款乃按正常商業條款訂
立,屬公平合理及符合尖沙咀置業、信和置業及彼等各自股東之整體利益。
44 :
mannishmark(26310)@2012-12-15 14:35:1643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1214/LTN20121214532_C.pdf
賣九龍灣國際交易中心16至22樓@15.67億
該物業之資料
該樓宇物業臨近九龍灣車站,交通方便,乃由賣方發展並擁有之一項投資物業。
該物業於截至二零一一年六月三十日及二零一二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應佔之收入
及除稅前及除稅後之純利如下:
截至下列日期止年度
二零一二年
六月三十日
二零一一年
六月三十日
(千港元) (千港元)
租金收入總額31,889 28,927
該物業之公平值增加84,138 103,275
除稅前之純利111,491 115,196
除稅後之純利93,113 96,279
估計出售事項之所得款項淨額(經扣除估計法律開支及其他相關開支)為
1,558,000,000港元。
預計信和置業及尖沙咀置業自出售事項錄得收益淨額分別為約423,000,000港元及
約214,000,000港元,即該物業之所得款項淨額約1,558,000,000港元與於二零一二
年十二月十二日之賬面值1,135,000,000港元之間之差額。
...
買方為根據香港法例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人壽保險及退休福利業務。
尖沙咀置業之董事確認,據彼等經做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盡知、盡悉及盡信,買
方及其最終實益擁有人乃獨立於尖沙咀置業及其關連人士之第三方。信和置業之
董事確認,據彼等經做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盡知、盡悉及盡信,買方及其最終實
益擁有人乃獨立於信和置業及其關連人士之第三方。
出售事項之理由及裨益
出售事項令本集團能夠錄得現金收入及以公平市值將該物業之投資價值變現。賣
方將自出售事項收取之所得款項淨額將用作應付本集團之營運資金需求。
尖沙咀置業及信和置業各自之董事認為臨時買賣協議之條款乃按正常商業條款訂
立,屬公平合理及符合尖沙咀置業、信和置業及彼等各自股東之整體利益。
又低估左3-4成...
45 :
greatsoup38(830)@2012-12-16 10:18:38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BizNews/idCNSB213653320121210
路透香港12月10日電---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引述銀行業消息人士報導稱,嘉裡建設有限公司、信和置業有限公司以及私人企業Manhattan Group正向銀行申請調降64億港元(8.25億美元)3.5年期俱樂部貸款的定價.該貸款用於支持九肚山地產開發項目.
消息人士稱,這幾家地產商正要求銀行將綜合收益由265個基點降至220.利率原為較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加碼240個基點.
這筆貸款於8月完成額度分配,但尚未簽署.
12家銀行加入交易,但消息人士稱,部分銀行可能在定價下調後撤出.
這12家銀行中,永隆銀行承擔10億港元,交通銀行承擔6.5億港元.
另外八家各擔5億港元,分別是:澳新銀行(澳盛銀行)、盤谷銀行、中國銀行(香港)、東亞銀行、星展銀行、恆生銀行、工銀亞洲和三井住友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與台北富邦商業銀行各擔4.5億港元和3億港元.
承貸總額約為107.5億港元,低於原計劃.
消息人士稱,貸款價值比為70%.
嘉麗、信和與Manhattan分別給予40%、40%和20%的擔保.(完)
46 :
greatsoup38(830)@2013-01-13 12:14:16http://cn.reuters.com/article/re ... CNL4S0AE2WX20130109
路透香港1月9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稱,約有80%的銀行同意下調九肚山開發項目64億港元(約合8.25億美元)3.5年期俱樂部貸款價碼的要求.
據之前報導,嘉裡建設、信和置業和曼哈頓集團(Manhattan Group)要求將上述貸款的綜合收益從265個基點下調至220個基點.之前的利率為較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加碼240個基點.
這筆交易於8月分配了承貸額度,但尚未簽約.
有12家銀行參與該貸款案.其中,永隆銀行承貸10億港元,交通銀行承貸6.5億港元.有八家銀行各承貸5億港元,分別為澳新(澳盛)銀行、盤谷銀行、中銀香港、東亞銀行、星展銀行、恆生銀行、工銀亞洲和三井住友銀行.
另外,中國農業銀行和台北富邦商業銀行分別承貸4.5億港元和3億港元.
據消息人士指出,貸款成數為70%.
該貸款由嘉裡建設(40%)、信和置業(40%)和曼哈頓集團(20%)共同提供擔保.(完)
(編譯 杜明霞; 審校 石冠蘭)
47 :
鉛筆小生(8153)@2013-01-16 23:25:1246樓提及
http://cn.reuters.com/article/realEstateNews/idCNL4S0AE2WX20130109
路透香港1月9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稱,約有80%的銀行同意下調九肚山開發項目64億港元(約合8.25億美元)3.5年期俱樂部貸款價碼的要求.
據之前報導,嘉裡建設、信和置業和曼哈頓集團(Manhattan Group)要求將上述貸款的綜合收益從265個基點下調至220個基點.之前的利率為較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加碼240個基點.
這筆交易於8月分配了承貸額度,但尚未簽約.
有12家銀行參與該貸款案.其中,永隆銀行承貸10億港元,交通銀行承貸6.5億港元.有八家銀行各承貸5億港元,分別為澳新(澳盛)銀行、盤谷銀行、中銀香港、東亞銀行、星展銀行、恆生銀行、工銀亞洲和三井住友銀行.
另外,中國農業銀行和台北富邦商業銀行分別承貸4.5億港元和3億港元.
據消息人士指出,貸款成數為70%.
該貸款由嘉裡建設(40%)、信和置業(40%)和曼哈頓集團(20%)共同提供擔保.(完)
(編譯 杜明霞; 審校 石冠蘭)
加返幅圖

48 :
greatsoup38(830)@2013-01-16 23:26:44大把錢無碇使
49 :
鉛筆小生(8153)@2013-01-16 23:28:4048樓提及
大把錢無碇使
回購都得
投地又得,
呢隻大把錢NOW
50 :
greatsoup38(830)@2013-01-16 23:29:5249樓提及
48樓提及
大把錢無碇使
回購都得
投地又得,
呢隻大把錢NOW
睇多陣啦
51 :
鉛筆小生(8153)@2013-01-16 23:31:3450樓提及
49樓提及
48樓提及
大把錢無碇使
回購都得
投地又得,
呢隻大把錢NOW
睇多陣啦
83 根本唔駛睇
52 :
greatsoup38(830)@2013-01-16 23:31:5651樓提及
50樓提及
49樓提及
48樓提及
大把錢無碇使
回購都得
投地又得,
呢隻大把錢NOW
睇多陣啦
83 根本唔駛睇
長線都會升,不過你話完就升快d
53 :
鉛筆小生(8153)@2013-01-16 23:33:4752樓提及
51樓提及
50樓提及
49樓提及
48樓提及
大把錢無碇使
回購都得
投地又得,
呢隻大把錢NOW
睇多陣啦
83 根本唔駛睇
長線都會升,不過你話完就升快d
係我覺得會勁升, 先來講
52週波幅
10.100 - 15.500
現價
15.160
我個人相信16.9破梗
54 :
greatsoup38(830)@2013-01-16 23:35:2053樓提及
52樓提及
51樓提及
50樓提及
49樓提及
48樓提及
大把錢無碇使
回購都得
投地又得,
呢隻大把錢NOW
睇多陣啦
83 根本唔駛睇
長線都會升,不過你話完就升快d
係我覺得會勁升, 先來講
52週波幅
10.100 - 15.500
現價
15.160

我個人相信16.9破梗
你買100萬貼埋張statement至算,何況你呢d說話不如轉番實戰區講啦
55 :
鉛筆小生(8153)@2013-01-16 23:36:3754樓提及
53樓提及
52樓提及
51樓提及
50樓提及
49樓提及
48樓提及
大把錢無碇使
回購都得
投地又得,
呢隻大把錢NOW
睇多陣啦
83 根本唔駛睇
長線都會升,不過你話完就升快d
係我覺得會勁升, 先來講
52週波幅
10.100 - 15.500
現價
15.160

我個人相信16.9破梗
你買100萬貼埋張statement至算,何況你呢d說話不如轉番實戰區講啦
呢D 不用貼啦
同埋, 我唔會放100萬入來
要放都放830
56 :
greatsoup38(830)@2013-01-16 23:37:25咁你無講過實際資料,不如貼番實戰區啦,我同你拗就話,第時人地睇資料睇我同地鬧交仲煩
57 :
greatsoup38(830)@2013-01-26 20:53:02http://cn.reuters.com/article/re ... CNL4S0AU16420130125
路透香港1月24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報導,消息人士指出,參與香港九肚山開發項目融資的所有銀行,已經同意借款方要求,調降價格.這筆融資案為64億港元(8.26億美元)的三年半俱樂部貸款.
預訂下周簽約.
一如先前報導,嘉裡、信和置業、及萬泰要求將綜合收益由265個基點降至220個基點.貸款利率原先為較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加碼240個基點.
貸款在8月完成額度分配.
12家銀行參貸.其中永隆銀行取得10億港元,交通銀行取得6.50億港元.八家銀行各取得5億港元:澳新銀行、盤谷銀行、中國銀行香港、東亞銀行、星展銀行、恆生銀行、工銀亞洲、三井住友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及台北富邦銀行分別承貸4.5億港元及3億港元.
據消息人士指出,貸款成數(loan-to-value ratio)為70%.
貸款由嘉裡、信置及萬泰提供擔保,比例分別為40%、40%及20%.(完) (編譯 蔡美珍; 審校 高琦)
58 :
greatsoup38(830)@2013-03-02 18:33:4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227249_C.PDF
83
盈利增95%,至50.8億,主要靠聯營,輕債
59 :
greatsoup38(830)@2013-03-02 18:33:5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227270_C.PDF
247
盈利增95%,至約25億,同83一樣,靠聯營
60 :
greatsoup38(830)@2013-03-02 18:34:0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227278_C.PDF
1221
盈利增5%,至1.34億,輕債
61 :
greatsoup38(830)@2013-04-06 19:17:01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06/18218279
【本報訊】政府產業署上月將中環花旗銀行大廈前立法會秘書處辦公室的四層樓面標售,項目於昨日截標,「樓市大好友」信置(083)除入標住宅地皮外,亦有參與競投上址。該廈大業主冠君產業信託(2778)則要視乎投標者出價,才決定是否回購。
唯一入標 與冠君較量
近期工商舖市況受政府出招影響轉淡,加上花旗銀行大廈四層涉及樓面逾6.6萬方呎,保守估值超過10億元,投資者都對這批商廈單位缺乏興趣。項目於昨日與將軍澳及屯門住宅地同步截標,兩幅住宅地皮共有11個發展商及財團入標爭奪,但現場所見只有信置有參與競投花旗銀行大廈項目。本報昨向產業署查詢入標數目,但該署未有透露接獲多少份標書,並指會在6月4日或之前通知中標者。
花旗銀行大廈大業主冠君產業信託於是次投標享有優先回購權,該公司行政總裁李澄明表示,待政府選定買家後便會通知冠君,只要冠君肯出價與其相同,亦可回購物業,但集團是否回購仍要視其他入標者出價而定。
62 :
franco26(24932)@2013-05-19 12:55:53呢隻點睇
最近又有酒店分拆熱醞釀緊
冇尖沙咀咁乾,但都非常乾
橫行爆返上NAV

63 :
greatsoup38(830)@2013-05-19 13:06:10我留意左好耐,但派息偏低
64 :
franco26(24932)@2013-05-19 13:07:4963樓提及
我留意左好耐,但派息偏低
短線其實已有異動
不過上左車預左難落車

65 :
greatsoup38(830)@2013-05-19 13:16:03純炒都得的,投資咪搞
66 :
GS(14)@2013-08-28 16:54:14盈利增30%,至70億,輕債
67 :
GS(14)@2013-08-28 17:56:17247
盈利增30%,至35億,輕債
68 :
GS(14)@2013-08-29 18:26:071221
盈利增2%,至2.4億,1.34億現金
69 :
tyan(27180)@2013-09-06 22:55:05SEEMS THEY PREPARED FOR THE WORST SITUATION TO COME......
70 :
greatsoup38(830)@2013-09-07 14:32:1569樓提及
SEEMS THEY PREPARED FOR THE WORST SITUATION TO COME......
所以低估機會少了
71 :
tyan(27180)@2013-09-10 23:57:06信和傳統地產大好友..........都好小見佢出來講下地產睇法!
72 :
greatsoup38(830)@2013-09-15 12:07:41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MktNews/idCNL3S0H815020130912
路透香港9月12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渝置地控股有限公司、華人置業集團、以及信和置業有限公司已經簽署了合資公司Benefit East Investments Ltd的18億港元(2.32億美元)貸款延期協議。
這筆子彈式貸款的期限將展延三年。
貸款的綜合收益約200個基點,利率為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加碼約170個基點。
簽約日期在8月23日。
一如此前報導,這個自2010年核發的三年期貸款曾兩度擴大規模,原始貸款額度為10億港元,而增額貸款的訂價最新是在300個基點左右。
這筆俱樂部貸款的現有承貸銀行為東亞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創興銀行、星展銀行以及永隆銀行。
貸款由三家開發商提供擔保,擔保比例分別為信和置業50%、中渝置地及華人置業各25%。
2007年8月時,三家公司合作買下一塊位於重慶市江北區220萬平方英呎的土地,金額為42億元人民幣。這塊土地正開發為住宅及商業復合大樓,總樓地板面積為1,100萬平方英呎。(完) (編譯 王興亞;審校 王冠中)
73 :
jj1984(29252)@2014-01-11 00:16:1783好似好吸引,現價估值好低
74 :
GS(14)@2014-01-11 20:53:01jj1984在73樓提及
83好似好吸引,現價估值好低
財務幾健康
75 :
hoyin86(39556)@2014-02-26 17:05:46但係份中績好似唔多掂咁?
76 :
GS(14)@2014-02-26 17:20:4383
盈利降61%,至19.5億,輕債
77 :
GS(14)@2014-02-26 17:33:22247
盈利降64%,至9億,輕債
78 :
GS(14)@2014-02-27 01:04:061221
盈利跌1成,至1,200萬,2.5億現金
79 :
VA(33206)@2014-05-30 22:33:50Hong Kong / China Property team:
Cusson Leung (+852 2800 8526) / Amy Luk (+852 2800 8524) / Ryan Li (+852 2800 8529)
· Land price on the slide: Great Eagle stood out as the winner of the Pak Shek Kok site, at a land cost of HK$2.4 bn. It expects to invest a total of HK$7bn on the site. The AV of HK$3,300 psf is 46-55% below the AV of the four harbor-front sites nearby, acquired by the Sino-led consortium in 2007 and 2009. The extremely low land cost can give us an idea, we believe, about the level of bid submitted by Sino Land, the largest land owner in the area. We believe the sharp fall in land cost in the area is warranted, but the extent of the fall was beyond expectations. (Source: HKET)
JPM view: From the latest land transactions, we continue to see divergence in land costs between urban and New Territories areas. The Pak Shek Kok site fetched a record-low land price compared to sites nearby, whereas the Kai Tak site continued to attract strong interest amid limited land supply in urban areas. Also, as land supply increases and land cost slides, we observe more active participation by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operty companies, such as Great Eagle, in the land sale market;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 That said, given the large supply pipeline coming through, we believe land prices will continue to fall, which should allow developers to secure satisfactory margins. We also believe the current land auction results from Pak Shek Kok will spark questions again on the potential valuation downside risk to Sino’s land bank in the area.
80 :
GS(14)@2014-09-04 10:51:4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04/news/ec_ece1.htm
信和二少出動 推廣尖東商場
2014年9月4日
【明報專訊】信和將同澳洲旅遊局,旗下尖沙嘴中心同帝國中心舉行「品味澳洲」活動。兩個商場入面會有12間餐廳,由家至10月5號,引入澳洲食材,烹調各種菜式。
一直好少露面信和二少、集團主席行政助理黃永龍,尋日都有出黎。二少仲話,佢新加坡姊妹公司遠東機構,已經同澳洲旅遊局合作年半,主要搞酒店生意。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兩年佢,亦都好謙咁話,依家學緊打理家族生意。
信和方面就預計,今次呢個活動,可以為旗下尖沙嘴兩個商場帶動20%人流增長,同埋25%生意額增長。兩間商場入面食肆生意額,按年都有升15%至20%,而且仲佔整體生意額一半。至於商場舖租金,就介乎50至200元一呎,黎緊今年租約期滿部分續租舖位,租金會有雙位數字提升。
81 :
GS(14)@2014-09-15 22:44:15分派中央廣場樓層
82 :
GS(14)@2014-09-16 00:16:22信置方公告
83 :
GS(14)@2014-09-23 15:41:51盈利降38%,至43億,輕債
84 :
greatsoup38(830)@2015-02-12 02:17:30盈利增5%,至21億,輕債
85 :
greatsoup38(830)@2015-08-26 17:16:19盈利增33%,至60億,輕債
86 :
greatsoup38(830)@2015-08-28 11:22:2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27/news/ec_eck1.htm
信置全年賣樓茘4倍
2015年8月27日
【明報專訊】信和置業(0083)截至6月底止全年核心純利為53億元,按年增長5.6%,期內售樓收入茘升4倍,本港商舖租金收入亦錄得增長,但酒店業務則受到市場需求疲弱影響。公司派末期息每股0.38元,與去年相若,股東有權選擇以股代息。
末期息0.38元 可以股代息
信置全年純利為93.7億元,增長5%,每股盈利1.549元。期內收入為218.4億元,增長1.93倍,連同聯營合營公司的物業銷售總收入為230.99億元,上升3.97倍,主要來自於灣仔囍礇第二期,白石角逸瓏灣I及II、觀塘觀月.樺㗖及大角咀奧朗.御㗖等項目。期間推出的將軍澳帝景灣及九肚玖瓏山已分別售出97%及81%的單位。
總租金收益為36.84億元,上升6.7%,主要因續租租金增加以及寫字樓物業出租率上升。屯門市廣場一期和奧海城等旗艦購物商場出租情穩定,投資物業整體出租率為98%。
另外集團年內完成了囍礇第二期及逸瓏灣I及II購物商場,兩個項目應佔總樓面面積約為12.72萬平方呎,預計下個財政年度開幕,可為集團貢獻租金收益。
惟集團提及,富麗敦酒店、富麗敦海灣酒店及港麗酒店整體業務表現受需求減少及酒店業競爭激烈所影響。
年內酒店經營整體業績下跌4.4%至4.73億元,當中,集團與聯營合營公司酒店經濟業績分別跌3.6%和7.6%。
另集團期內出售投資物業收益為3483.7萬元,較去年同期12.68億元大幅減少。截至6月底,集團手頭現金為196.98億元,貸款總額為63.4億元。
87 :
GS(14)@2015-10-21 03:11:041224和127、83賣野畀3333
88 :
GS(14)@2015-10-21 03:11:511224和127、83賣野畀3333
89 :
GS(14)@2015-10-21 03:13:411224和127、83賣野畀3333
90 :
GS(14)@2015-10-21 03:13:491224和127、83賣野畀3333
91 :
GS(14)@2015-10-22 00:03:4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0/news/ec_ecc1.htm
恒大70億收購重慶商住項目
2015年10月20日
【明報專訊】內地中西部城市發展潛力龐大,吸引恒大(3333)加快在該地區的佈局。文件披露,恒大合共斥資70億元,收購益東控股及其擁有的重慶商業及住宅項目「御龍天峰」全部權益。
向信置中渝華置購入
益東控股正是分別由信置(0083)、中渝置地(1224)及華人置業(0127)持股50%、25%及25%的合營企業。
尖沙咀置業(0247)及信置昨日聯合公布,信置子公司將向恒大,出售持有益東控股50%權益的子公司,作價35億元。與此同時,中渝置地及華人置業昨日亦宣布,分別向恒大出售持有益東控股25%權益的子公司,分別作價17.5億元。換言之,恒大合共斥資70億元,向信置、中渝置地及華人置業收購了益東控股的100%權益。
據公告披露,位於重慶市的商住項目「御龍天峰」是益東控股唯一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50萬平方米;截至8月底,約10.3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已經完成開發,預期另外26.9萬平方米將於2016及2017年完成,整個項目的開發期預計超過12年。
92 :
GS(14)@2015-10-25 03:27:0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4/news/eb_eba1.htm
盤收票1500張,他認為這反映市場需求很強。政府最近增加土地供應,甚至有部分土地涉及司法覆核,市場反應仍然積極。他們沒有水晶球預知樓市調整多少,但公司會落標競投每幅新推出土地。過去一年他們已增購四幅土地,涉及樓面面積170萬平方呎。營業部聯席董事田兆源稱,未來一年信置有1522個住宅單位待發售。在面對邊際利潤壓力時,執行董事陳榮光稱,他們會加強控制成本及優化樓盤,去提高賣價及保持利潤。
售重慶項目 非看淡內地
雖然瑞銀報告稱,五大發展商主導的時代已過,黃永光稱,不同分析員會有不同角度看事情,若香港市場有一定吸引力,甚至多些內地發展商過來香港參與發展也屬健康。
信置最近將應佔重慶發展項目一半權益出售,作價35億元。黃志祥表示,他們並非看淡內地樓市,主要是考慮到合作伙伴華人置業(0127)及中渝置地(1224)也出售項目權益予恒大地產(3333),才作出此決定。他們有意將套現所得重新投資內地市場。
商場攻家庭客 自由行放緩影響微
因應內地發展商發展項目較他們快、美觀,成本亦低很多,他認為恒大、萬科(2202)、世茂(0813)、中國海外(0688)、龍湖地產(0960)均值得他們學習。因此他們日後到內地發展時也有意跟內地同業合作。
內地遊客減少來港旅遊及消費,對香港酒店及零售市道的影響漸顯。身兼信和酒店(1221)主席的黃志祥稱,香港在SARS前內地全年遊客只有360萬至370萬人次,在過去12個月訪港內地旅客超過4000萬,增長12至13倍,他希望內地旅客日後繼續過來支持香港。集團會每年花資本開支去裝修酒店,預計投資不大。
執行董事黃永光則說,信置旗下商場較少針對旅客及高檔消費,較多照顧家庭需要,租務表現平穩。旗下大角嘴奧海城商場主要服務附近15個屋苑。
明報記者 陳偉燊
93 :
GS(14)@2015-10-25 03:27:5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4/news/eb_eba2.htm
家族第三代開始接棒
2015年10月24日
【明報專訊】信和系拦氏家族第三代開始上場,除了集團主席黃志祥的長子黃永光在昨日的股東周年大會後之記者會,親自上台,與父親一同回答記者的提問之外,另兩名公子黃永龍及黃永耀也到會場後面捧場。雖然第三代陸續在信和系公司任職,並且獨當一面,但是當傳媒問到黃志祥有否考慮退休安排時,他反問年輕的記者:「(長和(0001)主席)李嘉誠幾多歲?」作為回應,意指今年才63歲的他,年紀比至今仍在工作、並且已86歲的李嘉誠年輕,要退休也未輪到他。
广告
被問及退休 「李嘉誠幾多歲?」
近年華資大集團如長和系,覑手架構重組,對於尖沙嘴置業(0247)、信和置業(0083)及信和酒店(1221)一系三間公司方面,信置執行董事陳榮光強調,集團現階段沒有重組計劃。就算全系旗艦公司尖沙嘴置業只扮演控股公司角色,亦需要進行架構重整。至於信和一系會否考慮理順規模及如何釋放投資價值,他只簡單回應說,信置手持淨現金達136億元,財政穩健。
94 :
greatsoup38(830)@2015-12-08 01:33:34同信和買Cluny Park 2個單位
95 :
GS(14)@2016-02-04 14:01:14中海洋公園酒店
96 :
greatsoup38(830)@2016-02-23 02:37:1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219/news/ea_eac1.htm
法巴:恒地倘私有化 或派煤氣股份
2016年2月19日
【明報專訊】恒基地產(0012)主席李兆基近期不斷增持,愈來愈接近75%水平,法巴昨日第三度發表研究報告,預測「四叔」或會私有化恒地。該行表示,由於恒地現價較資產淨值有較大折讓,其預期這可能引發恒基系進行重組。若然重組成事,恒地或進行私有化,或將手上的煤氣(0003)股份,派發予股東。
憧憬系內重組 升評級至買入
繼美銀美林於1月28日發表研究報告,認為李兆基增持恒地為重組鋪路之後,法巴亦發表報告明言,恒地的估值被低估,並且將評級由「持有」轉為「買入」,目標價定為49.5元,可見上升空間達20.5%。恒地昨日股價收市報41.35元,升1.97%。
法巴表示,恒地在2015年上半年坐擁4450萬平方呎農地,若然恒地加快換地,將有望為恒地釋放價值。隨着今年上半年按新的土地仲裁機制,可能出現首個案例而言,將會引發更多申請仲裁個案,成為對恒地股價正面的催化劑。截至2015年底,恒地手持現金達220億元,淨負債率只有10%,已為恒地換地或購地提供彈性。
法巴認為,恒地現價只相當於其預期今年度的市帳率0.6倍,並且較其預期恒地的淨資產值,出現50%折讓。因此其將恒地的投資評級提高,新訂的目標價水平,則為其預期恒地的資產淨值折讓35%。該行更指,隨着李兆基增持恒地至72.28%%,為日後該系重組帶來可能性。同時在重組時,其不排除恒地將持有41.52%的煤氣,派發予股東。
97 :
greatsoup38(830)@2016-02-25 02:47:34盈利增30%,至27億,14億現金
98 :
GS(14)@2016-08-29 14:35:09盈利降13%,至53億,115億現金
99 :
Louis(1212)@2016-10-12 23:39:00信置財團奪黃竹坑地 膺商貿地王
http://www2.hkej.com/instantnews ... F%E5%9C%B0%E7%8E%8B

地政總署公布,黃竹坑業勤街與黃竹坑道交界商貿地皮以25.28億元批予信置(00083)及由郭炳湘任主席的帝國集團,每方呎樓面地價約8872元,創全港商貿地樓面地價新高;批租期為50年。
地皮於上周五截標,合共收到24份標書,入標的財團包括華懋、嘉華國際(00173)、英皇國際(00163)、新世界發展(00017)、宏安地產(01243)、南豐發展、宏基資本(02288)、尚嘉、華置(00127)、信置、富豪酒店(00078)、會德豐地產。
另外,有多個發展商組財團參與,其中建灝地產及豐泰地產合資;香港興業(00480)則和中信股份(00267)旗下中信泰富地產合作;泛海國際(00129)、中渝置地(01224)和資本策略(00497)合組財團;另高士威(亞洲)亦以合資形式入標。
地皮位於業勤街及黃竹坑道交界,鄰近得力工業大廈,地盤面積約1.9萬方呎,可建樓面約28.49萬方呎,其中約2.99萬方呎樓面須用作發展一所藝術及文化中心和相關設施,而政府會向發展商一筆過支付2.95億元,以回購該中心。市場估計,用地的每方呎樓面地價約4300至8000元,估值約12.25億至22.8億元。
100 :
greatsoup38(830)@2017-01-06 03:01:58中標酒店
101 :
GS(14)@2017-02-23 09:55:17盈利增5%,至28億,55億現金
102 :
GS(14)@2017-02-23 09:56:17盈利增5%,至14億,55億現金
103 :
Louis(1212)@2017-07-22 10:28:33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馬鞍山地價兩年升八成 信置每呎1.15萬奪白石地 貴絕區內
黃永光:擬建海景豪宅 引入智能家居
銀湖.天峰業主反價11%
https://fs.mingpao.com/pns/20170 ... a2ec8da09d31d45.jpg
【明報專訊】上周五截標的馬鞍山白石住宅官地大收30份標書,創分層住宅官地收標紀錄,最終由信置(0083)以13.83億元奪標,成為今年首幅由香港發展商獨資投得的住宅官地。以可建樓面11.9萬方呎計,每方呎樓面地價11,588元,較兩年前中信泰富以每呎6502元投得的落禾沙里住宅地高78%,創區內地價新高,成區內新地王。
明報記者 甘潔瑩
過去政府慣於截標後的周三公布結果,未知是否新政府新作風,截標一周後才公布結果。是次開標的白石地可建樓面涉約12萬方呎,規模不大,因屬罕有海景地,加上暫為白石最後一幅可供出售的住宅官地,故大收30份標書,入標數目創分層住宅官地收標紀錄。
今年港資首奪住宅官地
事實上,今年初至今售出的住宅官地,全為中資囊中物,港資只能於商業或工業官地分一杯羹,故信置奪標可謂打破今年中資壟斷住宅官地的局面。信置執行董事黃永光表示,非常高興投得白石地,因項目坐落臨海珍貴地段,前臨沙灘享海景,同時鄰近港鐵站,交通便利,加上區內發展成熟,配套齊全,為集團土儲增添一幅上佳地皮,擬興建優質豪宅,所有單位均面向東南,飽覽海景,並引入特色智能家居設計。信置對上一次投得項目發展權,是於今年5月與嘉華(0173)及中海外(0688)合作投得的港鐵錦上路站1期項目。
黃永光:擬建海景豪宅 引入智能家居
對上區內地皮每方呎樓面地價紀錄,由中信泰富於2015年以14.69億元投得的落禾沙里住宅地,每方呎樓面地價6502元,是次呎價比兩年前舊紀綠貴78%。同期反映樓價走勢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升幅僅約13%,可見地價急升的強勁勢頭。此外,毗鄰是次開標地皮,原由中國城市建設及俊和(0711,現改名為亞洲聯合基建)的白石耀沙路官地,於上月以轉讓公司形式易手予宏安(1243)。
銀湖.天峰業主反價11%
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表示,是次批出的白石住宅地為近半年政府推出招標的較細規模地皮,投資風險相對較小,加上落成單位可享海景,周邊配套亦完備,故地皮做價略高於市場預期上限。
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主管林浩文預期,項目將打造為高端高層及全海景洋房,項目投資額料約20億元,日後每方呎平均可售2萬元起。
白石地以高價批出後,區內個別二手業主即反價封盤。世紀21奇豐莊瑞生表示,銀湖.天峰6座高層C室業主,見地價創區內紀錄,故加價至1500萬元放售,較原先開價1350萬元高11%,以單位實用面積1012方呎計,實呎約14,822元。
104 :
greatsoup38(830)@2017-07-22 12:04:00又即刻瘋了
105 :
GS(14)@2017-09-06 11:45:51盈利增14%,至59億,163億現金
106 :
GS(14)@2017-09-08 15:08:27sell 信和‧御龍山
107 :
Louis(1212)@2017-11-15 19:12:47香港樓市幾時崩潰?
長沙灣新地王料每方呎售價達2.8萬至3萬元
信置(00083)、世茂房地產(00813)、會德豐地產、嘉華國際(00173)及爪哇控股(00251)組成的財團,以172.88億元奪得長沙灣臨海住宅地,並成為全港最貴的賣地表住宅地,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7501元。市場人士預料,項目落成後,每方呎售價達2.5萬元。
戴德梁行亞太區估價及顧問服務部主管趙錦權表示,用地毗鄰地鐵站並臨海,地理位置優越,五大發展商聯手以超過172億元投得,超過市場預期,是本年度九龍區住宅地皮的最大成交,反映發展商對住宅有信心,預計其總投資金額將逾210億元,項目落成後,呎價可達2.8萬至3萬元。香港樓市幾時崩潰?
長沙灣新地王料每方呎售價達2.8萬至3萬元
108 :
GS(14)@2017-11-16 08:01:05痴線
109 :
Louis(1212)@2017-12-16 22:46:312017年12月16日 星期六
香港地產
信置奪中電亞皆老街舊總部 估值逾70億 每呎樓面地價料2.5萬
https://news.mingpao.com/pns/dai ... 00004/1513361612668
https://fs.mingpao.com/pns/20171 ... bebdb4974a111b4.jpg
中電亞皆老街的前總部,由信置以高價奪得項目發展權,市場估計每方呎樓面地價高達2.5萬元,總成本有機會逾百億元。(資料圖片)
https://fs.mingpao.com/pns/20171 ... cc26231bcf2bd1b.jpg
【明報專訊】早前以暗標形式招標的中電(0002)亞皆老街的前總部,由信置(0083)以高價奪標,市場估計,項目估值逾70億元,每呎樓面地價高達2.5萬元,項目總成本料超過百億元,這是信置約1個月內奪得的第三幅市區靚地。連同是次項目,信置今年已斥資逾455億元購入6幅住宅地皮,發揮地產大好友的本色。
明報記者 甘潔瑩
信置副主席黃永光表示,地皮位處九龍核心,享嘉道理山景觀,區內除屬傳統豪宅區及名校林立外,亦擁有悠久和豐富的歷史氛圍,將與中電聯手將項目打造為優質豪宅。中電行政總裁藍凌志表示,自2011年起,亞皆老街中電前總部已啟動重建計劃,並將重建為住宅,但作為地標、兼具一定歷史價值的鐘樓,則會保留作社區用途。他形容信置是本港的龍頭發展商,而信置在發展住宅及保育歷史文物上卓有成績。
項目總成本料逾百億建豪宅
市傳中標發展商須付30億元予中電,另外估計須再付20億元作補地價,而中標者日後賣樓時,中標財團亦須向中電分紅,有關分紅比例是今次取勝的關鍵。市場消息稱,項目估值逾70億元,折合每方呎樓面地價約2.5萬元,預計項目總成本將逾百億元。高力國際亞洲區估價及諮詢服務副常務董事張翹楚表示,撇除交易的條款,估計項目每方呎樓面地價約2.5萬方呎,估值約75億元,項目挾地理優勢,預計日後推售每方呎可達3.8萬至4萬元。
已批建3幢25層高 涉175伙住宅
據城規會文件顯示,中電前總部地盤面積約6.2萬方呎,住宅樓面約30.97萬方呎,獲批建3幢25層高(連5層平台)的住宅大廈,提供175伙,最低5層將建會所、大堂及停車場等設施。另亦需保育鐘樓,共4層涉約3.1萬方呎。
信置1個月連奪3幅市區靚地
今年樓市屢創歷史高位,但信置卻透過獨資或與不同發展商合組財團投得共6個發展項目,包括兩個港鐵項目、1個市建局重建項目、兩幅官地,以及剛投得的中電重建項目,預計共涉逾455億元,涉總可建樓面超過320萬方呎。連同今次投得中電項目,信置過去1個月內連奪3幅市區靚地,包括上月中與會德豐(0020)、世茂(0813)、嘉華(0173)及爪哇(0251)合資以172.88億元投得長沙灣臨海住宅官地,創全港最貴住宅官地成交價紀錄,以及上周與嘉里(0683)投得港鐵黃竹坑站2期項目,市傳中標價逾百億元。另今年5月與嘉華、中海外(0688)投得的西鐵錦上路站1期項目,每方呎樓面地價約6734元,創西鐵新界西北沿線最高每呎樓面地價紀錄。
110 :
Louis(1212)@2017-12-20 09:39:32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陳德豪 對冲博弈
投資策略
陳德豪﹕
信和投地理性 看好太子爺新思維
【明報專訊】還有不足10個交易日,2017年就結束,對於投資界而言,2017年應該是豐盛的。直到昨日為止,恒生指數年初至今上升33%,國企指數升得較少,但也有23%。亞太區的股市也強勢,普遍上升20%左右;歐洲股票相對較弱,STOXX歐洲50指數上升7%。
亞股美股強勢 歸功科技股
美國股票就十分之強,標普500指數今年也有20%的進帳,科技股的納指也上升了30%。顯然,今年全球的科技股也有很好的表現,科技股在標普500也有一定的佔比;相反,歐洲股市的科技股就較少,所以表現也較弱。
前兩天,信和置業(0083)和莊士(0367)成功投得市建局旺角新填地街/山東街項目。 我看到一份報章標題為「信和一個月360億奪四地皮」,而文章更加指出信和近一年投得7幅住宅地,涉及金額470億元,令到一般讀者以為信和真的是瘋狂投地,其實,在我未深入研究信和的財務狀况前,我也知道這篇報道有嘩眾取寵的嫌疑。
首先,所謂的470億元,並不是信和獨佔。 根據我和分析員溝通,在近期4個大型項目中,信和的買地成本約150億元。 在2017年6月30日,公司擁有淨現金273億元,粗略估計,今年賣樓的收入超過100億元,所以,信和在沒有借貸的情况下,能夠動用的資金高達400億元。 而根據剛才的計算,項目地價投入150億元,對信和而言,可說是綽綽有餘,也能夠理解為何信和似乎較為積極買地。
信和可動用資金充裕
對投資者而言,更關心的是買入項目的質素,以及是否能夠賺錢。在這方面,傳媒的表達也是十分奇怪。 上月信和及另外幾間大型的地產公司組成財團,以172.88億元投得長沙灣住宅地皮。傳媒很強調這是長沙灣的地皮,該地皮可建樓面面積約為99萬方呎,所以每方呎樓面地價約為1.75萬元。
表面上,對於長沙灣的地皮而言,看似昂貴,但傳媒沒有細心研究,更加沒有公平地指出該地皮更靠近南昌站,而且位置臨海,預計建成後,多數單位都有不錯的海景 ,所以項目的定價,絕不是一般人以為長沙灣住宅的價格,而應該以奧運站作為參考。不知道傳媒是有心還是刻意誤導讀者 。
在11月初,信和宣布黃永光(Daryl)獲委任為集團副主席。不知道主席黃志祥是否部署退休,但能確定的是,Daryl 升任副主席十分合適。Daryl是黃志祥的長子,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自2003年起已經加入集團,不知不覺已在集團工作十幾年。
我個人和他有幾面之緣,認為他不只是謙謙君子,待人有禮,而且有智慧及管理能力,有思想有遠見,從近年信和項目質素進一步提高,以及加入不同文化藝術及環保元素,可見在Daryl參與領導下,集團有更新的思維,更加優化。所以在眾多本港的地產公司中,我也較為看好信和。
111 :
GS(14)@2017-12-24 01:28:39實在太勁
112 :
Louis(1212)@2017-12-27 07:38:34信置進取 年度買地稱王
2017-12-27
http://paper.wenweipo.com/2017/12/27/FI1712270005.htm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顏倫樂) 2017年幾乎每幅地皮招標都「爭崩頭」,無論鐵路項目或市建局項目,入標數量都打破歷年新高。激烈競爭下,若論到最大贏家毫無疑問一定是信和置業。總結全年信置已於政府官地、一鐵一局項目、私人市場地皮招標上囊括8幅地皮(包括7幅住宅、1幅工業地),計及獨資與合資的出價,總投地金額高達400億元。
資料顯示,信置2017年一共投得3幅政府官地、2幅鐵路項目、2幅市建局項目,另外在私人市場亦投得一幅旺角前中電總部地盤發展住宅。上述8幅地皮一共涉及338萬方呎樓面,總投地金額高達400億元,較去年多8.5倍,業界相信,即使扣除合組財團所投放的買地資金,單單信置的出資亦估計達到200億元以上。
新地2017年雖然只投得一幅長沙灣興華街西酒店地,但補地價項目上就大豐收,多達3個地盤獲批出補地價,其中有2個更屬於超大型的項目,分別為屯門兆康第54區項目及西貢十四鄉項目,涉及補地價金額高達65.3億元及158.92億元,市場預料可建單位4,500伙及4,700伙,單單兩個項目的單位數量就涉及約9,200伙,約等於政府每年度供應目標的一半。
新世界2017年的土地儲備亦大有進帳,但主要體現在商業用地上。總計全年新世界接連於長沙灣區投得3幅商業地皮,包括2月及5月,分別投得瓊林街商貿地、荔枝角道近長順街商業地,地價分別約77.94億元及40.288億元,之後8月再下一城,以地價29.6748億元投得永康街地皮,三地合共涉資近147.9億元,總樓面近191萬方呎。
至於恒地與南豐2017年雖然只各自投得一幅商業用地,但都身價不菲,地價超過二百億元水平。其中恒地中標的中區美利道商業地,總價高達232.8億元;南豐買入的啟德第1F區2號地盤,中標價更高達246.01億元的史上「癲峰」。
中資改以合組形式入標
中資2017年一開始可謂氣勢如虹,海航系內公司連下兩城以近130億元投得兩幅啟德住宅地,合景泰富亦分別夥拍龍光、龍湖,以168.56億元及72.3億元連奪鴨脷洲和啟德兩個項目,平安不動產則夥拍路勁基建中標黃竹坑站1期。但自國務院辦公廳8月發佈《關於進一步引導和規範境外投資方向指導意見》,限制資金境外投資,中資在香港的買地意欲明顯削弱,並改變策略,更多以合組財團形式入標。
113 :
GS(14)@2018-09-04 15:54:41盈利降11%,至53億,70億現金
114 :
GS(14)@2019-02-28 16:41:33盈利增10%,至24億,77億現金
[基金股][恒生香港35][恆生指數]港鐵(0066)專區
1 :
GS(14)@2011-03-04 07:44:41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8742
新聞
2 :
GS(14)@2011-03-04 07:45:02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03369_C.pdf
都算有增長
3 :
waisinglau(3738)@2011-03-04 11:25:20地鐵2000年5月以8.88元ipo上市.我抽中2500股每次以股代息.今日已多了1000股多了共持3600股接近有4倍利潤.買好股持以長線盈利勝短炒引以為驕傲.我的親朋好友抽中地鉄的95%已有少甜頭多已賣掉.他們也奇怪我可以持有11年.
4 :
黃金戰士(7662)@2011-03-16 10:53:25ME TOO ~
5 :
ricchim(1540)@2011-03-16 11:12:24我抽中3手. 現在都未放.
6 :
GS(14)@2011-03-16 20:52:404樓提及
ME TOO ~
賺到笑
7 :
GS(14)@2011-05-18 22:16:2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518020_C.pdf
畀150億發展沙中線
8 :
GS(14)@2011-07-22 07:04:07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722006_C.pdf
本公司欣然宣佈,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韋達誠先生(Mr. Jay Herbert Walder)將獲委任為行政總裁,首次任期為三十個月。韋達誠先生將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同時成為執行總監會成員及董事局成員。
9 :
GS(14)@2011-08-13 17:20:1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11227_C.pdf
財務
- 未包括香港以外的鐵路附屬公司的經常性業務收入增加 8.1%至 99.98 億港元
- 香港以外的鐵路附屬公司收入增加 27.2%至 61.71 億港元
- 經營利潤上升 9.3%至 60.01 億港元。經營毛利率(不包括香港以外的鐵路附屬公
司)上升 0.5 個百分點至 57.6%
- 物業發展利潤 14.45 億港元
- 股東應佔投資物業重估前淨利潤 43.69 億港元,相等於每股 0.76 港元
- 計入投資物業重估後,股東應佔淨利潤 80.50 億港元,相等於每股 1.39 港元
- 淨資產增加 5.4%至 1,236.36 億港元
- 淨負債權益比率改善至 10.9%
- 中期股息每股 0.25 港元,較 2010 年每股 0.14 港元增加
....
展望
環球經濟仍然脆弱。儘管存在著歐美等市場的不明朗因素,我們對 2011 年下半年的前
景仍然感到審慎樂觀。由於公司的業務表現主要受本地經濟情況影響,我們的客運、
廣告以及租務業務仍然受惠於香港經濟的持續增長。
在物業發展業務方面,我們目前預期大圍「名城」最後一期(即第三期)可於年底前
獲發入伙紙。而由於項目第一期和第二期已售出足夠的單位數目以抵銷項目的所有發
展成本,我們可於收到第三期的入伙紙時將整個發展項目所得利潤入帳。
在物業發展招標活動方面,我們將視乎市場狀況,在未來六個月內為南昌站、荃灣西
站五區、天水圍輕鐵(天榮路)及大圍站等地塊進行招標。南昌站地塊和荃灣西站地
塊屬於西鐵綫物業發展用地,公司只擔任政府的項目代理。
最後,本人謹藉此機會,衷心感謝各董事和全體同事的辛勤工作和敬業精神。
缺乏賣物業收益導致倒退,財務不錯
10 :
dd4567(6370)@2011-09-09 06:29:39請問我看到很多穩定的公司資產負債表都有一項"保留溢利"之類的金額,例如港鐵有772.33億
如果我要計算該公司資產淨值是應該張"資產總額-負債總額"之後要不要另外再加上保留溢利?
還是"保留溢利"他本來就已經有計算在資產總額內,不用再另外加上?
請有空的大大教一下,感激~
11 :
GS(14)@2011-09-09 07:31:57保留淨利都是資產總額-負債總額的一部分,所以不用理會
12 :
dd4567(6370)@2011-09-09 17:05:3511樓提及
保留淨利都是資產總額-負債總額的一部分,所以不用理會
還以為那些公司留有一大堆現金備用,原來是沒有的,謝謝你抽空回覆~
13 :
skfv(15984)@2011-10-02 18:37:03其實我成日都唔係好明點解地鐵要賣廣告......
14 :
passby(15493)@2011-10-03 04:11:19佢有無加減價機制?
15 :
GS(14)@2011-10-03 20:04:55當然有
16 :
dd4567(6370)@2011-10-05 09:56:5113樓提及
其實我成日都唔係好明點解地鐵要賣廣告......
可能是要搞形象吧
17 :
dd4567(6370)@2011-10-05 10:01:2611樓提及
保留淨利都是資產總額-負債總額的一部分,所以不用理會
或者這樣問比較清楚~
假設一間公司
資產
XXXX-------$20
XXX--------$40
XX---------$60
X----------$80
總資產----$200
--------------------
負債
XXXX------$10
XXX-------$20
XX--------$30
X---------$40
總負債----$100
--------------------
總發行股數:100
保留盈利 $100
那請問這間公司每股帳面淨值是$1還是$2?
18 :
GS(14)@2011-10-05 10:36:01你個報表都錯啦,那些股票的面值同股份溢價呢? 你有無睇過份報表無呢兩樣?
我就假設佢無呢兩樣,淨值就是100/100 = 1蚊囉。
如果他是老千,以拖數為樂,唔駛還錢,負債是零,咪2蚊囉。
總之你計淨值最基本就只是睇本公司股東應佔權益那部分則可。
19 :
GS(14)@2011-10-05 10:36:30當中可對一些無形資產減少作些調整咁
20 :
dd4567(6370)@2011-10-05 16:44:4418樓提及
你個報表都錯啦,那些股票的面值同股份溢價呢? 你有無睇過份報表無呢兩樣?
我就假設佢無呢兩樣,淨值就是100/100 = 1蚊囉。
如果他是老千,以拖數為樂,唔駛還錢,負債是零,咪2蚊囉。
總之你計淨值最基本就只是睇本公司股東應佔權益那部分則可。
因為重點想問報表裡的"保留盈利",所以就省掉了很多資料(其實有關權益部分好多都唔明,又搵唔到相關資料,所以我計資產值時都係只將(總資產減總負債)除股數就算
近排見到篇文章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0&art_id=15660274
又令我懷疑係唔係應該加返保留盈利才對(好多時見到有保留盈利的股份股價都係高D,例如3333好多內房都有資產折讓時他還能守在資產值之上)
你意思是不是所謂保留盈利早已變成了其他東西計入了資產內,公司沒有保留這些錢的?
21 :
GS(14)@2011-10-05 16:50:1220樓提及
18樓提及
你個報表都錯啦,那些股票的面值同股份溢價呢? 你有無睇過份報表無呢兩樣?
我就假設佢無呢兩樣,淨值就是100/100 = 1蚊囉。
如果他是老千,以拖數為樂,唔駛還錢,負債是零,咪2蚊囉。
總之你計淨值最基本就只是睇本公司股東應佔權益那部分則可。
因為重點想問報表裡的"保留盈利",所以就省掉了很多資料(其實有關權益部分好多都唔明,又搵唔到相關資料,所以我計資產值時都係只將(總資產減總負債)除股數就算
近排見到篇文章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0&art_id=15660274
又令我懷疑係唔係應該加返保留盈利才對(好多時見到有保留盈利的股份股價都係高D,例如3333好多內房都有資產折讓時他還能守在資產值之上)
你意思是不是所謂保留盈利早已變成了其他東西計入了資產內,公司沒有保留這些錢的?
會計基本原則:資產=權益+負債...所以保留盈利早已變成了其他東西計入了資產,是對的,會計是double entry,所以有資產必有相關的負債入帳
權益包括保留盈利及股本,送紅股只是會計處理,只是把保留盈利變股本,所以對股東權益無影響,但就損失行政費用
保留盈利不是錢,有些報表叫儲備...只是有會計及原則上的意義...完全不關甚麼現金的事
22 :
dd4567(6370)@2011-10-05 16:53:2021樓提及
20樓提及
18樓提及
你個報表都錯啦,那些股票的面值同股份溢價呢? 你有無睇過份報表無呢兩樣?
我就假設佢無呢兩樣,淨值就是100/100 = 1蚊囉。
如果他是老千,以拖數為樂,唔駛還錢,負債是零,咪2蚊囉。
總之你計淨值最基本就只是睇本公司股東應佔權益那部分則可。
因為重點想問報表裡的"保留盈利",所以就省掉了很多資料(其實有關權益部分好多都唔明,又搵唔到相關資料,所以我計資產值時都係只將(總資產減總負債)除股數就算
近排見到篇文章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0&art_id=15660274
又令我懷疑係唔係應該加返保留盈利才對(好多時見到有保留盈利的股份股價都係高D,例如3333好多內房都有資產折讓時他還能守在資產值之上)
你意思是不是所謂保留盈利早已變成了其他東西計入了資產內,公司沒有保留這些錢的?
會計基本原則:資產=權益+負債...所以保留盈利早已變成了其他東西計入了資產,是對的,會計是double entry,所以有資產必有相關的負債入帳
權益包括保留盈利及股本,送紅股只是會計處理,只是把保留盈利變股本,所以對股東權益無影響,但就損失行政費用
保留盈利不是錢,有些報表叫儲備...只是有會計及原則上的意義...完全不關甚麼現金的事
好清楚明白了~麻煩晒你~~再次謝謝
23 :
GS(14)@2011-10-05 16:55:17我多謝你就真
24 :
dd4567(6370)@2011-10-05 16:56:3723樓提及
我多謝你就真
唔明阿,點解咁講??
25 :
GS(14)@2011-10-05 17:01:4324樓提及
23樓提及
我多謝你就真
唔明阿,點解咁講??
驚自己唔記得,寫低就唔會
26 :
清風詩人(3217)@2011-12-07 11:59:19《經濟通通訊社7日專訊》港鐵(00066)表示,新購入的國產列車今晚在觀塘線開始
行走,強調新列車已通過所有測試,並獲機電工程署審批,可正式投入服務,但亦預警新列車服
務初期或會出現小問題,服務或有延誤。港鐵會加派人手監察情況,並安排初期在非繁忙時段營
運。新列車的座椅扶手採用弧形設計,使車廂更有空間感。除燈光和空調系統作出改良外,地台
亦採用隔音設計及車門門框圍上膠邊,加強阻隔噪音。該批新列車車廂亦裝設閉路電視,方便車
長了解車廂情況。
據消息指,有關新列車為港鐵於2008年斥資11億元,向中國長春客車製造廠購入10
部列車,當中4部今年4月運抵本港,餘下6部預計明年陸續抵港。(jw)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ETN211207520&page=1
27 :
清風詩人(3217)@2011-12-08 12:07:06《經濟通通訊社8日專訊》港鐵(00066)新購入國產列車,已於昨晚(7日)10時
於觀塘線投入服務。有傳媒獲港鐵密件揭露,一列代號「5號」的國產列車,上月7日於彩虹站
以自動操作模式試行時,因訊號系統失靈,埋站時未能按路軌訊號燈指示煞停,並以時速10多
公里繼續向前衝。司機即時啟動緊急煞車掣,列車最後較預定位置衝前多約13米。港鐵證實事
件,指事故後已作出修正。(mw)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ETN211208519&page=1
28 :
GS(14)@2012-01-21 15:31:4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121/News/ec_gmc1.htm
港鐵料加價逾3毫
加幅高去年一倍
2012年1月21日
【明報專訊】兩鐵合併後,去年第二度加價的港鐵,今年3月將再次因應「可加可減」機制調整車資,按昨日統計處公布的最新數據估算,預料勢必加價約5.45%,較去年多一倍,預料每程平均要多付0.36元,港鐵全年料可多賺 4.7億元。
29 :
greatsoup38(830)@2012-03-09 00:32:22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08177_C.pdf
摘要
財務
- 總收入上升13.2%至334.23 億港元,未計香港以外的鐵路附屬公司前的收入則增
加9.1%至211.44 億港元
- 經營利潤上升11.1%至121.24 億港元。經營毛利率(不包括香港以外的鐵路附屬
公司)上升0.3 個百分點至55.2%
- 物業發展利潤49.34 億港元,主要來自「名城」及將軍澳第五十六區商場
- 來自基本業務的股東應佔淨利潤(未包括投資物業重估及其相關遞延稅項)增加
20.9%至104.68 億港元或每股1.81 港元
- 股東應佔淨利潤增加22.0%至147.16 億港元,即每股2.55 港元
- 淨資產增加10.0%至1,290.45 億港元
- 淨負債權益比率11.9%,維持在低水平
- 董事局建議末期股息每股0.51 港元,全年股息合共每股0.76 港元,增加28.8%
營運
- 香港客運業務的總乘客量(不包括城際客運)增加5.1%至16.875 億人次
- 列車按照編定班次行走的可靠程度及乘客車程準時程度均達99.9%,優於營運協
議要求及顧客服務目標
- 已售出大圍「名城」全部三期約73%的單位
- 代九廣鐵路公司相關附屬公司批出南昌站及荃灣西站地塊
- 於2011 年5 月17 日簽署南港島綫(東段)及觀塘綫延綫的項目協議,並按「鐵
路加物業綜合發展經營」模式獲得黃竹坑和何文田地塊的物業發展權
- 深圳市軌道交通龍華綫第二期於2011 年6 月16 日開始營運
- 於2011 年8 月18 日成功投得深圳市龍華車廠一號地塊以進行住宅及商務物業發
展
30 :
greatsoup38(830)@2012-03-09 00:34:04業績實增20%,至98億,財務好好
31 :
greatsoup38(830)@2012-03-09 00:34:53展望
全球經濟環境仍具挑戰,預料全球經濟增長將會表現疲弱,並對香港的增長帶來負面
影響。在這種環境下,預料公司香港鐵路業務的乘客量增長速度將會放緩。由於公司
的車站商務及物業租賃普遍為3 年租約周期,因此其業務表現相對較為穩定,而2012
年新訂租金的調整幅度將視乎當時的市場情況而定。我們的廣告業務較受經濟情況影
響,其增長幅度可能會因為經濟增長疲弱而放緩。
在物業發展業務方面,車公廟發展項目的利潤入帳時間將視乎項目的預售銷情以及獲
發入伙紙的時間而定。按現時情況,我們預期項目將於2012 年年底獲發入伙紙。
在物業發展招標活動方面,由現時到2012 年年底,我們將視乎市場狀況,為大圍站及
面積較小的天水圍地塊進行招標。在公司擔任九鐵公司相關附屬公司項目代理的西鐵
綫物業發展用地方面,我們可能會為朗屏(北)和朗屏(南)地塊進行招標,並為荃
灣西站(五區)灣畔地塊重新招標。
最後,本人想再重申,能帶領港鐵公司邁向未來,本人深感榮幸,並藉此機會,衷心
感謝前任總裁周松崗先生、董事局同寅和全體港鐵同事的支持。
32 :
gundamlotte(13580)@2012-03-09 00:40:3228樓提及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121/News/ec_gmc1.htm
港鐵料加價逾3毫
加幅高去年一倍
2012年1月21日
【明報專訊】兩鐵合併後,去年第二度加價的港鐵,今年3月將再次因應「可加可減」機制調整車資,按昨日統計處公布的最新數據估算,預料勢必加價約5.45%,較去年多一倍,預料每程平均要多付0.36元,港鐵全年料可多賺 4.7億元。
賺咁多,又要加價,派息又少,又獨市生意,你玩晒啦......

33 :
摘星(6904)@2012-03-09 15:23:1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309/News/eb_eba1.htm
港鐵加快推地 下季涉6000伙
大圍 天水圍 朗屏站上蓋 2012年3月9日
【明報專訊】雖然年初荃灣西站五區灣畔百億地王「流標」收場,但港鐵(0066)今年仍擬推出5個物業發展項目招標,相當於8000個單位,當中上半年擬招標的大圍站、天水圍及朗屏南、北共4幅地,可建超過6000伙,已多過港鐵去年全年僅推出南昌站項目所涉及的3313伙。
港府去年急欲增加私宅供應,港鐵隨即扮演大旗手,表示1年內會為5個項目招標,可建單位總數達1.46萬伙。然而1年過去,港鐵最終僅推出南昌站上蓋項目,涉及伙數約3313個,由新地(0016)以118億、每方呎樓面地價僅約4500元奪標。
港鐵物業總監鄧智輝昨日於業績會上表示,公司今年擬推出5個物業發展項目招標,當中朗屏南、北站上蓋項目,正與西鐵公司商討並準備招標文件,期望上半年推出。大圍站及天水圍項目亦「進入實施階段」,期望上半年可推出招標。
已多於去年全年3313伙
資料顯示,上述4個項目涉及約6232伙,較港鐵去年僅推出南昌站項目,所涉及3313伙高出約88%。以上多幅新界區港鐵站上蓋住宅地當中,最受注目的地皮為大圍站上蓋,由於港鐵在去年4月1日前申請該地皮的發展圖則,故趕及「發水尾班車」,令地皮發展不受新規例所限,可建8幢40層至50層高大樓,其中住宅樓面271萬呎,商業樓面則約66.73萬呎,屬四幅地皮中,最接近市區、規模最大的地皮。市場估計,若每方呎樓面地價約6000元計算,單是住宅部分估值已達160億元。天水圍輕鐵站地皮亦涉及提供1600伙住宅,住宅面積約98萬方呎。
大圍站上蓋供應約2900伙
另外,由港鐵代理的朗屏南﹑北站,分別提供約900伙及832伙,共約1732伙,其中北站屬於限呎地,住宅總樓面逾52萬方呎,其中75%需要為實用面積少於538方呎的中小型單位,約624伙。
至於由港鐵作為代理人的荃灣西站五區灣畔項目,於今年1月流標,鄧智輝表示,會因應市及及整體經濟氣氛再推出,可能在下半年可捲土重來,冀流標不會重演。業內人士指出,該地皮為限呎地,共涉2384伙,其中1235伙需要為實用面積不多於538方呎的中小型單位,該地估值料近100億元。
至於車公廟發展項目,港鐵預期今年第四季可發入伙紙,項目利潤的入帳時間則要視乎預售情況及獲發入伙紙的實際時間而定。
34 :
摘星(6904)@2012-03-09 18:38:5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309/News/ec_gob1.htm
港鐵客量歷史新高
2012年3月9日
【明報專訊】預料將於月底宣布第三度加價的港鐵,客運量和收入再創歷史新高,大賺147.16億元,較去年增加逾兩成;本地鐵路車費收入亦增7.23%至93億元。在豐厚盈餘下,港鐵宣布在旺角和金鐘站加設洗手間,免乘客受人有三急之苦,不過預計最快2015年始落成,目前亦不會全線增設。
行政總裁:需要資金大幅度投資
年初接替周松崗出任港鐵行政總裁的韋達誠(Jay Walder),昨公布港鐵全年業績,純利由前年的120.56億元,增加22%至147.16億元;受惠經濟向好及來港旅客增加,本地鐵路客量較2010年增5.2%至13.6億人次,令其公共交通佔有率繼續拋離,升至45.4%。
港鐵去年按可加可減機制加價2.2%,令本地鐵路收入增加7.3%至86.68億元。至於今年會否再加價,韋達誠重申,會一如以往按公開透明的可加可減機制調整票價,但強調鐵路系統營運超過30年,需要資金作大幅度投資,以維持良好服務水平,同時會繼續提供不同優惠。
車費加幅估計5.45%
根據可加可減機制,港鐵會綜合每年12月的通脹率,以及第四季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變動的一半調整票價,預料將於本月底公布。如依12月通脹率5.7%,加上最新的第三季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5.2%推算,車費加幅料達5.45%,較前年多一倍,乘客平均每程要多付0.36 元。以港鐵去年總客量計算,車費收入估計因而額外增加4.9億元。
金鐘旺角站設公廁 料2015年落成
目前大部分市區線車站未有設置公廁,一直為人詬病。新官上任的韋達誠終宣布10億元改善大計,當中包括趁金鐘和旺角兩個轉車站進行大型翻新工程,加設公共洗手間,亦會在另外10個車站增設升降機,兩項措施預料要到2015年始可落成。另外港鐵亦計劃增購4台列車,應付服務需求。
35 :
GS(14)@2012-03-10 15:45:1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310/News/ea_eab1.htm
昨日港鐵向城規會提出申請,將單位數目設定為4100伙,令原定的規模大減600伙,而項目同時需要有兩成單位為實用面積不超過538方呎的小型單位,故小型單位數目亦由原定的940伙,減至850伙,但該申請中,住宅樓面卻由約384.8萬方呎增加至約386.1萬方呎,料大單位面積將較原來增加,雖然規模縮減,但項目仍為近年港鐵最大型的發展項目。
另外,項目同時需要提供一個樓高5層、總樓面約50.6萬方呎的商場,其他設施還包括興建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中度弱智人士宿舍和鐵路車站等,暫定於今年5月4日審議。
36 :
GS(14)@2012-03-10 15:49:15http://www.info.gov.hk/tpb/tc/pl ... _H15_253_0_gist.pdf
land info
37 :
greatsoup38(830)@2012-05-30 00:13:27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529391_C.pdf
沙中線
38 :
greatsoup38(830)@2012-06-24 15:49:28
39 :
mannishmark(26310)@2012-06-24 17:46:06我覺得買呢隻真係悶聲發大財.05至今升幅贏左長實同新紅雞
40 :
GS(14)@2012-06-24 17:46:45是呀,所以我覺得煩乜呢
41 :
hh0610(1603)@2012-07-01 00:10:04有冇人知地龍大陸大單幾時開波?
42 :
GS(14)@2012-07-01 00:17:5141樓提及
有冇人知地龍大陸大單幾時開波?
邊單?
43 :
GS(14)@2012-08-13 16:51:1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13157_C.pdf
財務
- 總收入上升6.1%至171.54 億港元;未計香港以外的鐵路附屬公司前的收入則增
加8.2%至108.19 億港元
- 經營利潤上升8.6%至65.19 億港元;經營毛利率上升0.9 個百分點至38.0%(不
包括香港以外的鐵路附屬公司的經營毛利率則為57.2%)
- 物業發展利潤減少8.18 億港元至6.27 億港元,來自銷售貨存單位
- 來自基本業務的股東應佔淨利潤(即包括物業發展利潤但未包括投資物業重估)
減少5.7%至41.21 億港元,即每股0.71 港元
- 股東應佔淨利潤減少33.2%至58.61 億港元,即每股1.01 港元
- 淨資產增加2.3%至1,376.96 億港元
- 淨負債權益比率為9.9%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25 港元
營運
- 香港客運業務的總乘客量(不包括城際客運)增加4.5%至8.505 億人次
- 推出「用心聽 • 用心做」計劃以落實對乘客服務的持續提升
- 公布車費推廣優惠計劃,把本年度的票價調整所增加的收入回饋乘客
- 大圍站「名城」全部三期的尚餘單位已大部分售出;於2012 年6 月30 日,已售
出車公廟站「溱岸8 號」約53%的預售單位
- 代九廣鐵路公司相關附屬公司批出荃灣西站(五區)灣畔項目
- 於2012 年5 月29 日簽署沙田至中環綫項目管理的委託協議
- 杭州地鐵一號綫的公私合營項目已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於2012 年7
月17 日簽署合作協議
業績少5%,至42億,因物業利潤減少...債輕
展望
由於歐洲的情況持續不明朗,加上中國內地的經濟增長放緩,因此全球經濟前景仍然
存在挑戰。儘管經濟變化對我們部分業務的影響相對較低,但香港經濟增長放緩,以
及我們宣布額外加推的票價優惠,會影響公司經常性業務的增長。
在物業發展業務方面,車公廟站「溱岸8 號」發展項目的利潤入帳時間將視乎售出單
位的收入能否超過項目的發展成本以及獲發入伙紙的時間而定。按現時情況,我們預
期項目將於今年稍後時間獲發入伙紙。
在物業發展招標活動方面,我們現正重新審視大圍站物業發展組合的細節,以期在未
來六個月為項目再次招標。此外,我們亦將視乎市場狀況在同一期間推出天水圍輕鐵
站發展用地進行招標。在公司擔任九鐵公司相關附屬公司項目代理的西鐵綫物業發展
用地方面,我們在未來六個月可能會為朗屏站(北)及朗屏站(南)項目進行招標。
我們即將踏入與九鐵公司合併的第五周年,而公司將會於今年稍後時間,與政府通力
合作對票價調整機制作出首次的全面檢討。我們期望與新政府緊密合作,確保公司的
安全、高效率及可持續運輸服務,能繼續支持及推動香港的經濟競爭能力和生活質
素。
44 :
GS(14)@2012-08-14 10:07:4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814/News/ec_eca2.htm
副行政總裁梁國權表示,預料站內商場租金收入,今年的增幅有望與去年的15%看齊。集團預計,環球經濟情不明朗,對甲級寫字樓的租金有影響,上半年中港兩地的租金收入為16.32億元,增加11.4%。
45 :
GS(14)@2012-08-14 10:08:3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814/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港鐵(0066)昨日公布上半年業績,被多次追問在香港推出地皮進展,管理層指出,已進行初步的可行性研究,在東涌小蠔灣推出發展住宅單位,同時已與地產業界商討審視曾流標的大圍站項目細節,並會在6個月內重新進行招標,另外朗屏站(北)及朗屏站(南)住宅項目亦會於年內推出招標,各不多於1000個單位(表)。
港鐵副行政總裁梁國權會見傳媒時表示,有關小蠔灣車廠上蓋項目進展,現時仍在與政府交換意見,公司內部已進行初步可行性研究,檢視如何將車廠上蓋加建住宅項目。物業總監鄧智輝於中期業績記者會則稱,須待報告完成後才有進一步資料作公布。此前有報道指出,該幅30公頃地皮,估計可建1.4萬個住宅單位。
大圍上蓋望6個月內重新招標
對於此前「流標」的大圍站上蓋物業項目,鄧智輝則指出,有與地產業界商討,正重新審視發展組合細節,希望能於未來6個月重新招標。對於荃灣西灣畔項目重新招標後以高價批出,他指兩者的位置及發展模式不同,難以直接比較,亦沒有回應會否分拆項目吸引更多中小型發展商參與。另外,港鐵以西鐵公司代理人身分,下半年會視乎市場情推出朗屏站南、北兩項目地皮,預計各提供不多於1000伙單位。
入標京14號線 料回報逾7厘
梁國權又稱,港鐵正加大海外發展力度,其中港鐵在北京持有49%股權的聯營公司,已在上周五入標北京第14號鐵路線項目,整個項目為500億元人民幣,一旦中標,港鐵需投入25億元人民幣資金。分析指,相關項目的回報率(IRR)為7至8厘。
去年中標的深圳龍華車廠上蓋物業項目,港鐵則決定自主發展。公司去年8月以20億元(人民幣‧下同)投得該20萬平方米地皮,平均地價為每平方米1萬元,預計每平方米建築費為3000元以上,對比附近地段的每平方米售價為2萬元。另外,杭州地鐵一號铫的合營項目亦獲發改委批文,預計該鐵路在第4季通車。歐洲方面,早前入標兩條連接倫敦的英國鐵路The Essex Thameside 及The Thameslink的專營權,已進一步入圍。
今年為地鐵及九鐵合併5周年,港府將檢討票價可加可減機制,行政總裁韋達誠表示,會積極及持開放態度與政府溝通,惟拒絕預測檢討成果。他指出,現行票價機制優勢是因應通脹及數據制定,故公開透明。
46 :
GS(14)@2012-08-14 14:08:39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4/16602326
港鐵上半年物業租賃及物業管理業務收入升10.9%至17.3億元,旗下商場上半年續租租金加幅約15%,車站商舖加幅亦相若,帶動收入增長;港鐵預料下半年續租租金仍會提高,但幅度是否如上半年要視乎市況而定。
目標加快海外營運
未來發展方面,據悉,港鐵會加快海外營運,包括日前京港地鐵投標北京地鐵14號線,預料總投資額150億元人民幣,其中港鐵承擔約25億元人民幣,其他則由京港地鐵負責融資。
杭州地鐵一號線早前已獲批,預料第四季開通,料投資額約22億元人民幣,公司預計兩至三年內可回本。據分析師估計,兩個項目回報率可達7%至8%。今年至2014年,港鐵預料資本開支約500億元,會以內部資金及收入解決,相信毋須融資。
今年是地鐵與九廣鐵路合併五週年,市場憧憬公司會否派發特別息,據稱港鐵會予以考慮。
47 :
mannishmark(26310)@2012-08-26 19:55:37尋日我細妹係地鐵到見暈,跟住我搵D職員幫手,佢地D態度真是好好..無A+都有A,呢間野唔怕慢真係值得買(我覺得最大風險係地鐵一係無事,一出事就大大鑊,分分中好似東電核爆咁)
48 :
GS(14)@2012-08-26 19:57:40地鐵一向都唔錯
49 :
hh0610(1603)@2012-08-26 19:59:5742樓提及
41樓提及
有冇人知地龍大陸大單幾時開波?
邊單?
唔係話又起地鐵, 又起樓嗎?
50 :
GS(14)@2012-08-26 20:00:5349樓提及
42樓提及
41樓提及
有冇人知地龍大陸大單幾時開波?
邊單?
唔係話又起地鐵, 又起樓嗎?
搞緊,想睇我找報導
51 :
hh0610(1603)@2012-08-26 20:01:4047樓提及
尋日我細妹係地鐵到見暈,跟住我搵D職員幫手,佢地D態度真是好好..無A+都有A,呢間野唔怕慢真係值得買(我覺得最大風險係地鐵一係無事,一出事就大大鑊,分分中好似東電核爆咁)
地龍最大風險是唔俾加價, 反過黎被迫減價.
你知而家d政客啦.
52 :
mannishmark(26310)@2012-08-26 20:08:2051樓提及
47樓提及
尋日我細妹係地鐵到見暈,跟住我搵D職員幫手,佢地D態度真是好好..無A+都有A,呢間野唔怕慢真係值得買(我覺得最大風險係地鐵一係無事,一出事就大大鑊,分分中好似東電核爆咁)
地龍最大風險是唔俾加價, 反過黎被迫減價.
你知而家d政客啦.
D政客得個講字,減價失敗就講MTR無良心,成功就將功勞攬晒上身,亦即係所謂既'成功爭取',事實上起鐵路資本開支十分龐大,一出起事上黎亦都需要動用大量儲備,D議員與其為左果幾蚊(幾百蚊一個月)係度嗌生嗌死,不如省番啖氣幫多幾個人入紙申請社會援助啦
53 :
GS(14)@2012-08-26 20:16:152012-1-28 NM
複製港鐵上蓋模式 深圳龍華綫彈起
「小明經落馬洲,去深圳歡樂遊。遊玩消閒擦餐勁,齊食肥牛正。水療保健按摩,去深圳康樂遊。……」由李家仁醫生主唱的《小明上廣州》唱到街知巷聞,今回舊曲新詞改成《小明上深圳》,目的只是吸引港人乘搭龍華綫北上。
深圳地鐵龍華綫全面開通已逾半年時間,這條由港鐵接管營運的4號綫,是CEPA實施以來,深港兩地合作的首個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而早前港鐵更獲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點名支持深化與北京、上海、深圳市地鐵合作,並擴展至杭州等城市。
事實上,港鐵接管龍華綫後,將其獨特的「地鐵+上蓋物業」營運模式複製到內地,更首次進軍內地房地產,以20億元(人民幣,下同)投得龍華車廠上蓋物業的土地開發權,目前車廠上蓋已看到一支支為起樓作準備的樁柱,冀打造成類似香港九龍灣港鐵站上蓋的住宅商場物業。新綫成敗關鍵,將取決乘搭人流。
盡管龍華片區仍未全面開發,有港人已快人一步進駐該區開舖,跟着港鐵一起發掘深圳商機。
盡管記者經常要北上工作,若不是今次採訪需要,也未試過經落馬洲過關,乘搭由港鐵經營管理的深圳地鐵龍華綫。首次乘搭龍華綫,卻以為自己身在香港︰沿途各站不論是月台顏色、標誌指示、車廂設計、普廣英三語廣播、站頭職員服飾,甚至地鐵標誌等,均熟口熟面,帶有一股港鐵味道。
港鐵(深圳)副總運營經理(車務)胡瑞華,在深圳港鐵總部接受訪問時解釋,車站設計刻意模仿香港,是想把香港地鐵網絡作一個延續,所以車站會有香港的特色,鼓勵香港人北上乘搭龍華綫。
港鐵營運改善乘客量
「深圳地鐵共有5條綫,由數家公司營運,但由一條綫轉乘另一條綫,卻是無障礙換乘。」胡瑞華意思是,乘客不用出閘,已可換乘一號、二號、三號或五號綫。「這全靠標誌系統,港鐵向深圳市政府提出協調幾家內地運營公司,使用統一導向標誌系統概念,最後被採納了。」他引以自豪的說。
目前龍華綫平日客流約26萬人次,周六日客流約30萬人次,春節前更曾達最高一日40萬人次紀錄,估計較接管初期增加逾三成客量。至於由深圳地鐵1號羅寶綫轉乘到龍華綫的每日乘客量,亦增長七成。另外經落馬洲站對接換乘福田口岸車站,每日平均客流為2.3萬人次,估計大部分是香港乘客。
為了鼓勵港客過境後換乘龍華綫,港鐵推出三招着數溫情牌吸客。除廣告宣傳外,港鐵向港客推出回程慳3元乘車優惠;至於內地乘客亦有「早點出行有早點」的着數優惠,另又透過黃昏茶敘聽取民意,曾有部分乘客指車廂冷氣太凍,港鐵聽取意見後,即自行適當地調高較國家對鐵路冷氣溫度規範的27攝氏度。
打造龍華成社區鐵路
胡不諱言,龍華綫開通只有數個月,不論中港乘客也對此綫路陌生,所以正全力發動市場推廣,將龍華綫打造成「社區鐵路」,會特別關注鐵路沿綫的社區關係,掌握乘客要求,以調整發展方向,並作出配合。由近期鋪天蓋地在香港的電視台及車站大賣廣告,到以李家仁醫生首本名曲《小明上廣州》改成《小明上深圳》,在不斷「洗腦」下,龍華綫開始為人們注目,但這條新綫到底有甚麼潛力,吸引港鐵出錢出力到這裏投資?「龍華綫已覆蓋深圳主要地區,會展中心站可換乘羅寶綫到老街、華強路;少年宮站有書城,好多賣書的地方,附近蓮花山公園內有鄧小平銅像;深圳北站則可換乘廣深高鐵……」胡瑞華一邊指着綫路圖,一邊雀躍介紹說。
目前港鐵營運龍華綫的收入,除了來自車費、站內廣告及車站商舖租金等,還有另一重要渠道,就是發展地鐵上蓋物業。事實上,記者乘搭龍華綫期間,從第九個站白石龍,至尾站清湖一段的高架鐵路,透過玻璃窗向外望,這些屬於深圳北的社區正在全速開發中,景色都因起樓工程變得一片沙塵滾滾。
發展如港鐵上蓋物業
去年8月,港鐵希望將香港賴以成功的「地鐵+上蓋物業」營運模式,複製到內地,並投得龍華綫龍華車廠上蓋物業開發土地權。該幅地的地價為20億元,項目的總建築面積為206,167平方米,即每平方米樓面地價為9,700元。胡瑞華形容︰「車廠平台物業發展,就好似香港的九龍灣站般,既有住宅,亦有商場。」至於會否邀請開發商參與地塊發展,或自行開發項目,胡則稱詳情仍要協商。港鐵自從北上發展業務,首個內地營運的地鐵投資項目為北京地鐵四號綫,至今又取得深圳地鐵4號龍華綫營運權,加上獲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去年訪港時大開綠燈,支持港鐵繼續在內地不同城市深化軌道交通建設。目前,港鐵已與深圳市地鐵三號綫投資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參與建設深圳市軌道交通三期工程六號綫。
54 :
GS(14)@2012-09-19 22:11:00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68749
由 ezone2k » 週二 9月 18日, 2012年 11:57 pm
港府向港鐵開刀 益市民損股東
p.s. 66 應該 put 得... Upside 唔多, downside 唔知... :lol: :lol: :lol:
http://www.hkej.com/template/onl ... jsp?title_id=121503
是禍躲不過,港鐵(00066)昨日終於收到港府通知,要檢討「可加可減」機制。觀乎政府的措詞,立場已經很清楚,就是要港鐵「賺少一些」,以紓緩民怨。但港鐵是上市公司,市民笑很可能代表股東喊。講到底,港鐵上市有利有弊,現在面對的矛盾,是必然的代價。
港府新聞稿明確指出,政府理解近年有意見認為,票價機制「也應考慮其他因素」,包括「利潤水平、服務表現,以及市民的負擔能力和接受程度」。
簡單來講,在通脹飆升和貧富分化之下,港鐵票價是樓價之外,近年最惹火的民生議題。很多人認為,港鐵憑地產賺了大錢,票價應該「賺少一些」,加幅不應追貼通脹。
梁振英要「百日爭民心」,向眾望所歸的港鐵開刀,是最容易的選擇。
事實上,港鐵是本港唯一的鐵路公司,擁壟斷地位,佔用大量公共資源,包括鐵路和車站的地皮。(節錄)
高天祐 ︱新聞點評
55 :
GS(14)@2012-09-19 22:11:15文章由 ezone2k » 週二 9月 18日, 2012年 11:58 pm
港鐵票價可加可減制 政府突拋無方案諮詢
http://news.sina.com.hk/news/3/1/1/2774068/1.html
政府正檢討港鐵「可加可減」票價調整機制,昨突然公佈會進行個半月公眾諮詢。運輸及房屋局發言人表示,理解近年社會有意見認為,政府每年審議港鐵票價時,應考慮利潤水平和服務表現等元素,但局方沒有提出任何具體方案。民間監管公共事業聯委會蔡耀昌批評,政府的5頁紙諮詢文件沒有任何方案,諮詢文件是垃圾,而且諮詢期太短,沒誠意聽取市民意見。
為期個半月 被轟無誠意
恆生管理學院商學院院長蘇偉文分析,政府委託顧問檢討港鐵票價機制期間,突加插公眾諮詢,估計與政府希望挾民意以增加籌碼與港鐵談判有關。新政府現民望不高,若明年初完成檢討即公佈結果,很大機會遭批評沒聽民意,最終令檢討一拖再拖,至明年仍未能推出調整票價新機制,意味港鐵仍可按現有機制加價,政府屆時恐會遭猛烈批評。
政府昨發出新聞稿及5頁紙的諮詢文件,表示由昨日至今年10月31日,市民可就檢討港鐵票價調整機制提供意見。諮詢文件只交代港鐵現時的「可加可減」票價調整機制、計算票價的方程式等,又解釋政府理解近年有意見認為,每年根據票價調整機制審議港鐵票價時,也應考慮其他因素,如港鐵利潤水平、服務表現、市民負擔能力和接受程度,故就檢討諮詢公眾,預期明年初完成檢討。
學者﹕政府望挾民意增談判籌碼
政府消息稱,對於港鐵的物業利潤會否納入機制內,政府持開放態度,亦無前設。但蔡耀昌認為,文件實在太簡單,政府至少要拋出一些方案,如方程式之中加入各項因素所佔的比重,分析對票價有何影響,市民才可給予意見。候任立法會議員新民黨副主席田北辰表示,會在議會跟進,認為計算票價方程式應加入更多元素,另會要求港鐵推出更多優惠,例如月票。
港鐵發言人表示,已知悉運房局發出諮詢文件,並瞭解到社會上對機制有不同意見,事實上現時機制是公開、客觀及具透明度,與政府公佈的數據掛鈎。
56 :
greatsoup38(830)@2012-09-21 00:34:312012-9-20 NM
金牙大狀講嘢歧視港鐵小股東
官府再次話要「檢討」港鐵之可加可減機制。講穿咗,此舉不外乎唔俾港鐵加價而已。所謂「檢討」,班大老爺無非整色整水,搵個落台階而已,最終目的係將個可加可減機制打個稀巴爛。可加可減機制由董朝廖秀冬局長始創,此新政得到唔少學者支持更由立法會背書,其主旨乃在有個客觀、公正嘅辦法訂定交通費水平,等社會少啲爭拗。點知推出冇耐,因為個機制容許港鐵加價,班政客即刻反口。輸打贏要,莫此為甚。長此下去,仲使鬼講規矩、機制咩。即使機制尚在,港鐵早前加價,礙於壓力,已「自願」將加價所得悉數回餽乘客。至此機制可謂已名存而實亡矣。現今官府再搞個「檢討」,個機制唔落畫則幾稀矣。咁搞法,今後仲有乜嘢政策係信得過者?若然港鐵係百分百嘅國企,政府想點都得,即使唔收車費都冇研究之至。但港鐵係上市公司(雖然官府係最大股東),要向小股東負責。若果官府係都要逼港鐵做蝕本生意,咁唔該佢速速將之國有化。否則官府為咗博取一時掌聲,蝦得就蝦,歧視港鐵小股東,咁今後仲有人敢嚟香港上市乎?
57 :
greatsoup38(830)@2012-09-23 14:27:03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20923/18022849

港鐵西港島線長三公里,項目工程於2009年7月展開,預計於2014年竣工。
【本報訊】共有3個車站的港鐵西港島線,整體工程已完成五成七,預計於2014年竣工。港鐵稱,建造工程進展理想,由上環往尾站堅尼地城的隧道已經全面貫通,目前正進行結構建造工程,包括在隧道鋪設防水膜,以防地下水滲入花崗岩。至於所有爆破工程,預計今年年底至明年首季完成。
西港島線長3公里,包括西營盤站、香港大學站及堅尼地城站,其中香港大學站離地面70米,是全港最深和最大的山洞式設計車站。西港島線是港島線的延續,將來乘客毋須轉車,可由上環直接前往西港島線各站。
58 :
greatsoup38(830)@2012-12-06 23:23:17http://www.rthk.org.hk/rthk/news ... 21206_55_887648.htm
立 法 會 通 過 無 約 束 力 的 動 議 , 要 求 港 鐵 票 價 調 整 , 要 交 行 政 會 議 審 批 , 現 行 的 可 加 可 減 機 制 方 程 式 亦 要 修 訂 , 加 入 考 慮 市 民 負 擔 能 力 、 港 鐵 利 潤 水 平 及 服 務 質 素 因 素 , 並 要 求 港 鐵 設 立 票 價 穩 定 基 金 , 以 減 輕 加 價 壓 力 , 議 案 又 促 請 港 鐵 增 設 票 價 合 理 的 「 全 月 通 」 月 票 。
提 出 原 動 議 的 新 民 黨 田 北 辰 表 示 , 行 會 把 關 港 鐵 加 價 是 「 尚 方 寶 劍 」 , 不 一 定 要 用 , 而 他 提 出 行 會 可 調 整 的 幅 度 , 不 超 過 方 程 式 運 算 結 果 的 三 成 , 但 其 後 民 建 聯 陳 鑑 林 的 修 訂 動 議 獲 通 過 , 刪 除 「 三 成 」 上 限 。
至 於 有 關 政 府 回 購 港 鐵 股 份 立 法 會 有 審 批 港 鐵 票 價 權 力 的 修 訂 動 議 , 則 被 否 決 。
59 :
greatsoup38(830)@2012-12-06 23:23:31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69517
文章由 hyuyhk » 週四 12月 6日, 2012年 5:51 pm
老實,外國車票年年加的,但人工加也是寫在合約中, 所以人工也年年加
問題不在港鐵而在hk的商業社會的顧員合約
60 :
greatsoup38(830)@2013-01-17 00:43:0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116/news/ec_laa1.htm

【明報專訊】環球經濟前景存有隱憂,削弱金融機構承租能力,連中環地標級甲廈的國金2期,亦要以平租留住大型租客。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國金2期最大租戶的瑞銀,於去年11月以月租約2175.81萬元,續租國金中心2期約8層樓面,以樓面共20.5萬方呎計算,平均呎租約106元,不但較該廈現時平均呎租約120元低約11%,更低過2009年金融海嘯後的平均呎租約10%。
據瞭解,瑞銀是次與主要業主港鐵(0066)簽訂5年長約,新租約將於明年7月展開,至2019年6月底期滿。雖然是次以平價呎租106元續租,但與03年舊租約呎租32元計,已加租約2.3倍,而現時每月租金逾2175萬元,更足夠買起一個豪宅單位有餘。本報昨日致電港鐵查詢上述租務事宜,但發言人回應指公司不評論商廈租務事宜。
現月租2175萬 夠買豪宅
翻查資料,瑞銀2011年曾以月租逾406萬元,續租其中40樓全層,樓面約2.41萬呎,呎租約168元,較是次續租的呎租高出58%。此外,早前亦曾傳出,業主原本打算將瑞銀承租的8層樓面,加租5倍至近200元呎租,最後卻只以意向租金僅約一半租金續約。
大樓面續租 可獲折讓
有市場人士形容,是次續租的租金是「平,但唔算平得好過分」,以往該廈呎租高見200元,只是個別細單位,大樓面租戶一向都有折讓。若以今次瑞銀續租的租金,與皇后大道中9號比較,兩者差距約3、4成,為合理水平。
市場亦指出,自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去年上半年撤出國金2期約7萬方呎樓面後,業主亦不希望再有大樓面租戶撤租,故是次不排除以低價續租,目的為挽留租戶,一方面若20萬方呎樓面交吉,以現時情較難找到租戶,另一方面,亦要力保其為全港甲廈最高指標的「招牌」。
呎租只及高峰一半
事實上,國金2期於03年落成至今,租金亦跟隨大市有過多次大起大落,可謂金融市場的探熱針。該廈招租初期遇上SARS襲港,當時曾以18至22元呎租吸客,其後隨覑經濟轉好,租金亦一直向好,其中於07年升上高峰,平均呎租高見175元,但在08年底金融海嘯後,該廈租金很快回落,跌至平均不足120元水平。直至2011年金融市場回穩,該廈再錄呎租近200元的新高呎租紀錄,不過近年環球經濟不穩,歐洲及美國債務危機連踵而來,金融機構不但無意擴充,更有意收縮規模,間接影響中環區甲廈的租務市場,令國金中心的呎租跌至海嘯時水平。
美聯區域營業董事麥世強表示,金融業敏感度相當高,預料隨覑股票市場回穩,將重新推動投行擴充,承租較多的中區甲廈樓面,他認為金融業低潮已過去,中區的甲廈租務亦已渡過最艱難時刻,料今年租務較去年活躍,空置率亦將降低。
明報記者 麥穎
61 :
greatsoup38(830)@2013-02-20 23:22:42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220/18170921
港鐵發言人表示,昨午4時45分,車務控制中心發現牛頭角站往九龍灣站路段訊號不穩定,通知工程人員到場檢查,發現一條「好幼細」的裂縫,已即時加蓋金屬板作臨時鞏固,駛經列車須減速慢行,列車服務約在5時20分恢復正常,入夜收車後會更換整段路軌,並調查裂縫肇因。發言人強調,路軌每隔兩呎有金屬扣將之鎖緊路基,路軌不會因裂縫而移位,故不涉行車安全問題,但該段車程因慢駛須延長約4分鐘,港鐵未能提供裂縫闊度、受影響乘客人次等資料。
數以萬計乘客受事故影響,不少人怨聲載道,任職廚師的陳先生昨午4時10分抵達觀塘站月台,他說當時已有廣播通知乘客,有列車機件出現故障令服務受阻,未幾又改為訊號故障問題。他等候8分鐘始有列車埋站,列車前往牛頭角站中途曾停頓片刻,到牛頭角站後,列車在月台停了大約6分鐘。
觀塘至彩虹站要25分鐘
陳先生說,列車隨後開往九龍灣站時,一開車便停車,「停咗大約個幾字,先至又再開返,開返之後行咗冇耐又停過,停咗三次先至去到九龍灣」。陳先生稱抵達九龍灣站後,列車停了約10分鐘才開車,並恢復正常速度,昨由觀塘至彩虹站要25分鐘,平日僅6分鐘。
田北辰︰未聽過呢個古仔
港鐵消息人士透露,出事路軌斷開兩邊,令行車訊號不穩定,有列車失去行車指令而減速停頓,須改由列車車長人手操作才能繼續行駛。工程人員檢查後發現路軌斷裂,即加裝金屬板搶修。他又稱,今次斷軌相信由熱脹冷縮所致,每年春季驟冷驟熱,也有發現類似情況。港鐵工程人員每三日會以肉眼檢查路軌情況,並每個月進行一次超聲波掃描檢查。
曾擔任六年九鐵管理局主席的新民黨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卻稱,從未聽聞春季是斷軌旺季,「以前做(主席)都冇聽過呢個古仔,如果每年都係咁,港鐵必須解決。」他說,若路軌斷裂與季節性氣候有關,理應多做預防措施,如加密巡視,減少故障影響乘客機會。他促港鐵公開交代冷縮熱脹致斷軌的資料,「今次就話裂少少影響訊號,worst case(最壞情況)會係點?如果有一年個裂縫大好多,會唔會影響到安全?」
62 :
greatsoup38(830)@2013-02-20 23:22:51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220/18170923
【標準過時】
港鐵2008至2011年初3年間曾發生14宗路軌裂縫事故,立法會強烈批評港鐵路軌老化問題嚴重,其後港鐵聘請澳洲專家研究,確定港鐵沿用的英國鐵路標準過時,要改用更嚴謹的歐洲標準。
委託專家檢討
2011年初接連發生兩宗路軌斷裂事件,1月及2月分別在東涌線欣澳站附近及荃灣線金鐘往尖沙嘴之間路軌發現由頂至底裂開的裂縫,行車安全備受關注。港鐵遂委託澳洲路軌科研專家進行檢討。
專家其後完成報告指出,2008年至2011年2月期間共有14宗路軌裂縫事故,僅4宗曾向外公佈,其中5宗涉及路軌鋁熱焊接問題。問題源於港鐵一直沿用的英國鐵路管理委員會標準BR522,所制訂的鋁熱燒焊生產程序、培訓人員和認證安排等方面已變得過時。專家建議港鐵轉用歐洲標準EN14730,以培訓及認證焊接人員,改進焊接程序,港鐵已採納建議。
此外,報告又建議港鐵在路軌三合金焊接和鑄鐵道岔方面,採用歐洲標準,以改善採購質量,港鐵亦已採納。機電工程署並要求港鐵每批到港的路軌設備須在本地抽樣測試,確保沒有損壞。
63 :
greatsoup38(830)@2013-02-20 23:23:03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220/18170924
【調整機制】
政府正與港鐵檢討票價可加可減機制,會加入港鐵表現作為考慮調整幅度的其中一項因素,如參考港鐵在海外鐵路業務的事故懲罰機制,日後發生重大事故,或可扣減加幅。
可加可減機制是以綜合消費物價指數、運輸業工資指數的變動,加上預先設定的生產力三大因素,列出的方程式計算出來,每年首季公佈計算結果,自動在6月調整港鐵票價,政府不可否決調整幅度。
今年是可加可減機制實施滿五年,政府與港鐵首次檢討。特首梁振英在施政報告表明,下月底就與港鐵達成共識,新可加可減機制會保留票價調整方程式,但加入市民承擔能力、港鐵服務表現和盈利狀況等因素,將來可按服務表現扣減加價幅度。
《蘋果》記者
64 :
ezone2k(22605)@2013-02-20 23:26:51天水圍天榮站流標(更新)
http://www.hkej.com/template/onl ... jsp?title_id=137563
港鐵(00066)發言人表示,天水圍天榮站並沒有收到任何發展商提交標書。
今早截標現場,傳媒目擊聲稱是長實(00001)代表遞交標書。而另一財團亦遞交資料。
不過,據了解,有人向標箱投入資料,但並不是標書。
天榮站項目1月完成招收意向書程序,接獲16份意向書,長實、恒地(00012)、新地(00016)、新世界發展(00017)、信置(00083)、永泰地產(00369)、嘉華國際(00173)及麗新發展(00488)等均參與其中。
天榮站項目位於天榮站上蓋,總地盤面積約19.62萬方呎,位於天城路、天榮路和天恩路交界,其西面為區內較新樓盤栢慧豪園,西南面則為天水圍公園。該項目補價約26.86億元,連同4.1億元的入場費, 總價約30.96億元,折合每呎樓面地價成本約3159元。
業界人士分析,由於補地價金額過高,不少發展商認為「無利可圖」,故打退堂鼓。
用地以住宅發展為主,總樓面面積約98萬方呎,將可建約1600伙,並有約2000方呎的商用樓面。港鐵決定依循2011年生效的新發水指引,發展商日後須就新發展方案再提交相關部門審議。
65 :
ezone2k(22605)@2013-02-20 23:27:32舊年荃灣西流標后, 又來..
66 :
greatsoup38(830)@2013-03-12 23:19:0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312/news/ec_gca1.htm
【明報專訊】港鐵(0066)去年6月按「可加可減機制」加價5.4%時,承諾透過提供票價優惠,把加價增收的6億元收益全數回饋乘客。但港鐵昨公布業績時卻透露,去年下半年推出的「搭十送一」優惠開支只有約2.3億元,不及承諾回饋顧客金額的一半;全年利潤則高達136.7億元。由於去年港鐵本港載客量增長4.7%,但客運業務收入卻增達7.5%,收入增幅明顯高於客量增長,反映加價額外收益未有悉數回饋乘客。
另方面,政府與港鐵的「可加可減機制」中期檢討遲遲未公布結果,若今年6月加價前未完成,港鐵在現機制下,因通脹及薪金上升,6月很大可能會再次加價。
客運收入增幅勝客量增長
港鐵昨公布業績,全年利潤136.71億元,較去年下跌約13%,主要受到物業發展利潤下跌影響(詳見B1版)。若以經常業務計算,港鐵本港客運鐵路的總乘客量為17.666億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4.7%,香港客運業務總收入145.2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7.5%。客運業務收入增幅跑贏客量增長,反映加價帶來的收入增加未有完全被提供優惠所抵消。另外,每名乘客平均車費亦上升至7.01元,升幅2.9%。
商務總監楊美珍昨在業績會上表示,緊隨港鐵去年加價後推出的「搭十送一」優惠,共發出1400萬張優惠車票,涉及金額為2.3億元。今年上半年接續推出「回程九折」優惠,每日受惠的乘客人次為160萬。
港鐵副總裁﹕回贈未完 不評論
半年退了2.3億元收入,跟當初港鐵承諾將額外得到的6億元回饋乘客相距猶遠。港鐵副行政總裁梁國權聲稱,由於「回程九折」的優惠尚在進行中,尚未到最後結帳,初步估計涉及銀碼應與「搭十送一」優惠不同,部分開支有望於今年度入帳,因此他不便進一步評論。港鐵的「回程九折」優惠計劃,由去年12月31日開始,到今年6月30日結束。
中期檢討仍在磋商 或月底有結論
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指出,按通脹及薪金升幅釐訂票價的「可加可減機制」具透明度,目前正就每5年一次的中期檢討與港府磋商,預計月底會有結論,6月可望按新機制再次調整票價。惟在現時機制下,因通脹及薪金上升,6月估計很大可能會再加價。
客運利潤只佔四分一
有評論指港鐵除了客運業務外,其他業務亦大賺,應該以其他業務的利潤來補貼票價。根據港鐵昨天公布業績,本港客運利潤只佔港鐵所有本港利潤的四分之一(見表)。港鐵憑覑車站內的廣告及商舖租金,一年已有近30億元利潤。另外,當年發展鐵路取得的沿線物業發展權,令港鐵擁有13個商場及中環國金二期18層寫字樓的收租物業,去年亦帶來近28億元利潤,兩項業務去年分別有6%及11%的增長。此外,港鐵去年出售上蓋物業亦攤分了32億元利潤。
相比起中電今年利潤管制協議同樣要面對中期檢討,大股東為港府的港鐵,對票價機制中期檢討態度較溫和。梁國權重申,該公司在調整票價方面,已按照5年前兩鐵合併時所定的票價機制進行,並說自兩鐵合併後,港鐵在調整票價方面,早沒有了定價權。
67 :
greatsoup38(830)@2013-03-12 23:21:0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312/news/ea_eaa3.htm

