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局成員憂美股大漲風險 分析:9月縮表機會大 長債息升至2.37厘
1 :
GS(14)@2017-07-08 20:49:05【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公布6月中議息會議紀錄,成員對應否在通脹有清晰信號前出手仍存在分歧,當中有意見認為應該盡快縮表,聯儲局亦認為通脹數據放緩是因為一次性原因引致的,分析員認為9月縮表機會仍大。會議紀錄特別提到,風險資產的價格不斷上升,美股亦上漲至歷史高位,擔心對市場構成風險,惟市場對紀錄未有太大反應,10年期國債孳息率回落後再回升至2.37厘水平。
明報記者 余慕恩
在議息紀錄中,有幾名官員提到市場已經準備就緒,可以在數月內啟動縮表,但亦有官員指需要時間判斷通脹放緩原因,擔心太快縮表會令市場接受錯誤信息,以為聯儲局對加息採取更進取的步伐。
市場預計縮表的第一步會在9月展開,讓局方有充足時間在主席耶倫明年2月任期屆滿前進行,聯儲局於上月的議息會議上首提縮表方案,會以循序漸進方式進行,首季每月將在60億美元政府債券及40億美元按揭抵押證券到期後不再投資,金額將按季度增加至每月最多300億美元政府債券及200億美元按揭證券。
實施縮表後首年,聯儲局最多會減持1800億美元國債及1200億美元的按揭抵押證券,合共3000億美元,若其後按其最快的縮表速度計算,聯儲局需要4年,才能把資產負債規模減至市場預期的2萬至2.5萬億美元。
有成員認為需時判斷通脹放緩原因
在會議紀錄中,亦特別提到美國股市出現泡沫的情况,幾名官員指出「股票價格相對標準的估值高」,國債孳息率在年初下降並在低位維持,有部分官員認為是投資者承受風險的能力上升,令資產價格上漲,擔心市場低波幅及低溢價的情况會影響金融市場穩定。
事實上,道指及標普500指數本年至今已升近9%,納指更累升超過14%,三大指數在上半年破頂。新華財金社首席投資策略師盧楚仁表示,雖然科技股最近有回吐迹象,但美股市盈率仍然是工業國中最高,相信聯儲局是在經濟數據及通脹率以外,股市亦是緊縮政策的考慮因素之一。
盧楚仁:美股市盈率工業國中最高
聯儲局下次的議息日期為7月25至26日,耶倫將會在下星期三及四在國會發表半年講話,上月的會議聲明中,儲局官員預計2018年將加息4次,目前市場預計局方將在今年12月加息。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533&issue=20170707
美國6月新職強勁 長債息續升 新增22萬職位 工資增長較預期弱
1 :
GS(14)@2017-07-08 20:51:25【明報專訊】美國勞工局公布6月份就業市場數據,非農新增職位22.2萬(圖1),勝市場預期,不過失業率從16年的低位4.3%微增至4.4%,時薪增幅亦略遜市場預期。有分析認為,雖然數據未能充分支持聯儲局加息甚至「縮表」,但觀察聯儲局過去加息步伐,亦與通脹「脫鈎」,若數據與市場無重大落差,年內再加一次息及9月展開縮表是事在必行,市場現已着眼縮減規模。
失業率4.4%高預期 美匯指數先跌後升
美國6月份非農新增職位22.2萬,市場預期增加17.8萬,5月非農新增職位修訂後上調至15.2萬,此前公布為13.8萬;4月非農新增職位修訂後亦上調至20.7萬,此前公布為17.4萬。6月失業率為4.4%,較預期的4.3%高。受相關數據影響,美匯指數先跌後升,至昨晚11時報96.09;金價則先升後跌,由每盎司1228美元回落至1214美元。10年期國債孳息亦先挫後回升,一度升穿2.39厘,較上周五的2.26厘明顯抽升(圖2)。
陸庭龍:今年再加1次息及縮表
6月份非農新增職位遠勝市場預期,恒生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表示,數據反映美國勞動市場持續擴張,理論上足夠支持美聯儲今年內再加1次息及9月展開縮表計劃。雖然6月美國平均時薪按月僅微增0.2%,按年升2.5%,略遜市場預期的升2.6%,但陸庭龍表示,這不足以反映美國通脹放緩,工資只是通脹的其中一個指標,原材料價格、消費物價指數及消費行為等較工資更具指標性。
