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2016年蜂擁湧向新三板的熱潮之後,2017年影視公司開始變得更加冷靜和理性。
來源 | 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
作者 | 楊柳青
投中網編者按:相比以往,去年從新三板摘牌的公司,也多了不少。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數據顯示,2017年掛牌新三板的影視公司共23家,相比2016年的66家,降幅高達2/3。
不僅如此,掛牌公司的含金量也遜色不少。2016年有唐人影視、和力辰光、大地院線、長江文化、海潤影業、中匯影視等多家比較知名的影視公司相繼登上新三板,而2017年上板公司中營收或凈利潤規模靠前的只有越界影業、今世界、華海影業等。
從具體的細分行業來看,除了傳統的影視劇投資、制作公司以外,去年掛牌的23家公司里出現了多家地區性影院公司、動漫公司紮堆的現象,另外,一些新興的影視版權類公司也現身新三板,比如森宇文化、一言一默等。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不僅上板的影視數量急劇減少,還有包括耀客傳媒、新媒誠品、詠聲動漫等多達13家的影視公司,正式宣布或者完成從新三板摘牌,這意味著新三板對影視公司的吸引力正在下降。
其中不少影視公司將轉戰其他資本市場,比如詠聲動漫已進入IPO輔導,新媒誠品的收購方萬達影視目前正與A股上市的萬達電影籌劃重組,等等。
當然,也有為數不少的公司由於經營陷入困境而無奈撤出新三板,並且沒有轉戰其他資本市場的打算,比如盛天傳媒等。
去年23家影視公司登上新三板: 華海影業領銜,影院、動漫公司紮堆
到2017年年底,新三板掛牌的公司總數為11630家,比2016年底增加了1467家,增長幅度僅14.43%,遠低於2016年掛牌公司總數幾乎翻倍的漲幅。
而影視公司上板的情況更是低迷,掛牌公司總數不升反降,而且規模大、或者比較知名的公司太少。
盡管如此,娛樂資本論還是試圖從這23家公司中,找到一些特點或亮點出來。
從上表可見,去年上板的影視公司中,2016年營收規模靠前(超過5000萬元)的包括越界影業、今世界、華海影業、森宇文化、天沐影業、飛揚文化等;2016年凈利潤較高(超過1000萬)的分別為森宇文化、天沐影業、華海影業、花火文化、一言一默等。
兩項財務指標均排進前3名的公司是華海影業。成立時間超過9年的華海影業,曾出品過黃渤主演的諜戰劇《鋒刃》、《遍地狼煙》、《箭在弦上》、《娘要嫁人》、《鐵血軍魂》,以及網劇《納妾記》(1至3)等,而且對資本市場來說也不陌生。
早在2014年A股掀起影視並購熱潮時,上市公司熊貓煙花就曾宣布,以5.5億元的總價收購華海影業100%股權,但是半年後重組夭折。在完成由杉杉資本領投的新一輪融資後,沈寂3年多的華海影業終於登上了新三板。公司董事長王海斌曾告訴娛樂資本論,掛牌後如果有很好的機會,公司也可能會獨立IPO、重組或借殼。
除了傳統的影視劇投資制作公司外,2017年上板的影視公司出現了多家影院公司、動漫公司的身影。
這些影院公司主要是地區性的,比如重慶的越界影業、遼寧的今世界、西藏的漢泓影院、浙江長興的百葉龍等。影院公司在資本市場一直是比較受歡迎的,2016年、2017年A股IPO成功的影視公司幾乎都是影院公司,比如中國電影、上海電影、幸福藍海、橫店影視、金逸影視;2016年上新三板的影院公司也有不少,比如大地院線、德納影業、嘉華美瑞、華昕影院等。
也正是因為如此,優質的影院公司已經所剩無幾了。2017年上板的越界影業、今世界,盡管2016年營收排在23家公司中前兩位(分別為1.15億、1.11億),但是盈利情況居於下遊,越界影業2016年甚至陷入虧損的境地。
在2017年上半年凈利潤再次虧損(-893.07萬元)後,越界影業遭到第二大股東上海電影的減持。2017年10月30日,上海電影宣布以8249.4萬元轉讓越界影業17.37%的股權。轉讓後,上海電影還持有越界影業341.6萬股股份,占其總股本的12.63%。
隨著二次元經濟以及動漫畫行業的興起,不少動漫公司開始進入資本市場,2017年就有花火文化、攀高股份、維真視界、光遠文化等動漫公司掛牌新三板。
