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北京醫改進行時:藥價降兩成,推陽光采購可節約28億元

4月8日上午,從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醫生張雯的診室走出一位化療病人。

“他剛開了一個療程的化療藥,有美羅華和白蛋白紫杉醇,雖然掛號費個人承擔比過去多了7元,但是藥費比過去少花了3000元,這是這次醫改後患者實實在在得到的。”張雯對第一財經表示。

這是北京市醫療系統在經過4月7日的徹夜未眠之後的最好答案。

4月8日,北京市行政區域內共計3600余家醫療機構正式實施“醫藥分開”綜合改革。這是切斷“以藥養醫”,扭轉公立醫院運行機制,規範醫療行為,改善患者就診體驗,同時遏制醫療費用過快增長,逐步減輕群眾就醫負擔,推促分級診療制度形成的重要改革舉措。

北京啟動醫藥分開綜合改革,在醫改的歷史上重重畫上了一筆。

醫改轉折點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醫改領導小組成員對第一財經描述了這場切換戰役。

4月8日 0:42,系統切換完成。

“藥品價格順利調整”,“全體臨床醫技科室:信息系統切換提前完成,請各科開始測試醫院信息系統(HIS),確認可以使用後,請各科值守聯絡人向信息中心報告”。

4月8日 1:00,各科室陸續報告新系統運行正常。

“內科已開始試用,一切正常”,“頭頸外科新系統經測試,可用。可開藥、可打印抽血及檢查申請單”, “胸外科各病區測試正常”,“功能檢查科心電圖和肺功能測試正常”……

4月8日 3:00,第一筆“真人真卡模擬交易”成功。

4月8日 7:20,門診第一個測試號成功!

這一夜,整個北京醫療系統的10萬醫務人員迎來了一大轉折:北京市3600多家醫療機構同時進行了信息切換,過去的藥品價格信息系統、掛號系統、部分醫療服務項目費用,都在8日零時起開始了改變。

“一切都很順利。零時切換,8日早晨8點門診,沒有出任何問題。明天(10日)我們將提前半小時掛號,醫院領導和醫務人員將提前一個小時展開工作。”北京市婦產院副院長陰赪宏對第一財經表示,這次醫改設置了醫事服務費,降低了大型PET/CT和核磁共振的費用,同時提高了部分手術費和護理費等,有助於改變調整原有的就診秩序,也體現了醫療服務的價值,有望改善患者的醫療體驗。

“為了迎接這次改革,我們特別對8日門診的醫生和10日門診的醫生進行了特別的培訓,因為8日是第一天;10日則是周一,門診病人最多。”陰赪宏說。他表示,從截至9日的情況來看,患者關心較多的問題是三個‘費用’——特需醫事服務費、超聲費用、生殖醫學科費用報銷。目前特需醫事服務費沒有變化,還是分為100元、200元、300元三個類別;超聲檢查的費用醫改前後也沒有變化;生殖醫學科涉及的所有費用均需自費不能報銷,包括醫事服務費。”

“北京市將在取消醫院15%的藥品加成基礎上,設立醫事服務費和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其中,就醫事服務費來說,按醫院和醫生級別來分,醫事服務費從20元到100元不等。就醫療服務價格來說,改革選擇了435個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其中,中醫、護理、手術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技術風險大的項目價格有所提高,CT等檢查費用有所降低。”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告訴第一財經。

3月2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發布《北京市醫藥分開改革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北京市行政區域內共計3600余家醫療機構,包括全市所有的公立醫療機構及自願參加醫改的社會辦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全部納入改革範圍。

《方案》指出,按照“總量控制,有升有降”的原則,改革將保持全市醫療費用總量基本平衡,價格水平“一升兩降”。

“一升”指的是上調床位、護理、一般治療、手術、中醫等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的項目價格。如普通床位費從現行28元調整為50元,二級護理從7元調整為26元,闌尾切除術從234元調整為560元,針灸從4元調整為26元等。

“兩降”一是降低了CT、核磁等大型設備檢查項目價格,如頭部CT從180元降低到135元,核磁從850元降低到400-600元,PET/CT從10000元降低到7000元;二是指通過配套取消藥品加成和藥品陽光采購降低了藥品價格,平均降幅在20%左右。根據測算,調整後患者費用總體負擔水平沒有增加。

“這次醫改是經過了5年的試點後啟動的。試點經驗顯示,取消藥品加成設置醫療服務費,老百姓的醫療費用是下降的,同時醫保基金保持持平。所以才在全市進行了啟動。”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長、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徐亮對第一財經表示。

他認為,這次醫改更好的體現了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在本次改革中的支撐作用。“在之前的試點時,北京友誼醫院就出現了明顯的分流,過去很多人都掛專家號,現在很多人掛普通號,特別是慢病患者,一年看一次專家就可以了,其他時候完全可以普通醫生來診療。”

陽光采購有望節約28億

在北京的這次醫改中,最關鍵的環節是藥品的陽光采購。它降的不僅僅是取消的15%的加成,而是通過陽光采購,一年節約藥費28億。

取消藥品加成,藥品在公立醫院零差率銷售,比之前“以藥養醫”的狀態下,單價平均降低15%左右。但是,藥品從藥企進入醫院的中間環節“價格水分”,還須醫療機構藥品采購改革配套跟進。

在醫藥分開改革同時,北京正式啟動醫藥產品陽光采購平臺。新平臺不再由政府部門集中招標,而是通過市場杠桿,引導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進入平臺,通過競價議價的方式,確定藥品品種與價格,按需采購。每家醫院交易的采購價格、采購量,在陽光采購平臺上公示,並接受各方監督。

針對市場供應充足的常用藥品,北京醫藥產品陽光采購平臺動態聯動全國省級采購最低價格和全市公立醫療機構采購價格,動態調整平臺可采購目錄中所有藥品的最低參考價格,並開設價格預警功能,實時預警具體采購過程中的過高價格。

