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nch with the FC- 莫乃光: IT界選民應該傾向民主
1 :
GS(14)@2012-08-24 11:54:54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24/16631683
由做同事開始,認識莫乃光十多年,一直保持聯絡。這些年從一個距離觀察他為 IT業奔走發聲,為民主站在前線,我認同莫乃光為人,並以認識他為榮。吃完這餐飯,我赫然發現,影響著莫乃光的環境,包括他成長年代、家庭、教育、工作等,竟似曾相識,我認同莫乃光,因為我也是莫乃光。
莫乃光是2012年立會選舉資訊科技界候選人,對手是四年前擊敗他的譚偉豪。從表面看,我支持莫乃光可能有點怪異。譚偉豪和我同屬電子工業界,我們多年來在不同場合碰面,覺得他為人和藹友善,為 IT和工業界有過付出,而且他任主席的權智(601)是精電(710)客戶。從功利角度看,我理應支持譚偉豪,但問題是,他的對手是莫乃光。
莫乃光選陸羽,我面有難色,訪問需時個多小時,環境雖不至鴉雀無聲,但起碼要有少許私隱,我即時想像到中午要跟人搭枱的情景。他隨即補一句,由他訂位。我先到陸羽地下,見到卡位一壺茶上貼著「莫先生」字條,我知道莫乃光在陸羽有些少地位。他解釋他父親以前在中環上班,是陸羽熟客,他跟父親常來光顧。
莫乃光不諱言,他不是出身基層,從未住過屋邨,父親在外國讀書,五六十年代香港人有機會去外國留學,應該是一種身份象徵。莫乃光屬戰後嬰兒潮「水尾」,是呂大樂《四代香港人》中的第二代,第一代無私的建立根基,由第二代享盡香港經濟起飛成果。第二代「水尾」在幸福中成長,對政治及家國意識薄弱。第二代「水尾」未受過七十年代初期學運洗禮,生長於沒大事發生的七八十年代,形成較務實作風。從這背景走到接近政治舞台中央位置,我有興趣知道莫乃光的政治路途。
莫乃光故事由他六七十年代成長在一個當時算富裕的家庭開始,父母管教開明,中學就讀香港華仁,受耶穌會自由思想薰陶,在美國讀大學,畢業後在美國 IT界工作。
六四事件代表政治意識啟蒙點,他從遠處感受民運的悲壯,激動過後緊隨香港進入民主政制進程,九十年代回流香港,以不同身份參與香港社會。我以前未認真想過,原來莫乃光的故事即是我的故事,只要把美國換為加拿大, IT轉為財經,我的成長環境跟莫乃光基本沒分別。
[莫乃光當年就讀華仁的學生照。] 莫乃光當年就讀華仁的學生照。
八十年代赴美 六四認識中國
莫乃光在香港華仁高我一年級,互相不認識,他說他不算特別活躍,在那年代的香港華仁,學生可以很活躍。莫乃光會考成績優異,完成中六後去美國讀書。八十年代內地和香港政治離莫乃光太遠,他反而對美國政治感興趣,看很多關於美國政治人物的書。假如莫乃光是美國人,他屬哪一個黨?「我相信是民主黨,始終接近那一套自由思想。」
莫乃光87年碩士畢業後,在美國 IT公司工作,過著正常美國華人生活,直至89年6月某日。「我不算是先知先覺的一群,我是到坦克入城才感到事態嚴重,我很記得這一日,我病了沒上班,在家不停看 CNN,之前我對中國政治全無認識。」
莫乃光民運路跟互聯網有關,他很早使用互聯網,六四民運後,很多在美國的香港人在網上組織群組,提供資訊,交換觀點,他屬於網上活躍分子。那時候互聯網未普及,網民選擇不多,他們的群組連結全美關心民運的香港人,由東岸到西岸。莫乃光那時候住在麻省,他跟住在波士頓的香港人組織起來,連同美國多個大城市,90年組成「美國香港華人聯會」。
聯會在九十年代初期活躍,工作包括支援在美國的民運人士、舉辦講座、參與美國政府遊說工作等,莫乃光曾任聯會副會長,他特別提起一個人:「當時有一個人特別重視我們這班在美國的香港人,是『華叔』司徒華,他很早便到美國探訪我們,一直和我們保持聯絡,後來李柱銘和朱耀明牧師也來過。」聯會仍存在,但已不大活躍,很多當年中堅分子也回流香港,不少在香港高等學府任教職。20多年過去,隨著環境改變,很多人對六四民運有「新見解」,不想提起這一段歷史。
我問莫乃光當年戰友,是否願意提起這段歷史?「可能我們跟內地和香港隔著一段距離,看法抽離一點,想法比較天真,我們當時支持六四民運全無居心,無想過上位,也無想過秋後算賬。
「我們這班人大部份到今日仍有聯絡,我不為意有人想刻意抹去這段歷史。我競選團隊中便有當年戰友,還有幾位戰友在 IT界工作,多年來一直公開支持我。」
94年莫乃光回流,加入于品海的智才工作,負責集團 IT部門,當年智才業務廣泛,他參與旗下不同公司的 IT運作。智才其中一個新項目,是成立互聯網供應商( ISP),這時候是95年。項目開始不久,智才陷入財困,幾個投資者向智才收購 ISP項目,莫乃光和部份管理層團隊隨項目離開智才,新公司是 HKNet,是香港第一代 ISP。