【明報專訊】港鐵(0066)在業績公布中說,現正聘用7000名建築工人,於本港興建5個鐵路項目。
其中4條鐵路線截至去年底已完成30%至65%(見表),西港島線預期明年通車,南港島線、觀塘延線及高鐵香港段則預期後年可通車。沙中線的第一段預期於2018年通車。當5條新線通車後,港鐵在本港的鐵路網絡將擴展25%。
西港島線截至去年底已完成65%,預期可於2014年通車。由金鐘伸延至港島南區的南港島線,截至去年底已完成30%,按進度可於2015年通車。
由油麻地站伸延至新建的何文田站及黃埔站的觀塘線延線,截至去年底已完成31%,預期於2015年通車。高鐵香港段項目,截至去年底完成31%,計劃於2015年通車。其中南昌隧道挖掘工程去年初展開,截至去年底,隧道及總站所需的挖掘工程已完成60%,總站路軌層的混凝土澆灌工程亦於去年9月展開。
至於沙田至中環線項目,去年5月獲通過撥款、取得環境許可證。其中大圍至紅磡的第一段鐵路線預期2018年通車。紅磡至金鐘一段要在2020年通車。
68 :
greatsoup38(830)@2013-03-12 23:21:3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312/news/ea_eaa2.htm
今年賣樓收入主要靠貨尾
港鐵去年投資物業重估亦減少26%至37.57億元,令港鐵純利跌13%,至135.23億元,每股盈利2.34元,末期息就較去年增逾半成,派0.54元(見上表)。
物業發展利潤在未計折舊、攤銷、稅項等開支前為32.38億元,按年減34%,主要來自「溱岸8號」的應佔利潤。另外,去年港鐵亦有將出售「名城」、「銀湖‧天峰」及「御龍山」尚餘單位入帳。
大和:倘康城3期今年可賣 盈利未必跌
大和資本香港研究部主管簡國裕表示,若今年日出康城3期能夠取得入伙紙,港鐵盈利未必會下跌,否則,若只靠出售貨尾單位,可能拖累港鐵盈利跌逾一城,但他認為港鐵的其他經常業務表現穩定,尤其內地及國際業務有不錯的增長。港鐵的本港客運業務收入按年增7%,內地及國際附屬公司收入增3%。
去年港鐵在物業發展以外的業務,保持穩定增長,香港客運業務利潤增14%,至30.7億元;包括車站廣告及商舖業務利潤增6%,至29.7億元;包括13個商場及國金二期18層的租金利潤亦增11%,達27.6億元。中國及海外業務更步入收成期,利潤貢獻大升36%至5.2億元。
票務租金收入增長佳 助遞增派息
港鐵副行政總裁梁國權指出,該公司將來還會繼續在香港及海外,物色新的鐵路發展機會,並且想快些及多些開發新的項目。同時他們考慮到票價收入、物業收租、站務及廣告收益均有不俗的增長,有助保持每年遞增派息。
展望2013至2015年,梁國權估計,港鐵在應付派息、每年到期債務之外,還要應付期間總值528億元的資本開支,但他相信,以該公司較強的現金流,尚足以覆蓋各種開支。他們繼於去年發行5年期總值5.5億美元債券後,會再視情才考慮發債。現時港鐵進行內地項目時,多以內地借貸融資,目前沒有迫切需求再發人民幣債券融資。
69 :
greatsoup38(830)@2013-03-13 00:43:3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311215_C.pdf
66
降6%,至98億,輕債
70 :
VA(33206)@2013-03-13 00:46:09要Cash, 就開始番以股代息啦
71 :
greatsoup38(830)@2013-03-13 00:59:3470樓提及
要Cash, 就開始番以股代息啦
幾個大項目
72 :
GS(14)@2013-09-03 22:44:5866
盈利增5%,至42億,輕債
73 :
VA(33206)@2013-09-03 22:52:11等下啦,冇乜賣樓收入
74 :
greatsoup38(830)@2013-09-03 22:58:27柯士甸就賣啦
75 :
bbaeric(38257)@2013-09-03 23:16:11《藍籌業績》港鐵(00066.HK)基本業務利潤增5.1% 中期息維持25仙
2013-08-26 16:34:03
港鐵(00066.HK)公布,截至6月底止六個月總收入上升12%至192.14億元;未計中國內地及國際附屬公司前,收入增加13.4%至121.89億元。
期內,經常性利潤38.04億元,按年增長8%;物業發展利潤則跌14.7%至4.47億元。基本業務利潤42.51億元,增長5.1%。
計入投資物業重估後,純利潤升6.4%至61.58億元,每股盈利1.06元,中期息維持25仙。
未計香港物業發展EBITDA增加14.1%至73.32億元,經營毛利率由去年的37.5%上升至38.2%。
香港物業發展利潤較去年同期減少15.3%至5.31億元,主要來自出售「溱岸8號」、「維港灣」及「銀湖‧天峰」的尚餘單位,以及收取「溱岸8 號」的攤分資產。
未償還貸款總額由去年凱的235.77億元,下降至今年6月底的232.31億元。由於現金結餘減少,淨負債權益比率由11%上升至11.6%。(su/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61131.html
76 :
bbaeric(38257)@2013-09-03 23:17:44港鐵(00066.HK)擬下半年推三地招標 涉6,000單位
2013-08-26 17:55:06
港鐵(00066.HK)物業發展總監鄧智輝表示,根據目前的計劃,公司預計將於下半年推出柯士甸及日出康城三期項目樓花,由於預期項目於明年才會入賬,故料今年下半年將不會有發展中物業的利潤入賬。
此外,公司亦計劃於下半年推出大圍站,天水圍輕鐵站和日出康城四期進行招標,涉及6,000單位。他又指,由於結構因素,公司無計劃將大圍站拆細招標。(ch/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61152.html
77 :
bbaeric(38257)@2013-09-03 23:21:54港鐵(00066.HK)料未來三年資本開支500億元
2013-08-26 18:04:06
港鐵(00066.HK)財務總監羅卓堅表示,未來三年資本開支約500億元,公司每年現金流強勁,負債率只有11.6%,可透過借貸應付。
商務總監楊美珍表示,透過機制的調整,車費加幅己較原來低0.6%,公司同時推出不同優惠,包括新全月通及回程九折。根據機制,車費將明年三月才會再作檢討。(ch/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61157.html
78 :
greatsoup38(830)@2013-12-11 00:40:5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210/news/eb_ggc1.htm
【明報專訊】預計2015年通車的港鐵南港島線(東段),首個車站海洋公園站昨日平頂,車站將以海洋作主題,以深淺藍色玻璃砌成波浪形外牆,又會放置藝術品。該站設有收費停車場,以便日後推行泊車轉乘港鐵優惠。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預料,通車後公園入場人數會額外增加10%至15%。
盛智文:料公園入場增15%
對於主題公園旅客量大,南港島線(東段)項目經理黃健維表示,南港島線列車以3卡車行走,繁忙時段約3分鐘一班,每小時單向可載2萬人,日後更可按需求加密至2分鐘一班。
全線工程完成五成無超支
黃健維說,全長7公里的南港島線整體工程完成五成,整體工程無超支,另隧道工程完成六成,其中鴨婣洲隧道段料今年底完工。列車目前仍在測試,料首架列車明年會由內地運抵本港。
設收費停車場 泊車轉乘有優惠
海洋公園站大堂面積2700平方米,設有3個出口,其中一個以無蓋行人天橋連接海洋公園正門,其餘兩個出口分別通往黃竹坑舊圍及香葉道一帶。黃健維表示,該站將展開機電工程,而日後車站地面層設收費私家停泊位,市民日後在該處泊車,轉乘南港島線可獲車費優惠,泊位數目待定。
79 :
bbaeric(38257)@2013-12-16 19:22:55港 鐵 北 上 掘 金 包 攬 物 業 發 展
(星島日報報道)內地的鐵路及房地產發展機會很多,港鐵(066)目前在深圳、杭州及北京都有參與地鐵項目;在深圳及天津則有物業發展。港鐵副行政總裁梁國權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集團在內地每個城市不止考慮鐵路發展,並會研究鐵路上蓋物業項目;深圳是第一步,其他城市則視乎政策及情況而定。
港鐵一直都有留意內地鐵路上蓋物業發展,該公司首個在內地的大型住宅項目天頌,即深圳地鐵4號綫龍華車廠一期物業,住宅將於2014年底開售。港鐵也會伺機參與車廠第2期用地,具體決定視乎市政府推出的時間表,以及第1期發展的成績而定。
龍華車廠項目由港鐵於前年8月奪標,今天正式舉行動土禮,總投資額亦增加10億元(人民幣,下同)至40億元。港鐵並獲深圳市指定為發展地鐵6號綫的優先競投商,目前雙方仍就發展模式磋商。
梁國權指,深圳市政府有意利用物業補貼深圳市6號綫,但也可以公私合作模式(PPP)加上物業模式,一起發展6號綫,具體方式相信要明年才有定案。
梁國權指,天頌項目是港鐵在內地第一次獨資發展的物業,沒有與發展商合作,且自行建築住宅,與香港有些分別;加上內地地鐵上蓋物業數量不多,相信會有可觀回報。
目前龍華綫附近住宅,每平方米樓面均價約2萬元。天頌可供發展樓面總面積20.61萬平方米(即221.8萬平方呎),平均每平方米成本為1.94萬元,住宅樓面佔約95%。商場則只有1萬平方米,約是青衣城的四分之一,面積不大,但靠近龍華綫龍勝地鐵站,港鐵將會如香港的商場般持有作投資之用。車廠上將興建低密度住宅,在車廠旁的地盤則會興建高層大廈,建築期約兩年多,將分期發售,第1期將於明年底開售。
內地與香港項目入帳有分別,因港鐵在香港不是發展商,只要扣除所有成本即可入帳。內地用國際財務準則入帳,要等到住宅交匙才可入帳。證券分析員指,龍華住宅交通方便,港鐵投資回報率預期可達雙位數,但須與深圳市政府分享部分淨利潤。
天頌項目包括住宅及商場開發所獲的出讓年期有70年,屬內地批地使用的上限。一般來說,商業項目只有40年出讓年期。
至於港鐵佔49%的天津北運河站上蓋土地項目,總建築面積約27.87萬平方米,為該集團於內地的第2個房地產項目。
梁國權亦披露項目的最新規劃,其中三分之一將興建商場,面積與香港圓方商場相若;住宅亦佔三分之二;三分之一則為辦公大樓及服務住宅;餘下3500平方米為配套社區設施。項目總投資額為50億元人民幣(逾60億港元),將分期發展。
2013-12-16
http://std.stheadline.com/yesterday/fin/1216do01.html
80 :
bbaeric(38257)@2013-12-17 21:19:50[2013-12-17]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郭若溪、實習記者 曹雄 深圳報道)港鐵在內地首個物業開發項目--龍華線車廠上蓋「天頌」昨日奠基,並於本月26日正式動工。據悉,港鐵下一步將參與天津地鐵一上蓋物業建設,預計投資超50億元(人民幣,下同)。
天頌項目位於深圳地鐵4號線龍華站車輛段上蓋,規劃用途為商住,總投資超過40億元,佔地89,400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206,167平方米,是港鐵首次在香港以外獲得土地開發權。項目預計將於2016年竣工,可提供約1,700個住宅單位及一個10,000平方米的商場,以及完善的生活配套設施。
港鐵總經理陳顯滬表示:「天頌是港鐵在香港以外的首個物業發展項目,而未來從香港九龍站到天頌項目將有連接,全程預計40分鐘。」
明年或啟動天津項目
另外,港鐵公司行政總裁韋達誠透露,港鐵已經和天津地鐵簽約,將在一年內啟動天津地鐵一上蓋物業項目,港鐵佔比49%,預計投資額將超50億元。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2/17/FI1312170045.htm
81 :
GS(14)@2014-03-11 00:00:10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10/18651064
【本報訊】一名中年女子前晚乘搭港鐵荃灣綫期間,坐在玻璃門邊座位埋首看手機,當列車駛至茘枝角站開門時,一名疑為內地男子突然搶去她的手機,奪門逃去。女事主未及反應,看着車門已關,最後無奈通知港鐵職員協助報警,深水埗警區刑事調查隊接手調查。
記者:黎家駒
被搶手機女子56歲姓黎,她憶述案發經過稱:「我起身都未起得切,賊人已經落咗車走咗好遠,想追都追唔到,車門關埋。」女事主被搶去的三星Note1手機,購買時價值4,000多元,她大呼激氣,「除咗部手機無咗,裏面有啲旅行影嘅珍貴相片唔見晒,聯絡電話亦無埋」。
事發於前晚約8時,黎女士乘搭港鐵荃灣綫,由大窩口前往尖沙嘴;其間她坐在玻璃門邊座位一直看手機。當列車駛至茘枝角站時,一名男子趁列車開門時,突然搶去女事主手機逃去無蹤。黎女驚魂未定,列車已關門準備開出,她在其他乘客協助下,按動車廂內的對講機,到達長沙灣站由港鐵職員協助報警。
自由行疑受聘犯案
警員其後到場調查,並陪同女事主前往深水埗警署錄取口供,女事主描述,涉案賊人年約30歲,疑似內地人、中等身材,高約1.7米。黎的姓陳兒子引述警員表示,近期有3、4宗同類案件,懷疑有集團聘用自由行身份的內地人犯案。他又質疑鐵路警區警員及港鐵職員人手不足,令乘客的人身安全和財物欠保障。
根據警方數字,今年首兩個月,鐵路警區未接獲有關搶手機的報案紀錄。不過,本月則發生最少兩宗搶手機案。一名42歲外籍女子,上周三下午乘坐往柴灣方向的港島綫列車時,疑在杏花邨站上車後,亦因為一直在靠近車門位置全神貫注看其三星S4智能手機,未有留意車廂周圍環境,被一名20餘歲男子趁列車到達太古站開門時,突然搶去她的手機逃去。其後列車駛至杏花邨站,女事主才匆忙下車報警。
82 :
Kristara(43077)@2014-03-11 20:23:06http://www.aastocks.com/tc/ltp/LTP_RT_Quote/HK6/NOW.593459.html
《藍籌業績》港鐵(00066.HK)去年純利跌2.6%至130.3億 末期息67仙
2014-03-11 16:24:56
港鐵(00066.HK) 0.000 (0.000%) 沽空 $2.27百萬; 比率 5.937% 公布,去年收入升8.3%至387.07億元;未計內地及國際附屬公司前的收入增10.9%至254.61億元;稅後純利下跌10.6%至86億元,當中經常性業務利潤增7.6%至74.37億元,物業發展利潤大跌57%至11.63億元。
計入投資物業重估後,全年純利下跌2.6%至130.25億元;每股盈利1.48元,派末期股息每股67仙,全年派息92仙,較2012年增加16.5%。
去年本港客運業務總乘客量增加3%至18.23億人次;物業租賃業務表現良好,港鐵商場出租率接近100%,而新訂租金亦錄得16%的平均升幅。
五個香港新鐵路項目全部取得穩健進展,西港島線如期於今年年底通車。(hi/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83 :
GS(14)@2014-03-12 01:10:3966
盈利降1成,至87億,輕債
84 :
GS(14)@2014-03-12 10:13:4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312/news/ec_ech1.htm
港鐵申青衣城旁擴建商場
2014年3月12日
【明報專訊】港鐵(0066)全港坐擁10多個商場,正計劃將旗下青衣城商場隔鄰的停車場收歸擴建商場,總樓面13萬平方呎;港鐵亦手翻新羅湖站增加零售面積,吸納中港消費人流。關於天榮站地皮,行政總裁韋達誠沒正面回應會否交回政府建居屋,只說港鐵日後會繼續發展成功的地產項目。
港鐵預期,今年資本開支高峰期過後,負債有望降低,因此在昨日公布的2013年度業績時,雖然股東應佔溢利跌2.6%至130.25億元,每股末期息仍加派24.1%至0.67元。
有望今年動工 2017年啟用
港鐵財務總監羅卓堅指出,青衣城商場現時屬港鐵第三大商場,有見旁邊的地皮用作泊貨車,該集團已行使條款購入有關用地,並且已向地政署申請補地價,暫時未確定發展費用,但是整個擴建部分,有望在今年動工,於2017年投入使用。
港鐵亦擬將過往將軍澳站PopCorn商場相連地皮發展後,增加收入的概念複製。在整體租務而言,整體物業租金升幅約15%,新入帳的PopCorn商場租金升幅更高,拉高整體租務收入提高近12%。隨東鐵沿線車站包括大埔及上水完成翻新,港鐵亦正研究翻新羅湖站及擴建免稅店面積。
拒回應會否把天榮站改建居屋
雖然2013年度港鐵的發展物業收益下跌,最近港府更放風擬收回港鐵物業發展權,但韋達誠稱,港鐵日後仍會繼續發展成功的物業項目。
年內該集團更計劃推出大圍站及將軍澳日出康城四期4400個單位招標,亦會以西鐵代理人身分推動元朗站招標。另會視乎市,考慮推出將軍澳日出康城五期招標。
羅卓堅補充,集團將在年內推出將軍澳日出康城三期、柯士甸站地塊D及深圳龍華線地塊項目銷售。港鐵將來繼續沿用現有發展物業模式,而非發展居屋。港鐵在增加住宅供應的意向,與港府一致。該公司對天榮站項目連續兩次用不同方式招標,最後結果要流標,感到失望,認為這與市場變化因素較大有關,會繼續深入研究如何處理。
年內推大圍站日出康城四期招標
由2014年起計未來3年,港鐵要應付550億元資本開支,單是2014年便要應付200億元。即使2012年及2013年度連續兩年營運業務均見現金流出,羅卓堅相信,資本開支高峰期過後,有望減債。至於港鐵會否在35周年時派發特別股息,他表示需要再考慮。
明報記者 陳偉燊
85 :
greatsoup38(830)@2014-03-13 01:06:50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12/18653673
【本報訊】港府去年4月檢討票價可加可減機制,加入利潤分紅及延誤罰款條款後,港鐵首按新機制回水給乘客,金額約1.525億元,當中利潤分紅佔1.25億元,餘額2,750萬元為去年事故的罰款,將透過「即日第二程車費九折」方式回贈。立法會議員斥優惠是小恩小惠,罰則也對乘客不公道。
記者:孔雪茵 吳永強
按新票價調整機制計算,港鐵核心盈利(包括車務、租金及物業銷售稅後利潤,惟不包括會計項目,例如投資物業重估計盈虧)超過50億元便要分紅回贈乘客,2013年核心盈利86億元,合乎盈利81億至90億元分紅1.25億元的條件;分紅以核心盈利130億元為上限,港鐵最多分紅2.5億元。
罰款方面,港鐵服務若在被視為能夠控制的情況下發生事故,並因為引致服務延誤超過30分鐘,在新票價機制下亦要「回贈」。罰款分五級,由第一級延誤31分鐘或以上罰100萬元,至延誤八小時或以上最高罰1,500萬元。去年5月天水圍輕鐵出軌不但令77人受傷,並停駛近16小時,超過罰款上限。對於今年港鐵先後發生多次事故,包括上月東鐵綫在四小時發生兩宗電纜事故,港鐵管理層表示,今年要罰款多少,有待年底埋單計數,現階段不評論。
罰則欠改革誘因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指港鐵撥出1.25億元利潤作優惠,是小恩小惠;而現行罰則下,若港鐵服務延誤半小時以上,需每半小時罰100萬元,他斥港鐵算到盡,因港鐵只計算出事列車由暫停行駛到恢復行駛的時間,而非乘客人流回復正常時間,對乘客不公道。在此罰則機制下,缺嚴厲改革誘因,促檢討高層分紅方式。他指港鐵是公用事業,年賺過百億,應善用利潤回饋。除因新票價機制而要回贈外,港鐵商務總監楊美珍稱每年斥約20億元推優惠,正研究推出「早晨優惠」。另港鐵今年第二季將推「港鐵都會票」,價值400元車票可於30天內乘搭指定市區範圍40次。港鐵去年推出「全月通加強版」,除原有優惠外,連接全月通覆蓋範圍外的本地車程,額外七五折。
86 :
greatsoup38(830)@2014-03-16 16:51:542014-03-14 HJ
...
基本利潤下跌,主要是物業發展利潤減少,期內利潤主要來自車公廟站溱岸8 號餘下單位,以及多個項目的車位。港鐵的運輸及其他業務,範圍甚廣,包括港鐵的客運、車站內商務、其他物業投資及管理,亦投資於內地及海外的鐵路業務,以至其他相關業務。
去年乘客約增3%,整體市場佔有率由46.4%,升至46.9%;過海交通工具市場佔有率達66.7% ;票價去年升幅由3.2% ,降至2.7%。港鐵車站商務收入增長24.6%,息稅前利潤增加23.5%,為主要盈利來源,包括車站零售商舖5.6 萬方米的租金收入、廣告收入及電訊服務收入等。
港鐵擁有各式收租物業,去年總收入增加10.9%,至35.47 億元;物業管理收入增加13.8%,至2.31億元。
內地業務方面,港鐵參與北京、深圳及杭州的鐵路業務投資,亦於英國、斯德哥爾摩及墨爾本獲得鐵路經營權;亦經營物業管理及物業發展,其中深圳龍華線車廠一期地段於去年底動工,可發展面積20.6萬方米,於天津,已投得六號線北運河站土地使用權,可發展面積27.9萬方米。
香港的鐵路仍在發展中,包括西港島線、南港島線、觀塘延線,以至沙中線,後者由政府出資,港鐵管理。
港鐵基本上是公用股,經營集體運輸,但收益主要來自物業租金及管理,包括車站商務及其他物業,物業發展則具靈活性,其貢獻視樓市形勢而定,因而可以視作地產股,但租金收入的部分相當穩定,於內地的發展可視作策略性,仍待收成。
港鐵經營已相當成熟,財務受控,去年底淨借貸比率只是5%左右,由於收益穩定,發展已有預算,可以承擔較高股息比率。政府佔港鐵股權76.49%,策略有利於政府收入,亦有利於其他小股東,若機會適當,可選擇以股代息,希望獲致長遠增值。
港鐵現價27.95元,核心市盈率18.9倍,息率3.29%,每股資產淨值26.3 元;論市盈率可能較受樓市影響,相信息率較為穩定。既有較穩定股息,投資應著重於息率,業績後股價相當堅穩,是息率的支持,而股價的升值,並非短期可以令人滿意,宜作長線投資。
戴兆
87 :
greatsoup38(830)@2014-03-22 23:38:04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2/18664770
【本報訊】西港島綫預料今年底通車,近日開始試車階段,新車站內部設計亦首次曝光。三個新車站分別以紫、綠及湖水藍色為主調,牆壁亦與現時港島綫其他車站保持一致,以大型書法體展示車站名字。記者:麥志榮
有網民在facebook上載一批西港島綫車站內部的實景照片,相片中可見工程已到最後階段,其中總站堅尼地城站的照片,顯示該站以湖水藍色為主調。港鐵車站各有不同主調顏色,讓乘客更容易辨識,西港島綫車站亦沿用同一傳統。港鐵解釋堅尼地城站鄰近海旁,故以藍色為車站主色,配合附近環境;香港大學站以綠色為主色,象徵該站所處的位置充滿綠化;西營盤站則以紫色為主色,與上環站的黃色形成對比。
港鐵:書法藝術風格
網上照片亦顯示堅尼地城站牆上以大型的書法體展示站名,與港島綫其他車站一致。但書法體的「堅尼地城」四字在網上亦引起爭議,有網民質疑港鐵採用了簡體字,因書法體的「堅」字與簡體字一樣。但亦有網民指那是書法中的行書,並非簡體字。
港鐵發言人澄清,西港島綫站名並無採用簡體字樣,三個新車站內的書法站名,是出自同一位前港鐵建築設計師手筆,字型設計融入了作者的個人書法藝術風格。為了讓車站增添特色,港島綫最初啟用時便採用書法字在月台顯示車站名稱,令車站添加中國傳統文化氣息。
正測試列車及系統
另一張照片亦顯示,無載客的港鐵列車已開始駛進堅尼地城站的月台,港鐵指出,西港島綫三個車站內的機電工程正全面展開,並正測試列車及其他系統。西港島綫通車後,由上環站至堅尼地城站車程需8分鐘。
88 :
greatsoup38(830)@2014-03-23 11:13:49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3/18665627
【記者呂焯均報道】港鐵的即日第二程九折優惠,本月底將結束,乘客要等到6月才有新一輪的第二程九折優惠,但只提供約4個月,比本年度的10個月大縮水。港鐵發言人解釋,第二程優惠是根據去年港鐵與政府的票價機制檢討結果,優惠按賺錢多少來訂定,6月還會增推一項新優惠,是市區內的都會優惠,大部份過海上班的乘客會受惠。
期限縮短至僅四個月
港鐵可加可減機制去年檢討後,規定港鐵提供多項回饋乘客措施。港鐵基本業務高於50億至130億元或以上,便須撥出5,000萬至最多2.5億元,用作提供即日第二程九折優惠。
本年度港鐵利潤130億元,扣除並非實質收入,即重估物業價值的45億元賬項後,實質收益為85億元,按機制須撥1億2,500萬元作第二程九折優惠。新機制又制訂罰款制度,港鐵服務延誤每次達31分鐘至逾8小時,罰款額由100萬至最高1,500萬元。本年度的罰款合共2,750萬元,罰款同樣撥作第二程九折優惠。
因此,新年度港鐵將須撥1億5,250萬元,提供相等於四個月的即日第二程九折,比本年度10個月大減。發言人解釋主因是前一年度利潤較多,以及港鐵承諾為本年度提供的第二程9折額外2億元撥款。港鐵6月起將新增都會優惠,乘客購買一張特設車票,可於港島綫、荃灣綫、觀塘綫、東涌綫香港站至青衣站、東鐵綫紅磡站至九龍塘站、西鐵綫紅磡站至荃灣西站,以上的範圍內,首次使用日期起計的30日內,乘搭40程。即上班族每周5日每天上下班搭港鐵,平均每程超過10元的乘客便有「着數」。
下年度料加價逾3%
另外,周四政府將公佈去年12月運輸業工資指數,港鐵會立刻放入可加可減方程式,並隨即公佈下年度票價檢討結果,預計加幅超過3%,去年加價則2.7%。5月底港鐵再公佈每程的實際加幅,6月實施。
89 :
greatsoup38(830)@2014-03-29 13:59:15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328/18671695
【本報訊】去年盈利達130億元的港鐵,將在6月按票價調整機制加價3.6%,是五年來第二高的加幅,每日480多萬乘客平均每程須多付約3角,港鐵每年收入將增加5億元。立法會議員批評,港鐵接二連三發生嚴重事故,車廂逼爆問題又未改善,服務質素不合格,卻可大幅加價,對乘客非常不公道。記者:麥志榮
港鐵昨公佈,按照票價調整機制方程式,計算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幅及運輸業名義工資指數按年升幅,再減去0.6%生產力因素後,得出今年票價調整幅度為3.6%。由於幅度低於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按年升幅6.16%,港鐵將可全數加價3.6%。港鐵會根據加幅計算新車費表,經獨立專家審核後,六月起正式加價。
今次是港鐵連續第五年加價,加幅是五年來第二高,去年港鐵加幅為2.7%。港鐵發言人指出,港鐵與政府去年已檢討票價調整機制,將生產力因素由0.1%加至0.6%,因此今年加幅已比舊機制下的加幅降低了0.5%。現時港鐵本地鐵路乘客每程平均車費為7.13元,加價3.6%後,平均車費將增至7.39元,即乘客平均每程須多付約3角。
西港島綫貴過巴士
將於今年底通車的西港島綫,亦會受加價影響。西港島綫票價會按港島綫票價水平而定,所以西區居民亦將要付較高車費。其中堅尼地城至中環,預計成人八達通票價將要5.1元,比西區巴士票價3.4至4.4元,貴一成半至五成。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港鐵票價調整機制考慮了多項宏觀經濟數據及市民負擔能力,今年按機制計出來的加幅低於通脹,亦低於工資增長。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范國威指出,港鐵去年延誤8分鐘以上的故障超過100宗,而車廂擠逼問題又未能解決,服務質素下降,卻可以加價,對乘客非常不公道,有需要再檢討票價調整機制。
工聯會議員鄧家彪認為,現時票價調整方程式,以運輸業的名義工資計算,並不合理。若改用扣減了通脹的實質工資加幅來計算,港鐵只可加1.45%。
大部份乘客對票價調整機制實施以來只加不減都感不滿。有乘客指出,港鐵近日發生多宗嚴重事故,顯示已出現系統性問題,不應再加價。
90 :
cambo(29079)@2014-04-16 22:09:12地鐵把經營管理的方法應用於海外,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是一大突破,有發展空間。
91 :
greatsoup38(830)@2014-04-17 00:06:30cambo在90樓提及
地鐵把經營管理的方法應用於海外,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是一大突破,有發展空間。
但依賴政府補貼是硬傷
92 :
cambo(29079)@2014-04-17 15:04:34greatsoup38在91樓提及
cambo在90樓提及
地鐵把經營管理的方法應用於海外,對公司的長遠發展是一大突破,有發展空間。
但依賴政府補貼是硬傷
May change later
93 :
greatsoup38(830)@2014-04-18 23:29:08我都希望唔是咁,但世界上大部分地鐵都是蝕
94 :
VA(33206)@2014-04-27 23:31:52港鐵與領匯
最近翻看了一下港鐵的業績,驚覺原來這家一直被視為半公用半地產的公司,盈利來源已經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可以說,公司已經成為一隻優質收租股。
從2013年及2012年業績來看,香港車站商務(包括零售店租賃及廣告)及香港物業租賃,分別佔利潤貢獻的60%及47%,而另外兩成利潤來自香港客運業務。香港物業發展,在2013年只佔一成。即使去年是港鐵較少物業出售的一年,但估計公司在物業租賃及車站商務的佔利潤約一半亦不會差太遠。
之前曾引述陳啓忠的文章,在電子商貿下,品牌公司將不會如過去大舉透過增加實體店來增長,相反,在優質地段開店,務求做到以質取勝才是關鍵。亦因此,商場發展商亦不能再靠增加商場數目製造增長,而是要爭取在最優質的黃金地段開設商場,才能取得最優質客戶。這變相其實是增加了商場發展商的風險,因為若不能取得黃金地段,經營風險增加,但如果以太高價錢獲得地段,財務風險亦會上升。
上述的趨勢變相是增加了港鐵的優勢,因為港鐵基本上不用和地產商爭奪優質地段,他本身就有創造黃金地段的能力。
地鐵站上蓋就是最優質的物業。車站的商店面對的人流分分鐘比街鋪還要多。而站內廣告亦是非常強勁的實體宣傳渠道。基本上,港鐵很輕易就擁有了非常優質的物業組合,而且非常具防守性。
而另一點,是港鐵有潛力將其模式複製到其他地方,只要他能獲得鐵路經營權便可,最接近我們的例子,便是深圳的龍華線。
這令人聯想到最近股東會通過可以往中國發展商場的領匯。個人覺得領匯在國內發展的營運風險不少,領匯的管理層在過去要做的,只是將旗下商場翻新,發揮其潛力以提升租金,而不是打造商場。如果要將其模式在國內複製,管理層沒有經驗而且亦難找到類似的項目,回報率將遠不及翻新旗下香港商場。
http://valueinvestor2.blogspot.hk/2014/04/blog-post.html
95 :
passby(15493)@2014-04-28 01:14:33分別佔利潤貢獻的60%及47%,而另外兩成利潤來自香港客運業務。
勁,加埋多過1
96 :
hoyin86(39556)@2014-04-29 09:16:25周大滄辭職
97 :
hoyin86(39556)@2014-04-29 09:17:29【明報專訊】高鐵工程嚴重延誤及可能出現超支而備受質疑,在港鐵仍未清楚解釋之際,負責率領包括高鐵項目的工程總監周大滄昨提出辭呈,成為高鐵事件首名離任港鐵管理層。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主席田北辰昨巡視高鐵西九龍總站地盤,發現車站最底層B4層的工程仍未完工,與去年11月港鐵的匯報有出入,質疑「嗰份報告係咪有虛報?」港府不肯為港鐵解畫,公開要求港鐵澄清有關質疑。
10月退休 較原定早逾年
港鐵昨發出新聞稿,宣布周大滄今年10月28日起退休。據了解,現年62歲的周大滄去年初與港鐵簽3年合約,原於2016年1月約滿,但他昨主動提出辭職,提早1年3個月離開,獲港鐵接受;一眾董事局成員亦是昨天接,獲行政總裁韋達誠的有關通知。港鐵回應稱,周大滄請辭是其個人決定,不猜測原因,港鐵正展開招聘工作。
半年時間招聘 田北辰憂現銜接問題
本為新加坡華僑的周大滄年薪達990萬元,是港鐵管理層第二最高薪人員,他在港鐵內主責所有工程項目,現時手握總值1800億元的5個鐵路項目,包括高鐵、沙中線及南港島線等。田北辰稱,周大滄在此時「水深火熱」期間離任,只有半年時間招聘,憂慮未必有人願意接任,可能出現銜接問題。
另外,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將於5月5日討論高鐵工程延誤事件。9名小組成員昨視察西九龍總站地盤,港鐵主席錢果豐被問及高鐵延誤及超支情况,僅是回覆「我、(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及一班港鐵同僚,準備好開放去立法會鐵路小組審視延誤情况……我哋一路做緊各種估算,5月5日會有啲答案」。
田料總站是延誤關鍵 地下B4層仍未建
田北辰視察後向傳媒表示,高鐵工程延誤,相信西九龍總站工程是問題關鍵。他說,去年港鐵提交立法會的文件,曾稱總站的南面及北面都已經興建地下B4層,但港鐵昨向他說「仍未有耐」建B4層,「港鐵連總站地下有幾多岩石都未知,而家仲諗緊係咪要用炸藥引爆」。
高鐵總站共有6層,包括地下4層,當中B4層用作興建15個列車月台。根據去年11月交給立法會的高鐵進度報告,「車站最南端部分結構工程已到達地下B4層,而北面車站,部分已挖掘至車站地下B4層,並正向上建造主體結構部分」。
港鐵﹕5月5日向立會交代
運輸及房屋局回應稱,根據港鐵提供路政署資料,港鐵正做B4層挖掘工程。就田北辰對港鐵提出的「有人虛報」質疑,當局「已要求港鐵盡快向公眾作出澄清,以正視聽」。港鐵發言人昨晚回應說,5月5日會向立法會交代。
田北辰昨晚補充稱,港鐵文件去年交代高鐵進度時,的確指總站工程已達B4層,令他感到B4層已完工,他說現時關鍵在於總站石層如何處理,若政府一日未批出爆破工程,總站一日都沒有完工日期。
他續稱,總站前身為高爾夫球場用地,但港鐵昨向他承認,「勘探過程中,避開咗整個高爾夫球場……港鐵要交代當時勘探點解咁『蝦碌』」。運房局發言人回覆稱,2010年收回地皮後,港鐵隨即在球場內做勘探工程,以落實工程詳盡設計。
明報記者
■明報報料熱線﹕[email protected] / 9181 4676
http://news.mingpao.com/20140429/gaa1.htm
98 :
hoyin86(39556)@2014-04-29 09:19:15【明報專訊】港鐵工程總監周大滄昨突請辭,本報記者向他了解,辭職是否與高鐵延誤事件有關,他沒有否認說法,只是「哈!哈……」連番苦笑。記者再提問題,他回應說,「現在很難答你這個問題,給我一點時間整理一下,遲些回應大家。」被問到請辭後,會否影響高鐵工程進度,他說雖然昨日辭職,但「往後仍要到立法會解釋事件」,「已經62歲,是時候要考慮是否仍然適合,繼續跟進現時港鐵的5個新鐵路工程」。
【明報專訊】港鐵頻出事引致民怨四起。本報統計,負責日常運作的港鐵執行總監會下的9名總監級或以上管理層,3名總監的工作「出事」,包括要為高鐵延誤負責的工程總監周大滄、東鐵頻生故障的車務總監金澤培、被政府公開批評推土地不力的物業總監鄧智輝。據悉,政府認為,既為上市公司又是公營機構的港鐵管治上已出現問題,正醞釀整頓;現任主席錢果豐及行政總裁韋達誠於明年任滿,能否續任勢成焦點。
錢果豐韋達誠能否續任勢成焦點
在政府整頓前,港鐵「嗅到焦味」,啟動「自我完善」。董事局成員吳亮星稱,連番列車事故加上高鐵工程延誤,令公眾對港鐵不滿,董事局很快就此提上議程討論。他從公眾利益角度出發,同意有需要討論港鐵管理層薪酬與表現掛鈎機制,認為當遇上公眾關注的事故,管理層及前線技術人員有需要一同出來解釋事件。
在港鐵架構下,董事局以主席錢果豐為首共14名董事,日常業務由錢果豐帶領,由港鐵執行總監會組成的執行委員會負責,向董事局匯報。執行總監會有9人,由行政總裁韋達誠牽頭,成員包括副行政總裁梁國權及7名總監(見表),9人薪酬由逾300萬元至逾千萬元不等;每名總監轄下各有不同項目的總經理。
近月3爭議﹕高鐵延誤 東鐵停駛 推地未盡力
過去4個月港鐵醜聞多多,高鐵工程延誤事件被揭發當日,周大滄陪同港鐵總經理(高速鐵路)蔡豐松見傳媒,但交代不清,未能平息爭議,翌日特首梁振英親自召見港鐵高層。
前日東鐵線突停駛36分鐘,最後只由港鐵署理總經理(基建)黃永健、車務營運主管(東面網絡)李聖基交代,車務總監金澤培未有現身。港鐵昨向本報解釋,黃、李在管理全部線路基建相當有資歷。今年2月,發展局長陳茂波炮轟港鐵未有盡力推地,則是物業總監鄧智輝的責任。
上述3宗爭議事件,錢果豐及韋達誠沒有露面向外間講解半句。至昨日錢果豐始現身,但只稱下月交代高鐵事件。當了10年主席的錢果豐明年12月任滿,韋達誠於明年8月約滿,據了解,政府內部正醞釀如何改革港鐵管治問題,特首梁振英早前因高鐵延誤已召見錢、韋,並且「啟動整頓」研究,惟港鐵為上市公司,政府希望港鐵先能自我完善,但政府必會嚴肅運用委任主席和聘請行政總裁的權力。
明報記者
99 :
VA(33206)@2014-04-29 11:20:18改變字體大小:
港鐵為何符合投資回報要求?
14年4月23日
Q
港鐵為何符合你的投資回報要求而納入投資?請指教?
A
未來五年本港路線增長至少25%(未計港鐵沒有擁有權的高鐵香港段,港鐵只是營運商),每年複合增長是4.5%,今年預期息率3.5%,本業及海外業務應該仍然有4%的自然增長,因此平均每年達到12%或以上的回報應不太難。考慮到港鐵(66)接近零投資風險的特性,我們認為這是一隻值得長線持有的穩健投資。不過,最近的股價其實累計上升了一些,暫時只能小注累積,待股價跌穿27元時才考慮再加注,畢竟其增長不是很快,要獲得較高利益,要透過更保守的買入價獲得,同時或可考慮於固定的波幅之間做中線的買賣。
本欄預期2014年股價波幅區間可能在26-32港元,而2015年可能在28-35港元,並每年以8%的速率向上調整。
客戶持有66
以上是價值透視升級版問答精選,有興趣想知道多些Vincent投資想法,請按此申請價值透視升級版服務
http://www.quamnet.com/marketingvl.action
有關林少陽
林少陽,Vincent 為亞洲股神東尼(Tony Measor) 徒弟,是前Quamnet研究部主管主理互動投資顧問及華富股評兩大欄目,與及於2002年7月12日至2004年12月31日期間,管理華富股票增長基金(私人基金),於30個月內該基金淨增長71.31%(扣除所有費用後),跑贏同期只上升33.01%的恆生指數。Vincent其後加入Quam Asset Management 及Ramius Capital擔任投資總監及董事總經理,現成立自己投資管理公司。
Vincent現於Quamnet價值透視升級版撰文及回答會員來信,道出自己投資思路,投資策略,以價值投資尋找被低估的資產、市場遺忘的潛力股。
100 :
hoyin86(39556)@2014-05-05 01:20:13京地鐵試車衝出馬路
【明報專訊】據京港地鐵公司官方微博「京港地鐵」稱,昨日上午,在北京地鐵4號線車輛段試車線上,一列車在測試過程中,由於未及時停車,離軌衝出馬路(圖)。據悉,昨晨約10時20分,北京南四環草橋處,地鐵4號線一節車廂衝入四環輔路。事故未造成傷亡,但令南四環路由東向西方向交通擠塞。
101 :
VA(33206)@2014-05-05 08:54:29居然仲未有大行報告出黎「評估」下 Delay 通車呀之類的財務影響
食花生
102 :
GS(14)@2014-05-06 16:28:57VA在101樓提及
居然仲未有大行報告出黎「評估」下 Delay 通車呀之類的財務影響
食花生
一千幾百個賠得起
103 :
VA(33206)@2014-05-06 16:32:57沙膽虹手記:納稅人變冤大頭
14,454
■高鐵香港段這個大爛攤,由2010年撥款669億超支變成800億,但究竟800億能否埋單,仍是未知之數。資料圖片
適中字型
較大字型
■高鐵香港段這個大爛攤,由2010年撥款669億超支變成800億,但究竟800億能否埋單,仍是未知之數。資料圖片
高鐵香港段這個大爛攤,由2010年撥款669億超支變成800億,但究竟800億能否埋單,仍是未知之數,皆因高鐵工程越揭越臭,謊言一籮籮,令公眾震驚。地鐵公司自1975年成立以來,30年來口碑一向甚佳,與九鐵合併而成的港鐵,為何淪落至如斯地步?一些分析認為,高鐵是一項政治工程,港鐵根本不想做,於是政府惟有動用公帑,用納稅人的錢聘請港鐵規劃和興建,建成後交港鐵營運。即使如此,港鐵也應該本着專業態度,不應像現時被揭發的草率馬虎。港鐵2008年收了政府27.8億元進行鐵路設計和地質勘測工作,最後被發現某些地方竟然沒有做新鑽孔勘探,只採用政府九十年代初做的淺層鑽孔報告來規劃位於地底的西九龍站,而其他範圍的新鑽孔報告早已證實地底有淺層的高硬度岩石,港鐵2009年早已知悉,絕非甚麼新鮮事物,更不應是工程延誤和超支的理由。
一項政府百分百出資的工程,委託一間政府持有逾75%股權的公司規劃和興建,本身就有很大潛在利益衝突,合約如何釐定和執行,才能對納稅人和小股東公平?除了要得到港鐵董事會通過,亦需得到立法會通過和監察。以高鐵香港段這麼龐大的工程,按一般正常的商業合約,港鐵需要付數以百億履約保證金(Performance bond)才能取得合約,一旦違反協議,延遲完工,隨時被告到褲甩,涉及巨額違約賠償(Liquidated damages)。政府委託港鐵規劃和興建高鐵香港段的合約條件,對納稅人是否有足夠保障,香港人有權知道,否則這種「你請客,我付鈔」式的冇王管工程合約,納稅人豈非變成冤大頭了。
沙膽虹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502/18707359
104 :
VA(33206)@2014-05-06 16:34:35議員指港鐵應「包底」超支費用
2014-05-05 06:48:00 来源: 香港成报
核心提示: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延誤及超支,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委託港鐵全權負責高鐵工程,港鐵更收取近46億元的項目管理費,現時工程出現延誤及超支,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成員范國威認為,港鐵應該全數「包底」,並就延誤造成的損失賠償,支付工程超支費用,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黃澤恩說,政府與港鐵公司簽訂的服務合約內容愈清晰,一般愈易索償。
【記者岑志剛報道】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延誤及超支,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政府委託港鐵全權負責高鐵工程,港鐵更收取近46億元的項目管理費,現時工程出現延誤及超支,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成員范國威認為,港鐵應該全數「包底」,並就延誤造成的損失賠償,支付工程超支費用,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黃澤恩說,政府與港鐵公司簽訂的服務合約內容愈清晰,一般愈易索償。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路政署及港鐵公司代表今午將出席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會議解話,工程超支和延誤責任誰屬將成會議焦點。范國威昨日接受本報訪問表示,港鐵公司在工程前期勘察不足,導致高鐵項目進度延誤,有責任支付工程超支費用,又認為政府日後應親自統籌同類工程,避免由個別公司如港鐵全權把關。
胡志偉促特權法查責任誰屬
另一位立法會議員胡志偉認為,現階段難以判斷應由何方為超支「包底」及為延誤賠償,認為要以特權法調查有關責任誰屬,以及港鐵一方提出的抗辯理由而定,「如果證明到真的是意外,就向立法會申請額外撥款;如果是港鐵自己責任,就應由它們付超支費用。」他說過去這類合約糾紛通常以仲裁方式處理。
黃澤恩指出,政府並非直接與承建商簽訂合約,而是透過與港鐵公司簽訂服務合約,再由港鐵公司找承建商負責興建高鐵項目,若要就高鐵延誤問題索取賠償,須視乎港鐵公司有否違反與政府簽訂的合約內容細項,「比如我跟你成報簽合約,承諾提供甚麼服務,例如提供洗衣機,如果洗衣機故障,便有機會索償。」
他又說一般而言,合約內容訂明得愈是清晰,愈容易索償。他又引述過去經驗,指曾有工程顧問公司因未能屢行合約內容而被索償,該公司很快便自願作出賠償,「但港鐵會否自願賠償,就要視它有甚麼抗辯理由」。
根據政府就高鐵工程最新狀況呈交立法會的文件指出,由於撰寫報告時未收到港鐵的全面評估報告,因此未能評論港鐵有否違反其在委託協議下的義務。若港鐵公司在行事上如有任何錯誤或遺漏,以致構成違反委託協議和導致委託工作必須重新執行,港鐵公司在政府要求下必須自費重新執行。若今次的工程延誤包括港鐵公司違反其任何所保證的事項,政府或可因港鐵公司違反其保證而向其展開追討。
http://www.singpao.com/xw/gat/201405/t20140505_504802.html
105 :
VA(33206)@2014-05-06 16:39:09高鐵延誤要徹查 趕工最怕豆腐渣
05 - 06 05:54
太陽報
高鐵延誤要徹查 趕工最怕豆腐渣
【太陽報專訊】高鐵工程延誤醜聞愈揭愈臭,群情洶湧之下,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連同港鐵一眾巨頭,昨日在立法會合力上演一場道歉騷。然而,今次事件絕對不能就此算數,立法會除了繼續徹查,更重要的是做好監管工作,萬一高鐵因為趕進度而淪為豆腐渣工程,後果將不堪設想。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成了「公審」大會,由港府官員到港鐵高層,無一幸免被議員狂轟,他們亦爭相道歉。張炳良承認過分信任港鐵,自己的判斷有問題,認為應一早公開政府與港鐵的分歧,為此鄭重道歉。港鐵主席錢果豐亦承認與各界溝通不足,為工程延誤令市民失望而致歉。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則為工程延誤未有做好溝通而向公眾致歉。然而,儘管一眾責任人七情上面,巧言令色,最終都是只道歉不問責,只有已請辭的工程總監周大滄表示一力承擔責任,成為替罪羔羊。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高鐵工程延誤,港鐵先是賴天賴地賴人手,直到紙包不住火,才擠牙膏式公布資料,道歉誠意有多少,不問可知。令人難以接受的是,港府作為監管者,不是督促港鐵開誠布公,接受監督,反而以所謂「疑中留情」為由,配合港鐵一起知情不報,隱瞞公眾,成為結構共犯。而從近日公開的資料看,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日正是他致電張炳良,要求不要對外公開高鐵延誤,藉口是公開後難以向承建商施壓趕工云云,可惜事實正好相反,高鐵工程非但追不回進度,反而由原先僅落後少於百分之一,擴大至落後三成,工期推遲至少兩年。如今韋達誠僅以一句「大家要向前看」便輕輕帶過,公眾豈能收貨。更不堪的是,
不管港鐵如何混帳,日後仍可按合約向港府收取數十億元項目管理費,港鐵犯錯,納稅人埋單,叫人情何以堪!
港府作為港鐵最大股東,高鐵又是本港最重要基建,竟然任由工程放任自流,甚至荒謬到配合港鐵說謊,反映的不僅是港府無能,更暴露港鐵已成了一隻不受控制的巨獸。事已至此,絕對不是一場道歉爛騷就可以平息。有議員提出引用權力及特權法徹查事件,亦有議員擔心此舉可能令高鐵工程進一步延誤,但不管怎麼說,港府及港鐵必須交代清楚,有關人士必須問責,公眾決不容許他們蒙混過關。
工程延誤既成定局,如何補救成了港府及港鐵的首要之務,不能不令人擔心港鐵是否會為了追趕進度而偷工減料,犧牲質量,埋下安全隱患,三年前的溫州動車事故,隨時在香港重演。如今港鐵事故幾乎無日無之,早已令人信心大失,香港高鐵與內地高鐵接軌,但如果連豆腐渣工程也接軌,絕對是災難。
港鐵曾經是令人驕傲的香港品牌,如今卻變成事故不斷、貪得無厭的代名詞,說到底,根本是港府監管無能、官官相護所致。如何處理今次高鐵延誤醜聞,是否問責,成為港府能否撥亂反正的試金石。
http://www2.news.sina.com.hk/news/20140506/-2-3255320/1.html
106 :
VA(33206)@2014-05-06 16:41:51黑雨毁隧道钻挖机 香港高铁料延至2017年通车
2014-04-16 08:56 星岛日报 字号:
星岛环球网消息:原定明年竣工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工程,延误最少9个月,主要工程要到2016年才完工。港铁昨为工程延误致歉,解释是3月底一场黑雨,令元朗七星岗至大江埔高铁隧道水浸,浸毁名为“樊梨花二世”的隧道钻挖机,专家评估工程需延误9个月,加上部分工程亦遇上地质问题,估计最终要2017年才可通车。
《星岛日报》报道,动工4年的耗资669亿兴建的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工程,早于去年中传出西九龙总站因地质出现问题而要修改设计,令工程延误最少一年半;但当时政府和港铁仍然强调,整项高铁工程仍能于明年完工。
不过,计划跟不上变化,港铁昨突然召开记者会,承认高铁工程未能在明年完工。港铁工程总监周大沧表示,3月30日晚上的一场黑雨,令元朗区于3小时内录得逾150毫米降雨量,为200年一遇的大雨,雨水淹浸了七星岗至大江埔一段半公里长高铁隧道,亦浸毁了隧道内的隧道钻挖机。
该隧道钻挖机由日立生产,价值约1亿5000万港元,被命名为“樊梨花二世”,型号属于土压平衡式混合地层隧道钻挖机,可同时安装永久隧道壁组件。港铁总经理(高速铁路)蔡丰松表示,港铁于过去两星期一直不知道事态的严重程度,直至抽干隧道积水,工程承建商和隧道钻挖机生产商检查机器并提交报告后,才发现隧道钻挖机的所有电子组件已被浸毁,需作重大维修。他指,承建商曾考虑过不同补救方法,但估计无论如何都会令工程延误九个月。
而高铁亦有两处工程路段遇上地质问题,其中西九龙总站地底的石层比预期更高更硬,加上附近地底有孤石和复杂基建管道,港铁事前难以钻探,致令工程受阻;而经过深圳河后的一段跨境隧道,由于位于湿地保护区下,事前同样难以钻探,但隧道现需穿过溶洞。
至于港铁是否一直隐瞒工程延误,至昨天才藉黑雨淹浸隧道,趁机一并公布工程延误率息?蔡丰松只一再重复地说:“不可遇见的地质是所有大型工程都会遇到的,而所有大型工程都会受到天气影响。”
港铁工程总监周大沧则表示,现估计高铁主要工程将延误一年至2016年才可完工,然后进行一系列测试,料2017年通车,他为工程延误致歉,多番强调港铁会严格管理好工程应急费用,以应付工程延误的额外开支。不过,港铁是否需要就高铁延误通车造成的经济损失向政府赔偿,以及管理层是否需要引咎辞职,港铁一律没有回应。
港府早年就高铁项目拨款668亿元时,已预留应急款项应付建造过程中未能预见的情况,以2009年价格计算,该笔应急费用约为54亿元。不过,运输及房屋局去年10月证实,高铁工程索偿个案达436宗,总申索金额已超过75亿元,占合约总值近一成七,而当中逾五成索偿个案涉及西九龙总站。其中97宗索偿个案已解决,涉款10亿4900万元。
http://news.stnn.cc/hongkong/2014/0416/87061.shtml
107 :
VA(33206)@2014-05-15 08:23:17 港鐵昨晚深夜11時許發出通告披露,運輸及房屋局本周一去信港鐵,指港鐵必須致力承擔高鐵項目延誤的所有費用,申明政府非常不可能就項目提供任何額外資金。
撰文:王嘉嘉
108 :
VA(33206)@2014-05-15 08:32:11港鐵透過港交所發出通告,指昨日接獲運輸及房屋局的函件,表示港鐵必須致力承擔與高鐵項目延誤有關的費用,政府非常不可能就項目提供額外資金。
但港鐵認為,與政府在委託協議的條款理解上出現差異,港鐵將與政府就協議下各自權利進一步磋商。
港鐵表示,根據雙方2010年簽訂的建造及調試高鐵委託協議,政府需承擔港鐵就規劃、設計、建造等協定活動,支付給所委聘承建商和顧問的全數款項及進行融資。
港鐵又表示,根據協議政府同意支付為數45.9億港元項目管理費,而有關費用可按委託協議變動,如果大幅修改所委託活動的計劃,有可能導致管理責任或費用大幅增加,港鐵及政府須真誠磋商費用變更。
有d 扯cat tail feeling
109 :
GS(14)@2014-05-15 18:25:2766
110 :
VA(33206)@2014-05-15 19:00:05好搞笑
大家睇下個名單
董事局成員 : 錢果豐博士(主席)**、韋達誠(行政總裁)、陳黃穗*、陳阮德徽博士 *、鄭海泉*、方敏生*、何承天*、馬時亨教授*、文禮信*、吳亮星*、石禮謙*、施 文信*、陳家強教授(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教授)*** 及運輸署署長(楊何蓓茵)***
執行總監會成員:韋達誠、梁國權、張少華、周大滄、金澤培、羅卓堅、馬琳、 鄧智輝及楊美珍
111 :
greatsoup38(830)@2014-05-16 00:37:45幾正呀
112 :
VA(33206)@2014-05-18 16:45:36黃國英:港鐵的轉型+羅家聰:何謂民調
http://programme.rthk.org.hk/cha ... &e=255934&m=episode
113 :
VA(33206)@2014-05-18 17:01:31林少陽:
http://stockku.blogspot.hk/2014/03/66.html?m=1
114 :
VA(33206)@2014-05-18 17:01:43有冇戴兆
115 :
hoyin86(39556)@2014-05-20 10:23:58港鐵土瓜灣同高鐵兩單嘢都做得好差,揭露地鐵管治問題不但只,公關都無盡力挽回公眾印象,搞咩?
116 :
hoyin86(39556)@2014-05-20 10:25:29【明報專訊】港鐵沙中線地盤發現宋代古井,整片遺址保留與否仍是未知數。港台節目《城市論壇》昨邀請港鐵出席該節目但遭拒絕。古物諮詢委員會主席林筱魯指出,會要求港鐵進行考古的範圍,較沙中線土瓜灣站地盤面積更大,故不應等待所有考古工序完成才開展工程。公共專業聯盟創會主席兼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提出保留遺址方案,指港鐵以鑽挖方式建造車站,接近地面的5米深遺址土層便可完整保留,希望政府採納。
港鐵拒出席城市論壇
對於發展局長陳茂波前日表示毋須「無無謂謂」拖慢沙中線工程,又指地盤發現的宋代古井獲原址保留,黎廣德批評陳茂波誤導市民,事實是保育了一個古井,但破壞了逾200項遺蹟,又指早前在該地盤內發現一個面積達7800平方呎的陶坑遺蹟,由於已復工,所以全數文物已遭破壞。
他指土瓜灣站以開坑形式挖掘,只要復工,所有遺蹟便會消失,建議港鐵改以鑽挖方式,建造土瓜灣站,接近地面的5米深遺址土層可獲保留,向下15米興建車站大堂及月台,再向下鑽挖5米行車隧道。港大中史碩士同學會會長何漢權認為,應相信考古專家具專業操守,但要求港鐵定期公開考古結果及增加透明度,例如增加專家或學者,以釋公眾疑慮。
117 :
greatsoup38(830)@2014-05-20 23:51:22hoyin86在115樓提及
港鐵土瓜灣同高鐵兩單嘢都做得好差,揭露地鐵管治問題不但只,公關都無盡力挽回公眾印象,搞咩?
好難搞條走線
118 :
hoyin86(39556)@2014-05-21 00:50:12greatsoup38在117樓提及
hoyin86在115樓提及
港鐵土瓜灣同高鐵兩單嘢都做得好差,揭露地鐵管治問題不但只,公關都無盡力挽回公眾印象,搞咩?
好難搞條走線
唔係,今次真係老奉做爛晒啲工程又唔負責任,完全不顧公眾印象。
每年加價都仲會話呢啲係保障盈利,應得etc之類的廢話。
119 :
greatsoup38(830)@2014-05-21 23:11:21hoyin86在118樓提及
greatsoup38在117樓提及
hoyin86在115樓提及
港鐵土瓜灣同高鐵兩單嘢都做得好差,揭露地鐵管治問題不但只,公關都無盡力挽回公眾印象,搞咩?
好難搞條走線
唔係,今次真係老奉做爛晒啲工程又唔負責任,完全不顧公眾印象。
每年加價都仲會話呢啲係保障盈利,應得etc之類的廢話。
上次聽個工程師講,話根本唔會查呢d野
120 :
VA(33206)@2014-05-21 23:20:59【now新聞台】港鐵承認南港島綫工程包括金鐘站、南風隧道等都有滯後。雖然完工目標仍定在明年,但確實通車日期目前無法確定。政府指路政署過去半年已察覺南港島綫的進度相當的滯後,兩度敦促港鐵提交追回進度的措施。
金鐘的夏愨花園仍然圍封做港鐵地盤,地底有挖掘工程,港鐵想在這裏擴建三層,做南港島綫及沙中綫的轉車站及月台。
總站設在這裏的南港島綫,2011年已經動工,原定明年完工並通車,但港鐵回覆查詢時表示,金鐘站的挖掘工程要在現有車站、隧道及樓宇下開挖,工程面對困難,個別工程有不同程度的滯後。原本要挖三層,現時仍有超過一層未做好,要至年底才完工。連接金鐘及海洋公園的南風隧道,爆破工程原定本年第二季會完成,現時延遲到第三季。
港鐵指整個項目已經完成超過六成工程,對於有報道指通車日期可能推遲至2017年,他們只重申仍然將2015年通車定為工作目標。有議員擔心正在興建的多條鐵路都會相繼延遲啟用。
運輸及房屋局就表示,負責監督工程的路政署在過去半年已經察覺南港島綫進度相當的滯後,敦促港鐵提交追回工程進度的措施。港鐵2月回覆時說,已經採取措施努力追回進度,表明仍然期望2015年完工。
但路政署這兩個月仍然發現工程持續滯後,再去信要求港鐵確認南港島綫的完工及通車日期,港鐵就未回覆。
https://hk.news.yahoo.com/%E8%B7 ... E%8C-115626203.html
121 :
VA(33206)@2014-05-21 23:23:00【一意孤行】
港鐵施工中的鐵路項目先後出現延誤,有工程師歸咎政府未有估算香港承載能力就同期強推多項基建,港鐵又照單全收,結果大大攤薄港鐵工程能力,令多個項目都延誤超支。
港鐵現時正同時進行高鐵、西港島綫、南港島綫、沙中綫和觀塘延綫五個鐵路項目的工程,其中高鐵嚴重延遲2年通車,沙中綫和南港島綫亦很大機會延誤和超支。公共專業聯盟成員黎廣德批評,曾蔭權政府07年推出10大基建,盲目以為基建可撐起香港經濟,即使當時工程界有不少人提醒政府同時推出太多工程對社會沒好處,但當局不顧香港承載能力,一意孤行強推。他形容政府當時以政治考慮凌駕專業判斷,對造成現時局面有很大責任。
錢果豐周松崗責無旁貸
他又指,港鐵理應知道自己承接工程能力的限度,卻未有如實向政府及公眾反映,「令政府一味谷啲工程」。他指港鐵現時除了在香港有五個建設中的鐵路項目,亦在海外管理七個項目,並為數十個項目出任顧問,結果大大攤薄港鐵工程能力,「有經驗嘅工程人員唔夠,做工程管理決策時就難免有阻滯」,他認為港鐵主席錢果豐和前行政總裁周松崗均責無旁貸。
另外,今次被揭發延誤的南港島綫,項目管理模式與高鐵不同。高鐵以「服務經營權」模式管理,由政府出資,再將經營權批予港鐵,然後成立項目管理委員會監察。南港島綫則以「擁有權」模式進行,工程費用由港鐵承擔,政府則批出黃竹坑站物業發展權,讓港鐵以物業發展收益補貼。換言之,一旦項目超支,港鐵將一力承擔,直接影響項目的盈利。記者昨向港鐵查詢項目的超支和承建商申索的情況,但港鐵拒絕提供數字。
《蘋果》記者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521/18727036
122 :
VA(33206)@2014-05-21 23:23:33港鐵承認南港島綫工程滯後 通車日期待定
-A
+A
香港電台香港電台 – 4小時前
寄給朋友
列印
港鐵承認,南港島綫整體工程已完成超過6成,個別工程出現不同程度的滯後。現時仍以2015年完工及通車為目標,但確實開通日期,有待確定。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田北辰質疑,是否港鐵公司中層無向上匯報工程進度,要求港鐵交代南港島綫會否延誤。
123 :
VA(33206)@2014-05-21 23:24:21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124 :
VA(33206)@2014-05-21 23:25:04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會按部就班加強對港鐵的監管,會加派一名官方代表及三位獨立董事加入港鐵董事局。但加入幾名董事是否就有成效,實在令人懷疑。港鐵搞到今天這個樣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地鐵與九鐵合併,連原來碩果僅存的競爭都消失了。政府為了推動鐵路成為香港最主要集體運輸工具,惟有靠合併後的港鐵興建和經營,港鐵哪有不扭扭擰擰,要東要西,最後政府索性用公帑興建,再批給港鐵營運。
沙中綫就是好例子。最初政府招標沙中綫,九鐵入標方案是政府毋須付出分毫,地鐵則要政府給予三幅車廠及車站上蓋地皮補助,最後九鐵中標。若然一切不變,九鐵透過沙中綫,取消由紅磡直達中環的過海鐵路,打通中環及羅湖,有能力與地鐵競爭。但九鐵被地鐵合併後,沙中綫竟變成政府全資,而且建造費由200億三級跳至800億。
解鈴還須繫鈴人,政府何不考慮將港鐵一拆為二,變成兩家鐵路營運商。反正現在興建中的鐵路,不是公帑興建就是政府已給予地皮補助,資金問題根本不大。分成兩家後,以一送一方式將分拆公司送給股東,對股東亦不會不公平。分拆後,兩公司有競爭,服務有改善,對大小股東都不是壞事,政府以後有甚麼發展,也可以招標,對納稅人比較有保障。
沙膽虹
twitter賬號:khcheung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521/18727208
125 :
passby(15493)@2014-05-22 06:29:16「服務經營權」
即係話蝕錢政府俾?
果然白癡都知高鐵無錢賺
126 :
ckcy2k(19663)@2014-05-22 23:28:37VA在122樓提及
港鐵承認南港島綫工程滯後 通車日期待定
-A
+A
香港電台香港電台 – 4小時前
寄給朋友
列印
港鐵承認,南港島綫整體工程已完成超過6成,個別工程出現不同程度的滯後。現時仍以2015年完工及通車為目標,但確實開通日期,有待確定。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田北辰質疑,是否港鐵公司中層無向上匯報工程進度,要求港鐵交代南港島綫會否延誤。
2015年完工及通車?