“關鍵措施是,北京將公開全市各公立醫療機構的藥品采購價、采購量,打造一個藥品采購信息完全公開、透明,可質詢的市場競爭環境。”方來英表示,“北京大型醫院集中,醫療機構眾多,臨床用藥采購量大,對藥品品規、質量的高要求,也是全國多地臨床路徑和處方規範的‘引領’。這些,對藥企都意味著巨大的市場和機遇。因此,北京的藥品陽光采購平臺,有信心引導北京地區公立醫療機構的在用藥品價格,最終平穩處於全國同品同規藥品售價的較低水平。”

按照2015年北京市公立醫療機構全年藥品采購量計算,藥品采購價格平均下降8%,全市公立醫療機構每年可節約藥品采購費用約28億元,這將為深化醫改特別是公立醫院從“以藥補醫”轉向“依靠優質醫療服務可持續發展”的運行機制調整騰挪空間。

針對臨床救治必須且不可替代的低價、短缺藥品,平臺將直接掛網采購,只對該藥品上市合法性的材料(質量、安全性審查)予以審核公示,不再對其價格設置全國最低參考價,並根據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引導采購者接受動態調整的供應價格,鼓勵藥企積極供貨,緩解低價短缺藥品的臨床供應緊張、甚至斷貨的“困局”,努力讓百姓“用得起、用得上”。

臨床上,由於價格太低造成缺貨的維生素B12註射液雖然從0.21元/支漲到1.3元/支,但仍屬於低價藥品範圍。

方來英表示,“對此類產品,我們通過市場機制鼓勵企業積極供貨,避免低價藥退市風險,也將聯合價格部門對漲價藥品開展進一步跟蹤調查。對於臨床必需但市場短缺的藥品,北京市醫藥集中采購服務中心挑選了具有代表性的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等建立了15個短缺藥品監測站點,實時收集藥品短缺情況。與藥監、經信、發改委等部門協作,一方面委托市藥品應急儲備機構對短缺藥品進行承儲,保障藥品供應;另一方面協調本市合規藥企安排生產以滿足臨床需求。”

2016年,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已協調北京市醫管局、朝陽區、延慶區作為本次陽光采購的試點單位,攜所轄醫療機構在平臺上完成藥品的品種與供應價格的確定。根據上年度采購狀況,3家試點采購主體所談判擬采購的(藥品)品種占全市采購品種的75%,這部分產品的采購金額約占全市采購金額的98%。加上醫藥分開改革同步在全市推開,藥品在公立醫院取消15%政策加成,零差率銷售。不難算出,改革措施配套,對於公眾來說,藥價的綜合降幅,不止15%,而是在20%左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789

華能集團牽手阿里雲 打造“互聯網+”陽光采購樣板工程

“互聯網+”行動計劃和大數據發展綱要,在能源行業再添新例。

4月21日,國內發電企業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宣布:一個覆蓋4萬家供應商的電子商務平臺得以重構並正式投入運營。從電廠大型設備到日常物資,華能集團的整個采購過程都能通過互聯網實現,並做到打通內外網,實現內網審批和外網采購全程可追溯。這也是雲計算分布式技術在我國電力行業的首次大規模應用。

據悉,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創新地引入了阿里巴巴經過“淘寶”十年互聯網架構磨煉的企業級互聯網架構平臺(ApsaraAliware),通過頂層設計采用“厚平臺、薄應用”的建設理念和“分布式、微服務”的架構,將原有物資采購系統進行有效整合,解決了各平臺間系統獨立、功能重疊、流程各異、數據分散等問題,實現了功能、業務、用戶的全覆蓋和內外網業務的全流程貫通。

謀定而後動。早在2015年,隨著國家全面提出規範電力采購業務、實現陽光采購,華能集團已開始思考新電子商務平臺的技術架構。作為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目標的大型發電集團,其設計思路核心十分明確:依托雲計算,加速擁抱互聯網+。而放眼國內雲計算服務平臺,經過再三比較、調研、驗證,選擇了阿里雲。

整體項目中,由石化盈科公司中標提供SaaS服務,即設計與應用開發;阿里雲提供基礎設施IaaS和中間件 PaaS平臺,從而“織”成一個可拓展、可延伸的電子商務雲平臺。

在確定業務藍圖後,不到100天就實現了系統的開發到測試——這在華能信息化建設歷史中,新電子商務平臺的開發步伐堪稱“雲速度”。上線調試期間兩周更新一個版本,保持系統穩定可用的前提下不斷叠代提升。

不僅如此,把整個電商平臺構建在阿里雲公共雲平臺上,構建專有網絡VPC與華能集團內部網絡通過專線聯通,形成混合雲架構,並實現分區管理,成為華能集團機房的延伸,使安全更有保障;同時,費用大大低於自建成本。

新電商平臺自2016年底投入試運行以來,進入平臺的供應商達4萬多家,華能集團旗下所屬各級單位全部上線采購。據了解,目前華能集團物資編碼達60萬余個,采購物資的種類還有拓寬空間。

互聯網技術浪潮沖擊下,如何變革組織方式,使企業在規模擴大的同時仍能保持原有的適應變化的速度,正成為很多像華能集團這樣的大型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能源行業相對保守,以往的網絡架構強化內部管理,普遍忽視外部網絡的建設。通過雲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構築網絡架構內外互通的橋梁,以電子商務為載體,打通內部、外部網絡,改變原來單靠自有服務器資源的方式,讓陽光采購成為了可能。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電子商務平臺的開放運營,亦讓華能成為行業內首個運用雲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對物資采購進行互聯網改造,實現互聯網+電力的探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285

上海鳳凰:ofo 運營方擬采購不少於500萬輛自行車

上海鳳凰5月5日公告稱,ofo運營方擬提供不少於500萬輛自行車采購計劃,將給鳳凰自行車帶來約4000萬元人民幣的收益。

上海鳳凰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控股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公告顯示,該協議為戰略合作協議,僅約定了未來一年內的采購計劃總量。若按照公司 2016 年度運行情況,協議約定的 500 萬輛采購量將給鳳凰自行車帶來約 4000 萬元人民幣的收益。

