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A站十年,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1121/166099.shtml

A站十年,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文娛商業觀察 文娛商業觀察

A站十年,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爛的?

雖然背後的資方看似都異常強大,但是各方對於A站的定位以及發展戰略並不清晰,因此也導致目前A站的發展速度遠遠落後於老對手B站。

來源 |  文娛商業觀察(ID:wenyushangyeguancha)

作者 |  高連   

今年10月24日,“AcFun彈幕視頻網”在知乎註冊,自帶藍V認證,瘋狂答題,就像被視頻耽擱的段子手。

蘇景鋒被扒運營A站知乎賬號,不少段子是抄襲的。12個小時後,A站發布了一篇名為“蘇景鋒,我們恨你!!”的回應文。

不少用戶看完回應文,認為A站的反應,真的是破綻乙烷,涼涼送給AC娘。

AcFun作為中國大陸的首家彈幕式視頻分享網站,一度無人望其項背,後來卻漸漸沒落,以至於B站都被傳言快要上市了,但是A站仍然不緊不慢地發展著。

雖然A站CEO劉炎焱自己認為他AB站二者的定位不一樣,A站要做一個亞文化社區,而b站是往視頻網站的路上走。

但是同為二次元聚集的視頻社區,它們不可避免地被拿來對比,在泛二次元人群看來,B站的發展明顯好於A站。

起步最早,發展緩慢,十年走來A站是怎麽把一手好牌打到如今這個地步的,這個問題似乎更值得探究。

而此次蘇景鋒抄襲一事,大家似乎都想起那些年在A站受到的冷遇,更是將A站多年來的問題暴露無遺。

實際上,版權一直以來就是視頻網站爭論不休的一個話題。A站也不例外,版權一直是硬傷。

其次是A站的體制一直就存在問題,將供應商和消費者混為一談,導致大量用戶出走,對平臺的發展很不利。

公司高層的頻繁更叠以及資本的動蕩更是讓A站陷入了尷尬的境地。沈屙難返,平臺積聚了太多問題,這次,A站怕是真的深陷輿論危機。

回應避重就輕

公關文賣萌恐不能服眾

近期,讓人眼前一亮的莫過於AcFun的異常活躍了。自上個月入駐知乎之後,A站就瘋狂答題,一時吸引了眾多關註。

但事情似乎並不那麽簡單。

A站知乎號的運營者是曾經的抄襲王子,名叫蘇景鋒,一個曾經的人人網網紅。這位網紅靠著“搬運”段子發家致富,還在繼續著將盜來的東西寫為原創。

微信圖片_20171121100839

網友一波回憶殺爆了各種料,從他起家的人人網,到知乎各種搬運梗,再到微博帳號盜圖盜視頻,以及微信公眾號剽竊文章,一路扒皮。

實際上,從入駐知乎的那一天開始,A站在運營策略方面似乎是有備而來。

目前,A站已經貢獻了129個回答,取得了63K的關註和175K的贊,吸粉6W+。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A站答題的語氣和內容時而呆萌時而自黑,與其他機構賬號“高冷”的形象完全不同,甚至還引發了其他機構賬號的模仿。

微信圖片_20171121100855

然而事情卻來了個360度的大轉彎。

眼看著隊友被撕,A站的其他運營人員坐不住了。事發12小時後,A站發出一篇回應文——《蘇景鋒,我們恨你!!》

微信圖片_20171121100950

先是特意點出是來自AcFun前同事寫的深扒文章,然後又是用賣萌的語氣道出運營的不是蘇景鋒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算是間接官方承認蘇景鋒是其運營成員了。

接著回應抄襲的視頻,再接著開始打感情牌,說蘇景鋒會用車送同事回家,他是個放飛自我的好朋友,為A站貢獻了答案。

最後來一波加油打氣,“蘇景鋒!你別怕!!!”“你是蘇景鋒,不許掉隊,有什麽大不了的,我們是新媒體團!隊!!”,說得大義凜然。

微信圖片_20171121101012

這樣的一篇回應文,字里行間都是賣萌的語氣,這樣就算了。除了承認蘇景鋒是A站知乎賬號的運營者之外,空無一物。

抄襲已成事實,已經做錯了,當務之急是承認錯誤,彌補過錯才好來跟大家交待。

而運營團隊避重就輕,一味逃避問題,企圖用賣萌來掩蓋事實,就可以看出其運營存在問題,尚不成熟。

積弊已久

A站一手好牌打爛的原因何在

AcFun彈幕視頻網是中國大陸的一家主要關於動畫、遊戲的彈幕式視頻分享網站。AcFun取意於Anime Comic Fun。

A站開設於2007年6月,最初為動畫連載的網站,2008年3月模仿日本視頻分享站NICONICO動畫做出了類似地帶字幕的彈幕式播放器,成為國內第一家彈幕網站,比它的老對手B站要足足早了2年。

