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天后瑪丹娜(Madonna)在二月四日要來台灣了,連小年夜前一天,也將和她的粉絲一起 度過春節。過去,她亞洲巡演僅到擁有三萬到五萬人場地的日本、大阪,亞洲粉絲要「朝聖」,還須搭飛機,但這次她最新巡演,在二○一五年結束歐美六十場演出 後,台灣是她亞洲行的第一站。這也是繼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來台,暌違二十年,流行搖滾音樂界最重量級的演出。 在全球流行搖滾音樂產業中,如果麥可.傑克森是「國王(King of Pop)」,那麼「皇后(Queen of Pop)」則屬瑪丹娜當之無愧。 護嗓》空調、溫度、地毯都控管防水土不服,休息室原裝空運來台 她是三十多年來一直保持最高身價的流行天后,來台演唱會票價最高達三萬元,比一票難求的江蕙演唱會最高門票價高出三倍多,創台灣演唱會史上最貴門票價。兩場第一排搖滾區門票開賣秒殺完售。 《商業周刊》在瑪丹娜來台前夕,獨家揭露超級演唱會幕後的精彩過程。這個屬於台灣的第一次,彰顯的是:近乎上百個細節與商業計算,宛如一場戰爭!對於一位國際天后級歌手來說,一場完美演唱會,從聲音、舞蹈、服裝到舞台視覺,都要一絲不苟。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在英國曼徹斯特的演出,因為晚了五十分鐘上台,被台下歌迷投以噓聲。但瑪丹娜解釋:「因為舞台設備沒有完全準備好,她不想就這樣隨便表演,給觀眾留下記憶中不完美的演唱會。」 她「挑剔」至極。其他藝人的演唱會是開出規格,由當地承辦商在地找音響設備、布置休息室和飯店要求;但瑪丹娜卻是從軟體到硬體都要自己帶來。 為了保護自己的聲音,不容許有萬分之一的機率出現差錯,她將所有可能造成聲音表現失常的因素都要過濾掉。最簡單,也是最困難的方法,就是把她專屬的休息室原裝原吋空運來台。 休息室內的規畫,包括健身房、按摩房、家庭房到梳妝區;休息室內禁止開冷氣,室內溫度一律維持在攝氏二十度,不讓不穩定的空氣影響呼吸系統。 地毯也要自己帶過來,而且是要棉質的,避免塵埃四飛;沙發更是自己搬過來,因為會跟身體接觸,都必須在材質上精挑細選。早上起床,瑪丹娜要聞到白色長梗玫 瑰花香。種種的要求,都是為了不用適應新環境,因為如果生病,不僅造成體力不繼,也會影響表演時舞蹈的力道;此外,細到連表演舞台降下換衣的快換間,她也 管,在不到十坪空間裡,下段節目換衣要放在什麼位置、礦泉水要擺幾瓶等瑣事,瑪丹娜都有自己專屬的規格。 走進後台準備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群忙碌的舞者、服裝師和化妝師。衣架上每件衣服標上固定號碼與人名,連換下來後放置的籃子都有標碼,每樣東西部自己空運來台。 每個挑剔的背後彰顯的是:她要讓全球八十一場演唱會的觀眾,在不同城市都能看見一模一樣的表演。 這樣的規格設計充滿了精算,目的就是要讓每一場唱會很精準的出場、謝幕,對於瑪丹娜來說,她要的是,完美,兩個字。 早在二〇〇四年十二月,英國巨星艾爾頓.強因為喉嚨發炎被迫取消演唱會,二〇一五年西洋歌手來台最熱鬧的一年,新銳樂團二十一名飛員樂團(Twenty One Pilots)。巳因為演唱當天喉嚨唱不出聲,只能立即宣布退票,讓歌迷失望不已。而瑪丹娜不允許因自己身體狀況,犯下這類的錯誤。 「她已經快六十歲了,但仍維持每天健身兩小時,飲食紀律嚴格要求自己,一做就是三十年以上;而在演唱會的聲音和藝術性表現上,她也如同對待自己一樣,」待過BMG西洋部的王尉晉觀察。 磨舞》連三週每天都練18小時年演出60場,演唱會完再開檢討會 相較於過去瑪丹娜巡演,這次以新專輯《Rebel Heart》為主題的國際巡演規模並不算大,但早在一年前籌備演唱會開始,她就親自挑選舞者,每天跟著她們練舞十八個小時,一共三週時間。 走進練舞室,你可以看見,在連續練了十個小時後,她問一位舞者說:「你累了嗎?需要去喝一瓶Red bull(編按:紅牛,提神運動飲料)嗎?」意味著她沒準備讓大家休息,喝完提神飲料,大家再開始練,她一向帶頭用意志力去戰勝體力。 一年六十場的演出,平均兩天半飛一個城市,對於一位已經五十八歲的藝人來說,有多難?「克服時差又是一個問題,對男人來說已經不容易,若非長年累月鍛鍊,很容易發生表演中斷,」LiveNation目台灣分公司執行總監嚴光華分析。 以江蕙來說,連唱二十多場,她表示體力已不堪負荷;四十四歲台灣天后張惠妹,她一場秀唱跳下來,最後安可曲後幾乎是倒到小巨蛋地板上,但瑪丹娜演唱會唱完還能跟舞者和經紀人開檢討會。 