但由於大批量訂單將壓縮實際獲利空間,且訂單的簽訂時間、型號和價格等具體細節尚未明確,因此,本協議對公司 2017 年度的財務影響具有不確定性。

公告稱鳳凰自行車及東峽大通同意在中國境內在未來十二個月(自雙方簽字或蓋章 之日起)展開合作,合作範圍包括采購、供貨、提供技術服務等。具體合作內容如下:

 1、自簽署該協議之日起,東峽大通或其關聯公司在 12 個月內,向鳳凰自行車提供總量不少於 500 萬輛的采購計劃。具體的采購細節,包括車輛的規格和技術參數、采購價格及其他內容,以鳳凰自行車和東峽大通訂立的采購協議為準。

 2、鳳凰自行車及東峽大通同意合作生產“OFO&鳳凰牌”共享單車,在鳳凰自行車制造的所有 OFO 共享單車上標貼“鳳凰”商標。主要投放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及其周邊地區。

3、鳳凰自行車將為東峽大通生產制造符合全球各國家用戶需求和生產標準的多版本自行車,並標貼“鳳凰”商標。鳳凰自行車為東峽大通落地海外提供營 銷渠道、物流等方面的支持。

4、東峽大通同意與鳳凰自行車聯合籌建共享單車華東地區研發中心,對包括不限於車架、外觀、塗裝工藝、零部件、智能硬件等全部產品環節進行開發。

5、鳳凰自行車及東峽大通同意共同籌建共享單車華東地區品質管理中心, 建立質量管理標準體系,並設定具備可操作性的量化查核指標,以保證生產產品 的品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36

北京蟹島電動大巴燃爆背後:天馬通馳屢現官方采購名單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5-07/1102441.html

新能源汽車又一次“火了”。5月1日,停放在北京蟹島的80余輛電動大巴燃爆,大火花費兩個多小時才撲滅。起火原因目前尚未定論,火災現場也已被封鎖,相關部門正在進行清理和調查。粗略估算,燒毀的大巴造成了近億元的經濟損失,如果僅從起火燃燒數量來看,此次火災堪稱自2009年新能源汽車推廣以來國內規模最大的電動車燃燒事故。

負責滅火的北京消防官方給出的初步斷定是:蟹島停車場附近有大量的楊柳絮堆積,經由外部火種點燃引發了火災。經濟觀察報記者從現場看到,停車場周圍確實有茂密的楊樹和柳樹,地面堆積約有三四厘米厚的楊柳絮。也有現場目擊者人表示,是因為柳絮著火點燃了旁邊的廢舊輪胎,最終引發了汽車燃爆。

公眾對此說法並不相信,更多的懷疑論開始出現,包括是否是人為的燒毀車輛進行騙保騙補?當然這種可能性在目前看來是微乎其微的。但可能更為重要的是,這次火災又重新將“電動汽車是否安全”這一敏感話題拉回到公眾視野。而涉及其中的各方,都開始進入到辟謠模式。

據了解,被燒毀的車輛屬於北京天馬通馳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簡稱“天馬通馳”)所有,其中大部分是安凱於2014年至2015年生產的型號為HFF6111K10EV的純電動客車,另有少部分福田客車和廈門金旅客車,電動車使用的充電設備由萬幫新能源投資集團旗下的“星星充電”提供。

5月1日火災發生當天下午,星星充電就在自己的官方微信上進行了說明,根據其調查火災發生前後,蟹島西側樁群沒有車輛充電行為。而5月3日,經濟觀察報記者致電安凱客車董秘辦,對方一位接線人員在電話中表示:“蟹島起火不是安凱車輛的原因,因為公司的電動車技術一直很穩定,目前我們在配合事件調查積極提供技術支持。”

但作為此次火災的直接受害方天馬通馳卻一直對火災未有任何表態。經濟觀察報記者多次撥打該公司董事長紀開平的電話,除了一次顯示正在通話中,其余幾次均無人接聽。“一次性引燃數十輛車並不尋常,目前難以斷定車輛起火是否與電池有關。”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動力電池實驗室主任、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王子冬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

一位電池廠技術人員表示,如果只是柳絮起火不會造成整車燃爆。那麽,這次大火的真實原因是什麽?而除了起火原因,業內對此事的疑問還有:為什麽一個停車場會停放這麽多的電動大巴長期不用?這次意外損失將由誰來買單?

5月2日,經濟觀察報記者趕往蟹島時,火災現場已經被嚴密封鎖。根據附近多位居民的說法,5月1日的火災很嚴重,幾公里外可以看見數十米高沖天的黑煙,中間還伴隨著巨大的爆炸聲,雖然大火在兩個小時內得到控制,但是消防車輛直至下午4點還在不斷灑水。從一些目擊者拍攝的現場視頻資料來看,火勢幾乎在幾分鐘內就變得不可控制,近三十輛車很快被燒得只剩下車架。

電動租賃公司非常規壯大

此次火災中被引燃的安凱純電動車是2014年至2015年生產,由天馬通馳在2015年年底購入。根據安凱客車董秘辦的說法,安凱的“技術很穩定”。據相關行業數據統計,2016年安凱客車銷售新能源客車4950輛,市場占有率約4.2%。在很多城市,安凱都有純電動客車運營,此前還沒有自燃起火的先例。

此次被引燃的安凱HFF6111K10EV純電動客車所搭載的電池是合肥國軒提供的磷酸鐵鋰電池,根據一般情況,其安全性相對鋰離子電池較高。據了解,在動力電池安全性測試中,通常要經過電池短路、穿刺與撞擊等安全性實驗,但是還沒有對於明火環境的研究。王子冬認為:“燃燒車輛的電池管理系統BMS沒有事前發出預警,很難判斷是否與動力電池本身有關。”