微信圖片_20171121101053

但在成立十年之際,無論是業務上還是商業化變現上,亦或者是日活用戶上,A站早已經被B站超越。

今年6月26日開啟8周年慶祝活動,活躍用戶累計超1億。

同時B站的吸金能力也一直在上漲,旗下運營的《FGO》和《碧藍航線》都穩居在App Store暢銷榜TOP50。

此外,A站現階段進軍遊戲業務,而B站早已進軍遊戲,此時的A站頗有些“趕鴨子上架”的味道。

當初的A站盛極一時,曾經是中國最輝煌的宅文化基地,然而後來卻積累了越來越多的問題,把一手好牌打爛了,原因何在?

其一:視頻的版權一直是硬傷。

據悉,今年5月10日,新浪因A站擅自播放第5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暨星光大道節目,以侵犯新浪的著作權為由向A站起訴,索賠50萬元。

A站早在2015年就因為版權而遭到優酷土豆的起訴。優酷土豆方面提出的和解方案是A站用股權和1800萬現金作為賠償。

目前國內流行的彈幕視頻網站分別是A站和B站。雖然二者在早期都有過一些“黑歷史”,但目前A站和B站似乎正經歷著兩種不同的命運。

A站創始人在2010年將該網站以400萬元的價格出售後離開,隨後經歷多次管理層人事變動。

而相比之下,B站雖然也曾經歷過版權糾紛,但在後期開始了自己的正版化“洗白”之路,購入大量動漫視頻版權,並嘗試開拓海外市場。

伴隨行業競爭的日益加劇,獨家版權已成為各類視頻網站的爭奪熱點,尤其是圍繞優質內容版權方面。

其二:不尊重用戶,同等對待供應商和消費者。

A站把牌打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作為第三方平臺網站,沒有理清究竟應該為誰服務的問題。

一般來講,正常的商業鏈都應該是第三方平臺依賴個別供應商,而供應商依賴大眾消費者的架構。

初期階段,A站應該討好各路up主,這才是平臺網站應該做的事情。

然而,A站試圖把所有的供應商和消費者混在一起,並且拿一個統一的尺子去衡量,逼著最有戰鬥力的漫友出走。

換言之,A站沒有一套激勵up主的機制。B站早就出了硬幣系統,A站後來才跟上香蕉制度。

up主做一個好視頻,投B站能收獲一堆彈幕和一堆硬幣。投A站能收到什麽?情懷牌固然好使,但打多了也就失去了效果。

如果說up投稿與否都沒多大區別,長此以往就會費盡他們的耐心,畢竟沒有多少人會去做沒有意義的事情。

就像那句話說的,“AC在,愛一直在。”是啊,AC娘我們一直愛著你。可你倒是回應下那些全心全意付出的up主啊。

微信圖片_20171121101121

其三:頻繁更叠公司高層以及資本動蕩。

作為最早深耕二次元文化的社區之一,近年來A站的發展並不算太順利。其主要原因在於公司高層的頻繁更叠以及資本上的動蕩。

去年六月,有媒體報道,前A站董事長兼CEO莫然向董事會辭去全部職務,奧飛娛樂副總裁兼首席戰略官李斌被任命為新董事長,原A站總編輯劉炎焱接任CEO,這也是A站近6年的第三次更換CEO。

在頻繁地更換一把手的背後,則是A站資本上的動蕩。

2014年,奧飛成為A站的最大股東;2015年6月,優酷土豆註資A站,獲得A站18%的股權;2016年11月,中文互娛背後的中文在線入股A站,成為A站第二大股東。

雖然背後的資方看似都異常強大,但是各方對於A站的定位以及發展戰略並不清晰,因此也導致目前A站的發展速度遠遠落後於老對手B站。

A站 B站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252

東莞今年春節期間一手房供應量大幅下跌 二手房議價空間加大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09/1191843.html

