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團購進三甲成生死命題 十強差距拉大至2.8億元

http://news.imeigu.com/a/1335289740477.html

實際上3月團購成交額的回暖僅限於行業前十名。獨立團購導航網站團800數據顯示,今年3月團購銷售額17.3億元,同比增長236.2%,排名前三位的團購網站銷售額均超過2.5億元,三家總成交額佔整體規模的49%,前十名市場份額佔比約九成。分析認為,「馬太效應」已在十強網站中顯現,年底一線團購網站或僅存3家。

光進前十HOLD不住

團購前三名加速衝擊市場份額。團800數據顯示,3月團購銷售額17.3億元,環比上漲18.4%,增長率提升10.3個百分點。值得注意的是,原屬於「2億元俱樂部」成員的美團網、拉手網和窩窩團,3 月集體發力,月成交額均超越2.5億元,其中美團網為行業第一,3月銷售額3.04億元,三家約佔整體成交額的49%,突破了上月45.2%的市場份額佔比。

同時,排名前十的大眾點評團月成交額也超過2億元,58團購、F團、糯米的月成交額亦均過億元。前十名的總成交額已約佔整個市場的90%。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名的美團和第十名高朋的銷售額差距已達到2.78億元,「馬太效應」在行業前十名進一步顯現。

針對以上差距,美團網副總裁王慧文坦言,該數字仍將擴大,除此之外,業內還將出現整合和倒閉。對此,團800創始人胡琛表示認同,他說:「近日發生的窩窩團接手趕集團購業務,以及F團與高朋的合併傳聞,都足以證明團購行業的洗牌整合已經蔓延至排名靠前的綜合型大站了。」

究竟今年團購網站達到怎樣的級別才安全呢?華強北在線副總裁、華南電商代表性人物龔文祥預測,由於新投資不會再進入團購網站,年底一線團購網站僅存3家左右。

再犧牲357家團購站

雖然業內人士曾指出,在已呈白熱化的團購競爭中,中小站在成本控制和快速反應上較大站更有優勢。然而,目前很多中小網站才剛投入血戰就已掛綵或犧牲了。

據瞭解,繼2月有200家團購網站轉型之後,本月又有357家團購網站轉型為其他業務或關閉。據團800最新數據顯示,截至3月底國內團購網站共計3269家,而2月份全國還擁有3626家團購網站。

面對團購行業愈演愈烈的洗牌和整合,業內專家分析,當出現大規模倒閉、整合後,團購行業的競爭有望從「不計成本的爭奪用戶」轉向「爭取理性的盈利空間」。在這一點上,多家團購網站CEO已有了盈利計劃。記者瞭解到,目前在行業前十名中已有5家將盈利作為近期發展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業內人士預計,從目前的增長勢頭來看,今年團購行業內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億元,在去年基礎上翻番。

商報記者 魏蔚/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48

馬拉馬拉大草原和A股

http://www.ltkdj.com/News/szcc/2012/1124/121124051246C659AI49FE9JEI23A2B.html
非洲的馬拉馬拉大草原位於非洲南部,是非洲歷史最悠久和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之一,一望無際廣袤的草原上生活著難以計數的動物,從博弈的角度上可以分為掠食性動物和非掠食性動物,前者的代表是獅群、非洲野狗和獵豹,後者則是羚羊、斑馬和野牛等。後者靠旺盛的繁殖力以數量取勝,並以自身的犧牲為前者提供蛋白質來源。在這個生態鏈上獅群處於最高端,以非洲的動物之王的姿態起著清理草原維持生態平衡的關鍵角色,野狗和獵豹也以其獨有的本能參與著草原上日復一日的略食和屠殺。平常的年份裡掠食者和被掠食者維持著良好的動態平衡,獅群再威風也不可能把羚羊都消滅,而羚羊也不會膨脹到把草木全部啃光,唯一能夠打破平衡,真正決定獅群和羚羊命運的只有一個因素,就是水!

    非洲的草原一年只有兩個季節,雨季和旱季。當雨季遲遲不來的時候,所有的動物都Hold不住了,羚羊和野牛會遷徙走,而由於食物來源的減少,很多新生的小獅子根本熬不過第一年的旱季,成年獅子也可能在飢餓的驅使下在與野狗群爭奪食物的殘酷戰鬥中喪命。

    馬拉馬拉大草原的這一幕其實與A股像極了,掌握A股升跌的關鍵也是「水」,即資金,源自10年下半年開始的收緊流動性而形成的「旱災」遲遲沒有結束的意思,資金利率水平的不斷上升,直接造成了大類資產價格的不斷下跌,而這種下跌恰恰又是對09和10年信貸寬鬆造成的資產價格顯著上漲的修正,這種修正也是一種去槓桿化的過程,這過程究竟要持續多久尚無人能給出準確答案,做為在這片草原上謀食的我們(私募好比非洲野狗,公募當然是老大,好比獅群;游資來去無蹤以速度見長好比獵豹)只能觀察天氣狀況,也就是對利率的跟蹤來判斷資金面是否實質性放鬆,在沒有這個明確信號出現之前恐怕A股的築底之路還將走下去,各版塊和個股的估值調整還會劇烈的進行,在缺乏有效做空手段的時候我們也只能被動等待,就像顧准去世之前交代吳敬璉先生那樣的「待機守時」了。

