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季績勝預期 美股三大指數新高
1 :
GS(14)@2017-10-15 15:23:49【明報專訊】受惠於削減成本及利率上升,以資產計算美國第二大銀行美銀,第三季利潤增長13%至56億美元,每股盈利48美仙,勝市場預期。儘管固定交易收入按年跌22%,與之前公布業績的摩通和花旗一樣,在這方面表現欠佳,但市場認為這是受市况影響。美銀股價昨早段升約1%。市場預期企業業績向好,道指、標普500指數及納指早段齊創新高。華爾街多名頂尖分析師上調Netflix目標價。高盛重申買入評級,並將目標價提高至235美元。Netflix股價昨早段一度突破200美元大關,是歷來首次。比特幣價格續揚,昨曾高見5856美元創新高。
費希爾最後上班日 籲讓耶倫連任
周五是聯儲局副主席費希爾在任最後一天,他重申若數據持續向好,聯儲局有能力按計劃於12月加息,並在明年加息3次。他又呼籲美國總統特朗普讓耶倫連任聯儲局主席,因為她是可靠的人選,擅長向市場解釋貨幣政策。
核心CPI升0.1% 或礙加息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在9月按月升0.5%,是8個月以來最大升幅,但通脹依然低迷。9月的75%物價升幅來自汽油價格上漲,由於美國上月接連受颶風吹襲,令煉油生產受阻,汽油價格按月升13.1%,是2009年6月以來最大升幅。不過撇除變動較大的能源及食品價格,上月核心通脹按月僅升0.1%,按年則升1.7%,連續5個月增長持平。通脹增長持續乏力,或影響聯儲局的加息路徑。
上月汽油價格上漲,令美國油站銷售額增加,加上車主換車取代損毁的汽車,美國9月整體零售銷售額按月升1.6%,是兩年半以來最大升幅,但略低於分析師預期。不過撇除汽車和汽油銷售,9月零售銷售額僅溫和增長0.5%。
分析﹕風災扭曲未來數月數據
分析師預計,風災將令未來數月的數據扭曲,但潛在需求預計仍將持續增長。穩定的招聘及有限的通脹,將有助維持家庭支出,推動經濟增長。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132&issue=20171014
大行:季績料推動美股再升
1 :
GS(14)@2017-10-15 16:27:33【本報訊】美股本周踏入季績期,料有喜訊。摩通及花旗等華爾街大銀行本周放榜,為美股第三季季績期揭幕,摩通策略師Emmanuel Cau料美股整體表現令人欣慰,又認為這是推動股市年底升浪的正面催化劑之一。
Cau解釋,美國經濟活動強勁,預示企業上季每股盈利增長可達一成或以上。高基數效應下,下半年盈利增長雖較上半年更具挑戰性,但市場對標普500指數成份股上季盈利增長預測,已由6個月前的9%降至5%。
美銀美林籲買入蘋果
另一大行美銀美林高級美股策略師Marc Pouey則較保守,指美股現水平頗高,料標普500指數年底將調整至2450點,較上周五收市價低約4%,惟認為金融股及醫療護理股仍具投資機會,兼存在折讓。Pouey解釋,金融股股息增長逾一成且回購進取,醫療護理股盈利及收入則多季勝預期。另美銀美林重申對蘋果公司「買入」評級及180美元目標價,料該股可受惠政府下調企業稅,以及對美企調回海外囤積盈利及收入給予較低稅率。截至本港時間昨晚9時45分,美股三大指數微升。道指升10點或不足0.1%,報22784點;標普500指數升不足1點,報2550點;已連升九日的納指續破頂,升6點或0.1%,報6596點。英國及西班牙政治不確定性憂慮降溫,英鎊從超過1個月低位反彈,昨最多曾升0.9%報1.3185,IBEX35昨曾彈逾1%。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10/20178120
季績勝預期 IBM股價漲9%
1 :
