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營收增長率
純益增長率
淨利潤率
負債率
總資產收益率
淨資產收益率
美國
中國
表3:中美兩國基金市場結構
|
總資產 |
基金數量 |
平均規模 |
股票基金佔比(%) |
債券基金佔比(%) |
混合基金佔比(%) |
貨幣基金佔比(%) |
其他(%) |
中國 |
23562.98億元 |
829 |
35.49億元 |
49.98 |
6.02 |
27.76 |
4.99 |
11.72 |
美國 |
118206.8億美元 |
7581 |
15.59億美元 |
49.46 |
22.07 |
6.27 |
22.2 |
- |
數據來源: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Wind ICI 2011 factbook.
*中國數據截止日:2011-7-14
年份
AUM(億美元)
增長率
百萬美元 | |
|
|
|
|
|
|
|
|
期初AUM | |
|
|
|
|
|
|
|
|
認購 | |
|
|
|
|
|
|
|
|
贖回 | |
|
|
|
|
|
|
|
|
表現 | |
|
|
|
|
|
|
|
|
期末AUM | |
|
|
|
|
|
|
|
|
|
|
|
|
|
|
|
|
|
|
管理費 | |
|
|
|
|
|
|
|
百萬HKD |
表現費 | |
|
|
|
|
|
|
|
|
其它 | |
|
|
|
|
|
|
|
|
|
|
|
|
|
|
|
|
|
|
管理費率 | 0.96% | 0.88% | 0.90% | 0.94% | 0.80% | 0.68% | 0.65% | 0.88% | 0.84% |
表現費率 | 1.01% | 1.63% | 4.52% | 4.51% | 0.02% | 0.64% | 1.35% | 0.25% | 1.74% |
合計費率 | 1.97% | 2.50% | 5.43% | 5.45% | 0.82% | 1.32% | 2.00% | 1.13% | 2.58% |
表5:惠理估值模型
市值:68.3億港元
AUM年均複合增長率:20%
淨利潤率:47%
年份
AUM
收入
淨利潤
合計
時間
股價(港元)
股本(億股)
市值(億港元)
AUM(億港元)
比值
時間
股價(港元)
股本(億股)
市值(億港元)
AUM(億港元)
比值
|
||||||
德州撲克(Texas Poker)流行已久,這陣風近年吹至香港,瘋魔一眾銀行界及財經人。遊戲的樂趣是這樣的:由坐下來開始,對手每一次落注,注碼大小、速度,都是和對方的 一次對話、一個攻心的計算。要贏出比賽,講求技巧和心理質素,與Banker做「刁」如出一轍。前天行國際(993)執行董事兼基金公司老闆蔡朝暉 (Stanley),十三歲已開始賭啤。本月初他參加一場於澳門舉行的全亞洲最大型德州撲克賽,第一次參賽,即擊敗七十二名對手,贏得五千萬元獎金!在 「啤界」一夜成名。「最大經驗,係你要守到留番條命,先有得玩到尾。」Stanley夾著雪茄,和大家分享他的贏牌秘訣。 這場「慈善啤王大賽」,在澳門星際娛樂場舉行,七十三個參賽者分組廝殺,「馬拉松式」玩足十四個鐘,淘汰到只剩最後一個。最終成為「王 者」,Stanley興奮得三十個鐘無瞓,再馬不停蹄飛了一轉北京,一轉上海,與牌友慶祝。前週回港後,他又在會展廣場的Faces包場慶功。這天他穿起 一條繡滿啤牌的牛仔褲,手持一杯香檳滿場飛,還搞了場大抽獎,送出二十萬獎金。十時半開始慶功,不到十二時,他已醉醺醺,「贏咗世界冠軍喎,無諗過,真係 好興奮!」 「一次出牌一次對話」 以往這類比賽,都是舉行七日七夜的,每天如返工般賭完休息瞓覺;今次玩一氣呵成,正好有利於Stanley,「我成日蒲蘭桂坊,晚晚三、四點先瞓,可以應 付到。」體力過關,玩啤還要講技術、心理。他說,以往試過手持一pair K,一pair A等靚牌,以為贏硬就曬冷搏到盡,「無計到人哋一樣可以係大牌,對方揸『夫擄』或『同花順』,你就一鋪玩完!」揸住大牌、意氣風發的時候,Stanley 認為往往會輸得最慘,「股市幾時死最多人?咪就係三萬二千點,個個楂住股票唔放嘅時候。」他認為,爛賭心雄的多數都會輸,「呢類人,唔識風險管理,心存僥 倖,揸住『卡窿』蛇都搏,但其實少過百分之十機會博到。」他教路,「除咗睇自己兩隻牌,要計埋對方揸嗰兩隻係咩牌。人哋手牌好過你,你幾好嘅牌都要掉。有 時,守住本金,放棄都係贏嘅一種。」那對方底牌是什麼,怎樣計?「對方每次出籌碼,都係一次對話,佢raise定唔raise,跟定唔跟呢?愈玩得多會愈 有sense(感覺)。」