    如果考慮的更深一層,那麼誰又來決定旱季和雨季的交替呢?在現階段的中國當然是有關部門,旱季總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我們如今的管理層頗有當年沒落家族公子哥的氣派,不斷的賣掉田產換酒喝(賣地換三公消費喝茅台),財政收入連年高速增長,當家做主為民花錢的積極性相當高,隊伍日益膨脹,總有一天他會像貪吃蛇一樣自己把自己吃垮了,那麼也許兩三年之後捉襟見肘時又該開始賣國資了,但在變賣之前總該把資產高估一下到時能賣個好價錢吧,況且為了維穩Hold住,當房價控制到達一個階段性目標時將會為了保增長而迫不及待的預調微調,因為我們國家承受不住經濟放緩就業率低迷的衝擊的,現實的例子就擺在眼前,以埃及為例,其15歲以上人口的識字率只有七成,這部分人抵禦經濟波動的能力最低,而最易受穆斯林兄弟會等宗教組織的洗禮,是街頭運動的主力軍,不把他們的就業問題解決,埃及的亂局難平。在咱們社會主義新中國當然識字率很高,宗教也沒有影響力,但是我們有我們的問題,即廣大的農民工二代,這批年輕人不可能再回到農村下地干活了,一是不願意沒技能,二是恐怕地也沒了,但是他們的文化水平使其又很難真正融入大城市,以往紅火的民營經濟解決了大部分這些年輕人的就業,但旱季的持續讓大批民企得不到貸款,就業率保不住的話,情況不堪設想。所以貨幣緊縮週期會過去的,這只是時間問題。

    在這片馬拉馬拉草原上活下去的關鍵技能就是能判斷旱季和雨季的交替並及早做準備,其次決定股票長期走向的還是其盈利變動方向,就醫藥股來說,也就是該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是向上還是向下,這個變動方向就是該醫藥股的「價值」,而價格則在中短期內受雨水的多少而決定。我們無法指責市場的對錯,只能不斷修正自己的行為模式和交易系統來適應這個市場,除此似乎別無他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130

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賓利銷量創95年來新高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1768

正當屌絲品牌福特和通用還在低谷中掙扎的時候(在美銷量分別預期下跌9.3%、1.3%),為精英中的精英設計的賓利銷量卻在一路高歌猛進。

據彭博商業週刊的報導,2013年賓利在全球銷售了10,120輛汽車,較之2012年的8,510輛,同比增長18.9%。其中主要受美國銷量大漲19%帶動。不得不承認賓利是沾了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的光,使得品牌創建95年來首次銷量破萬。

賓利旗下穆尚(Mulsanne)系列車型銷量增長最快,同比達到38%,這款售價30萬美元轎車的暢銷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土豪群體的龐大。我們強烈建議賓利接下來調高售價,不然土豪們可能會覺得「太便宜了,買了沒面子」。

不過有趣的是,儘管賓利在全球範圍內錄得如此強勁的增長,但在中國的銷量卻意外下降了3%,若不是其新車型歐陸飛馳(Flying Spur)在年底銷量大增,賓利在中國的業績恐怕要糟糕得多:該公司2013年前9個月在華銷量下降了17%。

可能是由於中國政府打擊鋪張浪費和公款消費帶來的影響?賓利營銷總監Kevin Rose表示「從哲學層面上看,這個時候在中國炫富更容易不被接受。我們希望這種情況會有改變。」

咱買不起但看看還是可以的。送上美圖若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8178

一嗨財報分析:營收規模與神州租車差距拉大

來源: http://news.iheima.com/html/2014/1009/146538.html

i黑馬:國內又一家租車企業正沖刺資本市場。一嗨租車日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IPO(首次公開募股)申請,計劃赴紐交所上市,擬融資2億美元。盡管一嗨租車虧損幅度減小,但仍處於長期虧損狀態。

 
此前,一嗨租車對手神州租車9月19日在港掛牌上市,融資34.5億港元,成中國汽車租賃第一股。神州租車上市首日股價漲幅28.94%,路演期間獲超額認購逾200倍。
 
如今神州租車股價較發行價已上漲接近40%,一嗨租車能否上演神州租車上市的神話?
從財報數據看,一嗨租車依然面臨重重的挑戰,盡管一嗨租車虧損幅度減小,但仍處於長期虧損狀態,此外,從營收規模來看,一嗨租車與競爭對手神州租車差距在拉大。
 
神州租車上半年營收是一嗨的5倍
 
\一嗨財報分析:營收規模與神州租車差距拉大
一嗨租車2014年第二季度營收為2億元,較上一季度增長9%,較上年同期增長52%,一嗨租車上半年的營收一共為3.83億元,同期神州租車為18.62億元,是一嗨的近5倍。
一嗨租車Q2租車業務占比68%
 
\一嗨財報分析:營收規模與神州租車差距拉大
 
當前無論是神州租車還是一嗨租車,租車業務均為核心業務,其中,一嗨租車2014年第二季度來自租車業務的收入為1.37億元,占營收比重為68%,上半年其租車收入為2.67億元。
 
神州租車來自租車收入占比更高
 
\一嗨財報分析:營收規模與神州租車差距拉大
 
神州租車2014年上半年租車收入13.8億,其租車收入為同期一嗨租車的5.16倍。神州2011年、2012年、2013年及2014年6月,租車業務收入分別占比94.7%、96.9%、81.7%及74.2%。
 
一嗨租車車輛保有時間是3到4年,同期神州租車為2.5年到3年,這使得一嗨租車與神州租車每年都會面臨大量車輛更換。如今中國市場二手車市場逐步成熟,租車公司發展二手車業務對公司最大價值是,使舊車得到有效利用,回收剩余資金,並完成租車商業模式閉環。
 
一嗨財報分析:營收規模與神州租車差距拉大
 
\神州租車營收數據(騰訊科技配圖)
 
從當前角度看,當前二手車銷售收入占神州租車比例在提升,分別占總收入的5.3%、3.1%、18.3%、25.8%。一嗨租車也在發展二手車業務,但在二手車更換方面並未形成規模效應。
 