GS(14)@2017-10-22 15:43:08【明報專訊】IBM第三季收入連續第22季下跌,但跌幅是1年來最小,每股盈利3.3美元,勝於市場預期,且雲端業務取得進展,刺激IBM早段股價升逾9%,創8年來交易時段內最大升幅,帶動道指早段升逾100點,繼周二後再次升穿23,000點大關,在23,100點以上,與標普500指數及納指齊創新高。市場揣測美國總統特朗普可能提名鷹派的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泰勒繼任聯儲局主席,令加息進度加快,刺激美元向上,兌日圓昨逼近113。期金回落至每盎司1280美元水平。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稱,特朗普將在11月3日展開亞洲之行前,公布聯儲局繼任人選,以便參院展開確認程序。
憧憬鷹派入主聯儲局 美元再升
IBM上季收入為191.53億美元,略低於去年同期,利潤按年跌4%至27.3億美元,收入及利潤均勝於預期。IBM預期第四季銷售將取得增長,全年收入展望勝分析師預期。IBM近年尋求轉型,認知計算和雲端平台是其轉型的重點。IBM將其稱為戰略性業務(Strategic Imperatives),包括雲端平台和移動計算、數據分析、社交和安全軟件等。建立在IBM雲端平台的Watson系統,也成為IBM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產品。上季的戰略業務收入達兩位數增長,其中雲端服務收入增長20%。過去12個月,雲端服務收入達158億美元,相當於IBM總收入20%左右。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007&issue=20171019
投資導航:亂市下 三中資板塊料吸金季績期殺到 內銀醫藥建材叫糊
1 :
GS(14)@2017-10-22 17:21:21十九大正召開,中港股維穩未見明顯之餘,恒指上周三更突遭遇滑鐵盧,在亂市下資金或回歸基本因素,本月底前的季績高峯結果,或會成為資金泊岸指路燈。《投資導航》今期綜合三大季績有機會報捷的板塊,分析當中潛力盈利報喜的股份,供大家參考。
內銀復蘇 農行質優追落後
四大內銀股中,建行(939)率先在本周四公佈季績,工中農則齊齊在下周一放榜,打頭陣的中信銀行(998)會在周二公佈。高盛日前發表報告,指四大內銀股上季公佈的半年度業績,早已顯示出淨利息收益率(NIM)擴闊之初步迹象,故相信內銀股盈利普遍已在第二及第三季見底,意味股價大落後的內銀有機會見到走勢轉捩點。在內銀股資產重新定價下,高盛指行內淨利息收益率已見復蘇,預測淨利息收益率在下半年按年平均可錄10點子升幅,連同貸款需求增長穩定,以及信貸成本正常化,內銀股的盈利復蘇趨勢正在展開。高盛料內銀股的淨利息收益率明年或以後仍有進一步擴大空間,即使其趨勢未來料因低基數效應褪去而轉趨平緩。
內地上游產業強勁
另外,在內地企業盈利改善下,高盛相信內銀股的資產質素可望維持良性。上游產業在傳統上是左右內銀股前景之重要因素,近期內地宏觀經濟數據不俗,高盛認為這進一步確認了內地上游產業的強勁程度。揀股方面,高盛重申對農行(1288)的「買入」評級,目標價4.5元,並同時給予工行(1398)「買入」評級,目標價6.7元。事實上,截至上周四止農行今年只升13.5%,大落後於同業,上周四大跌市亦只跟跌1.6%,四大行中企得最穩,是行業中的穩陣選擇。
受惠新國策 復星醫藥穩陣
國務院本月初下發意見,鼓勵醫藥創新及審評改革,雖會增加內地藥企競爭,但同時推動新藥審批及審評加快,市場普遍估計對行業利多於弊,加上下周一放榜的山東新華製藥(719)本月中已預告今年首三季盈利錄得70%至1.2倍增長,令醫藥股成為今輪季績高峯期不能忽略的板塊之一,抗跌能力特強的復星醫藥(2196)可看高一線。
國藥業績或有驚喜
上周四港股午後大冧市之際,復星醫藥仍逆市有4.3%進賬,成跌市奇葩。以基本因素看,復星醫藥的新藥管線多,受惠新國策之餘,早前更被大行摩根士丹利評為行業首選,因集團積極在美國收購多個仿製藥品種,同時入股中外多間同業,前景看好,預計今明兩年盈利增長有25.9%及15.1%。按計算,復星醫藥第二季盈利按季增長已近29%,倘上季盈利持平,單季按年增長已有四成,首三季則增21%,盈利有穩步增長勢頭。至於其他藥股則可留意大落後、零售業務比例高的國藥(1099),集團上月底遭自稱非沽空機構的GMT研究狙擊,指其嚴重誇大營運及現金流,但股價先受壓後回穩,但走勢持續橫行未見突破。按集團第二季表現推算,第三季盈利倘持平,首三季盈利可增逾18%,單季盈利增逾四成,若業績有更大驚喜從而令走勢突破橫行區間,即可憧憬上望40元大關。