星星充電一位內部人士則直接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這次火災屬於意外,和人、車、樁都沒有關系。”5月2日,星星充電針對火災現場的直流充電設備、電纜作了自檢報告,其報告顯示雖然經歷了火燒,但設備的指標性能均正常,遙測主分路電纜、電纜絕緣值均在500M歐以上,具備通電恢複投運條件。

當星星充電、安凱客車紛紛“撇清”火災與自身存在關系時,處於事件焦點的天馬通馳卻沒有明確表態。而仔細研究發現,這家公司的發展可謂是膽大而迅速。

2015年12月,安凱客車曾向安凱華北公司供應安凱牌新能源客車400輛,約定價格為2.8億元(不含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即平均一輛車的價格在70萬元左右。如果按照燒毀80余輛車計算,此次火災天馬通馳付出的直接經濟損失在5600萬元以上。值得一提的是,這批車輛采購於2015年,按照當年國家和北京兩級補貼政策,大於10米長度的純電動客車補貼可達100萬元。這意味著國家的補貼資金因此次火災損失了約8000萬元。

經濟觀察報記者發現,天馬通馳屢次出現在北京市多個官方機構的租車招標采購名單中。2015年10月天馬通馳一次性購入400多輛安凱純電動客車。他同時表示,在北京不算公交領域,大型純電動客車保有量不會超過900輛,而天馬通馳一家占據了50%。

天馬通馳的間接控股方是港股上市公司國家聯合資源。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到2014年,天馬通馳收益分別為4360.4萬元和3639.85萬元,稅後凈利虧損34.75萬元和9.3萬元。2015年,該公司收益5923.87萬元,稅後凈利扭虧為盈為48.62萬元。

這並不是一個良好的業績。國家聯合資源曾擬以8億港元作價間接收購天馬通馳全部股份。雙方簽訂的業績承諾協議是,頭兩年,天馬通馳保證盈利分別為8000萬港元和1億港元。這對於年盈利只有幾十萬元的天馬通馳來說無異於一次冒險的承諾。

不過,天馬通馳購入400輛電動車並非全憑自身力量,而是與瀚華租賃、中民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民投租賃)三方共同完成,兩者以聯合租賃方式支持天馬通馳采購400輛純電動客車。據資料顯示,瀚華租賃和中民投租賃目前的主營業務均是新能源汽車融資租賃。

根據天馬通馳此前的計劃,到2017年其新能源客車規模將擴張到2000輛,而首選的采購對象仍是安凱客車。

無解的電動車擔憂癥

毫無疑問,這次大火再次燒起了公眾對電動車安全的擔憂。近年來,電動汽車的起火事故呈上升趨勢。根據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的2016年年度報告統計顯示,從2011年至2016年共有55起電動汽車安全事故發生,2015年這一數字為14例,2016年1-11月電動汽車安全事故多達21例。在這些事故中,由自燃導致的火災事故最高為26例,占比約47%,其余為充電、碰撞、浸水導致。

而擴大來看,去年中國國內新能源客車起火事故次數遠超於轎車,為26例,遠超轎車的16起事故,並且由於新能源客車載客人數多,所以影響往往更大。而在國際上,情況正好是相反。去年全球有26起新能源客車出現事故,而轎車則為29起。在國內來看,這是因為前期我國采用了先期推廣新能源客車的做法,而新能源客車的標準和技術要求實際上是低於轎車。

一位要求匿名的電動汽車專家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從蟹島火災現場的車輛殘骸圖片看,電池倉被燒毀了,因此不能完全排除車輛自燃,至少其電池的耐火性值得商榷。”

此外,此次火災的特殊之處在於,由於車輛停放過於密集,導致“連環燃燒”。根據蟹島度假村安保負責人的認為,按照以往慣例,“五一”節假日正是出遊的高峰期,大批車輛停在停車場並不尋常。而且經濟觀察報記者從現場發現,有大約二十輛電動大巴車身落滿灰塵,似乎很久也沒有開動過。

目前汽車租賃公司中如天馬通馳一樣自購車輛的並不多,大多數只接受訂單,然後委派第三方公司出車運營。“大面積停放車輛與市場對新能源車的接受度有關系。”一位汽車行業專家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過去兩年新能源車主要是受政策影響推動,運營企業都是先購置車輛然後再研究使用方式。”

但從病根上來說,中國電動車發展十分迅速,但問題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以電動車自燃、爆炸來說,與中國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品質與整車質量有緊密的關系。中國電動車百人會在2016年年度報告中指出,新能源汽車(主要是電動車)出現事故的原因比較常見的來自電池以及電池管理。

其中,電池系統集成和管理系統問題已經是一個重要缺陷。比如在整車研發中,很少有整車企業參與到BMS(電池管理系統)之中,其由零部件基本上獨立完成。比如江淮的電動車電池來自於國軒高科,而BMS也來自國軒高科與惠州億能電子合作提供。另外,電芯品質低是電動車事故第二大原因。在電芯故障率上,國內差距十分之大。另外,電芯一致性差也是電動車事故的原因。

“電池安全監測標準有缺陷,充電安全新舊國標轉換還有隱患,監控流於形式。”深圳市一位電池行業人士表示。

(記者 高飛昌,原標題:80余輛“連環燃燒 ” 蟹島電動大巴燃爆之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161

富士康沖擊A股IPO: 去年應付賬款增338億 公司稱因原料及設備采購增加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8-02-11/1192235.html

每經記者 吳澤鵬 每經編輯 陳俊傑

CFP圖

Amazon、Apple、華為、聯想……這些聞名於全球的電子行業品牌公司都有著同一供應商——富士康,這次,這家巨無霸企業正式宣告向A股發起沖擊。

此番擬上市的,並非平時的泛富士康概念,而是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士康股份)。作為擬拆分上市的一部分,富士康股份控股股東為鴻海精密全資持股的中堅公司,根據富士康股份自我介紹,因鴻海精密不存在實際控制人,故而公司不存在實際控制人。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註意到,根據富士康股份目前披露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下同),截至2017年12月31日,富士康股份資產負債率達到81.03%,較2016年末增加38.14個百分點。