比賽當晚,頭七、八個鐘,他死守十萬元本錢,最差時玩到只剩三萬多,唯有 「偷雞」(bluffing),「有一鋪自己手牌好弱,但我表面好有信心不斷加注,希望嚇到對手棄權;然而對方係世界冠軍,可能睇穿我,亦可能佢手牌唔 錯,總之佢木無表情一路跟注,我如果再落多注就無曬錢。」Stanley這次心理戰失敗唯有棄牌。最後守到一個機會,他反守為攻,「俾我抽到一手 『pair六』,sense到對方無牌,即刻all in(曬冷)。」 「贏要無人性」 玩牌講計算,Stanley選擇玩德州撲克,亦如是。他看賭業股年報,發現老虎機贏面得二成三、廿一點得一成八,百家樂最低,只有約百分之二至三,所以一 直以來只鍾情德州撲克,「通常莊家贏曬,贏面咁低,點解要玩?Poker則賭場唔做莊,只抽水。」而這場比賽,入場費要二百萬元,但彩池有一億四千萬港 元,按名次分配獎金,只要能進身頭十二名就有獎金,對Stanley來說亦是值博率超高。十三、四歲,Stanley已與街坊玩話事啤,第一次接觸德州撲 克是五年前,平日一星期玩一次,都是朋友間切磋。參加比賽,亦是因朋友一席話:「世界冠軍,手頭咪又得兩隻牌,唔通叻嘅有三隻咩!」Stanley操啤三 十年,技術亦無可置疑,但人終歸是人,沒有絕對的理性,「專業嘅賭徒,係無論之前鋪牌係點,都唔可以諗番轉頭。」但理論歸理論,其中一鋪牌,他拿起手後決 定棄牌,誰知連同枱面的「公共牌」,原來可得「夫擄」,他往後半小時都有點心不在焉,「咁我都係人,呢啲係人性,唯有定一定神,叫自己快啲忘記。」他不諱 言,「有技術,有EQ,但又唔可以無運氣。」他憶說當晚本來運氣麻麻,於中場小息去廁所小解。完事後,他心血來潮,跟友人說:「如果今晚真係贏到冠軍,獎 金十分一捐咗去。」說完這番話,「氣場」果然有變,賽至最後一局,他單挑世界冠軍。Stanley得一對「啤十」後曬冷,對手照跟,揭出只得「啤六」,他 因而獲勝,他自嘲說:「今次真係盲拳打死老師傅!」事後他兌現承諾,捐出五百萬元到大自然保護協會。 「最緊要識守」 Stanley認為,玩Poker與投資同樣講求風險管理及值博率;不過最相似的,還包括那種「蠱惑」。手揸強牌,玩家會在頭兩輪下注時讓牌或只跟注,令 對手以為你底牌一般;又或者明明手揸弱牌,卻以進取姿態下注及加注,目的是誤導對手,令對方知難而退。一○年,一直低調的Stanley,忽然高調夥拍內 地快餐連鎖店真功夫老闆蔡達標,入標爭奪已宣佈清盤的內地食品供應商福記(1175)。當時他向傳媒宣佈,或用高達十億元收購,但其實他只以五億元入標, 「因為當時好多大陸佬,有無實力都話有興趣;講大啲,可嚇走部分買家。」但財團最後輸給安徽海螺創投,人家出六點六億元代價,他說:「無辦法啦,對方真係 太有錢。」Stanley屬白手興家,小時候住石塘咀均益大廈,父親是典型散戶,天天坐在證券行炒股,「不過佢手頭嘅都係佳寧、海外信託等股票,真係買乜 輸乜,搞到屋企好唔開心,令我知咩叫風險管理。」十六歲那年,他到證券行打暑期工,幫人送股票。接觸得多,十七歲就到新鴻基證券開戶口,炒的是外匯及期 權,儲到錢再去美國升學。九六年回港後曾在新鴻基證券打工,幾年後他與朋友成立公司代理美國食品,失敗後又重做證券。○三年他購入屬證券行A組的聯合證券 (Head & Shoulders),○七年以一億元代價賣予當時由張德熙打骰的上市公司天行國際,併入局當董事,一○年他以三千萬元購回部分業務,一來一回贏個開。已 婚並育有一子一女的他,去年中以一億元沽出壽山村道朗松居獨立屋,又賺了六千萬。他辦公室枱頭有一個相架,相架掛的是一張百富勤股票,當年他一鋪過買入五 百萬元的百富勤股票,怎料百富勤倒閉,留下來的已變成一疊廢紙。失敗的經歷,再一次教曉他:「守住條命才有得玩。」 Texas Poker玩法 基本概念形式與話事啤(Show Hand)相似,但話事啤是每名玩家獲派五張牌,而Texas Poker則是每名玩家獲派兩張底牌,其後枱面會派五張「公共牌」。玩家把手上兩張底牌和枱上五張「公共牌」組合,能將五張牌組合成最強者便獲勝。如「同 花順」贏「夫擄」,「夫擄」大過「蛇」。玩法第一輪●所有玩家獲派兩張牌,每局由其中一名玩家任「大盲注」(Big Blind),這玩家必須要下注,另有一個「小盲注」(Small Blind),該名玩家亦必須下注,注碼為「Big Blind」的一半。第二及第三輪●所有玩家看過底牌,選擇跟注、棄牌或加注後,枱面會先派發三張「公共牌」。先由第一位玩家決定如何下注,再輪流由其他 玩家決定下注與否,第三圈派第四張公共牌,亦輪流決定棄牌、跟或加注。如何出注就看玩家技術、心理及如何猜測對方牌路。最後一輪●派發最後一張公共牌。仍 參與的玩家要以手上的兩張底牌和出面五張公共牌的任何三張,組合出最強的五張牌便獲勝。 |
||||||
|
||||||
