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超賣 再跌空間有限 嘉信:低撈債券鎖定高息
1 :
GS(14)@2016-11-30 07:57:39【明報專訊】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令美股做好,但債券市場卻幾乎全線捱沽。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率屢創新高,從7月最低的1.36厘攀升至最高2.36厘,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固定收益首席策略師Kathy Jones表示,短期內通脹預期升溫令美債息率上揚,債價下跌對已入場的投資者造成打擊,「但長遠而言債息增加是一個好機會,有現金在手的投資者可趁機入市,鎖定未來三、四年的較高債息。」相對強弱指數亦反映美國國債已超賣,昨天10年期債孳息率一度低見2.31厘。
美國總統選舉結束至今已有3星期,Jones表示,「特朗普當選加上參眾兩院均被他所屬共和黨控制,立法方面遇到的阻礙大減,看來沒有什麼能夠阻止總統的野心。」她認為,債券價格主要反映了多種拉高通脹及實際利率的施政預期,包括大幅減稅、增加財政基建開支以及改革企業稅制等。但特朗普競選時同時鼓吹保護主義,加上美元近期的升幅將不利貿易,「問題是,經濟增長與通脹的好處,能否抵消保護主義的負面影響?」
近日債息急升 反映通脹預期
她表示,債券市場最近發生不少變化,當中美國國債債息大幅上升以及新興國家債券遭拋售是兩大主題。Jones指出,在選舉結果出爐之前,大部分人預期希拉里當選並由共和黨繼續領導參眾兩院,總統與議會黨派不同的情况下,市場應維持過去數年的形勢,經濟與通脹均緩慢增長。債券市場孳息率應已在暑假見底,要待下一次經濟衰退,孳息率才會再創新低。因此,嘉信理財於今年7、8月期間,曾建議投資者降低債券投資組合的平均年期。Jones表示,「我們建議縮短投資組合的平均年期,是因為當時的收益率實在太低。當時我們開始見到經濟增長及通脹已稍微恢復,如此低的孳息率,並不能為往後通脹增加的風險提供任何相稱的回報。」她指出,當時建議投資者將債券年期維持在5年以下,這一類的債券至今亦有被沽售,但價格的跌幅較10年或以上的債券輕微。
她認為,未來數年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難以攀升至以往4厘或以上的水平,「由於全球人口老化的問題,我們對儲蓄有一個很大的需求,相信很難維持比現在快很多的增長與通脹。到某些時候,這個長遠因素將會再次在債券價格上反映。但10年期債券息率會否回升到3厘?我們相信也是有可能的。」她表示,保守投資者較為依賴債息作為收益來源,短期內債息上升雖然令債價下跌,但長遠而言利率向上能增加保守投資者的風險回報。投資者亦能趁現時債息上升的機會,買入債券鎖定未來數年的部分利潤。
至於新興市場債券的拋售,Jones表示是基於保護主義的預期,加上美元近日一直攀升,對整個新興市場帶來雙重打擊,使不少資金從新興市場再次回流美國。她指出,特朗普一直出言針對的墨西哥市場債價固然大跌,但與美國貿易關係較強、但不多外資的亞洲國家也不能倖免。她表示,「發展中國家的經濟一向較已發展國家更依賴出口,他們對貿易量及貨幣變動非常敏感。現時全球貿易需求已非常疲弱,任何新增的狀况也會為新興市場帶來困難。」
投資油企 勿單看特朗普政策
展望來年,雖然市場追捧金融服務業以及工業類別債券,她認為要判斷特朗普為哪些行業帶來正面影響仍是言之尚早。特朗普是化石燃料的支持者,今年深受打擊的石油及煤礦企業債券會否有翻身的機會?Jones認為,特朗普並不是市場唯一需要留意的變數,油價持續下跌以及天然氣與煤炭的競爭,亦是這些公司的盈利阻力。暫時石油煤礦企業的債券並未見特別受市場追捧。
明報記者
[蘇樂恩 基金特區]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587&issue=20161130
