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
資產重組終止,四通股份布局教育行業計劃落空
停牌11個月,四通股份(603838)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2月11日,四通股份發布公告稱,由於近期國內證券市場環境、政策等客觀情況發生了較大變化,其將終止重大資產重組,這也意味著四通股份布局教育行業計劃的落空。
為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四通股份自2016年3月24日起停牌,於2016年7月1日拋出重組方案。據公告顯示,四通股份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向李朱、李冬梅等11名交易對方購買持有的啟行教育100%股權,交易價格暫定為45億元。交易一旦完成,啟行教育將成為四通股份全資子公司。四通股份將實現從單一的以家居生活陶瓷業務和藝術陶瓷業務為主的制造業向生產制造與教育服務並行的雙主業轉變。
啟行教育成立於2013年,主營業務為出國留學咨詢業務及考試培訓業務,屬於國際教育綜合服務商。近幾年啟行教育的經營業績並不理想,2014年、2015年以及2016年1—4月並未公布營業收入數據,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0.54萬元、-0.24萬元和-71.35萬元。
四通股份是一家從事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等新型家居生活陶瓷供應商,於2015年登陸上交所。近幾年四通股份的經營業績較為喜人,2013年-2015年以及2016年1-3月,其實現營業收入約為4.57億元、4.75億元、4.65億元和1.07億元,凈利潤約4764.01萬元、4980.83萬元、5469.18萬元和1505.22萬元,在此期間,其毛利率分別為26.31%、26.17%、27.27%和31.74%。
通達動力實控人生變,魏少軍父子將入主
幾經挫折後,通達動力(002576)終於將迎來新的主人。
2月10日,通達動力公告稱,現實際控制人姜煜峰、姜客宇與天津鑫達達成協議。姜煜峰以30.30元/股的價格,將所持有的990萬股(占總股本的5.9964%)轉讓給天津鑫達,轉讓款總計29997萬元。同時,姜煜峰將剩余的2973.75萬股、姜客宇將所持有的986.25萬股對應的表決權,分別不可撤銷地委托給天津鑫達。協議實施完成後,天津鑫達將共計擁有通達動力29.98%股權的表決權,成為新的控股股東。河北知名企業隆基泰和的掌舵人魏少軍及其子魏強將成為通達動力新的實際控制人。
天津鑫達註冊資本5億元,成立於2016年12月21日,從時間點上來看,應該為此次入主通達動力專門設立。天津鑫達的控股股東為魏少軍父子,魏少軍一手打造了隆基泰和集團,該集團創立於1995年,是集地產開發、商貿物流、清潔能源於一體的環首都新型城鎮化運營商,目前總資產近500億元。
魏少軍現為隆基泰和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隆基泰和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隆基泰和智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還任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魏少軍父子目前控股隆基泰和置業有限公司、隆基泰和智慧能源控股有限公司、高碑店市光碩新能源有限公司、光為綠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企業。其中,隆基泰(01281.HK)和智慧能源(01004.HK)已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由於效益欠佳,通達動力2016年上半年以來一直在謀劃重組或賣殼;先於2016年4月18日停牌籌劃重大事項,但僅僅半個月就因重要條款未達成一致而終止;至6月14日,其再次籌劃重大資產重組,12月10日,通達動力以市場環境、政策等客觀情況發生較大變化為由,終止了重組。期間,通達動力只披露重組標的屬於醫藥健康行業,其他具體信息均未透露。據悉,2016年下半年證監會出臺的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新規,或是公司此次跨界重組終止的原因之一。
兩次重組未果並未改變通達動力要重組的決心。2017年1月23日,通達動力再次停牌籌劃股份轉讓、實際控制人變更等重大事項;至2月12日公告,其終於等來了新的主人。
影業資產98億估值面臨重估,樂視網將繼續推進重組
在引進戰略投資者融創之後,樂視網(300104)2月10日晚間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進展:各方正就收購樂視影業這一重大資產重組的估值定價進行探討,樂視網將在新的資產評估結果的基礎上與交易對方重新協商本次重組的交易價格,重新召開董事會審議本次重組事項。
換言之,樂視影業98億元的估值目前並未得到各方的一致認可,需要重估,至於重估方向則尚未可知。而關於樂視影業估值問題,樂視網此前的公告已現端倪。
2017年1月,樂視系列公司正深陷資金鏈危機,隨後以樂視網為主導,拿出168億的股權轉讓計劃,孫宏斌執掌的融創中國豪擲150億元馳援。其中,融創中國旗下嘉睿匯鑫受讓樂視控股所持有的樂視影業1.26億元註冊資本,占樂視影業總註冊資本15%,價格約10.5億元。參照此番轉讓價格,樂視影業整體估值約為70億元。
總體來看,樂視影業的交易並不順利。此前,因增值率達366.94%,樂視影業98億元的估值也曾引來深交所的問詢。交易所要求公司詳細披露樂視影業評估增值率、市盈率水平的合理性。
曙光股份回複控制權“一女二嫁”:七里港提供協議系偽造或變造
2月12日,曙光股份(600303)回複上交所有關公司控制權“一女二嫁”的問詢函時稱,其大股東曙光集團與七里港曾就股權轉讓事宜進行商談,但因重要條款未達成一致,曙光集團並未在《股份轉讓框架協議》中蓋章,協議未生效。曙光集團後與華泰汽車簽署了股權轉讓框架協議書,確定向華泰汽車轉讓股權。而七里港起訴曙光集團時提及的《股份轉讓框架協議》系其偽造或變造的,且七里港強行將2000萬元匯入曙光集團賬戶,已被曙光集團拒收退回。
華銳風電卷入國際仲裁案,涉案總金額約4365萬歐元
2月12日,華銳風電(601558)公告稱,其近日收到國際商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仲裁院《仲裁申請書(Request for Arbitration)》,申請人以合同違約為由提出仲裁申請。案件尚未開庭審理,華銳風電涉案總金額約 43,652,456.01歐元。
華銳風電及其意大利子公司於 2012 年期間陸續與申請人簽訂了供貨合同 1(Supply Contract 1)、供貨合同 2(Supply Contract 2)、服務和維護協議 1(O&M Agreement 1)及服務和維護協議 2(O&M Agreement 2),2015 年簽訂了補充協議(Settlement Agreement),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申請人認為華銳風電供應的風機及其部件未達到合同要求,致其造成損失,並以合同違約為由提出仲裁申請。
A股新股發行或現短暫空檔期
此前幾乎每個交易日均有新股發行申購的情況近日可能會有所改變。根據滬深交易所最新公布的新股發行情況,新股發行或現空檔期,接下來的兩周,均無新股發行;直到2月28日,滬市才有新股大千生態申購。結合證監會公布的數據來看,1月20日,證監會核發了10家公司IPO批文,這10家公司中,除了將在滬市上市的大千生態,均已發行完畢。不過,證監會2月10日再度核發了12家公司IPO批文,這批新股何時發行尚未可知。
資本圈
“房地產稅”快來了,2017年房價終於要跌了?