[莫乃光稱,選擇民主這條路,過程很自然。] 莫乃光稱,選擇民主這條路,過程很自然。
94年回流 政府眼中 IT專家
HKNet曾經是香港最大 ISP之一,後來被中建電訊(138)和日本 NTT收購,我在科網泡沫年代曾搭上科網列車,在中建電訊年代和莫乃光做過同事。當時莫乃光是香港互聯網供應商協會會長,是業界主要領導者,關於科網大小事情,都見到莫乃光身影,他是科網年代紅人。
莫乃光仍記得95年香港多個 ISP涉嫌無牌經營,這事件被炒作為國際新聞,影射香港回歸前喪失言論自由,於是政府急急放人,並鼓勵互聯網業界聯合起來,找出一些業界領導者,方便跟政府部門溝通。「那時候所有人包括政府都感到 IT的重要,但大家對 IT的認識不深,我稍為有 IT經驗,被視為專家,忽然間好多人找我。」
2000年開始,莫乃光出任多份公職,包括中央政策組、消費者委員會、醫管局等,因為 IT越來越重要。過去十多年,每逢甚麼關於 IT事情發生,傳媒需找 IT業界給予意見,市民都會見到斯斯文文、說話流暢的莫乃光出現。莫乃光代表 IT業,整條路途合情合理,但六四激情過後,連民運人士也投入正常生活,莫乃光回流後沒參與本地政治,最積極政治活動是每年去維園出席燭光集會,「民主莫乃光」是怎樣走出來?
「 IT業界以前不算政治化,單仲偕由1998至2008年出任 IT界別議員,連任時政治氣氛也不算太激烈。建制派覺得需要組織起來,統籌做好選舉工作,我相信是2004年選舉失利之後,而第一場跟民主派重要對壘是2006年特首選委選舉。」這一年選委 IT界選舉,單仲偕帶領6人民主派名單, IT業界組成另一張20人名單,諷刺的是,當年莫乃光和譚偉豪同在這張業界名單上。莫乃光笑說:「好快就發覺同床異夢。」
06年爭做選委 行出民主路
換句話說, IT界第一次感受到濃厚政治意識,大約是2006年,選委選舉後, IT界知道這界別從此不一樣,從此 IT界選舉以政治取向分界,壁壘分明。莫乃光變得政治化,很大程度是因為香港變得政治化,是香港政治環境要求他作政治取態。
「我選擇民主這條路,過程很自然,其實我沒認真去考慮過,我不覺得有其他選擇。」我同意,可能不是他去找民主,是民主找到莫乃光,一切跟他的成長環境有關。
「我想我不算激進,肯定不是逢中必反,我最不能忍受是建制派私下對我說:『你忍嚇啦,中國會變』。變?我不算激進,這麼多年變了甚麼?我見到太多所謂親中人士,其實是一個利益集團,他們親中全是為自己利益,而不是堅持信念。我也認識真心親中人士,雖然我不同意他們的信念,至少我尊重他們。」當香港政治環境變了,連 IT人也要表態,莫乃光的抉擇來得舒服自然,沒有悲壯口號,沒有腦交戰掙扎,他就是選這條路。
根據職業訓練局統計,香港有7萬人從事 IT工作,但 IT界別只有6700選民,少於10%,其中5%是公司票。 IT選民資格複雜至不能三言兩語解釋清楚,主要是會員制,即是選民須屬於某些會的會員,才有資格投票。
IT界別選舉條例混亂,普羅市民沒法理解,過去多次傳出種票指控。對於 IT選舉界別組成,莫乃光有很多話要說。
「7萬 IT人,其實我認為數目不止此數,只有少於10%有權投票,包括5%公司票,其他選民須每年交會費,對不想交會費的年輕選民已經是不公平。感覺上, IT人普遍年輕,但 IT界選民平均年紀不小,原因是選民資格扭曲這個界別的代表性。」
「 IT界選民應該傾向民主, IT人不可能保守,因為 IT講求創新,追求資訊自由流通,工作上遇到言論自由受到限制, IT人第一身感覺到。自由、平等、開放的概念在 IT行業更切身感受到。」
「建制派在很多功能組別的賣點,是幫選民回內地做生意,打開內地市場,因為建制派跟內地關係較好,可以直接幫到選民。這一招在 IT界我認為是反智,香港 IT界不應日夜想住回內地做生意,內地資訊環境被封閉,香港 IT界應該做好自己工作,發展本土 IT業,吸引全世界 IT企業來香港設立基地,從香港面向世界,包括打進內地市場。」
搞 IT要 Un-China 發揮優勢
「香港 IT界的優勢,是跟內地的不同。」莫乃光說出我多年不停重複的「溫布頓效應」,香港模式的核心是 Un-China,香港應該推銷的,是我們和內地的不同。
「香港不要學習內地 IT業,香港人根本不容易掌握內地 IT業,太多禁區,有幾多間香港或外國 IT公司在內地做得成功?」
「內地 IT業缺乏創新精神,知識產權保護不足,政治審查剝削內地人知情權利,例如在內地不可能開設寫 facebook Apps的公司,因為在內地無得用 facebook。」我都好想問那些親中人士,點解在內地不能用 facebook?