摩通﹕公投倘否決 意股再跌4% 倫齊即使下台 可能拖延大選
1 :
GS(14)@2016-12-04 12:32:50【明報專訊】意大利總理倫齊(Matteo Renzi)發起的修憲公投今天舉行,議決是否限制參院目前的權力。市場期待修憲獲通過,意大利政局可望趨向穩定,令倫齊政府可通過立法提高經濟競爭力。不過民調顯示反對陣營的支持度領先,由於倫齊表明一旦修憲被否決他將會下台,無論是以技術官僚籌組新政府或重新大選,都會為政局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
明報記者 黃展翹
匯豐的歐洲經濟師Fabio Balboni稱,一旦修憲被否決,倫齊下台也不會即時提前大選,令爭取脫歐的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上台。他預期倫齊會採取拖字訣,至少在明年底才大選。民調顯示,反建制的五星運動可在意大利新的兩輪投票制,擊敗倫齊的民主黨贏得下屆大選。然而,意大利的中間偏左、中間偏右陣營都準備在下屆大選前修改兩輪投票制,阻止五星運動上台。因此無論公投結果如何,五星運動要在公投後執政也將困難重重,暫時不會令歐元區陷入離析分崩的危機。不過公投失利倫齊下台,將嚴重打擊市場信心,令意大利銀行業面臨風險。
銀行處理壞帳計劃停頓將窒礙資本重組
一旦公投被否決,積弱的意大利銀行股將首當其衝,其風險比國債更大。高盛分析師Francesco Garzarelli稱,直至2018年初大選前,沒有倫齊領導的中間偏左政府勢孤力弱,風雨飄搖。高盛估計,在這種情况下,現政府正處理的意大利銀行業壞帳計劃將陷入停頓,較弱的意大利零售銀行成功從市場進行資本重組的可能性將大大減少,連第三大銀行Monte Paschi總值約50億歐元(約410億港元)的資本重組也可能無法進行,屆時政府有可能被迫接管銀行,銀行的債權人將被迫接受以債換股承擔損失,當中的風險甚至蔓延到其他銀行(見另稿)。
即使爆冷通過 倫齊政府也難作為
摩通首席歐洲股市策略師Mislav Matejka稱,若修憲被否決,周一意大利股市可能慣性跌2%至4%。意大利FTSE MIB指數今年已下跌20%,銀行股首當其衝,富時意大利銀行業指數今年以來已跌48%,繼續下跌已不合理。他預期這可以是買入的時機,因為一旦危機蔓延,歐洲央行將出手制止。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稱,若公投後債市波動,歐洲央行準備暫時增加購買意大利國債,以平穩市場。
競爭力弱 轉型改革難實行
即使倫齊「爆冷」在公投勝出,部分分析認為結果也無法扭轉意大利的疲弱經濟。意大利政府已將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由1.2%下調至僅0.8%。美銀美林稱,隨着銀行危機日益深重,倫齊今年的改革步伐已有所放慢,重要的競爭法和公共管理改革在近幾個月都停滯不前。巴克萊亦認為,即使倫齊勉強捱過公投,在2018年任期結束前,他的政府也只能得過且過,無甚作為,避免作出困難的政治決定而引發新的政治危機。
羅馬國際社會科學自由大學(LUISS)的經濟學教授Pietro Reichlin稱,當前問題是意大利作為出口導向型經濟的競爭力停滯不前。調查機構IHS Markit指出,自從意大利進入歐元區,意大利一直未能由匯率貶值促進競爭的模式,轉型至提高生產效率和提高附加值的經濟模式。世銀的報告指出,在意大利建一家倉庫平均需時227.5天,遠高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平均所需的152天。IHS Markit指出,轉型改革是痛苦而漫長,而在當前意大利銀行業的壞帳危機下,金融業將難以提供足夠的資金推動復蘇,令投資停滯不前。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554&issue=20161204
港人幣存款11月減5% 本月再跌
1 :
