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演說1710美中開戰的起點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09/28/%e6%bc%94%e8%aa%aa1710%e7%be%8e%e4%b8%ad%e9%96%8b%e6%88%b0%e7%9a%84%e8%b5%b7%e9%bb%9e/

演說1710美中開戰的起點
講者:掌門

〈東風壓倒西風〉
在1995年臺海危機的時刻,中國軍方第一次舉行彈道飛彈演習. 三天裡, 每天試射兩枚「東風15型」飛彈. 該型號屬公路機動型短程彈道飛彈,射程600英里, 特點是可快速布署,具備高度隱蔽性. 那次試射未盡人意, 其中一枚因導引系統故障被迫半空引爆;兩枚落在靶區外面; 即使打進靶區的三枚,都沒有命中核心. 行家評論其技術水平約略相當於50年代美蘇的標準,ie「誤差距離」為1英里.

但在1996年第二次試射, 所有飛彈都精準地擊中目標,誤差距離只有幾百公尺,相當於80年代的美蘇標準. 換句話說,中國僅以八個月時間就達成美蘇花費二十五年才做到的技術提升. 中國人如何做得到?至今仍是個謎.*** (西方人則一口咬定,這出於天才的….. 網絡盜竊,是從 五角大廈和武器承包商那兒偷來的. )

無論如何,中國的彈道技術後來提升得更令人觸目, 反映在衛星和航天科技的長足進步上面. 現下中國財/才雄勢大,在諸多高科技領域步步進逼西方先進國, 最近「銀河一號」超越「美洲虎」榮膺世上最高速計算機,更充滿著中式象徵主義意涵…..

《美中開戰的起點Crouching Tiger:What China’s Militarism Means for the World》(2015) Peter Navarro
本書內容相當邪惡,簡單地說,就是全部可找到的 “敵視中國”言論的集成; 寫作風格十分通俗和民粹化,自詡是本 “推理故事”. 全書分為45章,每章提出一個問題,環環相扣, 圖窮匕現,最後導出終極問題:「快速軍事化的中國對亞洲和平與繁榮帶來何等威脅? 」

本講介紹書中有關 美中軍備競賽的發展近況, 特別聚焦於有趣的 中方 “非對稱武器asymmetric weapons策略” 和 美方的因應戰略考量.
〈反艦艇彈道飛彈〉
空戰武器屬於更高科技和更資本密集類型, 此所以美國的空戰優勢大幅領先全世界. 空戰的象徵物就是航母, 美國擁有11個航母戰鬥群,次位的國家只有2個.
投放空戰武器的更佳選擇是在 遠端的戰略性地理位置構築大型海空軍「先遣基地」. 現時西太平洋地區,美國在日本設有三個大型基地;南韓4個; 菲律賓和泰國各1個; 還有重鎮 關島虎視雄據大洋中央.

面對這圍堵態勢,中國軍方的定策名為 「反介入, 區域阻絕anti-access,area denial」, 意思是在遠洋截擊來犯的艦隊, 具體的戰鬥目標很簡明,就是要擊沈前來的航母於區域之外緣!
要達成這項目標,合適的武器有三種:a航母; b潛艇; 和c彈道飛彈. 三者之中,a可以不論; 所以中方發展的是b和c,是為「非對稱武器策略」. 兩者之中,潛艇是傳統的反航母工具,攻防戰術研究甚詳; 但「反艦艇彈道飛彈」卻是新開發的武器,相關戰術一片空白, 這就是軍備相對弱勢的中方的突破口.

書中提出一個很技術性的問題:「從數千英里外,攻擊開放海域中以30節速度航行的航母有多困難? 」,答案是 “幾乎不可能”,理由是…..
一般而言,飛彈分為兩種:
Def.「巡弋飛彈Cruise missile」使用小型噴射推進器,飛行高度很低, 甚至可以貼近地表輪廓以避耳目.
反之,def.「彈道飛彈ballistic missile」的定義是:飛行的首階段使用火箭推動,脫離大氣層後進行 次軌道太空飛行, 然後在選定位置以 自由落體方式返回大氣層,*** 依靠準確計算落在目標之上.

對擁有太空科技的國家來說,發射攜帶核子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擊中一個城市,並沒有甚麼難度. 但要控制攜帶常規彈頭的中程彈道飛彈,歷時十多分鐘,飛越兩三千里之後, 再以自由落體方式擊中一艘自主移動的航母,那就 “幾乎不可能” 了. 要做到這種精準度,需要技術革新, 回到大氣層的飛彈要具備微調能力,“平飛”狙擊目標艦艇. 本書認為 中國(可能)是目前 唯一 開發出這種彈道飛彈技術的國家.***

非對稱武器策略利害之處不在戰術強度,而在於成本效益.**** 無論是從陸上基地發射彈道飛彈,抑或用快速雙體船逼近目標發射巡弋飛彈, 一枚飛彈的造價不過數百萬美元, 但一艘航母的造價卻是一百億,外加五千條美軍性命!
中方的戰術未必真的能夠有效地限制美軍在西太洋的活動,但卻極大地增加了活動的風險! 中方不是要進行「強硬防禦」, 而是增加美方的主觀性風險,使其 “知難不進”.****

非對稱武器策略徹底改變了西太平洋的戰略平衡. 彈道飛彈固然對駛進海域的航母起到阻嚇作用; 而中方佈署在沿海的大量巡弋飛彈對美軍先遣基地的威懾作用則更為實質性和難以化解.*** 美國海軍發展出一種終極武器「神盾系統」, 那是個雷達系統,可以同時鎖定100個來犯的目標, 但是….. “漫天箭雨” 又能否盡接呢?

〈美方的因應戰略〉
「非對稱武器策略」確實在戰略層面動搖了美方「先遣基地+流動航母」空中壓倒的絕對優勢.*** 那麼美方就要考慮:維持並強化已有結構; 抑或從根本上改變結構?