莫乃光說得好,不少香港人抗拒民主,是從功利角度出發,因為內地商機大,香港人應該好好把握,不要談政治,刺痛內地人不想談的課題。成年人一邊教孩子不要避開問題,自己一邊避開問題,一邊說服自己,做事一單還一單,不談民主,生意照做是對的。
假如香港人不發聲,指出內地 IT封閉的反智,反而改變自己來遷就內地,香港 IT界只會「大陸化」。
「香港 IT業的出路,是保存香港的優勢,即是凸顯香港跟內地的不同,香港政府其實很清楚,政府唔敢講等我講。」
「我認識每一個內地大型 IT公司老闆,都有海外居留權,不少擁有香港身份證,這些 IT人最清楚自由的重要。」
和莫乃光吃這頓飯,對我思維衝擊好大,我從來沒細心想過自己的經歷,但一路聽莫乃光的故事,彷彿一路聽到自己的故事。我早年從事財經界,第一身感受到市場開放的重要,財經人不管為人為己,也應該支持民主。假如我先做工業,我的世界觀很可能跟現在不同。原來兩個背景相若的人,安排他們有相同的經歷——包括成長年代、家庭、讀書、工作,得出來的政治信念也可能很相似。莫乃光從小養成尋真精神,扭曲真理迎合內地,從來不是他的一杯茶。我肯定他的同時,也在肯定自己。
再輸,怎辦?「唔想去諗,但肯定不是我政治前途的終結。」我想佢贏。
華仁不 Hard sell
舊生聚會,當然有提起大家的華仁歲月。今日回想,華仁最令我們回味,是學校的開放和包容。
那時候仍有不少外籍神父任教,他們無私地把自己的光輝歲月送給香港,一生奉獻教育,每個被他們教導過的學生,也不會忘記。
莫乃光記得:「在天主教環境讀書,從沒感到有壓力要信教,學校和神父沒 Hard sell過,至少我不覺得有。」今日我們在討論國民教育,神父在生的話,我知道他們會怎樣做。
鬼仔幾時叻過香港仔
莫乃光是高材生,有一套讀書心得。我問他在美國大學的成績,他說不算優異,他的解釋是,最初兩年還可以,最後兩年美國本土學生發力,很容易追過頭。這現象我似曾相識,我接觸很多這類個案,自己也經歷過。
「可能是香港教育制度的問題,香港學生四平八穩地答問題,答得不錯。去外國讀書,香港學生普遍根底好,特別懂得考試,最初成績可以很好。不過大學後期開始鼓勵學生天馬行空,做 Project,寫 Essay,香港教育制度的不足,立即現形,鬼仔話咁易過我哋頭。」
這方面我的經歷跟莫乃光有分歧,讀大學時我進入的商學院百分百用 Case Study教學,無得背書,我一開始便被鬼仔過頭,成績從來未叻過。
【陸羽茶室】香港中環史丹利街24號
蜜汁叉燒$110
瑞士牛腩飯$96
菜遠牛腩煲$190
蓮蓉粽$40
蓮藕汁糕$38
茶( x2)$56
【總數連加一$583】
2 :
寧采臣(25759)@2012-08-24 12:24:33在天主教環境讀書,從沒感到有壓力要信教,學校和神父沒 Hard sell過,至少我不覺得有。」今日我們在討論國民教育,神父在生的話,我知道他們會怎樣做。
完全同意, 好懷念那些年
而家香港立立亂, 希望做多幾年野可以移民外國
3 :
GS(14)@2012-08-24 12:45:162樓提及
在天主教環境讀書,從沒感到有壓力要信教,學校和神父沒 Hard sell過,至少我不覺得有。」今日我們在討論國民教育,神父在生的話,我知道他們會怎樣做。
完全同意, 好懷念那些年
而家香港立立亂, 希望做多幾年野可以移民外國
去得邊?
4 :
寧采臣(25759)@2012-08-24 12:47:203樓提及
2樓提及
在天主教環境讀書,從沒感到有壓力要信教,學校和神父沒 Hard sell過,至少我不覺得有。」今日我們在討論國民教育,神父在生的話,我知道他們會怎樣做。
完全同意, 好懷念那些年
而家香港立立亂, 希望做多幾年野可以移民外國
去得邊?