臨近春節,樓市越發變得冷清,一二手房成交雙雙回落。值得註意的是,與往年相比,今年一手房春節期間供應量大幅下跌,樓盤促銷減少,買賣雙方熱情不大;而二手房市場則出現議價空間,遇到急售業主,甚至可以降價10萬元。

市場情況

一二手房成交回落

臨近春節,東莞住宅成交量明顯回落,促銷活動減少,樓市進入淡季。合富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上周東莞新建商品住宅供應僅614套,來自常平和沙田兩鎮,全市一手住宅供應量連續3周在500~650套低位水平;上周一手住宅網簽617套,連續2周下滑,臨近春節淡季,成交量正常回落。從區域來看,上周麻湧鎮簽約110套,全市占比18%,其次為橋頭和虎門,全市2/3區域簽約量低於20套。

樂有家研究中心也介紹,從上周各片區一手住宅成交來看,東莞六大片區中水鄉新城片區成交量最高,成交175套,環比上漲近1倍,其他五大片區成交量均下跌,其中松山湖片區下跌42.68%,下跌幅度最大。東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表示,受到節前置業淡季影響,購房者對樓市關註度降低,同時信貸收緊影響,也制約了樓市的成交。

此外,據東莞房地產公眾信息網公布數據統計,1月東莞二手房網簽3526套,與去年12月的4979套相比,環比下降29.2%。合富大數據統計,1月二手房單價在1.5萬~2萬元/平方米的房源交投熱度較高,接近一半的成交個案落在該單價段內。面積在6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房源,成交占比差不多達四成,面積在144平方米以上的大戶型成交也不錯,成交占比達28%。

上周均價跌破1.6萬元/m2

成交回落的同時,房價也出現回落。樂有家研究中心介紹,上周東莞一手住宅成交均價1.59萬元/平方米,跌回至2017年2月時價格,主要是受麻湧鎮低價格樓盤集中網簽帶動影響。均價方面,麻湧鎮水岸春天(簽約均價約8168元/平方米)網簽價較低,帶動整個水鄉新城片區價格下跌,環比下跌26.03%,跌幅居六大片區之首。

與此同時,1月東莞洋房套均總價也出現了平穩回落,跌至180萬元以下。據東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統計數據顯示,1月東莞洋房套均總價與前一月相比有所下滑,下跌180萬元,全市洋房套均177萬元/套,主要是受橋頭、石碣等鎮街成交放量影響,1月橋頭洋房網簽347套,而其套均總價僅為124萬元/平方米。從鎮街情況來看,由於松山湖1月份除人才公寓外,並無正常洋房產品網簽,因此1月東莞各鎮街洋房套均總價中,南城以300萬元/套的總價位列鎮街套均總價首位,其次是莞城274萬元/套,排在第三位的鳳崗套均總價227萬元/套。

合富研究院則認為,在全國限價大背景下,東莞執行嚴格的調控政策,導致房價出現區域分化,從1月份成交量前10區域表現來看,高房價區域房價普遍同比回落,低房價區域則同比上漲。

春節買房

一手房:供應量減少促銷少

春節是否是合適的買房時機?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有不少樓盤銷售中心仍然開放,但與往年相比,今年春節期間進行促銷的樓盤較少,不少樓盤甚至休息至年初三、初四才上班。不過,也有個別樓盤推出“一口價單位”,價格相對優惠。

記者了解到,碧桂園蘋果打出了“春節不打烊”的海報,在節前給來訪客戶贈送年花。另外,碧桂園十里江灣也推出新春一口價單位促銷等等。但是記者發現,其他大部分樓盤都以自然銷售為主,並沒有如往年那樣有促銷和推貨活動。

東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上周商品房住宅新增供應面積為6.39萬平方米,共614套,環比下降60.97%,新增供應量持續放緩。該研究中心介紹,上周僅兩個樓盤新增供應,分別為常平的新城市花園,供應了444套洋房,沙田的恒大禦景半島,供應了170套洋房。受到春節前置業淡季的影響,客戶置業欲望不高,開發商推盤節奏同樣大幅減緩,新增供應量保持低位運行的節奏。

東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認為,2月春節月淡季到來,樓市供應量步入低谷。從營銷情況來看,各大項目以迎新春為活動主題,暖場小活動為主,同時也有一些項目會推出一口價單位、特價單位,有興趣的購房者可以關註。

