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銀行】規模擴張、系統性風險累計、利潤高企.......現在的銀行,已不是原先的那個銀行了

來源: http://www.ikuyu.cn/indexinfo?type=1&id=11915&summary=

【銀行】規模擴張、系統性風險累計、利潤高企.......現在的銀行,已不是原先的那個銀行了

年歲歲“名”相似,歲歲年年“心”不同。在急劇變化的經濟金融環境面前,套用這句老話來形容中國銀行業,倒有幾分貼切。本文試圖總結梳理當前社會上還沒有關註到或存在模糊認識的一些銀行業的新特點、新問題和新現象,努力更全面、更客觀、更理性地認識和理解中國銀行業。


一、銀行業資產負債結構發生劇烈變化,很多銀行開始“脫胎換骨”,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銀行


根據傳統的貨幣金融學定義,銀行是資金融通的機構,存貸款業務是銀行的主業。但我們仔細分析一下近年來銀行業資產負債表就會發現,其結構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存貸款等傳統業務占比已大幅下降,在銀行經營中的重要性已開始降低,甚至在有的銀行已開始“邊緣化”。


第一,從銀行資產負債表內部來看,貸款占總資產的比重逐步降低。近年來,貸款占總資產的比重呈現不斷下滑的趨勢,截至2016年末,貸款占總資產的比重已不足一半。這說明在銀行的表內業務中,非貸款業務已超過了一半,“放貸”這一銀行的核心業務已開始動搖。



第二,從銀行業表內表外業務關系來看,銀行業的表外業務發展迅猛,有的銀行表外業務甚至超過表內業務。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消息,截至2016年末,上海銀行業的表外業務規模和總資產規模之比超過180%。重慶銀行業的表外資產與表內資之比已經超過70%。這說明,在有的銀行業務活動中,貸款業務占表內外業務總額的比例已經很低,甚至不足一成。


上述兩點表明,銀行業已開始脫離貸款等傳統業務,銀行業務中心發生了轉移,表內非貸款業務、表外業務等交易類業務逐漸成為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和重要盈利來源。商業銀行的這種變化,雖然有各種套利的因素,但更反映了商業銀行經營的一種趨勢,這與國際銀行業的變革歷史是一致的。需要指出的是,交易類業務取代貸款類業務成為銀行的主業,商業銀行將越來越具有“投行化”的傾向,將促使銀行的文化發生變化,金融市場、金融工程等交易類業務更容易形成掙快錢、掙熱錢的傾向,這與商業銀行傳統的保守穩健的文化形成鮮明對比。因為在交易市場上往往存在一種觀點,認為聰明的人有權從沒有自己聰明的人群身上賺錢,並認為天經地義,這也導致職業道德水準的下降。近年來,社會對銀行業的不滿和非議不斷增多,這與商業銀行經營文化的改變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銀行業規模迅猛擴張,已開始與居民和企業的實際經濟行為相脫鉤,虛擬繁榮不同程度上存在


英國金融服務局前主席特納曾指出,金融業有一種獨特的能力,可使規模擴張超過社會之所需,即使未增加實際社會價值,也能從中謀取暴利。金融機構相互之間的金融交易量遠遠超過相應的實體經濟之間的交易。例如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石油期貨的價值是實際石油生產和消費的10倍,全球外匯交易量是全球貿易量的73倍,全球利率衍生合同是全球GDP的9倍。


在中國,金融業規模擴張迅猛。據民生證券研究團隊統計,2016年中國金融業占GDP的比重達到8.3%,不僅遠遠超出韓國(2.3)、德國(4.1)等國家,甚至超過了美國(7.2)、日本(4.4)等傳統的金融強國。從銀行業來看,截至2016年末,中國銀行業總資產與GDP的比重達到312%。近年來,中國銀行業資產增速不僅遠超GDP的增速,也基本都超過M2的增速,這說明銀行業資產增長的效益不高,在某種程度上也表明銀行業的增長開始脫離真實經濟需求,金融與經濟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突出。 



實際上,金融規模的發展是有其合理界限的,過猶不及。對於一國來說,並不是金融規模越大越好、金融發展速度越快越好、金融越自由越好、金融監管越寬松越好,關鍵是要建立一個與自身實體經濟規模、結構、階段相合意的金融體系,一個簡約、透明、可監管的金融體系,一個市場良性競爭、交易便利、具有市場紀律的金融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服務社會。因此,在實踐中沒有一成不變的最優標準金融體系,只有最合適的金融體系,檢驗金融體系優劣的標準就是看能否在審慎穩健基礎上為實體經濟提供高效便利穩定的金融服務、為社會公眾提供普惠合適安全的金融服務以及能否利用市場機制產生出“創造性破壞”的企業家和銀行家。


三、中國銀行業雖然不良貸款率開始企穩,但系統性風險正在累積


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數據,2016年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15123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83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74%,較年初上升0.07個百分點,比上季末下降0.02個百分點。從這些數據來看,中國銀行業的風險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總體風險不大。



但是,我們若分析近年來中國銀行業的信貸投向,就會發現銀行的風險開始“轉移”,從周期性風險行業轉向系統性風險領域。在早期,中國是“世界工廠”,中國大量的信貸是投向制造加工業。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和世界經濟的低迷,制造加工業隨之萎縮,銀行業的風險開始暴露,制造加工業的信貸規模也隨之開始下降。近年來,銀行業開始遠離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制造加工業,房地產和政府類公司成為銀行的“座上賓”,銀行從“經營企業”轉向“經營政府”。這從人民銀行披露的金融機構貸款投向報告中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2016年房地產貸款的增量占到全部貸款增量的45%,再加上政府類貸款,兩者估計超過八成。


縱觀國際金融危機史,有兩個領域最容易導致金融危機:一是房地產;二是政府負債。美國金融危機、日本金融危機、西班牙危機、希臘危機等等,都與這兩個領域密切相關。以房地產和政府類貸款為主的信貸投向,平時風險不大且容易藏匿和延遲,這既符合商業銀行追求短期穩定利益的需要,也與地方政府保增長的目標不謀而合,因此一拍即合, 增長自然迅猛。但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需要警醒的是,以房地產和政府類貸款為主的信貸投向,極易形成系統性風險。因此,在政策把握上要註意以下三點:一是房地產和政府類貸款雖然可以暫時穩住風險,但長期累積容易導致系統性風險,必須從宏觀審慎上加以限制和調控;二是對於房地產和政府類貸款,我們不僅要關註其市場風險,還要關註其社會風險,這兩類貸款的風險權重應顯著提高;三是商業銀行把大量的信貸資源配置到房地產和政府領域,不僅對制造業、小企業等領域的信貸投入產生擠出效應,而且這些資金很多沒有用於支持新的資本投資,降低了資本的配置效率。


四、中國銀行業利潤仍然高企,銀行業仍然是最賺錢的行業


前幾年,銀行業的巨額利潤引起社會廣泛關註,飽受社會爭議。2011年,時任中國民生銀行行長洪崎表示“中國銀行業一枝獨秀,利潤很高,不良率很低,大家有一點為富不仁的感覺,企業利潤那麽低,銀行利潤那麽高,所以我們有時候利潤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引發社會熱議。隨著近年來銀行業利潤的下滑,又有媒體報道說銀行業進入“寒冬”,甚至出現了“崩潰論”。那麽,中國銀行業的盈利能力到底怎樣?如何理性客觀地看待中國銀行業的利潤呢?


根據銀監會公布的數字,在2016年,商業銀行當年累計實現凈利潤16490億元,同比增長3.54%,增速同比上升1.11個百分。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兩張表:一是美國銀行業近百年來的股權資本凈收益率;二是中國商業銀行近年來的資本利潤率。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百年來美國銀行業的資本利潤率基本保持在5%—15%之間的變化範圍。雖然中國近年來資本利潤率在下滑,但是2016年13.4%的回報率,與美國銀行業相比,仍然是非常高的水平。

 

美國銀行業股權資本凈收益率:1869-2007年



近年來中國銀行業的利潤率較高,除了銀行業規模快速膨脹等因素外,還有一個外人常常察覺不到的“秘密”,那就是銀行業利用政府的隱性擔保而獲得巨額“租金”。一方面,是政府對銀行業的隱性擔保。因為人們已經認為銀行已變得太大、太重要、太複雜而不能倒,使得銀行在市場主體中融資成本最低,借錢給銀行的人其實心里都認為是把錢借給了政府,從而促使銀行的規模超出了社會合理需要,也帶來了巨額的利潤。另一方面,是政府對系統性風險的隱形擔保。近年來大量的信貸資源湧向房地產和政府類企業,銀行之所以願意這樣做,主要原因就在於銀行認為政府不會讓這兩類容易產生系統性風險的領域出現大的風險,即使有風險政府也會及時救助,從而帶來了巨額的短期收益。這也表明,中國銀行業利潤雖然高企,但不完全是市場競爭和金融創新的結果,政府的隱形保護和擔保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五、銀行業轉型沒有標準的模式和固定的方向,關鍵在於提升核心競爭力