央視財經報道,日前,國務院出臺《關於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指導意見》出臺實施,其中明確提到“支持各地區在房地產稅、養老和醫療保障等方面探索創新”,引起全國關註與熱議。2017年樓市難道是要變天了?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和南京、合肥等二線城市近期都曾表態,要控制房價過快上漲,維護樓市健康穩定。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稱,本屆人大任期到2017年底,因此,預計房地產稅法最快將在2017年底前通過,慢的話可能會在2017年底提交審議,在下一屆人大任期內通過。
明天系掌控《證券日報》,社長被查報社整改
2月11日,據財新報道,《證券日報》社長謝鎮江因嚴重違紀已被撤職、開除黨籍,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該報社因各類經濟問題被上級主管部門責令進行為期兩個月的整改。知情人士稱,這一連串事件與“明天系”近期剛剛發端的風波、實際控制人肖建華涉案被要求協助調查等背景有關。有報道稱:作為《經濟日報》主管、證監會指定的信息披露刊物,為“明天系”掌控多年,從經營到內容,都受其控制和影響。
整合自證券時報、Wind、彭博環球財經、和訊股票、新浪財經、中國證券報、每日經濟新聞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20日從中國經濟網獲悉,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尹中卿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說,“房地產稅降房價是毫無疑問的。”
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之後,國務院發布《關於創新政府配置資源方式的指導意見》明確,支持各地區在房地產稅等方面探索創新,再度讓房地產稅成為輿論焦點。然而,房地產稅一出臺能否降房價嗎?圍繞這一問題,形成兩大陣營,有人堅信房地產稅是降房價的利器,也有人表示“沒那麽樂觀”。
尹中卿是堅信房地產稅降房價的一派。尹中卿表示,房地產稅有兩大功能:
第一個就是解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問題。制定房地產稅法主要是保障居民居住的需求,包括剛性的需求,要抑制住房投資性需求,特別是投機性需求。
第二個就是健全地方主體稅種。“為什麽很多地方跟房地產捆得那麽緊?就是土地財政依靠土地出讓金。房地產稅可以健全地方主體稅種,為地方政府提供穩定財政收入來源,解決長期中央地方財政職權劃分不均的問題。”
爭論許久的機動車遙感監測問題,終於等來了官方的回應。
2月22日上午,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實行機動車遙感監測,“主要是要實現高效率地管控機動車”。
22日上午,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在回答記者提問。攝影/章軻
北京市通過遙感監測設備在道路上篩查高汙染車輛。攝影/章軻
在環保部當日召開的大氣汙染防治媒體見面會上,第一財經記者問趙英民,“近期環保部主要領導曾多次強調要利用道路遙感監測等技術手段。但是此前有不少專家認為,遙感監測技術的準確性不高,更不能以此作為執法的依據,你對此怎麽看。”
趙英民回應說,“機動車有它的特點,停的時候不排放,只有行駛起來時才排放,但是行駛起來你要對它監測,必然影響正常行駛。尤其像北京這種特大城市,如果車輛要一個一個停下來檢查的話,不僅效率低,而且會造成交通擁堵。而車輛停在那兒,又不熄火的話,會排放更多汙染。”
“所以,怎麽解決既要加大抽查執法的力度,同時又能夠維護正常的交通秩序,通過遙感的技術可以快速實現初步的篩查。”趙英民表示,“遙感監測的數據是否可以作為執法的依據,還需要有配套的法律和標準。”
見面會上,趙英民介紹,近年來,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產銷量連續八年保持世界第一。2015年產銷量超過了2450萬輛,2016年產銷量達到了2700萬輛左右。全國機動車保有量目前已經達到3億輛左右,其中汽車有1.9億輛。
“但機動車汙染物的排放量居高不下。”趙英民說,按照測算,2015年機動車排放量達到4500多萬噸,已經成為大氣汙染主要來源。PM2.5源解析表明,機動車成為許多大中城市主要空氣汙染來源,特別像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特大城市機動車排放,更是如此。
趙英民以北京為例說,北京機動車的汙染治理亟待加強。北京市機動車汙染占比達到30%以上,在極端不利的氣象條件下,甚至達到50%左右。其中重型載貨車、高排放車輛、非道路工程機械是主要汙染貢獻來源。如何有效的疏導重型載貨車輛和高排放車輛,加強機動車達標排放監管,是北京下一步大氣汙染治理工作重點和難點之一。
趙英民介紹,圍繞機動車汙染防控,環保部不斷升級新生產機動車的汙染物排放標準,從2000年開始,國一、國二、國三、國四、國五、國六逐步升級,目前國六標準已經發了。應該說通過實施這些標準,使得我國機動車的排放水平大幅度地下降。與國一車相比,全國新生產的汽車單車汙染排放量下降90%以上。
在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方面,趙英民介紹,《大氣十條》實施以來,3年合計淘汰了1620多萬輛黃標車和老舊車。環保部門還加強了機動車環境監管能力,目前13個省區市70多個城市出臺了機動車汙染防治的專項法規,183個城市成立了機動車環境管理機構,有一萬多條在用車的排放檢測線,對在用機動車年檢。