趙世曾女兒趙式芝,上週四與從事 鐘錶貿易和豪華產品零售的冠亞商業(104)、波爾錶太子女楊如芯,在北京高調宣佈已在巴黎結婚,成為社交界首對公開的同性couple,但趙世曾竟在本 週一發聲明指「女兒趙式芝從未與任何人結婚」,面對父親的激動反應,趙式芝平靜地說:「喺適當時候會回應(即係幾時?)會祈禱問嚇個天。」父發聲明 雖然趙式芝(Gigi)飛巴黎結婚前已知會父母,但趙世曾顯然未能接受,當知道女兒與楊如芯(Sean)在北京公開關係,竟然話:「黐線,冇咁嘅事。」本 週一更發聲明到各傳媒澄清女兒未婚,「我問咗個女係謠傳,所以要澄清嚇。」那他有沒有見過Sean?「我唔知佢係邊個朋友。」他還說要為女兒招親,「當然 要搵個好女婿俾佢,Gigi有才華有智慧,大家幫嚇佢啦!」趙式芝得悉父親此舉體諒地說:「唔講啦,喺適當時候先回應。」至於與父親的關係會否因此決裂? 她肯定話:「我同爹哋感情好好噃。」Sean亦平和地說:「我尊重佢(趙世曾)個人意見,但唔代表我哋嘅立場,亦唔會影響我哋心情。」 其實Sean決定結婚,是想給伴侶肯定和名分,「我哋一齊七年,係要做啲嘢,我覺得係一種commitment,係一段長遠嘅關係。」於是Sean在去年 尾密謀驚喜結婚大計,「我請咗個wedding planner喺英國、法國同美國搵church正式行禮,巴黎嗰間church喺鐵塔附近十分鐘車程,我覺得喺嗰度行婚禮好浪漫。」Sean最愛趙式芝 為人善良,「佢呢個人諗嘢其實好簡單,心地又好。」Sean邀請神父主婚,趙式芝沒有穿婚紗,簡單地著了條米色裙,現場只有十多名親友見證這重要時刻, 「我細佬妹同幾個好朋友都有飛過去,爹哋媽咪都想嚟,但媽咪身體唔係咁方便。」問Sean會否正式去拜會趙世曾?「暫時唔會,順其自然,俾啲時間大家,最 緊要阿Gi開心。」趙式芝亦無奈說:「爹哋媽咪唔鍾意我特別講出嚟,不過我真係好開心,俾啲時間其他人,香港係保守啲。」 幸而Sean的父母完全支持她的決定,「屋企人覺得多咗個女,但佢哋最開心,係有個人會終生陪伴住我。」問Sean婚後生活、感受可有不同?她好肯定地 說:「真係唔同咗,結婚之後兩個人close咗,大家都覺得個心好定,100% settle down,願意為呢個家完全付出,阿Gi同我屋企真正變成一家人。」 已為人母 小朋友可令一個家庭更加圓滿,同性夫婦始終有所欠,會遺憾嗎?「唔會,最緊要我哋覺得充實,好多family結婚都唔要小朋友啦。」雖然二人已經舉行婚 禮,但同性通婚在法國仍未合法化,所以她們的婚禮未具法律效力,只有精神和形式上的意義,Sean說將來可能會在容許同性夫婦領養兒童的國家領養小朋友, 「但依家唔會諗住,呢啲係好長遠嘅事。」 查實Sean和趙式芝兩年前已為人母,她們共同養了兩隻約瑟犬狗仔、狗女——Bubbles和Beluga,待牠們有如子女般愛錫;但小狗女Beluga 兩個多月前意外逝世,Sean至今仍未能釋懷,「嗰陣我哋有一仔一女,一家四口覺得好圓滿,Beluga走咗我哋真係好傷心。」為了紀念細女,她們成立了 Beluga Spirit Society(魚子開心之家)慈善基金,以愛女的名義籌款助人,「今個禮拜六我同阿Gi就會以呢個基金名義,同美國會、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喺深水埗 做義工派飯。」為免囝囝Bubbles寂寞,她們最近加入了新的家庭成員——約瑟狗女Bordeaux,再次湊成一個「好」字,「但Beluga永遠都會 留喺我哋心裡面。」 愛難認 近年愈來愈多名人藝人被發現同性戀事,但極少公開肯定對方。 何超瓊俞琤這對「難得的知己」於一○年始單獨約會吃飯過夜,今年初更首次被斷正拖手遊巴黎。 關菊英周偉利跟黎小田離婚多年的關菊英於○七年轉投已故「公仔麵大王」周文軒姪女周偉利(Willy)懷抱,今年五月傳二人在英國結婚,菊姐立即否認,但卻公開說:「視她(Willy)為終身伴侶。」 袁潔瑩阮嘉欣袁潔瑩○五年與榮文蔚姑仔阮嘉欣相識後,經常糖黐豆出席公開場合,但問到二人關係卻很避忌,表示:「唔介意,但最好唔好講。」 |
|
||||||
鍾嘉禧出身名門望族,祖父是澳門 賭王傅老榕生意拍檔,母親是東亞銀行創辦人李冠春的姪女,李國寶是他的「表哥」。含著金鎖匙出世,住半山豪宅、讀英國名校、揸靚車戴名錶,過著Blue Blood的生活。不過,一如大部分「敗家仔」,豪花豪玩弄至傾家蕩產。千金散盡,妻離子散。今日更淪落到住劏房賣老翻,還做騙子設局呃前女友一家千萬 元,騙局更用上富豪親戚李國寶、傅厚輝做靠山招搖撞騙。一名富公子,一步步淪落,變成一隻過街老鼠。訪問期間,還笑笑口問記者:「唔該你吖,呢排好窮,借 住幾百蚊,遲啲還俾你。」 眼前這個鍾嘉禧,住油麻地碧街劏房,個子不高,一頭亂髮,睡眼惺忪,著來著去都是那幾件波衫,揹著破爛的米白色環保袋,因長期患有痛風症,走路時一拐一 拐。如此潦倒,很難與富家子扯上關係。記者一連跟蹤他多日,發現他經常百無聊賴在公園坐、去影碟店看電影,有時坐在咖啡店一整天用免費電腦上網。這天,他 提著一個黑色旅行袋離開住所,房東說,該劏房單位日租四百多元,他住了一個多月搬走。