即使富士康股份對此解釋稱是受資產重組影響,但不可回避的是,2017年末,富士康股份負債總額高達1204億元,其中應付賬款達到768.09億元,比上年增加近338億元。富士康股份在招股書中披露稱,2017年以來下遊訂單量增長趨勢良好,公司相應增加了原材料和設備的采購金額。

資產負債率超過80%

近日,富士康股份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擬赴上交所上市。

值得註意的是,“代工”並不是此番擬上市的富士康股份的全部業務,在招股書中,富士康股份自我介紹為“全球領先的通信網絡設備、雲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及工業機器人專業設計制造服務商。”

憑借上述業務,2015年~2017年,富士康股份分別實現營業收入2728億元、2727.13億元和3545.44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達143.5億元、143.9億元和162.19億元。

根據招股說明書,若能成功在A股上市,富士康股份所募資金擬將用於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雲計算及高效能運算平臺、高效運算數據中心、通信網絡及雲服務設備、5G及物聯網互聯互通解決方案、智能制造新技術研發應用、智能制造產業升級、智能制造產能擴建八個項目,總投資額高達272.53億元。

數千億元的營業收入及上百億元的凈利潤使資本市場對富士康股份的上市充滿期待,但這背後,富士康股份高企的資產負債率也令人關註。

富士康股份招股書披露,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合並報表口徑負債總額為1204.14億元,其中流動負債總額為1203.82億元,非流動負債總額為0.32億元。

背負著超過1204億元的負債,截至去年底,富士康股份的資產負債率高達81.03%,而2016年底、2015年底,富士康股份資產負債率則分別為42.89%、45.72%,對比可見,2017年,富士康股份資產負債率大幅增長。

記者註意到,富士康股份在招股書中所披露的行業可比公司中,2017年底,長盈精密、勝利精密資產負債率均在53%左右,共進股份、卓翼科技則在40%以內,可比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為57.73%,均低於富士康股份。

對此,富士康股份在其招股說明書中解釋稱,2017年末,公司資產負債率較2016年末增加38.14個百分點,主要是因為公司收購的重組資產所帶來的應付重組成本余額在2017年末計入其他應付款等因素影響。

應付賬款激增約338億元

另一方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註意到,根據富士康股份披露,其負債主要由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短期借款、應付職工薪酬等構成。截至去年底,上述項目對應金額分別為768.09億元、321.04億元、69.57億元、30.12億元。

若對比近年變化,可以發現,導致2017年富士康股份負債總額大幅增長,少不了公司應付賬款及短期借款的推動。
2015年~2017年,富士康股份應付賬款分別為347.03億元、430.13億元、768.09億元,後兩年同比增幅達到24%、73.45%。2017年應付賬款比2016年多出了約338億元。

富士康股份在招股書中對此也作了說明,其表示,公司應付賬款主要為應付原材料和設備采購款。具體方面,富士康股份稱,2016年第四季度由於訂單增加,公司采購原材料規模增加導致應付款項相應增加;由於外幣匯率變動導致應付賬款賬面價值增加。此外,2017年以來,下遊訂單量增長趨勢良好,公司也相應增加了原材料和設備的采購金額。
記者研究發現,富士康股份原材料主要為PCB、零組件、IC,報告期內,富士康股份對上述三者采購金額占原材料采購總額的比例之和超過85%。

但與激增338億元的應付賬款相比,富士康股份對原材料的采購數額實際上並沒有如此大增幅。

記者通過對富士康股份的采購總額及采購均價計算發現,2017,富士康股份對PCB采購總額同比增加80.28億元;采購數量同比增長10.56%;零組件采購方面,2017年,富士康股份對此項目的采購總額同比增加39.18億元,采購總量同比增長15.87%;此外,2017年,富士康股份采購IC總額增加130.29億元,采購總量同比增長25.41%。

統計發現,2017年,富士康股份對上述三種主要原材料增加了近250億元的采購量。

此外,記者還發現,2017年底,富士康股份短期借款達到69.57億元,同比也增長了53.14億元。

相關鏈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較低 富士康股份工業機器人產量2年降50%

相關鏈接:公司名稱含“工業互聯網”字眼 證監會要求富士康股份補充披露是否客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0863

從采購員到CEO,董明倫和沃爾瑪的新挑戰丨人物

第一天上班,董明倫(DougMcMillon)就差點撞上了老板的車,這讓他覺得工作的開端似乎不太順利。然而他並不服輸甚至喜歡挑戰的性格,讓他一路披荊斬棘,從最初的采購人員做到如今全球500強之首的沃爾瑪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看著非常年輕帥氣的董明倫,其實已經在零售業界摸爬滾打了約30年,歲月似乎並沒有給他的娃娃臉留下太多痕跡。

董明倫從20多年前就經常來中國,如今,他更因為沃爾瑪與京東的合作而要力拓在中國市場的新零售業務。等待和溝通了近半年時間後,第一財經記者日前獨家約訪到董明倫,在與這位“娃娃臉”總裁的訪談中細數他這三十年來的零售風雨路。

 

“愛上”沃爾瑪創始人

董明倫的職場故事於現在看來就是非常接地氣的勵誌大片。

17歲的董明倫——這個來自美國阿肯色州瓊斯伯勒市的懵懂少年,偶爾進入了沃爾瑪打工,當時的他想法很簡單——勤工儉學。這個少年彼時根本不會想到此後的30年時間里,他都一直留在沃爾瑪,甚至成為了這家國際零售巨頭的“掌門人”。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從倉庫開始的,後來又轉到了門店助理經理,我從學校畢業的時候,正式開始了采購工作。一開始我覺得工作有些枯燥,總是重複一些事情,然而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情就讓我愛上了零售業。”董明倫這樣描述。

