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李開複王小川張宏江對話:為什麽拿出200萬獎金打造中國版ImageNet?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15/164621.shtml

李開複王小川張宏江對話:為什麽拿出200萬獎金打造中國版ImageNet?
黑智 黑智

李開複王小川張宏江對話:為什麽拿出200萬獎金打造中國版ImageNet?

ImageNet走了,AI Challenger來了。

ImageNet走了,AI Challenger來了。

8月14日,創新工場、搜狗和今日頭條聯合宣布,三方攜手發起 “AI Challenger全球AI挑戰賽”,並且,走在一起的三家確立的目標是:打造中國最大的科研數據集與世界級AI競賽平臺。

在人工智能領域,數據的質和量是科研與研發的核心。高質量訓練數據對機器學習模型的建立和優化有關鍵性的作用。建立大規模、高水準的標註數據集,是推動AI科研和技術前進的驅動力。在國際上,前有ImageNet挑戰賽,後有機器學習競賽平臺Kaggle,都吸引了全球將近百萬數據科學家和研究者。但就在上月,在舉辦了八屆後,ImageNet創始人之一李飛飛博士正式宣布其退出歷史舞臺。

現在,創新工場、搜狗和今日頭條走到一起,“我們希望更多的中國人才參與進來,改變世界。”創新工場CEO李開複博士如是說。

200萬獎金、規模最大的科研數據集

就在活動發布的8月14日當天,AI Challenger全球AI挑戰賽的報名通道也宣布開通,並邀請全球AI科研人才參與。

對各界科研人員而言,這次競賽中蘊藏著極大的吸引力。

首先就是數據。大賽第一年啟動,將開放超過1000萬條中英文翻譯數據、70萬個人體動作分析標註數據、30萬張圖片場景標註和語義描述數據,是國內迄今公開的規模最大的科研數據集。

11_副本

 

據發布會現場介紹,此次三方聯合開放的AI Challenger數據集涵蓋多個領域,包括最大規模的人體骨骼關鍵點數據集(用於無人駕駛、安防、體感遊戲等場景)、最大規模的圖像中文描述數據集(用於圖像和視頻內容理解、圖像標題自動生成等各類應用)、最大規模的口語領域英中翻譯數據集(用於同聲傳譯等自然語言處理的各類應用)等。

在獎金方面,首屆“AI Challenger 全球 AI 挑戰賽”將於9月4日正式拉開帷幕,各路高手展開為期三個月的比拼,並於12月中旬進行總決賽巔峰對決,這次競賽設置了共計2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池。

12

 

據悉,2017年競賽將區分為五個競賽任務,分別是:

英中機器童聲傳譯

英中機器文本翻譯

場景分類

人體骨骼關鍵點檢測

圖像中文描述

據賽事主辦方透露,本次挑戰賽有三大特點:

偏重為前沿科研,並將逐步涵蓋計算機視覺、 自然語言處理、 自動駕駛、 智慧醫療、 智慧金融等核心AI領域。

超大規模的高質量數據。首度公開的人體⻣骼關鍵點檢測、 圖像描述和口語類機器翻譯數據集, 均為國內迄今規模最大。

打造開放的世界級平臺。

不難看出,這次競賽,在科研之外,更大的側重點是前沿科技,以及和未來商業、生活領域密切相關。而促使三方走到一起,打造這樣一項賽事,細究緣起,無外乎兩點,那就是推動國內科研創新能力,以及挖掘更多的AI人才。

創新與人才的競爭

“之前的數據集已經遠遠不夠了。”李開複說。

李開複回憶,他之前去美國,在和很多美國頂尖的教授談話中,他們都在感嘆自己已經追不上美國互聯網巨頭了。“雖然這些教授能力絕對不比谷歌的工程師差,但是他們沒有數據、沒有大的計算力。”

同樣,這也是國內人工智能領域,所面對的問題。在科研領域,研發人員缺乏數據、缺乏機器,同樣也缺乏對前沿AI主流研究的課題。而對於擁有大量數據的商業公司而言,也更期待有更多的應用場景和研究成果可以挖掘。

在此之前,搜狗已經和清華大學共同做了9年的聯合研究。雙方在數據、人才、資金上進行不間斷的交流和互相輸送,在去年,更是聯合成立了天工智能計算研究院。但王小川仍在思考,是否可以把數據公開給更多的國內高校,共同推進研發。而李開複的建議,讓他感覺到,在這件事情上,其實可以做得更大。

“我們期待,高校和企業一樣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當高校等的研究人員應用數據時,他們可能會打破企業的固有的慣性思維和路徑,做得更好、更深。”王小川說。

“我們是出於對數據的共識走在一起的。”張宏江說。“開放能夠讓更多的人加入進來,讓算法研發進展更快。我們也將從中受益。而我們把數據開放出來以後,更多的創業公司也能夠從中受益。它們可以應用數據更快地驗證和產生新的創意、新的應用場景。”

人才培養的缺口和瓶頸,同樣也在困擾著AI領域的創新創業公司。促使更多的人進入AI領域、為AI研發提供動力,同樣也是這次大賽的目標之一。

“依賴高校基礎上的人才供給,還是有缺口的。我有一段時間,非常擔心從互聯網時代走向AI時代時我們會掉隊。”王小川說,“但今天,我還是看到了希望。中國公司跑得非常快,也在反哺高校,推動中小創業公司的進步。今天我們做這件事情的意義就是,讓中國在AI領域里繼續得到推動。”

一個月前,張宏江來到斯坦福大學和伯克利學院交流,最大的感受是,在AI人才方面,中美之間,仍然存在著差距。在研究的領先性和創造性上,在新問題的提出和把握上,國內仍然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這能培養更多的人才。我希望我們今天做這件事促進中國在這方面的發展。”

而“人才”也是張宏江加入今日頭條後的一項主要工作。據他對黑智透露,在今年1月份成立的今日頭條AI實驗室已經有50人的規模,而在今年年底,則要達到200人的目標。而這次競賽,無疑將更加加強三方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優秀AI才加入。

據悉,本次參賽的優秀選手還可獲得進入三家主辦方工作、實習或獲得投資的機會,並有機會在國際頂級學術會議上分享獲獎心得,得到如上海科技大學教授馬毅、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孫劍、前Google研究院高級管理科學家林德康等十余位人工智能領域頂級專家評委的指導和評價。

2

 

以下是李開複、王小川、張宏江對話實錄,經黑智編輯:

蔣濤:是什麽機緣讓三方走到了一起?

李開複:我之前去美國見到了很多美國頂尖的教授,他們都在感嘆自己已經追不上美國互聯網巨頭了,雖然這些教授能力絕對不比谷歌的工程師差,但是他們沒有數據、沒有大的計算力,於是我就想到國內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機會和挑戰,回來以後就跟王小川、張宏江、一鳴聊了下。

王小川:我們之前跟清華做了9年的聯合研究,不斷把數據輸送給一個機構,當時我們意識到可以把數據公開更多,我還思考給中國高校提供數據。跟李開複老師聊,我們可以做得更大,實現全球的開放,我覺得李開複老師很有號召力,能做的更好,我願意一起來做。

張宏江:我們三個人走在一起是對於數據共同的認識,對於人工智能進展最核心的因素,我們能夠開放出來,讓更多人加入進來,讓他們算法研發上進展更快。

李開複:一開始合作三方都有想法貢獻,我代表創新工場來描述一下。我們是感覺到 ImageNet 已經一年比一年參與的人越來越少,人氣越來越小,數據不夠。一方面我們非常認可李飛飛教授當年做的事情,現在數據已經遠遠不夠了,所以我們從創新工場作為投資者角度,覺得我們應該幫助創業者,怎麽樣盡快速度做一些數據集。

蔣濤:您怎麽看我們提出的數據集難度?

張宏江:當一個問題大面上解決的時候,我們應該認識到更加深入的,我們今年發布的數據更細分的領域,包括人體骨骼,包括其他的。我們希望這些數據能夠把我們AI算法研究帶到下一個高度,能夠分得更細。今日頭條之所以跟王小川、李開複走到一起,我們希望看到更多的學校,通過這些數據集能夠把更好的問題提出來,開發出更好的算法,我們也從中間受益,在學校能有新的解決方案。

王小川:我們有兩個期待。我們希望開放全球,尤其高校使用時,是否能像企業一樣做出很好的研究性成果。有些企業是有思維慣性、有自己路徑的,有可能學校用到數據有不同的方法,有比企業做的更好、更深,這是我的一個期待。

第二個期待,在數據里面發揮真實作用。我們的數據來自於我們自己的問題,給大家一點啟發,也許有更大的發揮。我們給他們的是真實的數據,企業在里面做的工作,有些對標,怎麽能做出不同的算法、產生不同的價值,這是我認為比賽會有難度地方。

蔣濤:對於參賽的選手有什麽樣的期待?他們從中除了獲得數據以外,還能獲得什麽?

王小川:很多學生真的很用心地要做好學術成果,但是缺乏條件,真的希望他們在參賽過程中,也許在一些局部里面做成出成果,甚至超過我們的工程師,反過來能對我們產生刺激。如果他們有想法,有動力,能夠比做出差異化或者更好,這就是非常有價值的。

張宏江:當我們企業自己做業務的時候,我們更聚焦於我們目前的業務,怎麽來服務我們的用戶,當我們把數據開放出來以後,給更多的人,包括學校,學生,另外希望更多創業公司,無論做算法、應用的,能夠看到數據以後對他們也有所幫助,從而對他們提出更新的算法、應用。

李開複:我希望全國每一個教AI的老師和學生都參加這個比賽。前一陣我見了一個老師跟我講,找課題多麽難。我就鼓勵他們,做AI研究還是要做主流的,他們說沒有數據,也沒有足夠的機器。這次我們也希望在AI Challenger能夠徹底解決、而且長期解決這個問題,如果真要做主流AI研究,至少知道自己能做到什麽程度,這樣的數據集一定要嘗試的。一定要鼓勵他們參加,要提升中國整個AI水平,一定要讓每位老師、研究組知道他們現在位置在什麽地方,有多大成長空間,如果基礎知識不夠可以學習,如果數據集不夠我們可以提供數據集等等,真的希望每一位老師、每一位學生都考慮參加。可能有的學生說,看起來很難我不會做怎麽辦?每個領域我們都會提供基礎的算法,比如你不需要從無到有打造完整口語翻譯引擎,是在我們基礎之上去做的。

蔣濤:一般公司會有自己的主研方向,但是還有很多新的場景可以挖掘是嗎?