陸庭龍又表示,即使美國通脹未如預期,亦無礙美聯儲加息意向,「美國通脹多年來未達標,但美聯儲亦連續加4次息」,反映若數據與市場無重大落差,美國年底前再加1次息及9月展開縮表是事在必行。不過,他預期,美國9月會先公布縮表時間表,預期明年首季始正式啟動,初時縮減資產負債規模應相當細。
盧楚仁:耶倫明年任滿 行動未必單看數據
新華財金社首席投資策略師盧楚仁認為,雖然非農新增職位較預期理想,但失業率從過去16年以來的低位4.3%微升至4.4%,加上時薪增幅低於市場預期,就數據分析,其實未足夠支持美國再加息甚至「縮表」,不過他認為,態度轉向鷹派的聯儲局主席耶倫將決心在她任期於明年2月屆滿前,落實「縮表」及再加息,所以不能單以數據估算聯儲局的行動。
若9月如期公布縮表,盧楚仁認為,關鍵在於縮減資產負債的規模,如規模僅屬「象徵式」,相信市場有足夠承受能力,但如首次縮減規模過大,全球股票市場恐怕會出現大調整。
明報記者 邱曉欣、尉奕陽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8147&issue=20170708
貝萊德賽思:縮表將推高美長 債息 亞債前景仍俏
1 :
GS(14)@2017-09-25 04:07:01【明報專訊】“ 恒指上周微升0.5%,惟中資科技龍頭股騰訊(0700)及汽車股華晨中國(1114)股價均顯著向好,可見炒股不炒市仍然持續,聯儲局將於本港時間周四(9月21日)宣布議息結果,市場料有機會宣布縮減4.5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規模(縮表)的安排,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今期專訪貝萊德亞洲信貸團隊主管賽思(Neeraj Seth)及易方資本投資總監王華分析最新形勢。賽思預期,隨着聯儲局於下季啟動縮表,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將回升,惟由於亞洲各國暫無收水迹象,亞洲債市仍有不少投資機會 。王華則相信,科技股繼續會是港股焦點。 ”
貝萊德亞洲信貸團隊主管賽思預測,聯儲局將於下季開始啟動縮表,引領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在今年底前反覆回升,惟當局料需觀察縮表影響,短期內再加息機會不大,故美元匯價料不會顯著轉強,有利環球資金繼續流入亞洲新興市場;加上亞洲主要國家目前通脹溫和,短期內料不需跟隨美國收水,相信亞洲債市仍有不少投資機會。明報記者 葉創成
美國聯儲局於6月13日至14日的議息會議後,除了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短息息率)調高0.25厘到1厘至1.25厘外,亦表明擬於今年內啟動縮表。市場普遍認為,當局部署縮表除了是希望將貨幣政策進一步正常化外,更重要是藉此推升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長息息率),這樣的話,即使聯邦基金利率日後進一步上調,也不會出現短息高於長息的情况,因為此舉往往是經濟衰退的先兆。
事實上,聯儲局公布部署縮表後,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由當日低位2.1013厘回升,跟着近1個月展開升浪,7月7日高見2.3945厘,但此後約兩個月出乎意料地反覆下跌,於本月8日低見2.0144厘,近日始再度回升,上周收報2.2023厘,蓄勢挑戰下降軌阻力約2.25厘(見圖)。
政府停擺風險暫緩 美債息見底回升
賽思分析,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由高位回落,主要反映兩大因素,「第一,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的合理值,長期因素要考慮全球其他發達國家的情况,日本央行將長債息率維持於零的水平,這樣的話,只要能對冲匯率風險,日本投資者很樂意購買美國10年期國債,將該長債息率壓低;第二,是一些短期因素,例如美國通脹持續回落,美國與朝鮮關係緊張,華盛頓白宮施政也不暢順,這些事件均會令市場希望迴避風險,債券投資者會減買短債增持長債,結果便是長債息率下跌」。
