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報道,百度CFO李昕晢在“彭博市場最具影響力峰會”上稱,百度自動駕駛汽車計劃在2018年上市,2020年實現量產。
由於搜索業務增速放緩,百度正積極尋求通過其他業務來推動公司營收增長,如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汽車。今年,受騰訊和阿里巴巴競爭的影響,百度營收漲幅預計將創下IPO(首次公開招股)以來的最低記錄。
但到目前為止,百度尚未公布其人工智能發展計劃。李昕晢對此表示:“人工智能是一項技術,而技術本身並無真正的商業價值,除非將其整合到真正的應用中,這樣才能改變一些行業。”
據財報顯示,百度第二季度凈利潤為人民幣24.14億元(約合3.632億美元),同比下滑34.1%。百度第二季度的總營收為人民幣182.64億元(約合27.48億美元),同比增長10.2%。由於受到監管部門的調查,百度此前預計,一些醫療保健行業的廣告客戶已經削減或者暫停了廣告支出,這影響到二季度的廣告收入。
同時百度今年7月已經發出預警,稱政府對互聯網廣告的限制將影響公司未來2~3個季度的營收。同時,百度還給出了低於市場預期的2016財年第三季度營收預期,即人民幣180.4億元至185.8億元。
目前,無人駕駛技術研發主要分為兩大陣營:以特斯拉、奧迪、本田為主的車企與以及Google、百度等互聯網企業。
為了保證汽車安全性能,百度無人駕駛汽車車身所用激光雷達高達50萬元人民幣一個,其車載大腦價格也接近20萬元一臺服務器,加上車身上其他的雷達、傳感器,一臺成本達到上百萬。如何在提供安全性能的同時降低價格,是目前無人駕駛技術需要攻克的問題。
據上海發布微博消息,上海迪士尼樂園今早宣布,將新增“玩具總動園”園區,以電影《玩具總動員》中的角色作為主題,將成為樂園的第七個主題園區。
該園區計劃於2018年向遊客開放,將包括三個新遊樂項目和一個與迪士尼朋友見面的主題區域。
“小蠻腰”科技大會8日在廣州開幕,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會上發表了主題演講。他認為,2018年物聯網將會超越手機成為最大互聯網終端設備,未來物聯網可能取代人類工作。
據新華網報道,郭臺銘認為移動互聯非常有前景。他說移動互聯無處不在,而且只是剛剛開始。“我女兒兩歲就用美圖秀秀修圖,我九十多歲的母親在蒙娜麗莎前用蘋果手機照相,從兩歲到九十多歲都在用智能手機。”在他看來,移動互聯將從4G走到5G,而應對未來網絡核心的挑戰是如何滿足商業模式的創新、以及如何滿足硬件應用趨勢下網絡架構的需求。
郭臺銘強調,物聯網將在未來世界中扮演重要角色,它打破了產業的疆界,可以跨界方式,將統計、財務、會計、農業、制造、設計、心理能源、地理、通訊、電極等所有產業連接起來。而捕捉物聯網商機的關鍵在於大數據抓取,郭臺銘稱,“物聯網產業生態系統由傳感層、平臺層、應用層、雲網層四大部分組成,目前物聯網產業最大的產值還是產生在應用層。80%物聯網商機來自於資料分析與應用服務。”
郭臺銘指出,物聯網在智能定位、智能機器人等領域,通過大數據應用,可創造的商業價值高達2820億美元(每年)。他甚至打趣說“以後我的女兒要嫁人,我不看八字,但是要看男方的大數據,看他的健康雲跟我女兒是否匹配。婚後幸不幸福是一回事,健康更重要。”
不過,郭臺銘同時也提出,互聯網只是翅膀,本行本業才是核心。比如互聯網企業做汽車,未必成功,但汽車企業引入互聯網,則是如虎添翼,因為運用數據分析能改善駕駛體驗。
海南省的鴨尾溪、白沙河過去汙染嚴重,群眾意見較多。但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鴨尾溪、白沙河已完成了消除黑臭的目標,一彎碧水再現。
據海南省水務廳介紹,該省自2015年實施“河長制”以來,各市縣采取截汙納管、河道清淤、雨汙分流管網改造等工程措施推進64條城鎮內河(湖)綜合治理,城鎮內河(湖)水汙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到今年年底,海口、三亞、瓊海等五市縣基本消除內河水體黑臭現象。
在湖南德清縣,河長制也帶來了“河長治”。“管、治、保”履行到位,截至10月底,德清縣級河道III類以上水質占87.7%,湖南省對德清縣交接斷面考核保持優秀。德清縣還將“河長”職能拓展為“區域長”,將治理重心逐步從河道向兩岸及兩側片區延伸。
