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朱克伯格合搞 fb 室友錯失 31.2億
1 :
GS(14)@2012-02-01 23:14:38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35&art_id=16031073
社交網站 facebook最快今日(周三)申請招股上市,最多集資 100億美元( 780億港元),創辦人朱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等 fb股東的身家勢必水漲船高,偏偏有一個人獨憔悴──他當年在哈佛大學的室友格林( Joe Green),他因不肯輟學搞 fb,錯失了現在大賺 4億美元( 31.2億港元)的機會。
故事說追溯回 2004年。
那時,朱克伯格勸他一同輟學,專心搞 fb,但由於兩人之前合搞網站 Facemash,被揭入侵哈佛學生網上圖書館,遭校方警告再犯就趕出校,加上爸爸反對,他最終向 fb說「不」。
今時今日, fb貴為全球最大社交網站,專家估計 fb上市後,朱克伯格身家將增至 175億美元( 1,365億港元),格林若加入了,身家都會有 4億美元。錯失 4億美元,格林說:「朱克伯格不時仍會取笑我爸,我們關係依然很密切。」英國《每日郵報》/美國廣播公司
2 :
GS(14)@2012-02-01 23:15:54http://www.metrohk.com.hk/index.php?cmd=detail&id=179777&search=1
格林原是朱克伯格讀哈佛大學時的室友,並一起創立FB前身、專供哈佛學生使用的網站Facemash,當中上載了大批哈佛男女生的相片,讓同學們評頭品足,其後校方以未經許可登入及利用入侵大學學生相片庫的圖片而向兩人發出警告,格林一度面臨被踢出校的危機。
其後,朱克伯格游說格林輟學,一起搞社交網FB,但格林因任職大學教授的父親反對,拒絕朱克伯格的邀請,並選擇「正途」在哈佛繼續學業,畢業後參與2004年總統候選人克里的助選工作,他現時經營市值數百萬美元的慈善捐獻網站Causes.com,所持股份亦令他躋身百萬富翁之列,同時位列FB的Topapps之一。
格林雖然擁有自己的事業,並創出一番成就,但外界仍認定他當日決定錯誤,估計因此白白少賺4億美元。隨着FB即將上市,27歲的朱克伯格已擁有約175億美元身家。
格林表示,早年與朱克伯格合作的Facemash為他帶來不小麻煩,加上其父反對他輟學創業,為此他決定不再參與FB項目。他說:「直至現在,朱克伯格還經常為此取笑我的父親,雖然我沒加入FB,但我倆依舊是好朋友,關係密切。」
南方東英:外資不理解A股 錯失時機
1 :
GS(14)@2015-06-12 15:41:5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612/news/eb_ebb1.htm
【明報記者廖毅然芝加哥報道】MSCI未把A股納入旗下指數,但仍無阻A股牛市,上證綜指企穩5000點以上。雖然海外投資者普遍相信,A股估值已經過高,泡沫隨時爆破。然而內地基金界及投行界均認為,外資對A股的了解並不準確,在他們猶疑的時候,投資的機會轉瞬即逝。正在美國芝加哥進行訪問的南方東英總裁丁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MSCI加不加入A股,不是非常大的事情,中國的開放不是因為要進MSCI。「近幾年的改革都看得出,中國需要世界,但世界也需要中國」。
只是追落後 不是泡沫化
丁晨指出,外資與內地投資者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促使資金從南方A50(2822)大量流出。「海外投資者往往認為A股是沒原因地突然上升,覺得是泡沫化。」但她強調,外國市場較為成熟,投資者經濟較豐富,但他們對A股的了解並不一定對。她指出,前幾年美國、歐洲甚至日本的股票大幅上升,A股卻面對熊市,現在只是追落後,而且中國持續開放及金融制度市場化,都是A股上升的支持因素,並非外資所認為的沒原因上升。
今年以來,上證綜指累升58.33%,南方東英旗下的南方A50(02822)亦累升29.58%。丁晨透露,去年底南方東英資料顯示,不少買入A50 ETF的都是主權基金,有來自發達國家的,亦有來自中東或金磚四國的央行。她指出,今年以來A股漲幅大,部分外資可能先沽貨,不代表永遠不回來。「重點在於,他們都在關注這個市場。」
中金公司首席運營官楚鋼亦指出,海外投資者都拿現在的A股與幾年前的熊市比較,「這是沒有意思的,我覺得上證指數今年能到6000點。」
楚鋼指出,外資看A股都有「滯後性」,例如去年以來,他們一直覺得中國的債務問題嚴重,中國政府對經濟增長持續下跌沒有答案,但內地的投資者卻有不同看法,認為政府可以解決問題。而事實上,今年以來中央進行地方債置換,解決債務問題,又以減息及降準提振經濟,證明內地投資者看得較準確。
2 :
Louis(1212)@2015-06-12 18:45:39johnson1在2樓提及
托市就托市啦。
中央食地方債可解決問題?