目前,關於商業銀行轉型的文章不計其數。但是,什麽是銀行的轉型,轉型有標準的模式和方向嗎?在現有的研究,常常含糊其辭。從銀行業發展歷史來看,銀行轉型常常是一個短期的、模糊的概念,沒有準確的定義和固定的方向。例如,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前,商業銀行熱衷衍生品等交易類業務和大規模的混合經營,這些行為被認為是一種潮流,是一種“轉型”。金融危機後,這種轉型則被認為是失敗的,而富國銀行堅守傳統的商業銀行業務才被認為是明智之舉。從這方面看,轉型有時是一種時髦之舉,轉型並不等於提升競爭力;堅守傳統也不等於落後,深耕傳統市場也有大作為。


另外,在目前商業銀行轉型的討論中往往會忽略三點:一是轉型要以生存為前提;二是轉型要以盈利為根基;三是轉型要以風控為保障。一家銀行的轉型無論名義上如何完美,如果不能在中長期實現提高其自身的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那麽它的轉型就會失敗,結局不是遭股東的反對,就是遭員工的拋棄。在實踐中,銀行的轉型往往面臨囚徒困境,如果其率先轉型,那麽在短期之內盈利水平常常會低於競爭對手。出現這種情況的機構,就有可能在轉型成功之前,其高管人員可能被股東炒掉,基層員工可能會跳槽到工資更高的銀行。從這方面看,銀行的轉型必須是漸進的,在市場、股東、員工和風控的可接受範圍之內,兼顧短期利益和長期戰略,才能最終成功。


因此,觀察一家銀行,從長期來看,關鍵在於是否增強了核心競爭力。但是從中短期來看,商業銀行選擇合適的轉型方向或因時而變仍很重要,其中有以下四點尤其重要:一是順應科技的潮流。科技不僅改變生活,也會深刻改變金融。目前,一家銀行無論它是否決定轉型,都必須順應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科技潮流,適應互聯網,利用互聯網,才能有更好的發展。二是適應社會的進步。這里面主要是經濟的變化、人口的變化以及由此帶來的消費的變化。從微觀上來說,商業銀行必須以客戶為中心,因客戶而變。三是響應市場的變化。商業銀行在市場中競爭,自然要根據市場的變化作適當調整,既不能反應過度,更不能無動於衷。四是回應政策的改變。在中國,各種政策法規的調整,對銀行業經營有著顯著的影響。從短期來看,只有將政策的外在要求與銀行經營的內在動力相結合,才能實現順利發展。


六、銀行業監管制度中冗余與空白同存,簡約、協調和精準是下一步監管改革的主旋律


一方面,目前監管規章制度複雜、冗余,既給商業銀行帶來沈重的合規成本,也給商業銀行經營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目前,銀行監管制度冗余複雜是國際上的一個通病。英國前央行行長默文·金曾評論說,1933年關於商業銀行分業經營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只有37頁;2010年美國通過的《華爾街改革與消費者保護法案》一共有2300頁,且預計還另有數以千計的篇幅來解釋後續的細則;英國審慎監管局和金融行為監管局匯編的相關條例竟然有10000頁,這種複雜性會自我壯大,把金融體系弄得聲名狼藉,在發達國家,這種複雜性導致了數十萬人的雇傭規模,不僅給社會帶來沈重負擔,而且效率很低。在我們國家,各種監管規定也是多如牛毛,再加上各種“紅頭文件”,更是數不勝數。


另一方面,則是監管制度中存在很多空白和灰色地帶,監管的精準性不高。用剛上任不久的中國銀監會郭樹清主席話說,就是當前的監管制度存在缺失,“牛欄里關貓”。從實際來看,我們監管制度是不少的,甚至是複雜冗余的,為什麽會出現“牛欄關貓”這種現象呢?其中原因就在於,我們目前大量的監管制度,是按照監管傳統銀行設計的,是用來“關牛”的;而近年來隨著銀行業資產負債結構的劇烈變化,很多商業銀行搖身一變,由“牛”變成了一只“貓”,自然以前的監管制度就很難起作用了。


因此,下一步監管改革,要重點關註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簡約。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監管上提出一個口號,說要增加一個新的監管條例,必須刪除兩個已經存在的舊條例。雖然說的有些誇張,但是理念是對的,刪除冗余複雜的監管規定,有利於提升整個行業的活力。二是協調。目前,很多監管空白或灰色的地帶,常常是分業監管所帶來的空白地帶,因此加強監管部門之間的協調,盡快出臺統一的監管制度,減少監管套利,有利於金融行業的穩健發展。目前,央行牽頭“一行三會”制定資管業務指導意見,就是很好的開始。三是精準。監管不在於多,關鍵在於精準。在新形勢下,如何摸清風險的底數特別的信用風險的底數(目前,信用風險監管上使用的主要是不良貸款指標,隨著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變化,應逐步推廣使用不良資產指標,這樣更為全面準確),更好地運用資本監管、杠桿率監管等行之有效的監管工具,以及完善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等監管措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推進。(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受眾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任何參考本文所作的投資決策皆為受眾自行獨立作出,造成的經濟、財務或其他風險均由受眾自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720

法國大選倒計時:如棄權率高企,勒龐仍可能獲勝

“萬事仍皆有可能。”法國民調機構BVA在結論中寫道。

距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還有7天時間,而4位領先的總統候選人之間的民調支持率均相差不到3個百分點,這令2017年法國大選也成為了法國現代歷史上最難以預測的一次:由於多年經濟停滯而對法國建制派產生厭惡的法國選民拋棄了主流黨派。

第一財經記者詢問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法國資深投行人士“目前的民調說明什麽”,他表示:“這說明無論從左到右,法國選民都對現狀極為不滿並尋求改變,但卻不知道選誰好。”

路透:從左到右,菲永,哈蒙,勒龐,馬克龍,梅朗雄

萬事仍皆有可能

根據民調,距離第一輪投票只剩一周時間,仍有三分之一的法國選民表示沒有決定好選誰。

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主席、總統候選人勒龐仍在所有第一輪投票的民調中一路領先,同時也沒有一個民調預計勒龐能夠在第二輪獲勝。

不過,曾經成功預測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的法國物理學家加蘭(Serge Galam)指出各方切不可對此掉以輕心:所有的民調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因素:棄權。他所在的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由於法國大選中爆出的各種醜聞,法國選民在第二輪中的棄權率有可能高達30%,因此勒龐仍有機會獲勝。

勒龐當選對於法國的金融等行業的打擊在短期內將無法衡量。上述投行人士無奈地對記者表示,如果真生變,“我祈禱並希望法國的公民們,能理智點。”

1962年修訂的法國憲法規定,共和國總統以公民直接普選方式產生,所有18歲以上(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前一天滿18歲即可)、擁有法國國籍並享有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的人都有投票權。但是真正參與投票的選民必須在選民登記冊上登記,才可能獲得投票證。

根據法國駐華大使館的介紹,法國的選舉分為兩個階段:一是4月23日和5月7日舉行的兩輪總統選舉;二是6月11日和18日舉行的議會選舉。所以,法國人手中的選票用於選舉總統和國民議會代表。

在總統選舉投票當天,選民可以選擇前往投票證上標註的投票站投票。如果當天無法親自前往投票站,可以辦理委托代理投票。除了以上兩種形式,議會選舉投票時,選民還可以通過郵寄方式(信封必須密封好)寄出選票。

目前根據多家民調機構的民調結果,勒龐在第一輪投票中的支持率仍一路領先,獨立候選人馬克龍緊隨其後,中右翼候選人、前總理菲永和法國極左翼總統候選人梅朗雄(Jean-Luc Melenchon)的支持率相互糾纏,在第三和第四位上不時交換。

以最新和權威的Ipsos-Sopra Sterna poll所做的民調來看,馬克龍和勒龐的支持率同在22%,梅朗雄在20%,而菲永在19%,最大差距不超過3個百分點,各候選人之間差距甚小令最終投票結果一切皆有可能。

梅朗雄處於上升期

民調機構BVA則認為,“最終馬克龍和勒龐在第二輪對決的情景仍然是最可能發生的,但是沒有人可以排除菲永或者是梅朗雄進入第二輪的可能性。”

一個來自梅朗雄和勒龐之間的極左與極右翼的對決,將成為法國上層社會的噩夢。
梅朗雄最後關頭支持率暴漲,在不少民調中支持率超過菲永,位居第三,這大部分歸功於他在兩次電視直播的總統候選人辯論中表現上佳。相較之下,菲永因醜聞原因表現得畏首畏尾,而勒龐又因亟須洗白“國民陣線”,過分強調政治正確性,無法像梅朗雄一樣直抒胸臆,想到什麽就實話實說。

譬如,在第二次電視直播辯論中,勒龐出於反對移民的考量表示要修改法國憲法,保護法國的(天主教)宗教傳統時,梅朗雄直接回應說:“算了吧,法國60%的人都沒有宗教信仰,讓我們清靜清靜吧。”