二手房:遇業主急售或可降十萬元

與一手房市場促銷活動減少相比,臨近春節二手房市場的議價空間加大,如果遇到急售的業主,降價幅度最高可達到10萬元。

合富置業南城凱旋公館分行主管王龍桂介紹,1月東莞南城二手市場維持平穩走勢,價格也與去年12月份基本持平。不過,與過去相比,目前購買二手房會有較大的議價空間,讓價幅度視買賣雙方的商定。他介紹,如果是急售的業主,降價幅度可達5萬~8萬元。另外,合富置業東城東泰分行主管冉辰昌也表示,接近農歷新年,東莞東城二手樓市進入交投淡季,業主也有了一定的讓價空間,以一套總價為100萬元的房源為例,一般降價幅度在3萬~5萬元之間,如果是急售的房源,以一套總價為100萬元的房源為例,降價幅度大概在5萬~10萬元之間。

值得註意的是,由於春節臨近,大部分購房者忙著返鄉過年,買賣雙方觀望氛圍也比較濃郁。合富置業虎門紫臺分行主管吳定琴介紹,目前東莞虎門板塊的很多業主都在觀望年後的二手樓市情況,放盤意願不高,放售的盤源較少,而買家以外地客為主,也處於觀望狀態。買賣雙方進入觀望,也使得該板塊進入二手樓市的交投淡季。

後市

三房四房供應多

如果在春節期間沒有選到合適的房源,購房者也可以關註節後新推樓盤,節後不少樓盤推出三房、四房產品滿足剛需和改善需求。

東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介紹,近期預備上市的項目主要分布在常平、茶山、大嶺山、道滘、東坑等熱點區域,此外,寮步、厚街、萬江部分項目備案價在“3萬元”以上,主要是由於別墅備案拉動。

該研究中心介紹,從戶型產品來看,95~125平方米三房、125~144平方米四房和70~90平方米兩房、三房供應量最大,而小三房和大三房以及四房的市場需求量則最大。根據東莞中原戰略研究中心統計,從東莞近期預計上市的項目來看,90~125平方米的三房產品供應量最大,達到4005套,備案價約為1.8萬元/平方米。此外是125~144平方米的四房產品,達797套,備案均價約為17709元/平方米。根據近期預備上市的項目統計,將有7171套住宅新增供應,供應面積達80.2萬平方米。

(來源:廣州日報 記者:蔣幸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892

上海20個一手樓盤批量入市  開發商積極出貨

隨著開發商不斷拿到預售許可證,上海一手房市場交易量入春。

日前,中糧前灘海景壹號開始認籌,幾乎成為近期的熱點樓盤,因為較低的預售價格,認籌數量遠高於推出的房源。

從預售價格看,該樓盤單價從7.3萬元/平方米到8.5萬元/平方米不等,最低單套價格不到700萬元;同期,其附近二手房合生時代錦苑單價約9萬元/平方米,一手房擁有更高的性價比。

“我很早就去看了中糧前灘壹號,一直考慮要不要買,但是這個樓盤現在認籌很多,不知道是否能搖到號。”一位購房者顧聰(化名)告訴記者。

近期,包括翠湖天地、金茂府、融創濱江壹號院、上海院子、仁恒西郊花園等超過20個樓盤都相繼拿到預售證。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供應較少以後,上海一手房市場供應開始回暖。

 

從成交結構看雖然剛需,剛改仍是市場主力,但高端項目開始入場。

從3月數據看,成交前十榜單中,前三均是改善型產品,尤其是排名第三的項目,均價達到6.9萬元/平方米。此外值得關註的是榜單中還有一個均價只有1.7萬元/平方米的低價房,此類產品在當前市場中也不多見。基於高端房源成交比重略微提升,3月均價為45634元/平方米,環比上漲7.3%。

到了4月初,更是有更多中高端項目入市,對於改善型需求的購房者無疑是利好。

比如“萬科天空融苑”、“同濟融創玫瑰公館”,網上報價分別為5.8萬元/平方米和6.9萬元/平方米。雖然上述樓盤附近並未有新盤,但是價格均低於市場預期,同時也低於開發商的銷售預期,因此也出現供不應求場面。

“上述大部分中高端項目的價格均低於市場預期,因此大部分項目認籌情況都非常好。”上海中原地產市場研究經理盧文曦告訴記者。

此前,開發商一直在預售證價格上和市場博弈,由於很多預售證價格達不到預期,開發商銷售動力不足。

“項目沒有到我們的預期價格,但是考慮到今年的銷售壓力,我們也不得不拿到預售證就開始銷售。市場的觀望情緒嚴重,如果提前出貨可以保證現金回款,如果還不出貨擔心後來世行預期更低。”一位開發商高層透露。