基於系統的優化程度已然甚高,強化已有結構的途徑非常有限. 最具效益的新戰術手段是在先遣基地佈署美國陸軍的終極武器「薩德THAAD系統:戰區高空防禦飛彈」, 那是能夠在超高空截擊入侵飛行體(主要針對彈道飛彈,也包括戰機.)的飛彈系統. 但是佈署薩德有個政治難處,易遭基地 在地國人民的反對. 再者,神盾和薩德都是防禦系統,無論如何高效, 共同弱點是 “久守必失”,沒有把握同時間應付超大量來襲飛彈. *** 它們的真正用途只是爭取時間,進行反擊.
另一個方法是分散基地,但除了削弱規模效益,增加財務成本之外, 也要面對上述政治難處. 況且基地總比飛彈貴得多,風險成本無從避免.

於是美軍內部提出了大膽的戰略變調:廢止航母主導,代之以潛艇.****
航母將戰機帶到敵方的近海,施行空中壓制和定點轟炸. 優點是戰術力量強大; 選擇範圍寬廣,可以殲滅軍隊,也可以轟炸城市和基建. 潛艇攜帶的武器少得多,選擇範圍也就狹窄得多.
但是潛艇神出鬼沒,防不勝防, 既不用擔憂敵方的先制攻擊,也是 後發瞬時反擊的最佳武器.*** 最重要的是:美國的潛艇技術全球最先進. 如要施行核子打擊的話,潛艇更是無上佳選, 可以在水底發射彈道飛彈,不露形跡,非常利害.
潛艇卻有一項意料外的政治弱點:正是由於匿蹤藏形, 受保護的人民(尤其是盟國的)看不到它的存在,不似航母那樣能帶來 “安全感”;*** 同理,對敵國人民的心理威脅也有所不及.

基於美國是個民主制國家,作為三軍統帥的總統沒有發動戰爭的權力, 美軍在戰略上排除了 向假想敵先制攻擊的可能性,*** 瞬時反擊佈署成為不可或缺的消極性戰略設定.
美國在西太平洋只有一個假想敵,那就是中國. 於是Def.具體的戰略目標明訂為:假設美國的先遣基地,或者盟國本土(一般情況下,前者會先於後者發生.), 遭到中國的飛彈襲擊,美國如何發動全面反擊. 這種軍事行動綱領稱為「海空總體戰AirSea Battle」策略.***

Def.與此相對的是積極性策略,在中國發動先制攻擊之前, 試圖透過海上封鎖和「經濟絞殺economic strangulation」來限制其發動戰爭. 這種政治和軍事混合綱領稱為「近海控制offshore Control」策略.***
這兩種戰略思想的辯論,構成現今美國軍事政策論壇的主戲碼.

〈海空總體戰〉
策略由五角大廈分析師Andrew Krepinevich提出, 認為要應對中國的飛彈攻勢, 美軍的 四大軍種(空,海,陸,海軍陸戰隊) 必須緊密協作,一體行動. 作戰路綫圖規劃出兩個階段:
在首階段行動,空軍必須執行 “太空反制任務”, 破壞中方的 “人造衛星海洋監控系統”, 藉以阻止其瞄準高價值航母.*** 除了要摧毀中國的衛星,還預設攻擊多個境內地面戰略目標, 包括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 新疆的大型 “相位陣列雷達” 和反衛星武器設施, 與及散處多地的衛星發射和監控基地. 另一方面,海軍則利用 “神盾系統” 防禦各個先遣基地, 使其免受中方巡弋飛彈的大規模攻擊,以爭取時間啓動次階段作戰.
次階段計劃充滿爭議性,具體做法就是以非核子武器攻擊中國本土, 以因應中方對區域中的美國軍艦和先遣基地的非核武先制攻擊. 簡言之,即是對中國進行全面戰爭.

表面看來,總體戰策略邏輯清楚, 道德上合乎 “舊約式以牙還牙” 精神; 政治上合理;軍事上可行, 近乎是種必然性選擇.*** 但是細究之下,情況異常複雜.
基於資源配置,中國的常規和核子飛彈武器庫並未進行區隔,編制上共同隸屬「第二砲兵部隊」, 無論是貯存,監控和發射作業,都在相同的基地進行.*** 即是說,美軍針對飛彈基地的任何攻擊,便等同於對中方核武設施的先制攻擊. 中方出於害怕失去 “核武二次攻擊” 能力,極有可能搶先啓動核武!從而引發全人類不能接受的核子戰爭.

對總體戰更專業的批評意見則指出該策略的執行,在兩個層面上是無效的. 首先,中國幅員極度遼闊,作戰重心分散, 根本不可能針對全部飛彈基地和控制中心進行同步深度打擊. 美軍徹底癱瘓中國戰鬥神經網絡的可能性甚低.*** 其次,美軍阻截行動中飛彈的可能性更是低之又低. 兩者相合,策略根本上無效.

於是反對派戰略學家提出方法論上截然不同的謀略.
〈近海控制〉
策略由「美國國防大學」戰略學家TX Hammes上校和「美國海軍研究院」的專家們提出, 具體行動為將「第一島鏈」變成一條封鎖綫,禁止中國的商船和軍艦越過.**** 這是美國版的「區域阻絕」, 透過「遠端封鎖」扼殺中國的全球貿易.

第一島鏈的末端和咽喉要道就是 「馬六甲海峽」,通往 印度洋的必經之路, 中國絕大部分石油和原材料進口,工業製品出口的門戶. 閉關鎖戶則敵方不戰自潰; 甚至單是威嚇這樣做,就足以使敵方不敢輕舉妄動.
再者,第一島鏈的 “琉球弧綫” 段落是中國進入西太平洋的拒馬索. 弧綫上的咽喉段「宮古海峽」是中國商船和戰艦(特別是潛艇,需要 水深和海底地形活動條件.) 的進出要道. 而日本已在海峽佈署了 大型雷達系統和「88型岸置反艦飛彈」.

