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從多名中融國際信托投資人處獲悉,“中融—嘉潤3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在1月11日被二度延期向投資人(即信托委托人)分配收益。本信托計劃原到期日期為2017年12月15日,這也是上一次延期發生日。
記者同時從多名中融國際信托內部人士處確認了此單信托計劃逾期。
該信托計劃為信托貸款項目,借款人為西南某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下稱“國資運營”)。該國資運營也是一家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第一財經記者獲取的一份《中融-嘉潤3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B類、C類信托單位第十二次開放募集公告》顯示,其信托計劃總規模為8億元人民幣,計劃期限為24個信托月,信托單位類別為A類、B類、C類、T類,信托計劃於2015年12月15日成立。
此信托計劃的委托標準為100萬元起認購、10萬元的整數倍遞增,分600萬元以下及600萬元(含)以上,預期收益率分別為年化7.5%和7.8%。信托收益分配方式為,受托人在信托計劃成立日起每6個月屆滿日後5個工作日內向受益人分配信托收益。
根據上述國資運營公司的官網介紹,該公司是2011年8月經當地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從事股權投資業務的省屬國有獨資公司,註冊資本83.97億元。但從工商資料中查詢增資信息,其註冊資本已逾103億元,由當地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100%出資。
中誠信國際在2016年10月曾出具信評報告,評定此國資運營主體信用等級為AA,評級展望為穩定。
據中融國際信托方面向投資人解釋,作為受托人,中融國際信托在原計劃到期日(即2017年12月15日)前後,已多次現場或致函督促上述國資運營公司還款,但其未能按時償還全部信托貸款本息,並於2017年12月27日向中融國際信托出具《溝通協商函》,承諾於2018年1月10日將貸款本息償還完畢。
截至2018年1月10日,該借款人仍無法足額償還,並於當日再次出具《溝通協商函》,稱由於省政府的資金支持審批流程尚未完成的原因而無法按時足額償付。
這一次逾期,中融國際信托出具給投資人的告示里,未再約定兌付時間。但中融國際信托方面表示會“積極履行受托人職責,已全力督促借款人盡快履行合同義務,並將繼續采取各種措施,包括可能采取的法律手段,督促項目借款人履行還款義務”。
上市公司信用違約風險正在加速來襲,繼神霧環保、富貴鳥之後,中安消、凱迪生態近日也爆出債券兌付危機。
5月7日,凱迪生態公告稱,“11凱迪MTN1”應於5月5日(法定節假日順延到5月7日)兌付本息,截至兌付日日終,公司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債資金,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構成實質性違約。同日,*ST中安發布公告稱,“15中安消”無法按期(應於4月30日)支付本金及利息合計9441萬元。
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股權再融資審核趨嚴,債券市場整體的風險偏好變低,債市再融資也存在壓力,受此多重因素影響,通過上市公司“殼價值”變現來獲得融資優勢的前提不複存在。
事實上,不僅僅是低等級信用債市場,在包括信托產品在內的廣義固收市場中,打破剛兌都正在加速。很多比較依賴非標融資的城投平臺,在當前正面臨著不小的再融資壓力。
“再融資順暢”光環不再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2018年以前信用違約企業主要以非上市公司為主,而2018年以來,包括神霧環保、富貴鳥、中安消和凱迪生態在內,爆出債券違約的上市公司已經有4家,特別是3月以來發生違約的12只債券就有6只為上市公司所發行。此外,債券市場傳出消息,5月9日到期的“17盾安SCP008”超短期融資債券也可能出現兌付危機,發行人盾安控股集團旗下擁有兩家上市公司。
2018年以來出現違約的債券
不難發現,此前信用債發售時上市公司“再融資順暢”這一隱性光環正在逐漸褪去。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研究員呂品對記者表示,大部分上市公司並不一定等同於資質良好的債券發行人,在2015年債券牛市與公司債擴容後,很多中低資質的公司也發行了比較多的公司債,這些企業大部分都是民營企業。