事實上,開發商開始積極出貨早有端倪。以往,開發商在上海貨量並不高,很多開發商是“惜售”狀態,不過今年開始,這些開發商也都開始把自己的主力貨源進行銷售。

來自中原地產數據顯示,3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48.9萬平方米,環比增加139.7%,同比減少34.1%。雖然相比以往幾年交易量下滑,但是環比增幅顯著。

從推盤量看,3月入市面積為39.4萬平方米,環比增加310.4%。當期一共有13個項目入市,格局上雖然剛需占重要比例,但是一些中高端改善項目開始入市,同時4月入市的中高端項目開始不斷變多。

這個數據不難發現,開發商的出貨訴求不斷變大。“銀行按揭貸款速度不快,我們的回款速度也越來越慢,感覺日子不好過。”一位開發商人士告訴記者。

旭輝集團林峰認為,未來的短周期可能樓市還將下行,因此需要提前出貨保證現金安全。

易居智庫研究總監嚴躍進認為,很多中高端項目已經積壓很久,不僅占據了開發商的現金流,還會增加資金成本,因此開發商選擇“降價”出貨,也在情理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1958

iBond 一手+利息 買少午餐肉 100罐

1 : GS(14)@2012-01-30 23:35:4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024562

若果與半年價格升近 40%的豆豉鯪魚比較, iBond「跑輸」得更誇張。於去年 7月時以 10304元可在超市買到大約 648罐豆豉鯪魚,但到了今個月,同一筆錢只可買到 470罐。作為主要食糧的米好一些,期間價格只是升了 2.28%,用同等金額購買白米,僅少了大約 3包。

陸叔:當投資 回報佳


與單一消費品來作比較, iBond半年回報大幅「跑輸」,令原本希望以 iBond抗通脹的市民需要節衣縮食,於同等金額下,每樣東西都要「食少啲」。不過,觀乎去年市場投資回報及整體消費物價表現, iBond回報尚叫令人滿意。
對於獲派發 44手 iBond的股評人陳永陸(陸叔),就對 iBond派息非常滿意。陳永陸表示:「第一次有成 6厘幾息(年息),若果當 iBond係一項投資產品,舊年邊有投資產品有咁高回報先……不過,缺點就係分派得少,只可以對冲部份嘅通脹,意義大過實際。」他表示,若港府再推出,他會再認購。
沒有認購的寶華世紀資本市場首席經濟師陳寶明則說:「每手派三百幾蚊,假設投資者咁好彩係認購 44手、即係悉數獲分派,半年就收到成 13000元利息,無論同過去半年通脹、又或者同恒指比,點計都贏,無理由唔滿意啫。」

陳寶明反對再推 iBond

不過,他不認同要再推出 iBond,因為幫不到有實際需要的人。他說:「因為人人都可以認購,結果就只係幫咗一小撮有錢嘅投資者,唔同減稅或者係增加綜援,可以直接落到有需要嘅人手上……依家通脹仲跌緊㖭,真係見唔到有咁嘅需要。」

陳寶明亦表明,不希望見到繼續由金管局承擔發行 iBond的風險。
此外,陳寶明又指出:「美國 10年債券息率喺 2厘以下,而再短期個啲,更只係得零點幾厘,但金管局要跟通脹派息,即係話派公家錢啫,所以,我就好唔認同呢個做法。」


2 : GS(14)@2012-01-30 23:36:15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024563

林昶恆建議投資者可選擇定存或買股票抗通脹。 資料圖片

除 iBond外,投資者還有否其他類似的保本兼高息投資選擇呢?認可財務策劃師林昶恆表示,由於 iBond年期較短,市場上並沒有年期相若、但息率可達 6厘的保本投資選擇,建議穩健的投資者可選擇定存,較進取的可買股票抗通脹。
林昶恆說:「因為大家都預期息口會向上,所以若果投資者唔想冒咁大風險,可以考慮做定存,但個息就一定無 iBond咁高啦,不過,就唔使好似 iBond咁要等政府分配,想做幾多都得……唔想做定存咁困身,亦可以考慮下將港幣轉做人民幣等升值。」
若投資者想進取一些,希望「一年半載」就可取得高過 2厘回報,林昶恆建議投資股票,因只有股票才有機會能在半年至一年時間內,大幅「跑贏」通脹。
3 : GS(14)@2012-01-30 23:43:0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024563
股息率逾 4厘的股票,房地產信託基金( Reits)此中尋,最吸引是富豪產業信託( 1881),現價股息率有 8.3厘,泓富產業信託( 808)、越秀房產信託基金( 405)、置富產業信託( 778)、領匯房產基金( 823),他們的現價股息率分別為 7.1厘、 6.9厘、 6.4厘與 4.3厘。