GS(14)@2016-12-31 10:10:16【明報專訊】人民幣在11月份的跌幅開始擴大,據金管局數據顯示,當月本港人民幣存款亦大幅下跌,截至11月底餘額為6276億元(人民幣‧下同),按月減少349億元或5.3%。金管局表示,12月份的人民幣存款仍然下跌。
主因定期存款流失
金管局表示,人民幣存款當中,流失的主要是定期存款,按月減少6.7%至4249.91億元,活期及儲蓄存款跌至2026.1億元,按月跌2.2%。11月的跨境貿易結算的人民幣匯款總額則按月增加26%至3906億元。另外,11月整體貸款與墊款總額按月增1%,其中在香港使用的貸款增加1.5%。
近月人民幣貶值,加上年底資金緊張,各銀行已相繼上調人民幣定存年息以吸納資金,不少中小型銀行的年息都突破4厘,然而人民幣定存仍然大幅流失。金管局發言人表示,主要因為美元走強,單計11月,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已下跌約1.7%,由於對人民幣匯率預期等因素,市場對人民幣資產配置的需求有所下降,令香港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亦有所縮減,從銀行方面了解,截至12月中,人民幣客戶存款較11月底仍然下跌。但發言人強調這是全球趨勢,自今年初全球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也普遍縮減。
港銀人幣隔夜拆息升至12.8厘
存款減少,加上年底資金緊張,導致拆息上升,昨日人民幣香港銀行同業拆息全線抽升,升幅最大是隔夜息率,升至12.8厘。
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應堅認為,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令美元之外其他貨幣大幅貶值,香港居民持有人民幣意願減弱,導致存款減少。如果未來美元強勢不改,加上內地加強宏觀審慎管理,香港人民幣存款短期內還會繼續在此水平徘徊。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287&issue=20161231
淡友拒收兵 人幣再跌穿6.9 離岸拆息升至61厘 高盛籲再沽
1 :
GS(14)@2017-01-07 06:48:25【明報專訊】人民幣隔夜拆息急升至61厘,是自去年初挾息以來新高。不過,拆息再挾高,人民幣匯價在爆升兩日之後昨日卻顯著回落。分析認為,境內中資行昨日出手購買美元,拖累在岸和離岸價雙雙下跌,高盛呼籲淡友再出手沽空人民幣。
明報記者 顧冷冰、尉奕陽
本港人民幣同業銀行拆息不斷挾高,昨日離岸人民幣隔夜拆息由38厘急升至61.3厘,比去年1月12日人行出手趕絕淡友的66.8厘歷史最高位差5厘。香港金管局向市場輸出流動性,100億元人民幣日間回購協議流動性安排昨早晨11時,已動用99.5億元,接近用盡。收市時部分已償還,仍動用的有48億元。
官方中間價大升 在岸離岸價卻急挫
不過,離岸人民幣連升兩日後,昨日一度回軟近1%。官方昨日開出中間價6.8668,按日大升639點子(1元等如10,000點子)或0.9%,是自2005年7月以來最大升幅。人民幣卻高開低走,在岸價(CNY)官方收市報6.9230,按日跌413點子,回吐前一日六成升幅;離岸價(CNH)節節下挫,一度低見6.8623,按日跌1%。夜間略有回升。
分析:特朗普上台前力保7算
市場人士相信,即使拆息大幅回落,央行近期仍會守住7算這個水位。摩根大通私人銀行亞洲固定收益、貨幣及大宗商品部副總裁張宇表示,隔夜拆息抽高的原因包括:個人和企業節日取現金,內地資本管制抽乾離岸流動性,以及現價和期權價格偏離,導致拆借利率走高。與此同時,人行賣出美國國債,國有企業結匯都增加了人民幣資金池的緊張度。她表示,最近幾日人行開出的人民幣中間價與市場測算出現較大偏離,向市場釋放央行將守住人民幣的信號。星展銀行財資市場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相信,在1月20日特朗普上台之前,人民幣將守住7算。