除了她專屬的休息空間,舞台現場的要求也近乎龜毛,連舞台邊的圍欄,她都堅持全部自己帶。為了讓空拍演唱會全景與聲音傳播出去在全球演唱城市一致,燈光、投影等硬體她也堅持自己帶。 多半藝人僅是開出規格,由當地承辦商準備。而瑪丹娜都是自己張羅,創下共計包下四架貨機、要整整用上三十個五十三呎貨櫃,不僅打破小巨蛋貨櫃進場紀錄,同 時也打破Lady Gaga當時來台共計三十二個四十呎貨櫃紀錄。瑪丹娜不是不相信別人,而是相信親力親為,才能感染工作人員,才對得起花高價進場的觀眾。 求美》演唱會搞得像辦時尚秀嫌舞者裙子長,親自衝到後台剪短 在視覺上饗宴,她也將整場演唱會搞得就像一場時尚秀。 在後台準備室,你會看見上百人,每個人不是拿著彩妝筆專心化妝,就是忙著試服裝,還有服裝師在拿著針線修改中。 儘管離上演僅剩下幾小時,將是一場娛樂盛宴,但每人臉上沒有一絲笑容。 一度,還可以看見,瑪丹娜直接跑到後台,她覺得舞者裙子過長,直接拿起剪刀將舞者裙子剪短的畫面。 過去礙於場地容量人數限制,瑪丹娜亞洲巡迴僅在日本登場,但這次是她在亞、澳洲巡演最多場的一次,為了迎合亞洲風,「龜毛」的她捨棄一貫與單一設計師、曾獲奧斯卡最佳禮服造型設計獎的保羅.高提耶合作。 這次台灣演出,她首次選擇包括GuCCi、亞洲華裔的Alexander Wanng、Moschino、Mliu Miu 和亨Prada一流設計師作品,為的就是在跨界合作中,激盪出新花樣。 例如,在巡演中從來沒出現過紅色扇子等的東方風格,在這次也是服裝視覺重點,瑪丹娜考量的是亞洲觀眾口味。「她總是站在觀眾角度去思考,用最直接方式去親近她的粉絲。」環球唱片西洋部資深經理楊智偉觀察。 舞台上演出不過三、四個小時,事前的準備卻像是一場馬拉松,漫長且耗費各種人力、物力。光是前台硬體搭設說明書,別的藝人只有薄薄兩頁,這次瑪丹娜演唱會 則是從硬體、企宣、票務到公關票,每項都有規定,多則四十到五十頁,少則也有十頁,細到連鼓手打鼓型號也羅列一清二楚。 再如,以往巡演,聯絡名單包括製作經理、巡演經理約五、六個人名,但這次瑪丹娜演唱會聯絡名單,細分到連IT設備都有一人專門負責。印出每一細項的說明 書,A4紙超過三百頁外,連保密條款也在一百頁左右,像是標下層演權金額、瑪丹娜居住飯店等都不能對外透露,若違反,母公司可馬上要求停止來台。 再以企宣為例,連新聞稿發稿時間,規定全亞洲都在九月二十五日早上十一點。 亞洲、澳洲二十一個城市統一外,格式也要一模一樣,整個新聞稿中,除了替換掉每個城市票價,其他原封一字不能動。這樣的規格,只有瑪丹娜才有,她想得是,不管是義大利觀眾、巴黎觀眾,到了台北,大家享受的驚奇是一樣的。 演唱會宣布開賣時間之後的預購時間,全部都規定是從早上十點到兩天後的下午五點,公開販售時,每半個小時要給一次銷售報表,直到當天結束或賣完為止,以準確掌控每一張門票的銷售狀況。 連宣傳費她也要管。假設宣傳費有一百五十萬元,台灣承辦商Live Nation分公司要先提企畫案給母公司看,如第一批先下臉書、捷運廣告,理由是因應數位串流興起,用社群化方武吸引年輕觀眾;其次再下電視、電台等大眾媒體,接下來再補不足地方。 勘場鑼視野差座位拒售票 顧及粉絲權益,把百萬收入往外推 瑪丹娜珍惜觀眾的眼球,所以懂得割捨。早在開演前八個月,在美上市LiveNation母公司就先向小巨蛋要了場地位置圖,才確定台北有可能成為巡演的一站。 為了不讓觀眾有觀看限制,先要求鎖住小巨蛋中三百六十六個視野不佳的位子,那是前面舞台邊三角形位置,等於將百萬門票收入推出去。 「A list(一線)的藝人巡演(如席琳狄翁等),基本承包金額是一百萬美元起跳,瑪丹娜應該更高,」一位唱片公司資深主管分析,香港演唱會門票收入生態是切 出去給贊助商,一開始就能掌握七成,剩下三成則是門票推廣,但台灣僅有萬人演唱會場地,場地不夠大,又僅有兩場,門票若沒賣完,回收成本風險很大,幾乎是 冒著賠錢風險在做。 此外,台灣分公司還要跟時間競速。不僅要跟在地承包商競爭,還要搶場地。 難在哪?光是配合瑪丹娜在歐美演出時間,喬小巨蛋檔期就改了三、四次。但小巨蛋的檔期之搶手,早在一年前就須提出。且,每次更動,就須再次經過台北市文化 局審查,一次變動,時間就是一個半月。一度,因為喬不出檔期,讓他們覺得:「難道就這樣無緣了嗎?」Live Nation台灣分公司行銷經理田瑜萍說。 有人選擇等待,但與瑪丹娜交手,你要比挑剔的她快一步。過程中,承辦海外演唱會超過二十年以上經驗的嚴光華,也沒閒著,信件往返幾乎是以小時來計算。聽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別忘了,兩邊時差是十二個小時。 