至於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本月8日起回升,賽思認為主要因美國總統特朗普與國會達成短期延長債務上限協議,提供資金維持政府運作至12月8日,令政府停擺的政治風險暫時消除;另外,聯儲局本周會議可能宣布縮表時間表,意味該主要市場參與者將掉轉槍頭減持美國國債,結果很可能是導致債價調頭下跌,換言之,「目前至今年底,美國10年期國債息率很可能反覆上升」。
須觀望縮表影響 年底前再加息機會不大
在去年11月9日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曾由低位1.7145厘,在短短1個多月內急升至12月15日的高位2.6394厘,期內美元匯價轉強,亞洲股市及債市均受壓。因此,美國長債息率在今年餘下時間若因縮表而轉勢向上,會否令美元再次轉強亦值得投資者關注。
賽思分析,聯儲局的政策取向已非常清楚,縮表是首要目標,跟着再考慮是否再次加息。他認為,聯儲局可以等第四季啟動縮表後,觀察市場反應,特別是聖誕節零售旺季的消費數據,再決定是否加息也不遲,所以當局在12月12日至13日的今年最後一次議息會議不一定會加息,假如真的不加息的話,美元匯價顯著回升的機會率便較低,故應該不會再出現像去年底對亞洲市場一樣的衝擊。他強調,只要美國聯儲局繼續維持循序漸進的收水力度,亞洲債市前景仍然樂觀:「亞洲主要國家經濟前景向好,通脹仍然處於偏低水平,短期並無加息壓力,對當地債市均屬有利,當中印尼及印度政府正積極推進改革,其國債前景可看高一線。」
[封面故事]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308&issue=20170918
短債息飈 中資美元債現風險 今年第4季起到期高峰 再融資成本增
1 :
GS(14)@2017-10-01 19:17:35【明報專訊】美國聯儲局宣布縮表,加上意外預期今年底再加1次息,短債息應聲上揚(圖1),孳息率曲線變得更平。本報訪問三大評級機構,均認為短債息快速上升,配合今年大量中資機構發行美元債,未來續期或再融資的成本將有所上升,雖然暫未見會對評級有重大影響,但要密切留意融資成本增幅及償債能力變化。
明報記者 廖毅然、歐陽偉昉
股市熾熱,但今年中資企業最鍾愛的融資方式是到境外發美元債。惠譽評級分析師賴冠維表示,中國境內市場流動性漸趨緊縮,利率攀升,金融監管力度亦增強,內地政府又透過對融資設限來為過熱的樓市降溫,導致今年許多中資企業選擇境外集資渠道,發行美元債。
加息預期增 推升短期債息
他認為,由於美國將開始縮表,加息預期亦加強,牽動短期債息上升趨勢。另一方面,未來幾季大量美元債券即將到期,再融資需求旺盛,在此發債環境下,將會墊高發行人的資金成本。據惠譽的數據,今年第四季起將是中資企業美元債到期的高峰,到期金額有123.07億美元。明年及後年,合共將分別有444.69億美元及608.94億美元的美元債到期(圖2)。
中資發超短期美元債 避審批
不過,上述數字有可能還會增加,因為過去幾個月,中資企業發行境外美元債出現新趨勢。賴冠維透露,過去數月部分企業以發行較1年期更短的美元債券作為其融資管道。
瑞銀財富管理大中華區首席投資總監兼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表示,1年期或以上的境外美元債一直需經發改委審批,而近日的審批步伐明顯放慢,故不少內地房地產商均發行364天或以下的超短期融資券。
穆迪副總裁兼高級信用官梁鎮邦稱,該行近日為超過50家有評級的內房商進行壓力測試,假設借貸成本上升兩厘,2018年它們的「利息覆蓋率」,將由之前兩年的超過3倍,平均降至3倍以下。所謂利息覆蓋率,是以其除息稅前利潤(EBITDA)除以當年應還利息,以量度其償還能力。但梁鎮邦表示,整體來說仍屬安全水平,不至於影響評級,但個別短債較多的企業,就要特別關注其流動性風險。