趙英民介紹,車用燃油品質也在加快提升,2000年淘汰了車用含鉛汽油,今年1月1日起全國開始供應國五標準的車用汽、柴油,車用汽、柴油的含硫量從2000年的1000ppm下降到現在的10ppm,降低99%。
就下一步環保部在機動車汙染防治方面的打算,趙英民表示,“還是要堅持‘車、油、路’的統籌,主要采取六個方面的措施。”這六項措施包括:
構建國家機動車環保監管制度體系,依法實施新生產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環保信息公開,建立環保達標監督檢查和環保召回制度,今後機動車生產廠家由於排放不達標,也要面臨汽車召回的問題。
加快制定標準,強化對新生產機動車監管,加快重型車國六排放標準的制定發布進程,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提前實施新排放標準,強化新生產機動車環保達標監管。
強化監督管理,降低在用機動車的排放水平,加快推進國家、省、市三級機動車排汙監控平臺聯網,加強重型柴油車等高排放車的監督管理,推進黃標車、老舊車加速淘汰,按照《大氣十條》的要求今年基本淘汰完黃標車。
實施清潔柴油機行動,推進柴油車、非道路移動機械和船舶的汙染治理,建立非道路移動機械和船舶的排放清單,督促地方依法劃定並公布禁止使用高排非道路移動機械的區域,配合有關部門嚴格管理船舶排放控制區,鼓勵船舶使用岸電,開展港口空氣質量監測。
加強督促協調,積極推進油品升級,配合有關部門加快推進車用柴油、普通柴油和部分船用柴油、燃料油並軌,嚴厲打擊生產使用假冒偽劣車用燃油的行為。
推動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加快提高鐵路貨運比例,配合有關部門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推進港鐵公聯運,盡快改變客貨運過度依賴公路的狀況。
就有關方面關註的“天津港不再接收柴油貨車運輸的集港煤炭”的問題,趙英民解釋說,研究表明公路貨運單位運輸量的汙染物排放量數倍於鐵路運輸。目前天津每年5000多萬噸的煤炭采用重型柴油車公路運輸的方式,同時鐵路運輸運能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趙英民介紹,計劃今年9月底前天津港不再接受公路運輸煤炭,在主要道口安裝遙感監測設備,重點篩查柴油貨車和高排放車輛,從而從源頭上減少重型柴油車汙染排放。
據新華社報道,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六次會議24日下午經表決,任命杜德印為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任命黃奇帆、朱小丹、楊雄、劉昆為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任命黃龍雲為全國人大華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A股
中概回歸政策不明,搜房網終止借殼萬里股份
因2016年業績續虧,萬里股份(600847)將淪為ST股,而籌劃一年多的搜房控股分拆資產借殼萬里股份的交易,2月22日晚也宣告終止。
2月22日,萬里股份公告,截至目前,關於海外上市公司回歸A股上市相關政策尚未明確,本次重大資產重組進展無法達到交易各方預期,萬里股份及交易各方一致決定終止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而搜房控股2月21日晚已在官網宣布,因國內監管不確定性,已達成協議終止借殼萬里股份。
早在2016年12月13日,萬里股份就曾披露稱,由於目前有關中概股回歸A股的相關政策尚未明確,相關重組參與方就是否終止此次借殼展開溝通,但結果是,交易對方尚未完全決定。隨後複牌的萬里股份開始下跌。2017年以來,其股價已跌去19.21%,自2016年1月20日萬里股份披露借殼預案以來,股價已下挫35.30%。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萬里股份第一次重組失敗。2014年8月,萬里股份籌劃重組停牌,當年10月,其公告稱重組對象為一家主要從事鋰電子電池的研發、生產、銷售等業務,另一家主要從事鋰電池及電池材料和用具的制造、銷售等業務。但一個月後,萬里股份宣布因審計工作困難等原因終止重組。
萬里股份的主營業務為鉛酸蓄電池。作為國內蓄電池行業第一股,萬里股份近年正遭受主營業務不景氣的煎熬。根據公司年報,2015年其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2.48億元和-1981.25萬元;2016年的凈利潤預計在3200萬至-2000萬元,同比下降61.51%至0.95%。2016半年報顯示,鉛酸蓄電池的營收為9036.90萬,較上年同期減少10.32%,毛利率為9.01%。
業內人士認為,鉛酸蓄電池主業已難以提振業績,今後萬里股份業績如何則要看2013年的募資項目汽車啟動型蓄電池等的市場表現。不過據2016半年報,截至報告期末,進度最快的年產300萬只汽車啟動型免維護蓄電池項目完成84.32%,另外兩個項目進度僅完成38.93%和0.15%。在短時間內,這些項目要為萬里股份業績作出貢獻的難度不小。
匹凸匹收到證監會處罰書,對鮮言等作出行政處罰和市場禁入
2月22日,匹凸匹(600696)公告稱,其涉嫌未按照規定披露信息案已由證監會調查完畢。證監會給予了匹凸匹警告及處罰,匹凸匹時任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鮮言接到合計270萬元罰單,且同時被認定為證券市場禁入者。