呢個記者的野,我要提多次。1881個息今年無咁高,因為保證租金今年是5.6億,不是7.8億,另外上年有一筆大額一次過的浮動租金1.1億推高派息,以及富豪薈保證租金200萬期限完結,但現在仍略低於這數,所以派息可能少大約3.5億,即大約10仙的風險,即是今年分派最少可能得9仙,以現價計可能得4-5%,請小心風險
4 : GS(14)@2012-01-30 23:51:24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64513&start=15
我曾經講過的

由 greatsoup » 週六 8月 27日, 2011年 4:31 pm
1. 按去年的上下半年比例計,本年租金可達8億。分到的錢約6.8億,加上會豪薈的2,000萬,應該有7億,較去年少1億,每一單位即少3仙,故預期2011年全年預計派約16仙。

2. 固定租金按照去年經驗看,2012年固定租金應為最後總租金的90%,所以估計是7.2億,較2011年多2,000萬。如2011年及2012年租金水平一樣是8億的話,估計是收到7.6億,加上會豪薈的2,000萬,應多2011年8,000萬,即派多2.3仙,估計為15.9-16仙,bottom line的7.2億的話,加上會豪薈,最少也約有14.8-14.9仙。

現時一般的REIT都有6%,因其收入不穩,也打個10%折讓,故股息為6.67%,即是乘上15就是價值,所以2.4是合理水平。
5 : 亞力士(1473)@2012-01-30 23:56:12

豆豉鯪魚<------ 佢邊到買21.9咁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7506

C觀點 - 施永青 規管一手樓 有政治考慮 (2012年03月19日)

1 : GS(14)@2012-03-19 22:54:44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967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309

好不主席:一手準備

1 : GS(14)@2012-03-21 00:25:1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617190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344

2.4萬一手單位可售 一半為未批樓花

1 : GS(14)@2013-03-01 01:15:2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228/news/ec_gan2.htm
【明報專訊】財政司長曾俊華昨日表示,2013年的私人住宅供應,可供出售的一手單位數目有2.4萬個,當中包括正在加快審批的1.2萬個預售樓花單位、8000個可即時推出的樓花,以及4000個貨尾單位。有學者認為,計算未批的樓花有「充數」之嫌,而受新推出的「辣招」重稅影響,發展商或會靜觀市場變化,不急於推盤,供應量估計會低於2.4萬個。
曾俊華:肯定一手單位供應增
曾俊華承認,發展商一般會視乎市場消化能力調整銷售步伐,不一定會在今年全數推出2.4萬個單位,「但可確定的是一手單位供應已回升」,又指未來3至4年,私人住宅一手市場可提供6.7萬個單位,是自2007年9月以來的新高。不過,在公營房屋方面,曾俊華只重提「舊數字」,在2012/13年起5年內會有7.9萬個興建公屋,以及由2016/17年4年內,會有1.7萬個新居屋。
學者:未批樓花充數 公屋提舊數
城大公共及社會行政學系副教授、房委會委員劉國裕認為,政府以「未批樓花」計算作為私人住宅供應並不實際,即使政府如期批出樓花,仍要視乎發展商是否推盤。他說,近月政府推出多重「辣招」稅項,會影響發展商推盤意欲;他又批評,政府不斷重複2012/13年起5年會有7.9萬個公屋供應,「實際我們已在2013/14年,政府數字已經變舊;就新居屋的選址,除了2016/17年首年有地址,政府實際沒提供2017年起的地皮」,認為政府有必要盡快交代。
2 : Sunny^_^(11601)@2013-03-01 17:13:01