張宏江:是,尤其當一個小公司開始考慮某一個方向時,很快用數據驗證或者是看到數據會產生新的創意、新的應用場景。

蔣濤:創新工場人工智能研究院的研究方向能分享嗎?

李開複:我們整體看好的方向還是基於大數據的AI,不用搜集更多信息,已有數據就可以產生價值,這些領域在互聯網的電商、廣告、金融、保險、貸款或者是信用卡、券商、量化交易這些領域是最快能夠看到效益的。長期的話我們還是認可無人駕駛作為重要行業發動引擎,再輻射到機器人領域。我們最近看了一些美國的公司。有的類型的公司中國還有欠缺,比如像IBM的Watson,針對企業需求開發數據,在醫療、零售、教育等等領域都會產生價值。

蔣濤:頭條是AI驅動的公司,您對AI人才,包括比賽怎麽看?

張宏江:剛才問到我們為什麽要做大數據、做比賽,對我本人有什麽意義,我覺得這就是一個水漲船高的事,當你有更多數據讓更多人用數據,就能提高他們的水平,就能培養更多的學生。一個月前我到斯坦福和伯克利花了一點時間,就像20年前讀博士一樣跟那邊的學生、老師,讓他們每個人講講他們做些什麽。我整體感覺還是非常非常受啟發的,他們博士平均的水平和他們對問題的把握,做出研究的領先性或者是創造性跟我們整體國內比起來的話,還是平均值要高很多。往外看的話整體水平跟美國還是有差距的,人才還是有差距的。

我認為新的問題把握,提出把握和解決上我們還是有很多很大空間去改善。我記得在以色列3月份去做過一個講座,提到以色列人才最好跟中國合作;那麽AI就像移動互聯網一樣,也要中國和美國雙贏。中國有人,中國有市場,在人才方面還是有事情要做,我希望我們今天做這件事促進中國在這方面的發展。

蔣濤:小川你們的AI戰略是什麽?

王小川:兩年前我們在討論一個事:中國在AI時代會不會落後?我當時有一個擔憂,2年前的數據互訓前10大公司里面中國已經有4家了,5年之後可能一半甚至超過5家都是中國公司。中國公司在互聯網公司,AI走出去我們是處於領先位置。但一旦說到高校,前100所學校只有只有2家,而且不在TOP50里面,高校里面相對落後。背後人才的儲備,不像谷歌這樣的,AI的人滿地都是,我們能夠撈幾個,國外引入幾個,都是很幸福的事情。依賴中國高校基礎人才供給上有差距的,總體上有巨大缺口的。但今天看起來我覺得還是有希望,中國公司跑得真的很快,現在公司都在反哺高校,讓小創業公司能夠有起步。今天做這件事情是有非常大意義的,中國在AI里面就可能繼續推動,5年後就會把美國壓在下面,如果做不到,我們好不容易建起來的全球領先領域又掉回去了。

剛才說到我們戰略來講,我內心有一個東西,今天隨著深度學習的發展,語音和圖像得到了跨越性的發展,語音圖像在深度學習時很快就達到一個新的高度。文字難度大一點,深度學習對文字解決非常有限。語言背後承載的抽象的東西,有知識和推理,語言的內涵更豐富。我們語音識別做了很多,用戶量最大,但我始終認為我們專註點在語言上。我們之前做搜索、輸入法都是以語言為核心的。翻譯在語言里面最簡單,之後還有對話問題、問答問題。所以我們說翻譯切入,我們背後做的是對話的機器和問答的機器,這是我們在AI里面所幹的活。

張宏江:我非常同意王小川說的,我們今天看AI的話,在識別人臉、識別人的行為、識別圖像接近人的精度,但在語言這塊差的很遠。翻譯這件事已經讓我們覺得很頭疼了,真正理解文本、理解對話,從簡單的幾句對話中間推演整體上下文的意義,這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更多公司來做的,這也是今日頭條一個重點,大家認為今日頭條是一個內容推薦引擎,其實更重要的是創作的平臺。今天你寫了一篇文章可以通過今日頭條來給你審一下,有沒有語法錯誤、前後歸置,如果都沒有問題的話,給你建議哪個題目比較合適,幫你找一下哪個圖文比較合適。這中間涉及到很深層語言理解,我們也希望跟同行一起,不光是把產品做好,而是AI上的研究。

蔣濤:挑戰賽針對全球的策略是什麽?

李開複:我們一開始希望針對全球,因為我們要讓它快速啟動,是對全球開放的,很多里面大部分參與者是來自中國,我們在美國沒有看到類似的活動,如果我們能夠作為拋磚引玉第一期活動,第二期希望有更多公司貢獻更多數據,我們大家拿出更多資源、金錢和標註,讓它成為真正改變全世界的數據庫。

在美國很多的領域,因為之後就沒有然後,語音、語料方面也就是到了一個極限,很多自然語言都說英文。我覺得有中國的元素讓大家知道世界最重要語言之一是中文,真正願意讓資源拿出來讓全世界參與,這是我們的目標。

蔣濤:會有更好的數據集發布是嗎?

李開複:我們已經在收集更多更有意思的數據。

王小川:我覺得之前是非常落後的,在科研精神、論文、數據分享上遠遠走在美國的後面,所以這個事情是需要改變的。國家提倡,企業不僅要響應,也要非常踴躍地做出自己的貢獻。真正讓數據分享走在前面之後,中國科研才能有一個超越。現在研究語音拿英語做實驗,研究語言也拿英語做實驗,我們國內寫論文,優先他們轉。現在我們要用自己的數據做貢獻,把研究能力提上去。

張宏江:開源這件事情已經做了很多年了,開源社區,各個公司、非盈利機構、盈利機構、大學、個人貢獻,大家已經形成一套規律,我們希望通過我們這次數據分享也能夠引領更多中國企業、中國的個人、中國學校參與進來,把開源的想法能夠真正變成我們的實踐,投入到我們日常工作中去。

(參賽選手可登入活動官網challenger.ai,了解比賽信息、評選細節)

黑智簽名檔

AI Challenger全球AI挑戰賽 創新工場 今日頭條 搜狗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558

雷軍系200億簽約老家武漢光谷;順豐豪言未來三年再買15架飛機;京東全新Logo正式啟用...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828/164850.shtml

雷軍系200億簽約老家武漢光谷;順豐豪言未來三年再買15架飛機;京東全新Logo正式啟用...
靜靜 靜靜

雷軍系200億簽約老家武漢光谷;順豐豪言未來三年再買15架飛機;京東全新Logo正式啟用...

互聯網大佬出生地圖鑒。

 123

☝☝☝喏,上面就是靜靜的情人節禮物!

一大早起來,靜靜就看見朋友圈各種花樣曬男朋友、曬禮物的...⊙﹏⊙‖∣° 好吧,無所謂啦,因為她們的禮物加起來也沒有靜靜的值錢!靜靜的禮物,是整個鉆戒公司.........的廣告!

接下里請讓靜靜隆重介紹一下自己的第一個情人節禮物:DR(Darry Ring),這個品牌的鉆戒,每個男士一生僅能定制一枚,寓意一生唯一真愛。“跳水女皇”吳敏霞、“國乒名將”許昕、“體操吊環王”陳一冰等一批奧運冠軍,以及娛樂圈諸多一線藝人,如吳京謝楠、李承炫戚薇、戴向宇陳紫函、呂一錢泳辰等,均不約而同地選擇了DR鉆戒作為求婚鉆戒。DR鉆戒的崛起,讓珠寶這東西,被賦予了更特殊的意義。

PS:此早報僅適合女性轉發朋友圈!謹慎謹慎謹慎...

【黑馬高調早報】第776期

文 | 靜靜

頭條:互聯網大佬出生地圖鑒

1、雷軍系集體200億簽約老家武漢光谷,互聯網大佬出生地都在哪?

8月26日,小米CEO雷軍再次率領小米、金山團隊拜訪武漢,並與武漢領導現場簽約,總簽約金額達到200億。雷軍系此次與武漢簽約涉及到多個項目,分別包括小米長江基金、順為資本、西山居遊戲、金山雲和WPS、金山小貸等,項目最大的是小米長江基金合作。

中國幾千年來都有衣錦還鄉的傳統,互聯網圈也不例外,大佬們功成名就後都會想著給家鄉做些貢獻。那麽,互聯網大佬們的老家都在哪呢?今天,靜靜給大家整理出一份互聯網大佬出生地圖鑒,快去認領你們的老鄉吧!

浙江:馬雲(阿里)、丁磊(網易)、陳天橋(盛大)

廣東:馬化騰(騰訊)、王誌東(新浪)

湖南:張小龍(微信)、唐巖(陌陌)、宿華(快手)、姚勁波(58同城)

山西:李彥宏(百度)、賈躍亭(樂視)、馮鑫(暴風)

湖北:雷軍(小米)、周鴻祎(360)

福建:王興(美團)、蔡文勝(美圖)

陜西:張朝陽(搜狐)、戴琨(優信二手車)

江西:程維(滴滴)、傅盛(獵豹移動)

江蘇:劉強東(京東)

北京:李國慶(當當)

安徽:史玉柱(巨人)

(歡迎在評論區補充留言)

 未命名_meitu_1

@圖品匯:互聯網大佬南方人比較多點,南方比北方信息更開放。

@畫地為牢:其實出生地沒啥用,看他們現在都在哪發展、會不會給家鄉做貢獻。

@開&灰機:東三省互聯網新產業是一個大佬沒有。我悲催的大東北555555!

@天馬行空:北方也就秦晉了!~南方真多!

