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四省區公布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方案 到期不解決百姓可討說法

內蒙古自治區、雲南省、江西省和河南省27日晚同時公布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整改方案。按照時限要求,這四個省區如果到期不解決問題清單中的環境問題,不僅中央要問責,當地百姓也可以討說法。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通過環境保護部官網公布的各省區整改措施清單內容豐富。以內蒙古自治區整改方案為例,總字數在5.4萬字,如果用3號字體打印,將超過120頁。

“這實際上是針對中央環保督察組留給地方的問題清單,具體細化落實的。這些問題清單當時並沒有對外公布。”一位環保官員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以內蒙古自治區的整改措施清單為例,內容多達49條,包括存在的環境問題、責任單位、督導單位、追責單位和整改時限、整改目標、整改措施等。

2016年7月14日至8月14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內蒙古自治區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

列出的環境問題包括:呼倫貝爾、興安盟需重視搞粗放式無序開發對生態環境帶來的嚴重影響和後果。興安盟與錫林郭勒盟搞“煤水合作”發展煤化工的動議令人憂慮。整改要求內蒙古自治區嚴格按照國家“十三五”規劃,科學合理確定產業布局。 嚴守主體功能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紅線, 強化規劃環評指導控制作用,嚴把煤化工項目準入門檻。“十三五”期間,除列入國家規劃的煤化工項目外,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錫林郭勒盟不再布局煤化工項目。

近年來,由於工農業用水大幅增長及降水量減少、蒸發量加大等因素影響,內蒙古岱海湖流域生態退化嚴重,水位快速下降,湖面急劇萎縮,水質逐年惡化。2005-2015年十年間水位平均每年下降0.37米,湖面面積已由88平方公里縮小至約60平方公里,蓄水量平均每年減少3000萬立方米,目前湖內水量僅存4億立方米左右,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再過一、二十年,作為北方具有重要生態功能的自治區第三大湖泊將會徹底消失。

整改要求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烏蘭察布市黨委和政府今年6月底前完成規劃的審批工作並組織實施;到2020年入湖汙染物大幅減少,水質得到改善。

中央環保督察組督察還發現,內蒙古自治區地下水超采嚴重。2011年至2015年,全區新增灌溉機井19.75萬眼,占現有灌溉機井的35%,全區33個地下水超采區年均超采量達6.27億立方米,超采導致多盟市地下水水位下降明顯,僅2014年至2015年,通遼、呼和浩特和包頭地下水水位分別下降0.85米、0.62米和0.31米。整改要求內蒙古自治區到2020年,通遼、呼和浩特市區和巴彥淖爾烏拉特前旗三個大型超采區的壓采量達到超采量的60%以上,水位達到控制水位,其余30個超采區達到采補平衡,水位達到控制水位,水位不再下降。

雲南省的整改措施清單包括整改落實類46項問題、關註加強類4項問題,以及重點提及州市問題整改措施清單。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與百姓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環境問題包括:雲南省2005年底前註冊營運的黃標車淘汰工作進度較慢,2015年底時全省仍有30692輛,和國家要求差距較大。整改措施提出,2017年底,基本淘汰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範圍內的黃標車。

雲南省已建成的155座城鎮汙水處理廠中,有相當一部分存在管網不配套、截汙不徹底等問題。整改措施要求,雲南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委、省農業廳、省環境保護廳,各州市政府加大資金投入,積極爭取中央資金和國家專項建設基金支持,用好省級補助資金,新建完善城鎮汙水處理廠配套管網3780公里,繼續完善汙水管網2765公里,改造老舊汙水管網239公里,新增汙水處理設施能力84.5萬噸/日,全面整改管網不配套、截汙不徹底等問題。

江西省督察整改方案涉及4個方面16項61個問題。主要環境問題包括2013年以來,部分城市空氣質量下降,2016年上半年,南昌、新余、贛州、宜春4個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同比上升,南昌、九江、鷹潭、宜春、吉安5個城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同比上升。

