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新功能 代理人為死者發帖
1 :
GS(14)@2015-02-14 08:30:53
社交網絡已滲透現代人生活每個角落,現在facebook用戶死後仍可「遙控」賬戶。fb前天宣佈設新功能,讓用戶可以指定「代理人」,用戶一旦離世,代理人就可接手管理,甚至代離世的用戶撰寫帖文。目前fb處理離世用戶賬戶方法,是應用戶親友要求,將之轉為紀念賬戶,供親友悼念和緬懷逝者,又或者乾脆移除逝者賬戶。但fb團隊前日在網誌寫道:「我們跟許多失去過至親的人談過,發現我們其實可以給遺屬更多支持。」
有權更改用戶資料
相對於紀念賬戶只供逝者親友分享回憶、但沒人有權對紀念賬戶內容作出任何更改,fb新安排是讓用戶可以在設定私隱欄,指定在fb有賬戶的親友擔任代理人,代理人有權更改已故用戶的個人資料相片和封面相片、在生活時報撰寫置頂帖子,以及回應交友邀請。用戶更可授權代理人下載自己在fb的資料、相片和帖文等,但代理人不能以已故用戶身份登入,亦不能看到用戶私人訊息。被指定為代理人的用戶,會在該名親友離世後才獲fb通知,但用戶可自行決定是否自行通知對方。另外fb會每月提醒用戶選了誰做代理人,以免一旦代理人先行離世,或者隨着日子過去、代理人跟用戶變得生疏,用戶忘了指定新代理人。但香港地區暫未可使用代理人功能。法新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214/19041740
六被捕者 五人為學生
1 :
GS(14)@2015-03-10 09:02:57
■警方前晚在尖沙嘴拘捕一名男子。溫文學攝
【本報訊】前日反水貨客衝突中,警方分別在屯門及尖沙嘴拘捕五男一女,最年幼僅十三歲,大部份為中學及大學生。示威人士深夜突襲尖沙嘴兩小時,多次衝擊警方防線氣氛緊張,其間有女途人報稱,在巴士總站等車期間遭警員非禮。警方共拘捕五男一女(十三至二十六歲),其中在尖沙嘴被捕男子分別姓鍾(十八歲)及姓何(二十六歲),同涉在公眾地方行為不檢。據悉鍾為中大一年級生,其facebook封面是「香港建國」及鳳凰龍獅旗標誌;並是「屯門人屯門事」fb版主。何則居將軍澳區,報稱任職推銷員,兩人暫准保釋。
女子報稱遭警非禮
在屯門被捕的三男一女,其中三男分別姓陳(十三歲)、姓林(十四歲)及姓郭(十六歲),是中二至中四學生,三人涉襲警被捕,郭及陳的fb有上載反水貨行動消息。另一被捕女子姓陳(二十一歲)涉妨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被捕,她是理大三年級生。消息稱被捕六人均報稱因網上號召而參加反水貨客行動,他們亦沒有相關案底。示威者前晚九時許轉戰尖沙嘴,一女子從星光行走出,準備到巴士總站,報稱遭一見習督察胸襲。「佢一手推開我,唔只一次,我幾乎仆低。掂到我個胸,掂到我個頭,咁係咪好有問題?」女子說,該督察回應:「你投訴我囉。」■記者黎志偉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310/19070572
台兩宗隨機斬人富二代壓力大 砍人為坐牢
1 :
GS(14)@2015-07-23 02:01:15新北市前晚發生的隨機斬人案,疑兇是年僅15歲的倪姓男學生,他手持菜刀在街頭連斬兩人,結果當場被捕。經查他來自富裕家庭,是一名「富二代」,倪供稱因壓力大才犯案,加上與姑姐吵架,故想透過傷人換取入獄的清靜,還直言想坐牢。事發三峽北大特區內,倪於前晚11時行經學府路、大觀路交界時,持菜刀隨機斬人。他襲擊兩名途人後逃離現場,事後被警方拘捕。倪的姑姐接受台灣《蘋果日報》訪問時透露,姪子前日沒有上學,家中菜刀不見了,擔心姪子自殘,於是在街上找他及勸其回家,未料倪上街斬人。據悉,倪的父母在緬甸經商,兒子留在台灣讀書,並交由姑姐照顧,卻導致他與家人的關係疏離。姑姐又指,倪學業不錯,性格乖巧,因暑假要補課,無法到外國跟父母團聚,故心情受影響而闖禍。