“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股權再融資審核趨嚴,債券市場整體的風險偏好變低,債市再融資也存在壓力,所以受到這些多重因素影響,通過上市公司‘殼價值’變現來獲得融資優勢的前提不複存在。”呂品稱。
債務融資層面,銀行縮表後回歸貸款,令無論是中低資質民營企業還是中評級的城投平臺發債難度都有所增大,而非銀機構的錢歸根結底還是銀行委外資金。當銀行表內資金回歸貸款時,相比於中小企業,銀行實際上更傾向於能創造存款的大公司。
股權融資層面,2018年以來,“穿透式”的金融監管與金融控股監管讓諸多資金通道收緊。此前一些上市公司熱衷的外延並購、做大集團,其前提是要有各種銀行變相通道的資金。而在堵通道、穿透式監管的背景下,曾經再融資壓力較低的上市集團甚至要面臨變賣資產來解決短期債務壓力。
“對於上市公司而言,如果是通過激進的會計處理與關聯交易‘做出來’的利潤,支撐所謂的新商業模式,在今年及以後的市場將難以為繼。”呂品稱。
呂品還提到,今年股權質押新規的落地,也進一步加劇了這些公司的再融資壓力。據了解,在新規落地前,很多上市公司股東質押比例高達100%,而在新規實施後,股票質押率上限不得超過60%。
以3月15日發生違約的創業板公司神霧環保為例,高比例的質押成為了致使其資金鏈斷裂的最後一根稻草。除此之外,由於單一證券公司、單一資管產品作為融出方接受單只A股股票質押比例分別不得超過30%、15%,疊加上市公司再融資壓力激增帶來的融資需求,股票質押回購利率也水漲船高。
低等級債券買盤羸弱
近日,聯合資信公告稱,將上海華信國際集團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BBB+,將“15滬華信MTN001”和“17滬華信MTN002”信用等級由AA下調至BBB+,並將上海華信主體及相關債項繼續列入可能下調信用等級觀察名單。
大公評級也將盾安控股集團主體信用等級調整為AA-,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同時下調“13盾安集MTN002”在內的五只債券信用等級為AA-。
呂品認為,今年以來信用事件不少。預期之內的是,大多數確實是債券市場耳熟能詳的、有一些爭議的主體。“預期之外的就是信用事件發生後,風險演變的進程比較快。比如市場對消息的敏感度提高了,拋盤迅速反映了信息,二級市場成交價被砸下來,評級公司對於級別的調整更加敏感和謹慎。”
相比於外部評級,中債市場隱含評級的調整是投資者更為關註的信息之一。據中債估值中心有關人士介紹,這一調整是綜合考量市場價格、負面價格、海外機構下調評級等信息後決定的。今年以來確實信用事件頻發,中債市場隱含調整也很及時和頻繁。
2018年以來,低等級信用債市場除了信用評級調整頻繁、波動明顯加劇,還呈現出明顯的買盤羸弱的特征。
一位券商資管固收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買盤羸弱最明顯的表現就是當低等級信用債回售期來臨時,投資者繼續持有的意願不強。回售過程還要考慮持有的集中度,如果買方預料到市場大部分人會回售,即行權後的利率大幅上調,投資者也會選擇全部回售或者大部分回售。
今年以來,回售到期的規模也明顯增加。根據Wind資訊,2018年信用債回售總規模達到1.2萬億元,將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公司債回售到期量最高,共計達到9939億元。
結構性行情與破剛兌
記者從多位債券銷售和各類投資者處獲悉,在一季度無風險利率加速下行時,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備受市場追捧,而低等級信用債的銷售難度仍然較大。
中金公司固收部董事總經理張繼強對記者表示,低等級信用債的需求力量在弱化。隨著資管新規落地,銀行理財面臨凈值化、打破剛兌、限制非標等制約,規模增長和委外鏈條面臨更大調整風險,對信用債的需求恐將弱化。而銀行表內受制於風險偏好和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資本充足率等制約,對信用債尤其是低等級信用債的需求較弱。
其次,在融資渠道收窄、經濟增速放緩擔憂加大、城投平臺剝離政府信用的過程中,低等級信用債發行人面臨的再融資風險大增,至少融資成本大幅擡升。因此,債市已經轉暖並不等於所有債券品種都有機會,其中,低等級信用債的風險仍需要警惕。
呂品認為,銀行體系資金從表外回流表內的進程中,信用債配置需求萎縮,凈融資額長期為負。今年以來流動性環境緩和,尤其3月份銀行資金面改善帶來配置盤增多。在3月份巨額到期償付壓力下,一級市場發行頂住了壓力,凈融資額大幅轉正。