一嗨租車Q2成本與費用1.8億 同比增17%
 
\一嗨財報分析:營收規模與神州租車差距拉大
一嗨租車2014年第二季度成本與費用為1.87億元,與上一季度相比並未增長,但較上年同期增長17%。
 
一嗨租車Q2運營利潤首次為正
 
\一嗨財報分析:營收規模與神州租車差距拉大
 
對於一嗨租車而言,沖刺IPO前運營利潤為正很具有意義,一嗨租車2014年第二季度運營利潤為1304萬元,運營利潤率為6%,上年同期其運營虧損2830萬元,運營利潤率為-21%。
 
一嗨租車依舊持續虧損
 
\一嗨財報分析:營收規模與神州租車差距拉大
 
一嗨租車2014年第二季度凈虧285萬,較上一季度減84%,較上年同期減94%,這是一嗨租車最近3年以來最小的虧損幅度。但自2012年以來,一嗨租車已持續凈虧損3.48億元。
 
相對而言,神州租車運營情況更優,在經歷過去幾年高投入後,神州租車凈利大幅改善,今年上半年調整前凈利潤為2.183億元,調整後凈利達2.772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334

危機拉大貧富差距?金融危機後全球億萬富翁倍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145

樂施會,Oxfam,貧富差距,億萬富翁,南非

國際扶貧發展機構樂施會(Oxfam)近日報告稱,金融危機後,全球身家超過10億美元的億萬富富翁不減反增,翻兩倍多,由2009年3月的793人增至今年3月的1645人。

樂施會上述報告還透露,過去四年這些億萬富翁的財富合計5.4萬億美元,增長124%。今年1月該組織報告稱,排名前85位的全球巨富財富總和相當於35億最貧困者——相當於全球半數最貧困者的所有資產(見頂圖)。上述本月報告稱,去年這85位巨富的財產增加約2400億美元,折合平均每天財富增加6.68億美元,幾乎每分鐘就增加50萬美元。

樂施會的數據展現了巨大的貧富差距。據該組織統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共有16位上述巨富,當地赤貧人口3.58以人,南非的貧富差距較該國推行種族隔離政策末期更大。該組織預計,假如向這些巨富征收1.5%的財產稅,一年納稅額將超過700億美元,納稅收入足以負擔全球所有最貧窮國家一年的基本醫療護理與教育的費用。

樂施會的國際執行董事Winnie Byanyima認為,極端的收入不平等遠非經濟增長的推動力,而是地球上大多數人獲得幸福的障礙。它阻礙增長、腐蝕政界、扼殺機遇、助長局勢動蕩,還計劃了歧視、特別是性別歧視。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學家Andrew Haldane回應樂施會的上述報告稱,該組織不僅為最貧窮的人們代言,也代表著更多人的集體利益,因為“越來越多跡象表明,極端不平等持續且顯著傷害金融系統的穩定和經濟增長。”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7338

探路強鎮擴權:如何破解“小馬拉大車”

人口50萬的鎮,只有兩個車道,難免堵車;幾十人編制的公務員,卻要提供相當於一個地級市的公共服務……類似這樣“大腳穿小鞋”、“小馬拉大車”的窘況,在沿海一些發達地區的鎮街普遍存在。

這些經濟總量高達數百億甚至上千億、人口眾多的鎮,迫切希望政策的滋潤,破解上述局面。未來,特大鎮改市有望付諸實踐。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近日赴山東青島、廣東、浙江和江蘇就小城市培育試點、特大鎮行政體制改革等情況進行調研。從特大鎮反映的情況來看,他們鎮改市的願望十分迫切。

小城市培育初顯成效

新生中小城市培育是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要內容,“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以提升質量增加數量為方向,加快發展新生中小城市。推進新生中小城市培育,是當前經濟下行、民間投資下降背景下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途徑。推動特大鎮設市,是完善我國城鎮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擴大內需的有力抓手。

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就2016年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任務和《國家新型城鎮化報告》有關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規劃司司長徐林表示,今年準備加快出臺設市標準,推動具備條件的縣和特大鎮有序合理地設置為市。

把有條件的中心鎮培育成產業集聚、人口集中、功能集成、要素集約的小城市,是推進新型城鎮化、轉變發展方式、統籌城鄉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目前我國超過10萬人的鎮已經有200多個,需要在制度上為這些鎮成為新的中小城市提供支撐。

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由浙江省首創,之後,廣東、山東、安徽、湖北、福建等省份逐步推開,形成了一些有效做法和模式。“小城市培育”的核心是賦予與試點鎮發展相適應的管理權限,按照城市的標準建設管理試點鎮。

在青島,2013年初,李哥莊、南村、姜山、藍村、泊里五個建制鎮成為首批小城市培育試點鎮,力爭到2016年建成人口集中、產業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聚的現代化小城市。試點3年來,隨著簡政放權、擴權強鎮等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這些試點小城鎮的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鎮區人口集聚效應凸顯。

以青島轄下縣級市膠州市的李哥莊鎮為例,試點以來,建成區面積由14平方公里增加到16.9平方公里。2015年,建成區常住人口新增9242人,小城市的包容度和吸引力大大提升。“現在建設、規劃和農業的權力都下放了,這方面最便利的是老百姓,因為不用跑到縣里去了。”李哥莊鎮黨委書記劉瑛說。

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織里鎮2010年被列入浙江省27個小城市培育試點鎮, 經過五年培育,該鎮的 GDP、稅收收入、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從2010年的90億元、6.5億元和36億元,增長到2015年的169.78億元、12.75億元和88億元,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從1.72倍縮小到1.54倍。

東莞市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長安鎮實現生產總值400.5億元,增長11.1%;工業總產值1303.6億元,增長11.8%;進出口總額189.96億美元,增長7.6%。在這個不到100平方公里的區域里,常住人口近70萬人。無論是人口規模還是經濟規模,長安鎮比中西部很多縣(市)甚至地級市還要大。