@住宅窄窄:希望都能衣錦還鄉,為家鄉做共獻。

@間之山:李彥宏將百度雲計算中心就建在老家陽泉,對家鄉還是不錯的。

@佘明磊S:多好,雷軍和劉強東都回去為家鄉做了好多事情~馬雲更不用說了,阿里巴巴簡直改變了杭州。

國內新聞

2、海底撈再發聲明:對於約談內容全部接受,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前天,針對“海底撈”勁松店、太陽宮店經營場所存在衛生問題等違規行為,北京市食藥監局再次約談“海底撈”北京公司,要求“海底撈”總部按照承諾對北京各門店實現後廚公開、信息化、可視化,限期一個月完成。8月27日下午3時,海底撈官網發布《關於積極落實整改,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的聲明》,表示對北京食藥監局的約談內容全部接受;同時將媒體和社會公眾指出的問題和建議,全部納入整改措施。

641

@專註看文十八年:接受監督,本該如此。

@純水年華:有點借勢營銷的嫌疑,但願整改到位,再出負面就沒得救了。

@清月風雅:餐飲的問題,沒發現的還有很多,海底撈真是算得上良心商家了。

3、TFBOYS被正式聘請為一下科技TFO,即“未來指揮官”

昨日晚間,在2017一直播“心動一下”明星盛典上,一下科技創始人韓坤宣布TFBOYS入職一下科技,職位是TFO,意為“未來指揮官”!

b70042fdly1fiyly52az8j21bf0qo44t_meitu_1

@韓斯羽ing:TFO的意思是“The future officer”(未來指揮官)

@蓋世英雄:並不是公司傻,好聽點不過是合作共贏,說難聽互相利用,這是商業價值社會。

@任濤RenTao:給人的感覺就像聘用童工!

4、新規劃:中小學要設人工智能相關課程

近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指出人工智能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應逐步開展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建設人工智能學科,培養複合型人才,形成我國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有誌者事竟成:沒什麽不好,至少鍛煉邏輯能力。

@雲中神人:然而這跟開設某一叫做“通用技術”的課一樣,並沒有什麽卵用。

@Systembus:會不會有點揠苗助長了?

5、天鴿互動回應沽空質疑,並將回購最多價值6億港元股

此前,愛默生指控天鴿互動自準備2014年IPO以來,一直偽造營運和財務數據,天鴿互動的生意模式和財務報表毫無疑問地造假,是一場長期刑事騙局,因此無需要進行估值,唯一適合采取的監管行動是除牌。今日,天鴿互動CEO傅政軍接受采訪時表示,強烈否認該報告中的所有指控,認為有關內容並不屬實,且極具誤導性。其還稱,為應對股價異動,已於8月17日10:52分起臨時停牌,並將於2017年8月28日上2午九時正式恢複。目前天鴿業務未受到任何影響。同時,天鴿互動還宣布計劃回購最多價值6億港元股份,所回購的股份將於回購後註銷。

timg (3)

6、順豐:未來三年還要買15架飛機

近日,順豐控股發布2017年半年報。財報顯示,公司2017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321.61億元,同比增長23.2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8.84億元。上半年順豐的研發投入共計3.4億元,主要集中在物流無人機、智能硬件、智能服務、智能包裝、智慧雲倉等方面。報告稱其目前共有飛行員367人,自有飛機達39架,未來三年內,自有飛機要達到54架。

@玖月初叁夜:順豐航空公司呼之欲出。

@山大王吳彬:這利潤率確實秒殺同行。

@toby的幸福生活:我認為順豐的大問題快出現了。現在順豐快遞的快遞小哥服務越來越差,而且現在內部劃分地盤壟斷、工資高、而且還是那種愛用不用的態度。

7、京東全新Logo正式啟用,比金屬狗更可愛

日前,京東悄然啟用了全新Logo,新Logo更加趨於扁平化,相比之前的金屬狗Joy更加圓潤、可愛。與此同時,新Logo去掉了下方的“JD.COM”標識。這也是京東自2013年以來,首次更換品牌形象。

微信圖片_20170828075846

8、多個城市暫停投放共享單車,摩拜與ofo回應

8月25日,深圳市相關部門召集單車企業,要求暫停投放新車、配備車輛維護、維修和調度人員,對於達不到要求的企業需縮減車輛投放規模。對此,摩拜單車表示,將積極擁護和全力支持各地主管部門要求,不再新增投放,主要把工作重點做到維護、運營和秩序管理。ofo也表示會配合政府工作。

9、前暴雪高管吳健加入360遊戲,向周鴻煒匯報

前暴雪中國高管吳健日前加盟360遊戲擔任執行副總監,直接向董事長周鴻煒匯報。在吳健加盟360遊戲之前,360遊戲負責人位置空缺半年,暫由COO陳傑監管。之後,陳傑將不再兼任,是正常業務調整。據內部人士透露,吳健已完成入職手續。吳健就職暴雪期間負責引進《魔獸世界》,《爐石傳說》等全部暴雪遊戲。

國際新聞

10、iOS11不支持32位應用,18.7萬款軟件“報廢”

今年蘋果將會在9月12日召開蘋果2017秋季發布會,因此推出,ios11正式版系統在此一周之後推送更新。iOS 11 將全面禁止 32 位應用,僅支持 64 位應用, 這也就意味著 iOS 11 推出之後,iPhone 5 類的機型,將不支持 32 位應用。 報告數據顯示,屆時商店中 18.7 萬款 32 位應用將無法獲得支持,它們占據應用總數的 8%。

61e9ece0ly1fga65kc8jnj20rs0hdqdc_meitu_2

@QAQ:蘋果習慣直接去制定行業標準。

@茂林松濤:32位的反正我手機里幾十個軟件一個都沒有,沒啥影響,開發者還不升級軟件也差不多是停止支持了。

@白Plus加黑:iPhone銷量下滑,變相逼著iPhone5s之前的用戶換手機。

11、 iPhone 8無線充電最大功率7.5瓦,名副其實“慢充” 

據外媒報道,雖然市場上已經有較為成熟的無線快充技術,但蘋果並未大步跟上,支持無線充電的iPhone 8最大充電功率只有7.5瓦,是名副其實的“慢充”。消息稱,蘋果這次並沒有用上功率15瓦的Qi 1.2.x快充標準。15瓦的Qi無線充電板上市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支持該標準的安卓手機也不在少數,因此蘋果保守的選擇7.5瓦有些令人費解,也許它們是想給下一代產品留個升級點吧。

12、日本誦經機器人亮相,可以主持葬禮還能念佛經

據悉,在日本請佛教僧徒主持一場葬禮大約需要花費2200美元(約合人民幣1.5萬元),非常昂貴。而現在日精環保有限公司(Nissei Eco Co)開發了一款可以誦經的機器人,這要比請一名僧人便宜的多,價格僅為450美元(約合人民幣2990元)。

129688057_15035358235931n

@是我的小姐姐:工程師晚上不怕做噩夢嗎?

@Belle_6695:哈哈哈哈,這事肯定是活人有誠意啊,不是放不方便的問題。

@星針傳媒:難道不是人才能修行嗎?機器人也有修為?

13、三星啟動Note 7最後一次召回:交回舊機 領走Note 8

去年三、四季度,三星電子爆發了震驚全球的Note 7智能手機質量醜聞,三星停產停售該設備,並實施全球召回,此事讓三星電子品牌嚴重受損。據悉,依然有相當用戶繼續使用手中的Note 7,而三星電子近期開始實施最後一次召回。三星表示,Note 7用戶送回舊手機之後,可以獲得425美元的以舊換新折扣,並可以領取到一部Note 8手機。三星表示,送回舊手機的用戶將能享受到免運費待遇,並將成為全世界第一批用上Note 8智能手機的人。

14、宜家 2.12億美元在馬來西亞建立全球最大供應鏈中心

近日,宜家宣布將投資 9.08億林吉特(約合 2.12億美元)在馬來西亞建造一座全球最大的區域分銷和供應鏈中心。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此次建造的供應鏈中心將管理宜家價值 66億林吉特的庫存商品,以支持宜家在東南亞國家聯盟地區的發展。新建的供應鏈中心的面積達到 10萬平方米,將為該區域現有的 12家零售門店供貨。宜家計劃到 2026年將東南亞地區的門店數量增長至 20家。

今日思想

最經典短小說:一男的遇到一老人暈倒,馬上將老人送醫院,因身上沒帶多少錢於是打電話給女友。女友一進病房就罵到:“你腦子有病啊,管什麽閑事?”當她看到病床上的老人一驚:“爸! ”老人看了他女友一眼對他說:“小夥子,你人不錯。聽我一句話,和我女兒分手吧。” 出院後,老頭對女兒說,這種傻瓜絕對不能嫁!

  ——  李國慶

雷軍 順豐 京東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132

成立不到3年估值200亿,蔚来汽车领跑电动车?

http://www.xcf.cn/jrdd/201708/t20170829_781198.htm

腾讯、百度、京东刘强东、小米雷军、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顺为资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联想集团。成立于2014年底的蔚来汽车,究竟凭什么拥有一份超豪华的投资人名单,并获得高达200亿的估值?

作者:荀慧

来源:新财富plus(ID:xcfplus)

2017年7月底,特斯拉全新的入门级电动车Model 3完成了首批30辆车的交付。与之前主攻高端豪华市场不同,Model 3的预售价仅为3.5万美元起。在限制每人最多预定2辆的情况下,特斯拉宣称共收到了50万份预订单。

随着各国纷纷宣布,将在未来数十年内将停止销售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如箭在弦上。而这也给受制于传统造车行业的技术壁垒,在成为“汽车强国”道路上一直受阻的中国得以“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2013年开始,政府出台了多项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如政府补贴、购置税减免、不限行等,不仅鼓励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更鼓励国内车企自主研发、生产制造。

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2017年一季度北汽的新能源汽车超过了比亚迪、吉利,于4月占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单月销量榜首。与此同时,电动车创业公司也已超过200家,除了“风口”上的乐视超级汽车,还包括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奇点汽车等。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已有20亿美元投资进入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表1)。

在这其中,不仅BAT三巨头中的腾讯与百度不约而同地相中了蔚来汽车,京东刘强东、小米雷军、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顺为资本、高瓴资本、红杉资本、联想集团等纷纷为其投入了真金白银。2017年C轮融资过后,蔚来的估值已达200亿元(表2)。

成立于2014年底的蔚来汽车,究竟凭什么拥有一份超豪华的投资人名单,并在短时期内获得如此高的估值?