愛上零售業其實是因為董明倫“愛上”了零售人。

年輕的董明倫在工作時遇上了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這是一個毫無架子且凡事都親力親為的老人,山姆·沃爾頓非常喜歡巡店,這也是很多實體零售人的特性。山姆·沃爾頓曾經問董明倫:“如何能讓加工後的魚肉派保持魚肉本來的鮮味?”其實董明倫並未料到一個大公司的創始人會想到如此細節的問題。後來,山姆·沃爾頓自己回答說“我想漁夫們也想讓顧客品嘗到他們收獲的味道”。這讓董明倫非常有感觸,也由此開始敬佩如此註重細節、專業且具有情懷的山姆·沃爾頓。

董明倫在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大學讀MBA期間在沃爾瑪負責商品采購,1991年,拿到塔爾薩大學財務專業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後,他正式在沃爾瑪開始了采購工作。頗具戲劇性的是,董明倫正式上班的第一天,看到了自己辦公桌上放著一張字條,上面寫著“凱馬特公司出售的釣魚線比沃爾瑪便宜”的留言。後來董明倫才知道這張字條是山姆·沃爾頓寫的,一個如此兢兢業業又細心的公司創始人進一步深深打動了董明倫。

第一財經記者在沃爾瑪美國總部采訪時看到,山姆·沃爾頓最愛開的一輛車其實非常陳舊,但他卻從不願意換車。他還非常樂意開著他的車到處巡店。

山姆·沃爾頓質樸可親、勤勞又嚴格的工作態度至今都延續在幾乎每一個沃爾瑪高管身上。第一財經記者在沃爾瑪美國總部看到,公司的全球高管都會穿著便服巡店,如果不告訴你這些都是高層管理者,你還以為是一些普通顧客。

從少年時就接觸到這樣一位創始人的董明倫“愛上”了山姆·沃爾頓,也愛上了沃爾瑪,更愛上了零售業。於是在之後的30年內,董明倫成為了沃爾瑪的常青樹員工。從1984年,董明倫作為物流配送中心暑期小時工加入沃爾瑪,到1990年,在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期間,他以助理經理的身份再次加入沃爾瑪,任職於美國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市的一家沃爾瑪門店,之後進入采購部門。其後,董明倫便在沃爾瑪各個業務領域都曾擔任高級管理層職務。如今,董明倫已成為沃爾瑪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酷愛挑戰的“細節控”

出現在第一財經記者面前的董明倫秉承著沃爾瑪創始人的隨和與質樸感,背著雙肩包就輕輕松松地邁入了會議室。

別看董明倫並不刻意講究穿著,但其實他在零售業務方面是個“細節控”。

“這或許和他的采購業務經歷有關,因為商品采購非常講究品質和細節,另外還有價格的控制力,尤其沃爾瑪的口號就是天天平價,這些都要依靠細節來控制。”一位在沃爾瑪工作多年的資深員工何偉平(化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在沃爾瑪美國總部舉行的股東大會上,第一財經記者看到,董明倫等高層甚至一度以棒球作為案例,告訴沃爾瑪的內部員工,有時候一條棒球線的顏色究竟是黑色還是白色都會影響這款商品的銷量——在你看來並不重要的球線顏色,在專業玩棒球的購買者看起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錯了顏色,則很可能會造成滯銷。

“細節控”董明倫還非常喜歡挑戰。

“我覺得零售是一個非常神奇的行業,雖然我幹這一行已經約30年,但卻從未感到厭倦,我覺得零售業特別有意思。我喜歡零售業是因為這個行業競爭很激烈,我樂於接受挑戰。在行業中,所有人都在想盡辦法更好地服務顧客,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挑戰。在我看來,其實零售業說起來就是三大要素——價格、商品和體驗,做好了這幾個根本的要素,業績自然會提升。”董明倫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透露。

董明倫於2009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間擔任沃爾瑪國際部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本著積極而樂於面對挑戰的態度,在此期間的沃爾瑪國際部是沃爾瑪整體業務中增長十分迅速的業務板塊,擁有美國以外27個國家的6400多家門店以及將近80萬名員工。2006年至2009年,董明倫擔任山姆會員商店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在董明倫任職期間,山姆會員商店的年銷售超過460億美元。

當然,事情並非都會一帆風順。成本高企、電商沖擊和擴張過快等原因讓沃爾瑪在中國市場一度遭遇業績壓力,而不得不關店調整。在2017年的數月內,沃爾瑪曾連續關閉11家門店,一時間引發關註。而在過往的幾年內,沃爾瑪也不時地在關店。

“其實關店是十分正常的止損方式,也是應對挑戰的方法之一。大家要註意到,我們在關店的同時,其實一直都有開新店,應該說,我們每年所開設的新店數量是明顯高於關店數量的。”董明倫如是說。

 

美國公司CEO的中國情結

雖然董明倫是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人,但他對於中國市場卻有著特殊情結。

“其實我從20多年前就已經常來中國了,我很清楚地記得在上世紀90年代初,我來到中國做采購業務,這20多年來,我見證了中國市場巨大的變化發展,以及消費升級。我覺得中國市場最顯著的變化是基礎設施升級,還有更多人的收入提升,消費能力的增強。中國消費者現在都很註重商品的質量,講究性價比,其實這一點和全球其他市場的消費者都是一致的。這次我來中國是為開展可持續發展做工作,我們計劃在未來數年內大量減少碳排放量,我最近還去了山姆會員店,和中國員工們有很多交流。”和第一財經記者談起中國市場,董明倫頓時滿臉笑意。

一位在沃爾瑪工作多年的資深管理人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董明倫非常樂意與中國員工交流,在巡店或者是在員工內部會議、活動的時候,他都十分喜歡與員工互動或聊天,或許這與董明倫年輕時受山姆·沃爾頓的影響有關——傾聽一線員工的聲音。