整改措施清單要求江西省到2017年底,南昌、新余、贛州、宜春4個城市可吸入顆粒物(PM10)濃度,南昌、九江、鷹潭、宜春、吉安5個城市細顆粒物(PM2.5)濃度分別達到國家和省政府年度考核目標。

2013年至2015年,江西省主要河流湖庫194個監控斷面中,有47個斷面總磷濃度、40個斷面化學需氧量濃度和21個斷面氨氮濃度逐年上升。整改措施清單要求到2020年底,江西省主要河流湖庫47個斷面總磷濃度、40個斷面化學需氧量濃度和21個斷面氨氮濃度逐年上升態勢得到有效控制,濃度有所下降。

對於百姓關註的“鄱陽湖水質下降”問題,整改措施清單要求江西省實施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制”,落實各級“河長”責任,在全省範圍內持續開展以水汙染綜合防治,亂占亂建、亂圍亂堵、亂采亂挖、亂倒亂排等八亂專項整治為主要內容的“清河行動”,分區域分流域設立問題清單,建立整治臺賬,督促整改。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河南省許多環境問題的整改時限都定在2017年底前。比如,針對商丘市建成區生活汙水處理率僅為50%左右,遠低於國家85%的要求,境內一些河渠水體惡臭,垃圾遍地,大氣環境方面也因空氣質量急劇惡化的問題,整改措施清單要求2017年9月底前加快第八汙水處理廠、夏邑縣第二汙水處理廠二期(2萬噸/日)建設進度,確保按時投運。加大揚塵汙染防治、機動車汙染防治、工業汙染防治、燃煤管控、稭稈禁燒、應急管控。

針對濮陽市馬頰河水質持續惡化,金堤河長期為劣Ⅴ類水質的問題,整改措施清單要求統籌開展水汙染防治攻堅戰,積極實施水汙染攻堅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加大水生態修複,保障重點河流環境流量,2018年12月20日前全面改善水環境質量。2017年底,馬頰河、金堤河市轄斷面及國(省)控斷面水質達到V類,2018年起斷面水質穩定保持V類;對河南豐利石化項目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規範,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工藝及設備進行調整完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332

郭廣昌回應“卸任”說法:還年輕,沒想退休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10/1160479.html

__.thumb_head

每經記者 孫嘉夏 每經實習記者 陳祺欣 每經編輯 姚治宇

11月10日晚間,針對外界有關其“辭任複星集團董事長”的說法,郭廣昌通過個人官方公眾號作出回應。在其展示的微信群截圖中,郭廣昌寫道,“各位領導、夥伴、朋友,各位複星同學:我只是辭任複星國際旗下的上海複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複星高科)的董事長,依然擔任複星集團的董事長。謝謝關心”。

“我還年輕,還沒想退休。”郭廣昌說。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複星高科工商信息變更記錄顯示,11月8日,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由郭廣昌變更為陳啟宇,備案董事由陳啟宇、汪群斌、王燦、徐曉亮、康嵐、龔平變更為龔平、徐曉亮、王燦和康嵐,陳啟宇和汪群斌的名字沒有繼續出現在董事名單中。不過,在“主要人員信息”欄中,顯示陳啟宇為董事長。

工商資料顯示,複星高科為香港聯交所上市公司複星國際(00656,HK)的全資子公司。

早前9月29日,複星高科的全資子公司上海複星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一職也已由郭廣昌變更為陳啟宇。

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閱複星國際於香港聯交所上市時發布的招股文件,其中,“釋義”部分載“複星集團”即指“上海複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此外,在“專用詞匯”中,則指“本集團”為複星國際及其子公司及共同控制實體。

在複星集團方面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來的回複中,亦將複星國際簡稱為複星集團。

該份回複中稱,複星國際的全資子公司複星高科的董事變動屬於公司正常人事調整,實際控制人未發生變化,公司日常管理、生產經營等無不利影響。本次變動後,郭廣昌先生和汪群斌先生將更加聚焦在母公司複星集團層面的任職,專註於複星的戰略制定、重大項目和業務機會推進等工作。同時,隨著複星全球合夥人模式的日趨成熟,此次變動也將賦予年輕一代管理團隊更多、更大責任。

