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信部網站消息,近日,為貫徹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中國制造2025》,深入推進《國務院關於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發布了《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規劃(2016-2020年)》(工信部規〔2016〕333號,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以激發制造業創新活力、發展潛力和轉型動力為主線,部署了構建基於互聯網的制造業“雙創”新體系、推廣網絡化生產新模式、培育平臺化服務新業態、營造跨界融合新生態、普及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發展智能裝備和產品、完善基礎設施體系等7大任務,明確了制造業“雙創”培育、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系統解決方案能力提升、企業管理能力提升、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工業信息安全保障等6項重點工程,圍繞實施機制、財稅金融、標準體系、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方面提出了5項保障舉措。《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時期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發展的方向、重點和路徑,將推動“兩化”融合工作邁上新臺階。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 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國發[2015]5號),完善雲服務市場環境,加強規範管理,促進互聯網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造經濟發展新動能,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等法律法規,工業和信息化部起草了《關於規範雲服務市場經營行為的通知》,現公開征求意見。
征求意見稿規定,在我國境內經營雲服務業務,應嚴格遵守《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管理辦法》(工業和信息化部令第5號)以及《關於進一步規範因特網數據中心業務和因特網接入服務業務市場準入工作的通告》(工信部電管函[2012]552號)中有關資金、人員、場地、設施等要求,通過相關技術評測,並依法取得相應的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征求意見稿提出,雲服務經營者應建立健全服務質量保障體系,規範業務宣傳和經營服務行為,嚴格履行服務協議和公開承諾,確保雲服務質量。應建立用戶投訴處理機制,妥善處理用戶投訴,維護用戶合法權益。
征求意見稿還提出,雲服務經營者與有關單位開展技術合作,應向電信管理機構書面報告雲服務合作事項。合作過程中不得存在以下行為:以任何形式向合作者變相租借、轉讓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以及為合作者非法運營提供資源、場地、設施等條件;由合作者直接與用戶簽訂合同;僅使用合作者的商標和品牌向用戶提供服務;違法向合作者提供用戶個人信息和網絡數據;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行為。
此外,雲服務經營者若停止服務,應至少提前三個月向電信主管部門報告,向全體用戶公告,並為用戶保存數據提供必要的便利。
據紅網5日報道,今天下午,湖南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選舉許達哲為湖南省省長。
8月28日,原工信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局局長許達哲“空降”湖南,擔任省委副書記一職。
公開資料顯示,現年60歲的許達哲出身國防科工系統,早年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工作,先後擔任過副院長、副院長兼火箭總裝廠廠長、院長兼黨委副書記等職。
2001年,許達哲調任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任副總經理、黨組成員,2007年升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2013年出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2013年12月,許達哲履新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國家航天局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黨組書記等職務。
許達哲簡歷
許達哲,男,漢族,1956年9月出生,湖南瀏陽人,研究生學歷,工學碩士學位,研究員。1975年12月參加工作,1982年1月入黨。
1975.12——1978.03 江西省余幹縣河埠公社江坪大隊知青
1978.03——1982.03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系機械制造專業學習
1982.03——1984.12 哈爾濱工業大學機械工程系機械制造專業研究生學習,獲工學碩士學位
1984.12——1988.12 航天部、航空航天部一院15所九室設計員
1988.12——1990.03 航空航天部一院15所五室工程組長
1990.03——1992.12 航空航天部一院15所五室副主任
1992.12——1993.09 航空航天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一院15所五室主任
1993.09——1994.04 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一院15所副所長
1994.04——1995.01 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一院民品開發部副部長
1995.01——1997.07 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一院副院長(正廳級)
1997.07——1999.05 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一院副院長兼總工藝師(其間:1998.03——1998.07中央黨校第30期地廳級進修班學習)
1999.05——2000.01 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副院長、總工藝師兼211廠廠長
2000.01——2001.12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一院院長兼黨委副書記