上海商業銀行財資業務主管林俊泓亦稱,過去兩日人民幣均出現大約150點子向強方偏離,昨日離岸價一度急跌,他認為是由在岸價下挫拖累。「CNH昨天早上並沒有方向,下午境內有中資行由於節前的資金需求買入美元,在岸價跌,拖累離岸價下挫。」
高盛:兌美元今年底貶至7.3
高盛發布報告稱,人民幣貶值之勢尚未完結,建議趁人民幣反彈拋售,並預估人民幣兌美元至今年底將貶值至7.3。報告表示,從「貿易條件」來看,中國市場展望已比一年前惡化。當時還有油價下跌帶來利好,現在油價漲勢開啟,不利於中國的經常帳盈餘,而此時中國資金外流規模依舊龐大。在美國總統大選之後,市場會大量押注人民幣續貶,程度甚至超越一年前的水平。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表示,人民幣匯率基本面沒有出現太大變化,但短期事件和預期發生改變都可能引發貶值。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165&issue=20170107
港一月人幣存款再跌逾4%
1 :
GS(14)@2017-03-03 00:50:46【本報訊】雖然人民幣滙率近期趨穩,但本港人幣客戶存款及資金池總額繼續收縮。金管局公佈,1月份本港人幣存款按月減4.4%至5,225億元(人民幣.下同),連同存款證餘額786億元計,1月份本地人幣資金池按月跌3.8%至6,011億元。該局發言人指,短期滙市的不確定性,可能繼續為資金池構成壓力。人幣中間價昨升64點子,報每美元兌6.875人幣,晚上8時,離岸價報6.8532,每百港元兌88.3人幣,在岸價則為6.8673。去年12月,本港人幣存款單月急挫13%,至跌穿6,000億元大關,跌幅創有紀錄以來新高。該局發言人表示,早一段時間人幣滙價波動及市場對滙率預期維持審慎,對本港人幣資金池的影響繼續在上月浮現,今年1月本港人幣資金池續降3.8%,但跌勢已較去年12月緩和。儘管資金池續受滙率不確定性影響,但人幣滙率漸企穩,加上銀行調升人幣存款利率,均有利穩定資金池。1月份跨境貿易結算的人幣滙款總額為2,710億元,較去年12月份數字跌166億元。該局亦公佈,1月份新批按揭貸款額按月減少12.9%至283億港元,一、二手市場所批貸款,分別減16.9%及10.9%;以同業拆息作定價參考的新批貸款佔比,由12月份的94.9%微降至1月份的93.5%。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01/19943672
恒指再跌穿50天線 舜宇挫7%
1 :
GS(14)@2017-12-18 03:38:59【明報專訊】美國議息前夕,加上內地年底資金緊絀,港股未能繼續反彈,早前強勢股高位轉跌,恒指未能守穩29,000點。多隻手機設備股下跌(見表),舜宇光學(2382)跌7.39%報110.3元,為表現最差藍籌。
承接前晚美股升勢,恒指昨日輕微高開,惟其後動力不繼倒跌,收市跌0.59%報28,793點,再次跌穿50天線;國指收市報11,312點,跌1.04%,皆以接近全日低位收市;大市成交1048億元。分析認為,股市上升乏力,料年底前恒指在28,000至29,000點之間徘徊。
反彈數日的強勢股高開後回吐,騰訊(0700)失守400元,收市跌3%,報393.2元;平保(2318)跌3.32%,報78.65元。大和罕有在一個月內兩度改動騰訊目標價,最新由480元調低至470元,維持買入評級。報告指出,騰訊高於預期的推廣和內容開發開支是主要的風險,不過投資者對上月推出的「吃雞」遊戲相當感興趣;明年下半年推出的綜合內容平台「企鵝號」有助帶動廣告收入。
多間大行報告指,舜宇11月出貨量按月下跌,並將下調目標價。瑞信表示,數據接近最差的預期。內地手機需求下降,打擊手機鏡頭需求,客戶有汽車鏡頭的存貨,行業弱勢對舜宇影響超出該行預計。瑞信維持買入評級,但目標價由168.3元下調至158.4元。
美議息前資金停泊銀行股