複星集團強調稱,複星高科為複星國際之全資子公司,本次變動不涉及複星集團層面。

複星集團官網介紹,此次接任複星高科法定代表人職務的陳啟宇為公司執行董事兼聯席總裁。在此前梁信軍發表公開信宣布離任的消息後,陳啟宇與徐曉亮同時獲任聯席總裁,王燦、康嵐、龔平獲任執行董事及高級副總裁。郭廣昌對此評價為“人才輩出、戰將如雲”。

“我個人對複星未來發展,對新生代集體亮相是充滿期待的。企業就像一個球隊,我們不斷要去贏,總是有一些球員需要休息,有新的球員要補充進來,老是讓36歲的球員踢球,再優秀也不行。所以複星永遠是一個有戰鬥力、充滿新鮮血液、充滿激情的企業家球隊。”郭廣昌曾說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839

爆款影視劇如何打造?《人民的名義》總發行、總監制李學政現身說法…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11-16/1162137.html

每經影視記者丁舟洋 實習生 徐程

每經影視編輯 溫夢華

要說爆款影視劇,回顧2017年,再也沒有一部電視劇比《人民的名義》更火的了。

大風服裝廠工人王文革手舉火把掉落的那一滴火苗,拉開了反腐的序幕。

《人民的名義》播出後,劇中王文革的形象獲網友好評:“表情到位,視死如歸,隨時能和你拼命。”

而這個面對暴力拆遷挺身護廠的王文革飾演者,竟然是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主任李學政。他同時也是《人民的名義》總發行、總監制。

▲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主任、《人民的名義》總發行、總監制李學政

在《人民的名義》資金最困難時,王文革為劇組引入了兩家投資方,在成片送審時,範子文、導演李路、編劇周梅森和李學政這“四架馬車”,配合審查部門完成了複雜的審查工作。作為總發行人,李學政又主導了《人民的名義》落戶湖南衛視的發行工作。

11月24日,在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第六屆中國上市公司領袖峰會”的五大重要內容之一的“2017中國文創產業論壇”中,李學政將出席“爆款是如何誕生的?”圓桌對話,現身說法這種大尺度的時政類爆款劇怎麽做。

“王文革”的保駕護航

半年前騰訊娛樂的報道里曾描述過這樣一個場景——夜里11點40,李學政還坐在辦公室里等待著一個重要的回複。他不能也不願意在這個時候下班回家,因為這個回複最終關系到《人民》一劇能否按時播出。

五分鐘後,他的手機響起來,“可以!”——來自國家某部門的拍板意見終於傳了回來,這意味著該劇最重頭也是最難的一關審查也通過了。李學政緊繃了幾天的神經終於放下,他說很久沒像那天那麽快樂過。

火,已經不能全面地形容這部電視劇。

▲時政類題材的《人民的名義》豆瓣評分高達8.3分(圖/豆瓣)

全民性的討論背後,大家也發現了《人民的名義》片尾列出的一長串出品方名單里,最高檢人民影視中心、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等帶有國家機關、軍隊背景的影視機構赫然在列。

據軍網披露,《人民的名義》劇組成立不久,李學政前去商討投資和發行工作。導演李路眼前一亮,覺得由於李學政的滄桑外形和做過電臺主持人的臺詞功底,很符合配角王文革的特色,決定大膽啟用。

這部劇在融資、過審、發行中重重困難的攻破,更是離不開李學政的努力。

“湖南臺也有擔心,怕審查過不去。我和周梅森老師堅定地說,審查過不去我們負責任,讓他們吃了定心丸,他們才簽訂了購買合同。”李學政回憶道。

4月16日,一則《人民的名義》遭全集泄露的消息不脛而走,盜版盜播的行為遭到社會的一致譴責,李學政從此又多了一份工作:打擊盜版,保護版權。

爆款正劇該怎麽拍?