■一名男子受傷後逃入便利店。
事前與姑姐爭吵
倪供稱,因與姑姐爭吵卻無地方獨處,心情欠佳才上街斬人,換取入獄的清靜,他說:「我做錯了。」據報他曾高呼「我要學鄭捷殺人」,但警方否認說法,倪依殺人未遂罪偵辦。其中一名受害者是民進黨立委邱議瑩的助理謝邑霆(24歲),昨日現身憶述經過,她說當時徒步回家,突然感覺背後一陣熱,回頭發現少年持菜刀朝她斬過來,她慌忙用左臂擋刀,接着狂喊救命,她怕到哭了出來,她說:「他的刀是往我的頭砍來的,我真的有可能會死掉。」台灣《蘋果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722/19228008
新民黨3人為參選棄外國籍
1 :
GS(14)@2016-07-17 15:33:34【本報訊】新民黨新一屆派出3隊共20人參加9月立法會選舉,主席葉劉淑儀及副主席田北分別在港島及新界西領軍,冀力保不失外,更派出大律師容海恩搶攻新界東,而團隊中有3人為了參選放棄外國國籍。
葉劉:難評估王維基影響
香港大學的民調指新民黨在港島和新西有望連取兩席,葉太稱言之尚早,「港島有王維基先生吖嘛」!葉劉昨指其他競選團隊未展開選舉工程,初期民調不可信,暫時難以評估王維基參選對新民黨的影響,「因為佢未選過,我唔知佢吸到乜嘢票源」。被問到王是否「黑馬」?她說:「佢個知名度係高,我睇報紙賣佢知名度一出就高,係毫無疑問嘅。」新民黨競選口號為「我哋一齊贏返香港!Win back Hong Kong」;葉劉指競選團隊除她及田北辰是「老將」外,「冇一位年齡超過40歲」,平均年齡為37.7歲,其中3人為了參選,包括港島王政芝及新東廖子聰放棄英國公民身份,港島陳家珮則取消美國國籍。首次出戰的容海恩昨沒評論勝算,但稱會爭取不同階層人士支持。被問會否支持特首梁振英連任,葉劉稱新民黨未討論支持梁振英連任與否,「立法會都未做好,邊度得閒諗行政長官選舉」。田北辰則稱現階段評論支持與否是對人不對事,現時最大問題是社會不和,「尋求共識係佢最失敗」。■記者王家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16/19697434
聖人為信徒代禱者
1 :
GS(14)@2016-09-06 04:35:39【話你知】羅馬天主教有不少聖人,但究竟聖人是甚麼?根據《天主教教理》第828節,「冊封一些信徒為聖人,就是隆重地宣佈那些信徒曾英勇地修德行,並忠於天主的恩寵而生活過」。對天主教徒來說,聖人除了是修德成聖的楷模,更是分擔了耶穌作為天主與人之間的中保,故此亦是代禱者。信徒有不同需要可向不同主保聖人求助,如聖安多尼(St. Anthony)是失物者主保、聖猶達(St. Jude)是絕望事件的主保等。教會一般都會編寫敬禮聖人的經文,並將名字列於禮儀日曆 中,供人追念、敬禮。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5/19760540
【動畫】只憑一張相好心人為雪條伯伯籌過百萬
1 :