英美坡澳, 好多選擇, 就係唔鐘意被同化
5 :
greatsoup38(830)@2012-08-24 12:53:42我最多唔睇報紙囉
6 :
寧采臣(25759)@2012-08-24 12:56:125樓提及
我最多唔睇報紙囉
最恐怖係洗腦既人好叻,唔會hard sell迫你洗, 即係被洗腦同化都唔知
7 :
greatsoup38(830)@2012-08-24 13:09:326樓提及
5樓提及
我最多唔睇報紙囉
最恐怖係洗腦既人好叻,唔會hard sell迫你洗, 即係被洗腦同化都唔知
咁我都無辦法
創造數百萬幽靈選民 收買觀察員 泵水62.4億 華企助穆加貝連任
1 :
GS(14)@2013-08-05 22:33:47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805/18364248
選舉委員會前日宣佈,89歲的穆加貝獲得61%選票,他的政黨「非洲民族聯盟──愛國陣線」(民盟)在國會210席中取得158席。而現任總理茨萬吉拉伊(Morgan Tsvangirai)只得34%選票,他領導的反對派「爭取民主變革運動黨」(民革運)只有50席。對於穆加貝壓倒性贏出大選,可再連任多五年,不只在野黨指控選舉舞弊,美英等國也質疑選舉的公平公正。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取得的機密文件顯示,穆加貝得到中國和津巴布韋軍頭開設的兩間鑽石開採公司支持,提供多達8億美元的「舞弊基金」;此外,剛果民主共和國總統卡比拉和赤道幾內亞,都分別向穆加貝提供了8,500萬美元(約6.63億港元)和9,200萬美元(約7.17億港元)。
登記選民超出成人人口數目
該份註明日期為今年6月3日的文件顯示,民盟以30億美元(234億港元)聘請一間以色列公司「整理」選民登記冊,「確保獲50%成人的選票」。結果在許多地方,尤其是民盟的票倉,已登記選民都異常多,甚至超出成人人口數目。
「怎麼可能多出這麼多人?」有親政府的政治顧問毫不避忌,笑說:「民盟創造了數百萬幽靈選民啊!」文件更顯示,為該家以色列公司與選民登記處居中聯絡搞「中和敵對選民」的,正正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上月也有組織報告指,較大機會支持反對派的30歲以下選民,有200多萬人未被列入選民名冊;相反,超過100萬死人則名列名冊中,當中11萬多是過百歲的「人瑞」,最老的有135歲;另有90萬民盟支持者,在不同選區重複登記。
機密文件也顯示,部份「舞弊基金」用來收買選舉觀察員:「33%預算會用於地區外交,提高選舉結果可信度」。另外,津巴布韋情報組織CIO在大選來臨之前,竊聽外交人員的通訊,甚至截聽了英國首相卡梅倫與南非總統祖馬的通話。
除了泵水,當地一間規模數一數二、由中國人徐京華(Sam Pa)擁有的鑽石開採公司,也向民盟送上200萬件宣傳T恤和其他拉票工具;而另一家據稱希望沾手鑽石業的公司,則向穆加貝陣營提供500輛車用來動員和運送選民。
中國提供技術 干擾對手電台
徐京華背景一直令國際好奇,他有多個化名,旗下的「中國國際基金」總部在香港,主要投資發展中國家的大型基建工程,據悉可能與國企有關。文件也顯示,中國向穆加貝政府提供短波干擾器,令親反對派的電台無法廣播。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
2 :
GS(14)@2013-08-05 22:34:04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805/18364251
穆加貝跟中國和香港商人關係錯綜複雜,尤其是與北京關係密切的香港神秘商人徐京華進行秘密交易,徐向穆加貝政府提供1億美元(7.8億港元)資金,用來打擊反對派,確保穆加貝在今次大選連任,以換取當地開採鑽石礦。
國際反腐敗監察組織「全球見證」去年指出,徐京華捐1億美元予津巴布韋情報組織CIO,進行代號「蜘蛛網」的秘密行動,以提升組織情報收集能力,打擊包括總理茨萬吉拉伊在內的反對派。徐京華背景神秘,美國國會報告指,徐京華2003年在香港成立的中國國際基金,並建立一個神秘跨國際網絡Queensway,表面上是私人公司,實際是替中共做事。
女兒在城市大學畢業
除了穆加貝本人外,他的妻女曾在本港居住。女兒Bona是本港城市大學畢業生,修讀期間入住大埔豪宅;妻子格雷絲2009年在香港購物期間不滿英國《泰晤士報》記者追訪,當街毆打記者,在記者面上以鑽戒劃出九道傷痕。
格雷絲當年在港毆打記者,時任律政司司長黃仁龍以格雷絲有外交豁免權和不受刑事檢控的特權,決定不予起訴,格雷絲得以避過法庭審訊。
《蘋果》資料室
3 :
GS(14)@2013-08-05 22:34:20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30805/18364254
津巴布韋雖受到西方經濟制裁,前幾年又遭超級通脹夾擊,但在中國投資者大舉湧入,不但令當地經濟快速反彈,穆加貝更刻意讓中國商人逐步掌握當地經濟命脈,來抵銷西方制裁,令中國對當地的影響力大增,意味津巴布韋的經濟命運已繫在中國人手上。
「西方嚴厲經濟制裁下,津巴布韋經濟從沒崩潰!」穆加貝在競選集會上沾沾自喜地大談自己的經濟成績。津巴布韋經濟迅速反彈,復蘇迹象隨街可見,酒店客人多了,的士乘客多了,連啤酒銷量也直線上升,預期津巴布韋去年經濟增長比英國未來三年的還要多,估計津巴布韋經濟在五年內全面復蘇。
中國演員主演津國肥皂劇
中國商人無視西方對津巴布韋實施制裁,大舉湧入津巴布韋做生意,令津巴布韋經濟一枝獨秀。在首都哈拉雷(Harare)街頭,中國影響力隨處可見。傳媒熱切討論在哈拉雷鬧市架起大型電視屏幕,以便播放中國新聞;中國女演員Wendy Yang兩年前跑到津巴布韋掘金,竟在當地長壽肥皂劇擔當要角;人民幣可能成為津巴布韋的官方貨幣;穆加貝官邸用上中國瓦片,津巴布韋大學設立孔子學院。
分析認為,中國資金湧入津巴布韋,令西方的經濟制裁變得無效,也讓津巴布韋知道,未來發展不是只有「西方模式」──自由與貧窮兩者,只能二擇其一,還可以試試北京模式的「國家資本主義」。
英國《每日電訊報》
4 :
hh0610(1603)@2013-08-06 23:13:50因為當選果個唔聽英美之笛囉.