在此期間,嚴光華與五位夥伴不斷與瑪丹娜經紀人溝通,請他們一定要把機會留給台灣,一方面積極跟小巨蛋方面聯繫進度,一有進度隨時彙報給國外知道。經三次更動,終於讓他們拿到二月檔期,成功讓瑪丹娜來台開唱。 維安》光一場就用500名人力確保觀眾進、退場暢通與安全 到了演出當日,主舞台需要四名保全,舞台後方螢幕區需要兩名保全、副舞台(心形舞台,見右圖)需要兩名保全,全部舞台柵欄一圈需要十四名保全隨時注意是否發生緊急狀況。眾光燈區需要兩名保全,投影機區需要兩名保全,其他待命保全四名,都須穿著正武西裝並具備外語能力。 為防止暴動,當天光是進場和結束退場相關人員,就達五百多人,也創下台灣演唱會紀錄。 一場國際級演唱會,真的宛如在打一場戰爭! 瑪丹娜還能多「龜毛」?她要求不論平面媒體或電視台記者,只能拍攝前三首歌的前一分鐘,拍完後就必須離場。並且載明不提供電力需求,須從控制台接音源線,不得使用現場錄音,為的就是避免連線出去的聲音有異狀。 以金曲獎為例,現場收音沒問題,但經由衛星傳送到電視機前,就有落差,為了不讓收看電視的人聽到一點誤差,連看不見的「隱形」細節,她在八十一場演出中,一一要求。 殘酷的是,娛樂背後,這可能是一場不可能賺錢的演唱會。台灣跨界合作習慣的方武是:資源交換,也就是說,用彼此資源交換門票。但對於國際級演唱會而言,採取的是門票抽成制,因此控管每個位置、每張門票、每張公關票。 「合作過這麼多場,真的一張公關票都沒拿到過,」與Live Nation台灣分公司協辦過幾次國際藝人演唱會的楊智偉說得坦白,連他自己都是自掏腰包去「朝聖」。 「但這才是真正的國際規格!」嚴光華直白的說。 但,為什麼還要做?小市場的台灣,跨出去吃華人演唱會市場外,更要將國際資源引進來,將國際級天王、天后的規格變成自己養分的乘數效應,才能真正在全球演唱會商機供應鏈上站上一角,也是台灣借力使力,引進來、跨出去一種軟實力的展現。 紅心十字架舞台,重現小巨蛋 此次舞台表達瑪丹娜現在的人生觀:反叛不羈行事風格中,仍有真誠保守的心,同樣的舞台設計也將在小巨蛋現身。 撰文者黃亞琪 |
||||
台灣攬才政策試圖仿效日、韓、星國,開放外籍白領、僑外生和資深外勞來台工作限制,卻卡在最後一關。但停得了法規修正,卻停不了台灣人才流失和勞動力不足的問題。 國家發展委員會曾推估,二○一六年起,台灣十五至六十四歲的工作年齡人口,平均每年減少十八萬人;此外,近十年平均每年流出約兩萬名白領技術人才;而在現行法規下,每年外籍白領人才在台人數則不到三萬人,僑外生在台念完書通過申請留下來工作的人,也僅七百人。 有鑑於此,勞動部擬放寬條件,參考新加坡、日本、韓國作法,改採評點制,延攬外籍人才來台工作,不料行政命令在最後一關,遭勞動部法規委員會以各界仍有歧異為由保留,等新國會凝聚共識再審。 勞動部新方案分別針對從事專門性、技術性工作的「外籍白領」、「僑外生」和「藍領外勞」做調整。過去,外籍白領來台薪資須至少有四七九七一元和兩年工作經驗,現將這兩項納入評點項目,和外語能力、學歷、專業能力等並列,六十分合格。僑外生則放寬既有評點制,合格分數從七十分下降到六十分。藍領外勞新增滿九年後,通過難度較高的評點制度,可申請長期留台。 這項一五年十二月經行政院會通過的攬才政策,會在最後一刻止步的原因,與部分民進黨和時代力量立委以及勞工團體反對有關,反對者擔心排擠掉本國人的機會,就業困難與起薪低的問題更嚴重。 「從歐美等先進國家經驗來看,既有工作不會被偷走,而是增加國家競爭力,整體工作機會是增加的。」「向前台灣」活動發起人朱平,長期倡議改革移民政策及法規,以外籍人才目前在台比率僅約千分之一左右來看,他不認為台灣年輕人的競爭力會因此下滑,建議勞動部可以每年視放寬標準後、對就業率的影響做調整。 「經過我們評點合格的人,會具有一定的水準,不會如外界想像的使整體勞動市場更低薪。」勞動部發展署跨國勞動力管理組副組長薛鑑忠說,光是外籍白領來台工作申請,合格為六十分,但申請者要具備華語以外的兩種語言能力,才能拿到十五分,門檻很高。 MGR經緯智庫總經理許書揚曾為文指出,新加坡政府主動向各國畢業生、職場精英獵才,並發放個人化就業准許證,讓外籍人士最長可停留半年,以便尋找當地就業機會。 當台灣年輕人到國外就業,並沒有遭到重重設限,我們又何必低估自我的競爭力,製造出高難度門檻?這將讓九年後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的台灣,推入更深的缺工困局。 國外人才來台工作門檻很高—外籍人才來台工作辦法新舊制比較 舊制 新制 外籍白領 雇主須達一定資本額、營業額 刪除 須有兩年工作經驗、 薪資至少達47971元 改採評點制,把薪資、學歷、外語能力、專業能力等都納入,60分合格僑外生 雇主須達一定資本額、營業額 刪除評點配額制,一年最多2500人 取消配額薪資納入評點項目,70分合格 薪資改列加分項目,60分合格藍領外勞 產業外勞工作滿12年要離境;看護工滿14年要離境 年資滿9年,可透過嚴格評點制申請長期留台;留台5年,可申請永久居留或歸化 資料來源:勞動部 撰文 / 賴若函 |