今年多樓賣冇咩用

最好手段係控制預期,好似話今年有二萬四單位,下年有五萬,再下年八萬咁

要買既就可能會租住先,等一至兩年先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363

一手新例繁瑣 紅盤料難再現

1 : GS(14)@2013-05-01 13:02:39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430/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作為《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下稱一手新例)實施首日,市場上唯一可作銷售的一手新盤,由香港小輪(0050)發展,恆地(0012)負責銷售的粉嶺逸㗖,昨日售樓過程成為市場焦點。有代理指出,由於一手新例實施後,「解單」需由律師處理,且過程較以往繁複,加上新例規定賣樓程序需於售樓處關門前完成,故拖慢項目首日賣樓進度,令銷情受壓。有業界估計,隨覑新例實施,一晚爆出紅盤的機會難再重現。

已屬一手貨尾的逸㗖,早於上週四已公佈加推的146伙價單,有關單位於昨日正式發售,就記者現場觀察,新例實行首日,逸㗖售樓處外之氣氛明顯較以往冷清,經紀積極「撈客」的場面不再,甚至有部分睇樓客更沒有在代理陪同下自行參觀示範單位,相信是新例涉及刑責,代理擔心觸犯法例所致。

經紀「撈客」場面不再

其中,新例後售樓過程繁瑣,亦令樓盤銷情受壓。據現場代理透露,一手新例實施前,售樓處職員會向買家解釋合約內容,簽署買賣合約時間約需30分鐘;現時,發展商需安排律師及職員向準買家講解合約條款,簽約時間延長至近兩小時,以新例下首批買家在昨午12時半左右到場,接近下午三時才完成整個交易過程,售樓進度較以往緩慢。本報昨天就此向恆地查詢,但集團未有正面回應。

發展商代理拒透露銷情

新例亦規定,若在售樓處關門前仍未能完成合約,買賣交易即告吹,加上由於解釋合約內容需時較以往長,有代理高層提醒員工,要在售樓處關閉前1至2小時前安排買家到達,確保成交可以落實。而由於一手新例嚴禁誤導信息,故昨日發展商及代理都未有透露銷售數字。市場消息指出,新例實施後首名買入一手盤買家,便以約434萬元購入逸㗖3座高層E室,實用面積459方呎,實用呎價9,462元。

銷監局:示位仍有改善空間

發展商亦按照條例要求,更新發展項目的位置圖、修改住宅物業的平面圖上每個物業的外部及內部尺寸等,並在樓書最後一頁列出已經修改內容、日期及頁數。昨日記者亦首次參觀該盤按新例而打造的一個「清水房」示範單位,單位部分細節已按新例而作出改動。

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監管局昨日亦有到場巡查單位,該局回應指出,項目之售樓處及示範單位大致符合條例要求,但仍有改善空間,例如可張貼告示,讓準買家瞭解裝修物料(如石屎牆的批盪、牆腳線等)或會令示範單位內部尺寸與樓書陳述的內部尺寸有輕微出入。

明報記者 林尚民、李宛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669

南豐蔡宏興:一手樓價難大跌

1 : GS(14)@2014-03-03 10:42:53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303/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一眾分析員估計,今年樓價將有一至兩成跌幅,多個本地大孖沙則表示,建築成本持續升是不爭事實。南豐發展董事總經理蔡宏興接受本報專訪時稱,建築工人薪金、原材料價格近年一直處於升軌,加上通脹因素,估計整體建築成本今年會再漲7%至9%;以目前每方呎平均建築費約4000元計,意味年底有機會進一步推高至約4300至4400元。他認為,本港人口持續增加,市場對新單位需求仍殷切,相信一手樓價大幅回落空間有限。


李嘉誠:細單位建築費貴過買地

長實(0001)主席李嘉誠前日表示,實用面積在1000方呎以下的中、小型單位,現時每方呎建築成本費,往往比地價更昂貴。李嘉誠更預期,未來建築費升幅肯定會遠大於通脹。

立法會周前通過雙辣招草案,蔡宏興認為,二手業主須接受現實減價,但新盤出現大劈價潮機會卻不大。蔡指出,香港多項大型基建陸續上馬(如港深廣高鐵、港鐵沙中線等)、港府又大舉興建公屋和居屋,加上澳門向香港搶奪有經驗建築工人,以及原材料價格連年升等因素夾擊下,均令建築費有增無減。

他強調:「過往每方呎建築費800元的日子已經一去不返,現時動輒都要4000元一方呎,估計(建築成本)今年會再升7%至9%。」

建造業工會:公屋每呎建費也3000元

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聯僑直言,由於工人薪金、建材連年加價,連同通漲,住宅建築成本費每年平均升幅都達10%,估計今年亦維持此升幅水平,當中工人薪金開支約佔現時建築總體成本的30%。周續稱,即使是公屋、居屋等公營單位,目前每方呎建築成本亦近3000元。至於私樓,每方呎平均建築成本價更在3800元或以上, 而近年新盤多傾向走高檔精品或豪宅設計,建築成本呎價動輒都在4000元甚至更高。