老美老英D仆街野仲做得少??
舞弊陰影下九成選民贊成 烏東兩州宣佈獨立
1 :
GS(14)@2014-05-14 00:58:54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513/18718554
烏東兩州公投通過獨立後,俄羅斯發聲明尊重公投結果,又指應以文明方式落實,暫時無意吞併兩州。但歐盟拒絕承認結果,指公投有違俄羅斯上月跟歐美和烏克蘭四方會談達成的協議目標,威脅進一步制裁俄羅斯。
克里姆林宮發聲明說:「我們尊重頓湼茨克和盧甘斯克人民的意願,期待公投結果以文明方式落實,不再用暴力,而是透過對話。」外長拉夫羅夫其後更表明不會就烏克蘭問題再舉行四方會談,應由基輔跟烏東分離主義分子自行透過談判解決。烏克蘭臨時總統圖爾奇諾夫形容,兩州的獨立公投是俄羅斯背後促成的一齣「鬧劇」,沒有法律效力之餘,旨在令烏克蘭局勢不穩,阻礙本月25日的總統選舉並推翻烏克蘭政府。
歐盟亦重申烏東的公投「不合法」,故不會承認結果,而歐盟成員國外長昨日開會,商討一旦烏克蘭本月底總統選舉受破壞,會進一步對俄羅斯實施甚麼制裁。
路透社/法新社

2 :
GS(14)@2014-05-14 00:59:07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513/18718566
烏東兩州民眾前天踴躍投票贊成獨立,盧甘斯克州一個距俄羅斯邊境60公里的2萬人小鎮斯瓦托沃(Svatove),卻堅決抵制公投,當地也是兩州中少數未被親俄分子佔領的城鎮,市政廳仍懸掛烏克蘭旗。
斯瓦托沃市長雷巴爾科(Evgeny Rybalko)表示,約40名親俄武裝分子,上周兩度從盧甘斯克市到來向他「曉以大義」,但都被他堅拒。他說:「我的職責是尊重烏克蘭法律,人民一定有權按照法律框架表達意見,但這次『公投』不是。」
斯瓦托沃市外有兩個烏克蘭軍的檢查點,有坦克、裝甲運兵車和防空槍炮把守,成雷巴爾科的護身符,市內也有500民兵維持秩序,令親俄分子未能造次。部份市民抗議無法在這次公投投票,但都被他親自打發。
法新社
國安牌選民不受落 談經濟力挽狂瀾以色列今大選 內坦亞胡告急
1 :
GS(14)@2015-03-18 02:11:20
■以色列今日舉行大選,下任總理人選料是爭取連任的內坦亞胡(右),以及錫安主義聯盟領袖赫爾佐克(左)之爭。美聯社
以色列今日舉行大選,總理內坦亞胡(Benjamin Netanyahu)積極爭取連任,但選前最後民調顯示,執政右翼利庫德集團(Likud)支持率落後中間偏左的錫安主義聯盟(Zionist Union),有下台危機。內坦亞胡前晚在競選集會上承認選情告急,原本一直專注打「國安牌」的他,最後關頭多談了經濟,試圖力挽狂瀾。
根據上周五公佈的最後民調顯示,利庫德集團在國會一百二十席中只會取得二十至二十二席,跟預料會取得二十四至二十六席的錫安主義聯盟相距兩至六席。
民望跌歸咎「全球性」陰謀
內坦亞胡前日在特拉維夫市拉賓廣場出席競選集會,向在場數以萬計右翼支持者發表講話:「我們的對手投放了大量資源中傷我和利庫德集團,拉開了跟利庫德集團的差距。若我們不縮窄這差距,真有可能會有左翼政府上台。」他形容,「這是一場決定命運的鬥爭、一場緊湊的鬥爭」。他將自己民望下跌,歸咎於有「全球性」陰謀要攆他下台;又批評當地名為V15、致力推翻他的組織,收受「外國」資金。V15一直跟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前競選策略員伯德(Jeremy Bird)合作。他將自己塑造成敢於面對國際壓力的強者。「我們向全世界展示了以色列人真實一面,就如我最近在美國國會所做的。」說的是他不理奧巴馬反對,應美國國會邀請到當地發表有關伊朗核計劃的演說。事實上,內坦亞胡今次競選策略集中在安全事務及攻擊伊朗核計劃,選民似乎不甚受落;對他們來說,高樓價和高生活指數等經濟問題才是最貼身問題。在競選中主打「民生牌」的錫安主義聯盟兩名領袖赫爾佐克(Issac Herzog)和利夫尼(Tzipi Livni),自然更得民心。雖然內坦亞胡在競選尾聲多談了經濟民生問題,惟已經太遲,對提升民望幫助不大。