“加强版特斯拉”打造全球最快电动车

2014年年底,在国家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背景下,蔚来汽车项目成立。与传统车企相比,蔚来汽车为代表的新一代电动车企一开始就是按照互联网的模式强势切入电动车市场。而与多数电动车企聚焦中低端市场相比,它又是少数瞄准了高端豪华高性能市场的企业。这与特斯拉“降维攻击”的打法如出一辙,既产品定位由高向低的,主打豪华高性能电动汽车定位。

2016年2月底,蔚来在英国举办了其首场发布会,推出了NIO品牌以及全球最快电动超跑EP9。EP9是一款对标法拉利LaFerrari、迈凯伦P1、保时捷918等老牌超级跑车的纯电动超跑,造价高达120万美元/辆。

此后,EP9在被称为“赛车胜地”的纽博格林北环赛道以7分05秒的成绩打破了“电动车最快圈速”的记录,并因此成为了“全球最快电动车”。发布会之后的几个月里,EP9又多次挑战并打破了全球多条经典赛道的电动车圈速记录,其中包括纽北赛道的“量产车最快圈速”的记录,可谓赚足了眼球。

事实上,超跑EP9并非蔚来的第一辆车。成立第一年,蔚来就组建了赛车队,并打造了一款属于自己的赛车。2015年6月,蔚来车队在首届国际汽联电动方程式世界锦标赛中,获得了年度车手总冠军,这是中国车队在国际汽联一级赛事中获得的最高荣誉。

辉煌的战绩不仅帮助蔚来在全球市场打响了名号,也是对彼时国内质疑的声音的有力还击,向外界展示了自身的研发能力,更证实了自己并非“PPT造车”企业。并且,EP9首批限量6台分别由京东CEO刘强东、小米科技CEO雷军、腾讯公司CEO马化腾、高瓴成本首创人张磊、车和家创始人李想以及蔚来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认购。当这些大咖纷纷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晒出试驾蔚来EP9的自拍时,虽然借助2017年上海车展亮相的量产车ES8还未正式上市,蔚来也如愿打响了名号。

不过,与特斯拉推出的首款电动轿车Roadster售价从10万美元起跳不同(Model S和Model X起售价分别为5万和13万美元),蔚来ES8的起售价仅为35万元左右,显然瞄准的是中端市场。

量产车定位中端市场,一方面是出于国情的考虑,但另一方面,多少也有点避开与特斯拉正面对决的意思。而在蔚来汽车创始人兼董事长李斌看来,从赛车到超级跑车再到量产车,这其中的技术很多都是相通的,先造技术要求更高的车,再往下造更亲民的车,会容易很多。

除了技术因素,李斌一直强调蔚来汽车不仅仅是一家汽车企业,更是一家“用户”企业。他认为在消费升级的当下,能够让用户拥有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强烈意愿绝不会单纯是因为环保,也不会只是因为新的技术,而应该是更好的用户体验。虽然有各种国家优惠政策的激励,但李斌认为只有让用户觉得拥有电动车比拥有燃油车的体验更佳,才会愿意主动买单。

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说,政策、技术、资本等都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够成为当今社会一大风口最重要的原因,用户的消费升级才是。在互联网时代,用户与企业的联系越来越便捷,关系也越来越紧密,这才使得像特斯拉采用的直销模式和“软件定义硬件”的造车理念得以实现。与此同时,用户对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不仅仅是对产品本身,还有购买产品之后的相关服务。

对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来说,车造出来并交付给经销商基本就完成任务了。之后有关汽车的销售、保养、维修、保险等都是交由第三方去做,也就是说传统车企与用户的直接接触几乎为零。

而在汽车行业大变革的当下,按照李斌的构想,蔚来汽车将不同于传统车企专注于汽车本身的1.0模式,也不是特斯拉引领的互联网思维下的尝试改变传统模式并与用户接触更多的2.0模式,而是一种致力于带给用户从购车到拥有车后的全程愉悦体验的3.0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其实是特斯拉模式的升级,不仅采用了特斯拉使用的直销模式,而且还将自己建立服务体系,包括电动汽车的充换电、维修、保养甚至保险等一系列售后服务都不会交由第三方代理,而由蔚来亲自完成。

从赛车到量产

可以想见,蔚来汽车的这一模式对投入资金的需求有多庞大,对产业链把控的要求有多高。毕竟,与互联网造手机相比,互联网造车的难度显然要高太多。

手机的生产周期通常在1-2年,而造车,从最初设计到供应链的铺设,再到投入生产,最后到上市交付到用户手上,一般需要花费3-5年。也就是说,在设计这一个环节,造车的前瞻性要求就比手机要高很多。

互联网创业造车潮始于大约3年前。当初互联网大佬们高喊着要“颠覆”传统汽车行业,如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经历了各种阻碍和挫折,反而对传统汽车行业心生更多的“敬畏”。

再回头来对比同时起步的互联网造车企业,在众多大咖的解囊相助之下,蔚来汽车不仅没有面临资金窘境,量产车上市进程也是最快的一个。2017年4月19日上海车展,蔚来展出了包括赛道赛车、超跑EP9、概念车EVE和量产车ES8共计11款车型。从百度搜索指数的走势,即能看出本次“亮相”给蔚来的知名度所带来的提升(图1)。

图1:蔚来与其他互联网车企的百度搜索指数对比

数据来源:百度指数

3年不到的时间,蔚来汽车是如何实现从“全球最快电动车”到量产车的“跃进”?

在高举高打推出“全球最快电动车”的同时,蔚来也在同步布局着量产车。它面临的第一个选择是选择代工模式,还是自建工厂。除了生产资质的问题,自建工厂显然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投入。从这个角度考虑,想要尽快让量产车面市,代工似乎是更好的选择。但从目前的行业现状来看,汽车代工模式还不够成熟,要找到愿意合作的传统车企并非易事,找到之后还面临着否保质保量按时交付等问题。综合考虑各项风险因素,蔚来选择了代工和自建工厂“双管齐下”的模式。

为了确保第一款量产车早日面市,ES8就选择了代工模式。2016年5月,蔚来汽车与江淮汽车达成合作,预计总规模将达100亿元,初期年产能为5万辆。由蔚来向江淮提供必要的技术信息、生产合作车型所需的零部件和物料,而作为代工方,江淮主要负责合作车型生产资质的申请及后续一系列的项目报批工作。由江淮主投资、蔚来参与部分投资(生产设备及软件相关)的全铝车身工厂,已经在安徽合肥落成,2017年年底ES8就将在这里量产上市。

另一方面,蔚来也未停下自建工厂的步伐。2016年12月,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武汉东湖高新区、蔚来汽车三方签约,拟在东湖高新区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长江蔚来基金”,并在光谷投资建设智能化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其中包括年产20万辆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研发及标准检测中心等。此外,2017年4月9日,蔚来汽车又与长安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成立合资公司,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展研发、生产、营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

除了布局整车制造工厂,蔚来还打造了自己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2016年4月,总投资额30亿元、年产28万台(套)高性能电机及电控系统的生产基地在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落成。再加上江苏昆山逆变器及电控系统制造基地、常熟的电池系统制造基地,两年间,蔚来的生产制造体系和供应链布局已经搭建完毕,量产的准备都已就绪。2017年3月,蔚来举办了第二次合作伙伴大会,近500名来自制造、供应链及金融投资机构等领域的全球行业伙伴参加。

车造出来了,下一步的关键是售车和基于汽车后市场的服务,维修、充换电等都是电动车用户格外关注的问题。目前,蔚来已经在北京开始筹建产品线下直营体验店,并将很快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同步推进。由于ES8及后续产品大多支持换电,蔚来目前也已经着手与换电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体系搭建。

作为“车企”展开布局之外,作为“用户企业”的蔚来都做了些什么呢?

为了建立自己的用户体系,蔚来开发了自己的App,用户可以在上面看到每天推送的有关蔚来乃至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资讯。尽管目前这个App的下载人数并不太多,但每篇推文基本都有数万的浏览量。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使用积分兑换各式各样周边产品,有环保袋、车模、手机壳、儿童礼品等等而积分只需要通过使用App或者参与蔚来线上线下的活动即可获得。

在4月上海车展上,参观者进入蔚来展台区域就需要使用蔚来App注册用户后获得的二维码,而其展台也设置了专门的积分兑换礼品区域。虽然重点是ES8的亮相,但许多参观人士均表示被展台中占据大面积的亲子游玩区域所吸引,没想到一个具有未来科技感的新能源车企竟能如此地“亲民”。

事实上,“儿童乘客”正成为蔚来借由增加用户粘性的主要标的。考虑到二胎家庭的用车需求,蔚来即将上市的SUV将是7座车型,而不是目前最普遍的5座。并且,蔚来定期会给ES8的预订用户举办亲子游乐或是骑行等线下活动,以此来增加用户在用车之外的良好体验。

不会造车的司机不是好领导

目前来看,蔚来汽车似乎是国内互联网初创车企中最接近成功的一个。

蔚来旗下的2000多名员工来自40个国家,分布在圣何塞、慕尼黑、伦敦和上海等12座城市。其中,位于硅谷中心区圣何塞的北美总部负责智能网联及前沿驾驶技术的研发;位于“世界汽车设计重镇”慕尼黑的是蔚来的全球造型设计中心,至于伦敦的未来车队总部则负责FE项目和EP9超跑项目;而上海主要是研发中心和用户体验中心,负责整车的研发制造以及营销、用户服务等。

不难看出,蔚来汽车从一开始就摆出了全球化战略布局及资源整合的架式。并且,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作为汽车行业“新面孔”缺乏造车经验的短板,蔚来给自己配备了一支“王者之师”。

先来看几位海外高管的履历:联合总裁马丁·里奇(Martin Leach)曾是玛莎拉蒂全球CEO、福特欧洲总裁、马自达全球董事总经理,在伦敦举办发布会的蔚来超跑EP9就是由他一手打造;首席发展官、蔚来北美公司CEO伍丝丽(Padmasree Warrior)曾是思科全球首席技术与发展官、摩托罗拉首席技术官,目前她也是微软、自动驾驶行为分析公司Zendrive的董事会成员,主要负责蔚来汽车全球软件开发以及北美公司的全面管理。