建材股反彈 馬鋼金隅值博
鋼價持續大升,近日就季績發佈盈喜的股份中不乏明顯進入業績反彈期的建材股蹤迹,江銅(358)預告盈利大增,鞍鋼(347)估單是第三季增長料有2.9倍、累計首三季更增3.9倍,估計行業喜訊會陸續有來。除鞍鋼外,大行最看好馬鋼(323),業績隨時報喜要吼實;另水泥業回暖下,水泥股金隅(2009)亦不能走漏眼。
大行上調目標價
德銀指,基於庫存水平及行業估值,一眾原材料股中最看好鋼鐵股,行業首選為馬鋼,評級「買入」,目標價5.6元。另一大行匯證亦對內地鋼鐵行業前景正面,基於鋼鐵價格有望走高,該行將馬鋼的盈利預測與目標價雙雙上調,最新目標價看4.05元,評級「持有」。事實上,馬鋼第二季盈利錄7.4億元人民幣,倘第三季表現持平,季度盈利已按年大增1.4倍,累計三季增幅更超過2.1倍,盈利力不容忽視。另外建材亦不可缺少水泥,同時有房地產開發概念的金隅就最值得關注,在內地限產及停產等傾斜大企業的政策下,半年盈利大飆五倍的金隅,第三季單季度或有機會再下一城報捷,倘持平第二季盈利,季度按年增長亦有兩倍,升幅可觀。金隅過去年大跑輸,截至上周四止半年仍跌7%,上周四大跌市表現相對企穩只跌1.8%,在業績加持下,為可攻可守之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1022/20190818
內銀領漲港股 招行季績對辦 恒指升236點 3大行升逾3%
1 :
GS(14)@2017-10-29 22:26:16【明報專訊】建行(0939)、中壽(2628)第3季業績表現對辦,市場憧憬內銀股業績,三大內銀昨日包辦恒指成分股升幅前三甲,撐起恒指上升236點,重上10天線和20天線。接力公布業績的招商銀行(3968)第三季純利升15.58%,較市場預期好,有利內銀股下周表現。
明報記者 歐陽偉昉
受惠於外圍良好氣氛,恒指高開130點後持續走高。午市一度收窄升幅,至收市前才再度發力,恒指收市報28,438點,上升236點或0.8%;國指收市報11,643點,上升197點或1.7%;大市成交998億元。恒指終止三周升勢,累跌0.2%;國指連升四周,本周升0.7%。 通過港股通南下淨流入昨天增至32.27億元人民幣,主要追捧中資金融股。
工行升4% 表現最佳藍籌
中資金融股為升市火車頭,前日收市公布業績的建行和中壽分別升3.25%和2.81%,下周一公布業績的工行(1398)升4.07%,為升幅最高的恒指成分股,同日公布業績的中行(3988)和農行(1288)分別升3.05%和2.5%。昨日收市後公布業績的平保(2318)、太保(2601)和新華(1336),分別升2.23%、2.13%和1.21%。
招行昨日收市後公布第三季純利升15.58%,營業總收入升11.17%,股價昨偷步升2.44%。該行淨利息收入上升9.76%至364.89億元人民幣,惟淨息差按季降0.04個百分點至2.26%;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上升27.295至145.84億元人民幣。資產質素續改善,截至9月底,不良貸款率比去年底降0.21個百分點至1.66%。郵儲行(1658)和交行(3328)首三季盈利升17.06%和3.5%,昨收升1.98%和1.51%。招行首三季純利升12.78%,顯示第三季純利加速增長,亦勝市場預期。
汽車內房回落 吉利跌3.6%