梅朗雄本是一位法國社會黨前黨員,由於嫌社會黨在社會改革方面的訴求過於右傾,2008年,他退出了社會黨並建立了左翼黨,還參加了2012年的大選。

此次,他的參選綱領包括對歐盟和自由貿易采取敵視的態度,但在移民和難民問題上寬容。他承諾在當選後每年將財政開支增加到2500億歐元以上,同時將法定工作時間從35個小時縮短為32小時,並對收入超過中位數20倍的富人征收100%的個稅。

在外交政策上,梅朗雄不僅希望法國退出北約,也希望就法國與歐盟的關系重新談判,如談判失敗,則像英國一樣,由法國人民來決定是否留在歐盟。

辯論結束後,馬克龍在社交媒體上既佩服又焦慮地寫道:“梅朗雄是個好人,但是他的政策是法國的災難。”具體而言,如實施梅朗雄的經濟政策,在法資本可能加速外逃,法國“因英國脫歐而從‘懲罰’倫敦金融城中分得一塊誘人蛋糕來促進就業”的想法也將註定落空。

英國倫敦大學政治學教授馬利耶(Philippe Marliere)認為,梅朗雄非常特別:法國社會黨崩潰的這一事實被梅朗雄玩弄於股掌之間,“一年以來他一直在競選中不斷地重複同樣的事:反對緊縮,反對法國總統奧朗德。”

在2012年的總統選舉中,梅朗雄在第一輪獲得了11.1%的選票,排名第四,未能進入第二輪投票。不過社會黨在5年的執政中耗盡了左派選民的信任,其總統候選人哈蒙的支持率一直徘徊不前,這令不少左派選民紛紛轉而支持梅朗雄。在最新的民調中,有46%的受訪者都認為梅朗雄可能當選總統,且超過半數的受訪者都認為哈蒙應當退出選舉。

梅朗雄在選舉中說了很多法國選民喜歡聽的話,譬如法國的建制派們如何令法國人民失望。馬利耶表示,他吸引了法國大量的左翼選民,許多綠黨選民認為他是最棒的,“目前他正在勢頭上升期。”

“馬克龍則因為中立立場,有著他的政治局限。”馬利耶表示,“他的立場是什麽,他想要什麽?在辯論中他表現得並不好,丟了不少分,雖然並不是一個很大的挫敗,並且能讓他進入第二輪,但是剩下的事情就非常困難了。”

勒龐仍能贏?

目前還沒有一個民調預計勒龐能夠在第二輪獲勝。此前的不同統計模型也都顯示,除非法國選民此次整體參與投票的比例低到不合理的程度,那麽勒龐沒什麽太大可能性獲勝。

譬如,《經濟學人》的模型計算則顯示,如果以勒龐在2012年大選中的成績作為基線計算的話 (2012年法國大選的投票率非常高,占選舉登記在冊4600萬人的80%左右;最終有75%的選票有效),假設今年的投票率保持不變,為了贏得總統,勒龐將需要在第二輪中得到超過1740萬選民的支持,這意味著勒龐需要得到與2012年相比近3倍的投票率。

如果以目前勒龐在第一輪26%(900萬選民)的民調支持率作為基準,這意味著她還需要在第二輪中爭取到超過800萬的選民投票,這極難實現。

加蘭卻告誡說,在第二輪中,如果勒龐可以充分動員她的選民,而其他候選人的支持者卻大規模棄權投票,勒龐仍有獲勝的可能性。

具體而言,如果以勒龐在第二輪以預測中的41%至59%敗給菲永或馬克龍作為基準來計算,但若勒龐選民的投票率為90%,而其競爭對手的為70%,則勒龐仍可以獲勝(總體投票率為79%)。

加蘭表示,在此次大選中存在不確定的選民數量龐大,而馬克龍和菲永身上都有嚴重缺陷,馬克龍的大部分選民均表示在選舉日可能會改變主意,而菲永的醜聞令他的核心選民雖然不會去投勒龐,卻給了勒龐遊說他們並令他們投棄權票的可能性。

加蘭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在美國2016年大選中,特朗普團隊就成功借助大數據定點遊說,在一些民主黨核心選區抹黑希拉里對少數族裔的態度,最終導致這些民主黨選民在投票中棄權,令民主黨丟失了幾個鐵桿州。

加蘭表示,民意調查顯示,想投票給勒龐的人一定會投票給她,然而很多反對她的人有可能會在第二輪保持沈默。“我認為我們應該現實地認識到其重要性以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5631

多只“偽白馬股”卸下面具 估值高企機構現分歧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白馬股的股價走勢出現了大逆轉。5月2日,海信電器開盤跌停,盤中一度短暫打開跌停,此後便一直封死跌停板。到了5月3日,海信電器以下跌5.31%收盤。此外,雙匯發展、長城汽車等白馬股近期的股價也進入到了下降通道。

事實上,一季報的公布已經成為眾多白馬股股價走勢的“分水嶺”,一些“偽白馬股”也揭開了面具。從目前來看,不少白馬股的估值相對於利潤增長率已經處於高位,而機構對於白馬股的看法也出現了激烈的分歧,既有急流勇退著,也有逢低大手筆買入者。

“今年以來,投資‘偽白馬股’可以說是打著價值投資的幌子在做概念。”上海市一名投資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價值成色’待驗

今年以來,在業績穩健、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因素之下,白馬股走出了一波不錯的行情。不過4月28日成了近期白馬股行情的分水嶺,當天白馬股出現了普跌,其中,跌得最多的是水井坊,當天跌停。4月27日水井坊發布了一年報,公司第一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17.68%,低於預期。

在4月27日發布一季報之後,雙匯發展在4月28日暴跌了5.73%,一季報顯示,雙匯發展凈利潤同比下跌了18.2%。同樣在4月27日發布了一季報,洋河股份在4月28日下跌了8.65%,公司一季度業績同比增長了11.68%。

而自5月份,一直被認為是白馬股的海信電器股價出現暴跌。海信電器發布2017年一季報,公司2017年1-3月實現營業收入67.03億元,同比下降5.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69億元,同比下降49.53%。這一業績成為其股價暴跌的導火索。

海信電器2016年財報顯示,證金公司在一季度減持海信電器1379.63萬股,目前持股比例為0.93%。另外,在2017年一季度,公司第二大股東青島海信電子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分兩次減持,共減持0.9%股份。

此外,東阿阿膠、長城汽車等白馬股近期也處於股價下降通道中。

南京證券資深策略分析師溫麗君認為,年初以來,白馬股之所以受到市場的持續追捧,主要是由於隨著補庫存周期步入尾聲,PPI階段性見頂的信號愈發強烈,市場對於周期股逐漸轉為悲觀,資金面穩中偏緊的格局又制約著估值處在高位的成長股的上行空間,相對防禦、估值性價比尚可的消費板塊就成為為數不多的市場可以抱團取暖的投資品種。

“對於價值藍籌品種而言,由於缺乏更大的成長想象空間,業績的確定性會在較大程度上影響其估值,因此,年報、季報披露期就成為驗證價值藍籌品種‘價值成色’的關鍵期。”溫麗君認為。

中銀國際研究員盧驍峰表示,隨著A股年報及一季報全部發布完畢,估值切換行情下,部分前期大漲的消費藍籌股面臨業績不達預期的壓力,同時也呼應近期市場對於“漂亮50”泡沫的擔憂。其中,業績“地雷”主要出現在食品飲料和汽車行業的部分個股,但業績增速普遍較高的個股也出現高位利好兌現的股價走勢,顯示市場資金對目前消費藍籌板塊出現估值分歧的跡象明顯。

機構看法現分歧

記者了解到,除了業績不達標之外,估值高企也是目前白馬股所蘊藏的風險。比如之前提到的水井坊就存在估值高企的問題,公司股票目前股票的市盈率(TTM)在下跌之後仍然高達45.2倍,在整個白酒板塊中排名靠前,這一估值相對於公司近期的凈利潤增長率就明顯比較高。而近期估值較高的酒鬼酒、沱牌舍得近期也出現了大幅度的下跌。

“除了基本面因素之外,近期大盤持續調整,白馬股作為傳統避險板塊,漲幅已經不小,相對來說估值已經不便宜,有些回調是很正常的。”一名分析人士表示。

在溫麗君看來,隨著市場對於這些價值藍籌品種的追捧,不少白馬股的估值已經處於歷史的高位,估值性價比已經明顯下降,尤其是在市場處於調整階段,白馬股雖被機構抱團但也難免補跌風險。

事實上,白馬股一直是機構所厚愛的,近期也可以頻頻看到機構的身影。比如,4月28日當天,有機構專用席位分別賣出水井坊5595.36萬元、3000.89萬元、2980.24萬元和2304.94萬元,合計達到了13881.43萬元。

但與此同時,機構對於洋河股份的看法處於分歧狀態。4月28日當天,洋河股份大跌,有機構專用席位賣出了6889.91萬元,還有機構專用席位買入分別買入7134.03萬元、4216.47萬元和3379.99萬元,而“北上”的香港資金也在這一天也凈流入了12396.22萬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736

上市公司信用風險漸現,股票質押比例高企

股權質押比例成為觀察信用風險的另一道“暗門”。

wind統計顯示,截至目前A股有約3500家上市公司存在股權質押,占比超過99%,幾乎是“無股不押”,股權質押特別是高比例質押與信用風險之間的關聯也被機構作為信用債投資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通常企業將流動性較好的資產變現來補充現金流,對於上市公司股東而言,可以通過質押股權來獲取流動性。對上市公司而言,股權質押比例是觀測現金流狀況一個的輔助指標。