GS(14)@2016-09-14 05:52:10美國一位好心人憑一張照片,在兩天內為一位年邁老伯籌得11萬美元。餐廳東主馬西亞斯(Joel Cervantes Macias)上周四駕車經過芝加哥Little Village,見到街上一位老伯低頭推着雪條車,心生憐憫之情,心想他應已退休,安享晚年才是。他拍下老伯推車的苦況,將照片貼到facebook,寫着:「我十分尊敬這人。」馬西亞斯之後幫那位賣雪條的老伯買了20條雪條。馬西亞斯貼了老伯的照片後,引起很大迴響,幾百位網民表示同情,令馬西亞斯決定幫老伯籌款。老伯名叫桑切斯(Fidencio Sanchez),已經89歲,多年來在Little Village街頭賣雪條,每天收入50至60美元(390至468港元),兩個月才前退休,卻遇上獨女離世,白頭人送黑頭人,加上經濟支柱頓失,桑切斯惟有重操故業維持生計,但碰巧妻子患病,為了照顧她,變得分身不下。馬西亞斯上周五在朋友幫助下,幫桑切斯籌款,原來目標是3,000美元(2.34萬港元),但那張桑切斯推着雪條車的照片觸動不少網民的同情心,目標超額完成,截至周日晚已籌得11.5萬美元(89.7萬港元)。原來不少街坊都認識默默耕耘的桑切斯,對他寄予同情。馬西亞斯為桑切斯帶來及時雨,他感激不盡,表示會將部份善款捐給教會,部份與孫分享。不過,他表示未必退休,可能繼續賣雪條,因他愛外出呼吸新鮮空氣。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4/19770595
似屍殺列車衝呀衝強國人為買樓逼爆門
1 :
GS(14)@2016-09-27 08:02:07內地搶購樓盤,真的這麼瘋狂!內媒前晚曝光一段閉路電視片段,從畫面可見,上周六早上9時許,某樓盤開售,工作人員才打開門,早已等在外面的準買家們便迫不及待地湧入,工作人員無力阻止,甚至連門也被撞破,一名準買家被壓在飛脫而出的木門下,不少人經過都視而不見,最後有人折返,將他扶起,然而一同衝進開售現場。據光明網今日報道指,上述片段為浙江杭州某地產旗下樓盤上周六發售時的情況,並形容如街市般混亂。報道還指,杭州樓價持續飆升,7月份新樓漲幅為全國第7位。杭州當局為針對外地買家於上周二實施限購,當地爆發新一輪搶購潮。這段影片旋即引起網民熱議,紛紛驚呼:「都瘋了」、「釜山行(港譯《屍殺列車》)」、「太誇張了吧」、「看着像逃生,可怕」,有人則揶揄:「中國人的特性」、「買一送一?」網民反應:科技界那點事:都瘋了找地兒一貓:釜山行白紙扇_Ho:太誇張了吧浪花微評論:中國人的特性
Mr-耿耿:看着像逃生,可怕
doom95:已然瘋狂野渡薄暮:買一送一?天涼好個球兒:確定是買房嗎?手機用戶668668:嗯,有好心人,被砸到了有人抬門,抬出來一起去搶明靜高遠:這不《釜山行》嗎?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7/19783422
法律界二千人為法治默哀李柱銘:釋法五次如斬五刀
1 :
GS(14)@2016-11-10 07:26:33■逾2,000名法律界人士及市民昨穿上黑衣,由高院靜默遊行至終院,抗議人大釋法。許頌明攝
【釋法風暴】【本報訊】人大常委搶先於法庭就立法會議員宣誓案判決前主動釋法,嚴重衝擊香港司法獨立,逾2,000名法律界人士及市民再次穿上黑衣上街,以靜默遊行抗議人大釋法,並於終審法院外為本港法治默哀。資深大律師李柱銘形容,每次釋法就如斬法治一刀,「而家係斬咗五刀!」立法會法律界前議員吳靄儀希望港人不要失去信心,即使前路再凶險也不能放棄,一定要守住法治、守住香港。 記者:姚國雄 紀靜雯 張文鈴
今次是回歸後第4次黑衣遊行,也是參加人數最多一次。首次於1999年反對港府及人大常委就居權案釋法,有約630人參加;第二次遊行於2005年發生,抗議人大常委就特首餘下任期釋法,有約900人參加;第三次發生在2014年,約1,800人上街不滿一國兩制白皮書損害司法獨立。昨下午5時半,大批法律界人士陸續到達高等法院外集合,當中包括立法會議員、大律師及律師、以及一些法律系學生,大部份人也穿起黑衣黑裙、結上深藍、黑色的領呔,部份人更手持雨傘。高院外亦有一班要高喊「整治法律部」的示威者,他們高叫口號,與法律界的沉默形成強烈對比。