穆迪:明年內房商利息覆蓋率不足3倍
賴冠維認為,部分房地產開發商有較高的外債風險,但屬於個別情况。整體板塊而言,科技及能源相對於其他行業,對外債的風險暴露較高,債務對EBITDA比率大多介乎於1至3倍。他預料,雖然未來幾季有大量債券將面臨續發,在亞洲外幣資金池增長的情况下,投資者對定息產品的需求殷切,美元債市場仍然會較為蓬勃。
(縮表系列之三(完))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7466&issue=20170926
機管局零售債息或達3.5厘
1 :
GS(14)@2017-10-09 04:02:25【本報訊】為興建三跑,機管局擬明年第三季後向公眾發行零售債,規模達30億至50億元,為3年期定息票據。財務執行總監羅志聰指,現時難估計零售債券票面息率,僅指較機構債券息率昂貴,初步估算最少貴150點子(即1.5厘),料多付2.25億元利息。當局稱這樣做是為了讓公眾參與,「分享本港機場的成功」。綜合市場人士估算,現時機管局發行企業債,息率介乎最低1.3厘至2厘不等,故此零售債券息率現階段為2.8厘3.5厘。富邦香港資產負債管理及交易部主管張宇翹指出,以3年期政府債券為例,現時利率約1.05厘至1.1厘,雖然機管局屬政府全資擁有,但仍然是獨立機構,倒閉風險較政府高,估計機構債有輕微溢價,達1.3至1.4厘。另一不願具名財資人士估算,公營機構若今天發3年期企業債,港元利率為1.8厘至2厘,故此零售債可達3.3厘至3.5厘,尚未計及加息因素;他亦坦言這零售債息率並非市場價,「而是機管局聯繫市民所付出的成本。」
多付利息 冀公眾分享成功
羅志聰指,零售債在貴1.5厘前提下,機管局1年須支付多7,500萬利息,3年則為2.25億元,「都係財務負擔,所以發行額50億元屬合理數字。」他又解釋出爐前尚有不少細節要研究及磋商,例如須參考通脹掛鈎債券(iBond),邀請銀行作公開發售。機管局行政總裁林天福指出,發行零售債屬整體財務安排一部份,並經財務顧問研究,整體可以接受,而發售零售債是順應民意,可讓公眾參與,分享本港機場的成功,同時有助推動債券市場成熟。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認為機管局明年推零售債可以認購,料市場需求高,原因是機管局本身可信,而債券息率吸引,屬股票以外另一財富增值工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27/20165400
參議員舉手「投票」 撐泰勒掌儲局 鷹派立場刺激 債息見7個月高
1 :
GS(14)@2017-10-29 23:15:23【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下月初出訪亞洲前,預計將宣布聯儲局主席提名人選。《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稱,特朗普已將聯儲局主席提名人選,收窄至「鷹派」的史丹福大學經濟學教授泰勒(John Taylor),與相對溫和的聯儲局理事鮑威爾(Jerome Powell)之爭。多名共和黨參議員稱,特朗普趁周二的午宴向黨內參議員進行「民調」,着他們在泰勒與鮑威爾之間抉擇,舉手投票支持誰接掌聯儲局,惟現任主席耶倫不在表決之列。南卡羅萊納州參議員Tim Scott稱,雖然特朗普沒有宣布誰的支持較多,但相信泰勒獲勝。
泰勒在「民調」勝出的消息,加上市場憧憬稅改實施,且美國耐用品訂單數據勝預期,美元昨日靠穩,兌日圓高見114水平,在接近3個月高位徘徊。昨公布的美國9月耐用品訂單增長2.2%,較預期高1.2個百分點。設備開支增長加快,有助支持製造業,進而支撐美國經濟。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高見2.45厘,創7個月高位。30年期國債孳息亦升至2.957厘。市場憂慮債息上升,拖累美股下滑。道指一度跌近200點。
市場憂債息升 道指一度跌近200點