127 :
VA(33206)@2014-05-22 23:41:18你咁多高管坐入去董事會
而且鐵路興建尤其高鑯綫係重中之重
每次board meeting點多要提下
有人居然表示驚訝,真是人都癲
128 :
greatsoup38(830)@2014-05-23 02:07:10都要交下戲吧
129 :
greatsoup38(830)@2014-05-23 02:25:34呢鋪大囉
130 :
VA(33206)@2014-05-24 23:34:43MTRC to re-launch tender for Tai Wai Station project
Views on the Estate: HK/China property monitor
Hong Kong / China Property team:
Cusson Leung (+852 2800 8526) / Amy Luk (+852 2800 8524) / Ryan Li (+852 2800 8529)
· MTRC to re-launch the tender for the Tai Wai Station project: After tendering for Lohas Park Ph4, MTRC is now negotiating with the Lands Department again on the land premium for the Tai Wai Station site. The site has a total residential and commercial GFA of 2.7 mn sf and will provide some 2,900 units. This would allow MTRC to re-launch the tender in 4Q14 and then tender for the Yuen Long West Rail site in 1Q15. The two projects can provide 4,776 units in total, accounting for 25% of Government’s annual supply target. MTRC once launched the site for tender in 2012 for a land premium of HK$12.7 bn (i.e. AV of HK$4,699 psf) and the total investment cost is estimated to be HK$29 bn. At that time, only Cheung Kong, SHKP and HLD participated in the bid. Given the current market condition, market participants believe the land premium has to fall by more than 30% to around HK$8.5 bn to see take-up from developers. (Source: HKET)
JPM view: The Government is still taking various measures to increase land supply. With URA tendering the Kwun Tong redevelopment project now, MTRC will also launch its large-scale railway projects in order to meet the Government’s supply target. That said, under the current market condition, we believe the Government has to accept a decline in land price in order to increase housing supply. Its reluctance will lead to a delay in new supply, as shown by the tender withdrawal at Pak Shek Kok.
· More price-cuts and promotions in Beijing: It is reported that there have been more price-cuts and sales promotions in Beijing. Financial Street recently cut prices by Rmb5,000 psm for one project in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from a previous ASP of Rmb28,000psm to Rmb23K psm, lower than surrounding secondary prices, though the developer denied price cuts and only mentioned selling last inventory. Another developer in Beijing also priced the latest batch at an ASP of Rmb28,800 psm, which is 15% off from previous pricing. (Source: CS.com)
JPM View: Price-cuts in Beijing are mainly accumulated in areas with abundant supply, including Daxing, Fashan, Yizhuang and Tongzhou. Although demand is good, supply has come within a concentrated window. We think the price-cut should last for another 3-4 months, until inventory level improves. Negative to Sino-Ocean Land.
Daily performance of HK property
Daily performance of China property
Source: Bloomberg.
HK/China Property Focus List
Stock
Rating
PT (HK$)
Price (HK$)
HK
Cheung Kong
OW
154.00
135.30
SHKP
OW
128.00
101.40
China
COLI
OW
26.00
18.70
Vanke (B)
OW
17.70
11.73
Source: Bloomberg, J.P. Morgan estimates.
Rest of the best:
Hong Kong
· First price list of CK’s City Point to become available today: Cheung Kong/Nan Fung will release the first price list of City Point (1,717 units; mainly three-bedroom units) in Tsuen Wan today. It will include over 344 units and the developers will provide second mortgages to home buyers with a maximum aggregate LTV ratio of 85%. HKR also released the sales brochure of Positano (102 units; 1,398-1,949 sf) in Discovery Bay, yesterday. The project provides mainly three and four-bedroom duplex units. On the other hand, Kowloon Dev will also release the first price list of MacPherson Residence as early as tomorrow. Reportedly, the developer will still allow a long transaction period even though the project has been completed. (Source: HKET)
JPM view: We are expecting the ASP for City Point to be at HK$8400/sq ft on a net basis which is at similar level to that of The Rise. As we stated in our report “Hong Kong Property: Potentially lifting upgrading demand in the primary market”(13-May, 2014) upgrading demand will be lifted with the modification of DSD. Developers now speed up project launches with large units to benefit from the amendments. We believe this is positive for primary launches and the pricing of City Point will have an indicative purpose.
China
· Moody's downgraded its outlook for China property to negative: Moody's has downgraded its outlook for China's property to negative from stable, reflecting the expectation of a slowdown in residential property sales growth, high inventories and weak liquidity in the coming 12 months. Moody’s stated that the weaker sales growth is driven mainly by tighter onshore liquidity, increased mortgage rates, buyers' expectation of further easing of property prices and slower GDP growth in China. (Source: Moody’s)
JPM view: This may slightly increase off-shore funding cost, although some increase was already factored in due to the deterioration of margins and cash flow in 2013 and Rmb/USD depreciation. Recent issuance was about 50-75 bps more expensive than 2013's, and we expect the off-shore funding cost to continue to increase. More developers are seeking non-USD issuance, too.
· 2,944 hectares of affordable housing land approved by the State Council: MLR said the State Council has approved a total 2,944 hectares of land for new affordable housing construction in 69 cities- 11 cities less than last year. The remaining 37 cities will be using the current land reserve. MLR will strictly review the layout, size of affordable housing projects and resettlement compensation arrangement of the cities. MOHURD previously announced a plan on April 27 to build over 7mn units of affordable housing in 2014. (Source: Guandian)
JPM View: The Central Government's affordable housing new starts target has been quite high relative to the private market, but most of these are for rental purpose. Moreover based on our discussion with property agents, the completion volume may be exaggerated, hence we think affordable housing market should pose very minimal impact to the private market.
· Trial of bond self-issuance for major 10 provinces/cities: China MOF posted a notice on 21 May 2014 to allow 10 provinces and cities, including Zhejiang, Jiangsu, Shandong, Guangdong, Beijing, Shanghai and Shenzhen, to issue bonds directly and repay on their own. The bond will be categorized as book entry fixed rate with duration of 5 years, 7 years and 10 years. The amount of annual bond issuance cannot exceed the limit approved by State Council and cannot carry forward to next year. (Source: Guandian)
JPM View: Allowing local governments to issue their own bonds is an interim solution to compensate for the fall in land sales revenue. We expect the land market to remain cold until volume rebounds in 3Q.
131 :
GS(14)@2014-07-11 15:36:4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710/news/ec_gnb1.htm
【明報專訊】去年盈利達130億元的港鐵昨宣布,今年員工平均加薪5.25%,低於工會要求的6%至7%,起薪點、頂薪點和夜班津貼亦有增加。有港鐵工會組織對加幅表示不滿,有200名會員已即時按章工作。
加幅按表現分級 最高7%
港鐵非經理級員工工作表現分5級,大部分屬第3至5級。表現最佳的第5級員工約佔一成,可獲加薪7%,約佔25%的第4級員工可加薪5.65%,最多員工屬於第3級,約有55%,將加薪4.75%,3至5級員工可各得相當於1至1.67個月的獎金。第2級員工將加2.38%,最差的第1級員工將不獲加薪。另外起薪點加3.5%,各級員工頂薪點加2%,夜班津貼加至1.35倍。
暫停加班 拒休息日受訓
九廣鐵路車務員協會主席劉彩紅認為港鐵應統一員工加薪百分比。她表示,該會和香港鐵路員工協會共約200名會員,已響應協會按章工作的呼籲,昨即日起暫停加班和不在休息日接受訓練,直至港鐵回應訴求。劉指港鐵的班次不斷增加,亦需要員工接受不同訓練和簡報,相信行動會令港鐵有壓力。
香港鐵路管理及專業人員工會主席黃源活指加幅未反映員工年資,港鐵亦未提升超時工作津貼水平。他估計港鐵缺一至兩成人手,集中於車長、站務員、維修員和工程人員,目前的薪酬調整未能吸引更多人加入,批評港鐵「日日要求員工做到世界第一,但加薪連香港第一都沒有」。
會員共佔港鐵員工數目達25%的香港鐵路員工總會和香港鐵路管理及專業人員工會均表示,會繼續向港鐵爭取其他薪酬調整要求,但須諮詢會員意見再決定進一步行動。
港鐵回應:加幅合理 信任員工理性
港鐵發言人表示,各級薪酬加幅在市場都具競爭力,又相信員工理性,並會以乘客利益為大前提,不會影響服務,港鐵會繼續和員工溝通。
發言人又指出,港鐵有需要時會增加人手,透過不同計劃和招聘活動吸引更多人加入港鐵,未有正面回應人手短缺問題。
132 :
GS(14)@2014-07-21 21:35:21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721/18807135
【本報訊】負責調查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延誤事件的港鐵獨立董事委員會主席馬時亨,昨出席一個電視節目時表示,港鐵多項工程延誤,與管理層急於求成,作出錯誤決定有關。馬引述調查報告指,本港勞動人手短缺,港鐵卻將五個大型項目同時上馬,令項目難度變得非常高,形容情況就如「消化不良」。
專家報告料10月交代
馬時亨昨接受無綫電視《講清講楚》訪問時稱,港鐵將五大工程包括高鐵香港段、沙中綫及南港島綫等同時上馬,是錯誤決定。
馬時亨重申,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及工程總監周大滄是判斷力有錯,前者知道工程延誤、但無當場提出質詢,後者有考慮局部通車、卻無向董事局滙報,但他認為董事局要相信管理層,不能事事插手,否則會影響團隊士氣。
馬時亨表示,港鐵已經聘請兩位來自英國和美國的專家,研究調查委員會的報告指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延誤,並不涉及人為因素的結論是否屬實,預料於10月能向公眾交代。馬時亨不排除諮詢專家意見之後,結論可能有變。被問到韋達誠提前離任可否支領所有酬金,馬時亨稱基於保密協議,不能透露。
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主席田北辰昨在一電台節目質疑,港鐵董事局成員開會時,有否提出適當問題,監察工程進度。
田北辰又認為,韋達誠提早一年在下月離任,港鐵應該公開有否扣起其約滿酬金和花紅,以示問責。
133 :
GS(14)@2014-09-02 18:56:39盈利增5%,至43億,輕債
134 :
GS(14)@2014-10-27 22:43:46大圍站計劃
135 :
GS(14)@2014-10-28 23:04:58高鐵報告結果
136 :
bbaeric(38257)@2015-02-09 21:00:25《大行報告》瑞銀升港鐵(00066.HK)目標價至37.8元 評級「買入」
2015/02/09 10:46
瑞銀指出,港鐵(00066.HK) 經常性業務穩定,收入佔比由2008至2010年的58%增至2011至2013年之73%,料在未來三年增至87%。隨港鐵的收入質素改善,料將重估,評級「買入」,目標價由34.2元調升至37.8元,又將2014至2017年盈利預期上調8%、下調13%、下調16%及上調16%。
該行相信,經歷了2014年車廠項目及西港島線完工之後,其資本開支已在220億元見頂。雖然南港島線及觀塘延線料持續至2016年,但預期2015及2016年資本開支僅160億及150億元,自由現金流將開始回復,預期2014至2017年的每股分派複合增長率為8.4%。(bi/w)(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2-09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2468/latest-news
137 :
bbaeric(38257)@2015-02-09 21:22:09港鐵(00066.HK)參與草簽北京地鐵16號線項目特許經營協議
2015/02/09 09:19
港鐵(00066.HK) 公布,北京市政府、京港地鐵以及京港地鐵的三方股東就北京地鐵16號線草簽特許經營協議。16號線為一公私合營項目,總投資額約495億元人民幣(下同)。京港地鐵將參與該線的投資、營運及維修。
京港地鐵由港鐵、北京首都創業及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分別持有49%、49%及2%。土木建造工程部分將由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負責。京港地鐵則將負責機電設備系統工程及車輛,佔總投資額約30%,即約150億元。港鐵將向京港地鐵注入不多於24.5億元的額外資金,以支持16號線項目的投資。
根據特許經營協議,京港地鐵將負責16號線的營運和維修,為期30年。協議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後即可落實。16號線全長約50公里,共有29個車站,將分兩期通車。第一期目標於2016年年底前通車,2017年後全線投入服務。(ph/u)(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2-09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2408/latest-news
138 :
GS(14)@2015-02-09 23:54:12估唔到又中一條線,好麻煩
139 :
bbaeric(38257)@2015-02-23 20:21:35傳菲律賓國企與港鐵(00066.HK)洽商鐵路項目
2015/02/23 17:01
《路透》報道,菲律賓國企BCDA正就一個鐵路項目,與兩家潛在合作方洽商,其中包括港鐵(00066.HK)。
BCDA總裁兼執行長Paciano Casanova表示,雙方簽訂保密協議,拒絕透露另一潛在合作方及項目成本作估算,但稱希望今年內簽訂合同。BCDA將持有該項目45%股權。
項目中所規劃的城市於Clark經濟特區,此前為美國在馬尼拉北方邦板牙省的軍事基地。Clark Green City項目的初始投標階段計劃於本季展開,該項目覆蓋254公頃土地。
據Casanova透露,日本上巿公司住友商事、日立製作所、三菱商事,以及台灣上巿公司遠雄建設等,亦表示對該項目有興趣。(ka/u)(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2-23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4499/latest-news
140 :
bbaeric(38257)@2015-03-11 21:55:24《業績前瞻》券商料港鐵(00066.HK)去年純利114億至145億元
2015/03/11 15:55
港鐵(00066.HK) 將下周一(16日)公布截止去年底全年業績,本網綜合6間券商對其純利預測,介乎114.23億元至144.77億元,按年跌12%至升11%(中位數為138.8億元,按年升6.6%)。本網亦綜合8間大行對港鐵去年核心盈利預測,約102.65億元至114.72億元,較2013年核心溢利86億元,按年升19%至升33%(中位數為108.65億元,按年升26%)。
券商│去年純利預測│按年變幅
美銀美林│144.77億元│+11.1%
花旗│143.08億元│+9.9%
瑞銀│138.81億元│+6.6%
匯豐│138.79億元│+6.6%
里昂│138.13億元│+6.1%
野村│114.23億元│-12.3%
#按2013年純利130.25億元計
券商│去年核心盈利預測│按年變幅
星展唯高達│114.72億元│+33.4%
野村│114.23億元│+32.8%
美銀美林│109.54億元│+27.4%
瑞銀│109.4億元│+27.2%
花旗│107.9億元│+25.4%
大和│107.2億元│+24.7%
匯豐│103.56億元│+21.1%
大摩│102.65億元│+19.4%
#券商對港鐵2013年核心純利86億元預測計
(ca/w)(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3-11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7420/latest-news
《大行報告》港鐵(00066.HK)投資評級及目標價(表)
2015/03/11 15:55
港鐵(00066.HK) 將下周一(16日)公布截止去年底全年業績,本網綜合6間券商對其純利預測,介乎114.23億元至144.77億元,按年跌12%至升11%(中位數為138.8億元,按年升6.6%)。本網亦綜合8間大行對港鐵去年核心盈利預測,約102.65億元至114.72億元,較2013年核心溢利86億元,按年升19%至升33%(中位數為108.65億元,按年升26%)。
本網最新綜合11間券商對其投資評級及目標價:
券商│投資評級│目標價
野村│買入│40元
瑞銀│買入│37.8元
大和│買入│36.1元
高盛│中性│35.9元
德銀│買入│35.59元
花旗│買入│34元
美銀美林│中性│34元
星展唯高達│持有│33.2元
里昂│跑輸大市│33元
匯豐│減持│30.5元
大摩│與大市同步│29元
(ca/w)
(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3-11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7422/latest-news
141 :
greatsoup38(830)@2015-03-12 00:23:50周圍插旗
142 :
bbaeric(38257)@2015-03-16 21:20:46《藍籌業績》港鐵(00066.HK)基本業務利潤升35%符預期 末期息0.8元
2015/03/16 16:38
港鐵(00066.HK) 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營業額401.56億元,按年升3.74%。純利156.06億元,按年升19.82%;每股盈利2.69元;派末期息0.8元,全年股息合共每股1.05元,增加14.1%。
期內基本業務利潤升34.5%至115.7億,符合市場預期(市場預測介乎114.23億元至144.77億元),來自經常性業務利潤達80.24億,按年升7.9%。
香港客運業務去年總收入為162.23億元,按年增加7%。經營成本增加9.3%至92.36億元,經營利潤上升4%至69.87億元,而經營毛利率則為43.1%。
本地鐵路服務總乘客量增至15.478億人次,按年增加5%。羅湖及落馬洲過境服務於年內的乘客量增加1.5%至1.13億人次。
集團的淨負債權益比率由2013年底的11.8%下降至2014年底的7.6%。(ca/a)(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3-16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8191/latest-news
《藍籌業績》港鐵(00066.HK)去年物業發展利潤按年升兩倍
2015/03/16 16:38
港鐵(00066.HK) 公布截至去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物業發展利潤按年升2倍至35.47億,主要包括來自 The Austin 及 Grand Austin 的利潤。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在除稅及計入營運資金變動後,增加12.89億元至去年的153.92億元,增長主要來自經營利潤的增加。來自物業發展項目的款項達91.76億元,主要與收回柯士甸站地塊地價及售樓款項盈餘有關。
展望物業發展業務方面,「日出康城」第三期開售,以及深圳「天頌」第一期預售,將視乎市場情況,於今年上半年展開。「日出康城」第三期已於去年12月取得入伙紙,並將於售樓收入超過發展成本時將利潤入帳。
由現在至年底,集團計劃在「日出康城」再推出二至三個發展項目,以及推出作為九鐵公司相關附屬公司代理人的元朗站地塊,進行招標。(ca/u)(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3-16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8192/latest-news
143 :
greatsoup38(830)@2015-03-17 00:29:59盈利增36%,至116億,輕債
144 :
GS(14)@2015-03-17 00:55:44盈利增36%,至116億,輕債
145 :
GS(14)@2015-03-17 00:55:46盈利增36%,至116億,輕債
146 :
GS(14)@2015-03-17 00:55:47盈利增36%,至116億,輕債
147 :
bbaeric(38257)@2015-03-17 20:46:28《大行報告》美銀美林升港鐵(00066.HK)目標價至36元 維持「中性」
2015/03/17 10:07
美銀美林發表報告指,港鐵(00066.HK) 去年業績略勝預期,將其目標價由34元上調至36元,以反映較高的資產淨值預測,考慮到其資產淨值折讓17%及1.2倍市賬率,認為估值屬合理,維持「中性」評級。
該行將港鐵今明兩年的核心盈利分別上調5%及6%,以反映鐵路業務的EBITDA較佳及利息開支較低,同時將每股派息預測調升15%。
美銀美林提到,港鐵將於未來12個月推出「日出康城」第七及八期,甚至第九期項目,以及元朗站項目招標,相信港鐵傾向保留「日出康城」第七期的商場作持有收租,加上大圍站商場項目,長遠有助鞏固港鐵的龐大零售組合。(ph/a)(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3-17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8377/latest-news
148 :
bbaeric(38257)@2015-03-17 20:48:34《大行報告》瑞銀維持港鐵(00066.HK)「買入」評級 目標價上調至39元
2015/03/17 10:10
瑞銀發表報告指,港鐵(00066.HK) 2014財年基本業務利潤116億元,按年增35%,優於瑞銀及市場共識預測。主要經常性業務的EBITDA按年均錄得增長。港鐵在本港的市佔率持續上升,由2013財年的46.9%升至48.1%。
瑞銀預料,在載客量增長及票價上調等因素推動下,港鐵今年的經常性業務利潤按年將增長10%。雖然物業發展業務疲弱將令整體盈利下跌,但相信焦點仍將落在經常性業務上。不過,延遲啟用的觀塘線延線及南港島線資本開支有上升風險。將港鐵目標價由37.8元調高至39元,今年每股盈測上調6%,維持「買入」評級。(na/t)(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3-17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8374/latest-news
149 :
bbaeric(38257)@2015-03-17 20:49:56《大行報告》高盛上調港鐵(00066.HK)目標價至37元 維持「中性」
2015/03/17 11:36
高盛發表報告指,港鐵(00066.HK) 去年業績符合預期。考慮到其物業發展項目的最新進度後,該行將港鐵2015及2016年每股盈利預測分別調升3.4%及4.8%,2017年每股盈測則下調10.5%,目標價相應由35.9元上調至37元。
高盛認為,港鐵近日的強勢主要受板塊上升帶動,其去年表現落後於其他香港地產股。按港鐵現價較資產淨值折讓15%、市賬率1.2倍及股東回報率6%而言,估值已充份反映,維持「中性」評級。
報告引述管理層指,去年港鐵旗下商場的零售銷售額錄中單位數增長,跑贏整體市道的0.2%負增長;並對今年續租租金升幅維持正面,料可保持去年的13%增幅。(ph/u)(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3-17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8421/latest-news
150 :
bbaeric(38257)@2015-03-17 20:51:19《大行報告》德銀上調港鐵(00066.HK)目標價至40.98元 維持「買入」評級
2015/03/17 11:54
德銀發表報告指,港鐵(00066.HK) 去年業績優於預期,對其強勁的經常性收入及穩健的財務狀況,重申正面看法。該行將港鐵每股資產淨值預測由46.55元上調至58.54元,以反映其去年業績,故目標價相應由32.59元大幅調升至40.98元,維持「買入」評級。
報告提到,隨著港鐵進一步發展新鐵路線、擴大投資物業組合及發展香港地產項目,將為其資產淨值及盈利帶來提升空間,預期未來會有更穩健的增長。再者,港鐵去年底的淨負債率僅得7.5%,認為其良好的資產負債表及財務能力亦成為未來取得新項目的關鍵優勢。(ph/t)(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3-17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8426/latest-news
151 :
bbaeric(38257)@2015-03-17 20:52:44《大行報告》匯豐上調港鐵(00066.HK)目標價至32元 維持「減持」
2015/03/17 12:36
匯豐發表報告指,受惠物業發展利潤勝預期,港鐵(00066.HK) 去年業績高於預測,淨負債亦比預計為低。為反映去年亮麗的業績及負債降低,資產淨值估值由38.1上調至40元,目標價由30.5元上調至32元,較NAV折讓維持20%,維持「減持」評級。
該行指,考慮到港鐵利息成本降低,但同時輕微調低其零售銷售額預測及預期杭州地鐵需要較長時間扭轉弱勢,匯豐將港鐵今明兩年的經常性盈利預測分別調升7%及4%。此外,雖然去年物業發展利潤強勁,但估計今年入帳的物業銷售將少於去年。(ph/u)(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3-17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8465/latest-news
152 :
bbaeric(38257)@2015-03-17 20:54:11《大行報告》大摩升港鐵(00066.HK)目標價至33元 維持「與大市同步」
2015/03/17 13:59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港鐵(00066.HK) 業績優於該行及市場共識,主要是受物業發展盈利推動。大摩指其業務模式具韌性,惟關注成本壓力及估值,故維持「與大市同步」評級,目標價由29元調高至33元。分別下調今明兩年每股盈測10.4%及14.1%。
好消息方面,港鐵去年載客量強勁增長、物業發展業務盈利勝預期、旗下商場零售銷售錄得單位數增長。然而,大摩關注港鐵本港鐵路業務利潤率今明兩年續受壓、保養資本支出增加、鐵路項目成本上升。(na/t)(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3-17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8458/latest-news
153 :
greatsoup38(830)@2015-08-13 17:32:30盈利增54%,至68億,輕債
154 :
greatsoup38(830)@2015-08-14 12:58:5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14/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港鐵(0066)昨日公布中期業績,期內錄得將軍澳日出康城「緻藍天」1648個單位售樓收益入帳,帶動核心純利高達68.27億元,大增55.5%。不過集團項目超支問題未止血,行政總裁梁國權指出,由港鐵經營及建造的南港島線東段及觀塘延線工程開支較原來超支30億元,較原來預算再增逾一成。至於早前宣布高鐵香港段造價增加137.8億元,已提交港府審理,暫時未有結果。他並沒有就需否因應高鐵香港段工程費作額外撥備,作出評論。
明報記者 陳偉燊
梁國權指出,興建南港島線東段及觀塘延線開支增加,原因是建造及勞工成本上漲,並與建站時面對複雜地理環境有關。但是在高鐵香港段及沙田至中環線方面,港鐵強調只負責項目管理,因此在觀塘延線何文田站及南港島線金鐘站擴建部分,若有涉及高鐵香港段及沙中線的工程,費用會由政府負責。
若涉高鐵沙中線 由政府負擔
港鐵目前已就高鐵香港段最新造價預算及新修訂的完工日期提交港府,至今未有收到回應。就算政府仍未就落實一地兩檢安排作出定案,財務總監羅卓堅補充,港鐵已經就車站設計方面提供彈性,最新估計造價已經將有關因素列入考慮在內。
淨負債比率或提升
羅卓堅進一步稱,港鐵上半年度出現融資前資金淨流出25.96億元,與其要應付新鐵路及支付大圍站商場發展費75億元有關,另因為下半年尚需應付資本開支,因此預期淨負債比率會有所提高。港鐵的淨負債比率由去年底的7.6%,提高至上半年的9.1%。他相信以公司營運的除息稅前盈利及物業發展收益,足夠應付營運以至三年總值達500億元的資本開支所需。
雖然該公司在上半年度,來自香港的鐵路利潤下跌9.6%,只賺15.08億元,但是羅卓堅稱,這與港島西線通車及新購入列車折舊有關。期內跨境鐵路的客流未見自由行遊客減少影響,客流反而由去年同期的5450萬增至5620萬人次,但是面對市場競爭,市場佔有率則由52.1%降至50.8%。商場部分則主要服務鐵路沿線地區居民,未見受到自由行減少影響。
跨境鐵路客流增 市佔率減
隨覑港鐵近年增加在內地發展,羅卓堅指出,內地業務始終以人民幣作收入及支出,就算人民幣貶值,也未見出現貨幣配對風險,只是在折算港幣作損益表列帳才稍見影響。
另港鐵已趁當前息口還低時,將70%債務安排以固定息率支付,另將5年期以上的長債比重提高至佔整體債務逾40%,以應對潛在的加息風險。若撇除內地債務,港鐵的實際融資成本低於3.6厘,只為2.9厘。
155 :
greatsoup38(830)@2015-08-14 12:59:1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14/news/ea_eaa2.htm
擴建商場 料增租金收入
2015年8月14日
【明報專訊】港鐵(0066)上半年收租項目收入,包括商場、寫字樓及物業管理等,錄得約12%增長,達22.55億元,不過,港鐵物業總監鄧智輝卻對下半年租金收入不予評論,只謂他們會因應人流飽和的九龍灣德福廣場,盡量擴建,當中會將部分寫字樓樓面轉作商場。
擬再推日出康城招標
根據港鐵披露,德福廣場新增面積3400平方米,涉及投資5.5億元,預計2017年投入使用,集團亦會新增大圍商場、日出康城商場、青衣城商場擴建三個項目,分別涉及投資75億、49.8億及24億元。港鐵財務總監羅卓堅稱,他們已經就發展大圍商場支付所需發展費用。他相信,連同德福廣場寫字樓轉商場項目,將為集團帶來更多經常性收益。另港鐵在深圳發展的地鐵上蓋項目,亦會有小型的商業設施,會歸港鐵管理。
在物業發展方面,繼較早前批出日出康城第6、7期和元朗站地皮招標後,鄧智輝進一步表示,公司計劃於未來6至7個月,推出將軍澳日出康城上蓋其中二至三期項目招標,估計可以新增4300個單位供應。
緻藍天全售 發展收益大增10倍
羅卓堅表示,這並非港鐵的經常性收益。在上半年度公司在出售日出康城「緻藍天」全數售出1648個單位後入帳,令物業發展收益大增10.38倍至23.11億元後,下半年未有安排大型項目發售,主要會銷售過往的樓盤貨尾特色單位及「緻藍天」的車位為主。
156 :
greatsoup38(830)@2015-09-01 13:09:0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901/news/ec_ecj1.htm
【明報專訊】雖然中港股市動盪,不過,港鐵(0066)對該公司在內地首個住宅項目、深圳龍華線車廠一期「天頌」仍然信心十足,該盤將於短期內發售最新一批802個單位,每方米售價勢將超過4萬元(人民幣‧下同),較今年4月首批推售時的3.6萬元高出超過一成。
集團內地首個新盤
港鐵物業發展(深圳)總經理梁秉堅表示,天頌共提供1698個單位,首批單位於今年4月發售,當時每平米售價約為3.6萬元,以最細面積約80方米計,入場費約300萬元,而迄今項目已推出的708個高座單位,已售出超過700伙,當中超過一成為本港買家。另有部分低密度住宅,其中最貴一伙為面積250方米的洋房,售價約2500萬元,每方米售價即約10萬元。
梁氏又指,集團將視乎情,於9、10月推出該盤其餘802伙高座單位,面積由80方米起。
加推涉802伙 料350萬起
雖然梁秉堅未有透露項目的意向價,僅表示同區近月開售之新盤,每方米售價已達4.35至4.7萬元,集團將會以此作參考,但被問到新一批單位入場費時,他就稱,若以每方呎4萬多元計,料入場費將在350萬元水平。
而對於近期中港股市動盪,加上人民幣貶值,會否影響內地樓盤銷情,他則指出,現時市場上的部分樓盤銷情的確轉慢,但樓價卻未見下跌,相信只是周期性問題,因同區樓價於過去一年多已由每方呎約2.5萬元升至目前超過4萬元,買家需要時間接受,故認為不是受到股市等因素直接影響,加上深圳住宅始終是求過於供,相信短期波動不會影響樓市基礎。
明報記者 林尚民
157 :
greatsoup38(830)@2015-12-04 02:32:3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203/news/ec_ecd1.htm
【明報專訊】標準普爾昨日發公告稱,針對港鐵計劃派發特別息,將增加公司負債比率,並削弱公司的個體信用狀評級(SACP),惟不會即刻對發債人信用評級(ICR)產生影響。
暫不下降信用評級
標普表示,港鐵自身評級暫時未受影響,主要是因其長期以來「幾乎確定」會於財務狀出現壓力時收到政府「超常支持」(extraordinary support),故其ICR將與港府穩定的主權評級保持一致。但若扣除政府支持,港鐵SACP將從「aa-」降為「a+」。政府保留追究港鐵超支的權利,亦被標普視為兩者關聯潛在弱化的體現。
報告續稱,港鐵所需支付特別息相當於公司截至2015年6月30日至的債務總額(gross debt),並將影響其負債率至2017年。由於港鐵將分兩期派息,標普認為,伴隨預期2017年觀塘線延伸段與南港島線的完工,公司資本開支與槓桿水平均將達到頂峰。此外,若包括沙中線等在內的其他工程因出現執行風險而延期或超支,公司的財務表現亦將受到負面影響。
港鐵地產項目利潤明後年料下跌
對於港鐵的地產項目,標普認為,相較2014年42億利潤,2016年至2017年該項數據會出現「顯著下跌」,同時影響公司現金流負債比率,直至2018年受益低資本開支與地產項目貢獻再度提升,情況才會有所好轉。
158 :
greatsoup38(830)@2015-12-06 02:12:57派4.4
159 :
greatsoup38(830)@2015-12-20 11:17:0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220/news/ea_eae1.htm
港鐵有意加強投資澳洲
2015年12月20日
【明報專訊】近年不斷在海外參與鐵路營運項目的港鐵(0066),擬在澳洲物色更多發展機會。據《澳洲悉尼晨報》引述港鐵行政總裁梁國權表示,該集團有意加強在澳洲投資,留意在悉尼及墨爾本等大城市鐵路營運,以至鄰近或上蓋的樓盤項目。
已營運墨爾本地鐵
港鐵近年在中國、英國、澳洲及瑞典均涉足競投鐵路營運權,在澳洲方面更已經投得悉尼西北鐵路線,並且正營運墨爾本地鐵。梁國權接受《澳洲悉尼晨報》時稱,澳洲對港鐵來說是重要的市場,並有意繼續在當地發展。澳洲新南威爾士省長貝爾德及交通部長康斯坦斯,更與港鐵彼此互訪。
據報道,港鐵擬在悉尼競投往來悉尼港、市中心及Bankstown支線新合約。梁國權稱,若要在澳洲採用中港已行的鐵路加地產模式,將不會如香港般向高空發展,而是開放地考慮有關城市需求而定。
160 :
GS(14)@2016-01-18 21:06:482016-01-13 HJ
港鐵派特息 睇立會面色
香港鐵路(00066)關於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與政府的協議,將於2月1日提交成員大會由獨立股東批准,隨後等待立法會批准政府履行額外承擔,協議的先決條件才算達致。
協議規定,政府對高鐵項目的造價承擔,由原來的650億元,增加至844.2億元,已撥款650億元,仍需再付194.2億元。另外,港鐵將派發特別股息257.6億元(相當於每股4.4元,分兩期每期2.2元),財政司司長法團佔港鐵股權75.7%,應佔195.1億元,其餘62.5億元由其他股東分享。該特別股息須由股東批准,因政府屬關連人士而放棄投票,因而議案只由獨立股東批准。
恐遭拉布或被否決
獨立股東批准派發特別股息,以及立法會批准撥款,是互為條件,任何一方不作批准,協議條件均未能達致市場的形勢,是對政府可能再撥款高鐵有意見,立法會可能出現「拉布」,甚至否決,港鐵派發特別息予政府,且足夠對高鐵增加撥款,將可減少拉布的理由。因派特別息主要為對高鐵增加撥款,故派特息主要是獲得立法會批准撥款,缺一不可。
港鐵派息予政府,政府撥款高鐵,是折衷的安排,旨在緩和反對聲音,但視作「財技安排」,矛頭指向港鐵,但畢竟建議派特息,作為獨立股東,特別是小股東,對特息看重,市場雖有不同意見,港鐵股價已為此而上升。
協議不限於政府的承擔及派特息,亦設高鐵造價上限844.2億元,若超過此數,由港鐵承擔(不包括若干協定的額外費用),港鐵管理高鐵的管理費用則增至63.4億元,而政府保留對港鐵超支的責任(如有)提交仲裁的權利,但仲裁只在高鐵通車後才展開。
獨立股東對協議的批准,應注意造價上限844.2億元是否足夠,因超支由港鐵承擔,上限為66.9億元,但須取得獨立股東批准。其次考慮的是派特息對港鐵財務的影響。財務顧問委聘獨立專家對造價進行獨立審閱後,相信毋須對造價進一步修訂,主要理由是考慮隧道工程現已完成,這是施工過程遇到意外地質問題及不可預見的困難。
至於特息問題,已提供若干參考數據,認為獨立董事委員會應建議獨立股東投票贊成,亦建議獨立股東投票贊成決議以批准該項協議。
假若協議未獲批准,高鐵工程暫停,將額外支付48億元,以維持地盤未完成工程及相關索償。若工程因此停工,日後重新招標可能需時兩年以上,期間地盤的保護以及勞工物料價格上揚,額外支出會達330億元。又假若就此放棄高鐵,則過去造價650億元將會白費,政府還要完成若干工程,以確保安全,費用不少於106億元,即全部損失756億元。
因此,政府必須於3月通知港鐵工程是否獲得撥款而繼續進行,過去工程撥款650億元預計於6月用罄。
基金憂長遠財務狀況
關於特別股息,港鐵計劃借貸分派,於2016年下半年及2017年下半年各派每股2.2元,該特息將不影響正常股息派發。於去年6月底,港鐵債務淨額152.38億元,淨債務權益比為9.1%,若完成派特息,債務淨額將增至410億元,淨債務權益比為29%。香港基建的淨債務比平均為73.3%,亞洲地鐵同業為86.4%。
三家評級機構對港股借貸評級維持不變,財務顧問認為具備足夠儲備以支付特息,且不妨礙正常股息的循序漸進政策。假若2013年已派特息,則2014年每股盈利將由1.99元降至1.86元,降幅為6.5%。
港鐵有以股代息的慣例,但特息不設以股代息,相信日後的正常股息仍有以股代息安排。政府每年收取正常股息46億元以上,其決定可以對港鐵的財務狀況有所影響。
在小股東的投資立場,預期贊成派發特息,若干獨立股東(包括基金)可能考慮問題較多,包括財務狀況、未來業績及協議未獲批准的影響等,取態似不明朗,但以協議公布後股價向上而論,可能偏向於贊成。不過,儘管獨立股東批准協議,但待立法會批准,這是最不明確的因素。作為小股東而長期投資者,應希望協議順利批准,先行投票通過,至於協議最終能否批准,已非小股東可以控制。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港鐵派特息 睇立會面色
161 :
GS(14)@2016-01-20 18:54:0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20/news/ec_eck1.htm
港鐵高鐵封頂方案 投票代理機構籲支持
2016年1月20日
【明報專訊】投票代理機構Instituional Shareholder Services(ISS)發表報告,建讓股東對港鐵(0066)提出的高鐵封頂及派息方案,投「贊成」票。連同較早前Glass Lewis的建議投「贊成」票,兩大專業投票代理機構均對港鐵的動議大開「綠燈」。
ISS表示,港鐵的建議有助旅客更容易往返中國,長遠有助增加香港的競爭力,派息建議更有助股東取得巨額特別息回報,高鐵業務亦與港鐵現行主業一致,因此建議股東投贊成票。反之若然港鐵的動議被否決,恐參與高鐵各方需要彌補巨額成本,例如要向建築商支付終止合約賠償,甚至要因為延遲興建計劃而需支付更多費用。
162 :
greatsoup38(830)@2016-02-01 16:16:55高鐵表決
163 :
greatsoup38(830)@2016-02-02 00:05:37ok
164 :
qt(2571)@2016-02-20 11:36:54http://cn.reuters.com/article/idCNL3S15V395
路透基點:港鐵闊別聯貸市場近10年後返回,尋求150億港元貸款--TRLPC
路透香港2月16日-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報導,消息人士稱,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再度涉足銀團貸款市場,尋求150億港元(19億美元)、期限約為九年的雙檔貸款。
中銀香港、三菱東京日聯銀行、匯豐、以及瑞穗銀行為牽頭行兼簿記行,週二發起了這筆子彈式貸款。 該貸款由金額相等的兩部分構成,三年期定期貸款和五年期循環貸款,利率分別較Hibor加碼54個和64個基點。
銀行受邀以三個層次參加三年期定期貸款和五年期循環貸款,承貸15億港元或更多的銀行可獲得牽頭行頭銜,綜合收益分別為63個和73個基點,前端費是27個和45個基點; 承貸7.5億至14億港元的銀行獲得主辦行頭銜,綜合收益分別是62個和72個基點,前端費是24個和40個基點;承貸3億至7.4億港元的銀行獲得安排行頭銜,綜合收益分別是61個和71個基點,前端費是21個和35個基點。
所得資金做企業一般運營之用。 銀行回复截止期為3月15日。
港鐵前次涉足該市場是在2007年10月,當時尋求的是100億港元的雙檔貸款,該貸款由三年期定期貸款以及五年期循環貸款組成。 在三年期定期貸款中,利率較Hibor加碼10個基點,最高綜合收益14個基點。 在五年期循環貸款中,利率較Hibor加碼15個基點,最高綜合收益18個基點。 該貸款有15家合作安排行: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三菱東京日聯銀行(額度代理行)、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法國巴黎銀行(簿記行)、Calyon、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花旗銀行(簿記行)、富通銀行、恆生銀行(文件準備行)、匯豐(簿記行)、荷蘭安智銀行、瑞穗銀行、荷蘭合作銀行、渣打銀行(簿記行)以及三井住友銀行。
標普和穆迪對港鐵的評級分別為AAA和Aa1。 (完)
165 :
GS(14)@2016-02-21 22:29:18都應該借的
166 :
GS(14)@2016-03-11 17:26:13盈利降4%,至110億,輕債
167 :
Louis(1212)@2016-03-14 12:30:05為香港高鐵助慶:
港鐵變香港最大地產商, 料業績三級跳!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314/19528108
港鐵盈利倒退是因去年能入賬的物業發展項目只有日出康城第3期的緻藍天,去年因特區政府急着增加房屋供應,港鐵一口氣推出日出康城的第6、7、8、9期項目招標;再加上天榮站項目,將提供約8,000個住宅單位,總樓面面績約55萬平方米,數年之後,這些項目入賬,利潤可觀。還有,港鐵在深圳也有物業發展,去年深圳樓價大漲,港鐵適逢其盛亦賺了大錢。
特區政府急於推出土地供應,今年港鐵一定會推出更多的土地招標,現在港鐵已經搖身一變成為香港最大的地產商。香港的鐵路基建也不會停止於現階段,今年,特首施政報告已預告將有6條新的地鐵線,總長度34.8公里,港鐵也將增加大量的車站上蓋土地的發展權,長期成為香港最大的地產商。當然我們不要忘記港鐵正常鐵路運輸業務,客運量、廣告的收入都穩定的增長。
168 :
greatsoup38(830)@2016-03-15 12:12:57港鐵那個物業好似賣晒
169 :
GS(14)@2016-03-23 15:41:362016-03-17 HJ
港鐵寧長勿短 派特息已反映
香港鐵路(00066)上周公布業績, 湊巧立法會通過高鐵追加撥款,港鐵的派發特別股息生效,將於今年及明年每股派發2.2元,股價造好,而大行評價毀多於譽。
港鐵去年總盈利129.94億元,較上年的156.06億元減少16.7%,於扣除投資物業公平值增加21億元後,核心盈利為108.94億元,較上年減少6.77億元(5.85%),每股核心盈利1.87元,已派中期息每股0.25元,將派末期息0.81元,全年股息1.06元,稍高於上年的1.05元,股息比率由52.6%,升至56.8%。首年的特別股息2.2元將於下半年派發,另行公布日期,正常股息可選擇以股代息,特別股息只能收取現金。
核心盈利包括基本業務盈利為85.65億元,上升6.7%,另有物業發展利潤23.29億元,則跌34.3%,反映期內銷售物業較少,只有日出康城第三期及上年積存單位,上年度包括較大型的西九柯士甸站物業。港鐵是將地盤批予發展商,但可分享若干利潤以及參與投資。物業發展利潤多少,視乎物業完成期與售樓進度而定。港鐵已預言今年除出售物業存貨後,本港的物業發展將無新項目完成。另一方面,於深圳龍華線車廠一期的天頌項目,面積20.6萬方米,已預售96%,將於今年完成入賬,可望帶來相當利潤。
港鐵的主要收入為客運收入獲EBIT 24.93億元,車站商務EBIT 42.3億元,香港物業及管理EBIT 36.5億元。香港以外鐵路、物業租賃及管理EBIT 6.33億元。港鐵的鐵路及巴士乘客量19.38億人次, 增1.8%,去年中港鐵票價調升4.3%,但推出優惠,收入雖增4.27%,而EBIT則跌8%,反而車站商務的EBIT增長7.7%,為各類之冠,物業租賃及管理亦增6.5%。以收入計,客運是首要,以EBIT計,則次於車站商務及物業租賃,但港鐵是主業, 仍在發展中,且參與中國及海外的地鐵營運。
於香港,去年開通港島西延線,仍在興建中包括南港島線(東段)、觀塘延線及沙中線,高鐵香港段則為委託項目。於中國,已參與北京地鐵三個項目,深圳及杭州各一個項目,亦獲英國及瑞典地鐵若干專營權。
去年完成的入賬物業為日出康城第三期,這是港鐵近年主要批出的項目,於2014年至今,已連續批出第四期至第十期,即共有七期已批出,將於未來數年完成。
此外,亦已批出大圍站及天榮站上蓋,而待批出的項目,還有黃竹坑站及何文田站,已批出及待批項目可完成樓面面積約2000萬方呎,這是港鐵的潛力。
港鐵去年底淨負債權益比率11.3%,是較低水平,因派發特別股息,比率將會提升,但分兩年分派,比率的明顯上升將反映於2017年的資產負債表,因借貸使財務支出增加,對2017及2018年兩年業績影響較大,而未來兩年的售樓收入仍未確定,暫不宜估計對業績的影響,以港鐵的基礎,負債比率提升將無礙財務狀況。
港鐵的前景,固然是各線路的發展, 以及持續的售樓收益,經濟平平,無疑對任何行業均有影響,相信對港鐵的客運影響有限。車站商務是零售租金收入,整體零售疲弱,這些商務亦受影響,是程度問題,較高級的圓方商務可能影響較大,去年商務租金平均上升12%(前年升13%),今年升幅將受限制,而樓市的可能變動,同樣是隱憂。去年不計物業發展利潤上升6.7%。
高鐵超支存風險
特別股息是中短期的利好因素,且不論業績,今明兩年總股息應在3.27元或以上,以股價38.35元計,息率8.5%, 而且持續兩年,當然,2018年將恢復正常,以股價除特別股息4.4元計為33.95元,屆時正常股息可能是1.08元(按起碼每年加息1仙計),息率3.18%,股價的變動,看當時市場利率而定。
至於利淡因素,可能是租金收入未能上升或售樓利潤受阻。存在的風險是, 高鐵可能超支的責任,港鐵認為可以達標,而風險仍未能完全排除,這是審慎之計,觀點是見仁見智。
作為短線,股價仍可能獲特別股息支持,但相信已反映於股價,如有升幅也受限制,可候機獲利,如已持有作長線投資的,仍可繼續持有,畢竟偶有的反覆可以接受,長遠而言,港鐵應是穩健的投資,這是香港的主要公共交通業,市場佔有率48.5%,亦是政府以外最大地主,持有物業投資組合及待發展物業龐大。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港鐵寧長勿短 派特息已反映
170 :
Louis(1212)@2016-03-29 19:50:35鐵6月加票價2.7%, 每年多賺4億。
持有港鐵股票算唔算對沖左加幅?
http://forum8.hkgolden.com/view.aspx?type=CA&message=6315611
171 :
Louis(1212)@2016-03-29 23:19:54港鐵信號系統升級 最密95秒一班 列車安全距離為6.25米
http://forum8.hkgolden.com/view.aspx?type=CA&message=6316027
172 :
greatsoup38(830)@2016-03-30 02:27:43快成咁,都爆爆地
173 :
qt(2571)@2016-06-12 12:31:17http://cn.reuters.com/article/idCNL4S18Y2XF
路透基點:港鐵雙檔貸款規模調高至250億港元--TRLPC
路透香港6月6日-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報導,消息人士稱,香港鐵路公司雙檔貸款在一般銀團階段吸引17家銀行參與後,將規模從初始150億港元上調至250億港元(32億美元)。
這項貸款為到期一次性償還貸款,中銀香港、三菱UFJ金融集團、匯豐和瑞穗銀行擔任牽頭行兼簿記行(MLAB)。 貸款等額分為A部分三年期定期貸款和B部分五年期循環貸。
A、B部分貸款利率分別較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加碼54和64個基點。
定期貸款及循環貸款的最高綜合收益分別為63和73個基點,前端費分別為27和45個基點。
港鐵獲標普/穆迪給予AAA/Aa1的評級。 (完)
174 :
greatsoup38(830)@2016-06-12 18:45:01個spread 真是好低
175 :
greatsoup38(830)@2016-07-05 02:50:02http://www.hk01.com/%E7%B6%93%E6 ... 1%E5%8E%9F%E5%9B%A0
根據《彭博》的最新報道,港鐵(0066)正尋求一筆150億元的9年期銀團貸款,作為一般營運資金,另有部分用作派息。
港鐵於2月1日獲獨立股東表決通過高鐵超支封頂及派特別息方案,雖然仍有待財委會通過撥款,已傳出向外舉債,獨立股評人、股壇「長毛」David Webb表示,對消息一點也不出奇,直言港鐵多年前便應該這樣做,「作為公用股,港鐵持有太多現金,遠多於營運及業務發展所需,參考中電(0002)、港燈(2638)及新加坡鐵路SMRT的例子,公司的負債水平偏低,可以再大大提高」。截至去年6月底,港鐵淨負債權益比率為9.1%。
問及借錢派息給股東,何不保留「彈藥」作日後發展,David Webb解釋,此舉最終可提升股東回報率,股東亦可利用分派的股息作其他更佳用途,「舉例講,公司的股東權益是100元,一年賺20元,股本回報率是20%;但如果股東只出資50元,再向外舉債50元,同樣賺20元,回報率即時提升!相反,持有太多現金,只賺取利息,不如派還給股東!」他續稱,港鐵的財政狀況健康,借貸成本不會很高。據消息人士稱,港鐵本筆銀團貸款的利率,分別為港元同業拆息(Hibor)加54點子加64點子。
David Web稱港鐵可以去盡一些,派息應由現時建議的每股4.4元,大增至11元方合理。
截至中午收市,港鐵股價收報35.65元,下跌近1%。
176 :
GS(14)@2016-08-10 14:29:14盈利降26%,至50億,輕債
177 :
GS(14)@2016-08-22 02:44:492016-08-18 HJ
港鐵回報佳屬長線優選
港鐵(00066)於公布派發特別股息後,股價上升近30%,表現超乎所派特息4.4元,惟在中期業績公布後轉軟,大行對其評價稍為降低。
港鐵特息分2年分派,今明兩年均為2.2元,是促成股價上升的原因,但2年後將會如何,肯定息率大降,以股價42元計,今年息率是7.76%(正常股息1.06元加特息2.2元),明年息率亦不低於7.76%,今年特息已派發,明年特息待明年7月派發,屆時股價調整至39.8元,但預計2019年的股息率將會急降至2.66%水平。港鐵採取漸進式股息政策,例如2015年股息增加1仙至1.06元,當年盈利(不計物業重估)下跌5.9%,股息比率約57%。
假定2016年至2018年共增加股息4仙,即2018年股息為1.1元,則息率約2.76%;儘管可能較高,但相信仍遠低於7.76%。當然,息率並非決定股價的唯一因素,仍有業績及前景影響。
不計物業重估,港鐵上半年基本業務盈利50.73億元,按年下跌25.7%,其中經常性業務盈利48.66億元,增長7.8%,物業發展利潤2.07億元,按年下跌21.04億元或91%。經常性業務為物業發展以外的業務,包括客運及相關服務,車站商務、物業租賃及管理三項為經常性主要收入,提供息稅前盈利57.41億元,按年增長5.6%。此外,亦於中國內地、英國、瑞典及澳洲等地參與鐵路及物業經營,貢獻6.33億元,減少19%。
車站商務盈利不俗
港鐵的港島線西延項目於去年3月開始啟用,去年底路線總長度220.9公里,車卡數目為2106卡,車站商店數目1362間,車站內廣告點數目21790個,車廂內廣告點23455個,商店零售設施總面積56238平方米,連同電訊服務,車站商務的息稅前盈利21.21億元,為各類盈利之冠。客運收入雖達86.17億元,而利潤貢獻僅為16.31億元,是營運開支及折舊及攤銷所影響。
香港物業租賃及管理的貢獻,僅次於車站商務,利潤貢獻19.89億元,來自物業總面積266970平方米,包括零售物業212301平方米為主,而管理住宅96000個及商場面積逾76萬平方米。
鐵路項目的發展,在建中項目包括觀塘線延線、南港島線東段、沙中線及高鐵香港段(委託管理),其中觀塘線延線(黃埔站及何文田站)將於10月開通,南港島線東段2017年開通,高鐵香港段2018年第三季完成,只提供管理,沙中線也是委託協議,但完成期仍待訂定。政府已提出15年分階段推展7個鐵路新項目,並優先發展屯門南延線、北環線(古洞站)及東九龍線。
於內地的鐵路投資,包括北京4號線、大興線及14號線,大部分已通車,並已訂立16號線合營協議。深圳4號線是合資經營,早已開通。合營的杭州1號線已開通,已入標5號線,快將公布。於深圳獨資發展龍華線車廠一期的天頌物業,面積20.6萬平方米已售出,明年入賬;聯營發展的天津寫字樓,因工程複雜正與政府磋商。
本港物業於2016年並無完成發展,利潤只來自小量存貨,但已批出多個物業發展項目,涉及發展面積109.7萬平方米,將於未來數年完成,港鐵將獲若干分成,部分亦作出投資。目前待批出的三個項目,可建成面積約85萬平方米。
研小蠔灣車廠起樓
此外,正研究大嶼山小蠔灣車廠上蓋及油塘通風大樓上興建14000個單位及500個單位的可行性。至於投資物業,已在發展商場組合12萬平方米中,5年內完成,使商場組合增加40%。
目前談論港鐵未來息率,如無意外,2018年起將會大降至3%以下,其股價將由發展所支持,屆時股價可能有所反覆,中線者宜留意2017年除特息後的表現;長期投資者,特別是上市認購的,香港居民的成本價(經送股調整)僅為7.94元,只是股息已收回成本有餘,不計股息,2000年上市至今,累積升幅428%,相當於平均每年複式增長11%,如選擇以股代息,則收穫更豐,現價雖高,仍是長線之選。
#戴兆 #滬港財信通 #公司透視 - 港鐵回報佳屬長線優選
178 :
GS(14)@2016-09-07 22:33:402016-08-18 HJ
港鐵回報佳屬長線優選
港鐵(00066)於公布派發特別股息後,股價上升近30%,表現超乎所派特息4.4元,惟在中期業績公布後轉軟,大行對其評價稍為降低。
港鐵特息分2年分派,今明兩年均為2.2元,是促成股價上升的原因,但2年後將會如何,肯定息率大降,以股價42元計,今年息率是7.76%(正常股息1.06元加特息2.2元),明年息率亦不低於7.76%,今年特息已派發,明年特息待明年7月派發,屆時股價調整至39.8元,但預計2019年的股息率將會急降至2.66%水平。港鐵採取漸進式股息政策,例如2015年股息增加1仙至1.06元,當年盈利(不計物業重估)下跌5.9%,股息比率約57%。
假定2016年至2018年共增加股息4仙,即2018年股息為1.1元,則息率約2.76%;儘管可能較高,但相信仍遠低於7.76%。當然,息率並非決定股價的唯一因素,仍有業績及前景影響。
不計物業重估,港鐵上半年基本業務盈利50.73億元,按年下跌25.7%,其中經常性業務盈利48.66億元,增長7.8%,物業發展利潤2.07億元,按年下跌21.04億元或91%。經常性業務為物業發展以外的業務,包括客運及相關服務,車站商務、物業租賃及管理三項為經常性主要收入,提供息稅前盈利57.41億元,按年增長5.6%。此外,亦於中國內地、英國、瑞典及澳洲等地參與鐵路及物業經營,貢獻6.33億元,減少19%。
車站商務盈利不俗
港鐵的港島線西延項目於去年3月開始啟用,去年底路線總長度220.9公里,車卡數目為2106卡,車站商店數目1362間,車站內廣告點數目21790個,車廂內廣告點23455個,商店零售設施總面積56238平方米,連同電訊服務,車站商務的息稅前盈利21.21億元,為各類盈利之冠。客運收入雖達86.17億元,而利潤貢獻僅為16.31億元,是營運開支及折舊及攤銷所影響。
香港物業租賃及管理的貢獻,僅次於車站商務,利潤貢獻19.89億元,來自物業總面積266970平方米,包括零售物業212301平方米為主,而管理住宅96000個及商場面積逾76萬平方米。
鐵路項目的發展,在建中項目包括觀塘線延線、南港島線東段、沙中線及高鐵香港段(委託管理),其中觀塘線延線(黃埔站及何文田站)將於10月開通,南港島線東段2017年開通,高鐵香港段2018年第三季完成,只提供管理,沙中線也是委託協議,但完成期仍待訂定。政府已提出15年分階段推展7個鐵路新項目,並優先發展屯門南延線、北環線(古洞站)及東九龍線。
於內地的鐵路投資,包括北京4號線、大興線及14號線,大部分已通車,並已訂立16號線合營協議。深圳4號線是合資經營,早已開通。合營的杭州1號線已開通,已入標5號線,快將公布。於深圳獨資發展龍華線車廠一期的天頌物業,面積20.6萬平方米已售出,明年入賬;聯營發展的天津寫字樓,因工程複雜正與政府磋商。
本港物業於2016年並無完成發展,利潤只來自小量存貨,但已批出多個物業發展項目,涉及發展面積109.7萬平方米,將於未來數年完成,港鐵將獲若干分成,部分亦作出投資。目前待批出的三個項目,可建成面積約85萬平方米。
研小蠔灣車廠起樓
此外,正研究大嶼山小蠔灣車廠上蓋及油塘通風大樓上興建14000個單位及500個單位的可行性。至於投資物業,已在發展商場組合12萬平方米中,5年內完成,使商場組合增加40%。
目前談論港鐵未來息率,如無意外,2018年起將會大降至3%以下,其股價將由發展所支持,屆時股價可能有所反覆,中線者宜留意2017年除特息後的表現;長期投資者,特別是上市認購的,香港居民的成本價(經送股調整)僅為7.94元,只是股息已收回成本有餘,不計股息,2000年上市至今,累積升幅428%,相當於平均每年複式增長11%,如選擇以股代息,則收穫更豐,現價雖高,仍是長線之選。
#戴兆 #滬港財信通 #公司透視 - 港鐵回報佳屬長線優選
179 :
qt(2571)@2016-10-22 22:11:01http://cn.reuters.com/article/id ... feedName=stocksNews
路透基點:香港鐵路公司250億港元貸款中有部分在二級市場待售--TRLPC
路透香港10月18日-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報導,消息人士稱,香港鐵路公司今年6月簽約的250億港元貸款中,有1-2億港元(1,300-2,600萬美元)貸款以面值在二級市場待售。
250億港元貸款等額分為A部分三年期定期貸款和B部分五年期循環貸款。 A、B部分貸款利率分別較香港銀行同業拆息(Hibor)加碼54和64個基點。
中銀香港、三菱UFJ金融集團、匯豐和瑞穗銀行擔任牽頭行兼簿記行(
MLAB)。 在一般銀團階段吸引17家銀行參與後,貸款規模從初始150億港元上調至250億港元。
標準普爾/穆迪對香港鐵路公司的評級為AAA/Aa1。 (完)
180 :
GS(14)@2016-10-22 22:44:23http://cn.reuters.com/article/id ... &feedName=cnMktNews
路透香港10月18日 - 汤森路透旗下基点报导,消息人士称,香港铁
路公司今年6月签约的250亿港元贷款中,有1-2亿港元(1,300-2,600万美
元)贷款以面值在二级市场待售。
250亿港元贷款等额分为A部分三年期定期贷款和B部分五年期循环贷
款。A、B部分贷款利率分别较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加码54和64个基
点。
中银香港、三菱UFJ金融集团、汇丰和瑞穗银行担任牵头行兼簿记行(
MLAB)。在一般银团阶段吸引17家银行参与后,贷款规模从初始150亿港元
上调至250亿港元。
标准普尔/穆迪对香港铁路公司的评级为AAA/Aa1。(完)
181 :
GS(14)@2017-03-09 14:43:46盈利降8%,至98億,債一般
182 :
GS(14)@2017-03-21 18:33:15內幕消息
檢討票價調整機制
183 :
GS(14)@2017-08-11 10:40:43盈利增16%,至58億,輕債
184 :
GS(14)@2017-10-08 14:45:08盈利增22.5%,至49億,輕債
185 :
GS(14)@2017-12-06 01:05:36茲提述本公司於 2015 年 8 月 13 日、2016 年 3 月 11 日、2016 年 8 月 9 日、2017 年 3 月 7 日及
2017 年 8 月 10 日刊發的財務業績公告,當中提及本公司正進行一項有關沙中綫項目主要建造工
程的評估。本公司之前已表示︰
(i) 本公司認為其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府」)於 2012 年 5 月 29 日就沙田至中環綫簽
訂有關建造及投入服務的委託協議(「沙中綫委託協議」)的造價估算將需要顯著上調;
(ii) 本公司已知會政府,本公司會進行一項詳細的評估,以評估沙中綫委託協議下沙中綫項
目的造價估算(「評估」);及
(iii) 評估於 2017 年下半年方會完成,之後本公司會正式向政府匯報評估結果。
本公司現已完成是次評估並已於今天向政府匯報,指出本公司現時估計沙中綫委託協議下的沙中
綫項目總成本將由 708.27 億港元增加 165.01 億港元(「額外款項」)至 873.28 億港元(包括備
用資金及因應本公司可能上調的項目管理費而需要支付予本公司的款項)。
本公司已知會政府是次評估是基於(i)截至今日可得的資料並考慮到與建造及其他與項目相關的持
續挑戰;(ii)若干假設,包括分別以 2019 年中及 2021 年作為「東西走廊」及「南北走廊」的目標
完工時間;(iii)適時的資金安排;(iv)各方合作;及(v)取得政府的若干批准。
186 :
GS(14)@2018-03-08 19:10:15盈利增11%,至104億,輕債
187 :
GS(14)@2018-08-08 06:05:22big wok
188 :
GS(14)@2018-08-08 06:07:11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基於管理賬目,與去年同期淨利潤相
比,預期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八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將錄得淨虧損約55,000,000
港元。
189 :
GS(14)@2018-08-12 23:37:26盈利降2成,至46億,輕債
190 :
GS(14)@2018-08-26 16:39:33補120億地價
191 :
GS(14)@2019-03-08 01:26:00盈利增8%,至103億,輕債
192 :
Louis(1212)@2019-03-26 22:57:28現在可以放心訓身買地鐵66.HK, 六六無窮, 最近連過數關,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大笑]
沙中線報告:紅磡站結構安全毋須重建或加固
https://www2.hkej.com/instantnew ... 6%E5%8A%A0%E5%9B%BA
佩服張老師真知灼見!
猜測一下地鐵沙中線最後如何收科?
https://dpzblog.wordpress.com/2019/03/11/%E9%9B%9C%E8%AB%87-1-39/
像這樣大規模的工程,祇要用料合規格,施工程序正確,局部有小小瑕疵,不會影響整個工程的堅固性。
現在新聞很多,一般市民其實不懂專業,聽到了就很驚。說起來公眾應有知情權,可是公眾不是專家,徒然引起驚慌,對解決問題有什麼幫助?
所以我是同意馬時亨的立場的,這些問題應交給專家和政府去做,每天發出消息影響很壞,反而妨礙專家工作。讓沙中線盡快啟用,現在已完工了85-95%,拖住那裡虛耗的費用龐大。
193 :
GS(14)@2019-03-28 00:37:09地鐵霸權永不倒
194 :
Louis(1212)@2019-04-06 23:17:02相當有趣!
【Emily Online】馬時亨:港鐵40年只加價4倍 樓價升咗50至100倍 食飯升咗30倍
https://news.mingpao.com/ins/%E6 ... E%E5%8D%81%E5%80%8D
馬時亨到今年中就會卸任港鐵主席,過去一年港鐵發生唔少風波,馬時亨都有唔少負面新聞,佢今日(6日)最後一次以主席身分出席一年一度嘅傳媒聚會,其間仲大吐苦水。佢話自己好多怨氣,例如「OK論」原本係講緊高鐵,但畀人「移花接木」用咗喺沙中線,又提番早排港鐵荃灣線撞車之後,佢明明係去北京開會,又畀人「屈」,話佢去上海打golf。
相關新聞:馬時亨:我哋話你知OK,就得㗎啦
https://news.mingpao.com/ins/%E6 ... 1%E8%A7%A3%E9%87%8B
不過馬時亨之後得到傳媒老行尊指點,話「你咁耐,都未慣?」佢就開始就對負面新聞一笑置之,仲話自己唔會亂咁告傳媒,「告你哋?嘥錢又傷身,唔告!」
港鐵今年通車40周年,馬時亨話,香港呢40年嚟由「爭氣之都」變咗做「怨氣之都」,佢話,自己46年前大學畢業出嚟做嘢,當年人工1600蚊,喺中環食一碟碟頭飯1蚊,市區樓呎價200蚊。到咗今時今日,樓價升咗50至100倍,食飯升咗30倍,但大學畢業生人工淨係升咗10倍左右,難怪咁多怨氣。
跟住佢話鋒一轉,又為港鐵抱不平,話港鐵咁多年嚟,加價幅度其實落後於食同住,地鐵喺1979年通車時,觀塘到九龍灣票價1蚊,而家4個半(編按:成人八達通票價實為4.6元);觀塘去石峽尾當年2蚊,而家8個半,加幅係4倍左右,跑輸食、住嘅通脹,但有咁多人鬧港鐵加價,「因為係政府嘅公司,如果唔係,大家一定覺得平」。
另外,港鐵前車務營運總管兼「吉祥物」李聖基(基哥)舊年退休,基哥今日交咗棒畀新吉祥物,就係以市區列車為造型嘅「鐵仔」,嚟緊大家應該會喺港鐵站見到佢嘅身影。
[基金股][恒生香港35][恆生指數]太古A(0019)、太古B(0087)(關係:太古地產、0044、0753、0293)
1 :
GS(14)@2011-03-12 15:37:04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7124
太古新聞區
2 :
GS(14)@2011-03-12 15:37:25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10122_C.pdf
好靠國泰及重估
3 :
GS(14)@2011-06-28 22:55:07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 ... 6d84989291373a982ac
坡佬買呵,220億算吾算好價,單睇06年中信泰富賣50%又一城比太古值61億,
淨係個條數都賺50億,自己持有個部份成本約46億,估計賺64億,加埋114億,相當和味,
申算每呎成約18400元!!
4 :
GS(14)@2011-06-28 22:55:28(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本報獲悉,一家大型新加坡基金正「吼準」太古旗下的又一城商場,出價高逾二百二十億元洽購,雙方正在積極商討中,不排除短期內有突破性進展。若交易落實,將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大宗物業買賣。
傳楓樹產業提購
消息人士透露,該新加坡基金為「新加坡楓樹產業基金」。這家基金過往多年主要以工廈為收購目標,近年旗下不少項目回報都高逾十厘,租金收益豐厚,累積了大量資金,正在尋找出路,因此見中介人推介這大型商場,一拍即合。雖然,太古地產沒有將旗下九龍塘又一城商場放盤,惟一家積極向外拓展的新加坡基金,在中介人穿針引綫下,正積極洽購該商場。以該商場總樓面一百二十萬八千七百五十四方呎、洽購價逾二百二十億元計算,平均呎價約一萬八千二百元,該商場每月租金逾一億元計算,回報逾五厘五水平。
本報就上述消息向太古查詢,發言人表示,集團不會對市場消息作出任何評論。
業界人士指出,時下一般投資物業回報只有三厘水平,以此比較,上述商場預期回報約遠較市場水平高,不過,考慮到商場涉及管理開支,加上該宗交易銀碼巨大,非一般買家可以承擔的,加上作為長綫投資角度而言,洽購價亦屬於合理水平。太古地產曾於○六年一月,向中信泰富購入該商場另一半權益(當年該商場由太古及中信泰富各持有五成業權),當時作價六十一億八千萬元。
消息人士指出,該基金看中這個商場,皆因如此大型商場甚合新加坡資金口味,由於新加坡傳統街道店鋪很少,零售消費都集中在大型商場內,他們對於商場包裝及營運亦有心得,所以當基金尋找大型投資項目時,見到又一城商場即甚表滿意。
據了解,太古亦就洽購事宜作正面回應,除了多次接觸對方,並積極就細節考慮當中。若然該交易落實,將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大宗物業交易,牽涉銀碼之大,更超過賣地場上的「百億地王」。
買賣雙方多次商討
地產界人士指,太古旗下有多個核心區「橋頭堡」,相對而言,又一城商場地位沒有這般重要,在買家出動銀彈政策下打動太古出售不足為奇。太古旗下包括港島東太古坊甲廈群、太古城中心及商廈項目,是港島東太古「王國」。另有金鐘太古廣場商場、甲廈項目及三家五星級酒店等,這個金鐘大型「王國」目前正在向灣仔區擴展,旗下前大生商業大廈項目正重建中,相比以下,又一城商場面積只有一百二十多萬呎,規模未及其他大型項目。
另外,太古近年正積極向內地拓展,市場普遍預期,內地會逐漸出現極具發展投資價值的項目,故此,發展商都願意套現更多資金,伺機吸納內地更多「筍貨」。本報地產組
5.5% return (i.e. 18x PE) not a good price
5 :
GS(14)@2011-06-28 22:55:36由 精英大師 » 週二 6月 28日, 2011年 6:04 pm
以220億計,扣哂成本,什費,有3.8%回報已偷笑!!
6 :
GS(14)@2011-06-28 22:55:46由 xdboy » 週二 6月 28日, 2011年 7:19 pm
旁邊係大學s
人流勁 又多年青人洗錢
咁正 其實應該唔賣先係
太古等錢洗?
7 :
GS(14)@2011-06-28 22:56:13由 殘劍 » 週二 6月 28日, 2011年 10:18 pm
多種解讀,
太古睇舖租見頂?搏幾年後再低價買過?
太古等錢洗?發展其他項目?
要錢填其他氹?(佢地內地有冇地產架,真係唔知)
正字理由比人迫走?(可能性低d )
8 :
GS(14)@2011-06-28 22:56:34由 ochow » 週二 6月 28日, 2011年 10:24 pm
洋行中,以太古的關係最好,所以正字理由比人迫走可能性低
估計都係大陸多野搞
由 bigcrab » 週二 6月 28日, 2011年 10:55 pm
殘劍 寫:
個價 唔算好 唔算差
除非等錢洗
我認為呢個價 太古 唔會賣
9 :
i3640(1387)@2011-06-30 19:50:34呢份料有文有路,果班寫手水準系咪算高?!
28/06/2010 太古買起香港飛機工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628022_C.pdf
湯財兄,請教下:
講到買菜,每次總有一段話菜務顧問撐街坊,撐佢夠疊馬夠力買起成籮菜(P8:APA及匯豐信納太古公司具備充足的可動用財政資源,以應付上述要約獲悉數接納。)。
1/賣菜仔要吾要報料比港膠傻或者衙門?!
劇情發展落去,會有類似呢D橋段:街坊要先張部分買菜錢存入某個指定銀行戶口,張存根比賣菜仔傳比衙門。
仲有系合同到期之前一兩日,條尾數要存埋落果個指定銀行戶口,呢張存根都要傳埋比衙門?!
樓下街市賣蘋果順嫂識好多野,佢話呢家野好似叫履約資金確認手續咁話?!
2/籮菜要擺系一個指定貨倉保管?!批貨要存入中央結算公司到保管?!
呢個世界,吾系吹就得,撐系要講證據。我咁睇,賣菜仔應要報料比港膠傻同埋衙門。
我試下揾,系港膠傻公開資料到,連衙門果邊關於要約收購D表格都望過下,都揾吾到豬絲馬跡。
http://www.sfc.hk/sfc/html/TC/forms/mergers/mergers.html
湯財兄,你點睇呀?!
10 :
GS(14)@2011-06-30 21:44:061. 根據收購及合併守則3,在一定的前提下,是需要報料的
http://www.sfc.hk/sfcRegulatoryH ... eServlet?docno=H622
至於財務能力,守則3也有提及。
11 :
GS(14)@2011-06-30 21:44:353. 確認具備足夠資源
對於有關要約人具備資源以履行有關要約的責任的聲明,執行人員可能會要求有關方面提供支持該項聲明的證據。執行人員亦可能要求要約人提供證據, 證明其有足夠的資源以完成引發有關要約責任的股份購買交易。
財務顧問在根據本規則3.5履行有關確認財政資源的職務時,應遵守最高的謹慎準則,包括進行審慎查證,以令其信納要約人的資源是充裕的。凡財務顧問確認要約人在該項確認作出時和其後將繼續具備資源,如果該顧問在給予該項確認的過程中,以負責任的方式行事,並且已採取所有合理步驟以確保要約人備有該筆現金,則該財務顧問將無須出示該筆現金。
這項確認除了在當代價是以現金形式支付或包括現金成分時須作出外,只要有關代價是由任何其他資產所組成或包括此等資產(要約人擬發行的新證券除外),亦須作出這項確認。
12 :
i3640(1387)@2011-07-02 16:11:2310樓提及
1. 根據收購及合併守則3,在一定的前提下,是需要報料的
http://www.sfc.hk/sfcRegulatoryH ... eServlet?docno=H622
至於財務能力,守則3也有提及。
多謝湯財兄指條明路我行,原來答案系呢疊野度!
一吹雞就要報料!
賣菜仔仲要準備好意向協議書,同意書(徵求受影響股東意見去吾去馬),跟尾就系寄通函,講關於要約盤口條款咯,
3.1-3.3(T3.3-T3.4),系咪咁理解呀??
吾好意思,D籮我copy吾到,D字會變怪獸,好大可能衙門落咗鋼頭。。
至於財力個part,我明白啦!
3.5(3) TC-3.8
衙門有權要賣菜仔報料,佢留一手,只要賣菜仔肯認頭,撐街坊夠力買籮菜就OK,衙門就比佢地過關啦。不過,賣菜仔要將街坊財力料留底,以備知府大人過目就得。
衙門咁睇賣菜仔,吾通每季賣菜仔都會進貢上菜比知府大人嘆。。。
13 :
GS(14)@2011-07-02 18:00:031. 有時這份野是為有怪獸的..無辦法,總之如果有意向要買,就要做全套啦
2. 賣股票要交印花稅啊
14 :
i3640(1387)@2011-07-03 15:08:0413樓提及
1. 有時這份野是為有怪獸的..無辦法,總之如果有意向要買,就要做全套啦
系呀,一系吾去馬,去馬就做全套!
15 :
GS(14)@2011-07-29 08:06:0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729026_C.pdf
正式賣又一城,作價188億,加承擔26億債,合計214億
「買方」 CM Assets Limited,一家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並為豐樹產業私人有限公司擁有的公司。豐樹產業私人有限公司為一家於新加坡註冊成立的公司,其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
16 :
GS(14)@2011-08-13 18:52:0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11145_C.pdf
業績實際倒退
17 :
GS(14)@2011-09-22 22:53:0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922517_C.pdf
咁淡先來過?
太古股份有限公司(「太古公司」)現正考慮將太古地產有限公司(「太古地產」)的股份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主板獨立上市。太古地產是太古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
上市安排將採取介紹方式,由太古公司分派約17%的太古地產股份達成。在安排上市的同時,太古公司不擬出售任何太古地產股份,而太古地產亦不擬發行任何太古地產股份。太古地產於本年較早時間售出香港又一城物業,顯示太古地產擁有充裕資金應付目前的資金需求。
18 :
kamfaiAthrun(1488)@2011-09-23 12:03:42so rush... lack of capital seriously?
19 :
GS(14)@2011-09-24 10:34:2418樓提及
so rush... lack of capital seriously?
釋放公司價值,我想是老細都有些東西要錢
20 :
david395(4434)@2011-09-25 18:32:14Should be Good thing. They should set up reits
21 :
david395(4434)@2011-09-25 18:34:52香港商樓幾年後可能見頂
22 :
GS(14)@2011-09-25 22:35:29http://www.rvd.gov.hk/tc/publications/hkpr.htm
醒d好野你睇
23 :
200(9285)@2011-09-25 22:44:22當年太古地產曾經上市點解又私有化呢
24 :
GS(14)@2011-09-25 22:53:21當年地產低潮,況太古城都發展完成,商場帶來巨大現金流
25 :
200(9285)@2011-09-25 22:59:3324樓提及
當年地產低潮,況太古城都發展完成,商場帶來巨大現金流
現在呢? 是不是因為太古坊和大陸有發展計劃所以又上市?
26 :
GS(14)@2011-09-25 23:01:59大部分因為咁啦
27 :
200(9285)@2011-09-25 23:04:0126樓提及
大部分因為咁啦
因為太古坊個邊開始做探土了‧
28 :
200(9285)@2011-09-25 23:04:49因為太古坊個邊開始做探土了‧
29 :
GS(14)@2011-09-30 19:25:402011-9-7 HJ
...
物業對太古極重要
太古的建議公布後,股價反應較差,由於太古地產股份是派送,理論應無不利影響,唯一解釋是折讓問題。如分拆太古地產上市,太古只是太古地產的控股公司,而非直接經營物業,市場的慣例,屆時太古股價所反映的資產折讓應較大,相信是股價反應較差的主因,至於是否合理,已不必爭論。
目前太古直接經營的主要業務為物業,其他是海洋服務、飲料、貿易及實業,但重要性遠低於物業,當然,航空業也是主要投資,但透過國泰(293)及港機工程(044)經營,太古只是作為控股公司,如太古地產分拆上市,太古只是控股公司,屆時直接經營的業務,只是海洋服務、飲料、貿易及實業,不論是資產及盈利貢獻,所佔比重均較低。一般的物業股已較資產有折讓,如作為控股公司亦應有折讓,太古的評價自然降低。
今年6 月底,太古每股資產淨值153.26 元,股價跌至82.5元,折讓是46.2%;物業總資產佔2269 億元(已計入上半年物業增值但未扣除負債),佔太古總資產約76%,反映物業對太古的重要性,其策略有任何變動,影響股價是必然,而折讓之大是否合理,則見仁見智,特別是股市處於非常動盪時刻,更難定論。
戴兆
30 :
greatsoup38(830)@2011-12-16 12:41:05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215203_C.pdf
遠洋地產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局(「董事局」)謹宣佈,於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十五日,遠洋地產有限公司 (「遠洋地產」)(為本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與太古地產
有限公司(「太古」)訂立無法律約束力之諒解備忘錄(「諒解備忘錄」)。
根據諒解備忘錄:
(a) 太古同意撥付(i)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大慈寺片區之若干地塊
之全數未付地價餘額及相關稅項(該等地塊由成都乾豪置業有限公司(「成都乾
豪」)持有,成都乾豪為乾林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合營公司」) 之附屬公司,而合
營公司則為本公司之共同控制實體,由本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穎源有限公司(「穎
源」)與太古之全資附屬公司Swire Properties (Chengdu) Limited(「Swire
Chengdu」)各自持有50%股權);及(ii) 就成都乾豪的營運資金的某些需求,合計
約2.30億美元,以透過向合營公司提供股東貸款方式出資(「出資」);
(b) 有鑒於出資,遠洋地產及太古同意促使合營公司按面值向穎源及/或Swire
Chengdu發行新股份(「配發」),以按照合營各方對合營公司之總出資額調整合營
各方於合營公司之股權;
(c) 太古進一步同意向穎源授與一項權利(「認購期權」),使之能於配發完成起十二個
月內(「認購期權期間」)任何時間向Swire Chengdu認購就維持Swire Chengdu及
穎源各佔合營公司50%股權所需的合營公司股份數目(「期權股份」),作價(「期權
價」)相等於(i)出資之 50%;加(ii) Swire Chengdu(或太古之其他實體)於配發完
成後所墊支超出其原本50%比例之任何其他股東貸款;加(iii)就(i)及(ii)項按年利
率10%計算之利息;及
(d) 倘穎源並未於認購期權期間內行使認購期權,Swire Chengdu將有權(「認沽期
權」)於認購期權期間屆滿前7天之日起計十二個月內任何時間,要求穎源按期權
價向Swire Chengdu購回期權股份。
31 :
GS(14)@2011-12-22 00:00:07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221025_C.pdf
倘有條件股息成為無條件,將全部以實物分派方式,分派 DIS 股份派付,而合資格太古公司股東於記錄日期每持有 10 股 ‘A’ 股將可獲發 7 股太古地產股份,每持有 50 股 ‘B’ 股則可獲發 7 股太古地產股份。碎股將不會計算。
32 :
CHAUCHAU(1254)@2011-12-28 17:21:22http://www.hkex.com.hk/chi/marke ... /PMI2011-217(C).pdf
太古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號19及87)以實物分派方式分派太古地產有限公司股份的有條件特別中期股息,將於除淨日(2012年1月4日)
33 :
greatsoup38(830)@2012-03-17 18:25:3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15181_C.pdf
展望
市場存在不明朗的因素,可能影響市場對集團旗下香港辦公樓的需求。低空置率及辦公樓新的供應不多,應會減輕上述因素對租金收入的影響。由於軒尼詩道28號(面積十四萬五千三百九十平方呎的樓宇)及皇后大道東8號(面積八萬一千三百四十六平方呎的樓宇)預計於下半年落成,二零一二年的辦公樓樓面供應將會增加。
預期二零一二年消費需求仍然強勁,因此預計市場對零售樓面的需求競爭仍甚激烈。積極監察消費者的喜好及管理租戶組合,應有助增加集團商場的零售銷量。
隨著經濟逐漸恢復平衡並有所增長,預期二零一二年中國內地的零售市況仍保持強穩。三里屯VILLAGE的業績預計於二零一二年繼續獲得改善,反映過去及計劃中為加強人流及流通量而作出的投資。太古滙及頤堤港(一個位於北京、面積一百九十萬平方呎的綜合發展項目)預期於二零一二年帶來更高的租金收入,原因是太古滙於二零一二年首年全年營運,而頤堤港的零售部分亦於二零一二年三月開始陸續啟用。
隨著香港的蔚然發展項目落成並售出單位,預計二零一二年物業買賣項目將帶來可觀的溢利。在低息及供應短缺等因素的支持下,香港豪華住宅物業的售價預計會保持穩定。
由於中國內地及亞洲其他地區的經濟繼續增長,帶動商務及消閒旅遊增加,預計二零一二年香港及中國內地的酒店將繼續有良好的表現。太古滙發展項目中設有二百六十三間客房的酒店(由文華東方酒店營運)預期於二零一二年下半年啟用。北京東隅屬頤堤港發展項目的一部分,亦預期於二零一二年下半年啟用。
國泰航空集團在二零一零年錄得破紀錄的業績,但在二零一一年卻面對多項重大挑戰。集團於二零一二年繼續面對挑戰,經濟不明朗的情況已持續至本年前期,倘此情況持續,預計對經濟客艙收益率繼續構成壓力,而貨運業務尤其疲弱。油價進一步上調。因此,二零一二年將較二零一一年更具挑戰,故此國泰航空對今年的前景持審慎的態度。國泰航空將繼續在不影響產品及服務質素或策略性長期業務投資的情況下,以警覺的態度控制成本。國泰航空的財政狀況仍相當穩健。
儘管全球主要經濟體出現不明朗的因素,二零一二年港機工程在香港的機身和外勤維修服務以及廈門太古飛機工程公司在廈門的機身維修服務需求預期仍有溫和的增長。香港航空發動機維修服務公司預期於二零一二年表現理想。
飲料部門方面,預料中國內地經濟(尤其出口製造業)的增長將會放緩,可能影響南部及東部省份的飲料銷量,但中國內地整體的飲料銷量增長前景仍然樂觀。台灣業務預料可從二零一一年的經營困境中復甦過來,而香港則具備增長潛力。美國方面,由於經濟疲弱及難以調高售價,或會影響二零一二年的業績。
二零一二年,由於油公司在勘探及開採方面的開支增加,太古海洋開發集團的租船收費率及船隻使用率預期有所改善。太古海洋開發集團二零一二年度業績亦會反映二零一一年所接收的船隻的全年貢獻,以及接收第一艘「D」級船及風力發電站裝置船的貢獻。較長期而言,由於石油及天然氣儲備不斷下降而耗用量不斷增加,預計能源公司會增加深水勘探工程。同時,多國政府愈趨要求離岸補給船合約須有本地公司參與訂立。太古海洋開發集團現正投資新造更大、更先進的船隻,並擴大其地區辦事處及合資公司的網絡,以便作好部署,應對這些發展。
貿易及實業部門方面,預計太古資源及太古汽車於二零一二年銷量持續增長,但太古資源在這方面的影響,或會被擴大分銷網絡及分銷品牌組合的成本所抵銷。太古糖業公司及阿克蘇諾貝爾太古漆油公司預期中國內地銷量強勁增長,但此增長或會因原料成本高企及擴大網絡的成本而被局部抵銷。
34 :
greatsoup38(830)@2012-03-17 18:28:00應佔聯屬公司溢利減虧損
2,570
5,552
應佔國泰利潤減少導致實肉盈利下降
35 :
greatsoup38(830)@2012-03-17 18:28:38財務都好好
36 :
greatsoup38(830)@2012-03-23 00:21:432012-03-22 NM
...
太古有五名選委
啲人話特區搞小圈子選舉,故此向商界利益傾斜。不過細心睇落又唔多似噃,起碼太古集團就唔係啦!太古有超過一百六十年歷史,家吓嘅業務海(航運)陸(太古地產)空(國泰、港龍另加港機工程),瓣瓣都有;舊年之總生意額超過一千二百五十億港元,請咗近十三萬個僱員。你估喺一千二百名選委入邊,佢哋有幾多個代表?五名咁大把!冇錯,一隻手數晒!相較之下,漁農界之選委總共有六十名,係太古之十二倍。佢哋對香港經濟有幾多貢獻?冇十二倍太古(即係一萬五千億港元)咁多啩!小圈子選舉即係代表商界利益?太古呢個老牌英資冇乜代表噃。
37 :
GS(14)@2012-03-24 20:39:492012-03-22 HJ
...
息率甚具吸引力
太古現價85.85元,核心P╱E14.8倍,息率(不包括特息)4%,資產折讓44.6 %,仍然是較大折讓,是分拆太地所致。太古的主業是地產及航空,均已獨立上市,看好太地及國泰的,可直接投資在此兩股,甚至看好港機亦可單獨購入;太古其餘業務較具吸引的是海洋開發,但只佔盈利比重約10%,對整體業績影響不大,對股價未能提供動力。
話說回來,現價仍是合理,特別是息率(不考慮特息)已具吸引,預期資產折讓可以漸漸收窄,但本身動力不足,因而看好程度應有保留。
戴兆
38 :
GS(14)@2012-05-07 23:13:1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507/News/ec_ecb1.htm
滿意目前內地發展進度
自年初以介紹形式分拆太古地產(1972)上市後,市場關注太古本身的定位。白紀圖接受訪問時說:「以估值、經常性收入及盈利計,地產始終是集團最大業務。當然我們還會積極發展飲料、海洋服務、貿易及實業等。」
不過,近年本港發展商積極在內地發展,太古被外界批評發展步伐相對緩慢。「集團早於80年代已在內地發展包括飲料、航空及貿易等。有些香港發展商或許更有野心,較太古更早開始中國地產業務,但集團滿意目前進度。」
至於將來會否加快腳步,白紀圖稱要視乎機會。被問到太古的英資背景,是否成為開拓內地地產市場的障礙?白紀圖稱集團在中國發展取得正面回應,未來仍會透過獨資或合資形式發展,並以零售及寫字樓的綜合項目為主。太古目前在內地有5個項目,當中兩個與內地公司合作發展。
...
油價高企 國泰成集團今年最大挑戰
白紀圖又透露,太古正積極物色東南亞地區的發展機會,由海洋服務至地產均有興趣。太古未來數年將投資約110億元建造船隻,而太古旗下的太古海洋開發,今年初已收購一家總部設於新加坡的離岸物流服務供應商Altus Logistics七成股權。
此外,國泰早前表示,油價高企可能要削減航班數量。白紀圖坦言,此為集團今年最大挑戰,國泰會透過對畄盡量降低燃料價格高企的傷害。「油價佔成本40%,長途機更是首當其衝,如情持續,公司或要作出調整。」
39 :
GS(14)@2012-08-10 12:25:3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10141_C.pdf
財務撮要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
六個月
截至十二月
三十一日止年度
二零一二年
二零一一年
二零一一年
附註
港幣百萬元
港幣百萬元
港幣百萬元
營業總額
19,389
17,082
36,286
營業溢利
11,224
23,319
31,424
公司股東應佔溢利
8,441
23,951
32,210
來自營運的現金
2,043
4,402
9,204
融資前的現金(流出)/流入淨額
(5,283)
258
15,968
權益總額(包括非控股權益)
238,661
230,463
232,476
債務淨額
44,121
44,834
35,679
港元
港元
港元
每股盈利
(a)
‘A’股
5.61
15.92
21.41
‘B’股
1.12
3.18
4.28
港元
港元
港元
每股股息
‘A’股
1.00
1.15
6.50
‘B’股
0.20
0.23
1.30
港元
港元
港元
公司股東應佔每股權益
(b)
‘A’股
133.30
149.97
151.24
‘B’股
26.66
29.99
30.25
...
展望
市場存在不明朗的因素,或會影響集團於香港的辦公樓樓面需求。然而,由於租用率高企及新供應短缺,預計太古廣場及港島東的辦公樓租金仍甚堅挺。預料繼續有租戶遷至港島東以減低成本。香港的零售市場預計受惠於香港的低失業率及中國內地旅客來港消費等因素。
在中國內地,北京三里屯VILLAGE帶來的貢獻預計繼續增長。太古滙隨著更多商店開業及更多辦公樓租戶遷入,預期會帶來更高的貢獻。
二零一二年下半年,地產部門酒店業務的經營環境預期會因經濟不穩定而面對更多挑戰。隨著香港的蔚然發展項目取得入伙紙及完成單位銷售,預計二零一二年下半年物業買賣項目將帶來可觀的溢利。
一如既往,預料航空業未來仍然多變和充滿挑戰,國泰航空集團的業務將繼續面對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非國泰航空所能控制的經濟及油價波動等。燃油成本是最大的挑戰,但近期油價呈現下調趨勢,若此趨勢能夠持續,可使問題稍為紓緩。國泰航空集團會繼續在推動長期策略的同時,致力保障業務和解決短期的困難。集團的財務狀況保持穩健,具備充分的能力應付目前的挑戰。
面對全球經濟越趨不明朗,預期港機工程於二零一二年下半年的前景將充滿挑戰。港機工程在香港的機身維修服務及外勤維修服務需求預期持續穩健。廈門太古飛機工程公司本年下半年的機身維修服務預約情況不甚理想。預期香港航空發動機維修服務公司二零一二年下半年的表現將因引擎大修服務需求下降而受到不利影響。於中國內地的合資企業預期受到工資成本上升及競爭加劇的影響。
飲料部門方面,預計業務將繼續受經營環境面對的挑戰所影響。中國內地業務因售價面對競爭壓力以及員工成本和稅項開支日益增加,將使利潤繼續受壓。
預計離岸能源業在二零一二年下半年及其後情況樂觀。離岸勘探及開採方面的開支預期繼續上升,因此對太古海洋開發集團船隻的需求將會增加。於離岸較遠的深水區域進行的勘探及開採活動繼續增加,意味著能夠在較惡劣環境下作業的大型船隻將獲得更多作業機會。預期二零一二年下半年太古海洋開發集團的租船收費率及船隻使用率將有所提升。租船收費率上升,反映新船可取得較高的租船收費率,因而帶來更佳貢獻。
貿易及實業部門方面,儘管經濟情況不明朗,但預計二零一二年下半年各項業務前景穩定。
40 :
GS(14)@2012-08-10 12:29:10扣除重估後,國泰盈利下降導致業績暴跌34%,至32億...債算輕
41 :
200(9285)@2012-08-10 22:20:5439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810/LTN20120810141_C.pdf
財務撮要
截至六月三十日止
六個月
截至十二月
三十一日止年度
二零一二年
二零一一年
二零一一年
附註
港幣百萬元
港幣百萬元
港幣百萬元
營業總額
19,389
17,082
36,286
營業溢利
11,224
23,319
31,424
公司股東應佔溢利
8,441
23,951
32,210
來自營運的現金
2,043
4,402
9,204
融資前的現金(流出)/流入淨額
(5,283)
258
15,968
權益總額(包括非控股權益)
238,661
230,463
232,476
債務淨額
44,121
44,834
35,679
港元
港元
港元
每股盈利
(a)
‘A’股
5.61
15.92
21.41
‘B’股
1.12
3.18
4.28
港元
港元
港元
每股股息
‘A’股
1.00
1.15
6.50
‘B’股
0.20
0.23
1.30
港元
港元
港元
公司股東應佔每股權益
(b)
‘A’股
133.30
149.97
151.24
‘B’股
26.66
29.99
30.25
...
展望
市場存在不明朗的因素,或會影響集團於香港的辦公樓樓面需求。然而,由於租用率高企及新供應短缺,預計太古廣場及港島東的辦公樓租金仍甚堅挺。預料繼續有租戶遷至港島東以減低成本。香港的零售市場預計受惠於香港的低失業率及中國內地旅客來港消費等因素。
在中國內地,北京三里屯VILLAGE帶來的貢獻預計繼續增長。太古滙隨著更多商店開業及更多辦公樓租戶遷入,預期會帶來更高的貢獻。
二零一二年下半年,地產部門酒店業務的經營環境預期會因經濟不穩定而面對更多挑戰。隨著香港的蔚然發展項目取得入伙紙及完成單位銷售,預計二零一二年下半年物業買賣項目將帶來可觀的溢利。
一如既往,預料航空業未來仍然多變和充滿挑戰,國泰航空集團的業務將繼續面對各種因素的影響,包括非國泰航空所能控制的經濟及油價波動等。燃油成本是最大的挑戰,但近期油價呈現下調趨勢,若此趨勢能夠持續,可使問題稍為紓緩。國泰航空集團會繼續在推動長期策略的同時,致力保障業務和解決短期的困難。集團的財務狀況保持穩健,具備充分的能力應付目前的挑戰。
面對全球經濟越趨不明朗,預期港機工程於二零一二年下半年的前景將充滿挑戰。港機工程在香港的機身維修服務及外勤維修服務需求預期持續穩健。廈門太古飛機工程公司本年下半年的機身維修服務預約情況不甚理想。預期香港航空發動機維修服務公司二零一二年下半年的表現將因引擎大修服務需求下降而受到不利影響。於中國內地的合資企業預期受到工資成本上升及競爭加劇的影響。
飲料部門方面,預計業務將繼續受經營環境面對的挑戰所影響。中國內地業務因售價面對競爭壓力以及員工成本和稅項開支日益增加,將使利潤繼續受壓。
預計離岸能源業在二零一二年下半年及其後情況樂觀。離岸勘探及開採方面的開支預期繼續上升,因此對太古海洋開發集團船隻的需求將會增加。於離岸較遠的深水區域進行的勘探及開採活動繼續增加,意味著能夠在較惡劣環境下作業的大型船隻將獲得更多作業機會。預期二零一二年下半年太古海洋開發集團的租船收費率及船隻使用率將有所提升。租船收費率上升,反映新船可取得較高的租船收費率,因而帶來更佳貢獻。
貿易及實業部門方面,儘管經濟情況不明朗,但預計二零一二年下半年各項業務前景穩定。
但我預料繼續有租戶遷離港島東以減低成本呢‧
42 :
GS(14)@2012-08-11 10:38:31咁又是九龍灣仲平
43 :
david395(4434)@2012-08-16 09:30:02太古A(19)及太古地產(1972)
太古及其持有82%股權的太古地產同時公佈截至六月底止半年業績。
太古受累於旗下國泰航空(293)業績由盈轉虧,以及分拆太古地產應佔溢利減少18%,經調整核心股東應佔溢利按年跌49%,報22.46億(港元.下同),或每A股報1.63元,B股報0.33元。
反觀,太古地產受惠於期內租務市場持續向好,經調整核心股東應佔溢利按年上升7%,報24.43億元,或每股0.42元。
由於期內以實物分派太古地產18%股權予所有股東,於半年結,太古A每股經調整資產淨值報136.8元(太古B:27.36 元),較去年底154.73元(太古B:30.95元),減少11.6%。於半年結,太古地產經調整每股資產淨值報32.56港元,較去年底上升5.4%。
以周五收市價93.9元及18.26元計算,太古A及B股,市帳率分別為0.686倍及0.667倍。
至於太古地產,周五收市報23.6元,市帳率為0.725倍。
於六月結,每股太古A/B醞含3.188/0.638股太古地產,以周五股價計算,市值約75元及15元。
太古非地產資產,帳面值為496億元,折合每A/B股約值33元及6.6元。以太古A/B股周五收市價倒推,其非地產資產的市帳率,大約為0.57倍及0.49倍(註1)。
這496億非地產資產當中,240億元來自其應佔國泰航空約45%股權,另外42億元來自其應佔港機工程(44)約75%股權,兩者合共282億元,佔太古非地產資產約57%,或每A/B股18.7元及3.75元。國泰市值約225億元,港機市值約129億元,合共354億元,或每A/B股23.6元或4.7元。
太古持有國泰及港機的綜合市帳率,大約為1.26倍。然而,太古屬下太古地產,其市帳率約為0.725倍。我們懷疑,太古持有非地產資產的市帳率,雖然沒有我們在公布業績前,應用去年底的數字那麼低,但是其折讓仍然是過高。
不過,有一點投資者必須留意,太古地產的收入較為穩定,亦持續受惠於本港的零售及寫字樓租務市場的強勁表現。反之,佔太古非地產資產約57%的國泰及港機工程,前者上半年扭盈為虧,後者上半年雖然錄得13.4%盈利增長,兩者的中短線前景均不明朗。
另外,餘下的飲品(主要為可口可樂汽水廠業務)、海洋服務、貿易及工業生產業務,上半年均錄得不同程度的盈利跌幅。太古的控股公司折讓,未必能夠在短期之內,像恒隆集團(10)一樣,持續大幅收窄。
若純以透過長短倉持有87/1972倉位,我們利用彭博綜合預期今年太古及太古地產的派息,發現市場預期與現實有出入,由於太古上半年國泰錄得虧損影響派息能力,而太古地產的實際派息率則為52%,高於招股書預測。
若以上半年的派息及周五收市價計算,兩者的息率差距,大約為17.5%(上半年絕對值為0.163厘),隨著國泰下半年業績出現季節性扭虧為盈,太古全年的股息率,應該會稍為擴濶。
註1:非地產市帳率較本欄早前推算的0.31倍高,因為本欄以去年底太古未分派太古地產18%股權的帳面值計算。
(利益申報:客戶持有87/1972長短倉)
林少陽
44 :
GS(14)@2012-08-18 15:58:522012-8-17 NM
...
股價90元水平見支持
太古目前的主業是地產及航空,已獨立上市,其餘為飲料、海洋開發及貿易與實業,其中較吸引的只有海洋開發,此業務去年純利只是8.6 億元,佔整體業務比例不大,仍待進一步發展。太古分拆地產業務後,是否有其他發展計劃,值得注意。
以太古股價近日低位90 元計,預期P╱E 18 至19 倍,息率約3.5%,每股資產值136.8 元, 資產折讓34.2%,已較之前有所收窄,而太地的資產折讓也達30 %。太古資產淨值中的地產部分約100 元,即使地產折讓高達50%,其他部分應無折讓或稍有溢價,則90 元應有支持,或下跌風險不大,但期望有較佳表現,仍須待地產或航空業務推動,本身動力有限。
戴兆
45 :
GS(14)@2013-02-05 00:04:0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302041234_C.pdf
真是幾好
46 :
greatsoup38(830)@2013-03-16 14:30:35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314229_C.pdf
19、87
盈利降20%,至72億,輕債
47 :
greatsoup38(830)@2013-03-16 14:30:4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314247_C.pdf
1972 盈利增55%,至70億,主要靠賣物業,輕債
48 :
greatsoup38(830)@2013-04-01 18:26:492013-03-28 HJ
...
國泰航空影響大難預測
今年展望,地產業早有討論,售樓情況或影響收益,租金則有增長,相信地產帶來的增長並不明顯;航空業展望不明,飛機工程因缺乏技術員工而受影響,空運站今年投入服務,表現仍待觀察。飲料業務預期變動不大,海洋開發仍在發展中,相信仍有適量增長,但不易突出,貿易及實業部門處於弱勢。
由於國泰航空的展望不明,而影響太古業績頗大,亦顯得太古的業績難以確定,宜隨時留意國泰航空的消息,但相信復蘇緩慢,太古的業績只宜審慎樂觀。
太古現價98.3 元, 市盈率17.7 倍, 息率3.56% , 市賬率0.705 倍。太古是綜合企業,慣常市盈率不會高,特別是作為控股公司,包括太地、國泰及港機工程,而自營的海洋開發、貿易及實業亦難獲高評價的市盈率。至於市賬率,除地產偏重外,其餘均重業績,理論上,市賬率不應太低,而太古資產以地產為主,但地產股均較資產有折讓,在太古而言,已因地產而有折讓,再有控股折讓,故市賬率較低於太地的0.8 倍,這是現實,太古於分拆太地時已存在這種可能性,分拆太地並沒有集資,反而將股份送出,是為大股東套現安排,太古雖然日後還可配售太地而套現,但已是日後的事,現在主要盈利來自太地,分拆後股權減少,再加上控股折讓,對太古股價更不利。
事實上,投資者如屬意地產或航空板塊,可直接投資於太地或國泰,太古已非首選了。
戴兆
49 :
greatsoup38(830)@2013-05-01 01:13:021972
50 :
simonwor(34306)@2013-05-01 08:12:2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501/news/ea_eab3.htm
太古廣場商場生意倒退1%
2013年5月1日
【明報專訊】太古(0019)及太古地產(1972)昨日公佈今年第一季營運數據。旗下商場零售增長額見疲態,當中國際名店林立的太古廣場購物商場首季零售銷售額按年倒退1%,是自去年太古按季公布營運數據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太古城中心購物商場銷售額僅增長3.5%,反而專營outlet的東薈城名店倉,銷售增幅達22.1%。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501/18245390
太古3商廈加租逾36%
【本報訊】太古地產(1972)公佈首季營運數據,截至3月底止,集團在本港的三大主要辦公樓物業,即太古廣場、太古城中心及太古坊,租金平均升幅達36%至54%不等。零售物業方面,主打做特賣場的東涌東薈城,繼續跑贏走高檔路線的太古廣場,前者銷售額增長22%,後者卻罕有地按年倒退1%。
太古廣場零售收入下跌
期內太古廣場、太古城中心及太古坊的辦公室租金,續約時上漲幅度分別達36%、54%及52%,出租率97%至99%。港島東中心的租金升幅最為顯著,上漲逾82%。零售物業方面,太古廣場商場、太古城中心商場,以及東薈城名店倉,期內租用率均為100%,當中太古廣場零售收入罕有地下跌,按年倒退1%;太古城則升3.5%。
仲量聯行董事馬安平表示,預料今年本港商舖租金增長將放緩至5%。由於舖租過高,加上內地即日來回旅客越來越多,該行指,不少知名零售商正考慮遷出黃金地段,搬到上水、屯門、沙田等地開舖,近年積極在「路邊」搶舖的莎莎(178),正考慮把分店搬回商場內。他以尖沙嘴為例,商場舖與街舖租金,差距可達三倍。
51 :
greatsoup38(830)@2013-07-28 15:44:0719...
52 :
GS(14)@2013-08-15 15:55:0419、87
盈利增44%,至36億,輕債
53 :
hkgbamboopanda(35337)@2013-08-15 17:58:39係國泰港機倒退下都做得咁好 佩服..佩服
54 :
GS(14)@2013-08-15 22:08:51國泰強,是港機差
55 :
qt(2571)@2013-08-15 22:16:25點解1972咁差ge?
56 :
GS(14)@2013-08-15 22:20:5655樓提及
點解1972咁差ge?
重估少左
57 :
greatsoup38(830)@2013-08-17 13:16:50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817/news/ea_eac1.htm
【明報專訊】2006年2月,白紀圖接替突然辭職的唐寶麟,出任太古股份(0019)一系四間公司的大班。白氏宣布,明年3月將退任太古4間公司主席職務,由現任太古董事兼旗下國泰航空(0293)行政總裁史樂山接任,將於明年3月起生效。國泰行政總裁的職務,則由現任董事兼常務總裁朱國樑接替,國泰亦因此再出現華人行政總裁。
據了解,過往太古皆委任英國人出任大班,但今次接任大班的史樂山,則在美國長大,較為罕有;更有說他為美國人。有趣的是,白紀圖與史樂山同樣現年57歲,巧合地一個宣布退任,另一個卻準備上任。太古發言人表示,白紀圖任太古主席7年多,是時候退任。
史樂山在太古集團任職33年,2006年5月中起出任太古董事,2007年7月起出任國泰董事,並且自2011年3月起擔任國泰行政總裁職務。此前他曾任職港機工程(0044)及太古飲料要職。過往太古多任大班,均從系內的航空部門出身及身居要職。朱國樑則在國泰任職29年,為陳南祿之後,第二名華人總裁。
至於將於明年退任的白紀圖,任內落實分拆地產業務上市及出售又一城大舉套現,同時擴大了海洋服務部門的生意。
58 :
greatsoup38(830)@2013-08-31 18:01:402013-08-27 HJ
...
展望下半年,關鍵在於太地的賣樓成績,去年獲利18.34 億元,上半年只獲得2.78 億元,下半年是否可達15 億元以上?太地旗下相當數量的住宅完成待售,可留意其售價及銷售速度,暫不樂觀,太地對太古的貢獻可能下降。
國泰暑假客運轉佳,而貨運仍未理想,貨運中心逐漸投產,預料下半年貢獻明顯高於上半年,而港機工程展望不樂觀,但航空部門對太古的貢獻,估計全年仍有增長。
飲料業務,下半年已無特殊項目,全年仍有增長,增幅遜於上半年;海洋服務下半年樂觀,依然是較佳的業務。貿易及實業表現將一般,暫難突破。
太古現價90.3 元,往績核心市盈率16.3 倍,息率3.87%,較資產折讓38%。現年業績能否與去年相若,決定於未來數月的賣樓表現,現況估計是會減退,而減幅不致太大,中期盈利增長48%而股息維持,顯然有所保留。售樓表現不限於影響今年,明年亦有物業完成,而且屬於高價豪宅,如表現不佳,勢將影響展望,但此情況已存在多時,市場已有心理準備,實際如何仍看樓市。太古雖已分拆太地,仍以地產為主。
太古年內高低價的資產折讓分別為29%及40%,太地的高低資產折讓則為12.7%及36%。按常理計,太古所佔太地應有控股折讓,而目前資產折讓還大於太地,屬海洋服務的大幅增長及期望國泰業績轉好所致,但太地的表現,仍然對太古有左右作用。
更正:8 月24 日見報〈創興規模……〉一文附表各銀行資料,其中「客戶存款增幅」應與「客戶貸款增幅」對調,即「客戶貸款增幅」較高。
戴兆
59 :
ckcy2k(19663)@2013-10-03 23:12:28http://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81016
太古汽水廠運輸部員工罷工,不滿公司調整車隊送貨服務,影響員工生計。
工人在小瀝源的汽水廠外聚集,參與罷工的包括三百多名屬於公司運輸部的員工,公司的車隊全部停止運作,送貨服務停頓。
發動今次罷工的太古飲料職工總會指,廠方在沒有通知員工的情況下,將送貨服務外判,由於工人薪酬以送貨件數計算,擔心分薄工作量會令收入減少。勞資雙方早上談判未有結果。資方強調,只是將有關工序轉換部門負責,否認有外判計劃,但工會不滿資方說法。
60 :
greatsoup38(830)@2013-12-21 22:20:5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219/news/ec_ghc1.htm
【明報專訊】太古集團旗下廢料處理合營公司兩名高層,被指2002至06年間向「世紀大貪官」澳門前運輸工務司長歐文龍行賄2800萬元,以獲得3份約值11億元公共清潔合約。兩人被裁定串謀行賄罪成,去年被判囚3年3個月,兩人昨獲判上訴得直,撤銷定罪及判刑。
上訴庭:行賄行為在澳門進行
控方仍未決定是否就案件向兩名上訴人Lionel John Krieger (65 歲)及譚炳昌(59歲)申請重審。上訴庭在判辭指出,審訊時辯方指兩名上訴人在澳門串謀向歐文龍提供利益,而非在香港發生,故不符合控罪元素,申請毋須答辯,原審法官指串謀協議及實際的行賄行為均在香港發生,符合控罪要求,故拒絕辯方申請。惟上訴庭指出,原審法官錯誤理解相關法例,指行賄歐的行為是在澳門進行,故裁定二人上訴得直。
控罪原指出,兩人於2002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6日,串謀一名作為中間人的澳門人,向歐文龍提供2900萬澳門幣(約2800萬港元),作為一間澳門清潔公司與澳門特別行政區簽署更新公共清潔合約的報酬。
61 :
greatsoup38(830)@2014-01-19 10:40:352014-01-17 HJ
...
去年太古的股價表現遜於大市,主要是受地產所影響,2012 年分拆太地已減少18%權益,而太地幾近以低位收市,亦影響太古的表現,相對而言,國泰是以高位收市,並未能扭轉太古的劣勢,只能於資產折讓中反映。
海洋服務前景佳
太地以介紹方式上市,將股份送予太地股東。上市不為太地,只為太地大股東,為其安排配售集資近百億元,儘管小股東仍獲分派太地,畢竟太地不受惠於上市,這是英資作風與其AB 股安排相同,對大股東有利。
太古業務分為地產、航空、海洋服務、飲料、貿易及實業,其資產以地產為最,佔73.2%,航空只佔13.5%,其他各佔7%以下,這是以總資產計。去年上半年,業績仍以地產為主,而海洋服務則居次位,業績增長71%,至6.79 億元,這是近年持續投資的成果,主要收益來自船租,增長30%,來自船租的相關盈利增長104%。
航空業的表現,整體錄得增長,國泰航空上半年也由虧轉盈,但只獲微利,港機工程(044)業績下跌,熟練技工不足,影響收益,國航(753)的業績遜色,新空運站2 月啟用,開業成本影響業績,上半年航空業仍然困難,而業務展望已有改善,6 月底國泰股價僅13.5 元,去年底已升至16.4元。國泰及國航業績可望轉好,今年國泰已大量訂購新機,港機則斥資30 億元作出收購,希望對業績有所改善。
貿易及實業部門,涉及大中華的運動服裝鞋履銷售、港台汽車代理、中港糖業及茶業、中國冷藏物流,中國銷售燕麥片產品,亦生產及經銷湯品、上湯及濃醇高湯及調味汁等,亦於中港生產漆油。各業表現參差,以漆油及運動服較佳,金寶湯及冷藏業仍在虧損。
太古的五大業務,已有航空及地產分拆上市,這是主要資產及盈利,航空業有過相當反覆,地產較為穩定,而太地年來有若干發展物業完成,但並非每年完成量相同,因而地產的業績可能有所反覆。去年的展望,是下半年地產貢獻減少,而航空業績則上升,太古2013 年盈利多寡,仍待公報,但相信受地產及航空的影響至大。以2012 年核心往績計,太古現價87.3 元,核心P╱E15.7 倍,息率4%。去年中每股資產淨值145.74元,P╱B 0.6倍,即資產折讓40%。
太古的業務主要為控股,因主要的地產及航空業已獨立上市,因而太古直接經營的業務,只是海洋服務、飲料、貿易及實業,海洋服務業務已壯大不少,但仍未到分拆時候,太古亦曾表示無意分拆,其他如飲料、貿易及實業等規模更細,自然不適宜分拆上市。至於航空業與國航合作,這是互惠,因此而合作的貨運業,仍未見顯著效果。
現有業務難再分拆
地產業的合作,並非整體,而是個別項目,包括成都項目與遠洋地產(3377)合作,以及上海項目與香港興業合同,最近亦與其他合作收購大昌行商業大廈,即有合作,亦以個別項目進行,不涉及太古地產股權。換言之,太古仍持太地82%,於適當時候,或由太地配售或由太古減持,畢竟兩者均無在分拆方面套現,保留機會候用。
經營綜合企業的太古,因業務多,不受某行業影響,可以較為平衡,但主業是地產及航空,其他佔比例較低,未能達到平衡作用,事有湊巧,過去航空業表現差,地產則較好,現在反過來地產差而航空好,好壞大致抵銷,未能反映行業的走勢;與其如此,倒不如航空業好時,買國泰,地產好時,買太地,較為直接。太古表現遜於大市,與此應有相當關係。
戴兆
62 :
GS(14)@2014-03-13 17:36:0419
盈利增12%,至83億,輕債
63 :
GS(14)@2014-03-14 09:58:1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314/news/ec_ecj1.htm
2014年3月14日
【明報專訊】太古系昨日公布2013年度全年業績,受惠國泰航空(0293)、飲料及海洋服務部溢利增加,太古股份A股(0019)、B股(0087)的基本溢利較去年增長2.4%,賺84.71億元,稍低於證券界預期的85.74億元。旗下太古地產(1972)總裁郭鵬估計,魚涌太古坊重建料涉資最少100億元,即使香港樓市未見明確方向,集團今年仍會加快推盤。
基本溢利增2.4% 遜預期
太古股份因為投資物業公平值較去年同期減少51.9%至58.45億元,致股東應佔溢利減少24%至132.91億元。太古A及B每股分別派末期息2.5及0.5元,與去年度一樣。太地的基本盈利為63.48億元,減少8.5%;股東應佔溢利則為125.25億元,減少33.2%。每股第二次中期息不減反增,派息0.4元,增加5.3%。郭鵬強調,他們是以基本溢利50%作為派發基準。
郭鵬又稱,雖然香港樓市受政府「辣招」影響市場需求,但是市場出現的信號混雜,一方面在東九龍可以見到土地售價創新高,另一方面則招標流標,個別樓盤售價稍為調整。太地在買地方面會表現審慎,展望今年其售樓進度可望較快。租盤方面,中環的寫字樓市場競爭尤烈,有點向下調整,反之太地的漁涌寫字樓仍見高出租率。其會在重建漁涌太古坊方面,以每平方呎造價5000元計耗資100億元,涉200萬平方呎樓面,需時6年建成。
派息反增半成
太地在內地已開拓傳統大城市以外市場。郭鵬稱,較早前他們在大連取得項目,日後會以大型綜合項目為目標。至於美國邁阿密的發展項目受到當地樓市帶動,反應不俗。
今日卸任太古主席的白紀圖昨表示,海洋服務部門在2013年度獲利13.07億元,隨今年有更多船隻交付,他看好該部門今後保持增長動力。集團旗下港機(0044)會就輸入勞工問題,繼續與政府接觸。
64 :
greatsoup38(830)@2014-03-15 23:29:55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314/18655909
【臨別感想】
太古(019)主席白紀圖(Christopher Pratt)昨最後一次主持太古業績記者會,結束35年多太古的打工生涯。他透露將離港回英國,更計劃重返校園,修讀藝術歷史。
問到最後一日返工的感受,白紀圖綻放笑容:「做了8年主席,好好玩。」除了在香港工作,白紀圖曾經駐守澳洲及太平洋島國巴布亞新畿內亞。白紀圖擁有牛津大學現代歷史學學位,退任太古大班後,繼續選擇修讀與歷史相關科目。讀完書後,他會重返香港,「新工作做甚麼,仲未諗,但應唔會好似呢份工。」
購港龍拆太地 印象深刻
白紀圖稱任內最印象深刻的兩件事,是收購港龍及分拆太古地產(1972)。2006年他正式接任太古主席,上任四個月便參與國泰(293)全面收購港龍,成為太古發展航空業務重要一役。太古分拆地產業務亦一波三折,2010年因市況不佳而擱置,兩年後以介紹形式掛牌。
候任太古主席是國泰航空行政總裁史樂山(John Slosar),與白紀圖同是今年57歲,但遲兩年加入太古。史樂山昨亦出席記者會,但只坐在台下,記者會結束才上台與白紀圖合照。
65 :
greatsoup38(830)@2014-03-23 14:06:142014-03-20 HJ
...
80.55元支持力強
太古去年的業績平穩,是因為各項業務榮辱大致互相抵銷,主要的地產業務已度過售樓減少的一年,畢竟並非以售樓為主,但這是業績動力,因而受市場關注。今年的表現,已預售較多物業,暫時新樓仍有不俗銷情,只是利潤較前為低,預期太地對太古的貢獻將由跌轉升。其他業務,相信航空業持續轉好,海洋服務可進一步增長,連同地產業,將成今年太古增長來源,而飲料業只望平穩,貿易及實業整體不寄厚望,但佔整體業績比例有限,無礙整體增長。太古現價86.35 元,基本P╱E 15.3 倍,息率4.05%,P╱B 0.59 倍,即資產折讓41%,預期現年業績將有增長,希望可達20%,P╱E可降至12.8倍,息率升至4.8%,已有一定吸引,股價應有上升的能力。
太古去年跑贏太地,是航空及海洋的貢獻,今年太地的售樓將會增加,而航空及海洋業仍好,因而今年的太古仍然跑贏太地,是可以看好的一年,但始終受樓市氣氛影響,升勢或受限制,因而以逢低吸納為主,低位80.55元相信有較強支持力。
戴兆
66 :
greatsoup38(830)@2014-05-12 15:34:5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512/news/eb_ebc1.htm
太古:明年擁百艘船 抓緊深海勘探機遇
2014年5月12日
【明報專訊】大型綜合企業太古公司(0019)主要經營地產、航空及飲料業務,但另一項為人所忽略的業務─海洋開發,正步入爆發性增長期,旗下的太古海洋開發集團近年積極擴充船隊(圖1),估計明年的船隻數目會達到100艘,董事總經理簡禮賢指出,未來會抓緊深海勘探的機遇,期望在亞太區打好根基。
截至4月底,太古海洋開發集團擁有86艘船,但尚有20艘船委託船廠製造,預計今明兩年陸續交付,當中包括3艘大型拋錨補給拖船及17艘平台補給船。簡禮賢指出,油價持續高企令油公司每年增加勘探開支,對拋錨補給拖船及平台補給船的需求日增,而勘探活動由淺水向深水進發,對海底施工船的需求大,所以上述船隻種類都在未來投資規劃之中。他期望在2020年把船隻數目增至125艘。
對海上風電感興趣 激烈競爭成最大難題
集團近年把業務焦點轉移至深水,船隻的日費率亦大幅增加,帶動純利連年遞增,佔太古公司的比例亦有所提升。不過,由於大幅擴張,資本開支亦增長不少。一艘大型拋錨補給船的造價約7500萬美元,集團亦對海上風電感到興趣,現時已有兩艘風電設備安裝船,每艘造價達2.5億美元,是集團現時造價最高的船隻。
簡禮賢稱,資金方面有母公司作為後盾,激烈的競爭才是最大難題,例如集團船隻較少在南中國海取得訂單,因為中國的石油公司紮根在該區。他期望,隨中國的深水勘探活動增加,加上海上風電市場潛力巨大,集團的船隊未來能擴充在中國海域的足跡。
67 :
greatsoup38(830)@2014-06-03 18:46:212014-05-24 im
資源爭奪戰大贏家 太古海洋開發賺12億
5月初,中海油(00883)在有主權爭議的西沙群島海域展開鑽探活動,引發近期越南民眾大規模反華事件。事實上,南海這個石油及天然氣資源豐富的海域,是東南亞國家一直竭力爭奪的海底黃金庫,除了中國及越南,馬來西亞、印尼、汶萊都是南海的開採大國。
據估計,南海仍有九成蘊藏海底的天然資源尚未開發,各國正積極在深海區域展開鑽探活動。資源爭奪戰使各國弩張劍拔,不過卻同時帶旺海洋支援服務(Offshore Services)的需求。太古集團(00019)旗下的太古海洋開發公司(Swire Pacific Offshore, SPO)正是受惠公司之一,2013年其盈利按年大增36%,為集團進帳12億元;今後3年他們將大幅增加投資,斥70億元購入20艘新船,無懼區內緊張局勢,繼續成為這場資源爭奪戰的大贏家。
太古集團的海洋開發業務甚少人認識,但總部設在新加坡的SPO其實已營運了35年,全球服役的船隊達86艘,是亞洲數一數二的海洋支援服務公司。
記者獲邀到SPO總部訪問,並參觀他們去年才投入服務的中型拋錨補給拖船(Anchor Handling Tug Supply Vessel)。公司董事總經理Neil Glenn對於海洋服務的前景非常樂觀,未來更斥資70億元購買各類大型補給船,看好各國油公司對深海鑽探的強勁需求。
為深海鑽探活動作補給
近期中越之間衝突,就是源於中海油在具主權爭議的西沙群島海域作深海鑽探,他們派出的鑽油平台「海洋石油981號」身價達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可在水深3,050米作業,鑽井深度可達1萬至1.2萬米,達世界最高標準。由於深海鑽探的作業時間長,需要補給支援亦較多,因此SPO購買大型新船,就是準備為將來的深海鑽探客戶提供支援。
Glenn指,全世界近岸淺層海底的石油及天然氣區域,已經開發得七七八八,油公司正積極探索深海區域的油氣田,而南海正是東南亞蘊藏量極高的海域。根據美國能源資訊局(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stration)估計,南海的石油蘊藏量約110億桶,天然氣約5.4兆立方米(190兆立方英呎);不過,中海油的估算則更高,他們推斷在眾多深海尚未探索的區域,石油蘊藏量可達1,250億桶,天然氣約14.2兆立方米(500兆立方英呎),換言之尚有九成石油未被開採,這存量足夠中國使用超過30年。
現時各國在南海每日開採超過100萬桶石油,馬來西亞、越南及中國分別佔50萬、30萬及25萬桶。今年初,馬來西亞及印尼更已公布計劃,未來將花數十億美元探索南海一些尚未開發的深海區域,這好消息令區內提供海洋支援服務的公司打下強心針,更促使一輪行內的併購活動。
澳洲的Mermaid Marine Australia Ltd今年2月以5.1億美元(約39.78億港元)收購擁有27艘船的印尼公司Jaya Holdings Ltd;而新加坡Ezion Holdings Ltd亦收購了AusGroup Ltd及JK Tech Holdings Ltd。問及SPO有沒有收購計劃,Glenn回應指,他們一直持開放態度,但任何收購都必須切合公司已有的標準,並可增強船隊的服務系統,才會考慮併購,誠如兩年前SPO為加強歐洲市場業務,收購挪威Seabed AS一樣。他認為SPO規模夠大,已具有一定競爭力,而船隊數目他期望到2020年時可增加至125艘。
各國衝突無礙業務穩定
各國對能源需求有增無減,連帶海洋服務需求急升,SPO 2013年盈利按年已大增36%,為太古集團進帳12億元,彌補部分地產業務減少了的盈利。不過長遠來說,愈加頻繁的深海鑽探,國與國之間的衝突會否加劇而影響業務穩定?Glenn強調,SPO是受聘提供服務的公司,而亞洲一直是他們非常重要的市場,大部分船隊亦在東南亞服務,客戶遍布越南、馬來西亞、印尼、俄羅斯等國家,現階段他看不到區內衝突會影響生意,而歐美及非洲的業務開拓已為公司分散風險,帶來安穩有前景的收入。
太古海洋開發公司 Profile
(Swire Pacific Offshore)
成立年分:1975
總 部:新加坡
業務:為離岸石油及天然氣業服務供應
船隊數目:86艘
盈利:2013年為12億元
打撈專家 曾助尋法航客機
馬航波音777客機在南海一帶失蹤,各國出力搜救都無功而還。SPO 2012年收購的挪威公司Seabed AS除了提供海洋維修及勘測服務,亦有深海沉船打撈的專門技術和設備,之前曾協助尋找法航失事客機,而2013年,他們還參與打撈首次載人登月的太空船阿波羅11號,並成功於大西洋水深4,200米的海底打撈屬於阿波羅11號的引擎。不過Glenn指這次馬航慘劇,各國單位都沒有邀請他們參與搜索行動,由於客機的失蹤位置仍未能確定,因此他們亦無從入手協助。
登上Pacific Discovery 船長兼做社工
SPO總共擁有86艘船,包括73艘拋錨補給拖船、10艘平台補給船、3艘地震測量船、2艘風力發電站裝置船等。大型的拋錨補給拖船造價高達7,500萬美元(約5.85億港元),集團正增建這款船應付未來愈來愈多的深海鑽探需求;而造價最貴、高達2.5億美元(約19.5億港元)的風力發電站裝置船,是SPO新開拓的業務,應付各國追求新能源的需求,暫時只在歐洲海域服務。
記者獲安排參觀的是名為「Pacific Discovery」的中型拋錨補給拖船,由於船隻停泊在海中心,登船要乘坐駁艇,再爬上繩梯。來自斐濟的船長Rod,擁有20年海洋服務經驗,他指現時保障船員的法規完善,待遇已改善了很多,例如全體船員可享獨立房間,亦可選擇入住面積較大的雙人房,而每間船員房都規定裝有窗口,使他們休息得舒服一些。
Rod指,船員來自五湖四海,斐濟人、菲律賓人、南非人、英國人都有,處理他們的心理狀態才最重要,否則難以確保運作順暢,他笑言船長還要兼任社工的角色,了解各人家庭背景,和他們面對甚麼困難。
每次出海大約一個多月,甚至更長,為營造良好工作氣氛,Rod會跟船員一齊打遊戲機打破隔膜,有時甚至會舉辦打機比賽。
68 :
greatsoup38(830)@2014-08-26 12:13:542014-08-25 HJ
太古不宜跟太貼
太古公司A(00019)受惠於太古地產(01972)的業績上升,表現令人滿意,股價已重返百元大關,雖已分拆太地,而對太古的貢獻,仍佔74%左右,是母憑子貴另一例子。不計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太古上半年核心盈利43.3億元,同比增31.3%,每A股盈利2.88 元,中期息每股1.1 元,增加10%,每股資產淨值(股東權益)152.06 元,增加4.3%。太古是綜合企業,但以地產為主,佔太地股權85%,太地已有另文討論,其他業務包括航空、飲料、海洋服務、貿易及實業等。
航空業的貢獻增長31.7%至3.57億元,其中國泰航空(00293)業績激增13倍,但只佔1.56億元,期內客運收益增4%,收益率則跌4%;貨運收益增3%,收益率降7%,燃油對沖項目帶來10億元盈利(包括未變現),所佔國航(00753)權益,因人民幣貶值而錄得虧損,而合作的國貨航虧損減少。新貨運站去年底投入服務,展望下半年雖有壓力,將較上半年為佳。
航空業的港機工程(00044)業績下跌21%,主要是香港及新加坡航空發動機維修貢獻急跌46.6%,但廈門相同業務則明顯由虧轉盈,而中港兩地飛機工程均跌,2月收購美國TIMCO錄得小量虧損,預期下半年各業仍然受壓,除外勤維修穩定外,其餘難望好轉。
海洋開發服務貢獻減少3%至6.58億元,主要是船塢業績低於62%至1400萬元,海洋服務收益仍可持平,如不計出售船隻影響,應增10%。期內新增四艘船隻,平均租金升16%,而營業成本亦增,面對石油及天然氣公司壓縮成本,市場可能出現船隻供應過剩,而下半年仍然樂觀。至於船塢的工程仍在虧損,拖船業務下跌,廢物處理貢獻亦降。
地產航空下半年樂觀
地產及航空下半年表現將勝上半年,使太古全年業績有樂觀展望,可望錄得增長,中期息已增10%,全年增幅估計相似。因地產業的貢獻轉趨穩定,航空業在低水平,有望繼續改善,太古的整體展望可以審慎樂觀,而太地將專注於物業投資,於手頭發展項目售出後,增長只能穩好,難以大幅上升。航空業績可大升,但較為波動,對太古的評價只是相對較為穩定。
太古現價105.7元,往績PE18.8倍,息率3.3%,PB0.695 倍,中期業績及下半年展望均佳,而太地將專注物業投資,增長遜於物業發展,但較穩定,近年增長強勁的海洋服務已有放緩,貿易及實業整體變動大,而續有新發展,成效存疑,PB 0.695 倍,作為太地的控股公司,已不宜期望過高,畢竟主要資產是物業。現價雖是三年多以來高位,相信至少可與大市同步,不易有突出表現,是保守者的選擇。如較為進取又看好物業者可選太地,看好航空可選國泰,若地產及航空均差,或有榮辱,則太古是較佳選擇,美中不足的,是期望海洋服務異軍突起難以樂觀,失去一項動力。近日似已搶升,不宜跟得太貼。
戴兆
69 :
greatsoup38(830)@2014-08-31 22:50:372014-08-25 HJ
太古不宜跟太貼
太古公司A(00019)受惠於太古地產(01972)的業績上升,表現令人滿意,股價已重返百元大關,雖已分拆太地,而對太古的貢獻,仍佔74%左右,是母憑子貴另一例子。不計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太古上半年核心盈利43.3億元,同比增31.3%,每A股盈利2.88 元,中期息每股1.1 元,增加10%,每股資產淨值(股東權益)152.06 元,增加4.3%。太古是綜合企業,但以地產為主,佔太地股權85%,太地已有另文討論,其他業務包括航空、飲料、海洋服務、貿易及實業等。
航空業的貢獻增長31.7%至3.57億元,其中國泰航空(00293)業績激增13倍,但只佔1.56億元,期內客運收益增4%,收益率則跌4%;貨運收益增3%,收益率降7%,燃油對沖項目帶來10億元盈利(包括未變現),所佔國航(00753)權益,因人民幣貶值而錄得虧損,而合作的國貨航虧損減少。新貨運站去年底投入服務,展望下半年雖有壓力,將較上半年為佳。
航空業的港機工程(00044)業績下跌21%,主要是香港及新加坡航空發動機維修貢獻急跌46.6%,但廈門相同業務則明顯由虧轉盈,而中港兩地飛機工程均跌,2月收購美國TIMCO錄得小量虧損,預期下半年各業仍然受壓,除外勤維修穩定外,其餘難望好轉。
海洋開發服務貢獻減少3%至6.58億元,主要是船塢業績低於62%至1400萬元,海洋服務收益仍可持平,如不計出售船隻影響,應增10%。期內新增四艘船隻,平均租金升16%,而營業成本亦增,面對石油及天然氣公司壓縮成本,市場可能出現船隻供應過剩,而下半年仍然樂觀。至於船塢的工程仍在虧損,拖船業務下跌,廢物處理貢獻亦降。
地產航空下半年樂觀
地產及航空下半年表現將勝上半年,使太古全年業績有樂觀展望,可望錄得增長,中期息已增10%,全年增幅估計相似。因地產業的貢獻轉趨穩定,航空業在低水平,有望繼續改善,太古的整體展望可以審慎樂觀,而太地將專注於物業投資,於手頭發展項目售出後,增長只能穩好,難以大幅上升。航空業績可大升,但較為波動,對太古的評價只是相對較為穩定。
太古現價105.7元,往績PE18.8倍,息率3.3%,PB0.695 倍,中期業績及下半年展望均佳,而太地將專注物業投資,增長遜於物業發展,但較穩定,近年增長強勁的海洋服務已有放緩,貿易及實業整體變動大,而續有新發展,成效存疑,PB 0.695 倍,作為太地的控股公司,已不宜期望過高,畢竟主要資產是物業。現價雖是三年多以來高位,相信至少可與大市同步,不易有突出表現,是保守者的選擇。如較為進取又看好物業者可選太地,看好航空可選國泰,若地產及航空均差,或有榮辱,則太古是較佳選擇,美中不足的,是期望海洋服務異軍突起難以樂觀,失去一項動力。近日似已搶升,不宜跟得太貼。
戴兆
70 :
greatsoup38(830)@2015-01-16 23:27:1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116/news/ea_eac1.htm
【明報專訊】太古地產(1972)旗下裵魚涌太古坊將重建,屋宇署資料顯示,該公司於去年11月批出太古坊2B期重建部分之圖則,該部分將興建一幢42層高(在3層地庫之上)的寫字樓,總樓面約為98.3萬方呎。
總樓面近100萬呎
現時的太古坊2B期仍為兩棟大樓,分別是康和大廈及和域大廈,太古方面表示,重建項目將於未來7年完成。其中康和大廈當中兩層,新近更獲集團斥資2000萬元翻新為創業科技公司,打造猶如facebook、Google等開放式工作空間,名為blueprint,昨正式開幕,涉及樓面約2萬方呎。其中一層撥出為11家創業公司提供6個月的免費工作空間。至於另一層則租予有意發展與科技有關的創業者,並按每家公司人數,每位每月收取2000至3000元會員費。現已有約60名租戶,該工作空間共可容納約280名租戶。
太古稱不應發展郊野用地
太古地產(1972)新上任行政總裁白德利昨首度會見傳媒時表示,政府有責任增加房屋供應,雖然香港仍有很多綠化地帶並未開發,但他直言「郊野公園是香港重要的一環」,增加房屋供應之時,亦不應發展郊野用地。他預計,今年零售市道將隨覑內地旅客減少而轉趨疲弱,惟樓市將如去年穩步上揚,寫字樓市道則會維持平穩。
另外,華懋千億爭產案主角陳振聰位於中半山寶雲道16號之舊居,項目獲批建兩幢3層高洋房及一幢一層高車庫,住宅樓面合共約14879方呎。新地(0016)去年以4.3億元投得的屯門良德街項目,則獲批建1幢29層高(在1層地庫之上)的商住物業,住宅樓面約14.1萬方呎,非住宅樓面則有2.5萬方呎。
71 :
greatsoup38(830)@2015-01-30 01:27:472015-01-24 iM
新能源技術起飛 太古研發減成本好蹺
自去年6月起,國際油價由高峰期每桶107美元急挫六成,跌破每桶50美元,回落至5年前最低位。外界推測油價下跌與國際政治有關,屬非正常油價波動。年內雖未必能回升至正常水平,但長遠而言,依舊未能減低能源價格大幅波動的風險。
為積穀防饑,太古公司可持續發展事務總監林立勤(Philippe Lacamp)接受訪問時表示,企業已將目光投向未來五至二十年,認為能源危機及水資源處理等將進一步影響業務。
太古於2013年成立可持續發展基金,投資配合旗下業務內容的能源技術公司,減低能源價格飈升風險。他預期,未來5至8年內,將有機會利用將都市固體廢物轉化為再生燃料的技術,扭轉旗下國泰航空(00293)受制國際油價的情況,更有望調低機票價格,優惠消費者。
近半年油價雖大跌五成,跌回5年前低位,但各國爭奪能源依舊為全球大勢。曾於國泰航空任職高層的林立勤形容,過去6年油價以倍數上漲,非航空公司能控制,「我過去任職國泰時,燃油僅佔支出14%,但現在卻已飈升至起碼40%以上。」
賺錢之前先談減省成本
太古旗下業務對能源需求甚大,為免成本不受控地上漲,集團由2013年開始已將目光投向可持續發展業務,同時成立基金投資能源科技公司。林立勤笑言,過往要求太古旗下公司提供可持續發展報告總遇上重重難關,甚至收集到的資料有部分已過期8個月,「所有人以往都認為可持續發展是生意以外的項目,屬於額外成本支出,但對機構來說,有可持續發展報告其實是好事,只是其重要性一直排在財務報告之後。」
他強調可持續發展與財務發展息息相關,「如果你能了解你所使用的水資源、能源及製造的廢料,你就可以管理得更好,令生意更有效率,節省不必要支出,所以可持續發展對生意來說極為重要。」他指出,過去的非商業領域,現在實際上對生意影響甚大,例如碳排放及排污過往並不收費。
現時本港徵收每立方米2.24元的排污費,及額外的工商業污水附加費,內地亦已對污水處理徵收費用,主要城市工業用污水處理費已達每噸1.65元人民幣,過去7年間,年均增長率亦達12%,反映用水量對業務影響將日漸增長。
透過可持續發展報告管理,可在企業賺錢之前,首先減少了不必要的支出。根據資料顯示,太古旗下業務的總能源耗量、排水量等,自2012年起,每年只以1%的速度緩慢調低。其中佔最大份額的國泰航空每年都維持1%下調速度,雖進度緩慢,但亦不難看出其減少排放的努力。
減低成本支出之外,可持續發展策略令企業更能打入當地社區。他舉例說,太古旗下在內地的產業,本來將污水直接排放至污水處理廠,但現在卻有計劃與當地政府合作,將已處理的污水用作建設城市濕地。比以往多走一步,希望讓公司形象更正面。
投資三企業研發新能源
減低排放能控制支出道理淺顯,但實際上卻難以抵抗原油價格上升、水源日漸匱乏等世界趨勢。投資新型能源技術,成為唯一出路。太古公司於2013年成立「太古可持續發展基金」,由林立勤帶領投資團隊,從50多家能源技術公司中,挑選了3間進行投資。分別是研發生物燃料的Green Biologics、潔淨能源及水資源的Nano Spun Technologies及生物塑膠技術的Avantium Holding。另外,英國母公司太古集團亦於2013年收購以廢棄食油製造生物柴油的Argent Energy。
說起生物燃料,自然令人想起太古旗下的國泰航空。不少人都抱怨機票價格因燃油附加費而不停上漲,如何減低燃料成本成為航空業的一大挑戰,事實上,受燃油價格飛升及歐盟嚴格監管碳排放映響,生物燃料技術近年大受歡迎。先有維珍航空在2008年與能源公司LanzaTech合作,研發比石油產品低一半碳排放量的再生燃料,並成功以其混合傳統燃料試航。滙豐銀行亦在去年加入,與維珍航空合作,投資LanzaTech研發轉化煉鋼的廢氣為燃料的技術。在澳洲及其他地區,亦以棕櫚油及椰子油等再生資源,研發低碳燃料,供航空公司使用。
Green Biologics研發的正是利用都市固體廢物中的有機殘餘物,轉化為再生燃料的技術,「我們看到香港龐大的都市固體廢物處理問題,加上再生能源的急切需求,令我們覺得這種技術潛力非常高。」林立勤坦言,都市廢物轉化再生能源的技術雖目前尚未可行,但已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最快2017試航再生燃料
他預期在12至20個月間,會開設第一家工業用廠房,在5至8年間會為國泰帶來足夠再生燃料存量。在2017年,國泰將首次嘗試在飛機引擎中混合再生燃料及傳統燃料進行試航,「若這技術可行,我們將反客為主,不再受制於國際油價上升影響。甚至可能參與能源供應的生意,相信利潤將非常大。市場必定存在,現在只是生產規模的問題。」
被問及此項技術會否有助調低機票價錢,優惠消費者,林立勤就笑言自己也希望機票減價,「只要能讓成本中的任何部分降低,都會令價格下調,但要視乎市場反應及承受力,最終令這盤生意的利潤更大。」
此外,面對水資源貧乏,林立勤亦將目光放在以色列的水處理公司NanoSpun,現時太古在該公司持股13.68%。NanoSpun利用納米技術開發智慧纖維,能為污水、廢水、溢油和石油產品進行生物處理,估計能應用於太古海洋開發的溢油應變方案,於燃油洩漏事故中進行清理。
太古基金現階段只在三家公司分別投入2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約1,560萬至7,800萬港元),仍屬於小規模投資。與其他高科技投資巨頭相比,他相信太古的優勢在於自身品牌。只要技術成熟,太古就能為其提供商業環境,將技術應用到旗下各業務,測試市場對該項技術的反應。只要未來技術發展理想,就會投入大量資源支持技術公司迅速擴大生產規模。
投資研發再生物料
因預測未來能源危機及可用水日漸貧乏將影響旗下業務,太古公司於前年將目光投向可持續發展業務,成立「太古可持續發展基金」,小規模投資能源技術公司。基金目前已投資三家公司,分別為Green Biologics、NanoSpun Technologies及Avantium Holding。
Green Biologics專門從事高級生物燃料的生產業務,正研究發酵技術,將都市固體廢料中的有機殘餘物轉化為生物燃料,預計能替代石油產品,有助減低碳排放及放緩上升成本。NanoSpun Technologies利用納米技術製造智慧纖維,可應用於能源潔淨,為污水、廢水、溢油及石油產品等進行生物處理。Avantium Holding能將再生植物原料,轉化為生物化工原料及生物塑膠,性質比一般包裝材質優良,估計能應用於太古飲料的裝瓶業務。
72 :
GS(14)@2015-03-19 17:09:23盈利增15%,至101億,輕債
73 :
greatsoup38(830)@2015-03-30 00:28:412015-03-29 HJ
太古業務廣泛變數多 等啱價考耐性
太古(00019)去年股價上升16%,遜於太古地產(01972)的逾20%升幅,太古的主要盈利來源是太地,但太地核心盈利只增12.7%,遜於太古的增長15%,而太古股息增幅較多,奈何股東權益則現微跌,升幅稍有差別,不能歸咎於某一因素,總之兩者已跑贏大市。
去年太古總盈利110.69 億元,按年下跌16.7%,核心盈利增15%至97.39億元,是投資物業公平值增加遜於上年的影響。每A股盈利6.47元,已派中期息1.1元,將派末期息2.8元,全年每股股息3.9元,增加11.4%,每股權益150.23元,微減0.3%,涉及7.69億元。
太古的五大類業務,地產業績增長16%,是未計總辦事處的應佔盈利,物業投資增11%,物業買賣增41.4%,酒店轉虧為盈,對太地的業績已有另文討論。
航空業包括國泰航空(00293)及港機工程(00044),應佔國泰業績增20.3%,應佔港機工程業績則跌8.3%。航空客運載客3160 萬人次,上升6%,乘客運載率升1.1 個百分點,而收益率則跌2%,至67.3 仙。貨運量增12%,運載率升2.5 個百分點,至64.3%,收益率則跌5.6%,至2.19元。整體可運載量上升6.3%,而航空收入只增5.9%,未能配合可運量的上升。航空業去年最大特點,是燃油於第四季急跌,但去年一段時間處於高位,對沖後的平均油價為124.48元,與2013年相同,而耗油量則增5.57%,去年對沖帶來已實現虧損9.11 億元,上年則有收益9.85億元,去年耗油量由3950萬桶增至4170萬桶,如不作對沖,去年每桶油價為121.67美元,2013年則為127.69美元。國泰的燃油對沖合約已延至2018 年,2015 年對沖比例61%,對沖價95美元,2016年對沖比例60%,對沖價85美元,2017年對沖比例50%,對沖價89美元,2018年對沖比例37%,對沖價82 美元。去年底對沖合約錄得未變現虧損124.67億元,太古應佔56.11億元,使太古的股東權益因而微跌。
港機工程業績平平,主要是去年收購北美業務的虧損影響,包括收購財務成本及重組開支,香港港機業績已轉好,廈門太古則微軟,而廈門太古發動機則大幅增加,香港及新加坡的發動機維修則明顯下跌。
香港培訓員工取得進展,但流失一名重大客戶,預期需求下降。廈門政府計劃興建新機場,正待審議,對廈門太古及港機的業務影響仍未明朗。
太古的飲料部以產銷可口可樂及其他飲料,在中國、香港、台灣及美國銷售,去年銷量增3%,個別地區稍有榮辱,原料價格下跌,有利於業績上升6%。今年中國市場估計良好,美國因新增區域專營而受惠。
海洋服務部過去數年有良好增長,提供各類船隻88 艘對海洋石油業提供支援,而石油價格下跌,相關活動減少,去年盈利下跌16%,聯合船塢更跌51%,主要是流失一名大客戶的影響,船塢業的收益持續下跌,有待解決。而海洋服務短期業績仍受影響,有待石油價格穩定。
實業及貿易部門,包括零售、汽車銷售、食品、冷藏倉庫及漆油等。2014年盈利4.23億元,2013年只有2.37億元,增長78%,但相當部分是非經常性,兩項汽車品牌終止進口權前獲獎勵,一項運動品牌專營權改為合資經營,而多年均在虧損中的金寶湯已關閉生產設施,外判予太古飲料生產,虧損大幅收窄至1400萬元。冷藏倉庫因開發成本繼續虧損,油漆業務穩定,展望今年零售及汽車均有影響,食品、糖業及漆油則較佳。
地產業務具發展潛力
太古是綜合企業,但主要均為傳統性業務,海洋開發已是較新的一環,若干新發展均列於貿易與實業項下,據報若干屬於科技創業,但不明顯,其業務雖多,但集中於地產、航空、飲料及海洋開發;其中地產已貢獻業績58%,航空貢獻約19%,亦將是變動較大的行業,今年地產看來尚穩,且有發展潛力。如未來利率變動而受影響,相信實際影響也不大。石油價格急跌之後,應對航空有利,而對沖的影響,已錄得龐大未變現虧損,或有可能轉入損益表,留意此項因素。
太古現價103.8 元,P?E 16 倍,息率3.75%,P?B0.69倍,資產折讓與太地相似,並無控股折讓,是有其他業務的影響。太古去年走勢遜於太地,是油價急跌後雖利於航空,但不利海洋開發,太古有意持續發展,但已蒙上陰影,情況較為複雜。與太地比較,太古息率是較高,以現況論,看來太地表現稍佳,而這種形勢會因市場而轉變。太古宜耐性等候較低水平吸納。
戴兆
74 :
greatsoup38(830)@2015-05-03 17:50:1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03/news/eb_ebc1.htm
太古四川項目 出租率90%
2015年5月3日
【明報專訊】由太古地產及遠洋地產聯手投資及發展、位於四川成都的「遠洋太古里」商業項目上月24日正式開幕後,至今已經一星期。
每日人流達4萬人次
太古地產表示,開業後每日人流達4萬人次,項目300個商舖當中,目前出租率達90%,當中已經有180間正式營業,其餘的亦正在裝修,太古地產董事(零售業務)江磯若表示,不急於將全數商舖出租,會挑選符合項目主題的商舖,特別是針對個人品味為主的休閒生活品牌進駐。
「成都遠洋太古里」是繼廣州太古匯、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頤堤港之後,太古地產進駐內地的第4個商業地產項目,令太古地產在內地的商業總樓面,佔整體商業樓面約1/3;預料第5個商業發展項目、位於上海的「大中里」亦會於明年起開業,屆時有關比例更會提升至40%。
整個「成都遠洋太古里」耗費80億元人民幣,歷時4年5個月興建。項目總樓面面積約286.3萬平方呎,包括有123萬是零售商舖區「太古里」;辦公大樓則佔約129萬平方呎,其餘為酒店「博舍」及酒店公寓,預料酒店將於今年7月起營業。
太古地產董事(零售業務)江磯若表示,「太古里」以「快耍慢活」作為主題,除了高端消費外,亦引入不少休閒生活品牌,針對當地25歲至50歲、追求個人生活品味的顧客群,包括日本品牌「無印良品(MUJI)」在當地開設規模最大的海外旗艦店、內地複合式書店「方所」等。
歷史建築內設零售商舖
除打造商舖零售區外,整個項目中間有一座逾1300年歷史、唐代興建的寺廟「大慈寺」。江磯若說,在興建「太古里」時最大困難是要不影響「大慈寺」,而且要保留寺內外的氛圍,因此特地針對大慈寺附近地方作規劃,包括將寺前已經乾涸的「解玉溪」,以水景形式重新展現,並配合寺廟紅牆、竹屏等環境,期望可為當地帶來休憩的公共空間。
75 :
greatsoup38(830)@2015-05-31 01:21:0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30/news/ww_ww1.htm
【明報專訊】太古地產(1972)與中華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建議收購柴灣內地段88號地皮(即柴灣中巴車廠)地皮。待中華汽車股東通過有關收購建議後,合資公司將支付首期訂金8500萬元,餘額則於交易完成時,即不早於2017年7月1日交付。根據城規會批准,該幅地皮可重建成由三幢附有商舖的住宅大廈、有蓋公共車輛總站及公眾休憩用地所組成的住宅及商業綜合項目。
76 :
GS(14)@2015-06-01 01:27:4326 sell Chai Wan land 80% to 1972
77 :
GS(14)@2015-06-01 01:28:1426 sell Chai Wan land 80% to 1972
78 :
GS(14)@2015-06-01 01:28:3826 sell Chai Wan land 80% to 1972
79 :
GS(14)@2015-07-22 01:58:52中信出售剩餘汽水廠股權
80 :
GS(14)@2015-07-22 12:44:4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22/news/ww_ww4.htm
太古增持內地飲品權益
2015年7月22日
【明報專訊】太古(0019)公布,以現金總代價12.5億元人民幣,向中信股份(0267)購入太古中萃發展註冊資本中所佔的15%權益、合肥太古可口可樂飲料註冊資本中20%權益,及鄭州太古可口可樂飲料註冊資本中的12.86%權益。太古通告稱,視上述三家公司股份為長期策略投資,故作增持。其公告又指,由於出售權益屬國有資產,賣方須進行招標、拍賣及掛牌出讓程序。於交易完成後,太古於太古中萃發展應佔權益,將自74.38%增至89.38%、合肥太古可口可樂飲權益料自59.50%增至91.50%,及鄭州太古可口可樂飲料自60.68%增至85.78%。
81 :
greatsoup38(830)@2015-08-07 16:31:13good
82 :
ckcy2k(19663)@2015-08-07 22:04:46greatsoup38在81樓提及
good
Business in Hong Kong seems alarming.
83 :
greatsoup38(830)@2015-08-09 11:30:3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08/news/ea_eaa3.htm
太古旗下商場銷售額放緩
2015年8月8日
【明報專訊】Prada(1913)「折腰」,連Prada有份進駐的太古廣場零售表現亦未見理想。隸屬太古(0019)旗下的王牌購物商場太古廣場零售銷售額繼承跌勢,上半年按年跌12.7%,但對比起首季跌幅14.5%已經收窄。至於旗下受自由行旅客鍾愛的東薈城名店倉則走向下坡,銷售額首季僅跌2.3%,但綜合上半年跌幅卻擴大至5.3%。
相關分析
更多
太古旗下本地商場表現一致偏淡,除太古廣場及東薈城名店倉外,表現最好的太古城中心亦不免增長放緩,上半年零售額增長10.9%,反觀首季升幅卻是11.3%,反映第二季零售額有放緩趨勢。
而事實上,受今年初反水貨客影響,以九倉(0004)旗下海港城為例,單是3月份銷售額,已按年下跌16.7%。
辦公室租金增長有放緩舻象
除零售外,太古旗下辦公室租金增長亦有輕微放緩舻象,其中太古城中心租金首季升19%,上半年放緩至17%,而太古坊首季租金升12%,上半年則放緩至11%:至於太古廣場辦公室租金則維持下調4%,與首季一致。
84 :
greatsoup38(830)@2015-08-20 18:01:51維持賺44億,降5%,輕債
85 :
greatsoup38(830)@2015-09-07 00:13:512015-08-22 HJ
太地22元有支持伺機低吸
海港城商場零售減退7%,震撼市場,其實太古廣場商場第一季零售已跌14.5%,而且租金率下調4%,當時對市場影響不大,兩者不宜比較。太古廣場與海港城規模大有分別,對市場影響力大異,主要是太古廣場對太古地產(01972)的貢獻比例,遠遜於海港城對九倉(00004)的貢獻。
太古廣場第一季的資料較詳,中期報告反而未披露太古廣場的零售,只稱銷售下跌,租金不詳,但出租率已由94%升至100%。連同太古城商場等,上半年太古地產的商場租金收入只上升1.4%,反映殊不理想。
上半年太古地產列賬盈利84.93億港元,按年增長31.5%,於調整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相關影響,核心盈利為39.38億元,只增4.5%,中期息23仙,升4.5%,每股資產淨值36.5元,較去年底增加2.8%。
太古的租金收入以辦公室為主,佔55%,零售物業只佔40%,包括中港兩地(如只計香港零售商場,則佔總租金25%)。辦公樓租金收入增7.3%至29.94億元,商場租金增4.8%至21.87億元,住宅租金增10.6%至1.87億元,物業投資營業盈利增長5%至41.45億元。
內地零售出租率升
太地期內銷售樓宇存貨增加25.7%至34.03億元,包括瀚然、蔚然及MOUNT PARKER等。營業盈利增27%至10.25億元,毛利率相當於去年,是樓市組合有別。
酒店管理是太地近年發展的業務,亦擁有太古廣場的奕居及太古城的東隅,並投資於香港萬豪、港麗、港島香格里拉及東薈城酒店各20%,而且經營多家餐廳。以管理及擁有的酒店計,仍錄得虧損。
太地的辦公樓包括太古廣場、太古城中心、太古坊、港島東中心及科技中心等,平均租用率99%,香港市場對辦公室需求回升,租金向上。於內地的投資物業,辦公樓包括廣州太古匯及北京頤堤港一期。香港零售物業主要為太古廣場及太古城中心,內地零售物業位於北京、廣州及成都等地,出租率由94%至99%,其中成都遠洋太古里(佔50%)於2014年10月試業,現已租出87%,其中70%已開業,此項目面積達132萬方呎。太地於內地應佔投資物業估值418億元,佔整體資產淨值19.6%。
邁阿密項目新增長點
下半年展望,投資物業收益變動不大,並持續銷售香港已完成物業,還有已售成都大慈寺的辦公室約130萬方呎(佔50%)可以確認。美國邁阿密已預售單位將有進賬,預期全年核心盈利較上年將有增長。
太地在發展中,太古坊常盛大廈重建為102萬方呎辦公樓,將於2018年落成,該項目的第二階段在規劃中。九龍灣亦正興建辦公樓55萬平方呎,2017年完成。黃竹坑辦公樓38萬方呎(佔50%),2018年完成。位於東涌的零售及酒店46萬方呎(佔20%),預期2017年完成,均為發展中投資物業。
本港發展出售物業,只有長沙及堅道兩項目,面積約26萬方呎,已接近完成,日後的物業出售,主要源自美國邁阿密多個項目,總面積674萬方呎,其中住宅165萬方呎,其餘為綜合性商場、辦公室及酒店等,分多年完成,管理層對當地市場展望樂觀。
內地的物業投資,已完成的位於北京、廣州及成都,籌辦多年的上海興業太古匯,包括一個商場、兩座辦公樓及三間酒店,其中一座辦公樓及酒店已封頂,將於2016年起分階段完成,佔50%,總面積345萬方呎。今年已訂框架協議,將在大連及上海浦東發展零售項目,是太地於內地的兩項最新發展,看來對內地的投資物業仍充滿信心。
太地股價5月高位為27.75元,去年底為22.46元,業績後遇跌市,低位為22.05元,現為22.25元,往績P/E18.2倍,息率2.96%,P/B0.61倍,今年業績及股息可望上升,明年也不會太差,只是本港零售市場影響投資者心態。基本上,其資產折讓39%,已較九倉的56.8%為低,市場評價不差,似乎22元有相當支持,但仍以跟隨大市變動為主,現水平可密切留意低吸時機。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太地22元有支持伺機低吸
86 :
greatsoup38(830)@2015-09-07 00:15:332015-08-27 HJ
太古五大業務 三升兩跌
太古公司A(00019)為多元化集團,所謂綜合企業,常見其屬下業務互有榮辱,今年亦不例外,結果仍滙成雙位數字增長,表現已是不俗;儘管如此,仍難免受到股市大浪的衝擊。
太古上半年總盈利79.77億港元,增長23%,於調整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等後,基本盈利為48.33億元,按年增長12%,每股盈利3.21元,每股中期息1.12元,增加2%,每股權益153.29元,只增1%。
太古雖是多元化業務,但以地產為主;佔太地(01972)股權82%,其業務包括物業投資、物業發展及酒店等,業務遍及香港、中國及美國,上半年銷售發展物業增長27%,其他則屬平平,酒店仍在虧損,整體則增4.3%。太古另有司徒拔道傲璇豪宅,期內出售兩個單位,獲利5.37億元。
油價下跌有利有弊
太古的第二大盈利來源,本已由海洋開發取代航空業,期內航空貢獻反超海洋開發,石油價格下跌,對兩者的影響剛好相反:航空業貢獻激增198%,至10.63億元,其中國泰(00293)增長468%,至8.87億元;港機工程(00044)則減少10.4%。
國泰上半年乘客增加8.8%,運載率升2.3個百分點,收益率則跌9.3%;貨運量增8%,運載率增0.9個百分點,收益率跌11.1%。國泰的數據平平,期內競爭激烈,滙率變動,以香港為轉機點的乘客比例較高,而國泰業績大幅上升,是油價大幅下跌的貢獻所致:期內耗油量增加5%,平均飛機燃油價格則跌39%,國泰對沖燃油成本以管理油價變動風險,但對沖錄得虧損,國泰業績未能反映油價的跌幅,但業績亦能顯著上升。
港機工程業績下跌10.4%,是受港機美洲虧損所影響,港機香港業績轉好,而發動機維修貢獻則減少,去年收購美洲業務,未能獲致應有效果。
海洋業務受油價下跌影響,開發商租用船隊減少,以致租金下跌,相關收益亦減,此環節由盈利6.58億元轉而虧損1.56億元(已包括聯合船塢小量盈利),實則是有關造船的減值支出(滙兌虧損):太古向巴西船廠定造4艘補給船,但未能如期交付,太古取消合約,但已持有巴西雷亞爾等待支付造船款項,因合約取消,重估該項現金而確認滙兌虧損1.4億元。實業虧損不多,但海洋開發業務已較前逆轉。
飲料業務表現尚可
飲料業務以可口可樂為主,期內盈利增長13%, 至4.56億元,中國內地是主要市場,果汁銷量下降,盈利減少5%,至2.45億元。美國獲多兩個專營區,銷售增加42%,且售價上升,盈利增38%,至1.23億元。香港汽水增長溫和,茶類則增26%,盈利增16.4%,至8500萬元。台灣規模較小,增長突出但只是1700萬元。整體增長的原因,包括原材料價下跌。
貿易及實業部門,表現參差,整體盈利跌42%至1.23億元。零售服裝及鞋履增長33%,銷售轉佳。汽車銷售因兩品牌進口權終止轉為代理,業績大減69%。食品業由虧轉盈,期內收購烘焙連鎖店,冷藏倉庫仍在虧損,漆油業績跌15%,糖業銷售有良好增長,上湯產品虧損收窄,已歸納於食品類。
雖然太古錄得雙位數字增長,但其中各業務變動甚大,其中以航空及海洋開發的升跌為甚,地產及飲料尚佳,而貿易及實業則跌,五類業務中三升兩跌,而地產業績中則包括非常性項目如出售傲璇豪宅兩個單位。嚴格而言,太古的增長只有低單位數字。
下半年展望,國泰航空的業務通常優於上半年, 海洋開發不必為外幣作貶值虧損,但正常業務難改善,地產業務稍好,飲料業務續有溫和增長,貿易與實業表現不易改善,估計全年盈利只與去年相若,變動不大;中期息只增2%,已對全年業績有所啟示。
中長線稍好 可候低吸納
太古近日股價曾跌至79.5元,往績P/E 12.3倍,息率4.9%,P/B 0.519倍,條件是合理且略為偏低;美中不足的是海洋開發受挫,亦憂慮零售物業本港租金可能變動。
另一方面,如海洋開發業務轉好,即油價亦轉好,屆時國泰航空的表現將會受壓。現價81.15元,連日大跌市,其股價頗為反覆,短線無瞄頭,中長線可望稍好,但期望不高,只能候低緩緩收集。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太古五大業務 三升兩跌
87 :
GS(14)@2015-09-25 01:43:40又多一個洲做埋
88 :
GS(14)@2015-10-17 09:54:24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17/news/ww_ww1.htm
太古海洋服務蝕10億
2015年10月17日
【明報專訊】太古(0019)就海洋服務業務發盈警,料今年將錄得10億元虧損,並對太古盈利造成不利影響。太古表示,自去年下半年油價大幅下跌後,一直維持低位,致國際主要石油公司及國家石油公司削減勘探及開採計劃,使多個項目需延遲或放棄。加上過多船隻爭奪離岸石油勘探市對,進一步對業務造成不利影響。
89 :
GS(14)@2015-10-17 11:02:45業務狀況聲明海洋服務部門
90 :
greatsoup38(830)@2015-10-25 16:31:172015-10-23 HJ
太古雖發盈警 不宜過度悲觀
太古A(00019)及太古B(00087)發表業務狀況聲明,但只集中於海洋服務部門,指將虧損約10億元,雖然其他業務維持良好,但對整體業績仍將造成不利影響,公布之日股價跌2.8%,幾以全日低位收市。
太古的海洋開發服務,主要是擁有開採石油的相關支援船隻及有關服務,2013年為業績高峰,達12.43億元,2014年上半年仍有6.44億元,2014年下半年已降至3.97億元。2015年上半年已錄得虧損1.69億元,其中包括取消4艘造船合約(因船廠未如期交付)減值1.4億元,而預備支付船價的巴西雷亞爾現金亦錄得滙兌虧損增加1.35億元,實際應錄得盈利1.06億元,儘管作出調整而獲得利潤,仍較2014年同期及下半年大幅減少。
公司上半年船租收益下跌12%,船隊使用率降至75.6%,平均租金率下跌4%,其中核心船隊使用率76.8%,平均租金跌5%,建造及專用船隊使用率65.1%,而平均租金則升11%,包括兩艘風力發電站裝置船已獲承租,非租船業務收入也跌11%,營業成本只是略為減少。
太古將於年底前接收兩艘平台補給船,並將於2016年購買一艘高速雙體船員運輸船。在今年8月下旬的中期報告,表示船隻供應過剩及油氣需求疲弱,預期下半年營運環境與上半年相若。
最新的聲明,預期今年餘下時間的業務將較8月估計為差,且油價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回升的情況下,船隊的賬面值將受重大減值影響,預計全年海洋服務部虧損將達10億元,2014年盈利為10.41億元。
上半年太古基本盈利(扣除投資物業重估增值後)48.33億元,按年增長12%,以中期資料及展望論,全年業績應與上年相似,但經過對海洋服務的預測虧損,則全年業績或將遜於去年。
增長料彌補海洋服務虧損
太古以地產為主,因下半年交付成都大慈寺發展項目辦公樓而帶來貢獻,而美國物業下半年交付亦可提供盈利,地產的全年業績將有增長。航空業的國泰航空(00293),下半年仍受惠於低油價,慣性表現也是勝於上半年。港機工程(00044)不寄厚望,但相信漸趨穩定。飲料部門以台灣復甦最速,港美是增長來源,中國產品好壞參半,預期飲料業務仍有適量增長。貿易及實業部門各業互有榮辱,台灣汽車業因終止兩項進口權使銷售減少,零售業務大致穩好。食品業務稍為改善,是重組及收購的貢獻。
太古全年業績或遜於上年度,但不能抹殺仍略有增長,相信增減幅度不會太大,海洋服務雖預期虧損,而航空應有較佳增長,配合地產的好表現,或可彌補海洋服務的虧損,油價高低對海洋服務及航空業有不同影響。自中期報告後,股價已滑落,已是海洋服務的影響,再遇8月下旬大市滑落,跌至年初的低位水平78.4元,其後已反彈至91.6元水平,海洋業務盈警,再次回落,應注意的只是海洋業務盈警,並非整體業務盈警。但影響整體業績應是事實,其前景展望與油價變動有關,如無意外,今年高低位已見。
港交所曾對同股同權研究,相信是對未來上市股份的策略,但已擱置,《華爾街日報》則突然建議太古取消現有A、B股的股權制度。原來B股的面值相當於A股五分之一,去年起已根據條例取消面值,而權益仍維持1股A股等於5股B股,但投票權同為1股1票。這是太古早年以較低成本控制投票權之法,經多年的變化,太古母公司已增持相當A股,現持A股約3.38億股及B股20.51億股,按權益計,應佔49.75%,但投票權則為61.26%。由於B股流通量較少,股價經常低水。
AB股制度應改革
本港過去曾有多間上市公司有A、B股之分,但已分別作出重組,最後重組的是私有化前的置業信託,目前仍有A、B股的只有太古,以其持股比例看,以小控大的意義已不重要,但因流通量影響,其B股經常低水,例如A股低位78.4元,B股應值15.68元,但實際僅為14.72元,即低水6.12%,以純投資論,買入太古,可考慮B股,以上述股價計,A股息率是4.97%,B股則為5.3%。太古的A、B股存在,雖然市場已習慣,但畢竟是港股的瑕疵,雖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太古也應考慮作出重組。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太古雖發盈警 不宜過度悲觀
91 :
GS(14)@2015-11-08 19:53:08NOT BAD
92 :
greatsoup38(830)@2016-02-23 01:52:51擴大地盤
93 :
GS(14)@2016-03-04 18:00:14http://property.mpfinance.com/cf ... 0304/paa01/lab2.txt
美國律師行租太古邁阿密旗艦項目 文章日期:2016年3月4日
廣 告
廣告
【明報專訊】自1980年代起開始進軍美國地產市場、太古地產(1972)同系的Swire Properties Inc表示,美國大型律師行Akerman LLP,正式進駐旗下位處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市的Three Brickell City Centre,標誌着耗資80億港元(10.5億美元)打造的Brickell City Centre項目正式啟用。
Swire Properties Inc表示,Akerman LLP是佛羅里達州最大規模律師行之一,也是全美前一百大律師行。作為項目中最大的辦公樓主要租戶,Akerman LLP承租的11.05萬方呎樓面,相當於大樓總樓面的80%。
涉逾11萬呎樓面 成最大租戶
另外,Akerman LLP辦公室亦會引入較新穎的設計概念,當中包括能容納300人的會議中心、咖啡館、公共空間以及戰略室。
Three Brickell City Centre樓高12層,採用了全玻璃幕牆設計,位處Brickell的金融區內,與Metromover輕鐵車站近在咫尺。
至於整個Brickell City Centre項目,總樓面面積達540萬方呎,而一期包括一座購物中心、兩座住宅、一座酒店連服務式住宅及兩座辦公樓。
94 :
GS(14)@2016-03-11 15:44:50盈利降20%,至78億,輕債
95 :
GS(14)@2016-03-16 14:44:442016-03-16 HJ
備受油價打擊 太古跑輸大市
太古A(00019)是綜合企業,其業績相對較為穩定,是互有榮辱的抵消。2014年核心盈利仍可增15%,去年只能微升2%,反映有利業務雖佳,而不利業務打擊亦大。
去年太古總盈利134.29億元,同比增加21%, 主要是投資物業公平值增加所致,於作出調整後,核心盈利為98.92億元,只增1.53億元,每A股(下同)核心盈利6.58元,已派中期息每股1.12元(上年同期1.1元),將派末期息每股2.78元(上年同期2.8元),全年每股股息3.9元,與上年相同。應注意的是,中期息上升,而末期息則下跌,全年未能增加,反映管理層於中期及末期的展望有若干差異。股息比率59.3%,略低於上年的60.3%。
太古的地產業一直為最大盈利來源,已有另文討論,去年業績微減,是出售英國4間酒店的虧損,以及2間新開業的營業成本所影響,租金收入及售樓收入則有微升,應佔地產核心盈利57.91億元,佔整體58.5%。
海洋服務勁蝕13億
航空業為太古第二大業務,是經營國泰航空(00293)的成果,應佔盈利27億元,增長90%,去年可用座位增5.9%,乘客增7.9%,乘客運載率升2.4%,客運收益跌3.5%,收益率跌11.4%。運載貨運增4.4%,運載率微降0.1個百分點,收益率跌13.2%,而每可用噸千米成本則跌10.3%,耗油量增4.3%至4350萬桶,儘管對沖油價帶來虧損84.74億元,而燃油成本仍跌18.2%或73.31億元,而投資於國航(00753)亦獲強勁增長,雖則人民幣貶值不利,而油價下跌可以抵消有餘。國泰已因盈利大增而派發股息0.53元,增加47.2%。
港機工程(00044)於本港的業務頗佳,於廈門則平平,修理航空發動機業績跌27.3%,美洲港機虧損大增,以致港機整體業績下跌19%。歸納於太古航空業的盈利為30.17億元,增長65.5%。
對太古業績具左右作用的是海洋服務,年前大事發展,於2013年曾獲利12.43億元,2014年亦獲利10.41億元,去年則虧損12.85億元,油價急挫,石油開發商發展減緩,太古專門出租補給拖船及平台以至專用船隻等使用率下降,租金率亦跌,影響更大的是,因造船廠未能如期交付船隻4艘,已取消合約,作出減值支出4.85億元,由於前景影響,船隊及其他資產減值7.93億元,撇除減值開支,去年虧損為700萬元,已包括持有巴西雷亞爾貶值虧損1.67億元,該款持作支付船價,而合約已取消。
飲料業務去年有發展,美國添加專營區域,銷量及盈利均增,中國內地業務平穩,香港上升10%,台灣銷售增,售價上升,增長強勁,美國業績增31%, 但中央成本漲72%,整體飲料盈利實增14%。
投資美航空工程欠佳
貿易及實業盈利貢獻跌63%至1.55億元,主要是台灣汽車業務失去兩個代理權,盈利大減2.1億元,零售服裝鞋履則增長,食品因收購而有額外貢獻。冷藏庫虧損增加,漆油貢獻亦減,其他無好表現。
現年展望,地產仍然偏穩,業績取決於售樓成績,由於油價仍在低水平,航空業的貢獻可望增加,而海洋業務仍將受壓,但油價維持現狀,相信不必再作減值,而為造船合約的減值及滙兌損失是一次性,海洋業務今年的虧損或遜去年。
飲料業務將受惠於美國的專營區域增加,以及購回位於中國的少數權益。貿易及實業表現仍將參差,而去年業績已急跌,今年可望轉穩。整體經營今年受壓力,但各業此起彼落,希望核心業績變動不大。
看太古近年的策略,是持續看好航空業,但投資美國航空工程暫時未如理想。海洋開發受油價打擊,發展已告一段落,策略是轉向整頓。於地產方面投資,認為缺乏有利條件,未有新目標,擬於中國大連進行一個商住項目,仍待落實,而上海及美國邁阿密市的項目接近完成,其成績將左右策略。
飲料業務偏於美國的發展,已購入若干生產權。貿易及實業的發展,旨在分散投資,經營並不順利,但預期仍將繼續增加投資。
太古現價80.2元,核心P?E12.2倍,息率4.86%, P?B0.55倍(每股資產145.22元),條件應是中性,稍為失色的是,股息只能維持,反映管理層的審慎,亦予人印象平平。事實上,油價的變動對太古的影響,更甚於零售業的變動,預期太古的表現將遜於大市。
?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備受油價打擊 太古跑輸大市
96 :
GS(14)@2016-03-16 15:01:302016-03-14 HJ
太地港滬物業表現成關鍵
太古地產(01972)去年總盈利大增47.9%,而核心盈利則跌1%,是香港中區以外辦公樓估值上升,以及酒店業虧損影響,近期股價升幅不大,績後稍為下跌。
太地去年盈利140.72億元,上年為95.16億元, 剔除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71.16億元及相關調整,核心盈利為70.78億元,低於上年的71.52億元。每股核心盈利1.21元,已派第一次中期息每股0.23元,將派第二次中期息0.48元,全年股息為0.71元,按年增長7.6%。每股資產淨值36.97元,增長4.1%。
滬太古滙年內啟用
太地在香港的零售物業,包括太古購物廣場、東薈城名店倉及太古城中心商場,年底時幾乎全部租出,太古購物廣場銷售額下跌12%(上年跌6%)、東薈城銷售跌10%(上年升4.6%),太古城中心銷售穩定(上年同稱穩定);香港零售物業租金收入,由上年的27.05億元,微升至27.25億元。
香港的辦公樓物業,包括太古廣場、太古城中心、太古坊、港島東中心及科技中心等,平均租用率99%,去年租金收入增加4%,至55.87億元。香港總租金收入83.12億元。
在中國的投資物業,位於北京、廣州及成都共五項,租金收入增6%,至20.14億元,其中零售物業佔16.41億元,辦公樓物業佔3.6億元。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商場出租率94%,零售銷售增加3%。北京頤堤港零售面積租出97%,銷售額增加30%,辦公樓則租出92%。廣州太古滙商場租出99%,銷售增長16%,辦公樓全部租出,服務式住宅租出79%。成都遠洋太古(佔50%)於去年4月開業,年底商店開業83%,已承諾租賃88%。
物業發展方面,在中國已完成成都睿東中心辦公樓,已售52%並確認收入。在香港,只完成長沙獨立屋28座,已售1座,其餘售出的均為存貨。總銷售額44.63億元,增長16%;純利11.07億元,增長5.5%。
太地於去年出售英國酒店4間,仍有15間在香港、中國及美國佔不同權益。出售酒店帶來虧損2.29億元。另外,去年在成都及美國有新酒店開業,影響酒店業績,共虧損3.03億元。
去年底太地淨借貸微減至333.48億元,淨借貸權益比為15.3%,財務淨支出微減至11.95億元,今年的資本承擔為66.8億元,其後數年共為131億元。
今年展望,香港的零售商場並不樂觀,寫字樓偏穩,中國的物業個別地區有異,基本情況平平。可以期望的是成都遠洋太古里去年4月開業,已有83%租戶開業,今年是全年貢獻,亦希望出租率可以提升。還有就是發展多年的上海興業太古滙的工程已完成,今年內將分階段啟用,商場、寫字樓、酒店及住宅面積346萬方呎,佔50%。
西半山殷然左右業績
至於發展物業銷售,主要位於美國邁阿密市住宅,已預售約72萬方呎。成都睿東中心辦公樓仍有餘數待售。香港半山堅道殷然住宅19萬方呎,今年完成明年交付,但尚待推售;其餘香港積存待售存貨約8萬方呎。由於主要物業完成期、出售及出租並不明確,對業績展望較為困難,希望其季報可提供更多資料。
太地發展中的計劃,以投資為主,包括香港常盛大廈重建及康和大廈的後續重建,九龍灣的辦公樓及黃竹坑的辦公樓,各項目應佔面積約180萬方呎。在美國邁阿密的綜合項目面積約688萬方呎,今年起分批完成,香港的項目則於2017至2018年完成。另尚待落實的,與中巴合作發展柴灣項目69萬方呎,佔80%是與上海陸家嘴金融貿易區開發公司合建浦東新區前灘零售項目130萬方呎,佔50%。至於酒店業,既虧損出售英國酒店,反映面對現實,其後仍有若干酒店完成,希望對業績影響不大。
西半山殷然住宅的市場反應,將左右短期業績;而上海興業太古滙的開業,對中長線業績有肯定幫助。現價20.9元,核心P?E17.3倍,息率3.4%,P?B0.565倍。去年至今跑贏大市,目前的壓力主要來自零售業的租金收入,但非以自由行旅客為主,且寫字樓租金收入更勝零售。去年業績雖非佳,而近期升勢亦非突出, 績後表現尚屬平穩,未來表現可與大市同步,甚或稍勝大市,視乎殷然住宅及上海興業太古滙的消息而定。
?
#戴兆 #港股分析 #公司透視 - 太地港滬物業表現成關鍵
97 :
greatsoup38(830)@2016-08-21 21:41:43盈利降33%,至30億,輕債
98 :
GS(14)@2016-10-29 13:52:44賣九龍灣物業,65億
99 :
greatsoup38(830)@2016-11-11 04:17:27差
100 :
greatsoup38(830)@2016-11-12 15:32:36中國強勁,香港差
101 :
greatsoup38(830)@2016-11-18 18:44:1919、506 之間和可口可樂交易,可口可樂退出裝瓶業務
102 :
greatsoup38(830)@2016-11-18 18:44:3719、506 之間和可口可樂交易,可口可樂退出裝瓶業務
103 :
greatsoup38(830)@2017-02-11 16:59:57bad
104 :
greatsoup38(830)@2017-02-26 23:37:162017-02-18 iM
成都直擊 進軍高端烘焙 太古北上搶佔舌尖
近年內地食物安全為人詬病,卻也為高端食品市場換來無限商機,老牌英資企業太古(00019)有見中國經濟呈「L形」橫行,毅然尋求航空及地產以外的業務新動力,關鍵竟是先抓住內地人的胃。集團斥資14億元收購重慶糕餅製造商沁園,首次進軍企業對消費者的食品零售,帶挈旗下太古食品純利按年翻倍至4,600萬元。該公司董事總經理劉永亮承認飲食業競爭激烈,但西南部城市消費潛力正崛起,故將以多品牌模式擴展,劍指全國三甲品牌。
走入重慶解放碑商業區一間沁園分店,布置儼如本港的連鎖式麵包舖,裝潢明亮並設後台餅房,由駐場師傅每天按烘焙時間即場焗製麵包及餡餅。店內不乏香港元素,港式奶茶、鴛鴦售10元至12元人民幣,菠蘿包及貼近當地口味的麻辣軟包亦暢銷,客人平均消費達20元人民幣,劉永亮不諱言:「別看輕西南地區消費力,我們麵包的零售價與上海接近,但這裏人工、租金等經營成本平一半,利潤更高。」這種像小咖啡店的分店,沁園現於重慶、成都和貴陽持有550間,飲食男女,造就太古在中國的最新生意經。
收購沁園 太古拓烘焙業
據全球工業分析(GIA)估計,包括麵包、蛋糕及西餅等在內的全球烘焙食品市場規模,至2020年料達485億美元,2017年複合增長率(CAGR)6.7%,當中內地因人口龐大及消費習慣改變,需求以雙位數上升。仲量聯行剛發表《Foreign Foods brand expansion in China》指,餐飲成為內地市民最積極消費項目,尤其售賣咖啡、茶及雪糕的店舖租務活躍,按年擴張速度逾30%,惟國際品牌具地域偏好,對華東、華南情有獨鍾,意味1.5綫至二綫城市的龐大潛力仍未被挖掘。
海外廠商冀分一杯羹,新加坡BreadTalk、台灣85℃、韓星金秀賢代言的韓國多樂之日(Tous Les Jours)等近年紛紛插旗中國,惟烘焙業群龍無首,終於吸引太古加入角逐。太古先在2014年底斥7.49億港元,向瑞典私募基金殷拓(EQT Partners)收集沁園65%股權,去年再以6.4億元從創始人劉崇梅夫婦手中買入剩餘35%股份,完成全資收購。盡管太古煉糖歷史悠久,亦是可口可樂專營生產商,但透過門市網絡直接零售,在集團迄今200年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可謂摸著石頭過河。
新沁園食品總經理兼首席執行官袁國恩表示今年將會加速擴展,「與歐洲及日本比較,中國麵包糕點市場僅屬起步,2015年人均消費量6公斤,尚不及香港三分之一,未來隨市民收入及中產階層增加,需求愈來愈大。太古收購沁園主因,源於重慶人口逾3,300萬,麵包店總數卻少於1,000家(台灣2,000萬人口,麵包店逾1萬間),而市佔率40%的沁園是大眾化的老字號、品牌熟悉度高,在整個西南部的發揮空間較大。」
多路進擊 力爭全國三甲
他續指,「業界正經歷整合期,地區性品牌繁多但未壟斷全國,故當務之急是優化品質及生產分銷渠道。我們去年就翻新80間門店去提升形象,同店業績(Same Store Sales,SSS)增幅近20%,希望盡快佔據西南部的中高檔市場。除了翻新,今年也維持高速擴張,預計開店150至200間,每月十間十間咁開,目標是2020年店舖數目從現時550間,擴充到1,000間水平,成為全國首三個烘焙品牌之一。」
要取得成功,不單引入具新鮮感的港式食品,太古也實行多品牌路綫。適逢集團取得名牌雪糕Movenpick中國代理權,太古去年底順勢推出比沁園高端的另一品牌「手釀Bakerland」,投資200萬元在重慶華潤萬象城開設概念店,將品牌雪糕、手調咖啡及沁園產品結合銷售。在面積逾2,600平方呎的寬敞旗艦店所見,歐式麥包售價15至20元人民幣,約80克重的精緻慕絲蛋糕索價32元至35元人民幣。
「店內單價較高,毛利率也比沁園高,主打年齡層20至35歲的顧客群,他們價格敏感度較低,有信心兩年時間可回本。」手釀計劃年內增設5店,近期更開辦烘焙課程及興趣班,每位收費近200元,令品牌與客人由簡單的一買一賣,進化為體驗式消費。公司今年又會推出副品牌「囍沁」專營婚嫁禮餅,目前僅於淘寶、天貓作網上銷售,年內或開實體店作試驗。
拒絕鬥平 做好食物質素
談及發展阻力,袁國恩承認保持食物品質是最大挑戰,即使加盟店方式有助擴張亦不會倚賴。「現時九成分店是直接營運,參考市場經驗引入加盟商是行得好快,但同時好難控制,他們甚至會擅自加食譜。」的確,內地食品安全問題愈來愈備受關注,連中央政府五年規劃也特別提到。
沁園現時更是代工廠商(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向內地多家航空公司提供食品,但沒有以沁園品牌直接於超市上架。劉永亮同意食品安全是行業基礎,故太古收購沁園後,馬上建立體系確保供應商原材料入庫、生產車間質素、物流倉庫配送到門店,門店將半製成品拿到生產綫的過程,都受第三方獨立監察,合乎ISO 22000的食品安全管理國際標準。
近年內地經濟升幅放緩,人民幣又持續貶值,但太古對食品業務依然樂觀,「人民幣升跌並非我們控制範圍,惟有做得更好。食品業已相對穩定,消費者仍負擔到輕奢侈品(Affordable Deluxe),我們產品報廢率低僅5%,所以拒絕和對手鬥平,也不會在夜晚指定時間後大特價,怕養成消費者習慣。」另外,基於中央廚房及店舖即場烘培的配合、物流成本等因素,劉永亮強調沁園等旗下烘焙品牌,未來仍會穩紮專注西南地區市場。
溢利倍增 帶動太古食品
收購沁園不久,已為太古王國帶來盈利貢獻。根據太古中期業績報告,截至去年6月底太古食品營業額7.12億港元,佔集團總收入約2.2%,盡管佔太古整體比重仍低,不過在國泰航空(00293)及太古地產(01972)等其他業務均錄倒退下,食品純利按年增一倍至4,600萬元已屬難能可貴,當中沁園食品應佔溢利3,900萬元更升1.3倍。
沁園重慶九龍坡區的新廠房早前正式投產,未來3年會逐步把製作工序自動化,該公司今年又啟動大數據計劃,希望憑集團經驗分析顧客習慣及提升開店成功率,月內首份報告將誕生。追溯西式麵包早在清末民初傳入中國,與太古施懷雅(Swire)家族來華時間相若,迄今其於內地持736億元人民幣資產,佔集團整體兩成半,今次太古進軍烘焙業務,挑戰舌尖上的中國,似乎再一次顯示其獨有的營商邏輯和價值判斷。
港味掛帥 擬再推奶油豬
太古北上內地賣麵包,首先想到引以為傲的香港好滋味。袁國恩指:「港式奶茶、凍檸茶都受歡迎,推出當日分店賣過百杯,超乎我們想像,反映重慶人接受新事物能力都高。下一步我們研究推出奶油豬仔包,要在客人落單1、2分鐘內焗好,做到啖啖脆其實唔容易。」
作為北漂多年的港人,袁國恩稱內地的茶餐廳文化較淺,整個重慶只得約10間茶餐廳,甚至不習慣把麵包當早餐。「他們沒有麵包就是早餐的概念,很多人早上仍然以湯米綫為食糧,反而把麵包當成甜點,於晚飯後便會選購作飯後甜點。」故沁園門市一般營業至晚上10時,每月又會研發4至8種新產品,以迎合內地消費群口味。
105 :
GS(14)@2017-03-16 18:39:52盈利降47%,至50億,輕債
106 :
GS(14)@2017-08-17 15:16:18盈利降6%,至28億,輕債
107 :
GS(14)@2017-11-11 09:26:39盈警
108 :
GS(14)@2017-11-11 15:06:08情況還可
109 :
GS(14)@2018-02-26 17:21:25buy Shanghai LAND
110 :
GS(14)@2018-03-19 01:30:50維持55億,增8%,輕債
111 :
GS(14)@2018-06-10 21:43:0519 以72蚊私有化44
112 :
GS(14)@2018-06-16 09:31:39賣太古城中心
113 :
GS(14)@2018-07-21 03:17:26太古海洋開發集團(太古股份有限公司(「太古公司」)海洋服務部門的主要
業務單位)營運離岸支援船隻,為能源業提供支援服務。離岸市場已有一段時
間非常嚴峻。太古海洋開發集團於二零一六年錄得應佔虧損港幣三十億三千三
百萬元,二零一七年則錄得港幣二十二億五千五百萬元。此等虧損包括二零一
六年的減值支出港幣二十三億一千三百萬元及二零一七年港幣十億一千五百萬
元。此等減值支出反映按適用會計準則的規定,就太古海洋開發集團船隊的賬
面值進行檢討。船隊所從事的離岸業前景,對船隊的價值有重要影響。就船隊
賬面值進行的檢討反映當時離岸業的前景。
就太古海洋開發集團船隊的賬面值已進行進一步的檢討。之前的檢討考慮到預
期油價復甦會令離岸勘探工程增加,太古海洋開發集團船隊的使用率因而上升,
太古海洋開發集團並可增加船隻租金。油價已復甦,價格由十二個月前每桶五
十美元(二零一六年更低至每桶二十八美元)上升至現時每桶七十三美元。這
並沒有令離岸勘探工程大幅增加。太古海洋開發集團船隊的使用率輕微上升,
但船隻租金並無增加。多艘船隻正爭逐機會出海運作,當中更包括一些閒置多
時的船隻。因此,最近就太古海洋開發集團船隊賬面值進行的檢討中,已考慮
到未來船隻租金的假設遠遠不及之前的檢討樂觀。太古海洋開發集團有關船隻
的預計可用年期亦已縮減。
為反映最近進行的檢討,預期太古公司二零一八年上半年的綜合溢利將計入一
項現時估計約為港幣三十九億元有關太古海洋開發集團船隊的減值支出(連同
若干相關的商譽撇銷及遞延稅項資產撇銷)。二零一八年上半年太古海洋開發
集團的應佔虧損(未計減值支出)預期約為港幣六億六千三百萬元,二零一七
年上半年則為港幣六億九千二百萬元。減值支出將對期內太古公司股東的綜合
應佔基本溢利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太古公司其他部門的業績表現,則大致與太
古公司二零一七年報告書的主席報告中「展望」所述者相符或較之更佳。
114 :
GS(14)@2018-08-09 15:02:20盈利增25%,至35億,輕債
115 :
GS(14)@2018-10-11 15:15:5319私有化44成功
116 :
GS(14)@2018-11-04 00:25:31基匯資本出資49%,恆力51%
117 :
GS(14)@2018-12-14 01:44:29太古實業及買方於二零一八年十二月十三日訂立買賣協議,由太古實業以現金
代價出售所售權益予買方。所售權益乃公司在漆油業務的全部權益。公司估計
出售所售權益錄得溢利約為港幣二十七億元,預期於二零一八年入帳。
太古公司籍此感謝阿克蘇諾貝爾集團多年以來積極及堅定的合作夥伴關係,並
對業務未來繼續成功致以誠摯的祝福。
118 :
GS(14)@2019-03-17 23:05:23盈利增15%,至64億,輕債
[基金股][H股金融][國企指數][恆生指數]中國平安(2318)專區(關係:0005)
1 :
GS(14)@2011-03-16 23:06:11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7541
新聞專區
2 :
GS(14)@2011-03-16 23:06:52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14630_C.pdf
根據一般授權發行新H股
於二零一一年三月十四日,投資者與本公司訂立認購協議。根據認購協議,投資者將以現金共19,448,000,000港元作為總認購價認購本公司272,000,000股新H股,佔本公司經擴大已發行股本總額約3.44%。
認購價
投資者將按認購價每股認購股份71.50港元,以現金向本公司認購272,000,000股新H股。
「投資者」指金駿有限公司,一間於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成立之公司,由周大福代理人有限公司全資擁有
3 :
龍生(798)@2011-03-16 23:13:24同叔咁樣買法, 代表平保可看高一線?
4 :
GS(14)@2011-03-19 16:01:223樓提及
同叔咁樣買法, 代表平保可看高一線?
他做了70%淡倉衍生工具,但實倉都有30%...何況他一買就有15%折讓,表面上已賺
總的來說,睇住他的成本價做人
5 :
GS(14)@2011-04-05 18:49:55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9732_C.pdf
業績幾好
6 :
鱷不群(1248)@2011-04-06 23:25:19加息受害股
當利率上升0.5%,
稅前利潤減少 = 207 - 173 - 175 - 518 + 742 = 83(人民幣百萬元)
稅前股東權益減少 = 4255 - 173 - 175 - 518 + 742 = 7143(人民幣百萬元)
7 :
GS(14)@2011-04-07 07:36:59seems effect not big...
8 :
鱷不群(1248)@2011-04-07 13:53:497樓提及
seems effect not big...
看盈利好像影響不大,但看股東權益就知是損失沒有入落虧損,而且隱性虧損佔盈利的比重甚大,最重要的,是保險股並非真正加息受惠股,保險公司需要將各種資產及保單的預計承擔等的利息敏感度作計較,由資產組合到保單條款到風險管理措施都會有影響,根本就不會是天然的加息受惠股
9 :
GS(14)@2011-04-07 21:27:248樓提及
7樓提及
seems effect not big...
看盈利好像影響不大,但看股東權益就知是損失沒有入落虧損,而且隱性虧損佔盈利的比重甚大,最重要的,是保險股並非真正加息受惠股,保險公司需要將各種資產及保單的預計承擔等的利息敏感度作計較,由資產組合到保單條款到風險管理措施都會有影響,根本就不會是天然的加息受惠股
的確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但這個相差現今會入全面收益表的,到時看全面收益表就一目了然
10 :
New comer(7338)@2011-04-11 22:07:48平保(02318)獲摩根大通增持425.8萬股 H 股
2011年4月11日 17:32 財經消息
據聯交所股權變動資料,平保(02318)於4月4日,獲摩根大通增持425.811萬 H 股,申報場內每股平均價84.33元,場外為每股80.46元,持 H 股好倉由
6.96% 升至 7.11%。
11 :
New comer(7338)@2011-04-11 22:08:56同叔買佢, 現在摩通又買佢 ...
平保有咩過人之處 ?
12 :
New comer(7338)@2011-04-14 09:54:36平保(02318)四控股子公司首三個月原保費收入共695億人民幣
2011年4月14日 08:33 財經消息
平保(02318)宣布,控股子公司中國平安人壽保險、中國平安財產保險、平安健康保險及平安養老保險於1-3月份的累計規模保費,分別為640.03億元人民幣(下同)、203.05億元、6977萬元及17.2億元,共計860.98億元。 上述累計規模保費為統計口徑數據,尚未按照中國財政部2008年頒佈的《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2號》以及2009年12月頒發的《保險合同相關會計處理規定》中有關保險混合合同分拆及重大保險風險測試的要求進行調整處理。
根據相關規定,上述4公司於1-3月期間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分別為476.298億元、203.05億元、3571萬元及15.39億元,合計為695.1億元。
13 :
龍生(798)@2011-04-15 03:34:32如果有錢似乎都可以一博
咁多大戶爭住買...
14 :
GS(14)@2011-04-28 21:02:5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427965_C.pdf
交到貨
15 :
hh0610(1603)@2011-04-29 01:50:0814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427/LTN20110427965_C.pdf
交到貨
資金最平: 保險
最賺錢: 銀行
兩樣都比佢做哂, 只係現價PE咁高, 我不太喜歡.
16 :
GS(14)@2011-04-30 10:42:3915樓提及
14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427/LTN20110427965_C.pdf
交到貨
資金最平: 保險
最賺錢: 銀行
兩樣都比佢做哂, 只係現價PE咁高, 我不太喜歡.
其實炒上都是早有預謀啦
17 :
GS(14)@2011-07-20 00:09:07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719454_C.pdf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平安證券2011年上半年度未經審計財務報表
在中國貨幣網披露的公告
18 :
GS(14)@2011-08-18 08:14:5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17523_C.pdf
買深發展
19 :
GS(14)@2011-08-18 08:15:15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17536_C.pdf
截至2011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未經審核業績公佈
20 :
GS(14)@2011-08-18 22:12:10展望未來,中國國民經濟仍將保持長期平穩增長的態勢,金融業發展的環境將日
趨完善,居民的金融需求隨䋠財富的快速增加而日益多元化,綜合金融產品和服
務的前景廣闊,潛力巨大;同時,以移動互聯網為代表的現代科技發展迅猛,並
向傳統行業滲透的趨勢不斷增強,深刻影響人們的經濟生活和企業經營運作的方
式,為金融業的傳統模式和競爭格局帶來新的變化和業務增長點。平安人將牢牢
把握時代脈搏,積極迎接機遇和挑戰,繼續堅定不移地深入推進「綜合金融,國
際領先」的創新實踐,並銳意探索現代科技與傳統金融高度融合的發展模式,致
力於實現「基業長青,百年老店」的遠大理想。
又吹水?
21 :
GS(14)@2011-08-18 22:12:57好強勁增
22 :
hh0610(1603)@2011-08-19 00:22:52呢D股要坐長線.
23 :
GS(14)@2011-08-19 07:02:09但是唔知要幾長
24 :
Sunny^_^(11601)@2011-08-24 17:13:36今日佢咩事?大成交沽貨咁既.8X億成交,2629都望塵莫及喎
25 :
hh0610(1603)@2011-08-24 20:11:452628累街坊嘛.
26 :
dd4567(6370)@2011-08-24 20:37:55搜尋 歐洲股神沽平保 可找到傳聞
27 :
GS(14)@2011-08-24 21:28:05http://www.etnet.com.hk/www/tc/s ... newsid=ETN210824572
平保(2318):沒有進行配股,並不悉是否有主要股東減持股份
《經濟通通訊社24日專訊》平保(02318)(滬:601318)今早開市前錄得兩
手大手交易,涉及股份佔H股已發行股本近4%,涉資77﹒8億元。平保發言人盛瑞生表示,
沒有進行配股,亦並不悉是否有主要股東減持股份。
有消息人士指,是次交易可能涉及衍生產品交易,但拒絕進一步透露詳情。
國壽(02628)(滬:601628)昨日公布中期少賺28%後,今日遭大舉拋售。
平保今早開市前錄得兩手共1﹒2億股交叉盤交易,佔H股已發行股本近4%,每股造價
64﹒85元,涉77﹒8億元。(ml)
28 :
GS(14)@2011-08-30 22:17:29今日經濟講,同叔可能做collar,95 long put/110 put call
29 :
GS(14)@2011-09-26 22:23:4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926587_C.pdf
近期境內外資本市場劇烈波動,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注意到
部分媒體及投資者對公司股價下跌原因的種種猜測。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茲聲明,
並不知悉導致價格下跌的任何原因。
董事會特此進一步聲明本公司經營狀況一切正常,財務穩健,核心業務穩定發展,本公司及
控股子公司的償付能力或資本充足率完全符合監管要求。
30 :
清風詩人(3217)@2011-10-14 23:19:09《經濟通通訊社14日專訊》中國平安(02318)(滬:601318)公布旗下四間
子公司最新營運數據。截至9月底止首九個月,中國平安人壽保險、中國平安財產保險、平安健
康保險,及平安養老保險之原保險合同保費收入,分別為人民幣939﹒5億元(人民幣.下同
)、615﹒86億元、8832萬元及40﹒52萬元,合共1596﹒7億元,按年升
33%。(os)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ETN211014576&page=1
31 :
GS(14)@2011-10-17 23:13:3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017012_C.pdf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重大遗漏。
一、本期业绩预计情况
1.业绩预告期间:2011年1月1日– 2011年9月30日
2.预计的业绩:
32 :
清風詩人(3217)@2011-10-21 09:53:37《經濟通通訊社21日專訊》儘管滙豐控股(00005)今年先後多次出售資產,但仍強
調銳意拓展土耳其業務,外電傳出滙控表示有興趣收購土耳其的Denizbank,該銀行是
由受歐債危機影響的德夏銀行(Dexia Bank)持有。
截至6月,Denizbank資產共210億美元(約1638億港元),在土耳其有
540家分店,。彭博引述消息指出,除滙控外,俄羅斯最大銀行OAOSberbank及加
塔爾資產最大的卡塔爾國家銀行,亦是今次收購的競爭對手。而卡塔爾國家銀行更就收購
Denizbank控股權的交易,委任花旗為顧問。(ck)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ETN211021524&page=1
33 :
GS(14)@2011-11-01 07:18:5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031390_C.pdf
為了加強與投資者的互動,方便投
資者瞭解本公司的情況,本公司將於2011 年11 月3 日(星期四)下午2:00 — 4:30 在全景網
舉行投資者網上交流會,路演網址為
http://www.p5w.net,會議提問語言可以為簡體中文和英
文,問題回答統一為簡體中文。
34 :
GS(14)@2011-12-20 23:14:2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220459_C.pdf
更新一般授權發行20%股份及發行260億可轉債
35 :
GS(14)@2012-01-07 14:55:2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106722_C.pdf
增發議案
36 :
GS(14)@2012-01-19 23:53:0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119508_C.pdf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平安證券2011年度未經審計財務報表
在中國貨幣網披露的公告
37 :
GS(14)@2012-01-19 23:53:2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119513_C.pdf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吸收合并控股子公司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告
38 :
greatsoup38(830)@2012-02-05 18:02:15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db8fda0102dwp5.html
三人行必有我師2012-02-02 21:29:09 [舉報]
還是喜歡動向,喜歡它手裡的現金哦!還有平安A。我是懶得動,財兄換馬上癮啊?哈哈哈
博主回覆:2012-02-03 01:47:47
手癢,動向我不明白為什麼還沒有任何成功收購。平安很好,走一條別人走不了的路。平安已經加快交叉銷售了,我年後已經收到兩次平安的電話推銷壽險(我買平安車保)
39 :
gundamlotte(13580)@2012-03-15 21:06:49末期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15748_C.pdf
40 :
GS(14)@2012-03-16 22:06:22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公司總資產為人民幣22,854.24億元,較年初增長95.1%。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為人民幣1,308.67億元,較年初增長16.8%。全年實現歸屬
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194.75億元,同比增長12.5%。本公司第三季度由
於首次併表深圳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發展」、「深圳發展銀行」)而產
生了人民幣19.52億元的一次性會計處理影響,剔除此因素後,本公司在經營上全
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人民幣214.27億元,同比增長為23.8%。
41 :
GS(14)@2012-03-16 22:06:42發展展望
綜合金融是金融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國際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是平安人矢
志不移的長遠追求。「綜合金融」即是從「一個客戶、一個賬戶」開始,實現「多
個產品、一站式服務」的最佳客戶體驗;「國際領先」即是從「專業化」開始,致
力於成為金融行業中各個領域的標桿和典範之一。實現「綜合金融、國際領先」,
一切起步並立足於「專業」。我們相信「專業創造價值」,綜合金融的專業服務,
亦會為客戶帶來更加省時、省心和省力的簡單生活!2012年,平安將繼續保持各項
業務有效益、可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實力。同時,我們將
通過積極推進銀行的吸收合併和業務整合,不斷完善交叉銷售平台管理,持續深化
綜合金融大後台改革,銳意探索科技與金融高度融合的創新發展模式,進一步夯實
綜合金融服務平台基礎,提升服務品質,優化客戶體驗。我們相信,通過為平安客
戶提供更加全面、優質、便捷和專業的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平安必定會為股東、
客戶、員工和社會創造長期穩定的價值。
展望未來,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隨着居民收入和金融消費需
求的不斷提升,以及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中國金融保險業的發展空
間仍然巨大,亦為綜合金融的探索實踐創造了良好環境。同時,我們也看到,在
當前較為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下,隨着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步伐不斷加
快,公司也面臨着經營成本上升、投資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產品競爭力極待進
一步提升等各項挑戰。但我們有充分的信心,平安必將能夠牢牢把握時代脈搏,
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繼續朝着「綜合金融、國際領先」的目標,從每一位同事、
每一個團隊、每一項業務的專業和領先開始,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台階,戮
力同心、齊頭並進,共同實現國際領先綜合金融服務集團的宏偉目標!
42 :
GS(14)@2012-03-16 22:07:35都是靠銀行拉動
43 :
greatsoup38(830)@2012-07-11 23:40:30http://photos.caixin.com/2012-06-19/100402310.html
深圳一男子提汽油菜刀求退保
6月18日上午10時許,深圳羅湖區梅園路和寶安北路附近,一男子在平安保險羅湖營業部門口提著汽油、揮著菜刀,要求賠錢退保。據瞭解,該男子的妻子去年購買了重大疾病保險,買時稱有重大疾病可以提前支付看病,今年5月她檢查出有心臟病,多次找到保險公司提前支付手術費未果,無奈出此下策。但保險公司表示,其妻的診斷結果為心率失常,不屬於投保險種的理賠範圍,無法理賠。18日下午,經過街道辦主持協商,雙方已初步達成意向,保險公司將終止保險合同,對其給予一定資助。
44 :
greatsoup38(830)@2012-07-11 23:40:42http://magazine.caixin.com/2012-07-06/100408116.html
背景:6月18日,一男子在平安保險深圳羅湖營業部門口提著汽油、揮著菜刀,要求賠錢退保。近年來關於保險理賠客戶和保險公司多有爭議,其罪在誰?
正方:中國的保險條約有幾個中國人能看懂?全是業務員在胡編亂造,專揀你喜歡聽的說,也不管條約上有沒有。保險公司說白了就是騙子公司。再說保險公司是以盈利為目的商業機構,賠本的買賣他們是不會做的。
財新網網友(威海)
反方:保險事實上是風雨過後的彩虹,自己買保險時把條款看清楚點。有些人以為買了保險就什麼都保了,出事沒給賠就說騙人。這只是你們在投保時沒搞明白。有人說保險騙人,那為什麼全中國有幾億人在買保險?
財新網網友(深圳)
45 :
go2china(25647)@2012-08-23 23:43:2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3594_C.pdf
公司整體業績持續向好。截至2012年6月30日, 集團總資產為人民幣
26,449.99億元, 較年初增長15.7%。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權益為人民幣
1,467.62億元,較年初增長12.1%。公司上半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
潤人民幣139.59億元,同比增長9.4%。
46 :
GS(14)@2012-08-23 23:59:21當前,世界經濟復蘇進程面臨諸多挑戰,歐債危機陰雲仍未消除,市場的不確定
性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中國經濟亦面臨經濟增長放緩、調整經濟結構和有效需求
不足等諸多難題。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外部投資環境低迷和人力成本提升,將對
公司下半年的業績帶來較大的挑戰。
下半年,公司將繼續貫徹既定的戰略及整體規劃,積極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推
動三大業務的健康均衡發展。我們將進一步強化各業務專業管理水平,實現有價
值的、可持續的和超越市場的增長,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同時平穩推進銀行
整合工作,鞏固優勢,努力實踐最佳銀行戰略,持續完善交叉銷售管理平台,不
斷深化綜合金融大後台建設,提升集團協同效應優勢。與此同時,我們將密切關
注、積極研究金融科技前沿,探索科技與傳統各業務結合的創新發展模式,提升
服務品質,實現最佳客戶體驗。
...
每一項睇來都幾平穩..
47 :
GS(14)@2012-08-23 23:59:39經批准的2012年中期普通股股息(於6月30日未確認為
負債):每股人民幣0.15元(2011年:每股人民幣0.15元)
(未經審計) 1,187 1,187
48 :
greatsoup38(830)@2012-08-24 13:33:02http://xueqiu.com/2340719306/22153250
流水白菜:
回覆@草帽路飛: 我最關心的是平安銀行,不是平安銀行的盈利,而是平安銀行合併的推進,這是奠定平安的未來大發展的一個基礎。此外,還有平安信託,你看它的盈利好像很少,但關注點卻是在它管理資產的規模和高淨值客戶的增長。
到年底,平安一年的新業務價值就是正數了。就看平安願意不願意發力罷了。
08-23 22:32
回覆
霧風:
證券和信託業務都利潤下降了,平安是顧此失彼。
08-23 22:55
回覆
流水白菜:
回覆@霧風: 信託的指標不是利潤,是對未來的佈局。如果說利潤,平安信託09年就賺了23個億,現在還遠遠不如。但事實是平安信託現在比原先強大太多了。證券的原因是平安的投行風波,ipo兩年的冠軍團隊被集體挖走。
08-23 23:14
回覆
流水白菜:
回覆@草帽路飛: 平安壽險經歷了過去十多年平均30%的高速增長,近年來宏觀環境改變,市場整體增長方式和發展模式出現了新的趨勢,預計下半年開始壽險業務的調整效果將會逐步顯現,有望迎來可持續增長態勢。
今天 00:06
回覆
royily:
回覆@流水白菜: 平安這麼完美這麼神?想發力就發力?
今天 05:18
回覆
姜老牙:
回覆@流水白菜: 吃下一個深發展就夠玩很多年啦 //@流水白菜: 信託的指標不是利潤,是對未來的佈局。如果說利潤,平安信託09年就賺了23個億,現在還遠遠不如。但事實是平安信託現在比原先強大太多了。證券的原因是平安的投行風波,ipo兩年的冠軍團隊被集體挖走。//@霧風:證券和信託業務都利潤下降了,平安是顧此失彼。
今天 07:55
回覆
流水白菜:
回覆@royily: 歷史就是這樣,平安想發力的時候就發力了。09年全行業負增長,平安增長百分30;去年全行業愁云慘淡,但平安上半年也是增長百分30。平安無論是戰略、戰術、產品、渠道、還是人員,機制、後援平台,都全方位大幅度領先。
今天 07:59
回覆
流水白菜:
回覆@姜老牙: 從以往平安的歷史來看,平安的消化能力非常好。現在誰知道原先平安的證券、信託、還有老平安銀行都是併購來的?不僅消化得快,而且消化得很徹底。
今天 08:04
回覆
流水白菜:
回覆@姜老牙: 平安的保單結構可以看出,它賣的保單基本上都是高利潤的,而低利潤的躉交和銀保渠道的保單,賣得非常少。低利潤的保單好賣,所以平安留有很大的空間。
今天 08:34
回覆
流水白菜:
此外,在養老金和健康險的佈局上,平安也有優勢。
今天 08:45
回覆
第六空間:
回覆@流水白菜: 壽險業務新一輪可持續增長的關鍵是政策吧。只有遞延所得稅政策正式推出,整個壽險行業才可能迎來新一波增長。
今天 09:11
回覆
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回覆@流水白菜: 回覆@流水白菜 :請教保險資金淨投資收益率和總投資收益率有什麼區別?
今天 10:10
回覆
流水白菜:
回覆@第六空間: 是這樣的。理財險已經難以再突破,目前市場的空間是健康險和養老險
今天 10:30
回覆
平壤的春天:
回覆@姜老牙: 請教姜老牙兄對大秦鐵路怎麼看?如果現在買入,在pb1.32,動態pe6.38的情況下,能達到25%的投資回報要求嗎?
今天 10:52
回覆
jackymin001:
回覆@走在鄉間的小路上: 淨投資收益為利息股息收入,總投資收益加上買賣價差收入、投資資產減值等
今天 10:54
回覆
49 :
greatsoup38(830)@2012-09-25 23:16:3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925/News/ec_eca1.htm