李柱銘
多名重量級人物參與
遊行於下午5時50分起步,帶頭的全是一班資深法律界重量級人物,包括在大律師名單排首位、大律師公會前主席資深大律師李柱銘、兩位大律師公會前主席余若薇、梁家傑、身兼港大法律學院教授、資深大律師陳文敏、資深大律師李志喜、夏偉志(Graham Harris)、律師關尚義(John Clancey)、港大法律學者張達明。此外,一向低調的資深大律師張健利今次也有參加,他希望大家等候法庭裁決,認為參與遊行的人士也是支持一國兩制,同時堅持《基本法》要正確實施。除了法律界重量級人物、立法會前議員如吳靄儀、何俊仁、李卓人、劉慧卿也有出席,現任議員涂謹申、張超雄、梁國雄,以及不少律師如人權律師文浩正、廖成利、黃國桐等亦有參加。遊行隊伍沿途沒有叫口號,也沒拉橫額,當龍頭到達終審法院門外後,隊尾還在高院,他們在下午6時50分,於終院前默哀3分鐘,以示法律界對今次釋法感悲哀。
吳靄儀籲港人勿洩氣
李柱銘指:「今次釋法係有史以來最曳嘅一次釋法,可以比喻係一架坦克車衝入嚟我哋嘅法治,同埋我哋嘅立法權」,又指《基本法》規定全港只有立法會有權立法,如今由人大常委會代勞。李又反駁梁振英指回歸以來只是有5次釋法的言論,指每次釋法就如斬法治一刀,「而家係斬咗五刀!」,強調人大常委不能奪權代港人立法,北京如此粗暴釋法,只會令中央一直想收回的台灣更加抗拒北京。吳靄儀直指今次釋法是由《基本法》踩入本港法律,因中央擔心法庭不受北京操控,她向來覺得香港前景凶險,但呼籲港人勿洩氣:「如果你話我哋失去晒信心,放棄啦,咁點呢?我哋冇權放棄香港,我哋淨係得返香港喺度。」法律界立會議員郭榮鏗稱,參與遊行的人數逾2,000人,絕大部份是來自法律界,是過去4次黑衣遊行最多,警方則指遊行高峰期有1,700人。郭指今次是香港法律界、港人向北京、甚至全世界宣示:「我哋香港法律界唔會接受釋法變成常態,我哋係唔會接受咁釋法係延伸到本地立法。」他又指今次釋法是「最離譜,最嚴峻嘅一次」,今日民主派會在立法會內會特別會議要求政府詳細交代。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09/19827765
【動畫】準新人反面變仇人為爭百萬鑽戒打官司
1 :
GS(14)@2016-11-16 04:54:01美國紐約曼哈頓一雙情侶,原計劃上月結婚,但不知因何婚事告吹,雙方反目,做不成新郎的男子入稟要求女方退回價值12.5萬美元(97.5萬港元)的鑽戒及懲罰性賠償。31歲的莫斯(Bradley Moss)與27歲的布蘇莎(Amy Bzura)郎才女貌,2012年開始約會,在曼哈頓東岸同居三年。莫斯去年求婚,布蘇莎欣然答允,莫斯送上一枚綠寶石鑽戒作訂情信物。親友對他們的婚訊雀躍萬分,紛紛送上各式禮物致賀。兩人婚期原是上月29日,在婚禮前一星期,布蘇莎還在社交網站貼文透露心聲,表示急不及待成為莫斯太太,要令他成為2016年最快樂的男人。但不知為何情海突翻波,莫斯本月3日寫信給布蘇莎要求退還婚戒,但她「堅決和惡意地」拒絕,莫斯於是入稟法院,要求退回婚戒或等值現金加利息,另加懲罰賠償。莫斯是猶太人,在紐約經營喉管公司,由於堅愛健身和跑馬拉松,體格健碩。暫時未知官司如何了斷。美國《紐約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115/1983454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