不過,在擴權強鎮的過程中,試點鎮仍存在不少瓶頸。劉瑛對《第一財經日報》說,在小城市建設方面,當地金融、城市規劃、建設與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仍比較欠缺,這些人才要到鎮一級來也比較難,建議國家出臺政策,支持試點鎮試點聘任制公務員,吸引這方面的人才。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山東省平度市南村鎮,該鎮鄉鎮規劃建設監督管理辦公室有5個編制,但目前實有人數為0。“上面下放了權限,下面也不一定能接得住。所以我們還處在探索階段。”南村鎮鎮長張夕強說。

青島市統籌城鄉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周江傑對本報稱,小城市建設如果沒有人才支撐就不行,需要考慮采取政府雇員制,收入可以高一些。“其實鄉鎮不缺公務員,而是缺人才,我們不是沒有編制,而是人才不願意來。”

織里鎮的城市規劃目前按照整個湖州統一的規劃區建設,權限還在市里。湖州市規劃局副局長虞利民表示,在規劃管理體制方面,應該給鎮里和區里更多的自主性。“要真正推動產業經濟發展,應更多下放權限。但是鎮里和區里的技術力量、管理人員要相應加強,不然承接不了。”

“超級鎮”的探索

盡管各地近年來紛紛對中心鎮進行簡政擴權,但不同地區的中心鎮發展階段還是存在較大差異。例如,在青島,小城市的培育仍處於起步階段,幾個試點鎮的總人口也大多在10萬左右。幾個試點鎮的主政官員均表示,未來希望上級繼續下放管理權限,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和扶持,至於進行鎮改市、城市升格的迫切性並不高。

但在江蘇、浙江、廣東的一些特大鎮,如蒼南、織里、盛澤等地,情況則明顯不同,這些鎮的規模人口動輒在50萬以上,工業產值遠遠超過中西部很多縣甚至地級市的水平,但管理體制仍是鎮一級的管理體制,而且這些年能下放的行政管理權限已基本下放。囿於鎮級的行政管理體制,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一個“超級鎮”的公務員編制不過幾十個人,卻要負擔相當於一個地級市人口的公共服務,屬於典型的“小馬拉大車”。為此,這些“超級鎮”不得不長期以“政府雇員”的形式聘請行政管理人員,解決人員不足的問題,有些局除了局長、副局長,幾乎都是聘用人員。

像這樣的“超級鎮”,要為轄區內近70萬人口和2萬多家企業、3萬多家個體戶提供服務。由於缺少相應的行政權限,“責任如西瓜、權限如芝麻”,公共服務曾經很難跟上。

在織里鎮,當地社會管理任務很重,但現有的工作力量遠遠無法滿足日常工作管理需要。該鎮公安分局去年以占全市4.9%的警力承擔了全市約14%的接處警量。
吳江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盛澤鎮鎮長吳建中說,國家很多法律都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和相關部門才能執行。比如按照環保法,要縣級以上的環保部門才有權力處罰,鎮沒有權力處罰。

“從我們吳江地區來說,工業化已經完成,下一步就是要進入快速的城鎮化發展階段。在這個階段中,碰到了很多問題。”吳江區發改委主任戚振宇對《第一財經日報》說。

6月29日,在由東莞市、鎮兩級官員參加的座談會上,虎門鎮一位負責人表示,最大的挑戰是社會管理。“你看人這麽多,產業這麽多,所有的責任都在我們基層政府,但是我們連法律主體都不是。如果我要拆個違建的房子,我們需要向相關部門去申請,然後走較長時間的程序,這樣違章建築商就不太顧忌。”他舉例說,此前虎門鎮一名開發商建造一棟違法建築。早在打樁的時候,虎門鎮政府就發出停工通知書,但是開發商扔下一句話:“你們八個月後再來吧。”

一位長期研究小城鎮發展的專家說,現在所有的特大鎮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再大,建設的時候還是按照鎮的標準來設置。比如浙江省蒼南縣的龍港鎮,人口達到了四五十萬,但龍港的鎮區,最多就是4個車道,很多都是2個車道,因為它是按照鎮來規劃的。“城市的建設與規模等級是相關的。如果繼續沿用一個鎮的體制,那麽這些問題就解決不了。”

蘇州市發改委主任顧海東說,像吳江的盛澤等鎮,存在著明顯的“小馬拉大車”局面,雖然經濟規模總量很大,但經濟管理體制上是一個鎮,權限是鎮級權限,兩者之間很不相稱。針對這個問題,當地采取的是結合產業發展,借鑒開發區的體制來運作,能下放的權限盡量下放。

區鎮合一,即是指在經濟園區與鄉鎮之間突破行政區域的限制,通過整合政府職能、促進區域融合,實現功能互補、統籌發展的一種行政管理模式。

“區鎮合一是我們從實踐中探索出來的,原來‘小馬拉大車’,要一下子解決難度太大。所以地方上隨著經濟發展就慢慢探索出一個路子,解決管理瓶頸的問題,就跟我們經濟發展體制糅合在一起,變成開發區。”顧海東對本報稱,開發區的體制,適應了鎮域經濟的需要,權限比鎮一級大得多。把開發區的體制和鎮的體制合二為一,鎮的權限就擴大了。

“蘇州已經實踐探索了十年,整個江蘇省都在推廣這個經驗,事實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解決了瓶頸問題,提高了辦事效率,又促進了經濟發展。”顧海東說。

吳江區副區長吳琦說,區鎮合一是當地在改革進程中進行的探索和階段性產物,“這是一種過渡性舉措,在這塊土地上,我們自己想辦法來解決問題、結合地方特色的一個探索。”