Why not?
US printing cash.
China printing cash.
No difference!
樓價勁Chok準買家嘆錯失入市機會
1 :
GS(14)@2016-08-13 14:55:59【拆 局】過去一年樓民坐上了一部極速過山車,樓市快速反彈來不及判斷,樓價便重拾升軌,如天水圍嘉湖山莊五個月便反彈了逾兩成,網民更指原本6月心儀的新界樓盤,目前樓價貴了數十萬元,自嘆錯失了一次入市機會。這位網民在討論區留言,指留意到新界一個屋苑單位當時賣約360萬元左右,諗住等多樓市跌多啲才入市,但樓市反彈後,卻發現同類型單位已回升至400萬至420萬元,並指自己下次會學精一點,到價就買。部份網民回應指「跌嗰時你又唔買」!「公屋難上樓、私樓難上車」。面對樓市極短時間止跌回升,主因市場消除了兩個陰影和一個刺激。美國加息幅度放緩令樓價壓力同樣紓緩;另一個陰影便是英國脫歐公投後資金外流,而亞太區便是其中一個受惠地區,香港政府穩定和物業有價,促使脫歐對香港陰霾暫時解除;另外一個刺激是歐日續加強印銀錢,令買磚頭文化再次抬頭。這種正面因素促使羊群心理再次發酵,由細價樓開始先起步,其實細價樓購買力一直存在,只因過份擔心經濟前景,龐大購買力隱藏,見勢色不對便釋放出來。記者:劉兆昌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3/19734503
湯文亮﹕失位就是錯失入市良機
1 :
GS(14)@2016-10-20 07:45:18【明報專訊】有年輕朋友打算買樓,隨便問一問我的意見,我有少少唔明白,在年初時我話大家如果有需要,啱價就可以買樓,我記得那位年輕朋友當時反駁我,他認為樓市跌勢剛剛開始,並引述一些業界專家的說話,樓市最少會下跌三成,買樓實在言之過早。我反而不敢回應,因為買樓是人生大事,我最多講出我的意見,至於是否買樓就要那些打算買樓的人做決定。
輕則蝕錢 重則負資產
不過,年輕朋友當時唔買,今日追價去買,嚴格來說,已經失去買樓的最佳時機及位置,結果輕則是損失金錢,重則是變成一位負資產者,但我相信,現在以金管局要求,買樓的人要變成負資產者亦非易事,既然在比較有利的時候都唔買樓,點解要到現在,失去有利位置的時候才買樓?何不多等一會,有利的時機會隨時出現,不過,我的回答並不是叫那位年輕朋友多等一會,而是他能力所及的話,現在亦可以買樓。
與其贏得辛苦 不如搓多一板
上星期五晚,我去香港體育學院打羽毛球,有精英運動員打算買樓,問我現在是否合適時間,我通常面對唔同行業的人,會用他們最熟的語言解釋樓市,羽毛球運動員問我,於是我話,現在買樓就好似打羽毛球,在後場大力扣殺之後失了重心,繼而失位,再跟不上對手節奏,當然不一定會輸,如果有林丹、李宗偉水準,對手又好似我咁弱雞,就一樣會贏。
