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網站角逐世界杯
央視這一次終於選擇了放手,願意跟新媒體分銷自己的世界杯各項轉播權。
5月22日,中國移動咪咕公司發布公告稱,成為2018央視世界杯新媒體及電信傳輸渠道指定官方合作夥伴,用戶可通過咪咕觀看全部64場央視世界杯賽事的直播和點播內容。
5月29日,優酷正式宣布成為2018世界杯央視指定新媒體官方合作夥伴,並拿到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包括賽事直播、視頻點播、賽場花絮等多項權益。
優酷官方並未公布本次世界杯新媒體版權的價格。6月10日,阿里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阿里音樂CEO楊偉東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此次版權價格出價最高的並非優酷。”他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數據是,中國移動以將近10億元拿下了俄羅斯世界杯新媒體版權。
借此優酷也成為了國內三家主流視頻平臺——“優愛騰”中唯一擁有本次世界杯直播權的平臺。
當前,中國視頻網站的流量大多被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等頭部網站占據,原創獨家內容成為各方爭奪的焦點。
打通線上線下資源
“我們做世界杯絕不僅僅是為了獲取一個頭部IP,而是基於體育內容做長遠規劃。”楊偉東表示。
據了解,同屬阿里大文娛的UC、土豆、蝦米音樂、大麥將結合自身的業務形態,和優酷一起組成包含直播、周邊長短視頻、圖文、音樂等多種形式的全媒體內容矩陣。淘寶、天貓、支付寶、口碑、餓了麽、盒馬、飛豬、高德等阿里生態中近30個業務單元也將從衣食住行玩上為用戶提供全天候在線的世界杯主題體驗。
CIC灼識咨詢執行董事朱悅向記者表示:“由於處於阿里大文娛生態中,優酷和阿里可以通過‘內容+電商’的模式,將更多觀看用戶直接導流進淘寶或天貓平臺購買相關周邊產品如球衣、球鞋、文化衫,或啤酒、零食等產品,從而進一步創造新的盈利增長點。”
對於此次世界杯的招商問題,阿里巴巴集團CMO兼阿里媽媽總裁董本洪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品牌廣告主想合作的意願非常強,在對所有營銷有價值的資源梳理好以後,公司在最短的時間向品牌商家推薦,也在最短的時間好的資源都售罄了。”
雖然電視大屏適合集體觀賽,但用手機可以自由選擇觀看地點和時間還是有很大的殺傷力。過去幾年,手機性能的突飛猛進,移動運營商流量資費的大幅下滑,讓在手機上看世界杯直播成為了可能。
此外,此次直播,優酷技術通過自研的超大規模數字媒體基礎設施和資源調度技術,將互聯網級用戶規模支撐與廣電級專業直播、點播效果融合,將重新定義世界杯的體驗方式和觀看習慣。
今年優酷直播的64場世界杯比賽,將由阿里雲提供技術保障,後者在全球擁有1500多個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內容分發網絡)節點、120TB的帶寬儲備,不但經歷過多年天貓雙11的考驗,也曾幫助微博、湖南衛視、央視網等平穩度過了春節的流量高峰,可在短時間內彈性擴容上萬臺雲服務器,並提供互聯網8K直播、窄帶高清等能力。
對於在世界杯結束後,優酷平臺如何留住用戶?楊偉東稱將做兩方面努力:一是基於足球做精細化的運營,在產品、運營方面下功夫,讓用戶因為球星、球隊、共同愛好等留下來;另一方面是希望用劇、綜、影、漫能夠承載這部分用戶。
“這次世界杯絕不僅僅是頭腦發熱買了版權,之後會看到7月份公布後面優酷體育其他方面的規劃,包括體育內容版權。” 楊偉東表示,就整個體育產業(活動、賽事、服務等)思考的話,包括和阿里巴巴結合的體育衍生,這塊是整體的思考。

三大視頻網站爭奪戰
據悉,本次世界杯優酷將通過APP端、PC端、OTT端(智能電視)對外開放,只有中國內地的用戶可以觀看。
作為一個新興入口,OTT端成為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爭奪的疆域,以此來占領客廳經濟。
以本次取得世界杯主辦權為例,優酷在世界杯期間,用戶可以通過CIBN酷喵影視在智能電視上,或通過天貓魔盒、天貓魔屏收看世界杯賽事。
愛奇藝共投資了兩家智能電視企業,一家是創維酷開(深圳市酷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另一家則暫時未披露具體名稱。
騰訊在2017年7月以4.5億元增資雷鳥科技,對後者的持股權增至16.67%。雷鳥科技是TCL旗下智能電視業務子公司。此前,騰訊對創維酷開進行了戰略投資。
目前,三家視頻網站的付費用戶數量相差不大。