不過,盡管如此,對這些特大鎮來說,下一步,如何通過制度的形式將這些改革和擴權固化下來至關重要。

織里鎮鎮長寧雲對本報表示,小城市培育試點是為下一步的固化打基礎做準備。“我們在基層有一點擔心,試點了這麽多年,準備了這麽多,但不要試點完了之後又回到過去了,回去了就折騰了,浪費很多資源。從試點來看應該用制度去固化它。”

桐鄉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崇福鎮黨委書記張建林認為,城鎮有大小強弱快慢,挑選一批優秀的鎮把它作為試點做大一點,那麽這些政策就要固化下來。“你不一定要給財政支持,說實話,現在獎3000萬、5000萬,對我們這麽大一個鎮已經起不到太大作用,有當然開心,但大的作用沒有,關鍵還是要有政策制度支撐。”

特大鎮下一步:計劃單列、省轄縣管

而要將這些改革和擴權舉措固化下來,鎮改市將是最重要的一個方向。實際上這也正是小城市培育的終極目標。

“試點是要為下一步體制機制的固化做準備。”湖州市發改委副主任費新章說,目前最佳的固化方式就是改為市。

顧海東認為,鎮改市有利於人們轉變觀念。名稱不改變,要轉變起來很難。如果鎮改成市,人們的觀念、理念等各方面以及考慮問題的角度都會出現明顯變化。“只要是方向對頭、有利於發展,有利於提升管理水平,我們都可以大膽地去推進。”

不過,對於鎮改市,到底是改為鎮級市,還是獨立設置為一個縣級市,或者有其他方式?

對於鎮級市,不乏支持的聲音,但反對的聲音也不少。“特大鎮也好,鎮級市也好,中國一直強調名正言順,有這個名更好。但真正來說,名並不重要,如果還是鎮一級的市,下面沒有真正配套跟上去,只有這個名,效果並不大,沒有特別大的意義。”戚振宇說。

“名稱上改變了,並不是做形式,關鍵還是要有內容。”費新章說。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牛鳳瑞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有些地方提出將特大鎮改為鎮級市,這樣改的意義不大。“幾十萬人口的特大鎮即便改為鎮級市,本身還是個正科級單位,只能有一個派出所,還是管理不過來。”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觀點認為,鎮改市的方向應該是特大鎮獨立出來,直接升格為縣級市。但這種做法同樣會存在很多障礙,一是獨立成縣級市會一下子增加很多行政管理成本,另一方面這些特大鎮所處的縣也不願意。

寧雲對本報說,從現有的體制來看,織里鎮馬上一下子變成一個縣級市或者縣,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因為這涉及到很多現有條件的制約,比如在當前的地緣、政治等條件下,一下子要獨立成一個縣級市不大可能。

他認為,在現有條件下,可否采取單列的形式,給特大鎮的權限相當於縣級,其管理權限、部門設置、人員配備按照縣級市配備,但是管理還是歸所在縣管。

實際上,這種模式類似於參照現有的5個計劃單列市的形式,采取“省轄縣管”的模式,賦予其計劃單列的權限,這也是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努力探索的方向。

“縣級市可以省轄地管,那麽鎮級市為何不能省轄縣管呢?”前述研究小城鎮發展的專家說,特大鎮直接改為縣級市,它的上級肯定不能接受。如果龍港鎮直接升格為縣級市,蒼南縣就不會同意。“這個肯定不是雙贏的改革。而我們要做的是多贏的改革。”

圖為溫州市龍港鎮甌南大橋

不過,在實踐操作中,計劃單列也會帶來一些問題,尤其是在財政方面。例如現有的計劃單列市,從1994年分稅制後,稅收直接與中央分成,不上繳所在省。因此,無論是在深圳還是廈門,雖然經濟快速發展,但在某種程度上與所在省和其他地區也產生了較大矛盾。

“至於計劃單列後如何上繳財政給所在縣,這都是微調的問題。”前述專家認為,在這個方面可以適當吸取之前的經驗,確定合理的比例。

在行政級別上,現有的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和大連5個計劃單列市為副省級城市,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享有省級管理權限。那麽照此模式,特大鎮未來計劃單列後,也有可能成為副縣級的城市,不少人士認為這是一個比較可行的方向。
在專家看來,縣管市在國外有很多案例,“而且目前中國的城市層級體系已經有5級,為什麽不能有六級呢?”而如果計劃單列的副縣級市得以設立,未來我國城市體系中,將出現6級城市體系,即直轄市—副省級城市—地級市—副地級市—縣級市—副縣級市的城市體系。

不過,不管是什麽行政級別,地方最期盼的就是能將改革和權限下放予以固化。“最好是名和實統一,如果實不到位的情況下,先有名也不錯。”顧海東對《第一財經日報》說,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把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在法律上給予明確。

吳江區副區長吳琦說,改革的目的不在於要行政級別,更多的是要給這些經濟發達鎮更大的權限,來釋放更多的活力,減少經濟交易的成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376

兩地價差拉大 中小銀行紮堆想回A股

在多家中小銀行紮堆赴港上市後,兩地估值日趨加大的情況下,這些銀行又開始紮堆回歸A股市場,目前已經有8家銀行宣布回歸A股的計劃,市場人士稱,除了拓寬融資渠道,目前境外融資成本逐步升高也是各家銀行考慮回歸的因素之一。

目前,內地有19家銀行在香港上市,包括五大行、5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1家農商行,其中,重慶銀行、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盛京銀行、錦州銀行、鄭州銀行和青島銀行等7家城商行、重慶農商行1家農商行均提出了擬回歸A股,進行“A+H”上市。

22日,青島銀行董事長兼執行董事郭少泉在香港的記者會上稱,申請回A股上市不代表會退出香港市場,回歸A股上市將令青島銀行在內地的發展更具動力,他認為A股和H股是兩個不同的市場,該行在H股上市後,提升了銀行的國際形象,也有助於了解國際金融市場規則,而因此未來會保持“A+H”股的狀況經營。