這三個處罰告知書顯示,證監會本次三則處罰涉及事項都發生在2014年和2015年,處罰結果都是處罰匹凸匹60萬元,鮮言90萬元,終身禁止從事證券行業,不得擔任上市公司董監高職務。
至於處罰匹凸匹和鮮言的原因,告知書顯示主要有三個。第一個是鮮言私自將匹凸匹改名。匹凸匹原名多倫股份,在未經上市公司董事會討論決策的情況下,匹凸匹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鮮言啟動上市公司名稱變更程序;第二個是更改後的名稱和主營業務無關,名稱變更誤導投資者;第三個則主要涉及沒有及時披露。鮮言作為匹凸匹實際控制人,未及時向公司告知實際控制人變更協議未能生效的信息。鮮言曾在2014年年末試圖將持股轉賣給自然人殷群,最後未能生效。
順豐借殼後首份業績快報亮相,2016年凈利超40億元
2月22日,鼎泰新材(002352)披露業績快報,其2016年度實現凈利潤41.80億元,較上年持續經營業務同期增長112.51%。這是深圳順豐泰森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 “順豐控股”)借殼鼎泰新材後的首份業績快報。
具體來看,2016年度,鼎泰新材實現營業利潤36.93億元,較上年持續經營業務同期增長44.20%,主要受益於報告期內快遞行業整體持續迅速增長;以及公司對成本費用管控的有效性持續提升。
同期,鼎泰新材利潤總額為51.91億元,較上年持同期增長82.46%;實現凈利潤為41.80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2.51%;基本每股收益為1.06元,較上年增長112%。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約為26.43億元。
傳許家印為嘉凱城尋求多筆融資,今年有望重組或資產註入
2月22日,據澎湃報道,從一份嘉凱城(000918)向私募募集資金的推介資料中發現,作為融資主體的嘉凱城在這個項目中融資規模為3億元,期限6個月,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投資收益率在6.5%至6.7%。擔保主體為中國恒大,並提供無限連帶擔保,香港律師事務所提供境外擔保轉遞手續,確保擔保手續合法合規。
中概股
微博第四季度凈利潤4300萬美元,同比增長125%
2月22日,微博(WB.NSDQ)公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16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報告顯示,微博該季度營收為2.13億美元,2016年同期為1.49億美元,同比增長43%;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計(GAAP),凈利潤為4300萬美元,2016年同期凈利潤為1912萬美元,同比增長125%;合攤薄後每股利潤為0.19美元,去年同期為每股利潤0.09美元,同比增長111%。
另據雅虎財經信息,2月21日,微博以56.15美元開盤,盤中最高觸及28.67美元,刷新52周價格區間最高點,當日收盤報58.09美元,漲5.03%,市值升至125.3億美元。
資本圈
共享單車“押金盈利模式”遭質疑
據國內第三方機構比達咨詢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共享單車用戶數量已達到1886萬,預計2017年將飆升至5000萬。以兩大領頭平臺摩拜和ofo各1000萬的用戶數量來計算,押金接近40億(摩拜29.9億,ofo9.9億)。這個巨大的“資金池”導致即使平臺不跑路,也能給平臺帶來巨大的收益。按當前活期存款利率0.35%計算,29.9億元押金一年利息就上千萬。而如果放在余額寶里,按年化3%的收益計算,則一年可以獲得的收益高達8970萬。
對此,摩拜單車、ofo、優拜單車分別回應稱,用戶的押金安全且專款專用,摩拜方面表示,押金可以實現即刻退還。
賈躍亭:樂視將拿價值上億期權現金,獎勵近300名生態人才
2月22日,樂視創始人賈躍亭在個人官方微信上發布文章稱,LeEco(樂視)全球首推三維生態職級體系,價值億元獎勵首批生態人才。這批人才涉及近300人。按照樂視HR負責人曉琳的說法,樂視定義的“生態人才”是指,能夠涉足樂視生態子生態的七個產業,體驗不同的職能和分工,那麽他將成為一名複合型、多知識結構、不可被行業複制的人才,同時具備實戰經驗。
今日輿情
根據新財富輿情小夥伴們的監測,從2月22日21時到2月23日11時,共有35條負面新聞登上今天的“上市公司負面新聞榜”,涉及多達40家上市公司。登上今日負面新聞榜首的是圓通快遞。
2月21日,圓通速遞發布澄清公告稱,個別媒體對公司個別網點快件滯留的報道存在誇大失實情況。
針對個別出現快件滯留的網點,圓通速遞表示,公司已積極調度內部資源和外部力量將滯留快件全部派送完畢,目前公司運營一切正常,員工返崗到位情況良好、網點快件攬收派送服務穩定。
公司負面新聞熱度TOP10
整合自證券時報、Wind、彭博環球財經、和訊股票、新浪財經、中國證券報、財新、新財富輿情中心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A股
浪莎股份獲西藏巨浪三度舉牌,大股東股權近乎全數質押
2月21日,浪莎股份(600137)發布股東權益變動公告,西藏巨浪科技自2017年1月16日至2017年2月21日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買入公司股票後,累計共計持有公司股份1458.267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5%。西藏巨浪表示,增持浪莎股份屬於財務投資,無意通過股份增持獲得浪莎股份的實際控制權。這是西藏巨浪科技第三度舉牌浪莎股份。