不過,如果林丹對李宗偉,失位的九成九會輸,現在買樓,是失去了主動權,以後就會在被動位置,即是失了位,不一定會輸,但就算贏,都贏得很辛苦,不如搓多一板,睇對手回得怎樣,再決定下一板怎樣打法。買樓是人生大事,千祈唔好失位,做得精英運動員,當然明白我的意思。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739&issue=20161020
拍自殺戲疑人為錯失陳佩思誤吞藥物入ICU
1 :
GS(14)@2017-04-29 23:24:43■陳佩思拍攝一場自殺戲時,疑有人出錯而服錯藥要送ICU急救。資料圖片
現年33歲的陳佩思(Pancy),於無綫做了9年兒童節目,惟2012年兒童組遇大裁員被裁走,之後轉去香港電視又開台不成,還捲入直銷公司詐騙事件,痛失幾十萬元積蓄,幸早前獲姜皓文(黑仔)介紹簽約古天樂公司。不過,有人爆料指Pancy今年1月拍攝由邱禮濤執導、古天樂、張智霖及佘詩曼等主演的電影《常在你左右》,於一場服安眠藥自殺的戲份時,疑因吃下工作人員聲稱不傷身的「藥」,結果昏迷被送ICU急救,幾乎性命不保。
■今年1月,陳佩思曾在fb貼插針相。
■有指陳佩思於古天樂(前)和阿佘(左)合作的《常在你左右》出事。資料圖片
中藥調理
Pancy以短訊回覆本報時避忌表示:「拍戲整親受傷,做演員有時候好難避免,雖然今次比較嚴重,但我相信沒有人會去故意傷害我。」她又謂:「首先,我好感恩我現在仍活着,可以繼續做喜歡的事,亦有好多圈內的好朋友,好姊妹陪住我行,更多謝我經理人公司極力照顧我,還有家人和教會牧師等等的支持,也感恩上帝的保佑,所以現在我身體狀況已恢復得七七八八,每天都會做運動和食中藥調理,做好自己,準備迎接新的電影。亦非常感恩剛剛能和我屋企人一起去旅行過我的生日。」
■陳佩思曾墮詐騙事件失積蓄,幸得黑仔幫她接工作解困。資料圖片
■陳佩思與李亞男及陳美詩感情甚好,她直言多謝好友支持。資料圖片
阿佘避談
雖然Pancy不願多談,但今年1月她曾在facebook上載手背插針頭相片,還寫道:「上上個星期,因為一個人為嘅錯誤,我入了深切治療部,不清醒了4天……直到呢幾日,我開始回到地球!也順道交代一下,我身體逐漸康復,大家不用太擔心!生命真的可以好脆弱,我好掛住我的朋友……」不過,此貼文已被刪除。本報聯絡過導演邱禮濤,但截稿前未有回覆,監製唐文康則否認有此事,而阿佘亦以短訊回覆:「今次在電影《常在你左右》,主要戲份都係同古仔,好少同其他演員有對手戲,所以未有所聞有人誤服藥而入院。」採訪:李察、李森
難得生性暴龍哥創科眾籌夢,遭隱世肥報販秒殺!