同日,重慶銀行資產負債管理部總經理李映軍在香港的記者會上稱,回歸A股主要是基於資本補充的考慮,如果可以真正回歸A股,可以拓寬融資渠道,目前該行一切正在有序推進中,但預計正式登陸A股還需要2年時間。

比富達證券有限公司研究部主管林嘉麒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目前A股的估值普遍比H股更高,尤其是銀行股更為明顯,由於香港投資者與國際投資者對於內地銀行的不良貸款及壞賬都心有芥蒂,這是令這類銀行股回歸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A股和H股上市的銀行中,截至8月22日收盤,A股對H股的溢價依舊非常明顯,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等,H股對A股的折讓都很高,分別是-32%、-23%、-21%、-16%、-14.5%、-11.4%。

實際上,在香港市場不論是大行還是中小銀行,都還處在“破 ”(股價低於每股賬面凈值)的階段,即便是A股對H股溢價最低的工商銀行,其截至8月22日的股價4.96港元,也低於每股賬面凈值大約1.22%,而A股對H股溢價最高的中信銀行,其截至8月22日的股價比每股賬面凈值低了25%,但在A股市場,中信銀行的市凈率大約達到0.96,證明“破凈”程度比H股好不少。

野村證券稱,內地自從8月份開始加快淘汰過剩產能,貨幣政策將保持謹慎,相信下半年將是內地銀行股的轉折點,有機會迎來結構性估值重估。不過,野村證券還是傾向有強勁資本及嚴格風險管理的銀行,主要因為這些銀行有能力承擔壞賬,預計未來工行及建行的市凈率,在1年內可由目前的0.7倍至0.8倍,重返至1倍水平。

林嘉麒稱,除了估值的考慮,不少銀行回歸A股的原因還有境外融資成本的提高,目前不少內地銀行股在香港的融資手段是發行美元債券,隨著近期人民幣的貶值,對於發行債券的企業來說匯率的損失比較大,加上債券本身的利率,融資成本基本超過了內地的融資成本。所以不論青島銀行還是重慶銀行都公開稱,回歸A股是為了拓寬其融資通道。

與此同時,還是有很多銀行尋求在港股上市,8月16日,吉林九臺農村商業銀行就向港交所上傳了招股資料,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也計劃登陸港股,有媒體報道,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集資規模高達100億美元,將於本月25日進行上市聆訊,是近兩年來全球規模最大的上市計劃。

不過,回歸A股的路並非一帆風順,等待時間久以及所需文件不同,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今年1月,哈爾濱銀行就因“申請文件不齊備等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而被中止審查。而重慶銀行則稱,登陸A股最快要等兩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516

土地增值分配剪刀差拉大 農民補償跟不上地價上漲

從1999年至今,全國土地出讓總價款累計已近30萬億元,這里面地方政府拿走了多少,被征地的農民又分到了多少?

這涉及到“土地財政”中一個重要問題,即土地的增值收益是如何分配的?所謂土地增值收益,就是改變土地現有用途或者增加開發強度而新增的純收益。

一般而言,土地出讓總價款在減去了地上附著物補償費、青苗補償費、拆遷補償費、土地開發費和相關業務費等五項費用後,剩余金額就是土地增值收益,它包括支付給農民的土地補償、安置補助費、農民社會保障費用,也包括政府收取的各類稅費和獲得的出讓金純收益。

失地農民補償相對較低

當前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格局是什麽樣的情況?比較被公眾認可的觀點認為,總體上,目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政府占有份額較高,被征用土地的農民占有份額較低。

根據農業部農業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廖洪樂2008年的一項研究,以全國土地出讓為例,1995年全國每公頃土地出讓金純收益為66.1萬元,其中政府獲得47.2萬元,集體和農民獲得18.9萬元,政府與集體和農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為2.5:1。到了2005年,這個比例擴大到9.7:1。

集體和農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例不斷降低,直接原因在於征地補償標準提高幅度遠跟不上地價上漲幅度。

廖洪樂的研究顯示,1995—2005年間,土地出讓價格上漲了3.6倍,而征地補償標準卻只提高了0.5倍。如果與政府商業用地出讓收入相比,集體和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的比例會更低。根據2007年對東部某市的調查,政府征用農民水田、集體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用於商業開發時,政府與集體和農民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比分別為48:1、98:1和196:1。

不過,也有部分經濟發達地區(在全國,比例不高),集體經濟組織用自己的土地搞工商業開發,其土地增值收益部分主要由集體和農民占有,國家在增值收益中分配的比例過低。

最近幾年來,城市建設用地價格迅猛上漲,而征地補償標準卻沒有做出相應調整,新增提高的農民社會保障費用也有限,致使集體和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

事實上,農民為改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做出了艱難的抗爭。最近十年來,農民群體性事件不斷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為了保護農民利益,近年來,中央政府多次強調轉變現有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格局。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農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中要求,縮小征地範圍,規範征地程序,完善對被征地農民合理、規範、多元保障機制。建立兼顧國家、集體、個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合理提高個人收益。

廖洪樂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轉變目前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格局並不容易,既得利益集團不想做出改變,城市利益集團、地方政府甚至是相關主管部門,出於自身利益或部門權力考慮,都不願意做出改變。

政府的理由:增值歸公

造成當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現狀的根源,除了利益格局和利益群體已經形成,不願改變現狀,此外還有理論層面的分歧。

在我國,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矛盾集結點主要是農地轉非的增值歸屬。目前主要有三種理論觀點,第一種是“增值歸農”論,第二種是“增值歸公”論,第三種是“公私兼顧”論。