不過早前炒高的汽車股和內房股回落,吉利(0175)下跌3.58%為表現最差藍籌,潤地(1109)跌1.65%、中海外(0688)跌1.16%。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師葉尚志認為,下周一在內銀股撐起下,大市比較穩定,往後走勢需要視乎有否其他重磅股,如騰訊(0700)接力。他指出,大市上升乏力,早前28,799點已為短期高位,預料大市維持在28,000點至28,800點上落。金利豐證劵研究部執行董事黃德几認為,內銀可短炒業績,惟注意現時已累積不小升幅。下周二閱文(0772)招股完成後,資金未必全數回流市場,大市或有秩序調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74&issue=20171028
美股季績佳 道指升近200點
1 :
GS(14)@2017-10-29 22:51:17【明報專訊】全球最大設備和機械製造商Caterpillar(CAT)及多元產品製造商3M的收入及盈利遠勝預期,帶動道指昨高開130點後,升幅擴大至超過190點創新高。受北美及中國的強勁需求帶動,Caterpillar第三季收入急升25%至114億美元,利潤增長近3倍至10.6億美元。扣除重組成本,Caterpillar每股盈利1.95美元,去年同期為0.85元。Caterpillar上調全年收入及盈利預測,刺激股價早段升6%創新高。3M上季的收入及盈利亦勝於預期,同樣調高全年盈利及收入預測,股價早段升逾6%。工業股上漲,標普500指數及納指早段向上。
美股處於歷史高位,加上日本企業盈利看好、首相安倍晉三壓倒性贏得大選等因素,吸引外國投資者重返日本股市,刺激日經指數近期重上21年高位。
日央行大減買ETF規模
日經指數昨升0.5%,連續第16日上漲,為歷來最長的升浪,令日本股市主要買家——日本央行近期得以放軟手腳。原本通過購入股票ETF來托市的日本央行,10月購入ETF的金額迄今只有180億日圓(約12億港元),遠低於今年平均每月5050億日圓(約346億港元)的買入金額。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353&issue=20171025
蘋果季績勝預期 市值突破9000億美元
1 :
GS(14)@2017-11-04 12:48:21【明報專訊】蘋果公布截至9月底止季度業績,受惠iPad和Mac機銷量回升,加上iPhone需求量增,其間盈利錄得107.14億美元(約835.69億港元),按年增長18.8%,高於市場預期,是連續第三季錄得盈利增長;同時,收入按年增長12%,至525.8億美元,為連續第四季錄得增長。
大中華銷售連跌6季後首回升
季內iPhone的出貨量按年增長2.6%至4670萬部,佔整體營業額達三分二,而蘋果於中國市場的業績亦有好轉,大中華區的收入按年增長12%至98億美元,扭轉過去6個季度的倒退。蘋果早段股價升逾3%至174.26美元創新高,市值突破9000億美元(約7.02萬億港元)。
雖然外界認為iPhone 8的銷情不佳,但蘋果行政總裁庫克稱,由於今年同時發布3款新手機,所以從未想過iPhone 8首發銷情會較iPhone 7佳。他透露蘋果本來打算把iPhone推售日期推遲,但最後決定大膽地於11月初推售。庫克坦言今年蘋果遇到很多挑戰,因為公司推出了3款新手機和增加了不少新功能,很難預測市場反應。庫克預計在傳統銷售旺季帶動下,蘋果今季將破紀錄錄得840億至870億美元的收入,高於市場預期的中位數842億美元,毛利率則預計介乎38%至38.5%,符合市場預期。被問到iPhone X的銷情時,庫克強調銷售非常強勁,又提到蘋果產品在大中華地區的市佔率有所提升,付貨量錄得雙位數的升幅。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972&issue=20171104
輪輪相扣:季績強勁 資金追建行購證
1 :