2001.12——2007.06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其間:2006.03——2007.01中央黨校第22期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7.06——2013.04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2008年當選為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2010年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2013.04——2013.12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2013.12——2016.08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國家航天局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黨組書記,中央保密委員會委員(2014.01),國家國防動員委員會委員(2014.09),國務院中央軍委專門委員會委員(2014.03)
2016.08——2016.09 湖南省委副書記、省人民政府黨組書記
2016.09—— 湖南省委副書記,省人民政府副省長、代理省長、黨組書記
第十七屆中央紀委委員,第十八屆中央委員
2016.11 當選為湖南省第十一屆省委副書記
12月7日從工信部網站獲悉,工信部將組織開展互聯網基礎管理專項行動,旨在強化網站備案、IP地址、域名等互聯網基礎管理,提升技術能力,完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互聯網基礎管理中網站主辦者和接入地溯源作用,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有效支撐各項互聯網管理工作,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自發文之日起至2017年7月31日,本次行動將主要部署以下任務,包括集中清理未備案網站,集中更新不準確備案信息;優化網站備案業務流程,提升服務水平;加強接入服務企業賬號管理;完善違法違規網站處置應急響應機制;加強內容分發網絡業務及IP地址的管理;規範域名註冊和解析服務市場;開展域名註冊信息采集;提升備案系統業務管理功能的支撐作用。
據悉,本次專項行動的工作目標一是繼續保持網站備案率在99.9%以上,備案信息主體準確率即備案主體資質證件準確率在90%以上,著力提高網站備案聯系方式信息的準確性;
二是進一步優化網站備案信息真實性核驗流程;
三是加強域名註冊信息報備,規範域名註冊和解析服務;
四是健全機制,加強協作,聯合相關部門及時處置網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打造清朗網絡空間。
據中新社報道,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8日發布《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5年推進智能制造發展的“兩步走”戰略。其中包括,到2020年實現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普及率超過20%。
工信部裝備司司長李東解讀規劃時說,智能制造已成為世界制造業的重要發展趨勢。智能制造是基於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先進制造技術深度融合,貫穿於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決策、自執行、自適應等功能的新型生產方式。
按照該規劃的“兩步走”戰略,到2020年,中國智能制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明顯增強,傳統制造業重點領域基本實現數字化制造;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撐體系基本建立,重點產業初步實現智能轉型。
規劃還提出,到2020年,研發一批智能制造關鍵技術裝備,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50%;突破一批智能制造關鍵共性技術,核心支撐軟件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30%;制造業重點領域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超過70%,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超過50%,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普及率超過20%。
規劃提出發展智能制造十大重點任務,包括發展智能制造裝備,攻克關鍵技術裝備;加強關鍵共性技術創新;建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構築工業互聯網基礎等。
國家發改委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情況。工業和信息化部產業政策司副巡視員羅俊傑表示,在推進兩化深度融合,從而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方面,2017年,工信部將從以下四個方面推動工作。
一是組織實施2017年工業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重點項目,更好地支持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於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開展“互聯網+”農產品加工試點示範,提升企業智能制造水平,支持企業建設和推廣以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為支撐的自動物流系統。
二是圍繞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深入推動農產品加工、食品等相關領域示範基地建設,促進農業產業集聚區規範發展和提質增效,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三是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引導基礎電信企業加大投資力度,帶動地方出臺支持政策,共同推動農村地區基礎設施水平的提升。
四是鼓勵自主創新,提升技術裝備水平。推進農產品加工裝備自主化,依托骨幹企業,建設成套設備制造基地,重點發展稻谷、小麥、玉米深加工大型高效節能節水設備,加強主食品工業化成套裝備的自主創新。
會上,國家發改委農經司司長吳曉還指出,2016年上半年,全國農村特色產品等實現網絡零售額1500億元。山東省特色農產品在線經營企業和商戶達到10萬多家,全年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額約600億元,同比均增長40%以上。江蘇省率先創建150個電商村、42家電商鎮,2016年上半年全省農產品網絡交易額達130億元,同比增長20%。
12日據天津日報消息,中共中央批準:懷進鵬同誌任天津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懷進鵬簡歷:
懷進鵬,男,漢族,1962年12月生,黑龍江哈爾濱人,198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科學院院士,計算機軟件專家。
1987年7月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系,獲碩士學位;
1987年9月參加工作,1993年11月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學位;
2000年起歷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書記兼副校長、常務副校長;