隨著資管新規等監管的落地、金融監管從嚴態勢基本形成,一些前期依靠資金信用擴張維持運行的市場主體出現困難成為“情理之中”。

“債券市場的情緒非常容易傳染,擠兌時有發生。特別要防範由於擠兌產生的風險。這種情況下所帶來的風險是大於事實本身的風險。”北京某公募債基明星基金經理認為,過去幾年企業通過債券市場、通過銀行擴張非常快速,現在新的監管形勢下,資金續接不上就很正常。

質押比例高

融資收緊,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融資是重要方式之一。但過度依賴股份質押融資的兩個風險,一是反應公司資金較為緊張,依賴有折扣的股份質押融資;二是股權質押比例過度集中,容易受到股價波動的影響,股價大幅下跌導致的強制平倉,可能引發資金鏈的進一步收緊。

“如果上市公司從股東獲得資金情況較多,或者上市公司資金被股東占有,或者兩者的業務相關性較高。一旦股價出現大幅波動,股東流動性吃緊,而上市公司又面臨償債需求。”北京一位明星公募債券基金經理向第一財經分析稱,如果恰好碰到信用債償付,現金流難以支付本息,就容易引發違約。

長江證券固定收益分析師趙偉註意到,今年新增的6家違約主體均有類似現象,中國結算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剔除港股上市公司富貴鳥,5家違約主體或控股子公司股票質押比例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實際控制人股票質押比例可能更高。

一般而言,當上市公司面臨短期資金鏈壓力時,不少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會主動借款給上市公司,解決上市公司短期資金壓力。

但是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股權質押比例較高(80%以上)且上市公司負債率較高(60%)的情況下,上市公司將很難再從控股股東處直接獲得資金,這類型的公司發生債務風險的概率相對控股股東低比例股權質押的要偏大。

趙偉總結,再融資壓力加大是信用風險加速的主要原因,違約主體表現為籌資現金流明顯惡化,上市公司還表現為股票質押比例較高。

與此同時,在實際的投資中,負債率也是基金經理們非常看重的一個指標。

“現在對於民營企業的債券,比如負債率在55%以下的才可以考慮,對於央企或者國企,可能會把負債率的指標放寬到70%。”他也說。

上交所也於近日表示,要求相關控股股東詳細披露資信情況,並積極采取措施化解信用危機;督促公司確保生產經營穩定,排查是否存在潛在的風險敞口,避免發生二次危機。

發債難度加大

違約風險的持續發酵,也使得信用債的需求大大減弱,凈融資水平回落。與此同時,今年來高等級信用債比重明顯提升,凈增量幾乎全部來自於AAA。由於需求弱化,低資質企業發債難度增大。

近期頗受市場關註的案例便是東方園林,其於20日公告2018年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發行結果,原計劃2個品種發行不超過10個億,結果只有品種一發行了0.5億規模。

第一財經了解到,近期債券市場發行取消發行和發行利率高企的案例不少,不少低評級民企信用債即使提高利率也難以發行成功。

北京某券商信用債分析人士也指出,在前幾年低利率環境之下部分企業負債擴張,短借長用,將資金投入到周期比較長的項目當中,資產沒有辦法及時的轉化為有效的產出以及現金流。今年以來的利率環境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利率進入長生的通道。在過往這種短借長用的策略之下,企業需要不斷的進行債務滾動發行,可能會給企業帶來比較大的財務壓力。

在深圳某公募基金債券基金經理於洋(化名)看來,當前的市場情況下,不止信用債的等級利差在走闊,其實存單的評級間利差也在走闊。從目前的形勢上來看,雖然貨幣政策邊際轉松,但是信用派生的角度來看,仍然有比較大的壓力,融資層面出現較多問題,實際的情形來看,實體的信用融資仍然處在一個收縮的態勢。

興業證券相關研究人士指出,5 月以來取消發行的債券規模較為穩定,但多數集中在偏低等級的信用債,反映出企業通過發債融資的難易程度也出現了體量上的分化;並且隨著緊信用環境的持續,這種分化也將進一步延續。在這種情況下,除了資金鏈滾動的信用風險壓力外,一級市場的發行結果也會影響到存量債的二級市場的表現。

於洋認為,當下的信用利差正在重構,等級間利差走闊,提高對中低等級信用債的配置需要看到整體信用融資環境的改善。

“這和金融市場的慣性有很大的關系,市場的交易價格和估值都在延續這樣一個邏輯,要提高對中低等級信用債的配置力度,需要看到整體信用融資環境的改善。”於洋告訴記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854

日圓飈升 十蚊店最多貴25% 料滙價續高企 海味店急大量入貨

1 : GS(14)@2010-10-11 22:03:44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 ... 8-297399?category=m
港人愈來愈追求高質素產品,糧油食品、生活雜貨、以至山珍海味均無「日」不歡,然而日圓飈升,日貨現加風,有日資百貨「十蚊店」部分貨品加價25%。

更有售賣日本貴價乾瑤柱的海味店,加價1成半之餘,更預見日圓滙價將升溫,急急提早大量入貨,額外付出的倉租更添成本壓力;亦有公司轉入較平的貨品、或尋找其他地區貨源,務求把加價影響減至最少。

有學者指,日圓及其他外幣持續升值,市場上各類型貨品將再加價,提醒消費者要問明產品來源,並花時間格價(另見文——「「中國製造」亦加 問清產地防騙」)。

日圓滙率持續上升,截至前日,每千日圓兌港元已高見94.7港元(見表)。

日圓高企,首當其衝自然是日資百貨公司,有逾20間分店及銷售點、專售廉價日式生活百貨及食品的吉之島十元廣場,9月份開始加價,主要是15至50元的高價商品「j valor」系列,加幅高達20%至25%;而食品部分亦於去年由10元加價至12元。

一田生意升1成 紓加價壓力

吉之島發言人指,加價主要是由於日圓滙價持續上升;而吉之島及吉之島十元廣場,合共有不逾5%貨品是以外幣結算,包括日圓。

約有4至5成貨品來自日本的一田百貨,常務董事莊偉忠亦坦言,年初開始,水果、蔬菜、肉類已加價約5%至10%,仍難以抵銷日圓升值影響。不過,受惠經濟好轉及內地自由行,今年首8個月生意額較去年升10.3%,單是十一國慶一天,生意額已經較去年上升4成,令加價壓力得以紓緩。

港人過時過節最愛光顧的海味店,亦受日圓飈升影響,安記海味董事總經理潘權輝表示,若以「銀碼」計算,公司約有3成貨品來自日本,包括乾瑤柱、乾鮑等,其中乾瑤柱在近3至4個月,售價累積加幅已達1成至1成半。

日本乾瑤柱 累積加1成半

但他坦言,為免損失客源,加幅不敢太大,以免公司毛利率不斷下降;但亦不得不對抗日圓或會持續升值,故決定提早入貨︰「現在已存定年尾的貨!」惟卻令倉存難以應付:「現時倉租愈來愈貴,費用已足夠在銅鑼灣租間鋪!」

與此同時,潘權輝坦言已加大由其他地區的貨源,如入口南非乾鮑,成本較日本乾鮑便宜50%,以及由日本入口較「細粒」的乾瑤柱,為市民提供更多中價海味選擇。

此外,日本零食、醬油、麵食、生果、飲品的批發商味珍味,全部貨品均由日本入口,並以日圓結帳,近月已需加價5%,惟來貨價亦上升3%至4%,純利幾近零,營業部市場推廣部經理王小姐坦言,批發價不敢有太大加幅,因擔心超市因此不入貨,現時只會引入中價新產品,以免滯銷。

代理日本牛奶妹品牌及EDO餅乾的僑豐行,市場經理馮建成指,已減少引入細品牌的日貨,雖然細品牌來貨價沒有上升,但受日圓滙價影響,批發價亦上升2成。

撰文:洪小晶、王明瑜、何詩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090

蘇民峰身家7年暴升100倍 兔港樓市高企 屬火股值博

1 : GS(14)@2011-02-04 17:22:46

2010-1-29 iM

虎年股樓咆哮,升勢威猛,但送虎迎兔,經濟會否繼續「兔」氣揚眉?

