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A晚間發布股東權益變動的提示性公告,五家公司合計增持公司5%股份,實控人均為恒大地產集團。
萬科8月8日收到廣州市昱博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市奕博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市悅朗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市凱軒投資有限公司、 廣州市廣域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市欣盛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市仲勤投資有限公司的《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各信息披露義務人分別於2016年7月25日至2016年8月8日之間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萬科A 股股份 551,959,870 股,占公司總股份的5.00%。各信息披露義務人因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控制而構成一致行動人。
深交所8日晚間消息,上周深交所對*欣泰、萬科A等股票交易情況進行了重點監控。對*欣泰股票客戶買入量較大的一家會員,發出書面函件;對風險警示工作要求落實不到位的兩家會員,采取約見談話監管措施。
融創董事長孫宏斌今日發布微博稱,本人和融創沒有買萬科的股票。此前澎湃援引消息人士稱,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或已斥資10億元殺入萬科A,目前的持股比例大約在0.5%至0.6%之間,而且是比許家印更早之前買入萬科A。
此前,有媒體報道,消息人士透露,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或已斥資10億元殺入萬科A,目前的持股比例大約在0.5%至0.6%之間,而且是比許家印更早之前買入萬科A。
市場方面,萬科A早盤再度大漲,截至10:30,萬科A報22.75元/股,漲8.59%。港股方面,萬科企業也大漲逾3%。
萬科9日回複深交所關註函稱,經自查,公司不存在私下提前向特定對象單獨披露、透露或泄露中國恒大集團持有本公司股份的情況。
按照深交所《關註函》的要求,萬科亦向相關方進行了函詢。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在回複中表示,“本公司或本公司董事、監事、高管或發言人從未接受過任何媒體采訪,也從未授權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向市場發布過‘否認公司或許家印以個人名義購買萬科股份’的言論或消息。本公司不清楚該等信息的來源。”
萬科並稱,2016年7月至8月4日(含當日),公司並未收到股東查閱公司股東名冊的申請。自8月5日起,陸續有部分投資者致電公司董事會辦公室,咨詢查閱公司股東名冊事宜,截止目前,本公司並未收到股東正式提出的查詢公司股東名冊的申請。
萬科並稱,恒大地產表示,恒大地產及一致行動人與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第一季度報告》中列示的前十大股東及一致行動人之間不存在協議、其他安排等形式共同擴大所能夠支配萬科股份表決權數量的行為或事實,亦不構成一致行動人。”
今早開盤,萬科A高開0.96%,隨後快速下跌,截止發稿,股價跌2.61%,報21.30元。
昨天,孫宏斌“融創沒買,我也沒買”的話音剛落,許家印的恒大就舉牌了萬科A。昨晚,萬科發布公告稱,恒大已增持公司股份至5%。
昨晚,萬科發布了恒大集團的舉牌公告。恒大通過7家100%控股的附屬公司,共計持有萬科5%的股份觸發舉牌。多位資本市場人士指出,恒大出動殼公司兵分七路買入萬科,一是為了分散持股,隱蔽買進,防止過早暴露目標;二是可能資金來源不一。
公告顯示,廣州市昱博投資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在7月25日至8月8日期間耗資集中競價買入萬科A股約5.52億股,占公司總股本5%,由於實際控制人均為恒大集團,從而構成一致行動人觸發舉牌。
中國恒大(03333.HK)買入萬科(000002.SZ,02202.HK)5%的股份舉牌,並且賬面上浮盈大約20%,恒大的操盤團隊抄底手法可謂老辣,這一切讓人想起2011年重慶啤酒連續多個跌停後,徐翔果斷出手抄底,並最終獲得豐厚利潤退出,買入手法極其相似;所不同的是既然舉牌了,現在恒大主席許家印似乎並不打算賣出恒大了,相比徐翔“左側交易”,許家印更多是“右側交易”。
周一晚間,萬科披露股東權益變動,各信息披露義務人分別於2016年7月25日至2016年8月8日之間增持公司A股股份5.52億股,占總股份的5%。各信息披露義務人因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控制而構成一致行動人。成交均價為18.06元/股,成交金額合計約99.68億元;按照萬科最新收盤價計算,浮盈大約20億。