2016年12月,浪莎股份發布首份被舉牌的公告,西藏巨浪2016年11月3日至12月13日買入浪莎股486.1942萬股,占浪莎股份總股本的5%,本次買入的價格區間為41.32元/股—50.15元/股。彼時,西藏巨浪科技表示,買入浪莎股份是看好其長期表現。
2017年1月10日,浪莎股份再次發布公告,西藏巨浪自2016年12月19日至2017年1月9日買入上市公司股票後,累計共計持有浪莎股份972.1766萬股,累計占總股本的10%。
西藏巨浪的增持曾兩度引起監管部門的關註。2016年12月15日,浪莎股份發布了《回複意見公告》,上交所要求西藏巨浪明確說明,是否有意通過股份增持獲得浪莎股份的實際控制權,與浪莎股份其他股東之間是否存在一致行動關系。2016年12月31日,浪莎股份再次發布《回複意見公告》,上交所要求愛建民生證券投資2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等4個信托計劃與西藏巨浪說明是否存在一致行動關系等。
據浪莎股份發布的2016年三季報,其控股股東浪莎控股集團持有浪莎股份4149.5355萬股,持股比例為42.68%。據浪莎股份2016年12月29日公布的數據,浪莎控股已經質押了所持上市公司96.4%股份,累計質押4000萬股。在控股股東大比例質押的同時,浪莎股份股價可謂是“扶搖直上”。2016年8月份以來,其股價從低價28.3元/股漲至2016年12月14日最高價53.68元/股。
浪莎股份2016年年度業績預盈公告預計其2016年經營業績將實現扭虧為盈,實現凈利潤為1250萬元至1850萬元,2015年其凈利潤為-2068.3萬元。
網宿科技擬逾12億元收購海外同行,推進國際化布局
2月21日,網宿科技(300017)公告,2月17日其子公司香港網宿與 KDDI 簽署了《股權購買協議》,香港網宿擬通過現金方式向 KDDI 購買其持有的 CDNW 公司1214.98萬股股份,占CDNW公司發行在外流通股(不含庫存股)的比例為 97.82%。交易價格為211億日元(折合12.75億元)。網宿科技作為香港網宿的唯一股東,與 KDDI 簽署了《保證協議》,約定本次交易中網宿科技為香港網宿履行合同義務提供保證。
網宿科技主營業務是為客戶在全球範圍內提供內容分發加速服務(CDN)、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服務及雲計算服務。在國內 CDN 市場占據了領導者的市場地位。根據 IDC 出具的《中國內容分發網絡(CDN)服務市場份額》,2015 年網宿科技占據中國內容分發網絡服務市場份額 40.6%,在中國市場排名第一。網宿科技自2010年開始進入海外市場,目前海外CDN節點覆蓋亞洲、歐洲、美洲以及中東和非洲的幾十個國家及地區。2016 年,網宿科技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近36億元,其中10.68億用於海外CDN 項目的建設。
CDNW於2000年5月在韓國成立,主要向客戶提供全球範圍內的內容分發與加速(CDN)服務,CDNW 總部位於韓國,在美國、英國、中國、日本和新加坡設有子公司,目前在全球已部署了 180 余個節點1,擁有4.2T儲備帶寬,覆蓋 49個國家的 98 個城市,為一家全球性的 CDN 服務提供商。
受融資新規波及,紫光國芯800億元定增或降至不到40億
再融資政策調整後,投資者對上市公司再融資計劃是否擱淺或調整保持高度關註。2月21日在互動易上,眾多投資者向紫光國芯詢問此事對公司再融資計劃影響。紫光國芯表示,本次證監會再融資的新規定對公司非公開發行有較大影響,可能會根據監管新要求做必要的方案調整或變更,具體方案目前還沒有確定。
此前,作為A股規模第二大的再融資項目,紫光國芯在2015年拋出的800億元非公開發行計劃,如今在再融資新規之下步入了十字關口。
2月20日,紫光國芯發布公告稱,其正在籌劃涉及半導體行業的重大對外投資事項,於當日開始起停牌。
證監會再融資新規發布當天,紫光國芯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就引發了關註,800億元定增去留被多次提問。按照原方案,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中,擬投入200億元分別用於收購力成科技25%股份和投資芯片產業鏈上下遊公司。後確定為使用募資資金約23.41億元入股臺灣南茂科技。但由於難以獲得臺灣投審會的核準,投資兩家公司的計劃紛紛折戟。
終止重大資產重組投資者說明會上,紫光國芯高管表示,重大資產重組終止後,非公開發行方案將發生變化,將盡快完成其他募投項目的論證及準備工作,對方案進行必要調整。
如果按照新規不超過總股本20%發行上限計算,假設其他發行條件不變,紫光國芯再融資規模最大將不超過40億元。
海航現代物流擬斥資26.5億掌控海越股份
若不出意外,海航集團方面將正式收編海越股份(300387),旗下再添一上市平臺。
海越股份自2月8日起停牌,停牌之初即定調“控制權轉讓事宜”。2月15日,海越股份確認控制權意向接盤人為海航現代物流。
2月21日,海越股份公告顯稱,其2月21日接到控股股東海越科技通知,海越科技的股東——海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越控股”)和呂小奎等八名自然人已與海航現代物流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擬以其所持海越科技的全部股權以總價26.5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海航現代物流。這次股權轉讓將導致海越股份控制權發生變化。