https://goo.gl/hnEB7D「蘋果VR」App
App store下載:
https://goo.gl/0kW2cK
Google Play下載:
https://goo.gl/4K7EHw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428/20003782
立論:錯失好股一個蠢字
1 :
GS(14)@2017-05-13 01:29:41股王騰訊(700)再創歷史新高,恒指已率先升破3月21日的前52周高位,昨日只須710億元成交,已令恒指單日急升逾300點,反映投資者於現水平頗為惜售,不排除上月19日的恒指及上周五的國指,已是本季底部所在。年初至今一直在等待低位入市的投資者,稍後可能要在更高位追貨。雖說昨日恒指已率先破頂,以舊經濟為主力的國指,昨日收市價仍較3月21日前高位相差超過5%。50隻恒指成份股中,昨日能創出52周新高的股份寥寥可數,騰訊以外,僅友邦(1299)、港鐵(066)及中銀香港(2388)而已。友邦及中銀香港早前公佈了異常亮麗的季度營運數據。騰訊將於5月17日公佈首季業績,預期將繼續保持不少於25%的按年盈利增長。多年來,以上三隻藍籌股的盈利表現長升長有,持有相關股份,已能輕鬆跑贏絕大部份專業投資者。股神畢菲特在周末的股東大會上,特別點題其多年來錯失了投資Google及Amazon的良機。當被問到是甚麼原因令他睇漏眼,說話絕少轉彎抹角的股神,直截了當地承認一個字:蠢。友邦早於清末期間已經進入中國市場,是所有外資保險公司之中,惟一在中國大陸擁有全資附屬公司,經營保險業務。自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金融行業從未完全開放予外資競爭,外資若想進入中國經營保險及證券業務,必須與中方成立合資企業。由於雙方文化上的差異,這批中外合資公司股東之間合作很難令彼此稱心滿意。友邦的獨特地位,其實是非常明顯。有了國內全資附屬公司的同事配合,友邦在承接國內同胞保單的成績,特別得心應手。
港鐵當現金揸
至於中銀香港,其地位亦一樣超然,該行是中國中央政府屬下四大銀行之中,惟一被選中作為香港三大發鈔銀行之一。任何與國內商業機構(尤其是國企)的業務往來、外滙兌換、證券交易以至融資安排等,中銀香港往往是近水樓台,搶佔先機。多年來,筆者一直沒有認真看待友邦及中銀香港這兩隻股份,錯失了港股中少數值得長期持有的兩隻優質股份。正如畢菲特所言,除了蠢之外,我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釋,為自己的過失遮羞。至於港鐵,與另外三家已破頂的恒指成份股相比,營運表現相對較為失色,該公司第二次(亦是最後一次)特別股息,將於本月19日除淨。以公司每年中低單位數字的盈利增長,目前接近30倍的市盈率似乎頗為昂貴(即使按除息價計算,市盈率仍達27.4倍)。雖然筆者代客管理的投資組合,早前已沽出港鐵,換馬至另一家本港的專利公共交通營運商,然而,我並不認為蘋果讀者有必要照跟。事關對不少港鐵的投資者來說,他們持有港鐵是當作跟持有現金一樣安全的投資,最緊要是派息年年增長,完全唔使煩。假如自作聰明,在沽出港鐵後,遇人不淑買中老千股或其他投資風險更高的股份,往往是得不償失。在人同此心之下,港鐵即使是貴,股價亦不會輕易大幅回落。(作者客戶持有騰訊)
林少陽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510/20016209
對沖人生:錯失750億美元之決定
1 :
GS(14)@2017-09-17 17:38:10長短倉的世界,有無限可能。槓桿的特性,就是要收放自如,在投資路上,嚴守紀律就是不能夠蝕錢。本周美股再創歷史新高,芝加哥波幅指數VIX在11以下徘徊。1)友人認為美國國債高企,在資不抵債的稱號,美國其實已經「破產」。無論如何,破產與否,美元是最受追捧的貨幣。還有,就算我們說金融市場一體化,我們也看到「大到不能倒」的企業,會選擇在美國上市。今天是雷曼兄弟倒閉9周年。我還記得9年前那個星期一,交易系統Real Tick最終停頓,那日是中秋節的星期一,亞洲聞到燶味,但爆煲之前,就算是雷曼亞洲區的高層也預料不及。雷曼兄弟曾在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業務上獨佔鰲頭,但最後也敗在了這個次按貸業務上。我的基金經理朋友如果用雷曼兄弟作單一主要經紀(Prime broker),可說是「一鑊熟」。這件事過了九年,影響一代人的操作者,對金融行業整個憧憬。
港式「文化大革命」
