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身份證影得唔靚 強國女「自割」PS大眼睛
1 :
GS(14)@2016-08-07 02:13:33內地整容熱潮大盛,很多時在海關或安檢時出現真人與證件上的樣貌大不同,令過關受阻。星期三一名美女在整容後辦理了新身份證,結果嫌新證眼太小竟拿刀把證上眼睛刻上了粗黑的大眼線!一拿到該旅客身份證的白雲機場安檢員霎時被驚呆了,後經核查該女子舊身份證,確認身份屬實,最後才給予放行。「我當時是按往常的工作程序一樣,接過旅客遞過來的證件、登機牌,然後進行核對,可眼前這身份證照片中那兩條黑得似乎有點過份的眼線讓我驚呆了,這麼多年從來沒碰過這種奇怪的證件!」廣州白雲桚場安檢員小沈說,他看到身份證上那明顯太過粗黑的眼線,使勁用手指擦了擦照片,發現竟然擦不掉!這個時候,耳邊卻傳來旅客王小姐細細聲說:「哦,那個是我自己用刀刻的眼線,別擦了,你擦不掉的!」原來,王小姐接受過整容手術,也知道舊的證件可能在核對的過程中有點麻煩,所以就又辦了張新的身份證。可證件到手卻發現這眼睛照得太小了,就自己動手,像平時給自己化妝一樣,也給證件照刻了兩條大大而粗黑的大眼線。後來,王小姐卻又從手袋裡掏出了另一張身份證。這個身份證是原來她的舊身份證,由於新證被塗改,安檢員在核對王小姐舊證無誤後,予以放行。白雲安檢提醒,暑假機場客流較多,旅客應提早準備好乘機證件,以便檢查。若旅客做過整容手術,可向安檢員出示相關醫院證明,以便更好地核實身份。而如果乘機證件遭到刻畫、塗改、損壞等,其證件都將視為無效。旅客應自行做好檢查,避免耽誤行程。中國民航網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06/19725555
有人竟可憑身份證副本投票
1 :
GS(14)@2016-09-06 04:35:25■人力港島區立法會候選人袁彌明昨成功以身份證副本投票。
【本報訊】今屆立法會選舉截至昨日下午3時,選舉管理委員會共接獲1,088宗投訴,其中有監票代理人發現有選民可憑身份證副本投票惹爭議。有立法會選舉候選人測試,成功單憑身份證副本投票。選管會主席馮驊澄清,根據現行安排,選民不能單憑身份證副本投票,必須出示其他身份證明文件才可投票。截至下午3時,選管會接獲1,088宗立法會選舉投訴,462宗投訴涉及選舉廣告、192宗涉投票資格及安排等。人民力量新界西候選人陳偉業昨在facebook表示,其監票代理人於逸東邨南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票站,發現票站主任准許一名選民以身份證副本登記投票。陳偉業立即向該票站投訴,質疑此舉違反選舉規定,但票站主任稱,指引容許其酌情處理。人力港島區立法會候選人袁彌明及其丈夫林雨陽其後以身份證副本到跑馬地黃泥涌體育館票站測試,結果票站主任准許他們投票,袁追問為何准許以身份證副本投票,她引述票站主任稱,憑肉眼即可分辨,只要相關文件有身份證號碼、有名有相,都可投票。袁批評程序兒戲,不合規格,她指身份證副本無晶片及防偽,容易被擅改資料和相片。
馮驊:可用其他文件
選管會主席馮驊昨在記者會上澄清,根據現時投票安排,選民單憑身份證副本是不能投票,選民須出示身份證明文件,但不一定是身份證,可用其他身份證明文件。至於是否涉人為錯誤,馮驊指需研究個別個案。由於選舉是投暗票,難以知道選民是否以身份證副本投票,若有問題,就要交由選舉呈請決定。本身是律師的法政匯思召集人文浩正稱,若單憑身份證副本投票,會成選舉漏洞,實屬不妥。至於成功單憑身份證副本投票的選票是否報廢,文認為除非有證據證明相關選民被人冒認投票,否則不會被視為廢票,「而且選舉事務處亦冇記錄邊張選票係用身份證副本登記投票,冇得追查」。■記者謝明明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905/19760758
