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港年輕測量師 宜多了解內地

1 : GS(14)@2016-10-27 05:36:44

【明報專訊】凌嘉勤在研討會上被問及,本港年輕測量師如何把握內地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機會?他表示,在內地過去30多年城鎮化的過程中,取得的經濟及社會發展成就,在人類歷史上堪稱奇蹟,過程中內地城市規劃師及相關專業人士做出佳績:「雖然他們也會犯錯,有不少改善空間,但他們在大部分重要的事情上是做對了,否則內地城市不會像今日一樣井井有條,而是像某些發展中國家的城市一樣貧民區林立。」

內地城市總會注視香港模式

雖然內地城市規劃做得不錯,惟凌嘉勤指出,本港的城市規劃有「緊密、高密度及交通方便(Compact、High Density 、Transit-oriented)等三大特色,例如由鐵路站步行500米內便覆蓋全港45%的住宅與77%的寫字樓及商場,90%的人口由其住宅步行400米即可抵達公園或公共空間,被公認為全球最可持續發展的模式。因此,從他與內地業界日常交流得知,他們普遍仍視本港的城市規劃為學習對象:「內地城市總會注視香港,並且希望複製香港的成功模式。」

凌嘉勤總結說,內地正在進行巨大的「城鎮化實驗」,他建議本港測量系的學生,除了多看報紙新聞外,更可親身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內地最新發展的實况,以及努力裝備自己以參與其中。

[名人樓市論壇]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750&issue=201610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585

譚新強﹕港股多了個「北水 Put」

1 : GS(14)@2016-12-07 07:24:41

【明報專訊】兩年前,滬港通開啟那天我被邀上CNBC,例牌討論一下對兩地市場的影響。最意想不到的是到最後,主持問我估計下一步深港通何時實現?老實說,當時我未想過此問題,唯有靠吹, 回答說中央比較保守,最少將觀察滬港通運作一年,才開始研究深港通,整體可能需時一至兩年。同場受訪的還有一名大行女策略師,道別時,她充滿自信地矯正了我對深港通的「錯誤」預測,指出長則半年,快者3個月,深港通必到!被「專家」即場踢爆,有點尷尬!

深港通短期反應平淡是好事

好事多磨,昨天深港通終正式開始,可喜可賀!短期反應平淡(好事),但長期來說,互聯互通等如給了港股一個非常重要的「北水 put」!

短期內美股已超買,但仍牛氣冲天。反過來美債超賣,可能暫企穩。美元較難說,意大利公投政府失利,總理辭職,雖不意外,但歐元還是稍為走弱,DXY有點反彈。

長遠來看,美國失業率已下跌至4.6%,工資亦有上升趨勢,如真的積極採用基建和減稅來刺激經濟,能否把長期GDP推高至3.5%至4%仍有很大疑問,但至少通脹應可回升至2%。市場預期未來兩年美聯儲將加息6次,對比過去一年,說了那麼多,還只加了一次,可以想像威力將有多大!幾乎肯定,美元和10年國債息率都未見頂。

因此中國財金官員忙到不可開交。面對美元和美債息急升的巨大壓力,他們努力平衡「三元悖論」的三個角,知其不可而為之,佩服。

游資唯一出路 A股明年看俏

一方面盡量保持獨立的貨幣政策,但無奈仍有點受美息影響,銀根稍為緊絀,但情况仍可控。第二方面,人幣兌CFETS無疑是基本穩定,只單兌美元貶值了一些,所以內地投資者的擔憂情緒其實不算很高。但如果經濟轉弱,連兌CFETS都有下跌趨勢,問題就更嚴重,希望不會發生。第三個角,資本帳的掌控是最難的。加入SDR,本應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里程碑,但反智地,因為外儲下跌的速度過快,資本帳反而愈控愈緊,有點惡性循環的味道。問題在於投資者教育,沒法在短期內把焦點轉移到CFETS的一籃子貨幣,資金流仍主要取決於兌美元匯率。

此情况下,中外券商對明年A股反而較樂觀。素來最極端的大摩明年上證目標看4400點,有點誇張。盈利預計有溫和的8%增長,但更重要的是PE預計從18倍升至22倍。原因是游資氾濫,中央必嚴控房市泡沫,但資金又不准大量外流,所以A股是唯一的選擇。大摩恒指目標則只是24000點,相對有點保守。去年A股大牛市時,只有滬港通,港股對A股的beta約0.4,如今多了一條深港通水喉,我估計beta應可升至0.7或更高。

但這些樂觀預測都是建於中美關係不惡化的假設下作出的。大部分中國人都認定特朗普是個生意人,只講金錢利益,定能經談判達到雙贏局面。但未上台已破先例,tweet出接聽蔡英文賀電的消息,擺明玩嘢。翻查他過去20年的講話,最不變的論調就是美國在外貿上吃大虧,保護主義非常明顯,不可掉以輕心。最有信心的投資策略仍是買CB(可換股債券)來long vol(買入波幅),除中鐵建(1186)和中車(1766)外,中芯國際(0981)的CB也可留意。

中美關係倘惡化 港股通起作用

今年北水已證明是最smart和最disciplined的高質素資金,不會盲目高追,只會耐心地趁低吸納,充分發揮了「北水put」的作用。萬一中美關係惡化,到時北水對穩定港股更重要。試想一下,全球避險情緒高漲,美元走強,內地資金外流的需求增加,但資本帳更收緊,剩下來的只有最正規,最受政策支持,根本不涉走資的港股通機制。如互聯互通能快一點納入ETF,把多些全球投資選擇帶來,香港的吸引力更大。

中環資產持中鐵建、中車及中芯國際的財務權益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421&issue=201612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39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