2011年年末,因研發乙肝疫苗倍受到市場關註的重慶啤酒,宣布其乙肝疫苗揭盲數據失敗,因此其股價遭遇連續11個跌停。正當投資者對重慶啤酒唯恐避之不及的時候,徐翔在24元左右第一次抄底。二次揭盲失敗後,重慶啤酒繼續跌停,此時徐翔在20元左右再次入場抄底。此後,重慶啤酒從底部反彈並接近翻倍,股價逼近40元,徐翔成功逃頂,在短短一個月內獲利數億元。
萬科股價7月20日見底,25日開始,恒大趁著萬科股東管理層之爭依然繼續,大舉買入萬科,主要持倉幾乎都買在逼近最低價,操作手法不可謂不老辣;不過跟徐翔不同的是,恒大已經舉牌,按照相關監管規定,如果半年內賣出股票的話,相關收益要歸入上市公司,由此可見恒大幾乎不可能短期內賣出萬科獲利;盡管獲利方式不同,但買入的時機選擇跟徐翔當年的操作極其相似。
萬科和當年重慶啤酒共同之處,都是在跌停板打開以後,兩周左右的時間就出現了股價見底,盡管負面消息繼續發酵,但股價已經呈現“跌不動”的狀態,成交大幅萎縮之下,主動拋壓也大大降低;就萬科事件而言,就算是萬科管理層舉報寶能系違規,監管政策不斷收緊,寶能不再增持,萬科管理層被認為試圖打壓股價讓寶能爆倉,但最終寶能經過對資管計劃追加保證金後,還是挺過去了。
其實相對貴州茅臺、美的集團等其他已經被拉高的業績優良的藍籌股來說,在管理層股東之爭中股價不斷創出新低的萬科,早已經跌無可跌。此前17元、18元左右的“白菜價”的確值得大資金搶籌,萬科10倍左右的市盈率、20%左右的凈資產收益率、5%左右的股息率,這些數據都很值得長線資金配置。萬科7月的環比大跌銷售情況也因為股東管理層之爭而不如預期,但這並沒有阻止資金低位搶籌萬科的熱情,不少投資者趁此“壞消息”入貨,其實就算是恒大不買,在當前“資產荒”邏輯不改變的情況下,也有不少其他大資金會感興趣。
萬科從7月20日見底,形成圓形底部並開始反彈,到25日恒大才開始買入,由此可見萬科觸底反彈並非完全是恒大的功勞,相比徐翔的“左側交易”,許家印似乎更崇尚“右側交易”的順勢而為。
萬科A(000002.SZ)今日再度漲停,截至收盤,萬科A報22.78元,漲幅10.00%,成交量3.75億股,成交81.7億元。龍虎榜數據顯示,恒大席位所在的安信廣州獵德大道證券營業部再出手豪買近7億。
盤後龍虎榜數據顯示,買入前5名營業部(機構)和賣出前5名營業部(機構)買入資金合計18.4億元,占總成交比例22.52%;賣出資金合計5.7億元,占總成交比例7.01%。
具體看,前5買入席位合計買入17.35億元,恒大所用的席位安信證券廣州獵德大道營業部凈買入6.82億元。其余4家皆為營業部,華泰證券天津真理道營業部買入3.9億元,一線遊資銀河證券紹興營業部買入2.6億元,華泰證券北京西三環北路營業部買入2.2億元,國信證券深圳泰然九路營業部買入2.1億元。。
賣出方面,進場多日的申萬宏源閔行東川路今日獲利賣出部分籌碼,凈賣出金額達2.1億元,該營業部8月4日買入2.9億元。其余4家營業部席位合計凈賣出2.5億元。
8月4日,也就是萬科A複牌後的第一個漲停,3家廣州本地營業部22億元掃貨萬科A,第一創業廣州獵德大道營業部,西南證券廣州天河路營業部,安信證券廣州獵德大道營業部3家分別凈買入9.21億元、8.31億元、4.39億元。一線遊資申萬宏源閔行東川路買入近3億元,方正證券臺州解放路買入1.2億元。
根據目前公開數據,寶能系持股萬科比例為25%,華潤持股比例為15.24%,萬科管理層持股比例為7.12%,安邦持股比例為7.01%。恒大上周剛剛舉牌,持股比例達5.00%。
午後地產股護盤,滬指探底回升,萬科受資金追捧,再度漲停,其他地產股全線走強。截止發稿,萬科A漲停,報22.78元,成交額80億。萬通地產、廊坊發展、嘉凱城、綠地控股、金地集團均漲停。雲南城投漲逾9%,榮盛發展、粵宏遠A漲逾7%。
消息面,昨日,江蘇南京、蘇州同時發布個股房地產市場調控新政,主要措施包括加大土地供應、優化土地公開出讓競價方式、調整居民購房相關信貸及公積金政策等。蘇州還對非本市戶籍人士購買第二套房作出了限制。新規均從8月12日起生效。
此前,合肥已經出臺了房地產市場調控措施。隨著南京、蘇州加入樓市調控,這意味著因城施策,二線城市樓市政策開始收緊。
天信投資認為,本月以來,股指雖然出現反彈,但是成交量一直處於低位,反彈的成色顯示不足,同時股指在上攻的過程中遇到阻力後快速回落,更進一步說明市場仍不具備持續上攻的動力。短期建議投資者不要盲目跟風,以控制總倉位為基本原則,高拋低吸為技術手段,逢高進倉,逢低進場,快進快出,切勿戀戰。
周五萬科A經過3天調整後重拾升勢,盤中再度強勢拉升,盤中大漲逾5%。截至發稿,萬科A報21.68元/股,漲4.68%,成交44億元。
另外,恒大概念股集體飆升,截止發稿,廊坊發展再度漲停,嘉凱城漲逾8%,騰達建設、粵宏遠A漲逾5%。
http://www.xcf.cn/jrdd/201608/t20160812_775874.htm
http://www.xcf.cn/jrdd/201608/t20160812_775874.htm 2016年博鳌房地产论坛直击:
地产大佬谈万科乱局:谁之过 何所得
◎每经记者 王杰 隋丕宁
恒大突然加入“战局”,为万科股权之争增添了新的看点或变数,但目前尚无法判断这一事件的走势。
自7月4日复牌以来,各路“土豪”在公开市场不断操作买卖万科股份。