有觀點認為,《人民的名義》火了之後,此後這類題材會非常多。

李學政恰恰不這麽認為,他列舉了兩個:“檢察院面臨著機構改革,面臨著反貪局和組織局向檢察委轉移這麽一個大的趨勢,如果這類劇再反複地播,高檢它就會有顧慮,我覺得這類的劇不可能太多,這是第一;第二,再多,它也不會超越《人民的名義》,就像當年的《甄嬛傳》火了,後面很多類似的劇,包括《如懿傳》再怎麽賣錢,它的影響力也遠遠沒有超過《甄嬛傳》。模仿的東西永遠是二類的,它不能超越,原創和創新永遠是最高點。”

2012年3月,李學政參與成立了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金盾影視中心(改革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金盾影視中心”),並開始投拍影視劇。

從2012年算起至今也就短短五年的時間,在李學政的主持下金盾影視中心還參與出品了《特種兵王》、《麻雀》等影視劇。

▲《麻雀》劇照(圖/豆瓣)

而這些劇其實都是爆款正劇,從近期的收視榜來看,現實主義題材的正劇大有回暖趨勢。從2005年以來,《暗算》《亮劍》《潛伏》《偽裝者》《北平無戰事》《麻雀》等讓人眼前一亮。在大銀幕上,反恐、軍事等題材的電影也成為熱門類型。

在大家一窩蜂湧上這類“金礦”時,作為內容行業的“二八定律”告訴我們,當一種類型成為熱門時,一定會有80%參與者淪為炮灰。點擊下方鏈接報名參加我們的論壇,聽聽李學政的老道經驗,也許能提前避開那些危險……

點擊鏈接——2017第六屆上市公司領袖峰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9121

栽贓說法 強詞奪理 胡詠言

1 : GS(14)@2013-10-29 00:49:33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AA%E7%90%86/114932
民主黨昨日在中環舉行佔中研討會。建制派聯署批評佔中及普選聯成員到台灣,與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會面,是勾結台獨勢力。陳健民認為是栽贓講法、被扣帽子,強調赴台動機單純,純為群眾運動取經,而他亦將於12月再到台灣進行學術交流。
所謂栽贓,指的是無中生有,別人硬將贓物到你的手上。問題仍然是回到基本點,當日,施明德與佔中人士會面兩個多小時後,舉行共同記者會,席上宣布雙方對談後達成兩項決議。第一,12月7日、12月8日施明德將廣邀香港、台灣關心推動民主化的人士,一起舉辦圓桌會議,討論台灣如何參與、協助香港推動民主化。第二,施明德將號召全台關心民主的人士,共同簽署香港「佔中運動」所發起的「信念書」,表達支持。
施明德同時稱,不排除前往香港參加佔中行動。
既然是雙方達成的共識,亦有相關後續行動,這就脫離了所謂「學術交流」層面,無異於遙相呼應和裏應外合。試圖透過外部力量,催谷佔中行動。
除了所謂的技術交流外,還有實質行動互相配合,這早已不是瓜田李下了。人家從來沒有把贓物,硬塞入閣下的手中,而是閣下自動將贓物公開展示給傳媒。如今卻反過來指別人栽贓及扣帽子,實在強詞奪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018

盡論中國:向人大要說法是對牛彈琴

1 : GS(14)@2014-09-29 23:55:03







福建省龍海市近日任命年僅27歲的李施軍(圖)為副市長,網民驚問:「他爹是誰?」如此年輕的副處級幹部,在內地不多見,更令人咋舌的是,李施軍今年8月才參加工作,即離開校園剛一個月。堪與他一比的是中共元老鄧小平的孫子鄧卓棣,小鄧空降廣西平果縣出任副縣長時是28歲。官方並未披露李施軍的家庭背景,只強調他是清華大學生物學博士,是福建省引進的高科技人才。雖有評論認為,官員的任命不一定要劃年齡界限,但也有官方報章質疑,「童工市長」折射的是幹部年輕化的畸形。輿論都傾向破格提拔幹部要公開透明,但有北京媒體堅稱,有關任命是由龍海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任命的,理應由當地人大作出解釋。