尋國際仲裁 中國企業首次
英國《金融時報》昨天報道,平保已就當年在富通投資的虧損,向比利時政府提出仲裁,是首次有中國企業向國際仲裁機構尋求解決投資爭端,該報稱,平保入股富通後,富通在2008年金融海嘯中被分拆和國有化,平安因此需要對之前239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投資作出228億的撥備。
平保方面證實有關仲裁申索消息,集團發言人表示,「此前,我們一直在努力通過多種渠道, 與比利時政府磋商關於富通投資損失的補償事宜,但令我們遺憾的是至今未有結果。我們認為,2008年比利時政府對富通的處置失當,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迫於無奈,我們正在通過法律程式維護平安的權益。由於目前正在相關的程式中,沒有更多的資訊披露。」
平保是在2007年11月從二級市場購得富通4.18%的股份,此後增持至近5%,前後投資近240億,然而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富通被比利時政府國有化,股價一度跌逾96%,平安的投資僅剩10億,損失慘重。
昨天,平保方面拒絕透露希望得到的賠償金額,但多次強調比利時政府的做法是不公平的。
平保:爭取投資者合法權益
建銀國際非銀行金融行業研究分析員余君峻認為,平保之所以會作出訴訟,相信對成功追討損失有一定信心,但他個人認為,這一類仲裁的成功率不高,即使成功亦未必可取得原額賠償。
「若平保今次成功追得損失,對公司將會是正面因素,不過相信影響輕微。由於平保已作出write-off(減值準備),目前股價表現已消化相關因素。」他續說,其實巿場關注的主要是內地保險業的發展方向,其投資損失並非關注點,故有關消息對股價影響不大。
明報記者 張聞文
50 :
greatsoup38(830)@2012-09-25 23:17:55http://www.ft.com/cms/s/0/874372 ... .html#axzz27UkQr1bH
High quality global journalism requires investment. Please share this article with others using the link below, do not cut & paste the article. See our Ts&Cs and Copyright Policy for more detail. Email
[email protected] to buy additional rights.
http://www.ft.com/cms/s/0/874372 ... .html#ixzz27UkTVDt3
Ping An, China’s second-biggest insurer, has filed an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claim against Belgium in an attempt to recoup losses from its investment in Fortis, the now defunct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a mainland Chinese company has turned to the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 an arbitration institution under the World Bank that handles clashes between investors and states.
High quality global journalism requires investment. Please share this article with others using the link below, do not cut & paste the article. See our Ts&Cs and Copyright Policy for more detail. Email
[email protected] to buy additional rights.
http://www.ft.com/cms/s/0/874372 ... .html#ixzz27UkWPc3X
Ping An wrote off Rmb22.8bn of its Rmb23.9bn investment in Fortis, a Belgian-Dutch group, when it was dismantled and nationalised in 2008.
The nearly 100 per cent paper loss was the worst of several high-profile foreign investments made by Chines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just before global markets crashed. Scarred by that experience, Chinese investors have been very reluctant to enter the market for US and European banking assets even as their prices have tumbled since then.
Ping An registered the request for arbitration proceedings last week. Its application was first reported by the Investment Arbitration Reporter news service.
Details of its arbitration request are not yet public but Ping An had a public feud with the Belgian government in 2009 when it sold control of Fortis’s Belgian banking operations to France’s BNP Paribas. Ping An, which held almost 5 per cent of Fortis, voted against the sale.
At the time Ping An said in a statement: “The process with which Fortis was nationalised and its assets disposed violated basic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has hurt shareholders’ legal rights”. It added that it would “protect its legal rights”.
In 2008, when Fortis imploded, Ping An had enlisted the help of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 pressing for compensation from the governments of Belgium, the Netherlands and Luxembourg.
Ping An’s decision to file a formal arbitration claim against Belgium suggests that its efforts to negotiate a settlement have failed. A Hong Kong investor previously brought a claim against Peru to the World Bank’s arbitration centre, but Ping An is the first mainland Chinese company to do so.
A Belgian government official said that they were not aware of the claim and therefore declined to comment on the matter.
The collapse of what was then Belgium’s leading banking and insurance group affected more than 3,000 retail investors. Fortis shareholders lost up to 90 per cent of their investments after the bank was nationalised by Belgian and Dutch governments.
Fortis’ troubles began in April 2007 when the Belgian financial group was forced to raise cash to pay for the €24bn takeover of ABN Amro, the Dutch bank it had acquired along with Santander of Spain and the Royal Bank of Scotland.
The acquisition of ABN stretched Fortis’ balance sheet at a time when global liquidity retreated because of the subprime crisis. The Belgian and Dutch governments were later forced to nationalise the group’s banking operations in October 2008 to avoid the collapse of their respective banking sectors, a move that was firmly opposed by shareholders.
There have been signs in recent months that Chinese banks have been cautiously rediscovering their appetite for financial investments in the US and Europ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the world’s biggest bank by market value, bought the US arm of Bank of East Asia in May.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the world’s second biggest by market value, told the Financial Times last week that it was scouring Europe for good banks to buy.
51 :
greatsoup38(830)@2012-09-25 23:18:3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925/News/ec_eca2.htm
金融海嘯前「摸頂」入股富通
收購荷銀陷入泥沼
2008年初金融海嘯的影響展現,當時平保已就富通持股進行157億元人民幣的減值準備。不過好戲尚在後頭,2008年末由於富通收購荷蘭銀行,加上金融海嘯所造成的雙重打擊,富通須接受比利時、荷蘭及盧森堡三國的注資,並由荷蘭及比利時將富通分批國有化。於當時的估值下,富通每股僅值1歐元,相較於平保以每股約19.1歐元購入的股份,大幅折讓95%。有關提案遭富通股東強烈反對。
雖然平保從頭到尾皆反對富通國有化的決定,不過於2009年3月,富通仍難逃被國有化的命運。比利時政府將75%的富通股權轉讓予法國巴黎銀行,富通銀行亦買入富通於比利時保險業務的25%股份。富通集團最後僅得富通保險業務。平保的投資錄得慘烈虧損,於2008年業績披露中,平保對富通的股權投資所提取的減值準備,已增至227.9億元人民幣,致其當年純利大幅倒退97.5%至僅4.77億元人民幣。
52 :
greatsoup38(830)@2012-10-31 01:10:4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030611_C.pdf
開支增加,盈利稍退
53 :
VA(33206)@2012-11-19 21:18:38滙控回應賣平保消息
November 19, 2012
By 韋 柏
歐債危機爆發以來,不時出現滙控(0005)賣資產的消息,有的最後落實,有的卻只是傳聞。今天市場又傳出滙控擬出售所持有的平安保險(2318)15.57%股權。
滙控今天發表聲明,表示滙豐不時會收到第三方收購其持有資產的邀請,並確認其正在商討之中,不過,有關商討可能會或不會構成股份的出售,並指出若成事的話,將會發表公告通知大家。
滙控現時持有的股份共分兩次購買,第一次為2002年,以約6億美股購入10.1%平保股份,跟着是2005年斥資11億美元購入9.8%,平保於2010年提出供股,當時滙控沒有參興,故持股量降至15.6%(佔去39.42%H股)。
以
平保今天收市價58.48元計算,滙控手持1,233,926,425股,總值約為721.6億元,大笨象兩次投資的成本是17億美元(約132.26億港元),若盡數沽出,賬面利潤達到589.34億元。
筆者認為,滙控今次售股的機會還是小一些,因為若然就此賣了,日後再要大手買入卻不容易,是否要放棄這個重要的策略投資,相信滙控會深思熟慮。
圖一:平安保險網頁(
http://ir.pingan.com/big5/index.shtml)
圖二:平安保險股價走勢,紅色者為20天移動平均線(Google Finance)
http://mymoneyinsider.com/?p=2350
人地都話商討緊,佢仲自己估唔賣.
54 :
VA(33206)@2012-11-19 22:33:21匯控(00005.HK)確認正商討出售所持有的百分之十五點五七的平保(02318.HK)股權,京華山一研究部經理夏平認為,若落實減持,對匯控影響正面,因為持股市值七百多億港元,減持有助強化匯控的資本充足率,惟實際幫助有幾大,仍要看減持股份的作價。
她又指,匯豐近期不斷出售部分非核心業務,相信今次減持與這策略有關,亦反映集團面對國際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而作的舉動。
夏平認為,平保的經營和戰略發展,略為受事件影響,但平保具備持續發展力,包括管理團隊專業化,尤其是舊有業務較扎實,若接貨的買家適合,反而會有利平保的發展。
她又說,雖然內地人壽保險的保費增幅放緩,但當局或支持例如醫保等的保險產品,或有利保險業發展,中長線看好平保的前景。
881903.com
55 :
GS(14)@2012-11-19 22:42:40竟然賣晒d平保?
56 :
VA(33206)@2012-11-19 22:44:35大象水緊,定睇淡大6?
57 :
GS(14)@2012-11-19 22:47:4956樓提及
大象水緊,定睇淡大6?
他睇淡大陸,唔是話之前加重亞洲投資?
58 :
ezone2k(22605)@2012-11-19 23:59:42大象 Management On9, 持貨10年.. A股新低賣平保

59 :
鱷不群(1248)@2012-11-20 00:59:21今日新低,明日新高,最重要是欠缺戰略價值,滙控連自己的保險公司也出售,平安已不再是策略投資
60 :
greatsoup38(830)@2012-12-06 00:38:5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205024_C.pdf
滙豐控股有限公司(「滙豐」)的間接全資附屬機構滙豐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滙豐
保險」)及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亞太區滙豐」)已經同意悉數出售其所持
的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保險」)股權(「該等股權」),相
等於平安保險已發行股本的15.57%(「交易事項」)。
該等股權將售予同盈貿易有限公司、隆福集團有限公司、商發控股有限公司及易盛發
展有限公司(統稱「買方」),均為Charoen Pokphand Group Company Limited(「卜
蜂集團」) 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該等股權的總收購價為727.36億港元(約93.85億
美元),相等於每股59港元,以現金支付。
各方已經同意,滙豐保險將於2012年12月7日轉讓該等股權約20.8%予買方。收購該等
股權餘下約79.2%,將部分以現金支付,及部分根據一項與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
(「國開行」)訂立的貸款協議進行融資;此部分股份將由滙豐保險和亞太區滙豐轉
讓予買方,但只會在取得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監會」)的監管批准後
作實。
按照香港上市規則,這次出售將構成滙豐的一項須予披露交易。
本公布乃根據香港上市規則第14.34條發表。
交易事項
滙豐控股有限公司(「滙豐」)的間接全資附屬機構滙豐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滙豐
保險」)及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亞太區滙豐」)已經同意悉數出售其所持
的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保險」)股權(「該等股權」),相
等於平安保險已發行股本的15.57%(「交易事項」)。該等股份將售予同盈貿易有限
公司、隆福集團有限公司、商發控股有限公司及易盛發展有限公司(統稱「買
方」),均為Charoen Pokphand Group Company Limited(「卜蜂集團」) 的間接全資
附屬公司,總收購價為727.36億港元(約93.85億美元),相等於每股59港元,以現金
支付。
各方已經同意,滙豐保險將於2012年12月7日(「第一次完成交易」)轉讓256,694,218
股股份,約等於該等股權的20.8%(「第一批股份」)予買方,每股收購價為59港元。
另976,121,395股股份,約等於該等股權的79.2%(「第二批股份」),只會在取得中國
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監會」)的監管批准後九個營業日或2013年1月7日兩
者中的較後日期轉讓予買方(「第二次完成交易」)。第二批股份的收購價亦為每股
59港元,將會部分以現金支付,及部分根據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國開行」)的
貸款協議提供融資。
在滙豐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製的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中,其對平安保險的投資於
2011 年12 月31 日的賬面值為63.73 億美元,而在截至2011 年12 月31 日以及2010
年12 月31 日止兩個年度内,滙豐投資於平安保險應佔的利潤分別為9.46 億美元和
8.48 億美元。
滙豐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評論交易時表示:「這次交易是配合我們落實集團的策略。
中國是集團的重要市場,我們將加強擴展自身的業務網絡,並繼續與交通銀行構建長
遠的銀行業務策略關係。」
出售的理由與效益
為實現向股東提供持續長遠價值的目標,滙豐會根據其制訂的策略架構,定期檢討各
項業務和投資項目。出售平安保險股權反映滙豐落實其策略的另一進展。
買賣協議
根據滙豐保險、亞太區滙豐、買方、卜蜂集團及卜蜂集團旗下的全資附屬公司正大環
球(香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正大環球」)於2012 年12 月5 日簽訂的買賣協議
(「買賣協議」),滙豐保險及亞太區滙豐同意向買方出售該等股權共1,232,815,613
股(相等於平安保險已發行股本的15.57%)。
收購代價
該等股權的總收購代價為727.36億港元,相等於每股59港元,以現金支付。
收購代價由買賣協議各方經公平磋商釐定。滙豐董事會相信,交易條款屬公平合理,
並符合股東的整體利益。
完成交易
第一次完成交易將在 2012 年12 月7 日,第二次完成交易將在取得中國保監會批准後
九個營業日或2013 年1 月7 日兩者中之較後日期。就第二次完成交易的付款責任已得
到國開行的擔保作主要支持,並向各買方的賬戶存入現金。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205024_C.pdf
滙豐控股有限公司(「滙豐」)的間接全資附屬機構滙豐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滙豐
保險」)及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亞太區滙豐」)已經同意悉數出售其所持
的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保險」)股權(「該等股權」),相
等於平安保險已發行股本的15.57%(「交易事項」)。
該等股權將售予同盈貿易有限公司、隆福集團有限公司、商發控股有限公司及易盛發
展有限公司(統稱「買方」),均為Charoen Pokphand Group Company Limited(「卜
蜂集團」) 的間接全資附屬公司。該等股權的總收購價為727.36億港元(約93.85億
美元),相等於每股59港元,以現金支付。
各方已經同意,滙豐保險將於2012年12月7日轉讓該等股權約20.8%予買方。收購該等
股權餘下約79.2%,將部分以現金支付,及部分根據一項與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
(「國開行」)訂立的貸款協議進行融資;此部分股份將由滙豐保險和亞太區滙豐轉
讓予買方,但只會在取得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監會」)的監管批准後
作實。
按照香港上市規則,這次出售將構成滙豐的一項須予披露交易。
本公布乃根據香港上市規則第14.34條發表。
交易事項
滙豐控股有限公司(「滙豐」)的間接全資附屬機構滙豐保險控股有限公司(「滙豐
保險」)及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亞太區滙豐」)已經同意悉數出售其所持
的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平安保險」)股權(「該等股權」),相
等於平安保險已發行股本的15.57%(「交易事項」)。該等股份將售予同盈貿易有限
公司、隆福集團有限公司、商發控股有限公司及易盛發展有限公司(統稱「買
方」),均為Charoen Pokphand Group Company Limited(「卜蜂集團」) 的間接全資
附屬公司,總收購價為727.36億港元(約93.85億美元),相等於每股59港元,以現金
支付。
各方已經同意,滙豐保險將於2012年12月7日(「第一次完成交易」)轉讓256,694,218
股股份,約等於該等股權的20.8%(「第一批股份」)予買方,每股收購價為59港元。
另976,121,395股股份,約等於該等股權的79.2%(「第二批股份」),只會在取得中國
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監會」)的監管批准後九個營業日或2013年1月7日兩
者中的較後日期轉讓予買方(「第二次完成交易」)。第二批股份的收購價亦為每股
59港元,將會部分以現金支付,及部分根據國家開發銀行香港分行(「國開行」)的
貸款協議提供融資。
在滙豐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製的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中,其對平安保險的投資於
2011 年12 月31 日的賬面值為63.73 億美元,而在截至2011 年12 月31 日以及2010
年12 月31 日止兩個年度内,滙豐投資於平安保險應佔的利潤分別為9.46 億美元和
8.48 億美元。
滙豐集團行政總裁歐智華評論交易時表示:「這次交易是配合我們落實集團的策略。
中國是集團的重要市場,我們將加強擴展自身的業務網絡,並繼續與交通銀行構建長
遠的銀行業務策略關係。」
出售的理由與效益
為實現向股東提供持續長遠價值的目標,滙豐會根據其制訂的策略架構,定期檢討各
項業務和投資項目。出售平安保險股權反映滙豐落實其策略的另一進展。
買賣協議
根據滙豐保險、亞太區滙豐、買方、卜蜂集團及卜蜂集團旗下的全資附屬公司正大環
球(香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正大環球」)於2012 年12 月5 日簽訂的買賣協議
(「買賣協議」),滙豐保險及亞太區滙豐同意向買方出售該等股權共1,232,815,613
股(相等於平安保險已發行股本的15.57%)。
收購代價
該等股權的總收購代價為727.36億港元,相等於每股59港元,以現金支付。
收購代價由買賣協議各方經公平磋商釐定。滙豐董事會相信,交易條款屬公平合理,
並符合股東的整體利益。
完成交易
第一次完成交易將在 2012 年12 月7 日,第二次完成交易將在取得中國保監會批准後
九個營業日或2013 年1 月7 日兩者中之較後日期。就第二次完成交易的付款責任已得
到國開行的擔保作主要支持,並向各買方的賬戶存入現金。
條件
第二次完成交易只會於取得中國保監會批准之後進行。倘於 2013 年2 月1 日晚上11
時59 分仍未取得中國保監會的批准,而合約各方並無以書面同意延期,則各方就第二
次完成交易的責任會立時終止。
轉讓限制
根據買賣協議,除在若干例外(包括有關國開行對該等股份的抵押權益)的情況下,
卜蜂集團、正大環球及買方已經同意由買賣協議日期起,直至(並包括)第一次完成
交易後滿六個月當日,而倘取得保監會的批准則直至第二次完成交易爲止,均不會出
售、轉讓、處置或以其他方式處理股份,或進行具有同樣效果的其他活動。
交易對財務的影響
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出售該等股份的除稅後利潤約為26億美元,當中包括收
購代價減除對平安保險投資的賬面值、有關的累計匯兌及其他儲備重新分類,以及交
易事項的稅務影響。由於第二批股份的價格已被釐定作日後結算之用,滙豐將會確認
一份或有遠期出售合約。此合約的公允值變動,或會使滙豐的收益表有所波動,直至
取得中國保監會的批准或該合約期滿爲止。當該出售合約屆滿時,此等變動結果錄得
的淨額將為零。
以 2012 年9 月30 日的相關比率為基準,交易事項估計會使滙豐集團的核心第一級資
本比率增加約0.5%,而總資本比率則上升約1%。滙豐集團於2012 年9 月30 日的核
心第一級資本比率為11.7%,而總資本比率則為15.6%。出售所得款項將用作支持進一
步實施滙豐集團整體策略的資本。
承董事會命
集團公司秘書長
白乃斌
滙豐控股有限公司
61 :
greatsoup38(830)@2013-01-08 22:20:38http://finance.caixin.com/2013-01-08/100480581.html
大劑
【財新網】(記者 凌華薇 張宇哲)國家開發銀行(下稱國開行)總行已於2012年12月中旬,以風險提示的方式,叫停對正大集團收購平安股權440億港幣的貸款。財新記者近日從該行有關人士處確認此事。
2012年12月5日,匯豐簽訂協議,向正大集團出售所持全部15.57%中國平安的H股股權,交易規模高達93.85億美元,折合727.36億港元。12月7日,平安發佈此次交易的權益變動書,公開了交易結構。第一步152億港幣的現金交易已然完成,涉及股權約3.5%。根據正大公告,第二步交易將由現金加國開行的貸款完成,所涉資金總額為575.36億港元,這筆交易需要得到中國保監會的認可,大限是2013年2月1日23時59分。
財新記者獲悉,國開行是在瞭解到此項交易有肖建華掌握的「明天系」不明資金進入後,果斷叫停這筆巨額貸款的。按該行內部程序,國開行就貸款發出了風險提示,並已知會中國保監會。
現行保險業監管規定,禁止代持保險公司股權,亦禁止用貸款或非自有資金收購保險公司股權。
2010年6月開始實行的保監會《保險公司股權管理辦法》第八條明文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委託他人或者接受他人委託持有保險公司的股權。該辦法第七條同時規定,股東應當以來源合法的自有資金向保險公司投資,不得用銀行貸款及其他形式的非自有資金向保險公司投資。
財新《新世紀》2012年第50期封面報導《誰買平安》(2012年12月24日出版)揭示,在匯豐控股有限公司(00005.HK)出售中國平安(601318.SH/02318.HK)15.75%股權總計727.36億港幣的交易中,買家泰國正大集團背後另有其人,其中包括中國內地的投資人肖建華。
國開行此項貸款由該行香港分行操作。這家分行於2009年成立,目前貸款餘額約2500億港幣。
國開行此前也與正大集團有商業往來。該行曾於2007年4月與正大集團簽下1000億元人民幣和100億美元的授信協議,以支持正大參與開行心繫的中國新農村建設大業,其中也包括支持正大做一些國際併購。但這項授信已於2012年4月到期。正大集團副董事長謝炳向財新記者證實,該公司在這五年間基本未動用國開行的有關貸款。█
62 :
ezone2k(22605)@2013-01-08 22:26:32政治不正確....
63 :
greatsoup38(830)@2013-01-08 22:28:1362樓提及
政治不正確....
都是要扮下野,我地大公無私的
64 :
鱷不群(1248)@2013-01-09 01:16:3762樓提及
政治不正確....
可能溫爺爺落台,利益要重新分配
65 :
greatsoup38(830)@2013-01-09 21:53:0964樓提及
62樓提及
政治不正確....
可能溫爺爺落台,利益要重新分配
找一些羔羊來搞
66 :
ezone2k(22605)@2013-01-10 16:34:44国开行香港分行行长刘浩因干涉平安股份转让而遭停职
中國平安 02318.HK (恆生指數)
現價 67.800 升跌 -0.950(-1.382%)
国开行叫停正大接手汇丰出售的平安股份一事又有新进展,国开行香港分行行长刘浩因干涉平安股份出售一事而被停职。
刘浩在1年前上任国开行香港分行行长,南华早报引述消息人士称,刘浩的停职与国开行最初答应向正大集团提供数十亿美元的协议有关,他是国开行上个月与正大集团的贷款协议的决策者,他将尽快回到北京以向国开行高层全面汇报有关本次贷款安排的情况。
正大集团原定使用这笔资金支持其收购汇丰控股持有的15.6%中国平安股权,国开行最初同意借给正大集团的资金中,部分来自于国开行留作农业相关融资用途的资金。而任何错误使用农业专用贷款的行为都可能导致违反银行监管规定。
消息人士表示:“他已经被暂时停职;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有问题。现在下定论还为时尚早。”刘浩可能在该案了解后恢复其职位。
昨日南华早报消息称,中国保监会准备拒绝批准正大集团94亿美元接手平安保险股份的申请,主要是因为担心正大集团无法为这笔收购融资。保监会知情人士透露,保监会“越来越担心”正大集团是否有能力购买平安股份,怀疑正大集团是否能够成为真正的买家。
此前,国家开发银行叫停正大集团收购平安股权440亿港元的贷款,意味着汇丰出售平安股份遇到阻碍,有可能这笔股份的转让将以失败告终。受此消息影响,中国平安A股、H股双双暴跌。
该事件过程整合:
2012年12月5日
汇丰控股宣布悉数出售其所持中国平安15.57%股权,泰国亿万富豪谢国民旗下的正大集团接手。
2012年12月21日
媒体报道称在名义买家正大背后,“明天系”掌舵人肖建华为重要推手,而收购资金主要来自其掌握的3家地方城商行。
2012年12月22日
中国平安集团发表声明回应称,公司收到的新股东资料均为正大集团下属子公司。
2012年12月23日
正大集团发表声明称交易合规合法,资金来源正当。肖建华委托律师发表声明称未参与中国平安股权交易。
2012年12月24日
3家涉事城商行(包商银行、哈尔滨银行和潍坊银行)纷纷否认参与中国平安股权交易。
2013年1月8日
媒体报道称国家开发银行总行已于2012年12月中旬叫停对正大集团收购平安股权440亿港元的贷款。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5
67 :
VA(33206)@2013-01-10 17:59:29今日唔知邊份分析提過。呢個銀碼一定不是劉生自己話哂事,一定要請示下。
AIG盡沽AIA
5 想沽哂 2318
凱雷盡沽2601
但AIG又入1339
直得研究
68 :
greatsoup38(830)@2013-01-10 22:31:1567樓提及
今日唔知邊份分析提過。呢個銀碼一定不是劉生自己話哂事,一定要請示下。
AIG盡沽AIA
5 想沽哂 2318
凱雷盡沽2601
但AIG又入1339
直得研究
1339 d錢好少的吧......其實可能知道換莊?
69 :
qt(2571)@2013-02-09 17:14:28http://money.163.com/13/0208/10/8N6D4FKB002529IR.html
国寿平保近日赎回股票基金及减持金融地产股
2013-02-08 09:50:01 来源: 阿思达克 有0人参与
快速发贴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中国人寿(02628.HK)近三个交易日内,赎回近100亿高仓位基金,主要为指数型基金及股票型基金;而中国平安(02318.HK)则逐步减持累升不少的金融股及地产股,涉资逾十亿。
报道引述业内分析,保险资金赎回高仓位基金和高涨幅个股的动机,一是看淡后市,二是止蚀,三是调整仓位。由于目前减持规模占其总投资资产比例不大,并不能说明什麽,但如果减持继续,则反映保险资金心态出现明显变化,对后市有修正调整的可能。
70 :
greatsoup38(830)@2013-03-16 14:37:47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314843_C.pdf
2318
盈利增8%,至238億
71 :
greatsoup38(830)@2013-03-16 18:40:2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316/news/eb_ebb1.htm
平保總經理任匯川表示,平保希望適當降低保險資金投資對資本市場的依賴,以免投資表現經常受到企業業績起伏的影響。他指出,今後仍會加大投資固定收益類產品,其中尤其會覑重投資企業債等高收益債券。至於對內地股市今年表現的看法,平保仍偏向樂觀,任匯川稱,今年內地經濟應會有不俗的表現,經濟增長達7.5%並不難,可為股市帶來支持。
與阿里巴巴騰訊合組已獲批
首席投資官陳德賢表示,今年仍會在A股市場留意低估值的大型藍籌股。他形容,去年處理了不少投資的浮虧,今年可以「輕裝上陣」,投資相關的減值不會再對集團今年的業績造成影響。去年平保投資的減值損失按年大增約1.5倍,至64.5億元(人民幣‧下同),而已實現及未實現收益則增近9倍,至95億元。陳德賢稱,去年內地逾二千隻股票,上升只有三百多家,平保大部分持有股票均受減值影響。
董事長馬明哲在業績報告中高調提到望積極發展網上金融,平保與阿里巴巴及騰訊合組的公司早前亦已獲中保監批准籌建,該公司名為「眾安在線財產保險」,須於獲批一年內籌建。根據中保監資料,公司由阿里巴巴牽頭,除平保及騰訊外,仍有6名股東,包括攜程,其他主要為網絡公司。
72 :
屳家hihihi(35700)@2013-03-16 18:56:30不嬲都睇淡內險,唔明點解可以做到咁貴
財演淨係識吹咩前景遠大,滲透率低
係一個定期有5%息既環境下保險無得做,講完
73 :
greatsoup38(830)@2013-03-16 18:58:1072樓提及
不嬲都睇淡內險,唔明點解可以做到咁貴
財演淨係識吹咩前景遠大,滲透率低
係一個定期有5%息既環境下保險無得做,講完
保險如果投資叻不如自己搞
74 :
屳家hihihi(35700)@2013-03-16 19:03:2673樓提及
72樓提及
不嬲都睇淡內險,唔明點解可以做到咁貴
財演淨係識吹咩前景遠大,滲透率低
係一個定期有5%息既環境下保險無得做,講完
保險如果投資叻不如自己搞
最大問題係大陸而家興信托
普通人去銀行做個信托一年都有5-7%
d儲蓄險根本無得做
除非好似AIA咁淨係做保障單,margin又高又有故事容易sell
d內險又唔係,淨係識提高d儲蓄單利率黎同銀行信托爭,比你爭到都無用,margin極窄
平安已經算最好個間內險,全因為有間銀行頂下,但20pe都係絕對唔值
75 :
ng caddy(36072)@2013-03-16 19:09:07小心,大陸信托出事
76 :
simonwor(34306)@2013-03-18 07:58:1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318/news/ea_eab1.htm
平保料今年產險競爭更激烈
2013年3月18日
【明報專訊】平安保險(2318)去年產險綜合成本率按年升1.8個百分點,至95.3%,產險業務利潤倒退6%至46.48億元(人民幣‧下同)。
將加入董事會任執行董事的平保首席保險業務執行官李源祥接受訪問時表示,今年內地產險行業面對更加激烈的競爭,公司會盡力控制成本,但綜合成本率恐難下降。
修車費用人工成本漲 車險理賠額仍升
李源祥指出,去年平保車險的理賠發生率實際上有所下降,他指出,「這反映內地人去年開車比以往更安全了,發生的意外少了。」但理賠額仍然上升,李解釋這是因為修車費用、人工成本等上升,他指今年會努力控制成本,亦會防止欺詐、欺騙賠款。不過,問到今年綜合成本率是否可以回落,他則回應,今年產險的競爭環境不會好於去年。
李源祥形容,去年平保對投資的策略是清理浮虧,清理過後期望今年可以「輕裝上陣」,如果資本市場沒有大幅波動,壽險表現可望回復正常發展。
不肯回應是否正式退出高鐵投資
平保保險資金除了投資債券、股市,近年亦有涉足內地基建投資,如2008年由平保牽頭,與另外三家內地保險公司合組財團,於京滬高鐵投資160億元,當中平保所佔份額最大,達63億元。
早前內地有報道引述消息指出,由於京滬高鐵投資規模超出預期、票價調整過低等原因,平保及高鐵另一股東社保基金打算退股。李源祥不肯正面回應平保是否正式提出退出高鐵投資,只表示平保「會繼續與有關方面溝通」。
鐵道部改組 料不影響投資
對於此項投資最終會否造成虧損,甚至演變成「富通翻版」?他說︰「平保有過萬億保險資金,大部分投資債券,小量投資基礎建設,平保一直有與相關機構溝通、定期舉行會議。」
至於鐵道部遭解散並成立中國鐵路總公司,會否對平保退出高鐵投資造成影響或拖延,李源祥指投資高鐵屬商業行為,理應不受影響。
77 :
Louis(1212)@2013-03-29 22:55:17[看起來只有艾薩先生才知道如何分析股票!] 艾薩: 平保跌至每股二十三港元的賬面值亦不足為奇! 市場先生: 是平保唔清唔楚, 還是艾薩自己無看清楚?
Wednesday, March 27, 2013
是平保唔清唔楚, 還是艾薩自己無看清楚?
壹週刊天下第一倉的艾薩於標題為"業績愛與恨"的文章中質疑平保業績唔清唔楚, 有網友問筆者點睇. 以下節錄自艾薩的文章:
"我認為平保(2318)每股盈利上升百分之三,純屬管理層的想像。首先,平保交少了稅,去年稅率是一成六,一一年卻是兩成三;再者,一一年利潤較少,事緣計入兩億元人民幣的一次性綜合損失。所以,把兩年盈利直接作比較,猶如蘋果與橙之比!但講到最「誇張」的數字,要數平保旗下平安銀行收入達一百三十億元人民幣(下同),遠超一一年的八十億。試問,當下中國的經濟情況,哪一間銀行的收入可以增長五成七?就算減少貸款減值撥備,都無可能達致兩成的增長!難道平保精明過人?其貸款是七千二百億元,撥備卻只有三十億。你能相信嗎?薪酬開支佔淨收入的一半,股東卻「無嘢渣手」。平保股價是賬面值的二點七倍,派息率僅一釐,市盈率超過二十倍,不諱言,股價還有很大的下行風險,跌至每股二十三港元的賬面值亦不足為奇!"
事實是, 平保於2011年7月完成收購52.38%深發展權益, 深發展成為平保子公司. 2011年平保來自銀行業務的淨利潤有79.77億元, 包括原平安銀行貢獻淨利潤23.57億元, 深發展則分為2部分: 上半年以權益法對其確認應佔串聯營企業盈利11.83億元, 下半年則以子公司併入經營業績貢獻盈利44.37億元. 2012年平安銀行與深發展合併成為新平安銀行, 平保正式全年以子公司形式合併原深發展經營業績.
簡單地說, 2011年的銀行業務盈利只有半年是合併深發展的盈利, 而2012年則全年合併深發展的盈利, 因此, 根本就不應該直接比較兩組的數字.
如果真的要衡量平安銀行的盈利表現, 可以去平安銀行的網頁查看, 2011年股東淨利潤為102.79億元, 2012年股東淨利潤為134.03億元, 按年增長30.39%, 以一間中型內地銀行, 數字一D都唔算誇張.
此外, 艾薩提到"貸款是七千二百億元,撥備卻只有三十億", 筆者有點懷疑他是否懂得看銀行的業績報告. 一個是貸款總額(7,207.8億元), 即很多很多年累積下來仍然outstanding的貸款餘額, 另一個是一年的撥備金額(31.31億元), 兩者屬不同層次的數字, 一個是Balance Sheet 的Asset, 是inception to date 的數字, 另一個是 P&L Statement 的Expense, 是year to date的數字 ,不應該用來直接比較. 如果要看撥備足夠與否, 應該用Loan Loss Reserve, 即貸款減值準備餘額, 2012年底的LLR有125.18億元, 平安銀行雖然有貸款總額7,207.8億元, 但不良率只有0.95%, 即有68.66億元不良貸款, 貸款減值準備餘額有125.18億元是否足夠, 由大家去判斷, 筆者已有文章提供自己的意見.
艾薩認為平保可以跌至二十三港元的賬面值, 估值是很主觀的藝術, 筆者沒有意見. 但其他的分析, 應該盡力求真.
市場先生
台灣yahoo:
http://tw.myblog.yahoo.com/mr-market/
新浪Sina:
http://graham_choi2003.mysinablog.com/
香港yahoo:
http://hk.myblog.yahoo.com/mr-market/
匯控溢價悉售15.57%權益 平保彈4%重上60元
2012年12月5日 10:41:58 a.m. HKT, AAFN
匯控(00005.HK)落實以總代價約727.36億元(即溢價2.3%每股59元),向泰國富豪謝國民旗下卜蜂集團,悉售所持平保(02318.HK)12.328億股或15.57%股權,預計出售獲利26億元。
平保今早結束兩天跌勢,一舉重越10天及20天線與250天線(59.85元),最高見60.05元,現造60元,急升4%,成交受配股上板帶動增至2.68億股。
匯控也再上試本周一所創近年半高位79.55元,惟未能成功突破,現造79.5元,續升1%,成交498萬股。(sz/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大行報告》高盛升平保(02318.HK)目標價至80元 評級「買入」
2013年3月19日 10:57:18 a.m. HKT, AAFN
平保(02318.HK)上周公布去年業績。為反映一次性精算假設的變化,高盛上調今年內涵值預測2.4%,並下調新業務價值(NBV)預測1.5%。不過,高盛現時則料今年NBV增長10%(原先料增長9%),因去年下半年NBV趨勢較預期優,及去年基數較低。該行相信,平保較同業而言更能抵禦全行業挑戰,每名代理首年保費(FYP)及NBV增長亦將跑贏同行。鑑於人壽及產險成本上升,該行微調集團2013-15年每股盈測-0.2%至-5.3%;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由79.38元升至80元。
該行續指,集團較少發展拖累行業增長的銀行保險(bancassurance),故相信其FYP及NBV增長會跑贏;加上集團繼續重點保護其代理渠道,並推動銀保渠道增加定期付費或長期單一產品,以改善利潤率。集團並計劃擴展至2-3線城市,減輕行業面臨的代理招聘問題。
該行又表示,業務增長及A股表現是內險股兩個主要驅動力。在NBV增長支持下,平保表現往往優於國壽(02628.HK)/A股指數。雖然行業增長前景充滿挑戰,但該行認為集團估值相對不算昂貴,加上其增長前景較好及對A股敏感性較低。(ir/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艾薩先生: 平保股價是賬面值的二點七倍,派息率僅一釐,市盈率超過二十倍,不諱言,股價還有很大的下行風險,跌至每股二十三港元的賬面值亦不足為奇!"
泰國富豪謝國民買了727.36億元貴貨!
看起來只有艾薩先生才知道如何分析股票!