海越控股持有海越科技47.24%的股份;呂小奎、袁承鵬、姚漢軍、楊曉星、彭齊放、周麗芳、趙泉鑫、徐文秀八名自然人合計持有海越科技52.76%的股份。海越控股和呂小奎等八名自然人合計持有海越科技100%股權。而海越科技為海越股份控股股東,持股22.31%。
若交易完成,海航現代物流將通過全資控制海越科技的方式控股海越股份。海航現代物流為海航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會。
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海航現代物流將成為海越股份的間接控股股東,海越股份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會,可能會導致海越股份未來發展戰略發生變化。
今日輿情
根據新財富輿情小夥伴們的監測,從2月21日21時到2月22日11時,共有33條負面新聞登上今天的“上市公司負面新聞榜”,涉及多達39家上市公司。登上今日負面新聞榜首的是申科股份。
申科股份2月21日宣布終止重組,使得堅守“三方交易”等待監管放行的上市公司陣營又少一員。
在公告中,申科股份將重組失敗歸因於標的資產“擬開展新的資本運作”,但從再融資及重組監管環境變化來看,此類“三方交易”的重組通道已基本封閉。
“申科股份的案例揭示了另一類風險,即在監管從嚴、重組周期拉長的境況下,時間成本及風險把控變得不可測,交易中的變數驟增。”有投行人士還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配套融資定價模式變化後,通過配套融資鞏固控股權的套路“效力大減”,發行股票收購資產的“三方交易”模式前途更加渺茫。
公司負面新聞熱度TOP10
整合自證券時報、Wind、彭博環球財經、和訊股票、新浪財經、中國證券報、財新、新財富輿情中心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新財富酷魚正在積極建立和讀者、合作夥伴的聯系,你想獲取更多有價值資訊嗎?你想成為我們網站的作者嗎?你對我們的網站的更新有什麽建議?請掃描以下二維碼聯系我們的主編(本微信號不洽談廣告投放事宜,加的時候請註明“新財富+您所在公司”):
3月4日早晨7點40,第一財經記者在全國政協經濟組駐地鐵道大廈獨家采訪到央行副行長易綱。對於市場當下熱議的經濟是否有加息、降準的必要以及穩健中性貨幣政策的問題,易綱給出如下回複。
現在美聯儲已經開始加息,中國有沒有加息的必要?易綱告訴第一財經,加息的問題還得以國內考慮為主,以我為主,具體要看經濟、物價等方面。“我覺得還得再看一看。”他稱。
對於是否有降準空間?易綱表示,要綜合研究,考慮方方面面。盡管當下我國外匯占款在持續減少,但應該說,流動性還是很正常的、穩定的。
今年我國貨幣政策定調為穩健中性,將用何種指標體現穩健中性?易綱對本報記者稱,“觀察,央行肯定要做到不松不緊。”
3月4日,政協小組討論將在各駐地正式開始。
A股
為解決同業競爭,天壇生物擬18億元向控股股東出售疫苗業務
在停牌3個月之後,3月2日天壇生物(600161)宣布擬進行重大資產出售及購買,擬以現金14.03億元的價格向控股股東中生股份出售北生研100%的股權,並以現金4.03億元的價格向中生股份出售長春祈健51%的股權。交易完成後,天壇生物不再持有北生研和長春祈健的股權,中生股份將直接持有北生研 100%的股權及長春祈健61%的股權,並通過其全資子公司長春所間接持有長春祈健39%的股權。
另外,本次資產購買交易為成都蓉生以現金3.61億元向中生股份購買貴州中泰80%的股權;交易完成後,天壇生物間接持有貴州中泰80%的股權。本次交易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
天壇生物之所以要進行重大資產出售及購買,主要是為了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如果本次交易能夠順利完成,天壇生物疫苗制品業務的相關資產將全部轉移給中生股份。不過,天壇生物與中生股份在血液制品業務方面的同業競爭尚未完全消除。根據中生股份的承諾,該等同業競爭應該在2018年3月15日之前消除。
海信電器獲證金社保加倉,恒大人壽新進前十大股東
3月2日,海信電器(600060)披露的2016年年報顯示,凈利潤同比增長18.14%。在股東方,“國家隊”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證金公司”)和社保基金在2016年四季度都大幅加倉,恒大人壽新進前十大股東行列。
年報顯示,證金公司持有2597.1785萬股,占海信電器總股本的1.98%。2016年度總共增持了588.9984萬股。
恒大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萬能組合B此次也進入到前十大股東行列,以持有0.76%的股份位列第九大股東,為2016年度首次進入前十大股東。年報顯示,恒大人壽的這個賬戶持股數量與2016年度總共買入數量等同。
保齡寶:部分股份完成過戶,戴斯覺成為新實控人
3月2日,保齡寶(002286)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劉宗利及副董事長薛建平、楊遠誌、監事會主席王乃強已將持有的2708萬股,占總股本的7.33%,以20元/股的價格過戶至永裕投資名下。同時,上述股東擬將占總股本12.79%的表決權委托給永裕投資。過戶完成後,永裕投資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戴斯覺將成新的實控人。
新三板
天涯社區定增募資6600萬元,引入房地產企業股東
以產業新城為主業的華夏幸福(600340)近日投資了互聯網增值服務平臺運營商天涯社區。