由2003年以手上300萬元起家投資買樓買股的風水師蘇民峰,轉眼7年間,身家暴升100倍至近3億元。蘇師傅接受本刊獨家訪問時預測,兔年樓市將會繼續高企,直至2013年才會有機會大跌三成至四成,屆時會是入市的好時機,而本港地運西移,上車一族入市以西環為首選,而九龍旺地則由西九開始,下一站︰ 荃灣。

蘇師傅屈指一算指,港股今年看俏,恒指高位有望升至29000點。在各類股份中,他點出,最旺是屬木的零售服裝股,但由於虎年也是旺木,例如I.T(00999)及JOYCE(00647)等已升至高位,所以排第二位的屬火股,包括電子、科技及資源股等,值博率較高。

新年想行財運?看看蘇師傅今年選中哪一隻愛股。

買舖投資一年升一倍

陽光和煦,從中環登上行人電梯,由金融中心的地平綫向上走,直達酒吧林立的蘇豪區,於梯旁些利街一家Stylish西餐廳Shelley's Yard,坐滿了歎咖啡的外籍人士,而這餐廳舖位的業主,就是蘇民峰。

3年前他以2,680萬元買入這個地舖連1樓單位,目前已升價3倍至近8,000萬元,換言之幾乎平均一年升一倍。

記者還記得3年前跟蘇師傅到這家舖位拍照,當時還是一間吉舖,貼滿地產經紀的招租廣告,舖位隨即成功租出。獨具慧眼的蘇師傅,當時看準梯旁這個丟空了十多年的舊唐樓,把單位拆牆變身,細門變落地玻璃,搖身一變成為型格餐廳格局,難怪每月穩袋13萬元租金之餘,舖價更直綫上升。

政府出招反而谷旺舖位

相約蘇師傅在這家餐廳訪問,大談兔年投資運程。剛剛完成超豪南極之旅的他春風得意地說,「近期舖位升得好誇張,政府出招後反而谷旺了舖位,我坐飛機返香港,睇報紙見到幾個中環舖位成交,閒閒哋都升了150%至200%,我果幾個舖位,咪又求其升至一至兩倍囉!」

於2003年沙氏以300萬元發迹,轉眼7年間,蘇民峰投資股樓,身家已暴漲100倍,資產升至近3億元。

他坐在餐吧的高桌上,享受着做業主收租的滿足感,認為舖位仍有很大的升值潛力,「這個些利街14號舖位,2007年2,680萬元買入,舊年有經紀送票嚟,俾到5,000萬元我都唔賣,現在應該又唔係這個價啦!我心入面知價嘅,只係唔想賣啫,7,000幾萬元至8,000萬元啦!隔籬間舖2,000呎,啱啱租了26萬元,我呢到1,800呎(包括約500多呎室外面積),新租約係13萬元(即回報率約5.8厘),一比就知,我呢度有潛力啦!」

結志街地舖回報21厘

該些利街舖位,每年以倍數升值,投資回報令人咋舌,不過,要數蘇師傅最得意之作,還是2004年買入中環結志街10號全幢5層唐樓。這幢唐樓的地舖現時仍租了給一間老字號粉麵批發,是一貫舊式街市店舖,舖面賣幾蚊一個麵,但租金收入卻十分可觀,月租約7萬元,還未計算出租閣樓約1.8萬元,合共每月可收 8.8萬元租金。

若單看結志街地舖8.8萬元租金,銀碼實在比些利街店舖少得多,但租金回報率竟然高達21.5厘,相對於銀行幾乎是零利息,簡直是天方夜譚。話說蘇師傅於 2004年的7月,以1,350萬元買入這幢唐樓,翌年再以860萬元把1樓至5樓分拆售予一名外籍人士(後來該名外籍人士把該物業改為服務式住宅),並繼續持有地舖及閣樓,換言之,地舖加閣樓的成本只需490萬元,現時升值至約5,500萬元,即6年間升值逾11倍,若以每月收租8.8萬元計算,回報率高達21.5厘。

「結志街個舖好有前景,但一定要等,等五年十年,等重建搞掂,未來將會經樓梯街上嘉咸街,結志街變成必經之路,所以買舖係睇長遠,最緊要就係收租。」

蘇師傅在堅道還擁有兩個舖位,分別也在兩三年間升了逾倍。「堅道茶餐廳跟寵物店升了一倍都唔止。」

即使舖位價值節節上升,蘇師傅卻無意割愛賣舖套現,「真係唔捨得賣!中環舖位賣一間就少一間,賣咗買唔番。不過,賣咗嘅好處係,可以揸住現金一世環遊世界。最緊要係唔等錢使嘛,賺一舊錢係無用㗎!」

愛舖之深,就連之前出現一個佐敦茂林街逾億元商業大廈筍盤,蘇師傅也忍手,不捨得賣舖換商廈,「早幾個月睇中了這幢商廈,要1.1億元,就係唔捨得賣舖。呢幢商業大廈幾好㗎!2萬幾呎,兩架Lift,仲有3層可以做商舖,買嚟做埋自己寫字樓都抵。」

揭買舖租屋住之謎

有人喜歡儲錢入戶口,但在幾年間身家暴漲的蘇民峰,則選擇了儲樓,大部分物業都是長揸,愈買愈多,「我唔係睇短綫,而係長綫收租,如果係長綫投資基本上係一定賺。有啲人係炒樓,只得一兩厘回報都去買,有啲人好有實力,買完唔使租出去,等層樓升值,但我兩樣都唔係!我一定要睇收租回報,租金夠俾按揭就無問題。」

以他上年10月買入的山頂豪宅為例,樓價2,500萬元,每月供款約6.8萬元,而市值租金達6.8萬元,租金可以足夠繳付按揭供款,換言之,支付首期後,每月毋須額外補貼供款。

蘇民峰的整體商舖租金,不僅為他帶來收入,更加足以支付他的住屋租金,讓他不用捱貴樓,而選擇租住一個2,800多平方呎豪宅,「樓價升,舖價亦升,我就攞店舖的租金去租樓住,乜嘢樓都租到啦,所以我買舖唔買樓。現時住宅租金仍然好平,無論點升都平,以中環樓為例,愛都大廈千呎單位租金約10萬元,如果要買靚景單位要7,000萬元,做乜攞7,000萬元買一層租10萬元嘅樓?用來買股票,一年4厘息,都有480萬元利息,但全年租金只得120萬元。」

做包租公乃退休之道

為了部署日後退休仍可以享有現時的生活水平,他不停買舖收租,「投資要有部署,買物業,不是賺少少就賣,而係要買、買、買,先有用,要買到幾多間?哪要計你要求的生活水準,買到租金收入夠生活開支便可以停手。死儲錢就無用,唔儲又係錯,收租夠你生活,生活水平便不會跌。」

愛玩愛享受的他,深明做包租公是退休之道,「如果唔賣樓攞舊錢,而係每個月收租,攞租金去玩,不知幾好﹗玩完返嚟,本金仲喺到,這就是退休之道。」

地運西移 下一站:荃灣

訪問期間,蘇師傅的iPhone響起,是助手致電查詢其山頂住宅單位放盤資料,他說,「睇租定睇賣?依家賣3,200萬元,租就6.8萬元。」

他去年預測虎年樓市進入「鞏固期」,樓市會出現整固跌至2005年至2006年水平,雖然預言不是百分百準確,但政府也數度出招,也令樓市出現調整。不過,原來在低息環境下,連蘇師傅也按奈不住,於去年10月財爺推出印花稅狠招前,以筍價掃入山頂僑福道環翠園一個實用面積逾1,400平方呎的豪宅單位。

地運西移宜選西環唐樓

不消3個月,他決定以3,200萬元放售,目標賺700萬元,或以6.8萬元放租。「利息實在太便宜,買山頂呢個單位,每月按揭供款係6.8萬元,但租到 6.8萬元,即是租出去就唔使供,計來計去都有賺,利息低到每個月只係俾萬幾蚊息,即係收租每月有5萬元本金收入。」

樓市之旺,他出動買樓也經常被炒家截糊,「本來想買淺水灣南灣坊,2,500呎加300呎獨立儲物室,4個車位,2,680萬,人地俾2,750萬元搶咗,個業主Hold住,唔話我哋知,又唔簽,結果俾人買咗。」

預測兔年樓市,蘇師傅指,「今年會慢下來,入市時要小心計算,以免招致損失,自住無妨,投資炒賣者恐不易獲利。」

他又指,兔年將繼續地運西移,「行西南水運,買樓旺西區,由中環德己立街,至淺水灣,都係西,先去西北,再去西南,到赤柱都係西南。上車一族最好就係買西環唐樓,一來賺住,二來博收購。九龍而家行運行到荔枝角,你睇美孚凸海單位,1,800呎賣到1600萬元,下一個區就旺到荃灣。」

縱然近期元朗洪水橋泉薈新盤以高價出售,但他直指元朗不是行地運,「元朗唔係行地運,係炒到無嘢好炒,荃灣都未到,萬景峰開賣6,000蚊呎,到依家都係 6,000幾蚊。浪翠園升番啲,3,000幾蚊呎,成日叫人買果到,之前2,000元一呎,簡直係無可能,不過上一兩個月,海景單位升到4,000元一呎,嘉湖都升,上水都炒到3,000幾蚊呎。」

2013年樓市爆破入市良機

屈指一算,蘇師傅預言,兔年樓市平穩的機會較大,上升的空間不多,並建議有意置業人士,若非急買,可以等到2013年樓市將會爆破,屆時樓市可能跌三成至四成,將是入市的好時機,「唔急嘅,可以等2013年至2015年先買樓。經濟係12年一個循環,樓係6年升6年跌,香港受美國低息影響,美國樓2006 年開始跌,到2012年到谷底,然後慢慢上升,到時就會開始加息,跟住香港樓價就會開始跌。」