2009年5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2011年9-11月在中共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學習;
2015年2月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13日更新的部黨組成員名單顯示,徐樂江已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此前,徐樂江曾任寶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2007年至今徐樂江已連任三屆寶鋼集團“一把手”。2016年10月31日,寶武鋼鐵宣布,原武鋼董事長、黨委書記馬國強任寶武鋼鐵董事長,而原寶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徐樂江職務自然免除。
據悉,徐樂江將分管產業政策司、運行監測協調局、中小企業局、原材料工業司。
徐樂江簡歷
徐樂江,男,漢族,1959年2月生,山東人,自小在江西長大,中共黨員,1974年10月參加工作,江西冶金學院機械系冶金機械專業畢業,大學學歷,2000年7月獲複旦大學與香港大學合辦的工商管理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982年進入寶鋼,先後在寶鋼總廠初軋廠、冷軋廠擔任副廠長、廠長,寶鋼總廠廠長助理;
1998年11月任上海寶鋼集團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黨委委員;
2001年 3月任上海寶鋼集團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黨委常委;
2004年12月任上海寶鋼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常委;
2005年10月任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常委;
2006年 5月起兼任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6年 8月起兼任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常委;
2007年 1月任寶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常委兼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常委;
2010年 4月起不再兼任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常委;
2014年1月任寶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2016年10月起不再擔任寶鋼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2016年12月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第十八次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
12日據天津日報消息,中共中央批準:懷進鵬同誌任天津市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懷進鵬簡歷:
懷進鵬,男,漢族,1962年12月生,黑龍江哈爾濱人,1986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科學院院士,計算機軟件專家。
1987年7月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系,獲碩士學位;
1987年9月參加工作,1993年11月獲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博士學位;
2000年起歷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副書記兼副校長、常務副校長;
2009年5月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2011年9-11月在中共中央黨校省部級幹部進修班學習;
2015年2月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工信部網站消息,繼9月份財政部將新能源汽車部分嚴重“騙補”的典型案例向社會公開曝光之後,12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在門戶網站公布了對蘇州金龍等企業的行政處罰決定,對涉及“有牌無車”的4家企業給予“責令停止生產銷售問題車型、暫停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申報資質、責令進行為期6個月整改”等處罰措施。
自此,我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相關主管部門依據自身職能對社會關切的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給予了明確的處置決定,傳遞出國家高度重視和嚴肅處理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的態度和決心,並通過專項整治工作以及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和督查機制,規範發展秩序,完善發展環境。
第一,中央和地方聯動,嚴肅處理涉事企業和有關人員
對於如何處理我國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自今年1月事件曝光以來受到全社會乃至國際汽車產業界的高度關註,國務院高度重視,要求嚴肅查處騙補行為。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部門和地方政府上下聯動,開展全面徹底的專項督查行動,對發現存在問題的企業依法依規嚴肅懲處,對涉事企業和相關人員不僅進行了曝光,並根據情節嚴重程度給予追繳“騙補”資金、處以罰金、取消新能源汽車財政補助資格、取消/暫停企業生產資質和公告目錄車型等處罰措施,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部委聯動,嚴肅處理涉事企業。今年2月至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開展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情況及財政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專項核查。3月下旬,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公開表態,對於新能源汽車“騙補”行為要嚴肅處理,發現一起處置一起。3月25日,央視新聞頻道《朝聞天下》報道了新能源“騙補”調查情況,重點曝光了蘇州吉姆西涉嫌“騙補”情況。9月初,財政部將部分嚴重“騙補”的典型案例向社會公開曝光。12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門戶網站發布了對蘇州金龍等企業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對涉及“有牌無車”、“有車缺電”、“標識不符”問題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陸續下達了處理處罰文書,其中對騙補情節最為嚴重的蘇州吉姆西給予“取消整車生產資質”的處罰。這是國家自實施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管理制度以來,第一家被取消生產資質的企業。以上措施,彰顯了國家整頓新能源汽車領域“騙補”問題、規範行業發展的決心。