【動畫】脫完癦樣都變埋強國男攞新身份證被留難
1 :
GS(14)@2016-09-09 05:08:21兩張相片,一張的相中男子臉型消瘦,右邊臉有一顆巨大黑痣;另一張照片的男子臉頰飽滿,沒有墨痣,但原來2個相中男是同一人。重慶大渡口區男子易某,前日到派出所申領新身份證,卻因臉上巨痣不見了,無法驗明身份而被拒。最後民警到易某居住地並走訪多名鄰居,才能驗明易某身份,易某最終順利申領身份證。58歲的他早前丟了身份證,本月5日早上到派出所補領,民警很快確認其戶籍資料,但打開電腦核對樣貌時卻出了問題,因為易某右臉頰明明有一顆明顯大痣,而易某本人臉上卻沒有;另外,系統照片中的易某看上去很瘦,但站在派出所裡的易某卻胖了許多。民警要求易某提供脫墨的醫療證明,但他自稱沒去醫院脫痣,只是找街邊醫生處理。「右臉這顆痣太大太難看,我一直想處理掉又因太貴,8年前我碰到個游醫,只花了100多元人民幣就脫掉。」為了證實易某身份,民警到易某居住地走訪易某鄰居。鄰居們表示,和易某是幾十年的老鄰居,確實他於數年前將痣脫掉。確認身份後,易某當日下午終順利申領新身份證。綜合報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8/19764395
公安部推臉部辨識住酒店免身份證
1 :
GS(14)@2016-09-25 10:28:09由公安部研發的「網絡可信身份認證服務平台」將在多地試點。內地公民今後不用帶身份證,辦入住酒店等實名認證時,「刷臉」即可完成身份認證,還可避免身份證被冒用。有關技術今年5月已在廈門試用,將推廣到其他城市。
廈門已試用
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證件技術事業部主任郭小波稱,該技術結合臉部、指紋等生物特徵驗證,實現互聯網「實名+實人+實證」真實身份認證;「刷臉」比對公安庫存高清照片,面部識別精準度非常高,甚至超過人眼識別。第一期平台建設已完成並投入使用,已有幾十家公司近百個應用,覆蓋智慧旅遊、電子政務等。該平台一秒鐘可同時回應400個認證需求,日供逾萬次認證。認證過程不會在網上存儲、傳輸訊息,只在公安後台才能看到。今年5月該平台已在廈門試用,很快會推廣到其他城市。居民持身份證到可信站申請「身份證網上副本」,經面簽申請後,居民可把副本下載到終端設備應用,在包括派出所、銀行、政務中心等授權點使用。該項目已與中國互聯網訊息中心、中移動、建設銀行、阿里巴巴、中國平安、螞蟻金服、微信等合作,應用於域名註冊、實名售卡等。但此政策未惠及外籍及港澳台人士。北京《新京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5/19781182
被查身份證與警駁火疑兇潛逃意大利遭轟斃
1 :
GS(14)@2016-12-24 10:55:17■意大利警方擊斃柏林貨車襲擊案疑犯阿姆里後,科學鑑證人員到場蒐證。
【柏林恐襲】柏林聖誕市集周一發生恐襲後,德國在全歐向24歲突尼斯籍疑犯阿姆里發出通緝令,直至昨日,意大利警方在米蘭北部市郊一個火車站附近跟一名男子槍戰,最後將他擊斃。經指紋鑑定,證實死者就是阿姆里。當局現調查他是否有同黨。
意大利內政部長明尼蒂召開記者會公佈詳情,指當地昨日凌晨3時,阿姆里在米蘭北部市郊塞斯托-聖喬凡尼火車站附近被兩名警員截查,要求他交出身份證明文件,他未能交出,警員於是要求查看他的袋子及背包。這時阿姆里突然從背包掏出一支槍,二話不說就向警員開火,射中36歲警員莫維奧的肩膊,幸他沒有生命危險。阿姆里之後藏身附近一輛車後面,但另一名29歲、只當差一年的警員斯卡塔開槍擊中阿姆里胸部,當場將他擊斃。意大利警方在facebook發表聲明,指阿姆里身上沒有任何身份證明文件或手機,但有一支裝滿子彈的.22口徑手槍和一把刀,由事後到場的鑑證人員透過德國方面提供的指模資料,確認他的身份。
凌晨在火車站惹警起疑