「樓市爆破的主要係因為加息,為甚麼現在的人買樓?就係因為銀行零利息。我啲錢全部放在支票戶口。有幾多錢利息啫?10蚊?我有一個綜合戶口,入面有百幾萬,只有4蚊利息,1,000萬元有幾多?咪得40蚊囉!」

他認為,除非遇到筍盤,否則以現時的樓價不值得追入市,「我唔係短綫賺少少錢嘅人。」

御用地產經紀︰「快、狠、準」

2004年蘇民峰殺入中環買舖,在一個夜闌人靜的中環結志街街市,他邂逅了他的「御用地產經紀」————川喬集團主席吳建川(Brian)。

「佢靠我起家,我又靠佢起家。」提起買舖買物業的彪炳戰績,蘇民峰透露,其實他所有的物業買賣,全部是透過當時在蘇豪區做物業中介的Brian。

當時蘇師傅在晚上10時看過結志街10號的物業,不出10小時,翌日早上便決定買下這全幢物業,出手「快、狠、準」,Brian憶述,蘇師傅做足準備,看準舖位就極速掃貨。

及後蘇師傅在中環的4個舖位,甚至幾年前賣出的4,000平方呎汀九大宅,以及剛購入的山頂環翠園豪宅單位,全部都是由Brian經手。

21歲開店做物業代理

Brian的起家亦是一個傳奇。話說,1994年僅得21歲的他,大學畢業後在中環區當了3個月地產經紀,並以租務為主,共賺得約7萬元。就憑着這幾萬元的第一桶金創業,他吼準了當時仍未十分興旺的蘇豪區,租下一個月租1.2萬元的100平方呎地舖,開始了屬於自己的地產物業公司,專針對蘇豪及半山市場,發展至今已擴充至3家分行,還轉攻工商舖。

近期擴展南區豪宅業務,Brian指,該區有三分一豪宅買家是內地人,「曾有一名內地富豪,是北京第一批買地的業主,興建物業後已升值逾幾百倍,最近來港要一擲10億元買豪宅。我們用私家車帶他到山頂睇樓,在不足一小時的過程,送他回酒店時,他竟然封了一封4,000元的大利市給司機,豪氣十足。」

屬火值博率高 攻電子資源股

虎年準確命中屬木服裝股大旺的蘇民峰,雖然算過明知服裝股行運,但捉到鹿也未必識脫角,買不中倍升的I.T(00999)、包浩斯(00483)及保獅龍(00592)等,反而以500萬元重錘買入升幅較細的安踏(02020)、特步(01368)及中國動向(03818),「全部無買嘅升一倍都唔止,係我咁衰買唔到,我計過係屬木,但唔知邊隻。」

「本來賺了200萬元,點知無賣到,跌番落黎,特步升到7個幾,賣了好多,但6個幾又買番;中國動向,4個幾買5個幾沽。」結果換來一手蟹貨,惟有望長綫升值,「舊年股票賺100萬都唔夠,手上好多安踏同中國動向,好多都無賣,我仲揸住唔少滙豐(00005),你話死唔死呀?已賣了一半啦。仲有中移動(00941),已賣了三分二。簡直係零升幅。」

兔年基數低較容易賺錢

「我係賺大錢嘅性格,好多人以為炒股可以賺,但賺少少。我就買了唔炒,長遠係有實力嘅。」最近他又心癢癢買入服裝零售股JOYCE(00647),「見住 I.T升,點知唔捨得買,由1.5元彈到2.5元,點知現在升到7蚊,買唔到I.T我就買2.8毫買JOYCE,升到1.1元放唔到,現在都有8.8 毫。」

蘇師傅預期,兔年投資賺錢較去年容易,「舊年起步時恒指23000點,最高估26000點,點知上到24900點就唔郁,但今年22000幾起步,基數較低,較容易賺錢,相信兔年有機會升到26000點至29000點。」

至於兔年的股市走勢,由於2011年是單數年(單數年年頭升,年尾跌;雙數年相反),他預期大市會先升後回,建議1月或2月趁低吸納,並留意西曆的8月8 日、10月8日、11月8日,有機會由高位跌市,而屬火的電子及資源股值博率最高,「兔年最勁係木,但虎年又係木,香港零售股升了一倍,由於基數高,例如 JOYCE已經由2毫升到1蚊,唔通一蚊會升到10蚊咩?」

兔年除了屬木的股票最旺,其次就要數屬火的電子及資源股,「股票今年我買火,包括石油、機電、塑膠及能源。我已經買了德昌電機(00179)。」他看好的,還有創科(00669)、偉易達(00303)及中國海洋石油(00883)。

他又預言,兔年黃金一定會跌,「虎年金是排第二,兔年排第三,所以今年金價會跌。」

睇相看股票 滙豐無錢途

買股票除了研究市盈率、派息等,蘇師傅亦把玄學睇相應用在股票投資。「一早就話滙豐無前途,叫學生沽晒佢,睇啲人就知無前途,現在新老闆就唔知,以前個紀勤個樣唔似大將之才。」

看來大笨象滙豐股票並非蘇師傅杯茶,連帶所有銀行股也不看好,「滙豐俾你上番100蚊都無用,升得果10%。」

蘇師傅買股條件︰

1 零負債,持有大量現金

2 市盈率15倍以下

3 盈利按年增長

4 派息3厘以上

2016年香港行大運

蘇民峰計過,自己的退休運由45歲行到55歲,即是還要行多5年退休運,一於少一點工作,多一點玩樂。那麼,香港又行運行到幾時呢?

「由2004年起,香港會行20年地運,但行運最多去到2024年,即係仲有13年行運!」蘇師傅跟香港算命,計出2024年運氣將會停下來,「意思不是踏入2024香港就開始行衰運,而係每一個城市總有衰落的時期,增長會放慢,發展好似停滯了一樣,就好似美國同日本咁。」

2024年中港發展停滯

由於香港與中國行同一地運,所以中國也會面臨2024年發展停滯的階段,「中國與香港地運一齊,2024行完運,就當是每年10%增長,十年就兩三倍,再20年可能十幾廿倍。無何能永遠高速增長的。」

他以紐約與美國的關係,去形容香港跟中國,「美國衰紐約衰,因為紐約的錢都係從美國來,而香港的錢就係從大陸來。」

不少港人也擔心未來上海將會超前香港,可是蘇師傅認為,上海今日追不到香港,將來也追不到,「上海唔夠香港質素好,好多人以為下一輩會追到,點知都係出同一樣問題,成班八十後都係無得救!」

他又直斥本港及內地的「八十後」是發夢,「有啲大陸客俾錢仔女到香港生活,仲問我炒股票可唔可以生存呀?可唔可以開公司炒股票呀?班『八十後』簡直係發緊夢﹗」

靜待大升浪2013年買樓

然而,香港跟中國面臨衰退的前夕,將會衝上另一個史上未有的繁榮經濟,「下一個經濟高峰係2016年至2020年,所以最好的投資部署,就是等2013年至2015年,樓市及經濟爆破後,執平貨,以靜待2016年至2020年的經濟大升浪,可以2013年開始買樓﹗」

他又形容,這一個世紀大升浪將會是前所未有的,同時中國、巴西、印度會冒起,而美國則會衰退到2012年,然後慢慢回復元氣,歐洲要等到2014年才有起色。

旅遊投資學︰既可自住 又可出租

登上蘇民峰的微博,看見他的29日超豪南極之旅,或許你會問「點解上天咁唔公平?」,「點樣生活可以咁爽?」

記者訪問蘇師傅當日,他剛剛完成南極之旅返港,精神煥發,「好過癮,原來企鵝有好多唔同品種,去一轉南極都使左成80萬元。」

過着半退休生活的他,去完近一個月南極,不出3星期,又會坐飛機去瑞士滑雪,寫意生活比不少超級富豪還要開心。

談到滑雪,原來去年3月,蘇師傅到日本北海道二世古滑雪時,順道買入了當地一家最豪的滑雪酒店逾千呎酒店單位,「我一年去3次滑雪,買間酒店房,就當係投資,既可以自己住,又可以出租。」

他一擲9,000萬日圓(約846萬港元)買入的,就是位於二世古市中心的Vale酒店,酒店連接滑雪場,「酒店房係千幾呎,三房兩廁,推開房門就可以滑雪。」

由去年3月起到現在,由於夏天及當地12月落雪不多,所以一直未有租金收入,但他對前景信心十足,「這個酒店是全個北海道的首選,但房費卻同其他舊式酒店差不多,所以甚有加租的潛力。好多海外客去年4月至5月已經訂房,大部分都不會取消行程。」