78 :
greatsoup38(830)@2013-03-31 17:23:25http://www.eif.com.hk/EssenceWeb ... 3&dl=0&t=1364721293
2318 report
79 :
simonwor(34306)@2013-04-06 20:45:1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406/news/ec_ecg1.htm
正大購平保 瑞銀貸巨款
2013年4月6日
【明報專訊】泰國正大集團接過匯控(0005)手中94億美元的平保(2318),外電透露,最後提供融資安排的,並非國開行,而是瑞銀。路透昨天引述知情人士稱,瑞銀在最後關頭向正大集團創始人謝國民提供全套複雜的融資安排,其中主要一筆融資是大約55億美元的5年期貸款,而通過該項生意,瑞銀淨賺1億美元費用收入。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406/18218349
傳放貸429億
瑞銀助卜蜂買平保
【本報訊】泰國卜蜂集團向滙控(005)購入平保(2318)股份的交易,於今年2月初塵埃落定。不過缺乏銀行貸款的卜蜂,收購資金來源一直成疑。路透社昨引述消息人士稱,有關交易背後「金主」是瑞銀,指其向卜蜂就該宗交易提供55億美元(約429億港元)五年期貸款。
為唯一併購顧問
消息指出,瑞銀先向卜蜂提供短期的過渡期貸款,再以五年期的55億美元貸款取代。若消息屬實,有關貸款金額將為歷來亞太區第四大金額的過渡期貸款。
消息更指,由於相關貸款金額太大,須出動瑞銀行政總裁埃爾默地(Sergio Ermotti)本人簽署作實。
於收購平保股份的交易中,瑞銀亦為卜蜂的唯一併購顧問,據悉收取顧問費約2500萬美元;而消息指瑞銀提供貸款,可再獲1億美元收入。
80 :
simonwor(34306)@2013-04-24 10:42:3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424/news/eb_ebc1.htm
平銀首季資產減值53%
2013年4月24日
【明報專訊】平保(2318)持有逾五成股權的平安銀行公布首季業績,因息差持續收窄,該行首3個月僅賺3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略增4.7%,而由於長三角中小民企經營困難、債還能力下降,令銀行的資產減值升了52.5% ,達10.46億元,不良貸款率較去年末再升0.03個百分點至0.98%。
81 :
simonwor(34306)@2013-04-27 12:43:0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427/news/ec_ecw2.htm
平保純利升22% 新華增91%
2013年4月27日
【明報專訊】繼太保(2601)、國壽(2628)第一季盈利強勁復蘇後,平保(2318)昨日公布,第一季錄得純利73.9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約22%,主要受到期內投資收益升80.3%所推動。新華保險(1336)亦公布,第一季純利按年增長90.8%,其中投資收益亦升79%。
平安銀行首季貢獻利潤18.4億
截至3月底止第一季,平保已賺保費按年增加13.9%至772.8億元,其中產險實現保費收入271.4億元,按年增加12%,盈利能力較高的個人壽險業務實現規模保費679.1億元,按年增長14.5%。銀行業務利息收入按年增加9.9%至202.9億,平安銀行第一季為集團貢獻利潤18.4億元。
___________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 ... aily&issue=20130427
平保賺錢能力跑輸同業
【本報訊】普遍內險股今年首季投資表現不俗帶動盈利大增,偏偏平保(2318)跑輸同業。由於平保資產減值損失按年增93.8%至18.31億元(人民幣.下同),令其盈利增長僅錄22%至73.93億元,增長幅度為內險股最低。新華保險(1336)則減值大跌,首季度純利按年增長90.76%至14.65億元。
新華資產減值損失跌64%
回顧首季度內險股業績,平保與其他內險股表現大相逕庭,投資表現遠遜同業,保險業務則有不俗增長。據平保通告,其投資收益按年增87.78%至115.69億元,惟資產減值損失大增93.8%至18.31億元,反映平保投資仍見大額損手,成為平保盈利增長不及同業的主因;平保未有透露投資收益率。
新華今年首季度投資收益率4.9%,投資收益增長79%至61.13億元之餘,資產減值損失大跌64.23%至1.86億元,與國壽(2628)及太保(2601)的減值分別跌逾八成看齊。
撇除投資表現,平保保險業務跑贏同業,期內保險業務收入升13.85%至850.18億元,優於國壽及新華的負增長,以及太保的4%增長。
另一邊廂,平保今年首季的退保金按年增38.25%至17.42億元,已是行業增長最少;期內,新華大增54.78%至73.38億元,太保升61.52%至51.72億元,國壽更勁升102.6%至200.88億元。
82 :
自動波人(1313)@2013-05-13 22:18:22國企????
http://www.21cbh.com/HTML/2013-5-11/5NMzE0XzY4MDc5NQ.html
证监会重罚平安证券:和解机制“出牙”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颖桦;邱晨 北京、深圳报道 2013-05-11 01:03:52 评论(17)条 随时随地看新闻
核心提示:证监会拟对平安证券及相关人员采取以下行政处罚和行政监管措施:对平安证券给予警告并没收其万福生科发行上市项目的业务收入2,555万元,并处以2倍的罚款,暂停其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
万福生科造假案终于了断。
“这次处罚是保荐办法出台以来最严厉的一次处罚。”5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证监会新闻通气会上,证监会稽查局负责人如此评价。
其所指的最严厉处罚是指在2004年保荐业务办法出台以来,针对保荐机构的史上最重罚单,这张罚单落在了曾经以中小上市项目风光一时的平安证券身上。
证监会拟对平安证券及相关人员采取以下行政处罚和行政监管措施:对平安证券给予警告并没收其万福生科发行上市项目的业务收入2,555万元,并处以2倍的罚款,暂停其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
对保荐代表人吴文浩、何涛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撤销保荐代表人资格,撤销证券从业资格,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对保荐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薛荣年、曾年生和崔岭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30万元罚款,撤销证券从业资格;对保荐项目协办人汤德智给予警告并处以10万元罚款,撤销证券从业资格。
而同日在深圳召开的平安证券发布会上,同样开创了A股的先例,平安成为了首家保荐机构因IPO保荐项目主动对投资者进行赔偿,平安证券宣布设立3亿元“万福生科虚假陈述事件投资者利益专项基金”。
最严厉处罚
在稽查局负责人看来,这次处罚有几大突破。首先是保荐制度实施以来,第一起针对保荐机构单独立案的调查。而这结果是,证监会将会暂停受理被立案稽查中介机构的新业务申请,即平安证券至今都被暂停接收相关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负责人回应本报提问时指出,未来对今后其他的案件,包括天能科技、新大地等,也是单独立案调查。这意味着民生证券、南京证券目前也处于停止接收材料阶段。
其次,这是保荐制度实施以来,第一次对保荐机构在保荐业务中的行为实施暂停业务资格的处理。
但对于三个月暂停资格的具体处理,证监会创业板部负责人的最终解释是,期间不审理平安证券所办理的项目,如果发行人自行愿意更换保荐机构可以进行更换,如果发行人不涉及更换,在此其间,其项目都属于暂停状态,即相当于中止审核状态。
这意味着此前市场所理解的暂停资格期间必须撤换中介机构预期落空。据业内人士分析,对发行人来说,若选择更换中介机构则面临要撤下材料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发行人或不会选择更换中介机构。而这一解释或为此后涉及类似处罚的券商提供了先例。
此外,在罚没金额方面,对于平安证券等中介机构的处罚传统上是没一罚一,“这次是没一罚二,是最重处罚”。上述负责人指出。
更为重要的是,此次处罚开设了扩大追究责任范围的先例。在此前多个案例中,证监会一般选择对签字保荐代表人进行处罚,这次不但对保代进行了终身市场禁入的顶格处罚,还扩大到业务负责人、内控负责人还有协办人等。
这就包括了市场所熟悉的从平安转投至华林证券的三大巨头,包括现任华林证券董事长薛荣年、总裁曾年生、总裁助理兼投资银行事业部总经理崔岭。由于证券从业资格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入门资格,该三人被取消资格或将对其高管资格带来影响,此外,其相应的保荐资格也会后续随之一起撤销。
针对审计机构,证监会拟对中磊会计师事务所没收业务收入138万元,并处以2倍的罚款,撤销其证券服务业务许可。对签字会计师王越、黄国华给予警告,并分别处10万元、13万元罚款,均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签字会计师邹宏文给予警告,并处3万元罚款。
对于律师事务所而言,证监会拟没收博鳌律师事务所业务收入70万元,并处以2倍的罚款,且12个月内不接受其出具的证券发行专项文件;拟对签字律师刘彦、胡筠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0万元的罚款,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券商这种在证券期货监管系统下属的机构而言,会计师事务所本身隶属于财政部监管,从历史经验看来,其接收罚单时的处理空间相对更大。
早有绿大地案件时鹏城会所采用合并方式逃避证监会行政处罚的案例在前,此次,这种情况或将再度上演,中磊所已经采取与大信所合并的动作,这意味着本应起到极大震慑作用的取消证券服务许可,或又无法落到实处。
相对于中介机构的处罚而言,从目前证监会通报的处罚决定来看,针对上市公司的罚单或显得过轻。证监会拟责令万福生科改正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对龚永福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罚款;同时对严平贵等其他19名高管给予警告,并处以25万元至5万元罚款。此外,拟对龚永福、覃学军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针对公司的30万元罚单,仅仅是针对万福生科上市后在2012年上市公司停产事宜没有及时公告而作出的行政处罚。
而万福生科、龚永福、覃学军的欺诈发行及虚假记载行为涉嫌犯罪,已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这意味着真正严厉的罚单或在后头。
3亿与3000万股
证监会宣布处罚决定的同时,平安证券则开创了A股的先例,成为了首家保荐机构因IPO保荐项目,主动对投资者进行赔偿。
平安证券5月10日下午召开媒体发布会,宣布设立“万福生科虚假陈述事件投资者利益专项基金”。该基金将用于赔偿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因投资万福生科虚假陈述而遭受的损失。
平安证券表示,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将担任基金的管理人,负责基金的日常管理及运作,基金规模为人民币3亿元,存续期为2个月。
此外,该基金将采取“先偿后追”方式,即平安证券先行以基金财产偿付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再通过法律途径向万福生科事件的主要责任及其他连带责任方追偿。
“专项基金法律途径之外的一种选择,但绝对不是取代司法,未接受补偿的投资者,都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追偿相关责任方”,平安证券董事长杨宇翔称。
平安证券称,在补偿对象的选择及金额认定上,将根据规定,虚假陈述与投资者遭受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相关责任方应赔偿投资者的相应损失。
具体到万福生科案件,其虚假陈述涉及4个关键时点,招股说明书虚假陈述实施日;案稽查公告日;2012年半年报虚假陈述更正日;2008年至2011年财务信息虚假陈述更正日。
因此,根据上述三个关键时点,从2011年9月14日起至2013年3月2日期间买入万福生科股票,且在2012年9月15日、2012年10月26日、2013年3月2日三个关键时点中任一时点持有万福生科股票的投资者均属于该基金的补偿对象。
补偿金额的计算方法则按照:补偿金额=投资差额损失+投资差额损失部分的佣金和印花税+资金利息。
根据平安证券要求,投资者如果接受补偿,则表明其自愿放弃向万福生科虚假陈述事件的责任方再行请求赔偿的权利;不接受赔偿,可以依法提起诉讼,但需自行承担相应的诉讼成本及诉讼风险。
“我们将从7月2日开始派发金额”,杨宇翔称。据其介绍,本次赔付资金均来自平安证券的自有资金,将作为营业外支出,并对今年平安证券的利润带来影响。
此外,万福生科发行人方面,也做出了类似的尝试。万福生科实际控制人龚永福和杨荣华夫妇承诺将承担依法应当赔偿的份额,并将3000万股万福生科股票质押给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作为履行赔偿责任的保证。
值得注意的是,证券业协会负责人对记者介绍,相关自律组织与投保基金等为此次发行人实际控制人与券商补偿方案,将免费提供服务。
“和解”机制探索
万福生科事件的行政处理目前已经进入告知阶段,这意味着行政调查处罚阶段即将告一段落,与暂停三个月等处罚早已有市场预期不同的是,平安与万福生科此次抛出的3亿元与3000万股赔偿计划,让市场惊讶不已。
事实上,这让人联想到在西方市场熟悉已久的和解机制,即责任人与投资者通过和解方式解决证券纠纷,可避免后续民事诉讼索赔的成本高昂与程序冗长。
但这在国内资本市场仍不成熟的现况下,不免引来很多争议。首先是此次平安证券等主动设立先行赔付机制是否会影响到行政处罚的公正性?
对此,证监会稽查局负责人回应指出,“对于平安主动先行赔付的行为,我们是支持和鼓励的,但是对于平安证券的处罚,我们还是本着从重、严格执法的原则。”
“没有花钱买平安的概念,也不是说现在市场环境已经成熟到足以推行和解制度,因为行政和解制度是个司法制度,涉及到很多的环节,目前来说这个条件还未成熟。”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但我们乐于见到探索市场的方式来尽快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同时以市场化的机制加大约束。”
另一方面,对于上市公司方面探索这一机制而言,就涉及到更多的市场考量。
首先上市公司作为投资者共同分享权益的主体,由于其中个别人士的行为而造成的违法违规,其最终赔偿责任如何落在个人身上而非落在上市公司身上?
此次万福生科案件或提供了一定启示,“如果让上市公司罚款,是影响到投资者的。在此次事件中,万福生科是通过实际控制人股权质押来操作的。”证监会稽查局负责人指出。
事实上,目前已经有这种市场化协调机制在慢慢生成。证券业协会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指出,目前协会已经设立了调解中心,分驻全国各地,向投资者提供与证券公司纠纷调解服务。
83 :
VA(33206)@2013-06-17 13:06:20穿越尘埃
马明哲在2012年套现多少股$中国平安(SH601318)$ ?
中国平安2012年年报披露:马明哲先生在2012期初持有工布江达江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5.86%的比例,期末为0%,按照工布江达江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持股数13911万股计算,马明哲先生在2012年套现815.18万股。
同时马先生还在2012年期初持有员工投资集合3901689份额,期末全部被套现。2010年平安年报称员工投资集合持有股份达平安总股份的7.88%,即持有60235.8万股。按照员工投资集合总份额4.31亿份权益单位计算,马先生在2012年在这个员工投资集合上共套现545.29万股。
两项合计马明哲先生2012年在平安A股上总共套现1360.47万股,按照去年每股40元计算,套现金额高达5.4亿元之多!
06-16 14:34
来自雪球
转发 (96) 评论 (164)
84 :
GS(14)@2013-06-17 22:28:2283樓提及
穿越尘埃
马明哲在2012年套现多少股$中国平安(SH601318)$ ?
中国平安2012年年报披露:马明哲先生在2012期初持有工布江达江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5.86%的比例,期末为0%,按照工布江达江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持股数13911万股计算,马明哲先生在2012年套现815.18万股。
同时马先生还在2012年期初持有员工投资集合3901689份额,期末全部被套现。2010年平安年报称员工投资集合持有股份达平安总股份的7.88%,即持有60235.8万股。按照员工投资集合总份额4.31亿份权益单位计算,马先生在2012年在这个员工投资集合上共套现545.29万股。
两项合计马明哲先生2012年在平安A股上总共套现1360.47万股,按照去年每股40元计算,套现金额高达5.4亿元之多!
06-16 14:34
来自雪球
转发 (96) 评论 (164)
http://xueqiu.com/3761840112/24146474
記得補link
85 :
VA(33206)@2013-06-17 22:29:16I used Apps...
86 :
GS(14)@2013-06-17 22:29:3785樓提及
I used Apps...
無所謂啦
87 :
simonwor(34306)@2013-06-18 06:17:4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618/news/eb_eba1.htm
平保要做「狼」 擴疆金融界
13員工變70萬 任匯川道盡25年變遷
2013年6月18日
【明報專訊】25年前,誰也沒想到深圳蛇口的一個13人小作坊,能成為今天坐擁70萬員工的金融巨擘;21年前,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也沒想到,自己能從業務員試用工,成為市值逾4000億上市集團的指揮官。任匯川,中國平安保險集團(2318)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在回首過往二十載職業生涯時,形容自己參與了一場本土企業國際化的賽跑;而作為唯一一家領得全金融牌照的非國有企業,平保正以「狼的姿態」迎接一場新戰,並力圖成為中國最大的個人綜合金融消費集團。
2002年國務院批准中信、光大、平保為三家綜合金融控股集團試點,這三家獲得「金控」牌照的企業中,只有平保不是國企。從1988年一個深圳的財產險股份制公司發展為一個集保險、銀行、投資三大支柱業務的綜合金融集團,民企平保的背景備受外界討論。「其實平保就是一個草根,我們就是一個沒有背景的,自力更生長大的孩子,能發展綜合金融,除了自身的爭取,還得益於包括外資股東在內的所有股東支持。」任匯川說。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618/news/eb_eba2.htm
艱苦歲月 馬明哲為員工買消夜
2013年6月18日
【明報專訊】平保在1988年成立,任匯川於1992年加入,今日的平保,他參與了其中的21年。任匯川見證了一個企業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過程,作為平保集團目前在執行層面的最高管理層,他更多地用「艱苦」一詞來形容自己和企業的共同成長。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618/news/eb_eba3.htm
中國有足夠時間 解決債務問題
2013年6月18日
【明報專訊】中國經濟增長全面放緩,加劇市場對中國前景的擔心,看淡之聲四起,金融風險也被愈來愈多的投資者認為是中國經濟的計時炸彈。作為行業精英,任匯川雖然在路演期間,確實感受到海外投資者對中國的看淡情緒,但他認為,不可用僵化的眼光來看待中國經濟,當前的債務問題有充足的時間去解決。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618/news/eb_eba4.htm
平保與正大 盼有雙贏方案
2013年6月18日
【明報專訊】去年底至今年年初,泰國正大集團接手匯控(0005)手中價值700億元的平保股份,將平保推向市場的風口浪尖。直至今日,投資者仍在等待,平保將如何與正大在「農村保險」上擦出火花。不過,就雙方是否已展開合作的問題,任匯川回應,雙方正在積極探索雙贏合作的可能性,但還未到具體如何做的層面。
88 :
MrYeung(15476)@2013-07-22 20:14:552318
89 :
greatsoup38(830)@2013-08-30 00:24:032318
增30%,至179億
90 :
greatsoup38(830)@2013-08-30 00:33:44http://xueqiu.com/S/SH601318/25023724
釋老毛 回覆 公瑾當年:
好的超出想像,還以為今年又是股債雙殺、又是保費萎靡、兩頭受氣呢?讀到下面這些話時,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干杯]
上半年,壽險業務實現規模保費1,268.08億元,同比增長10.4%。個人壽險業務實現規模保費1,147.72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新業務規模保費263.12億元,同比增13.0%。業務結構持續優化,上半年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4.2%。截至6月30日,個人壽險業務代理人約54.9萬,較年初增長7.0%。平安產險持續關注業務品質,實現保費收入537.44億元,同比增長10.2%,市場份額為16.4%,穩居市場第二;盈利水平保持良好,綜合成本率為95.5%。平安養老險業務持續快速成長,盈利能力穩健提升,投資管理資產及受託管理資產規模分別達755.47億元和679.84億元,保持市場前列。
保險資金持續優化資產結構,提高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加大優質債權計劃投資力度,淨投資收益率創三年新高。截至2013年6月30日,保險資金投資資產規模達11,504.42億元。上半年實現年化淨投資收益率4.8%,較去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年化總投資收益率4.9%,較去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
08-29 21:18
查看對話贊(8)回覆
鐘達奇:
你用的ROE/PB計算價值的方法到是像抄了我09年的價值思想系列文章,但是我在09年就將這種方法提出了一定的思考,
http://blog.eastmoney.com/touzizixun/blog_160239297.html。
另外,保險行業你一無所知,最好別開口,不然很容易讓人看出你的無知。@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08-29 21:13
贊(8)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回覆 釋老毛:
是好公司,但價格還不夠我的底線。
其過去10年的年均ROE約19%,預期年均收益率15%的話,PB需小於1.2,即每股價格約28元。用內涵價值的算法結果也一樣。
保險不是一個容易經營的行業,長期看,大部分保險公司只能做到承保不虧損,價值的增長主要靠投資能力,以這個估值已經將其比作伯克希爾了。
$中國平安(SH601318)$
08-29 19:54
查看對話贊(3)回覆
世說新語 回覆 釋老毛:
平安是保險行業一眼就能看出的胖子,相比之下銀行業就不那麼容易分辨了,雖然在我眼裡興業銀行就是那個胖子。[大笑]
08-29 19:35
查看對話贊(2)回覆
非常道道 回覆 流水白菜:
投資端放開後,較高收益的項目多了不少。保險公司多投入這些項目可以理解。畢竟股市不確定性較大。所以保險公司目前這種資產配置,其風險真是很低的。
公司只要坐等時間流逝然後計算收益就可以了。最複雜難做的保險行業在平安手中變成簡單容易的經營事業。實在了不起。
08-29 22:03
查看對話贊(1)回覆
91 :
greatsoup38(830)@2013-08-30 00:34:26釋老毛:
半年報太長,先粗看摘要吧,一個字,牛!新業務價值增長14%,利潤增長28%,股價低估之極,保險利率市場化,強者愈強。最近琢磨,平安其實和騰訊一樣,本質上是做平台的,金融服務平台,都是經營空手套白狼的虛擬產品,一個賣QQ,一個賣保單,壽險、財險、銀行、券商、信託、PE……,無不是增強客戶黏性,然後是交叉銷售,增值服務,以平安的執行力,這個平台未來一旦煉成,威力得多大啊?!
08-29 19:31
贊回覆
吳枝焰 回覆 釋老毛:
[心碎了]A股股東一致在減持。。
08-29 19:34
查看對話贊回覆
世說新語 回覆 釋老毛:
平安是保險行業一眼就能看出的胖子,相比之下銀行業就不那麼容易分辨了,雖然在我眼裡興業銀行就是那個胖子。[大笑]
08-29 19:35
查看對話贊(2)回覆
石留印:
@釋老毛 轉讓的職工股減不停啊。二季度再減2.5億股;上半年減持3.6億股。股東人數28.6萬比1季度增加7.88%。籌碼進一步分散,財報數據再靚麗,市場也不買賬。
H股比A股溢價27%。奇葩啊。
資產端和負債端都得到進一步優化。財報數據好得一塌糊塗。
中國平安A股一蹶不振,結合大非持續減持,估計問題在表外。
08-29 19:35
贊回覆
世說新語:
中國平安的股價低迷核心問題是小非,A股本質是個供求決定漲跌的市場。
靜待小非減持結束、遞延所得稅刺激,少安毋躁。
08-29 19:41
贊回覆
楚鳥2005 回覆 釋老毛:
把大股東減持的真正原因挖出來才能放心的買!
08-29 19:45
查看對話贊回覆
can_i 回覆 世說新語:
[牛]
08-29 19:48
查看對話贊回覆
張天天:
很多銀行上市之前,都清理了內部職工股。平安當時借工會持股,這些職工享受了上市帶來的溢價。可結果是做好事的沒好報,這些得了便宜的職工還嫌要交20%的所得稅和企業利得稅,靜坐,上訪,打官司……這下好了,把你幾爺子的股票在低位全部減持了,你拿你的錢走人,眼不見心不煩,賣低了管我鳥事。你走陽關道,我過獨木橋,從此一刀兩斷,互不相欠。等到那天股價上一百了,再減持高管持股。
08-29 19:52
贊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回覆 釋老毛:
是好公司,但價格還不夠我的底線。
其過去10年的年均ROE約19%,預期年均收益率15%的話,PB需小於1.2,即每股價格約28元。用內涵價值的算法結果也一樣。
保險不是一個容易經營的行業,長期看,大部分保險公司只能做到承保不虧損,價值的增長主要靠投資能力,以這個估值已經將其比作伯克希爾了。
$中國平安(SH601318)$
08-29 19:54
查看對話贊(3)回覆
王勇立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高估是A股一貫的作風,不過堅持自己的投資原則更重要,寧肯錯過也不越雷池半步。
08-29 19:59
查看對話贊回覆
何寧康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算法有道理。但我想提出兩個個問題:1.在股市大熊的現在,平安直接或漸漸持有的千億股票價格是否明顯低於合理的價格?如果同意低於,那麼是否會導致平安整個的淨資產本身明顯低估了呢?2.如果保險是個不容易經營的行業,那麼過去十年平安的經營是否算合理不錯呢?如果算,未來有沒有可能持續?
08-29 19:59
查看對話贊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回覆 王勇立:
寫完巴菲特投資案例後,變得更加保守了,哈哈。
08-29 20:01
查看對話贊回覆
王勇立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人性才是投資最大的敵人哪!保守只不過是堅持了自己的底線而已,防範人性弱點的底線
08-29 20:04
查看對話贊回覆
非常道道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預期15%的話,貨幣基金每份價值0.3元,呵呵。非常好笑[大笑]
08-29 20:04
查看對話贊回覆
lzp1996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兄弟,中國平安的很多資產都是成本價入賬的,學習巴菲特要學到底,似是而非最害人[笑]好好去重新評估下平安的PB吧,別光看淨資產
08-29 20:05
查看對話贊回覆
釋老毛 回覆 楚鳥2005:
沒看到大股東減持啊!只看到深投資股權質押
08-29 20:05
查看對話贊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回覆 何寧康:
保險的競爭還沒有完全放開,經常有保險公司破產才是常態。參見美國。
它持有的股票可能大部分是低估的,這也是為什麼可以假設未來ROE也為19%的原因。
保險公司的競爭力在於成本優勢和承保紀律。如果平安走高盛路線,那麼內在價值就難以估計了。
08-29 20:07
查看對話贊(1)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回覆 lzp1996:
伯克希爾除了股票投資以外都是成本入賬。
08-29 20:09
查看對話贊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回覆 王勇立:
[赞成]
08-29 20:10
查看對話贊回覆
釋老毛 回覆 何寧康:
在熊市中股票投資竟然減少了規模,只佔6.9%[好困惑]
08-29 20:20
查看對話贊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回覆 釋老毛:
這也體現了平安高潮的投資能力。[大笑]
08-29 20:26
查看對話贊回覆
戒定慧-知行合一 回覆 釋老毛:
業績相當好,不遜於銀行。價格嚴重低估,翻倍是最基本的。合理價值最少應在50元以上。
08-29 20:30
查看對話贊回覆
何寧康 回覆 釋老毛:
年初那個啥首席投資官不究說要增加固定收益類的投資嘛。
08-29 20:51
查看對話贊回覆
流水白菜 回覆 釋老毛:
平安的股票加基金投資,和去年年底基本相同。厲害的是人壽,少了一個點[笑]
08-29 20:52
查看對話贊回覆
MICHAEL_HOI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問題是。平安最強
08-29 20:54
查看對話贊回覆
流水白菜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壽險的承保都是虧損的,伯克希爾的主要是產險。產險和壽險不是一回事。[滴汗]目前大多產險公司承保也是虧損的,但平安的承保利潤率仍然是巴菲特夢寐以求的。[笑]
08-29 20:57
查看對話贊回覆
何寧康 回覆 釋老毛:
唉,平安還是摒不牢買了創業板啊。[不赞]
08-29 20:57
查看對話贊回覆
炸雞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壽險和產險也有的比?
08-29 20:59
查看對話贊回覆
流水白菜 回覆 何寧康:
平安有很多創業板的原始股,還有很多沒上市的股權。二級市場,平安基本上就是銀行+基金的組合
08-29 20:59
查看對話贊回覆
流水白菜 回覆 何寧康:
平安的債權投資增加了200多億,半年時間內。債權投資的收益一般比較高,大家都搶,但平安基本上配置已經完成了。
08-29 21:01
查看對話贊回覆
何寧康 回覆 流水白菜:
前十交易性金融資產裡突然冒出了兆日科技,不負責任的我判斷記憶中年報裡沒有這貨。
08-29 21:04
查看對話贊回覆
何寧康 回覆 流水白菜:
我覺得增加債券鎖定投資收益率挺好的。
08-29 21:04
查看對話贊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回覆 流水白菜:
(1)這種算法不區分壽險還是產險,最終都體現在平均ROE上,原理上一樣。
(2)其實產險也有內涵價值,只是行規不去算而已,產險的內在價值即浮存金的現金流折現。
(3)平安的產險獲利能力沒有超過GEICO,巴菲特為什麼羨慕?
(4)個人認為,壽險長期會萎縮,回歸保險功能。
08-29 21:06
查看對話贊(1)回覆
釋老毛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老巴為啥只玩財險和再保險,不愛玩壽險呢?[为什么]是不是還是顧忌負債端的資金成本問題,老巴只想要廉價甚至免費的浮存金,例如藍印花公司……@流水白菜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08-29 21:13
查看對話贊回覆
鐘達奇:
你用的ROE/PB計算價值的方法到是像抄了我09年的價值思想系列文章,但是我在09年就將這種方法提出了一定的思考,
http://blog.eastmoney.com/touzizixun/blog_160239297.html。
另外,保險行業你一無所知,最好別開口,不然很容易讓人看出你的無知。@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08-29 21:13
贊(8)回覆
長線價值投資者:
新華保險、中國人壽的業績都增長5成以上,平安這點業績居然有人叫超預期。
有的人說淨利潤不能完全反應保險股的價值,內含價值才合理。
但是內含價值要給公司帶來收益,最終還不得靠淨利潤?
這麼多年一直說平安的內含價值高,價值低估,如果說新業務不完全反應在當期利潤,這玩意會在將來陸續釋放價值,這麼多年來,也沒見保險股業績好到哪去啊。
別被券商發明的詞忽悠了。
08-29 21:13
贊(1)回覆
公瑾當年:
這數據,平安該有多低估!!
受不了A股了
保險總沒有銀行的資產質量問題了吧
08-29 21:14
贊回覆
何寧康 回覆 釋老毛:
我主觀猜測老巴認為壽險相對更複雜,不確定的因素更多,可預測性相對差。
08-29 21:15
查看對話贊回覆
流水白菜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1、巴菲特的產險,承保利潤長期高於平安不少,當然會羨慕。注意,我是說承保利潤,而不是獲利能力。
2、壽險承保虧損,和roe也是兩碼事,雖然最終會體現在roe上,但壽險的承保還是虧損了。
在這兩個方面,我們沒有分歧,只是沒有談在同一個點上。換句話說,原先我回覆你的,是沒有問題的。
壽險長期會萎縮,和回歸保險功能。這句話的說法值得商榷。壽險回歸保險功能和壽險總保費的增長並不矛盾,尤其是放在長期來看,中國的壽險無論保費的深度還是密度都大大低於其它國家。
08-29 21:16
查看對話贊回覆
翰無涯:
請問各位大神一個財務知識 上市公司炒股的 在利潤表中影響淨利潤的公允價值變動 如年初是一億市值的股票 半年報時損失一千萬 那年末市值漲到一億一千萬 年報是增加利潤一千萬 三四季度報則是合計增加利潤兩千萬嗎? 謝謝
08-29 21:17
贊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回覆 釋老毛:
我也想問這個問題。老巴好像從來沒有描述過這個問題。
08-29 21:17
查看對話贊回覆
公瑾當年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你這個弄法有個前提
每年分紅,且盈利不再投資
完全不現實
這種選股是老年人的投資
08-29 21:17
查看對話贊回覆
釋老毛 回覆 公瑾當年:
好的超出想像,還以為今年又是股債雙殺、又是保費萎靡、兩頭受氣呢?讀到下面這些話時,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干杯]
上半年,壽險業務實現規模保費1,268.08億元,同比增長10.4%。個人壽險業務實現規模保費1,147.72億元,同比增長12.1%,其中新業務規模保費263.12億元,同比增13.0%。業務結構持續優化,上半年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4.2%。截至6月30日,個人壽險業務代理人約54.9萬,較年初增長7.0%。平安產險持續關注業務品質,實現保費收入537.44億元,同比增長10.2%,市場份額為16.4%,穩居市場第二;盈利水平保持良好,綜合成本率為95.5%。平安養老險業務持續快速成長,盈利能力穩健提升,投資管理資產及受託管理資產規模分別達755.47億元和679.84億元,保持市場前列。
保險資金持續優化資產結構,提高固定收益類資產配置比例,加大優質債權計劃投資力度,淨投資收益率創三年新高。截至2013年6月30日,保險資金投資資產規模達11,504.42億元。上半年實現年化淨投資收益率4.8%,較去年同期提高0.3個百分點;年化總投資收益率4.9%,較去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
08-29 21:18
查看對話贊(8)回覆
何寧康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我猜測和要知道壽險承保利潤是多少需要的時間太長了有關。
08-29 21:19
查看對話贊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回覆 流水白菜:
恩,也許壽險總量還是增長的,即使佔比下降。
08-29 21:20
查看對話贊回覆
楚鳥2005 回覆 釋老毛:
源信行,新豪時,景傲實業!
08-29 21:21
查看對話贊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回覆 公瑾當年:
否。不分紅就沒有價值嗎?索羅斯、芒格、巴菲特、斯科特都80以上了,兄弟,不要小瞧老年人。
08-29 21:21
查看對話贊回覆
流水白菜 回覆 釋老毛:
我贊成@潛龍在淵 兄的觀點,就是壽險中佔比不小的是分紅險投連險什麼的。
08-29 21:23
查看對話贊回覆
石頭論小高 回覆 釋老毛:
業績太好 股價看爹!$中國平安(SH601318)$
08-29 21:23
查看對話贊回覆
低價股獵手 回覆 釋老毛:
雖然保險沒有銀行那麼嚴重的資產問題,但平安一定有資產質量問題。
08-29 21:23
查看對話贊回覆
caixinghua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沒花經歷研究,只知道拍腦袋,想當然亂說,,,
08-29 21:23
查看對話贊回覆
邵陽的馬甲 回覆 釋老毛:
可能是負債久期太長的原因吧。風險太大。還不如賣標普的put,到時候一個子兒都不用還[想一下]。產險平均久期應該比壽險短得多,好控制
08-29 21:23
查看對話贊回覆
公瑾當年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不分紅當然有價值
按照你說的,ROE常年保持19%,不分紅,盈利再投資
你覺得股價會維持在1.2PB麼
08-29 21:24
查看對話贊回覆
can_i 回覆 釋老毛:
是否可以換個方式問一下,按老巴不熟不投的原則他對壽險哪不熟呢?
08-29 21:27
查看對話贊回覆
公瑾當年 回覆 釋老毛:
盈利增長暫且不論
新業務價值增長在好轉,市場竟然視而不見
08-29 21:27
查看對話贊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回覆 公瑾當年:
這是個人的安全線,不代表平安值這個錢,平安值3倍PB。
08-29 21:27
查看對話贊(1)回覆
揚州小丁:
淨資產增長/淨利潤增長/內涵價值增長/新業務價值增長/投資收益率增長/保費結構繼續優化/股票價格持續走低/市涵率不到0.9[心碎了]
08-29 21:27
贊回覆
can_i 回覆 釋老毛:
應該是利率變化導致負債端資金成本的不可控性?
08-29 21:29
查看對話贊回覆
bigfatcat 回覆 釋老毛:
對比了年報,工行持股比例從0.9增加到1.1,建行從1.0增加到1.2,農行交行略微增持一些港股。
08-29 21:29
查看對話贊回覆
公瑾當年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股權太分散,沒有大佬罩著
管理層又不關心股價
08-29 21:30
查看對話贊回覆
can_i 回覆 釋老毛:
平安是活生生的教訓啊[好失望]
08-29 21:30
查看對話贊回覆
流水白菜 回覆 釋老毛:
四家保險公司的業績都出來了,可以看得出,淨資產普遍超預期。超預期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普遍降低了對股市的依賴。去年保險新規出來後,所有的保險公司眼光都從股市移開。利弊參半
08-29 21:32
查看對話贊回覆
我愛港股 回覆 釋老毛:
就看平安拿了400多億的3大行,這就值得讚了,
08-29 21:32
查看對話贊回覆
A東A 回覆 世說新語:
貌似保險業胖子被賦予最低的估值[大笑]
08-29 21:34
查看對話贊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回覆 流水白菜:
保險公司股票投資配置低的後果將來會顯現的。
08-29 21:34
查看對話贊回覆
xiaoniu2012:
公司淨利突破700億,挑戰1000億,只是時間問題。
比銀行的投資價值高出一籌。
多說無益,點到即止。
08-29 21:41
贊回覆
鈴鐺傳說:
林芝景傲已經退出十大股東,減持多少看不出半年至少減持1.45億,新豪時減持1億多,源信行減持1億多,原十大股東減持所需資金估計在150億左右,這就是股價低迷的原因。現在留下的不多了。終於快出頭了。
08-29 21:47
贊回覆
恐懼是金 回覆 釋老毛:
@釋老毛 剛剛為老婆買了一份平安護身符福險,含人生意外、大病、分紅等多種的,非常適合對有社保人員的補充配置,每年交9700元,20年。意外70歲,大病終生,駕駛和乘坐意外翻倍,分紅率3.5以上,可複利。一旦患指定的大病可以免交後續保費……聽說習老大剛剛投了一份120萬的[大笑]。平安的人員從上海座動車趕到寧波現場為我辦理。
08-29 21:47
查看對話贊回覆
Leopard168:
大夥還在YY, 我還在擔心這是否是一個AIG 二世。有心人去看一下【too big to fail】。保險公司怕的就是膽大,中國平安過去若干年的激進主義已經說明一些問題了。
08-29 21:51
贊回覆
方遠 回覆 何寧康:
這個是通過平安財智拿的原始股
08-29 21:53
查看對話贊回覆
撒母耳-以便以謝 回覆 釋老毛:
請問:平保內含價值和新業務各是多少?謝謝!
08-29 21:57
查看對話贊回覆
非常道道 回覆 恐懼是金:
有沒有電子版合同書啊,我也想要一份參考下,現在太有這些需求了。
08-29 21:59
查看對話贊回覆
成財 回覆 鐘達奇:
平均ROE/最新PB,比平均淨利潤計算PE的方法,可以更好的反映成長期的估值中樞,這個我自己也有思考出來。所謂XX所見略同,也未必是抄襲了。[笑]
08-29 21:59
查看對話贊回覆
彼岸蘭香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按圖索驥式的投資邏輯,按照你的邏輯,A股沒有一家公司值得投資。[滴汗]
08-29 21:59
查看對話贊回覆
蜻蜓隊長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壽險更多時候需要去判斷宏觀經濟政策引發的利率變化,特別是國外壽險利率完全市場化的情況下,實際這樣很難。
08-29 22:01
查看對話贊回覆
非常道道 回覆 流水白菜:
投資端放開後,較高收益的項目多了不少。保險公司多投入這些項目可以理解。畢竟股市不確定性較大。所以保險公司目前這種資產配置,其風險真是很低的。
公司只要坐等時間流逝然後計算收益就可以了。最複雜難做的保險行業在平安手中變成簡單容易的經營事業。實在了不起。
08-29 22:03
查看對話贊(1)回覆
梁山居士 回覆 鐘達奇:
前期與老股民論爭所言的"2013年是平安的基本面拐點「基本兌現,股價的拐點也應不遠了:扣掉正大的,深國資的,幾家大非二季度又減了近3億股,還剩6億多股了,其中老鄭家的(不知道是否真有溫家的)還有4.2億股,難道他對平安這麼絕情?@釋老毛@@流水白菜
08-29 22:15
查看對話贊回覆
鐘達奇 回覆 梁山居士:
現在平安的股東越來越多了,越來越大眾了。
現在平安的股東人數高達28萬6千人.
08-29 22:20
查看對話贊回覆
golden8 回覆 公瑾當年:
盈利用語再投資,ROE還可以"常年"保持在19%的企業,屈指可數
08-29 22:28
查看對話贊回覆
Amoyian:
目前的股價已經反應了接下來一段時期的成長性了 並沒有低估啊 而且這個行業還是有一定風險的
08-29 22:33
贊回覆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回覆 釋老毛:
從歷史數據看,壽險的平均壽命比財險長。芒格說過壽險的會計處理過於樂觀,這可能是原因之一,歐美壽險的折現率在3-4%我們是10%以上,所以我們是保守而非激進。以事實為標準而不是巴菲特才是真理性,哥受不了的就是腦殘巴粉……
08-29 22:34
查看對話贊回覆
世路勞生 回覆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想問一下,哪裡得知歐美保險公司的貼現率為3~4%?
08-29 22:42
查看對話贊回覆
投資or投機:
菜鳥提問:平安股價既然如此低估,平安為什麼不在自己的股票投資組合中大量增加自己公司的股票?這樣平安股價不至於如此低迷,又能拿到便宜籌碼.況且熊市後期本應大幅提高股票倉位(長期收益肯定會大大超越債券)
08-29 22:52
贊回覆
is95:
股價趕快修復,然後發可轉債。老這麼低迷,債都沒辦法發了。
08-29 22:55
贊回覆
天鵝海 回覆 鐘達奇:
會出現新的大股東的,到時候會驚掉所有人的下巴的。[大笑]
08-29 22:56
查看對話贊回覆
恐懼是金 回覆 非常道道:
合同隨後簽訂,但是首期保費已交。現將介紹轉你。可以加sophi的微信聯繫上門服務,上海的。我姓劉,寧波的。
平安護身福健康保障計劃分紅型
【護身福,你值得擁有】 平安護身福綜合保障理財計劃,是目前市 場上保障最為全面貼心的綜合保障型產 品:
亮點1:新增輕症重病保障/築起健康新防 線 本計劃特別新增了8大類特定輕度重疾 保障(如皮膚癌、原位癌等)。一旦首次 確診,被保險人可額外獲得基本保額20% 的賠付,且不影響「重大疾病」保障的給 付,真正體現人性化的關愛。
亮點2:重大疾病種類多/確保大病無憂 30種重大疾病保障(男性28種),一 經確診,即可給付100%的保額,呵護全 方面,保障不缺位。
亮點3:交清增額,保額會長大/抵禦醫療 費用上漲風險 如果選擇紅利購買交清增額,不會因年 齡的改變,不會因健康狀況的改變,您的 主險和重疾保障可以隨著隨歲月一起長大 (保額可增長,越老越值錢),終身保障 健康,為您設想周全。
亮點4:自駕車意外保障/呵護有車一族 提供自駕車駕駛、乘坐意外傷害特別保 障,周全呵護因交通意外導致的身故和傷 殘責任,成為有車一族的首選。
亮點5:意外保障持久/關愛長久不變 意外保險責任至70歲,不再受限於主險 繳費期。與其他短期意外險相比,可以享 受更持久的保障。另外,繳費期內享有因 意外傷害產生的醫療保障。
亮點6:保額更合理/保險顯價值 為了向客戶提供更全面的保險保障,本 計劃主險、重疾、意外都是以組合形式投 保。擴大保障範圍保費不增加。
亮點7:終身無憂保障/身故賠付保額 本計劃主險和附加重疾保障保險期間為 終身。如客戶一生中未發生任何重疾或者 意外,身故時保險公司將根據當時的主險 基本保額+分紅購買的新增保額作為理賠 金額支付給保險合同受益人。
護身福全面綜合保障理財計劃,一方面 可以保障規避我們創業時期高額的人生風 險(意外、疾病、醫療等),免除後顧之 憂,讓我們更好打拚事業;另一方面也可 以享受平安每年的分紅利潤,儲備一筆養 老金作為養老金的補充。真正做到小病 看,大病管,磕磕碰碰也都管,一生無病 把本還!體現責任和關懷!
人生百萬保障夠不?
【平安護身福】讓您一生無優
一、3分鐘生效,人身保障20萬,至終 身;
二、3分鐘生效,意外保障100萬,至70 歲;
三、3分鐘生效,意外醫療100~50000的 醫藥費100%報銷,住院的話每天補助100 元;
四、3分鐘生效,因自駕車或乘車發生的 意外雙倍賠付,即200萬;
五、30天生效,住院費用,即凡因生病 住院就給予報銷,無社保報合理費用的 80%;有社保報剩餘的合理費用;
六、30天生效,住院補貼,只要住院每 天就補助100元,(實際天數減掉三天);
七、90天生效,輕度重疾3.6萬元,(即重 大疾病初期,這部分錢是額外給付的); 如果住院每天補貼200元;
八、90天生效,重大疾病18萬,包括30 類470種,一旦查出僅需要診斷證明即可 賠付,如果住院每天補助200元;
九、豁免,如果在交費期發生重疾,公司 賠付後,以後各期的保險費由保險公司來 交,客戶利益不變;
十、會長大的保險,此種保險的保額會隨 著時間慢慢增長,比如現在是18萬的重 疾保障,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增至到30萬 甚至是40萬;
十一、養老補充,到70歲時可以取出來 作為養老補充,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喲!
保險,愛與責任的體現! 護身福,為您 和您家人保駕護航!
重要提示:護身福為分紅型保險,其 紅利分配是不確定的;紅利分配方式為現 金紅利,紅利領取方式有累積生息、抵交 保費、購買交清增額保險三種。
08-29 23:13
查看對話贊回覆
崔云川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按你的邏輯推,五糧液上市以來(14年)平均ROE=22.7%,對應你的底線應該是13.5元啊,為什麼你20元左右就可以買呢?為什麼對自己與對別人得標準不一樣???
08-29 23:25
查看對話贊回覆
宅男77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和久期有關。 可能和市場空間也有關係, 美國的壽險已經是天花板了, 而我們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08-29 23:26
查看對話贊回覆
公瑾當年 回覆 golden8:
我知道~
08-29 23:29
查看對話贊回覆
萬劍 回覆 釋老毛:
今年平安產險也是亮點,綜合成本率較去年年底基本持平,在產險競爭加劇,保費增速放緩和成本率上升的大環境下,平安同樣採取價值優先的策略,保證產險利潤的穩定增長。
08-29 23:33
查看對話贊回覆
一部分土豆進城 回覆 恐懼是金:
price?
08-29 23:35
查看對話贊回覆
崔云川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如果你認為五糧液20買是合理的,其實把假設價值回歸的時間由巴菲特預設的6.5年提前到3.7年
08-29 23:43
查看對話贊回覆
鄧立君 回覆 何寧康:
更同意這個說法。財險玩概率的,老巴在行。壽險玩啥?我是看不懂。
31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回覆
姚佩暢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我對平安沒太多研究,但也不至於這麼愛用PB對平安進行這麼估值吧
2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回覆
92 :
MrYeung(15476)@2013-09-02 20:01:29http://www.eif.com.hk/EssenceWeb ... 4&dl=0&t=1378123053
2318
93 :
GS(14)@2013-09-08 23:51:26認購平安銀行新股
94 :
greatsoup38(830)@2013-10-22 23:15:31好平穩
95 :
greatsoup38(830)@2013-10-27 00:00:23強
96 :
MrYeung(15476)@2013-10-30 21:02:00http://www.eif.com.hk/EssenceWeb ... 8&dl=0&t=1383137942
2318
97 :
GS(14)@2013-11-13 11:57:33no money
98 :
GS(14)@2013-11-13 11:58:2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113/news/ec_ecl1.htm
【明報專訊】平安保險(2318)昨天宣布,11月8日,公司最大股東正大集團,向瑞銀倫敦分行抵押了8.8億股平保H股及880萬股A股股份,合佔平保總股本的11.23%,相關融資安排已於昨天完成。正大發言人表示,抵押平保股份是正大出於對整體財務規劃和未來發展需求的考慮,並非看淡平保前景。
根據平保在上交所的公告,正大集團總共持有平保已發行股本的79.16億股或13.5%,平保於11月11日收到正大的通知,被告知正大將把旗下四家全資子公司持有的11.23%平保股份抵押於瑞銀,主要通過股權質押和結構性金融衍生產品兩種融資方式。
正大發言人表示,抵押平保股份並不影響集團與平保的關係,雙方會繼續在農村保險方面與平保展開合作,集團依然看好平保的長遠發展前景,並將持續保持在平保的第一大股東地位;此外,此次融資安排已與內地相關法律部門溝通,不違反有關規定。
99 :
greatsoup38(830)@2013-11-17 09:33:47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MoneyNews/idCNL4S0IX0A020131112
路透香港11月11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平安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尋求一筆30億元人民幣(4.92億美元)的三年期貸款。
牽頭行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將於本週啟動這筆交易。
該筆貸款利率為中國人民銀行基準利率的100%,外加25基點的前端費。受邀銀行的最低參貸標準為1億元人民幣。
回覆截止日期為今年年底。
貸款資金將用作運營資本。
平安國際融資租賃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於2012年10月獲得租賃業務牌照。(完)
(編譯 鄭茵 審校 石冠蘭)
100 :
greatsoup38(830)@2013-11-23 18:24:35http://www.financeasia.com/News/365153,ping-an-launches-rmb26-billion-a-share-cb.aspx
Wasting no time since receiving regulatory approval at the end of last week, Ping An Insurance (Group) will open the order books for its long-awaited Rmb26 billion ($4.2 billion) domestic convertible bond on Friday.
The deal, which is set to become the largest CB issue in China’s domestic market this year, comes just days afte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nounced a number of reforms that are viewed to be beneficial to the country’s life insurance sector, such as a relaxation of the one-child policy.
Although much still depends on the implementation, Chinese insurance companies have seen a sharp spike in their share prices on the back of this news (especially for their overseas-listed shares), which makes the Ping An CB look particularly well timed.
The company first announced the plan to issue a domestic CB almost two years ago so the fact that the approval coincides with a particularly favourable market environment is quite lucky. On the other hand, the issuer was ready to go as soon as it got the chance, allowing it to make the most of the recent gains.
Since the CB was approved by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on November 14, Ping An’s Shanghai-listed A-shares have risen 8.9%, while its Hong Kong-listed H-shares are up 16%.
The CB will be offered to the company’s existing A-share holders first, with each share entitling them to buy Rmb5.432 worth of CBs. Any CBs still left after that will be allocated to other investors. However, the one-day subscription period will be the same for both existing shareholders and new investors.
Similar to other A-share CBs, there is expected to be a high take-up rate among existing shareholders. One reason for that is the fact that A-share CBs come with low conversion premiums, which makes them very equity-like and means that investors can typically convert into equity at a sizeable discount to the prevailing market price. And on top of that they offer an annual coupon.
That usually doesn’t deter other investors from putting in orders though and since the terms were announced on Tuesday evening this week, the lead banks have been busy marketing the transaction to potential buyers.
Ping An has fixed the conversion price at Rmb41.33, which translates into a 1.3% premium to Tuesday’s close of Rmb40.78 and a slightly wider premium of 3.3% versus yesterday’s close of Rmb40.01.
However, compared to the closing price before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regulatory approval a week ago, the conversion premium is 12.5%, making it a pretty attractive deal for the issuer.
The CB has a six-year maturity and like other A-share CBs it offers a gradually rising coupon, starting from 0.8% in the first year. The reason for this is that most A-share CBs tend to convert into equity in the first two or three years, so by keeping the coupon payments low in the early years the issuer is able to lower the actual cost of fund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more generous coupons closer to maturity make the deal more attractive to investors.
In the case of Ping An, the coupon will step up to 1.0% in year two and then to 1.2%, 1.8%, 2.2% and 2.6% in the following years. The CB will also redeem at 108% of face value, which translates into an additional yield of 2.4%.
The CB is convertible into A-shares at any time starting six months after the issue date. And to prompt conversion the issuer can call the bonds after the first six months, subject to a 130% hurdle.
There is no automatic conversion price reset, but if the A-shares are trading below 80% of the CB conversion price fo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the issuer can propose to lower the conversion price. Such a reset will require approval from shareholders, however, as it will have a dilutive effect on the existing shares. As a result, investors tend to ascribe little value to it.
In a first for China, the Ping An CB will be treated as equity on the issuer’s balance sheet even before the bonds are converted into actual shares. This is a possibility open to insurance companies globally, although the ability to implement it depends on how the local regulators interpret the guidelines.
Ping An has received approval to treat its CB as equity from day one and based on its most recent accounts from June 30, this will improve its solvency ratio to 181% from 163% before the deal, said one source with access to the Chinese-language CB circular.
As a result, the CB is more than just a funding tool for Ping An, which has recently (at the end of October) also sold Rmb1.8 billion of offshore renminbi bonds to boost its coffers. According to media reports, the five-year dim sum bond was priced with a 4.75% coupon, which shows the savings in funding costs that the company is able to achieve by issuing a convertible bond.
By launching the CB so quickly after receiving the regulatory approval, Ping An is getting a jump on Sinopec, which plans to sell up to Rmb30 billion of domestic CBs. The oil refiner, which is officially known as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received approval for the bond from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CSRC) in early July this year, but has yet to launch the deal.
The company is known to be very price sensitive and the general belief is that it has been waiting for its share price to improve before going ahead. Its Shanghai-listed shares fell 22.5% in late June to a low of Rmb4.10 on June 26 and has been trading around the Rmb4.50 mark for much of the past four months. The buying has picked up since late October, however, and it is currently trading around Rmb5.
In the meantime though, Sinopec’s internal approval from shareholders expired in mid-October, and the company needs to renew this before it can go ahead and launch the CB. It has scheduled an extraordinary general meeting on November 26 for this purpose.
Before Ping An, the largest A-share CB so far this year was the Rmb20 billion ($3.2 billion) offering by China Minsheng Banking Corp in March. The total subscription amount for that deal exceeded $200 billion, which shows the level of interest in A-share CBs.
The demand tends to be underpinned by a general lack of paper, since the Chinese regulators are pretty restrictive with their approvals for new deals. Aside from Minsheng Bank and Ping An, there have been only four other A-share CBs this year, all of which have been smaller than $500 million.
CICC and Credit Suisse Founder Securities are joint sponsors for the Ping An deal. Goldman Sachs Gao Hua has also been involved since shortly after deal was announced, while Guotai Junan and JP Morgan First Capital Securities have been added to the syndicate more recently. The five banks are all acting as joint lead underwriters.
101 :
VA(33206)@2013-11-23 21:00:49Snowball流水白菜日評夜評
102 :
greatsoup38(830)@2013-11-24 11:31:08他本行,不過我唔想睇
103 :
GS(14)@2014-01-17 12:45:3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117/news/eb_eba3.htm
【明報專訊】阿里巴巴和騰訊(0700)從互聯網打入金融業,雙方在網絡金融上爭奪地盤,亦為傳統的金融業者響起警號。作為「三馬」之一的平保(2318)董事長馬明哲不甘人後,昨日宣布推出集社交平台、貸款及投資功能的網絡金融平台「壹錢包」,倒過來從金融業進軍互聯網,網絡金融市場出現你追我趕的潮流。
測試版已上線 自稱「小伙伴」
平保在去年與阿里巴巴及騰訊合作推出網絡保險產品,已顯示出集團進軍網絡金融的雄心壯志。當時馬明哲已表示希望數年後集團非保險業務與保險業務佔盈利各半。平保早已有心進軍網絡金融業務,早前他在給員工的新年致辭中表示,集團未來最大競爭對手不是傳統金融企業,而是來勢洶洶的互聯網企業。
馬明哲昨宣布,壹錢包測試版已上線,更扒示「平安是互聯網金融新來的小伙伴,向百度、阿里、騰訊等優秀前輩學習。」
用戶可投資旗下金融產品
壹錢包是平保推出的網絡金融平台,擁有社交平台功能,但除了與好友聊天外,還可以轉帳。另外,亦集合平保旗下幾個應用程式,如可在便利店快速套現的「臨用錢」及為企業提供融資的「陸金所」等。用戶還可透過壹錢包投資平安旗下的金融產品,同時又有信用卡的功能,具體的應用平台如醫健通、萬里通、平安好車、平安好房等,正在逐步搭建完善中。
踏入2014年以來,關於網絡金融的新消息一直停不了。上周阿里巴巴與新浪宣布打通新浪微博與支付寶帳號。而在本周三,騰訊旗下微信推出「理財通」,華夏基金成為首家上線的基金公司,明顯衝阿里巴巴的「餘額寶」而來。過往網絡金融市場由騰訊及阿里巴巴兩大集團逐鹿,平保的加入意味傳統金融機構開始反擊,無疑為市場爭添變數。
104 :
roadman(34674)@2014-01-25 19:32:05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finance/20140125/52126995
英國滙豐改提款政策 客戶提5000鎊被拒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有聽眾致電該公司旗下Radio 4電台節目《Money Box》指,近期在當地滙豐銀行戶口,提取超過5000鎊(約為港幣7.7萬元)至1萬鎊(約13萬港元)現金時,因未能提供使用證明時,遭到阻撓。
報導引述滙豐回應指,已於去年11月作出有關政策改動,但未通知客戶新安排,又謂當客戶出現不尋常大額現金提款時會作出查詢,此舉目的是履行保障客戶權益責任,並減低金融罪案的機會。
由於報道只引述英國客戶致電電台的個案,現階段未清楚報導所指的提款限制安排,是否在滙豐全球業務覆蓋地均會實施。
105 :
mannishmark(26310)@2014-03-03 00:11:582318 report
106 :
pcp7838(1616)@2014-03-13 22:56:31四年不論收入,盈利,資產都又再翻一翻
首兩個月保險收入同比又增長三成。
按這勢頭四年後再翻一翻不是難事。
絕對增長股,問題是市場對中國金融體系何時恢復信心罷了,觀乎世界,保險股長勢强,還是銀行股,相信大家看一看十年甚至廿年頭已可自行找出答案。
107 :
greatsoup38(830)@2014-03-15 15:17:1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315/news/eb_ebc1.htm
平保拓互聯網金融
2014年3月15日
【明報專訊】看好互聯網金融前景的平保(2318)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馬明哲昨天來港出席2013年業績發佈會,他提出,「互聯網金融」與「金融互聯網」有本質區別,前者是傳統金融的改良,可提升企業經營效益,後者則是以數據為主,通過生活切入,平保作為傳統金融業務主導的公司,冀通過發展金融互聯網提高效益,再同時發展互聯網金融,將企業從地上(線下)做到天上(線上)。
馬明哲在年報中首次表明集團已確定互聯網金融發展戰略,他昨天解釋,在傳統金融業的基礎上加上互聯網這個工具,可提升效益、降低成本、改進服務,此乃金融互聯網,仍是渠道為主,產品驅動,但互聯網金融不一樣,是以流量和數據為主,從生活切入,可對某些局部產生顛覆。
當前,平保會在發展金融互聯網的同時,已在佈局互聯網金融,馬明哲將之定位於社交金融,已推出移動社交支付工具「壹錢包」等產品。不過,面對人行叫停虛擬信用卡一事,他昨天就避而不談。
平保旗下業務分保險、銀行、投資三塊,將客戶整合是公司戰略之一,馬明哲又說,將保險客戶遷徙至銀行客戶,目前仍是通過地面人員去轉移,未來可通過移動網來遷徙,將有更好效益。
此外,集團總經理任匯川表示,中國人口老齡化已成趨勢,白髮產業將有強大的融資需求,未來,平保會積極部署保險資金進入養老產業,包括投資養老地產以及將養老社區服務一定程度上與保險產品相結合,相信可獲長期投資回報。
108 :
pcp7838(1616)@2014-03-15 15:23:19堅持每月供平保, 已經供了三年.
109 :
GS(14)@2014-03-17 18:24:382318
盈利增40%,至280億。
110 :
GS(14)@2014-03-17 22:53:2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317/news/eb_ebe1.htm
平保互聯網金融:難與騰訊阿里比
2014年3月17日
【明報專訊】作為中國平安保險(2318)發展互聯網金融的核心高管之一,原常務副總經理顧敏於上週三正式辭職,取而代之的是2012年由麥肯錫跳槽至平保的馬來西亞華人陳心穎(圖),她在上週五公司業績會上正式露面,平保方面特意安排她接受媒體訪問,她表示集團發展互聯網金融仍處「幼兒學步」階段,與騰訊、阿里巴巴不存競爭。
新帥稱集團屬「幼兒學步」
在平保工作13年的顧敏,被業內人士稱為平安科技金融的核心推動者之一,但平保上週宣佈,顧敏因個人工作安排而離任。接任顧敏的陳心穎目前身兼集團首席運營官及首席資訊執行官二職,主要負責IT、後援等營運及技術部門,帶領科技團隊。
陳心穎昨天說,作為加入平保不久的成員,看到公司在傳統金融主業發展勢頭正旺之時,仍投入大量資源發展科技平台,並擬定互聯網金融戰略,頗有創新勇氣。她指出,平保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僅兩年,發展定位於圍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移動社交金融服務,包括建立購物、買車、買房、個人借貸的網上平台等等,例如,「平安好車」網站上線後,累計預約量已達7300台次。
111 :
greatsoup38(830)@2014-05-22 01:28:07http://finance.qq.com/a/20140521/007277.htm
查看該股行情|最新資訊|投資評級|相關窩輪/牛熊證
5月21日消息,據香港經濟日報報導,中資金融股股價表現呆滯,內地第二大保險商中國平安(02318)有意將其名列全球第三的P2P(Peer To Peer,即點對點)網上借貸業務分拆上市,以捕捉科網浪潮,充分體現旗下業務的價值。
網上個人貸款 今年料破千億人幣
內地P2P網貸行業去年提供個人貸款介乎500億至700億元(人民幣,下同),平保旗下陸金所預期,今年可突破1,000億元。假設平保可搶佔50%市場,網貸平台收取1%擔保費,再加上2至4%「上架費」,可賺取15億至25億元。以極保守的10倍市盈率計,該網貸平台市值隨時高達150億至250億元(約186.4億至310.7億港元)。
市場消息透露,平保擬將其互聯網金融業務分拆上市,核心資產為陸金所。陸金所全名為「上海陸家嘴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市場」,以「Lufax.com」品牌營運點對點的個人「P2P」網貸平台撮合投資者與借款人。陸金所另有一命名「Lfex」的平台,為金融機構專屬證券化金融資產交易平台。
旗下陸金所不評論 免惹揣測
陸金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計葵生(Gregory Dean Gibb),昨回覆本報的電郵查詢,表示為免引發揣測,不會作出評論。平保管理層曾在不同場合,指平保股價尚未反映其互聯網元素。集團副總經理兼首席財務官姚波去年底接受本報專訪時,更直言不排除任何可體現價值的方法,包括分拆上市在內。平保今年至今累跌18.93%,其中平安銀行估值低於資產淨值;同期恆生指數跌2.02%。
據瞭解,平保內部並不滿意近期的股價呆滯表現,其中有高層更指,「只有分拆互聯網業務獨立上市,才可以體現價值。」
若陸金所獨立上市,有可能緊接籌備上市工作已如火如荼的美國P2P網貸公司Lending Club上市。中國潛力龐大的P2P網貸市場廣受全球投資者注目,美國P2P研究機構Lend Academy本月初發表的一份報告便指,中國P2P交易市場巨大,較美國市場更大,而且發展迅速。按Lending Academy的排名,陸金所的Lufax.com排名全球第三。
外資對中國網貸平台的興趣,由「有利網」獲軟銀(Softbank)注資可見一斑。「信而富」則已籌備赴美上市。陸金所P2P網貸平台的收費模式,會要求所有融資均有擔保,由平安融資擔保公司提供,故此平保可先賺取擔保費,成本約1%。另借款人須支付「上架費」,約2%至4%,所有融資成本均由借款人支付。
「互聯網市場永遠是個7-2-1的概念——最大的佔市場70%,第二大佔20%,其它人佔10%,這是在中國至少到今天的基本概念。」計葵生早前接受訪問時稱,正爭成為龍頭,意味以拿下七成市場作為目標。返回騰訊網首頁>>
112 :
greatsoup38(830)@2014-06-08 23:49:2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06/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互聯網金融之戰再有新回合。繼「寶寶軍團」受中央監管而元氣大傷之後,平保(2318)透過旗下「平安好房網」,推出一個房地產金融類理財產品,綜合收益率高達14釐。目前,該產品與建行(393)、中行(1398)及平安銀行合作,港人若在上述銀行開通儲蓄戶口,並符合當地購房要求,便可購買該產品。市場人士預計,其他互聯網金融機構或會傚仿。
今年3月後,人行已經明確下令規管互聯網金融產品,與此同時,在宏觀調控下,銀行間市場流動保持充裕,這直接導致各類「寶寶」理財產品從7釐的年化收益跌至4釐。正當市場轉冷之際,平保宣佈,推出一個與房地產掛鷴的「好房寶」,「好房寶1號」發行規模30億元(人民幣,下同),入場費2萬元,最多投資20萬元,產品期限180天,年度化後的綜合收益率高達14%。
港人有內地銀行戶口可買
平安好房有關人士對本報表示,14%實際上是分為兩部分收益,第一部分是掛鷴平安大華日增利貨幣基金,最近7天年化收益率5.051釐,買家將購房首付存入「好房寶產品」後,若不買房亦可獲得該部分收益;第二部分則是平安好房的房積金收益,買家在180天內通過平安好房網認購新房,則可獲得6釐至8釐的收益補貼。港人在內地若符合買房資格,亦可購買該「好房寶產品」獲得高收益。
冀掛鷴大開發商樓盤
據形容,上述補貼並非倒貼錢,而是平保將「房積金」的管理費、佣金等收費返贈出來,屬於靈活補貼,公司會根據基金收益的變化來調整房積金的補貼金額,從而令總收益率達到14釐。平安好房首席運營執行官莊諾昨天對內地媒體表示,「好房寶」並非「餘額寶」式的存款理財產品,還是綜合性金融產品,未來還可能綁定萬科、世茂、龍湖、綠地、保利等知名開發商的樓盤。
事實上,「好房寶」當中的基金收益為市場正常水平,有保險業分析師評論,近期內地樓市淡淨,平保抓住發展商意欲促銷的時機,以「倒貼」模式吸引買家,主要為好房網積累流量和用戶數據,相信是董事長馬明哲在互聯網金融上的又一次出擊。
明報記者 張聞文
[img][/img]
113 :
greatsoup38(830)@2014-06-08 23:49:5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606/news/ec_eca2.htm
【明報專訊】平保(2318)董事長馬明哲、騰訊(700)董事長馬化騰以及阿里巴巴董事長馬雲,「三馬」曾在2012年宣佈聯手組建互聯網金融公司,但合作未見積極,三人在互聯網金融上的「明爭暗鬥」卻越演越烈。
在過去的一年,最早提出互聯網金融將顛覆傳統金融的馬明哲,並未高調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反而馬雲的「餘額寶」轟轟烈烈面市,一下子普及大江南北,至今年3月底的總規模已超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馬化騰緊跟其後推出的「理財通」亦有近800億元的規模。
隨時出現顛覆局面
其間,馬雲更通過手機通訊工具「來往」冀搶得馬化騰的「通訊」市場,馬化騰則通過「微信購物」,伸手馬雲的電商市場;而在平保昨天推出「好房寶」推出之前,馬明哲一直未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平保集團則以發展「綜合金融」為口號,在保險、銀行、券商三大傳統金融基礎上,悄聲無息地佈局覑涉及衣、食、住、行、玩的各種網站,以期積累流量。
馬明哲曾很謙虛地否認,中國互聯網金融市場並沒有三馬「三足鼎立」之說,大家各有各的優勢和戰略。然而,當馬明哲在擁有傳統金融業務實力的基礎之上,又成功讓旗下「陸金所」攻下個人小額信貸市場的主導地位之後,有朝一日,一旦通過各類網站業務積累到足夠多的數據,則任何時候的突然「一擊」都有可能顛覆當前互聯網金融局面。
114 :
GS(14)@2014-07-16 00:29:122318增資銀行
115 :
GS(14)@2014-08-20 02:20:402318
盈利增2成,至214億
116 :
greatsoup38(830)@2014-08-31 02:25:42http://www.gelonghui.com/forum.p ... ge=1&extra=#pid4532
8月20日,中國平安公佈2014年上半年業績,報告期內,淨利潤258.64億元,同比增長18.8%,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213.62億元,同比增長19.3%,集團內含價值3643.76億元,較2013年末增長10.5%,業績符合預期。
中國平安合併業績摘要(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截止2014年6月30日(RMB百萬元)
2014年
2013年
同比
收入合計
266435
215857
23.4%
淨利潤
25864
21771
18.8%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
21362
17910
19.3%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每股淨資產(RMB元)
26.08
23.08
13.0%
基本每股權益(RMB元)
2.7
2.26
19.5%
按業務細分淨利潤
壽險
9296
9339
-0.5%
產險
4496
3492
28.8%
銀行
9882
7400
33.5%
信託
746
456
63.6%
證券
506
245
106.5%
其他業務及抵消
938
839
11.8%
一、三大主業穩健發展
2014年上半年,集團壽險、產險、銀行三大主業均呈穩健發展態勢:
1、壽險:實現規模保費1483.1億元,同比增長17%。個人壽險業務實現規模保費1313.9億元,同比增長14.5%,其中新保規模保費312.56億元,同比增長18.8%,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16.7%。個人壽險代理人60.8萬人,較年初增長9.1%。
中國平安壽險業務
截止2014年6月30日(RMB百萬元)
2014年
2013年
同比
規模保費
148310
126808
17.0%
個人壽險
131390
114772
14.5%
銀行保險
10427
6688
55.9%
團體保險
6493
5348
21.4%
保費收入(保監會二號口徑)
110543
90557
22%
個人壽險(代理人渠道)
94627
79450
19.1%
銀行保險
10406
6707
55.2%
團體保險
5510
4400
25.2%
核心看點:
l 高價值的代理人渠道保費佔比總保費收入85%,較去年年末下降約5PT,但仍為上市同業最高,且大幅領先上市同業;
l 高價值個人壽險新保同比增長18.8%,低於太保(27.3%,但考慮到平安個人壽險新保約是太保個人壽險新保的3倍,基數較大,取得高兩位數增長,實屬不易。國壽、新華尚未公佈半年報,根據同業交流數據低於平安增速,供參考)
l 代理人總數持續增長首次突破60萬人,較2013年末增長9.1%,增速高於太保(6.7%,國壽、新華尚未公佈半年報,根據同業交流數據為負增長,供參考)代理人每月人均首年規模保費達8110元,大幅領先太保(5656元,國壽、新華並不公佈上述數據,但根據同業交流數據略低於太保,供參考),較2013年末增長37.5%,凸顯其代理人營銷的強大實力。
點評:
l 個人營銷持續發力,壽險貢獻利潤略有負增長,但主要原因是受集團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損失大幅上升(2013年上半年為10.52億、2014年上半年達76.08億,其中二季度減值損失額度為45.12億,對壽險業務利潤有一次性影響)所致,此次減值計提釋放了今後減值壓力,為壽險業務全年貢獻利潤增長埋下伏筆。
2、產險:實現保費收入688.52億元,同比增長27.8%,增速高於行業平均7.5PT,市場份額18%,保持行業第二,淨利潤同比大增28.8%。
中國平安產險業務
截止2014年6月30日(RMB百萬元)
2014年
2013年
同比
保費收入
68852
53903
27.7%
機動車輛保險
52142
40884
27.5%
非機動車輛保險
15051
11589
29.9%
意外與健康保險
1659
1430
16.0%
產險業務淨利潤
4496
3492
28.8%
核心看點:
l 綜合成本率管控較好,由2013年底的97.3%降至94.4%,低於太保產險(2014年上半年99.5%),簡單利潤率(淨利潤/保費收入)較2013年底提升1.5PT,綜合成本率的下降也使得產險業務貢獻利潤大幅上漲。
點評:
l 業務規模快速增長,綜合成本率明顯下降,經營效益顯著提升,但對於平安產險綜合成本率的管控比較耐人尋味。機動車輛保險行業性虧損在業內幾乎是公開的秘密,而機動車輛保險又佔產險行業總保費的一大半(平安2014年上半年機動車輛保險佔總保費的75.7%),平安機動車輛保險的策略近幾年一直比較激進,且其高價值業務(主要是非車險和意外險業務,尤其是意外險業務)佔比並未明顯提升,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使得綜合成本率較2013年同期下降1.1PT,較2013年底下降近3PT確實是一門學問。但考慮其綜合賠付率較2013年末下降2.1PT,暫且還是認為公司經營有道吧。
3、銀行:2014年上半年,平安銀行實現淨利潤100.72億元,同比增長33.7%;為集團貢獻利潤58.30億元,同比增長50.4%;截至2014年6月30日,平安銀行存款總額達15,089.04億元,比年初增長24.0%;存款餘額邁上1.5萬億的新台階,為業務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貸款餘額9,382.27億元,比年初增長10.7%。
中國平安銀行業務
截止2014年6月30日(RMB百萬元)
2014年
2013年
同比
淨利息收入
24554
18664
31.6%
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
7771
4377
77.5%
淨利潤
10072
7400
36.1%
2014年6月30日
2013年12月31日
資本充足率
11.02%
9.90%
核心看點:
l 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非利息收入101.79億元,同比增長107.8%,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29.3%,同比增長8.4PT。
l 資產質量保持穩定,上半年不良貸款率0.92%(低於中國銀行的1.02%和交通銀行的1.13%,銀監會7月公佈數據行業不良貸款率為1.08%,由於招行、興業、民生等主要競爭對手尚未公佈半年報,無法比較),較年初小幅上升0.04PT;貸款撥備覆蓋率198.18%,較年初小幅下降2.88PT。
l 銀行業務為集團貢獻利潤穩步提升,增速快於總利潤增速,由於保險業務利潤受投資收益影響較大(上半年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5%,較2013年末微降0.1PT,保持穩健),銀行業務貢獻利潤穩步提升有利於保持集團利潤水平的穩定。
二、投資業務利潤大幅增長,但未來發展仍需觀察
證券、信託業務利潤均取得大幅增長,分別同比增長106.5%和63.6%。
1、證券:利潤大幅增加主要原因是2013年上半年受萬福生科事件影響基數較低。收入方面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僅小幅增長,且經紀手續費收入及承銷佣金收入均小幅下降,僅依靠其他收入實現增長;投資收益小幅下降,整體收入僅微增5.5%。支出方面,業務及管理費同比增長9.8%,支出合計增長5.3%,和收入增長基本持平,盈利能力並未明顯提升。在2014年上半年A股IPO重啟的大環境下,截止8月28日,平安證券沒有獲得一隻新股的主承銷資格,證明公司尚未從萬福生科財務造假事件的陰影中走出。
中國平安證券業務
截止6月30日(RMB百萬元)
2014年
2013年
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
797
760
其中
經紀手續費收入
426
451
承銷佣金收入
252
275
其他
179
113
投資收益
586
600
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83
9
其他業務收入
8
28
營業收入合計
1474
1397
營業稅金及附加
74
87
業務及管理費
807
735
其他業務成本
-
2
資產減值損失
1
13
營業支出合計
882
837
營業外收支淨額
4
-254
所得稅
90
61
淨利潤
506
245
2、信託:從資產管理規模增速來看,行業管理規模同比增長14.4%,平安信託同比增長26.4%,高於行業平均12PT。但在業務結構方面,平安信託集合信託產品的佔比遠超行業平均,在目前國內集合信託剛性兌付「潛規則」尚未打破的前提下,是否平安信託承擔了更高的風險?是否對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然風險主要還是看具體項目,不同的信託公司也有不同的發展策略和風控措施,平安信託本身定位就比較高,集合信託佔比更高應該也是公司主動為之,由於筆者並非信託行業從業者,對業內情況並不完全瞭解,也希望能和業內專家共同探討,這裡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
(RMB百萬元)
行業
平安信託
2014年6月30日
2013年6月30日
2014年6月30日
2013年6月30日
資產管理規模
12478228
10907111
366886
290320
集合信託佔比
26.40%
24.90%
67.50%
60.60%
單一信託佔比
68.00%
69.60%
26.30%
33.20%
3、資管、基金:資管業務伴隨保險主業發展穩步提升,投資管理的資產規模為14383.46億元,較2013年底增加12.8%,淨利潤3.59億,同比增長20.5%,上半年保險資金投資收益率5.0%,符合預期。基金業務並未有詳細數據披露。
整體投資業務板塊兒對集團利潤貢獻佔比較小,也顯示雖然近些年成長較快,但平安投資業務想真正成為集團三駕馬車之一,尚需時日。
三、交叉銷售快速推進,協同效應日漸顯現
2014年上半年,公司累計遷徙客戶約304萬人次,集團內各子公司合計新增客戶量中28%來自客戶遷徙(所謂客戶遷徙,就是通過推動使旗下一個子公司客戶同時成為其他子公司的新增客戶)。
遷徙終點(遷徙人次)
遷徙起點
平安壽險
平安產險
零售銀行業務
信用卡業務
其他
合計
平安壽險
-
706001
258830
388419
64275
1417525
平安產險
96881
-
61439
205795
10371
374486
零售銀行業務
141999
293696
-
248385
60657
744737
信用卡業務
105981
178872
149641
-
21206
455700
其他
5917
18360
8431
14756
-
47464
合計
350778
1196929
478341
857355
156509
3039912
由於此次是平安首次公佈其各子公司間客戶遷徙數量,無法和以往情況比較(首次公佈是否也意味著公司管理層認為遷徙戰略經過幾年推進已取得初步成果?),僅從本次公佈數據來看,平安壽險對集團旗下其他子公司新增客戶的貢獻已相當明顯,而產險業務和信用卡業務則受益最多,集團旗下各專業子公司的協同更加一致。由於壽險客戶向其他子公司遷徙主要依靠其代理人完成,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平安代理人的綜合素質和營銷能力。集團各業務版塊兒通過交叉銷售獲得新業務量也在持續增長,代理人渠道通過交叉銷售實現新增保費115.37億元,新增金融資產814.22億元;車險保費收入的53.5%來自交叉銷售和電話銷售渠道;平安銀行新發行信用卡中的38.0%、新增零售存款中的27.8%來自交叉銷售渠道。由於平安是國內保險業中唯一一家全金融牌照公司,其具有其他保險公司(包括很多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均不具備的綜合金融優勢,其從來也不掩飾自己未來希望成為圍繞客戶「衣食住行玩」一站式綜合金融提供商的野心。從客戶遷徙總量來看,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未來交叉銷售的持續推進,客戶遷徙、資源共享的優勢發揮非常值得關注!
此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平安互聯網金融業務。平安旗下設有陸金所、萬里通積分平台、平安好車網、平安好房網、平安付等互聯網金融業務,同時上線了壹錢包2.0版,是國內在互聯網金融領域佈局較早、涉及較深的大型金融集團。從半年報來看「陸金所註冊用戶累計超過200萬,金融資產交易規模同比上漲近10倍,其中P2P交易規模上漲超過6倍,陸金所二級市場交易規模上漲近25倍,被美國權威P2P研究機構LendAcademy評為「中國最重要的P2P公司」。萬里通致力於搭建國內最大的通用積分服務平台,註冊用戶數達5,800萬,合作商戶門店數超50萬家,上半年積分交易規模同比增長232.8% ;壹錢包2.0版上線,帶給用戶移動、社交、金融新體驗,用戶數累計達471.2萬;平安好車進一步推進全國佈局,簽約近千家經銷商。」似乎形勢一片大好,但陸金所交易規模是多少,對集團利潤貢獻如何?萬里通和壹錢包的註冊用戶尚比較少,活躍用戶估計更少。好房、好車網更是一筆帶過,原因就是很多業務都還處於培育期,對集團貢獻微乎其微,所以講講概念可以,但實際數字還要緩緩。當然,這並不是否定平安的互聯網金融戰略,相反,個人認為平安如果能在其互聯網金融業務和傳統金融業務間複製傳統金融業務各子公司間的交叉銷售模式,在未來必定大有可為,而且平安也正在這麼作。其各子公司的銷售人員已經在介紹傳統金融產品的時候向客戶推薦壹錢包的APP,陸金所未來甚至有分拆上市的可能,好房、好車、平安1號醫網等互聯網業務和傳統金融版塊兒的結合點也非常明顯。
總結一下,平安是一家特點非常鮮明的公司,綜合金融+互聯網金融,非常高大上!擁有業內最強的代理人銷售隊伍,交叉銷售潛力巨大,看點很多,加上保險業受益於行業週期轉換和國家政策,只要不出現黑天鵝,個人預計2014年利潤增速會在20%左右,2015年亦不會低於15%,目前股價處於近幾年底部區域,加上滬港通概念,推薦關注。主要風險是由於他的業務板塊很多,相互之間的跨度又非常大,協同起來並不容易,目前集團仍主要依賴保險業務貢獻利潤,險資收益率對集團利潤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互聯網金融推進不如預期,特別是萬里通和壹錢包的推進不如預期,對其整體的互聯網金融戰略會造成較大影響。在估值上,建議目前仍將其看做一家傳統金融企業,如果未來互聯網金融業務進展順利,相信可進一步提升其估值水平。
受自身水平、學識所限,對其認知非常淺薄,拙文僅是就2014年半年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權作拋磚引玉,不當之處,歡迎拍磚指導,定不勝感激!
117 :
jocheung(52282)@2014-09-09 12:50:05其實以平保既前景應該唔錯吖,保險股黎講佢都好全面,由其是網上金融方面,但股價就跟唔上,不明所以,有冇師兄指點下……
118 :
pcp7838(1616)@2014-09-09 21:08:40jocheung在117樓提及
其實以平保既前景應該唔錯吖,保險股黎講佢都好全面,由其是網上金融方面,但股價就跟唔上,不明所以,有冇師兄指點下……
只一個 AH 差價已經是緊綁咒
119 :
greatsoup38(830)@2014-09-09 21:14:05A股應該反升
120 :
jocheung(52282)@2014-09-10 10:53:58greatsoup38在119樓提及
A股應該反升
會唔會有機會係港滬通之後?
121 :
GS(14)@2014-09-10 23:33:01jocheung在120樓提及
greatsoup38在119樓提及
A股應該反升
會唔會有機會係港滬通之後?
個市開始強勁發力
122 :
jocheung(52282)@2014-09-13 15:06:14greatsoup在121樓提及
jocheung在120樓提及
greatsoup38在119樓提及
A股應該反升
會唔會有機會係港滬通之後?
個市開始強勁發力
點解咁講呢?邊方面覺得?
123 :
greatsoup38(830)@2014-09-13 22:18:40那些中國人借錢炒股,他盈利就爆發
124 :
jocheung(52282)@2014-09-19 01:05:31greatsoup38在123樓提及
那些中國人借錢炒股,他盈利就爆發
咁你都覺得它是好股?
125 :
greatsoup38(830)@2014-09-19 01:06:12我唔喜歡保險股
126 :
jocheung(52282)@2014-09-19 01:26:18greatsoup38在125樓提及
我唔喜歡保險股
咩原因?可否分享下?
但平保比我覺得管理得幾好,方向幾進取同創新,比其他內地保險公司都好,而且內地既保險業而家都係發展既中段,前景應該幾好
127 :
greatsoup38(830)@2014-09-19 01:28:26jocheung在126樓提及
greatsoup38在125樓提及
我唔喜歡保險股
咩原因?可否分享下?
但平保比我覺得管理得幾好,方向幾進取同創新,比其他內地保險公司都好,而且內地既保險業而家都係發展既中段,前景應該幾好
我根本唔識睇他盤數
128 :
jocheung(52282)@2014-09-19 01:36:41greatsoup38在127樓提及
jocheung在126樓提及
greatsoup38在125樓提及
我唔喜歡保險股
咩原因?可否分享下?
但平保比我覺得管理得幾好,方向幾進取同創新,比其他內地保險公司都好,而且內地既保險業而家都係發展既中段,前景應該幾好
我根本唔識睇他盤數
哦…明白
129 :
greatsoup38(830)@2014-10-18 23:59:49http://xueqiu.com/3727797950/32250100
我最近的一篇分析文章可能會顛覆大多數人對中國平安的觀點,結論大概是:
1、過去五年的熊市對平安壽險內含價值增速的影響幾乎為0;
2、未來即使是五年牛市,對平安壽險內含價值的增速影響也將幾乎為0;
3、平安壽險總投資收益率的提升或者下降對其內含價值未來增速的影響也將幾乎為0;
4、平安壽險有效業務內含價值增速未來10年將穩定在10%的水平,無論牛熊市,無論投資收益率大幅變動;
5、影響平安壽險總內含價值最大的因素來自一年新業務價值的增速;
6、考慮一年新業務價值影響後的平安壽險總內含價值增速未來10年將維持在13%~18%的穩定區間;
7、平安壽險實現超越20%的總內含價值復合增速的充要條件是一年新業務價值復合增速必須超越20%,這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投資人要放低心態;
8、最終結論:平安壽險是一張確定性極高的高收益債券,其業績穩定性超越幾乎所有的股票。
文章有充分的數據支持,敬請期待~~~~~~~
130 :
GS(14)@2014-11-23 19:25:461396同2318旗下銀行合作
131 :
greatsoup38(830)@2014-11-30 21:51:48placing 594.056m@ 61.43 to 62
132 :
GS(14)@2015-02-24 17:22:4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24/news/ec_ecj1.htm
【明報專訊】平安證券(香港)在去年被裁定犯有嚴重內部監控缺失後,沒有按規定制定防止洗黑錢措施,以及沒有即時向監管機構通報可疑交易,該行已被罰款600萬元。證監昨日再宣布,平證前行政總裁(CEO)賀志華懷疑串謀多項相關可疑交易,被證監裁定禁止重投業界一年。
事發在2010年8月至2011年4月期間,平証被指沒有制訂防止洗黑錢活動的內部監控程序、沒有適當及有效的程序以在執行付款時保障客戶資產、沒有及時向證監會及聯合財富情報組舉報可疑交易。前行政總裁賀志華在相關多宗可疑交易中擔任代名人及串謀進行交易。
證監:與下屬衝突加劇監控缺失
證監稱,賀志華作為事發期間平證最高級人員,但缺失被揭發後卻試圖拒絕承擔責任,更歸咎於下屬,他與下屬的衝突令平證內部監控缺失變得更為嚴重。平證其後已將賀志華撤職,並聘請了新的行政總裁。證監決定禁止賀志華就任何受規管活動重投業界12個月。據證監會表示,旗下上訴審裁處現仍在對平證另外一名員工進行紀律研訊。
133 :
GS(14)@2015-04-21 00:17:37http://cn.reuters.com/article/2015/04/20/idCNL4S0XH3EI20150420
路透香港4月20日 - 汤森路透旗下基点援引消息人士报导称,因认贷严重超额,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将双档离岸贷款的规模从原先的1亿美元扩充至3亿美元。
牵头行兼簿记行德意志银行新加坡分行承贷2,500万美元。
13家银行以牵头行身份加入。中银澳门、交银澳门、东亚银行和大新银行各承贷2,500万美元。工银亚洲承贷2,000万美元。创兴银行和永隆银行各承贷1,500万美元。永丰银行OBU、彰化银行OBU、建银香港、韩亚银行、大丰银行和新加坡大华银行各承贷1,250万美元。
菲律宾金融银行(BDO Unibank)、三菱日联租赁(香港)和台湾企银OBU各自承贷900万美元,任主办行。
安排行为台湾土地银行香港分行(承贷800万美元),产银亚洲金融、阳信银行和台中商业银行OBU各自承贷500万美元。
这项融资包括三年期美元分期贷款A部分,及两年期子弹式欧元贷款B部分。
A部分利率为伦敦银行间拆放款利率(Libor)加码250个基点,B部分为欧元银行间拆放款利率(Euribor)加码225个基点。
美元和欧元部分的最高综合收益分别为306基点和288基点,费用为125基点。
母公司平安保险(集团)提供支持函,借款人的应收租赁款亦作为抵押。(完)
134 :
qt(2571)@2015-04-26 19:16:46http://cn.reuters.com/article/2015/04/20/idCNL4S0XH3EI20150420
2015年4月20日星期一17:37 BJT
相關話題: 金融服務, 債券
路透基點:平安國際融資租賃雙檔離岸貸款規模增擴至3億美元--TRLPC
路透香港4月20日-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稱,因認貸嚴重超額,平安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將雙檔離岸貸款的規模從原先的1億美元擴充至3億美元。
牽頭行兼簿記行德意志銀行新加坡分行承貸2,500萬美元。
13家銀行以牽頭行身份加入。 中銀澳門、交銀澳門、東亞銀行和大新銀行各承貸2,500萬美元。 工銀亞洲承貸2,000萬美元。 創興銀行和永隆銀行各承貸1,500萬美元。 永豐銀行OBU、彰化銀行OBU、建銀香港、韓亞銀行、大豐銀行和新加坡大華銀行各承貸1,250萬美元。
菲律賓金融銀行(BDO Unibank)、三菱日聯租賃(香港)和台灣企銀OBU各自承貸900萬美元,任主辦行。
安排行為台灣土地銀行香港分行(承貸800萬美元),產銀亞洲金融、陽信銀行和台中商業銀行OBU各自承貸500萬美元。
這項融資包括三年期美元分期貸款A部分,及兩年期子彈式歐元貸款B部分。
A部分利率為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加碼250個基點,B部分為歐元銀行間拆放款利率(Euribor)加碼225個基點。
美元和歐元部分的最高綜合收益分別為306基點和288基點,費用為125基點。
母公司平安保險(集團)提供支持函,借款人的應收租賃款亦作為抵押。 (完)
135 :
GS(14)@2015-04-26 23:35:44848買2318股票
136 :
greatsoup38(830)@2015-05-01 23:30:2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430/news/ec_ecc1.htm
平保首季投資收益 勁升1.7倍
2015年4月30日
【明報專訊】平安保險(2318)昨日公布今年首季度業績,期內保險、銀行等各項業務穩健增長,幫助純利按年增85%,達199.64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受惠股市暢旺,平保投資收益大增1.7倍,躍升至339億元。
回顧期內,集團淨承保保費達1202億元,按年升20%。按種類劃分,壽險業務期內規模保費收入達1050億元,按年增長14%。其中盈利能力較強的個人壽險業務,期內規模保費收入達932億元,按年大增17%。
此外,平安產險今年前3個月保費收入則達419億元,按年升21%。
信証首季多賺近兩倍
平保旗下平安銀行,首季實現淨利潤56億元,按年增長11%。不過,受制於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導致平安銀行3月底不良貸款餘額升至131.98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17%,較去年末的1.02%小幅上升。公司坦言,平安銀行資產質量受到一定影響,但整體可控。
此外,中信証券(6030)公布,今年首季度純利急升1.9倍至38億元,每股盈利0.35元,營業收入則增長超過一倍至99億元,其中自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約54.3億元,增長77%,投資收益則大增2.3倍,至42.8億元。
137 :
greatsoup38(830)@2015-06-03 02:42:2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02/news/ec_eci1.htm
【明報專訊】市場傳聞平保(2318)A股被券商暫停孖展,本報昨日得知,此乃個別現象,且是由過度申購造成。另外,平保昨日宣布成立中國首個房地產眾籌聯盟,萬科(2202)、綠地等數十家房地產企業共同參與。
有內地媒體報道,申萬宏源暫停平保孖展,導致平保窩輪一度急挫。本報隨後向多間內地券商查詢,得知暫停平保孖展只是個別情。
中州證券(1375)業務代表趙錦琦回應表示,公司對於平保的融資業務一切正常,相信傳聞的暫停平保融資額度,並非平保的問題,而是個別券商的額度限制。隨後,有基金經理向本報透露,由於單隻股票融資額度不能超過總融資額的10%,申萬宏源旗下平保申購額已經達到42億人民幣,所以要暫停其孖展。「這只能說明看好平保的客戶太集中。」
平保昨日攜旗下房地產互聯網平台平安好房,與萬科、綠地等數十家房地產企業,共同發起並成立中國房地產眾籌聯盟,並與碧桂園(2007)共同發布了首個眾籌項目,以「一平方米」作為眾籌單位,號召購房者不做「房奴」做「地主」。
平保發起中國房地產眾籌聯盟
投資者可購買任意份數,在樓盤完成後,就擁有了某一套樓房整體或部分權益。之後,投資者可以選擇直接擁有該套住房產權,或者是委託開發商賣房後轉成收益權。與此同時,平安好房與大華基金共同宣布,成立中國第一支地產眾籌基金,規模達50億元人民幣。
另外,對於內地媒體報道指海外人士內地買房鬆綁,本報昨日向深圳中原董事總經理李耀智查詢,他回應稱,目前限購沒有任何變化。
138 :
GS(14)@2015-07-23 10:06:27盈喜
139 :
GS(14)@2015-07-23 11:41:3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23/news/ec_ecm1.htm
平保盈喜兼完成整合普惠金融
2015年7月23日
【明報專訊】內險股平保(2318)昨晚發盈喜,預期上半年純利按年多賺62%。若按去年同期公司純利約213.62億元(人民幣‧下同)計算,今年上半年平保將賺約346億元。公司指,期內溢利大增主要由於上半年各項業務穩健發展,以及投資收益按年上升。公司昨日收報96.6元,跌0.7%。
成中國最大消費金融公司
另外,平保昨日亦宣布,旗下3個業務,包括平安易貸,陸金所轄下的P2P業務和平安直通貸款業務合組的消費金融業務公司平安普惠金融,其組織架構與業務模式整合工作已經完成,以業務規模計,平安普惠會是現時中國最大的消費金融公司,不過暫無外部併購計劃,但對會否分拆上市持開放態度。
平安普惠董事長兼行政總裁趙榮奭預計,到2018年平安普惠的貸款餘額將達到5000億元,總覆蓋人群將達2500萬,其中2000萬來自線上平台、500萬來自線下營銷。而目前公司累計客戶數約200萬人,貸款餘額超過700億元。
140 :
greatsoup38(830)@2015-08-21 02:53:26盈利增6成,至250億
141 :
greatsoup38(830)@2015-08-21 17:28:2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21/news/eb_ebd1.htm
證券投資增長勁 平保純利增六成
2015年8月21日
【明報專訊】平保(2318)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止,上半年純利346.49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去年同期增長62.2%。每股收益1.9元。中期息每股0.18元(相當於0.2182港元)。另外,平保將平安普惠併入陸金所,令陸金所股權架構更為清晰,似為分拆上市鋪路。
期內,平保各項業務當中增長最快業務是證券投資。受到A股上半年的火熱行情帶動,集團證券業務利潤由去年同期5.06億激增217%至16.06億元。截止6月底,保險資金投資資產規模達1.64萬億元,上半年實現年化淨投資收益率5.1%,按年提高0.1個百分點;年化總投資收益率7.7%,按年提高3.4個百分點,且創下今年新高。
以淨利潤計,貢獻最大份額依舊來自人壽保險,該分部凈利潤按年增長67%至154億,壽險業務規模保費達1727.5億元,增長16.5%,新業務價值上升44.3%。截至6月底止,個人壽險業務代理較年初增長25.5%至近80萬人,創歷史新高;另外代理人產能提升,人均首年規模保費同比增長 23.6%。第二大利潤貢獻來自平安銀行,半年淨利潤達115.8億元,按年增長15%,但期內平安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由去年的1.02%急升至1.32%;第三為產險業務,按年增長94%至87.3億元。
普惠併入陸金所 或為分拆上市鋪路
另平保發通告稱,旗下控股子公司平安海外控股擬將其所持的普惠有限100%的股權,轉讓給陸金所控股。交易作價19.538億美元,支付方式為陸金所向平安海外發行面值為19.538億美元的可轉換本票。目前平保透過旗下公司持有陸金所約47.49%股權。
142 :
qt(2571)@2015-08-22 09:42:32http://cn.reuters.com/article/2015/08/21/idCNL3S10W06B20150821
中港個股:中國平安向陸金所控股出售普惠有限,對價逾19億美元
路透上海8月21日- 中國第二大壽險公司--中國平安保險集團週四晚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平安海外控股擬將其所持有的普惠有限100%股權,轉讓給陸金所控股,股權轉讓對價為19.538億美元。
公告還指出,此次股權轉讓完成後,普惠有限100%的股權將由陸金所控股持有;平安海外控股於交割日向陸金所控股交付標的股權;陸金所控股於交割日向平安海外控股交付已妥為簽署的可轉換本票。
上海證券報援引分析人士指出,這次合併或預示著,中國平安將以陸金所控股為平台,加速分拆上市的腳步;同時也不排除今後中國平安會繼續將相關類似或協同性強的互聯網金融業務進行整合,提升估值水平,從而為相關互聯網金融業務單獨上市做鋪墊。
“從公司整體利益出發,旨在調整和優化本公司業務結構,整合網絡金融和準金融業務,符合公司的發展戰略,”中國平安表示。
平安海外控股和安科技術有限公司合計持有陸金所控股約47.4905%的股權。 合併完成後,普惠金融與陸金所成為陸金所控股旗下並立的兄弟公司。
昨日中國平安保險還同時公佈,今年上半年淨利同比增長62%,得益於三大支柱業務穩健增長。 據公告,平保於1-6月淨利為346.49億元人民幣,上年同期則為213.62億元,並與上月預告的盈利增幅水平一致。
中國平安A股上日收報30.55元,過去一個月累積下跌24.65%。
143 :
greatsoup38(830)@2015-10-29 01:09:4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028/news/ec_ecc1.htm
平保第3季淨利潤增32%
2015年10月28日
【明報專訊】平保(2318)昨日公布截至2015年9月30日止9個月業績,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36.2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31.98%。
平安銀行淨利潤增13%
平保前三季保險資金投資組合年化淨收益率與總收益率分別為5.6%與7.8%,高於中期業績時的5.1%與7.7%。
此外,平安銀行過去9個月亦錄得淨利潤177.4億元,同比增長13%。
中證金匯金共持逾10億股A股
中期業績時尚未出現在平保港股與A股前十大股東名單的中證金與中央匯金,此次均在列其中,分別持有平保2.99%與2.65%股權,分別持有5.5億及4.8億股A股,以平保A股7月8日至8月底平均每股約35元計算,中央救市時已用了360億元入股平保。
中信銀行(0998)與萬科(2202)亦同時公布2015年第三季度業績。信行過去三個月錄得淨利潤104.65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同時經營收入實現376.67億元,按年增長23.47%,惟期內不良貸款率為1.42%,較去年年末上升0.12個百分點。萬科第三季度純利為20.08億元,同比升21.79%。第三季營業額錄得273.35億元,較去年同期上漲31.28%。
144 :
greatsoup38(830)@2015-12-11 23:08:5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1211/news/ec_ecj1.htm
平安健康免費醫療諮詢 挑戰騰訊阿里
2015年12月11日
【明報專訊】醫療領域成為互聯網金融新一個戰場,繼阿里健康(0241)、京東健康到家、騰訊投資掛號網先後成立後,平保(2318)旗下平安健康早前自建1000人醫生團隊,以24小時免費線上醫療諮詢作招徠。對於市傳平安健康目前估值高達數十億美元,董事長王濤確認正在與投資者就入股洽商,倘有決定會即時公布。
簽約千名三甲級醫院醫生
王濤在轉投平保旗下前曾在阿里任職,他表示,目前平安健康已經簽約1000名來自三甲級醫院的全職醫生,並在外部僱用近5萬名兼職醫生,提供24小時即時免費諮詢,一般等候回覆時間不超過15分鐘。
提高服務標準 後來者難競爭
王濤表示,希望盡量將集團服務標準提高,令後來者難以與他們競爭。「後來者如果做不到,就不要進來」,被問及平安健康是否已經成功搶佔了入口,他聲言仍需要未來3到5年的持續努力。
至於移動醫療是否已超越阿里和騰訊,他不置評,只說阿里和平安都是偉大的公司。平安好醫生上線不到一年已經成為國內覆蓋率最高的移動醫療應用,日均諮詢量突破9.8萬,月覆蓋率1.67%,領先於同類APP。盈利模式方面,王濤指推出的收費健康卡,已經有數十萬認購,未來還會針對企業推出企業健康卡。
對於市傳平安好醫生正在引入外部風險投資者,估值達到數十億美金,王濤確認的確與外部投資者磋商中,惟指出合作並非完全為了資金,而是希望與實現戰略合作注入新的動力。
此外,平保旗下前海徵信準備開展個人徵信業務,雖然暫未獲發牌照,不過實驗階段已有355家金融機構合作,準確率超過競爭對手。
145 :
GS(14)@2016-01-15 00:05:55盈警
146 :
qt(2571)@2016-01-30 19:37:25http://cn.reuters.com/article/pingan-bond-idCNKCS0V70OT
平安人壽境外發行12億美元高級債開國內保險公司先例
路透上海1月29日-中國第二大壽險公司--中國平安( 601318.SS )( 2318.HK )旗下平安人壽近日完成12億美元高級債券發行,首次嘗試境外發行債券;平安人壽也成為第一個在境外資本市場發行高級債券的中國保險公司。
中國平安新聞稿稱,本次發行的高級債券中,三年期為7億美元、票面利率2.375%;五年期為5億美元,票面利率2.875%。 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穆迪授予本次債券信用級別A3,發行人主體信用級別A2(展望穩定)。
新聞稿指出,本次債券發行獲得國際投資者廣泛關注和踴躍認購,賬簿一度突破50億美元,最終訂單來自近200個優質投資者,其中銀行、基金/資管和公營機構(含主權基金、政策性金融機構)為最主要的認購主體。
平安人壽表示,本次債券的發行,旨在進一步拓寬直接債務融資渠道,優化資本結構,降低綜合債務成本, 增強公司支持海外“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能力,助力海外投資發展,提升資本實力和競爭力。
2015年9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國內企業發行海外債務取消額度審批,採用備案登記制管理。 平安人壽本次債券發行是自該新規定生效後首只由境內主體直接到境外發行的美元債券。 (完)
147 :
greatsoup38(830)@2016-01-30 22:19:22平安特權
148 :
SYSTEM(-101)@2016-02-12 13:13:34Louis所發的貼子已被
Louis(管理組:1) 刪除了。(原因:wrong position) 存檔ID:
378
149 :
greatsoup38(830)@2016-02-12 13:17:49大眾之前買亞洲商業有不少商譽,但他有好多總部資產無公開重估過
150 :
qt(2571)@2016-03-05 17:41:40http://cn.reuters.com/article/idCNL3S16C29L
路透基點:平安不動產資本2億美元銀團貸款啟動--TRLPC
路透香港3月4日-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報導,消息人士稱,平安不動產資本有限公司的首筆2億美元三年期優先受償貸款已經開始接受銀行認購,認購可分為三個級別。
中銀香港和德意志銀行擔任這筆貸款的牽頭行兼簿記行,貸款週三開始接受銀行認購。 該貸款有超額配售權,支付的利率較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加碼240個基點。
如果承貸2,500萬美元或更多,銀行將獲得包含所有費用在內最高295
個基點的綜合收益和牽頭行的頭銜,參貸費為165個基點;如果承貸1,500
-2,400萬美元,將獲得包含所有費用在內285個基點的綜合收益和主辦行的頭銜,參貸費為135個基點;如果承貸500-1,400萬美元,將獲得280個基點的綜合收益和安排行的頭銜,參貸費為120個基點。
3月8日將在香港舉行一次銀行會議,回覆截止日期是4月6日。
貸款所得的半數資金將用於再融資,另一半用作運營資本。
這次貸款附帶有信用增級,包括平安不動產有限公司和平安集團提供的支持協議(keepwell deed),以及平安不動產有限公司提供的流動性支持承諾。 借款人於2013年在香港成立,是平安不動產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平安保險集團持有該公司99.65%的股權,是該公司的最終母公司。 借款人從事戰略投資、收購外國資產、工業和物流項目,以及外國開發項目。 (完)
151 :
GS(14)@2016-03-06 01:40:34都唔知得唔得
152 :
qt(2571)@2016-03-06 09:13:47總有方法的, 個市場咁多水
153 :
GS(14)@2016-03-06 15:52:21應該說是多水魚
154 :
GS(14)@2016-03-15 20:31:36盈利增4成,至540億
155 :
GS(14)@2016-06-29 09:56:068005 SOLD 2318
156 :
greatsoup38(830)@2016-07-19 23:46:02平安證券上市
157 :
qt(2571)@2016-07-21 22:56:292318揸住幾多?
158 :
greatsoup38(830)@2016-07-21 23:26:17全部
159 :
greatsoup38(830)@2016-08-18 07:34:21盈利增2成,至400億
160 :
GS(14)@2017-06-12 23:18:17848 SELL 2318
161 :
GS(14)@2017-07-30 22:18:318005賣2318股
162 :
GS(14)@2017-10-25 18:35:168005 sell 2318
163 :
GS(14)@2018-01-30 18:50:27平安健康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
建議分拆及獨立上市
董事會欣然宣佈,本公司已根據《第 15 項應用指引》向聯交所申請批准平安健康醫療科技
於聯交所主板建議分拆及獨立上市,聯交所亦已確認本公司可繼續進行建議分拆及上市。
164 :
GS(14)@2018-02-15 00:38:14上市了
165 :
GS(14)@2018-04-27 11:15:41為慶祝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成立30周年及回報本公
司股東(「股東」),於2018年4月26日,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建議以總股本
18,280,241,410股為基數,以現金分派每股人民幣0.20元(含稅)、總金額為人民幣
3,656,048,282.00元的30周年特別股息(「特別股息」)。
根據本公司的公司章程(「公司章程」),特別股息以人民幣計算和宣派。A股特別
股息將以人民幣支付,H股特別股息將以港幣支付。
166 :
GS(14)@2018-05-06 13:39:132318 split 1833
167 :
GS(14)@2018-06-19 07:04:251297 和2318合作
168 :
GS(14)@2018-08-21 17:25:44盈利增3成,至650億
169 :
GS(14)@2019-03-12 17:36:38盈利增3成,至1,110億
170 :
GS(14)@2019-03-13 08:37:59轉盈840億
[基金股][恒生中國內地100][國企指數][恆生指數]中煤能源(1898)專區
1 :
GS(14)@2011-03-22 22:24:09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10691
新聞專區
2 :
GS(14)@2011-03-22 22:30:16淨現金,業績只稍增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2608_C.pdf
3 :
GS(14)@2011-03-22 22:30:32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2608_C.pdf
• 2010年本集團的收入為人民幣 703.03億元,較 2009 年增加人民幣 171.16 億元(即 32.2 %)。
• 2010年本集團稅前利潤為人民幣 109 .99 億元,較 00 年增加人民幣6.83億元(即 6.6 %)。
• 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0.56 元。
• 2010年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為人民幣 145.90億元,較 2009 年增加人民幣21.23億元(即 17.0%)。
• 董事會建議按照每股人民幣0.15633 元(含稅)派發 2010年年度末期股息,此項建議尚待 2011 年 5月 27日舉行的股東周年大會由本公司股東審議批准。
4 :
GS(14)@2011-03-22 22:32:52del
5 :
Clark0713(1453)@2011-03-22 22:45:074樓提及
財務摘要
1. 本年度收入增加51.5%至1,054,243,000港元(二零零九年:695,725,000港元),創歷史新高。
2. 本年度溢利增加977.4% 至132,838,000港元(二零零九年:12,329,000港元),創歷史新高。
3. 本年度每股基本盈利為14.39港仙(二零零九年:1.66港仙)。
4. 於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每股資產淨值為1.34港元(二零零九年:1.15港元)。
5. 於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按借貸淨額除以股東權益計算之資本負債比率達致19.1%(二零零九年:25.3%)之低水平。
6. 董事會建議就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派發末期股息每股2.3港仙(二零零九年:無)。
財務好轉,業績大進,但工業股來說,是好貴
It should be 929's result.....
6 :
GS(14)@2011-03-22 22:46:515樓提及
4樓提及
財務摘要
1. 本年度收入增加51.5%至1,054,243,000港元(二零零九年:695,725,000港元),創歷史新高。
2. 本年度溢利增加977.4% 至132,838,000港元(二零零九年:12,329,000港元),創歷史新高。
3. 本年度每股基本盈利為14.39港仙(二零零九年:1.66港仙)。
4. 於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每股資產淨值為1.34港元(二零零九年:1.15港元)。
5. 於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按借貸淨額除以股東權益計算之資本負債比率達致19.1%(二零零九年:25.3%)之低水平。
6. 董事會建議就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派發末期股息每股2.3港仙(二零零九年:無)。
財務好轉,業績大進,但工業股來說,是好貴
It should be 929's result.....
thanks
7 :
New comer(7338)@2011-04-14 09:51:56中煤(01898)上月商品煤產量增1.7%煤炭銷售量增17%
2011年4月14日 08:33 財經消息
中煤能源(01898)公布,3月份商品煤產量為831萬噸,按年增1.7%;焦炭產量17萬噸,升112.5%。今年1-3月累計商品煤產量2590萬噸,按年增4.9%;焦炭產量49萬噸,跌12.5%。
3月份煤炭銷售量1244萬噸,增17%,當中自產煤內銷903萬噸,增8.7%,自產煤出口4萬噸,跌76.5%,國內貿易266萬噸,增69.4%,進口24萬噸,增9.1%。
今年1-3月累計煤炭銷售量3275萬噸,增23.6%,當中自產煤內銷2482萬噸,增11.8%,自產煤出口15萬噸,跌57.1%,國內貿易585萬噸,增131.2%,進口90萬噸,增109.3%。
8 :
onesee(1238)@2011-04-15 08:42:11中煤近期走勢好差
9 :
如詩之山(2344)@2011-08-16 23:26:22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16556_C.pdf
半年業績
10 :
GS(14)@2011-08-17 08:05:07做得幾好
....
下半年,本集團將圍繞全年生產經營目標,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 確保完成全年生產任務。進一步加強生產經營管理,努力解決制約生產經營的困難
和問題,加快 地和村莊搬遷工作,優化礦區採掘(剝)接續和工作面布局,努力實
現採掘(剝)平衡,力爭保持上半年煤炭增產勢頭。
- 繼續擴大煤炭銷售規模。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增加鐵路運力,擴大商品煤銷售量。開
發和培育新客戶,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盈利能力,促進銷售效益最大化。
- 加快項目建設和資源獲取。加快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推進項目資源配置和重組併購
工作。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強化「質量、進度和投資」三大控制,積極開展投資項目
後評價,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和投資效益。
- 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抓好系統優化診斷和整改工作,加快煤礦緊急避險系統建設,
加強生產技術基礎管理,完善技術管理體系,加強「一通三防」和防治水管理,強化
現場措施執行。
- 強化成本費用控制。優化生產組織接續,降低材料成本,提高原煤生產效率,嚴控
非生產性成本費用支出,深挖潛能,努力消化成本增支因素。
- 加強煤質管理。針對平朔礦區地質構造影響煤質的情況,加強源頭預測、過程控
制,通過優化配採配裝等措施,保障煤炭品質。
11 :
GS(14)@2011-09-20 22:47:07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919365_C.pdf
於二零一一年九月十六日,本公司的控股股東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中煤集
團」)下屬中煤集團山西金海洋能源有限公司元寶灣煤礦(整合技改礦井),在技改施工
過程中發生透水事故(「透水事故」)。事故發生時,井下共有人當班作業,其中0人
安全升井,人被困井下。截至二零一一年九月十九日中午十二時,已有9人遇難,仍
有人被困。目前,透水事故搶險救援工作仍在進行中。透水事故發生後,山西省人民
政府要求中煤集團在山西省的井工煤礦以及本公司所屬在山西省的五座井工煤礦立即
停產整頓,經山西省地方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後方能復工復產。
為及時吸取透水事故的教訓,強化安全意識,本公司積極組織所屬在山西省井工煤礦
開展以防治水、一通三防等事故隱患排查和治理為重點的安全大檢查,切實採取有效
措施,保證安全生產。
本公司認為,本公司所屬在山西省井工煤礦的短期停產整頓,將不會對本公司的生產
經營產生重大影響。本公司亦將通過提高設備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等方式,盡全力減
小該等井工煤礦於停產整頓期間對本公司生產經營帶來的影響。本公司將進一步公佈
相關進展狀況。
12 :
GS(14)@2011-09-24 13:15:1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923540_C.pdf
一、本次增持情况
2011年9月22日,中煤集团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买入方式增持本公
司A股股份共计5,520,000股;2011年9月23日,中煤集团再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
交易系统以买入方式增持本公司A股股份共计5,768,487股。本次增持前,中煤集团
持有本公司A股股份7,481,643,774股,占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56.43%。本次增
持后,中煤集团持有本公司A股股份7,492,932,261股,占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
56.51%。
二、后续增持计划
中煤集团拟在未来12个月内(自2011年9月22日起算),视本公司股价表现,
以自身名义或通过一致行动人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本公司股份,累计增持比例不超
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含本次已增持股份)。
13 :
Clark0713(1453)@2011-10-02 19:45:11本公司所屬在山西省的五座井工煤礦停產整頓,並需經山西省地方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後方能復工復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002044_C.pdf
14 :
GS(14)@2011-10-19 23:35:0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019161_C.pdf
茲提述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日期分别為二零一零年三月三十日刊發之公告、
二零一一年四月七日刊發之二零一零年年度報告(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及二零一一年
八月二十九日刊發之二零一一年中期報告(截至二零一一年六月三十日之六個月止)之有關山西中煤
華晉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一间本公司持股50%的的附属公司)所属在建煤礦——王家嶺煤礦于二零
一零年三月二十八日發生的透水事故。
本公司于近日獲悉,王家嶺煤礦已經通過山西省臨汾市有關政府部門的安全檢查,并将于近期恢復建
設。
15 :
greatsoup38(830)@2011-10-21 00:46:2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020247_C.pdf
2011年10月19日,本公司收到山西省有關地方政府部門正式通知,山西中煤東坡煤業有
限公司(本公司附屬公司)所屬東坡煤礦已通過山西省地方有關部門的安全檢查,并已据
此恢復正常生產。目前,本公司在山西省其餘兩座井工礦正在積極進行安全檢查工作,
力爭儘快通過有關地方政府部門的安全檢查後恢復正常生產。
本公司認為,本次短期停產整頓,不會對本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本公司亦將進
一步公佈相關進展情況。
16 :
greatsoup38(830)@2011-10-22 10:55:5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021333_C.pdf
不錯
17 :
GS(14)@2011-10-30 17:49:552011-10-27 HJ
...
煤礦停產大致告一段落,對中煤如再有影響,也是輕微。首三季盈利已是76.4 5 億元,而去年全年盈利只是74.66
億元;第四季是旺季,業績應佳,可以預期今年錄得理想增長,相信股價亦會改善。不利因素消除後,中煤股價表
現應不遜於同業。
戴兆
18 :
GS(14)@2011-11-16 23:06:02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115178_C.pdf
茲提述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日期分別於2011年9月19日、2011年10月2日及2011
年10月20日刊發之有關本公司所屬在山西省五座井工礦停產整顿事宜,以及后续之山西省平朔礦區
安家岭1号井工矿、安家岭2号井工礦及山西中煤東坡煤業有限公司所屬東坡煤礦恢復生產的公告。
2011 年11 月15 日,本公司经山西省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同意,本公司下属中煤平朔煤业有限责任公
司所属安太堡井工矿和井东煤礦已經恢复生产。
截至本公告日,本公司所属在山西省的五座停产井工煤矿均已恢复生产。今后,本公司将通过提高设
备使用效率和工作效率等方式,尽全力减小相关井工煤矿于停产整顿期间对本公司生产经营方面带来
的影响。
本公司認為,本次短期停產整頓,不會對本公司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19 :
greatsoup38(830)@2012-01-11 00:21:55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110386_C.pdf
營業收入 887.18 712.68 4.49
營業利潤 133.52 98.50 35.55
利潤總額 134.23 102.22 31.31
淨利潤 103.03 75.71 36.09
2. 主要財務指標
二零一一年 二零一零年 百分比增減
(%)
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幣元╱股) 0.72 0.52 38.46
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 12.29 9.74 增加 2.55個
百分點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每股淨資產
(人民幣元╱股) 6.11 5.54 10.29
20 :
GS(14)@2012-03-13 22:08:52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13233_C.pdf
2012 年2 月份主要生產經營數據公告
(海外監管公告)
21 :
GS(14)@2012-04-01 19:56:07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203271506_C.pdf
盈利增33%,至104億,財務良好
2012 年,國際國內形勢更趨嚴峻復雜,美、日、歐經濟增長乏力,新興經濟體的增速明
顯下降,部分國家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全球需求下滑,市場競爭更趨激烈,世界經濟將
進入低迷期。國內經濟增長下行與物價上漲壓力並存,多數產業產能過剩加劇,企業創
新能力不足,成本快速上漲。從煤炭行業看,煤炭產能快速增長,進入集中釋放期,煤
炭需求增速趨緩,進口維持高位,煤炭供給能力提高。由於交通運輸瓶頸制約,抑制部
分產能發揮,預計 2012 年煤炭供需形勢基本平衡,局部時段、局部地區將出現供大於求
的狀況。煤炭行業景氣有望延續,但呈現下行趨勢,煤炭企業經營壓力將明顯加大。同
時,我們認為中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十二五」規劃的投資項目今年進入集中
建設階段,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拉動內需,有利於煤炭產業繼續保持穩健增長。國家鼓勵
煤炭大基地、大集團建設,地方政府給予了大力支持,為公司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
境。
中煤能源將積極依托國家政策和市場環境,努力抵御各種困難和挑戰,著力抓好生產管
理,力爭 2012 年原煤產量增長 5%以上;著力抓好產運銷銜接,努力擴大市場份額;著力
抓好項目前期工作,推進規劃項目落實;著力抓好建設項目管理,加快項目投產見效;
著力抓好安全生產攻堅,堅決杜絕較大及以上事故;著力抓好企業基礎管理,提高經濟
運行質量和效益;著力抓好科技創新,增強創新的驅動力。既立足當前,重安全、強技
術、增產量、降成本、搶運力、保融資,更著眼長遠,盯前期、快建設、打基礎、練隊
伍、聚人才、塑文化。不斷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升經營業績,為股東創造新的價值。
22 :
GS(14)@2012-04-01 19:56:41三、 2012年公司主要生產經營工作
2012 年,公司將圍繞年度生產經營目標,全力組織好煤炭生產,積極爭取鐵路運
力,優化產品結構和市場銷售,強化公司管理提升和業績增長,確保全面實現董事
會下達的各項經營任務。
一是抓好生產管理,確保完成全年生產目標。積極推進生產規模化、技術裝備現代
化、隊伍專業化、管理手段信息化,認真落實安全高效礦井升級達標、煤炭生產安
全高效激勵機制、煤礦生產六大系統建設要求,努力強化煤炭生產技術管理、采掘
接續管理、煤質管理基礎工作,確保實現全年煤炭產量目標。
二是抓好產運銷銜接,努力擴大市場份額。加強與鐵路部門溝通協調,重點組織好
晉北地區煤炭外運工作,力爭超額完成全年外運目標。積極完善產品優化決策支持
系統,努力實現自產煤銷售利潤最大化。充分發揮傳統貿易型企業優勢,拓寬外購
資源渠道,擴大買斷貿易規模。
三是抓好項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設進度。加快推進項目核准和資源獲取工作,抓好
探礦權辦理,全力爭取項目早日開工。同時,加強建設項目管理,在確保安全和質
量前提下,加快項目建設進度,加快煤礦技改工作,盡快釋放產能。
四是抓好安全生產攻堅,堅決杜絕較大及以上事故。逐級落實安全責任,抓好「十
防」工作,深入開展煤礦施工和技改施工安全整改。采取針對性措施,堅決杜絕較大
及以上事故,控制零星事故,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夯實安全管理基礎,努力實
現「零死亡」。
23 :
GS(14)@2012-04-01 19:56:53五是抓好企業基礎管理,提高運行質量和效益。加強預算管理,嚴格考核監督和預
算執行,保證成本控制和經營目標落實到位。推進全面風險管理和內控體系建設,
提高風險預警、反應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強基礎管理工作,提升信息化應用效果,
支撐企業管理創新。
六是抓好科技創新,增強創新的驅動力。加強創新資源集成與產學研合作;努力實
現安全高效現代化礦井技術標準升級和推廣應用;積極探索實施煤礦綠色開採和礦
區生態恢復等一批節能環保引領工程項目;推動建立公司環境事件應急體系。
24 :
go2china(25647)@2012-05-02 17:28:48瑞信表示,中煤<01898.HK>首季業績略勝預期,銷量超預期,單位利潤穩定。反映最新煤價預測及較高之折舊成本,下調2012年盈測9%目標價由13.4元升至14.2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
25 :
GS(14)@2012-08-22 20:45:5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1505_C.pdf
盈利跌10%,至54億,輕債
下半年,中煤能源將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加強與重點用戶和重點行業溝通協調,努力擴
大煤炭銷售量,圍繞生產組織、煤質管理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做好以下工作:
- 狠抓成本費用控制。強化預算對成本的剛性約束,嚴格落實成本管理責任,節約材
料消耗,降低採購成本,合理控制人工成本,積極實施新技術、新工藝,以技術進
步推動成本降低。
- 強化產品質量管理。加強地質探測和預報,優化工作面布局和接續,合理選採、配
採,加強煤炭運輸與裝卸管理,強化洗選過程控制,加大考核力度,優化商品煤品
種結構。
- 鞏固和擴大市場銷售。靈活調整銷售策略,提高決策和執行效率,鞏固重點用戶並
積極開發新用戶,提高銷售服務質量,確保產運銷銜接正常,努力提高銷售環節創
效能力。
- 積極組織煤炭生產。加快解決露天礦剝離欠量、接續緊張等制約生產的突出問題,
提高設備利用率和生產效率,努力保持煤炭產量增長勢頭。
- 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統籌規劃,精心組織,積極開展項目前期工作,加強重點項
目、關鍵節點和配套工程協調力度,確保完成全年建設任務,力爭建設項目早日投
產發揮效益。
各位股東,本人謹代表董事會衷心感謝各位股東長期以來的信任和支持。上半年,在宏
觀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中煤能源經營環境受到一定影響,但公司董事會及全體員工堅
定信心,迎難而上,較好完成了上半年生產經營任務。下半年,我們將繼續努力,攻堅
克難,全面加強各項管理工作,採取有效措施靈活應對市場變化,力爭在困難形勢下為
股東創造良好的價值回報!
26 :
VA(33206)@2012-10-15 19:20:26內銀股上周五一如預期繼續為市場焦點,匯金掃貨威力不容小覷,同樣獲母公司真金白銀增持嘅中煤能源(1898),上周五以大成交抽升3.3%,收報7.54元,成功突破5月以來引伸嘅下降軌及9月中高位,值得捧場。
中煤上周三發通告表示,母公司中煤集團於當日增持中煤70萬股,並承諾未來12個月,只會有入無出,托市意向明顯,後市可看高一線。
同一時間,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表示,將加快推進煤礦企業兼併重組及煤炭資源礦業權整合,進一步提高煤炭產業集中度;同時會大力淘汰落後產能,提高資源開發效率,作為龍頭之一嘅中煤,肯定受惠。
中煤上半年賺51.24億人仔,按年減少8.2%,現價計年度化市盈率7.8倍,較同業中國神華(1088)9.4倍,折讓近兩成,有追落後空間。以9倍年度化市盈率作目標,中煤可見8.70元,潛在升幅15%。
唐牛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015/18040707
27 :
GS(14)@2012-10-15 22:21:55算啦,煤價下半年大跌
28 :
greatsoup38(830)@2012-11-17 14:19:282012-11-16 HJ
...
中煤今年的銷煤目標1.35 億噸,首三季總銷量1.06 億噸(包括買斷貿易煤及代理),相信全年銷售可以超標,全年業績難以上升,而跌幅估計在10%上下,展望明年業績,希望可以穩中帶有升,發改委不斷放風煤價市場化,因今年煤價已滑落,相信政策對煤炭企業的影響輕微。
業界唯一兼營機械設備
中煤仍在發展中,已協議收購唐山溝煤業80%股權,正積極進行中,現有各煤礦均有增產,基本產量按計劃而行。其發展不限於煤礦,亦計劃投資建設鄂爾多斯圖克大化肥項目,首期工程投資已達95 億元,該項投資涉及專利技術已基本確定,初步設計等工作正在推進中。正與多個財團協議,共同投資建設北煤南運鐵路,將山西、陜西及內蒙西部煤炭資源運出。整個項目相當龐大,總投資1534 億元,各財團出資540 億元(相當於投資額35%),中煤將佔10%,出資54 億元,而承擔則達154 億元。截至6 月底,中煤淨借貸63 億元,淨借貸比率僅6.5%,每年仍有大量現金回流,可以支持發展。
以煤炭業務為主的中煤,實際業務已在擴散,但均與煤炭有關,較為有特色的是兼營煤礦機械設備,是同業獨有,但不足以推動業績。在煤炭股中,中煤仍未能走出去,其走勢較兗煤(1171)穩定,但較神華(1088)反覆,其缺點是安全問題仍待改善,間中仍有滲水事故,雖對產量無甚影響,只影響公司形象及投資者心理。不過,煤炭企業相信已度過困難時期,投資價值將漸漸顯露,宜候低收集,看好中線。
戴兆
29 :
greatsoup38(830)@2012-12-16 10:20:02http://cn.reuters.com/article/industryNews/idCNL4S09M2MB20121212
路透香港12月12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報導,中國中煤能源昨日宣佈,其在陝西榆林的參股公司正尋求187億元人民幣(30億美元)貸款,用於支持當地能源及化工項目.
中國建設銀行陝西分行擔任牽頭行,其中180億元人民幣10年期貸款用於購買固定資產,7億元貸款用作運營資本.公告稱,用作運營資本的貸款期限將不超過一年,而且將於2014年獲得這部分貸款.
一名銀行業消息人士稱,另有八家銀行尋求加入交易,包括中國農業銀行、北京銀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該貸款利率為中國人民銀行基準利率的100%,每半年還款一次.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簽署協議.
貸款將用于靖邊縣的能源化工綜合利用區域建設,多座化工能源工廠座落於此.
中煤公告顯示,借款人為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這是中國中煤(30%)與陝西延長石油集團(70%)合資建立的企業.這兩家股東將按各自股權比例為貸款提供擔保.
中煤稱,借款人將向中煤提供反擔保,以能源化工項目的資產向該公司作保證.(完) (編譯 程琳; 審校 高琦)
30 :
greatsoup38(830)@2013-01-13 12:24:27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b77a950101ggix.html
白天繼續做中煤能源,開始中煤的煤礦業務還是比較清晰度的,主要在四個礦區,煉焦業務有但是較少,發展至今規模也不大,值得一提的倒是它的採煤設備製造,剛才開始的時候自己介紹還是國內第一銷量呢,最新數據的銷售額也很高,估計2012年全年這塊的收入有85個億,不容小覷的一塊業務啊。
31 :
greatsoup38(830)@2013-02-11 22:29:381898 report
32 :
Clark0713(1453)@2013-03-16 11:03:20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公告
《經濟通通訊社15日專訊》中煤能源(01898)(滬:601898)公布,截至去
年12月底止全年業績,純利88﹒4億元(人民幣.下同),跌11﹒2%,每股基本盈利0
﹒67元,派末期息每股21分。
期內,總收入為872﹒92億元,跌3﹒9%,經營溢利128﹒07億元,跌10%。
截止過戶日期由5月17日至5月21日。(os)
33 :
greatsoup38(830)@2013-03-16 11:37:49盈利跌12%,至86億,債一般
34 :
simonwor(34306)@2013-03-19 08:07:58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319/18199943
煤價續跌 中煤盈利受壓
適中字型
較大字型
【本報訊】去年煤價疲弱,拖累多家內地煤企盈利倒退,中煤能源(1898)董事彭毅昨日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煤價較去年底再微跌1.6%,預期繼續受低價進口煤炭及整體經濟影響,全年煤價將進一步下跌,續令盈利受壓。
彭毅表示,受宏觀經濟增長放緩,以及低價的進口煤炭影響,去年煤價嚴重受壓,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標由年初每噸約800元(人民幣.下同),至去年底已大幅下跌逾兩成至630元水平。
摩通憂負債率上升
彭毅稱,今年初煤價指標已進一步下滑至620元,但他認為雖然煤價仍然低迷,但不會有太大跌幅,料全年於低位徘徊。
彭毅表示,中煤今年將會增加5%原煤產量,並爭取將成本增幅控制在5%以內,以確保集團整體盈利能力。
雖然中煤去年度盈利倒退,但券商普遍仍持樂觀態度。摩根大通昨日發表報告稱,雖然中煤去年度錄得純利約88億元,略低於該行預測,但已高於一般市場預期。
摩根大通並預期今年煤價將會復蘇,維持「增持」評級,不過,該行對集團資產負債率上升感到憂慮,並且降目標價由9.5港元至9港元。
瑞信表示,中煤能源去年盈利符合該行的預測,加上去年第四季開始的成本控制頗具效果,以及與客戶簽訂供貨合約的合同煤價較去年有所上升,維持「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升由8.6港元升至9.6港元。
35 :
simonwor(34306)@2013-03-19 08:11:08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319/news/ec_ech1.htm
中煤潤電齊看淡煤價
潤電受惠 去年多賺68%
2013年3月19日
【明報專訊】煤價自去年中大跌,拖累中煤(1898)去年少賺11%,相反華潤電力(0836)受惠煤炭成本大跌,去年多賺68%。上周環渤海動力煤指數再跌至歷史低點,中煤副董事長彭毅表示今年煤價走勢仍不樂觀。華潤電力總裁王玉軍同樣看淡煤價,預計今年集團的單位燃料成本將再降5%。
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價格上周跌至每噸620元人民幣,是連續12周下跌(圖)。加上煤電價格併軌,由煤企及電企自主談判,煤企一度處於劣勢。
中煤煤炭銷售中心執行董事宮清超表示,集團今年長約煤將佔70%,長約煤的量及售價都比去年略有增加。最新的談判結果是長約煤方面給予電廠10元人民幣折扣,以上周價格計算,即610元人民幣。
彭毅表示,今年煤企的形勢仍然困難,但集團會控制自產商品煤單位銷售成本增幅在5%以內。大華繼顯資深分析員劉曉慧表示,今年通脹預計不大,加上集團續增產能,應可有效控制成本。她又指出,中煤並非向市場發放悲觀的訊號,反而相信煤價在下半年有機會回升。
36 :
ezone2k(22605)@2013-04-26 22:49:26中煤能源首季純利跌41% 兼發盈警
a bit better than 1171...
中煤能源(01898)公布,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首季純利為18.52億元人民幣,跌41%。
期內商品煤產量2966萬噸,升0.6%;商品煤銷量升4%至3678萬噸。
另外,該公司發盈警,由於內地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已發生較大變化,煤炭價格持續低迷,可能導致公司今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淨利潤按年下降。
37 :
greatsoup38(830)@2013-04-27 10:58:21煤價跌多d就好啦
38 :
greatsoup38(830)@2013-04-28 00:26:35http://cn.reuters.com/article/optionsNews/idCNL3S0DB8LZ20130424
路透香港4月24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援引消息人士稱,中煤能源在陝西省榆林的分支--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簽署了180億元人民幣(29億美元)的10年定期貸款。這是迄今為止陝西省規模最大的銀團貸款案。
牽頭行兼代理行中國建設銀行陝西分行承貸50億元。另外八家參貸行包括:中國工商銀行(30億元)、中國農業銀行(26億元)、中國銀行(20億元)、中國郵政儲蓄銀行(18億元)、中國交通銀行(15億元)、北京銀行(8億元)、招商銀行(8億元)以及興業銀行(5億元)。
一如先前報導,貸款利率為中國人民銀行基準利率的100%,第一年為寬限期,之後每半年分期還款一次。
所籌資金將用于靖邊能源化工綜合利用產業園區的建設,園區中包含幾家能源化工廠。
貸款的借款方為陝西延長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此為中煤能源(持股30%)和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公司(持股70%)的合資公司。根據中煤去年12月發佈的聲明,兩家股東是貸款擔保方,按各自持股比例提供擔保。
在香港上市的中煤能源表示,借款方將以充足且可取得的能源化工項目資產,向中煤提供反擔保。
根據借款方網站,該產業園區於2008年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14年投產,項目估算總投資259.7億元。中煤能源稱,借款方在項目投產後將獲得7億元貸款作為運營資本,期限不超過一年。
中煤能源是國有企業--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的子公司。
根據公司網站介紹,陝西延長石油隸屬於陝西省人民政府,是中國擁有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資質的四家企業之一。(完)
39 :
simonwor(34306)@2013-05-15 00:30:33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514/18259087
中煤能源 200億拓工程塑料
【本報訊】中國第二大煤炭生產商中國中煤能源(1898)公佈,獲准在陝西開發建設煤炭深加工基地,擬建設的工程塑料項目總投資接近200億元(人民幣.下同)。
中煤能源在聯交所一份聲明中稱,為了調整公司產品及產業結構,打造蒙陝特大型煤炭生產及轉化基地,經與陝西省政府協商,並經國家發改委的批准,擬在陝西開發建設榆橫礦區大海則井田,並配套建設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
中煤能源子公司中煤陝西榆林能源,將先行投資建設甲醇醋酸系列深加工及綜合利用專案,該專案為年規劃生產規模為60萬噸工程塑料,總投資約193.4億元,建設期為4年,相關產品以華東地區為主要目標市場。
中煤能源並稱,預計本工程項目的財務內部收益率大於12%,高於化工行業基準財務內部收益率水準,項目具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中煤能源H股周一收報5.86港元,跌0.68%;其A股亦跌1.03%,報6.73元。
40 :
ezone2k(22605)@2013-05-15 00:53:47200億做膠?



