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梅拉尼婭官方相晒25卡鑽戒

1 : GS(14)@2017-04-05 23:56:41

■白宮發放梅拉尼婭首張官方照片。美聯社



白宮前日首次發佈「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的官方相片,當中以她左手無名指上的25卡鑽戒最為搶鏡,但有評論批評相片修飾過度。


被指修圖過度

這幀半身照由與特朗普家族合作無間的比利時裔攝影師馬奧(Regine Mahaux)操刀。身穿黑西裝外套、圍了黑絲巾的梅拉尼婭,雙手交叉蹺起、站立於白宮官邸窗前,面露微笑。她左手的方形鑽戒據悉是總統特朗普在二人結婚10周年紀念時所贈,與右手的碎鑽戒指形成鮮明對比。白宮同時發佈梅拉尼婭的聲明,「我以身為第一夫人為榮,期待在未來數年代表美國人民而工作」。外界對照片毀譽參半,有人大讚這位46歲前模特兒「超越美麗」,但亦有指她的容顏被修飾得不甚自然。另有謂白宮聲明指相片攝於梅拉尼婭的「白宮官邸」不實,因她為陪兒子讀書目前仍定居紐約,根本未搬進白宮。法新社/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5/199805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257

官方樓指急升2.1% 5個月最勁 連續5個月破頂 12個月累升17.8%

1 : GS(14)@2017-04-29 11:17:35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0013&issue=20170429



【明報專訊】樓價升幅有擴大迹象,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公布,3月份全港私人樓售價指數報319.8點,按月升2.07%(見圖1),創5個月來最大升幅,指數更連續5個月創下歷史紀錄。另最新公布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則報154.57 點(見圖2),連續10周創出歷史新高,按周升幅更達1.18%,為過去12周以來最大升幅。

明報記者 林尚民、甘潔瑩

據差估署最新公布,3月份全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19.8點,按月升近2.07%,升幅較2月擴大,單月升幅更為5個月最勁,有關指數已連升12個月,更連續5個月創新高。另外,該指數首季累升4.03%,略高於前季的3.78%,但仍低於去年第三季的7.16%,若對比去年同期的271.4點,過去一年樓價累升17.8%。

未反映地王效應及新盤熱賣

其中以實用431方呎以下細單位升幅最大,最新報352.9點,按月升2.4%,跑贏大市之餘,升幅同創5個月最勁。實用1722方呎或以上大單位,3月份指數為299.4點,按月升0.46%,為各類單位升幅最小。另3月份私樓租金指數報177.1點,按月升0.5%,並連升4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3月份的數據主要是反映2月的成交,是次公布數字未完全反映2月底中資168億天價奪得鴨脷洲地王,以及3月初開標的港鐵黃竹坑站1期等地王效應;此外,更未反映收緊「一約多伙」前、即新地(0016)南昌站匯璽等新盤熱賣等市况。

另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最新報154.57點,按周升1.18%,數字亦連升12周,並連續10周破頂,累升5.27%;CCL Mass則報156.77點,按周升1.32%,連續10周共升5.45%,同時連續10周創歷史新高。

CCL逼155點 連續10周破頂

中原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表示,CCL直撲155點高峰,多項指數齊創歷史新高,樓價升勢持續,未來數周升勢更有望加快,CCL短期目標160點。

測量師:辣招愈辣 樓價升勢愈急

高力國際亞洲區估價及諮詢副常務董事張翹楚表示,供求本應由市場調節,供應增加後價格應該回穩,甚至是回調,不過,政府多次調高印花稅,有關稅款只會「羊毛出在羊身上」轉嫁消費者,因此若印花稅愈重,物業售價亦會上升愈快及愈高。長實地產(1113)執行董事趙國雄則稱,維持今年樓價波幅10%以內的預測,又引述代理數據,年初至今樓價已經上升約5%。

他又稱,現時買樓收租客減少,與交易成本增加有關,估計數年後租盤可能減少,租金有上調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1734

最強安保官方籲民眾遠離場館景區

1 : GS(14)@2017-05-14 10:50:48

萬國來朝,草民退避!一帶一路國際論壇是今年中國最重大的外交活動,吹散霧霾,為北京帶來藍天。但民眾無福消受,最強交通管制和安保措施下,天安門廣場昨空蕩蕩,官方呼籲遊人避開活動主要場所甚至多個景區。


