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輿論審判 外國人不能倖免瑞典維權義工 被認罪
1 :
GS(14)@2016-01-22 01:46:55■彼得在鏡頭前「承認」觸犯中國法律。
美國非政府組織(NGO)「人權衞士緊急救援協會」瑞典籍義工彼得.達林(Peter Dahlin)在京失蹤逾半月後,終於現身央視,聲稱自己「從事違反中國法律的活動」,並為此「深深致歉」。中共不但常用被上央視的方法對待公民,也讓外國人接受這種輿論審判;國際特赦組織對此做法表示「非常不安」。官媒前晚對彼得發動輿論審判,高調宣佈破獲危害國家安全案。新華社、央視大幅報道;央視還讓彼得出鏡「認罪懺悔」,供述他與北京鋒銳律師所合作的公司在香港註冊,以及用「維權緊急援助組」名義在內地活動的情況。《蘋果》記者昨查冊獲悉,這家名為「Joint Development Institute Limited」的公司,位於灣仔,是一家提供秘書服務的空殼公司。
■央視指彼得與北京鋒銳律師所合作在香港註冊的公司(紅框示)。
同案律師出鏡斥「罪惡行徑」
彼得在鏡頭前稱,他以月薪3,000至5,000人民幣資助或付酬給鋒銳所律師、義工,搜集中國社會維權事件,然後向境外提供中國人權報告,坦承有關資料「都是網上搜來,不能保證屬實」;又稱自己用虛報等方法吞侵境外資助的資金;對自己的行為十分後悔,承認自己「從事違反中國法律的活動,為此我要深深致歉」。央視還讓同案被拘的律師王秋實等人出鏡痛斥彼得的「罪惡行徑」。彼得不但「認罪」,還表示自己被拘押期間「受到良好對待」,「體現了人道主義關懷,感到很滿意」;一如之前內地眾多良心犯及銅鑼灣書店老闆桂民海那樣,被上央視「認罪」。
國際特赦組織:非常不安
彼得所在美國NGO否認中方指控,呼籲中方釋放彼得。瑞典駐華大使館表示將會繼續關注此事的發展。國際特赦組織對北京做法表示非常不安,質疑「他們可以把一個人秘密拘禁,沒有律師下訪問,然後製成有利於他們的信息在官方媒體發佈」。內地律師李方指:「一個瑞典人,海外籌款不遠萬里,到中國給弱勢者提供法援,這是法律界的白求恩,但卻遭此命運!」據分析,當局很可能判彼得有罪,然後驅逐出境。央視/德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121/19460487
周顯:港府要入市 先製造輿論
1 :
GS(14)@2016-01-22 17:22:54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有人討論,認為現時股市的市盈率,已經接近1998年港府入市時的估值,問港府會不會效法當年官鱷大戰,買港股救市呢?
我的答案是﹕不會,至少是現時不會。
這個問題,不能單從經濟方面去回答,必須先要從政治方面去回答。因為,要想政府入市,有一個先決條件,就是製造輿論。
當年的官鱷大戰前夕,有很多傳媒報道,說索羅斯等國際性的對冲基金在香港興風作浪,作出「撳機」,一邊狙擊港元,一邊沽空港股賺錢。這種輿論,令到香港人對於這些國際大鱷十分憤怒,因為這不是普通的正常沽空,而是藉着狙擊貨幣來作出的惡意攻擊。
輿論鼎沸後 政府才「出招」有名
也正因為有這些輿論,當年香港政府的入市,便得到了大部分市民的支持。但是,現時香港傳媒,尤其是那些支持政府的傳媒,還未有幕天席地攻擊外國對冲基金,所以我不相信港府會入市干預。如果這一次港府又要入市,在之前一個星期,必然會見到那些親政府的傳媒,逐招拆解大鱷的招數,並且指名批判幾個重點「重犯」,當輿論鼎沸後,政府才出招有名。
日前一大伙人去好酒好蔡吃飯,覺得這間被讚譽到天上有地下無的餐廳,實在是highly exaggerated,我不是說不好吃,只是普通的好吃,完全不值這個價錢囉!我認為,如果這間廣州來的過江龍不是開在門高狗大的中國建設銀行大廈,而是普普通通的一間私房菜,開在天后之類,價錢是現時的一半,也許還勉強可以接受。然後,我再問好幾個朋友,包括識飲識食的公子哥兒Gary,大家都有相同的看法。所以,我們這伙朋友一致公認,最準確的食評,還是出自周顯大師的推介,哈哈!