這家公司是沃爾瑪、好市多的合作企業,台灣那麼小,它為何來? 創辦人坎普說,他從台灣與中國市場相似的問題中,看到機會。 這可能是我遇過最特別的越洋電訪。受訪者坐在穀倉內,被成群的羊和馬給包圍,受訪主角不是農夫,不是傳產企業家,而是全球最大的線上營運資金平台C2FO創辦人:桑迪.坎普(Sandy Kemper)。 去年,C2FO被《富比世》選為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五十強之一,沃爾瑪(Wal-Mart)、好市多都是它客戶;有矽谷PayPal幫幫主之稱的彼得.泰爾(Peter Thiel)和Skype共同創辦人普瑞提斯(Geoffrey Prentice)都是它的投資人。自二○一○年至二○一五年底,在其平台流動的應收付帳款總額逾四百億美元,每年營收以四成規模成長。 但有意思的是,這家看起來走在時下最夯的金融科技前端的公司,卻是來自美國一個鄉下城市堪薩斯城(Kansas City),一個人口還不到五十萬的小城市,它曾經是美國西部拓荒時期的中途貿易站,沒有媲美矽谷的高科技或華爾街的大資本,有的只是廣闊的農場和牛丰。 這家公司,竟成為首家跨足台灣的國外金融科技公司。去年十月,它悄悄來台灣開設辦公室。 銀行第五代繼承者創業 用新科技,做收帳的老本業專訪坎普前,我們有很多問題想要問他。他是上百年歷史的上市公司UMB銀行第五代繼承人,其父親更被沃爾瑪創辦人山姆.華頓(Sam Walton) 視為「我最信任的銀行家」。 家族坐擁價值至少百億美元以上的資產,為什麼他會跳出來創業做金融科技公司?做的還是一門銀行行之有年的業務:應收與應付帳款,他難道不怕革掉自己家族本業的命? 坎普,為什麼又會瞄準台灣市場? 他的回答,卻是自己當時的創業故事。 「當我跟我爸說我不當 UMB執行長跟主席了,我要去開自己的公司時,我爸氣得半年都不跟我說話,」坎普說。 父親眼中的背叛之舉,正是坎普眼中的難得契機。 坎普於金融海嘯那一年創 業,當時他發現,全球有高達四十兆美元的應收帳款,這些錢無法轉換成企業營運所需的資金(wordking capital),也無法產生更高的現金收益,中小企業難以取得融資,但大企業卻越來越容易。 替企業與供應商牽線 協調帳款利率,媒合甜蜜點坎普選擇建立一個平台:讓企業和其供應商在平台上設定各自可接受的利率,舉例來說,供應商通常希望早點取得款項,但對企業,也就是買家來說,卻是越遲支付越好,在這種情況下,供應商可以給買家優惠,換取早點取得帳款。 想法聽來簡單,但背後很複雜。如,每一名供應商的現金週轉狀況可能隨時變動,因此其願意給予企業的貼現優惠也會跟著變化。以往,這須花大量時間和人力去協調,但現在,平台透過與買賣雙方的系統對接,就能算出雙方期望達到的「甜蜜點」。 坎普選擇進入台灣市場的邏輯也是如此。在他們眼中,台灣也存在著「問題」。 據其統計,台灣企業的交款所需時間長達七十五天,只比中國快三天,是美國交款所需時間的近兩倍,台灣市場大有潛力。而且,由於其不經手任何金流,因此也不受金管會監管,可直接進入台灣營運。 新模式來台行不行? 最怕供應商毫無談價籌碼 C2FO國際事務總裁高仕達(Chris Dard)認為,當景氣低迷,若廠商放任供應商現金週轉不靈,轉往其他非法或高利率的融杳管道,將嚴重傷害供應鏈,如出貨穩定度就會受影響。這在製造業掛帥、毛利率普遍偏低的台灣很可能發生。 坎普表示,其不向供應商收費,而是從買家享 受到的貼現折扣中抽取 部分利潤,現階段已獲利。目前其正與台灣前 十大企業中的三家洽談 合作。不過,勤業眾信 風險諮詢公司總經理萬 幼筠認為,台灣的製造業供應鏈生態很緊密,有些供應商是被綁死的,買賣雙方是否真能平起平坐,在線上平台協商條件,他抱持懷疑。 有趣的是,坎普的新事業,看似是對家族事業的革命,但這家族看機會的眼光,其實很一致。 當年,坎普的祖父選擇不在銀行業密集的東部如紐約創業,而是接手UMB銀行的前身,位在鄉下的「市中心銀行」(City Center Bank)。當時,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隔年,一切百廢待舉。