亞投行成員增至77個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昨有三軍儀仗隊迎接出席峯會的外賓。官媒聚焦區內名人緬甸國務資政昂山素姬的到達(圖),習近平昨會見歐洲嘉賓西班牙首相拉霍伊,讚該國地理位置特殊,說雙方要充份挖掘農業、生物醫藥、航空航太等領域合作潛力。中國昨同時宣佈亞投行成員增至77個,新增7成員包括智利、希臘、羅馬尼亞、玻利維亞、塞浦路斯、巴林、薩摩亞。美聯社稱中國試圖通過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提高領導人習近平國際地位,為習提出的新的世界秩序拉開帷幕。論壇新聞中心有一個半標準足球場大,多達4,000名記者註冊採訪。後勤工作一絲不苟,釣魚國賓館在內北京37間酒店,細緻到對房間氣味都有嚴格要求。北京市旅遊委昨再發通知,稱即日起至17日,請遊客避開懷柔雁棲湖等景區景點、奧林匹克公園-當中包括鳥巢、水立方、國家會議中心等,「路過周邊道路也盡量避免」!新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514/2002071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933

【肥通廚房】Bruno雪糕機整唔到雪糕 官方雪糕師:材料未夠凍

1 : GS(14)@2017-06-18 11:19:15

肥通用Bruno雪糕機一直做不出雪糕來,最後請來香港Bruno官方雪糕師進行再教育。



果籽有個傳聞,肥通對任何電器也可用略懂皮毛形容,不過最近被一件潮流電子產品難倒了,就是Bruno雪糕機!話說近一個月前從日本水貨中取得—Bruno雙杯雪糕機($499),先後做了三次的製作,不過最終都是失敗告終,最後就算香港Bruno派出官方雪糕師看顧着,都是做出有如殘羹般的豆腐花;老實說,肥通在買雪糕材料時,都有不少喜愛入廚的人士反映,用這部雪糕機做不出雪糕機來,到底是機件問題?還是用家操作上的問題?



為此,香港Bruno以近一星期時間,重新認真測試這部diy雪糕機,而且歸納出不能製成雪糕的原因,Bruno香港官方雪糕師毛毛說:「歸結的問題是不夠冷!」



肥通第一次是私下試玩,在失敗後找來I Love Cake蛋糕師Grace幫手,第二次試做時就算依足日本官網食譜,都只是做出一灘水來。

第三次試做,是在香港Bruno官方雪糕師--毛毛監督下製作,可借都只做出如爛豆腐花效果。

Bruno雙杯雪糕機($499)

其實Bruno雙杯雪糕機,結構與市面一般家用簡易版雪糕機無異,就是以兩隻「雪種杯」作藏冷,上方加入一部高扭力的旋轉摩打、連接攪拌槳而製成;基本製作雪糕方法,就是將雪糕漿放入後,杯邊位置會馬上結霜,而攪拌槳會馬上把結霜位置刮出來,不斷重覆以上動作,就會把所放入的雪糕漿,變為一整杯的雪糕。



兩只雪糕杯都內藏雪種,但起碼要放在冰格8-12小時才可整出雪糕來。

做牛奶雪糕的最基本才料,是淡忌廉400g、全脂牛奶200g及砂糖133g。

留意點是製雪糕材料,一經從雪櫃取出,就要馬上混和起來。

毛毛續說:「以製作最基本的牛奶雪糕為例,如果要做出兩杯份量,就需要用到淡忌廉400g、全脂牛奶200g及砂糖133g,這些材料需要預先放入雪櫃下格冷藏2小時!至於雪種杯方面,則需放在放雪櫃上格冰庫8-12小時;看網上一些用家留言,有說就算做到以上要求,都仍是以失敗告終,可能原因還有幾點,首先是製作的時間,估計好些人在混和好雪糕漿後,並沒有馬上放入雪糕機中,可知現在香港的天氣稍微有點偏熱,擺放的時間愈長,愈能影響到雪糕成品的效果。」肥通留心着整個雪糕製作過程,基本三種材料自取出雪櫃,就馬上量度份量及混和起來,前後不足2分鐘時間;再來就是從雪格取出雪種杯,並馬上進行機身裝嵌,留意點是要先啟動摩打,然後再把雪糕漿從機頂孔洞倒入,「緊記雪糕漿只可達杯身的三分二滿,頂位不可高於攪拌槳!好些人放入太多雪糕漿,由於雪種杯的頂部雪種會少一點,而且亦沒有攪拌槳將結霜的雪糕刮下來,太多雪糕漿都是令diy雪糕至敗的原因。」