GS(14)@2017-11-05 15:23:57中資股踏入第3季業績公佈期,內險及內銀的表現都為巿場帶來驚喜。建行(939)打頭陣公佈首9個月盈利增加3.8%至2012億元人民幣。有大行分析其淨息差優於巿場預期,第三季淨息差升4個基點至2.19%;其他數據亦反映其經營狀況不俗,貸款、存款及資產亦相對穩定,成本控制得宜。該行重申「買入」評級,並給予7.75元的目標價。而綜合彭博31份分析報告,平均目標價更達8.26元,較目前約7元的水平有近2成的潛在升幅。其他內銀股雖然未公佈季績,但受建行帶動,普遍亦錄得不俗的升幅。根據瑞銀的交易紀錄,有資金追入建行相關認購證14582。投資者若看好內銀股,可留意以下龍頭內銀精選認購證:建行認購14582,行使價7.36元,18年1月到期,有效槓桿約12倍。工行(1398)認購11683,行使價6.53元,18年3月到期,有效槓桿約9.5倍。中行(3988)認購29102,行使價4.38元,18年2月到期,有效槓桿約13倍。農行(1288)認購22808,行使價4.05元,18年1月到期,有效槓桿約13倍。于正人瑞銀亞洲股票衍生產品銷售部董事總經理本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筆者為UBS AG的代表(作為證監會持牌人),並未持有相關上市公司的任何財務權益。本資料由瑞銀刋發,其並不構成買賣建議、邀請、要約或遊說。結構性產品價格可急升或急跌,投資者可能會蒙受全盤損失。過往表現並不反映將來表現。牛熊證備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i)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而(ii)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值可能為零。投資前應瞭解有關風險,並諮詢專業顧問及查閱有關上市文件。UBS Securities Hong Kong Limited為結構性產品之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是唯一報價者或巿場參與者。cUBS2017。版權所有。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030/20198484
輪輪相扣:內銀季績欠驚喜 股價回落
1 :
GS(14)@2017-11-05 16:39:14中共十九大上周閉幕,會議期間A股走勢向好,上證指數曾突破3400點大關,惟破頂後有調整壓力,周初急跌,觸及50天線見支持。港股近期上升動力亦有所減弱,恒指於28000點至28800點間區間波動。資金流方面,截至周一的過去5個交易日,累計有逾2,100萬港元流出恒指認購證及牛證;同日有逾8,800萬港元流入恒指認沽證及熊證。如看好恒指,可留意恒指購28501,行使價30000點,到期日2018年4月,實際槓桿約14倍;如看淡可留意恒指沽25685,行使價27000點,到期日2018年2月,實際槓桿約14.4倍。四大內銀已公佈業績,市場關注內銀盈利、資產質素及淨息差表現。盈利方面,除中行(3988)純利僅微升0.1%之外,其他三大行純利均增長約4%,其中賺最多的為工行(1398),第三季純利增長3.35%至750億元人民幣;盈利增長最快的為農行(1288),第三季純利按年升4.78%。不良貸款方面,內銀資產質素持續改善,四大行不良貸款率均按年錄得下降,當中以中行不良貸款率最低。四大行雖然季績未有多驚喜,但淨息差表現不俗,工、中、農行淨利息均錄約15%增長,較建行(939)上周公佈的10%還高。四大行績後沽壓明顯,中行昨日跌勢最勁,收市跌3.5%,失守多條均線支持;工行跌幅居其次,跌1.9%。如後市看好中行,可留意中行購11880,行使價4.68元,到期日2018年5月,實際槓桿約9.7倍;如看好工行可留意工行購17449,行使價7.27元,到期日2018年5月,實際槓桿約9.4倍。摩根大通亞洲上市衍生產品銷售部無抵押結構性產品本資料所述之結構性產品並無抵押品。如發行人及擔保人無力償債或違約,投資者可能無法收回部份或全部應收款項。筆者為香港證監會持牌人,並未持有上述證券。本資料由摩根大通證券(亞太)有限公司(「摩根大通」)編製,僅供參考用途,並不構成任何要約、建議、提呈出售或招攬購買任何上述產品,亦並不構成摩根大通進行任何上述交易之承諾。