揣着明白裝糊塗

就空降官員的任命向人大要說法,貌似最合理,其實是揣着明白裝糊塗。以中國現行政制而言,各級人大常委會不外是黨委的橡皮圖章而已。人大常委沒有推出候選人的權利,對空降官員所知不會比媒體挖掘出來的多,多數也不會有機會先聽候選官員發表政見再表決。顯然,向人大常委會要說法是對牛彈琴。要改變人大的不合理決定,無論是官員任命,還是政策決定,只有兩個可能途徑:一是向黨委要說法,黨委同意改變決定,人大自然跟從。二是等待中國政制改變,人大成為真正的權力機構,而不是傀儡般的表決機器。
mailto:[email protected]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40929/18883112
2 : Louis(1212)@2014-09-30 12:09:37

坦言集:中共建國六十五周年

中共建國六十五周年。按歷史長短,比不上國民黨,論成績卻勝於國民黨。但從開始便不被看好。馬上可得之,未必可以治之;外是南北韓戰爭、越戰、美國經濟制裁、中蘇斷交;內是毛澤東的社會主義革命、三反五反、大躍進、四清運動、文化大革命。

即使七九年經濟改革之後是八九年六四民運、蘇聯東歐共黨政權瓦解,中國還可堅持下去改革開放,在成就全球最大出口國和第二大經濟體之外,全國貪腐氾濫,還可有習近平的反貪肅腐、老虎蒼蠅一起抓。六十五年裏,多番轉折、多番陷於絕境;既可克服文革的全面破壞,應亦能戰勝亡黨亡國的貪腐。這不是中共的幸運,而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努力,不斷更新。

我們可以有與中國共產黨人的不同價值觀,相異的中國發展觀,卻不能否認他們對中國當前復興的重大貢獻。若沒有四九年的革命成功,中國可能變成奧斯曼國的分崩瓦解,或至少如印度分裂出三個國家來。

雖然台灣未統一,一個中國已成為公認的原則。中國的強大使美國亦要建立G2體制,中國現時的一舉一動牽動全球,縱使經濟表現不佳,國外只能說中國會硬着陸或軟着陸,沒有多少人再說中國要崩潰。反而更多的猜測是哪一年中國在共產黨的統治下恢復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中共黨的成立已近百年、比蘇共時間更長且經過長期艱苦的鬥爭才扭轉劣勢,奪取政權。與蘇共不同,中共應可使人民中國的國祚長於蘇聯的七十年。

陳文鴻


中國維持一黨專政非常出色!
我相信人民中國的國祚將長於千年萬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5761

銷售熱線與房署說法不同

1 : GS(14)@2015-01-11 19:57:34





【本報訊】居屋申請表格連須知有多達16頁紙、近2萬字,申請者未必每條條文都看得清楚。有人會到居屋銷售中心核對資料,亦有人選擇致電居屋銷售熱線查詢,但打電話亦要講耐性。記者曾打足20分鐘才接通電話,而熱線提供的資料未必百分百準確,甚至與房屋署說法不同,令人混淆。本報記者嘗試於不同時段致電居屋銷售熱線,其中一次打足20分鐘才能接通,另一次於平日傍晚時致電,因線路繁忙轉駁至政府1823熱線,前後等了約6、7分鐘才有人聽,熱線職員態度尚算有禮,遇上繁複的問題時均能耐心解答。



電郵通知補交資料

申請須知雖然列明申請人需連同表格一併提交多項文件,包括身份證影印本及僱員薪金證明書等,不過按1823熱線提供的資料,原來大部份文件均可後補,房屋署會在處理申請時向申請人發郵件,列明申請人需補交的資料,申請人只需補交便不會被取消申請資格,但熱線職員指若綠表人士未有到所屬屋邨蓋印以證明自己是綠表人士身份,其申請資格會被取消,此說法明顯與房屋署的官方回應有出入。葵青區區議員林立志指,接獲不少區內居民求助,指不懂得填表格,他曾向房署建議到該區舉辦簡介會以協助居民排解疑難,卻遭當局以人手不足為由拒絕,他認為居屋停售多年,當局有責任加強宣傳,釐清疑問。■記者鍾雅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108/189954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074