愛奇藝招股書顯示,截至2月28日,愛奇藝付費會員規模達到6010萬。今年2月底,騰訊視頻公布的數據顯示,其付費會員數增至6259萬。楊偉東在2016年12月發布的內部信中稱,其付費會員數量達到3000萬,此後優酷均未公布具體會員數。
單純的體育會員付費或賽事付費並不是視頻網站體育領域變現的唯一出路。註重整體布局,以體育環節撬動整個商業鏈,以其他環節互補體育渠道的不足,是互聯網體育平臺時代的優勢組合拳,也是視頻和體育會員融合的道路。
“未來視頻網站行業的視頻種類豐富程度將繼續提高,各平臺將不再局限於已有視頻內容的二次搬運,而是會越發向原創內容制作方轉型。視頻網站行業目前各類原創網劇和網絡綜藝節目不斷豐富,其產業鏈發展也趨於完善,制作商、營銷商、發行商、運營平臺各盡其職,推動視頻網站產業鏈生態融合。同時,由於目前觀眾網絡付費意識已經逐漸養成,未來網絡視頻廠商“廣告營銷+用戶付費”的營收模式將逐漸成型,為廠商帶來更加堅實的營收結構。” 朱悅認為,未來各視頻網站平臺將越發重視原創自制內容的創作,並將進一步爭奪存量視頻版權、IP,在各個方面提升自身網站的視頻豐富程度和視頻質量,從而力爭獲取更多的付費用戶資源。
角逐金馬最佳導演 曾國祥告別幼稚 2016-10-28
1 :
GS(14)@2016-10-30 22:30:36http://skypost.ulifestyle.com.hk ... %BC%E7%A8%9A/233851
【晴報專訊】 由最初當電影幕後工作,到有機會走到幕前演出,再到執導短片,然後合導長片《戀人絮語》,曾國祥一直為着實踐他的導演夢而努力。他獨自執導的首部長片《七月與安生》,獲最佳導演、最佳女主角等七項金馬獎提名。事實上,電影結尾幾個峰迴路轉的情節,完全表現出曾國祥當導演的實力。
原來,在《戀人絮語》之後,陳可辛一直想跟曾國祥合作,二人花了四至五年時間尋找合適的劇本,直到遇上《七月與安生》這個故事。曾國祥直言第一次看完小說,已喜歡上七月與安生這兩個角色。「我很羨慕七月和安生,她們可以在世上找到對方,是很難得的一件事。那是超越了一般的友情,它不是情人,但比情人更加親密。」
用同理心說故事
《七月與安生》是安妮寶貝於2000年發布的短篇小說,原著只有21頁,電影版在結構、情節甚至結局上,也作出了極大的改動。「你可以說我孤陋寡聞,我最初不知道這小說的影響力那麼大。我拍到一半的時候,發現我的微博上,有很多原著的書迷留言說:『你小心些,不要毀了我的青春呀!』我才發現原來這小說陪伴着很多80後少女成長,說中了很多她們成長中的痛,她們一直視這小說為經典,我那時才開始感到壓力。」
雖然曾國祥是一位男性導演,卻拍出了故事中兩個女生之間那份細膩動人的微妙感情。「做導演要有很強的同理心,如果你不能投入劇本的角色,你很難把電影拍好。我能夠愛上這兩個角色,她們在每一個時刻做的決定,就算是錯,我都能夠理解她們。」他更表示這跟自己的成長有關:「我自小跟着媽媽和婆婆長大,她們永遠都有一大班姊妹。我從小到大都覺得女性很複雜,她們可以有很多細微的東西,很多關係上的變化,這是很有趣的。」
一股蠻勁地愛
十多年來,曾國祥揹着父親曾志偉的名字,游走於幕前幕後,但他的努力成就了今天的小成果。「當演員是一個意外,因為我是曾志偉的兒子,別人覺得找志偉的兒子來演戲,有個話題,多個gimmick。後來,愈覺得演戲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也令我對演戲愈來愈有興趣。」
但其實,曾國祥自小的目標是當導演。「十多歲的時候,我很幼稚地好想當導演,而又很幼稚地,一股蠻勁向着那目標進發。到了今天,我很慶幸、也很感恩,要多謝一直以來合作過的演員、導演、製作人給我機會。我很開心,也很幸福,到今時今日,我還在做一樣我自己很熱愛的事情。」曾國祥坦言,從前自己愛鑽牛角尖,很執着;這次反而學會了放手,更加懂得聽取別人的意見,也就是說,比從前都成熟了。
撰文:張靛瞳
攝影:林良明
編輯:陳禮恒
設計:K
佔中兩子角逐高教界選委 反對梁振英連任 促撤特首校監實權
1 :
GS(14)@2016-11-08 05:48:49【本報訊】特首選舉委員會明日開始接受報名,泛民全力搶攻關鍵300席。高教界民主行動組成29人名單,參選高等教育界特首選委,成員包括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及陳健民、牽頭反國教的陳惜姿等。名單表明反對梁振英連任,亦不會提名胡國興及盛傳參選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及要求取消特首校監的實權。記者:陳沛冰
高教界民主行動組成29人中7人是競逐連任。名單反對梁振英連任及8.31框架、要求重啟政改、推行雙普選、維護高教誠信、取消特首校監實權及增加民選校董比例。佔中發起人之一的中大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表示,高教界特首選委會選舉是業界的公投,2006年支持民主的參選人取得大多數議席,震撼中央,「以前香港專業界好保守,原來都投畀支持民主嘅參選人」,令中央也要重新評估形勢,顯示選舉的深層意義。陳指,「希望今次再震撼多北京一次,畀佢知香港視為中流砥柱嘅專業人士,一代一代堅持民主,維護核心價值」。