■內坦亞胡昨日在特拉維夫拉賓廣場出席競選集會,盡最後努力拉票。路透社
■赫爾佐克在競選中主打經濟牌,深受民眾支持。路透社
有能力組聯合政府者上台
不過,利庫德集團民望落後不代表內坦亞胡連任無望。以色列立國至今,從未有政黨可在大選中取得過半數議席,故此要上台執政,最關鍵並非哪個黨成為最大黨,而是哪個黨有能力組成聯合政府。由於以色列政壇右翼和極右翼政黨較多,預料利庫德集團即使輸掉選舉,他仍有較大能力,透過與其他右翼政黨合作組成聯合政府。然而錫安主義聯盟亦未絕望。若贏大選,聯盟很大可能會跟極左梅雷茲黨(Meretz)和中間派「擁有未來黨」(Yesh Atid)結盟,但料不足六十一席。這時由四個阿拉伯政黨組成的「阿拉伯政黨聯盟」(Arab Joint List),可望擔當造王者角色,因民調顯示,「阿拉伯政黨聯盟」可望取得十三至十五席,成為國會第三大黨,而受訪的阿拉伯裔以色列人中,71%都認為聯盟應加入由中間派和左翼政黨組成的聯盟,造就錫安主義聯盟執政。路透社/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7/19079044
頭號軍師IS廣告嚇選民
1 :
GS(14)@2015-03-20 01:38:13
內坦亞胡今次能反敗為勝,實在拜頭號競選智囊沙維夫(Aron Shaviv)所賜。沙維夫一早就制訂全盤計劃,即使不能令利庫德集團逆轉戰果,成為國會最大黨,也要確保內坦亞胡在籌組聯合政府時佔優勢。
阻選民「向左走」
沙維夫堪稱選舉專家,曾在泰國、烏克蘭、科索沃等地進行選舉工程,經驗豐富。今次為內坦亞胡出謀獻策,可謂他歷來最難打的選戰之一,一來因內坦亞胡在位時間太長,民心難免思變;二來儘管右翼選民關心國家安全,但經濟議題同樣是他們關心對象,而這恰好是內坦亞胡任內表現最差的政績。為了扭轉右翼選民認為內坦亞胡及利庫德集團必勝、改投其他右翼政黨的看法,沙維夫致力塑造票投其他政黨,等同讓路予「姑息極端伊斯蘭主義」的左翼上台執政。他還在最後幾天力推恫嚇選民的廣告,警告選民若投其他政黨,就會讓「討好伊斯蘭主義者」的左派抬頭。其中一個短片廣告,顯示一名「伊斯蘭國」(IS)聖戰士乘坐貼上錫安主義聯盟領袖赫爾佐克海報的卡車,向民眾詢問開往耶路撒冷的方向,而答案是「向左走」。此外,沙維夫又指控一個反內坦亞胡的組織V15,透過民間組織OneVoice Movement收取美國國務院資金,抹黑內坦亞胡。儘管最終因證據不足,不得不停止對V15的訴訟,但他在Twitter表示,在美國資金及巴勒斯坦領袖的呼籲下,阿拉伯選票急增兩倍,嚇得右翼選民歸邊票投利庫德集團,造就內坦亞胡意外大勝。英國《獨立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319/19081738
齊普拉斯押對注選民盼留在歐元區
1 :
GS(14)@2015-09-23 02:13:46左聯自年初上台以來,被指差錯連連,齊普拉斯更違反競選承諾,以緊縮政策換取歐盟貸款,但仍贏得國民支持。分析認為,左聯大勝顯示齊普拉斯押對了注,一方面看準希臘人民求變心切,另方面了解主流意見不希望退出歐元區。在1月選舉打着「反緊縮」旗號的齊普拉斯,上任後雖多次表明會在債權談判中維護希臘人民的利益,卻在7月突然妥協,接受歐盟提出的緊縮方案。此舉雖令齊普拉斯眾叛親離,引發左聯黨內分裂,多人退黨,但仍無阻左聯勝選,讓他再度執政。這顯示希臘民眾寧予左聯改革機會,也不欲讓搞垮希臘經濟的傳統政黨重掌政權,這兩難局面在極低的投票率中可見一斑。而且,縱使齊普拉斯選擇接受緊縮方案,卻令希臘免於退出歐元區,符合了人民預期。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922/19304632
被道歉片段激怒全台灣選民撐子瑜投綠營