嘉信理財的分析認為,市場認為聯儲局12月加息已是意料中事(利率期貨數據顯示12月加息概率達97%),加上聯儲局已落實減少買債,導致債息上升。減少買債會令長債孳息率向上,孳息率曲線向上傾斜。此外,市場關注歐央行今天的議息會議,會否公布明年縮減買債規模,歐元區國家債價下滑,德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至0.49厘,創3周高位。此外,英國第3季GDP初值按季升0.4%,升幅較次季高0.1個百分點。數據比分析師預好,料增加英倫銀行加息的機會。英鎊兌美元升約1%,高見1.3272。
賭盤顯示鮑威爾當選機會55%
有份出席午宴的美國參議員稱,特朗普席間有談論耶倫,但沒有把她納入「民調」之列。作為參院銀行委員會成員的Scott,支持泰勒接掌聯儲局,但認為不應忽視聯儲局前理事沃爾什(Kevin Warsh)的可能性。參院銀行委員會另一成員、亞拉巴馬州參議員Richard Shelby則表示,他在午宴同時舉手支持泰勒和鮑威爾。他說,兩人也很好,還有其他候選人也不錯。不過同為銀行委員會成員的南達科他州參議員Mike Rounds稱,自己沒有屬意的人選,並未舉手投票。他又稱自己在午宴坐得比較後,沒看見很多人舉手,試圖淡化這次表態的重要性。不過政治賭盤網站PredictIt的數據顯示,鮑威爾當選聯儲局主席概率仍達55%,而泰勒當選的概率升至28%。
特朗普提名的聯儲局主席人選,須由參院銀行委員會表決通過,再交由參院全體表決。知情人士稱,特朗普仍可能改變選擇。白宮新聞秘書桑德斯稱,快將公布人選。市場分析認為,耶倫是大鴿派,聯儲局的貨幣政策不可能比目前更鴿,隨着聯儲局逐漸收緊貨幣政策,未來無論誰接掌聯儲局,也會走相對「鷹派」的路線。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920&issue=20171026
張兆聰﹕美債息抽升 不一定不利港股
1 :
GS(14)@2017-12-26 13:49:12【明報專訊】恒指昨升132點,收報29,367點,成交金額883億元。重磅股齊回升,內險股尤強勢,友邦(1299)、平保(2318)和中國人壽(2628)已為大巿貢獻64點,接近大巿升幅的一半。內險股走勢頗強,平保已升破12月11日首次反彈時的高位,其他股份亦不斷上試阻力位。事實上,雖然臨近年結成交淡靜,股份是真升還是粉飾櫥窗很難判斷,但市場似乎已確立了穩步回升的勢頭,恒指波幅指數亦曾回落至14%的低位。
美國眾議院再度通過稅改法案,美股高位窄幅上落,但10年期債息向上突破逼近2.5厘,領展(0823)跌逾1%,九倉置業(1997)更跌1.9%。不過,市場一直擔心的債息上升、股市受壓的情況卻沒有出現。
稅改刺激長息向上突破
理論上,美國債息是無風險利率,是一切風險資產的定價基礎,若持續上升,價格當然會受壓。不過,債息與股市的關係其實是不斷變化的。回顧過去10年,債息由低位回升,反映經濟強勁、貨幣政策收緊的概率增加。這時企業盈利向好,增幅動輒以雙位數字,利率的輕微上升不會對資產價格構成影響。這個階段,會以債息及股市同步上升為主。
當經濟持續回暖,通脹升溫,貨幣政策不斷收緊,市場逐漸將經濟將來步入縮退反映在債息上。即使中央銀行仍收緊貨幣政策,但長債息率往往已開始下跌。短息開始與長息也是經濟走下坡的警號。但要留意,債息倒掛時經濟往往並無異樣,至少12個月後,經濟衰退迹象才會浮現。例如2006年中開始,美國債息出現倒掛,但直至2008年才爆發金融海嘯、全球經濟全面負增長。
小心中長期經濟放緩通脹加劇
今次債息向上突破,主因似乎是稅改。稅改為今後10年帶來的額外財赤與市場預期相若,但最終版本卻將更多的優惠提前至近期,例如首年就會增加財赤0.7至1個百分點,較預期約0.5個百分點高得多。當前美國全民就業下,還推出擴張財政政策,力度又頗強,2018年經濟會更上一層樓,但為2019年的放緩以及通脹壓力播下種子。
在股市方面,全球經濟數據依然強勁,再加上稅改帶來額外刺激,明年首季以至上半年仍會易升難跌,筆者甚至懷疑本已處於近5年高位的估值,有機會進一步上升。但市場深知稅改效果難以持久,但卻帶來沉重財政負擔,一段時間後,或出現經濟放緩而通脹壓力加劇的最差組合。這一刻大家依然勇於入市,但同時也密切留意離場的信號。筆者相信,全球股市仍延續升勢,但卻不像過去一年般長升長有,而是不斷大上大落,反映市場看法分歧。樂觀派將重點放在經濟和盈利增長,悲觀者則看到中期或出現最差組合。