他在沒有豐沛金融資源,卻又希望重振的中西部市場,反而成為稀有異數,因而崛起。 「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 從無到有開創新的東西(Take something from nothing),對我來說,能夠親手解決問題很重要,而且問題越大越好……。」多數人看到台灣市場小,坎普卻看到台灣製造業將出現的危機。 多數人選在大客戶密集的地方起步,但坎普家族卻看到農村社區的匱乏需求。 相隔一萬二千公 里,在電話線中, 這位身在穀倉中 的創業家用他的 故事,提醒了我 們:我們身在成 熟產業,常處於 被顛覆與挑戰的 焦慮中。但是坎 普家族卻這樣 想:就因身在其 中,才最理解問題所在,能發現問題,才有機會再起。 撰文者李欣宜 |
兩個月來,台灣從旅館到餐聽等生意明顯「急凍」,當仰賴陸客的生意經變了樣,轉型將是觀光業必修課題。 近午時分的日月潭興起薄霧,陸客團必定造訪的阿婆茶葉蛋,店門口前不復往日人龍。負責人鄒金盆阿嬤望著潭面,對著記者嘆了口氣,悠悠的說:「選前生意掉蓋多(很多),每天賣嘸一半,這係嘜按怎?(這該怎麼辦?)」 已在玄光寺碼頭旁設攤半世紀的鄒金盆,賣的風味獨特茶葉蛋,隨著陸客開放而暴紅,假日經常一天賣上四、五千顆,是陸客創造庶民經濟的傳奇。但現在陸客配額限縮的問題,成了阿嬤的頭號困擾。 新任總統蔡英文五二○還沒就職,日月潭鄒金盆阿嬤的茶葉蛋一天就少賣兩千顆,單日生意大幅衰退五成以上,凸顯了兩岸氣氛和往常不一樣。 兩岸的生意經,翻臉像翻書,以往搭順風車如今遭到龍捲風,給業者上了一堂寶貴的風險課。 效應一:飯店來客減少台北市1/3旅館首當其衝 依據觀光局統計,總統大選前一個月(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五日至二〇一六年一月十六日),陸客團來台人次較去年同期減少三成一,年後減團傳言甚囂塵上,讓業者剉咧等。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曾在一月二十七日正式回應,表示陸方從未對赴台旅遊設定配額,但也加上但書,針對陸客來台的下一步,陸方將「根據兩岸關係形勢」和兩岸旅遊市場需求,視情況處理相關事宜。 熟悉兩岸觀光事務的中華民國旅行公會全聯會前秘書長許高慶一月表示,大陸組團社(在中國經營中國居民赴台旅遊業務的旅行社)已口頭告知我方旅行社將進行額度控管,不僅限縮團客來台人次,連自由行試點都將有四十三個城市配額掛零(編按:目前中國共四十七個城市開放自由行,傳言只留下北京、上海、廣州、廈門),讓業者心慌慌。 這一波觀光業相關的投資潮,幾乎都衝著陸客來。如果中國方面的客源驟然熄火,一連串骨牌效應將會相當慘烈。據官方統計,自二〇〇八年至二〇一五年,台灣國際和一般觀光旅館共增加五千九百二十間房間數,成長二七.一九%。 至二〇二〇年止,已登記興建的觀光及一般旅館還有四十一家,未來十四年問,國內將再增加九千九百七十一間房間數,總投資金額達約九百億元。一旦陸客無法持續高成長,將產生「供過於求」的競爭壓力,成為國內觀光業的隱憂。 旅館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徐銀樹表示,觀光產業不像實品店家可以「囤貨」,一天沒客人上門就是在燒錢。「光是台北市,就有三分之一的旅館專做陸客團,」台北市旅館公會理事長邱樂芬難掩憂心說,分析這一百四十家旅館客源,陸客團占比達六至七成,一旦沒有陸客,不但營收銳減,業者之間還會削價搶客,市場將變得更混亂。 效應二:遊覽車退訂多逾兩萬名司機在放無薪假 另一個未爆彈,還有遊覽車業者。據官方統計,截至二〇一四年底,自開放陸客以來,全台增加三千一百二十七輛遊覽車,與二〇〇九年年底相比,成長二七%,但遊覽車全聯會理事長魯孝亞指出,大選前生意衰退六成,全台跑陸客團的遊覽車約四千輛,「有一半在曬太陽」,全台二萬一千名司機,「很多人在放無薪假。」 陸客團突然減少,也讓遊覽車業者大嘆倒楣。中部某業者因看好市場,大手筆訂購二十輛二手遊覽車,帶陸客團「凸全台灣(指繞全台灣)」,沒想到才剛開張,就碰到限額令,最後不得不退訂八輛。 「遊覽車貸款壓力很沉重!」魯孝亞說,新車一輛成本少說七百萬元,貸款比重高達七成,據公會估計,全台會員的貸款總額至少八十四億元,若無陸客帶來穩定現金流,同樣會有倒閉和銀行呆帳等問題。 配套新政策恐緩不濟急消失的客源短期內難彌補據了解,蔡英文競選辦公室政策執行長張景森一月底召集業者及官方代表共商,會中初步決議,除透過既有管道與陸方積極協商,也將鎖定東協十國推出免簽證優惠,中轉旅客給予兩天至四天免簽入境等:同時也鼓勵擴大國內旅遊,企圖彌補即將消失的陸客客源。 