總的來說,這策略的 戰略強度十足; 加上美國海軍實力天下無雙,而沿鏈盡皆盟國,故此 可行性也極高.*** 表面看來,也不像 “總體戰策略” 那樣直接導入全面戰爭; 更重要的是,我僅僅封鎖你,你總不成動用核武吧!  於是,近海策略在政策辯論中占了上風.

〈評估近海控制策略〉
Hammes上校言辭犀利, “本策略是要逼迫中國在美國力量最大化; 並且本身力量遭到持續削弱的情況下作戰.”, 換句話說,單是拖就足以把你拖垮!他的理論, 稱為「勝利理論」, 很有深度,共分為三個部分:
A目標
不是消滅或摧毀中國, 所以應該盡可能不攻擊中國本土,盡可能避免全面戰爭. 他認為在這個時代,要完全擊敗一個核子強權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智的. 他的目標是在中國動手壓迫西太平洋盟國的情況下,導入局部有限度戰爭,稱為「低強度戰爭」. 「勝利」就是停戰,然後撤兵.****
B前設
“只要不摧毀中國的基礎設施,就能促進戰後全球貿易迅速復元.”**** 全球需要中國這間 “世界工廠”; 美國也需要中國的十四億消費者.
C後果
根據 克勞塞維茨 “激情, 機會和理性造就戰爭.” 的說法,總體戰是錯誤的. 攻擊本土只會燃點中國人的愛國激情,勾起 “百年國恥” 的集體回憶, 引發漫長的戰爭.

海軍研究院則提出了本策略的最後重點D迴旋:施加壓力的過程是 緩慢,有序而漸進的, 這種「蟒蛇式」攻擊方式 (相對總體戰的「響尾蛇式」瞬時攻擊.), 能在緊握主導權的狀況下, 為雙方進行外交斡旋提供所需的時間和空間.*****

以上的正面評估確實擲地有聲; 但是近海控制也有其負面評價之處. 首先,中國對美國這項策略瞭如指掌,刻下正釐訂一系列對策, 開發多元海陸貿易運輸路綫,繞過第一島鏈和馬六甲海峽,以避敵鋒芒. 「一帶一路」國際經貿和基建開發計劃的拓展, 其大戰略深意在於牽涉進幾十個國家,令美國的封鎖策略無處著力!*****
其次,執行近海控制策略端賴美軍在日韓和關島的先遣基地, 但這些基地卻充分暴露在中國密集飛彈攻勢威脅之下. 一旦中方針對美方的遠端封鎖還以顏色,則出手政擊不外此途, 那麼大勢仍得還原為海空總體戰格局.***
其三,有趣的是,遠端封鎖策略既傷敵亦傷友(甚至也傷己). 盟國日韓澳洲與中國經濟已然一體化,受害顯明, 封鎖曠日持久,則勢必抗拒背離.***
其四,無趣的是,近海控制因其施行緩慢, 反倒給中方充分時間進行戰術佈署,先發制人.**** 這是總體戰派的最大擔憂和非難.
棋局兩難,固事理之常也.

從上面的種種論難,可以看到美國戰略學家的謀慮是何等深遠; 更難能可貴的是, 絕非窮兵黷武,而是步步為營, “未慮進先慮止”.***
有說「美國人民雖然好戰,但並非帝國主義者; 而美國軍方骨子裡雖然帝國主義, 卻並不好戰. 」****信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7790

唐英年向 80後開戰

1 : GS(14)@2011-01-16 13:37:5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874395
【本報訊】下任特首熱門人選、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昨日公開向 80後社運青年開戰,他叫追求民主的青年「不能關起門來當皇帝」,又批評部份 80後「剛愎自用」兼「勇往直前」,很容易「車毀人亡」,更指摘行動派青年的衝擊手法,擔心「引致流血」、「走上不歸路」。多位 80後活躍分子隨即反擊,譴責唐英年抹黑社運、邏輯荒謬。記者:蔡元貴、莫劍弦

唐英年昨出席「 Roundtable Institute and Its Network」周年會議,以「跨世代的溝通是我們的共同責任」為題發表演說,重點向 80後社運青年發炮。他指摘部份 80後重權利而忽略責任:「我認為,一個真正成熟嘅公民社會,喺重視權利嘅同時,必須自覺地承擔責任。」
批評年輕人不問青紅皂白


他警告, 80後不要搞思想壟斷:「呢個世界係豐富多元嘅,我哋應該有包容嘅胸襟,尊重他人嘅想法同意見,而唔係對持相反意見嘅人動輒口誅筆伐。剛愎自用加上勇往直前,最後好容易車毀人亡。」
這位下任特首熱門人選呼籲 80後要懂得妥協:「妥協係民主嘅產物,香港要走民主化嘅道路,就不能關起門來當皇帝,自己講晒,而係要學會如何折衷互讓,以各退半步去尋求最終大家能夠共同進一步嘅結果。」唐英年批評一些 80後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一個很常見嘅例子就係,不問青紅皂白,乜嘢事情只要涉及政府、商界,就必然會得到官商勾結、利益輸送嘅結論。」
唐英年越說越嚴重,儼如京官上身訓斥年輕人;最後他更把本港 80後社運與美國槍擊事件混為一談:「近日我哋睇到美國一宗槍擊事件所觸發對於政治同暴力關係嘅反思,好值得我哋去深思。我相信香港人絕對唔願意睇到政治或社運引致流血,當底線不斷被衝擊、不斷倒退,我哋就有可能走上一條不歸路。」
80後炮轟抹黑新一代社運