河長制發源於無錫,成長在全國。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2007年太湖水危機後,無錫首創河長制,並且很快推廣至大江南北。目前,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海南8省市已全境推行“河長制”,16個省區市部分實行“河長制”。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在2018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長制。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為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根據《意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設立總河長,由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誌擔任;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內主要河湖設立河長,由省級負責同誌擔任;各河湖所在市、縣、鄉均分級分段設立河長,由同級負責同誌擔任。縣級及以上河長設置相應的河長制辦公室,具體組成由各地根據實際確定。
在國務院新聞辦12日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水利部副部長周學文介紹,實行河長制的目的是為了貫徹新的發展理念,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汙染、改善水環境、修複水生態為主要任務,構建一種責任明確、協調有序、嚴格監管、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實現河湖功能的有序利用,提供制度的保障。
環保部水環境管理司司長張波也介紹,“河長制實際上會把我國政治體制的優勢發揮出來,有攻堅克難的作用。”
他解釋說,在水汙染防治過程當中,環保部門遇到的一個很大的“攔路虎”,就是一些地方的產業結構比較重,布局不夠合理。當推動這些工作的時候,會遇到環境與發展兩難的問題。如何統籌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地方黨委政府具有這方面的能力,“所以當黨委政府的責任落到實處,黨委政府領導成員對每一個河段都負起責任來的時候,我相信他們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推動一些像化工園區產業的結構調整,優化布局,就會更加有利了。”
“北方有河皆幹,南方有水皆汙”,這句話基本上反映了目前我國的河流狀況。2015年,環保部一份報告稱,有三分之二的地下水和三分之一的地表水對人體接觸是有害的。在全國七大流域中,面臨的嚴重問題是水體汙染和水資源短缺,主要河流有機汙染普遍,主要湖泊富營養化嚴重。
水利部曾對全國700余條河流,約10萬公里河長的水資源質量進行了評價,結果顯示,46.5%的河受到汙染,水質只達到四、五類;10.6%的河嚴重汙染,水質為超五類,水體已喪失使用價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汙染嚴重。
環保界元老、全國人大環資委原主任委員曲格平認為,水汙染嚴重主要受三個因素影響:工業汙染,即使所有工業合理布局,汙水全部達標排放,處理過的汙水也是超五類的;城市生活汙水,我國完全達到處理後排放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面源汙染,即農田施用化肥、農藥及水土流失造成的氮、磷等汙染。我國是世界上使用化肥強度最高的國家。多種因素造成的複合汙染,將使得中國水汙染惡化的狀況會越來越嚴重。
但“汙染在水里,問題在岸上”。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處理好河湖管理保護與開發利用的關系,職責不清,問責不力。
那麽,河長有哪些任務?《意見》確定,河長們負責組織領導相應河湖的管理和保護,包括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汙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牽頭組織對侵占河道、圍墾湖泊、超標排汙、非法采砂、破壞航道、電毒炸魚等突出問題依法進行清理整治,協調解決重大問題。
此外,河長們還要對跨行政區域的河湖明晰管理責任,協調上下遊、左右岸實行聯防聯控。對相關部門和下一級河長履職情況進行督導,對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強化激勵問責。河長制辦公室承擔河長制組織實施具體工作,落實河長確定的事項。
“河長制”另一個特征就是上下遊、左右岸“共治”。《意見》確定,對跨行政區域的河湖明晰管理責任,協調上下遊、左右岸實行聯防聯控。
有專家對本報記者表示,盡管河長制9年的實踐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仍存在三個難題需要在新一輪實踐中破解。