[周顯 投資二三事]
新居屋無示範單位揀樓才有樓書價單 輿論斥反智
1 :
GS(14)@2016-02-15 17:42:57■興建中的沙田嘉順苑將提供248個單位。資料圖片
【本報訊】樓價下跌,勢必影響新一批資助房屋的銷情。房委會及房協最新一批3,677個資助房屋單位最快本月29日接受申請。為節省成本及加快銷售進度,房委會將不設示範單位;7月揀樓前更不會提供正式的售樓說明書及價單,只提供簡化版屋苑資料單張。前「立法規管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督導委員會」成員批評,房委會做法不能接受,認為政府立法規管私人發展商,也要以身作則,提供示範單位、價單予市民參考。記者:譚靜雯
房委會與房協月底一併推售3,677個資助房屋單位,三個屋苑分別為天水圍屏欣苑、沙田嘉順苑及綠怡雅苑。房委會有2,657個新居屋單位,包括屏欣苑及嘉順苑,實用面積由376至574平方呎不等。房委會興建的發展項目不受《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規管,但當局近年推售剩餘居屋或出售首批新居屋時,都按條例在申請期開始前7日,為買家提供發展項目的售樓說明書、價單資料,也會設示範單位供買家參觀。
稱省成本加快銷售速度
不過,消息人士透露,由於上次復售首批新居屋時,花費大量成本、人手印製售樓說明書。為加快銷售速度及節省成本,今期居屋將不設示範單位,只會有虛擬示範單位短片及室內間隔模型。新一批居屋的銷售資料更分兩階段派發,第一階段由開始接受申請7日前起,直至申請期結束,房委會只會提供兩個居屋發展項目的基本資料及售價概覽。至於正式的「售樓說明書」及詳細價單資料,需待今年7月正式揀樓時才會向準業主發放。今期新居屋房委會與房協一併售樓,申請人只須遞交一份申請表,就可同時申請購買房委會或房協的資助房屋單位。而房協則受一手樓條例規管,將為買家提供詳細的售樓說明書,也會在房協長沙灣辦事處設示範單位。申請人不論是購買房委會或房協的單位,在遞交申請表時,需以劃線支票或銀行本票繳交200元申請費,支票或本票抬頭必須寫明「香港房屋委員會」。前「立法規管一手住宅物業銷售督導委員會」成員、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稱,督導委員會當時曾爭論房委會出售居屋應否獲豁免,批評房委會出售新一批居屋不設示範單位。
學者:政府應以身作則
潘表示︰「如果嗰時知道房委會唔跟,應該唔會畀佢哋豁免。」他認為政府立法規管私人發展商,也要以身作則。公屋聯會主席王坤批房署的做法反智,指置業是人生重要決定,「邊有可能到揀樓先正式有樓書派」,他要求房委會重新考慮提供示範單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215/19491605
中宣部控制輿論「洗腦」
1 :
GS(14)@2016-03-15 15:08:01【話你知】中宣部全稱「中共中央宣傳部」,是中共主管意識形態部門。其主要職能是:負責指導全國理論研究、學習與宣傳;引導社會輿論,指導、協調中央新聞單位工作;指導精神產品生產;規劃全國思想政治工作等。海外指中宣部為「洗腦部」。
新華社央視均為旗下
中宣部是中共中央最重要直屬部門,部長劉奇葆,現職副部長(級)領導多達13位;直接管轄的中央級媒體包括新華社、《人民日報》、廣電總局(下轄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其他則透過各省市宣傳部分級管理。《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315/19529839
訪英首日開打輿論戰奧巴馬撰文力撐留歐
1 :
GS(14)@2016-04-23 18:37:28■奧巴馬與米歇爾昨到溫莎堡,跟英女皇和菲臘親王合照後共晉午宴。 美聯社
英國即將在兩個月後舉行決定是否脫離歐盟的「6.23」公投,美國總統奧巴馬前晚抵達倫敦展開三日訪問,試圖利用兩國交情及他在當地的影響力,游說政客和選民支持留歐。疑歐派批評奧巴馬干預英國內政,又指摘首相卡梅倫向奧巴馬卑躬屈膝。