倒入雪糕機後,頭5分鐘會變成思樂冰狀,15分鐘後就會變成軟雪糕。

15分鐘後的完成狀態,可能同大家平時所吃的雪糕還有點距離。

看着雪糕機的運轉,基本頭5分鐘已可看出製作的成敗來!如果依足以上步驟,雪糕漿會在頭5分鐘形成思樂冰狀態,如果沒有變稠或「起沙」的情況出現,可試將雪種杯連着雪糕漿放入冰格1-2小時,再放入雪糕機中攪拌,亦可變成雪糕。毛毛接着說:「Bruno雙杯雪糕機基本可以在15分鐘內做出雪糕來,剛製作出來的雪糕,可是有一點軟雪糕狀態;如果你較鍾情一般家庭裝雪糕的堅實狀態,你亦可將剛做出來的『軟雪糕』,放入冰格冷藏多2小時;不過留意點,是放入前最好將雪糕弄平,做出來的效果會更堅實美味。」



不滿意者可以將「軟雪糕」壓平,再重放入雪櫃冰格兩個鐘。

翻手重放雪櫃2小時後,連好有質感的雪糕球也可做出來。

查詢:facebook@友和Yoho記者:朱崇德攝影:劉永發、伍慶泉、林麖鈞、王國輝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618/2005955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804

官方指疑兇患精神病幼園爆炸屬自殺式襲擊

1 : GS(14)@2017-06-18 22:06:57

■法醫昨天凌晨在發生爆炸案的豐縣創新幼兒園蒐證。 路透社



江蘇徐州市豐縣創新幼兒園大爆炸事件,案情峯廻路轉,原來是一宗自殺式襲擊。內地官媒昨最新消息稱,公安部門翻查閉路電視、比對DNA等後,認定是一名22歲的許姓男子自製爆炸裝置所為,他已當場炸死。案件造成8死65傷,其中8名重傷者4人脫離危險。疑犯生前在家中牆上寫着「國家犯罪國家滅」、「民族犯罪民族亡」等字句。



■當局指爆炸案疑犯姓許男子當場身亡。

官方前日稱案肇因是小販煤氣罐爆炸,惟昨凌晨徐州市長等人漏夜公佈,認定案件屬刑事。昨午官方稱已破案,認定疑犯是徐州市泉山區的許男,指他因病休學後,在案發地附近租住打工,其租住房內發現自製爆炸裝置材料,牆上多處更留有「死」、「亡」、「滅」、「絕」等字迹。



■多名傷者分送到當地三間醫院搶救。 新華社

牆上遺死亡滅絕字眼

照片顯示,許男在自己房中及幼稚園附近的牆上反覆留有「詩句」,內容包括「犯罪=生小孩」、「國家犯罪國家滅民族犯罪民族亡」等。許男據稱患有「植物神經功能失調」,其成因複雜,或與受社會壓力長期精神緊張有關。患者會出現頭痛甚至內臟功能失調等,情緒表現不穩定。幼稚園爆炸現場及附近範圍昨未解封,大批調查人員連夜搜證,記者只能從遠處拍攝。內地教育部昨發緊急通知,稱公安、城管等將針對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展開安全隱患排查。徐州市教育局昨起,也要求市內學校需有保安人員24小時駐守,且要配備槍械等。巧合的是,前日爆炸適逢習近平64歲大壽。海外《博聞社》昨引中南海消息人士稱,事件驚動中南海最高層,當局下發內部通知,下令媒體要以官媒報道為準,又要求要嚴控網絡,封殺各種謠言和負評。事實上,此前網民在微博等轉載相片及影片等,很多已遭「河蟹」;而原本此案於微博熱搜榜排行榜首,在官方控制下,也很快跌出榜外。


適逢習大壽 高層重視

中共喉舌《環球時報》昨稱,此案罪犯報復社會「必遭社會唾棄」,又強調官方「未做隱瞞和迴避事情的性質,這有利於加強今後有敏感案件時人們對官方信息的信任」。不過,前晚雖出動公安部長郭聲琨等「高度重視」此案,惟此前曾稱是小販煤氣罐爆炸,而最新官方宣稱「已破案」的訊息中,又以疑犯患精神病含糊帶過,又未透露犯案動機等謎團,加上官方這次仍有意淡化事件,對比近期倫敦大火和美國槍擊案等,對此爆炸案的報道仍較少,此「敏感案件」至今仍耐人尋味。新華社/《環球時報》/《博聞社》/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7/200589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968