“正因為表內資金發力,與上一輪債券牛市新增的資金都是中小銀行與委外賬戶率先發動不同,本輪火爆的一級市場更多的是金融債、高等級信用債的盛宴。”他認為,中低等級的產業債與城投債品種,一是受到民營企業融資條件仍然較弱的影響,二是受到各種政府信用與平臺信用政策陸續落地的影響,發行仍顯困難,體現了有限的結構性回暖。
事實上,不僅僅是低等級信用債市場,包括信托產品在內的廣義固收市場中,打破剛兌都正在加速。很多依賴非標融資的城投平臺,在當前正面臨著不小的再融資壓力。
4月27日,中電投先融(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宣告旗下兩款產品出現延期兌付,這是繼年初雲南國有資本運營有限公司違約後,又一家省級融資平臺宣告違約。
呂品認為,未來如果地方政府平臺進一步出現再融資問題,可能會先從偏經營性、同等級別排名靠後的平臺先爆發,尤其是過去一兩年曾經發生過股權劃轉後與地方國資委抑或是財政局等機構愈來愈遠的平臺,或者旗下資產劃分出其他平臺情形的低等級平臺。“這類城投債即便超過8.5%的收益率,也並不值得冒險。”他稱。
進入2018年以來,信用違約事件相繼曝出。5月7日,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從基金和銀行處獲悉,凱迪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0939,下稱“凱迪生態”)的中票“11凱迪MTN1”實質性違約,規模為12億元人民幣。
記者從機構處獨家獲得的凱迪生態出具的未對外公示書面文件顯示:“截至2018年5月7日終,我公司通過多途徑努力籌措本期債券本息兌付資金,但仍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付資金,已經構成實質性違約,該事情嚴重損害了債券持有人利益,在公開市場造成不良影響。在此,公司向‘11凱迪MTN1’持有人致歉。”
就後續兌付安排,凱迪生態表示,公司將通過多途徑努力籌措償付資金,盡快兌付“11凱迪MTN1”本金以及利息,計劃將於2個月內兌付全部本息。
“照理說,中票到期日是今年5月5日,償付資金應該在5月7日下午5點前到賬,但資金始終沒到。銀行做委外的相關人員今天不斷地問詢償付情況。”某持有凱迪生態中票的機構人員對記者表示。
“11凱迪MTN1”發行截止日期為2011年5月3日,到期日為2018年5月5日,當時發行票面利率為6.27%。凱迪生態註冊在武漢,以生物質發電為主營業務,是一家兼顧風電、水電的清潔能源平臺型公司,從2010年以來公司的主體評級穩定地維持在AA,凱迪生態1993年在深圳主板掛牌,法定代表人李林芝,無實際控制人。
記者同時獲悉,此前在凱迪生態某次內部會議上透露出,凱迪生態面臨230億元債務,分別是銀行固貸32%、融資租賃17%、發債14%、信托非標17%、基金(5年以上)13%、ABS 6%;待償付債券34億元,5月到期6.58億元,9月到期8億元,11月到期11.8億元,12月到期6億元。
3月31日,凱迪生態發布《2017年度業績預告》,稱公司擬對部分資產進行資產減值,由此將導致公司2017年歸母凈利潤虧損13億元至16億元。中誠信國際日前發布公告,將凱迪生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體及相關債項信用等級列入可能降級的觀察名單。
中誠信國際認為,目前公司負債率已超過65%,本次較大規模的資產減值將削弱公司資本實力,擡升公司財務杠桿。同時關註到深交所已就公司2017年財務會計報告審計工作進展、2017年業績預告披露、公司債券還本付息、董事會秘書離職事項以及公司重組進展等問題進行問詢。中誠信國際還註意到,2018年,公司有多筆債務融資工具到期,合計規模達32.37億元,公司面臨很大的債券到期償付壓力。
進入2018年以來,川煤炭PPN、大連機床MTN、丹東港PPN、中城建MTN、億陽集團企業債、神霧環保公司債相繼曝出信用違約事件,上周盾安集團曝出流動性緊張,將影響其貸款和債券的償付能力。
5月9日,第一財經記者從機構投資者處獲悉,盾安集團2017年發行的10億超短融債券“17盾安SCP008”已經完成兌付。
8日晚間,江南化工(002226.SZ)發布公告稱,大股東盾安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1.575億股,質押給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該部分股份占盾安集團總持股數的34.25%,占總股本比例為12.61%。
據了解,此次質押股份市值達超過8億元,而在該次質押前,盾安集團未有對江南化工的股份質押。