香港時間本周四清晨美國公布議息結果,內地傳出將於下周一至周三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晉裕環球資產管理投資研究部策略師黃耀宗指出,除了基金繼續調整持股外,昨日亦有資金從近日的反彈中獲利離場。市場等待聯儲局議息聲明,資金轉泊對息口上升有利的匯控(0005)和中銀香港(2388)。此外,年底內地資金較為緊絀,A股昨日亦下跌,他預計至年底前,大市上升動力不大。
年底內地流動性緊張 不利股市
金利豐證券研究部董事黃德几指出,騰訊沽壓仍然存在,低位撈貨的投資者一遇勢色不對便離場,料趨勢持續到年底。另手機設備股累積太大升幅,已反映不少利好因素,投資者或抱有太大寄望,遇上公司表現波動,股價便因此受壓。他認為,投資者未有信心在現水平增持,難以企穩在29,000點之上,預料至年底以上落市為主,指數徘徊在28,000點至29,000點之間。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254&issue=20171213
Uber折讓近三成引入軟銀 估值再跌 滴滴超前
1 :
GS(14)@2018-01-02 00:06:13【明報專訊】全球最大召車平台優步(Uber)的負面消息接踵而至之際,其股東議決以折讓價格,將部分股份售予軟銀(SoftBank)為首的財團,為雙方交易掃除最終障礙。雙方協議由軟銀牽頭的財團,以大約90億美元收購逾17%優步股份,是網上召車行業歷來獲得的最大一筆投資。這批優步股份將按480億美元的公司估值易手,較優步最近的680億美元估值折讓三成,意味交易後優步估值面臨下降。優步對手滴滴出行目前估值約560億美元,將變成全球估值最高的獨角獸企業(表)。
董事會擁兩新增董事席位
今次投資分兩部分組成。軟銀為首的財團將以每股32.93美元的價格,從優步現有股東手中收購股份,較優步此前的估值折讓三成。此外,財團將按優步最新一輪的融資估值,即680億美元,收購約12.5億美元的優步新發行股份,以安撫現有股東對優步估值下滑的憂慮。初創公司通常以最新一輪融資的最後出價,來確定一家公司的估值。不過在所謂的二級股份交易中,提供折讓是常見的做法,因為這些股票無法輕易轉售,且所獲的權利較少。
軟銀的Vision基金行政總裁Rajeev Misra表示,目前已跟優步的股東達成交易協議,預料交易將於明年1月完成。根據交易條款,軟銀將斥資77億美元(601億港元),通過收購新發行和現有的股票,獲得優步15%的股份。包括Dragoneer、騰訊(0700)、TPG、紅杉資本在內的其他財團成員,將共同投資約10億美元,獲得優步約2.5%股份。交易完成後,該財團計將持有優步合共約17.5%股份。軟銀將成為優步最大單一股東之一,並在董事會擁有兩個新增的董事席位。
負面消息頻現 增股東售股意願
此外,優步股東的超級投票權都將廢除。此輪公司架構改革,將淡化包括前行政總裁卡蘭尼克(Travis Kalanick)在內的優步早期投資者和創辦人的影響。相關變動被視為優步新任行政總霍斯勞沙希(Dara Khosrowshahi)的改革關鍵,以推動優步在2019年10月底前首次公開募股(IPO)。優步表示,期待與收購方完成整個交易,並預期此交易能支持優步的技術投資、推動業務增長,改善企業治理。
消息稱,因有足夠多的股東在周四的最後期限前,決定將所持股份出售給軟銀,令交易得以推進。知情人士稱,收購邀約將獲股東超額響應。雖然軟銀最初的開價被指出手過低,但優步近來的種種危機讓很多股東相信,趁機套現比等待潛在的IPO更好。歐洲法院最近才裁定,優步須按運輸公司的方式,接受歐盟國家規管。
上季虧損達117億
今年11月,優步披露上季虧損達15億美元(117億港元)。優步早前又承認去年被黑客入侵導致數據大量外泄,並向黑客付錢企圖隱瞞事件。在處理這些挑戰之際,優步還要在美國應對Lyft的競爭,在海外又要應付滴滴和印度Ola的挑戰,後兩者都獲軟銀投資(見表)。對於優步來說,新資金將有助鞏固資產負債,為2019年潛在的IPO鋪路。優步過去兩季收入和召車預約量上升,但累計虧損達25.2億美元,不過暫時不缺少現金(截至第三季末現金餘額約為50億美元)。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754&issue=20171230