对于每一个新角色的加入,舆论的描述也从“三国杀”变成“四国大战”,再变成“战国七雄”。是的,围绕万科的这场股权争斗整朝向大佬争雄的方向发展,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与资本市场的买和卖不同,更多的市场人士从各自的角度或立场赋予了这场已然历时一年之久的股权争斗更多的法律和专业的意义。
8月11日,在2016博鳌房地产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就万科股权之争进行分析。
●忆当年:名利之间的取舍
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在很多企业家眼里,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很多人钦佩他打下了万科的一片江山。跟万科比较熟悉的朗诗集团董事长田明为王石当年放弃万科股权一举作出阐释。
田明透露,当年王石有一个判断,他觉得在中国,名、利、权不可能都拿,他要的是出名,所以对利他就不拿。王石希望把万科搞成像汇丰、GE这样的公司,没有什么显著的大股东,由管理团队来经营这个公司,其他的投资人喜欢就买,不喜欢就走。
谈及此,田明话锋一转,“我觉得他的这个想法不太切合实际。”
田明认为,创业者有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把企业创业成功,第二个任务是应当为这个企业奠定一个好的产权基础,以及一个传承的机制,而王石没有能够完成第二个任务。
曾经在万科干了10年的阳光100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林少洲回忆称,“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我还在万科工作,关于股权这个问题,我 和王石为 这个问题起码争论了4次,当时我也不是代表我一个人,我代表了当时的一批高管团队。我们认为应该采用很多企业采用的那种管理层持股的方式,我们团队来作为 万科的重要股东,这样来维持万科持续的发展。”
“但是当时争论无果,我也是因为这些问题,因此对战略方向产生了分歧,陆陆续续地很多高管出走,其实跟这个事是有关系的。当时就留下了一个治理结构的隐患,导致现在出现了这种困扰。正因如此,我认为现在确实对万科来说面临一个特别重大的发展方向上的考验。”
林少洲认为,股权之争这事对万科的影响非常大,万科是有比较强团队的公司,这跟它的股权结构有关系,因为它没有特别强势的大股东,所以它的团队 文化的发 育就特别强大,这其实推动了万科这几十年来非常稳健而且持续的发展。现在,这个结构如果发生变化,这个团队的信心,他们这个基础会受到影响,这对万科未来 的发展可能会蒙上一层阴影。
●谈治理:资本与职业经理人平衡
对于时下的万科股权之争,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直言,这是过去半年多在中国上演的最大的,比好莱坞大片还要精彩的商战大戏。各种嚼舌根之后,万科的困局也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思考。
向松祚认为,万科股权之争折射出两个深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在中国,职业经理人文化,或者职业经理人的规则怎么建立,究竟是资本主导,还是职业 经理人主 导,还是二者之间有一个很好的完美的平衡?向松祚认为,应该坚持中国人的中庸之道,资本的力量和职业经理人的力量要达到完美的平衡。
第二个,监管者的责任。万科股权争斗这个事情,如果一开始监管部门就能够介入进来,能够正确地引导,以法律为准绳,以规则为指导,相信不会走到今天这么一个局面。
对于资本的力量和职业经理人力量的平衡,香港恒隆集团、恒隆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启宗认为,从理想状态来说这是很对的,但要达到那个平衡是极度不容易的。
既然达到平衡不容易,那在中国企业面临的生态之下,该怎么办?林少洲认为,最需要的是克制、自制,职业经理人需要提升自己的自制力,资本也要自制力,不要把事情推到极端,大家都要为长远的目标、长远的发展做出更多努力,这样才能把整体的问题解决得更好。
谈及万科之争带给人们的启示,全国政协委员贾康认为,原来的大股东华润明显可以发挥影响力,但是它不发挥它的影响力,而是调动职业经理人团队的 积极性, 最后走到社会上,普遍公认他们是一支卓越的团队。一旦这个情况有变化,靠制度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可能以后在中国一定要做大做强的企业里,职业经理人要重新 对比一下。跟王石的行进轨迹几乎高度吻合的是任正非,任正非也是有可能在华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持有很高的股份,但是他没有持有很多股份,并且他也坚定 地不上市。在中国的发展阶段上,你如果要按照任正非的框架,可以规避现在王石和郁亮们碰到的风险。
(每经记者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未经当事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