1 :
GS(14)@2016-01-18 01:15:14■周子瑜遭黃安舉報為台獨分子的事件繼續發酵,更成為「綠營催票機」。資料圖片
【台灣變天】【本報訊】周子瑜被道歉事件令全台震怒,激發台灣人的投票意欲,人民誓言用選票告訴世界「我是台灣人!」事件亦上升至外交層面,台外交部稱向韓方表達台政府與人民堅定的立場,總統馬英九更於投票前指周沒有必要道歉,形容事情是不能接受;三名總統候選人雖於昨日不能拉票,但仍透過支持周來爭取民心,其中蔡英文指為事件感痛心,朱立倫則譴責黃安,以及周所屬經紀公司JYP的行為。記者:黃兆康
周子瑜前晚被道歉的影片上載網上,旋即觸怒全台人民,更成為「綠營催票機」。台北的鄭先生兩兄弟稱,自己本來不打算投票,受周子瑜事件影響,覺得還是要作改變,最終投給綠營;有本來是藍營支持者的陳先生說:「本來還在猶豫,看到影片後我不再猶豫。」今次跟家人一起,亦將選票投給民進黨。亦有民眾周小姐不滿現屆政府「自己人被欺負,但是國家政府沒有站出來替我們講話。」故希望能用自己一票達至政黨輪替。
■學運領袖林飛帆返台南投票,並稱人民會用這次選舉,教訓一下像黃安的人。台灣《蘋果日報》
■立法院長王金平手持中華民國國旗去投票,力挺周子瑜。
蔡英文為子瑜感生氣
總統馬英九昨早投票前對記者表示支持周子瑜,她沒必要道歉,「這個事情是不對的,是我們不能接受的」。馬又指要讓大陸當局跟人民了解「一個衷心擁抱中華民國的人,絕對不會是台獨」。台外交部表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會全力捍衞中華民國國旗,正透過駐韓台北代表部聯繫JYP,表達堅定立場。而三名總統候選人亦繼續表態力撐周子瑜,民進黨蔡英文表示,對於子瑜公開道歉感痛心和生氣,並指「所有的批評傷害台灣人民的感情」,也是台灣人民需要團結的時刻;朱立倫則表示支持子瑜,並譴責經紀公司及黃安的行為,他指前晚看到道歉片段非常痛心跟難過,會繼續堅持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立場;宋楚瑜則指,對於10幾歲的孩子遭受這樣的事情,他感到非常憤怒、不忍,政府應該要向大陸表達應有的立場。台灣富豪、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亦於投票後表示,國旗就像是人血液中的基因一樣,不能被更改,亦不能被打壓,鴻海集團的員工聚餐亦會唱中華民國國歌、舉國旗。周子瑜事件亦引起國際關注,英國《每日郵報》的報道稱,台籍韓星揮舞旗幟事件,在周道歉後上升至國際層面,更提及去年美國女歌手Katy Perry在台北演唱會披上中華民國國旗及在咪架綁上象徵台灣學運的太陽,當時大陸網民亦聲言要封殺她。
■有民進黨支持者舉起周子瑜照片參與晚會。何柏佳攝
■網民在Twitter上寫上#StandByYu,為16歲的周子瑜被迫道歉感心痛。
匿名者促JYP改回國籍
日前在美國聯合國廣場掛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中華民國復興機構稱為抗議大陸打壓周子瑜,將聯同其他台灣移民組織,到中國駐紐約領事館示威。JYP官網昨被網絡黑客組織匿名者癱瘓,匿名者要求JYP盡快將周國籍改回台灣,稱若不重視:「台灣必定會讓你見識到全民抵制的力量。」另外,以往大選,林青霞、北京媳婦大S等台灣明星都會返台高調投票,今年此景不見,就連饒舌台語歌手「豬頭皮」號召台藝人放棄中國市場聲援周子瑜,未見響應,網友潑冷水:「台藝人跟商人沒兩樣的,賺錢大於一切。」
兩岸網民有話說
【台灣】
Athena Tseng:我是台灣人我驕傲。
Fish Fish Yap:中國只有一個,因地球就只有一個!所以台灣也只有一個,香港也只有一個!台灣《蘋果日報》fb【大陸】魚梓_願做蕪湖蘭的小深V:TO JYP:跪在人民幣面前唱征服也沒用
Mo-G_D_P:台灣是自由的,幹嘛不把決定權給台灣人民自己?卻需要道德綁架呢?