嚴詞挑釁惹來 80後回敬。活躍社運青年周諾恆說:「我始終認為官商勾結係社會矛盾嘅核心問題,唐英年嘗試淡化呢個矛盾,係當權者嘅慣用伎倆。」唐英年批評 80後自我,去年發起反高鐵運動的 Kobe反斥他邏輯荒謬:「我哋保護菜園村、質疑高鐵方案,完全出於關心社會,唔係為咗自己嘅福祉。呢啲高官講嘢咁荒謬,只會更加激發我哋要組織起來抗爭。」
80後反特權青年成員陳景輝指,唐提出「社運引致流血」,是沿襲六、七十年代殖民政府打壓公民手法,抹黑本港新一代社運:「身為下任特首嘅熱門人選,佢仲以殖民政府心態抹黑人民,到底香港仲係唔係港人治港?」
主辦會議的 Roundtable理事會主席沈旭輝說,唐英年事前沒有應他們要求呈交演詞文本,對於其嚴厲言詞,他也感到驚訝。沈旭輝說,唐英年關注青年議題是值得肯定的,但說的五點現象無論是否準確描述年輕人,都並非所謂 80後問題的最核心問題。
沈旭輝說:「香港嘅核心問題在於社會嘅結構性問題,宏觀到香港嘅發展策略、社會流動嘅失衡;微觀到政府長期嘅青年政策僵化、不同世代難以互相理解。解決咗呢啲問題,唐司長擔心嘅現象至唔會發生。」美國剛發生的槍擊案,是由美國社會另一個深層結構衍生的問題,與香港青年議題比較並不合適。
另一下任特首熱門、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說,認同民主是妥協的藝術,認為「車毀人亡」的言論,不是針對任何人。他指部份人士批評政府官商勾結,只是根據部份傳媒報道得出的結論,年輕人應實事求是。
政務司司長挑釁 80後的言論

「關門做皇帝」、「剛愎自用」
「勇往直前」、「車毀人亡」
「社運引致流血」、「走上不歸路」
2 : GS(14)@2011-01-16 13:41:03

http://thosewerethedays.wordpres ... %E6%94%BF%E5%BA%9C/

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昨日出席Roundtable的青年學術會議,期間他談到對80後新社會現象的看法。童工平心而論,唐公子也不是完全沒有肯定新社運的價值,例如他說,「事實上,回顧近年來香港社會的一些變化,雖然起初有不少是由年青人去推動,但最終能夠形成氣候,主要還是因為具備了一定的社會背景,令跨世代、跨階層的公眾逐漸接受一些價值的改變。打一個譬喻,青年人就像是播種者,但必須有社會的土壤,種子才能夠茁壯成長。」

童工也同意,他對某些激進年青人抗爭行為,也值得80後年青人反思。不過,童工想指出,唐司長要叫那些激進抗爭80後年青人反思之餘,政府,又有沒有反思,為何回歸十多年了,激進抗爭行動,會由非主流變為受主流社會接受?越來越多年青人接受、甚至參與激進社運抗爭?

年青人要反思,擁有更大權力、更多資源的政府,是否也要反思?

其實唐司長批評那些激進抗爭80後年青人的論點,何嘗不是適用於特區政府?

唐司長說:「個人最起碼就是認識到權利並非絕對,必須尊重他人的自由和權利。」把「個人」換成「政府」,「權利」換成「權力」「政府最起碼就是認識到權力並非絕對,必須尊重他人的自由和權利。」特區政府對待遊行人士,駐重兵於西環門外,開香檳可以變成「襲警」,又豈有「尊重他人的自由和權利」?

唐司長又說:「不要搞思想壟斷。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元的,我們應該有包容的胸襟,尊重他人的想法和意見,而不是對持相反意見的人動輒口誅筆伐」,政制及及地事務局局長林瑞麟公開把民主派打成「反對派」,煲呔之親疏有別,泛民不可以有人做行會、副局、政助,豈不較把「持相反意見的人動輒口誅筆伐」更嚴重?

唐司長又又說,「不論用甚麼說法,必須承認,妥協是民主的產物。香港要走民主化的道路,就是不能關起門來當皇帝,自己說了算,而是要學會如何折衷互讓,以各退半步去尋求最終大家能夠共同進一步的結果。」這個,更加明顯,兩次政改爭議,民意還未表態,煲呔己一早講明,方案修改空間很小,這又是那門子「折衷互讓,以各退半步去尋求最終大家能夠共同進一步的結果」?

更不要說,唐司長說80後年青人「剛愎自用加上勇往直前,最後很容易車毀人亡」,童工還以為他在說那堅持申亞的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

假如,唐司長用來批80後激進抗爭行動的觀點,原來,也適用於批評特區政府,那該不難理解,為何越來越多年青人,會投身於激進社運行列!
3 : GS(14)@2011-01-16 15:33:12

我覺唐是不對的
4 : 拔刺者(4132)@2011-01-16 18:29:08

3樓提及
我覺唐是不對的
正如李鵬的言論是煽動64群眾情緒!
5 : GS(14)@2011-01-16 18:30:21

點解要加劇情緒?
6 : 拔刺者(4132)@2011-01-16 18:47:48

5樓提及
點解要加劇情緒?
表現其君權神授吧!至於唐生,若市民反彈咪話我們誤解其所言
7 : GS(14)@2011-01-16 18:50:42

6樓提及
5樓提及
點解要加劇情緒?
表現其君權神授吧!至於唐生,若市民反彈咪話我們誤解其所言


so strange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595

中環在線:11月推微淘 開發社交網 馬雲擸刀開戰

1 : GS(14)@2013-10-30 11:21:3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31030/18485168

網絡世界真係一日都算慢,上星期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喺杭州總部形容,挑戰騰訊(700)旗下微信,只係出動小棍子,下月會拿出菜刀。馬雲原來唔係虛張聲勢,阿里日前宣佈,本周五(11月1日)向4億「手機淘寶」用戶開放新頻道「微淘」作公開測試,真係擸刀喎。
微淘係乜東東呢?據了解,大家除咗可以喺微淘買嘢,更重要係可以同朋友share,例如你喺微淘買咗件衫,可以喺平台同買咗同一件衫嘅買家交流,成為一個社交圈子。用戶除咗可以分享購物心得,亦可以like人哋嘅心得。係咪越講越似facebook呢?