據知是因為怕追債,不停搬竇避債主。 空心老倌騙財千萬 鍾欠債纍纍,早前更因行騙惹上官非,他訛稱幫前女友和其母投資,短短一年成功騙獲過千萬元,去年九月被落案起訴欺詐罪。○七年初,鍾聯絡前女友李月華出來 見面,聲稱外婆留下二千萬遺產給他,家族信託基金亦每月給他六萬元生活費,「唔使做,領埋遺產」,同時向她介紹好友何家麟。何是鍾兒時玩伴,事發時何報住 的九肚山地址,正是鍾以前居所的隔鄰。其實,天仙騙局正式啟動,當日何駕著福士接送李月華,鍾聲稱自己住在加多利山獨立屋,事實上鍾到埗後即轉搭的士返馬 鞍山租住單位。鍾知道前女友一心「釣金龜」,其母親區月愛則貪錢要面。區二千年炒賣禮頓山樓花賺錢,有千萬元積蓄,正是落手好對象。未幾,李月華與何成為 情侶,鍾亦花言巧語取得區月愛歡心,二人更「上契」以母子相稱。成為「一家人」之後,何首先聲稱自己的公司「世紀21」賺大錢,鍾唱雙簧表示自己和親戚亦 因為分別投資五百萬和二千萬,每季派息十多萬元,相當和味。可惜鍾將要退股,便提議母女二人入局。當時兩母女欲出售駿景園物業,兩個大男人費盡唇舌遊說她 們把賣樓收益投資到何的公司收利息。兩母女起初猶豫不決,男人遂不停以各種花招氹她們落疊,「佢哋知我鍾意食榴槤,成日特登買俾我食,氹得我幾開心!」區 月愛說。 拋磚引玉左右夾攻 兩男使出銀彈戰術,豪請她們全家到曼谷玩樂,全部坐頭等機位住五星級酒店,兩母女終於答應,以三百三十萬低價出售物業,把款項給何投資。鍾何二人還未滿 足,繼續左右夾攻使出冧招。泰國遊之行不久,又請女友全家及朋友一行十八人到賭城拉斯維加斯豪玩,她們懵然不知豪花的正是自己的錢,區說︰「佢哋招呼不知 幾週到,我信曬佢哋兩隻嘢!」回港後,區再投資五百萬元到何的公司,女兒亦將一百萬定期存款乖乖交給何。數月後,做母親的開始心大心細,擔心兩母女無憑無 據借出巨款。何為求拖延時間,馬上安撫,開出一張十萬元支票、一張五百五十萬期票,後者卻是空頭支票。到○八年二月,何突然說公司周轉不靈,著女友透支多 張信用卡共六十萬元,聲稱很快歸還。兩母女對鍾何二人深信不疑,只因鍾經常「撻出」的名字太令人心動,「佢話我知周立璟、李國寶係佢表哥,有次又叫埋另一 個表哥傅厚輝出嚟食飯。」紙包不住火,○八年十月鍾向兩母女和盤托出「投資計劃」只是一個局,鍾更扮可憐趴在地上,攬著區月愛的腳求饒痛哭,事件最後報 警。 李國寶表弟 雖然鍾聲稱自己「好有錢」,但上庭當日,連二萬五千元保釋金也交不出,一度還押監房。到今年四月案件開審,鍾更告知法庭自己還未申請法援,「我原先請清洪 (資深大律師),不過炒咗佢喇!」以為他瘋人瘋語,其實這個富家子還沉醉在昔日中。鍾沒有講大話,他的確出身顯赫世家。祖父鍾子光是澳門富商,四十年代是 澳門賭王傅老榕的生意拍檔,與其他澳門富豪何賢、梁昌等人齊名,銅鑼灣英光大廈是其家族物業。鍾子光有四子一女,以鍾立雄最有名,曾任聯交所副主席,是當 時有名的「聯交所六君子」之一,有傳身家最少一百億,女兒鍾立愛的丈夫更是傅老榕兒子傅蔭鋼。鍾嘉禧父親鍾立全在四兄弟中亦不輸蝕,他是八十年代南華足 主,早年曾與林建岳注資東方足球隊,「我細細個爸爸帶我去南華會玩,尹志強成日陪我玩o架!」鍾嘉禧憶起兒時的黃金年代,還說自己直至現在仍是英超球隊利 物浦球迷。鍾嘉禧母親李慧容,是東亞銀行創辦人李冠春親弟李作禮的女兒,根據族譜,李國寶是鍾嘉禧外家的表哥。「我同媽咪感情好好,如果佢仲喺度,我就唔 使搞成咁。不過其實我同姓李嗰邊唔係好熟,唔好叫我李國寶表弟。」 Blue Blood生活 父輩是澳門富商,母輩是香港銀行世家,出身「藍血」,鍾少年時一帆風順。他是「華仁仔」,在香港華仁書院讀到中二再往英國升學,是曲棍球、足球、網球校隊 隊員。求學生活亦相當奢華:「十六歲時媽咪已經買咗部BMW(寶馬)俾我『玩』,中學都未畢業就喺英國Queensway買咗層樓俾我住。九五年再喺 Kensington買多一層樓,嗰時王妃戴安娜都係住附近咋!」鍾在倫敦大學讀經濟,他聲稱李澤楷舊愛、法官沈智慧是他校友,「佢大我四年,我哋細個成 日一齊玩,當年我仲同佢一齊響倫敦大學讀書!」這天他休庭在法院外煲煙,巧遇沈智慧即上前打招呼,但對方沒大反應。從英國返回香港,鍾繼續享樂,「我最鍾 意Canton Disco,返香港晚晚響嗰度玩,識得哥哥(張國榮)同梅姐!」當然亦不愁女伴,「溝女嘅嘢,只要你有錢,叫幾支酒,啲女就會識得排曬隊過嚟!」 藍血家族 每季豪花五十萬 一直攤大手板,從來不愁生活的鍾回港後第一次「工作」:「我返香港響AIA(美國友邦保險)做sales,我識講嘢,個個月都係top sales!但係一個月先得十幾萬。當年我買Gucci、LV,一季都使咗五十幾萬,做嘢賺得嗰少少,都唔夠我用。」一九九九年,三十歲的鍾結婚後,育有 兩子,「當年我老婆響港安生仔,住明珠套房。」過慣王子般的奢華生活,鍾放棄保險從業員的「微薄」收入,開始學人投資,先後投資數百萬在兒時好友何家麟的 公司,又試過投資百多萬於保安器材公司,但通通「一去不返」。