其中,最受資本青睞的是花火文化。花火文化於2011年成立,擁有來自中央美院的百人動漫專業制作團隊,以原創動漫為核心,涵蓋影視制作發行、音像出版發行、圖書出版發行、主題樂園、遊戲、活動及周邊衍生品等業務,擁有30萬屏原創漫畫,包括《魔力課堂》等在內的150多個原創IP。
花火文化2016年的凈利潤為1164.56萬,在統計的23家上板公司中排名第4;2017年上半年公司凈利潤748.13萬元,同比增長68.55%。
在2015年底完成君誠資本獨家投資的A輪融資後,僅10個月花火文化又完成4000萬元的B輪融資,由A股上市公司秀強股份領投,廣東弘圖廣電、深圳中海資本、上海映趣資本三方跟投。
不過,除了花火文化以外,其他動漫公司的盈利情況都很一般。
上市公司奧飛娛樂參股的攀高股份、作品融入了AR和VR技術的維真視界、作為山東威海首家新三板文化企業的光遠文化,2016年凈利潤僅分別為128.34萬、60.48萬、147.47萬。2017年上半年,維真視界、光遠文化凈利潤雙雙告負,分別為-257.53萬、-118.03萬;2017年1至5月,攀高文化凈利潤49.68萬。
影視版權類公司盈利突出, 掛牌後森宇文化定增6000萬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掛牌新三板的影視公司中,出現了2家版權類公司,森宇文化、一言一默。
森宇文化成立於2010年,主要從事影視內容新媒體版權發行。目前擁有超過2萬小時的數字影視版權,其中包括《繼承者們》、《主君的太陽》等韓劇,《錦繡緣》、《仙劍奇俠傳3》、《士兵突擊》等爆款本土劇,以及《飛行者》、《鐵線蟲入侵》等院線電影。
2015年起,森宇文化引進多部知名IP,並和多家知名影視公司建立合作,正式進軍IP開發領域,以IP孵化帶動產業資源聯動,打造網生內容的研發、生產、宣發的一體化產業鏈。2017年,森宇文化開啟5個IP改編劇的開發工作,包括晉江文學網著名言情作家青衫落拓的代表作《被遺忘的時光》、《下一次愛情來的時候》以及軍事熱血小說《都市特種兵:暗影》等。
一言一默則是以影視劇版權為切入點,業務涵蓋影視劇投資制作、版權運營(影視劇全球發行、宣傳、版權保護)、藝人經紀三大板塊。公司掌門人為溫鵬亮,曾擔任樂視網的高級法務經理。
版權運營是公司的傳統優勢業務,公司累計參與版權運營的影視劇超過500余部,包括《活法》、《解憂公主》、《絕路逢生》等電視劇,《樂樂熊奇幻追蹤》系列動畫電影等。
另外,公司還積極參與影視劇投資、制作,比如1000萬投資鐘漢良、江疏影主演的偶像劇《一路繁花相送》。藝人經紀則是公司新建立的業務板塊,目前已經與中戲小生黃昱清簽署全權經紀約。
隨著政府打擊盜版力度的加強和版權意識的崛起,版權類公司的盈利情況比較突出。
在統計的23家上板影視公司中,2016年凈利潤超過1000萬的公司共有5家,版權類公司就占據了2席,其中,森宇文化凈利潤排名第一,2016年凈利潤2101.88萬元;一言一默排名第五,2016年1087.95萬元。
而業績最好的森宇文化,很快就獲得各路資本的積極追捧。2017年5月掛牌後僅3個月,公司就發布定增方案,向寧波才富君潤一期、寧波君潤睿豐、浙江金控3家創投公司發行股票融資額不超過5999.85萬元,募集資金用於以下三個項目:1、影視劇獨家內容的版權采購;2、網生內容的投資開發制作;3、補充流動資金。
10月24日,森宇文化足額完成定增募資,而且沒有涉及業績承諾及補償、股份回購、反稀釋等特殊條款,可見投資機構對公司未來發展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13家公司黯然退出新三板, 耀客傳媒未來的資本動向最受關註
相比以往,去年從新三板摘牌的公司,也多了不少。
摘牌的原因可謂各種各樣,既有希望通過獨立IPO、被上市公司並購等形式轉戰其他資本市場,也有公司本身經營不善的原因。前者可稱之為主動摘牌,後者是被動摘牌。
其中比較受關註的要數耀客傳媒了。公司曾出品過《蝸居》、《心術》、《離婚律師》、《女不強大天不容》、《幻城》等劇,2015年12月掛牌新三板之後,公司的資本運作也風生水起。比如,通過定增發行750萬股,募集1.46億元;斥資4000萬收購悅凱影視5%股權,去年12月文投控股宣布以16億估值收購悅凱影視100%股權,這意味著耀客傳媒這筆投資不到一年就有望獲得100%的收益。