連繫淘寶及來往

馬雲上月推出嘅「來往」已經擺明挑機微信,而家推呢個微淘,明顯希望透過推出類似facebook嘅平台,吸客入手機淘寶,呢個平台又可以打通「來往」,總之就希望用戶登入阿里嘅手機平台之後,可以辦晒所有事情。
呢個情況真係似曾相識,香港人買樓、落超市買嘢、打電話、開燈、開冷氣,全部都有機會畀錢長和系主席李嘉誠賺,難怪馬雲封李嘉誠做偶像啦。地產界有「深圳李嘉誠」、「重慶李嘉誠」,睇來馬雲將來可能變成「網絡李嘉誠」喎。
馬雲仲比超人進取,聽聞阿里已經同中移動(941)、聯通(762)傾掂數,兩間電訊商嘅手機用戶用淘寶、「來往」、微淘產生嘅流量資費,一律由阿里包辦,用戶免費,條橋拍得住電訊商畀手機補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057

王毅警告安倍 勿望甲午戰爭重演 「2014不是1894」若開戰自取滅亡

1 : GS(14)@2014-03-09 12:39:2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309/18650319

                              

                                【兩會聚焦】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昨在全國兩會記者會上,回應早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中日關係與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英德關係相提並論,暗喻日中衝突在所難免;王毅稱,「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批安倍比喻荒謬,警告日本不要期待1894年甲午戰爭重演,否則將自取滅亡。王告誡日本,「與其拿一戰前德國做文章,不如以二戰後德國作榜樣」,籲日方要反省歷史。                                  

              

                                       

                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昨按預定議程舉行外交部記者會。儘管昨凌晨發生大馬飛北京的航班墜機,150多名國人遭遇奪命特大空難事故,王毅仍如期開會,回應中日關係等重要問題後,才宣告空難消息,匆匆結束記者會回去處理。其中日本《朝日新聞》記者問中日關係問題時,特別提到安倍晉三早前把現時的中日關係,比作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和英國的關係。                                                    

              

                                                                                                                        
            ■昨《朝日新聞》記者提問,惹王毅重提甲午戰爭警告日本。            ■儘管發生特大空難,但兩會外交部記者會昨仍如期舉行。新華社            ■去年底安倍晉三(中)參拜靖國神社,加劇中日矛盾。資料圖片


                                             

「新仇舊恨一起報」

                王毅神色凝重地回應指:「有人將現在的中日關係與一戰前的英德關係相提並論,我想強調的是,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與其拿一戰前的德國來做文章,不如以二戰後的德國來作榜樣。」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年至1918年)前,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和以英國為代表的協約國,兩大陣營因殖民地和軍備之爭最終爆發戰爭;此戰逾1,000萬人喪生。
王毅提到1894年,是指甲午年(1894年)清朝與大日本國因爭奪朝鮮半島而爆發的一場戰爭,此戰清朝大敗,與日本簽訂喪權辱國《馬關條約》,中方向日本賠償白銀二億両,並將台灣等地割讓給日本。甲午戰爭被視為是繼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再遭列強欺辱的例證,是中國近代史的恥辱。
今年是甲午戰爭120周年,中日關係緊張,中國軍方不少鷹派學者不時拿此說事,接受內地媒體採訪時異口同聲稱,日本若敢在東海挑起事端,中國決不會重蹈覆轍,而會對日本「新仇舊恨一起報」。中國外長王毅昨出此言,可見北京對120年前敗戰仍耿耿於懷。                                                    

              

              ■近年內地多次發生反日大示威。圖為2012年9月東莞反日示威現場。資料圖片

                                             

成立「全球應急呼叫中心」

                王毅在會上還透露,外交部將在年內建成領事保護與服務「全球應急呼叫中心」24小時電話熱線,今後中國公民不管走到世界哪個角落,「一旦遇到危難,能在第一時間與祖國取得聯繫。」近年內地公民出國旅遊成風,輿論一直籲中國駐外使領館加強對本國公民在外國的領事保護。外交部曾稱,港澳台護照在外國可同樣享受中國外交部的領事保護。
鳳凰網/新浪網                                                        
2 : GS(14)@2014-03-09 12:39:4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309/18650321


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前日參加河南省人大代表團分組討論時,幽默風趣,妙語連珠,還自爆他做副總理時,很多官員追他「要項目要錢」,做紀委書記後「都不找他了」,甚至躲猶不及,見他也不理。
河南省全國人大代表范海濤稱,當日他特意去跟王岐山搭話,兩人聊了半小時。「他(王岐山)說,他當副總理管經濟時,很多人找他,都是想要項目、要政策、要錢啊;現在他當紀委書記,都不找他了。別人跟他說話,語速都慢了,有些話還不敢跟他說,見他也不理他。」
自稱二月河粉絲

王岐山還自爆是河南作家二月河的粉絲,二月河寫的「帝王系列」他都認真看了,稱對二月河的了解比二月河對他了解還多。王稱,「看了他的書,就能讀懂他。知音是甚麼,知音是通過聽音樂就能聽懂作曲人想要表達甚麼」。他與二月河的相交已久,他主政海南時,曾親邀對方去海南交流文化問題。而與會的二月河對此十分感慨,當場大讚王主掌的中紀委「雷霆反腐、四野震動」,稱當年沒想到王會做這麼大的官。
《鄭州晚報》
3 : GS(14)@2014-03-09 12:39:5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309/18650323


兩會召開前,東莞因被央視踢爆色情氾濫而成焦點,全國人大代表、東莞市長袁寶成兩會開幕日被記者追問時,只用「嘿嘿」作答。前日他接受內媒採訪作正式回應,稱自己「從來沒承認過東莞是『性都』」,東莞也從來沒有靠黃賭毒發展經濟。
稱東莞從不靠黃賭毒