只有支出,沒有收入,兩個兒子更被診斷出患有弱視及自閉,又花去大筆高昂費用,銀紙往大海 傾,有天終於發現父母遺產所剩無幾。錢財散盡,老婆離婚,他由一名王子變成身無分文的騙子,過程儼如石頭滾落山坡。根據法庭資料,他多次被追債:九二年廿 二歲,他住山頂豪宅翠峰園;九九年遷至沙田九肚山馬鈴徑,月租四萬六千元,被追欠租十四萬;○二年,他遷往九龍塘加多利山,又因欠租被控告;○四年,他住 大埔淺月灣獨立屋,被追收三千多元稅項;一○年賣「老翻」被起訴,至今次被捕,報稱的地址是土瓜灣劏房。過慣富豪生活的鍾,絕不甘心就此貧困一生。於是向 舊情人打主意,最後想起九九年在英國邂逅的英航空姐李月華,即今次被騙的女主角。鍾嘉禧與友人精心佈局,事後還狡辯︰「我無呃佢,係佢自己貪心。」但法官 不信他,本週一裁定他和何家麟兩項欺詐罪成,鍾另被裁定兩項逃避法律責任罪成,還柙候判。曾經是住半山的富家子,淪落踎劏房,最後被囚車送入監房。 |
|
||||||
過去兩個多月,樓市持續升溫,梁 振英政府推出多項措施,包括「港人港地」,企圖令樓市降溫。過去幾年,曾蔭權政府嘗試透過收緊按揭和徵收額外印花稅,從削減需求方面去遏止樓價繼續上升。 梁振英政府則從供應方面着手,希望透過增建公營和私營房屋,令市民相信政府有決心遏抑樓價,不會盲目高價入市。 過去幾年樓價大幅上升,主 要原因是市場資金氾濫,息率超低,大量資金流入樓市。剛好近五年房屋供應不足,每年平均少於一萬個單位落成入伙,在需求大增而供應不足的情況下,樓價又怎 能不拾級而上?現時的樓價水平,其實已脫離一般家庭的負擔能力,只不過按揭息率仍處於超低水平,才令供樓支出佔收入比重低於五成。未來幾年,當息率上升, 本地經濟轉弱,到時一般家庭實在難以負擔如此高昂的樓價。過去30多年,香港樓市經歷過兩個大周期,現在正處於第三個大周期的最後階段。上世紀七十年代 初,香港股市進入瘋狂狀態,之後股價急挫,由高位1,700點以上下跌至150點,跌幅超過九成。加上油價颷升,出口大減,令經濟陷入衰退,失業率大幅上 升。到1976年經濟復甦後,當時中小型住宅單位平均呎價是298元,而每月家庭收入中位數是1,450元。每月收入可以購買4.87呎樓面。若要購買一 個500呎單位,需要103個月(即八年多)的收入。之後幾年通脹加劇,樓價持續颷升,到1981年平均呎價升至1,058元,五年間升了兩倍多,每年平 均升幅接近30﹪。以當時的每月家庭收入中位數3,080元計算,只可以購買2.91呎樓面。要購買一個500呎單位,需要172個月(即14年多)的收 入。
1981年樓市爆煲後,樓價在三、四年間大幅下挫一半,到1984年平均呎價不過589元。以當時每月家庭收入中位數 4,508元計算,每月收入可購7.65呎樓面;購買一個500呎單位,只需65個月(五年多)的收入。樓價自1985年回升,輾轉上升至1997年,平 均呎價高見6,170元。以當時每月家庭收入中位數18,300元計算,只可認購2.96呎樓面,情況類似1981年。之後樓價持續尋底,到2003年低 見1,854元一呎,以當時每月家庭收入中位數15,000元計算,可以認購8.09呎樓面,情況類似1984年。自2008年底開始,樓價輾轉上升近四 年,累積升幅近一倍。現時樓價已突破九七年高位,以每月家庭收入中位數大約21,000元計算,只可購買不足3.3呎樓面。倘若樓價再上升一兩成,而家庭 收入又沒有顯著升幅,到時便出現類似1981年及1997年的情況,一般家庭要花14年收入才可以購買一個500呎單位。對上兩次樓市高位(即1981年 及1997年)相距大約16年。現在距離1997年高位約15年,倘若今次樓市周期與過去相若,樓市在未來一兩年,隨時會爆煲。而每次當樓市見頂回落之 際,剛好又有大量新建單位落成,加速樓價下滑。現在還以高價搶樓的小市民,日後恐怕會損失慘重。
林本利曾任教於理工大學,現為專欄作家及教育中心校監(http://www.livingword.edu.hk)作者網誌 - http://lampunlee.blogspot.com |
||||||
|
||||||