不過,從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至今,增值歸公的理論一直被多數地方政府所采用,並延續至今。

這也有現實背景,自1994年我國開始推行分稅制,地方財政與中央財政分成比例調整,地方財力實際上收到擠壓,支出壓力開始加大,當時無論是中央抑或地方政府的主流看法均是土地出讓收入要為城市發展做貢獻。

《中國土地年鑒1996》207頁顯示,北京1995年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收入37億元,其中征地費僅619萬元。

曾擔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的李元2005年在其《中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征地制度改革》一文中表示,“主張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增值全部歸於被征地農民”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不符合國情,也不符合土地利用和管理的規律,實行起來難以操作,當前也不宜采用。

“有一些人甚至寫文章說,政府通過征地剝奪了農民幾萬億。這樣的宣傳是錯誤的。因為它混淆了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不同的價格。”李元稱。

他認為,農用地由於收益低,因此價格低。建設用地由於收益高,因此地價也高。這種土地的升值,是由於政府代表社會的投入所致。有的地塊,眼前政府雖未投入,但由於被代表公眾利益的規劃確定為建設用地,具有了升值的機會。這種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增值歸於國家,用於社會,是世界各國普遍采取的原則。

李元認為,建設部一份研究報告表明,每年僅為農村人口進入城市,政府就要投入4000億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地方政府在獲取和使用土地增值收益方面確有許多的不規範,但不能因此得出結論,要把土地增值收益全部歸於被征地農民,那只能帶來更大的不公平和混亂。當然,政府在土地增值的使用上,要照顧農村發展的需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859

江蘇追趕了這麽多年 但今年與廣東差距又拉大了

盡管連續多年來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和第二經濟大省江蘇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甚至江蘇大有趕超廣東成為第一經濟大省的態勢,但今年以來,兩省之間的差距不是縮小,而是重新擴大。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廣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7061.17億元,同期江蘇實現生產總值55281.5億元,兩者之間相差約1780億元。如果考慮到廣東下半年占比較大這一特征,則全年下來兩省之間的差距可能會進一步擴大。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閱歷史數據發現,2013年前三季度、2014年前三季度和2015年前三季度,兩省之間的差距分別為2537億、2488億、1320億元,呈現出不斷縮小的態勢。不過今年前三季度,兩省之間的差距又重新擴大到1780億元。

從全年數據來看,2008年廣東領先江蘇5814億元,其後7年的差距分別約5025億元、4587億元、4100億元、3100億元、3002億元、2704億元、2696億元。從數據上看,雖然差距在不斷縮小,但到2015年江蘇追趕的步伐已明顯放緩。

追趕步伐的放緩有多個因素,一是經過多年的追趕,目前江蘇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等重要指標已經明顯放緩。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江蘇固定資產投資額為34897.97,同比增長8.5%,比同期廣東低了3.8個百分點。

另一方面,作為外貿依存度最高的省份,廣東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所受的沖擊最大,轉型升級也進行得最早,經過多年的努力,目前的轉型升級已經初見成效。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 1-9月,先進制造業完成增加值增長9.5%,高於規模以上工業2.8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48.7%;高技術制造業增長11.4%,高於規模以上工業4.7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27.3%。

對外貿依存度最高的廣東來說,盡管外貿出口受阻,但國內市場開拓力度大,國內消費拉動趨勢更加明顯。尤其是電商的發展進一步突破了地理空間的制約和各種壁壘,有利於廣東制造業優勢的發揮。數據顯示,1-9月,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實現銷售產值9.23萬億元,增長5.6%,其中內銷比重進一步提升到74.1%,占比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

不過,盡管廣東與江蘇的絕對值差距在拉大,但未來廣東仍然面臨著被江蘇趕超的危險。

“我們的實際增速是可比價的,但是總量是現價。”廣東省統計局一位官員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今年廣東的平均價格水平比江蘇高一些,所以算起來的現價也就高。扣除價格因素後,江蘇的實際增速仍比廣東高。

尤其是,盡管廣東的經濟總量仍然領先江蘇,但在人均GDP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廣東與江蘇和浙江有不小的距離。此外,在區域發展方面,廣東是目前沿海幾個發達省份中區域發展最為失衡的省份,在珠三角高速發展的同時,粵西粵北的大部分地級市人均GDP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前述官員認為,江蘇的區域發展更為均衡,發展後勁更大。因此廣東仍要保持危機感,不斷推進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的步伐。

 

表1:2016年前三季度沿海大省經濟數據

省份

前三季度GDP

實際增速

名義增速

廣東

57061

7.30%

8.64%

江蘇

55281.5

8.10%

7.97%

山東

48703.8

7.50%

6.54%

浙江

32234

7.50%

8.59%

表2:部分沿海省份 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單位:元)

省份

城鎮

農村

全體

上海

52962

23205

49867

北京

52859

20569

48458

浙江

43714

21125

35537

江蘇

37173

16257

29539

廣東

34757

13360

278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432

2016地方經濟年報:廣東江蘇差距拉大,藏渝黔“最能跑”

就在國家統計局上周公布全國經濟運行數據前後,除東三省和山西“晚交卷”,全國其他27個省份均已公布各自2016年的經濟年報。總體呈現出三大特點:廣東第一經濟大省的位子更穩了,南方省份的經濟表現更為搶眼,名義GDP透露出北方省份經濟仍存短板。

具體到各省份來看,西藏、重慶、貴州的增速上雙,分別為11.5%、10.7%、10.5%;湖北經濟總量達到了3.23萬億元,首次超過河北;江蘇苦追了廣東7年後,2016年經濟總量的差距又被拉大了。