警方透露,他們早前並沒有收到消息指阿姆里或在當地,只是當時時值凌晨3時,火車站早就關閉,警員見到阿姆里,覺得可疑,於是上前截查。承認為恐襲幕後黑手的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亦透過Amaq通訊社確認,被槍殺的正是阿姆里,又發放他效忠IS的影片。意方宣佈殺掉阿姆里前,德國當局還相信他仍在柏林。暫時未能確定阿姆里是如何及何時離開德國,但意大利警方在他身上發現一張火車票,顯示他由法國東南部的尚貝里(Chambery)乘高速列車先抵達意大利北部城市都靈,再轉乘普通列車,於當地凌晨1時抵達米蘭。但未知他何故要到米蘭。意大利總理真蒂洛尼讚揚兩名警員是英雄,並已致電德國總理默克爾,通知她阿姆里已被殺,對方對阿姆里被殺的消息感到如釋重負,並下令全面調查案件。真蒂洛尼指事件足證國內和國際間執法部門溝通合作的重要性,又強調「我們會繼續保持高度戒備,不可低估威脅」。柏林恐襲在周一發生,一輛重型貨車撞向一個聖誕市集,造成12死53傷,傷者中仍有14人情況「非常嚴重」。警方曾錯誤拘捕一名巴基斯坦男子,後來在涉事貨車車門及軚盤上,發現阿姆里的指模,於是懸紅10萬歐元(約81萬港元),在全歐洲發出通緝令。路透社昨日獨家取得由的士車頭攝錄機拍攝到的片段,可見肇事重型貨車由左至右推向聖誕市集人群的片段。
乘火車離柏林匪夷所思
有柏林民眾得知阿姆里被殺後感到高興,但有法國遊客就覺得,阿姆里竟然可以輕而易舉地乘火車離開柏林,「有點匪夷所思」。法國極右政黨「國民陣線」領袖馬琳勒龐和英國獨立黨前領袖法拉奇趁機「抽水」,指事件正好證明開放邊境政策必須停止。路透社/法新社/德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24/19875536
杭州女子獲港身份證即置業
1 :
GS(14)@2017-01-22 02:14:06杭州女子Teresa持73號籌,經美聯物業以719萬元買入兩房單位,她認為柏傲灣位置佳,往來深圳及機場亦方便,打算自住。她表示,自己剛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故毋須支付15%買家印花稅,強調自己是首次在香港置業,又留意到香港租金貴,因此租樓不如置業。被問及買入單位是多少人住?Teresa表示目前應該是一個人住,但父母有時候會來港,所以考慮買入兩房單位,而今次置業家人亦有支持,但暫未決定按揭安排,須與家人再商量一下。
■80後收租王鄭先生
借用爸爸名義慳稅
鄭先生年僅34歲,已持有3個物業,買完柏傲灣儲夠4層樓,今次是以沒有物業揸手的爸爸名義買入800餘呎三房單位,涉資逾1,300萬元,遲下先轉返自己名,打算付兩成首期,借八成按揭。自己本身住同區海濱花園,所以多年都是心儀荃灣區,現持有三個物業當中,有兩個位於荃灣,另一層在屯門,全部收租,問及為何年紀輕輕已可有3層樓(未計剛買的柏傲灣),他直言是自己開公司,但未有透露做甚麼行業。
■IT女甘小姐
獨力儲蓄百萬首期
甘小姐抽到50號前籌,成功以450萬元購入中高層318方呎開放式戶,靠自己儲了三、四年錢,沒有家人資助下付近百萬元首期入市,打算自住,應該不會收租,強調不擔心樓價跌,即使是跌,如果冇賣到,就唔算蝕。自己本身住於同區多年,一直都好想買此樓盤,之前抽過華懋的將軍澳海翩匯,但最終無入市,始終鍾情荃灣區,特別是此樓盤,原本估計去年底有得買,豈料拖到現時,更表明同區其他新盤不及此樓盤,直言對長實項目海之戀冇咩信心。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121/19903943
身份證令移民資料外洩?紐約市話唔會交俾聯邦政府
1 :