41 :
0o4(31752)@2013-05-16 00:14:37今日尾市失禁咁,邊個接左d貨
42 :
greatsoup38(830)@2013-05-16 00:15:19
除左息吧
43 :
0o4(31752)@2013-05-16 00:17:4042樓提及

除左息吧
今日見好多人都眼突
44 :
greatsoup38(830)@2013-05-16 00:19:15呢排d股真是好古怪
45 :
ezone2k(22605)@2013-05-16 01:04:59最后10分鈡大成交..

46 :
ezone2k(22605)@2013-05-16 01:05:33中煤能源 01898.HK (恆生指數)
現價 5.220 升跌 -0.307(-5.555%)
All time high around $28




47 :
penny.lun(33139)@2013-05-16 07:01:26$28 --> $5.22 --> -81.35%
46樓提及
中煤能源 01898.HK (恆生指數)
現價 5.220 升跌 -0.307(-5.555%)
All time high around $28 



48 :
greatsoup38(830)@2013-05-17 11:06:5147樓提及
$28 --> $5.22 --> -81.35%
46樓提及
中煤能源 01898.HK (恆生指數)
現價 5.220 升跌 -0.307(-5.555%)
All time high around $28 



想起當年我5.06蚊賣左,現在又番來啦
49 :
0o4(31752)@2013-05-17 13:35:2248樓提及
47樓提及
$28 --> $5.22 --> -81.35%
46樓提及
中煤能源 01898.HK (恆生指數)
現價 5.220 升跌 -0.307(-5.555%)
All time high around $28 



想起當年我5.06蚊賣左,現在又番來啦
比多次機會你
50 :
greatsoup38(830)@2013-05-17 15:19:57如果唔驚死真是買得,未計匯水其實間公司平左好多
51 :
0o4(31752)@2013-05-17 15:47:4050樓提及
如果唔驚死真是買得,未計匯水其實間公司平左好多
這些股比我感覺真係好好
鋁業,鋼,銅,煤果D市況一好,爆炸性上升
52 :
greatsoup38(830)@2013-05-17 15:49:0151樓提及
50樓提及
如果唔驚死真是買得,未計匯水其實間公司平左好多
這些股比我感覺真係好好
鋁業,鋼,銅,煤果D市況一好,爆炸性上升
我都想跌番招股價重溫下舊夢
53 :
greatsoup38(830)@2013-05-18 20:21:102013-05-18 HJ
...
前景淡股價料走弱
中煤去年底淨借貸約217 億元,淨借貸權益比率21.4%,並非過高,雖然中煤未來資本需求大,但現金回流正常,足可支持發展,而且正成立中煤財務中,有助於財務運用及融資安排。但龐大的發展費時四年,市場對此不作憧憬,焦點反而集中於煤炭的銷售與售價。首季銷量減少3.3%,平均售價跌53 元或10.6%,雖則成本亦跌22.85 元或9.6%,也難以彌補。
近日有消息指廣西防城港北部灣港口堆場300萬方米,其中80% 面積堆放進口煤炭,不少已存放半年,部分更是一年以上,並指進口焦煤進口價已較上年同期下跌35%,反映市場對煤炭需求減少,勢必影響內地產煤的銷售。
中煤現價5.22 港元,已除息,是2009 年4 月以來低位,往績,P╱E6.18 倍,息率5% ,P╱B0.643 倍,但要考慮現年業績股息下跌幅度,股價走勢殊不樂觀,並受多條平均線所壓。不過,中煤屬大超賣,宜留意反彈機會,剛公布的4 月份數據已轉佳,股價下跌後已作出若干反彈,雖則走勢仍差,但夏季的電力需求較大,希望不致太差。
戴兆
54 :
bbaeric(38257)@2013-06-30 23:38:3626/06/2013 19:13
摩通增持中煤能源(01898)2100萬股,每股4﹒37元
《經濟通通訊社26日專訊》根據聯交所資料顯示,摩根大通於上周四(20日)增持中煤
能源(01898)2100萬股,每股作價4﹒37元,總值9177萬元,最新持股量增至
7﹒16%。(eh)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8&category=company
55 :
0o4(31752)@2013-07-01 00:04:54咁快得返4蚊
56 :
greatsoup38(830)@2013-07-01 00:06:40想當年都是4、5蚊上市
57 :
0o4(31752)@2013-07-01 00:18:1956樓提及
想當年都是4、5蚊上市
當年佢地規模應該無現在咁大,煤價無咁賤吧?
一切又回原點...
58 :
Louis(1212)@2013-07-02 18:45:30板塊尋寶:45度插水 海嘯價買煤股 跌多四成考慮吸納
風水輪流轉,早兩年表現亮麗的煤炭股,今年成為最弱板塊。包括中煤(1898)及兗煤(1171)等,年初至今畫出一條完美的45度角下降軌,跌幅逾50%。相比年多兩年前當然是超級大減價,但切勿只睇股價,卻忽略現實的改變──煤價風光日子已成過去。
筆者相信煤價短期可見短暫反彈,但中長期處境仍不妙,尤其煤價已跌穿成本價,縱然技術指標大超賣亦不宜撈底博反彈。本欄4月下旬提醒勿沾煤股,當時中煤報6.32元,現價4.06元,兩個月累跌36%,今季再跌三四成並非沒可能,屆時重返海嘯價,始具吸納價值。
煤股跌跌不休,關鍵是煤價跌勢嚇人。反映內地煤價的秦皇島港煤炭價格指數,發熱量為5,500大卡的動力煤價最新報每噸590元(人民幣.下同),跌穿600元大關。2012年初為797元,年半間累跌26%;比07年高峯期的1,080元,更累瀉45%。煤炭貿易專家黃騰判斷,大卡動力煤今年將跌至550元,明年跌至500元,屆時將有一批煤炭企業和貿易商被淘汰。
跌多四成考慮吸納
內地兩大煤企中煤及神華(1088)上周率先劈價至582及580元,兩巨頭在內地煤炭市場有風向標作用,隨後大同煤業及伊泰等煤企也跟風減價。
據內地一大型貿易商解讀,每噸煤開採成本約200元,加上200元的運費及各種雜費、稅費,實際成本超過580元,現時中煤及神華可謂賣一噸蝕一噸,更何況沒有議價能力的中小煤企,紛紛陷入停產、限產甚至破產的處境。
內地下半年銀根仍緊,煤價勢再受壓,受重點監管的鋼鐵、建材、煤炭等「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行業,屬內銀「非必要性」貸款業務,對資金鏈已經緊張的煤企及貿易商可謂雪上加霜。
08年神華、中煤及兗煤海嘯最低價為6.71、2.36及2.42港元,倘重返海嘯價水平,三股現價要再跌66%、42%及56%。最少跌多四成始具長線吸納價值。
王昇
59 :
bbaeric(38257)@2013-07-04 12:12:052013年07月04日(四)
Money Views:中國霉嘆股
煤炭股可算今年上半年最霉之板塊,且繼續尋底,美國總統奧巴馬早前宣布要減少燃煤電廠的碳排放,對煤炭股更是落井下石。
美國對《京都協定書》不屑一顧,現在卻突然良心發現,無非是近年的頁岩氣革命令燃氣發電成本急降,順水推舟逐步淘汰燃煤電廠。
美國和中國均是產煤大國,美國燃煤電廠被迫退休,一方面更多煤炭將會出口,對國際煤價勢必有影響;另方面亦會對中國減排加重壓力,為減少大氣污染,中國火力發電(燃煤)的比例開始會逐步讓位給天然氣及再生能源。
用電低迷 煤炭冧價
邢理強覺得煤炭的唯一優勢是價格廉宜,近年仍跌跌不休,國際煤價一個月累跌一成,內地大煤企恐慌性降價,秦皇島5,500大卡上星期每噸大跌15元(人民幣‧下同)至585元,較歷史高位下跌四成,已跌破二○○八年的低位,而庫存卻仍然繼續上升。
在暑假酷熱用電旺季出現此情況屬史無前例,但內地由重工業轉型至輕工業及服務業,令發電量年初至今僅得低單位數增長,加上這兩年多雨令水力發電強勁增長,鋼鐵和水泥業在雨季亦開工不足。
煤礦名城 人去樓空
內蒙鄂爾多斯前幾年拜煤價急升所賜,成為超過香港之全國最富裕城市,現時樓房空置、名車絕迹,超過一半煤礦關停,GDP增速由第一位跌至包尾,可算是煤炭業的最佳寫照。煤炭業的最壞時期過了沒有?不要忘記,中國亦開始勘探開採頁岩氣。
INVEST 邢理強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30704/00275_003.html
60 :
bbaeric(38257)@2013-07-04 21:07:39【大行言論】交銀國際:內地取消煤炭生產和經營許可證,短期對行業競爭格局影響不大
2013/07/04 11:31
財華社香港新聞中心
交銀國際發表報告指,內地《煤炭法》取消煤炭生產和經營許可證,可提升煤炭行業市場化程度,更多有能力企業將得以進入,競爭加劇也會促進企業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煤炭行業下游企業,如火電,鋼鐵和化肥企業等,對煤炭來源的選擇範圍增大,定價權的主動性增加。
報告指,近期由於煤炭行業處於寒冬期,中小型煤炭企業以及煤炭貿易商的利潤甚微、甚至虧損,行業對新進入者的吸引力較低,目前煤炭法的修改對行業競爭格局帶來的改變不明顯,但未來隨著行業供需格局改善,行業的競爭程度將會變得激烈。
另外,此舉為煤炭企業減負,企業節省在煤炭生產和經營許可證的辦理以及年審上花費的財力和人力,從而可更專注於業務發展,亦可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在目前低煤價時期,煤炭企業利潤嚴重下滑的時期,有利於緩解煤炭企業的壓力。
交銀國際又指,從政府管理方面來看,煤炭企業此前需要辦齊6個證,才能進行煤炭生產,其中包括採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煤炭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礦長資格證、礦長安全資格證。各證的審批和管理事務間確實存在重複管理狀態,政府取消煤炭生產許可證,提高管理效率。(I)
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scenter/FINETHK/5/558261.html
61 :
bbaeric(38257)@2013-07-04 21:26:57環渤海地區動力煤跌穿600元大關 重返海嘯價
2013-07-04 15:26:13
最新一期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596元人民幣(下同)/噸,較上期下跌7元/噸,創下年內單周最大跌幅,是該地區煤價近4年來首度跌破600元/噸,重返5年前金融海嘯水平。
數據顯示,產煤地區煤炭價格亦在加劇下跌。山西朔州地區發熱量4800大卡、5200大卡動力煤車板價分別下調15元/噸、20元/噸,跌幅分別為4.48%、4.65%。(ca/m)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1627.html
62 :
bbaeric(38257)@2013-07-04 23:11:5804/07/2013 18:50
摩通減持中煤能源(01898)3359萬股,每股4﹒06元
《經濟通通訊社4日專訊》根據聯交所資料顯示,摩根大通於上周五(28日)減持中煤能
源(01898)3359萬股或0﹒82%,每股作價4﹒06元,總值1﹒36億元,最新
持股量降至6﹒96%。(eh)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1&category=company
63 :
bbaeric(38257)@2013-07-05 23:28:13《大行報告》摩通:秦皇島煤價按周企穩 看好神華及中煤
2013-07-05 12:05:15
摩根大通表示,多間煤企大幅下調售價後,煤炭研究諮詢機構麥克洛斯基(McCloskey)指,各大發電商最近與內地煤企續期煤炭供應協議,因國內售價便宜。摩通估計,以相同能源值計算,紐卡斯爾煤炭價目前較秦皇島煤價高出1%,預料進口將於未來數個月下降。
由於獨立發電商增加在中國北部港口進貨,秦皇島煤炭庫存由710萬噸降至690萬噸。根據煤炭市場網,由於持續高溫推動煤炭消耗,發電商的煤炭庫存急劇下降。
根據內地消息,全國人大將取消煤炭生產和煤炭經營許可證。該行與礦商討論後,認為簡化該程序,亦未必能夠改善審批過程,因首要的採礦許可證,仍由發改委負責審批。
由於估值已接近2008年低位,維持對神華(01088.HK)的「增持」評級,認為其具防禦性,另外認為中煤(01898.HK)風險回報吸引。去庫存行動仍對煤炭行業構成短期風險,但預料政策支持、削減供應及季節性需求將有助恢復市場平衡。(na/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6/RUM.130705_120515.html
64 :
bbaeric(38257)@2013-07-07 20:39:1205/07/2013 15:55
《行業報告》瑞銀:煤價續跌,削多間煤企目標價,升中煤至中性級
《經濟通通訊社5日專訊》瑞銀集團發表研究報告指,今年首5個月內地總發電量按年僅增
長5%,明顯低於2009-12年11%的複合年增長率。該行指,需求指標放緩對於內地煤
價是壞消息。
報告指,6月底內地鋼鐵廠的產能利用率僅91%,較5月初的97%下跌,鋼企在現行價
格水平仍然虧損。基於流動性情況不會明顯改善,該行並不預期下半年的煤炭需求會有明顯反彈
。
該行指出,山西5大主要煤企要今年首5個月仍然錄得小額盈利,而現行的煤價仍可抵消成
本。同時,內蒙的主要煤企無意減產,減產的大多為小型煤企,佔該地區今年首5個月總產量的
21%。
該行將今年秦皇島煤價預測由每噸630元(人民幣.下同)下調4%至每噸605元,以
反映今年上半年每噸615元的價格。瑞銀預期,今年下半年煤價平均將再環比下跌3%至每噸
595元,同時亦下調2014╱15年煤價分別4﹒6%╱4﹒5%至每噸620元╱630
元。
瑞銀下調多間煤企的目標價:
H股編號 股票名稱 舊投資評級 新投資評級 H股舊目標價(元) H股新目標價(元)
-----------------------------------------
03948 伊泰煤炭 中性 中性 44﹒31 37﹒57
01088 中國神華 買入 買入 31﹒34 25﹒31
01171 兗州煤業 沽售 沽售 6﹒58 4﹒39
01898 中煤能源 沽售 中性 4﹒7 4﹒15
-----------------------------------------
(la)
http://www.etnet.com.hk/www/tc/f ... ETN230705534&page=2
65 :
bbaeric(38257)@2013-07-08 19:55:24【神州動態】秦皇島動力煤價創4年新低
2013/07/08 15:35
財華社香港新聞中心
《彭博社》引述中國煤炭運銷協會數據指,上周(1-7日)秦皇島發熱量5,500大卡的基準動力煤價格,跌至每噸585-595元人民幣(下同),為2009年9月14日來最低。前一周價格為585-600元。
另據行業網站《秦皇島煤炭網》統計,當周環渤海煤炭庫存量,微降0.27%至2088.2萬噸,主要受南方用電高峰影響,下游採購積極性增加。
煤炭股全線下跌,神華(1088-HK)跌2.2%現報20.05元;中煤能源(1898-HK)跌2.88%現報4.03元;兗煤(0171-HK)跌0.85%;恆鼎(1393-HK)跌2.16%現報1.41元;永暉焦煤(1733-HK)跌4.49%現報0.43元;中國泰發(0866-HK)跌3.39%現報0.58元。(M)
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scenter/FINETHK/3/558746.html
66 :
bbaeric(38257)@2013-07-11 22:01:23內地進口煤價格優勢減退 6月進口按月跌近兩成
2013-07-11 10:40:11
中國海關於昨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6月進口煤及褐煤2231萬噸,按年降17.9%,按月則降19%。今年1-6月總進口按年增13.3%至1.58億噸。同日,新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指數顯示,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每噸下跌4元人民幣(下同),達到每噸592元。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指,秦皇島港煤炭網分析師高蘭英表示,此前幾個月進口煤的量也在跌,但是6月份跌得最厲害,主要是目前國內的需求欠佳,另外因為國內煤炭企業進行大幅降價,進口煤的價格優勢已不明顯。報道又發現,從環渤海動力煤指數來看,在今年6月份之前雖然跌勢延續,但一直保持每週以每噸1元或2元的幅度平穩下跌,但是進入6月份之後跌幅開始明顯加大,7月份跌幅更加劇烈。
報道又指,在煤炭市場上,以兩大煤炭巨頭神華(01088.HK)和中煤能源(01898.HK)亦展開降價戰。有報道在上月指,中煤能源大幅下調最新一期平朔現貨動力煤北方港口的掛牌價格,其中5,500大卡動力煤較上週下調每噸28元,已跌破600元關口;5,000大卡動力煤下調10元。神華聞訊亦重新定價,並引發了大同煤業、伊泰(03948.HK)等煤企跟隨。(ji/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2719.html
67 :
bbaeric(38257)@2013-07-16 22:28:19【個股信息】中煤(1898-HK)6月商品煤產量增12.4%,焦炭產量增6.7%
2013/07/16 16:35
財華社香港新聞中心
中煤能源公布,6月份商品煤產量991萬噸,按年增12.4%;焦炭產量增6.7%至16萬噸。煤炭銷售量1,293萬噸,按年跌2.9%。煤礦裝備產值約7.89億元人民幣,按年減少1.8%。
今年上半年,中煤的商品煤產量5,941萬噸,按年增4.8%;焦炭產量與去年持平達92萬噸。煤炭銷售量7,490萬噸,按年增2.9%。煤礦裝備產值約33.32億元人民幣,按年減少28.3%。(T)
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scenter/FINETHK/3/560158.html
68 :
bbaeric(38257)@2013-07-19 10:35:5417/07/2013 15:17
《行業數據》行業網站:上半年全國煤炭產量同比下降3﹒7%
《經濟通通訊社17日專訊》中國煤炭市場網稱,上半年中國煤炭產量為17﹒9億噸,同
比下降3﹒7%,降幅比一季度擴大2﹒7個百分點,同期煤炭銷量為17﹒5億噸,同比下降
3﹒8%,降幅比一季度擴大3﹒4個百分點。
上半年,26家大型煤炭企業出現虧損,黑龍江、吉林、重慶、四川、雲南、安徽等六省市
全行業虧損。據初步測算,上半年全國煤炭消費量達到19﹒3億噸,同比增長1﹒8%,增速
比2012年回落1個百分點,比2011年回落7﹒6個百分點。(ew)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ge=8&category=china
69 :
bbaeric(38257)@2013-07-19 11:53:4717/07/2013 10:55
《AH報告》巴克萊:中煤上半年營運數字符預期,續評與大市同步
《經濟通通訊社17日專訊》巴克萊資本發表研究報告指,中煤能源(01898)
(滬:601898)今年上半年營運數字符合預期,產量高於該行預測1﹒7%,惟期內銷售
量低於預測0﹒7%。其他業務,焦煤及機械,則較為疲弱,但應該不會對整體盈利有重大影響
,因公司約90%的EBITDA都來自煤炭業務。
該行指,預期中煤上半年純利按年倒退約40%,同時公司負債急速上升。中煤今年預測市
盈率(P╱E)為7﹒4倍,惟神華(01088)(滬:601088)(投資評級:增持)
今年P╱E僅6﹒8倍,後者較前者折讓約10%,而且神華的盈利表現較佳(今年純利料持平
)。
巴克萊維持中煤的「與大市同步」投資評級;H股目標價6﹒5元不變。(la)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
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通訊社》、編者及作者無涉。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3&category=research
70 :
bbaeric(38257)@2013-07-21 15:28:122013-07-21
神華母企帶頭再減煤價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內地煤價繼6月首輪減價後,再爆發第二輪減價潮。有內地媒體人述分析員指,中國神華(1088)母公司神華集團,在北方最重要的港口煤炭集散地──河北滄州黃驊港碼頭,將5500大卡煤的成交價,降至每噸570元(人民幣,下同),成交價較月初更低,市場關注或掀劈價潮。
雖然引發第二輪煤炭減價潮,但昨日煤炭股普遍向上,中國神華、首鋼資源(639)分別升3.1%、1.8%。《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中煤遠大煤炭分析師張志斌指,目前5500大卡成交價為每噸570元,在7月初價格為每噸575至580元,而該煤種佔黃燁港的煤種市場比例為20%至30%之間,導致貿易商普遍出現拋貨現象。
有內蒙煤炭商人認為,神華及中煤的調價步伐極一致,降價已成煤企間的共識。是次降價潮中,亦由神華及中煤發動,或令更多中小煤企退出市場。
至於在煤炭央企的價格衝擊下,周三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顯示,本期5500大卡動力煤綜合平均價格收報每噸583元,較上周每噸跌9元,為去年8月1日以來單周最大跌幅。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720/-19-3021503/1.html
71 :
bbaeric(38257)@2013-07-25 16:14:38[2013-07-25]
紅籌國企/窩輪:中煤估值低追落後
張怡
內地股市急升後昨出現調整,港股仍反覆上升,中資股則以個別發展為主。今年以來表現明顯跑輸大市的煤炭股,近期似有擺脫頹勢的跡象,尤其是龍頭股的中國神華(1088)因有業績支持,更成為資金重點補倉的對象。中煤能源(1898)為內地第二大煤炭企業,集團最近與中國神華A(801088)雙雙發布6月份營運數據,中煤上月煤炭銷售按年跌2.9%,錄得1,293萬噸,但神華則按年大增28.3%,錄得4,530萬噸。
總結上半年,上述兩大龍頭均錄得煤炭銷售增長,中煤的累計銷售量7,490萬噸,按年增長2.9%,而神華則錄得銷售約2.43億噸,按年增長9.3%。無疑中國神華的經營數據頗為亮麗,但該股昨收23.4元,每股資產淨值12.901元人民幣(約16.33港元),現價市賬率(PB)已達1.43倍。相比之下,中煤昨收4.32元,其每股資產淨值為6.541元人民幣,約8.28港元,現價PB只有0.52倍,後者因享有低估值的優勢,將有利其後市追落後。
根據中煤公布的數據顯示,集團旗下商品煤上月產量991萬噸,按年增長12.4%,而首六月產量5,941萬噸,按年增長4.8%;至於上月焦炭產量16萬噸,按年增長6.7%,而首六月產量92萬噸,較2012年同期無升跌。就股價表現而言,今年初高位曾見過9.04元,而過去一段時間的大調整,令本月初曾創出年內低位的3.66元,近日中煤股價主要在4元水平橫行,現價較高位回落幅度仍達52%,超賣情況嚴重。
中煤現價預測市盈率約5.62倍,論估值處偏低水平,可趁其未發力跟進,博反彈目標暫看6月下旬以來一直受制的5元關,惟失守近期低位支持的3.86元則止蝕。
投資策略
紅籌及國企股走勢:港股走勢仍然向好,市場氣氛有所改善,有利中資股續受追捧。
中煤能源:股價今年累跌大,已反映行業前景不明朗的因素,估值偏低,有利其後市回揚。
目標價:5元
止蝕位:3.86元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7/25/FI1307250046.htm
72 :
bbaeric(38257)@2013-07-30 20:48:19【個股信息】中煤能源(1898-HK):山西暫提取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及轉產發展資金,料全年盈利增加
2013/07/30 18:07
財華社香港新聞中心
中煤能源公布,山西省人民政府於近日下發《關於印發進一步促進全省煤炭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增長措施的通知》,規定從今年8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暫停提取煤炭企業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和煤礦轉產發展資金。
根據《通知》的規定,暫停提取礦山環境治理保證金和煤礦轉產發展資金,將降低公司在山西地區煤炭企業的生產成本。在煤炭價格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前述生產成本的節約會相應增加公司全年的利潤。
明年公司所屬山西地區煤炭企業是否提取煤炭企業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和煤礦轉產發展資金,將根據山西省人民政府後續規定執行,公司並將及時履行相應的信息披露義務。(M)
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scenter/FINETHK/0/562390.html
73 :
bbaeric(38257)@2013-07-30 21:35:13山西20項措施扶持煤企
2013-07-30 11:47:02
內地傳媒報道,山西省近日公布20項措施,從近期、中期和長期三個方向,減輕煤炭企業的負擔,當中包括大幅減免煤企稅費,規定今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暫停收取煤炭企業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及煤礦轉產發展資金。
報道引述分析指,目前上述兩項收費標準分別是每噸10元和5元,按產量估算,山西主要煤炭上市公司將分別少徵0.4至2億元。(ce/c)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5696.html
山西停徵煤企發展金 中煤(01898.HK)料利潤增加
2013-07-30 17:16:32
中煤能源(01898.HK)於滬交所公布,山西省人民政府將於下月至今年底暫停提取煤炭企業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和煤礦轉產發展資金,公司料利潤將因而增加。
公司指出,目前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的計提標準為按原煤產量每噸10元人民幣(下同)提取,煤礦轉產發展資金計提標準為按原煤產量每噸5元提取,提取的兩項基金計入企業生產成本。公司認為措施可節約生產成本。(bi/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5769.html
74 :
bbaeric(38257)@2013-08-01 10:03:0231/07/2013 09:50
各地政府積極推出措施救煤企,惟煤價低企煤股反彈力不大
理 由 :
內地煤炭企業面臨困境,於本港上市的煤企亦要發盈警,令山西及山東等地政府出手拯救煤企,近日山西省政府便推出了短、中、長期的20項拯救煤企新政策,主要降低企業稅費,為內地首個出台的企業減費措施,另外亦會促進煤炭銷售及推進市場改革等。內地為煤炭生產及消費大國,產量由2006年的26億噸增加至去年的35億噸,由於開採過度,令行業產能過剩,因此政府積極淘汰落後產能,而日前更正式取消煤炭生產許可證及經營許可證,料有助減輕生產費用,對龍頭企業有利。雖然,各方案實施後料可逐步穩定行業走勢,唯目前秦皇島煤炭價格仍於低位徘徊,料下半年反彈動力仍然不大,估計今年煤企的經營環境難以改善。《申銀萬國研究(香港)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 陳鳳珠》
※ 筆者無持有上述股份任何權益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il.php?expert=10154
75 :
bbaeric(38257)@2013-08-02 20:53:17受累大型煤企促銷 環渤海煤價上周跌幅擴大
2013-08-02 10:12:21
根據《秦皇島煤炭網》資料顯示,本報告週期(7月24日至30日)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報收570元/噸,比前對上週期下降8元/噸,環比跌幅擴大。
分析認為,儘管7月份以來全國多地出現的歷史上少見的高溫酷暑天氣,促使火電和電煤需求顯著提高,但是沿海地區的煤炭需求仍然低迷。7月下旬,部分大型煤企再大幅降價促銷行動,使今年中長期電煤購銷合同中的價格條款失去意義,亦使更多煤炭供需雙方陷入「價格恐慌」,導致本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的降幅再度擴大。
海運煤炭運價指數則顯示,國內海上煤炭運價連續第二週回升。7月30日該指數收於725.10點,比7月23日上漲5.83點,漲幅為0.81%。(ca/m)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6468.html
76 :
bbaeric(38257)@2013-08-05 22:07:22環渤海煤炭庫存量降至2020萬噸
2013-08-05 10:40:15
環渤海煤炭上周(7月29日至8月4日)庫存量降至2020萬噸,較之前一周減少41.3萬噸,降幅達2%。
截至8月4日,秦皇島港煤炭庫存量730萬噸、國投曹妃甸港煤炭庫存量548萬噸、京唐港區煤炭庫存量428萬噸、天津港煤炭庫存量314萬噸,除國投曹妃甸港煤炭庫存量增加外,其餘三港煤炭庫存量小幅減少。(su/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6757.html
77 :
bbaeric(38257)@2013-08-05 22:08:46《大行報告》摩通料煤價尋底 降中煤(01898.HK)評級至「中性」
2013-08-05 12:11:06
摩通表示,儘管內地近期煤價有所回穩,但料內地煤炭股受煤價下跌拖累,上半年績將令人失望,潛在觸發券商進一步下調煤炭股的盈利預測,該行認為煤股現價雖已大致反映行業前景,但第三季對煤股策略仍傾向較審慎。
摩通表示,下調對中煤能源(01898.HK)投資評級至,由「增持」降「中性」,目標價由6元降至4.8元;維持兗煤(01171.HK)「減持」評級,下調目標價,由5元降至4.5元;該行重申對神華(01088.HK)「增持」評級,但下調目標價由30元降至28元。
該行指,近日已留意到秦皇島煤價,每噸已按季下跌45元人民幣,雖然市場預期煤價已見底,但行業已深受打擊。預期行業中績欠佳,內地煤炭市場下半年續尋底,該行亦下調對下半年煤價預測9%至每噸570元人民幣,並下調今年整體行業盈測近18%。
該行表示,雖然地方政府(山西)已推出扶持政策,但全國性的政策則有待商榷。估計該地方新政或可助維持產量,但由於現時煤價低企,該行料現時30%的煤炭企業已出現虧損,或導致未來減產。(ce/w)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6804.html
78 :
bbaeric(38257)@2013-08-05 23:14:5905/08/2013 11:49
《AH報告》摩通削中煤目標及評級,料下半年盈利顯著下跌
《經濟通通訊社5日專訊》摩根大通發表研究報告,將中煤能源(01898)
(滬:601898)H股目標價由6元下調至4﹒8元,其將評級由「增持」調低至「中性」
。
該行指,公司已預告今年上半年盈利會較弱,但重要是下半年盈利將因煤價向下拖累顯著下
跌。
摩通指,目前中煤估值已反映其負面因素,並預期公司資本開支計劃將令債務水平上升,自
由現金流亦繼續維持負數,並指煤價並未見低,煤企中期業績或令人失望,或觸發市場下調公司
今年盈利預測。(zy)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
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通訊社》、編者及作者無涉。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1&category=research
79 :
bbaeric(38257)@2013-08-12 17:29:152013年08月12日
Follow Me:
撈中煤睇升24%
內地煤價呈見底迹象,下半年煤炭行業有望回穩,煤炭相關股份上周出現小陽春局面,見底反彈走勢料會在8、9月份較為明顯,值得考慮趁低收集。
三大市值(只計H股)煤炭股,依序是中國神華(1088,市值747.7億元)、中煤能源(1898,市值171.7億元)與兗州煤業(1171,市值109.5億元),今年以來股價表現大同中見小異,中庸之道,較看好中煤短期走勢,目標5.72元,較現價4.61元,預期升幅24%。
今年以來,由年初高位跌至低位計算,最傷是兗煤,跌達64.6%,其次是中煤的59.5%,跌得最小始終是龍頭神華,跌幅48.9%,特別在強者越強,以上周收市價與52周低位比較,神華勁彈29%,其後是中煤的26%與兗煤的16%,弱者越弱形勢明顯,因此三股中,捨弱取強,應在神華與中煤擇其一。
再以年內跌幅推算黃金比率首個反彈目標(0.382倍),兗煤可見8.70元,升幅達46%,其次是中煤的24%,最小是神華的6%。
由於弱股通常不易或較遲才可達標,在比較中煤與神華的潛在升幅後,選取中煤可望在同期內取得較佳回報。
PE較神華折讓27%
中煤現價PE5.5倍,較神華的7.6倍,有27%折讓,卻比兗煤的3.7倍有48%溢價,但計及短期潛在升幅,有權將龍頭的折讓差距收窄,以5.72元為目標,屆時PE只回站6.8倍。
摩通最新報告續下調下半年煤價預測,並將煤炭業整體盈測調低18%,因此中煤全年盈測亦難免遜於2012年度(12月年結)盈利88.4億元(人民幣.下同)。
中煤定於8月20日公佈半年業績,以內地上半年煤炭量產銷按年跌幅3.7%計,加上煤價下降,以及中煤首季盈利按年減近38%推算,中煤中期盈利料減達20%,卻未到發表盈警地步,因此在下半年有望踏進復蘇時段抵銷上半年減幅後,預測全年盈利達78億元,下降11.8%,每股盈利0.59元,折約0.74港元,現價預測PE6.2倍,較神華預測PE7.8倍,仍有20%折讓。
計及PB水平,中煤現價0.56倍,較神華的1.45倍,折讓達61%,儘管股價升抵5.72港元,PB仍只站0.70倍,比神華升抵目標24.72港元時PB站1.53倍,折讓僅收窄至54%。
高彰坡
本欄逢周一、三刊出
■內地煤價見底,煤炭股有望出現小陽春。圖為中煤董事長王安。 資料圖片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0812/18375014
80 :
bbaeric(38257)@2013-08-12 19:27:29《大行報告》大摩:內地煤價可能快見底
2013-08-12 15:26:03
摩根士丹利認為,目前內地煤炭價格疲弱,是因為需求疲弱、存貨水平相對較高及電企不願意買煤所致。不過,最新數據顯示電企的煤炭存貨減少至19日水平,是今年1月以來首次跌穿20日,該行相信電企是時候重新買煤,令內地煤價見底回升。
海運煤炭價格方面,一般主要決定因素是來自中國及印度入口情況,該行預料現時地區煤價已經見底,內地進口很可能在未來數月放緩,同時盧比近期走勢較弱,或不能延續印度上半年進口按年升了47%的高需求。不過,短期而言,秦皇島價格見底將對區域煤價起支持作用。
總括而言,在煤價下降的趨勢下,內地及印尼煤炭存貨水平明顯下降,而煤炭現貨價格上升有助舒緩煤價走勢的憂慮。該行認為,煤價見底會是煤炭股的正面股價催化劑,傾向選擇估值合理的神華(01088.HK),但認為中煤(01898.HK)的股價反映長期利潤率預期並不現實。(bi/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8314.html
81 :
bbaeric(38257)@2013-08-13 15:11:30報道指陜西、內蒙醞釀出台煤炭扶持政策 接棒山西救煤市
2013-08-13 09:31:58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作為山西省的追隨者,全國最大的煤炭生產、外銷區的內蒙古在多方尋策應對煤市「寒冬」;另一個煤炭大省陜西,亦在醞釀出台煤炭扶植政策。
報道指,面對煤炭市場困難,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王君提出把「解近憂」與「謀長遠」、穩增長與促升級相結合,在想方設法應對煤炭市場持續「遇冷」同時,圍繞「國家有定位、市場有需求、內蒙古有優勢」的產業,推動傳統產業新型化、新興產業規模化、支柱產業多元化,促進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內蒙古自治區經信委人士曾表示,內蒙古還出台政策促進煤炭企業兼併重組、消化過剩產能,全面清理涉企收費,堅決取締非法收費,相關盟市還對涉煤企業實行了稅費減免政策,減輕煤炭企業負擔。
此外,據《中國煤炭報》消息,陜西省正醞釀出台煤炭扶持政策,有業內人士根據擬出台的政策方向分析看,認為這是一個翻版的陜西省「煤炭20條」。陜西省副省長李金柱稱,有關部門要研究出台支持省內煤炭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鼓勵煤電企業清潔高效就近用煤,推進煤電聯營、煤電一體化,建立和諧煤電關系等。(wl/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6/RUM.130813_093158.html
82 :
bbaeric(38257)@2013-08-15 22:29:43中煤能源(01898.HK)7月商品煤產量升9.4% 煤炭銷量升32.3%
2013-08-15 16:57:47
中煤能源(01898.HK)公布7月生產經營數據,與去年同期比較,商品煤產量升9.4%至1,024萬噸;焦炭產量17萬噸,升21.4%;煤礦裝備產值5.4億元人民幣(下同),跌22.5%;煤炭銷售量1,291萬噸,升32.3%。
累計今年首七個月,商品煤產量、焦炭產量、煤礦裝備產值、及煤炭銷售量,分別為6,908萬噸、109萬噸、38.7億元及8,808萬噸,按年分別升5.8%、升2.8%、跌27.5%及升6.7%。(to/m)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9054.html
83 :
bbaeric(38257)@2013-08-19 16:37:45【大行言論】摩根大通:內地煤炭類股漲勢已基本結束
2013/08/19 11:16
財華社香港新聞中心
摩根大通(J.P.Morgan)建議投資者對內地煤炭類股獲利回吐。內地煤炭類股自7月底以來已經大幅上揚。兗州煤業漲27%,中煤能源漲24%,中國神華漲14%。
摩根大通分析師Michael Yu和Daniel Kang認為該類股漲勢已經基本結束。
他們認為,大宗商品和材料類股近期漲勢主要是之前超賣後的技術性反彈,而不是受基本面變化影響。從基本面來看,他們仍看跌動力煤類股,原因如下:
1. 煤炭價格繼續走低,最近秦皇島港煤炭價格跌至每噸人民幣555-560元,反映出嚴重的供應過剩問題。
2. 管道調查顯示,煤炭交易員和生產商稱市況依然低迷。受當前的價格戰影響,動力煤價格沒有反彈跡象。中國神華的煤炭報價較秦皇島港價格折讓20%,旨在排擠受到當地政府支持的小型煤炭生產商。
3. 季節性因素(如中國各地的炎熱天氣)和8月末/9月初獨立電力公司的庫存重建(因大秦鐵路維護)可能令煤炭價格在每噸人民幣550元左右受到支撐。鑒於企業定價能力較弱和下半年成本確認額上升,上述預期考慮到了10月份之後新一輪整合和利潤收窄的因素。(R01)
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scenter/FINETHK/3/565104.html
84 :
bbaeric(38257)@2013-08-20 08:56:03內地7月煤炭產量跌3.2%至3億噸
2013-08-19 17:34:33
中國煤炭市場網(CCTD)數據顯示,內地7月煤炭產量按年跌3.2%至3億噸。此外,首七個月煤炭產量按年跌3.5%至21.3億噸。
另外,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網站顯示,7月全國煤炭市場景氣指數負24.5,較6月升10.9個基點,反映煤炭市場景氣好轉。(sz/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9627.html
85 :
bbaeric(38257)@2013-08-20 21:03:37報道指陝西煤炭新政有望近日出台
2013-08-20 08:45:12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繼山西煤炭新政20條為山西省內煤企減負後,陝西、內蒙古等產煤省份也在醞釀出台煤炭扶持政策。報道引述業內人士透露,陝西煤炭新政有望近日出台。陝西省副省長李金柱要求,各有關部門和煤炭企業徹底摸清省內煤炭運銷現狀和存在問題,研究出台支持省內煤炭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鼓勵煤電企業清潔高效就近用煤。除煤電互助外,要加快清理煤炭產運銷環節的不合理收費,幫助煤企降本提效;爭取更多鐵路運力,加快裝車站點等配套設施建設,切實提高煤炭運能;加緊建設陝西大宗煤炭交易平台和省外煤炭銷售集散中心,拓寬煤炭銷售市場。
報道又指,除多地政府為煤炭企業減負外,部分政府官員還直接力促煤炭銷售。日前,山西省內七家煤炭大集團與五大電力央企及部分地方電力企業簽訂了電煤供應中長期協議。此次協議以經濟合同的形式簽訂,更具法律約束力,煤電雙方明確約定了結算價格。據中國太原煤炭交易綜合價格指數為94.48點,與上期持平,是該指數公布3月以來的首次止跌走平。
從主要煤種來看,8月以來,鋼材及焦炭市場價格持續上揚,重點鋼廠庫存下降較快,焦化廠開工率增加明顯,帶動國內和進口煉焦煤市場維穩。從山西煉焦煤主產地來看,臨汾地區原煤、精煤價格基本以穩為主,靈石和長治地區焦煤價格也整體穩定,部分煤礦上調原煤價格,每噸漲幅在30元人民幣至50元人民幣左右。(ta/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9707.html
86 :
bbaeric(38257)@2013-08-20 21:14:57中煤協:上半年大型煤企利潤同比降40.8% 料三季度經營更困難
2013-08-20 10:23:17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通報,今年前七個月全國煤炭產量21.3億噸,同比減少3.5%;全國煤炭銷量20.7億噸,同比減少3.9%。
此外,自2012年二季度開始煤炭採選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下降,今年前七個月煤炭投資2589億元,同比下降1.6%,降幅收窄。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介紹,前七個月,全國累計進口煤炭1.87億噸,同比增長14.1%;累計出口490萬噸,同比下降22%;淨進口1.82億噸,同比增長15.5%。
在庫存方面,7月末,煤炭企業庫存9020萬噸,同比增長2.7%。
姜智敏表示,當前企業經營困難加大,企業成本持續增加,行業利潤繼續大幅下降。前六個月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3.3%;大型煤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0.8%,其中24家企業虧損,虧損面26.7%。
從行業經濟運行走勢分析,姜智敏預測三季度及下半年煤炭需求將保持小幅增長,產能繼續釋放,進口增加,市場繼續呈現供需總量寬鬆、結構性過剩的態勢,全社會庫存維持高位,煤炭價格下行的壓力依然存在,行業去產能、去庫存的任務繁重,企業經營將面臨更大的困難。(su/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9771.html
中煤協:首七月全國煤炭產運銷量齊降
2013-08-22 15:00:06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近日通報稱,今年首七月全國煤炭產、運、銷均出現下降。其中,煤炭產量21.3億噸,同比降3.5%;煤炭銷量20.7億噸,同比降3.9%。全國鐵路發送煤炭13.22億噸,同比降1.2%。
期內,煤炭進口量增長,出口量下降,全社會煤炭庫存繼續處於高位。國內煤炭價格繼續下滑。自2011年11月份以來,煤炭價格持續下滑。 截至8月2日中國煤炭價格指數降到159.1點,比年初下降11.6點,比2011年的高點下降43.9點。
此外,首七月煤炭投資2589億元,同比降1.6%,降幅收窄;煤炭行業利潤也繼續大幅下降。上半年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同比降43.3%;大型煤炭企業利潤亦同比降40.8%。(ta/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60445.html
87 :
bbaeric(38257)@2013-08-20 21:32:21《藍籌業績》中煤(01898.HK)中期純利跌37.8%至32.2億人幣
2013-08-20 19:13:07
中煤(01898.HK)公布上半年業績,按國際會計準則,受煤炭價格下跌影響,收入跌11.6%至404億元人民幣(下同),息稅折舊攤銷前盈利79.99億元,跌15.9%;稅前利潤29.3%至52.06億元;純利減少37.8%至32.2億元,每股基本盈利24分,不派中期息。
期內,銷售成本下降8.1%至331.6億元。材料成本下降17.6%至163.6億元,主要是集團買斷貿易煤銷量、外購入洗原料煤量同比減少使材料成本減少。此外,為應對市場變化,集團進一步加強材料單耗管理,以及部分材料採購單價同比下降使材料成本減少。
毛利從截至24.8%至72.4億元;毛利率從截至減少3.2個百分點至17.9%。
截至6月底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84.8億元,較去年底下降35.8%。(a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9924.html
《藍籌業績》按內地會計準則 中煤(01898.HK)中期少賺43.4%
2013-08-20 18:49:05
中煤(01898.HK)於上交所網站公布,受煤炭價格下跌影響,上半年營業收入按內地會計準則跌11.6%至404億元人民幣(下同),純利減少43.4%至27.4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淨利潤跌42.9%至26.8億元,基本每股收益21分。不派中期息。
期內,商品煤產量升5.2%至5,884萬噸;銷量升3.3%至7,517萬噸。
營業成本269.28億元,下降10.1%。材料成本下降17.6%至163.61億元,主要是公司買斷貿易煤銷量、外購入洗原料煤量同比減少,以及公司進一步加強材料單耗管理和部分材料採購單價同比下降使材料成本減少。營業利潤下降34.6%至44.76億元。營業利潤率從2012年上半年的15%減少3.9個百分點至11.1%。
毛利下降14.6%至134.7億元,綜合毛利率從34.5%減少1.2 個百分點至33.3%。(ad/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59919.html
88 :
GS(14)@2013-08-22 00:42:06盈利降38%,至32億,重債
89 :
bbaeric(38257)@2013-08-22 16:29:24中煤(01898.HK)加大煤化工投入 助彌補上游虧損
2013-08-21 16:56:34
中煤能源(01898.HK)董事長王安於中期業績記者會上表示,集團在期內首次出現煤化工投入大於煤炭開採,主要由於煤價自去年起下降,令經營環境困難,故未來將持續加大煤化工建設力度及速度,以彌補上游業務的虧損。隨著新項目逐步建成投產,煤化工業務將成為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目前收益率約為12%以上。
煤炭銷售中心執行董事宮清超指出,煤價下跌有助工業回暖,在預計未來煤合同銷售加大下,進口煤比例將減少。再者,在煤電聯動政策推動下,發電廠亦不希望煤價進一步下跌,故相信可支持未來煤價走勢。
王氏續指,現在並不是併購的好時機,或需等待民企現金流出現虧損,併購價格從而下調才會進行。此外,「十二五」期間,一批產業鏈延伸和結構調整項目加快推進,第二個噸級煤電化基地架構已出現雛形,未來幾年將會逐步發揮效益。(ji/a)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60193.html
90 :
bbaeric(38257)@2013-08-22 23:05:36[2013-08-22]
中煤半年少賺38% A升H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楚倩)中煤能源(1898)公佈截至6月底中期業績,由於進口煤的引入致內地整體媒炭價格下跌,期內收入按年跌11.6%至403.98億元(人民幣,下同),純利為32.21億元,按年跌37.8%,每股盈利0.24元,不派中期息。
煤炭業務部分按年跌11.4%至333.73億元,中煤能源董事長王安表示煤炭業務的收入減少是行業的整體普遍情況,煤價自從去年一直下跌,行內近三分一的企業亦錄得虧損。但煤價下跌有利下游原料如煤化工產品的成本下降。公司下半年會加大力度投資有關方面業務,以彌補煤炭業務虧損。
王安表示,上半年的業績倒退未有影響公司早前投資2,000億元打造大型煤化工基地的項目進度。他強調計劃不變,還要加快項目完工步伐。他指現時未是適合的併購時機,但預計短期內收購價會有跳水式下降。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8/22/FI1308220019.htm
91 :
bbaeric(38257)@2013-08-23 01:35:06《大行報告》大摩降中煤(01898.HK)目標價5元 評級「增持」
2013-08-22 11:58:54
摩根士丹利指出,近期煤價很可能已經見底,該行料中煤能源(01898.HK)盈利將轉趨穩定。該行將中煤2013/14/15年的盈利預期削減5.9%/3.5%/2.1%,以反映更低的平均售價及銷售量預期,並預期2013年的純利將會按年下跌28%至64億元人民幣。但該行指出,隨下半年煤價穩定,下半年的盈利僅會較上半年微降1%。
該行認為,平均售價和銷售量降低已部分被優於預期的成本所抵消,在業績簡介會中,中煤稱其下半年其中一項重點任務是控制成本。該行預期,對比上半年成本按年跌5%,全年的每單位成本將按年升1%。另外,該行相信中煤可以透過以新產能取代更高成本的舊產能,令整體成本下降。
大摩指出,中煤由年初至今跑輸恆指42%後,料盈利壓力減輕將能支持股價,目標價由5.1元降至5元,評級「增持」。目前中煤以0.5倍2014年市帳率交投,而且僅反映長期EBITDA利潤為每噸11美元,該行相信估值是過份保守。(bi/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60395.html
92 :
bbaeric(38257)@2013-08-23 01:37:40《大行報告》瑞信降中煤能源(01898.HK)目標價至5.3元 維持「中性」
2013-08-22 12:03:14
瑞信表示,中煤能源(01898.HK)公佈上半年業績及舉行分析師會議後,決定下調其今明兩年盈測17%及18%,以反映預期下半年煤價低於預期,維持「中性」評級,目標價由5.9元下調至5.3元。
中煤能源上半年純利32億元人民幣(下同),每股盈利0.243元,按年跌38%。業績稍勝該行預期,主要由於單位成本較預期低,按年降8%。銷售成本,綜合開銷及行政管理費用(SG&A)成本按年亦降13%。
管理層預料,2013年單位成本將持續下降,開採量增長維持在5%。該行相信,現貨煤價有溫和的上行風險,因獨立發電廠的庫存持續下降,加上有更多數據顯示未來數月水力發電較弱。不過,假設每噸價格反彈20-30元,預計國內動力煤現貨價格環比仍跌20元/每噸,令第三季盈利按季或跌50%。(na/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60398.html
93 :
bbaeric(38257)@2013-08-26 21:03:4323/08/2013 09:05
《兆談金融-陳冠兆》中煤中線股價表現,還看扶持政策有效性
《兆談金融》中煤能源(01898)公布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期內收入較去年同期減
少11﹒6%至約404億人民幣,期內純利較去年同期減少37﹒8%至約32億人民幣,不
派中期息。
期內集團完成煤炭銷量較去年同期增加3﹒3%至7517萬噸,另外,期內完成商品煤產
量較去年同期增加5﹒2%至5884萬噸,而期內集團自產商品煤每噸銷售成本較去年同期減
少4﹒6%。在中期內,預期集團產銷量及成本控制表現會成為左右集團股價表現的重要因素。
早前山西省政府發布《進一步促進全省煤炭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增長措施的通知》
,而該省推行暫停提取煤炭企業礦山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及煤礦轉產發展資金等20項扶持當地
煤企措施,而根據山西省政府及山西省社科院能源經濟研究所的資料進行計算,以上暫停提取資
金措施,可望額外減低當地煤企每噸煤炭銷售成本約7%,而有關措施亦可望降低集團旗下山西
省業務的經營成本。
另外,山西省於本月起對當地實行煤電聯營、煤電一體化及簽訂煤電長期合作協議等的電企
給予發電指標傾斜,而以上推動當地電企使用當地煤炭的措施等,可望為集團未來銷量增長帶來
支持。
管理層在分析員會議上表示,對蒙古及陝西省未來或有進一步扶持煤企政策出台的情況抱樂
觀態度。若蒙古及陝西省未來可能出台的政策,以及山西省的扶持措施能夠有效支持集團當地業
務提升銷量及降減經營成本,集團未來盈利表現將可望有所改善。
預期更多扶持煤炭行業政策可望出台的情況,會成為現時支持集團股價向上的催化劑,然而
,在中期內,集團股價表現料仍取決於煤炭行業扶持措施對改善集團未來業績表現的有效性等重
要因素。以集團2013年預測市盈率約9倍計算,未來12個月目標價定於5﹒25港元,評
級為「中性」。《英皇證券研究部分析員 陳冠兆》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e=4&category=market
94 :
bbaeric(38257)@2013-08-26 21:07:3722/08/2013 18:46
摩根大通增持中煤能源(01898)960萬股,每股4﹒86元
《經濟通通訊社22日專訊》根據聯交所資料顯示,摩根大通於上周五(16日)增持中煤
能源(01898)960萬股或0﹒24%,每股作價4﹒86元,總值4666萬元,最新
持股量增至7﹒15%。(eh)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5&category=company
95 :
bbaeric(38257)@2013-08-27 09:57:5621/08/2013 10:29
《AH報告》巴克萊:中煤成本控制勝預期,維持H股目標6﹒5元
《經濟通通訊社21日專訊》巴克萊資本發表研究報告,指中煤能源(01898)
(滬:601898)上半年業績符合預期,雖然平均單價及銷量均較該行預期低,但成本控制
較預期好,加上單價較高的合約煤增加,佔集團整體銷售合約62%,抵銷對盈利的影響。
不過,該行指,集團負債高,令集團營運欠缺彈性,淨負債達339億元人民幣,較該行預
期為高,淨負債比率亦較去年底上升1倍,至38%。整體來說,相信集團能夠達到市場所預期
下半年盈利持平,意味動力煤價格由第二季再有10%下跌空間,維持「與大市同步」評級,H
股目標價6﹒5元。(zy)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
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通訊社》、編者及作者無涉。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5&category=research
96 :
bbaeric(38257)@2013-09-01 15:44:3128/08/2013 19:00
摩根大通減持中煤能源(1898)1127萬股,每股4﹒88元
《經濟通通訊社28日專訊》根據聯交所資料顯示,摩根大通於上周四(22日)減持中煤
能源(01898)1127萬股或0﹒27%,每股作價4﹒88元,總值5500萬元,最
新持股量降至6﹒84%。(eh)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9&category=company
97 :
bbaeric(38257)@2013-09-05 15:18:13環渤海地區動力煤上周跌1% 低於煤企成本線
2013-09-05 13:59:22
上周(8月28日至9月3日),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報540元/噸,比前一報告週期下降了6元/噸或1%。
分析認為,已經跌至大多數煤炭企業成本線之下的煤炭價格、發電企業補充煤炭庫存的需求等支持下,沿海地區的煤炭需求回暖。不過,部分主要煤炭企的降價促銷措施,促使本期環渤海地區動力煤價格繼續下跌。(ca/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63528.html
98 :
MrYeung(15476)@2013-09-06 20:21:021898
99 :
bbaeric(38257)@2013-09-12 22:26:5411/09/2013 18:54
摩根大通增持中煤能源(01898)598萬股,每股4﹒82元
《經濟通通訊社11日專訊》根據聯交所資料顯示,摩根大通於上周四(5日)增持中煤能
源(01898)598萬股或0﹒15%,每股作價4﹒82元,總值2882萬元,最新持
股量增至7﹒13%。(eh)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3&category=company
100 :
bbaeric(38257)@2013-09-23 12:56:11[2013-09-23]
紅籌國企/窩輪:中煤估值偏低可留意
張怡
國指與大市同步均連升第三周,惟前者上周累升231點,升幅2.2%,則稍遜於恒指其間升2.6%。國指升勢有所放緩,但個別板塊的股份仍為市場焦點所在,當中受惠於金價周內錄得不俗的升幅,紫金礦業(2899)便在大成交配合下,突破6月10日以來一直受制的2元關,收報2.02元,全周共升11%,成為升幅最大的成份股。較落後的煤炭股則個別發展,當中兗州煤業(1171)漲8.3%,為第二大升幅的國指成份股。
上半年成本降 業績符預期
同屬煤炭板塊股份的中煤能源(1898),上周主要在4.92元至5.23元的區間內上落,最後以5.08元報收,全周微升0.02元,表現不但弱於同業,也跑輸大市及國指。中煤較早前公布截至6月底半年純利為32.21億元(人民幣,下同),每股盈利0.243元,同比倒退37.8%;不派中期息。業績符合市場預期,主要由於單位成本較預期低,按年降8%。銷售成本、綜合開銷及行政管理費用成本按年亦降13%。
煤化工業務成盈利增長點
另一方面,中煤已因應煤價自去年起下降、令經營環境困難的不利因素,而加大煤化工建設力度及速度,上半年更首次出現煤化工投入大於煤炭開採,得以彌補上游業務的虧損。據管理層指出,隨著新項目逐步建成投產,煤化工業務將成為公司新的盈利增長點,目前收益率約為12%以上。
就估值而言,中煤現價預測市盈率約8.2倍,在同業也有偏低感。趁股價仍落後跟進,中線博反彈目標為5月上旬以來阻力位的6元(港元,下同)關,惟失守20天線支持位的4.92元則止蝕。
投資策略
紅籌及國企股走勢:港股向好勢頭未改,續有利中資股後市輪動。
中煤能源:業績倒退的不利因素已反映在股價上,估值已趨吸引,後市具追落後潛力。
目標價:6元
止蝕位:4.92元
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9/23/FI1309230033.htm
101 :
yipb2002(35279)@2013-10-19 17:14:58想問各位大CHING
中煤能源現價4.89
星期一開始會有大行情嗎?
因為睇個勢應該唔差!而且母公司及其一致聯係人仕都已經在A, H股中以買入形式增持股份完畢。
而且又到冬天了,煤的應用空間又大了,價格持續上漲,應該有得玩
102 :
bbaeric(38257)@2013-10-23 22:01:16《大行報告》大摩料中煤能源(01898.HK)股價於未來60日內上升 升目標價至7.2元
2013-10-23 12:03:48
摩根士丹利指出,內地煤價的基本面有所改善,將煤炭板塊的評級由「與大市同步」上調至「吸引」,並認為中煤能源(01898.HK) 的盈利前景變得明朗,股價重新評估的可能性明確,料股價60日內將會上升,可能性在80%以上,目標價由5元升至7.2元,評級「增持」。
該行與市場看淡煤價的預期對立,認為煤價已出現復甦的訊號,在每噸520至530元人民幣水平有支持。該行指出,除了電企庫存水平下降外,近兩個月煤炭運價急升超過50%、上月多個地區煤價趨穩、及本土煤與區域進口煤差價拉近,相信上述因素均會令煤價穩定。而該行與投資者會面時得悉,目前市場對煤業的悲觀氣氛來自於行業缺乏生產紀律、需要降低生產成本及來自客戶的定價壓力等,但該行認為這是過分悲觀。
該行表示,中煤是行業首選。至於中國神華(01088.HK) 目前估值不高,維持「增持」評級,目標價由24.45元上調至30元;而兗州煤業(01071.HK) 則因為被標準普爾下調信貸評級,會增加營運壓力,給予「減持」評級,目標價由7.98元降至4.8元。(bi/t)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70588.html
103 :
bbaeric(38257)@2013-10-26 20:31:16中煤(01898.HK)首三季賺31.8億人民幣 跌54%
2013-10-25 21:35:58
中煤能源(01898.HK) 公布首三季度,營業收入596.1億(下同),下降8.4%。純利倒退54.2%至31.82億元,每股收益24分。
期內,自產商品煤售價424元/噸,下降11%;單位銷售成本216.97元/噸,下降0.3%。
公司預計,2013年淨利潤按年下降,原因是國內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已發生較大變化︳煤炭價格持續低迷。(de/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71200.html
104 :
greatsoup38(830)@2013-10-26 21:57:25bbaeric在103樓提及
中煤(01898.HK)首三季賺31.8億人民幣 跌54%
2013-10-25 21:35:58
中煤能源(01898.HK) 公布首三季度,營業收入596.1億(下同),下降8.4%。純利倒退54.2%至31.82億元,每股收益24分。
期內,自產商品煤售價424元/噸,下降11%;單位銷售成本216.97元/噸,下降0.3%。
公司預計,2013年淨利潤按年下降,原因是國內煤炭市場供需形勢已發生較大變化︳煤炭價格持續低迷。(de/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71200.html
差左d
105 :
bbaeric(38257)@2013-11-21 15:09:27煤炭資源稅從價計徵有望明年實施
2013-11-21 09:57:27
據內地《經濟參考報》報道,中全會《決定》提出,「加快資源稅改革」、「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生態補償制度」。
財政部財科所研究報告稱,煤炭資源稅的從價計徵改革將於明年上半年內實施,到2015年末,資源稅的從價計徵改革擴展至其他礦產資源。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蘇明亦表示,煤炭資源稅稅率低,對煤炭資源開發、使用的調節作用非常有限。
近幾年,中國資源稅改革從未止步。前兩年,原油、天然氣資源稅從新疆開始試點,於2012年擴大到全國,而煤炭資源稅因為種種原因改革滯後。
蘇明解釋指,從今年開始,國家發文,電煤市場化,煤炭資源稅改革最大的障礙已經消除。據透露,下一步煤炭資源稅改革將從「從量計徵」改成「從價計徵」,即按照銷售收入進行徵收,並將提高稅負。據測算,按照目前從量計徵的方式,每噸焦煤需繳納資源稅8元,其他煤炭的稅額標準在每噸2元至5元不等。如果改為從價計徵,即便按照最低稅率2%徵收,每噸煤炭需要繳納的稅也會大於此前。(wl/u)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76055.html
106 :
greatsoup38(830)@2014-01-12 22:08:271898
107 :
MrYeung(15476)@2014-01-22 20:35:441898
108 :
greatsoup38(830)@2014-01-26 21:27:492014-01-21 HJ
...
燃煤發電的火電,仍是主要能源,儘管火電所佔比例已降至70%水平,但可見的將來,對燃煤的需求仍然存在,並無其他電能取代。政策已在管理過剩產能,作出適當淘汰。另一方面,又需要鼓勵發展,看來中長期仍有一定增長。
從形勢看,今年的煤炭企業仍難樂觀,但何時得以供求平衡,是明年或更遲?中煤能源的新項目建設期65 個月,是長遠的投資,不期望一兩年內可以收成,對其投資的決定合理與否,不宜過早定論,如根據相關數據,對此不必懷疑,畢竟不同期間的展望,可能有頗大差異。
去年集團的銷量仍增7.6%,業績下跌是煤價下跌所致。市場供應過剩,中煤銷售仍升,是市場份額提高,這種情況仍將持續,但不足以使市場對中煤樂觀,更重要的是整體供需未有改善,煤價趨勢未見轉好,從價稅開徵也是不利;但煤企的不利因素始終有消失之日,這是對煤企的期望,也不是盲目的期望。
在投資立場,若現在持有中煤等待復蘇,並非良策,但已需要留意煤企的整體變化,去年中煤低價是4元,每股資產值是8.37港元,應有參考價值。中煤股價中短期相信仍有反覆,跟隨消息發展,可以炒上落,如作長線則要注視整體形勢的變化,股價經過去年的滑落後,已不應過分低估,管理層決定大量投資,是信心的表現,可以指出的是,股價往往走在前頭,煤價如能轉好,股價最少半年前開始有表現,但現在並非良機,宜繼續留意。
戴兆
109 :
MrYeung(15476)@2014-01-27 22:02:551898
110 :
bbaeric(38257)@2014-02-10 23:45:23中煤能源(01898.HK)大化肥項目流程全部打通
2014-02-10 23:00:55
中煤能源(01898.HK) 宣布,所屬全資附屬中煤鄂爾多斯能源化工投資建設的鄂爾多斯圖克工業項目區大化肥項目一期工程已經打通全部流程,產出合格的大顆粒尿素產品。項目一期工程投資95.1億人民幣,建設規模年產100萬噸合成氨,175萬噸尿素。
此外,公司所屬內蒙古中煤遠興能源化工投資建設的內蒙古鄂爾多斯蒙大煤制甲醇項目也已打通全部流程,產出合格甲醇產品。項目建設規模60萬噸╱年,工程投資35.5億人民幣,目前裝置運行穩定。(de/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News/HK6/65/NOW.588343.html
111 :
bbaeric(38257)@2014-03-18 22:31:19【個股信息】中煤能源(01898-HK)少賺57% 毛利下跌34%
2014-03-18 22:03
財華社新聞中心
受到煤價下跌,中煤能源2013年度純利倒退57%至38.05億元(人民幣.下同),每股盈利29分。末期息8.1分,去年同期派21分。期內收入823.16億元,按年減少5.7%。
年內,毛利113.96億元,下跌34.1%;毛利率減少6個百分點至13.8%。其中,煤炭業務毛利97.79億元,毛利率14.2%,分別下跌37.1%及7.4個百分點。
全年完成原煤產量1.566億噸,按年升7.7%,完成商品煤產量1.186億噸,按年升3.7%,自產商品煤綜合銷售價格7噸按年減少46元人民幣。
集團表示,中西國經濟企穩運行的基礎有待確實,煤炭產能過剩的壓力依然很大,煤炭行業尚未走出寒冬,國家優化行業競爭秩序,清理不合理稅費,加大行業整合力度將有助於大型煤炭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集團將煤化工項目陸續進入試產投產期,產業轉型將實現重要突破。
展望2014年,煤炭市場供需總量寬鬆、結構性過剩的態勢還難以改變,但煤炭價格已處於歷史低位,繼續下跌空間有限。
公司預計,今年國內煤價整體仍維持震盪走勢,將力爭全年原煤產量同比增長5%左右;努力保持營業收入穩定,力爭同比增長5%左右;自產商品煤單位銷售成本增幅控制在5%以內。
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scenter/FINETHK/0/3538398.html
112 :
greatsoup38(830)@2014-03-20 12:46:5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320/news/ww_ww1.htm
【明報專訊】中煤能源(1898)被剔出恒指成分股後,日前公布去年少賺57%至38.05億元人民幣,高盛撰寫報告指其業績比市場預期低23%,預計內地煤企將繼續令市場失望。中煤能源董事長王安昨日則表示,今年原煤產量目標較去年增5%,並希望把自產商品煤的單位成本增幅控制在5%以內。他又稱,相信煤價已經跌至谷底,否則行業會面臨洗牌。
113 :
GS(14)@2014-03-21 01:42:26盈利降58%,至37億,重債
114 :
GS(14)@2014-05-15 20:37:591898
115 :
greatsoup38(830)@2014-07-18 17:57:54profit warning
116 :
GS(14)@2014-08-16 23:09:271898
盈利降77%,至7.4億,重債
117 :
greatsoup38(830)@2014-08-24 02:28:17http://xueqiu.com/9893735187/31007860
乾貨-中煤能源2014年中期業績發佈會記錄底稿
報告作者:魯衡軍,何航 報告出處:業績發佈會
相關股票:$中煤能源(01898)$
中煤能源(1898.HK)2014年中期業績發佈會記錄底稿(未整理)_20140819
118 :
greatsoup38(830)@2014-11-02 15:17:022014-10-28 HJ
中煤能源股價低殘候反彈
動力煤自2011年底每噸接近800元(人民幣.下同),而國家亦設定價格上限為800元後,煤價便拾級而下,各項因素均不利煤炭業,中煤能源(01898)的股價亦已反覆下滑60%之多,令人失望。
當年設定價格上限,已是經濟蓬勃的尾聲,其後經濟增長放緩,煤企在需求蓬勃時大力擴張,需求稍為放緩,不僅供需平衡,漸漸有供過於求現象,價格自然下滑,其他產煤國對煤需求亦降,增加出口,以致內地電企向外採購,更對國產煤價帶來壓力,競爭更為激烈。儘管國家已意識到煤企的困難,以環保理由而取締較小型煤礦,但無補於事,最近恢復徵收進口煤稅,也未能使煤價反彈。
煤企當年大事擴張,存貨一直高企,經濟放緩,對電力需求下降,而早年發展的風電紛紛投產,增加供電,因優先上網關係,壓抑煤電的增長甚至下降,因而煤價無法上升,各大港口存煤仍待消化。中煤能源披露9月動力煤現貨價每噸僅為291元而已。
今年上半年,中煤自產商品煤5526萬噸,其中動力煤5212萬噸,按年跌2.5%,其中內銷長協佔4288萬噸,按年仍增28.9%,而現貨銷售899萬噸,跌54.9%,長協價跌11.8%,至383元,現貨價則跌20.9%,至303元。出口已停,相信無法與海外競爭,貿易及代理煤稍增,數量有限。
第3 季情況更差,首3 季自產商品煤銷量下跌5.3%,平均售價由上半年的跌幅12.4%升至13.2%。內銷長協煤由上半年的增加28.9%降至21.4%,售價平均370 元,現貨煤銷售降55.7%,售價為291元。第1季盈利5.08億元,按年跌68.9%,第2 季盈利2.72 億元,第3 季為虧損2.58 億元,首3 季盈利5.21 億元,按年跌83.1%。季報無詳細資料,亦無說明第3 季虧損,數字是推算。
煤價下跌,成本並非同步下跌,首3季煤價平均跌13.2%,而自產商品煤單位銷售成本只跌11.7%,中煤已致力於控制成本,若干地區亦減收及停收煤炭可持續發展基金等,已是政府對煤企的資助。而單位銷售成本之外,還有銷售及一般管理費用仍在上升中,特別是財務費用大增238%,至13.24 億元,影響最大。在6 月底,中煤淨借貸約597億元,較去年底增加21.9%,上半年淨財務費用8.94 億元,增加7.38 億元或473%,此項支出的增加,佔上半年盈利下跌75.8%之中的30%,業績的升跌受此影響。
產量增徒添存貨
中煤除了產煤外,亦經營煤化工、煤礦裝備等,受行業影響,煤礦裝備銷售亦跌,半年稅前盈利也跌65%。煤化工包括焦煤,鋼鐵業不景,焦煤價格亦跌32%。甲醇尿素銷量增加,年內新增聚乙烯及聚丙烯試產,但煤化工業務於上半年虧損增加510%,至9333萬元,第3季未有數據,該業的虧損主要是折舊及攤銷與利息支出的影響。為應對市場環境,中煤已將計劃產量降低10%,今年的計劃產量將較2013年實際產量減少5%。現時討論的是銷量,而不是產量,產量增加徒然增加存貨。6月底的存貨達86.8億元,較去年底增加27.6%,市場環境差,應收賬亦增12.4%,至145 億元,此等項目均影響借貸及利息支出,業績雪上加霜。
第4季希望煤電需求轉佳,政策上已是對煤企支持,而煤價是否可升,仍有多方面配合,先是煤電需求轉增,盡量減低港口煤炭存貨,還得要海外需求同樣轉增,中外煤價配合,才能有升幅。儘管進口煤恢復徵稅,若國產煤價上升,進口煤競爭性增強。以現狀看,內地經濟仍有隱憂,或可維持穩定,但期望有較佳增長應是奢望,則煤價即使稍升,但壓力不易消除。
中煤的表現固然受煤炭業影響,而煤化工亦具影響力,未來股價變動看煤價,談論業績暫不實際,每股資產淨值8.35元,股價不宜大幅低於資產值,跌至4元以下或有反彈。
戴兆
119 :
greatsoup38(830)@2015-02-01 15:50:43盈警
120 :
bbaeric(38257)@2015-02-16 20:22:15中煤(01898.HK)1月商品煤產量為705萬噸
2015/02/16 16:31
中煤能源(01898.HK) 公布1月主要生產經營數據,其商品煤產量為705萬噸、商品煤銷量758萬噸,兩者分別同比跌31.6%及13.1%;其中自產商品煤銷量同比減少25.4%至546萬噸。
煤化工業務方面,1月烯烴產量及銷量分別為5.8萬噸及4.9萬噸;尿素產量及銷量分別為14.2萬噸及15.7萬噸;甲醇產量及銷量分別為5.2萬噸及2.5萬噸;焦炭產量及銷量分別達17萬噸及17.4萬噸。
煤礦裝備產值則按年跌8.9%至4.1億元。(jw/u)(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2-16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3889/latest-news
121 :
bbaeric(38257)@2015-03-23 20:48:43《公司業績》中煤(01898.HK)全年純利1.4億跌96% 末期息2.4分人民幣
2015/03/22 14:57
中煤能源(01898.HK) 公布2014年度業績,收入錄得706.64億人民幣(下同),按年下降14.2%。純利1.41億元,倒退96.3%,每股盈利1分。末期息2.4分。
年內,毛利71.96億元,下降36.9%;毛利率由13.8%降至10.2%。其中,煤炭業務毛利下降42.6%至56.13億元;毛利率9.6%,下降4.6個百分點。
2014年,實現原煤產量1.5億噸,下降4.1%;自產商品煤單位銷售成本下降6.6%,但受煤價格續跌及公司主動限產影響,收入下降14.2%。2015年,原煤產量穩定在1.5億噸左右,努力實現營業收入700億元以上。(de/d)(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3-23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9534/latest-news
122 :
bbaeric(38257)@2015-03-23 20:50:56中煤能源(01898.HK)開展動力煤期貨套期保值業務
2015/03/23 10:38
中煤能源(01898.HK) 公布,2015年將開展動力煤期貨業務,今年底止動力煤期貨套期保值的總數量控制在下水煤計劃總量的5%以內;保證金規模不超過4億元人民幣。(bi/t)(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3-23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9755/latest-news
123 :
bbaeric(38257)@2015-03-23 20:52:55《大行報告》美銀美林降中煤(01898.HK)目標價至4.1元 評級「跑輸大市」
2015/03/23 11:42
美銀美林指出,中煤(01898.HK) 去年業績遠遜預期,雖然去年第四季煤價正在改善,但集團仍錄得3.8億元人民幣的虧損。自產煤銷量按年跌8%至1.06億噸,主因2014下半財年產量被削,及去年均價由2013年同期每噸422元人民幣下跌至每噸367元人民幣。集團料今年煤產量持平,該行下調中煤盈測,料今年虧損2.05億元人民幣,基於今年市賬率0.5倍,目標價由4.5元降至4.1元,評級「跑輸大市」。
該行指,雖然內地政府推出不少措施防止煤價進一步下跌,惟美銀美林相信,煤價大幅反彈的可能性不大,預測今年煤價每噸500元人民幣存在下行風險。
另外,集團兩個煤化工項目於去年開始,但該行對項目前景不大樂觀,認為油價將持續低企,料對財務狀況帶來沉重負擔。(ka/u)(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15-03-23 16:25。)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 ... .659782/latest-news
124 :
greatsoup38(830)@2015-08-29 13:26:44轉虧11.6億,重債
125 :
greatsoup38(830)@2015-12-06 21:00:34出售虧損業務
126 :
GS(14)@2016-01-23 16:55:04盈警,又虧錢
127 :
GS(14)@2016-03-23 02:36:49轉虧35億,重債
128 :
greatsoup38(830)@2016-04-28 01:53:52向母公司售煤化工業務
129 :
greatsoup38(830)@2016-07-12 03:27:21盈喜
130 :
GS(14)@2016-09-05 02:20:24虧損降8成,至2億,重債
131 :
GS(14)@2016-09-05 02:20:24虧損降8成,至2億,重債
132 :
greatsoup38(830)@2017-01-22 03:44:30盈喜
133 :
GS(14)@2017-04-11 16:48:43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基於對本集團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編製的未經
審核綜合管理帳目的初步估計,預期本集團截至二零一七年三月三十一日止三個月之歸屬於
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100,000萬元至人民幣130,000萬元之間,而本集團於二零
一六年同期之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人民幣22,308.2萬元
134 :
GS(14)@2017-04-17 08:55:24轉盈10.8億,重債
135 :
GS(14)@2017-07-25 18:59:46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基於對本集團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編製的
未經審核綜合管理帳目的初步估計,預期本集團截至二零一七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150,000萬元至人民幣180,000萬元之間,而本集團
於二零一六年同期之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616,407,000元。
136 :
GS(14)@2017-10-10 17:38:17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基於對本集團按照中
國企業會計準則編製的未經審核綜合管理帳目的初步估計,預期本集團截至二零一七年
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之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長150%至
190%。
董事會認為,預期截至二零一七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之淨利潤增加乃由於:2017年以來,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我國宏觀經濟穩中向好趨勢更趨明顯。前三季度,本公司主要產品價格保持相對高位運行,同時本公司緊跟市場需求,優化產品結構,科學安排生產和銷售,精益管理和加強成本費用控制,合理控制債務規模,業績明顯提升。
137 :
GS(14)@2018-07-21 03:16:03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基於對本集團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第34號編製的未經審閱綜
合管理帳目的初步估計,預期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八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本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約為
人民幣31.50億元至人民幣35.00億元之間(二零一七年上半年:人民幣22.80億元),同比增長約38%
至54%。
138 :
GS(14)@2018-08-24 11:02:40盈利增30%,至34億,重債
139 :
GS(14)@2018-10-16 14:32:55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基於對本集團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第34號編製的未經審計綜
合管理帳目的初步估計,預期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八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之本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約為
人民幣49億元至人民幣53億元之間(二零一七年同期:人民幣31.5億元),同比增長約 55.6%到
68.3%。
股東及有意投資者於買賣本公司股份時務請審慎行事。
本公告乃由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根據香港
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第13.09條及《證券及期貨條例》(香港法例第571章)第XIVA部刊
發。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基於對本集團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第
34號編制的未經審計綜合管理帳目的初步估計,預期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八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之本
公司股東應占利潤約為人民幣49億元至人民幣53億元億元之間(二零一七年同期:人民幣31.5億
元),同比增長約55.6%到68.3%。
董事會認為,預期截至二零一八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之利潤增加乃由於:二零一八年前三季度,中
國經濟總體平穩,本公司搶抓機遇開拓市場,改革創新深挖潛能,壓降杠杆嚴控成本,科學組織產銷
有序,資產運營效率和經營品質明顯提升。
本公告所載資料為本公司管理層參照本集團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第34號編制的綜合管理帳目作出的初步
估計,未經註冊會計師審計,具體準確的財務資料將於本公司二零一八年十月底之前刊發的截至二零
一八年九月三十日止九個月之二零一八年第三季度業績公告內披露。
140 :
GS(14)@2018-10-24 01:42:00年初至
報告期末
(1-9月)
上年初至上年
報告期末
(1-9月)(經重述)
比上年同期增減
(%)
營業收入 77,137,407 59,977,227 28.6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4,124,682 2,332,026 76.9
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
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 4,121,774 2,253,407 82.9
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 4.55 2.79 增加1.76個百分點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31 0.18 72.2
稀釋每股收益(元╱股) 不適用 不適用 –
141 :
GS(14)@2019-01-30 17:55:51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有意投資者,基於對本集團按照國際會計準則第
34號编制的未經審计綜合管理帳目的初步估計,預期本集團截至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
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44亿元至人民币48亿元之间(二零一七年同期:人民币34.9亿元),
同比增长约26.1%到37.5%。
董事會認為,預期截至二零一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利潤增加乃由於:2018年,中國經濟總體
平穩,本公司科學組織產銷有序,搶抓機遇開拓市場,改革創新深挖潛能,強化管理嚴控成本,資產
運營效率和經營品質明顯提升
142 :
GS(14)@2019-02-02 14:23:31董事會欣然宣佈:
(1)於2019年2月1日,本公司附屬公司平朔集團與本公司控股股東中煤集團訂立股權轉讓協議,據此,
平朔集團將收購由中煤集團持有的平朔東日升100%股權,總代價為人民幣2,431.76萬元。於股權收購
完成後,平朔東日升將成為本公司的間接附屬公司。
(2)同日,陝西榆林公司、新集能源與時代資產公司訂立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协议,據此,陝西榆林公司
將收購新集能源所屬楊村煤礦依法持有的95萬噸/年的關閉退出產能,交易單價為人民幣115元/噸,交
易總價款為人民幣10,925萬元(含稅率6%的增值稅)。
(3)同日,山西小回溝公司、新集能源與時代資產公司亦訂立产能置换指标交易协议,據此,山西
小回溝公司將收購新集能源所屬楊村煤礦依法持有的30萬噸/年的關閉退出產能,交易單價為人民幣
115元/噸,交易總價款為人民幣3,450萬元(含稅率6%的增值稅)。
143 :
GS(14)@2019-03-16 08:41:13盈利增2成,至50億,重債
[恆生指數]中石化(0386)專區
1 :
GS(14)@2011-03-26 14:01:40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11575
新聞專區
2 :
GS(14)@2011-03-26 14:01:5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5794_C.pdf
338全年業績
3 :
GS(14)@2011-03-26 14:06:18338業績可以
4 :
david395(4434)@2011-03-27 22:10:5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7178_C.pdf
5 :
GS(14)@2011-04-05 12:59:4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8362_C.pdf
1033: 營運槓桿顯現
1. 市場分析
分析二零一一年的市場形勢,本集團認為:一是全球經濟將繼續恢復,中國經濟仍將保持較快平穩增長;二是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將有望適度增長,同時在國內擴大內需政策的推動下,國內居民消費將進一步擴大,從而將推動國內聚酯產品需求穩步增加;三是石化景氣仍將處於上
升週期,國內棉花價格將在高位運行,為境內聚酯業經營環境提供有利條件。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面臨困難和風險:一是全球經濟增長中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人民幣升值壓力加大,對下游紡織品出口將帶來不利影響;二是境內新增聚酯產能將明顯增加,聚酯產能過剩的趨勢更加明顯,行業競爭仍將激烈。
6 :
盲炳(9042)@2011-04-05 14:25:52想請教下營運槓桿顯現嘅意思係? 唔該!
7 :
GS(14)@2011-04-05 14:27:356樓提及
想請教下營運槓桿顯現嘅意思係? 唔該!
但營業額及毛利大量增加,但固定費用不增,導致利潤大增的效果。
8 :
盲炳(9042)@2011-04-05 14:46:10小弟發覺今年好多股都係營運槓桿顯現~~~
中國經濟唔錯。不過當外部需求下降,唔知仲有幾耐玩?今個業績浪好可能係最後升幅。所謂牛三是也。
9 :
GS(14)@2011-04-05 14:53:568樓提及
小弟發覺今年好多股都係營運槓桿顯現~~~
中國經濟唔錯。不過當外部需求下降,唔知仲有幾耐玩?今個業績浪好可能係最後升幅。所謂牛三是也。
I cannot feel that
10 :
盲炳(9042)@2011-04-05 15:01:57湯兄,你係唔覺得:
1 好多股都係營運槓桿顯現?
定
2 中國經濟唔錯
小弟講得唔清楚,應該係2010經濟唔錯,但外部需求下降(歐美)影響,今次業績浪升完可能就係跌跌跌跌跌
11 :
GS(14)@2011-04-05 15:48:101. 我認同1,2我都好認同,但是印錢無咁易停的,外部收縮嘛,內部咪擴張囉
何況現在個市都未真是好傻
12 :
盲炳(9042)@2011-04-05 15:59:48儍又真係未係。外圍風險就等4月27日阿津巴布偉Ben點講啦。
3月真係幾好,可以睇好多嘢。
不過想請問湯兄,除左睇年報,仲有咩可以咁長細check都各行各業之營運呢?
13 :
盲炳(9042)@2011-04-05 16:02:19我意思係3月8,9月就話可睇年報,但其他時候無得睇。
14 :
GS(14)@2011-04-05 16:03:0512樓提及
儍又真係未係。外圍風險就等4月27日阿津巴布偉Ben點講啦。
3月真係幾好,可以睇好多嘢。
不過想請問湯兄,除左睇年報,仲有咩可以咁長細check都各行各業之營運呢?
睇下內地的網站雜誌囉....
15 :
New comer(7338)@2011-04-14 12:45:49386上樑不正 ....
16 :
GS(14)@2011-04-21 20:06:5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104201078_C.pdf
做兩間公司老總?
17 :
盲炳(9042)@2011-04-25 14:11:59好似電訊業咁互換?
18 :
GS(14)@2011-04-25 14:59:1517樓提及
好似電訊業咁互換?
should be...but no announcement said that Mr. Fu(?) will not become the head of 883
19 :
New comer(7338)@2011-04-29 15:32:1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428325_C.pdf
儀征化纖(01033)按中國會計準則首季度淨利潤4.45億人民幣,增長470.7%。股價曾升5.03%至3.34元。現價3.31元,升4.09%,暫成交5825萬元。
20 :
New comer(7338)@2011-04-29 16:34:29花旗:中石化首季績佳 估值吸籲買
花旗認為中石化(00386)昨日公布的首季業績表現強勁,維持建議投資者買入該股,目標價看12.3元。
花旗指出,中石化首季每股盈利按年上升25%至0.24元人民幣(下同),按季計更上升34%,大致符合市場和該行預期。其中,煉油業務錄得輕微虧損,但化工業務表現強勁,營銷及分銷業務亦表現亮麗,EBIT(息稅前利潤)分別達93億和92億元。
該行認為,煉油業務錄得輕微虧損,是因為集團廉價的原油庫存正逐漸減少。今年3月時,內地進口原油平均價格大約為100美元每桶,不過未來幾月勢必顯著上升。相信政府需要大幅上調成品油價,以防止有關業務出現龐大虧損。
中石化現價計2011年市盈率6.5倍,花旗認為估值吸引,續籲買。
21 :
hh0610(1603)@2011-04-29 18:22:50聽聞煉油(386)是以期油價結算, 而對外原油入口價(857,883)好多都係私底下傾掂. 煉幾多就蝕幾多, 做原油反而大賺
22 :
GS(14)@2011-04-30 10:45:0621樓提及
聽聞煉油(386)是以期油價結算, 而對外原油入口價(857,883)好多都係私底下傾掂. 煉幾多就蝕幾多, 做原油反而大賺
都是大餅點分配的問題...如果畀386多D權,857、883的盈利...
23 :
GS(14)@2011-08-29 07:55:3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28084_C.pdf
增長還可,負債略重
24 :
GS(14)@2011-09-06 21:20:5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29227_C.pdf
1033
增長30%,至5.3億人仔,37.5仙人民幣現金
5.6展望
二零一一年下半年,由於主要發達國家經濟復蘇乏力,世界經濟增長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增加,國內通脹壓力加大,本公司面臨的經營形勢將更趨複雜。從整個聚酯產業鏈來看,近期美債危機的影響將使國際原油價格更加動盪,並將會深入影響聚酯產業,使其產業風險加大。與此同時,由於聚酯產品與棉花等天然纖維相比在價格上有優勢、在應用領域上更廣泛,下半年聚酯產業市場需求仍將繼續穩定增長。
下半年,面對更加複雜的經營環境,本集團將繼續嚴格精細管理,降本減費,優化調整產品結構,
力爭取得較好的經營效益。下半年,本集團將重點做好以下具體工作:
一、強化生產管理,精心組織裝置安全穩定運行
本集團將進一步強化現場管理,精心組織生產,加強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安全監控,確保裝置安全穩定運行;重點抓好PTA裝置安穩長滿優運行,努力實現增產目標;繼續穩定和改進產品品質,做好用戶技術服務,滿足用戶需求。下半年,計畫生產聚酯產品107.4萬噸,預計全年產量216.4萬噸,同比增長1.2%。計畫生產PTA 52.2萬噸,預計全年產量105.4萬噸,同比增長1.2%。
二、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做好產供銷銜接帄衡和優化
本集團將密切關注市場變化,進一步強化產供銷銜接,努力抓好產品銷售,控制好原料採購節奏和庫存數量,防範市場風險,爭取實現效益最大化;同時加快貨款回籠,減少資金佔用。下半年,計畫銷售聚酯產品90.6萬噸,產銷率達到100.0%,預計全年銷售量178.0萬噸,同比增長3.0%。
三、優化產品結構,提高差別化產品的效益貢獻
本集團將根據市場需求,努力開發新產品,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做大、做優盈利能力強的差別化、專用料產品;同時繼續做好新產品市場開拓以及重點產品的市場穩定維護工作,努力增加差別化產品的效益貢獻。下半年,計畫生產聚酯專用料46.0萬噸,專用料比率達到85.2%;計畫生產差別化纖維33.2萬噸,差別化率達到90.6%。
四、大力降本減費,積極推行節能降耗
本集團將進一步嚴格全面預算管理,繼續落實年初制定的各項降本減費措施,嚴格管理預算外費用,努力完成費用控制目標;強化應收票據的管理,嚴格控制票據結算比例,防範財務風險。千方百計搞好節能降耗,繼續通過技術改造和嚴格精細管理,壓降能耗、物耗,努力實現全年節能和降耗目標。
五、加快有效發展,增強持續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
本集團將加快有效發展,不斷增強持續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組織好3,000噸/年高性能聚乙烯纖維一期項目的生產工作,儘快實現穩定滿負荷運行,並做好產品的銷售工作,努力拓展市場和產品的應用領域;精心組織實施10萬噸/年1,4-丁二醇項目的建設,確保二零一二年八月份建成投產;同時儘快啟動40萬噸/年聚酯項目和20萬噸/年差別化滌綸短纖維項目的建設工作。
二零一一年下半年,本集團資本開支計畫為人民幣970,420千元,其中10萬噸/年1,4 -丁二醇項目、40萬噸/年聚酯項目、20萬噸/年差別化滌綸短纖維項目分別支出人民幣527,980千元、人民幣50,000千元和人民幣89,000千元。下半年本集團將繼續按照謹慎原則,安排資本開支的實施進度,力求投資回報最大化。計畫中的資本開支將以自有資金及通過銀行融資解決。
25 :
清風詩人(3217)@2011-10-19 10:12:26 《經濟通通訊社19日專訊》上石化(00338)(滬:600688)公告,近一個月
內不能披露股權分置改革(股改)方案。目前公司提出股改動議的非流通股股東持股數尚未達到
《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管理辦法》規定的三分之二的界限,亦尚未與保薦機構簽訂股改保薦合
同。(tt)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ETN211019167&page=1
26 :
GS(14)@2011-10-29 16:22:2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027686_C.pdf
報告期(7-9月) 年初至報告期末(1-9月)
本報告期本報告期
比上年比上年
同期同期
2011年2010年增減(%) 2011年2010年增減(%)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
(人民幣百萬元) 19,721 19,621 0.5 59,960 56,397 6.3
27 :
GS(14)@2011-10-29 16:51:42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027259_C.pdf
1033
開始轉弱
28 :
GS(14)@2011-10-29 17:07:3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027546_C.pdf
本報告期
(2011年7-9月)
年初至本報告期期末
(2011年1-9月)
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千元)
270,046
1,651,579
-9.33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038
0.229
-9.33
29 :
想猫的人(13903)@2011-12-15 22:31:12A股可转债下调转股价到7.28,算是H股的利空.
30 :
GS(14)@2011-12-15 22:33:3029樓提及
A股可转债下调转股价到7.28,算是H股的利空.
想問可轉債是否在上海交易?
31 :
想猫的人(13903)@2011-12-16 12:26:11是在上海交易,这次调的挺多,从9.5调到7.28,正股也才7.03,代码:110015
32 :
greatsoup38(830)@2012-01-05 23:44:2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0
386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於2012年1月5日收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
部(「財政部」)關於提高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點的通知(財企[2011]480號)(「通知」)。
依照通知,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決定從2011年11月1日起,將石油特別收益金起徵
點提高至55美元。起徵點提高後,石油特別收益金徵收仍實行5級超額累進從價定率
計徵,按月計算、按季繳納。具體徵收比率及速算扣除數如下表:
原油價格(美元/桶) 徵收比率
55-60(含) 20%
60-65(含) 25%
65-70(含) 30%
70-75(含) 35%
75以上40%
33 :
GS(14)@2012-01-11 22:06:0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109429_C.pdf
一、本次增持
截至2012年1月9日,中國石化集團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買入方式增持中國
石化A股39,083,199股,中國石化集團通過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盛駿國際投資有限公
司從香港二級市場購入中國石化H股425,500,000股。增持前中國石化集團持有中國
石化的股份數量為65,758,044,493股,約佔中國石化已發行總股份的75.84%,增持後
直接和間接持有中國石化的股份數量為66,222,627,692股,約佔中國石化已發行總股
份的76.38%。
34 :
GS(14)@2012-01-18 23:48:55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118406_C.pdf
一、 預計本期業績情況:
1. 業績預告期間: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2. 業績預告情況:經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本集團」)2011年度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0%-70%,具體數據將在本公司2011年年度報告中予以披露。
3. 本次業績預告未經註冊審計師審閱或審計。
二、 上年同期業績情況:
按照中國會計準則及制度
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
(人民幣千元)
2,703,734
2,771,646
每股收益
(人民幣元/股)
0.376
0.385
35 :
GS(14)@2012-04-01 16:43:1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26533_C.pdf
1033
2.1 主要會計資料
單位:人民幣千元
二零一一年
二零一零年
本年比上年增減(%)
二零零九年
營業收入
20,179,768
16,348,366
23.4
13,225,029
營業利潤
979,056
1,131,060
(13.4)
361,977
利潤總額
1,042,001
1,139,588
(8.6)
382,018
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839,043
1,226,542
(31.6)
382,018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的淨利潤
778,080
1,218,221
(36.1)
363,886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270,247)
1,600,805
(116.9)
1,308,860
二零一一年末
二零一零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減(%)
二零零九年末
總資產
11,449,599
10,531,202
8.7
9,145,813
總負債
2,418,974
2,218,865
9.0
2,100,403
歸屬于母公司的股東權益
9,030,625
8,312,337
8.6
7,045,410
總股本
4,000,000
4,000,000
-
4,000,000
(三)展望
1. 市場分析
分析二零一二年的市場形勢,本集團認為:一是世界經濟增長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形勢日益嚴峻,增速將進一步放緩;二是國際原油價格仍將高位震盪運行,將導致原料成本上升,聚酯產品盈利空間進一步壓縮;三是境內新增聚酯產能將明顯增加,聚酯產能過剩的趨勢更加明顯,行業競爭將進一步加劇。與此同時,我們也認為存在以下有利條件:一是中國經濟增長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加之中國政府提出擴大內需、發展實體經濟,聚酯產品的內需有望維持穩步增長;二是經過多年的改革調整,本集團的資產品質不斷提高,產品結構不斷優化,發展的目標和路徑更加清晰,尤其是一批新建項目今年將陸續投產,將成為本集團新的效益增長點。
(2)經營策略
二零一二年,本集團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狠抓安全環保,科學組織生產經營,優化產品結構,強化企業管理,推動公司持續有效快速發展。二零一二年,本集團將重點做好以下具體工作:
(一)奮力開拓經營,努力提升盈利能力
本集團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加強供產銷整體協作,奮力擴大市場份額,努力增收增效;確保1,4-丁二醇、短纖等新投產項目產銷平衡;堅持客戶至上理念,不斷深化服務和合作,實現本公司與用戶的共贏;同時加強國際國內原料市場的跟蹤研究,動態分析市場變化和公司原料庫存結構,努力實現既保證供應又降低採購成本。計畫銷售聚酯產品177.7萬噸,1,4-丁二醇1.3萬噸,高性能聚乙烯纖維0.12萬噸,產銷率達到100.0%。
(二)抓好安全環保工作,保持裝置安穩長滿優運行
本集團將全面落實安全環保責任制,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現場管理,強化關鍵裝置和重點設備的監控,減少非計畫停車,努力保持裝置安穩長滿優運行。同時繼續通過質量改進項目、質量專題攻關、QC小組等形式,持續推進產品質量升級。計畫生產聚酯產品216.6萬噸,其中自用量35.6萬噸。計畫生產PTA 103.5萬噸,1,4-丁二醇1.3萬噸,高性能聚乙烯纖維0.12萬噸。
(三)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切實推進技術進步
本集團將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的基礎建設,組織好優秀創新團隊建設,加快科技人才的培養,激發人才創新活力;充分發揮產銷研協調機制的優勢,加強技術進步與市場的緊密聯繫,不斷推進產品升級;持續開展技術開發、技術改造,進一步提升裝置技術水準;同時積極為本集團持續發展做好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全年計畫開發新產品30項。本公司計畫生產差別化纖維56.2萬噸,滌綸纖維差別化率達87.6%;計畫生產聚酯切片專用料92.1萬噸,專用料比率達82.4%。
(四)強化精細管理,大力降本壓費,積極推進節能減排
本集團將繼續推進制度標準化信息化改造,形成“統一、規範、高效”的制度體系。完善績效管理,修訂完善績效考核方案,促進職工不斷創造新的工作業績。持續推進全員成本目標管理,完善成本管理體系,不斷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努力完成費用控制目標。進一步推進節能減
排工作,堅持可持續發展、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扎實做好新一輪清潔生產工作。計畫全年萬元產值綜合能耗1.1499噸標煤,工業取水量控制在2,660萬噸以內,外排污水COD總量控制在565噸以內。
(五)統籌規劃,精心組織,穩步推進發展
二零一二年,本集團將統籌規劃,精心組織,穩步推進發展。確保10萬噸/年1,4-丁二醇項目二零一二年八月份建成投產,同時做好產品市場開拓和預銷售工作;推進40萬噸/年聚酯專用料項目和10萬噸/年差別化短纖項目(三單元)的建設,力爭二零一三年二月份和二零一二年九月份分別建成投產,並爭取二零一二年四月份啟動10萬噸/年差別化短纖項目(九單元)的建設;積極推進PTA合資項目的建設,爭取二零一二年上半年開工建設;加快高性能聚乙烯纖維、對位芳綸的技術攻關,全力提高產品性能指標,扎實推進產業化進程。
預計二零一二年本集團資本開支約為人民幣2,041,800千元,其中 10萬噸/年1,4-丁二醇項目、40萬噸/年聚酯專用料項目、200萬噸/年PTA合資項目、3000噸/年高性能聚乙烯纖維二期項目、10萬噸/年差別化短纖項目(三單元)及10萬噸/年差別化短纖項目(九單元)支出分別為人民幣620,000千元、人民幣220,000千元、人民幣330,000千元、人民幣150,000千元、人民幣160,000千元和人民幣120,000千元。二零一二年本集團將繼續按照謹慎原則,加強投資管理,力求投資回報最大化。計畫中的資本開支將以自有資金及通過銀行融資解決。
36 :
GS(14)@2012-04-01 16:47:06跌45%,至7.6億,5億現金,52億吧,每股1.3元
(5) 其他收入
2011 2010
人民幣千元 人民幣千元
處置物業、廠房及設備淨收益 25,427 8,620
轉回無需支付的負債 19,902 -
轉回的違約損失 19,175 -
政府補助 5,447 2,462
其他 1,364 1,760
其他收入 71,315 12,842
37 :
GS(14)@2012-04-01 16:48:2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30327_C.pdf
338
3.1 主要會計數據
單位:人民幣千元
本年比上年
主要會計數據 2011年 2010年 增減(%) 2009年
營業收入 95,601,248 77,591,187 23.21 51,722,727
營業利潤 1,260,377 3,540,888 –64.41 2,057,894
利潤總額 1,292,291 3,453,744 –62.58 2,136,251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944,414 2,703,734 –65.07 1,561,605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
損益的淨利潤 928,365 2,771,632 –66.50 1,298,826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流入 2,481,431 4,243,832 –41.53 3,703,542
..
L. 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業務前景)
(1) 所處行業的發展趨勢及公司面臨的市場競爭格局
2012年,世界經濟依然複雜嚴峻,不穩定和不確定性上升,歐債危機制約經濟
復蘇,發達國家經濟增長趨於下行、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長可能進一步放緩。
中國經濟受到歐債危機和全球需求下降的影響,面臨出口減緩的壓力;影響
國內經濟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在增多,汽車、房地產等行業發展減速,使
拉動經濟增長的需求動力在減弱;能源、原材料、勞動力等要素成本出現較
快上升的趨勢,將使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經濟仍處在重要的戰略機遇期,
擴大內需的潜力巨大,仍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世界石化工業的競爭格局
正在發生重要的變化,中東石化工業的崛起、煤化工的發展、北美頁岩氣的
開發、以及節能減排的挑戰將對世界石化工業發生重大的影響。2012年,在
地緣政治風險加劇和歐債危機對全球經濟及需求構成風險的交織影響下,石
油市場可能更加不穩定,油價可能繼續在高位盤旋。我國石油和化工行業也
面臨經濟增速減緩的壓力,在國家大力發展內需和新能源與戰略新興產業的
宏觀環境下,石化產品仍有較大的需求,平穩較快增長的勢頭將得以持續,
但資源、成本、節能減排的壓力使行業發展環境更加嚴峻。高油價下煉油業
成本壓力尚得不到根本釋放,外部需求增長空間有限,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
頭,將使化工市場競爭更趨激烈。
(2) 新年度經營計劃
2012年,本集團將以建設「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煉化企業為目標,加強生產
經營優化,加強安全環保管理,加快六期建設發展,加快管理體系完善,提
升員工隊伍綜合素質,提升企業文化引領作用,努力追求經濟效益的改善。
為實現2012年的經營目標,本集團將認真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① 加強安全環保管理和節能減排工作。
本集團將進一步提升安全環保管理水平,嚴格制度落實和責任追究,為
生產運行夯實基礎。強化現場安全管理,全面推廣施工作業現場標準化
管理;建立和完善全員安全考核機制,加強事故管理工作;確保設備本
質安全,提高設備運行和管理水平;全面推廣安全風險識別,加強生產
運行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加強工作現場整治和職工勞動防護工作,保障
員工健康;繼續推進清潔生產和環境治理工作,確保「三廢」達標排放和
節能減排控制目標的完成。
② 加強生產經營優化,增加經濟效益。
本集團將在保持裝置長周期滿負荷運行的前提下,不斷優化煉油和化工
加工流程,做好物資供應和產品銷售工作,努力增加經濟效益。做好原
油資源結構優化、油種優化等工作,切實降低原油採購成本;加強生產
作業的組織和管理,保持裝置長周期、滿負荷運行;繼續優化原料資源
配置、推進技術進步,降低生產的消耗;優化儲備和庫存管理,優化產
品配送,做好增量產品的市場推廣工作。
③ 推進六期工程建設發展和新產品開發。
本集團將全力推進以煉油改造項目為主體的六期工程建設,力爭按期順
利投產。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抓住工程關鍵節點,保證進度控
制,按時高效投運;抓緊1#乙烯改造項目前期工作,力爭年內項目啓動;
充分利用現有資源,開發生產適銷對路和差異化的產品;持續推進信息
化建設和應用,提升生產經營管理水平。
④ 加快管理體系完善,進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本集團將加快完善一體化管理體系,大力開展降本減費,全面提高精細
化、標準化和科學化管理水平。進一步做好體制調整的配套完善工作,
建立更加科學合理的指標考核體系,提高組織績效;強化預算編制和開
展,加強各項費用的管理,降低成本費用;建立健全異常管理模式,完
善應急管理體系,實現工作的持續改進。
⑤ 提升員工綜合素質,發揮人力資源優勢。
本集團將不斷完善各類人才的成長通道,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
性。建立科學規範的人才考評機制,促進人才有序流動,優化配置;控
制用工總量,規範用工關係,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大職工培訓的
力度和廣度,增強經營管理、專業技術、操作技能人員的實際工作水平。
⑥ 提升企業文化引領作用,努力營造穩定和諧的企業氛圍。
本集團將不斷提升企業文化的引領作用,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歸
屬感和使命感。深入開展企業文化教育實踐活動,大力倡導企業核心價
值觀,讓企業願景成為員工的共同願景,成為企業成長發展的推動力;切
實關心員工生活,改善員工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通過為員工辦實事、
解難事,不斷增強員工的凝聚力,確保企業安全、穩定、和諧。
38 :
GS(14)@2012-04-01 16:50:56盈利跌70%,至8億,債算輕,現金好低
(2) 銷售成本及費用
銷售成本及費用是由銷售成本、銷售及管理費用、其他業務支出及其他
業務收入構成。
2011年度本集團的銷售成本及費用為人民幣884.499億元,較2010年度
的人民幣691.323億元大幅上升了人民幣193.176億元,升幅達27.94%。
其中合成纖維、樹脂及塑料、中間石化產品、石油產品、石油化工產品
貿易和其他的銷售成本及費用分別為人民幣38.489億元、164.066億元、
178.746億元、378.036億元、116.020億元和914.200億元,比上年分別上
漲10.89%、17.96%、6.14%、37.00%、77.08%和19.39%。
- 銷售成本
2011年度本集團銷售成本為人民幣878.812億元,較上年的人民幣683.174
億元大幅上升28.64%,銷售成本佔本年度銷售淨額的98.18%。這主要是
由於本年度作為本集團主要原料的原油價格上升所致。
...
39 :
greatsoup38(830)@2012-04-03 23:22:1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403997_C.pdf
謹此提述新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新奧能源」)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化」)於2011年12月12日聯合刊發的公告(「要約公告」),要約人聯合公佈
設有先決條件的自願現金收購要約。除文義另有界定者外,本公告所用之專用
詞彙與要約公告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要約人如下列載傅先生於新聞發佈會中發表有關收購要約言論的謄本:
「關於收購中燃氣,我們是和新奧一起提出了一個收購價,這方面已經反映了
市場的公允價值。至於以後要不要提高,我們並不是為了收購而收購,我們是
不能付高於市場價格的價格。所以我覺得我們已經反映了市場價格。」
要約人在此聲明上述言論不構成收購守則規則18.3條下「不提高要約價格」的聲
明,並保留修改收購要約條款的權利。
要約人謹此提醒中國燃氣股東、中國燃氣期權持有人及潛在投資者不要對修
改收購要約條款的可能性進行猜測。另外,提醒他們就任何收購要約的關鍵性
新資料而言,應依據收購要約相關各方刊發的公告而非媒體報道。
40 :
greatsoup38(830)@2012-04-06 17:44:2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25179_C.pdf
386
業績倒退,負債重。
採購原油、產品及經營供應品及費用為人民幣20,315億元,同比增
長37.0%,佔總經營費用的84.6%。其中:
採購原油費用為人民幣8,390億元,同比增長38.4%。2011年外購原
油加工量為16,685萬噸(未包括來料加工原油量),同比增長7.6%;
外購原油平均單位加工成本人民幣5,029元/噸,同比增長28.7%。
其他採購費用為人民幣11,925億元,同比增長36.1%,主要歸因於成
品油、化工原料和其他產品採購費用增加,及附屬貿易公司採購費
用增加。
所得稅以外的稅金為人民幣1,899億元,同比增長20.8%,主要歸因
於原油價格上漲帶來石油特別收益金同比增加人民幣178億元;同
時,因產品銷量增加,消費稅、城建稅及教育費附加同比增加人民
幣129億元。
其他經營費用為人民幣10億元,同比降低92.6%,主要歸因於本公
司計提長期資產減值大幅下降。
6.14 董事會對新年度的經營計劃、資本支出安排和風險因素
業務展望
2012年,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等因素影響,預計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
中國政府將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著力推動經濟發
展穩中求進。預計2012年,受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總
體水平維持高位震盪。中國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
應繼續顯現,境內對石化產品需求將保持增長,但增速可能放緩。經過多
年發展,本公司物質基礎不斷雄厚,抗風險能力和競爭力明顯增強。
生產經營
2012年,本公司將立足於擴大資源、拓展市場、降本增效,以效益為中
心,推進科技創新,加強內部管理,加大結構調整,優化生產運行,注重
安全生產和節能降耗,並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勘探及開採板塊:勘探方面,東部堅持隱蔽油氣藏精細勘探,積極探索三
新領域;西部加大重點區帶勘探力度,培育規模儲量接替陣地;天然氣勘
探立足重點區域,加快整體探明;非常規資源勘探積極推進產能建設,加
強頁岩油氣評價和突破。原油開發方面,大力應用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
加大緻密油儲量動用力度,提高老區採收率,繼續保持東部穩定、西部上
產的態勢。天然氣開發方面,組織抓好產能建設,強化組織運行,推動天
然氣產量持續快速增長。全年計劃生產原油326.52百萬桶,其中境內計劃
生產306.58百萬桶,海外計劃生產19.94百萬桶;計劃生產天然氣5,826億立
方英尺。
煉油板塊:密切關注國際油價走勢,以整體效益最大化為前提,優化資源
採購和加工,努力降低進口原油採購成本;抓好原油接卸和運輸優化,降
低原油儲運成本;合理提高含酸重質原油、凝析油等資源加工比例,在保
持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積極穩妥地開展劣質原油加工;保障高負荷運
行,積極應對油品市場結構性、季節性供需變化,調整裝置運行;通過煉
油裝置改造,持續推進成品油質量升級。優化化工原料結構和質量,提高
效益。全年計劃加工原油2.25億噸,生產成品油1.34億噸。
銷售板塊:加強市場研判,靈活調整營銷策略,大力發展零售業務,強化
直銷、分銷經營,優化銷售結構;繼續加快重點區域加油站網絡建設,進
一步優化儲運設施佈局,加快中心油庫、儲備庫和管線配套庫建設;積極
推進商業模式創新,大力發展非油品業務,強化加油卡增值服務,借助營
銷網絡平台探索發展電子商務;注重提升品牌價值,強化品牌意識。全年
計劃境內成品油經銷量1.57億噸。
化工板塊: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努力創造需求、拓展市場;發揮資源優
勢,積極發展高端產品,通過自主開發、技術引進、合資合作等多種方
式,努力增加功能化、高附加值產品比例,推進特色化工發展;加強原料
供應鏈優化,調劑優質石腦油資源,促進原料輕質化,實現資源價值最大
化;堅持客戶至上理念,完善營銷網絡,提高客戶滿意度。全年計劃生產
乙烯990萬噸。
科技開發:本公司將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著力推進自主
創新,加快實現重點突破。重點圍繞頁岩油氣等非常規資源、煤化工以及
生物燃料、生物化工、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技術領域,加快創新突破,支
撐結構調整。重點圍繞傳統油氣勘探開發、煉油、化工核心業務,不斷提
升核心技術、專項技術水平,重點抓好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技術研究,加強
提高儲量動用率、採收率和單井產量的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積極開發劣
質原油和重質油加工新技術,持續提高清潔油品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
乙烯、聚烯烴生產技術水平,加強高附加值產品生產技術開發;繼續開展
綜合節能和環保技術的開發與推廣應用。還要持續加強前瞻性基礎性技術
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支撐引領公司未來技術和產業發展。
資本支出:2012年本公司將按照效益優先、突出重點等原則,精心安排資
本支出。計劃資本支出人民幣1,729億元,其中,勘探及開採板塊資本支出
人民幣782億元,抓好以勝利、塔河、鄂南等原油和元壩、鄂爾多斯等氣
田為重點的勘探和產能建設;煉油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368億元,重點做
好汽柴油質量升級以及潤滑油裝置改造,有序穩步推進上海石化、金陵等
煉油改造項目,加快黃島-董家口-嵐山原油管道等輸轉體系建設;營銷
及分銷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265億元,做好高速公路、中心城市和新規劃
區域優質加油站、加氣站建設和收購工作,進一步加快成品油管道及倉儲
設施建設,完善成品油銷售網絡,推進非油品業務和加油卡增值業務配套
建設;化工板塊資本支出人民幣259億元,重點做好武漢乙烯中交及儀徵
1,4-丁二醇、安慶丙烯投產工作,穩步推進燕山丁基橡膠、海南芳烴、廣
州和茂名聚丙烯等項目建設;總部及其他資本支出人民幣54億元,重點安
排國際化物流及倉儲、科研裝置及信息化項目建設。
在新的一年裡,中國石化將繼續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提升公司的綜合實
力、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力爭生產經營再創佳績。
41 :
greatsoup38(830)@2012-04-27 00:43:0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426551_C.pdf
1033
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727 727 (99.8)
經營成果
本報告期內,由於本公司聚酯產品加權平均價格(不含增值稅)和聚酯產品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了15.2%和4.8%,本公司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7.9%,為人民幣4,150,775千元;歸屬于本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人民幣727千元,較去年同期的人民幣444,841千元減少了99.8%。
42 :
greatsoup38(830)@2012-04-28 00:26:25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204271063_C.pdf
2.1 主要會計數據及財務指標
幣種:人民幣
本報告期末上年度期末
本報告期末比上
年度期末增減(%)
總資產(千元) 35,554,256 31,110,085 14.29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千元) 17,948,961 18,112,483 –0.90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每股
淨資產(元╱股) 2.493 2.516 –0.90
年初至本報告期期末本報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減(%)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
(千元) –2,767,881 184.60
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淨額(元╱股) –0.384 184.60
報告期
年初至本報
告期期末
本報告期比上年
同期增減(%)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
淨虧損(千元) –190,122 –190,122 –120.86
基本每股虧損(元╱股) –0.026 –0.026 –120.86
43 :
GS(14)@2012-05-09 22:41:0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509/News/ec_ece1.htm
【明報專訊】北控(0392)母公司北控集團加入中國燃氣(0384)收購戰,令事件增添變數,並刺激富地石油大手增持中燃。瑞銀則發表報告指出,新奧能源(2688)及中石化(0386)合組的財團有可能會提高收購價。
瑞銀:提高收購中燃門檻
北控集團兩次買入中燃的價格都是每股4.1元,瑞銀認為,雖然不清楚其動機,但行動提高了收購中燃的門檻,即中新財團不可能以每股3.5元收購中燃,其中一個可能性是放棄收購。
報告又指出,若有另一個要約出現,可能是由中石油(0857)所提出,但更有可能是中石化撇掉新奧,自行向中燃提出全購。然而無論如何,中燃的投資價值會因此得以提升,該行把中燃的評級調升至「買入」,目標價升至4.5元。
富地續增持 以鞏固大股東地位
市場對北控的動機有各種說法,但其行動證明投資者認為中燃的價值高於每股3.5元,同時刺激富地石油再度增持。
據證監會資料,富地於本周一斥資1.75億元買入近4300萬股中燃股份,持股量增至約7.49億股或17.1%,進一步鞏固其大股東地位。
44 :
greatsoup38(830)@2012-06-02 13:43:5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206011415_C.pdf
國家審計署(以下簡稱「審計署」)於2011年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中國石化」,及其附屬公司統稱為「本公司」)的控股股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以
下簡稱「中國石化集團」)2010年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情況表明:中國石化
集團能夠較好地貫徹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主業實現較快發展,會計信息基本真實反
映了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但在會計核算和項目建設管理等方面仍存在不夠規
範和嚴格等問題。其中涉及中國石化2010年度財務收支的主要問題是:中國石化所
屬天津分公司(以下簡稱「天津分公司」)未及時確認代建100萬噸/年乙烯及配套項目
的淨收益,導致2010年少計稅前利潤人民幣14.40億元。
中國石化對上述問題說明如下:自2006年起天津分公司負責建設的100萬噸/年乙烯
及配套項目,於2010年按協議約定將該項目轉讓給中國石化新成立的一家合營公
司,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2010年底,由於該項目尚未完成竣工決算,按照審
慎原則,天津分公司沒有為該項目轉讓確認收益。2011年,隨著該項目竣工結算進
展,天津分公司按照竣工結算確認了項目建設成本,同時確認了轉讓收益。
對於審計署提出的上述問題及其它問題,中國石化高度重視,已督導有關所屬企業
就涉及的審計問題逐一落實,積極整改,進一步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強化管控措
施。
本次審計發現的問題,對本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沒有重大影響。
45 :
GS(14)@2012-07-05 22:00:51http://www.21cbh.com/HTML/2012-7-3/wMMzA3XzQ2NjYwMQ.html
股改7年,卻屢屢受挫,S上石化(600688.SH)和S儀化(600871.SH)的股改成為「老大難」問題,更令其大股東中國石化(600028.SH)面上無光。
「股改方案已經在籌備,並向主要流通股股東做了說明,中石化希望今年能完成股改。」7月3日,有接近中石化的知情者透露。
其實,過去阻礙這兩家上市公司股改的主要原因是證券市場對其私有化的預期,而隨著傅成玉主政中石化後,其專業化重組上市的思路已迫使這種預期降低,「一旦能夠獲得理想的對價方案,主要流通股股東已承諾不再阻礙股改的實施」,他透露,自2011年4月傅成玉上任以來,中石化總部一直在進行專業化重組上市的籌備工作,目前煉化工程公司和油田服務板塊都已進入了後期的攻堅階段,而潤滑油和非油業務也在籌劃之中。對這些資產,中石化既可能以IPO的模式完成上市,也可以用資產置換的模式,完成中石化旗下這些公司的股份制改造。
「S股」難題
「此次S上石化對價的比例應該還是10送3左右,S儀化也不會有太大變化——畢竟經過7年博弈,投資者對股改的預期已大大降低。」上述知情人士稱。
S上石化和S儀化都是中石化旗下重要的煉化企業,也曾被證券業界視為中國資本市場股改啟動後,最具爆發力的上市公司。
這是因為2004年-2005年,中石化股份為了整合旗下資產,曾發起了一波猛烈的上市公司私有化大潮。其間鎮海煉化、齊魯石化、揚子石化等相關個股均出現了50%以上的漲幅,並最終完成了退市的相關工作。
正因如此,投資者們認為,股改後S上石化和S儀化也會進行私有化,於是大量的私募基金紛紛買入這兩隻股票,並不斷提高自己對股改對價的期望值。
於是自2005年起,上述兩家公司的對價方案,就始終未能獲得流通股東2/3以上的同意,股改也就被一次次的延後了。2007年北京股民朱益文甚至計劃籌集7000萬股S上石化投票權,以抵制其10送3.2的對價方案。
「(提高對價)無疑會損害中國石化股東的利益——對價比例越高,作為大股東的中石化就將付出越多的成本。」有證券分析師分析。
他指出,中石化分別持有S上石化、S儀化55.56%和42%股權,對價比例哪怕提高0.1%,也意味著中石化持有這兩家公司的減值,而這種減值的最終成本是由中石化集團和全體流通股東共同承擔的。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場博弈的各方均陷入了多輸的尷尬境地。中國石化和所有投資兩家「S股」的流通股東——S上石化、S儀化逐漸在市場上被邊緣化,不但喪失了在證券市場中融資的資格,而且股票漲跌幅也被限定在5%以內;流通股股東更付出了巨大的機會成本,2005年後滬指已從最初的998點攀升至最高的6124點,目前仍維持在2200點上方;而作為中國銷售額最大的央企,中石化更是在股改問題上成為「拖後腿」的典型。
目前上投摩根是S上石化和S儀化最大的流通股股東,分別持有上述兩家公司0.97%和0.77%股權,而兩公司其他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也多為公募基金,因此中石化若與這些公募達成一致,今年完成兩S股股改應是意料中的事情。
傅氏重組新政
事實上,支持今年股改的力量不斷增強,除了對股改預期降低外,更重要的是因為流通股股東們對傅成玉正在進行的公司架構重組充滿了期待。
「目前中石化已明確要進行專業化重組的資產是煉化工程和油田服務,而在我們和集團高管接觸過程中瞭解到,在中國石化旗下的潤滑油資產及在中石化集團旗下的非油業務也將陸續進行專業化重組,這些資產都將最終上市。」上述石化業證券分析師說。
本報記者獲悉,自傅成玉主政中石化以來,中石化公司架構方向已發生了重大變化,由過去的全部裝入中國石化的「大一統」模式,變為實施專業化重組上市的思路。
這種新思路,傅在主政中海油時已取得經驗——目前,中海油旗下已擁有中海石油(00883.HK)、中海化學(3983.HK)、海油工程(600583.SH)、中海油服(601808.SH)等多家上市公司,「通過專業化重組,這些資產分別獲得了大小不等的市盈率,從而大大增加了中海油集團的資產總量。」上述證券分析師稱。
傅成玉履新中石化後,即明確表示將實現中石化的專業化重組,並將具體的方案制定交由對資本市場十分熟悉的中國石化前董秘陳革負責。
綜合各方信息,目前中石化煉化工程公司已宣告成立,下一步將進行股份制改造,並擇機在香港或內地上市。它將包括一大批國內的煉化工程企業,其中僅中石化洛陽工程公司2009年銷售額即達億元以上,中石化寧波工程公司、上海工程公司等的銷售額也與此相當。
此外,中石化油服也正在進行專業化重組,它將包括勝利油田、中原油田等眾多油田服務類資產,其中一些鑽井企業甚至常年在伊拉克等國際石油市場上賺取外匯。
「我覺得煉化工程和油服的資產量太大,不太可能與S上石化或S儀化進行資產置換,中石化高層可能另有想法。」上述證券分析師稱。
對上述消息,中國石化相關管理人員表示,「目前沒有更多信息可以提供」。
46 :
GS(14)@2012-07-14 17:29:2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713521_C.pdf
一、 預計本期業績情況: 預計本期業績情況:
1. 業績預告期間: 201 2年 1月 1日至 201 2年 6月 30日。
2. 業績預告情況:經 業績預告情況:經 業績預告情況:經 業績預告情況:經 業績預告情況:經 業績預告情況:經 業績預告情況:經 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門 初步 測算,預計本 公司及其附屬公(「本集團」) 司及其附屬公(「本集團」) 司及其附屬公(「本集團」) 截至 2012 年 6月 30 日止半 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具體數據在本公司 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具體數據在本公司 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具體數據在本公司 2012 年半度報告中予以披露。 年半度報告中予以披露。
3. 本次業績 預告 未經審閱或計。
..
三、 原因說明:
2012年上半年,受國際地緣政治、歐債危機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價格劇烈波動。國際原油價格一季度一路上揚至近年歷史高位,在4月份稍作盤整之後,又一路下跌至近期的歷史新低。拐點之後的公司在途及在庫原油成本推高了本公司上半年原油平均加工成本及中間化工原料等在產品和產成品的生產成本,與跟隨國際原油價格迅速下調的國內成品油價格和大幅跳水的石化產品市場價格形成了較大反差。公司的煉油業務,由於國內成品油價格一季度未能及時地調整到位,二季度卻隨著國際原油價格暴跌迅速地下調了兩次,而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政策性虧損;公司的化工產品業務,由於受國際原油價格暴跌,國內外需求增速明顯放緩,出口減少,下游企業生產活動低迷,中間商去庫存化等影響,中間石化產品、合成樹脂和合成纖維等石化產品的價格在二季度出現持續大幅下跌,短期內給公司的經營活動造成很大衝擊,也出現了虧損。預計公司2012年第二季度的虧損幅度比第一季度大幅增加。
47 :
GS(14)@2012-07-14 17:47:1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713242_C.pdf
一、預計業績情況
1、業績預告期間: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
2、業績預告情況:經本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本公司2012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出現虧損。
3、本次所預計的業績未經註冊會計師審閱或審計。
...
三、原因說明
2012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速減緩,尤其是第二季度國際原油價格和聚酯原料價格持續走低,聚酯市場需求萎縮低迷,導致境內聚酯產品價格大幅下跌;同時由於境內聚酯業自身供需矛盾仍然突出,聚酯行業競爭劇烈。儘管本公司進一步嚴格精細管理,全力搞好生產經營,努力降本減費,優化產品結構,但經本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本公司2012年上半年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出現虧損。具體資料敬請關注本公司2012年中期報告。
48 :
GS(14)@2012-07-31 12:24:02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 ... nk&client=firefox-a
煉
油行業已經沒「油水」可言了,即使國內最賺錢的煉廠——中石化鎮海煉化分公司,上半年的煉油業務也虧得一塌糊塗。
鎮海煉化分公司黨委書記陳堅日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公司的原油是提前兩個月購買的,成品油價格則是根據近一個月的國際油價制定;今年上半年國際油價先漲後降,並且原油成本約佔煉油成本的96%,這導致公司上半年煉油業務虧損4.23億元。
鎮海煉化一直都是全國最賺錢的煉廠,即使在去年全國煉油行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公司利潤仍然達到58.53億元,其中煉油板塊貢獻的利潤為2000萬元。但是,因為今年上半年行業景氣度更糟糕,鎮海煉化落入煉油業務虧損的隊伍。「依靠化工產品的利潤,我們上半年才成為全國唯一整體盈利的煉廠。」陳堅說。
煉廠無利可圖,中石化集團旗下各地子公司已在發力非油品業務,包括圍繞加油站做大便利店,借助營銷網絡平台探索發展電子商務等。有未經證實的消息稱,中石化將2015年非油品業務的營收目標定在500億,4年增長400%。
工作服的褪色
今年一季度,中石化和中石油的煉油板塊共虧損近200億元,其中,中石化煉油業務經營虧損91.72億元,中石油煉油業務經營虧損104.02億元。銀河證券分析師王強對本報記者表示,二季度的煉油虧損不會比一季度的情況好。
「其實去年煉油賺的2000萬元算不上什麼,把所有成本加起來,可以說煉油業務是盈虧平衡甚至虧損的。」陳堅介紹,眼下的形勢來看,煉油真是沒什麼賺頭。
「以前上街穿鎮海煉化的工作服總會引來羨慕的眼光,工人們都很自豪;現在這身工作服都不好意思穿到街上去了。」鎮海煉化某資深員工感嘆說,在人們眼中煉廠成了越來越沒「錢途」的行業了。
鎮海煉化員工的感受並非個例。中國石化聯合會日前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4月,石化行業利潤總額2425.54億元,同比下降13.6%;主營業務收入3.72萬億元,增長13.3%,增幅較1~3月回落1.4個百分點。
此外,今年1~4月,石化行業虧損企業4507家,同比增加23.5%,虧損面為16.9%,虧損企業虧損額518.07億元,同比上升107.8%;煉油業累計虧損91.60億元,比1~3月擴大9.41億元。
「今年原油和成品油價格雙雙下跌,而且由於二者結算方式不同,導致石化行業利潤大幅下降。」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陳晴對此分析稱,「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超產獎勵措施則加劇了成品油庫存積壓,加上近來成品油需求放緩,進一步造成了產能過剩、產品滯銷。」
發力非油品業務
煉廠不賺錢,成品油銷售公司紛紛發展非油品業務以維持生計。
不久前,中石化安徽石油公司在合肥召開非油品特色商品推介會,向客戶推薦長城葡萄酒、茅台系列酒、寧夏枸杞、福建及云南特色商品等,並於當場拿到128萬元訂單。
除了安徽石油,中石化集團旗下各地的子公司都在不遺餘力地開展各種非油品業務。據中石化財報,其全集團非油品業務2011年收入已達82.6億元,同比增長44.2%。
中石化大力發展非油品業務的歷史可追溯到2008年,4年間其非油品業務收入從2008年的11億元,增長到2011年的82.6億元。有統計顯示,截至2011年底,全國3萬多家中石化加油站中,已有逾1.9萬家開設了中石化的自主品牌易捷便利店。
除了自營的便利店,中石化還積極開拓與可口可樂、麥當勞、肯德基等國際品牌合作,在加油站提供更多的服務。「中石化發展非油品業務也是為了增加利潤,拓展銷售鏈,還可以利好其主營業務。」陳晴認為,中石化將來還會繼續發力非油品業務。
的確,中石化在其2011年年報中就宣佈,未來將積極推進商業模式創新,大力發展非油品業務,強化加油卡增值服務,借助營銷網絡平台探索發展電子商務。
在加強非油品業務銷售的同時,為了應對石化產品需求下降的狀況,中石化也對成品油銷售網絡進行了改革。中石化一向高傲的煉油廠開始主動與銷售公司溝通,同時中石化也在價格上給了銷售公司一些優惠條件。知情人士對本報記者透露,中石化在積極拓展零售業務,甚至考慮要將批發部門和零售部門合併在一起。
此外,對於成品油之外的重要石化產品,中石化也開始加強銷售網絡建設。日前,中石化成立了瀝青等石化產品的專業營銷公司——「中國石化煉油銷售有限公司」,該公司前身為上海瀝青銷售分公司,目前其業務由單一的瀝青銷售擴展到瀝青、石油焦、硫磺、石蠟等四大類產品,業務範圍覆蓋全國31個省市區。
49 :
GS(14)@2012-08-25 14:27:52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4875_C.pdf
盈利大降,轉盈為虧,蝕14億,重債
本集團的主要原料是原油。2012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整體呈現沖高回
落走勢。上半年,布倫特原油期貨收盤價最高為128.17美元╱桶,最低為
88.62美元╱桶,半年平均價約為113.61美元╱桶,同比上漲了約2.35%。
WTI原油期貨收盤價最高為109.06美元╱桶,最低為78.04美元╱桶,半
年平均價約為98.27美元╱桶,同比上漲約0.28%。2012年上半年,本集團
加工原油(自營部分)的平均單位成本為人民幣5,465.53元╱噸,比去年
同期上升人民幣527.62元╱噸,升幅為10.69%。由於原油平均價格有所
上升以及本集團使用原油的成本偏高,本集團報告期內的原油加工總成
本為人民幣288.921億元,同比上升5.48%。上半年本集團原油成本佔銷
售成本的比重為64.58%。
2012年上半年,本集團其他輔料的支出為人民幣65.638億元,比去年同
期下降33.57%,主要是輔料價格下降和使用量的下降所致。報告期內,
本集團折舊攤銷和維修費用開支分別為人民幣8.389億元和人民幣4.800億
元,折舊攤銷費用同比略有上升,維修費用同比有所下降。由於本集團
外購電的數量和價格比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報告期內燃料動
力開支為人民幣14.128億元,同比上升人民幣1.246億元。
...
下半年市場預測及工作安排
2012年下半年,國際形勢依然複雜嚴峻,歐債危機可能進一步升級以及全
球貨幣政策調整面臨困境等,都將對世界經濟增長前景構成威脅。美歐
等發達經濟體復蘇前景不明朗,新興經濟體大多推出了經濟刺激政策,
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的風險有所降低,世界經濟將繼續維持低速增長。
中國經濟在「穩增長」預調微調政策效應影響下,有望逐步企穩回升。下
半年工業企業去庫存化將逐步趨於結束,工業生產有望穩步回升;但國
內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周期性和結構性雙重矛盾的壓力並沒有根本緩解,
世界經濟復蘇依然乏力,預計下半年國內經濟回升的幅度有限。我國石
油和化工行業仍具備平穩增長的較大潛力,下半年有望低位回升,總體
平穩,但行業的結構性過剩矛盾依然突出,行業的國際競爭將更加激烈。
下半年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將取決於市場供需變化、世界經濟復蘇狀況、中
東地區局勢等多種因素。目前國際原油的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世界經濟
復蘇前景仍然不明朗,但各國政府為刺激經濟出台政策寬鬆的可能性加
大;中東局勢不穩,預計下半年國際原油價格將呈現繼續較高位震盪的
趨勢。儘管中國政府在採取措施積極探索和改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
但在國際原油價格較高時不排除政府仍有可能對國內成品油價格繼續進
行調控。
綜上所述,今年以來,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總體對公司生產經營不利,
面對當前異常嚴峻的生產經營形勢,2012年下半年,我們將採取積極措
施,變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確保生產安全穩定,推進建設發展,
努力提高經濟效益:
1. 高度重視安全環保工作,繼續保持裝置安穩運行。
2. 繼續提升生產經營優化水平,努力提高經濟效益。
3. 確保六期工程建設順利投產,進一步加快新產品開發。
4. 不斷完善企業經營管理,抓好降本增效工作。
5. 加強員工隊伍建設,營造穩定和諧的發展環境。
50 :
GS(14)@2012-08-26 18:15:1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6017_C.pdf
2.2.1.1 主要財務數據和指標
於2012年於2011年本報告期末比
6月30日12月31日上年度期末增減
人民幣百萬元人民幣百萬元(%)
總資產1,168,178 1,130,053 3.4
歸屬於本公司股東權益482,730 474,399 1.8
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
每股淨資產(人民幣元) 5.560 5.472 1.6
截至6月30日止6個月期間本報告期比
2012 2011 上年同期增減(%)
營業利潤33,508 56,237 (40.4)
利潤總額34,283 56,755 (39.6)
歸屬於本公司股東淨利潤23,697 40,239 (41.1)
歸屬於本公司股東的扣除
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23,259 39,824 (41.6)
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 4.89 9.10 (4.21)個百分點
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幣元) 0.273 0.464 (41.2)
稀釋每股收益(人民幣元) 0.263 0.452 (41.8)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
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幣元) 0.268 0.459 (41.6)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20,554 30,863 (33.4)
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
淨額(人民幣元) 0.237 0.356 (33.4)
51 :
GS(14)@2012-08-26 18:15:415.9 下半年的業務展望及經營計劃
展望下半年,預計中國政府將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並實施一系列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刺激消費等政策將陸續出台。
隨著相應宏觀經濟政策的逐步實施,下半年境內成品油和化工產品需求有望
穩步回升,這將為公司擴大經營規模創造有利條件。
2012年下半年,本公司將加強宏觀形勢研判,加大市場開拓力度,進一步加強
生產運行優化,深化挖潛增效,強化安全生產,進一步打牢持續發展的基礎。
勘探方面,本公司將突出抓好油氣增儲上產,全力推進油氣重點領域勘探,
跟蹤評價重點風險井實施,努力增加儲量;全力推進重點地區規模建產和天
然氣重點項目實施,加強老油田精細開發和管理,加快油氣上產步伐;推進
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加快涪陵頁岩氣產能建設步伐,儘早實現規模建產;
積極做好延川南煤層氣產能建設準備,繼續開展不同井型、井組開發試驗。
下半年計劃生產原油163.75百萬桶,其中國內154.61百萬桶,海外9.14百萬桶;
生產天然氣2,930.7億立方英尺。
在煉油方面,本公司將著力優化原油採購和配置,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科學
安排運行負荷,從化工輕油產銷平衡、區域成品油消費和企業效益三方面統
籌考慮,優化調整產品結構,努力生產高標號汽油;合理擺佈庫存,降低運
行成本;發揮潤滑油、瀝青、石油焦等產品集中銷售優勢,提高效益。下半
年計劃加工原油1.12億噸。
在營銷及分銷方面,本公司將充分發揮營銷網絡和品牌優勢,採取靈活的經
營策略,強化經營組織,努力擴大經營規模;加快網絡發展,優化銷售結構,
提升經營質量,強化競爭能力。同時,繼續做大非油品業務,積極加快拓展
車用天然氣市場,推進電子商務,培育新的效益增長點。下半年計劃境內成
品油總經銷量8,000萬噸。
在化工方面,本公司將根據國內外化工市場形勢,合理安排裝置負荷;強化
裝置運行管理,繼續提升各項技術指標;優化調整原料和產品結構,努力增
產適銷對路的高附加值產品;加強市場研判,強化產銷銜接,優化庫存運作,
堅持全產全銷;加大服務客戶力度,進一步完善客戶服務機制。下半年計劃
生產乙烯463萬噸。
本公司將圍繞建設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目標,大力實施資源戰略、市場
戰略、一體化戰略、國際化戰略、差異化戰略和綠色低碳戰略,密切關注國
內外經濟走勢,優化營銷策略,加強安全生產,努力降本減費,力爭完成各
項任務。
52 :
GS(14)@2012-08-26 18:19:02盈利跌40%,至240億,重債
53 :
GS(14)@2012-09-02 15:21:3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27422_C.pdf
1033
轉盈為虧,蝕2.2億,1.2億現金
二零一二年上半年,本公司毛利率與上年度相比下降了7.4個百分點,為2.4%,主要是由於聚酯市場需求持續低迷、聚酯產品價格大幅下跌以及產品盈利空間嚴重收窄所致。
...
5.7展望
二零一二年下半年,境內聚酯業面臨的經營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由於歐債危機仍未徹底解決,世界經濟增速放緩的局面仍將持續,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聚酯市場需求難以快速、有效恢復;同時下半年新增聚酯產能仍然較多,聚酯供需矛盾不斷擴大,聚酯業競爭形勢十分嚴峻。但我們也看到,隨著中國各項穩增長措施效應的逐步顯現,聚酯產品市場將會有一定程度的好轉,產品盈利空間有望較上半年有所改善。
下半年,面對更加困難的經營環境,本公司將繼續嚴格精細管理,降本減費,優化調整產品結構,力爭取得較好的經營效益。下半年,本公司將重點做好以下具體工作:
一、強化生產管理,精心組織裝置安全穩定運行
本公司將進一步強化現場管理,精心組織生產,加強關鍵裝置、重點部位的安全監控,確保裝置安全穩定運行;重點抓好1,4-丁二醇、短纖等新投產項目的生產準備工作,確保項目順利投產;繼續穩定和改進產品質量,提升產品性能,滿足用戶需求。下半年,計畫生產聚酯產品114.5萬噸,預計全年產量222.8萬噸,同比增長2.2%。計畫生產PTA 52.2萬噸,預計全年產量106.3萬噸,同比增長2.0%。
二、密切關注市場變化,做好產供銷銜接平衡和優化
本公司將密切關注市場變化,進一步強化產供銷銜接,努力抓好產品銷售,確保1,4-丁二醇、短纖等新投產項目的產銷平衡;同時控制好原料採購節奏和庫存數量,防範市場風險,爭取實現效益最大化。下半年,計畫銷售聚酯產品92.0萬噸,產銷率達到100.0%,預計全年銷售量175.8萬噸,同比減少1.0%。
三、優化產品結構,提高差別化產品的效益貢獻
本公司將根據市場需求,進一步優化產品結構,做大、做優盈利能力強的差別化、專用料產品;同時繼續做好新產品市場開拓以及重點產品的市場穩定維護工作,努力增加差別化產品的效益貢獻。下半年,計畫生產聚酯專用料48.0萬噸,專用料比率達到87.9%;計畫生產差別化纖維31.6萬噸,差別化率達到89.3%。
四、大力降本減費,積極推行節能降耗
本公司將進一步嚴格全面預算管理,繼續落實年初制定的各項降本減費措施,嚴格管理預算外費用,努力完成費用控制目標;加快貨款回籠,嚴格控制投資支出和支付管理,緩解資金使用壓力。千方百計搞好節能降耗,繼續通過技術改造和嚴格精細管理,壓降能耗、物耗,努力實現全年節能和降耗目標。
五、加快有效發展,增強持續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
本公司將加快有效發展,不斷增強持續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組織10萬噸/年1,4-丁二醇項目和10萬噸/年差別化短纖項目(三單元)的生產工作,儘快實現穩定滿負荷運行,並做好產品的市場開拓和銷售工作;精心組織實施10萬噸/年差別化短纖項目(九單元)和40萬噸/年聚酯項目的建設,確保二零一三年三月份建成投產;積極推進200萬噸/年PTA合資項目的建設,爭取二零一四年下半年建成投產。
二零一二年下半年,本公司資本開支計畫為人民幣908,000千元,其中10萬噸/年1,4 -丁二醇項目、200萬噸/年PTA合資項目、40萬噸/年聚酯項目、10萬噸/年差別化滌綸短纖維項目(三單元)及10萬噸/年差別化滌綸短纖維項目(九單元)分別支出人民幣130,660千元、人民幣212,864千元、人民幣130,580千元、人民幣76,750千元和人民幣119,410千元。下半年本公司將繼續按照謹慎原則,安排資本開支的實施進度,力求投資回報最大化。計畫中的資本開支將以自有資金及通過銀行融資解決。
54 :
ezone2k(22605)@2012-10-05 16:19:12又來抄中石化系垃圾...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 00338.HK (國企指數)
現價 2.190 升跌 +0.210(+10.606%)
儀征化纖股份 01033.HK (國企指數)
現價 1.600 升跌 +0.090(+5.960%)
55 :
mannishmark(26310)@2012-10-05 16:32:5854樓提及
又來抄中石化系垃圾...
上海石油化工股份 00338.HK (國企指數)
現價 2.190 升跌 +0.210(+10.606%)
儀征化纖股份 01033.HK (國企指數)
現價 1.600 升跌 +0.090(+5.960%)
尋日我有排1033的,後尾見買唔到轉左買196
係唔係垃圾真係見仁見智,呢D公司一年總有一兩轉的
56 :
greatsoup38(830)@2012-10-06 11:11:36但我就唔玩呢D遊戲
57 :
greatsoup38(830)@2012-10-20 16:36:482012-10-18 HJ
...
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雖然已概述合作範圍,仍待進一步協議,但相信中石化有誠意,目的是為發展,既然是合作,條件也應合理。對中燃而言,這也是難得的發展機會。
中石化在中國有約3 萬個加油站,單是此合作已極之吸引,但投資亦不菲。雖然合資公司的股權未定,即使中燃佔較小比例,涉及的投資亦使中燃負擔沉重,發行新股予中石化及其他策略股東認購,是遷就財務的需要。但發行新股會影響各股東所佔比例,尤其已成為大股東的北控集團,各方需要協調,相信簽訂框架協議前,各方已有默契。
中燃目前總借貸約154 億元,淨借貸達98 億元,淨借貸權益比率100%,去年度純利9.54億元,現仍有多個項目在發展中。如果與中石化合作,將需要相當資本支出,如果中石化有意發展,不會遷就中燃的財務狀況而放緩進度,中燃必須解決財務問題,現時借貸比率已是100%,可以提升多少?
最簡單而快捷的集資方式是發行新股。中燃既表示同意認購新股,相信中石化亦有此意,認購多少新股,有待磋商。
中石化與新奧合作的收購,原意是佔權益45% , 如收購中燃51%,中石化實佔中燃23%,現時難料中石化認購多少中燃股權,或遠低於23%,但認購新股與收購的意義相同,可收同樣效果。中石化根本無意控制中燃,只是尋求合作發展,以彌補中下游業務的不足。
收購戰導致阿曼石油退出,並促成北控成為大股東,當時以為北控集團將成為中燃的爭奪者,現時看來並無此意。北控集團相關成員已大量投資於天然氣的中下游業務,無必要爭奪中燃,當時承受阿曼石油所沽股權,或許有若干政治使命,以免外資處於股權紛爭的困擾,迄今任務已完成,與中石化同屬大國企,將不會導致另一次股權紛爭。
預期中燃將發行新股,既可滿足中石化要求,亦可趁機集資,中石化目標已達成,放棄新奧而與中燃合作,順理成章,有利中燃,只是具體情況未明,利好因素未反映到中燃的股價上。
中燃昨天收報4.16 元,往績P╱E19 倍,已低於同業。以原來的收購價及北控集團的購入價比較,加上與中石化的合作,可看好中燃股價走勢。
戴兆
58 :
teddycmh(30805)@2012-10-24 12:58:17唔識玩, 近排386兩個月升左18%...
完全唔知有咩消息
59 :
greatsoup38(830)@2012-10-24 22:05:5058樓提及
唔識玩, 近排386兩個月升左18%...
完全唔知有咩消息
油價跌嘛