国内方面,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宏曾是奇瑞销售公司副总、龙湖地产执行董事兼首席市场官;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公司执行副总裁郑显聪在汽车供应链板块有着丰富经验,此前曾任玛涅蒂马瑞利中国区总裁和菲亚特中国董事长兼总裁、菲亚特克莱斯勒亚太区副总裁以及菲亚特金融公司董事长;而来自万宝龙前中国区董事长的陆晓明则掌管蔚来的用户体验;江铃执行副总裁钟万里和来自宝马的一位全球高管将负责制造环节。

把这些人聚到一起的,正是蔚来汽车的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在创立蔚来汽车之前,李斌的身份是国内最大的汽车类垂直网站之一易车网的创始人。自2000年创办易车网开始,其已经深耕汽车行业十多年,已然从与汽车厂商、经销商以及消费者等的接触中,积累了大量经验,从而形成了对汽车行业的深刻理解。

2014年创办蔚来汽车前后,李斌又密集投资了30多家汽车或出行相关的公司,其中包括优信二手车、摩拜单车等明星企业,曾一度被称作“出行教父”。在汽车出行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使李斌比起纯粹的“造车门外汉”更易获得投资人的信任。

另一方面,李斌作为连续创业者,易车网的成功无疑证明了其企业运营的实力。2000年成立的易车网,如今已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垂直网站之一,从最开始的汽车导购业务到后来转型为基于社区和资讯的广告业务,2010年易车网成功在纽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汽车垂直门户。而2014年从中独立出来的汽车金融事业部易鑫,此后也先后获得了来自腾讯、京东、百度以及顺丰创始人王卫等企业和个人共计十数亿美元的投资。截至2016年年底,易鑫一年的汽车交易量就达到了26万辆,成交规模超270亿元,位列行业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汽车还有另一位联合投资创始人李想,他同时也是汽车之家的创始人,并且蔚来还是其卸任汽车之家总裁一职之后的首个投资项目。而易车网和汽车之家则是国内最大的两家垂直汽车网站。李斌和李想,这对曾经的竞争对手,因为在相同的造车理念而结为了盟友。

同为特斯拉在中国的首批用户,李斌和李想对于特斯拉的用户体验的想法一致---并没有那么适合中国用户在中国使用。例如特斯拉的充电桩有着非常严格的安装条件,这在中国的很多住宅区都是无法实现的。

不过,同时从互联网企业转型造车之后,二者选择了不同的主攻方向。李斌主导的蔚来汽车致力于打造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电动车品牌,与特斯拉较为接近;而李想主导的车和家则致力于打造小而美的电动交通工具,虽然市面上尚无可参考的企业,但一些像丰田、本田等主流传统车企都推出过类似的概念车。

李想曾透露,蔚来最先形成规模的不是造型设计和人机交互(HMI)团队,而是供应链、制造,以及工程技术和研发人员。这种顺序也意味着蔚来最初便是以量产为目的进行团队的搭建。

蔚来 ES8即将于2017年底上市,李斌是否能够实现当初创办蔚来时所说的“造一辆自己喜欢、周围人也喜欢的电动车”的愿望,蔚来能否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引领品牌,离答案接晓的一天已经不远了。

有消息称,国内最快将在2018年起出台要求企业销售一定比例新能源汽车的规定。而到2020年,电动车的市场销售将会逐步取消政府补贴。在产业链整合的过程中,国产电动车品牌已经能全面覆盖高端和中低端市场。互联网企业和风险资本的广泛涉足让新一代的电动车企在商业模式、用户体验、科技创新投入上有着更具前瞻性的容忍度。

尽管行业前景良好、研发技术过关、“用户至上”的理念也很吸引客户,但造车毕竟不是小工程,初创的互联网车企仍会面临诸多困难,比如供应链的整合、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维修和保养等等,这些问题蔚来是否能够顺利解决,预计年底上市的量产车ES8又是否能够赢得国内消费者的喜爱,都有待考证。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156

共享汽車離我們有多遠 有企業月虧損200萬無奈停業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03/1144550.html

Timg-2.thumb_head

共享寶馬雖然狠狠炒了一波話題,但共享汽車其實不能完全算一個新事物,在此之前業內普遍稱之為汽車“分時租賃”。

“我們算是借了共享單車的光。”一位共享汽車運營負責人笑說,“共享汽車”的叫法並不準確,但聽起來比“分時租賃”時髦,也容易被公眾理解,如果借著這波熱度能引起更多投資人的關註也是好事。

努力了四年

結果發現市場做起來並不容易

相比共享單車的投放量,共享汽車在杭州街頭並不多見。

左中右共享汽車在杭州布局共享汽車四年,車輛投入過萬,已經算比較常見了,但很多杭州人從未用過“微公交”。

“其實我們在杭州市場已經投放了超過1.5萬輛車,全國投放量約三分之一在杭州。”浙江左中右電動汽車共享電車事業部總裁、浙江電馬雲車科技有限公司CEO侯踴躍說,共享汽車距離生活並不遠,但要真正達到便捷、舒適的用車確實還遠,“我們努力了四年,結果發現看上去很美好的共享汽車市場做起來並不容易。”

重慶盼達用車去年5月宣布進入杭州市場,至今發展了一年多,但在平臺上看到最多的投訴仍是“沒車”。

錢報記者打開盼達用車APP,系統顯示全杭州各個站點實時可用車輛不足30輛,多在蕭山、下沙沿江一帶。

在北京采訪時,錢報記者體驗了Gofun出行。根據易觀統計的數據,截止到今年6月全國共享汽車APP中活躍用戶規模最大的就是Gofun,月活躍用戶達51.31萬人,全國第一。

對初次使用者來說,Gofun的用戶界面是最親和的,全部通過圖示指導用戶如何開車門、熟悉車內控件,以及借還車流程。即便如此,使用的便捷度也不高。另外Gofun的還車必須還到指定地點,且在用車前就要先確定還車點,否則無法借車。使用完後,還得再次對著車輛的前後左右以及車內前後排拍照,以證明還車時車況良好。這麽一套流程下來,多半用戶都會嫌麻煩。

但對共享汽車運營方來說,這套流程卻是不得不為。“拍照確認車況是為了避免用戶之間以及用戶與公司之間對車損的糾紛,要求用戶實時自拍是為了確保車輛使用人和APP賬戶所有人是同一人。”Gofun用車相關負責人無奈地說,這也是他們積累無數經驗、賠了不少錢之後設定的最可行的方式。

“對Gofun這樣以電動汽車為主的共享汽車平臺,定點還車是最科學的管理方法,否則投入車輛越多,運維成本越高,根本顧不過來。”另一家競品平臺雖然采用了隨借隨還的方式,但也認可Gofun的做法。

坐墊幾天就被偷光

用車時違章拒絕處理

除了有實力重資產運營的平臺,很多共享汽車平臺選擇與汽車租賃公司合作,走的是輕資產運營的路子,最大一筆開支就是運維成本。

“運維是硬支出,每天那麽多運維人員在路上跑,車輛的調度、維護都需要他們來完成,少不了。”EZZY相關負責人說,他們最擔心的並不是車,而是人,“車輛的問題都可以用技術手段來解決,但人不行,用戶的行為無法控制。”他舉例說,曾經碰到過用戶把共享汽車開進高檔住宅區的地下停車場並拒絕開出,而小區非業主不得進入,以至於系統上雖然顯示為已還車,但實際上其他用戶卻無法使用,共享汽車成了他的“專車”。

還有用戶在途歌平臺上反饋因為找不到隨車的加油卡,無法用車。“多半是前一位用車人把加油卡拿走了,實際上途歌的加油卡是專車專用的,你並不能拿著它的油卡給私家車加油,拿走加油卡只是讓其他人不能借走這輛車,這樣他之後還可以接著用。”一位共享汽車平臺的工作人員吐槽說,拿走油卡根本不算什麽,“還有人開我們的車做不雅之事,避孕套、衛生紙都扔在車上也不清理,之後的用戶直接投訴到平臺。”

“我們曾經投放了200輛新車,特別準備了精致的坐墊,結果沒幾天所有坐墊就被偷光。還有就是違章扣分,有用戶在使用車輛時違章,而且拒絕處理,一輛車違章積累到5次就無法正常投入運營,因此被迫閑置的車就有幾十輛。”侯踴躍無奈地說,“共享汽車要發展必須得在技術、基礎設施和用戶體驗上求突破,但談何容易,管得了車管不了人是最大的問題。”

一個月虧損200萬

有共享汽車企業無奈停業

據不完全統計,國內註冊運營汽車分時租賃的企業超過370家,但實際有車隊運營的只有100多家,投放車輛數量超過1000輛的企業則兩只手數得過來。相比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的進入門檻更高:同樣是1000萬元的投資,共享單車能覆蓋一個城市,而共享汽車大概只夠買幾十輛低配車,還不算停車費、電費、油費、保險費等。一位資深投資人私下說,不投共享汽車固然有消費環境不成熟的因素,但主要原因是盈利點過於單一,“現在沒有一家平臺的運營模式可以實現盈利”。

EZZY被同行們稱為“汽車版摩拜”,但事實上,它遠沒有摩拜風光。其創始人付強曾說起自己面見一位投資人的經歷:他侃侃而談,找上門來的投資人在帶著滿滿的筆記離開之後,還多次催促付強發送詳細計劃。但計劃還沒發出,他就收到同事轉發的一條關於競品的報道,對商業模式的陳述與他如出一轍,而那位記筆記的投資人,居然已在半年前投過競品公司。付強吃的這次“啞巴虧”發生在2015年年底。至今近兩年,EZZY曾宣布獲得A輪融資但從未對外透露融資金額和投資人信息,雖然據說B輪投資已經在談。