一位信評人士認為,盡管此次短融債券已經完成償付,但市場對於盾安集團其他幾只存量債券仍然比較擔憂。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盾安集團存量債務依然較高,短期債務到期尤為集中。
而完成此次短融償付後,年內盾安集團還有6只短融和中票需要還本付息,最近的一期中票將於5月24日到期,年內到期債券達63億元。
5月24日,第一財經記者獨家獲悉,盾安集團2013年發行的9億中期票據“13盾安集MTN1”已經完成兌付。完成此次中票償付後,盾安集團年內短融和中票需要還本付息還有6只,需要償還的本金共54億元。
近日,盾安集團已經將控股上市公司江南化工的進行了股權質押,股權市值達到10.62億,質權人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和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據業內人士介紹,這兩筆質押應該是場外質押。除此之外,盾安集團還於5月3日將所持沈陽華創風能有限公司股權出質給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出質股權數目為5510.04萬股。
一位債券投資者對記者表示,盾安集團近日對上市公司的股權質押有助於短期償債壓力,但由於股權質押融資額度有限,其能否得到當地政府和相關金融機構的支持、存量資產是否能盤活才是市場更加關註的問題。
完成多筆股權質押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5月以來,盾安集團已經將控股上市公司江南化工進行了兩筆股權質押,質權人包括國家開發銀行和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
截至5月11日,盾安控股共持有江南化工股份459,824,882股,盾安控股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累計被質押196,900,000股,占其持有該公司股份的比例為42.82%,占本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15.76%。
截至4月27日收盤,江南化工股價為5.42元/股,盾安集團目前已經質押的股份市值達到10.62億。
多位熟悉股票質押業務的人士對記者介紹到,這兩筆股權質押應該是場外質押。通過股權質押獲得的融資比例要取決於上市公司和融資人的信用水平,質押比率方面2到6折都有可能,3到4折是目前市場上的平均水平,如果是場內質押的話股票質押率上限不得超過60%,場外質押有時則會高於60%。
據介紹,場內質押通常是是找券商來操作,當出現問題時可以強制平倉;場外是在中證登操作,需要處置的時候要走司法程序、拍賣。
除此之外,第一財經記者還了解到,盾安集團還於5月3日將所持沈陽華創風能有限公司股權出質給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出質股權數目為5510.04萬股。
根據盾安環境此前公告,截至2018年5月3日,盾安集團及其子公司盾安精工分別持有盾安環境9.71%和29.48%的股份;盾安精工已將其所持盾安環境27036萬股股份中的18000萬股用於質押,9036萬股用於自身的融資融券業務擔保。
在業內人士看來,由於股權質押融資額度有限,盾安能否進一步獲得當地政府和相關金融機構的支持、存量資產是否能盤活才是解決債務危機的關鍵。
盾安環境被列入評級觀察名單
盡管短期來看,盾安債務危機有所緩解,但市場對於盾安的判斷仍存在一定的分歧。
5月23日,評級機構發布評級報告稱,已將上市公司盾安環境列入可能下調信用等級的觀察名單。聯合評級認為,從盈利能力和現金流缺口來看,上市公司盾安環境所其發行的公司債“17盾安01”和“18盾安01”的償還能力較強。
但聯合評級也註意到,盾安控股與盾安環境之間存在互相擔保行為,近期盾安控股出現短期流動性問題,若不能如約償還盾安環境所擔保的債務,盾安環境將面臨代償風險;若盾安環境股價異常波動,則盾安精工所質押的股份面臨被強制平倉風險,存在盾安環境控制權發生變更的可能。
除此,2017年公司銷售收入大幅增長,經營活動現金流狀況良好。但目前公司大額應收賬款和存貨對營運資金占用明顯,投資收益和政府補貼等對利潤貢獻較大,費用控制能力有待提高,短期債務規模較大以及對外擔保代償風險較大等因素對公司信用水平可能帶來不利影響。
鑒於上述情況可能對公司信用水平造成的不利影響,聯合評級已與5月23日將盾安環境以及“17盾安01”、“18盾安01”債項列入可能下調信用等級的觀察名單。
5月23日,盾安環境再度公告稱,盾安控股正在積極尋求當地政府和相關金融機構的支持與幫助,推進債務處置工作,化解流動性風險。