美國推出第三輪「量化寬鬆」 (QE3)政策,把零息時代延至二○一五年。現時,樓太貴、股票波動,金價又高企不下,左揀右揀,不如嘗試投資息率較高的企業債,做「食息族」。過往,企 業債是機構投資者或富豪的主場,華置(127)主席劉鑾雄便屬大戶,個人及公司一共買入超過百億元企業債,當中以內房為主,包括息率達十三釐的恆大 (3333)債券,每年穩袋利息逾一億元,十分「和味」。其實,散戶亦可分一杯羮,買賣二手企業債,入場門檻約十萬美元。不過,高息雖然吸引,但不少屬 「垃圾債」,債價波動大,有時更甚於股票市場,投資者要小心選擇,慎防「毒債」。何為企業債券? 企業債券指私營企業發行的債券,不論上市或非上市公司,都可發行債券,市場交易的,一般是有評級的企業債券。大部分銀行或證券行都有提供債券買賣服務,多 為二手場外交易,散戶投資者對某隻債券感興趣,可透過持牌經紀尋找賣家,獲報價後,方可達成交易。所謂高息債券,指由信貸評級較低的企業所發行的非投資級 別債券。這類信用評級普遍低於「BBB」級的債券,俗稱「垃圾債」,意味著發行的企業還款能力受質疑,違約風險相對較高,因此要用高息「利誘」投資者。其 中,以內房股發行的債券息率最高,動輒超過十釐,回報隨時跑贏「金魚缸」,但風險亦同樣增加。「最驚係違約,買債券等於借錢俾間公司,最緊要瞭解公司嘅財 政情況,如果經營困難,甚至破產,本金可以輸曬。」凱基證券投資服務部高級副總裁吳紀宜建議,不要「買死」一隻企業債及年期太長,兩、三年期最穩陣,事關 「能見度」高,「短期內到期的債券較穩陣,因為較容易估計公司項目嘅成效同現金流變化。」 內房「垃圾債」最高息 內房債券債息吸引,吳紀宜指散戶入市,首選大型內房發行的債券,「恆大及碧桂園(2007)嘅值博率最高,較細嗰啲公司,如花樣年(1777)、佳兆業 (1638)就唔好掂。」吳紀宜表示,恆大因拿不到投資級別評級,所以要高息發債,一五年到期債券有十三釐。「恆大是龍頭髮展商之一,全國都有發展項目, 規模大,如果破產,造成嘅衝擊會好大,中國政府唔會想見到。況且,佢揸住大量土地資產。」吳紀宜說。翻開恆大二○一二年中期年報,負債比率達九成六,貸款 總額近六百億元人民幣,現金約二百五十億元,聽落「牙煙」。「恆大嘅負債比率係偏高,但未至於好危險。恆大賣樓夠快,估計可達到今年嘅銷售目標,雖然未必 即時降低負債比率,但有助改善營運現金流。」有分析員表示。 高息企業債的另一「特點」是債價波動大,入市要留神。去年九月,歐債危機爆發,市場傳出內房資金鏈隨時斷裂,內房債價應聲下挫,恆大地產二○一五年到期的 五年期美元債券,債價累計「插水」三成,息率颷到二十六釐;另外,經營內房及基建的路勁基建(1098)發行的二○一四年到期,年息六釐的人民幣債券,二 手市場價格由一百元跌至九十二元五角,引來投資者「執平貨」。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Denise)貪其高息,趁機「撈底」,她笑道﹕「叫做賺嚇 高息,路勁每一百蚊債,年息派六蚊,我用九十二個半買入,計落實際息率接近七釐,好過做人民幣定存。揸到期,路勁用發行價一百收番,賺息之餘兼賺埋差 價!」Denise指,買債同買股票一樣,最緊要瞭解公司有否資產「揸手」,「路勁搞房地產同收費公路,收入穩定,我唔太擔心。」現時,路勁的債價已回升 到一百,Denise表示會「揸到期」,一直收息。 銀行債回報穩定 不想擔心企業隨時「執笠」,可選擇由銀行或藍籌企業發行的債券,評級屬投資級別,債息平均約有四、五釐,回報穩定。但是,因為不少已高過發行價,利息收入 變相「打折扣」。較吸引的有創興銀行(1111)二○二○年到期債券,票面息率達六釐,由於現時債券價格已升至一百一十一,較發行價上升一成一,以此債價 格計算,買入後孳息率仍有約四釐半。要留意的是,部分藍籌股雖穩陣,卻已「無肉食」,以和黃(13)發行的一五年到期債券為例,評級為A-,票息雖然有四 點六釐,但由於債價已升至一百零九,孳息率只有一釐五。 債券基金分散風險 嫌買單一債券風險大,入場門檻高,可以考慮高息債券基金,但「玩法」卻不同。網上基金銷售平台Fundsupermart.com研究部經理沈家麟 (Will)指:「高息債券基金入場費低至八千元,預期息率介乎六釐至八釐,基金經理會揸好多張債券,分散風險,通常有成二百幾張,分散唔同嘅行業,平均 信貸評級係『垃圾級』」,Will教路,揀基金一定要先看其在跌市時的「抗跌性」,「有隻歐元高收益債券基金,○八年回報插水五成五,○九年反彈成倍,望 落去好勁,但你假設基數係一百蚊,跌咗五成五,得番四十五蚊,就算升番一倍,分分鐘都未返到家鄉。」Will補充。 Will推介德盛美元高收益基金及富達美元高收益基金,前者最高息,「呢隻基金主要投資垃圾級別嘅美國企業債券,雖然上年先喺香港發行,但喺美國已經成立 咗好耐,由同一個基金經理操盤。佢喺幾次大跌市嘅抗跌力都好強,同埋每月派一次息,年化息率有成八釐,係同類基金中最高。」不過,買債券基金,除了首次認 購費,亦要留意費用比率,「基金每年嘅營運開支包括管理費、託管費、行政費等,呢啲費用佔資產淨值嘅比率,一般為百分之一點五。回報率通常係扣除費用比率 後的淨回報。」Will表示。 企業倒閉怎麼辦? 根據評級機構穆迪統計,截至今年七月,環球非投資級別債券過去一年的違約率為2.8%,預測今、明兩年垃圾債的違約率分別為3.1%和2.9%。不過,垃 圾債出現違約未必「渣都無」。Will指「債券有所謂『回收率』,即出現違約事件後,投資者能攞番幾多本金,就垃圾企業債嚟講,歷史平均值大約三成半,即 係話一百蚊嘅票面值違約後就剩番三十五蚊。」 |