但是,去年4月,公司以“配合經營發展需要”這樣模糊的理由,終止在新三板掛牌。10月26日,耀客傳媒宣布完成數億元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雲鋒基金、乾元資本、遠東宏信、瑞力投資、國中創投。至於下一步的資本動向,到底是IPO,還是並購、借殼等,耀客傳媒並未透露。
相比之下,詠聲動漫對公司摘牌原因的披露就很直接,因為公司要轉戰A股。2017年3月,詠聲動漫宣布已進入上市輔導階段,正接受廣發證券的輔導,8月7日公司正式摘牌。目前已經宣布進入IPO輔導的新三板影視公司,還有開心麻花、中廣影視、長江文化等,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這些公司也可能出走新三板。
除了IPO,也有一些公司是因為並購的原因,脫離新三板。
比如,新媒誠品宣布,為保障萬達影視並購公司的交易順利實施,配合公司戰略發展規劃,公司於2017 年2月6日終止掛牌。目前A股上市萬達電影正在停牌籌劃收購萬達影視,也就是說新媒誠品有望曲線登陸A股。
當然,更多的公司是因為本身經營不善,或者無力承擔掛牌的成本,而不得不退出新三板。
以盛天傳媒為例,掛牌不到一年,公司就以“配合經營發展戰略調整”為由,準備從新三板摘牌。而真實的原因,其實是公司已經陷入巨大的危機。
盛天傳媒曾以《馬大帥》《子夜》等影視作品獲得業內好評,又有葛優等明星股東加持,但是這也掩飾不了公司自2016年以來有多部影視劇無法上映或播出的尷尬,其中包括總投資高達3500萬美元的合拍魔幻題材3D電影《奇跡:追逐彩虹》。
與此同時,包括娛樂寶在內的很多債主、公司前員工紛紛找上門,或者通過法律手段,要求公司歸還本息或者討要工資及勞動補償等。去年下半年,主辦券商東北證券發布了風險提示公告,揭開了盛天傳媒的一系列內幕:高額債務違約,大股東股權被凍結,上億資金提前轉走,公司搬離原址、去向不明。
這樣的公司,從新三板摘牌恐怕是無奈的選擇。
以體育賽事版權發行等為主業的博克森,於去年12 月21日摘牌,理由是“目前所處市場環境趨於熱化,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雖然公司商業模式與業務形態處於行業創新和領先地位,但是披露成本較高”。
因此,基於公司商業成本與風險控制考慮,確保實現公司整體戰略與經營目標,博克森不得不退出新三板。
官方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住房公積金人均繳存額1.36萬元,同比增長7.53%。相當於繳存職工每月繳存1133元。不過,去年住房公積金貸款發放的筆數和額度均出現同比下降。
廣東繳存額全國第一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近日聯合發布《全國住房公積金2017年年度報告》(下稱《報告》)。
《報告》顯示,住房公積金制度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繳存金額持續增加。2017年,住房公積金繳存額18726.74億元,比上年增長13.06%,住房公積金年度繳存額連續五年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
截至2017年末,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124845.12億元,繳存余額51620.74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17.68%和13.13%。
過去五年,住房公積金年度繳存額為何能夠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速度?
除繳存職工人數持續增加的因素外(全國凈增實繳職工672.72萬人),職工繳存額度的不斷提高也是重要原因。2017年全國住房公積金人均繳存額1.36萬元,同比增長7.53%。
當然,這只是人均繳存額度。根據相關規定,住房公積金的繳存額度是按職工收入的固定比例來計算,在我國,由於不同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還較大,也會造成在住房公積金繳存問題上存在著不小的行業差距。
哪些行業職工是住房公積金繳存的主要群體?