奧馬巴為親歐派拉票的第一着,是在《每日電訊報》發表題為〈作為你的朋友,容我說歐盟令英國更強大〉的文章,向英國民眾動情說理。他表示二戰期間「數以萬計的美國士兵在歐洲犧牲,是一紙無聲約章,印證我們的繁榮與安全是密不可分割」,藉此說明美國有資格為英國和歐洲事務發聲。
歐盟擴大英政經優勢
奧巴馬在文中多番提到英國留歐的好處,指歐盟把民主、法治及開放市場等「英國價值觀」實踐及發揚光大,英國人應對此感到驕傲,又指歐洲強大並不會威脅英國,反而有利提升英國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如去年達成的伊朗核協議及巴黎氣候協議,都有賴歐盟「放大」英國的立場;而英國的就業、貿易及經濟增長,亦因作為歐盟成員國而受惠。對於有聲音質疑奧巴馬在公投前的敏感時刻到訪,他就把剛過生日的英女皇「擺上枱」,打趣說來訪是想為她慶祝生日,但亦開門見山地承認,脫歐公投關係美國「深切利益」,「你們選擇的道路,將會影響到美國人未來」。奧巴馬此行亦會與卡梅倫討論應付「伊斯蘭國」(IS)威脅、擴大對俄羅斯經濟制裁等議題,二人昨在唐寧街召開記者會,重申支持留歐的立場。
倫敦市長︰假仁假義
英國疑歐派批評奧巴馬干預內政,倫敦市長約翰遜指美國毋須向類似歐盟的組織讓出主權,批評奧巴馬「假仁假義」;前就業及退休保障大臣施志安指卡梅倫卑躬屈膝地請求奧巴馬拉票,是「凌辱」英國民眾。但奧巴馬在英國廣受尊重,有疑歐大臣擔心抨擊他會招致反彈,無奈暫時「投降」,「這48小時的頭條都將會有利對家(留歐派),我們只好接受,待奧巴馬走後,我們才再上戰場」。現時留歐派未言必勝,工黨的前首相白高敦前日開腔為留歐派指點江山,呼籲他們不應只用恫嚇戰術宣揚脫歐風險,應多談留歐對國民生活、環境及下一代的好處,才能贏得工黨及非保守派等不滿現狀的選民支持,跟奧巴馬說詞不謀而合。英國《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報》/《衞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423/19582819
港淪中共權鬥輿論戰場
1 :
GS(14)@2016-06-21 07:19:11【拆局】港書店出版內地禁書,但至近年才發生銅鑼灣書店5人被失蹤事件,更由極高層次的中央專案組調查,政圈分析指事件涉及中共領導權鬥,香港已成權鬥戰場。
「習接班體制受挑戰」
時事評論員程翔指,江澤民或胡錦濤主政年代,類似禁書早已在港出現,批評或讚揚中共政權的都有,但一直沒出問題,「因為當時唔存在權力鬥爭,鄧小平一早欽點晒;江澤民接鄧小平,胡錦濤接江澤民,冇得拗,但去到習近平,接班體制受挑戰」,自此香港禁書市場出現支持及反對習近平的兩個明顯派別,「內地政治鬥爭已伸延到香港,成為輿論戰場」。中央今次出動中央專案組調查,程翔表示,事件證明涉及政治鬥爭,「呢個組唔係查一般犯案,而係查政治問題,相信香港喺習近平年代,直接捲入咗內地權鬥漩渦」。立法會議員謝偉俊亦指銅鑼灣書店5人失蹤事件,中共媒體《環時》不時發表不完全代表或有利內地執政者立場的文章:「係咪想令香港成為佢哋工作戰場,令權鬥發揮更加大?」,質疑中共的權鬥令香港殃及池魚。■記者許偉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621/19663224
學者:內地欲挽輿論劣勢
1 :
GS(14)@2016-07-06 08:04:24【本報訊】公安部昨與港代表團會面期間,首度公開盤問及拘禁林榮基片段,並容許香港媒體轉播。獨立評論人協會召集人兼資深中國新聞記者呂秉權表示,有關做法是多年以來首次,或旨在挽回林榮基返港開記招後的輿論劣勢。時事評論員程翔則認為,內地欲以片段證明無虐待林榮基。
難證拍片時受威脅