以盤面來看,近期一些強勢股已突破前反彈高位,個別板塊如濠賭、醫藥等更不斷破頂,若說恒指今年可收於30,000點之上,明年首季在樂觀氛圍下衝破2007年高位,筆者也覺得大有可能。
升勢延續但波幅大 要控制注碼
只是波幅亦會非常大,或會經常出現以千點計的上落,明年重點是控制注碼。很多時候,並非投資者看不到股市上升,而是在波動中承受不了而錯誤離場,結果才跑輸大市。
[張兆聰 還看今朝]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2290&issue=20171222
美10年債息 年底或見3厘
1 :
GS(14)@2018-01-07 12:24:58【明報專訊】貝萊德(BlackRock)環球固定收益投資總監Rick Rieder向CNBC表示,隨着聯儲局縮減資產負債表,10年期國債孳息率可能在2018年底升至3厘,較目前有約半厘的升幅。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也受到日本央行及歐洲央行等寬鬆政策影響。由於兩大央行正實施負利率,且仍在買債,因此美國國債孳息率對環球投資者仍具吸引力,長遠投資者對美債的需求,仍會令美國國債孳息受壓。
長線投資者需求 壓抑債息
由於「收水」是循序漸進,直至2018年底,聯儲局的資產將會減少4500億美元。至2019年,總縮減規模為1.05萬億美元,相對於原本價值4.5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規模,比重未算太大。聯儲局亦表明,倘市場無法承受收緊貨幣政策的影響,聯儲局會調整利率及縮表政策。除了流動性以外,企業盈利也對市場起重要作用。根據FactSet綜合分析師的預測,標普500指數企業的盈利在2018全年增長11.2%,預料可支持股市維持向上。全美獨立企業聯盟(NFIB)的調查顯示,美國小型企業信心指數升至34年新高。美國稅改出台,加上政府為監管鬆綁也逐漸取得進展,對美國經濟是利好因素。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185&issue=20180107
美債息一度逾2.5厘 9個月最高
1 :
GS(14)@2018-01-08 00:41:01【本報訊】十年期美債息連續兩日短暫升穿2.5厘,惟均遇阻未能企穩。十年期美債息周三及周四最高曾觸及2.5007厘,是9個月以來最高,分析料未來仍有空間進一步上升。美國國會兩院先後通過稅改最終版方案,刺激十年期美債息再走高,連續兩日短暫升穿2.5厘,但都未能企穩。摩通指臨近年底,債市市場深度下跌,亦是十年期美債息大幅變動的原因,料後市最少會升抵2.505厘水平,至明年首數周更有潛力上試2.63厘至2.69厘範圍。至於美國兩年期債息則未能延續周三的9年高,由1.8691厘略為回軟至昨最低的1.8444厘。
美上季GDP增長修正至3.2%
市場近期關注美債孳息曲線趨平,因有關現象一直被視為是美國經濟放緩的先兆。不過安聯首席經濟顧問埃爾埃利安(Mohamed El-Erian)昨發文,指孳息率曲線趨平所反映的訊息已不如過往有力。他解釋,多項美國經濟指標顯示增長動力持續,而且稅改對短期增長正面,另國會未來幾個月的基建法案,以及環球增長同步回升,對美國經濟均有支持。他又認為,一旦經濟意外轉弱,聯儲局會快速透過前瞻指引「變鴿」。另外,美國昨公佈的第三季GDP修正值,由3.3%略為向下修正至3.2%,仍較第二季的3.1%有所擴張,兼且是2015年首季以來最快增速。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22/20252397
通脹預期升溫 債息急揚 投資者要求更佳回報
1 :