袁寶成稱,東莞現正在「刮骨療毒」,涉黃事一直在處理,很多案件還在偵查,已處理一些幹部,但還有些案還不宜公佈,「以後某個時間自然會公佈,讓大家知道涉黃問題是怎麼發生的,涉及到誰,以及保護傘、利益鏈等等」。袁稱事件發生後引起社會各方議論,但「東莞從來沒有靠這些來發展經濟,東莞是世界製造名城,製造業的世界排名是非常靠前的」。
他又為前兩天被追訪時只回應「嘿嘿」解辯,稱那天「記者太多了」,又感謝記者「讓我出了名,成為某時某刻的新聞人物」,「我想說明一下,那天我對記者們講了三句話,第一句是謝謝你。因為大家關注東莞,無論是批評還是監督,哪怕是罵兩句,實際上是出於愛護東莞,所以我要謝謝記者」。
北京《新京報》
4 : GS(14)@2014-03-09 12:40:0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309/18650325


全國政協委員、央視前名嘴崔永元因要在兩會追究轉基因問題,傳遭中宣部封殺,甚至不能再任河南電視台節目《成語英雄》第二季的評委;他發起的公益基金亦傳遭當局調查。崔本人暫未就此作回應。
崔永元因反對推廣轉基因,與竭力鼓吹轉基因的網絡打假名人方舟子發生矛盾,被對方告上法院。崔在兩會開幕時曾宣稱,本次與會他將針對轉基因問題追打當局,但後來不再談此事。前日他在微博貼出一則記者的短訊,稱「收到禁令」不能報道,對此表示「非常抱歉」。崔又貼文稱:「反思了一下,主要犯了兩個錯誤:一是不該提審計轉基因幾百億經費,二是不該提轉基因濫種。這些問題太真了,應該提農業部領導注意身體不要太累的提案。唉,後悔呀!」
方舟子向中央舉報

有報道指,崔被方舟子和中科院士何祚庥、左派學者司馬南聯名向中央舉報,並得到某政治局委員批示,因而被封殺,不能在電視台發表反轉基因言論;方舟子同時舉報崔永元發起的公益基金會,指基金會黑幕重重。
網易
5 : Louis(1212)@2014-03-09 16:18:36

王毅:主權領土寸土必保

促日認真清算過去 效二戰後德國



【明報專訊】針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曾將目前中日關係比作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英國與德國關係,外交部長王毅昨日於「兩會」記者會上強調,2014不是1914(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2014更不是1894(甲午戰爭爆發),與其拿一戰前的德國來做文章,不如以二戰後的德國來做榜樣。他同時再度敦促日本「認真清算過去,不再出爾反爾」。

2014不是1914更不是1894

隨美國重返亞太策略的推進,中國與菲律賓、越南、日本等國都就主權及領土問題產生多次爭端,備受外界關注。王毅昨日就「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他表示,過去一年中國的外交是主動、進取的,而目前中國周邊形勢總體向好,也是穩定的。

但他也承認,近年中國確實同一些國家存在的領土和海洋權益爭議。王毅表示,中國願意在尊重歷史事實和國際法基礎上,堅持透過平等協商談判,以和平方式妥善處理,絕不會以大壓小,也絕不接受「以小取鬧」。同時他再次明確強調,在涉及領土和主權的問題上,「不是我們的,一分不要;該是我們的,寸土必保!」


王毅在回應日本《朝日新聞》記者有關中日外交困境的提問時稱,目前中日關係的局面是中方不願看到的,但近來日本領導人的一系列言行背離了中日復交精神,破壞了中日關係的根基。他再次強調,在歷史和領土原則問題上,沒有妥協餘地。

「歷史領土原則無妥協餘地」

今年1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瑞士達沃斯論壇上,曾將目前的中日關係比作一戰前的英德關係,王毅昨日回應稱,「2014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與其拿一戰前的德國來做文章,不如以二戰後的德國來作榜樣」。同時他也向日方喊話,只有認真清算過去,不再出爾反爾,才能走出僵局,開闢未來;並希望日本的領導人能懂得這些基本道理,能尊重人類良知和國際公理底線。

除此以外,在持續逾90分鐘的記者會上,王毅還就中國與美國、拉美、歐洲以及非洲的雙邊、多邊關係答記者問。他同時透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將於今年內首訪非洲,以再次深化中非兄弟關係。

辦好外交需有底氣骨氣大氣

而在回顧自己擔任外長一年的工作時,他表示,感覺到要辦好新時期的中國外交,必須要有底氣、有骨氣,還要大氣;他承諾,面對每年逾1億中國人出境遊、兩萬多駐外企業,外交部將在年內建成領事保護與服務全球應急24小時呼叫中心,以供國人在國外遇到危難時可第一時間與祖國聯繫。

明報記者 黃振豪、陳子凌、何曉勤、毛婷婷、果蕾、蔡志郁、陳洛明、林迎 北京直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379

免費電視有得揀林保怡倒戈 ViuTV 4.6開戰

1 : GS(14)@2016-03-02 15:02:00

■林保怡和周家怡昨儼如ViuTV一哥和一姐般出席開台記者會,並宣佈拍攝開台劇《瑪嘉烈與大衛》。


【ViuTV開台】隨着4月1日亞視釘牌,一股新勢力將衝擊香港電視行業。電盈旗下免費電視ViuTV昨宣佈4月6日強勢開台,並邀得無綫前一哥林保怡倒戈與港視前花旦周家怡拍攝開台劇《瑪嘉烈與大衛》。保怡昨日指觀眾有「真正嘅選擇」,寸盡無綫。至於ViuTV真人騷《跟住矛盾去旅行》原來還有經常在立法會火併的梁國雄和曾鈺成孖住去波蘭旅行,肯定比謝賢同曾江旅行更具爆炸性。讓香港觀眾終於有得選擇的全新免費電視ViuTV,昨日於尖沙嘴舉行發佈會,宣佈下月6日透過數碼頻道99台開台,有關方面並請來林保怡和周家怡出席,宣佈二人將合作拍攝ViuTV開台劇《瑪嘉烈與大衛》,而無綫亦「巧合地」安排在昨日差不多時間為一個收費的新網絡平台舉行發佈會,跟ViuTV抗衡,電視大戰一觸即發。