兔年十二生肖增加財運方法

鼠、豬︰南面放紅色物件

虎︰西南面放石頭

兔︰東北面放石頭

牛、龍、羊、狗︰北面放水

蛇、馬︰西面放音樂盒

猴、雞︰東面放植物

*註︰可用於辦公室座位或自己房間內

#資料來源︰蘇民峰2011兔年運程

兔年十二生肖財運運程

兔︰今年為權力地位提升年,財運增長一般,上班族可爭取升職機會,地位提升了,財運自然有所得益。

龍︰要思想學習投資,花錢機會較進財機會多,不論投資學習也好,買實物也好,花費都比往年多,所以在財政方面要好好處理。

蛇︰財運不錯,加上是驛馬年,易有遠方貴人之助因而獲得財富,尤其是常與外國客戶營商的,機會更佳。

馬︰整體財運不錯,加上桃花年之助,能得到一定的好處,尤其是收入不穩的,財運更加明顯。

羊︰不論學習、投資或買實物或多或少都要花上一筆錢,所以今年開支較平常多,財政穩定的人尚好,但若不善理財,今年切記要量入為出。

猴︰今年是辛苦個人力量得財年,整體對收入不穩定的自僱或從商一族較為有利。打工一族可能只是多了工作,收入不一定提高。

雞︰是各生肖中工作量較大的一個,這只對自僱或從商人士有幫助,因工作量大了,收入會成正比例增加。打工仔可能只得個忙字,卻不見財。

狗︰不論投資也好,學習也好,總要花一筆錢,開支可能會較收入為多,故今年要做好財政處理,以免出現財政緊絀。

豬︰今年為貴人舒服得財年,積極性不是很高,難免影響收入。雖然沒有貴人星,但因太歲相合,必能受惠於貴人、長輩或上司,整體財運其實不差。

鼠︰本年是舒服懶年,但財運不會因此而下降,皆因今年是紅鸞桃花年,必能得桃花之助而對事業與財運帶來正面影響。

牛︰今年開支會較往年多,因些在理財上要謹慎一點,以免令穩健的財政出現問題。

虎︰今年為咸池桃花年,人緣比去年犯太歲好得多,連帶財運都容易隨之而上升,雖然今年不是財運年,但因桃花之助,財運會比去年佳。

﹏﹏﹏﹏﹏﹏﹏﹏﹏﹏﹏﹏﹏﹏﹏﹏﹏﹏

蘇民峰 Profile

年齡︰50歲

背景︰八十年代曾做髮型師,1983年開始睇風水,最初在廟街擺檔,及後人氣急升,成為著名風水師,出版過多本運程書

投資組合︰80%商舖及物業,15%股票,5%現金

舖位︰中環擁有4間舖位,包括結志街10號、些利街14號、堅道45號及124號,並於尖沙咀利時商場擁有6個舖位等

住宅︰山頂僑福道環翠園一個低層單位

海外投資︰日本北海道二世古Vale酒店逾1,000呎單位

兔年投資策略︰

樓市︰行西南水運,港島西旺中環德己立街、西環到南區淺水灣及赤柱;九龍西旺荔枝角到荃灣。預言樓市橫行,宜2013年至2015年樓市爆破後入市。

股市︰旺木火,因為虎年旺木,大部分屬木的服裝股等已升至高位,所以兔年屬火股值博率高,石油、發電、電腦等屬火行業被看高一綫,包括德昌電機,創科、偉易達及中國海洋石油。其餘金與土則平平,而屬水的金融、銀行、旅遊及航運則未見有起色。

虎年預測命中與失靈︰

預測命中︰虎年旺木,I.T及JOYCE等服裝股票倍升。

預測失靈︰指虎年樓市踏入「鞏固期」樓價跌三成至四成,但樓市在政府連番出招下稍為調整然後再向上升。

預測虎年投資重點日子︰

股市︰先升後回,預期恒指升至26000點至29000點,入春前後部署,等夏秋季進入收成期。
2 : fast(1194)@2011-02-05 00:07:57

*註︰可用於辦公室座位或自己房間內

係以公司座位或房間中心看,還是以全公司或全屋中心點..
3 : CHAUCHAU(1254)@2011-02-05 19:00:16

係以公司座位或房間中心看
4 : wood(6277)@2011-02-05 19:14:07

2樓提及
*註︰可用於辦公室座位或自己房間內

係以公司座位或房間中心看,還是以全公司或全屋中心點..


1)全屋中心點個方位睇....呢個係大太極..
2)跟住再睇埋以自己房為中心點黎睇方位....呢個係小太極.....

以上2樣都應該要睇....
5 : fast(1194)@2011-02-07 02:09:54

再請問兩位師兄

X周刊本書仔,麥XX話正東為五黃'災星'

經X日報,雲XX用奇門遁甲話東方為震3宫,正財位,

咁應該點擺呢?
6 : wood(6277)@2011-02-07 21:24:56

00姐用飛星...卯年係飛星"7"入中宮..方位如下:
       (南>>"2"個粒星方位係南)
(東南)6 2  4(西南)
( 東)5  7  9(西)
(東北)1 3  8(西北)
       (北>>"3"個粒星方位係北)

飛星宮位係年年唔同係根據唔同星入中宮...
==========================================================================

奇門個飛星係永遠不變

         (南=離宮>>"9"個粒星方位係南)
(東南=巽宮)4  9  2(西南=坤宮)
( 東=震宮) 3  5  7(西=兌宮)
(東北=艮宮)8  1  6(西北=乾宮)
        (北=坎宮>>"1"個粒星方位係北)

今年免年係辛卯年..."卯"呢個地支係落入"震宮"..我諗佢以年既地支個主, 落入個宮為財位...所以"震宮3"係財位....
7 : wood(6277)@2011-02-07 21:43:04

風水黎講..多數用飛星....
奇門多數用於問事占卜, 除左年既地支..重要睇埋月,日同時既地支配合...

所以以屋企風水黎講, 應該"飛星"為首!
奇門係要夾埋時間黎睇...唔係單一用年既天干地支睇財位...
8 : 鱷不群(1248)@2011-02-07 23:05:02

我不相信玄學對投資有幫助,但我認同蘇民峰的投資方針有可取之處。他買入物業,留意租金回報率,不是坐著等升值,反映他重視資產製造財富的能力,能以經營者的角度看待投資。選股方面,他的財務知識未必有過人之處,但可以看到他重視公司賺錢能力。總的來說,他的務實態度是值得學習
9 : fast(1194)@2011-02-08 01:41:58

thx

如果跟奇門擺,分分鐘撞飛星,
除左飛星,仲有元運,
都係唔好亂攪.


7樓提及

風水黎講..多數用飛星....
奇門多數用於問事占卜, 除左年既地支..重要睇埋月,日同時既地支配合...

所以以屋企風水黎講, 應該"飛星"為首!
奇門係要夾埋時間黎睇...唔係單一用年既天干地支睇財位...

10 : fast(1194)@2011-02-08 01:47:05

hk所謂既投資方針,
買樓,買豪宅,買鋪,買一幢...全都係地產

今年拜年,發覺身邊d朋友職業,超過一半都係圍繞地產,
銀行按揭,裝修,泳池工程,地產經紀...可悲~

相信而家問十個人,有九個都覺得個樓市只會升,就算係平穩,也不會點跌
睇下今次又點.



8樓提及
我不相信玄學對投資有幫助,但我認同蘇民峰的投資方針有可取之處。他買入物業,留意租金回報率,不是坐著等升值,反映他重視資產製造財富的能力,能以經營者的角度看待投資。選股方面,他的財務知識未必有過人之處,但可以看到他重視公司賺錢能力。總的來說,他的務實態度是值得學習

11 : 鱷不群(1248)@2011-02-08 23:07:16

10樓提及
hk所謂既投資方針,
買樓,買豪宅,買鋪,買一幢...全都係地產

今年拜年,發覺身邊d朋友職業,超過一半都係圍繞地產,
銀行按揭,裝修,泳池工程,地產經紀...可悲~

相信而家問十個人,有九個都覺得個樓市只會升,就算係平穩,也不會點跌
睇下今次又點.



8樓提及
我不相信玄學對投資有幫助,但我認同蘇民峰的投資方針有可取之處。他買入物業,留意租金回報率,不是坐著等升值,反映他重視資產製造財富的能力,能以經營者的角度看待投資。選股方面,他的財務知識未必有過人之處,但可以看到他重視公司賺錢能力。總的來說,他的務實態度是值得學習

樓市短期或者不會跌,但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強弱之勢開始逆轉,湧港游資勢必減少,還要看內地收緊銀根會否導致資金需要北返救駕,加上美國下年可能加息,香港地產在這個周期估計已到黃昏階段
12 : GS(14)@2011-02-09 20:56:28

8樓提及
我不相信玄學對投資有幫助,但我認同蘇民峰的投資方針有可取之處。他買入物業,留意租金回報率,不是坐著等升值,反映他重視資產製造財富的能力,能以經營者的角度看待投資。選股方面,他的財務知識未必有過人之處,但可以看到他重視公司賺錢能力。總的來說,他的務實態度是值得學習


其實他講的東西幾有道理,最重要都是資金的回報,投入的要計算何時收回,很多人還是不懂這點。不過以玄學論股,總是有所欠缺的。
13 : GS(14)@2011-02-09 20:57:25

11樓提及
10樓提及
hk所謂既投資方針,
買樓,買豪宅,買鋪,買一幢...全都係地產

今年拜年,發覺身邊d朋友職業,超過一半都係圍繞地產,
銀行按揭,裝修,泳池工程,地產經紀...可悲~

相信而家問十個人,有九個都覺得個樓市只會升,就算係平穩,也不會點跌
睇下今次又點.