CCL按周再跌1% 較去年高峰跌近一成
1 :
GS(14)@2019-01-20 01:54:41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6679&issue=20190119
【明報專訊】樓市依然反覆,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繼上周按周跌1.47%後,最新報170.19點,按周跌1.01%,跌幅稍為收窄,較去年8月高位188.64點累跌約9.8%。除了CCL外,其餘三大整體指數本周跌幅同樣收窄,反映大型屋苑走勢的CCL Mass報170.99點,按周跌1.21%,上周跌1.65%;CCL(中小型單位)最新報169.73點,按周跌1.14%,上周跌1.45%;CCL(大型單位)報172.51點,按周跌0.34%,上周跌1.58%。
港九樓價跌幅收窄 新界東升轉跌
分區方面,港九市區樓價本周跌幅收窄,港島CCL Mass報176.09點,按周跌0.12%,上周跌3.36%;九龍CCL Mass報166.55點,本周跌1.23%,上周跌2.3%。不過,新界樓價走勢反覆,新界東指數報179.8點,轉升為跌,今周跌2.2%,上周升1.54%;新界西指數跌幅擴大,最新報155.34點,本周跌1.7%,上周跌0.95%。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表示,四區樓價指數走勢反覆,有機會是樓價尋底的先兆,估計未來CCL走勢反覆,展望首季成功止跌,上半年CCL目標為160點,即由去年8月高位188點起計調整約一成半。
天賦海灣2365萬沽 1年多實蝕兩成
另一方面,部分屋苑再錄蝕讓,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大埔白石角天賦海灣2座地下單位,實用面積1606方呎,連1083方呎花園,上月以2365萬元售出,實呎14,726元。原業主於2017年8月購入,當時作價約2487萬元,事隔1年多後轉手,帳面蝕約122萬元或約5%,但連同額印等使費,預料實蝕約488萬元,蝕幅達兩成。
麗城銀主貨780萬易手 21年升值六成
中原地產分行經理黃志輝表示,荃灣麗城花園3期2座高層D室銀主貨,實用面積728方呎,去年10月以880萬元放售,累減100萬元至780萬元售出,實呎10,714元。原業主於1997年8月以495萬元買入單位,持貨逾21年,物業升值58%。
陸振球﹕樓價再跌一成 負資產或飈升數十倍
1 :
GS(14)@2019-02-03 12:18:35https://www.mpfinance.com/fin/da ... 4114&issue=20190202
【明報專訊】不經不覺狗年將逝,而要迎接豬年,差餉物業估價署日前公布了2018年12月最新的樓價指數,去年首7個月差不多升了一成,但之後5個月便幾乎打回原形,如仿效股巿的陰陽燭,將樓價指數繪畫成年線圖的陰陽燭,便是在高位形成了墓碑形態,屬可能轉勢的利淡信號,要加以小心。
昨日也是狗年倒數第二個港股交易日,港股原是高開,但昨日公布的中國財新製造業PMI連49也守不住,見近3年低位,反映在中美貿易戰下內地經濟急速惡化,昨早港股恒指期貨隨即由高位急插,雖在午後反彈但收巿仍要微跌;而美國聯儲局日前議息後宣布不加息,議息聲明指美國經濟表現良好,但就差不多暗示不再加息,縮表也會審慎,近日美股其實已回穩,為何聯儲局卻急於放鴿?實在耐人尋味,從陰謀論角度思考,美國不加息,也可能未必是好事。
說回差餉物業估價署的樓價指數,截至去年12月較高位跌逾9%,隨即香港重現負資產,當然有分析指暫時只有200多宗,與香港2003年時曾有超過10萬個負資產有極大差距,暫仍不會因此而衝擊樓巿,但之所謂燎原之火,總由星星火屑開始,而樓價再跌多一成,相信負資產數字不會只升一兩倍,可能會以幾十倍的速度飈升!