《報告》顯示,住房公積金繳存主體呈多元化,繳存結構趨於均衡。全國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其他類型單位職工占45.31%,比上年增加2.45個百分點,非公經濟繳存人員占比已接近一半。
新開戶職工中,城鎮私營企業及其他城鎮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其他類型單位的職工占比達71.37%,比上年增加2.26個百分點,非公經濟繳存人已成為新增繳存的主力軍。
此外,因經濟發展程度不一,各省級區域之間的繳存情況也差別較大。一般而言,經濟越發達,繳存總額就會越大些。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各地住房公積金報告發現,截至到2017年,廣東省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12970.40億元,同比增加18.61%,繼續位列全國第一,總量超過全國十分之一;北京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11116.27億元,同比增長18.2%,緊隨其後;江蘇省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10013.24億元,同比增長18.49%,排名第三。
這個三個省市也是全國僅有的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超過萬億元地區。
住建部去年組織開發了全國住房公積金轉移接續平臺,全國各地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可以統一在平臺上,為跨省就業的職工辦理住房公積金異地轉移接續業務。對於超過1.3億的繳存職工而言,這一平臺上線後,轉移住房公積金可免去來回奔波,並減少了一些約束條件。
《報告》顯示,2017年7月,全國住房公積金轉移接續平臺建成並開通,實現“賬隨人走,錢隨賬走”。截至2017年末,各地通過轉移接續平臺共辦結住房公積金轉移接續業務19萬筆、54.1億元。
貸款額大幅下降
我國上世紀90年代開始推行住房公積金制度,其與中國房地產制度改革直接相關。
按照1999年國務院頒布的《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住房公積金是職工的個人住房長期儲蓄資金,與養老、醫療等社保公共賬戶管理方式不同,個人和單位繳納的住房公積金悉數進入個人賬戶,屬於個人所有,專項用於住房,是每個人擁有的實實在在的“私房錢”。
《報告》顯示,住房公積金有力支持職工基本住房消費,切實減輕職工住房消費負擔。截至2017年末,累計發放個人住房貸款3082.57萬筆、75602.83億元,個人住房貸款余額45049.78億元,個人住房貸款率87.27%。
《報告》顯示,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比同期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基準利率低1.65~2個百分點,2017年發放的住房公積金貸款可為貸款職工節約利息支出1944.70億元,平均每筆貸款可節約7.63萬元。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公積金貸款利率低,對部分購房者來說意義非常大。以北京為例,公積金貸款上限120萬,如果與商業貸款相比,同樣是首套房貸款,25年貸款期,月供差價達到了1442元,而貸款25年利息差高達43.28萬。
不過,住房公積金支持住房消費也存在一個較大問題,各地一般會限制住房公積金貸款的上限,而這個上限與當地房價相比一般都偏低。換言之,購房者需要籌集更多的首付款,增加了其購房難度。
“以北京為例,公積金貸款上限120萬,在房屋總價多在500萬以上的情況下,意味著能使用公積金的基本都是首付能力很強的購房者。”張大偉認為,偏低的貸款上限約束了住房公積金的作用,只能被首付能力高的人使用。
《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254.76萬筆、9534.85億元。而2016年,全國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327.49萬筆、12701.71億元。
以此推算,2017年全國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筆數同比下降22%,貸款總額相比2016年下降了25%左右。
一些地區下降更甚。北京地區2017年發放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535.78億元,涉及住房57818套,同比分別減少50.1%、49.4%。上海2017年發放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9.28萬筆、586.28億元(含貼息貸款置換1.54萬筆103.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9.29%、50.51%。
此外,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拒絕或變相拒絕購房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也引發繳存職工不滿。
住建部等四部委去年年底曾下發通知,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要認真履行承諾,不得以提高住房銷售價格、減少價格折扣等方式限制、阻撓、拒絕購房人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不得要求或變相要求購房人簽署自願放棄住房公積金貸款權利的書面文件。
8月31日,中國華融(02799.HK)發布2018年中期業績報告,上半年實現利潤11.3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93.1%,實現歸屬於該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為6.84億元,較去年同比下降94.9%。
盈利能力指標顯示,中國華融上半年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年化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由22.6%大幅下降至1.11%,下降了21.49個百分點;年化平均資產回報率(ROA)從去年末的2.1%大幅下降至0.12%,下降了1.98個百分點。
與中國華融凈利潤大幅下滑對比鮮明的是,30日,另一家港股上市的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中國信達(01359.HK),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2.9%,年化平均股東權益回報率(ROAE)13.27%,年化平均總資產回報率(ROAA)1.19%,分別較去年末下降了1.56個與0.2個百分點。
中報顯示,中國華融上半年收入總額從去年同期的608.06億元下降7.2%至上半年末的564.47億元。
相比收入總額小幅下降,中國華融上半年支出有大幅上升。中報顯示,中國華融支出總額由2017年上半年的352.33億元增長50.6%至2018年上半年的530.66億元。
其中,利息支出同比增長48.7%至上半年末的327.56億元,中國華融解釋稱,主要是由於與去年同期相比,集團存量借款規模大幅增加。
此外,中國華融金融資產減值損失由去年同期的47.15億元增長155.6%至半年末的120.53億元。中國華融指出,主要是由於集團持有的部分金融資產信用風險暴露,撥備計提金額同比大幅增加。
2018年4月17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個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中國華融稱,為維護公司的正常經營和穩健發展,新一屆公司領導班子迅速調整到任。在新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按照主動、審慎的管理原則,迅速行動,有序部署,有效加強集團層面的輿情監測、分析預警和應急處置工作,最大程度的減少賴小民個人事件對公司造成的不良影響,確保各項業務經營和內部管理平穩有序、正常運行。
8月31日當天,受中期業績影響,中國華融股價下跌12.02%至1.61港元/股的低位。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