疑官方發放獄中片段 劉曉波夫婦想離開中國 泛民促習近平放人

1 : GS(14)@2017-07-01 09:09:28

■香港眾志等團體昨到金紫荊廣場示威,拉起「釋放劉曉波」標語,部份人更爬上金紫荊像。易仰民攝



【本報訊】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確診末期肝癌,各界繼續爭取他赴海外就醫。劉曉波妻子劉霞的親筆信昨首度曝光,證實夫婦欲離開中國。美國新任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稱,美方願見劉曉波到海外接受治療。隨着國家主席習近平今起訪港,本港多個團體昨佔領金紫荊廣場,要求當局釋放劉曉波。至深夜劉曉波在獄中狀況的影片突曝光,疑是官方發放粉飾太平。記者:曾昭坪 莫劍弦



美國明鏡網創辦人何頻昨透露,今年4月當劉曉波在經過長時間被隱瞞病情後,終被告知自己身體狀況時,「他很震驚,幾乎就崩潰了」,瞬間改變他長期不離開中國的原則,決定陪劉霞一起出國治病。何又指,劉曉波於上月22日再發現身體有問題,當日被送到瀋陽的醫院檢查;翌日劉的肝癌腫瘤破裂出血,而這是肝癌致死主因,內地司法當局當日才決定讓他保外就醫。官方聲稱,劉目前在瀋陽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受治療。何頻昨晚指,劉目前已轉到軍隊醫院,當局不批准劉曉波夫婦出國接受治療,「他要是不出來,生命周期只有幾個星期到3個月」。


劉霞稱德國願協助

而劉曉波夫婦摯友廖亦武,昨在Twitter貼出聲稱是劉霞於今年4月20日發出的親筆信,內容提及「我厭惡我的生活……我渴望逃離,沒想到劉曉波同意跟我和劉暉(劉霞胞弟)一起離開……」。另一份據悉為劉霞於今年4月9日親筆寫的「治病申請書」,則顯示劉霞訴說自己抑鬱病情時有發作,她把病情告知丈夫劉曉波後,他非常擔心自己,同意陪她出國,並指「德國政府非常歡迎我們一家去德國」,特向當局申請赴德低調生活。廖指已代劉向美國及德國政府提出治病申請,目前得到積極回應。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私交逾30年的美國新任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前日抵北京履新,昨在北京官邸舉行記者會時提及劉曉波:「事件十分嚴重,我們對他及其太太深表同情,並關心有甚麼可以幫忙。我們美國人希望看見他有機會到其他地方接受治療。」而台灣陸委會昨也指,願為劉提供醫療協助。內地維權人士胡佳昨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透露,前日起被當局禁止離家,以阻他到瀋陽探劉曉波。他又指美方要先以面見或電話通話,獲劉曉波夫婦許可才能啟動外交程序。何頻昨晚稱,美國白宮已確認夫婦出國意願,現正展開相關程序。


片段中劉感謝獄方

至昨深夜,海外博訊網突在YouTube放上影片,稱疑為官方刻意發佈,顯示劉曉波身陷囹圄逾7年來的狀況,包括與獄中人員打羽毛球、跑步等,又顯示劉獲獄方安排定期檢查身體,劉更稱「我體檢、抽血、做彩超挺好的」。影片又特寫劉獲官方放行,離開監獄弔唁其於2011年去世的父親,劉更表示監獄人員對他很關心很好,「從我內心來講我挺感激(他們)」。影片又顯示劉患肝病後的畫面,顯示大批醫護人員對其照顧,甚至有多名專家開會討論其病況。影片最後顯示劉向醫生稱,自己已有乙肝病史20多年,似是官方刻意為外界指控監獄惡劣生活導致劉患肝癌「闢謠」。而香港眾志、社民連等團體10多名成員,昨傍晚到金紫荊廣場示威,更爬上金紫荊像拒絕離開,他們在金紫荊像掛上釋放劉曉波、市民要求真普選等標語表達訴求。另外,民間人權陣線昨召開記者會,宣佈將於明晚在灣仔電訊大廈外舉行集會,向屆時身在灣仔的習近平表達釋放劉曉波訴求;另外公民黨、民主黨計劃向習近平遞信,將提出要求習釋放劉曉波;而支聯會將於今晚在終審法院外舉行釋放劉曉波燭光集會。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9/200727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105