目前運營狀況比較好的共享汽車平臺背後依靠的主要是產業資本,比如大眾汽車、吉利汽車、寶馬汽車等。

根據易觀統計的數據,活躍用戶規模排名前十的共享汽車平臺中有四家出現了活躍用戶環比增幅下滑,其中“一度用車”單月下滑超過43%,幅度最大。“聽說運營狀況不太樂觀,估計懸了。”一位業內人士說,其情況或許與今年3月宣布停止運營的“友友用車”類似。友友用車聯合創始人李宇事後曾表示,一個月虧損高達200萬元,太吃力了。

采訪中,不止一家共享汽車平臺的運營者向記者透露,9月份將有新動作,但涉及商業機密,尚不能公開,但從他們透露的內容來看,大同小異:一是引入戰略合夥人,其中以汽車生產企業為主;二是嘗試新的運營模式,減少平臺自有資金投入,尋找新贏利點。

數據和市場遠景總是在激勵著創業者。侯踴躍提到了羅蘭貝格咨詢公司的一份報告,報告分析未來10年,中國分時租賃汽車數量的年複合增長率將保持在45%左右,到2025年,總量達到60萬輛。他相信,從政府城市管理角度出發,共享汽車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資源閑置,因此會不斷被鼓勵和推動,“跟著政府走總不會錯的。”

車輛的問題都可以用技術手段來解決,但人不行,用戶的行為無法控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173

湖北自貿試驗區:4家公司凈利超1億 3家資產超200億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18/1148705.html

每經記者 張明雙 每經編輯 楊 軍

在湖北自貿試驗區內註冊的A股上市公司共有9家,從行業分布來看,主要屬於制造業,僅有盛天網絡從事遊戲娛樂業;從片區分布來看,武漢片區仍占半數以上,有5家公司,宜昌片區有1家,襄陽片區有3家。

值得一提的是,還有近10家A股上市公司註冊在武漢東湖高新區,主要分布在武漢郵科院及大學科技園區,部分企業的主要生產研發地就在武漢片區內。

人福醫藥總資產最大

從行業細分領域分布來看,上述9家公司各有不同,既有人福醫藥、安琪酵母這一類專註傳統領域、民生需求的食品醫藥制造公司;也有高德紅外、中航機電這樣把握軍民融合發展機遇、走軍品市場化道路的高科技企業;還有盛天網絡、長江通信從事遊戲運營、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的代表企業。

根據國務院批複的湖北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武漢片區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襄陽片區重點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宜昌片區重點發展先進制造、生物醫藥等高新產業及現代服務業。

從規模來看,湖北自貿試驗區內上市公司的資產差距非常大,有3家公司總資產超過200億元,其他公司均在100億元以下,最低的精倫電子總資產僅5.5億元。

人福醫藥以292億元的體量成為湖北自貿試驗區內總資產最大的上市公司。東方財富終端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人福醫藥總資產在229家A股醫藥制造公司中排名第5。知名汽車生產公司東風汽車及中航工業旗下的中航機電分別以218億元、203億元分列第2、第3名。

7家公司營收同比增長

2017年上半年,在湖北自貿試驗區內的9家上市公司中,有7家實現營收同比增長,4家公司營收規模在20億元以上。在總營收上,東風汽車以81.5億元奪得第1名,同比增長18.29%,人福醫藥、中航機電緊隨其後位列三甲。

此外,湖北自貿區內上市公司盈利水平較高,合並利潤表後,上半年有7家公司實現盈利,其中4家公司凈利潤在1億元以上。體量大、營收高的人福醫藥以5.06億元凈利潤成為最賺錢公司。除安琪酵母、中航機電位列三甲外,資產規模相對較小的長江通信、回天新材也展現了不俗的盈利能力。

上半年,有4家公司資產負債率超過50%,規模大、銷售多的東風汽車、人福醫藥、中航機電資產負債率位列前3。大部分上市公司負債率在30%以下,其中唯一的信息、軟件服務類企業盛天網絡資產負債率僅4.48%,排名最低。

從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來看,9家公司的表現分化明顯,凈資產創造利潤的能力差異很大,其中有7家公司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在5%以下。凈利潤最高的人福醫藥凈資產收益率僅排第5位,安琪酵母則以12.01%排名第1。

此外,作為向新興領域發展的長江通信則實現了較高的凈資產收益,而在資產規模、營業收入等方面幾乎排名墊底的盛天網絡,則在凈資產收益方面表現不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444

新三板逾1000家企業可發行私募可轉債 200人股東上限降低適用性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9-25/1150482.html

在新三板市場缺乏流動性、鮮有制度供給的周期,滬深交易所與全國股轉系統合力為創新層部分企業送出融資大紅包,近日上述三方以及中國結算聯合制定《創新創業公司非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業務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新三板創新層股東人數未超過200人的創新創業公司,將被允許在滬深交易所非公開發行可轉債(俗稱私募可轉債)。+

菁財資本創始合夥人葛賢通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私募可轉債的推出將進一步豐富新三板市場的融資渠道。以創新層作為試點,既有合理性也有對創新層這一制度設計本身的政策延續性。

“因為掛牌公司基本都是中小創業企業,經營穩定性差,創業者和投資者通常存在巨大的預期差,難以估值或者雙方估值難以談攏。私募基金、創投機構等投資機構在投資時,一般都要簽訂帶有對賭性質的回購協議。此類對賭協議一方面沒有監管層政策支持,容易引起糾紛。另一方面,在IPO過程中,此類對賭協議屬於需要清理規範的範疇。”葛賢通表示,對投資機構直接發行私募可轉債,可以降低投資機構的投資風險。

“雙創公司的可轉債,是對創新層創新創業企業融資方式的拓展和補充。在一定程度上,可轉債是新三板創新層企業的一種替代性融資方式。”東北證券新三板研究中心總監付立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但可轉債采取非公開發行的方式進行,同時也明確提出股東人數不超過200人的限制。該規定對於未掛牌新三板的企業較易滿足,但對於新三板掛牌企業則略顯苛刻。

根據《細則》,可轉換債券發行前,發行人股東人數不超過200人,同時可轉換債券轉股後股東人數不得超過200人。截至9月22日,新三板創新層共計有1377家公司,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約有1162家公司股東人數在200人以內。

“企業掛牌新三板後,大多會通過定增方式融資,定增融資使得股東人數增多;選擇協議轉讓方式的創新層公司通過指定或非指定的方式進行股權轉讓,有進一步分散股東的可能;部分進入創新層的企業,因為采取做市轉讓的股權轉讓方式,股權分散程度普遍較高,股東人數很可能超過200人。”付立春表示,因此,雙創企業可轉債細則對新三板的創新層企業適用性受到限制。

除了200人股東人數限制,業界對於私募可轉債預期樂觀。從技術環節來看,葛賢通分析稱,由於此次私募可轉債是在雙創債下推出,關於雙創債的創新增信機制都可以引入,一方面可以設置多樣化的償債保障條款,包括控制權變更限制條款、核心資產劃轉限制條款、交叉違約條款、新增債務限制條款、支出限制條款等;另一方面,可以拓寬抵押、質押品範圍,用合法擁有的依法可以轉讓的股權,或者註冊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等知識產權,為創新創業公司債券增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250

從200多家銳減到不足100家 動力電池企業淘汰開始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19/1162756.html

雙十一前夕,鋰電行業龍頭企業寧德時代(CATL)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在證監會網站上一經公布,很快便成為各路媒體關註的熱點,此事受關註的程度不亞於雙十一汽車電商話題的關註熱度,由此也引發外界對於鋰電行業的新一波關註。但在外界高度關註、資本熱錢追逐背後,今年動力鋰電池行業普遍面臨價格下降、利潤下滑的挑戰。

對於寧德時代等龍頭企業而言,今年或許是擴張的大好時機,但對於一些弱勢動力電池企業而言,今年則意味著寒冬的開始。

“配套產品進入工信部目錄的動力電池企業,已經從去年的200多家,降到90多家”,前國軒高科總裁、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基金新能源汽車創業投資子基金執行事務合夥人兼總裁方建華介紹。盡管數量縮減一半在外界看來已經是很大的調整,但在方建華看來,這僅僅是調整的開始,接下來的淘汰賽速度會更快。

到2020年,目前約200家動力電池企業只剩下20余家,9成以上的動力電池企業將被淘汰。這是方建華近兩年不斷提及的一個判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兩頭擠壓利潤下滑

利潤下滑,這是今年動力鋰電池行業的關鍵詞之一,動力電池上市公司近期發布的2017年前三季度財報也顯示了這一點。

由電池原材料向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布局、近年股價一路飆升的多氟多(SZ.002407)10月23日公布的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總營收24.8億元,同比增長17.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08億元,同比下降45.02%。10月26日,國軒高科發布的報告稱,今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37.55億元,同比增長9.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40億元,同比下降13.27%。

10月30日,比亞迪公布的財報顯示,今年1~9月,比亞迪營業收入總額為739.33億元,同比增長了1.56%,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27.91億元,同比下滑了23.82%。

10月30日,中航鋰電母公司成飛集成(002190)發布2017年三季報,公司2017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10.01億元,同比下降21.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84萬元,同比下降99.32%。

對於利潤下滑的原因,上述上市公司在財報中給出了不同的解釋,比如原材料價格上漲,新能源政策調整等。但財報中沒有重點突出卻被鋰電行業人士屢屢提及的一個原因卻是——價格下跌。

寧德時代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公司動力電池系統單價呈現快速下降趨勢,2015-2017H1的下降幅度分別為21.1%、9.6%和26.2%    

“今年主流動力電池企業產品價格相比於去年普遍下降20%-30%,而且降價會是今後動力電池行業的主旋律。”一位不願具名的動力電池企業負責人表示。

“今年動力電池行業受上下遊擠壓比較明顯,一方面,電池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另一方面,由於國際上鋰電產品價格普遍下跌,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快速上漲,多重因素倒逼國內動力電池企業降價,前幾年幾千輛的配套都算大訂單了,但現在動輒都上萬輛,產量上來價格肯定要下降。”中國電池網創始人、電池百人會理事長/秘書長於清教表示。

去年動力電池的行業的平均價格還在2元/Wh,今年已經降低到2元以內。高工鋰電網的報道顯示,進入第四季度,一些電池企業為了清理庫存,已經把產品報價進一步壓低,低至1.4元/Wh。