2)蘋果教主Steve Jobs離開了我們數年,但強力品牌iPhone卻是勢不可擋。800美元可以買部iPhone,同一個800美元,有人錯失750億美元回報。蘋果創辦初期,有人退股犯了大錯。喬布斯是蘋果創辦人全世界都知,另一拍檔Steve Wozniak也是電腦界奇才。在「盤古初開」新公司之時,其實還有Ronald Wayne,佔未上市前蘋果的10%。Wayne從事蘋果的行政工作,第一代蘋果的公司「嘜頭」也出自他的手。蘋果創辦於1976年4月1號,1980年上市。Ronald Wayne也是科技出身,1936年出生,比較兩名Steve年長。成為拍檔後兩星期,Wayne有點兒「騰雞」,害怕如果生意做得不好,私人會債務上身,結果那10%的蘋果股份在1976年以800美元被另外其餘兩位創辦人認購。假如那10%手持到現在,到2017年的3月份,那些股份價值為750億美元,真是耐人尋味。Too bad, so sad!3)香港進入了「文化大革命」的新時代。「港獨」又被無限吹出去,和平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教授被窮追猛打,西環契仔何君堯發動「文革大軍」要求香港大學把戴教授革職。沒有言論自由,沒有批判聲音,新特首林鄭月娥和一眾食共產黨飯的既得利益者做得核突,「半威權」政府浮現,律政司不服再上訴終極加刑,學生送去坐牢,23條勢立法往後隨時以言入罪,莫須有「佔領資產」有可能發生。香港經歷了DQ六名議員的事件,政治恐怖影響港人信心,而立法會的四個議席補選時間有結果,將會是一場香港人的「價值之戰」。Happy Trading。錢志健資深對沖基金經理
mailto:
[email protected]本欄逢周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915/20153618
立論:錯失一隻倍升新股
1 :
GS(14)@2017-12-10 23:16:53年近歲晚,又到估明年大市的時節。今年港股升到開巷仍有不少投資者賺不到大錢,投資者應醒覺指數表現其實與自己的投資成績,未必有太直接的關係。回顧過去一年,有留意筆者專欄的讀者,應該同意筆者過去一年對大市的看法,大致上與市場一路的發展頗為吻合。可惜的是,筆者公司旗下的基金,表現未算突出,很大原因,是沒有在多隻倍升白馬股中下重注。另外,我們公司亦在去年底持有數量太多的價值股,這類股份備受市場忽略,拖低了投資組合的整體回報。假如筆者在去年底已深信今年大市將牛市重臨,最正確的策略,應該是買重增長型股份。筆者最近與同事談及本人的投資風格,他以帶點失望的表情坦誠地跟我說,他認為我其實不是一位價值投資者。我都不知這樣的評價,究竟是恭維還是批評。怎樣才算是價值投資者?周二與美林的醫護分析師談及她其中一隻最推介的股份是藥明生物(2269)。該股由IPO至昨日收市為止,股價已升了超過1.2倍,目前2018年預測市盈率近80倍。記得當藥明生物半年前上市時,定價已是未來一年盈利的48倍。如果只看一兩年盈利的話,當時IPO的定價已物非所值。
市場評價最公道
然而,為甚麼在IPO之後,股價依然能繼續穩步向上。須知道,這是一隻市值逾500億元公司背景正當的上市公司,股價表現不似是受人為操控。假如市場價格的中長線表現是最佳估值機器的話,雖則該公司只不過上市約半年時間,未必能這麼快下結論目前的市價就是最佳的市場評價,但投資者能找到比市價更佳的估值基準嗎?如果沒有,應該相信市場的判斷,而不是自己的主觀評價。據美林的看法,由於藥明生物很多研究項目仍然處於初步階段,明顯的盈利收成期要等到2020年之後,但投資者是不會等到一切變成事實的時候,才肯於股價中反映其手頭項目的價值,而是會作出理性的盈利預測,並將之折現成股票的現值。事後回看,當初為甚麼沒有認購藥明生物,或多或少是因為筆者多年來對高估值股份刻意迴避的結果。對於投資我們基金的客戶來說,能否做出成績其實是最重要,如果不能為客戶賺錢,甚麼天花龍鳳的學說,也是徒然。要在市場中賺錢,最重要的是了解市場為不同資產定價的邏輯。自己究竟是信奉甚麼投資理念,市場其實從來都唔care。如無意外,無論牛市是否繼續運行,明年港股很可能繼續是一個估值越來越兩極化的市場。林少陽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本欄逢周三刊出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06/20236330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