■ViuTV昨日記者會吸引大批傳媒採訪及大批廣告客戶撐場。

【真人騷】■長毛(左)與曾鈺成在立法會開會時經常「開火」,但竟然為了拍節目一起去旅行。



用繁體字幕

成為ViuTV一哥的保怡在台上表示:「好多人屋企都有電視,但用途唔一定係睇電視,可能係買部靚電視上網,當大家面對眼前只有一個選擇,唔想捨棄但又冇辦法之下都冇得揀,但由4月6日開始就有另一個機會。」繼而ViuTV總經理魯庭暉介紹自家節目及播放預告片,指該台將擴闊黃金時段,由晚上6時開始至凌晨12點45分(過往為晚上7時至11時),又強調外購劇集有配音、原音及繁體字幕,明寸無綫J5台簡體字幕及縮減配音節目。
ViuTV昨標榜每晚只做「一線劇」,而該台更主打真人騷,當中最具話題性的《跟住矛盾去旅行》,原來繼林日曦與蔣麗芸、何韻詩與高皓正之外,更找來經常在立法會火併的議員長毛梁國雄與立法會主席曾鈺成遠赴波蘭「開火」!另外,ViuTV又將直播西甲賽事,為球迷睇免費波帶來喜訊,並將兒童節目《快樂童盟》和新聞分別安排在晚上6時半及晚上8時推出,顛覆傳統。



【格鬥】■《G1格鬥會》中由不同女星親身上陣對打。

【體育】■ViuTV將播出西甲賽事。


■無綫昨安排記者會宣傳一個收費的新網上平台。

被劇本吸引

自5年多前拍完無綫《天與地》後便沒拍港劇的保怡受訪時坦言:「終於有劇本吸引到我返嚟!」問ViuTV是否重金禮聘時,他揚言是被誠意打動,至於為何不返無綫拍劇?他說:「其實無綫一直同我都有洽談,但係度唔啱期,的確要承認佢哋有改進嘅地方。」此外,ViuTV製作部副總裁金廣誠被問到《瑪》劇易角一事,否認對原版不滿,揚言只想有新鮮感,而長毛與曾鈺成拍攝旅遊節目並不涉及金錢,並謂:「佢哋覺得我哋個節目有趣同得意先嚟參加!」劉夢熊本答應與周庭拍攝其中一集,劉被判監後金廣誠表示會物色另一位與周庭拍攝,還反問記者有何建議,有人建議邀請李波,嚇得金廣誠大叫:「吓!咁驚!」採訪:卓寶花攝影:仇志德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0302/195120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585

南蘇丹開戰 華維和人員亡

1 : GS(14)@2016-07-12 08:15:46

非洲國家南蘇丹內戰捲土重來,殃及駐首都朱巴的聯合國基地,兩名中國維和部隊人員遭炸死(圖)。當地傳媒報道衝突至今已造成272人死亡。



正副總統軍隊首都開火


分別以總統基爾及副總統馬沙爾為首的軍隊上周五起在朱巴開火,兩派領袖一度呼籲支持者冷靜,卻無阻衝突在前日激化,其中當地聯合國機構和平民收容所遇襲,除導致兩名中國維和人員死亡,另五名中國和盧旺達籍人員受傷,中方譴責事件。直至當地昨日早上,朱巴各地仍傳出槍炮聲。聯合國安理會為此召開緊急會議,並發表聲明表示震驚,敦促兩派人馬立刻停止衝突,更警告軍隊襲擊平民及聯合國人員的行為可構成戰爭罪行。鄰國蘇丹和肯雅勸喻雙方停戰,美國和日本亦安排駐當地非必要人員撤離。人權監察組織譴責聯合國未有盡力紓解南蘇丹內戰。南蘇丹在2011年公投決定脫離蘇丹獨立,但基爾於2013年罷免副總統馬沙爾後,年底更演化為內戰,馬沙爾一度敗走朱巴。雙方去年在聯合國斡旋下簽署《解決南蘇丹衝突協議》,馬沙爾4月回歸朱巴並復任副總統。法新社/新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2/196912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406

網民開盤賭南海開戰

1 : GS(14)@2016-07-13 05:15:14

南海(圖)仲裁案結果激起內地網民怒火,南海問題終將以戰定奪抑或和平解決,再引起熱議。甚至有網民就南海會否爆發戰爭、南海大戰中誰會贏開出多個盤口,美國贏大熱賠率為1.4;中國贏賠率為5.9,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賠率則為500倍。



「三戰」賠率500倍

有網民假設南海爆發大戰,若美國「讓一個軍團」的賠率為1.17;中國「讓一個軍團」的賠率則為2.09。和局賠率則為4.15。另一盤口將「戰鬥國」圍繞中國、美國、菲律賓,「中菲小規模軍事摩擦」的賠率為2.51。「中美小規模軍事摩擦」的賠率為4.23;「中菲局部戰爭」的賠率為9.76;「中美局部戰爭」的賠率為15.92;「中菲全面開戰」的賠率為50.28;「中美全面開戰」的賠率為80.34;而「第三次世界大戰」,賠率則為500。雖然網民不可能投注,但不少人認為盤口合理。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3/1969289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516

中共少將:若開戰美兩航母「回不去」

1 : GS(14)@2016-07-15 05:16:23

南海仲裁激起中國舉國憤慨。解放軍空軍少將喬良表示,美國雖擺了兩個航母戰鬥群在南海,但顯然不為戰爭而來,他表示若中美開戰兩艘航母「可能都回不去」。中國昨在西沙舉行海空立體搜救演練,彰顯主權。另有消息指,本周末或爆反美反菲示威潮。喬良昨在《環球時報》撰文指,南海水域作為戰場太狹小,若中美開戰,勢必是中國佔優,因漫長的補給線無法滿足美國在南海開戰。他認為美國陳兵南海「就是一場秀」,想讓中國難堪又不至和中國翻臉,「南海的天不會因仲裁結果塌下來」。而中國當局昨在南海三沙舉行海空立體搜救演練,是三沙海域首次舉行多項綜合海空演練。演練包含海空立救、海上消防等,共19家軍地單位、13艘船艇、1架飛機及近300人參加。