8樓提及
我不相信玄學對投資有幫助,但我認同蘇民峰的投資方針有可取之處。他買入物業,留意租金回報率,不是坐著等升值,反映他重視資產製造財富的能力,能以經營者的角度看待投資。選股方面,他的財務知識未必有過人之處,但可以看到他重視公司賺錢能力。總的來說,他的務實態度是值得學習

樓市短期或者不會跌,但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強弱之勢開始逆轉,湧港游資勢必減少,還要看內地收緊銀根會否導致資金需要北返救駕,加上美國下年可能加息,香港地產在這個周期估計已到黃昏階段


近日美股真是超強
14 : 鱷不群(1248)@2011-02-09 22:41:38

13樓提及


近日美股真是超強

強得令我擔心債息上升,繼而拖累港股

可惜累積投資在美股的彈藥仍然不多
15 : 亞力士(1473)@2011-02-10 23:51:56

14樓提及
13樓提及


近日美股真是超強

強得令我擔心債息上升,繼而拖累港股

可惜累積投資在美股的彈藥仍然不多


我上年恒生強積金大好 因轉去北美基金
16 : 鱷不群(1248)@2011-02-11 00:00:37

15樓提及
14樓提及
13樓提及


近日美股真是超強

強得令我擔心債息上升,繼而拖累港股

可惜累積投資在美股的彈藥仍然不多


我上年恒生強積金大好 因轉去北美基金

我強積金也想買北美基金,可惜沒有這選擇。農曆新年時,忽然想起強積金,即晚上網落order轉Global funds
17 : GS(14)@2011-02-11 07:59:32

聽講有人炒強積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875

十大基建動工 建築公司爭上市 殼價高企 或成「啤殼潮大軍」

1 : GS(14)@2015-07-21 12:18:45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21/news/ec_eca1.htm

【明報專訊】本港十大基建陸續上馬,帶動建築工程公司更多工程合約,甚至還引來一輪本港建築工程公司的上市潮。資料顯示,近兩個月共有多達10家本港建築公司,向港交所(0388)申請在主板或創業板上市。有市場人士稱,本地建築工程企業的確迎來小陽春;惟殼價持續高企,亦有可能吸引建築業加入「啤殼大軍」。

明報記者 徐寶文

據港交所網站資料顯示,於今年6月及7月,主板及創業板分別接到3宗及7宗來自本港建築工程公司的上市申請(見表)。十大基建陸續動工,助力是否如此驚人;抑或只是大批建築工程公司計劃加入「啤殼潮」?

建築費續升 盈利不俗

有中資投行高層坦言近期建築公司上市的確「旺場」,據他了解,目前市場上至少仍有3至4家本地建築工程公司,計劃在今年內遞交上市申請。

他表示,在近年建築費用持續上升的環境下,建築工程公司的盈利表現的確不俗,申請上市是比較容易;而另一重要因素是,近年殼價高企,無論最終是否希望保留原有業務,不少本地企業家均想先「賺一筆」。

去年10月,本港老牌建築商俊和發展(0711)宣布以出售股份、配售新股及可換股債券,以總代價約6.9億元,出售七成股份予中國新維投資;由盈信控股(0015)分拆、上市僅一年多的怡益控股(1372),昨日亦宣佈以4.85億元,出售75%股權予姜建輝。

殼價攀至5億 賣殼先賺一筆

安永亞太區上市服務主管合伙人蔡偉榮回應本報查詢時指,殼價以往只是1億多元,惟現時已經攀升至約5億元,更一直高踞不下,加上本港小型建築商經營較困難,故「上市賣殼」是一個相當吸引的選擇。

另一方面,現時內房市不佳,或有資金流動問題,惟內地融資渠道不方便,故亦有可能觸發它們來港「買殼」,利用香港市場進行融資,「而對於房企講,最易搵就係房企」,這亦有可能導致近期出現大量本地建築公司申請上市的原因之一。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接受本報查詢時則表示,建築公司其中一個最大優勢,便是具有穩定的財務狀,因為它們「好多合約已經簽」,故較容易獲得審批,有利上市。

不過,張智威坦言,近期「個市靜好多」,殼價亦由大市高峰時的6億至7億元,回落至現時的4億至5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498

IMF再警告內地企債高企

1 : GS(14)@2016-07-13 04:58:08

【本報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再敦促中國處理企業債務問題。彭博報道,IMF副總裁古澤滿宏促請內地盡快處理企業債,這已是IMF自上月起第二次警告。



料內地放緩較預期嚴重

報道指,古澤滿宏於美國舉行出席聯儲局活動時形容,現時內地企業債上升的問題「急切」,指出債務增加所帶來的問題或蔓延至其他地方,風險很高。不過,他指假如當地政府能盡快應對,相信國內企業債務上升問題能夠受控。他表示,因現時世界經濟貿易緊密,中國經濟再重組帶來的後果將對全球經濟造成影響,而內地經濟放緩預期比市場想像更嚴重,亦是環球經濟風險之一。不過,IMF預計環球經濟正溫和地復蘇,部份經濟體亦有溫和增長。事實上,基金組織並非首次敦促內地企業債問題。早於上月中,IMF第二把交椅、第一副總裁David Lipton於深圳出席活動時,亦認為中國需即時解決企業債高企問題,又警告內地企業債情況仍然嚴重,需要即時正視及承諾改革。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713/1969253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494

離岸人幣拆息續高企

1 : GS(14)@2016-09-17 17:25:37

【本報訊】中秋節假日前,銀行紛紛封盤令交投疏落,促使離岸人民幣拆息持續高企,翌日隔夜拆息曾高見15至18厘,有銀行透過金管局拆借人幣資金補充流動性。


隔夜息曾見18厘

金管局發言人說,近日離岸人幣拆息上升,相信是銀行在中秋長假期前對拆出資金變得審慎,當局會透過人幣流動資金安排,加上一級流動性提供行的配合,因應銀行需要提供流動性支援,近日銀行都有利用有關安排。據財資市場公會網頁昨日顯示,隔夜拆息定價為7.95厘,據悉,翌日隔夜拆息則高達15厘至18厘。上海商業銀行財資市場處研究主管林俊泓認為,是日交投相當淡靜,與節日效應令流動性減少有關。亦有財資人士表示,昨日不見中資行拆借手影,或是內地維穩滙價,趕絕人幣炒家。昨日在岸人幣市場休市,離岸價截至昨晚8時略貶0.14%至每美元兌6.6578人幣,即每百港元兌約85.9元人幣。渣打香港相信,由於現時仍等待10月人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人行似乎加強干預人幣,務求令滙價維持不弱於6.7水平。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916/197721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9328

加辣後綠楊零成交 上月樓價高企

1 : GS(14)@2016-11-15 07:58:25

【明報專訊】本月初政府再推辣招對抗熾熱樓市,有分析指二手交投或會下跌。樓齡逾30年的荃灣鐵路上蓋大型老牌屋苑綠楊新村,10月份的平均成交實呎為11,575元,雖較今年9月高峰位11,601元略低,但卻是近兩年來,首次連續兩個月維持逾1.1萬元水平,並屬屋苑歷史高峰價。

明報記者 謝穎怡

綜合各大代理數字,綠楊新村今年最多成交月份為8月,期間錄得13宗成交,而10月份交投已大幅回落,僅錄5宗成交,比9月份的9宗下跌約44%,本月截至上週五(11日)更暫未錄得成交。雖然成交量放緩,但做價卻持續高位徘徊。代理指,自前一個週五加辣後,綠楊新村盤源未有太大變化,暫涉及30個,2房入場費約500萬元。

該屋苑上月份已錄不少高價成交個案,其中位於E座高層3室,實用451方呎,同屬兩房間隔,業主開價580萬元,終以563.8萬元成交,實呎12,500元,成今年屋苑第二高呎價成交個案。

嘉湖實呎9252元 屋苑新高

另外,天水圍嘉湖山莊有買家趕於加辣前,因可節省逾50萬元辣稅,不惜以破頂價入市。市場消息指,嘉湖山莊美湖居3座高層F室,實用441方呎(建築578方呎),開價420萬元,以408萬元於上週五成交,實呎9252元(建呎7059元),呎價創屋苑分層標準戶歷史新高。原業主於2000年以135萬元購入,帳面獲利273萬元或2倍。

有代理指,買家雖未決定上址會用作收租或予家人自住,但由於本身持有物業,因此趕於加辣前入市,以節省約51萬元稅款。

天晉加辣後810萬沽 兩房新高

此外,將軍澳天晉2期5B座中層A室,實用549方呎,屬兩房戶,今年9月原業主叫價800萬元推出,即使政府加辣,業主最終仍反價10 萬元或1.3%,以810萬元售出單位,實呎14,754元,為天晉1期、2期歷來首宗標準兩房戶的成交價突破800萬元關口,而相關實呎亦為屋苑同類同面積兩房單位新高。

據悉,原業主2013年3月以591萬元買入,單位3年升值37%,帳面賺219萬元。

[二手放大鏡]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829&issue=201611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542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