GS(14)@2017-02-18 09:51:44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上周的全國掃蕩行動中,紐約地區亦有41人被逮捕,引起移民社區不少恐慌。特朗普揚言要把非法移民趕出國土,矛頭直指紐約市、三藩市等「庇護城市」(Sanctuary City),其中,紐約市開放予無證移民申請的市民卡「IDNYC」,被指或泄露居民隱私予聯邦政府,甚至成為遣返「犯罪證據」。紐約市政府官員接受《蘋果》專訪指,當局無意交出申請人資料,強調「保護紐約居民隱私是我們最大責任」。駐紐約記者:鄭柏齡作為少有不會發出身份證的國家,美國公民大多以駕駛執照辨別身份。紐約市2015年推出作用類似身份證的市民卡「IDNYC」,不論是否合法逗留美國,年滿14歲紐約居民,只需出示住址證明及外國護照,即可辦理。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後,不少居民擔心市政府或交出「IDNYC」資料予聯邦政府,以便遣返非法移民。負責推廣「IDNYC」、紐約市市長移民事務辦公室副主任Kavita Pawria-Sanchez接受《蘋果》專訪表示,理解到「IDNYC」隱私問題備受關注,她呼籲居民或卡主毋須擔心,「政府不會把你的資料取走、或轉交第三方;事實上,我們最大的責任就是保護居民隱私」。她透露,雖然特朗普上任後新移民「提心吊膽」,但「IDNYC」新申請者數量一直保持穩定,料今年將突破100萬人大關。該辦公室日前前往大量華人聚居的法拉盛(Flushing)一間長者中心,替居民即場登記「IDNYC」,來自福州的新移民洪女士是申請者之一。在紐約已居住三年多的她表示,不擔心資料外泄,「我們都有身份,政府給我們老人福利,可以免費去公園之類,很感謝她」。雖然移民及海關執法局已對外表示,逮捕行動主要是針對有嚴重犯罪記錄的外國人、幫派分子、以及違反移民法者,但紐約州參議員史塔文斯基(Toby Stavisky)亦坦言,近日接到大量有關「IDNYC」的查詢,大多關注登記資料是否保密,「我們(政府)工作是幫助紐約居民,不是用來遣返他們」,她又指,不少長者沒有駕駛執照,連銀行戶口亦不能辦理,領取「IDNYC」後則可解決該問題,「沒有理由需要感到擔憂,我們絕不可能讓聯邦政府移民局登門捉人的情況發生」。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218/19932493
【圖輯】由紙面到智能化 歷代香港身份證大不同
1 :
GS(14)@2017-12-05 01:04:41全新旅遊專頁,即like籽想旅行:
https://fb.com/travel.appleseed香港身份證有68年歷史,由1949年開始簽發身份證至今,當中的演變分成多個不同階段。1949年簽發的第一批身份證,是用硬質的紙張製造,證上沒有顯示期限。至1960年開始,政府才簽發第二批膠面身份證,當時的特色是男女身份證的顏色不同,女士的身份證是紅色,男士的則是藍色。當年亦首次簽發兒童身份證,面積較成人身份證細小。直至1973年政府推出第三階段的膠面身份證,成年人和兒童身份證才採用同一式樣。1983年,身份證進入電腦化時代,有先進的防偽水印,持證人的相片會經影像處理後印刷在證上。到1987年,電腦身份證慢慢進入第二代,最主要不同的地方是過往的英式徽號,由另一圖案代替,可以跨越1997年。現時的智能身份證,則於2003年開始,全港市民分批換領,沿用至今。
現時的智能身份證。
1960年至1973年的兒童過膠身份證,面積較成人身份證細小。
1973年至1983年的兒童過膠身份證。
1973年至1983年的成人過膠身份證。
1983年至1987年,第一代電腦身份證。
1987年2003年,第二代電腦身份證。
第一代電腦身份證有英式徽號。(網上圖片)
記者:李珮禎
來源: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 ... e/20171130/20229791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