不過,業者私下表示,東南亞國家旅客的消費力低、簽證事涉外勞政策,全面開放難度高;而國內缺乏東南亞語系導遊,合法的泰語、越語及印語導遊合計不到百位,照目前每年錄取名額來看,耗時數年才能補足市場缺口,「根本緩不濟急!」 觀光業長期仰賴陸客的高成長,業者在投資上一路踩油門,很少人在踩煞車,如今這一輛「觀光巴上」減速,其他市場很難大幅取代。「陣痛」已經避免不了,在這段度小月期間,業者可以冷靜思考,估算陸客團的商機已經變成「看天吃飯」,變幻莫測,這個火車頭將不知開往何方,還值得重壓豪賭? 撰文者林淑慧 |
代理北捷九成廣告版面的合和,用互動平台串起旅客和商家,主動把平面廣告塞進低頭族的手機,營收逆勢成長兩成。 全球最大的戶外廣告公司、法國德高集團想要進來台灣,搶下台北捷運廣告代理經營權,結果是被她擊退;二十三年前,本土媒體大亨邱復生所屬的年代公司,曾以比她高出一倍的標金取得北捷廣告經營權,最後卻退出經營。接下來二十年北捷這塊廣告市場,幾乎都是她的天下。 她是合和集團營運長謝卓燁,專營機場、捷運、公車及公車亭廣告服務,掌握桃園和小港機場、五都公車的廣告版面及路線獨家經營權,以及台北捷運九○%的黃金版面,穩坐全台最大戶外交通媒體的寶座,每天平均有將近兩百萬雙眼睛,會看到她代理的廣告。 儘管有獨家場域優勢,但當人人都低頭滑手機,再有創意或吸睛的廣告,也難敵手機的威脅,當創意個案無法複製、成為商業模式,是我們碰到的最大瓶頸。」謝卓燁說。 她發現,在數位科技的浪潮下,廣告若沒有和手機「搭上線」,再有創意的內容也是「白搭」。面對手機這個最大的敵人,他們並不正面交戰,而是從去年起尋求異業結盟,導入 Beacon藍牙微定 位技術,讓平面 廣告能化被動為 主動,導入至路人甲的手機裡。 也就是說,在近距離的範圍裡, 能夠讓廣告躍至 手機裡。 「看過世界各 地的戶外廣告, 還是停留在做創 意型的個案,合 和在交通工具上 做數位化廣告, 是全球戶外廣告 界的創舉,」鴻海集團投資的新創事業富奇想商務長陳顯立分析。 發「紅包」吸引陸客 鼎泰豐、中華電上門合作 去年第三季,合和搭建了一套「陸客搖一搖」行動行銷平台,透過導入Beacon藍牙微定位技術,讓陸客運用手機上的WeChat微信App和廣告互動,拿手機一掃,廣告影片就跑到手機上展示,例如癮科技、新光三越百貨、鼎泰豐、中華電信、太陽堂等業者,都已經加入平台,在捷運上搶攻陸客商機。 合和集團與富奇想、嚮網科技合作,除了讓乘客可用手機取得折價券「紅包」外,也能同時獲得台灣的商店優惠及觀光資訊;或是用折價券當誘因,#讓路人看完廣告還能帶著走,這就是戶外廣告加上手機的優勢。」靠著讓「平面廣告活過來」這一招,讓燦坤、台灣彩券和雀巢咖啡等大廠客戶都埋單,也擺脫平面廣告的魅力減弱、客戶不再下單戶外廣告的不利環境。 《哈佛商業評論》分析,「在許多方面,行動裝置都是開發潛在顧客的絕佳第一平台,可以讓廣告商在後續的平台上,都獲得更高的轉換率。」合和面對數位廣告的競爭,也想盡辦法要把路人的眼球抓回來。 合和借重數位科技,讓原有的平面廣告活過來,建立串聯旅客、品牌和商家的三方平台,讓廣告可以藉著手機「帶著走」,不僅延長其產品的生命週期,也「革新了我們的品牌經營方式。」全台第二大3 C媒體網站「癮科技」如此評論合和所提供的服務。 癮科技站長吳顯二指出,今年初購買合和的搖一搖廣告,讓乘客用手機領取折價券,再導入王癮科技的電子商務網站消費,上線才短短一個月,營業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已大幅成長五成。 合和在早期取得北捷廣告經營權,彷彿是一場小蝦米打敗大鯨魚的戰役,而現在的戰役則是挑戰數以百萬計的手機低頭族,如果無法讓他們抬起頭看廣告,只得讓廣告走進低頭族的世界。「唯有借力使力,透過科技使戶外廣告成為虛實整合的平台,才能擴大廣告的綜效。」謝卓燁如是說。過去二十年雖然獨大,但現在是低頭族最大,如何讓他們低著頭也能看到你,你才有可能成為贏家。 儘管有獨家場域優勢,但當人人都低頭滑手機,再有創意或吸睛的廣告,也難敵手機的威脅,當創意個案無法複製、成為商業模式,是我們碰到的最大瓶頸。」謝卓燁說。 她發現,在數位科技的浪潮下,廣告若沒有和手機「搭上線」,再有創意的內容也是「白搭」。面對手機這個最大的敵人,他們並不正面交戰,而是從去年起尋求異業結盟,導入 Beacon藍牙微定 位技術,讓平面 廣告能化被動為 主動,導入至路人甲的手機裡。 也就是說,在近距離的範圍裡, 能夠讓廣告躍至 手機裡。 