60 :
greatsoup38(830)@2012-10-31 21:42:1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030218_C.pdf
1033
本報告期
人民幣千元 年初至本報告期 期末
人民幣千元 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
增/(減)(%)
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 73,559 290,129 (127.1)
基本每股虧損 人民幣0.018 元 人民幣0.072 元 (127.1)
稀釋每股虧損 人民幣0.018 元 人民幣0.072 元 (127.1)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基本每股虧損 人民幣0.018 元 人民幣0.072 元 (133.9)
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 (0.83%) (3.29%) 減少3.96 個百分點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 (0.82%) (3.27%) 減少3.90 個百分點
繼續蝕
61 :
greatsoup38(830)@2012-10-31 21:47:4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029487_C.pdf
338
年初至本報告期期末
(2012年1-9月) 本報告期比上年同期增減(%)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千元) -414,888 -1,609,377 -253.64
基本每股虧損(元/股) -0.058 -0.224 -253.64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基本每股虧損
(元/股) -0.057 -0.238 -254.15
稀釋每股虧損(元/股) -0.058 -0.224 -253.64
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 -2.532 -9.386 下降3.972個
百分點
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加權平均淨資產收
益率(%) -2.522 -9.981 下降3.952個
百分點
62 :
MrYeung(15476)@2012-12-22 16:48:34中石化重组三部曲:工程公司赴港上市渐近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 ... /005913830642.shtml
本报记者 尹一杰 北京报道
一系列资产腾挪后,中石化重组的战略规划即将进入第二步。
11月28日,《华尔街日报》报道,据四位知情人士透露,
中石化计划于2013年第二季度让旗下挂牌不久的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炼化工程公司”)赴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筹资规模可能达到15亿美元左右。
中石化炼化工程公司于今年9月成立,注册资本为31亿人民币,中国石化(8.75,-0.12,-1.35%,实时行情)和中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分别持股98%和2%。《华尔街日报》援引一位知情者的话称,该公司目前正努力获得更多海外工程和建设项目,并希望通过赴港上市提升其在国际市场的形象。
针对上述消息,本报记者致电中石化内部人士进行求证,对方对赴港上市的具体时间及相关细节不愿透露。
但接近中石化的人士则表示,中石化将旗下资产赴港分拆上市已并非秘密,“但消息可能是券商和投行透露出去的。”
而来自《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称,中石化炼化工程公司已聘请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摩根大通公司和瑞士银行经办此次IPO。
事实上,中石化逐步实现专业化重组已然步步为营。今年8月,中石化董事长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坦承,集团内部的分拆重组工作已基本完成,但彼时,政府及监管部门的审批尚在进行之中。
而上述接近中石化的人士也向本报记者透露,在中石化的整合战略中,炼化工程业务板块的划分相对明确,整合之路也较之容易,因此,先于油田服务板块完成整合并赴港单独上市也属水到渠成之举。
“专业化重组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提高经营效率,未来中石化的资产格局将是母公司中石化,中石化工程公司,油服公司三马车并驾齐驱。”接近中石化的人士说。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和傅成玉此前掌政的中海油(16.78,-0.06,-0.36%,实时行情)集团的资产布局极为相似,目前中海油集团就拥有中海油、中海油服、海油工程等多家上市公司。
但相比炼化工程板块,中石化在油服资产整合完成则相对庞杂。据记者了解,中石化目前下属有约十家油田服务公司,分别属于各油田公司及石油管理局,而每个油田都有各自的工程技术队伍,也一直游离在中石化股份公司之外,由集团旗下的石油管理部负责。
在中石化抛出资产重组战略方案后,中石化集团石油管理部也随即对下属部门的资产、人员、业务进行整合,“但油服板块的重组要相对复杂,原因在于涉及的业务面更广以及专业化的管理。”
63 :
greatsoup38(830)@2013-01-11 00:43:2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110232_C.pdf
一、本期業績預告情況
1、業績預告期間: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2、業績預告情況:經本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本公司2012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人民幣3.6億元左右。
3、本次所預計的業績未經註冊會計師審閱或審計。
二、上年同期業績情況
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
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人民幣83,904萬元
每股收益
人民幣0.210元
三、本期業績預虧的主要原因
2012年,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大幅下滑,聚酯市場內外需持續低迷,導致境內聚酯產品盈利空間嚴重萎縮;同時由於境內聚酯產能快速釋放,聚酯產能供大於求的狀況進一步加劇,聚酯業競爭形勢更加激烈。儘管本公司進一步嚴格精細管理,全力搞好生產經營,努力降本減費,優化產品結構,但經本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本公司2012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人民幣3.6億元左右。
64 :
greatsoup38(830)@2013-01-25 01:11:3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124406_C.pdf
338
一、 預計本期業績情況:
1. 業績預告期間: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
2. 業績預告情況:經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本集團」)截至2012年12月31日止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預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人民幣16億元左右。
3. 本次所預計的業績未經註冊會計師審計。
二、 上年同期業績情況:
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
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人民幣千元)
944,414
每股收益(人民幣元/股)
0.131
三、 原因說明:
2012年,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受其影響,石化行業需求低迷,價格也由於國際原油價格大幅震盪而調整。本集團除煉油業務受政策性因素影響虧損外,化工業務效益也大幅下滑,截至2012年9月30日止9個月本集團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虧損達人民幣16.09億元。面對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本集團通過及時調整生產計劃,優化生產經營,努力改善經營狀況;同時,認真抓好六期工程建設和投料試車,為2013年生產經營打好基礎。第四季度,本集團原油加工成本較前三季度有所下降,化工業務虧損面收窄。但由於本集團前三季度經營業績已經出現了大額虧損,經本公司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本集團2012年年度經營業績將出現虧損,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預計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虧損為人民幣16億元左右。
以上預告數據僅為初步核算數據,具體準確的財務數據以本公司正式披露的經審計後的2012年年報為準,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65 :
GS(14)@2013-02-04 23:52:1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302041479_C.pdf
估唔到會配股
假設配售股份全數配售,配售所得款項總額預計約為24,042,227,300港元,於扣
除佣金和估計費用後,配售所得款項淨額預計約為23,970,100,618港元。配售所
得款項淨額擬用作本公司一般運營資金。將根據配售協議配售2,845,234,000股
的H股相當於現有已發行H股數目(即本公告日期16,780,488,000股H股)的
17.0%,約佔配售股份配發及發行後經擴大已發行股份總數的約3.2%及經擴大H
股數目的約14.5%。根據配售, 所配售之配售股份的總面值為人民幣
2,845,234,000元。
配售價:
(a) 較聯交所所報2013年2月4日前(即本公告刊發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含該日)最
後連續三十個交易日之平均收市價每股H股約9.13港元折讓約7.4%;
(b) 較聯交所所報2013年2月4日前(含該日)最後五個交易日之平均收市價每股H
股約9.39港元折讓約10.0%;
(c) 較2013年2月4日於聯交所所報之收市價每股H股9.34港元折讓約9.5%。
由於配售的完成須待若干先決條件達成及配售代理不行使終止權後方可作實,
配售可能進行亦可能不會進行。股東和潛在投資者於買賣股份時務須審慎行事。
...
配售價
每股配售股份的配售價8.45港元:
(a) 較聯交所所報2013年2月4日前(即本公告刊發前最後一個交易日,含該日)最
後連續三十個交易日之平均收市價每股H股約9.13港元折讓約7.4%;
(b) 較聯交所所報2013年2月4日前(含該日)最後五個交易日之平均收市價每股H股
約9.39港元折讓約10.0%;
(c) 較2013年2月4日於聯交所所報之收市價每股H股9.34港元折讓約9.5%。
經扣除佣金和估計費用後的配售所得款項淨額預計約為23,970,100,618港元,配售
價淨值為每股配售股份約8.42港元。
...
配售的理由及配售所得款項的用途
假設所有配售股份全數配售,配售所得款項總額預計約為24,042,227,300港元,而
經扣除佣金和估計費用後的配售所得款項淨額預計約為23,970,100,618港元。配售
所得款項淨額擬作本公司一般運營資金。
配售為本公司提供優化資本結構和財務結構的良機,亦通過吸引若干高品質機構
投資者參與配售,進一步豐富本公司股東基礎。董事認為,配售協議的條款(包
括但不限於配售價)屬公平合理並符合本公司及其股東的整體利益。
66 :
ng caddy(36072)@2013-02-05 00:04:10據外電引述消息指,中石化(00386.HK)將以銀行借款及發債,集資約80億美元收購母公司的海外上游資產。有指中石化有意收購母企於英國、俄羅斯、哥倫比亞及哈薩克斯坦等地上游業務,料交易可在4月進行。(ji/c)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又配股,又借錢/發債,386近期好手緊?
67 :
GS(14)@2013-02-05 00:06:10http://online.wsj.com/article/SB ... 75131208590750.html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600028.SH -0.42% may fund its $8 billion acquisition of assets from its parent by taking on additional debt, people with direct knowledge of the plan said, adding to an already-heavy debt burden and limiting its ability to acquire overseas properties.
Sinopec Corp., as the unit is widely known, is negotiating the purchase of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assets from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to increase its global footprint. Sinopec, Asia's largest oil refiner, will likely use bank loans and bonds to pay for the projects—in Russia, Colombia, the U.K. and Kazakhstan—the people said. The deal is expected to be completed in April.
The purchase would increase Beijing-based Sinopec's proven and probable oil and gas reserves by 12%, or around 960 million barrels of oil equivalent, Macquarie Group said. The deal would increase Sinopec's ratio of debt to shareholder equity. That debt ratio was around 50% in 2011, sharply higher than that of its Chinese peers.
State-owned China Petrochemical, which holds 76.28% of Sinopec Corp., owns a mix of 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erves, unconventional oil-sands properties and shale-gas projects and deep-water resources valued at $32 billion, according to Wood Mackenzie. Its largest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assets are in Brazil, Canada, Angola, Australia and Argentina. Last month the company completed a $1.5 billion acquisition of a 49% stake in U.K. North Sea properties and in April it made its first foray into U.S. shale oil and gas, with a $2.44 billion deal.
It wasn't clear whether China Petrochemical planned to continue large-scale purchases and inject them into Sinopec. The unit, shares of which trade in Hong Kong, so far has acquired only one of its parent's properties, buying a deep-water oil field in Angola for $2.46 billion deal three years ago.
Analysts said further asset purchases would impose a heavy debt burden on Sinopec and questioned whether they would be made at fair market values.
Bernstein senior analyst Neil Beveridge said he expected that China Petrochemical would continue to be the major vehicle for overseas acquisitions, given Sinopec's debt level. "If the listed Sinopec is going to do all the international acquisitions, it means a slower pace of acquisition, because the funding capacity of the listed company is less than the parent," he said.
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 was skeptical that Sinopec's purchases will be successful, citing a disappointing track record. Oil production from the Angola properties has declined 16%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Our initial assessment is that the profitability of those assets would be much lower than Sinopec's existing assets in China, given higher tax regimes and more difficult geological structures," the investment bank said.
Chinese oil and gas companies long have issued bonds to fund capital spending. But Sinopec is overextended compared with rivals Cnooc Ltd. 0883.HK -0.12% and PetroChina Co. 601857.SH +0.75% as its high exposure in refining and sales have left it vulnerable to government caps on fuel prices. Cnooc and PetroChina's debt ratios were around 10% and 30%, respectively, in 2011, much lower than Sinopec's 50%.
Cnooc said Wednesday that it would increase its capital spending around 50% this year, to between $12 billion and $14 billion, a large portion of which would go toward expanding overseas.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acquisitions will help Sinopec transform into an integrated global energy company, with substantial oil and gas reserves and a rapidly growing refining operation, potentially increasing its appeal to investors. The company is widening its international refining footprint; current projects include a joint-venture refinery in Saudi Arabia and another planned in South Africa.
But its plan to expand its domestic gas-distribution business was set back in October, when a plan to invest in China Gas Holdings Ltd. 0384.HK -2.73% failed.
Sinopec's shares rose 7% last year, compared with a 23% increase in the benchmark Hang Seng Index. The stock was little changed Thursday.
68 :
Louis(1212)@2013-02-05 10:14:03中石化配售新H股8.45元, 剛買了兩萬股8.7元用作對沖我的孩子消耗汽車石油, 點算???
希望它能夠保持4.2%的股息收益率(兩萬股8.7元)。
中石化(00386.HK)折讓近10%配H股籌240億
2013年2月5日 00:37:00 a.m. HKT, AAFN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00386.HK)宣布,配售28.45億股新H股,相當於擴大後總股本及H股3.2%及14.5%;配售價8.45元,較上交易日收報折讓9.5%。集資淨額239.7億元,擬用作一般營運資金。
日前消息指,中石化將以銀行借款及發債集資約80億美元,收購母公司於英國、俄羅斯、哥倫比亞及哈薩克斯坦等地上游業務,料交易可在4月進行。
本次配售已取得國資委及中證監的批准。根據中證監批覆,公司可發行不超過33.56億股新H股。(de/d)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中石化折讓9.5% 配股籌240億
每股配售價8.45元
2013年2月5日
【明報專訊】內地企業「抽水」停不了,最新是大型國企中石化(0386)在上市後,首次配售H股。集團昨晚在聯交所宣布,經美資投行高盛將向不少於6名的投資者,配售28.45億H股。每股配售價為8.45元,較昨日收市價9.34元,折讓9.5%,預計集資240.4億元。
自2000年上市後首次配股
今次配售的股份發行後,佔經擴大H股數目的約14.5%,交易則透過高盛完成。承接股份的投資者將設有180日的禁售期,而這批股份預計在下周四(2月14日)在主板掛牌買賣。集團解釋,配股目的是為了優化資本及財務結構,同時吸引高質素的機構投資者參與配售,以豐富股東基礎。
其實,中石化自2000年上市後,一直未有進行任何配股活動。根據彭博的資料顯示,過去多年共有3次的大型配股活動,但均是股東減持。例如對上一次為2005年3月時,美國石油企埃克森美孚,以3.38元減持手上31.7億股的中石化股份,套現約107億元。中石化ARD昨晚在紐約報8.89元,較港收市跌4.7%。
Apple Daily:
中石化公佈此消息後半小時,其在美國上市的預託證券應聲急挫,至折合港幣8.84元,較港收市跌逾5%。
中石化稱,預期扣除佣金和費用後,配售所得淨額239.7億元,資金擬用作一般營運資金。公司無披露今次籌集資金的具體原因,只稱配股是可優化資本結構和財務結構,並進一步豐富股東基礎,公司指配股對象不超過10名。中石化有180日禁售期。
中石化今次一共發行28.45億股H股,佔已發行H股數目17%,及經擴大後的H股14.5%;如計及A股,則是次發行佔總擴大後股份數目約3.2%。高盛為交易的主要安排行。
1月初道瓊斯曾引述兩名知情人士指,中石化計劃從母公司中石化集團手上,以80億美元(約624億港元)作價收購上游油氣資產,以提高在全球油氣生產,及勘探市場的參與度。
報道指,收購計劃由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牽頭,收購對象包括母企在英國、俄羅斯、哥倫比亞及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上游資產,相關收購擬於4月進行。而中石化集團亦曾經表示,最終會把手頭上所有上游油氣資產,出售予子公司,只未有給出明確時間。
事實上,中石化早於兩年前亦曾計劃集資,但並非以股本融資手段。於2011年8月公佈中期業績時,中石化曾表示將發行200億元境內公司債券及300億元A股可轉債,集資所得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發展新項目。
69 :
greatsoup38(830)@2013-02-05 22:27:09Louis 先生其實你有多少個孩子?
70 :
Louis(1212)@2013-02-05 23:03:1169樓提及
Louis 先生其實你有多少個孩子?
one boy and one girl
71 :
greatsoup38(830)@2013-02-05 23:03:3570樓提及
69樓提及
Louis 先生其實你有多少個孩子?
one boy and one girl
那很好呢
72 :
Louis(1212)@2013-02-06 18:22:49中石化賤價批股 玩殘散戶
港股收市後,外圍跌勢轉急。歐洲股市跌幅介乎1.6%(倫敦金融時報指數)至4.5%(米蘭FTSE MIB指數)不等。然而,過去兩年表現強勢的美股,跌幅頗為溫和,道指周一晚只是跌了不足1%。
昨日另一個令市場嘩然的舉動,是中石化漏夜宣佈通過高盛向不超過10名幸運兒,以較前收市價折讓高達9.5%,即每股8.45元,配售28.45億股H股新股,集資240億元。配股數量只佔中石化擴大後發行股本3.2%,我們實在想不通,為甚麼配股定價,要定得那麼低?
昨日中石化全日平均售價大約為8.71元,換言之,承接了那240億元貨源的投資者,以昨日的平均價賣出未扣手續費前,賺面獲利8.4億元;反之持有集團股份的現有股東,即時的賬面損失卻高達528億元。對於持有中石化又未能獲邀參與今次配股的股東,難免氣憤難平,以及有被人洗劫的感覺!
話雖如此,本欄仍不禁要問,昨日市場對中石化的負面情緒反應,會否過份了一些?試想想,公司不過集資240億元,而中石化昨日單日市值,已經唔見接近528億元。看來看去,實在唔着數。因此,昨日媽聲四起的中石化股東,應該化悲憤為力量,趁其他不理性的投資者沽貨之際,趁低加碼,自己有機會賺錢之餘,順便為跌市提供額外的承接,減輕一點沽貨者的痛苦,一舉兩得,功德無量。
逆市奇葩仍在 料虛驚一場
就近日所見,內房經過連番急升後有借勢獲利回吐的迹象,然而燃氣電力收租醫療等逆周期行業,以至個別有盈利復蘇潛力的製造業及個別汽車代理商,卻見有資金持續流入。踏入1月,由於二三線股有亂炒一通的現象,投資者應避開升勢過急的股份,入市應選擇1月沒有怎麼升過的股份,以及上述盈利穩步向上的逆周期股份,大市究竟是否真的調整,未必與閣下的荷包有任何關係。
昨天是港股後市表現強弱的試金石,以昨日港股雖然大跌,仍有多隻股份逆市向上來看,今次跌市,很可能只是虛驚一場。事實上,根據原來狼來了的故事情節發展,我們要等到第三次「狼來了」,大野狼才會在牧童毫無防避的情況下出現。
筆者客戶持有中石化相關衍生工具
林少陽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本欄逢周三刊出
73 :
VA(33206)@2013-02-06 18:43:05中石化相關衍生工具
唔知佢點玩呢?
74 :
greatsoup38(830)@2013-02-06 22:11:3973樓提及
中石化相關衍生工具
唔知佢點玩呢?
可能買左d option ,唔會買輪吧
75 :
Louis(1212)@2013-02-06 23:30:25DPZ
中石化突然配股,收240億,是所謂「定向」配股折讓近10%,很不合理,明顯地讓所選大戶 (10個) 獲利,股市中卻沒有條例來規管配股,供股千奇百怪,監管永遠不足夠,但像中石油這樣的超級大公司,不應該有這樣的舉動。
76 :
ng caddy(36072)@2013-02-06 23:57:41明益配股人,大戶究竟是什麼人?
77 :
greatsoup38(830)@2013-02-07 00:00:5976樓提及
明益配股人,大戶究竟是什麼人?
真是唔知
78 :
VA(33206)@2013-02-10 22:03:31黄国英:
另一只拖累大市下跌的股份,是昨天公布向少於十名机构投资者配股集资的中石化(386),股价下跌近7%。自己不建议投资者沾手这只股份,因为经此一役,公司的形象再度受损,估值会因而受到负面影响。此外,股份受到政策的影响较大,而且是不利方向的机会较高。.
2月6日 16:52 來自腾讯微博阅读(3.6万)全部轉播和評論(5)
轉播|評論|
更多
79 :
greatsoup38(830)@2013-02-19 23:58:3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219/news/ec_ecc1.htm
中石化﹕購母公司資產 未有時間表
2013年2月19日
【明報專訊】兩星期前公布大手配售H股,集資逾239億元的中國石化(0386),因應配股與向母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收購部分上游業務有關的傳聞,發出澄清通告,公司承認向母公司收購上游油氣資產為其現有商業計劃的一部分,並有作出初步評估。
在中石化上市公司進行大型配售前,包括《華爾街日報》等外國傳媒早已經報道,中石化擬向母公司收購上游油氣資產,並且作價約80億美元,有關交易更有望於4月份進行。當時的報道已經指出,中石化擬涉足的資產,涉及的地域包括哈薩克、英國、俄羅斯及哥倫比亞。
根據中石化昨晚的公布,其向母公司收購上游油氣資產為其商業計劃的一部分,公司一直從商業、法律和財務角度,對母公司的各項資產作出初步評估,但是尚未有確定時間表。公司稱,未有向母公司以外,洽商任何可能的重大收購項目。較早前配售H股集資所得,可能的用途包括補充流動資金、償還現有債務及項目投資。
俄羅斯油企或增對華供應
此外,《路透社》引述俄羅斯最大原油生產商Rosneft於周日稱,其總裁謝琴開始和內地洽商,可能增加對內地的石油供應,當中包括會見中石化高層。
80 :
Louis(1212)@2013-02-25 01:05:59內地明天起調升成品油價格 (22:55 24-2-2013)
國家發改委通知,自午夜12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調300元和290元。
折合零售價90號汽油和0號柴油每升分別上漲0.22元和0.25元。
成品油生產經營企業供軍隊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家儲備用汽、柴油供應價格每噸分別提高300元和290元,調整後的汽、柴油供應價格分別為每噸8830元和8010元。其他成品油價格相應調整。非標準品價格由成品油生產經營企業按照國家規定的品質比率確定。
供交通、民航等專項用戶汽、柴油最高供應價格等額提高。調整後的汽、柴油標準品最高供應價格每噸分別為9230元和8410元。
對符合資質的民營批發企業最高供應價格,按最高零售價格扣減400元確定。當市場零售價格降低時,對民營批發企業的供應價格也要相應降低,保持價差不小於400元。
(綜合)
成品油價格應該一條路上漲直到與國際價格融合, 避免鼓勵浪費能源, 避免鼓勵增加製造污染(危害健康), 這是長期的國家政策。
386應該得到的好處。
81 :
ezone2k(22605)@2013-02-25 22:29:59中石化購美能源公司油氣資產50%權益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稱,中石化將出資10.2億美元,收購美國能源公司Chesapeake Energy Corp旗下Mississipp Lime 50%的油氣資產權益。
Chesapeake是美國第二大天然氣資源開發商,在西西比灰岩油藏地區擁有約210萬淨英畝的租賃權益。
Sinopec to buy stake in Chesapeake assets for $1.02 billion
82 :
ezone2k(22605)@2013-02-25 22:30:11http://www.reuters.com/article/2 ... USBRE91O0GM20130225
(Reuters) - China Petroleum & Chemical Corp (Sinopec) (600028.SS) will buy half of Chesapeake Energy Corp's (CHK.N) Mississippi Lime oil and gas properties in Oklahoma for $1.02 billion to increase its presence in the booming North American shale gas industry.
Output from shale field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has jumped over the last three years due to the advent of drilling methods such as hydraulic fracturing.
Companies in China, which has the largest shale reserves in the world, are keen to get the know-how of drilling in such unconventional fields.
China's state-owned CNOOC Ltd (0883.HK) has struck a deal to buy Canadian oil and gas company Nexen Inc (NXY.TO) for $15.1 billion, while 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 Co (PXD.N) said last month it would sell a stake in its assets in the Wolfcamp shale field of Texas to Sinochem Group SINOC.UL for $1.7 billion.
Sinopec, Asia's largest oil refiner, will buy 50 percent of Chesapeake's 850,000 acres of net oil and natural gas leasehold properties in the Mississippi Lime shale field in northern Oklahoma, the companies said.
The Mississippi Lime assets will be bought by Sinopec International.
"The deal is about $200 million below our modeled assumption for similar acreage but (with) more production," analysts at investment bank Tudor, Pickering, Holt & Co said.
Chesapeake shares were down marginally at $20.40 in premarket trading on Monday. The stock has risen about 23 percent this year.
However, SunTrust Robinson Humphrey analyst Neal Dingmann. said the deal was very positive for Chesapeake.
"The price based on all metrics appears better than what myself or the Street expected, especially the $2,400 per acre metric," he said.
Chesapeake has about 2.1 million net acres of leasehold in the Mississippi Lime region, which straddles northern Oklahoma and southern Kansas.
Chesapeake's production from the Mississippi Lime region jumped 208 percent to an average of 32,500 barrels of oil equivalent per day in the fourth quarter, the company reported this month.
About 45 percent of the total output was oil, 46 percent was natural gas and the rest was natural gas liquids.
Sinopec's deal with Chesapeake, the second-largest gas producer in the United States, will help the Oklahoma City-based company cut down its debt, which stood at $12 billion as of December 31.
Chesapeake, which closed $12 billion of asset sales last year, is targeting asset sales of $4 billion to $7 billion in 2013, the company said in a presentation earlier this month.
Chesapeake said in December it would sell most of its natural gas processing and gathering assets for $2.16 billion to Access Midstream Partners LP (ACMP.N).
The company's board and big shareholders are trying to rein in spending, pay down debt and increase production of more profitable oil.
Chief Executive Aubrey McClendon, who co-founded the company in 1989, is stepping down on April 1 following a tumultuous year during which the company faced a liquidity crunch and a governance crisis.
Sinopec struck a deal with Devon Energy Corp (DVN.N) in January 2012 to buy a third of the U.S. oil and natural gas producer's interest in five developing fields for about $2.2 billion.
83 :
GS(14)@2013-02-25 23:03:38http://www.chk.com/News/Articles/Pages/1788571.aspx
OKLAHOMA CITY--(BUSINESS WIRE)--Feb. 25, 2013-- Chesapeake Energy Corporation (NYSE:CHK) and Sinopec 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Corporation (Sinopec) today announced the execution of an agreement which provides for Sinopec to purchase a 50% undivided interest in 850,000 of Chesapeake’s net oil and natural gas leasehold acres in the Mississippi Lime play in northern Oklahoma (425,000 acres net to Sinopec). The total consideration for the transaction will be $1.02 billion in cash, of which approximately 93% will be received upon closing. Payment of the remaining proceeds will be subject to certain customary title contingencies. Production from these assets (including Mississippi Lime and other formations), net to Chesapeake’s interest and prior to Sinopec’s purchase, averaged approximately 34 thousand barrels of oil equivalent per day in the 2012 fourth quarter and, as of December 31, 2012, there was approximately 140 million barrels of oil equivalent of net proved reserves associated with the assets. All futur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sts in the joint venture will be shared proportionately between the parties with no drilling carries involved. As the operator of the project, Chesapeake will conduct all leasing, drilling, completion, operations and marketing activities for the joint venture. The transaction is anticipated to be completed in the 2013 second quarter.
Steven C. Dixon, Chesapeake’s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said, “We are excited to announce the execution of our Mississippi Lime joint venture with Sinopec, which moves us further along in achieving our asset sales goals and secures an excellent partner to share the capital costs required to actively develop this very large, liquids-rich resource play.”
84 :
ng caddy(36072)@2013-02-27 18:49:49什麼是石化转债
85 :
ezone2k(22605)@2013-02-27 21:42:32儀征化纖急升21% 公司不悉原因
中國石化儀征化纖股份(01033)公布,該公司已知悉最近其股份交易價格及成交量上升。
該公司經作出在相關情況下有關該公司的合理查詢後,確認並沒有知悉導致價格及成交量波動的任何原因,或任何必須公佈以避免該公司證券出現虛假市場的資料,又或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須予披露的任何內幕消息。
該股今日收報2.27元,升0.39元或20.75%,成交7230萬股,涉及成交金額1.52億元。
86 :
greatsoup38(830)@2013-02-27 22:54:3084樓提及
什麼是石化转债
就是CB
87 :
greatsoup38(830)@2013-03-12 01:11:51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311/18191678

【今日我最低】
內地部份企業「巨無霸」被指壟斷市場,年淨利潤過千億元(人民幣˙下同),繳稅只百分之一,員工薪金奇高。全國人大代表、中石化茂名石油化工公司總經理余夕志昨日駁斥,「央企裏中石化的工資是最低的﹗」
余夕志說,「我們是中國第一大、世界第五大,但是老闆(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的工資只80多萬元。嚇到了吧?」他指出所在公司員工的平均年收入僅六至七萬元,而整個中石化系統的年平均工資為五六萬元,屬於略低。
人民網
88 :
ng caddy(36072)@2013-03-12 01:12:5480多萬元,是國家比你,你出去外國,可能沒有
89 :
自動波人(1313)@2013-03-24 19:04:27倒退鳥
90 :
greatsoup38(830)@2013-03-24 19:14:08盈利跌15%,至620億,重債
91 :
simonwor(34306)@2013-03-25 14:50:1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325/news/ec_ecb1.htm
中石化117億購母企海外資產 全年少賺13% 略勝預期 2013年3月25日
【明報專訊】作為最後一家派成績表的大型油企, 中石化(0386)憑煉油業務連續 第二個季度扭虧,全年賺638.79億元(人民幣.下同),雖按年減少12.8%,仍是 三大油企中唯一略勝預期的公司。去年第四季賺210.5億元,更按年大增8成。集 團並宣布,以15億美元(約117億港元)向母公司收購海外資產。
________________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 ... aily&issue=20130325
中石化續外闖 擲234億收購
【本報訊】內地油企海外收購停不了!繼 中海油(883)上月完成收購加拿大油砂公 司Nexen後,中石化(386)昨日公佈,獲 母公司以合組合營公司方式,落實注入多 個歐洲及南美海外油田資產,涉及金額達 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 記者:鄧偉忠
中石化管理層上月初已表示,正在考慮向 母公司中石化集團收購包括哈薩克、哥倫 比亞、英國及俄羅斯等多個海外資產,涉 及資產金額約80億美元(約624億港 元),惟最終獲落實注入的卻只有哈薩 克、哥倫比亞及俄羅斯烏德穆爾共和國三 個項目。
海外產量可倍增 中石化將與中石化集團組成合營公司,雙 方各持50%股權,並透過合營公司向中石 化集團收購哈薩克、哥倫比亞項目各50% 股權,以及俄羅斯項目49%股權,作價分 別為15.71、7.76及6.53億美元,代價將由 合營公司以自有資金或貸款支付。
近期三大石油國企紛紛大舉收購海外資 產,其中中石油(857)早前宣佈將收購意 大利埃尼集團全資子公司埃尼東非公司 28.57%的股權,間接獲得非洲莫桑比克四 區塊油田資產,至於中海油上月斥資151億 美元收購Nexen,更成為國企海外收購最 高紀錄。
根據公告,是次收購三個海外油氣項目, 將可合共為中石化增加約2.58億桶油當量 的油氣儲量,以及每年提供約3,700萬桶油 當量產量。翻查資料,現時中石化海外上 游資產貢獻不多。截至去年底止,集團原 油產量約3.28億桶,其中海外出產僅得 2,168萬桶,意味是次收購將可使海外產量 增逾一倍。
盈利前景獲唱好 公告未披露中石化對合營公司投資額,惟 按持股比例計,中石化將需支付約117億 元。中石化上月突配股集資近240億元,市 場估計該筆資金將用於收購母公司上游資 產,令其盈利前景被不少大行唱好。
有歐資行分析員估計,中石化以合營公司 架構進行收購,是希望減少支付收購代 價,及減輕財務費用成本,同時可利用上 市公司融資能力,方案有利維持現時30% 派息率。中石化早前在配股後的分析員會 議上透露,短期內不會再有股本融資計 劃,同時承諾會繼續維持至少30%的派息 政策。據花旗計算,中石化配股後的淨負 債比率將由51%降至49%。
____________
http://hkm.appledaily.com/detail ... aily&issue=20130325
全年純利僅跌13% 符預期
【煉油改善】
受惠成品油業務虧損大幅收窄,中石化 (386)去年業績達市場預期上限,全年純 利倒退12.8%至638.79億元(人民幣.下 同)。近期內地輿論指油企與空氣污染問 題息息相關,中石化今年資本開支擬再 「加碼」近一成,其中逾300億元將用於煉 化廠改建及質量升級,或有助減輕排放。
斥300億減污染 中石化去年收入約2.79萬億元,按年增 11.2%,主要受營銷及分銷業務帶動,分部 收入較去年升9.2%至1.47萬億元,煉油業 務收入與去年相若,錄得1.27萬億元。集 團油氣當量產量約4.9%至4.28億桶,原油 產量微升2%至3.28億桶,成品油銷量約 1.73億噸,按年增長6.7%。但受原油銷售 平均價格下滑拖累,原油開採業務經營利 潤微跌2.5%至694.66億元,但煉油業務虧 損則在成本控制有效下,由2011年約 376.08億元,收窄至去年度119.47億元。
中石化表示,今年資本開支將進一步「加 碼」至1,817億元,較去年度增長約7.6%, 其中佔比最大業務仍是勘探及建設方面, 佔約891億元,佔總資本開支近五成,而煉 油廠改造升級,及成品油質量提升開支, 則增至338億元。
92 :
simonwor(34306)@2013-03-26 09:23:4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326/news/eb_ebc1.htm
中石化﹕油價機制改革 利煉油業務 2013年3月26日
【明報專訊】中石化(0386)煉油業務於去年下半年 扭虧為盈,集團副董事長兼總裁王天普表示,國內 成品油價格及時調整有助收窄國內外價差,期待今 年推出成品油價格機制改革後,煉油業務可為集團 貢獻更多利潤。
93 :
greatsoup38(830)@2013-03-31 17:23:55http://www.eif.com.hk/EssenceWeb ... 4&dl=0&t=1364721293
386 report
94 :
GS(14)@2013-04-01 14:40:30338
轉盈為虧,蝕17.6億,重債
95 :
GS(14)@2013-04-01 14:42:52338
轉盈為虧蝕3.8億,輕債
96 :
Clark0713(1453)@2013-04-08 22:31:41#338
2013年第一季度業績預盈公告
97 :
GS(14)@2013-04-09 09:20:01盈喜
98 :
simonwor(34306)@2013-04-11 07:36:3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411/news/ec_ecg1.htm
上石化﹕煉油毛利率返回1%
2013年4月11日
【明報專訊】內地成品油價差大,加上化工產品需求下降,上海石油化工(0338)去年煉油及化工業務均出現虧損,整體毛利率更跌至負1.5%。
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治卿表示,自政府改革成品油機制,縮小國內外油價差距,煉油業務現時毛利率已回復正數至1%。
99 :
simonwor(34306)@2013-04-16 20:57:02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416/news/eb_ebd1.htm
中石化煉化擬下月上市
【明報專訊】業績期過後,新股市場再度活躍,打頭陣的是中石化(0386)同系公司中石化煉化。外電報道,上周四中石化煉化通過上市聆訊後,最快本周四(4月18日)開始推介,而集資額則約117億至156億元。同期另一隻大型新股銀河證券,亦傳出將於下周一(4月22日)推介,集資額約117億元。
100 :
Louis(1212)@2013-04-19 13:32:47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419064_C.pdf
00386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 公告及通告 - [發行債務證券 / 內幕消息]
750,000,000 美元1.250% 於二零一六年到期的優先票據; 1,000,000,000 美元1.875% 於二零一八年到期的優先票據; 1,250,000,000 美元3.125% 於二零二三年到期的優先票據; 500,000,000 美元4.250% 於二零四三年到期的優先票據由本公司提供無條件及不可撤銷的擔保
中石化(00386)公布,全資附屬公司Sinopec Capital (2013)將發行4批本金總額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優先票據,並由中石化擔保。
該附屬將發行初步本金總額7.5億美元的2016年票據,年利率1.25%;初步本金總額10億美元的2018年票據,年利率1.875%;初步本金總額12.5億美元的2023年票據,年利率3.125%,以及初步本金總額5億美元的2043年票據,年利率4.25%。
該附屬擬將發行的所得款項淨額貸款予中石化司,為收購中石化集團公司若干海外資產提供資金、為中石化的海外業務投資提供資金及償還若干銀行貸款。
該公司指,將會向香港聯交所申請將票據以僅向專業投資者發行債務方式上市及允許買賣。
有能力獲得廉價長期資金!
101 :
greatsoup38(830)@2013-04-20 12:52:05386
102 :
greatsoup38(830)@2013-04-25 23:35:27386
103 :
greatsoup38(830)@2013-04-28 00:27:43http://cn.reuters.com/article/mergersNews/idCNL3S0DBHC120130424
路透香港4月24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50億美元五年期貸款中的好幾批,本月在二級市場出售,價格約為面值的99%,相當於130個基點左右的綜合收益。該貸款將在2016年4月到期。
消息人士表示,迄今為止已有總計2,000-3,000萬美元的貸款債權轉售,隨著可能出售談判的進展,預計後續還將售出更多。
這筆貸款於2011年4月完成,利率為較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加碼103個基點。
在一級市場上,這筆貸款最高綜合收益為130個基點左右。
貸款通過Sinopec Canada Energy Ltd和Sinopec Century Bright Capital Investment Ltd借貸。
澳新銀行、三菱東京UFJ銀行、花旗集團、瑞穗實業銀行和新加坡大華銀行擔任牽頭行和承銷行。在進行一般銀團組建前,美國銀行美林、摩根大通和三井住友銀行亦以承諾並持有(take-and-hold)形式按牽頭行身份參貸。
這筆50億美元的貸款為中國石化2010年雙邊貸款提供再融資,雙邊貸款是用於收購Syncrude Canada股權。(完) (編譯 洪曦; 審校 蔡美珍)
104 :
GS(14)@2013-05-31 13:01:10386
105 :
ILG(34754)@2013-05-31 13:24:17104樓提及
386
湯兄, 請問股改係咩?
對長遠股價有咩影響?
106 :
greatsoup38(830)@2013-05-31 13:25:54105樓提及
104樓提及
386
湯兄, 請問股改係咩?
對長遠股價有咩影響?
即是大股東給A股小股東一些補償,將大股東手上不能流通的股票變成可流通
107 :
ILG(34754)@2013-05-31 13:31:03106樓提及
105樓提及
104樓提及
386
湯兄, 請問股改係咩?
對長遠股價有咩影響?
即是大股東給A股小股東一些補償,將大股東手上不能流通的股票變成可流通
咁對H股股東有咩影響?
108 :
greatsoup38(830)@2013-05-31 13:31:48107樓提及
106樓提及
105樓提及
104樓提及
386
湯兄, 請問股改係咩?
對長遠股價有咩影響?
即是大股東給A股小股東一些補償,將大股東手上不能流通的股票變成可流通
咁對H股股東有咩影響?
無
109 :
ILG(34754)@2013-05-31 13:33:22108樓提及
107樓提及
106樓提及
105樓提及
104樓提及
386
湯兄, 請問股改係咩?
對長遠股價有咩影響?
即是大股東給A股小股東一些補償,將大股東手上不能流通的股票變成可流通
咁對H股股東有咩影響?
無
咁如果冇, H股股價點解會咁大反應?
110 :
greatsoup38(830)@2013-05-31 13:35:45D人以為有注資可能
111 :
qbbsclassic(33468)@2013-05-31 17:14:27110樓提及
D人以為有注資可能
當年386私有化北京燕化(325)、同鎮海煉化(1128)時
呢2隻因為有A股未股改唔可以私有化
如果股改左
就有機會私有化
但呢單野已經講左超過15年
信不信由你
112 :
GS(14)@2013-06-01 18:07:06111樓提及
110樓提及
D人以為有注資可能
當年386私有化北京燕化(325)、同鎮海煉化(1128)時
呢2隻因為有A股未股改唔可以私有化
如果股改左
就有機會私有化
但呢單野已經講左超過15年
信不信由你
如果做私有化就唔會股改啦
113 :
wilyty(1376)@2013-06-02 16:20:46hahaha! good to retail punters. never ending story
114 :
GS(14)@2013-06-08 14:40:1110送3
115 :
greatsoup38(830)@2013-06-09 18:45:1310送4.5!!
116 :
VA(33206)@2013-06-09 18:46:42上石化成左。
117 :
derek777(35201)@2013-06-10 15:33:14一直都唔明做乜。。。一時大升一時大跌,只為少數人制造財富。
118 :
greatsoup38(830)@2013-06-10 23:49:02117樓提及
一直都唔明做乜。。。一時大升一時大跌,只為少數人制造財富。
根本不關港股的事
119 :
ezone2k(22605)@2013-06-11 16:36:44


120 :
GS(14)@2013-06-20 01:27:421033買野
121 :
greatsoup38(830)@2013-07-03 01:16:071033
122 :
GS(14)@2013-07-04 18:35:11338 good
123 :
GS(14)@2013-07-17 00:43:29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c6-972317?ref=ak8fs