地方政府跟進,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除國家層面依法對涉事企業進行嚴肅處置外,地方政府根據核查結果隨後啟動了依法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的法律程序。江蘇省根據財政部檢查結果,進一步核查落實相關職能部門及工作人員責任,涉事人員移交檢察機關、公安部門和行政監察部門;對相關企業負責人及政府工作人員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依法對涉嫌濫用職權的蘇州市公安交警支隊車管所相關人員執行逮捕,依法對涉嫌詐騙的蘇州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楊水平等相關人員執行逮捕;對蘇州金龍相關人員分別給予免職、調離等處理。
第二,開展專項整治,行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如果說嚴肅懲處新能源汽車“騙補”行為是為了剔除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的“害群之馬”的話,那麽專項核查之後的專項整治工作無疑對規範、促進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綜合我國今年新能源汽車發展情況來看,經過本輪整頓,整個行業發展逐步規範,企業更加註重技術創新,市場也保持了平穩增長,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步入更加理性健康的發展階段。
相關企業積極進行整改。自開展專項整治工作以來,大部分被處理處罰的企業都成立了專項整改小組,開展全面整改工作。一是對造成問題車輛的責任人進行追責;二是按規定程序和要求退回財政預撥資金、繳納罰款;三是對“有車缺電”和“標識不符”的問題車輛補裝或換裝電池、電機等零部件,使其符合產品一致性要求;四是采取切實措施,推動閑置車輛投入實際運營;五是認真落實車輛生產的各項規定,加強產品生產一致性和機動車出廠合格證管理;六是規範財務管理程序。同時,重慶、浙江等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問題企業監管,督促企業加快落實整改要求,確保整改到位。
加強新能源汽車監督檢查。今年11月21-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委托汽車協會、中國汽車技術中心等組織專家,對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生產行為進行監督檢查,對廈門金龍、廈門金旅、比亞迪、中通客車、安徽安凱、奇瑞汽車等企業進行了現場檢查。專家組采取座談會、隨機抽取樣車等方式,對企業的合格證管理、零部件采購、生產檢驗、財務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全面核查,重點檢查合格證管理是否一車一證,是否合規,抽查車輛產品與公告參數一致。
企業加大投入,市場快速發展。根據中汽協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等對40余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的調研發現,企業普遍加大了技術研發、運營管理和質量保障等方面的資金投入,產品升級換代加快,正向研發能力增強,大部分企業建立了新能源汽車產品質量運行監控平臺。鋰離子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達220瓦時/公斤,系統價格降至2元/瓦時;驅動電機功率密度超過3千瓦/公斤,與國際水平基本相當;快充系統充電效率、功率密度、輸出電壓範圍穩步提升,實現了雙槍充電和移動支付等功能,成本較2015年下降了30%以上。今年1-1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42.7萬輛和40.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59.0%和60.4%,繼續保持全球第一。
第三,完善措施機制,規範產業發展秩序
在對我國新能源汽車進行整頓的同時,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等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主管部門調整補貼政策,加強監督,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政策環境。
調整財政補貼政策。針對專項核查中暴露出的部分車型補貼標準過高、企業過度依賴補貼政策、享受補貼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性能偏低、部分車輛實際使用率偏低等問題,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在征求相關企業和第三方機構意見的基礎上,提出了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方案。一是在保持2016-2020年補貼政策總體穩定的前提下,適當調整客車和專用車補貼方法,提高技術門檻,鼓勵技術進步,設置中央和地方補貼上限,防止出現地方配套補貼標準過高現象。二是改進補貼資金撥付方式,從2016年起,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資金由事前撥付改為事後清算,加強對各地資金申請報告審核和推廣情況核查。三是結合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情況,適當提高推薦目錄車型要求,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充分發揮補貼政策扶優扶強的導向作用。
提高企業準入門檻。作為產業主管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修訂了《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強化安全要求,提高準入門檻,遏制行業散亂發展局面。目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已審議通過《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將於近期對外正式發布。新規定從企業設計開發能力、生產制造能力、售後服務能力和產品技術性能、質量保證能力等方面提高了準入門檻,並強化了安全監管要求,可以有效提高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
完善監督管理機制。為確保國家政策落到實處、嚴防“騙補”事件再次發生、切實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健康可持續發展,完善三大保障機制:一是建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實時調整機制,增加車輛行駛里程與補貼掛鉤的考核條件,根據技術進步和市場情況,提高補貼車型技術條件、適當降低補貼額度,促進推廣車輛的應用;二是建立新能源汽車運行實時監測機制,完善中央、地方、企業三級監測平臺,保障車輛使用的安全,加強車輛使用情況的考核;三是完善事中事後監管制度,實施動力電池統一編碼制度,加強對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市場抽樣核查,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