||||||
|
||||||
霍啟剛下月將結束八年愛情長跑, 迎娶國寶郭晶晶。未有正式公開戀情的霍家二公子霍啟山,原來亦有個收埋四年,現年二十三歲的東歐斯洛伐克籍模特兒女友Lea Tassova,為讓女友同家人搞好關係,他曾讓Lea隨霍家到北京睇奧運,但霍老太(呂燕妮)卻擺明唔受外籍女子做孫新抱,即使冇下令叫停,但Lea入 霍家無望。 北京睇奧運 與霍啟山秘密拍拖四年的Lea Tassova,十六歲由家鄉斯洛伐克隻身來港做模特兒,在香港工作三年多,二人在中環鬼妹蒲點DRAGON I相識,一撻即著。霍啟山一直將這段異國戀低調,平日見面匿埋私竇。「Eric(霍啟山)同Lea喺香港好小心,識咗第一年,Eric就帶佢同埋屋企人去 睇北京奧運,之後又去過加拿大同新加坡玩。喺香港反而唔會周圍去,多數喺Eric中環私竇,兩個匿喺間屋睇一日電視唔出街都得,就算肚餓,都係叫外賣 pizza或者茶餐廳,總之唔係外邊人咁諗,以為同富二代拍拖好富貴;最勁一次都係喺DRAGON I開咗十萬蚊香檳請朋友飲。「Lea最初都唔知Eric係咩人,後來聽朋友講,先知霍家喺香港咁出名,不過佢都係俾Eric性格吸引,佢話男友夠 smart,做嘢有條理,又細心,就算Eric身邊成日有好多女仔,佢哋大炒一鑊,又會好快喺番埋一齊。」知情者說。 返鄉下考試 拍拖四年,其間霍啟山不乏誘惑!前度章子怡跟美國時代華納大股東VIVI甩拖後,也曾主動出擊,企圖翻兜家族坐擁三百億的霍家二公子。雖然明知男友跟前度 有景轟,Lea依然死忍。「Lea好鍾意Eric,但每次Eric飛第二度搞project,一離開香港,就好難搵到佢。Lea因為要完成大學課程,要定 期返斯洛伐克考試,兩個人唔可以成日見面,Lea為咗呢啲事成日情緒低落,兩個間唔中就鬧交。今年暑假,Eric一家去英國睇奧運,本來有預Lea,不過 撞啱兩個冷戰緊,最後都冇去。」 16歲闖天下 現年23歲的Lea Tassova,來自東歐斯洛伐克。八歲時已經在家鄉做模特兒,十六歲隻身來港發展,成為Dreamodels旗下模特兒;身高五呎十一吋,擁有34吋上 圍的她,是不少時尚品牌的寵兒,經常為Chanel、Gucci、Valentino、Giorgio Armani行騷,也是著名內衣品牌的指定模特兒;也曾被邀往歐洲米蘭、倫敦、土耳其及日本東京等地行騷。目前Lea仍在斯洛伐克的大學修讀學士課程,常 放假返鄉下返學。 嫲嫲唔接受 日前,霍啟山在返上環信德中心公司前,相約Lea在商場內的Pacific Coffee飲咖啡,著西裝的霍啟山本來坐在Lea左邊,不過面向門口,謹慎的他即換位。二人坐唔夠四十分鐘,要趕返公司的霍啟山拎公事包準備走,但臨行 前不忘 |
|
||||||
忘不了的,歲月也不會蠶食。二十 年前,民主黨明日之星吳明欽患癌去世,今天卻是民主黨最衰敗的時期,今屆立法會直選,當年這位拚命三郎以血汗換回來的新界西地盤全部失守。昔日戰友李永 達、陳樹英墮馬,張文光、李華明退下。已是銀行界高層的吳明欽弟弟吳明德為圓哥哥遺願,決以餘生力撐民主黨,協助改革,希望民主黨能重新振作。 這次立法會選舉宣傳,民主黨主席何俊仁身邊,總站著一位四眼、面善的中年男子,他駕車接送何俊仁、派單張等,記者覺得這個人好像年幼時見過的一個立法會議 員吳明欽。九月九日投票日,他正忙於替何俊仁拉票,默默幫助民主黨,記者查問,發現原來他正是吳明欽弟弟吳明德,而碰巧身旁民建聯助選團在其身邊以粗口圍 攻他。 明星早逝 吳明欽是誰?對八十後來說,印象模糊。但對民主黨來說,吳明欽是一個傳奇,亦是民主黨高峰期(民主黨前身稱為香港民主同盟,由民協及太平山學會組成,九四 年連同匯點合併成民主黨),他是當年一位政治明星,本在屯門佛教沈香林紀念中學任老師,因樣貌斯文、官仔骨骨,當年曾有人叫他做「政界梁家輝」。競選時, 即贏盡屯門、元朗紮根幾十年的鄉事派議員,成為區議會、區域市政局及立法局三料議員,更成為當年全港票王,當年懂以較激方式抗議。何俊仁憶述,吳明欽非常 實幹,常埋首地區工作,「他當時住杏花邨,經常坐最早班地鐵搭到荃灣再轉巴士,佢就喺地鐵改簿、讀書,非常勤力。每日就搭最後一班車返屋企,工作好辛勞。 有時啲街坊會叫『阿sir'留喺佢哋屋企瞓。佢瞓幾個鐘又去做嘢,六點幾企喺巴士站嗌咪。」辛勤地為弱勢社群爭取權利,反對越南難民留港;查科大超支事 件,逼到當時的行政局成員老前輩鍾士元解畫。可惜,在一九九二年,前途無限的吳明欽不幸血癌去世,當時與他是同事兼戰友的陳樹英、李永達、黨友何俊仁、張 文光、李華明、李柱銘等傷心不已,對民主黨的衝擊極大。昔日站在哥哥身邊、和他一起落區、協助拉票的吳明德,打擊更大,兄長去世後,他更抑鬱了一年。 接哥哥棒 今年剛好是吳明欽逝世二十年,吳明德說終於衝破心中障礙,決以餘生繼續走哥哥的路、爭取平反六四,希望和哥哥一起圓民主夢。「我同明欽年紀好近,只差一年 半,感情好好,佢走咗對我衝擊好大。