職責非法定。河長制缺乏一定的法律基礎,大多數地區在執行時仍以行政強制命令為主,造成河長制呈現臨時性、突擊性特點,不少河長缺乏內在持久動力。同時,不少河長僅擔任政府或部門副手,缺乏必要的工作手段和協調推進能力,容易造成河長制流於形式。
考核欠科學。當前,各地對河長制的考核多數以結果為導向,僅註重水質改善效果,但水質改善並非朝夕可至,一味從嚴從緊的考核方式缺乏科學性。而且,只關註短期水質結果,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反效果,甚至會挫傷基層河長的積極性。
共治待健全。從根本上說,“九龍治水”難題主要是由部門職能分割、政府缺位和越位等引起的,實際工作中也經常會出現上下遊聯動機制難建立,多頭管理、多頭建設、百姓袖手旁觀等協同機制失靈現象。
也有專家說,“由於湖泊眾多,湖北省武漢市很早就推行過湖長制,多由區級領導幹部兼任,但由於責任不清、監督乏力、領導幹部職務變動、又缺乏必要問責機制,這些湖長並不能發揮足夠的作用,倒是湖泊環境保護形勢日益嚴峻。”
專家建議,制定、修改法律法規,破解權責不等、協同機制失靈等難題。建立科學的考核機制,強化公眾參與機制,破解社會共治難題。
《意見》也明確,根據不同河湖存在的主要問題,實行差異化績效評價考核,將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結果及整改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參考。縣級及以上河長負責組織對相應河湖下一級河長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地方黨政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實行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的,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保潔員每天下河打撈垃圾,這在全國許多地方已經司空見慣。攝影/章軻
12月11日,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副組長翟青(右2)等在深圳督察茅洲河治理情況。攝影/章軻
據新華社報道,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會組織委員會李熙範委員長13日與華為企業BG總裁閻力大在韓國首爾簽署了網絡設備供貨協議和贊助協議,標誌著華為正式成為2018年韓國平昌冬季奧運會“網絡設備”官方供應商。
李熙範說:“華為在網絡設備領域具備創新領先的技術與產品,服務能力卓越,我們非常高興華為贊助本次奧運會。期待得益於華為的支持,我們能提供尖端的奧運服務。”
閻力大表示:“我們非常榮幸成為2018年平昌冬季奧運會‘網絡設備’官方供應商。華為有豐富的大型體育賽事與體育場館網絡建設服務經驗,將全力以赴以創新技術支持平昌冬奧會建設尖端網絡。”
華為將為平昌冬奧會提供網絡設備,承建、維護和保障平昌冬奧會的IP網絡,包括比賽網、管理網和監控網,承載比賽數據實時傳輸、用戶寬帶認證等多項關鍵業務,覆蓋所有比賽場地、奧運村和奧組委的辦公場所。
華為計劃將在2017年第3季度以內完成所有網絡設備的交付工作,並將從2018年2月9日到3月底平昌冬季奧運會以及冬季殘疾人奧運會舉行期間,為冬奧會提供網絡維護與保障的服務。
12月13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道,馬斯克麾下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 Corp.已經決定,將旨在把美國宇航員送入太空軌道的首個載人太空船“龍”(Dragon)的發射從2017年推遲至2018年。
SpaceX一名發言人在周一的一封電郵中稱,在9月份的爆炸事故發生之後,公司正在對設計、系統和流程進行認真評估,從而吸取經驗教訓並采取修正措施。這位發言人又稱,上述日程變更表明,公司仍然需要額外的時間進行評估和實施。
這位發言人在評論中還暗示,為了回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委員會的安全顧慮,公司有可能在燃料供給方面做出某些調整。這位發言人稱,為了保證飛行人員的安全,公司會根據需要安裝額外的控制裝置。SpaceX此前曾提及在地面準備過程中調整燃料供給速度和壓力。
此次推遲導致SpaceX和波音公司在展開載人航天行動的時間表上大體一致,波音公司10月份曾宣布類似的推遲,SpaceX當時表示,該公司依然有信心在2017年進行首次載人飛行。
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周二在倫敦向立法者表示,英國脫歐後新的貿易協定可能在脫歐程序正式開始後18月才執行,而退歐的協議最早也要在明年3月才能簽訂。她同時表示,其他歐盟領導人希望手續盡快完成,以便在2019年議會選舉之前得到歐洲議會的批準。