呂秉權稱自林榮基記招爆料後,中央在輿論上長期處於劣勢,「因為呢種無理剝奪犯人權利嘅手段內地常見,好多人都好易相信林榮基,信佢唔係講大話」。因偵訊過程片段在內地屬呈堂證供,他認為公開片段在某程度上可為中央挽回劣勢,並助官媒重新引導輿論。在電視上公開疑犯偵訊特輯是內地常見做法,如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及內地記者高瑜都曾經在鏡頭前認罪,但針對港人則相當罕見。呂秉權指「以前只係張子強案有過咁詳細嘅特輯」,過去亦未曾在官方會議中途播放。但呂秉權強調,屈打成招及疲勞轟炸逼疑犯拍片已是內地慣常手段,薄熙來及高瑜均曾在庭上翻供否認認罪,浙江省更曾有殺人真兇自首而令死囚無罪釋放的案例,但成功翻案者少之又少。若林榮基在內地上庭,他認為因「證據確鑿」,要證明拍攝片段時受威脅相當困難。時事評論員程翔亦稱,公開港人偵訊片段或屬第一次,認為公安部旨在證明林榮基在拘留期間無遭受虐待。■記者佘錦洪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706/19683473
南海仲裁案今判決 中共續打輿論戰 軍演射導彈示威
1 :
GS(14)@2016-07-12 08:15:37■中國積極在南海島礁上建設,圖為赤瓜礁。互聯網
擾攘多時的中菲南海仲裁案將於今日裁決,外界普遍預期判決將對中國不利。裁決前夕,菲外長稱即使勝訴亦無權要求中國離開爭議水域,似有意釋出善意。中方除繼續安排官媒大打輿論戰,重申不承認、不接受裁決外,更高調宣示南海島礁建設完成,對裁決大力撻伐。
荷蘭海牙常設仲裁法院預計今日下午5時公佈南海仲裁案裁決。美國防部長卡特(Ashton Carter)昨致電菲國官員羅倫沙納(Delfin Lorenzana),雙方同意結果公佈後保持密切諮詢。外界普遍預期判決將對中國不利,內地網上有消息稱,裁決後將有大學生去美、菲駐京大使館抗議。菲駐華使館外昨有多輛武警車停泊,使館提醒在華的菲律賓人小心安全。馬尼拉昨有多名示威者到當地中國駐菲大使館外高叫口號,並舉寫有「保衞我們主權!中國手離開菲律賓!」的紙牌,現場有警員戒備。
■中國海軍艦艇去年向菲國漁民射水炮。美聯社
■央視昨播出南海島礁上燈塔亮燈的畫面。
菲釋善意願分享資源
於上月底上任的菲外長亞賽(Perfecto Yasay),上周接受外媒訪問時稱即使菲國勝訴,也願與中國分享南海爭議地區的天然資源。他昨受訪時又指菲若勝訴,最多只能保護國民到最受爭議的黃岩島水域捕魚;但他強調,相關水域仍是國際海域,菲國無權要求中國離開,又呼籲國民不要對裁決期望過高。此外他也釋出善意,指結果公佈後會先諮詢美、日、澳等盟友態度,再與中方作雙邊對話,最終希望和平解決。菲方有意為爭端降溫同時,中方則繼續就仲裁案在國際輿論搶佔高地。各官媒昨日全體動員對裁決案大力撻伐,包括新華社、《環球時報》、《人民日報》的社評,均痛斥仲裁為政治鬧劇,又強調南海為中國固有領土,重申中國的「三不」立場(一不參與、二不接受、三不承認)。中方更表明將不會出席聆訊。
中方於五島礁建燈塔
此外,中共連日在南海展開大規模軍演,央視更播出「鷹擊-12」反艦導彈發射畫面,展示摧毀航空母艦的能力;當局高調宣示南海五島礁上燈塔建設情況,其中華陽、赤瓜、渚碧、永暑四礁上的四座燈塔已建成啟用;美濟礁上的燈塔,其基礎建設已完成,當局指燈塔對通航安全及搜尋救助意義重大。有分析指即使菲方勝訴,因沒執法權,海牙法院不能迫使中國做任何事,包括讓北京從已建設的人工島礁上撤離。但中國加入海洋法締約國後,無視裁決堅持自身主張,將令其國際公信力遭受損害。中方也勢必加強南海的軍事部署,如在相關水域設立核潛艇部隊,美方在「重返亞太」戰略下必作實質回應,如加強與亞洲盟友軍演等,中美於南海舞台上的競爭將趨白熱化。新華社/人民網/環球網/英國廣播公司/英國《金融時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712/19691337
克宮操縱輿論 俄人對敍漠不關心
1 :
GS(14)@2016-09-30 08:08:48【粉飾太平】俄羅斯國民對政府介入敍利亞內戰漠不關心,相信與克里姆林宮操縱輿論、刻意淡化戰爭對國內的影響有關。
電視常播俄軍救援