另一佔中發起人、首次參選的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表示,香港人權、自由及法治在此時此刻的香港尤其重要,人大釋法不必要地損害香港法治,威脅港人人權及思想自由;高等院校是培育及守護香港核心價值的橋頭堡之一。現時香港核心價值受威脅,他作為高教界的一員必須站出來發聲。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高級講師陳惜姿稱,有人覺得選委是小圈子選舉,像電影《少林足球》中對白「球證、旁證、球員都係對方嘅人,球例都係對方決定」,大家可消極面對,「但係唔係甘心,崩壞後喺呢度生活」,盼爭關鍵少數票發揮影響力。首次參選的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表示,內地高教界被箝制的情況開始蔓延來港,需本着良知及風骨守護高教界的核心價值。名單中最年輕、只有廿多歲的首次參選者、港大經濟金融學院助理講師阮穎嫻表示,「香港爭取民主慘過供樓」,爭取民主涉及數代人,希望參選可傳承追求民主。
不提名曾俊華胡國興
高教界民主行動發言人黃志偉表示,不會提名建制派參選人,胡國興是建制派中開明者,曾俊華是在朝把持行政權力的人,與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及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也屬建制派,而且曾俊華及胡國興一定在自己陣營有足夠提名票。黃指投票前會建立商議機制,一致投票,參考公投及有公信力的民調及當時政治形勢變化,配合名單的原則投票,不排除投白票。高教界一向是泛民票倉,上屆選舉有46人爭奪30個席,高教界民主行動取24席。今屆港大教授何式凝等12名學者成立「政治101:學者抗命」考慮參選。黃稱,高教界今屆有4至5隊參選,被問會否攬炒,他指「兄弟爬山,各自努力」。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07/19825250
中大教務會前成員角逐高教界選委參選被DQ 張秀賢斥荒謬
1 :
GS(14)@2016-11-18 17:03:20【本報訊】繼參選工程界選委會的「進步工程」團隊6名成員被指與業界無密切聯繫遭取消資格後,參選高教界的中大學生會前會長張秀賢昨亦獲通知提名無效。張秀賢牽頭組成學生團隊「學界同盟2017」參選,7人中僅他不獲放行。張指自己卸任中大學生會教務會成員不足一年,「學生都唔係高教界一分子,但一年嚟學校開一次會嘅校董就係?好荒謬!」記者:陳雪玲選管會主席馮驊昨在選委會簡介會上指,最終收到1,539份有效提名,13個界別及小組已自動當選,另有25個分組及小組需要投票。選舉事務處提名前共收到1,553份提名,當中4人退選,10人提名無效,6人來自工程界,另高教界、體育小組、進出口界及教育界各有1人提名無效。由於體育界1人提名無效,只餘15個候選人,與議席相等,自動當選選委人數料增至403人。
被指與業界無密切聯繫
張秀賢指昨早收到助理選舉主任來電,指選舉主任在諮詢律政司及提名顧問委員會意見後,認為他與高教界無足夠聯繫,故裁定其提名無效,但未有進一步解釋原因。據《行政長官選舉條例》,選委會界別分組選舉候選人須為年滿18歲的地方選區已登記選民,及已登記為有關界別分組投票人、或令選舉主任信納他與該界別分組有密切聯繫。22歲的張秀賢以中大學生會教務會成員身份參選,他於今年2月卸任。他說理論上在一年內做過相關工作亦可參選,他今年2月底才卸任但提名卻無效,形容情況是「龍門任佢搬,佢話晒事」,只憑選舉主任主觀判斷。張相信事件非政治審查,但認為已反映小圈子選舉的荒謬,因學生被指與高教界無密切聯繫,反而一年到校參與一、兩次會議的校董,卻可投票。「學界同盟2017」名單另外6名參選人已獲確認提名,他們均以大學教務會成員或校董會成員身份參選。「學界同盟2017」提出4大原則作提名及投票參考,包括特首參選人是否支持大學就特首出任大學校監的公投結果、會否主動向中央反釋法、是否就特首普選實踐公民提名和真普選、會否開放香港前途討論等。張說:「我哋幾年前出嚟抗爭為咗公民提名,唔會刻意用ABC做主打,因為反對梁連任已係既定立場,我哋冇人會提名或者投票畀佢。」高教界選委會今年競爭激烈,65人爭逐30席位,其中泛民陣營共3張名單,包括「高教民主行動」、「Politics1001:學者抗命」及「學界同盟2017」共47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8/19837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