2月22日,ST天涯(833359.OC)公告稱,以非公開定向發行股票的方式發行普通股300萬股, 每股22元的價格,共募集資金6600萬元,其中包括華夏幸福100萬股。天涯稱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於建設泛文化娛樂平臺、研發移動端產品、升級雲計算大數據平臺及補充流動資金。
市值超770億元的華夏幸福,以2200萬元非公開認購100萬股,占股超1%,未進入前十大股東。有別於此前以旗下子孫公司認購新三板易雲股份(836286)、秋實農業(834384)等,此次華夏幸福以母體身份直接參與認購。有分析認為,華夏幸福此次投資更像是對市場的試探,畢竟“全球華人網上社區——天涯”名聲在外。
天涯社區創建於1999年,以廣告收入和增值收入為主要營收。天涯社區曾捧紅了當年明月、十年砍柴、芙蓉姐姐等第一代網紅,引領發酵朱令被毒案、山西黑磚窯、方韓大戰等社會熱點事件,天下霸唱的《鬼吹燈》、孔二狗的《黑道風雲20年》、熊頓的《滾蛋吧腫瘤君》、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等諸多超級IP,最早都出自天涯社區。但天涯社區並未將IP變現,隨著其他社交媒體的崛起而日漸式微。
中概股
京東剝離京東金融,劉強東只占4.3%但有多數表決權
3月2日,京東(JD.NSDQ)宣布,剝離旗下京東金融,京東集團將不再擁有京東金融的法律所有權或有效控制權。
依照協議。京東出售京東金融68.6%股份,將獲得大約143億元現金。劉強東將按照和其他第三方投資人一致的價格購入京東金融4.3%的股份,依然擁有京東金融多數表決權。
另據澎湃:京東金融拆除VIE,估值逾500億元,尚無上市時間表。京東在美股價收盤漲0.85%,報30.93美元,盤中其股價一度上漲逾5%。
國際
Snap在紐交所上市,首日暴漲44%
3月3日,美國“閱後即焚”照片分享應用的母公司Snap成功登陸紐交所,代碼為“SNAP”,開盤報24美元/股,收盤價為24.48美元,相比17美元/股的發行價上漲44%。Snap的首次公開招股是自2014年阿里巴巴集團IPO以來,美國證券市場最大的科技企業IPO,也是自2012年5月Facebook上市之後美國企業最大規模的IPO。
IPO首日收盤後,Spiegel和他的聯合創始人Bobby Murphy的財富又各自增加了15億美元,兩人身價已經超過53億美元,在富豪排行榜中的排名大幅上升。
今日輿情
根據新財富輿情小夥伴們的監測,從3月2日21時到3月3日11時,共有36條負面新聞登上今天的“上市公司負面新聞榜”,涉及多達37家上市公司。登上今日負面新聞榜首的是安碩信息。
2015年1月1日至5月13日,安碩信息股價大幅上漲,期間累計漲幅高達703%,股價最高達473元/股,成為當年A股市場與全通教育齊名的妖股之一。短短四個多月的時間,安碩信息是如何漲到473元的?
安碩信息原本僅為一家以金融IT軟件為主營業務的公司,不到一年時間,在主業沒有根本轉變的情況下,搖身一變為互聯網金融業務公司。這種外部形式上的重大變化,原因是公司編制從事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這一具有誘導性的故事。
在研究咨詢等人員的配合下,安碩信息從編故事,到講故事,再到信故事和炒故事,屬於這家上市公司的“故事會”,不僅短期內吸引了大量基金及個人投資者紮堆買入公司股票,導致股價短期內大幅上漲,更嚴重偏離市場指數,擾亂了市場秩序。
然後,安碩信息的“故事會”盡管邏輯縝密,終究還是被監管層拆穿,公司及高管遭到行政處罰,涉及配合公司炒作概念的券商研究人員亦受到相應的懲罰。其中,對安碩信息給予警告,並處以六十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高鳴給予警告,並處以三十萬元罰款;對直接負責的其他人員曹豐給予警告,並處以二十萬元罰款;鄭奇威二人則分別被責令改正,並分別處罰15萬元和20萬元。
公司負面新聞熱度TOP10
整合自證券時報、Wind、彭博環球財經、和訊股票、新浪財經、中國證券報、財新、新財富輿情中心
掃描下載新財富APP,深度投研,大咖講座,盡在新財富:
全球經濟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交匯的嚴峻挑戰下已出現複蘇跡象。在此關鍵時刻,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發展情況如何?對於全球經濟增長作出了什麽貢獻?未來在全球所處的角色又是怎麽樣的?
《第一財經日報》2017年3月7日頭版頭條刊發了《中國貢獻全球經濟1/3新增量 外媒聚焦“中國引擎”》一文,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6年統計公報》和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經濟2016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3.2%”這一數據被外媒捕捉並高度評價出發,闡釋了外媒關註到這一數據的具體情況——包括美國、俄羅斯、德國、印度等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媒體均有報道,並就“中國未來仍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具有共識。
比如,德國之聲就援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評論稱,中國的貢獻率遠超所有發達國家之和;美國新聞網站ValueWalk年初就發文分析了主要經濟體的經濟情況,並稱“中國很可能繼續保持全球經濟最大引擎的地位”。德國之聲的報道更是進一步反問,若無中國,德國汽車就失去了其最大的銷售市場。中國經濟若有閃失,會對德國大眾公司流水線職工的錢包產生什麽影響?或者,又會對一個40%的產品都對華銷售的德國中小企業有何影響?