過往表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摩根大通不保證未來事件或表現將與上述任何意見或預測一致。認股證及牛熊證乃無抵押之結構性產品。結構性產品之價格可急升也可急跌,投資者或會損失所有投資。可贖回牛熊證備有強制贖回機制而可能被提早終止,屆時(i) N類牛熊證投資者將不獲發任何金額;(ii) R類牛熊證之剩餘價格可能為零。摩根大通並非投資者的顧問或信託人,亦不會負責决定投資該金融工具是否合法或適合任何準買家。投資者應為自己作風險評估,並在需要時諮詢專業意見。投資者應詳閱有關上市文件中之條款、風險因素及其他資料,並瞭解結構性產品之特性及願意承擔所涉風險,否則切勿投資上述產品。結構性產品於第二市場的流通量是無法預料的。J.P. Morgan Broking(Hong Kong) Limited為認股權證及牛熊證及/或交易期權的莊家及流通量提供者亦可能為上述結構性產品的唯一流通量提供者。摩根大通或其聯屬公司可能作為交易所買賣基金的參與證券商或莊家,並可能於交易所買賣基金的股份中擁有重大權益,導致就結構性產品相關的交易所買賣基金潛在利益衝突。本資料所載的資訊及數據乃取自相信為可靠的來源而真誠地編製。摩根大通及其聯屬公司或代理人並無核查有關資料,亦不保證有關資訊、數據或分析的準確性、合理程度或完整性。任何資訊服務提供者或第三方概不保證數據的計算結果,而有關計算結果可能並不完整。如有錯誤以致有任何虧損或損失,摩根大通概不承擔任何責任。任何人士均不得以此等資料作為向摩根大通提出任何申索或訴訟之根據。摩根大通及其附屬公司於中國內地並無證券業務,亦無批准或委任任何代理機構或個人於中國內地代理本公司的產品及服務。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101/20200505
季績勝預期 阿里盤前反跌4%
1 :
GS(14)@2018-02-04 23:54:59【本報訊】受惠零售業務、阿里雲的收入強勁增長,以及合併菜鳥網絡業績,阿里巴巴第三財季收入達830.3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56%,高於市場預期的797億元。非通用會計(non-GAAP)純利錄270.07億元,按年增20%;調整後每股收益為10.61元,均超出市場預期。惟公佈業績後,阿里盤前股價反一度跌逾4%。去年天貓雙11交易額達到1,682億元,再次刷新紀錄。近期阿里巴巴與競爭對手騰訊(700)在新零售佈局上動作頻頻,令零售業務繼續成為投資者關注焦點之一。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張勇表示,淘寶及天貓手機應用程式目前現金化的比例仍很低,未來有好大的收入增長空間,如商戶產品的推薦等。集團重視與實體店的結合發展,入股螞蟻金服股權,將有助發展用戶以手機購物的新消費模式;又會收集更多的用戶消費數據,以更精準的明白客戶所需。
全年收入料增長56%
阿里巴巴首席財務官武衛預期,截至今年3月底止財年收入增長55%至56%,較原先估計53%為高。核心業務在本季度創71億美元的現金流,支援阿里在新零售、雲計算、數字娛樂及全球代領域的投資。綜合彭博分析師預期,阿里巴巴第三財季淨利潤為262億元。收入預料為797億元;GAAP每股收益為8.178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為10.53元。去年阿里巴巴每次業績報告均為市場帶來驚喜,帶動股價一路上漲,去年全年累升近一倍。惟有分析指,今次阿里公佈入股螞蟻金服,令其過去每年需向阿里支付知識產權及技術服務費將減少,因為入股前收取金額相當於螞蟻金服稅前利潤的37.5%,惟入股後只能佔其稅後盈利33%,令股價不升反跌。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80202/2029326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