屯門震寰路項目 不會「平賣」

南豐2月中以逾4.5億元奪得屯門震寰路地皮,以項目可建樓面逾21.3萬方呎,每方呎樓面地價僅2139元,因而被指「執到平貨」;蔡回應指出,屯門項目地價雖是2100多元,但更主要發展成本是建築費,由於預計最快要2、3年後才推出,計及通脹因素,所以屆時相信亦不會「賣平」。

不過,蔡坦言震寰路一帶並非豪宅區,故項目會走「實而不華」路線,單位實用面積料介乎400至500餘方呎。

除建築成本上漲促使發展商不會平賣外,「人口持續增加、經濟增長令社會幾乎處於全民就業,即使政治上有爭拗,但住屋是社會基本需要,除非外圍爆發一場大規模戰爭,否則市場對一手樓需求仍大。即使今年樓價或有5%至10%波幅,但一手樓價下調空間實在有限,(樓價)大跌四、五成一定不會出現」。

明報記者 林可為
2 : GS(14)@2014-03-03 10:43:08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303/news/ea_eaa2.htm



梁錦松剛履新 助南豐攻內地


2014年3月3日





【明報專訊】過往作風一向低調的南豐,近年除積極投地和推盤外,更邀請前任「財爺」梁錦松(圖)出掌集團行政總裁(CEO),並已於上月中正式履新;南豐董事總經理蔡宏興表示﹕「梁生擁有多年環球財資工作經驗,加上做過財政司司長(2001至03年、時任特首為董建華),又曾擔任私募基金黑石集團大中華區主席,對地產市場運作相當熟悉;人際網絡廣闊更是他最大優勢,有助南豐開拓業務。」


蔡強調,梁錦松必定會參與集團的地產發展業務,並稱讚梁的國際視野,可為集團的地產業務發展帶來新思維和動力,有助拓展南豐在內地的發展;被問及梁上班以來是否已向集團主席陳慧慧獻計,蔡只笑稱﹕「梁生上班後已經提出好多寶貴意見,但他帶了什麼新思維進公司,當然不會與同行分享。」
3 : Sunny^_^(11601)@2014-03-03 13:08:56

簡單計一計,2100地價,加4300建築費,再加3成利潤,即是要8320蚊一呎。

以上係簡化版既計算,實際上銷售實用面積往往會比allow的少,大約少12%。地價變成2386,增加近300蚊,建築費以每年7%上升,未來數年所上升的還未納入計算範圍…

所以不難得出到時TM項目均價要9xxx甚至過萬。即是單位最平360萬左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363

一手打擊 上月二手交投跌

1 : GS(14)@2014-09-09 12:06:31

【爭奪客源】樓市雖再現升勢,惟二手市場鬧盤荒,一手焦點盤又夾擊開賣,導致二手交投回軟。上月本港主要三區,包括港島、九龍及新界,均出現成交量下跌;當中,以新界二手樓跌幅較大,單月跌17.4%,跌幅冠九龍及港島。


新界區勁跌17%

多個新盤開賣,搶去市場焦點,令二手成交量率先回落。中原數據指出,8月新界區二手私樓錄1,994宗登記,較7月錄2,413宗下跌17.4%。全港24個地區中,18個地區二手成交呈下跌,新界區又以離島、東涌及愉景灣,屬跌幅最顯著地區,按月下跌36.4%。其次,荃灣買賣錄20.9%跌幅,天水圍及元朗跌18.6%,沙田區錄18.1%跌幅。九龍區二手私樓8月整體錄1,362宗登記,較7月錄1,524宗下跌10.6%,黃大仙及鑽石山跌勢較明顯,錄19.4%跌幅。港島區上月整體錄843宗買賣,較7月870宗減少3.1%。香港置業高級執行董事伍創業表示,雖然近月住宅買賣有所回落,惟按年比較,本年度住宅交投仍較去年為佳。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本年首8個月一、二住宅註冊錄42,704宗,相比去年首8個月的35,641宗,按年升19.8%。金額方面,升勢更為明顯,涉及金額約2,654.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不足2,000億元,大幅上升約33.2%。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40908/1885917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45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