股災傷經濟 說法無根據 周顯

1 : GS(14)@2015-07-23 11:18:56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 ... mnist/en30_en30.htm
【明報專訊】很多人認為,中國經過了上一輪股災之後,股民已經大受重傷,不能復元,我卻並不是這樣認為。我的看法是,中國的股災,輸來輸去,只是「面浸」,不會對實質經濟有太大的傷害。以上的想法,並非有何內幕消息,純粹只是從推理而得來的。

為什麼中國政府在去年開始,要鼓勵炒股票?

在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波,靠的是出口,第二波,是從2008年開始,靠的是內需,主要是大量的基建,包括了地產發展,但現在這兩波,已經發展到式微了,因此中國要刺激經濟,必需要作出第三波的推動,而這一波就是金融經濟了。

發展金融經濟有好幾個好處,第一是餅夠大,可以大幅增加GDP,第二就是中國本來的金融經濟就不發達,因此才有大幅發展的餘地……對,就是這一點!

沒有長期持股者 輸錢股民少

表面上,中國好像是無人不炒股,但真正參與股市的資金,卻並不多。大家看到的,是每日的成交額,破了世界紀錄,但其實,正如我曾經說過,中國並沒有那些長期持股者,所以實際上,只是買賣股票的人多,但輸股票、財富蒸發的股民,卻並不多。

我可以用2008年的金融海嘯為例子﹕當時匯豐控股(0005)的股價跌到33元,真正輸大錢的,並不能在成交方面看得出來,因為那些股民,大都是長期股東,和股市的成交無關。

簡而言之,正是因為中國的股市不成熟,參與的資金還太少,所以才有發展的必要。既然投進股市的資金還不夠多,那麼,股民又怎會輸死呢?股市大跌又怎會影響到實質經濟呢?

[周顯 投資二三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1821

陳德霖﹕風暴重演說法不當 尚有8500億票據作港元後盾

1 : GS(14)@2016-01-24 01:45:5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60123/news/ea_eaa1.htm


【明報專訊】過去一周港匯驚濤駭浪,市場擔憂1997年的金融風暴重演。包括金管局、銀行公會、財政司長昨天齊齊出聲力撐港匯穩定,安撫市場恐慌情緒。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更明言,將近日港匯走弱與1997年的風暴相比不恰當。金管局回應本報稱,除了銀行體系結餘的3700億元外,金管局還有8500億元票據可作緩衝。有分析稱,現時亞洲股市已大挫,國際大鱷不會在此時出手狙擊。

陳德霖昨天主動提及,過往已有超過1300億美元流入香港,令港元貨幣基礎增加1萬億元。故即使本港出現大量資金外流,港元利率亦不會上升太急。

對市場有指今次走資與97、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香港利息急升相同。陳德霖認為說法欠恰當,因為現時銀行體系結餘多達3000億元,與當時少於100億元不能相提並論,同時金管局有很多票據可作緩衝。

回購票據 可紓拆息抽升壓力

陳德霖又表示,樓市表現不能只看2至3個月,而是需要用較長時間來確認,並參考本港及國際等因素,內地對本港樓市的購買力及購買意欲更值得考慮。

金管局發言人昨日回應本報時稱,現時已發行的外匯基金票據約有8500億元,除了銀行體系結餘的3700億元以外,當市場有需要時,金管局亦可用這筆8500億元票據作緩衝,例如當這些票據到期時,不再續發新票據,又或者在市場上回購票據,兩者都能達到在市場釋放港元效果,有助減輕拆息抽升的壓力。