20年前就到訪過中國的董明倫當然能意識到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在他看來,找個合適的本地合作夥伴,遠比單打獨鬥來得強。於是在兩年前,京東和沃爾瑪達成一系列深度戰略合作,通過整合雙方在電商和零售領域的巨大優勢來發展業務。沃爾瑪獲得京東新發行的144952250股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同時各方將在多個戰略領域進行合作,京東將擁有1號商城主要資產,包括“1號店”的品牌、網站、APP。

有業界傳言稱,達成這項聲勢浩大的合作,董明倫和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溝通的時間很短,雙方都可謂是當機立斷,在基本談妥各類條件,共進一頓簡餐之後,雙方就敲定了合作。

“經過一段時間的整合,沃爾瑪和京東在多個領域有合作,包括在京東上有全球購的旗艦店,沃爾瑪引進世界各地的商品,再通過京東的物流網絡運送到中國顧客手中。沃爾瑪和京東到家-達達提供最後一公里配送,通過京東到家這個平臺,顧客可以在線上訂購商品,通過他們的物流配送來實現最後一公里的配送,配送時間是在一小時內。”沃爾瑪全球執行副總裁、沃爾瑪加拿大及亞洲區首席執行官嶽明德(DirkVandenBerghe)表示。

“我們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一定會繼續,且中國市場在沃爾瑪全球業務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今年我們計劃在中國新開30~40家門店,其中包括山姆會員商店;我們還會在中國投資7億元人民幣打造一個全新的首家定制化的自營生鮮配送中心。而我們同時也會布局中小型門店業態。”董明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

 

擁抱新零售

普華永道《全球消費者洞察調研2018》指出,雖然數字化為零售業帶來了巨大沖擊及顛覆,但消費者表示他們仍然去實體店購物。44%的受訪者稱其每周都到實體店購物,比去年上升三個百分點,並且已連續四年上升。多數受訪者都信賴零售商,收集他們與店鋪的交易數據,以作日後提供個性化優惠之用。超過40%的受訪者表示不介意零售商跟蹤其消費模式以及所購買的東西,並希望零售商會更新信息,以便在實體店、網店及社交媒體等所有平臺保持互動。

在零售業資深分析人士沈軍看來:“這樣的研究報告表明,新零售時代已經到來——實體店絕對有存在的必要,但必須結合科技做線上線下的聯動發展和大數據運用,還要懂得使用社交媒體等平臺。沃爾瑪很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去年底,沃爾瑪宣布變更公司法定名稱,把公司名稱里的‘百貨’(stores)去掉,更講究線上線下的融合性。”

“不同國家的零售都在經歷不斷的轉型,沃爾瑪也在不斷轉型過程中。以前我們公司名稱里有‘百貨’(stores)這個詞,現在我們在全世界各地運營的品牌超過60個,我們有很多的電商網站和APP。要贏得全渠道的未來,我們供應鏈和門店有非常大的優勢。我們希望未來顧客面對的電商和實體店之間是無縫連接的。”談及更名時,董明倫這樣解釋。

本著線上線下“無縫連接”的想法,沃爾瑪與京東開始了合作,這也讓沃爾瑪在中國市場的電商業務在2017年迎來爆發式增長。公開數據顯示,沃爾瑪在京東到家的訂單額(GMV)增長驚人,以2017年9月為例,對比2016年同期增長超過30倍。

沃爾瑪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陳文淵透露:“與京東合作這方面,大家目前只看到了在消費者這一端的相關合作。其實在後端,我們和京東也有不同形式的合作,例如供應鏈融合、庫存打通的試點合作。消費者在京東平臺上想購買某個商品,如何把這個商品以最方便的方式以及最低的成本送到消費者手中,比如,消費者在京東平臺下單某商品後,如果系統判定商品從沃爾瑪的門店進行配送為最優路徑,後臺訂單管理系統會下發指令給到對應的沃爾瑪門店,隨後由沃爾瑪門店的工作人員進行商品出庫及打包,同時京東快遞也將在每天指定時間去沃爾瑪門店提取商品並進行配送。這是我們創新的一部分。對於我們已經在開展的項目,我們會讓其覆蓋範圍更大、規模更大。”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比較微妙的是,沃爾瑪投資了京東,騰訊也投資了京東,與此同時,阿里系也在大量收編實體零售商。在新零售時代,傳統零售業者如何“站隊”成為熱詞。

對此,“久經沙場”的董明倫認為:“未來獲得成功很重要的因素是如何與他人合作。沃爾瑪特別重視與技術公司的合作,在美國和其他市場,我們和谷歌在語音服務方面有很多合作,與微軟在雲服務方面有合作,與IBM在區塊鏈方面進行合作。我們的合作關系是多維的。比如,沃爾瑪在與谷歌合作的同時,谷歌也在幫助我們顧客在其他零售商進行消費,因為谷歌是一個平臺公司。提到我們與中國互聯網巨頭們的關系,目前很難清晰明確未來會發生什麽樣的合作,但是我相信我們的合作關系依然會是多維的。在我看來,良性的競合關系是很有意思的挑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972

進口抗癌藥物降價進入倒計時! 零關稅後將啟動集中采購

抗癌藥物降價進入倒計時。

按照國家相關部門自2018年5月1日起,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堿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各個相關部門也展開了緊鑼密鼓的行動。

4月27日,財政部發布《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降低藥品進口關稅的公告》,稱自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生產銷售和批發、零售抗癌藥品,可選擇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對進口抗癌藥品,減按3%征收進口環節增值稅。同時公布了抗癌藥品清單中,其中涉及抗癌藥品制劑103種、抗癌藥品原料藥51種品類。