接著,文章述及這一數據如何算出、中國經濟在貢獻率上近年來的表現,以及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對這一貢獻率的深入分析,並從數據分析擴展到中國對全球化的引領作用。此外,還就中國未來將為世界提供更廣闊市場作了進一步分析和論證。全國政協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就表示,雖然中國去年經濟總量約占全球的15%,但中國增量占了全球增量的三分之一,給世界經濟的複蘇做出了貢獻。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也對第一財經分析,中國經濟不僅總量大、在全球經濟中權重較高,而且更為難得的是在如此龐大的經濟總量下,依然維持中高速增長。因此中國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
全國政協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李毅中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
事實上,外界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情況及其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一直存在誤區——往往片面關註中國的經濟增速,忽視了中國經濟轉入中速增長後對全球經濟的作用。此次釋放的《第一財經日報》頭版頭條從一個數據入手,見微知著,點出了“中國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這一地位,用數據佐證了當前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作用早已超過美國和歐元區等全球主要經濟體,並明確中國未來仍將為世界帶來前所未的商機,對鼓舞各界信心起到了正面作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長王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治理體系的參與者和改革者,我們不僅滿足於自己受益,也願意貢獻出自己的道路、經驗和模式,體現了大國擔當和中國力量。
稿件一經刊發引發多方關註,全網主要門戶網站均進行了轉載。除日報外,第一財經還在網站、APP客戶端重要位置進行了同步更新。第一財經電視也就此報道繼續跟進、解讀,豐富報道層次。第一財經旗下英文媒體Yicai Global 還將該報道編譯成英文進行全球傳播。此外,第一財經新媒體部門還將此篇稿件的結論及數據轉化成更易於傳播的形式進行二次傳播。
全球經濟當前充滿不確定性,世界各國民眾對未來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關於世界經濟應該如何發展、未來世界呈現怎樣圖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年初在冬季達沃斯上發表了題為《共擔時代責任 共促全球發展》的主旨演講,分享了中國經驗,提出了中國方案。國際主流媒體對習近平的演講給予積極評價,並為中國“勇於擔當”點贊。
第一財經此次的專題報道不僅更具體地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更是消除世界對未來全球經濟擔憂的良藥。目前正值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球媒體矚目,此時有層次的釋放這一主題報道,正當其時。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專家學者也認為,改革中的中國加大對外開放和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中,會對全球經濟未來發展的軌跡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全局性、方向性的問題。
3月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稱,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三大背景,也是三大必然。根據中央的部署,這項工作從去年就已經開始,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又作出新的部署,農業部也圍繞這一工作主線,提出了2017年的具體政策措施。
在發布會上,第一財經記者問如何評價2016年糧食總產量出現首次回落?韓長賦對此回應稱,糧食生產是一個兩難,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去年糧食總產量在“十二連增”後出現首次回落,但仍是歷史上的第二個高產年。具體來說,這次調減的主要作物是玉米,也是中國政府推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動調整的結果。可以說,在今後,糧食產量根據當期的供求關系適當進行增減,是正常的,這也將會成為一種常態。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在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然是今年農業工作的主線。在這條主線的指導下,引導農民根據市場需求發展生產成為重要舉措之一。
韓長賦稱,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個全局性、方向性的問題。這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用市場的手段,用改革的辦法,通過引導市場主體行為,促進結構調整。
新世紀以來,糧食總產量的“十二連增”難掩農業供給存在結構性矛盾、中國農業在國際市場上缺乏競爭力等現實。因此,推進改革就是為了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的供給,破解玉米供大於求的困局,提高中國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針對這三大背景,韓長賦稱,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適應市場需求,改善農產品的供求關系;需要提高農業的質量和效益,增加農民的收入;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提高競爭力。今年農業部就此改革提出了包含去庫存、補短板、增效益、育主體、增動能五大具體政策措施。
十二連增以來首次回落
值得關註的是,2016年中國糧食總產量出現首次回落。這跟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密切相關。
連續十二年的糧食總產量增產,其實很大程度上有賴於玉米,尤其是於2008年實行玉米臨儲收購政策以來,極大地刺激了農民種植玉米的動力,使得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雙雙大增,並於2012年取代稻谷躍居第一大主糧作物地位。2016年,糧食總產量出現首次回落,由於是在高位上的調整,當年糧食產量仍為歷史次高。
如何看待這一回落?韓長賦回應第一財經提問稱,2016年我國糧食減少104億斤,而且減的主要是玉米,這是我們主動調整的結果,也是意料之中的。
之所以調減玉米,他解釋說,玉米這些年出現產量增加、進口增加、庫存也增加的“三量齊增”,供大於求。為此,去年國家啟動玉米收儲制度改革,將實行了8年的玉米臨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定價、價補分離,也就是市場化收購,加上給農民補貼,這是我國糧食收儲制度的一項重大改革。
那麽,如何評價這一年來玉米實行的“市場定價、價補分離”政策改革?韓長賦稱,這項改革取得了明顯成效,理順了價格,激活了市場,提高了競爭力,帶動了玉米加工,也倒逼了結構調整。去年玉米種植面積減少近3000萬畝,停產、半停產的玉米加工企業都運轉了起來。因此,對糧食產量的年度間合理性波動,要理性看待。今後糧食產量根據當期的供求關系適當有一些增減,是正常的,而且也會成為一種常態。
他說,糧食生產是兩難問題,“多了不行、少了更不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所以,糧食生產沒有放松,也不能放松,作為農業部門,首要職責還是要保障全國人民能夠“到點開飯”。
為此,新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首先要守住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底線,概括起來可歸納為“三個兩”。具體來說,一是要保住兩大口糧。保持稻谷、小麥這兩大口糧的面積和產量總體穩定,確保口糧絕對安全。二是穩住兩個積極性。要穩住地方政府重農抓糧和廣大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三是實施“兩藏”戰略。“藏糧於地、藏糧於技”,鞏固提升糧食產能。這樣市場和年度產量有一些波動,也沒有關系,只要有需要,就能夠產得出、供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