「看過世界各 地的戶外廣告, 還是停留在做創 意型的個案,合 和在交通工具上 做數位化廣告, 是全球戶外廣告 界的創舉,」鴻海集團投資的新創事業富奇想商務長陳顯立分析。 發「紅包」吸引陸客 鼎泰豐、中華電上門合作 去年第三季,合和搭建了一套「陸客搖一搖」行動行銷平台,透過導入Beacon藍牙微定位技術,讓陸客運用手機上的WeChat微信App和廣告互動,拿手機一掃,廣告影片就跑到手機上展示,例如癮科技、新光三越百貨、鼎泰豐、中華電信、太陽堂等業者,都已經加入平台,在捷運上搶攻陸客商機。 合和集團與富奇想、嚮網科技合作,除了讓乘客可用手機取得折價券「紅包」外,也能同時獲得台灣的商店優惠及觀光資訊;或是用折價券當誘因,「讓路人看完廣告還能帶著走,這就是戶外廣告加上手機的優勢。」靠著讓「平面廣告活過來」這一招,讓燦坤、台灣彩券和雀巢咖啡等大廠客戶都埋單,也擺脫平面廣告的魅力減弱、客戶不再下單戶外廣告的不利環境。 《哈佛商業評論》分析,「在許多方面,行動裝置都是開發潛在顧客的絕佳第一平台,可以讓廣告商在後續的平台上,都獲得更高的轉換率。」合和面對數位廣告的競爭,也想盡辦法要把路人的眼球抓回來。 合和借重數位科技,讓原有的平面廣告活過來,建立串聯旅客、品牌和商家的三方平台,讓廣告可以藉著手機「帶著走」,不僅延長其產品的生命週期,也「革新了我們的品牌經營方式。」全台第二大3 C媒體網站「癮科技」如此評論合和所提供的服務。 癮科技站長吳顯二指出,今年初購買合和的搖一搖廣告,讓乘客用手機領取折價券,再導入王癮科技的電子商務網站消費,上線才短短一個月,營業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已大幅成長五成。 合和在早期取得北捷廣告經營權,彷彿是一場小蝦米打敗大鯨魚的戰役,而現在的戰役則是挑戰數以百萬計的手機低頭族,如果無法讓他們抬起頭看廣告,只得讓廣告走進低頭族的世界。「唯有借力使力,透過科技使戶外廣告成為虛實整合的平台,才能擴大廣告的綜效。」謝卓燁如是說。過去二十年雖然獨大,但現在是低頭族最大,如何讓他們低著頭也能看到你,你才有可能成為贏家。 撰文者林淑慧 | ||
陸客來台縮減影響兩岸航班!」、「陸客急凍!」自從總統大選後,主要媒體就不斷出現類似的斗大標題,直到五月觀光數字公布,「陸客減少超過一成」更被放大傳播,觀光業果真進入寒冬了? 陸客減少是事實,根據交通部觀光局五月分的統計,陸客減少了一二%,但同一時間,媒體沒有上標、沒有一併說清楚的是,來台觀光的第二大國家——日本成長了一六%、港澳小增○.四四%,韓國也成長一七%,印尼甚至有二四%的成長,而且,五月分整體觀光客來台還比去年同期小幅成長一.八七%,絲毫不受陸客來台大減的影響。 「不要小看台灣觀光產業的應變能力。」中華民國旅行公會全聯會祕書長朱祺雨表示,這就像製造業被抽單一樣,產能空出來,業者就會拚命找新單填回去,其中或許會有業者因此受害,但商業競爭靠的本來就是各自的競爭力。 整體而言,陸客止步的持續效應還有待觀察,但其實許多優質業者早就針對中國觀光客這種「靠政策吃飯」的業務量,做好因應準備。 例如,已經三年不接中國觀光團的國內旅行社龍頭——雄獅旅遊,目前以國人出國旅遊業務為主,今年前五月營收還小幅成長一.七五%。 產業政策好 不怕旅客不來「政府整體的觀光產業政策才最重要。」國內觀光產業龍頭——晶華酒店副總經理張筠直言,晶華接得到其他東北亞、東南亞觀光客的住房訂單,「但如果沒有飛機飛,或機場根本沒有空間停機,觀光客進得來嗎?」張筠說觀光產業不能光靠業者自己拚,一條龍的產業政策要及時跟得上,台灣業者就可以不用擔心任何單一地區臨時縮減業績。 晶華酒店目前陸客住房約占營收八%,日本客約四成,今年年初日本航線與訂票出了一些問題,讓晶華二、三月業績受到些微影響,「這才是業者害怕的。」張筠說。至於陸客大減的五月,晶華業績還成長五.三一%,不受影響。 日前已經傳出,六月、七月陸客還可能持續減少,對台灣觀光業的考驗還在,政府觀光政策如何即時因應,或許比業者競爭力還更需要加油。 |