內地6月官方PMI略勝預期

1 : GS(14)@2017-07-01 10:41:54

【明報專訊】中國6月官方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1.7,較市場預期51.0為高,為年內第二高點,環比上升0.5。國家統計局指出,數據反映中國供需增速加快,市場環境逐步改善。

反映供需增速加快 市場環境改善

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為54.4和53.1,按月上升1.0和0.8,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上升7.2和5.3。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52.0和51.2,為年內高點。其中醫藥制造業、電氣機械器材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PMI均位於54.0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行業發展動力較強。

調查亦顯示,石油加工及煉焦業、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等行業PMI連續位於臨界點以下,下行壓力依然存在。

傳統行業經營仍困難

此外,反映資金緊張企業的比重連續4個月超過四成,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仍需進一步增強。6月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4.9,較上月高0.4,連續兩個月上升,非制造業繼續保持穩中有升的擴張態勢。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641&issue=201707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429

摸魚手札:調控樓市,必要搞官方樓價指數

1 : GS(14)@2017-07-09 12:13:01

過往渾水在筆欄寫過很多樓市分析,最新的主張是提出「樓價掛鈎債券」,概念上借自經濟學家徐家健教授,目的是讓想上車的年輕人共享樓價上升的成果,同時找藉口幫辣招解辣,回復市場真貌。更重要係,平衡了最大公因素。如即出招打壓樓價,政客、市民固然不會擔心地產商的死活,但可憐一班已經上了車的年輕人和中產,一定好大鑊。不論我提出樓價掛鈎債券,還是之前講過的樓價期貨都好,最應該做、而不會出錯的第一步,就是成立官方認可的樓價指樓。無一個可靠的官方認證樓價指數,咁講乜都無用。道理很簡單,統計署有很可靠的GDP、通脹等數據,只要方法學(methodology)正確,大家唔會對客觀數據有大疑問。點解樓市,唔可以有指數?只要有客觀數據,政府才能對症下藥,以更科學的方式去制訂政策。正如出iBond,大家都會睇統計署公佈的通脹率,搞扶貧都公認要定貧窮線(貧窮線的釐定爭議是另一問題,但起碼大家都有共識要行呢一步)。如果政府真係想調控樓市,又或者看清楚樓市底蘊,何不按照以往的政策方針,做一些樓市的benchmark或index編制。這是必定正確的大方向,而且不會有意識形態的政治爭議。按照財經媒體報道慣性,大家慣用中原樓價指數去睇樓市高低,如果要睇更leading的指數,往往會睇中原領先指數。不能否認,凡是指數都必有其局限,客觀如恒生指數亦有,總會有人吹毛求疵追問「點解權重股不能加到70隻、100隻」之類,總會有人追問釐定的公式是甚麼、smoothing factor如何搞、sample size夠唔夠大等。我不敢說中原編制指數有問題,只是中原是私營機構,政府作為官方機構引用私營機構的數字,必定被政治反對派詬病,扣官商勾結之類的帽子,那對大家都不好。中原編制指數有多年經驗,它跟官方不一定是「取代」關係,而是可以「合作」關係。只要條件適合,我覺得中原還是樂意做顧問,公開指數編制的公式和數據方法,互相交流。正如恒生指數是公認最具參考性,官方文件會引用的港股指數,但恒生指數外,還是可以有MSCI、富時等私人編制指數並存。關鍵在於,有否方法制訂一個有代表性的樓市版「恒生指數」?無可否認,香港土地交易最確實的數據是田土廳,但交易內容要上載至田土廳需時,樓市代理之間存在競爭關係,不會有動機去交換、整合樓市買賣資料,方便制訂更客觀的指數。政府不同,由政府牽頭去整合代理之間的交易資料,是出師有名,又或者改善和提升資料上載至田土廳的速度和流程。這對整個市場也是好,至少多一個客觀數據去參考。如果怕「私營」味道太濃,可參考外地做法,搬幾個有名經濟學家坐陣,例如美國有Karl Case和Robert Shiller為名的Standard& Poor's Case–Shiller Home Price Indices,很有參考價值。總之,方法有萬幾種,但由官方統籌一個樓價指樓,是錯不了的大方向。新政府和林鄭,應該要參考一下。渾水專業投資者、上市公司執行董事、90後
http://www.facebook.com/muddydirtywater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709/2008328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698