■男子因穿Nike鞋在地鐵遭指罵並互毆。

地鐵男穿Nike鞋被斥漢奸

中國官方繼續造勢。新華社昨證實,近百名退役軍人近日應徵返回空軍導彈部隊,與現役官兵混編,聯演機動防空作戰。這些退役軍人是近五年內復退士兵,分別來自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五個省市。內地民情激憤,儘管當局警告民眾不要示威遊行,北京等大城市甚至提升維穩警戒級別,但近日仍有消息指,周五至周日內地將有反美、反菲遊行。當局已加強對菲、美駐華大使館的警衞。在大連有市民因穿Nike波鞋,在地鐵被斥「漢奸」,雙方爭執互毆,乘客則視若無睹。新浪網/《環球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5/196955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795

普京練兵 預演與西方開戰

1 : GS(14)@2016-08-13 14:50:06

俄羅斯再在克里米亞興風作浪,英國軍方憂慮普京把烏克蘭當成「練兵」戰場,預演與西方開戰。俄方動作頻頻,亦反映普京走冷戰的回頭路,對西方採取敵我分明的外交政策。英軍一份外洩文件顯示,俄軍正在提升把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投入電子戰爭的能力,包括正在鑽研干擾無線通訊技術,足以威脅西方的無人機、戰機及配合衞星定位系統(GPS)操作的武器,同時正測試一種透過聲音尋找地面狙擊手的裝備。文件形容,俄羅斯在烏克蘭其中一項野心,是練習「新的戰爭方法,同時測試先進及違禁的武器」。此外,俄羅斯亦積極展開宣傳攻勢,利用社交媒體、大規模短訊等影響民心,務求刃不沾血地打擊西方。文件建議英國須從槍械、無人機以至一則Twitter的帖文入手,進入備戰狀態。上周俄軍被發現把裝甲運兵車、軍事救護車、油罐車、訊號及工程車等軍備,運入克里米亞赤市、辛菲羅波爾等地,設立多個哨站,並派俄軍警截查出入的巴士,克里米亞北部的互聯網訊號更疑被截斷至前日,令烏東再次戰雲密佈。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12/1973295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5504

美國大選:向共和黨大老開戰 宣告「枷鎖已除」特朗普:不稀罕黨友支持

1 : GS(14)@2016-10-13 08:09:21

■特朗普聲言今後會以「自己的方法」贏大選。 路透社



距離美國大選投票日僅餘四星期,共和黨陷入亂局。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因侮辱女性言論而被黨友痛批甚至離棄,老羞成怒下徹底翻臉,揚言「不稀罕」黨友支持,更向黨大老正式開戰,宣告「枷鎖已除」,今後將隨心所欲地打選戰、用自己的方法坐上總統寶座。



特朗普與黨內領袖的關係向來緊張,打從一開始許多人就認為特朗普不適合繼承林肯與列根衣鉢;上周他侮辱女性言論的舊片段曝光,更成為他與黨內高層關係破裂導火線。據路透社統計,在共和黨屬的聯邦參、眾議員與州長共331人當中,有接近一半的人,有就特朗普的下流言論作出譴責,有大約10%人呼籲他退選。向來自視甚高的特朗普,自然難忍如此「羞辱」,前日在Twitter開炮,多次推文把背棄他的黨友罵遍;炮口徹底向內,他揚言因已不再受制於黨,跟黨建制劃清界線,「枷鎖已經鬆開了,太棒了,我現在可隨心所欲為美國而戰了。」


用自己方法打選戰

特朗普參選以來聽了黨高層不少指摘怨言,大概並不服氣,深信「自己的方法」最棒,「他們才不懂得如何取勝。讓我來教他們吧!」。他亦痛批「不忠不義」的黨友比「狡詐希拉莉更難搞」;又轟資深參議員麥凱恩「滿口髒話」,說:「他(上屆)初選時乞求我支持(我給了支持,他成功出線)。現在他卻因為我的更衣室說話而離棄我。」特朗普尤其不滿宣告不再為他助選的眾議院議長瑞安,不只在Twitter痛斥他是「軟弱無用的領袖」,稍後接受霍士新聞頻道訪問時再發炮,聲言「已經厭透」黨高層的「非支持」,對瑞安的恨意滿瀉:「我不想要他支持。我不稀罕他支持。」他越說越火大:「我可不想跟這些人(背棄他的黨友)躲在一個散兵坑內,包括瑞安,尤其是瑞安。」相信特朗普現將回歸提名戰的取勝策略:挑釁攻擊與分化。正如他身邊的消息人士形容,現在有如禁獵令結束、「狩獵季節」來臨,今後所有批評特朗普的人,不論黨屬,一律會受到還擊。對於希拉莉,特朗普繼續焦土戰術,據報陣營正考慮邀請「被克林頓性侵」的女性出席往後的宣傳活動;他在周日辯論前曾使出這陰招,令人側目,但在他的死忠粉絲群看來,這種手法非常對胃口。


說錯選舉日期

特朗普前晚在佛羅里達州巴拿馬城比奇舉行造勢集會,一如以往人頭湧湧,擠滿特朗普的忠實擁躉,其中30歲人妻兼人母埃利斯對特朗普的愛戴絲毫沒動搖。她指特朗普的「更衣室笑話」確難聽,但認為已是陳年舊事,「而且完全不及(希拉莉)所作所為過份,她該坐牢」。59歲男選民諾沃里特則坦言,對特朗普的我行我素有點擔心:「餘下選戰他不能再有閃失,假如再爆出其他(黑材料),他就完蛋了。」但特朗普就連選舉日期都記錯,在集會上指大選於11月28日舉行,實是11月8日。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13/1979923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80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