有「餐飲哈佛」美稱的巴黎藍帶廚藝學校,在台分校終於開課,究竟是怎樣的十五個月,可以打造出俘虜全球味蕾的好手藝? 七月十五日,標幟了台灣餐飲教育的重要一天,巴黎藍帶廚藝學校的台灣分校開課。這意味著,未來台灣人不必出國,也能享受原汁原味的藍帶課程,取得結業證書。 成立於一八九五年、在全球擁有五十間分校的巴黎藍帶廚藝學校,是世界上最大的廚藝學校,由米其林餐廳名廚或得獎主廚授課,每年吸引兩萬名學生就讀,報名踴躍,倫敦和巴黎、上海等藍帶學校都得排隊三個月以上才能上到課。台灣則每年約一百五十人出國一圓「藍帶夢」,為職涯鍍金。 知名藍帶校友有美國名廚巴塔利(Mario Batali),身兼烹飪節目主持人的他,在全球擁有二十二間餐廳,遍及美國、香港與新加坡,包含明星葛妮絲.派特洛(Gwyneth Paltrow)等都是座上賓。台中樂沐法式餐廳的主廚陳嵐舒同樣畢業於藍帶,該餐廳已連續三年拿下「亞洲五十最佳餐廳」獎。 四年前,高雄餐旅大學與巴黎藍帶廚藝學校合資,成立高餐藍帶國際教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 稱高餐藍帶)。將巴黎藍帶廚藝學校「原 吋」的搬來台灣。 課程分為法式廚藝(Cuisine)和法式糕點(Patisserie)兩班, 十五個月要價一百零 五萬元,由兩名法國 藍帶主廚全英文授課,報名須檢附英文能力證明。高餐藍帶總經理蘇國壺坦言, 有些貴婦對課程有興 趣,但因英文門檻被擋在門外。 四階段課程,包括管理 究竟高餐藍帶教什麼?攤開課程規畫,內容由淺到深分為四大階段。以法式糕點課為例,第一階段有刀工、揉麵糰等基本功夫,第二階段則是巧克力等製作課程,第三階段則必須開發甜點菜單和規畫下午茶等,學習組合套餐。 相較大多藍帶學校為九個月的廚藝課,高餐藍帶加上第四階段、長達六個月的餐飲管理課,打造「全方位廚師」。蘇國垚觀察到,許多台灣學生拿了藍帶證照,回台開咖啡廳卻經營不善。「如果不懂溝通、領導統御和市場行銷,有技術也是枉然。」他說,廚藝加上管理,才能為創業加分。 藍帶以嚴謹教學出名。畢業於巴黎藍帶廚藝學校的凱瑟琳,弗林(Kathleen Flinn)就曾在書中紀載,她在九個月內做三百道菜,學著冷靜面對兔子、羊頭、豬內臟等食材,從切菜技法、調製醬汁到擺盤等,每個細節都不得馬虎。例如即便是簡單的洋蔥丁,也要保持每面兩公厘大,就像機器切出來的一樣,顆顆方正、大小如一,做不到就得重來。 就地取材,表現台味創意 藍帶也強調就地取材的重要性。高餐藍帶教學主廚、在五星級飯店擁有二十五年主廚經驗的葛曉博(Sebastien Graslan),在七月初的試做中烹調法式田雞腿料理時,就加入台式香腸。現在他在超市和夜市尋找食材,包含火龍果和蓮藕等,未來都將納進教學,「傳統的烹調方式,加上地方特色,就是嶄新料理!」 隨著課程內容加深,學生能在料理中展現個人特色。曾拿到歐洲盃甜點大賽冠軍的法國名廚尼可拉斯(Nicolas Belorgey)未來將訓練學生裝飾蛋糕的技巧。他說,裝飾之前,包含食物特性、顏色和口戚,都得仔細拿捏。裝飾時則不宜過度鋪張,搶走蛋糕風采。「每個人可以在這堂課訓練美戚,表現不同創意。」 講求紀律,重視習慣養成 此外,藍帶學校有嚴格紀律。例如學生只要遲到十分鐘就禁止進入教室;為確保衛生,做菜時,滴落在爐台旁的髒污要立刻擦拭,就連擠花之前剪下的塑膠袋小角,也要馬上丟掉,以免不小心摻進其他食物中。做完菜,衣服保持潔白,不能有一絲污垢。 「對素人來說,建立對的習慣很重要。」非餐飲科系出身、取得日本東京藍帶證照的郭彥嘉說,廚房如同戰場,一不小心就亂了方寸,藍帶的訓練讓學生懂得建立流暢步驟,做菜也能有條不紊。 更深的改變是信念。「在藍帶學習到料理的真正精神。」李中煜在北投麗禧溫泉酒店擔任主廚,領有巴黎藍帶證照。 他分享,藍帶強調食材自然原味,高湯和醬汁都得自製。現在的他懂得從食材中提煉香氣,不依賴人工調味料。 但越來越多人有藍帶 證照,這張紙在業界吃香嗎? 「拿到證書,一切還是要從學徒開始 做。」蘇國盎提醒,許多人蜂擁而至, 以為畢業後就是「藍帶主廚」,其實只是「藍帶校友」,未來發展因人而異,一般從入行晉升主廚,至少要十年。「如同去念管理課程,也不可能一開始就當總經理。」 即便如此,憑藍帶百年教學經驗,明年起高餐藍帶將和高餐合作研發「中廚藍帶課」,讓中廚料理走向國際。同時,全台七間大飯店更主動接洽,將開設員工教育訓練課程。 「這是為台灣餐飲教育提供新選擇。」蘇國垚說,台灣餐飲教育面對國際化競爭,卻無計可施,藍帶課程可望帶來新刺激。高餐藍帶,會是打造國際級餐飲人才的解方嗎? 搬到台灣,藍帶規格不打折!——高餐藍帶課程 國際標準教室 5間國際標準廚房烹飪教室-2間示範教室、3間一般教室、1間書店、咖啡廳、物流室和更衣室 3個月開一次課 每3個月一期,每期法式廚藝和法式糕點課程各開設2班,一班16人 全英文授課 2名法國藍帶主廚全英文授課,含廚藝課和管理課程,每週上課3-4 天,共15個月 資料來源:高餐藍帶國際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整理:李雅筑 撰文者李雅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