master:居然大陸有些聲音說黃安是民進黨催票機真是笑話,國民黨死活關我們P(屁)事。我們只維護一個中國!新浪微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117/19455645
晚上投票 選民因工作未能出席
1 :
GS(14)@2016-02-02 15:57:05艾奧瓦州的黨團會議於當地時間昨晚7時舉行,不少群眾(圖)密切留意選戰,卻因工作、家庭甚至身體狀況未能出席會議投心儀的參選人一票。
病患者難應付兩小時會議
會議於平日夜晚舉行,意味在工廠、零售商店、醫療機構上夜班的群眾將無緣投票。雖然民主黨今屆首次在艾奧瓦州設「衞星票站」,方便一些未能及時回到所屬選區的選民投票,但有需要的選民須在事前數周申請,因此上班日子浮動,或突然要外出公幹的群眾依然未能受惠,申請人數亦不多。照顧家中小孩或老人亦可能是部份婦女外出投票的障礙,她們未必知道會議可攜幼出席,又因不能負擔保母費用而卻步。此外,會議場地雖不乏支援傷殘人士的設施,但仍有傷殘人士及長期病患者的體力不足以應付長達兩小時的會議。須在會議內公開政治立場亦是選民缺席的原因之一。民主黨要求選民在眾目睽睽下站立投選心水候選人;共和黨則只須填寫選票,但因投票不會在獨立的投票室內進行,因此投票選擇仍可能會曝光。
Bleeding heartland網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02/19475625
克魯茲 精心計算選民心理
1 :
GS(14)@2016-02-03 14:43:10克魯茲力壓特朗普,贏出首場共和黨總統提名戰,並非是僥倖,背後是經過精心計算催票。他的團隊在去年10月至12月斥資逾300萬美元(2,340萬港元),相當於同期選舉經費兩成,向大數據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購買大量選民心理狀況的數據分析,比對手魯比奧在這方面的開支多出7倍。由於掌握目標選民的心理變化,每每令克魯茲可以出奇制勝。去年底,他根據這些數據向特定選民,發放大量攻擊特朗普和魯比奧的廣告,一度令其民望超前。到艾奧瓦黨團會議前,克魯茲更向潛在支持者打心理戰,郵寄假冒官方郵件給這些選民,指他們「投票率不足違例」,推動他們出來投票。克魯茲的「踩線」做法備受批評,但這位45歲的德州聯邦參議員懶理,「我不會因為用盡所有方法鼓勵艾奧瓦選民出來投票而道歉」。大數據策略成功,令他取得4成極保守選民和三分一福音教徒的選票,他們都是構成艾奧瓦黨團會議的主要群組。向來被共和黨主流派排擠的克魯茲,2013年為阻止奧巴馬醫改,曾在國會連續演說拉布21個小時一舉成名,深得黨內極右和保守派支持。英國《衛報》/美國《華盛頓郵報》/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03/19477089
獨立選民主宰新州選戰桑德斯先拔頭籌
1 :
GS(14)@2016-02-10 14:17:26【總統提名戰】美國民主和共和兩黨昨日在新罕布什爾州舉行總統初選,全州88萬選民中,40%登記為獨立人士,法例規定他們可自由投票予兩黨任何一位候選人,成為主宰勝負的關鍵。在最先舉行投票的選區中,民主黨桑德斯與共和黨卡西奇在小鎮克斯維爾諾奇先拔頭籌勝出,全州結果預料在本港時間今日公佈。
■卡西奇前天冒雪拉票。
上周六公佈的兩項選前民調顯示,民主黨桑德斯與共和黨特朗普在新州支持度大幅領先,但波士頓公共廣播電台(WBUR)民調指,23%獨立選民未有投票意向,民調中心負責人科采拉認為,倘若他們一面倒地投向其中一方,將足以改寫這場選舉。如在2000年初選,州內62%選民在共和黨初選投票,令參選人麥凱恩壓倒喬治布殊勝出;但在2008年,這批選民卻轉向民主黨,助希拉莉以62%得票率打敗奧巴馬。
大雪或影響投票意欲
有選民表示會在初選和正式選舉投予不同政黨,也有人稱因民主黨的桑德斯篤定大勝希拉莉,他們會策略性在共和黨初選投票,令自己一票有較大影響力。他們的共通之處是對政黨的忠誠度普遍很低,像64歲獨立選民威爾遜坦言自己既喜歡民主黨兩名參選人,也支持共和黨魯比奧,「坦白說,我完全未決定投票給誰」。截至周一下午,新州依然大雪紛飛,或影響選民的投票意欲。三個不足100選民的選區,昨日依例在當地時間凌晨零時率先接受投票。在僅得9名登記選民的克斯維爾諾奇,桑德斯全取民主黨的4票;而共和黨的卡西奇則以3比2險勝特朗普。新罕布什爾州是歷屆初選重要轉捩點之一,勝利者將聲勢大壯,有助接着的南卡羅來納州及內華達州選情;相反選情低迷者,則面臨資金不足及被勸退壓力。美國《紐約時報》/美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210/19485515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