中國國儲能源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國儲能源”)公告稱,由國儲能源全資子公司發行、國儲能源擔保的美元債未能償還3.5億美元本金,目前已經構成實質性違約。
據了解,本期債券由國儲能源全資附屬公司China Energy Reserve and Chemicals Group Overseas Capital Company Limited發行,國儲能源為擔保人,票面利率為5.25%,債券已於5月11日到期。
5月14日,CERCG Overseas Capital將2018年債券的應計利息匯入其主要支付代理賬戶,但截至5月27日,CERCG Overseas Capital尚未償還債券本金。
國儲能源表示,在過去兩年的信用緊縮中,包括銀行貸款和在岸債券的融資渠道受到限制。由於擔保人及其附屬公司的現金流和資本要求持續增加,這導致了該集團的流動性緊縮。
“盡管集團預計將一如既往地繼續其業務運作,但目前計劃剝離部分資產,以解決現金流困難,並將在適當時候發布進一步的公告。”國儲能源稱。
“5月中上旬,我們收到了中國青旅實業發來的展期兌付申請函,對方希望欠款能夠延期支付。”中國青旅實業此次違約事件的相關債權方機構人士告訴記者。
半個月前,中國青旅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青旅實業)子公司北京黃金違約事件發酵,多家金融機構“踩雷”。
據第一財經了解,截至發稿違約事件並未有更新一步的進展。一些相關方將中國青旅實業推上了被告席,“法院查封了中國青旅實業和北京黃金的多個銀行賬戶。”該債權方人士進一步透露。
今年來,標準化的債券市場“債雷滾滾”,非標領域的信托貸款違約也層出不窮。深圳某公募基金債基基金經理直言,信用債已不是估值和價格的問題(低價也難以處置),而是流動性枯竭的問題,且趨勢較難扭轉。
多家金融機構“踩雷”
中國青旅實業子公司違約的消息最先由中信信托曝出。一份臨時信批報告顯示,中信信托在2017年5月4日發起設立的“中信長天2號北京黃金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向北京黃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黃金”)發放5.45億元信托貸款。原定2018年5月4日還本付息,但到期後,本金和1000萬元的利息均未兌付,已構成實質違約。
消息稱,今年4與,中國青旅實業因恒豐銀行的一筆墊款上了征信記錄,進而導致已談妥授信的其他多家銀行不敢放款。上述債權方人士亦認同這種說法。
北京黃金信托項目均由北京黃金控股股東中國青旅實業提供擔保。在5月23日對中信信托、平安信托的情況說明中,中國青旅實業表態:“中國青旅實業已於5月3日向中信信托及平安信托發送《延期兌付申請函》”,承諾於7月4日償付其下屬子公司北京黃金對該信托計劃的欠付債務。作為擔保方,中國青旅實業承擔擔保責任,對該信托計劃提供兌付保障。”
上述債權方人士透露,作為北京黃金大股東,中國青旅實業與其所在的債權機構簽署了保證合同。
在第一財經看到的一份保證合同中,中國青旅實業表示,為擔保債務人履行主合同項下債務,保證人同意向債權人提供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債權人同意接受該保證擔保。
保證合同的保證範圍之一是:《主合同》項下北京黃金應承擔的全部支付義務,包括但不限於支付標的應收賬款、支付違約金、支付賠償金等;債務人應向債權人支付的其他款項(包括但不限於有關手續費、電訊費、雜費等)。
在中信信托違約的情況說明中,中國青旅實業稱,中信信托所發的這款“中信長天2號北京黃金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其實際資金用途,是為北京黃金補充流動資金。事件發生後,中國青旅實業表示將承擔兌付責任。
盡管中國青旅實業向多家金融機構發出了展期申請,並表態將在7月4日前償付北京黃金的欠付債務,但一些金融機構還是將中國青旅實業推上了被告席。
“中國青旅實業跟多家債權方都表示希望展期到7月4日,但同意展期的機構並不多。”上述債權方人士稱,多家金融機構已向法院提起訴訟,而且陸續啟動訴訟程序的機構越來越多。
知情人士透露,包括中信信托在內的四家信托公司對北京黃金的貸款出現實質違約,其中還包括一家央企信托,違約額約為6億。
“到現在也是沒有正式的消息傳出來, 各家踩雷的金融機構都比較焦慮,公司也沒有明確的還款計劃或處理方案的說明。”上述債權機構人士也表示。
“兌付神話”打破