“與每一次國際談判一樣,這次和歐盟的談判充滿了挑戰性的”,特蕾莎-梅告訴英國議會聯絡委員會, “但歐盟領導人的亦希望我們能夠有條不紊地完成脫歐事宜“,她說道,“退歐的進程可能不超過18個月。”
由於下個月的法院裁決,梅可能面臨時間日程上的限制。 倫敦最高法院將決定總理是否有權自行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以正式啟動脫歐程序,抑或她必須首先征得立法者的同意才能啟動退歐程序。
如果特蕾莎-梅無法獲得自行啟動權,她將考慮推出一個短期議案,此議案必須由議會下議院和上議院通過,這很可能會延緩脫歐進程。 一旦里斯本第50條啟動,為期最多兩年的談判將正式開始,在談判結束時,即使沒有協議達成,英國也將合法離開歐盟。
12月2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以145票贊成、1票反對、4票棄權,表決通過了環境保護稅法(下稱“環保稅法”)。國家主席習近平發布主席令,2018年1月1日起環保稅法施行。
自去年6月環保稅法公開征求意見後,一年半內這部新稅法就經過全國人大兩次審議並獲通過。環保稅法是落實稅收法定原則後的第一部稅法,它將取代現行的排汙費,加大對企業汙染排放力度,保護和改善環境。
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環保稅法獲得通過是中國環境保護里程碑事件,使得稅收法定原則邁出了實質性一步,也傳遞出當前中國經濟轉型,更加註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信號。
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在25日舉辦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現行的排汙費是實行中央和地方1:9分成,考慮到地方政府承擔主要汙染治理責任,為了調動地方的積極性,環境保護費改稅以後,擬將環境保護稅全部作為地方收入,中央不再參與分成。
排汙費制度平移至環保稅
環保稅雖然是一個新稅種,但由於它本質是排汙費改稅,因此不少特征與現行排汙費類似。
此次環保稅法分為5章28條,內容涵蓋計稅依據和應納稅額、稅收減免、征收管理等。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經濟法室副主任王清在上述會上表示,環境保護稅法制定過程中,遵循的原則之一就是將排汙費制度向環境保護稅制度平穩轉移,所以銜接性規定較多。
首先,環保稅納稅人與現行排汙費納稅人相一致,居民個人不用交環保稅。
根據中國人大網站公布到環保稅法,環保稅納稅人主要是中國境內或管轄海域直接排汙的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經營者,不包括居民個人和不具有生產經營行為的機關等。對向汙水處理廠等不屬於直接向環境排放汙染物等行為也不征收環保稅。
其次,環保稅的稅目依然是此前排汙費征收的四大類,即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固體廢物和噪聲四類。爭議較大的二氧化碳未納入環保稅稅目。
環保稅法規定,只針對納稅人每一排放口的前3項大氣汙染物,前5項第一類水汙染物(主要是重金屬)、前3項其他類水汙染物征稅,所以並非是對納稅人排放的每一種大氣和水汙染物都征稅。
再次,在征稅標準上,此次環保稅設計的依據,也是來自現行排汙費計費辦法。比如,對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沿用了現行的汙染物當量值表,並按照現行的方法即以排放量折合的汙染當量數作為計稅依據。
最後,此次環保稅的稅額標準,也是以現行的排汙費收費標準為基礎。
比如,目前國家對大氣汙染物、水汙染物征收排汙費的標準分別是不低於1.2元和1.4元,這也是環保稅稅額的最低標準,地方政府可以在此標準的10倍範圍內調節。
王建凡表示,推動排汙費改為環保稅,有利於解決排汙費制度存在的執法剛性不足、地方政府幹預等問題,有利於提高納稅人環保意識和遵從度,強化企業治汙減排的責任。有利於構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發展方式轉變的綠色稅制體系,有利於規範政府分配秩序,優化財政收入結構,強化預算約束。
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此前執法剛性不足的排汙費,企業不交費是不守規矩,而現在如果不交環保稅那就是不守法,因此環保稅對企業的約束將明顯加強,企業排汙成本將真正由自己承擔。
環保稅收入完全歸地方