方建華認為,產能結構性產能過剩也是導致動力電池企業價格下降的原因之一。數據顯示,去年年底國內動力電池產能已經達到120GWh,今年年底可能接近200GWh,而今年的市場需求只有不到40GWh。

在方建華看來,相較於原材料上漲,價格下降對動力電池行業的挑戰更大。

原材料上漲,有些是由於材料本身稀缺,不可再生導致的,有些則屬於暫時緊缺,由於產能釋放需要周期,短期內供不應求,再加上資本炒作,導致價格猛漲,這種價格上漲長期看不可持續。但價格下降則是行業發展規律決定的,對企業的技術、管理與產品品質提出更大的挑戰。

淘汰已經開始

“淘汰賽已經開始了,去年進入工信部新能源汽車推廣目錄的產品中,配套的動力電池企業還有200多家,今年則只有90多家。”方建華表示。

賽迪顧問投資部總經理吳輝也做出了同樣的判斷:“從數量上看,今年動力電池企業數量明顯減少,只剩100家左右。從生存狀況上看,今年企業分化明顯,有的供不應求,有的則開工不足。而且不僅僅是弱勢末尾的企業遭遇淘汰,有些前幾年勢頭很不錯的企業,今年也出現了大幅下滑。”

吳輝認為,出現這種分化的原因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結構的調整。一直以來,國內動力電池行業都存在中低端產品過剩、高端產品不足的結構性過剩,到了今年,這一問題更加突出。“政策調整對新能源汽車與動力電池行業的影響是巨大的,實際運營達到3萬公里才能領補貼的政策調整導致客車等商用車銷量受到很大影響,雙積分政策則進一步倒逼乘用車企業大力發展新能源,相應地,原本以客車企業為主要客戶的動力電池企業今年日子就比較難過,但能夠給乘用車企業配套的則實現較大發展。而從技術上看,給乘用車尤其是國際品牌配套的門檻,比商用車配套難度更大,門檻更高。”

中汽協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共銷售49萬輛,同比增長45.4%。其中,新能源乘用車1-10月共銷售39.3萬輛,同比大增61.3%,新能源商用車1-10月共銷售9.7萬輛,同比增長3.9%。無疑,新能源乘用車是增長龍頭,抓住乘用車客戶才能實現大發展。

寧德時代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其大客戶從客車轉向乘用車。今年上半年,其第一大客戶已經從宇通轉為吉利控股,第五大客戶的廈門金龍則被東風汽車取代。

及時卡位乘用車市場,使得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系統均價從去年的2016年的2.06元下降至2017年上半年的1.52元的情況下,毛利率依然維持在37.1%的水平。

相較之下,新三板企業中,海斯迪、天豐電源、新淩嘉、威能電源、鼎能開源、厚能股份、卓能股份、歐鵬巴赫、興海能源、山木新能等10家業務涵蓋動力電池的企業,其毛利率多為20%左右。成飛集成今年前三季度利潤大幅下滑,重要原因就是旗下子公司中航鋰電的客車市場訂單不足。

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 (GGII)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冰火兩重天的境地其實從今年年初就已經開始。今年3月初至5月底,GGII調研團隊走訪了近百家動力電池廠,發現有的企業開工率不足30%,有的企業供不應求,分水嶺漸明。

天風證券研究所對工信部今年發布的10批推薦應用目錄動力電池配套廠商所做的統計分析顯示,CATL配套的車型達到378款,遠超出其它同行。排名第二的是中信國安盟固利動力科技,配套車型有139款,深圳市沃特瑪電池配套車型為137款,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配套車型為114款,惠州億緯鋰能配套車型108款,北京國能電池科技和惠州比亞迪所配套的車型都是94款,剩下動力電池企業所配套都不足80款,最後一名配套的車型只有18款。

而從市場份額來看,GGII的統計顯示,2017年1-9月全球動力電池出貨量42.6GWh,同比增長32%。其中,全球出貨量前十動力電池企業合計達30.98GWh,占整體市場的73%。

如何突圍

和方建華的判斷一致,GGII的研究報告也認為,未來三五年之內我國鋰電行業會深度洗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鋰電企業將被兼並、重組或者破產倒閉,真正能進入整車供應體系的數量不會超過20家,而且產能會高度集中到前幾名手中。

但不管專家們預言動力電池行業的競爭如何殘酷,寧德時代高達1300億元的高估值,以及接連不斷的投資收購消息表明,這一行業依然是資本追逐的熱點。而大大小小的動力電池企業也都忙於融資、擴產,都認為自己有潛質成為行業洗牌後10%的幸運兒。

但現實是殘酷的,在技術快速叠代,市場競爭瞬息萬變的動力電池行業,即便是龍頭也未必能一直鼎立潮頭,比如背靠日產、前幾年還全球排名領先的AESC,今年便因技術落伍、成本高而被日產拋售。國內電池企業,同樣面臨諸多挑戰。

最大的挑戰來自於成本與價格下降。前不久,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工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在論壇上分享了一個故事,他去廣汽參觀時,廣汽的人士表示,電池系統要做到每瓦時6毛錢,只有這樣電動汽車沒有補貼下才可以有競爭力,高於這個價錢,電動汽車和普通汽車相比就沒有競爭力。但在和電池行業的人士交流時,很多人都覺得6毛錢/瓦時簡直不可想象,做不到。

而成本下降的背後其實是技術、工藝和管理,這其實是關乎企業競爭力的最核心所在。其次是提升技術與工藝,提高生產一致性。同樣在上述論壇上,王秉剛表示,我國動力電池企業還在用內部篩選的方法來保證產品一致性,以傳統制造業CPI值小於1.67的標準來衡量,沒有一家能夠達標。達不到大工業生產的質量水平,就說明無法滿足未來汽車工業的要求。

三是建立上下遊的緊密生態圈。方建華認為,目前整車企業對於動力電池企業依然是傳統整車企業對於零部件配套企業的態度,這樣的合作關系無法適應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需求。“像寧德時代這樣,與整車企業合資建廠,接受整車企業入股,這算是動力電池企業謀求改變的方式,但肯定不止這兩種方式,未來隨著產業發展還會有更多的方式。”吳輝認為,建立更緊密的產業聯盟,需要上下遊企業的共同努力。

王秉剛認為,除了和下遊的整車企業加強合作,目前動力電池企業和上遊企業也十分松散,正負極材料這里買一點,那里買一點。從長遠來看,要建立緊密合作的產業聯盟。政府主管部門也希望,圍繞到2020-2025年形成一個巨大的產業集群和集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115

貓眼獲騰訊10億融資 最新估值已超200億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15/1161518.html

每經影視記者 蓋源源 每經編輯 王可然

近日,貓眼電影確認,獲得騰訊10億元融資,貓眼電影的最新估值已經超過200億元。

騰訊曾是貓眼與微影時代合並的幕後推手,隨著兩方達成戰略合作組建新公司“貓眼微影”,騰訊又從幕後走向臺前,追加投資,足以說明騰訊對貓眼的看重。

易觀發布的2017年暑期檔電影市場觀察報告顯示,在線票務平臺貓眼市場份額51.56%,阿里影業旗下的淘票票占有30.94%,兩家拿走了近83%的市場份額,這背後正是互聯網兩大巨頭騰訊和阿里巴巴的角力。兩大巨頭都不滿足於只將在線票務平臺當作切入電影產業鏈的入口,而是將其納入消費生態的體系,為打造自身的泛娛樂版圖添磚加瓦。

騰訊將成為貓眼第三大股東

貓眼電影官方確認,在獲得騰訊10億元融資後,目前貓眼電影的估值已經超過了200億元。若以200億元為基準,則騰訊此輪融資將獲得貓眼微影合並後的5%的股權。

本次交易前,上海光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貓眼文化30.96%的股權,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貓眼文化19.83%的股權。光線投資和光線傳媒的實際控制人均為王長田,“光線系”合計持有貓眼文化50.79%的股份。北京微影時代科技有限公司持有27.59%的股權,上海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美團關聯公司)持有8.46%的股權,騰訊通過瑞海方圓持有6.56%的股權。

本輪騰訊對貓眼追加10億元投資後,按照前述股權粗略結算,騰訊共持有約11.56%的股權,為第三大股東。

目前,在線票務平臺能與貓眼抗衡的就是阿里巴巴擁有的淘票票。今年7月,阿里影業以13.33億元增持淘票票9.12%的股份,淘票票估值高達約146億元。

爭泛娛樂內容消費交易入口

貓眼與微影前期談判時,騰訊在幕後積極推動雙方達成一致,兩方合並完成後,騰訊為“新貓眼”開放了微信、QQ等流量入口資源,本次又追加註資10億元,這一切動作都意味著貓眼在未來騰訊泛娛樂生態布局中是重要一環。

每經影視記者註意到,對互聯網公司而言,入口即流量,利用交易“入口”地位獲得話語權,再利用自身多方優勢,打通消費生態體系。騰訊、阿里巴巴均熱衷在線票務市場,這是O2O大生態圈的重要切入口。票務位於電影產業鏈末端,卻距離觀眾最近,在電影交易“入口”站穩後,可以向產業鏈上遊延伸。今年中國票房前兩位的電影《戰狼2》《羞羞的鐵拳》,分別是淘票票和貓眼主導宣發的,兩家不僅是在線售票的龍頭代表,在電影產業鏈上遊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當然,騰訊、阿里巴巴都不滿足於只是將在線票務平臺當作電影產業鏈上的一環,而是要與其業務生態體系產生協同,打造大的消費平臺基礎設施。

目前,貓眼除了電影業務,已經展開了其他文娛業務品類探索,如演出方面發展迅速,成為迪士尼大劇院、烏鎮戲劇節的戰略合作夥伴。騰訊試圖構築覆蓋IP轉化、內容生產分發、消費交易的泛娛樂產業生態閉環,而未來不只是賣電影票的貓眼,正是要成為騰訊泛娛樂內容消費交易的入口。

對於阿里巴巴的淘票票來說,未來可能扮演的角色是阿里大文娛諸多文化產品和用戶之間的通道,並通過網絡原生IP和實體衍生產品,釋放更多增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126