2018年5月8日,華創證券發布一則《關於“華創中科金一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重大事項的公告》,按照合同約定,由華創證券管理的“華創中科金一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產品本應於今年4月28日屆滿終止,主要投資於“川信•中科金控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但截至當日,由於資金最終投向方中科金控未及時償還信托貸款本金和利息,觸發違約。
在發給債權機構的延期兌付申請函中,中青旅實業表示,今年金融機構信貸規模緊張,已獲批的銀行授信無法及時提款,同時公司項目前期投入較大,造成我公司短期流動性不足,資金鏈緊張,加上原計劃的資金籌措方案目前尚未落實,導致公司無法按期籌措足額資金償還到期債務。
“中國青旅實業的業務主要是幾大板塊,有文旅,金融,健康醫療,物流等。中國青旅實業前期做了大量的收購,有很多收購,資金計劃沒有做好也是違約的原因之一。”前述知情人士表示。
今年來,債券違約特別是民營企業違約高發,一個較為普遍的認識是,央企、地方國企因企業性質、實際控制人隱形擔保等在融資成本、渠道、結構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即使基本面較差,也可以通過再融資避免違約事件的發生。
在中科金控違約和中青旅實業這兩例違約中,“兌付神話”被打破。
不過,亦有消息稱在中科金控違約事件中,中科金控及大股東中科建設開發總公司正在盡快安排償還信托本金和利息。
一位信托經理認為,信用收緊下,是否違約與信用等級呈現一定的相關性。首先是信用中低等企業(爆發兌付危機),其次是信用中等企業,然後是信用高等企業。
“歸根到底還是系統性原因,如果不是系統性的因素,中小等信用評級的也很難出問題。”他說。
在上述深圳某公募基金債券基金經理分析看來,下半年社融大概率回落,信用債問題的核心在於流動性,需謹慎風險進一步發酵。
他指出,一方面,在信用風險發酵的環境下,債券市場在5月份能夠提供的信用擴張相對有限;另一方面,就貸款表外回表內提供信用擴張也比較難。
“信用債會有比較大幅度的調整,導致信用利差出現比較明顯的擴張,甚至風險會傳染到城投企業。目前信用債出現的已不是估值和價格的問題(低價也難以處置),而是流動性枯竭的問題,且趨勢較難扭轉。”
樂視網8月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15樂視01應於2018年8月3日兌付本息,受公司經營、資金鏈緊張影響,未能如期兌付債券本息。
公告顯示,該券是樂視網發行的3年期私募債,發行規模10億,附第2年末票面利率上調選擇權和投資者回售選擇權,目前余額7300萬元。
公司表示,本次債券未能如期兌付剩余債券本息,將可能導致公司承擔相應責任的風險。據公司統計,截止到8月底即將到期的金融機構借款類債務預計約18.43億元,約占公司負債總額的9%以上。
該券摘牌前一日價格跌至近30元,中債金融估值中心已將其中債市場隱含評級-債券債項評級由BBB調整至CCC。
同日,公司公告稱,由於關聯方債務導致公司資金問題尚無法得到解決,公司經營未能得到全面好轉,下半年存在持續虧損的可能性。如經審計後公司2018年全年凈資產為負,公司存在股票被暫停上市的風險。
2018年上半年,公司預計虧損範圍110,514.08萬元~111,014.08萬元。經初步測算,預計公司至2018年6月30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負,報告期內公司業績同比大幅下滑,虧損嚴重(2018年半年度業績預告相關的財務數據未經註冊會計師審計)。
截至付息兌付日,17兵團六師SCP001未能足額劃付資金。該債券發行總額為5億元,利率為5.89%,期限是270天,起息日為2017年11月16日,原約定到期一次還本付息。
上清所發布通知稱,2018年8月13日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2017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資券(簡稱:17兵團六師SCP001)的付息兌付日。截至今日日終,我公司仍未足額收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支付的付息兌付資金,暫無法代理發行人進行本期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
公開資料顯示,該債發行人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六師持股占比92.74%,中國農發重點建設基金有限公司持股占比7.26%。經營範圍主要為國有資產經營、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