一年前,克宮以討伐「伊斯蘭國」(IS)為名開始空襲敍利亞,觸發莫斯科300人上街示威,但有份參與示威的資深反對派人士戴維迪斯(Sergei Davidis)指,「以我所知,那之後就再無出現針對敍利亞或俄軍介入戰事而舉行的活動」。敍利亞內戰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首次對外戰爭,本來意義重大,卻不為俄國民眾關注及討論。戴維迪斯指,社會普遍視之為「花費不大、偏遠且不會帶來太大威脅」的戰事。有民眾指身邊人甚少提起敍利亞,相對於每日戰事,電視更常播放俄軍如何施予人道救援。當地獨立調查機構列瓦達中心主任古德科夫指,民眾一年前對政府介入戰事「感到一定程度的困惑甚至恐懼」,但電視台粉飾太平一久他們就開始信服。克里姆林宮至今仍然堅稱,在敍利亞執行任務的戰機僅數十架、士兵僅數千人,即使將參謀及特種部隊派駐敍利亞,仍強調指俄軍的地面部隊並沒有參與前線戰事。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30/19786385
「習皇帝」造神運動再現輿論要求延長任期
1 :
GS(14)@2016-10-26 08:02:51■外媒《經濟學人》曾於2013年,以習近平穿皇帝服飾的設計圖片作封面。
【六中全會】今次十八屆六中全會,是明年中共十九大的前奏,對強化習近平權威、建立「習氏帝國」十分重要。六中全會前,官方又掀起新一輪為習「造神」運動,甚至有「民間輿論」發公開信或提案要求習「延長任期」,大有民國初年袁世凱想稱帝、兒子造勢「勸進」之狀。亦有迹象顯示,習謀求在中共二十大後繼續掌權,甚至要做「終身領袖」的可能性,越來越大。今年1月開始,地方諸侯開始發聲,使用「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這個不同尋常的稱謂。至2月底至少有12個省區一把手使用「習核心」來敬稱習近平,該尊稱迅速擴展到國企、軍方高層。一時間,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四大意識」論,充斥中共政壇。
■六中全會期間,天安門一帶加強保安。
官媒民調為習「核心」加冕
由於外界高度關注,並惹來習近平「要超越江澤民、胡錦濤稱帝」等質疑,此波造神行動一度冷卻暫停。不過,臨近此次六中全會,造神聲浪再起。10月18日,官方人民網屬下人民論壇發出「重磅發布」,標題為「大國崛起呼喚強大領袖核心:當前公眾的核心觀念與核心意識調查報告」,打着「民調」旗號,實際上為習做「核心」推波助瀾。報告稱調查逾1.5萬名受訪者,得出五大結論,顯示「強化核心意識、明確領袖核心」勢在必行,毫不忌諱宣稱,習近平有「大國領袖特質」,而且「得到廣大幹部群眾由衷認同」,「社會各界對進一步明確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高度期待」。大有為習「核心」加冕之意。更有甚者,內地民間開始出現要求習近平「延長任期」的呼籲。3月30日,「民族復興網」發表署名為河北邯鄲市磁縣磁州鎮沙營村黨支部黨員李信的公開信「關於延長習近平總書記的任職期限的建議」,一時間被廣泛轉載。六中全會前的10月初,又有一個「關於延長習近平總書記任職期限的提案」,在內地微信圈流傳。
民間公開信撐繼續反腐
這些公開信、提案等觀點大同小異,無非是表示中共官場腐敗不堪、社會積重難返,而習近平任總書記後厲行反貪、重典治黨,率領人民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社會有希望;習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最得黨心民心的領袖,為使黨的反腐大計不至半途而廢,使中國夢得以實現,「建議延長習近平總書記的任職期限二十年」。分析人士認為,雖然無證據顯示這些勸進文字與官方有關,但作為輿論,毫無疑問已對社會產生影響。誠如民國初年的袁世凱,想做皇帝,於是其兒子袁克定專門印制一份假的《順天時報》(袁世凱日常閱讀唯一報紙),天天刊載社會各界「擁護帝制」的消息,令袁世凱終下決心「順應民意」登基稱帝。可惜的是,袁的皇帝夢只做了83天,便一命嗚呼。《蘋果》記者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6/1981266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