全國首套房貸利率同比上漲超20% 貸200萬多還40萬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2-10/1169760.html

融360數據顯示,今年11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36%,相當於基準利率1.09倍,同比去年11月上升逾20%。如果現在貸款200萬買房,要比去年多支付40多萬的利息。專家認為,首套房貸利率上調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上浮空間已經不大。銀行貸款額度緊張將持續到年末,明年1月或將有所緩和。

首套房貸利率上漲超20% 年內56家銀行停貸

融360監測數據顯示,今年11月全國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為5.36%,相當於基準利率1.09倍,環比10月上升1.13個百分點,同比2016年11月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4.44%,上升20.72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11月,19家主要銀行中有7家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已經較基準利率上浮超10%,最高上浮15%,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四大國有行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分別在基準上浮7%-9%之間,較10月上漲1個百分點。11月,有56家銀行分(支)行因額度等原因暫停受理首套房貸業務,較上月新增14家。

另一方面,市面上幾乎沒有銀行提供首套房貸優惠利率。融360稱,去年同期,全國優惠利率占比為84.27%,今年11月優惠利率占比僅為2.43%,同比下降81.8%。11月上海仍有多家銀行提供首套房貸款優惠利率,不過需達到規定貸款金額方可申請,其他地區均已無提供優惠利率銀行。

若以現在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5.36%貸款200萬元,30年等額本息還款,僅利息就需要償還約為202.51萬元。以去年11月4.44%的平均利率貸款,償還利息約為162.25萬,也就是說,現在買房,需要多還40.26萬元的利息。

在融360監測的35個城市首套房貸款平均利率中,最低值為廈門的4.93%,最高值是鄭州的5.77%。鄭州的房產經紀盧女士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鄭州的首套房貸利率上升很快,今年6月份還能拿到基準利率的貸款,現在都已經漲到基準利率的1.2倍,而且,貸款審批的時間也在拉長。她稱,現在鄭州市超過60%的銀行已經用完全年的貸款額度,處於無錢可用的境地。

利率還有上升可能 額度明年初或放松

首套房貸利率一年漲了20%,買房人的還款壓力有所增大,未來還會上漲嗎?融360李唯一分析,首套房貸利率由10月份的5.30%上浮至本月的5.36%,增速已經明顯放緩,未來上浮速度將會進一步放緩,後期利率上浮空間較小。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首套房貸利率已經處於高位,但受到外圍市場的影響,2018年央行加息的預期進一步上升,房貸利率上調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上浮空間已經不大,“可能會在加息後基準利率的1.2倍”。

嚴躍進稱,如果明年的宏觀經濟持續向好,首套房貸利率上升的可能性會加大。如果經濟表現較弱,抑制房地產市場的政策會相對減少,房貸利率上漲勢頭會減弱。

雖然房貸利率在上升,但想順利貸到款也非易事,如今,申請貸款的周期已經明顯變長。“銀行貸款審批越來越嚴,相比於利率上調,購買人更關心的是貸款能不能批下來,能不能以最低首付比例購房”,嚴躍進說。

李唯一表示,當前形勢下銀行吸收存款的成本和難度均有所上升,在控制貸款增速的前提下,需要合理有效分配貸款額度,但貸款需求依舊保持在高位水平。年底銀行額度緊張依然成定局,存在大量房貸業務排隊等待處理的情況。

嚴躍進和李唯一均認為,到明年1月,隨著新一年的貸款配額釋放,貸款額度壓力將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來源:中新經緯客戶端 作者 薛宇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617

騰訊系近8年耗資逾200億入股8家A股公司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04/1190144.html

隨著騰訊入股海瀾之家傳言被證實,騰訊系在A股的布局再下一城。

據e公司記者粗略統計,自2011年開始試水以來,截至2月4日,騰訊系在A股市場上已明確入股8家公司,分別是華誼兄弟、順網科技、四維圖新、剛泰控股、掌趣科技、中國聯通、永輝超市與海瀾之家。

耗資215億入股八家公司

據估算,騰訊系入股上述8家公司的合計成本約為215億元,對於超4萬億港元的總市值、2016年凈利逾500億元的互聯網巨頭來說,騰訊系在A股的投資體量非常小。

騰訊系投資一直以來圍繞其產業布局,由影視、網吧平臺、車聯網、遊戲再到最近的新零售,對A股合作夥伴的選擇,也透露了其在產業布局的動向。近年來騰訊投資速度加快,其在A股的布局也有加速之勢,8筆交易中一半都發生在2017年以後,尤其是近期騰訊在零售方面動作不斷,跑馬圈地的擴張昭然。

就交易方式來看,對於這8家公司,騰訊主要是通過協議轉讓與定增兩種方式入股,除定增價有所折扣以外,協議轉讓價較停牌前股價的折溢價程度均有限。同時,與騰訊對外投資加快相對應的是,在A股接盤的投資主體也趨於多樣化,由原來單一的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簡稱“騰訊計算機”),逐漸演變為林芝騰訊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林芝騰訊”)及諸多合夥企業,包括騰訊信達合夥企業、騰訊普和合夥企業等。

總的來看,騰訊的對外投資由追隨卡位、戰略防禦,逐漸過渡到主動出擊、加強協同。騰訊投資相方人士曾表示,未來騰訊投資的重點在四個方面:優質頭部內容、前沿技術、企業服務、新零售,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具備上述資源優勢的A股公司將有機會繼續受益於騰訊的“金手指”。

騰訊入股加大業務融合

綜合騰訊系投資的案例可以看到,無論是作為財務投資還是戰略投資,騰訊系入股後,都會加強與上市公司的業務合作力度,相關公司利用騰訊的互聯網渠道以及大數據等行業資源,通過各類合作機會,也有助於實現線上流量的快速增長。

以騰訊首度試水A股投資的華誼兄弟為例,在2011年5月騰訊駐入後,華誼兄弟與騰訊互動頻繁,多次發布戰略合作公告,合作內容包括騰訊設立“華誼兄弟專區”頻道、影視劇聯合投資拍攝、建立雙方高層定期溝通機制等。在華誼兄弟收購、出售銀漢科技股權的過程中,騰訊也起著重要作用。華誼與騰訊還合作收購一家港股公司,並更名為華誼騰訊娛樂公司(00419.HK),作為進軍國際市場的並購投資平臺。

騰訊對於車聯網龍頭四維圖新的支持力度也不小。四維圖新作為騰訊地圖的基礎地圖數據提供商,將整合旗下公司及公司戰略股東騰訊的車聯網資源,提供車聯網整體生態系統。與此同時,在四維圖新的定增、收購HERE10%股權以及日常的關聯交易中,騰訊均扮演著重要角色。

此外,對於“A股手遊第一股”的掌趣科技來說,公司於2017年6月才引入騰訊作為戰略投資者,但作為遊戲公司,與業內大佬騰訊的合作早有淵源。掌趣科技的多個遊戲產品都曾在騰訊旗下平臺上運營。2016年年底,掌趣科技還與騰訊簽訂排他性協議,其手遊《全民奇跡》續作由騰訊在中國區域內獨家代理發行。而騰訊入股後,掌趣研發+騰訊代理的商業模式得到進一步加強,2017年12月底,新掌門人劉惠城曾表示,未來公司將專註於實現以產品研發為導向的戰略轉型,在流量獲取和渠道建設方面,劉惠城認為,公司要持續加強同各大渠道平臺在產品運營、推廣、商務、IP等方面深度合作。

即使是對主業是珠寶產業的剛泰控股,騰訊在參與定增以外,還積極幫助公司構建互聯網珠寶平臺,打造互聯網珠寶、影視傳媒及娛樂的整體協同效應。2016年2月,剛泰控股與騰訊旗下的深圳市創夢天地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書,雙方一度合夥成立新興產業投資基金——橫琴創夢奇達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夥)(簡稱“橫琴創夢”),主要投資於新興產業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騰訊對於其入股的A股小夥伴們比較“厚道”,截至目前大手筆減持的例子並不多,也不會刻意損害上市公司利益。上述剛泰控股參與的橫琴創夢有限合夥份額已經出清,剛泰控股由此還獲得一筆可觀的投資收益;2013年華誼兄弟6.72億元收購騰訊等持有的銀漢科技50.88%股權,隨著銀漢科技2016年收入下降、業績不及預期,騰訊不僅按承諾註銷股票補足業績,而且在2017年6月華誼兄弟減持銀漢科技25.88%股份時,其關聯公司林芝家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接盤主力,華誼兄弟由此取得凈收益約4億元,為二季度業績環比扭虧做出了重大貢獻。當然,如果未來銀漢科技獨立上市,騰訊這筆投資也將實現更大收益。

股價長期影響有限

對於A股公司來說,能夠引入騰訊作為戰略投資者,不僅在資金、資源等多方面將充分受益,而且大佬的加持也在一定意義上彰顯其價值。在騰訊入股消息發布後,相關公司的股價短期都一度大漲,但從中長期來看,“傍上騰訊”影響卻相當有限,股價能否續上行,仍取決於公司業績是否出現改善。

典型如掌趣科技,彼時引入騰訊,在時點上頗有對沖重組終止利空的意味。2017年6月21日,停牌5個月的掌趣科技以漲停板開盤,但不久即打開漲停,最終收漲5.56%。次日重歸跌勢,不僅很快將複牌首日的漲幅抹去,還不斷創出新低,至今股價又跌去3成。

在掌趣科技股價步步走低的背後,則是其業績的持續下滑。目前來看,騰訊介入對於掌趣科技的業績提振作用有限,公司依然處於轉型陣痛期,去年前三季度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5.66%、29.55%,並已預告全年凈利潤將同比下降35.11%-64.61%。

騰訊目前在零售業態方面頻頻發力、攻城掠地。數年前宣布與騰訊合作的零售百貨類上市公司就多達十余家,包括王府井、天虹商場等,除了刺激當時股價一度大漲以外,後續影響非常有限,而這次騰訊砸進真金白銀入股後,能否助力永輝超市業績再上層樓、海瀾之家改善增長放緩頹勢,值得持續觀察。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記者:朱雪蓮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68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