同內地官方有冇關係? 羅馬執董:大家估吓

1 : GS(14)@2017-07-29 01:46:13

【明報專訊】前排負面新聞多多嘅羅馬集團(8072)今次真喺邁向新里程啦,集團噚日響記者會度,宣布收購灝天金融旗下兩間子公司:灝天環球35%股權及灝天信貸50%股權,董事局又建議集團改名中國國家金控,仲搵埋中銀老臣子林廣兆加盟。

改名中國國家金控 自稱獲國資委祝福

不過,作為一間民企,改名改到成間國企咁,正常應該唔係咁易批喎?主席張惠彬就話,佢哋今次係得到「國資委物資流通國際合作事務中心金融資產能源管理諮詢委員會主任」(個銜頭足足30字!)包亞平(圖中)嘅祝福,未來集團會對國家政策同埋一帶一路作出貢獻。

到咗發問環節,小琴同一眾記者都好想知搵到國資委出席記者會,係咪同內地官方有咩關係呢?執行董事余季華就懶神秘咁話畀大家估下喎,佢仲笑住咁講公司同世界各地客戶都有合作,自己都好想同國企有緊密合作。而集團管理層都覺得內地發展空間好大,對公司嚟講喺好好嘅商機,作為香港公司,好應該響一帶一路出返一分力。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小琴密語]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266&issue=201707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839

官方樓價指數連續8月破頂 半年升9.3% 中小單位表現最勁

1 : GS(14)@2017-08-01 12:39:02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013&issue=20170801
【明報專訊】樓價續創新高,差餉物業估價署最新數據顯示,本港私宅售價指數最新報336.1點,雖然按月升幅收窄,但半年來累升逾9%,且連升15個月兼連續8個月破頂,15個月累升近兩成半(見圖)。業界預期,若未來經濟環境持續平穩發展,預計今年內樓價將在現水平再升一成,若無重大事故發生,樓價升幅或更高。

明報記者 甘潔瑩

差估署資料顯示,6月份全港私宅售價指數報336.1點,較5月份333.8點按月升0.7%,對比5月份的升幅1.2%,6月份指數升幅進一步放緩。若以半年計,今年首6個月上升9.3%,雖然比去年下半年升幅逾11%低,但仍遠比去年同期高,去年同期則錄3%跌幅。若按年計,累積升幅則高達21.6%。

樓指6月升0.7% 升幅放緩

以各類單位細分,6月份以實用面積430至752方呎B類單位,以及實用面積753至1075方呎的C類單位按月升幅最多,按月升約1%,餘下3類單位則按月升幅小於1%,其中430方呎以下及1722方呎或以上單位升幅最小,按月升僅0.3%,反映這兩類單位升勢已放緩。以半年作計算,並以中小型(A、B及C類)及大型(D及E類)單位作統計,今年首6個月中小型單位升幅達9.5%,而大型單位則升5.8%。

租金指數半年升5.8%

除了售樓指數創新高,租金指數亦破頂。今年6月租金指數為183.6點,按月升1%,連升7個月並連續5個月破頂,7個月累升6.7%。以半年計算,今年首6個月已升5.8%,按年累升10.5%。與售價指數情况相同,6月份租金指數升幅亦同樣放緩。按各類單位細分,中小型單位於過去半年5.9%,大型單位升幅較遜色,半年僅升4%(見表)。

萊坊﹕下半年樓價再升一成

對於差估署樓價指數再創新高,萊坊高級董事及估價及諮詢主管林浩文表示,指數升幅按月收窄,符合早前預期,惟數據滯後,估計未來1至2個月仍有升幅,但相信升幅會繼續收窄;中小型單位租金則在追落後。他又表示,現時樓市被扭曲,樓價呈「乾升」狀態,少數成交已推高樓價,令二手物業流轉慢。不過,值得留意的是,近年住宅購買力以本地打工仔為主,若香港經濟平穩,預料樓價會有支持,預計今年內樓價將在現水平再升一成,若無重大事故發生,樓價升幅更高逾一成。

負資產連續兩季零個案

樓價屢創新高,負資產亦絕迹,金管局數據顯示,今年次季沒有任何負資產住宅按揭貸款個案,更連續兩季錄得零負資產。中原按揭經紀董事總經理王美鳳解釋,今年樓巿持續向好,繼去年第四季樓價上升約4%,今年上半年樓價再升約一成,負資產個案隨樓價上升繼續消失,預期樓價靠穩上揚持續,相信負資產下一季將繼續維持在零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91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