大戶低吸物業 愈買愈平
早前新地(0016)再以高價投得啟德住宅地,為樓巿好友增加信心,但本周政府公布啟德的一幅商業地再度流標,又似反映發展商仍然審慎。啟德的商業地皮雖然流標,但朋友湯文亮的紀惠集團卻繼續逆巿吸納優質商廈,月前以每呎約3.1萬元買入中環中心的低層全層單位,上周本來約了他吃晚飯,他卻臨時甩底,原來他又再簽約添食買多一層,這層較之前買入的那層單位高約8層,每呎價格反而低了約一成,那究竟是之前他買貴了要呻笨,還是能夠以更廉宜的價錢增持而應該開心?
湯文亮撰文解釋他為何他明知樓價下跌仍然去買樓,「我買的是樓宇質素,並不是買升勢,在樓市下跌時才可以有機會買到優質單位,又可以鋤價;當樓市上升,並不是不可能買到優質單位,但要付出很多溢價。當樓市下跌,那些買家就變成輸家,如果付了溢價仍然買不到優質單位,就是大輸家。我現在雖然是『輸家』,不過是暫時性的,總有一日我會是贏家!」
投資另類資產成新趨勢
看來,樓巿高手大戶的投資思維往往和一般散戶極為不同,散戶通常喜歡高追,但大戶卻愈買愈平,更是愈平愈買!另外,投資物業,除了大家熟悉的住宅和商廈,其實可會考慮投資「另類資產」?仲量聯行最近發表的《香港另類資產類別:轉向組合多元化》研究報告,值得參考。
仲量聯行指出,住宅、寫字樓、商舖及工廈等傳統地產的資本值自2008年環球金融風暴過後大幅上升,但同時各類資產的租金回報率跌至歷史新低(圖1),投資者從投資傳統物業獲得理想回報愈益困難。「我們察覺投資者對投資另類資產的興趣增加,原因是投資者可賺取的投資回報較傳統物業高出50至75點子。」
報告指出,共居空間的投資價值,可參考根據香港政府的推測,香港於2018/19年的學年將缺乏13,600個學生宿位,共居空間在短期內可趁宿位供應不足的機會而滿足市場需求,並有潛力吸引年輕的專業人士投入此居住模式。
另香港城市大學城市研究小組訪問了18至25歲的香港市民,發現有82%的受訪者與自己的父母或伴侶的父母居住。相信租金的負擔能力是此情况的主要原因,一般而言,年輕專業人士若希望在私人市場租屋,要把每月收入的最高八成用作支付租金。共居空間則可以提供另一價格相宜的居住選擇,月租可低至3000元。
共居空間最低月租3000元
此外,香港有龐大的外籍專業人士,以短期或長期合約形式留港工作。共居空間不但能為外籍僱員在陌生的城市提供一個社交空間,更不用簽署長租約,因此極具吸引力。
另外,香港人的平均家庭居住面積愈來愈細(圖2),令到買入工業大廈改作自存倉可收取的租金愈來愈高。
自存倉租金上升 數據中心需求增
至於數據中心,仲量聯行指在可見的將來,香港數據中心的需求將愈益增加。國際數據資訊研究機構IDC預期,2017至2025年,全球數據將以每年26%的升幅增加,意味數據總存量每3年會增加一倍。視像串流服務、線上遊戲及社交網絡等日益普及的趨勢,將大幅增加市場對數據儲存和處理的需求,以至有關物業近年的租金亦不斷上升(圖3)。
香港在發展成數據中心樞紐方面擁有天然優勢,可免受地震等天災影響,經營環境是否穩定是營商的重要考慮因素。
香港的電訊網絡發展健全,設有12個海底電纜系統與其他國家(不包括中國內地)連接,2020年將有額外5個系統投入服務。然而,香港要擴展數據中心市場的最大困難是土地不足。
另一種「另類資產」為較多人熟悉的車位。香港政府以車位供應限制私家車的數目,在2007至2017年間私家車位的數目由613,000個增加9%至668,000個,然而,期內領牌的私家車數目大增48%,由409,000輛增至606,000輛。車位短缺帶動其價格於過去數年間上升,市場並錄得多宗創歷史新高成交(圖4)。
[陸振球 樓市解碼]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