曾俊華﹕有能力有決心維持聯匯

另外財政司長曾俊華昨天於中總論壇午餐會上說,現時與美元掛鈎的聯匯機制對香港最有利,政府無意作出改變,有能力及有決心維持聯匯制度。他續稱,過去30多年來,香港歷經大小風雨,但港元在聯繫匯率機制下一直維持穩定。

昨日,港元兌美元由7.81回升至7.79水平,創下2010年以來單日最大升幅。署理銀行公會主席譚何錦文表示,隨着港元與美元之間的息差收窄,相信港資金外流的情况會回穩,港元匯價亦得到支持。她說﹕「資金未有大量流走,暫時亦未見港元受狙擊。」

羅家聰﹕金管局根本「未驚過」

交銀香港環球金融市場部首席經濟及策略師羅家聰表示,金管局根本「未驚過」。他形容97年金融風暴時,港匯幾乎一路死跟美元。

不過,過去兩周,港匯由7.76跌至最低位7.83,金管局都「由得它行」,不干預反映金管局有信心。

他認為,此時與1998年的相似之處是「美國單邊走強,香港本身則處於下行周期」。不過,1998年亞洲區的股價、匯價和樓價都處於高位。

「國際頂級炒家不會現在出手」

現在,亞洲各地貨幣已經跌過幾輪,股票大挫,「國際頂級炒家不會現在出手,他們會選資產最貴時出手,現在即使有炒家,也是些跟風的小炒家而已」。

明報記者 顧冷冰、溫婉婷、連綽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4916

官媒:加息保滙率說法欠根據

1 : GS(14)@2017-02-12 13:45:51

【本報訊】中國上月外滙儲備跌破3萬億美元,對於人行近日對貨幣市場的操作,市場上出現「人行透過加息保滙率」的說法。惟《人民日報》海外版昨日刊登文章表示,有關說法缺乏根據,有關舉措主要是為了防範風險、防通脹及促進改革。文章以〈加息保滙率之說缺乏根據〉為題,引述交通銀行(3328)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貨幣市場的利率變化與存貸款利率不是亦步亦趨的關係,人行上調給金融機構提供資金時收取的利率並不等於加息。此外,逆回購中標利率上升是市場招投標的結果,與人行實際加息時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做法差別較大。人行行長助理張曉慧則指出,貨幣政策既要適度擴大總需求,防止出現經濟短期過快下行,又不能過度「放水」,避免因貨幣供給過多產生槓桿和資產泡沫風險。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稱,人行近期的舉動顯然不屬於加息保滙率的,「是結合當前國內經濟、金融形勢及供給側改革需要,對貨幣政策新工具進行正常的探索和使用。」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212/1992583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483

譚惠珠、劉兆佳未聞不任命說法

1 : GS(14)@2017-03-04 10:13:35

【本報訊】早前盛傳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在內建制人士,不斷放出中央可不任命當選特首候選人,矛頭直指不獲他們支持的候選人曾俊華。不過正在北京出席兩會的港區大代表譚惠珠及政協委員劉兆佳均指,未聞中央不任命的說法;劉更稱除非出現非常極端情況,如某人嚴重損害國家利益及一國兩制,中央才會不作任命。


范太指選委走票屬少數


譚惠珠被問到有否聽過一旦曾俊華當選,中央不任命的說法,譚稱未聽過;被問是否相信中央會不任命某位候選人,譚以屬猜測性不作回應。但有份提名林鄭月娥的譚力挺林鄭,指她無論在往績、能力都比較好,是一個正派的人,指林鄭民望較低可能有不同因素;又稱港區人大選委雖不會綑綁投票,但總體仍是支持林鄭。人大常委范徐麗泰就為提名林鄭選委會走票解畫,指選委提名時應有自己想法,即使選委受中聯辦游說提名林鄭,她相信只是少數,不信在投票時會有大量走票的情況。身兼全國政協委員的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認為,無論誰人在特首選舉中勝出,於正常情況下都會獲中央委任,除非去到極端情況,中央認為任命某人會損害國家和中央利益,以致嚴重損害一國兩制,才不作任命。■記者莫劍弦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304/199472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76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