過去二十年,我唔敢去佢俾人打嘅大興邨,亦唔敢再去辦事處。因為佢走咗,我努力肩負起四個家庭嘅經濟負擔。好似思諾兩 兄妹咁,我唔想佢哋有所缺乏。直至今年,我見佢哋都長大成人,亦係時候要做番三哥未做嘅嘢。」採訪當日,為配合記者拍照,他和吳明欽女兒吳思諾再踏進民主 黨位於大興的辦事處,看到辦事處內仍擺放著吳明欽照片,辦公室內的職員見到他們亦非常開心說:「明德真係好似阿Sir,思諾咁大個,好似媽咪!」吳家有七 兄弟姊妹,吳明欽排第三、他排第四,小時候全家偷渡來港,過著極清貧生活。大哥、二哥為了讓年幼弟妹可升學,沒有讀書便在工廠工作養家,吳明德和吳明欽由 小三起,便往工廠當童工幫補家計,「三哥個人好鍾意讀書,亦從來無脾氣,佢做得好慢,我要做埋佢嗰份,我係咁喺度鬧佢,性格剛好相反。」 救命恩人 「明欽對我嚟講,唔只係哥哥,仲係我嘅救命恩人。」吳明德說,縱使哥哥經常勸他讀書,但吳明德當年卻非常反叛,更做了童黨,終日流連街頭,在他十八歲那 年,因得罪其他仇家,一天突然遭人以牛肉刀追斬,「我記得當時係咁走,最後一刀斬面,我用手擋咗。結果一共中咗十三刀,當時個肺都斬穿埋。我搭的士去到 QE(伊利沙伯醫院),已經昏迷,後來啲人同我講,明欽當時即刻去醫院求醫生醫我,但啲醫生以為我係壞人就唔理。但明欽無放棄,搵外國人校長幫手出聲,先 肯推我入去做手術。我足足住咗九十六小時ICU。」吳明德說,他醒來見到吳明欽憂心忡忡地坐在他身旁,只說了句:「細佬,你乖啦。」就在這一刻,吳明德深 受哥哥感動,發奮努力讀書,升讀大學、入銀行工作,希望將來學哥哥一樣,貢獻社會。後來,吳明欽任區議員時,落區工作,明德均在旁幫手,競選時,笑言因義 工不夠便用分身術。「咁我就著西裝、戴眼鏡,同明欽分別去唔同地方拉票。遠睇好多街坊都唔覺o架!」直至今日,認識吳明欽的人,還是會覺得他們有七、八成 相似。「今年我同仁哥去屯門拉票,有個婆婆真係好驚訝咁走到我面前,望完一次又一次,跟住好驚咁走咗去。後來聽民主黨嘅助選團講番先知,個婆婆以為我係明 欽,以為見鬼。」他笑說。 爆拒收五十萬賄選被打 一九八五年十月,吳明欽任屯門大興邨區議員時,曾經在辦公室被數名大漢毆打。事隔多年,吳明德透露,原來當年有鄉事派曾打算在屯門新墟將其中一條斑馬線改 在某酒樓門口,「當時區議會只差一票就可通過。佢哋開會前喺廁所同我哥哥講,話俾五十萬佢,叫佢投贊成。但明欽拒絕,佢同我講話想用五十萬買我?五億都唔 會買到我。」最終動議沒通過,吳明欽也和吳明德說怕被人打,結果幾天後,果然被人在辦公室毆打。今天,酒樓沒有了,斑馬線沒有了,新墟旁邊也變了過萬蚊一 呎的瓏門。 何去何從 談及民主黨,昔日匯點創辦人劉迺強、張炳良、港同盟劉江華、陳偉業,從前哥哥身邊的戰友,相繼離開,由朋友變敵人。何俊仁、吳明德非常唏噓。就連當年和明 欽一樣,在葵青區做地區工作三十多年的李永達,也緣盡立法會。吳明德在開票當日車何俊仁往點票現場途中,激動得喊起來,在這低谷時扶助民主黨,吳明德還是 希望用其商界累積的數十年經驗、專業知識,協助民主黨追上潮流及更新,樂觀相信民主黨能重振當年黨威。 何俊仁坦言,自從他和張文光、劉慧卿步入中聯辦傾政改方案後,過去兩年,民主黨不斷成為狙擊對象。不過,政改方案的妥協,何俊仁說並非民主黨自把自為,原 已和其他泛民議員傾過及有了共識,才由民主黨作代表。「當時大家認為咁爭取到多啲,我哋就去傾。不過入去中聯辦係我哋。但我哋係低估咗大家嘅情緒,而且喺 過去兩年都揮之不去。」 這次選舉,民主黨已非昔日泛民龍頭大哥。「我哋可以變回中黨、細黨,呢個世界可以一夜變大黨,亦可以一夜變細黨,只要大家依然相信(理念)就去做,無得 驚!如果廣場式談判,一傾就係出賣,好似吾爾開希咁一傾就被炒,只會有更多衝突。」民主黨不再做龍頭?何俊仁說:「民主黨都做咗二十幾年啦,無話次次係你 話事o架。我哋得六席,公民黨都六席,可以由其他黨試嚇去傾囉,俾其他黨去做囉。」 二十年來的人事變遷,將來怎樣走下去?泛民可否整合?他無奈地說:「我嘅年代已經過去。泛民整合,相信好困難,但大家應該係時候坐低傾傾……我哋要反思, 佢哋(較激民主派)好有創意,識得用新媒體,好似放飛機都係一種方法。學民思潮也會壯大,可能將來有乜事,要用廣場式政治去傾解決,變成一種浪漫式政治, 要十萬人坐喺度。」 記者上週執衣櫃找到一件爭取二○○七○八年雙普選的T恤,今天是二○一二年,香港人爭取二○一七年普選,可以點傾?「試過一次,推前一步咁傾,社會覺得唔 重要,甚至有啲負面。之後點傾,真的要重新評估。我哋唔會再引起high conflict。泛民要好小心咁去談判,民主黨已經無咗能力主動去談判……」要傾普選,就連何俊仁都說:「而家社會轉變成咁,嚇嚇要involve曬所 有人咁傾。都可能要用廣場政治去解決。每次十萬人坐在政總門外say 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