GS(14)@2018-01-14 21:19:29【明報專訊】隨着全球經濟復蘇逐漸穩固,美國稅改有望令經濟增長加快,投資者對前景的信心增強,對通脹回升的預期更高。這往往令投資者要有更高的回報才投資低收益率資產,反觀風險資產的需求將會提升,令債券收益率回升,過去一周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急升正正反映這種情况。
明報記者 黃展翹
當前投資者都憂慮主要央行將加快退出量寬措施,令債券牛市受壓。美國政府債券價格在過去一個月持續下跌,10年期國債孳息率上周首次收於2.5厘以上,是10個月來首次。市場人士正關注經濟數據改善,是否最終轉化為更高的通脹。
美企紛加薪 工資勢加速上漲
直至目前為止,即使經濟穩步增長,通脹仍然保持低位。很多投資者認為,只要就業市場不斷改善,通脹增長終會加快。在美國聘用150萬名員工的沃爾瑪,上周亦公布提高最低時薪,由原本的9美元至10美元,提升至11美元。除沃爾瑪外,多家大型僱主都已公布加薪或增加員工花紅,長期停滯不前的工資增長,有機會提速。
凱投宏觀﹕儲蓄過剩新技術 抑制通脹
另外,受能源價格上漲及減稅影響,近期反映債市對通脹預期的指標,突破了重要關口,反映投資者對美國經濟的樂觀看法。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計算10年期美國國債孳息與10年期美國通脹保值債券(TIPS)之間息差的平衡通脹率,近期突破兩厘(圖),是9個月來首次,反映市場認為通脹即將達到聯儲局的2%目標。芝加哥諮詢機構Bianco Research稱,如果通脹是國債收益率漲勢背後的原因,有可能改變股市與債市之間的關係。
通脹上升是政府債券投資者的主要威脅,因為這會削弱固定利率收益的購買力。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尤其備受關注,因為它是全球金融的基石,影響消費者、企業的借貸利率,以至股票這類風險資產的需求。不過,並非所有投資者都相信通脹增長將會加快。凱投宏觀表示,全球儲蓄過剩、讓企業得以保持成本的新技術,將把通脹保持在低位。
長期以來,發達經濟體的國債孳息率,一直受主要央行採取的大型量寬措施所抑壓。不過從歐洲到亞洲的主要央行,目前都暗示準備收縮刺激規模。日本央行上周出人意料地將債券購買規模減少5%,歐洲央行又於今年起將每月量寬額度減少一半,降至300億歐元。
憂海外需求減 觸發新輪拋售
有關美國國債海外需求的擔憂,刺激了債市最新一輪拋售。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稱,中國官員建議減少或停止購買美國國債的報道傳出後,再觸發美國國債周三出現沽壓,令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一度逼近2.6厘。不過,美國政府同日下午拍賣的價值200億美元10年期國債需求穩健,令債息再次回落。由於中國外匯儲備規模龐大,分析人士質疑中國是否找到替代美國國債的選擇。中國現時擁有約1.19萬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是過去6年中國持有的美債平均數值,沒有迹象顯示中國減持。
債息升不利股市 專家分歧
有「新債王」之稱的岡拉克(Jeffrey Gundlach)稱,利率上升可能是不利股市的因素,倘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升穿2.63厘,可能會開始損害股市。不過著名基金經理米勒(Bill Miller)稱,債息上升可推動美股上漲,就像2013年,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升穿2.6厘,一直升至3厘,美股當時也急升30%。他預期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倘重上3厘,歷史可能重演。
明報記者 黃展翹
[企業地球村]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1547&issue=20180114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