江蘇苦追廣東七年未果

經濟第二大省江蘇多年來與第一大省廣東的差距不斷縮小,甚至有趕超之勢,但2016年兩者的差距又重新拉開了。

廣東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廣東GDP達到7.95萬億元,增長7.5%,GDP總量連續第28年占據榜首;江蘇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省GDP在2015年邁上7萬億元臺階後繼續增長7.8%,達到7.61萬億元。兩個經濟大省之間的GDP總量相差0.34萬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歷史數據發現,廣東2008年的GDP領先江蘇0.58萬億元,其後7年的差距逐年縮小,分別約為0.5萬億元、0.46萬億元、0.41萬億元、0.31萬億元、0.3萬億元、0.27萬億元、0.27萬億元。

因此,在江蘇連續7年逐漸追近廣東後,2016年廣東對江蘇的領先優勢又重新擴大。

江蘇追趕步伐放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作為外貿依存度最高的省份,廣東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所受的沖擊最大,轉型升級也開展得最早,目前已初見成效。尤其是在外貿出口增長受阻的情況下,借助電商的快速發展,廣東工業產品的市場開拓力度不斷加大,內銷占比進一步提升。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內銷比重進一步提升到75.6%,同比提高了2.5個百分點。

其次,經過多年追趕後的江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在內的一些重要指標的增速已經放緩。數據顯示,去年江蘇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9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5%,比廣東低了2.5個百分點。

兩者絕對值重新拉大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2016年廣東的平均價格水平比較高,以現價計算的絕對值也就比較高,若扣除價格因素,廣東的實際增速仍低於江蘇。此外,廣東的人均GDP和居民可支配收入也明顯低於江蘇。

廣東省統計局局長幸曉維分析,雖然當前廣東經濟總體保持穩定,但也面臨不少困難,主要體現在: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經濟發展過於依賴房地產,行業和地區分化加劇,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差異加大。

事實上,相比江蘇、浙江、福建等沿海省份,廣東的區域發展最不均衡,粵東西北與珠三角之間存在巨大鴻溝,且這種差距有拉大的態勢。珠三角地區在經濟新常態下率先轉型、率先調整,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而粵東西北地區受傳統發展模式影響,經濟發展活力不足,經濟面臨更大的下行壓力。

粵東西北2016年的數據顯示,其GDP增速比珠三角低0.9個百分點;投資增長7.4%,比珠三角低1.9個百分點;財政收入狀況不理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僅增長0.4%。

南方省份年報更吸睛

按照目前的態勢,各省份的經濟總量已經形成了幾個梯隊。第一梯隊是粵蘇魯三強,廣東和江蘇都處於7萬億~8萬億元之間,山東為6.7萬億元。雖然山東十多年前的GDP總量曾超過江蘇居第二,但近年來與粵蘇兩強的差距在不斷拉大,2016年與廣東的差距達到了1.2萬億元,與江蘇也相差了近萬億元。

三強之後是浙江和河南,兩省的GDP總量在4萬億~5萬億元。隨後是四川、湖北、河北和湖南,GDP總量在3.1萬億~3.3萬億元,這4個省份的數據咬得很緊,名次也多有變化。

湖北2015年超越遼寧上升至第八後,2016年再接再厲,一舉超越了人口大省河北,上升至全國第七,創下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水平,逆勢趕超的競進態勢日趨明顯。實際上,若按目前的態勢,2017年湖北的鄰省湖南也極有可能超過河北。

不光是湖北,東南的福建也創出歷史新高。盡管目前遼寧的具體數據尚未揭曉,但根據福建官方25日發布的消息,福建2016年的經濟總量已確定上升至全國第十。改革開放之初,福建經濟總量位居全國二十多名,經濟基礎薄弱,是沿海地區中山地最多、平原最少的省份,如今能擠入全國前十,殊為不易。

相比之下,遼寧在2015年被湖北、湖南超過之後,2016年又被福建超越了。改革開放之初,遼寧的GDP總量高居全國第三,如今卻將退出全國前十。

總體上看,南方省份的經濟年報更為亮眼,名義增速超過9%的省份均來自南方。比如同為直轄市,重慶的名義增速接近12%,比天津高出3.6個百分點。從經濟總量上看,目前重慶的GDP總量已經逐步逼近天津。

重慶夜景

南北名義GDP之差

各地統計部門目前發布的均為GDP實際增速,是扣除通貨膨脹因素後,以不變價格計算的增速,而名義增速則包含了價格的變動。價格變動是無處不在的,不光關系到各地GDP總量的大小,也與每個人的實際收入息息相關,用名義增速來觀察各地的經濟表現更為直觀。

比較各省份的實際增速與名義增速,我們不難發現,南方省份的名義增速大多高於實際增速,而北方的很多省份名義增速低於實際增速。

例如,山東的名義增速比實際增速低了1.3個百分點;陜西名義增速比實際增速低了2個多百分點;內蒙古名義增速比實際增速低了4個百分點。反觀南方省份,無論是福建、廣東、上海,還是浙江、湖北、重慶等地,名義增速都明顯高於實際增速。

首先要了解的一個背景是,不少北方省份的產業結構以能源重化工業為主,產業結構較為單一,在過去幾年能源價格下行的情況下,這些省份自然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長江流域經濟研究所所長彭智敏表示,在一定時期內,尤其是資源產品需求旺盛的時候,以能源、重化工業為主的地方日子比較風光,但長期來看,這種模式不可持續。由於產業結構不同,北方很多省份人均可支配收入占人均GDP的比例要比南方沿海發達地區低很多,這也影響到了經濟的各個方面。

相比之下,南方省份的產業結構更為豐富,終端產品的市場需求也比較旺盛,因此受到的影響也比較小。尤其是東南沿海發達省份,處於產業的下遊,輕工制造業以及金融業、房地產業等產業發達,這些地區的價格上升幅度較大,因此名義增速就明顯高於實際增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383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