隨著今年營業稅改增值稅全面推開,地方政府失去了主體稅種營業稅,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2017年要加快制定中央和地方收入劃分總體方案,抓緊提出健全地方稅體系方案。
王建凡透露,考慮到地方政府承擔主要汙染治理責任,為了調動地方的積極性,此次新開征的環保稅收入擬將完全歸地方。2015年排汙費征收額為173億元。
馮俏彬對第一財經分析,此前學界討論也是環保稅作為地方稅種,因為環保稅屬地特征很明顯,日常企業排放指標監測、監管、征收都由地方政府來做,因此這個稅種歸地方既是當前地方稅體系構建的必然,也是調動地方積極性,將環保稅落到實處。
不過,環保稅收入全部歸地方,不少學者擔憂地方政府為了增加財政收入,可能會鼓勵企業多排汙,產生負面激勵。
馮俏彬也有這樣的擔憂。她認為需要通過加強監控、增強透明度和加大公眾、媒體等的監督力度,來規避這樣的行為。
事實上,此次環保稅立法通過設定上限,來規避地方政府為增加收入而大幅上浮應稅汙染物的適用稅額。
今年9月3日披露的環保稅法一審稿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可以在《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規定的稅額標準基礎上,上浮應稅汙染物的適用稅額,但並未對上浮空間做出限定。
對此,有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地方、部門、企業提出,適用稅額直接影響納稅人的稅收負擔,應對上浮適用稅額的上限或者適用稅額幅度作出明確規定,以避免地區間稅負差異過大。
最終出臺的環保稅法對大氣汙染物和水汙染物的稅額幅度作出明確規定,以10倍為限,大氣汙染物為每汙染當量1.2元至12元,水汙染物為每汙染當量1.4元至14元。
“所以立法層面就已經考慮到限定地方調控範圍,從而真正實現環保稅來抑制汙染排放。”馮俏彬稱。
環保稅作為一個新稅種,在2018年正式開征前,還需要政策細化和征管協調。
王建凡介紹,環保稅法正式實施還要在政策上和征管上做好前期工作,包括起草環保稅法實施條例,細化具體政策和征管措施;對授權地方決定的事項,包括確定具體適用稅額、增加同一排放口應稅汙染物的項目數等,由各省(區、市)按法律程序確定和報批。做好稅收征管準備工作,包括建立稅務與環保工作配合機制、調試征稅信息系統、交接納稅人資料、建立信息交換平臺等。
科學家準備給外星人“打電話”——從2018年開始將發送信號進入太空,而不是等待外星人聯系地球。
據中新社援引外媒報道,舊金山的非營利組織METI宣布了這一計劃,該組織負責人道格拉斯•瓦科赫表示,“外星人可能正在等待著我們一個明確的指示,我們已經準備好開始發聲”。
據悉,METI計劃在2018年底發送第一個無線電廣播,內容為基本的數學和科學概念。瓦科赫表示,應該有一個包含各種各樣信息的說明書,讓外星人可以更容易理解這些內容。
但目前,各方對於這一計劃褒貶不一,有科學家們認為人類應該避免與外星人聯系,以防他們是敵對的。
著名天體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曾警告說,外星人幾乎是肯定存在的,但人類不要努力去尋找外星人,應該盡量避免與他們接觸。否則,有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
而霍金認為外星人存在的理由非常簡單。他指出,宇宙有1000億個星系,每個星系含有數億顆恒星。宇宙如此之大,地球不可能是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他說:“我從數學的邏輯來思考,只是這些數字就可以極其合理地考慮外星人的存在。我們真正的挑戰是弄清楚外星生命長什麽樣子。”
據工信部官方微博消息,針對寬帶、4G等問題,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在線回答了網友提問。聞庫表示,截止11月底,固定寬帶接入速率達到了48M,比去年年底提升135%。我國建成光網城市超過100個,光纖用戶占比達到了75%,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比2015年提升了19個百分點。
他還指出,在移動寬帶建設方面,4G的基站72.7萬個,總數接近250萬個鐵塔基站,兩年內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4G網絡,新增4G用戶超過3億戶,總數達到了7.34億,11月當月戶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976M,同比增長超兩倍。
此外,他還稱,2018年國際標準組織將會形成第一版的5G標準,希望在2018年的時候,我們的實驗也伴隨這個標準能夠完成,目前進展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