“5月1日正式實施進口藥品零關稅後,啟動抗癌藥品國家集中采購、醫保準入談判:對已納入基本醫保藥品目錄的抗癌藥品,3家以上企業生產的品種擬開展專項集中招標;生產企業不滿3家的品種通過談判、撮合等多種方式,鼓勵形成全國統一的采購價格;對尚未納入醫保報銷的抗癌藥品,組織專家評審並開展準入談判,將符合條件的藥品納入醫保藥品目錄範圍”,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在4月28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癌癥已成為威脅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頭號殺手”,發病率和死亡率呈現“雙升”態勢,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根據全國癌癥統計中心發布的2015年信息可以看出,2015年約有430萬人確診癌癥,另外280萬人因癌癥去世。在癌癥高峰之際,大部分抗癌藥價格昂貴,癌癥患者用藥可選擇性不高、費用負擔偏重,成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和改革獲得感的重要因素。

為了降低抗癌藥物的價格,國家之前啟動了國家藥品談判制度。2016年以來,原國家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分別組織開展了國家藥品價格談判和國家醫保藥品目錄準入談判,39個談判品種平均降價50%以上。其中包括17個抗癌藥品,如治療乳腺癌的曲妥珠單抗(赫賽汀)從1個療程2.45萬元降至7600元,降幅達70%;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硼替佐米(萬珂)從1.36萬元/支降至6116元/支,降幅55%。這些藥品已經全部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各地均已在省級藥品集中采購平臺上公開掛網采購。

經初步統計,截至今年4月18日,兩批談判的17種抗癌藥品因降價節約資金41.7億元,加上納入醫保目錄後報銷的部分,共為患者減輕藥費負擔62.4億元。

今年,李克強總理在“兩會”記者會上進一步提出,要讓抗癌藥品進口稅率力爭降到零稅率。4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又明確了包括降關稅、加快創新藥進口上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強化質量監管等綜合措施,讓群眾切實感受到急需抗癌藥品價格有明顯降低等要求,從多環節、多渠道降低抗癌藥品費用。

“在降低稅率的基礎上,綜合運用集中采購、醫保支付、合理用藥、研發創新等聯動措施,完善抗癌藥品供應保障政策,制訂了一系列工作措施。既有近期措施,也有長期考慮,陸續推動落地,形成協同作用,有利於堅持以藥品臨床為中心的價值導向、深化醫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於激發市場活力、完善抗癌藥品供應保障,有利於減輕癌癥患者藥費負擔、放大政策惠民效果。”曾益新表示。

據曾益新介紹,在降價的同時,也提出了推動建立控制抗癌藥費負擔的長效機制,特別是勵研發創新,加大國家科技計劃對抗癌藥品研發的支持力度,建立對於國產抗癌藥品研發的持續穩定支持機制,完善國家新藥研發體系,提升國家新藥創新能力。對於臨床急需的抗癌藥品,優先支持研發,鼓勵抗癌新靶點、新機制藥品的研究和原始創新,鼓勵專利到期或即將到期的急需抗癌藥品的仿制研究,提高藥品選擇性。

其次是加快癌癥防治藥品的審批上市,降低藥品流通成本。嚴厲打擊商業賄賂、價格壟斷等違法違規行為。

“今年內全面推開藥品“兩票制”使流通環節加價更加透明,擠壓價格虛高水分。四是提升診療能力和合理使用抗癌藥品。堅持臨床價值導向,加強對臨床用藥的檢查指導,制定完善癌癥臨床路徑和並加快實施,促進癌癥規範化診療;推廣癌癥臨床用藥指南,落實藥師處方審核及臨床用藥指導工作,提升合理用藥水平。”曾益新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261

德國大眾動力電池采購量翻倍,關註產業鏈龍頭


根據大眾集團之前的計劃,要到2019年才會大規模面向市場推出電動汽車產品。但現在大眾已經開始為了確保電池組件的供應做好準備,以便能夠滿足明年的大規模產量需求。在之前宣布簽署250億美元電池采購合同之後,日前,這家德國汽車廠商又宣布將合同金額擴大一倍,達到了480億美元。

2017年11月份,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宣布,面向2025年,計劃在華電動出行領域直接投資超過100億歐元,並推出近40款新能源車。大眾汽車(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表示,到2025年將交付150萬輛新能源車型。未來7到8年間,大眾將在華推出近40款本土化生產的全新新能源汽車;在2020年到2025年期間,大眾在華本土化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將超過20款。

近年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迅猛發展,2017年產銷突破70萬輛,保有量已突破180萬輛,連續三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和消費國。預計今年產銷將達到100萬輛。受新能源汽車產銷拉動,2017年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36Gwh,增長21%。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萬輛和14.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6.9%和154.3%。據高工鋰電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我國動力電池裝機總電量約4.4GWh,同比增長247%,裝機總電量前十動力電池企業合計達4.0GWh,占整體的91%。

《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在突破能量密度瓶頸的同時,力爭成本降至1元/瓦時以下。同時隨著《雙積分管理辦法》在2018年開始實施,這些無疑給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建議關註動力電池產業鏈龍頭企業:先導智能(300450.SZ)、華友鈷業(603799.SH)、當升科技(300073.SZ)和億緯鋰能(300014.SZ)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3620

海康威視:美國禁政府采購中企視頻監控設備無事實依據

針對美國眾議院提案建議禁止聯邦政府采購中企視頻監控設備一事,海康威視發表聲明稱,相關提案沒有事實依據和證據,提案人的指控帶有明顯的主觀臆測和偏見,將堅決捍衛公司的聲譽和合法利益。

5月24日,美國眾議院通過一項議案,其中包括一項增補提案。該增補提案建議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美國聯邦政府采購某些中國制造商供應的視頻監控設備,海康威視被列入其中。目前,該議案處於美國國會立法程序中,尚未最終通過並生效成為法律。

對此,海康威視發表聲明,內容如下:

關於禁止美國聯邦政府向海康威視等中資企業采購視頻監控設備的提案是沒有事實依據和證據的,提案人的指控帶有明顯的主觀臆測和偏見。

海康威視是一家商業公司,恪守商業倫理,嚴格遵守所有適用的法律法規,開展全球範圍的業務經營,致力於為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安全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我們對美國眾議院通過此項議案表示遺憾。我們將對議案進程保持密切關註,堅決捍衛公司的聲譽和合法利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8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