王治卿表示,中央對「市場化的大方向不變」,但能否在「十二五」之內完成就不得而知,自發改委3月底推出成品油改革方案以來,成品油價與國際油價還有7至8美元(每桶)差距,相信差距未來會進一步收窄。
自成品油改革方案後,發改委已對成品油價進行了5次調整。董書會秘書張經明指出,現在國家正在收納成品油作為戰略儲備,所以要控制成品油價,估計收納完成後,成品油價便可以完全市場化。
改造升級完成 煉油效益大增
上石化煉油改造六期工程上半年投產,王治卿稱,工程投產後,原油成本下降近4億元人民幣,基於改造工程提高了集團的煉油效益,未來油價每跌1美元,集團就可省回7億元人民幣的原油成本。
他續稱,煉油業務自去年12月以來已扭虧為盈,化工業務也已脫離低谷,5月開始已有盈利,煉油盈利料可維持,但化工要持續錄得盈利,則要視乎宏觀經濟情況。
調整產品結構 攻高利錢汽油
對於未來發展,王治卿指,公司會調整產品結構,由於汽油普遍較柴油貴7至8元人民幣,故決定增加利潤較高的汽油比例,今年上半年汽油產能按年增長216%。
現時上石化主要透過中石化代理,每月在港銷售2萬至3萬噸柴油,及向機場供應航空燃料油。他透露,正考慮未來向香港供應汽油,因香港成品油市場已完全市場化,1升汽油在港售17元,內地只售8元。
為提高競爭力,上石化將產品分為4大類,分別是放量生產、監控、減產及關停,未來將集中生產精細化工產品,減少經濟效益低的產品。
上石化上周通過股改,王治卿直言,不排除未來在資本市場融資的可能性,因「發展就需要資金」。張經明則補充,上半年負債比率按年下降,全年資本開支又縮減,短期沒有融資需要。
撰文:陳韻妍
124 :
GS(14)@2013-08-25 19:22:31386
盈利降5%,至280億,輕債
125 :
ckcy2k(19663)@2013-08-25 22:34:41386 中期業績
126 :
MrYeung(15476)@2013-09-02 20:01:08http://www.eif.com.hk/EssenceWeb ... 6&dl=0&t=1378123053
386
127 :
GS(14)@2013-09-15 23:42:591033
虧損增1.4倍,至4.8億,輕債
128 :
greatsoup38(830)@2013-09-19 00:39:2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308281211_C.pdf
338
轉盈4.8億,重債
129 :
greatsoup38(830)@2013-09-20 17:10:56http://cn.reuters.com/article/bondsNews/idCNL3S0HC0QZ20130916
路透香港9月16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引述消息人士報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50億美元五年期貸款,有多達2,000萬美元在二級市場中求售,價格為面值的99.9%。利率為較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加碼103個基點,相當於約110個基點的綜合收益。該貸款定於2016年4月到期。
5月時本貸款案中的數批以面值的99.5%出售。
在一級市場上,這宗貸款案最高綜合收益為130個基點左右。
貸款是通過Sinopec Canada Energy Ltd和Sinopec Century Bright Capital Investment Ltd借入。
澳新銀行、三菱東京UFJ銀行、花旗集團、匯豐控股、瑞穗實業銀行和新加坡大華銀行擔任牽頭行和承銷行。在進行一般銀團組建前,美國銀行美林、摩根大通和三井住友銀行亦以承諾並持有(take-and-hold)形式按牽頭行身份參貸。
這筆50億美元的貸款為中國石化2010年雙邊貸款提供再融資,雙邊貸款是用於收購Syncrude Canada股權。(完)
(編譯 鄭茵 審校 蔡美珍)
130 :
greatsoup38(830)@2013-09-28 19:21:14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BizNews/idCNL4S0HL0OY20130925
路透香港9月25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中石化」)已發出徵詢建議書(RFP),尋求一筆20億美元的五年期銀團貸款。這可能引發一場價格爭議,就像中石化在2011年所引發的爭論。
最新徵詢建議書已發給至少10家國際性銀行,要求在10月25日之前回覆。
消息人士稱,這筆新貸款將用於一般的營運資金。中石化過去一年一直在通過雙邊融資來籌集營運資金。
但消息人士稱,由於許多銀行對中石化的敞口已經達到限額,這筆新貸款將不容易籌措。
除了過去一年與幾家關係銀行簽署了雙邊融資協議,中石化還在2012年5月獲得了2.57億美元三年期貸款,在2011年4月獲得50億美元五年期貸款。
幾週前就聽說新融資消息的一些銀行表示,只有價格較高,才會提高信貸敞口額度。一家銀行表示,「如果我們不能得到較高的價格,很難獲准提高額度(敞口)。」
據消息人士,在中石化今年的雙邊融資中,三年期融資支付的綜合收益在150基點左右。
2012年的2.57億美元三年期融資,最高綜合收益為183基點,利率較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加碼150基點。這筆貸款面向台灣銀行業者,是通過中國石化盛駿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借入的。
2011年的50億美元五年期貸款,最高綜合收益是127基點,利率較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加碼103基點,是通過Sinopec Canada Energy和中國石化盛駿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借入的。
2011年融資價格較低,是因為中石化對往來銀行施加了壓力。消息人士稱,當時中石化說服許多往來銀行參與放貸。
但消息人士稱,中石化這次可能無法迫使銀行再度讓步,因為銀行可能佔優勢。
「現在市場上的交易多了,而且有更多的優質借款者,」一名消息人士說,「銀行可以挑肥揀瘦,尤其是有些(借款者的)融資成本較高。」
已經有些銀行拒絕了幾家藍籌公司的幾筆貸款邀請,這些公司給出的五年期貸款綜合收益低於150基點。
為了有所參考,一些銀行人士正在瞭解中石化貸款在次級市場的最新價格。上述50億美元貸款,不超過2,000萬美元的部分,目前次級市場報價是平價的99.9%,相當於綜合收益低於110基點。5月份,這筆貸款有幾部分是以99.5%的價格出售的。
美國穆迪投資服務公司(Moody's)在8月28日表示,中石化今年上半年業績支持其Aa3發行人評級,評級展望為「穩定」。據穆迪,中石化的營業利潤比上年同期增長16.6%,達到467億元人民幣(76.3億美元)。(完)
(編譯 張濤;審校 白雲)
131 :
greatsoup38(830)@2013-10-27 00:41:45http://cn.reuters.com/article/companyNews/idCNL3S0ID2B020131023
路透香港10月23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25億美元五年期銀團貸款的協商價碼為綜合收益140個基點以上。
考慮參貸的銀行包括:中銀香港、中國建設銀行、花旗和匯豐控股。
據消息人士稱,由於授信超額和價碼偏低,部分銀行無法參貸。
先前已報導,中石化將徵詢建議書發給至少10家國際性銀行,要求在10月25日之前回覆。
消息人士稱,這筆新貸款將用於一般的營運資金。中石化過去一年一直在通過雙邊融資來籌集營運資金。
但消息人士稱,由於許多銀行對中石化的敞口已經達到限額,這筆新貸款將不容易籌措。
除了過去一年與幾家往來銀行簽署了雙邊融資協議,中石化還在2012年5月獲得了2.57億美元三年期貸款,在2011年4月獲得50億美元五年期貸款。
據消息人士,在中石化今年的雙邊融資中,三年期融資支付的綜合收益在150基點左右。
2012年的2.57億美元三年期融資,最高綜合收益為183基點,利率較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加碼150基點。這筆貸款面向台灣銀行業者,是通過中國石化盛駿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借入的。
2011年的50億美元五年期貸款,最高綜合收益是127基點,利率較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加碼103基點,是通過Sinopec Canada Energy和中國石化盛駿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借入的。(完) (編譯 朱曉軍;審校 蔡美珍)
132 :
GS(14)@2013-10-28 23:19:55338反彈
133 :
greatsoup38(830)@2013-10-30 00:44:21ok啦
134 :
GS(14)@2013-10-30 23:55:32虧損加大
135 :
MrYeung(15476)@2013-11-01 22:22:37http://www.eif.com.hk/EssenceWeb ... 9&dl=0&t=1383315666
386
136 :
Louis(1212)@2013-11-11 17:30:47施羅德重鎚買中石化
中石化(386)11月5日公告稱,母公司計劃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不超過2%A股,按現價計,涉及資金將超過100億元人民幣。施羅德於同日以6.388元買入3,916萬股H股,涉資約2.5億元,並令持股量升至5.15%之需披露水平或13.1億股,以上周五收市價6.28元計,市值約達82.3億元。
137 :
GS(14)@2013-11-11 21:29:46Louis在136樓提及
施羅德重鎚買中石化
中石化(386)11月5日公告稱,母公司計劃未來12個月內增持不超過2%A股,按現價計,涉及資金將超過100億元人民幣。施羅德於同日以6.388元買入3,916萬股H股,涉資約2.5億元,並令持股量升至5.15%之需披露水平或13.1億股,以上周五收市價6.28元計,市值約達82.3億元。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6&src=MAIN&lang=ZH&
138 :
greatsoup38(830)@2013-11-17 09:34:04http://cn.reuters.com/article/companyNews/idCNL4S0IY1X120131113
(原文有誤,更正第一段,明確中石化銀團貸款工具額度為25億美元)
路透香港11月13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援引消息人士報導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五年期銀團貸款工具額度將為25億美元。
消息人士還稱,貸款規模取決於中石化和六家牽頭行兼簿記行的雙邊協議,額度可以增加至30億美元。
三菱東京日聯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匯豐控股、蘇格蘭皇家銀行和新加坡大華銀行承貸。這六家銀行是承銷行和牽頭行。
消息人士稱,可能在本週組成銀團貸款。
消息人士稍早稱,這筆新貸款將用於一般的營運資金。中石化過去一年一直在通過雙邊融資來籌集營運資金。
除了過去一年與幾家往來銀行簽署了雙邊融資協議,中石化還在2012年5月獲得了2.57億美元三年期貸款,在2011年4月獲得50億美元五年期貸款。
據消息人士,在中石化今年的雙邊融資中,三年期融資支付的綜合收益在150基點左右。
2011年的50億美元五年期貸款,最高綜合收益是127基點,利率較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加碼103基點,是通過Sinopec Canada Energy和中國石化盛駿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借入的。(完)
(編譯 田建華; 審校 高琦)
139 :
greatsoup38(830)@2013-11-23 18:39:30http://cn.reuters.com/article/bondsNews/idCNL4S0J31M320131118
(新增第六段銀行預定週三開會內容)
路透11月18日 -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報導,消息人士指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石化,Sinopec)的25億美元五年期貸款,今早展開籌組。
牽頭行兼簿記行為三菱東京UFJ銀行、花旗集團、中國建設銀行、匯豐、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及大華銀行。這六家銀行已承銷貸款,若獲得超額認貸,貸款規模可提高至30億美元。
利率為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加碼123個基點。
以四種價碼邀請銀行參貸:承諾1.50-1.99億美元者,獲得綜合收益141個基點,其中費用90個基點,並取得主辦行頭銜;
承諾1.00-1.49億美元者,綜合收益139個基點,費用80個基點,取得安排行頭銜;
承諾5,000-9,900萬美元者,綜合收益137個基點,費用70個基點,取得主辦經理行頭銜;
承諾3,000-4,900萬美元者,綜合收益135個基點,費用60個基點,取得經理行頭銜。
承諾期限為12月9日。
週三預定在香港舉行一次銀行會議。
這項貸款是由鼎典能源及中國石化盛駿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借入。中石化提供背書保證。
先前已報導,這筆新貸款將用於一般的營運資金。中石化過去一年一直在通過雙邊融資來籌集營運資金。
除了過去一年與幾家往來銀行簽署了雙邊融資協議,中石化還在2012年5月獲得了2.57億美元三年期貸款,在2011年4月獲得50億美元五年期貸款。 待續
據消息人士,在中石化今年的雙邊融資中,三年期融資支付的綜合收益在150基點左右。
2012年的2.57億美元三年期貸款最高綜合收益183個基點,利率較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加碼150基點。這筆貸款主要針對台資銀行,由中國石化盛駿借入。
2011年的50億美元五年期貸款,最高綜合收益是127基點,利率較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加碼103基點,是通過Sinopec Canada Energy和中國石化盛駿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借入的。
中石化一筆2016年4月到期的50億美元貸款,10月時,有高達2,000萬美元債權以面值的99%轉售。此外,另一筆目前以類似價格求售。(完) (編譯 蔡美珍;審校 杜明霞)
140 :
qt(2571)@2013-12-14 22:00:59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MoneyNews/idCNL3S0JR21Q20131212
路透基点:SK Global Chemical 25.2亿元人民币融资案发出第二份RFP--RLPC
2013年 12月 12日 星期四 18:13 BJT
路透香港12月12日 - 汤森路透旗下基点援引消息人士说,SK Global Chemical Co Ltd已经为其25.2亿元人民币融资案发出第二份征求建议书(RFP)。该项融资系为支持SK全球化工与中石化(Sinopec)的一项联合开发项目。
这笔融资现在完全是人民币贷款。消息人士说,SK全球化工在11月第一次发出的RFP中,原本有意将融资分为6,400万美元及21.33亿元人民币两个部分。其中人民币部分有19.96亿元做为项目融资,1.37亿元将用于营运资本。
消息人士称,至少有最后入围的三方收到RFP,包括一个由两家银行合组的财团,以及另外两家银行。银行最后回覆截止期限是12月16日。
消息人士称,贷款年期可能是五至七年。
本项融资案将由重庆川维爱思开化工有限公司担任借款方。该公司系为爱思开综合化学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和中国石化集团四川维尼纶厂的合资企业,双方各持一半股权。
SK Global Chemical是韩国SK集团旗下子公司,正为与中石化在重庆的共同开发生产项目筹集资金。该项目的整体投资金额为38亿元人民币。(完)
141 :
qt(2571)@2013-12-21 14:33:51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MoneyNews/idCNL3S0JV0F920131216
路透基點:中石化五年期貸款案規模提高至35億美元--RLPC
2013年12月16日星期一10:33 BJT
路透香港12月13日-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報導,消息人士指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石化,Sinopec)的25億美元五年期貸款案獲得大幅超額認貸,規模擴大至35億美元。
牽頭行兼簿記行為中國建設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花旗集團、匯豐、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及大華銀行。建設銀行承貸7.7833億美元,其他五家銀行分別承貸2.7833億美元。
這六家銀行承銷這筆貸款。
九家銀行參與該聯貸案,包括加拿大豐業銀行、澳洲聯邦銀行、摩根大通、澳洲國民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分別承貸2億美元。
RBC Capital Markets承貸1.5億美元,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承貸1億美元,中國招商銀行承貸5,000萬美元,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承貸3,000萬美元。
該案已於週四簽約。消息人士稱,年底前將動用大約20億美元貸款。
一如此前報導,利率為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加碼123個基點。
銀行以四種價碼參貸:承諾1.50-1.99億美元者,獲得綜合收益141個基點,其中費用90個基點,並取得主辦行頭銜;
承諾1.00-1.49億美元者,綜合收益139個基點,費用80個基點,取得安排行頭銜;
承諾5,000-9,900萬美元者,綜合收益137個基點,費用70個基點,取得主辦經理行頭銜;
承諾3,000-4,900萬美元者,綜合收益135個基點,費用60個基點,取得經理行頭銜。
這項貸款是由鼎典能源及中國石化盛駿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借入。中石化提供背書保證。
這筆新貸款將用於一般運營資本。(完)
142 :
qt(2571)@2013-12-29 18:58:06http://cn.reuters.com/article/cnMoneyNews/idCNL3S0K31A420131224
路透基點:中石化35億美元貸款增加兩家中東銀行參與--RLPC
2013年12月24日星期二16:34 BJT
路透香港12月24日-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報導,根據一份銀行新聞稿指出,兩家中東銀行加入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石化,Sinopec)的35億美元五年期貸款案。貸款案規模已由原先的25億美元擴大至35億美元。
阿布扎比國民銀行(National Bank of Abu Dhabi)香港分行加入成為主辦行(lead arranger),第一海灣銀行(First Gulf Bank)新加坡分行加入成為協辦行(lead manager)。
一名消息人士指出,六家原始牽頭行兼簿記行的承貸金額因而調整。這六家為中國建設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花旗集團、匯豐、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及大華銀行。建設銀行原本承貸7.7833億美元,其他五家銀行分別承貸2.7833億美元。
另外九家參與銀行承貸金額不變。加拿大豐業銀行、澳洲聯邦銀行、摩根大通香港分部、澳洲國民銀行、法國興業銀行,作為牽頭行(MLA)分別承貸2億美元。
加拿大皇家銀行加入成為主辦行,承貸1.50億美元,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CIBC)加入成為安排行,承貸1億美元。中國招商銀行香港分行加入成為主辦經理行,承貸5,000萬美元,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擔任經理行,承貸3,000萬美元。
一如此前報導,利率為倫敦銀行間拆放款利率(Libor)加碼123個基點。
該案已於12月12日簽約。當時消息人士稱,年底前將動用大約20億美元貸款。
銀行以四種價碼參貸:承諾1.50-1.99億美元者,獲得綜合收益141個基點,其中費用90個基點,並取得主辦行頭銜;
承諾1.00-1.49億美元者,綜合收益139個基點,費用80個基點,取得安排行頭銜;
承諾5,000-9,900萬美元者,綜合收益137個基點,費用70個基點,取得主辦經理行頭銜;
承諾3,000-4,900萬美元者,綜合收益135個基點,費用60個基點,取得經理行頭銜。
這項貸款是由鼎典能源及中國石化盛駿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借入。中石化提供背書保證。
143 :
greatsoup38(830)@2014-01-12 21:49:24386
144 :
greatsoup38(830)@2014-01-24 00:04:50338
145 :
greatsoup38(830)@2014-01-24 00:25:551033
146 :
GS(14)@2014-01-28 00:51:18386
147 :
greatsoup38(830)@2014-02-01 00:05:17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130/18610665
【本報訊】醜聞多多的國企中石化集團,其香港子公司也傳出懷疑貪污事件。消息稱,廉政公署近日調查中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並帶走兩名由內地派駐本港的高層。據了解,事涉中石化位於九龍區的油站承辦商招標過程,有人在招標時疑收受賄款。
據中石化網站資料,該公司是香港機場航空煤油最大供應商,有數十個加油站,四個於九龍區。消息稱,中石化近期就多於一個的九龍區油站招標,有興趣承辦油站服務者可入標競投。在審批標書過程中,懷疑有中石化高層收受投標者賄款,作為批出承辦合約的報酬。至於涉及多少油站及賄款,消息人士未有透露。
一連兩日到會展總部調查
據悉,廉署接獲舉報後,先後於前日及昨日派人到中石化位於灣仔會展廣場的香港總辦事處調查,並於昨日帶走兩名由內地派駐香港的高層人員返廉署問話。廉署發言人接受查詢時,以根據一貫政策,廉署一般不會評論個別案件為由,拒絕證實有關消息。中石化公關發言人昨稱正了解事件,暫不予置評。廉署日前披露正調查18間中資上市公司。
中石化香港分公司成立於1989年,主要在香港及亞太周邊地區從事汽油、柴油、航煤、燃料油及液化石油氣經營。該公司現時有油站及氣站47座及油庫2座。在2010年,中石化銷售總量超過2,000萬噸。
根據中石化網站資料,該集團很強調公司紀律。集團近年推出了一套《內控手冊》,網站聲稱:「根據境內外監管要求,公司對2011年度中國石化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進行了自我評價,認為報告期內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健全、執行有效,已建立起防舞弊機制並有效實施。」
中石化集團去年屢爆醜聞,前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盛傳已被當局軟禁,他的兩個兄弟及妹妹也在江蘇被捕,在寓所及辦公室搜獲數億元人民幣現金及銀行存摺。據稱,他們利用周永康的關係,在涉及中石油、中石化的工程中圖利。
不久前,雲南石油分公司原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高忠寶,又涉嫌在擔任中石化雲南石油分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期間以權謀私,並以明顯低於市場價格購買房產方式先後收受賄賂人民幣278.8萬元。
148 :
greatsoup38(830)@2014-02-01 00:05:42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130/18610667
【本報訊】有消息稱,中共從昨日開始向全體黨員幹部通報前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貪腐案調查情況,透露當局或在2月中旬對外公開本案。周永康被視為內地「石油幫」幫主,心腹遍佈石油石化系統;周的家人被指仗勢在石油石化系斂財多達千億元(人民幣.下同);周出事後大批石油高官,包括海外上市公司高層被拘查,當局追查行動仍在持續。
要求直接與習近平對話
自去年中海外傳出周永康被中共當局調查,到去年12月初傳周被正式拘查,半年多來有關周案消息不絕,但均未獲官方證實。年末中共高層互動頻繁,包括春節前夕慰問退休領導人等活動,曾位居權力頂峯的周屢缺席,加上內地媒體不斷「擦邊」爆料,顯示官方公佈周案的時日已近。海外博訊網昨稱,周案上周三(1月22日)已由中紀委傳達到黨內正廳級以上幹部,當局要求聽者遵守保密制度,不對外散佈、不評論。
博訊網還稱,周永康是2013年12月2日下午被以開會名義「請」進中南海會議室,由中央警衛局實施拘捕,旋即被秘密關押,由軍人看守。據指關押地點在內蒙古包頭,但也有報道指在天津。據指周被捕後抗拒審查,保持沉默,偶爾大發雷霆,要求直接與習近平、王岐山對話,態度頑劣,抗議當局對他「不敬」。
《南華早報》昨也指,周永康案從昨開始由中共中央向全體黨員幹部通報傳達,顯示這宗近幾十年來中共最嚴重腐敗案已進入最後階段。通報透露當局調查周的部份細節,稱是對四川前副省長郭永祥調查,發現周的問題,隨即呈交中共最高層,當局去年夏天作出對周立案調查的決定。郭曾是周永康的心腹大秘書,跟隨周長達18年,被指向周家人輸送大量利益。
據透露,當局通報周案只是簡要提及周所涉經濟問題,無海外所傳「篡黨奪權搞政變」、「阻習近平接班要謀殺習」及「生活墮落腐化與眾多女人有染」等;且提到周涉貪數額也無外傳那麼巨額。海外媒體報道指,周家利用周的影響力,在石油領域斂財高達千億元。有分析指,當局傳達周案不提政治問題及生活腐化,是要避免在黨內引起副作用。
去年以來周旗下「石油幫」大崩潰,包括中石油前董事長蔣潔敏等大批高官被拘查,當局迄今未公佈結論,顯示當局對周案的追查未了。海外明鏡網引消息稱,中共或會在馬年春節後的2月11日左右,向社會公開周案。
149 :
greatsoup38(830)@2014-02-01 00:06:26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130/18610669
【本報訊】海外媒體報道,中共傾向於將周永康案定性為「建黨以來最大貪腐集團」,但周永康其實涉嫌犯下貪腐、殺妻、陰謀發動政變三宗罪,其中,真正令習近平決心痛下殺手打老虎的,還是周在政治上的野心以及涉及數宗命案。
子拒見「畜生父」
身為石油幫與政法幫的龍頭,周永康一家從石油、國土、維穩等領域斂財無數,曾有消息稱涉款總計高達300億元人民幣,更有傳聞指貪污金額可能上千億。周的第二宗罪是為迎娶年輕的央視女主播,1999年調任四川省委書記後,竟狠心偽造車禍,將結髮妻子撞死,次子周寒從此拒見「畜生父」。
不過,周的頭等大罪還屬勾結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在前年中共十八大之前陰謀阻止習近平上位,在薄被中央停職調查後更試圖發動兵變,習近平因此撤換身邊所有警衞,又一度移居西山軍事指揮中心,以防不測。
150 :
greatsoup38(830)@2014-02-01 00:07:02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130/18610671

【本報訊】內地石油系統大地震,自去年8月至今連串高官、高管相繼落馬,直指幕後大老虎周永康。目前落馬者多出自中石油集團,外界關注同為一母所生的中石化集團能否置身事外,因中石油、中石化分拆前均受時任石油部副部長周永康領導。根據《彭博》數據,2012年中石油盈利1,476億港元,在全球企業中排名第19位;中石化賺863億港元,排名第39位。
周永康1985年出任國務院石油工業部副部長時,中石油和中石化只是石油部屬下兩大部門,分別管理石油生產、石化銷售。1988年石油部撤銷,拆成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集團。
去年,國資委主任、中石油前董事長蔣潔敏被中紀委調查時,曾一度傳出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和總經理王天普也被中紀委鎖定調查。
151 :
Clark0713(1453)@2014-02-20 00:58:28#386
財華社深圳新聞中心
中石化(600028-CN)周三表示,將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共同經營其油品銷售業務,社會和民營資本的持股量不可超過30%,這意味著三大國有石油企業將逐步減少目前壟斷內地油品銷售的局面。
同時,這也是大型央企在發展混合所有制方面的一大舉措,相信在中央將混合所有制改革向縱深推進的號召下,後續會有更多國企在這方面有動作。
中石化通告稱,董事會已一致通過了《啟動中國石化銷售業務重組、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實現混合所有制經營的議案》。
根據議案,中石化將對現有油品銷售業務板塊現有資產、負債進行審計、評估的基礎上進行重組,同時引入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參股,實現現混合所有制經營,社會和民營資本持股比例將根據市場情況厘定。
中石化董事會已授權董事長在社會和民營資本不超過30%的情況下,行使確定投資者、持股比例、參股條款和條件方案,並組織實施該參股方案,以及簽署及辦理相關的審批等工作。(R01)
http://www.finet.hk/mainsite/newscenter/CNFINET/1/484058.html
152 :
Louis(1212)@2014-02-20 13:59:05瑞信:引入民資重大利好 中石化看8.7元
瑞信 中國石油化工(00386)
評級︰跑贏大市→跑贏大市
目標價︰8元→ 8.7元(上日收報6.05元,潛在升幅44%)
中石化公布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參股,實現混合所有制經營。瑞信認為此舉對中石化大為有利,原因是潛在的資產出售(尤其是輸油管道)可實現現有資產價值和改善現金流,故把中石化目標價,由8元上調8.8%,至8.7元,維持「跑贏大市」評級。
瑞信發表研究報告,指中石化可能已經鎖定入股的公司,預期今年內會有更具體的進展。該行相信潛在的入股公司可以為中石化帶來策略性的價值,並指有關措施是「三中全會」後,為打破國企壟斷和開放市場予非國有資本的第一步。
另外,摩根大通認為,中石化目前業務價值被低估,引入資本可以有效釋放業務價值。滙豐證券則預計,中石化會用資本減債,是合理策略。
不關心那麼多了,我保持386對沖汽車石油消耗。
153 :
qt(2571)@2014-03-09 13:23:57http://cn.reuters.com/articlePrint?articleId=CNL3S0M12PA20140304
重發-中港個股:中石化計劃壓低原油採購價格以降低成本--消息
2014年3月4日星期二17:57 BJT
(刪除文中冗字)
路透北京3月4日- 業界消息人士指出,中石化打算4月起爭取以較低價格買進原油,因為去年在原油交貨的支出高達近1,500億美元。
三位直接知情的交易員表示,中石化已要求旗下交易部門聯合石化,採購原油的離岸價格目標是比布蘭特、迪拜及WTI指標原油加權平均每桶折價1美元。
中石化先前已企圖控制原油成本,但上述最新計劃顯得更為激進,一名公司交易員認為這個成本節約目標是一年將近15億美元。
中石化此舉不太可能影響中國石油進口量或嚴重打壓國際油價。但聯合石化可能會因而積極利用掉期及期貨市場,以沖銷成本,也可能促使聯合石化前往採購更具成本競爭力的原油品種,像是伊拉克巴士拉輕質油。
這項新計劃由中石化煉油部門提出,過去幾年,煉油部門已向聯合石化施壓要求降低成本。但兩名公司交易員表示,這次計劃已獲得董事長傅成玉支持。
“來自中石化管理層的訊息很明確:要從市場擠出更多利潤,對聯合石化交易員設下更高的標準,”一位曾擔任中石化採購主管的原油交易商表示。
中石化目前沒有原油的目標採購價,還不清楚新目標價相比去年的實際購買成本會怎樣。
路透無法馬上聯繫上中石化和聯合石化置評。
**條款靈活**
據路透基於海關數據的估算,2013年中石化進口原油的費用接近1,500億美元。
中石化是中國最大的原油進口商,在國內有35家煉廠,通過聯合石化採購近400萬桶外國原油中的大部分,但也使用中化和珠海振戎等國有貿易商作為進口代理。
另一位交易員表示,儘管與伊拉克簽署了條款更高的進口協議,但聯合石化仍可能從現貨市場購買更多的伊拉克巴士拉石油,因為伊朗提供的協議條款更為靈活,打折餘地更大。
不過,中石化也面臨障礙。
有交易員稱,聯合石化的交易員沒有太大動力,因公司的激勵機制不像西方貿易商提供的那樣誘人。
”他們也沒有足夠的膽量在紙貨市場進行投機,這仍是國企交易員的一大禁忌,“第三位交易員表示,該交易員曾與聯合石化有過密切交易往來。(完)
154 :
greatsoup38(830)@2014-03-23 20:59:40386
盈利增6%,至660億,債略重
155 :
greatsoup38(830)@2014-03-25 11:12:4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325/news/eb_ebc1.htm
中石化引新股東 第三季前完成
2014年3月25日
【明報專訊】中石化(0386)昨日就零售業務引入民營資本一事給予詳細時間表,董事長傅成玉透露,專為零售業務而設的有限公司將在本月31日正式成立,6月底至7月初完成資產評估,預期引入新股東的事在第三季前完成。
傅成玉﹕資產值達3000億
現時中石化的零售業務擁有逾3萬座加油站、兩萬多家便利店及售出逾1億張加油卡。傅成玉透露,由於這塊業務擁有龐大的資源及網絡,評估前的資產值已達到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不過業務放在中石化內只有8倍市盈率,低於行業的15倍至25倍,因此他期望新股東可釋放該業務的價值。早前中石化董事會批准開放零售業務的30%權益讓民資參與,以3000億元資產值計,中石化可能獲利900億元。早前市場普遍估計,中石化透過重估資產值,預料可獲得400億至500億元一次性稅前收益。傅成玉昨日並指出,會根據市場認購情,再決定是否提升民資參股的比例。
被問到是否計劃分拆零售業務上市,傅成玉笑稱「有自己的打算,但不能說出來,因為這屬於股價敏感資料。」至於新股東的組合,視乎能否帶來技術及新的市場,為業務增值,而國內資本會優先考慮。他比喻指,這塊業務是一個未經挖掘的金礦,可以向更多新領域發展,至於會否發展網絡金融,他笑稱「待新股東來到後再作研究。」
156 :
wing1969(9459)@2014-03-25 12:28:08greatsoup38在155樓提及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325/news/eb_ebc1.htm
香港入油我去中石油,價平D
中石化引新股東 第三季前完成
2014年3月25日
【明報專訊】中石化(0386)昨日就零售業務引入民營資本一事給予詳細時間表,董事長傅成玉透露,專為零售業務而設的有限公司將在本月31日正式成立,6月底至7月初完成資產評估,預期引入新股東的事在第三季前完成。
傅成玉﹕資產值達3000億
現時中石化的零售業務擁有逾3萬座加油站、兩萬多家便利店及售出逾1億張加油卡。傅成玉透露,由於這塊業務擁有龐大的資源及網絡,評估前的資產值已達到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不過業務放在中石化內只有8倍市盈率,低於行業的15倍至25倍,因此他期望新股東可釋放該業務的價值。早前中石化董事會批准開放零售業務的30%權益讓民資參與,以3000億元資產值計,中石化可能獲利900億元。早前市場普遍估計,中石化透過重估資產值,預料可獲得400億至500億元一次性稅前收益。傅成玉昨日並指出,會根據市場認購情,再決定是否提升民資參股的比例。
被問到是否計劃分拆零售業務上市,傅成玉笑稱「有自己的打算,但不能說出來,因為這屬於股價敏感資料。」至於新股東的組合,視乎能否帶來技術及新的市場,為業務增值,而國內資本會優先考慮。他比喻指,這塊業務是一個未經挖掘的金礦,可以向更多新領域發展,至於會否發展網絡金融,他笑稱「待新股東來到後再作研究。」
157 :
greatsoup38(830)@2014-04-04 11:46:5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404/news/ec_ecm1.htm
中石化售產 傳已委投行
涉零售業務三成股權
2014年4月4日
【明報專訊】中石化(0386)響應中央提倡的國企改革,部署重組下游銷售業務。據外電昨日報道,集團已委任高盛和中金協助出售零售業務30%股權,涉及金額將達到300億美元(約2340億港元)。中石化昨日無回應,但有分析員引述中石化稱,相關估值金額並不準確。
中石化擁有3萬多座加油站、2萬多家便利店,早前宣布,會為銷售業務引入民營資本參股,以實現「混合所有制」。本周二(4月1日),中石化宣布,已把資產注入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彭博昨日報道,中石化已委任高盛及中金作安排行,協助出售旗下銷售業務30%股權,並套現達300億美元,意味整個業務的估值將達到1000億美元。集團回應本報查詢時指沒有回應。
事實上,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上月曾指出,現時集團零售業務估值只有8倍市盈率,一般零售企業的估值可達到15至25倍不等,因此這塊業務是「未被發掘的金礦」。但他當時指出,零售業務未經評估的資產值約3000億元人民幣(約3750億港元),仍遠低於此次傳出的1000億美元(約7760億港元)。
有歐資投行分析員透露,中石化對他們表示,「有關報道提及的金額有誤,集團亦不清楚該報道的消息來源」。該分析員又指出,報道所指的金額相當於超過20倍市盈率,遠高於他所估計的約10倍市盈率。「中石化目標是引入零售公司,如果叫價這麼高,沒人會願意買,亦沒有零售公司能買得起。」
中石化母發50億美元票據
另外,據道瓊斯報道,中石化母公司中石化集團計劃發行總值達50億美元票據,將是近10年亞洲企業最大的發債規模。據悉已獲172.5億美元認購額,相等於超額認購2.45倍。是次發行的票據分為5部分,3年期、5年期及10年期的定息債券,規模共30億美元,餘下20億美元則由3年期及5年期浮息債券組成。
明報記者 廖毅然
158 :
VA(33206)@2014-04-04 18:03:29【on.cc 東網專訊】外電消息,中石化(00386)擬在完成公開發行股票計劃後,將零售子公司上市。
159 :
derek777(35201)@2014-04-04 23:38:50民營下游業務咪即係好似開7-11咁特許經營呀
160 :
lemonwongwong(33038)@2014-04-05 16:37:10湯兄,能否分析下佢係咪會有300億美元未釋放出來?
161 :
greatsoup38(830)@2014-04-05 18:15:19lemonwongwong在160樓提及
湯兄,能否分析下佢係咪會有300億美元未釋放出來?
我連舊資產賺幾錢都唔知點評估,300億是指市值,唔是指資產值
162 :
VA(33206)@2014-04-05 18:47:30有國內文分析左,請看易捷那個帖
163 :
greatsoup38(830)@2014-04-05 18:53:46http://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40403-6a2e3903.html
今天,外媒率先披露,中石化正與高盛集團就出售其部分零售資產股權進行磋商,通過出售其零售資產中30%的股權籌集多達300億美元資金。
這是中石化在銷售業務板塊最新的進展。今年春節以來,中石化明顯加快了其在銷售業務板塊的改革步伐。2月19日,中石化啟動銷售板塊重組;3月17日,中石化成立易捷銷售有限公司;3月31日,中石化銷售板塊正是從集團業務分離。可見中石化推動改革的決心。
在這之前,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認為目前中石化銷售業務價值被低估。他認為,國際一般石油銷售公司的市盈率約15至25倍,但中石化的銷售業務只有8倍,沒有反映其潛在價值。在傅成玉看來,即使以中石化估值的2-4倍出售營銷業務,都不足以反映其實際價值,這說明中石化對銷售業務的估值預期非常高。
那麼,300億美元值不值呢?如果按照出售30%的股權計算,中石化對其銷售業務板塊的估值在1000億美元左右,換算成人民幣是6200億元左右。2013年,中石化銷售業務板塊的收入為1.50萬億元,經營利潤為351.43億元。按照6200億元的估值,中石化對其銷售業務板塊的市銷率估值在0.41倍左右,市盈率估值在17.64倍左右。
從靜態層面考慮,縱向來看,中石化目前在A股整體的市銷率為0.20倍,市盈率為8.76倍,銷售業務板塊的估值是其整體的2倍以上。橫向來看,目前A股批發零售板塊的市銷率為0.47倍,市盈率為27.53倍,略高於中石化對銷售業務板塊的估值;但是,如果衡量零售板塊營業收入在500億元以上的公司,其整體市銷率為0.18倍,市盈率為25.07倍。
可見,這次中石化對其銷售業務板塊的估值明顯高於目前的市場價格,反映中石化在定價上相當進取,如果能夠實現,確實是一樁不錯的交易。當然,中石化對其零售業務板塊的野心遠遠不止如此。
在引入投資者方面,傅成玉明確強調「首選引入國內資本,其中又以可提升技術、管理、帶來新市場及業務的戰略投資者優先」。而且,「優先引入戰略投資者,然後再是財務投資者,優先引入國內資本,但不拒絕國外資本」。可見,中石化對引資的要求,不再僅僅侷限於融資角度,而更希望能夠重塑中石化的銷售業務。
事實上,中石化為此次改革成立的易捷銷售公司,其經營範圍涉及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商務服務業和餐飲業,而且中石化還將掛牌成立非油研究所,主要任務是研究如何將「加油站+大數據」的連鎖商業模式優勢發揮到極致,中石化非油業務增長空間有望迎來徹底的釋放,以便利店為主要載體的非油業務將成為中石化零售業務改革最大的亮點。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18年中國便利店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顯示,中國便利店單店年均銷售收入為222萬元,是中石化便利店的3.8倍。如果中石化便利店能夠達到國內平均經營水平,那麼保守估計,非油業務將為中石化銷售業務板塊至少貢獻250億元以上的利潤。
正如傅成玉所言,「拿出來重組的銷售板塊是一個金礦,需要挖掘」。目前,中石化已經同包括阿里、復星、騰訊、上海綠地以及一些保險機構接觸,如果中石化零售業務能結合當下的電子支付等O2O消費理念,將開啟油氣零售觸「網」新模式。一旦兩者就油氣零售業務形成合作,將帶來巨大的市場空間。
164 :
greatsoup38(830)@2014-04-05 19:34:4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405/news/eb_eba4.htm
外電﹕中石化零售擬拆上市
2014年4月5日
【明報專訊】中石化(0386)為旗下零售業務引入民資消息不絕,外電報導,中石化擬在出售下游分銷業務部分股權後,將該業務再分拆上市,惟暫未決定上市時間及地點。至於美國通用電氣旗下則計劃分拆飛機融資與租賃業務來港作首次公開招股,集資約7億美元(約54.6億港元)。
中石化年初宣佈,會為銷售業務引入民營參股,最遲今年6月前完成。日前集團已將資產注入一個全資子公司,有傳高盛及中金已獲委任為安排行,協助出售零售業務30%股權。昨日《華爾街日報》再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潛在買家包括超市營運商,等出售股權完成後,會進一步將零售業務分拆上市。
通用電氣分拆飛機融資港上市
另外,據路透社旗下IFR報導,通用電氣旗下通用電氣金融航空服務(GECAS)計劃放棄以商業信託形式在新加坡上市,改為來港上市,最快第二季公開招股。公司已向港交所提出上市申請,及聘用花旗為安排行。
其他新股方面,豬肉製品生產商萬洲國際將掛牌日期輕微調整,據銷售文件顯示已改為本月30日(星期三)。另外,市傳江蘇潤東汽車及內蒙聖牧高科奶業將於上半年來港招股,分別集資2至3億美元(約15.6至23.4億港元),及8億美元(約62.4億港元)。
165 :
VA(33206)@2014-04-05 22:47:19http://pdf.dfcfw.com/pdf/H3_AP201403180005272337_1.pdf
XUEQIU
166 :
qt(2571)@2014-04-06 13:46:07http://cn.reuters.com/articlePrint?articleId=CNL4S0MU29320140402
路透基點:中國石化揚子石化與伊士曼化工尋求8.68億元人民幣貸款
2014年4月2日星期三17:51 BJT
路透4月2日- 湯森路透旗下基點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稱,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與伊士曼化工正在尋求約8.687億元人民幣(1.40億美元)七年期雙幣種貸款,用於合資企業項目的建設。
該貸款包括人民幣和美元兩部分。消息人士稱,中國工商銀行被指定為該案人民幣部分的牽頭行,中國銀行則為美元部分的牽頭行。
所籌資金將用於在南京建立一家氫化石油樹脂生產廠。該工廠的總投資額為12.6億元人民幣左右,其中的3.9億元人民幣由公司自行提供資金。
消息人士稱,該貸款將通過揚子石化與伊士曼建立的新合資企業來借入。根據伊士曼化工的網站,兩家企業已經在南京建有一家樹脂生產廠。
根據伊士曼化工的聲明,兩家企業各持有新合資公司的50%權益,該廠建設完成後的計劃產能為5萬噸氫化石油樹脂,預計將在2014年底前投產。(完)
167 :
greatsoup38(830)@2014-04-29 17:10:25profit lowered
168 :
greatsoup38(830)@2014-04-29 18:06:201033
169 :
greatsoup38(830)@2014-04-29 18:13:361033
虧損增270%,至14.1億,輕債
170 :
VA(33206)@2014-05-19 19:29:5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40519415_C.pdf
171 :
VA(33206)@2014-05-28 23:02:30 新浪财经讯 5月28日消息,据信报报道,仪征化纤(01033)宣布,H股暂停买卖,因实际控制人中国石化(7.1,0.11,1.57%,实时行情)集团准备筹划与其有关的重大事项。由于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讯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故申请停牌。
该公司A股亦告停牌。
《路透》引述分析师指,仪征化纤或获得中石化集团注入资产,以达至转型及提高市场竞争力。(自然)
172 :
greatsoup38(830)@2014-06-03 18:59:012014-05-10 Im
獨家專訪中石化傅成玉 複製海油模式 劍指國際化
「經營一個企業,就是經營自己的人生。」這是中石化(00386)董事長傅成玉多年來的信念,但作為國企領導,自己的人生卻不一定都能完全掌握於自己手中,因隨時會被調任至不同崗位。2011年時屆60歲的傅成玉突然從工作了29年的中海油(00883),被調到規模龐大逾10倍的中石化。這個轉變,對傅成玉來說,只是舞台不同了,但市場認為他是肩負着重要任務而來,憧憬善於海外併購及分拆重組的他,會將中海油的模式複製過來。這位在石油界地位舉足輕重的風雲人物,經常把國際化掛在嘴邊,他早前接受本刊專訪時強調,「中國企業沒理由做不過國際同行,這樣太沒有自信。」
如果要數世界石油界的風雲人物,傅成玉絕對稱得上是中國的行業代表,他出身自農村,24歲從鑽井隊現場撈沙子開始,到現時掌舵市值逾7,000億元的大型國企,在石油界打滾近40年,是名符其實的「老石油」。
天生樂觀的傅成玉,黝黑的臉龐,一雙標誌性的粗黑眉毛,早已成為他的標誌。每次出現人前總是笑容滿面,時而展現其幽默風趣的口吻,逗得大家哈哈發笑。即使在記者會,他可能會因被攝影記者簇擁拍照,突然說可以去當明星,又會突然跟記者開玩笑。由於他善於與媒體打交道,有別於傳統國企的保守作風,故被喻為「最西化的國企領導」,加上說得一口流利英語,一直深受媒體和中外投資者歡迎。
在石油界傅成玉早已享譽盛名,過去得獎無數,包括中國經濟人物、耶魯大學頒發的傳奇領袖等,其中2012年奪得被喻為能源業諾貝爾獎的「全球石油業年度領袖人物」獎,成為首位中國企業家得獎者,種種殊榮把他的人生推向更高峰。
中西合璧方符合國情
由於屢獲榮耀,即使工作再累他精神依然抖擻,他說:「很辛苦也很幸福。因為當你的工作被認同就會很開心,人家為甚麼給你那麼多獎項,就是因為他知道你做的事情很不容易,但是你做出來了。」
「因為你喜歡自己的工作就不會累,當你覺得這是你要做的事業,感到很有意義的時候,就不會感到有壓力,而且還會想做得更多。」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傅成玉之所以如此受人尊敬,從他的工作態度上絕對感受得到。
傅成玉經常把要與國際接軌掛在嘴邊,當年中海油在他執掌之下,就是最早與國際接軌、管理上採用西方模式的企業。
由於他的國際化形象早已深入民心,外間覺得是跟他曾在美國讀書,以及多年海外工作經驗有關。當說到他思想較洋化時,傅成玉沉思半秒後說:「其實我的傳統面更多,但是我的長處是了解外面怎麼想,知道我們的競爭對手在做甚麼,會對我們有何影響,再去研究自己該怎麼做。」
他認為,西方有很多理念和做法都很好,但未必適合中國企業,若照抄過來就會出現混亂,員工也不會接受,「我們不可以把西方的東西照搬過來,而是要學習人家的理念和管理辦法,再混入自身的模式,變成一種新的東西。所以你看,原來我在中海油做的,好多人都說很國際化,但公司內部又不完全是那樣,既符合國情,又符合我們企業的文化。」
領軍競購戰震撼世界
「中國企業應國際化,成為國際有競爭力的大企業,沒理由做不過國際同行,這樣太沒有自信,也不進取。」傅成玉認為,要走向國際化,展示中國實力,到海外發展是必然的路。
所以在2005年他親自領軍到美國,提出以185億美元收購美國石油公司優尼科(Unocal),成為當時中國史上最大規模的海外併購活動。但由於當年中國企業跑到海外仍不普遍,因而震驚美國,掀起一場又一場的政治風波,歷時數月,最後以貿易保護主義為由鎩羽而歸。
雖敗猶榮,但這場競購戰震撼全世界,令中海油聲名大噪,市值從220億美元漲到300億美元,同時也將傅成玉變成國際風頭人物,外國媒體稱讚其膽識過人,亦被美國《時代》(TIME)周刊評為2005年世界最有影響力人物之一。
60歲受命接燙手山芋
正當大家都預期傅成玉會一直執掌中海油至退休之時,2011年4月卻為時屆60歲的傅成玉帶來一個新挑戰,他被任命為中石化董事長,只有數天通知期,便要他離開工作29年的中海油,管治的企業規模一下子增加10倍。
當年傅成玉接的可是燙手山芋,在上任不足半個月,旗下廣東分公司爆出天價酒新聞,接着的天價酒店、膠粒事件等,接踵而來的負面消息,都把他推到風口浪尖;特別是去年11月,青島輸油管爆炸導致數十人死亡,更頓時令他受千夫所指,最終被行政記過處分,網絡上謾罵聲四起,與他在中海油期間一直好評如潮成強烈對比。
很多人覺得傅成玉倒楣,來到中石化3年接連爆出負面消息,聲譽因此而大受打擊,惟他面對指控卻虛心接受,說起油管爆炸事件,他甚至反問:「罵也沒甚麼壞事,死了那麼多人,罵你不應該嗎?」
對於外間責罵,傅成玉沒有太多回應,惟他對事故非常着緊,在背後默默工作。事發後他立即跑到現場察看災區及指揮救援工作,期間不慎跌倒,更被員工偷偷拍下照片放上微博,說他兩天兩夜守在現場,邊走邊說,一不小心摔倒在泥濘中。之後還有人留意到,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聽取事故滙報的新聞畫面中,只有傅成玉一人身穿衝鋒衣,顯示他一直堅守事故現場。
中石化和中海油的總部只相距10分鐘路程,兩家公司的規模和體制卻截然不同;由於中石化的體制複雜,架構臃腫,故外界對於這次人事調動,大多認為傅成玉是肩負着重要任務而來,預期他會將管治中海油的理念複製到中石化,進行改革重組。
事實上,被指為海外併購及分拆能手的傅成玉,自1982年加入中海油母公司,曾先後打造出中海油、中海油田服務(02883)及中海石油化學(03983)三家企業來港上市,故不難想象,這次任命是希望他將此模式複製到中石化。
響起國企改革第一槍
今年三中全會強調要加快推動國企改革,中石化於2月中旬就率先跑出來,宣布以混合所有制形式,開放下游油品銷售業務。傅成玉說:「我們從2011年開始已做準備,2012年把存續企業40萬人進行重組,2013年又重組了中石化煉化工程(02386)來香港上市。」
「率先開放銷售業務是第一步,未來還有下一步。」傅成玉不肯預告太多,解釋以銷售企業作為推動混合所有制頭炮,主要是這業務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惟在原有的體制下未能把價值充份發揮出來,故希望通過推動民營資本、社會資本加入,把這些潛在價值發掘出來,讓股東能夠得到更好回報。
「這是一個等待挖掘的金礦。」傅成玉以此來形容旗下的銷售業務,「像我們銷售企業有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資產,它可以發揮5,000億元的效益,但現在發揮不出來。我們有3.05萬座加油站、兩萬多家便利店,世界上像我們這樣的石油公司的銷售業務,市盈率最低也有15倍至17倍,最高可以是20倍至25倍,但現在我們和煉油化工綁在一起市盈率才8倍,單一分出來至少有15倍、16倍,那價值就出來了,所以說改革是在釋放價值。」
傅成玉非常重視資本市場,每個項目都必定先從能否為股東帶來回報作考慮。所以在他加入中石化以後,亦為投資市場帶來無限憧憬,甚至有研究報告指,與其看好中石化前景,還不如說是看好傅成玉。
被外界如此看重,他亦難掩喜悅,「我跟很多投資者見面,他們都說你來了,(中石化)改變很大,我們非常高興。早兩年我過來的時候,已把發展策略告訴他們,過去他們是相信我本人,知道我會把說過的事都做到,知道我所做的是為股東增值,所以我來到中石化以後,公司股價表現一直非常好。」
早已打穩改革基礎
然而,如此龐大的企業要改革靠一個人的力量也不可能,「這公司非常大,要深層次改革不容易,需要集體去做,所以才需要我來帶領大家,如果很容易就不需我去了,我為甚麼要從中海油跑來這裏?這就是我的責任,如果改得不好,就是我不好。」他強調改革要一步一步來,同時開始了就不能停,所以每一步都要打穩基礎。「兩年前我們就開始改革,這是其他央企都沒做的。」所以中央一說要改,中石化就能接得上。
無可否認,傅成玉的出現已為中石化帶來一番新氣象,大家也希望在他離任後,還可以延續下去,「我也希望,也要努力,因為這還得靠制度,將來我離開,如果是從內部的人上來,應該會繼續這樣做,但外派的,我就不敢說了。」
領導風格=企業靈魂
一直有說,一個領導的風格絕對是企業的靈魂。傅成玉認同,「一個領導的個人風格就決定這公司在市場上的形象,也決定員工對客戶的態度、對股東的態度,以及被市場接受的程度,所以一個企業的領導人,一定要公開透明,要跟社會溝通。」
回想中石化在傅成玉領導這3年,的確起了不少變化,就如每當遇上危機,公司都不再像過去一樣保持沉默,而會以最快速度面向群眾;據了解,在傅成玉入主不久,便在公關工作上做了不少工夫,譬如社會監督員定期舉行座談會聽取民意,讓公司接近市場。
這些做法十分切合傅成玉公開透明的性格,難怪他突然拋出一句,「你接觸我們公司的人,有發現他們都比以前有變化嗎?」
多年來傅成玉被媒體追訪大多問及公司發展,能夠如此深情對話的機會卻很少,在訪問尾聲也要問問他不久將來就要退休,會否捨不得,他爽快地回答,「怎會捨不得呢?當你退休的時候,覺得這一生對國家,對企業做到了你應該做的,就不會覺得遺憾,同時你要相信,後人會做得比你更好。」
傅成王Profile
藉貫:
?黑龍江
職業:
?中石化董事長
事業:
?2010年辭去中海油首席執行官,繼續留任董事長
?2003年任中海油總公司總經理、中海油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
?2002年任中海油田服務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2000年任中海油總公司副總經理兼中海油總裁
?1999年任中海油執行董事、執行副總裁兼首席作業官
?1999年任中國海洋石油南海東部公司總經理
?1995年任美國菲利普斯國際石油(亞洲)副總裁兼西江開發項目總經理
?1994至1995年任中國海洋石油南海東部公司副總經理
?1982年加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學歷:
?美國南加州大學石油工程碩士
?中國東北石油學院地質學系畢業
「只想賺錢就不要在央企」
站在高台上,有的人追求名譽,有的追求財富,然而傅成玉追求的是獲得認可。「我們中國企業被國際認可非常重要,資本市場對你的認可很重要,但他為甚麼會認可你呢?是因為你能把一個純中國型企業變成一個國際化企業,但要記住,這個平台並不是我們自己,而是國家的。國家把這平台交給了你,別人就沒這個機會,所以這是國家對你的信任,這信任是無價,所以要珍惜。」
他強調,要做壞很容易,做好卻非常難,「如果你只想賺錢就不要在央企了,像那些貪污受賂的,最後只會耽誤了事業,浪費時間,又把自己害了。」傅成玉認為,在為企業打併時必須先放下自己,在你成功為國家爭光的時候,也給自己增光,那名譽還是會歸你,所以他強調,「我們追求的是,在人生價值裏首先是和國家利益綁在一起,沒有國家就沒有我們,成就不了我的事業。」
用10年扭轉國企形象
一直以來,部分國有企業如石油、電訊或銀行等行業壟斷市場,惹來市民不滿。傅成玉認為,今天國民對國企的誤解,與國際間對中國的誤解也一樣,「因為世界對中國目前走出去的形象不好,以至全世界的評價也不好,當中既有西方不了解我們的原因,也有我們不會去表達,以及我們不會做的原因,所以這幾點綁在一起,就做成這個誤解。」
「但我想這是個階段性,很大部分是中國企業自身不知道國際理念上應該關注甚麼,這就會跟國際脫軌;其次是不公開透明,很多企業做的投資理念不夠透明,做得好的地方也不透明,這是我們一個很大的缺點。但當她們知道外界有不好的評價就會慢慢改,相信再過10年,很多中國企業的形象都會改變,無論是壟斷,或是企業自身的毛病,都會慢慢改掉,就像現在推動的改革,就是要改掉我們壟斷行業的官本位主義。」
負社會責任 帶頭減污染
向來着重與國際接軌的傅成玉,自加入中石化之後,除了推動多項重組改革,亦經常強調社會責任,並為節能減排邁前一步。2011年11月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正式授權中國企業聯合會,和中石化牽頭成立的全球契約中國網絡在北京成立,並推舉傅成玉為首任主席,推動企業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傅成玉認為,中國企業必須要有非常強烈的責任感,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最終是不會獲社會認可的,而企業自身亦不會發展得好,但這除了自己在做,還要給世界知道,「所以加入聯合國全球契約,以表達我們中國企業也有同一個理念;與此同時,還有很多企業沒有這想法,就去推動,帶領她們一起參與,只要愈多企業對社會責任作出承諾,社會風氣就會好,現在不到兩年已發展到300家企業了,我們今年的目標是到明年要發展至500家。」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氣候污染對我們自己都有傷害,所以要去關注、保護它,特別是企業,因為我們在製造社會財富的同時,也在消耗社會資源,污染也是這帶出來的,企業應該負上更大責任,減耗減排,才能創造更多社會財富。」
後記:再幫多一次
記得第一次接觸傅成玉是2007年中海油的股東會,因為他毫無架子而留下深刻印象,後經翻看資料深入了解後,便激起要跟他邀約專訪的決心。
不過要成功邀約並不容易,因企業領導總被「擋駕護航」,加上多年來他絕少接受媒體訪問。但有幸在這幾年的記者生涯中,獲得兩次跟傅總訪問的機會。猶記得4年前第一次訪問,花了1年時間才獲得答允,還記得當時他說,「接受媒體訪問不多,要做大型國企領導的訪問也不容易,可是因為你的執着,故希望讓你完成訪問,對事業有幫助。」雖然不是抱有任何目的去約訪問,但聽到這話無不感動。
傅成玉到中石化後,記者再次邀約,這3年為邀約採訪,每次他來港總厚着面皮跟在他附近,其他工作人員早已見慣不怪,而他不止一次笑說記者的執着。
也許就是這份堅持,等了3年終於再次獲得訪問機會,這天跟傅成玉兩人坐在咖啡廳暢所欲言,他說今年要退休了,以後也採訪不到他,所以還是想再幫一次。後來聽他同事說,原來為了這個訪問,他更改了機票。回想起這些年追訪傅成玉的經歷,難以用文字表述,卻永記心中,這是記者最後一次寫他的專訪,最後也得衷心跟他說聲謝謝。
173 :
greatsoup38(830)@2014-07-01 13:38:12http://xueqiu.com/S/SH600028/29950400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限於我司要求,不能正式點評未評級的公司,我就說兩句個人看法:
1. 這次的公告如前面2月份那個炸雷一樣的公告一樣,通篇沒有提到國資委,特別是在選擇引資的投資者時,「中國石化和銷售公司將共同成立由獨立董事、外部監事和內外部專家組成的獨立評價委員會對選定的意向投資者進行評議。」
評價委員會沒國資委什麼事情,意思就是我就搶跑,我就搞改革,我革的就是你的命啊;
2. 「中國石化將支持銷售公司根據適用法律法規的規定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董事會,除中國石化派出董事以外,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代表董事、獨立董事和職工董事,並在董事會下設薪酬與考核委員會、風險與戰略委員會、審計委員會等專門委員會。」
這是比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建立的架構,也是國際上較為通行的管理架構。
3. 「銷售公司擁有不可複製的銷售網絡、廣泛忠實的客戶資源,油品銷售業務在國內市場佔主導地位。」
意思就是我賣的不會很便宜,但買家會覺得很超值。
4. 仔細看報表噢,仔細看資產負債表噢,特別是右側噢
$中國石化(SH600028)$
$中石化煉化工程(02386)$ $中石化冠德(00934)$
$四川美豐(SZ000731)$ $江鑽股份(SZ000852)$ $*ST儀化(SH600871)$ $上海石化(SH600688)$
今天 01:32
贊助(12)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
趕在6月的最後一天,中石化公佈了引資方案,從方案來看,非石油企業參與並通過的幾率更高。
本次引資引入的社會和民營資本持股比例將根據市場情況確定,中國石化董事會已授權董事長在社會和民營資本持有銷售公司股權比例不超過30%的情況下確定投資者、持股比例、參股條款和條件,組織實施該方案及辦理相關程序。本次引資不會採取公開發行證券的方式進行。
截至2013年底,銷售公司擁有中國石化品牌加油(氣)站30,351座,其中自營加油(氣)站30,338座;擁有完善的成品油儲運設施:截至2013年底,銷售公司已建成投營管道10,108公里,擁有油庫393座。
截至2013年底,銷售公司擁有「易捷」品牌便利店23,431家。2013年和2014年1-4月,銷售公司非油品業務分別實現交易額132.87億元和47.57億元。
2013年,銷售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986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為251億元(光銷售公司淨利潤就佔了母公司淨資產的45%,母公司13年底淨資產558億);2014年1-4月,銷售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6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77億元。
中石化透露了其下游銷售板塊引資的目標:推動銷售公司從油品供應商向綜合服務商轉型。未來將提供全方位的綜合性服務。今後,銷售公司在發展優勢油品業務的同時,將發揮平台優勢,拓展便利店、汽車服務、O2O、車聯網、金融服務、廣告等非油業務,逐步提供全方位的綜合性服務,打造讓消費者信賴、人民滿意的生活驛站。
國外成熟市場加油站利潤有50%來自非油品業務。美國17.4萬座加油站中,有12萬座加油站(69%)設有便利店,多採用「加油站+便利店」、「加油站+汽車維護」等組合模式,油品銷售利潤僅佔利潤總額的46%,其他54%均來自於便利店及快餐等非油業務。在英國,便利店是加油站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營商品從日用品、食品到報紙、汽車用品,一應俱全,利潤佔總利潤的65%-70%。歐洲80%以上的加油站開設便利店業務,銷量佔總銷量的60%-80%,毛利潤佔油品毛利潤的50%左右。
今天 00:36舉報
贊助(1)回覆
羊羊羊咩咩:
這個貌似沒什麼超預期的消息
06-30 19:48
贊助回覆
太陽邪浮生潛:
大家怎麼看?
06-30 20:02
贊助回覆
vivi格式化:
3400億資產
06-30 20:10
贊助回覆
normanleee:
沒有牛逼的股東入夥前一切都是扯淡
06-30 20:26
贊助回覆
Rogerchi89:
今天能發出來就值得點個贊。下班!
06-30 20:29
贊助回覆
trustno1:
國資委這衙門現在拆的價值都沒有了啊
楚序平的文章還有國資委的搶跑文件就是被爆菊前的雅蠛蝶。
06-30 21:35
贊助回覆
O_Livia [雪球運營團隊成員] 回覆 trustno1:
不是說不能搶跑,不能賣優質資產嗎。piapiapia~
06-30 21:41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在路上73 回覆 trustno1:
沒用國資委 也總的有個部門作為央企股東吧
06-30 21:41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富凱大灰狼 回覆 normanleee:
所以說怎麼定價是個大學問。
06-30 21:47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鄉倭擰:
[笑]
06-30 21:57
贊助回覆
鄉倭擰:
混合制改革開始了啊
06-30 21:58
贊助回覆
和樂康寧:
三萬多座加油站都注入這家公司了?
06-30 22:23
贊助回覆
haliruya 回覆 在路上73:
股權都劃撥到社保呢?還需要國資委麼?
06-30 22:23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zolowqm 回覆 O_Livia [雪球運營團隊成員] :
是說不能大規模賣,不是不能賣。多少有些對前期"動作"後悔的意思…所以我以前說他們改革還是改了,不過是一勺奶粉兌一桶水的牛奶![笑]
06-30 22:27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ph7up 回覆 trustno1:
@勤奮的的篤
06-30 22:30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方舟88 [雪球運營團隊成員] :
mark
06-30 22:40
贊助回覆
CHECO2006:
[鼓鼓掌]讓我們參與歷史進程!
06-30 23:02
贊助回覆
zqzq193782:
油品供應商向綜合服務商轉型[俏皮]
今天 00:04
贊助回覆
天天靜心課 [雪球運營團隊成員] :
我居然還有這麼NB的生意 13年底淨資產 558億 負債裡面一堆預收和應付 13年250億的淨利潤 這槓桿、這roe[滴汗] 怎麼也值2500-3000億了吧
今天 00:14
贊助回覆
O_Livia [雪球運營團隊成員] 回覆 天天靜心課 [雪球運營團隊成員] :
金融公司現在都5pe,還是不要了吧…
今天 00:19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天天靜心課 [雪球運營團隊成員] 回覆 O_Livia [雪球運營團隊成員] :
[滴汗]5倍我可不干
今天 00:31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回覆 trustno1:
我就看三個字,「國資委」,公告裡面沒有這三個字就行了,it's done.
今天 01:03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bijork 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
中石化下游銷售這塊有受益股嗎?
今天 01:04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限於我司要求,不能正式點評未評級的公司,我就說兩句個人看法:
1. 這次的公告如前面2月份那個炸雷一樣的公告一樣,通篇沒有提到國資委,特別是在選擇引資的投資者時,「中國石化和銷售公司將共同成立由獨立董事、外部監事和內外部專家組成的獨立評價委員會對選定的意向投資者進行評議。」
評價委員會沒國資委什麼事情,意思就是我就搶跑,我就搞改革,我革的就是你的命啊;
2. 「中國石化將支持銷售公司根據適用法律法規的規定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董事會,除中國石化派出董事以外,引入社會和民營資本代表董事、獨立董事和職工董事,並在董事會下設薪酬與考核委員會、風險與戰略委員會、審計委員會等專門委員會。」
這是比照上市公司的要求建立的架構,也是國際上較為通行的管理架構。
3. 「銷售公司擁有不可複製的銷售網絡、廣泛忠實的客戶資源,油品銷售業務在國內市場佔主導地位。」
意思就是我賣的不會很便宜,但買家會覺得很超值。
4. 仔細看報表噢,仔細看資產負債表噢,特別是右側噢
$中國石化(SH600028)$
$中石化煉化工程(02386)$ $中石化冠德(00934)$
$四川美豐(SZ000731)$ $江鑽股份(SZ000852)$ $*ST儀化(SH600871)$ $上海石化(SH600688)$
今天 01:32
贊助(12)回覆
wangfan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贊!
今天 01:35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非流混混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頂
今天 01:38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華夏族的嘎小子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鼓鼓掌]
今天 04:21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青豆芽的世界 [安徽合力董事會秘書 張孟青]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轉發並記下
今天 04:53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小類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限於我司要求,不能正式點評未評級的公司,我就說兩句個人看法: 1. 這次的公告如前面2月份那個炸雷一樣的公告一樣,通篇沒有提到國資委,特別是在選擇引資的投資者時,「中國石化和銷售公司將共同成立由獨立董事、外部監事和內外部專家組成的獨立評價委員會對選定的意向投資者進行評議。」 評價委...
今天 05:29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lany1333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大笑]
今天 06:18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trustno1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2007年有一部製作頗為精良的歷史片<大明1566>。大家可以去看第一集,嘉靖 39年臘月不雪,朝議嘉靖開支無度,天怒人怨。嘉靖處理了流言之後,在玉熙宮齋戒祈雪。臘月29半夜,小太監們掌燈時分,天降大雪,太監們四處報喜。馮保從司禮監衝出,打罵小太監,"誰敢在我向皇上報祥瑞之前再胡咧咧,我就把他往死裡打"。
今天 06:25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香飄兩岸 回覆 trustno1:
那個電視劇經典
今天 06:27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sheboygen 回覆 trustno1:
那個片子拍得蠻特別的,贊*~
今天 06:27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寧波求索先生 回覆 trustno1:
為啥特別要看資產負債表右側?
今天 06:46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回覆 trustno1:
[很赞]
今天 06:57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LiPengSang 回覆 trustno1:
石化是馮保?
今天 07:03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土行孫 回覆 trustno1:
和走向共和、人間正道是滄桑一個班底製作的,相當贊!
今天 07:13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學范蠡待西施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牛]
今天 07:17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nanlaifeng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想一下]
今天 07:21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魚常樂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怎麼沒有泰山石油?
今天 07:37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hustman54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淨資產收益率不是一般的高,接近50%啊,這麼一點資產,接近6倍的槓桿,非流動負債非常的少,流動負債主要是其他應付款,預付款和應付款,分別是淨資產的3倍,1.4倍和.6倍,有息負債非常少,重點看看其他應收款是哪些,佔用別人大量無息的負債是非常不錯的生意,希望這些不是中石化其他板塊的業務。但毛利率只有2.38%,淨利率就更加少了,可見提升的空間非常之大,還是靠管理出效益。3萬座自營加油站固定資產才一千多億,平均一座三百萬,與現在建設至少一座一兩千萬以上的造價非常不匹配,嚴重低估。按目前這個報表給10倍pe,相當5倍pb,估值2500多億。如果混合制盈利提升一倍,然後拉出來單獨上市,估值20倍pe,銷售公司價值上萬億。
今天 07:45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回覆 hustman54:
你看了右側,嘿嘿,不過這可都不是我說的啊
今天 07:46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sonicat 回覆 trustno1:
中國難得一見的好劇,製作/劇本/演員都達到了美劇的水平,可惜中國老百姓只愛看韓劇[摊手]
今天 08:03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Anchorpoint 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
銷售公司淨利佔一半有些誤導。眾所周知,中石化的最重要業務是煉油,但它的管理是讓煉油廠成為一個生產車間,而不是利潤中心,利潤在銷售環節體現,所以才有銷售利潤佔一半純利的現象。歸根到底是利潤在哪體現的問題。
今天 08:04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Anchorpoint 回覆 hustman54:
別混了中石化銷售公司和加油站的業務。銷售公司賺大錢是靠批發。
今天 08:09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Pune的碎片哥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牛
今天 08:10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回覆 Anchorpoint:
在一起的
今天 08:10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Pune的碎片哥 回覆 hustman54:
贊
今天 08:11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風雲第一刀 回覆 trustno1:
報表右側是去年數,什麼異常?
今天 08:13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fapen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郭博,找不到那一次回覆了,所以回到這裡,勿怪。就是您剛添加金禾實業那一次,我提到安賽蜜漲價,您說不知道。現在回頭看看,蠻有意思的哦。anyway,蠻佩服的。
今天 08:13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Justinhejq:
千億大盤看游資怎麼玩,笑話。
今天 08:20
贊助回覆
唯一的出價者 回覆 風雲第一刀:
是指資產負債表的右側,負債來源
今天 08:23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回覆 fapen:
你敏感的,我不瞭解這個行業啊,剛剛開始看,嘿嘿
今天 08:29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ph7up 回覆 LiPengSang:
國資委嘛
今天 08:31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fapen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好吧,當時還以為郭博也是關注安賽蜜呢。
今天 08:33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霸王丸 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
樓主換了個頭像,極其不習慣
今天 08:36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現在的心境 回覆 trustno1:
那國資委的監管職責以後由誰來接手呢?
今天 08:41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一個保守投資者 回覆 唯一的出價者:
是指本帖得右側吧,哈哈
今天 08:55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cxjmah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很赞]好劇
今天 08:55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brainer:
持有中石化若干的人飄過……
今天 08:59
贊助回覆
matias 回覆 Pune的碎片哥:
現在南京有些加油站,忘了是石化還是石油了,已經是全部自助了。
效率提升是非常容易的。
這裡面有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汽車的合資公司。
拋開品牌因素,長安曾經有高管就說,合資後,從外資管理上吸收了很多。
混合所有制後,合資公司的領導也會面臨和汽車合資一樣的問題,寧可到合資去,也不到集團。。
集團收入需要各種級別,但是,外資公司,一部部門經理就可能是年薪大幾十萬了。
今天 09:01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飯要七成飽:
泰山石油有沒有可能成為將來中石化整合零售業務的平台? @郭荊璞
今天 09:02
贊助回覆
膽小的廚子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大笑]
今天 09:08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巷陌L_Lee 回覆 霸王丸:
原本以為是個老男人不,不曾知道是個毛頭花樣男。呵呵,這就是神秘的好處哈!
今天 09:17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mynameispang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第一條有些不同看法
今天 09:17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巷陌L_Lee 回覆 Anchorpoint:
贊! 作為一條龍的企業,他的上下游的各板塊淨利是可以調劑的,當然,現在的銷售板塊確實也有很多可以擠濕毛巾的地方!
今天 09:19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Cesar:
目前來看資金在流出,大家用腳投票?
今天 09:36
贊助回覆
迷失的股市 回覆 Pune的碎片哥:
國 資 委安排人砸盤了?
今天 09:39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這個資產包可謂優質,ROE40%,基本無有息負債,大量預收款,我能用雪碧入股麼?
今天 09:42
贊助回覆
土豆燉排骨:
用腳投票啊![吐血]
今天 09:47
贊助回覆
ArKiller:
「生活驛站」四個字怎麼讓人摸不著頭腦,有人會把生活放到加油站去嗎?
今天 09:47
贊助回覆
菲利普-費雪 回覆 hustman54:
[很赞]
今天 09:52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hustman54 回覆 Anchorpoint:
你的意思不會是說加油站不在銷售公司裡面吧,如果不在銷售公司裡面,這種公司有什麼投資價值???你去看看它公告的油品銷售業務吧
今天 09:52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踏雪而來8:
好資產為什麼要賣?
今天 09:56
贊助回覆
烽火狼煙:
半小時的成交了還真不小!
今天 10:09
贊助回覆
我是快樂的鵝卵石:
他們上下游是一家,現在是把原油(國內)的價格做高,煉油虧損,賣給銷售公司。將來重組之後,估計會讓原油高利潤,煉油不虧損,銷售虧算——這時候接盤的民營資本是該哭呢,還是笑呢?
今天 10:15
贊助回覆
巷陌L_Lee 回覆 mynameispang:
我昨兒賣了,今兒接刀子了!
今天 10:15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烽火狼煙 回覆 巷陌L_Lee:
你參透了人性,小波段做的完美!!
今天 10:18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hzcocofox 回覆 我是快樂的鵝卵石:
厲害
今天 10:23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caimi:
這是啥思路?公告出來不漲也就算了,為嘛大跌?這樣不看好公告內容?
今天 10:28
贊助回覆
價值投資木木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請問銷售公司報表在哪看?
今天 10:30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LifeStyle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今天大跌,見光死?
今天 10:30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badnews123 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
13年每個店56.7萬的銷售額,能賺錢嗎?
今天 10:31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回覆 badnews123:
你要往後看啊 兄弟
今天 10:46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Ethan2012 回覆 巷陌L_Lee:
中石化銷售公司2013年558億淨資產,250億利潤,ROE達到45%了,明顯逆天的輕資產企業嘛[笑]
今天 10:54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Ethan2012 回覆 巷陌L_Lee:
預收700億,應付335億,其他應付1626億。
今天 11:02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烽火狼煙:
看了大家的評論,@Anchorpoint 和 @我是快樂的鵝卵石 都提到,目前銷售端之所以利潤高,是石化公司把利潤放在何處體現的問題,將來也有可能把利潤部分轉移到煉化環節體現,我覺得確實有可能做這方面的傾斜。
不過這又有什麼關係呢,要知道石化引進民資主要是來經營非油業務,公告裡也說的比較清楚,經營好「便利店、汽車服務、O2O、車聯網、金融服務、廣告等非油業務」 才是石化需要引進民資的主要原因,石化又不是非要請一個外面的大爺進來分它石油銷售利潤。
民營資本關心的,我想更多還是作價問題以及非油業務的提升空間問題,當然包括以後經營話語權等,就像 @badnews123 所說的,13年每個店56.7萬的銷售額,這恰恰說明「易捷」的提升空間還很大, 如果有能力經營好其他諸如汽車服務,戶外廣告等業務,對民資的吸引還是比較明顯的。
今天 11:11
贊助回覆
hctz:
什麼改革,就是逗你玩吧,30%股權的小股東,呵呵,不過無所謂了,阿里巴巴畢竟錢多,砸著去玩唄,順便帶上社保。
今天 11:14
贊助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回覆 hustman54:
市場先生一聽,嚇得半死,股價不打下去這可怎麼賣?ROE50%,幾乎沒有負債的生意要賣多少錢合適呢?
今天 11:19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投資個體戶007:
請教@郭荊璞 ,固定資產13Q4為1032.47億,4月末為1003.91億,這就是3萬個加油站加1萬公里油管的賬面價值?少了28.36億,是1/3年的折舊嗎?
今天 11:22
贊助回覆
TL_911 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
銷售業務重組,如何影響中石化的內在價值?
今天 11:32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袁大衛 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
市場先生一聽,嚇得半死,股價不打下去這可怎麼賣?
今天 11:35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袁大衛 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
作何解釋?
今天 11:40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回覆 袁大衛:
股價壓低了,市場預期很差,外面才好便宜買下這個資產,不然3000億甚至萬億的估值 誰來接盤
今天 11:47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zolowqm 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
到底什麼意思…[为什么]
今天 11:50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誰在裸泳:
我來提供符合金融規律的解釋吧。股價跌主要是因為這一點。
「中國石化董事會已授權董事長在社會和民營資本持有銷售公司股權比例不超過30%的情況下確定投資者、持股比例、參股條款和條件,組織實施該方案及辦理相關程序。本次引資不會採取公開發行證券的方式進行」。
股權比例,離50%很遠。這意味著民營資本只有現金流權,沒有控制權,所以入股後必然會被剝削,除非是有背景的資本。民營資本會預見到未來會被剝削這一點,所以會壓低買價。賣不出足夠高的價格,中石化股價自然就會跌。
不會採取公開發行證券的方式進行,意味著很可能是賣給有背景的資本。有背景的資本用相對低的價格買走這些資產,在這些資產上產生的現金流又不會和普通股股民分享,股價當然是跌的。
中石化報表上有多少資產無所謂。因為上面這兩條注定了這些資產將以低於其折現現金流的方式被出售。
今天 11:59
贊助回覆
杜毅_ 回覆 袁大衛:
薩芬撒旦發
今天 12:09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股市光輝 回覆 誰在裸泳:
確實是這麼回事
45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hustman54 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
呵呵,從報表看是非常好的生意,今天在5.1x加了一點倉。
42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hustman54 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
價值兄,應該不會是這樣,加油站資產按成本計,在加上固定資產折舊,賬面數值很低了,如果想搞低股價,做利潤的賬誰知道,做到目前利潤的五分之一,roe才10%,也是合理的。
37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hustman54 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
敢把roe做到近50%。真是不是一般的高,不是一般的賺錢。這麼賺錢的資產肯定要買個好價錢。
35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等待點點 回覆 郭荊璞 [信達證券化工行業首席分析師] :
無息那部分?
34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boolen1216 回覆 每天發現一個更好 [《巴菲特投資案例集》作者黃建平] :
[大笑]
32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止疼片 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
中石化出售這種優良資產,刨除短期的出售收益,長期來看是不是對中石化本身價值是一種資產減值?
假設我有10塊錢的資產每年收益是1塊錢,其中有3元資產每年帶來收益0.5,我把3元的資產作價6元賣掉30%的話,以後的收益就是每年0.85元了,當然,可以計算資產增值到了10-3+6*70%=11.2元,當期收益是1.8+0.85=2.65
資產重估增值,但是收益下降也是直觀的,這個我感覺跟公司優良資產單獨上市差不多,大股東受益,購買優良資產的資本收益,但是投資母公司的中小散戶投資者是沒什麼受益的$中國石化(SH600028)$
29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袁大衛 回覆 hustman54:
為什麼股價要打下去呢,不漲理解,為何大跌?
22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回覆 止疼片:
不是哦,如果是一種減值的話,為什麼要國資改革?別忘記出手30%,還有70%,30%的民企會怎麼幹?給70%帶來多大的影響?
19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sunnyamoy 回覆 誰在裸泳:
我覺得這麼多預收應付, 能調節空間太大。 沒背景的肯定不敢出高價。
把淨資產估的這麼低, 出售的時候就不會說賤賣資產。
所以最後是有背景的資金,不低的價格買走,並繼續享受高roe。
13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陽自東來 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
可參考復星參與國藥控股改制上市的故事
11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止疼片 回覆 價值at風險 [杭州易初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分析師 陳曉虎] :
我的意思是公司不會減值,但是對與母公司來說賬面資產值增加了,所以大股東增值了,但是中石化的收益是被分流出去了,對中小股東未必是好事。
社會資本帶來的活力,可能會提高公司的收益,達到多贏,這個是不錯的預期
7分鐘前
查看對話贊助回覆
174 :
GS(14)@2014-07-01 15:24:30大生意
175 :
hk888(47043)@2014-07-01 19:40:30國企改革 都唔知幾時先益到佢
176 :
greatsoup38(830)@2014-07-02 00:18:50應該是最後一個任務
177 :
GS(14)@2014-07-21 22:42:59386
178 :
greatsoup38(830)@2014-08-19 23:36:06http://xueqiu.com/9769652619/30933438
大半年前我曾說過中石化未來一年會跑贏大部分股票,當時可能根本沒人相信,今天中石化創下一年來新高,接下來半年甚至更長時間,中石化走勢會繼續證實我所說的,不僅僅是滬港通的估值修復那麼簡單,中石化的價值遠沒有體現。
2013年,銷售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986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為251億元(光銷售公司淨利潤就佔了母公司淨資產的45%,母公司13年底淨資產558億);2014年1-4月,銷售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76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77億元。加油站資產251億淨利,ROE45%,且非流動負債和有息負債極少,流動負債結構合理,由於管理低下導致毛利率只有2.38%,淨利率更少的可憐,從另一個角度看提升的空間非常大。根據評估3萬自營加油站固定資產1000多億,平均一個只有300萬,現在建設一座至少1-2千萬級別的造價,資產估算時嚴重低估。這個加油站資產賣多少價格合適?就給出很低的價格比如10PE=2500億市值,那麼中石化一次性賣出30%能帶來多少EPS(750億利潤)?另外,中石化和國外加油站資產對比可看
http://xueqiu.com/9769652619/30412659
除了加油站資產,天然氣漲價這些利好市場也是視而不見,此前市場對中石化的情緒(破淨),就如同13年中市場對國投的情緒一樣,不得不再次感謝市場參與者們的偏見,大家都在追逐熱門行業的時候,我能以極其低估的價格買入高確定性的好公司,感謝市場先生短期的無效性,痛並快樂著。
179 :
greatsoup38(830)@2014-08-26 10:57:022014-08-26 HT
傅成玉:冀吃穿用住納入油站
中石化(00386)出售銷售業務進行得如火如荼,董事長傅成玉透露,已有37家財團進入第二輪遴選,且有意入股的企業涵蓋多個行業,並指投資者及市場反應較預期好。
傅成玉表示,將來中石化的加油站主業並非賣油,而是綜合服務商,旗下8,000萬名客戶是重點服務目標,「希望將吃穿用住都納入加油站」,合作夥伴可藉以拓展消費業務。
曾晤騰訊高層 「你來我也見」
市場曾傳出騰訊(00700)、復星集團等多家企業有意入股。傅成玉承認,曾與騰訊高層會晤,惟強調「人人都會見面,你來我也會見」,「連房地產商亦希望與我們合作,通過中石化客戶平台去銷售」。
他指出,透過8,000萬名客戶拓展發展,可省下廣告費,未來所有消費都可兌換成油或現金,因此所有合作都可受益,當中有些人的提議更是他未想過的,「有人問我24小時在便利店賣藥可以嗎」,希望未來加油站可以發展為生活體驗站,可以整修汽車、銷售汽車甚至保險等。
上半年業績理想,中石化昨升4.3%,收報8.04元,創歷史新高,接力成支持大市向上的動力。
37財團晉次圈遴選 反應勝預期
自中石化2月表示有意出售銷售業務30%股權後,市場便高度關注進程。傅成玉指出,引資已完成首輪的競爭性報價,現時有37家財團進入次輪的約束性報價,每家財團包括多間公司,經過大家談判後,便會得出價格,目前銷售正按計劃進行。
分析員指,傅成玉一再強調市場反應佳,按照集團原定銷售進度,最遲會於9月底落實有關名單。
現時中石化擁有逾3萬個加油或加氣站、2.4萬座便利店、8,000萬名客戶,境內成品油總經銷量按年增0.4%至8,104萬噸,其中零售量5,655萬噸。截至6月底,銷售業務總資產值約2,815億元人民幣,按年升2.8%。
中石化上半年非油品業務營業額按年增長10%至71.9億元,惟佔銷售板塊僅約1%,傅成玉指,若將電商、移動互聯網及大數據連合成一個新的商業發展模式,「未來(利潤)成長空間你想多大就多大」,屆時成品油銷售或成副業。
180 :
greatsoup38(830)@2014-08-26 10:57:482014-08-26 HT
與新奧合作 不限天然氣領域
中石化(00386)與新奧能源(02688)日前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中石化指,與新奧在很多領域可以合作,且不限於天然氣領域,雙方在煤化工及煤製氣方面也有意向合作。
新奧副主席張葉生表示,新奧及中石化已有很多合資公司,合營63座加氣站,分布天津、河北、湖南等地,在管道燃氣方面也有合作,所以「雙方在業務上合作沒問題」,並承認有就入股中石化銷售業務一事與中石化有接觸,惟不願透露新奧的入股意向。
四川涪陵頁岩氣 產量超標
中石化近年積極發展頁岩氣等非常規天然氣,傅成玉指,四川涪陵頁岩氣產量超計劃完成,下半年會繼續超標,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並非產氣量,而是管道建設尚未完成,拖慢了開發進度。集團已訂下首階段明年底建設50億方的規劃方案,次階段50億方則料在2017完成。
他指,現時打頁岩氣井的成本已由初期的8,200萬元(人民幣,下同),降至6,000萬元,相信在經驗累積及技術提高下,未來可進一步降至5,000萬元。
另外,中石化集團3年前開始對無上市的企業進行重組,當中中石化煉化(02386)已上市,油服工程正透過儀征(01033)重組,而潤滑油及催化劑業務重組及優化後,未來或會仿效下游業務的做法,意味可能引入社會或民營資本。
181 :
GS(14)@2014-09-02 01:11:34訂立銷售協議
182 :
GS(14)@2014-09-04 01:44:21盈利增6%,至310億,重債
183 :
tramssc1(13821)@2014-09-13 11:42:05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40912942_C.pdf
似乎386要左舊蝕錢野
184 :
GS(14)@2014-09-14 22:15:04100億入股石化銷售公司2.8%
185 :
GS(14)@2014-09-14 22:17:0721.53億入股石化銷售公司0.603%
186 :
GS(14)@2014-09-14 22:19:352688以40億入股中石化銷售公司1.12%
187 :
GS(14)@2014-09-14 22:19:482688以40億入股中石化銷售公司1.12%
188 :
GS(14)@2014-09-14 22:28:40銷售公司引資完成
189 :
Louis(1212)@2014-09-14 23:29:03不知道股市對"中國石化銷售公司增資及引進投資者"會作出怎麼回應???

190 :
GS(14)@2014-09-14 23:38:38這個真的不知道
191 :
Louis(1212)@2014-09-15 11:35:002014年9月15日 星期一
中壽騰訊各斥百億 攻新領域
中石化下游引資千億 25財團入股
http://news2.mingpao.com/pns/%E4 ... 00004/1410718064219
中國人壽董事長 楊明生中國人壽董事長 楊明生騰訊主席馬化騰騰訊主席馬化騰中石化出售油站業務極速推進,25名投資者將落實認購1071億元人民幣的股份,相當於銷售公司的30%股權。圖為中石化內地加油站。(資料圖片)中石化出售油站業務極速推進,25名投資者將落實認購1071億元人民幣的股份,相當於銷售公司的30%股權。圖為中石化內地加油站。(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中國石化(0386)出售經營下游業務銷售公司三成股權一事,投資者名單昨晚終揭盅,以中國人壽(2628)、騰訊(0700)及兩大基金公司嘉實與華夏為首,共25名投資者認購總值1070.94億元(人民幣‧下同)股權,相當於銷售公司歷史市盈率13.8倍,與市場早前預計相若。分析料待各合作方入股、協同效應出現後,中石化銷售公司的下一站便是上市。
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早前曾表示,共有37個財團入圍第二輪競投,意謂這次共篩走12個財團。篩選準則是國內投資者優先,這次亦只有新加坡私募股權基金RRJ旗下的Kingsbridge Asset一家國外投資者將認購36億元,早前曾傳出有份的加拿大零售商Alimentation Couche-Tard則不在名單之中。
海爾復星匯源亦上榜
另一個準則是產業投資者優先,傅成玉曾表明銷售公司的油站業務是個「金礦」,可發掘更多非油品商機,這次入圍名單亦只有新奧能源(2688)一家能源企業,其餘如中國人壽、中國信達(1359)、中國太保(0996)母公司太保集團、國內著名基金厚樸資本、嘉實與華夏等19名投資者,都是從事保險及投資管理的金融類企業。
而早前已與中石化銷售公司簽署合作協議的騰訊(0700)、海爾電器(1169)、復星國際(0656)及匯源果汁(1886)都在名單之中。
野村國際油氣研究主管關榮樂認為,現時銷售公司非油品業務收入佔總收入不到1%,估計在引入不同領域投資者後,非油品業務的佔比可在一兩年後增至10%,預計中石化屆時才會以更高估值把銷售公司上市。
為上市留伏筆 估值3571億
事實上,是次交易協議亦為日後上市留下伏筆,協議中指出,投資者在銷售公司上市完成後1年內,不得轉讓所持有的股份。另外,在銷售公司上市前,中石化持股的比例不能低於51%。
按是次交易中石化以1071億元作價,出售29.99%股權,銷售公司估值相當於3571億元,有中資分析員指出,13.8倍的歷史市盈率與集團目標的13至15倍相若,但由於中石化的股價已反映此因素,不少長線基金正沽貨獲利,估計其股價會持續有沽壓。
關榮樂則認為,13.8倍歷史市盈率,高於外國大部分油站業務的10至11倍,亦比中石化的10倍高,估計中石化估值會因此被調高,股價有超過20%的潛在升幅。
明報記者 廖毅然
192 :
GS(14)@2014-09-15 22:38:051169入股中石化銷售公司
193 :
GS(14)@2014-09-15 22:47:161359入股中石化銷售公司
194 :
Louis(1212)@2014-09-16 23:34:46股市隨筆
DPZ Blog Posted on 九月 16, 2014 | 1 則迴響
昨天恒指跌238點,成交666億。上證指數升7點,成交1854億。
港股從9月3日高點至今已連跌7天,跌去近千點。如果按照平常日子,可以很肯定說沒有跌夠,但現在有一個滬港通因素,不知如何影響股市?也沒有頂級的投資大行發出做淡的暗示,所以可以近期前景不明朗來形容,我想還不到散戶可以放心入市的時候,觀望為上。
中石化踏出了「改革」的一步,將下游零售業務 (加油站及相聯的零售業務) 組成公司,售出近30%的股權,但入股的多是大金融機構,大多還是國營的,是不是這樣就算「混合所有制」呢?如果零售那一大塊還是一整塊 (市值3千多億),決策還是中石化,管理還是原來那一班人,不知有何好處?市場認為估價太低,昨天中石化大挫,但如果不是賣大飽誰願意來買呢?國有資產要私有化一定祇能賣大飽,如果中石化的加油站能劃成十家,二十家小小公司,賣給私人就更好!私人經營跟替國家打工是完全不同的。
中國的經濟數據出乎意料地差,市場憧憬中央會進一步刺激經濟,A股不跌反升,但股市總是升了要跌的。A股近兩個月升幅很大,如果沒有新資金流入,滬港開通後有可能兩邊都跌,這一點不能確定,但獲利離場資金流走就會發生。
回覆:
“國有資產要私有化一定祇能賣大飽,如果中石化的加油站能劃成十家,二十家小小公司,賣給私人就更好!私人經營跟替國家打工是完全不同的。"
從政治現實看起來,這種做法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是不可能, 因為國家不能放棄控制關鍵性行業。
與其無限期地等待, 退求其次, 我們可否考慮其它在大陸做得不錯的香港小型上市公司?
我舉一個例子:
例如1098路勁基建有限公司(投資、發展、經營和管理房地產項目及收費公路), 它有良好的股息紀錄和大的資產淨值折讓,三大主要股東持有它超過73%權益(包括加拿大大亨也已經持有它的6.4%權益一年), 但市場總是不欣賞它。
195 :
GS(14)@2014-09-21 00:42:512014-09-17 HJ
儀征估計不算平 短線投機味濃
儀征化纖(01033)終於落實重組,不是資產重組,應是資產置換,反映對原有業務已缺乏信心,為保上市地位,置換勝於重組。
儀征已與控股公司中石化(00386)協議,把現有資產業務成立子公司,並把全部股權售予中石化,代價為64.91億元(人民幣.下同)。儀征回購中石化所持儀征A股24.15億股,每股作價2.61元,折合63.03億元,此為中石化佔儀征的全部股權,相當於40.25%,但仍有差額1.88億元,中石化將以現金支付,這是資產置出的部分。
置入資產部分是儀征向中石化購入中石化石油工程技術服務的全部股權,代價240.75億元,儀征將發行新股A股92.24億股,每股作價2.61元;交易完成後,中石化將佔儀征股權72.01%,儀征將建議配售A股,視乎市況而定,將不多於60億元。
儀征於2012及2013年錄得虧損3.82億元及14.13 億元,且日趨惡化,2014 年上半年虧損達17.41 億元,近期難以獲得明顯改善,上交所規定連續3 年虧損,將暫停上市,若下一年仍為虧損,將從上交所摘牌,為避免摘牌,因而重組,與上石化協議置換資產。
對儀征的財務影響,包括置出及置入資產以至回購及發行A股的價格。置出資產6月底賬面值53.46億元,置出價64.91億元,P/B 1.214倍,獲收益11.45 億元。置入資產中石化賬面值191.64億元,置入價240.75億元,P/B 1.256倍。回購A股價2.61元,較停牌前股價2.78元,折讓6.1%,發行新A股價格同為2.61元。基本上,以儀征6月底股東資金53.46億元,不足以應付回購A股63.03億元,但計入出售收益11.45億元則可應付。完成置入資產發行A股後,將帶來股份溢價賬148.5億元。留意股東資金53.46億元是錄自文件中置出資料的資產淨值,相當於每股0.891元。股份回購協議則述及資產淨值66.37億港元,相當於每股1.11港元。因發行A股價影響,重組後每股資產淨值約2.15元,較重組前增加141%。
母幫子 置換資產虧轉盈
置入的石油工程技術服務是油氣勘探服務提供商,全方位服務於整個產業鏈,從陸地到海上,包括中國及海外(不包括國際機構制裁的國家),由常規到非常規能源業務,於6月底,正在35個國家(不包括中國)執行項目合同403個,金額148.5億美元,2011至2013年海外業務收入複合年均增長28.7%。2013年純利15.13億元,增長55.6%,2014年上半年純利10.25億元。
中石化收購儀征資產,上半年負擔虧損17.41億元,出售石油工程減少收入10.25億元,而中石化所佔儀征股權由40.25% 增至72.01%。儀征置換資產後,肯定轉虧為盈,假定2013年初已完成重組,每股盈利11.8 分,如上述預測實現,2014年每股盈利0.188元,2015年則為0.273元,不考慮可能配售A股的或有攤薄。
儀征收購石油工程,業務與中海油服(02883)同類,甚至應與華油能源(01251)及安東油田(03337)比較。以儀征升至3.15 港元計,相當於往績P/E 21.2 倍,預期現年P/E 13.3 倍及明年9.2倍,高於同類股份,預期2015年增長45%。應留意中海油服2013年純利/收入比率為24.5%,儀征僅1.68%,故應以短炒為主,短期投機氣氛仍在,但宜採審慎態度。
戴兆
196 :
GS(14)@2014-09-25 12:31:0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25/news/ec_ecd1.htm
【明報專訊】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變相成投資者機會,由有份參與中石化混改的嘉實元和基金前日正式接受投資者認購,原定1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發行規模首日已告「爆滿」,提前結束募集,並錄得約1倍超額認購,成為內地近5年來首次有混合型基金開售首日售罄。
按照基金披露的細節,募集所得資金一半將參與中石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其餘將購買定息產品如債券等。此次發行分為網上、網下和直銷中心認購3種方式,其中VIP直銷最低認購金額為100萬元,網上直銷最低認購金額為10萬元,各大券商網上交易系統最低認購金額同樣為10萬元;基金託管行為工商銀行,主承銷商為招商證券。
即日售罄 5年來首見
市場估計基金整體平均年收益率最少在8厘左右。基金在成立3個月內會於上海交易所掛牌,市場估計,基金剛上市時應該會有溢價。
年收益率料至少8厘
而雖然嘉實元和的風險級別為高,但基金人士認為,購買的主要有兩類投資者,一類是想博取上市後一二級市場價差的獲利機會;還有一類是看好投資期權的價值,準備長期持有。
197 :
simonwor(34306)@2014-09-26 00:35:12Del
198 :
greatsoup38(830)@2014-10-24 00:52:062014-10-23 NM
中石化怕人製燃燒彈
爆哥一向政治中立,所以對今次佔中運動,都好少同朋友討論,免得有傷和氣,但政治嘅嘢,你唔理佢,佢都會搵上門,唔到爆哥唔關心。
好似爆哥開車房嘅友人阿華,佢不嬲去開九龍灣宏展街嘅中石化油站買散裝樽裝電油,但九月尾佔中運動開始,中石化所有油站便停賣散裝電油,據油站員工透露,係總公司怕有示威及佔中人士買電油自製汽油彈,所以停售散裝電油,至於幾時恢復有得賣,油站員工打趣話,咁要等佔中運動完咗之後。阿華唯有行多兩步,去中石化旁嘅外資油站買貴啲嘅散裝電油,阿華仲幽默咁講,689可能講得啱,佔中有外國勢力介入,所以外資油站照賣散裝電油,實行賺到盡。阿華當然係講笑啦,佢話中石化根本係杞人憂天,若有佔中人士要整汽油彈,買火水或天拿水都可以啦,又或者由汽車油缸抽番電油出嚟,總之中石化過度緊張。
199 :
GS(14)@2014-10-30 00:34:00認購中石化銷售公司股權
200 :
greatsoup38(830)@2015-01-30 00:26:161194購入中石化零售合夥
201 :
greatsoup38(830)@2015-02-08 13:18:5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207/news/eb_ebb1.htm
【明報專訊】中紀委繼本周四公布對包括聯通集團、東風集團等6家央企的巡查結果,昨日再公布包括中石化集團在內的3家企業。中紀委稱中石化「總體評價是好的」,但仍存在利益輸送、關聯交易、公款吃喝等多項問題。中石化昨日立即公布整改方案,稱兩個月內會完成整改。
指收到部分領導問題線索
負責檢查中石化的中央第六巡視組昨日發表報告,稱巡查後認為幹部職工總體評價是好的,但亦發現「一些問題」,主要是不同層級、不同板塊經營管理人員利用掌握的資源和平台,在工程建設、物資供應、油品銷售等方面存在利益輸送和交換。此外部分領導人員存在住房違規、親屬子女進行關聯交易謀利,下屬企業公款吃喝、旅遊問題頻發,以及責任落實不到位、執法不嚴等。巡視組亦指出,收到反映部分領導的問題線索,並已轉交中紀委和組織部處理。
中石化昨日即時召開專題會,成立整改落實工作領導小組,由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傅成玉擔任小組組長。中石化表示將限時兩個月完成政改任務,進度細化到每周,明確整改措施和時限。
而周四已被巡查組批評關聯交易、違紀問題突出等問題的東風集團,昨日被「第一財經日報」披露東風乘用車公司營銷總部市場部部長黎崢被某第三方公司舉報,目前正在接受調查。該報引述東風集團內部人士稱,黎崢被調查是由於涉嫌在招標過程中收受賄賂。早在2011年中央巡視組已經反映東風存在數項違紀問題,但並未得到認真整改。
202 :
Louis(1212)@2015-03-22 19:09:45《大行報告》中石化(00386.HK)投資評級及目標價(表)
2015年3月13日 03:30:18 p.m. HKT, AAFN
中石化(00386.HK)將在下周五(20日)公布2014年業績,本網綜合11間券商於今年1月至今對其去年純利預測,介乎442.16億至625.42億元人民幣(下同),即按年跌幅介乎逾5%至33%(中間數為499.3億人民幣,按年跌24.5%)。下列為13間券商對中石化最新投資評級及目標價:
券商│投資評級│目標價
里昂│買入│8.19元
大摩│跑贏大市│7.81元
瑞信│跑贏大市│7.5元
野村│買入│7.5元
瑞銀│中性│7元
美銀美林│中性│6.7元
匯豐│中性│6.5元

大華繼顯│持有│6.4元

德銀│持有│6.31元

巴克萊│與大市同步│6元

摩根大通│中性│6元

花旗│沽售│4.68元

申銀萬國│沽售│4.26元

(bi/w)~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203 :
hohiareq(53614)@2015-03-22 20:48:08派成績表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50322156_C.pdf
204 :
hohiareq(53614)@2015-03-22 20:50:02盈警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50322158_C.pdf
205 :
GS(14)@2015-05-02 00:14:59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01/news/ec_ece1.htm
傳傅成玉卸任 王玉普接掌中石化
2015年5月1日
【明報專訊】早前有高層被中紀委調查的中石化(0386),昨日傳出母公司董事長傅成玉即將卸任,由並非中石化系內的中國工程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王玉普接任。同時,中紀委公布對中石化的巡視通報,指有多名領導人員的親屬在系統內經商或與中石化有業務往來,通過同業經營、及關聯交易謀利。
相關分析
更多
中紀委在其網站通報稱,中石化旗下海南洋浦成品油保稅庫建設項目,分包給不良分包商,造成重大安全隱患,要求清理分包商及整改項目,項目涉嫌受賄人員已被立案查辦。
中紀委指,中石化存在領導人員親屬在集團系統內經商,或與中石化有業務往來問題, 中紀委明確要求其親屬、子女退出在中石化的業務經營。
另一方面,已停牌一個半月的民營環保股桑德國際(0967)昨天公布,核數師在審計中發現,截止去年底,公司於銀行的現金存款餘額與帳簿間有20億元(人民幣‧下同)差額。受此消息影響,昨日桑德一隻2017年到期美元債債價大跌17%,至71美仙。
桑德去年業績 料續延期公布
桑德國際由於延遲刊發2014年全年業績,於3月16日已停牌至今。公司昨天稱,針對上述審計問題,公司將委託獨立專業公司調查,預計5月中旬可獲得有關調查結果的第一輪草案報告。至於去年全年業績,將於潛在審計問題獲得解決後再繼續。
206 :
GS(14)@2015-05-14 12:08:3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514/news/ec_ecb1.htm
傳中石油中石化合併管道業務
2015年5月14日
【明報專訊】國企「三桶油」改革重組又傳出新方向,外電昨引述消息指,中央正考慮分拆中石化(0386)及中石油 (0857)的原油及天然氣管道輸送業務,並將其合併成獨立業務,為整個油氣行業改革掃除障礙。
彭博引述多個消息人士稱,中國發改委牽頭協商該次重組計劃,且自去年開始,各方已就重組事宜進行磋商,惟當時未就具體計劃及分拆後新成立公司數量達成最後決議。報道稱,此次分拆應是響應國家主席習近平讓市場因素在經濟中起更大作用的改革,國資居大的資源行業自然首當其衝,本月初「三桶油」高層已先後作出重大變動。但對於新的分拆傳聞,中石油表示不予置評,中石化則未有回應。
料資產規模達2.3萬億
中石油擁有內地最多的油氣管道,長度合共達7萬7000公里,而中石化所擁有的管道長度亦逾3萬公里。有分析員估計,若落實分拆,形成資產可達3000億美元(約2.3萬億港元)。
儘管目前中國油氣管道長度已有12萬公里,但這僅為美國的五分之一。有研究分析,未來中國油氣管道長度將高速發展,並有望在2040年前超過美國。
207 :
GS(14)@2015-07-09 01:19:03第2季較第1季盈利增10倍
208 :
GS(14)@2015-07-09 16:06:2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9/news/ec_ecj1.htm
信証中石化盈喜喜
2015年7月9日
【明報專訊】中央動員救市,中資企業也力圖「自救」,爭相推出好消息,為大市喜。當中,中信証券(6030)及中石化(0386)先後發盈喜,似要為脆弱的股市及時打上一支強心針。此外,不少中資企業也獲母公司出手「維穩」,包括券商股海通國際(0665)和國泰君安國際(1788)昨晚便再獲控股股東增持。
中信証券通告表示,預料今年上半年業績將會大幅提升,又指6月份淨利潤已按月上升1倍,至23.8億元人民幣,另公司同時擬籌集約10億港元,用作購買H股股份。此外,中石化也一連公布兩項好消息,該公司除預料今年首季純利增長可達10倍以上外,也表示獲母公司增持其A股股份,中石化子公司上石化(0338)亦預料今年上半年業績能轉虧為盈,預料期內盈利達16.8至17.8億人民幣。
海通國際再獲母公司增持
然而,海通國際也再獲母公司海通國際控股增持股份,已為6月30日以來第4次增持,加上昨日增持約5447萬股股份,令持股量增至59.23%。國泰君安國際同樣繼前日獲母公司國泰君安增持約335萬股股份後,昨日再增持約410萬股股份,令持股量增至65.44%。而海通證券也於A股市場宣布,將會以不逾216億元人民幣回購其A股及H股,而該公司截至6月底止自有資金為686億元人民幣。
除券商外,昨天亦有不少中資企業同樣獲母公司在低位增持,包括中國神華(1088)及中航化工(2357),另中國燃氣(0384)也回購1473萬股股份,相當於0.3%己發行股份。
209 :
Louis(1212)@2015-07-27 11:52:16雜談
DPZ Blog Posted on 七月 27, 2015 | 發表留言
「油價走低的聯想」
伊核談判達成協議後,原油價格又走低,曾跌破50美元/桶。因市場預期西方解除對伊朗石油出口制裁後,伊朗石油出口會大增,僅僅是伊朗存在沿岸油輪上的1500萬噸石油,如在市場拋售就會引致油價大跌。
記得在我讀中學時,教科書上就告訴我們,全球石油存量祇夠開採30多年,現在30多年早已過去,能源枯竭的這種說法,似乎不是真實的。
就在盛產石油的沙特、卡塔爾等國,就在已經開採的大油田旁邊又發現了更大更多的油藏,現在還沒有進行開採。波斯灣的海底又發現了巨大天然氣田,儲量是天文數字。而在世界各地都發現了新的油藏,甚至在南海的西沙群島,越南佔據的區域,也發現了大油田,並已開採,越南現在成了石油可出口的國家!
在大陸週圍的海溝,深水地區有大量液化的甲烷,地球上普遍存在的頁岩,已經成功開採出巨量的天然氣,而煤由於污染的問題,現在已減少開採,而煤的儲量幾乎是無盡的。所以化石燃料的存量,並沒有枯竭的危機。
而新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原子能,也是潛力巨大。有一則消息,去年全球新增的新能源發電量,已經超過了新增的傳統化石能源的發電量。
實實在在的結果是什麼呢?我們可能進入一個有更多能源,更便宜能源的新時代,石油和天然氣價格走低並維持在低位,可能會是一個長期現象,這當然是好事,意味著人類的生活水平可以更為提高。
210 :
greatsoup38(830)@2015-08-26 20:06:41盈利降40%,至240億,債一般
211 :
greatsoup38(830)@2015-08-28 11:22:4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827/news/ec_ecl1.htm
油價拖累 中石化中期「雙跌」
2015年8月27日
【明報專訊】油價至今委靡不振,「三桶油」之一的中石化(0386)亦繼續當災,上半年收入及純利齊跌逾兩成,分別為1.0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及253.9億元,維持中期息每股派9分。中石化表示,雖然汽油、煤油、柴油產量按年增加4%至7475萬噸,但面對期內大部分商品價格下滑,仍未能將影響抵消。
撇增值稅 原油均價跌五成
中石化上半年繼續受油價下跌拖累,若撇除增值稅看,原油平均價格大挫近五成至每噸2152元,煤油則急跌四成至每噸3594元,惟天然氣價格則靠穩,每百萬立方米為1571元,按年微升3.7%。石油產品銷售成中石化其中一個重災區,上半年汽油、柴油及煤油銷售收入按年跌21.1%,至5191億元,佔石油產品銷售收入83.9%,其他精煉石油產品銷售收入亦跌逾三成至999億元。此外,煉油事業部、營銷及分銷事業部對外銷售石油產品的收入,亦跌23.5%至6190億元。
非油品業務收入漲八成
面對油價低企,中石化上半年致力減少高成本原油產量,但油氣當量產量按年僅減少1.7%至2.33億桶,其中中國減少4%至1.47億桶,海外則增加12%至2660萬桶。至於採購原油、產品及經營供應品及費用亦按年大削三成至7704億元;其中採購原油費用為2516億元,外購原油平均單位加工成本每噸2800元,兩者均按年下降四成。
不過,上半年非油品業務卻開始冒起,其收入按年急漲逾八成至133.3億元。中石化表示,集團將加快非油品業務發展,提高經營規模和效益,從油品銷售商轉變至綜合服務商。
212 :
qt(2571)@2015-09-05 16:36:03http://cn.reuters.com/article/2015/09/04/idCNL4S11A0DX20150904
企業結盟:中國石化與俄羅斯兩大企業俄油及西布爾簽訂合作協議
路透香港9月4日- 世界第二大及亞洲最大煉油商--中國石油化工集團稱,在俄羅斯總統普京周四國事訪華期間,該集團與俄羅斯兩大企業--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及西布爾(SIBUR)分別簽訂合作協議。
中石化集團在一份聲明中稱,根據與俄油的合作框架協議,集團有權收購俄油所屬東西伯利亞油氣公司和秋明油氣公司這兩家公司49%的股份。 這兩家公司分別擁有魯斯科耶油氣田和尤魯勃切諾-托霍姆油氣田的開發許可證。
“兩座油氣田均位於俄羅斯石油公司的重點經營地區。共同開發緻密原油貯藏將有助於雙方共同降低項目運營風險。”中石化集團並稱。
下一步,雙方將設立聯合技術工作組,確定最終投資方案,敲定最終協定文本。 該項交易的最終結果將取決於一系列標準條件及相關國家部門的審批等情況。
同時,中石化集團與俄羅斯領先的天然氣加工及石化產品公司西布爾簽訂戰略投資協定,中石化集團將購買西布爾股份,成為其戰略投資者。 此項投資將在雙方公司董事會和相關監管機構批准後正式生效。
中石化集團董事長王玉普稱,“此次合作也是落實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的一次積極嘗試,將進一步深化中俄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去年5月普京訪華期間,中石化集團旗下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與西布爾簽署了在上海建立生產丁腈橡膠(NBR)的合資公司協議。 這次則主要由中石化集團實施“走出去”戰略。 (完)
213 :
Louis(1212)@2015-09-05 23:59:51股價似乎預示公司將面臨崩潰

214 :
greatsoup38(830)@2015-09-06 00:41:23油價跌就無辦法
215 :
greatsoup38(830)@2016-04-07 00:08:53重債,盈利降一半,至260億
216 :
greatsoup38(830)@2016-07-21 00:46:49bad
217 :
greatsoup38(830)@2016-08-29 04:24:48債一般,盈利降2成,至200億
218 :
GS(14)@2017-03-26 23:56:51盈喜
219 :
GS(14)@2017-03-27 02:30:40盈利增45%,至460億,輕債
220 :
GS(14)@2017-04-28 10:34:50須予披露交易
收購上海賽科50%股權
221 :
GS(14)@2018-03-25 21:01:47輕債,盈利增16倍,至510億
222 :
GS(14)@2018-07-24 22:50:49(一) 業績預告期間
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
(二) 業績預告情況
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預計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2018年上半年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長
50%左右。
(三) 本次預計的業績未經審計。
二、上年同期業績情況(按照中國企業會計準則)
(一)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人民幣270.92億元。
(二)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幣0.224元。
三、本期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
今年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同比增長,本公司上游業務大幅改善,同時中下游業務抓
住有利市場形勢、加大結構調整和優化力度,本公司盈利能力同比增長。
223 :
GS(14)@2018-08-26 20:02:26輕債,增60%,至350億
224 :
GS(14)@2018-12-28 08:14:46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已注意到,於2018年12月27日午後,本公司的股份價格下跌。
同時,董事會關注到部分財經媒體報導本公司附屬公司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
公司(「聯合石化」)疑似發生交易虧損且主要負責人已因工作原因停職。經作出合理查
詢後,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股東」)及有意投資者:
聯合石化(China International United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主要從事
原油及石化產品貿易。本公司瞭解到聯合石化在某些原油交易過程中因油價下跌產生部
分損失,本公司正在評估具體情況。聯合石化總經理陳波先生和黨委書記詹麒先生因工
作原因停職,由副總經理陳崗先生主持行政工作。
目前,本集團生產經營情況一切正常。
除上文所披露者外,董事會並不知悉該股價變動的任何原因,或任何必須公佈以避免本
公司證券出現虛假市場的資料,又或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IVA部須予披露的任何內
幕消息。
225 :
GS(14)@2018-12-28 08:15:18【财新网】(记者 黄凯茜 罗国平)全球最大原油买家——中石化联合石化的主要负责人,或因原油套期保值操作不当被停职。
受此事件影响,12月27日中国石化A股收盘于5.25元,单日暴跌6.75%;中国石化港股收盘于5.7港元,单日跌4.68%。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UNIPEC,下称联合石化)为中国石化( 600028.SH /0386.HK)旗下负责原油贸易业务的全资子公司。
财新记者获悉,联合石化总经理陈波和党委书记詹麒的停职决定是于12月26日下午在中石化集团开会宣布,调查仍在进行当中。此次事件是联合石化在进口原油远期保值操作流程中出现了风控措施失误,导致部分进口原油价格高于市场价格。
226 :
GS(14)@2019-01-27 16:59:37中國國際石油化工聯合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石化」)是本公司全資附屬公司,主要從
事原油及石化產品貿易業務,為本公司所屬煉油企業採購進口原油。本公司在日常監
管過程中發現聯合石化套期保值業務出現財務指標異常。經核查,聯合石化在採購進
口原油過程中,由於對國際油價走勢判斷失誤,部分套期保值業務的交易策略失當,
造成某些場內原油套期保值業務的期貨端在油價下跌過程中產生損失。2018年聯合石
化經營虧損約人民幣46.5億元;同期,與國際標杆油價相比,聯合石化為本公司所屬
煉油企業採購進口原油實貨節省成本約人民幣64億元。
目前,本公司及聯合石化生產經營情況一切正常。
227 :
GS(14)@2019-01-27 17:01:30項目
2018 年
人民幣百萬元
2017 年
人民幣百萬元 變動幅度(%)
營業收入 2,881,582 2,360,193 22.09
營業利潤 101,290 86,965 16.47
利潤總額 100,320 86,573 15.88
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 62,386 51,119 22.04
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扣除非
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 58,031 45,582 27.31
基本每股收益(元) 0.515 0.422 22.04
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 8.64 7.14 1.50 个百分点
228 :
GS(14)@2019-04-30 08:16:37董事會欣然宣佈,於2019年4月29日,本公司分別與資產公司、SKGC及中韓石化訂立
中韓石化增資協議,同意對中韓石化進行增資。據此,(i) 本公司以相當於人民幣 5.490
億元的中國石化增資資產向中韓石化進行增資,其中認購中韓石化人民幣 1.6837億元
的新增注冊資本,剩餘部分計入中韓石化資本公積,(ii) 資產公司以相當於人民幣
15.022億元的資產公司增資資產向中韓石化進行增資,其中認購中韓石化人民幣
4.3158億元的新增注冊資本,剩餘部分計入中韓石化資本公積,及(iii) SKGC以人民幣
11.045億元現金或等值的美元現金向中韓石化進行增資,其中認購中韓石化人民幣
3.2305億元的新增注冊資本,剩餘部分計入中韓石化資本公積。於本次增資完成後,
中韓石化注冊資本由人民幣62.7億元增加至人民幣71.930億元,其中本公司持股比例
將從65%減少至59%,資產公司持股比例將從0%增加至6%,SKGC持股比例35%保持
不變。本公司、資產公司、SKGC亦已於同日訂立中韓石化合資合同並與中韓石化訂
立中韓石化章程。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