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磚記事】南非遭遇雙殺:美聯儲令資本外流 商品大跌扼殺複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30

一方面是大宗商品價格大跌,另一方面美聯儲可能加息令資本撤離新興市場,令南非債券收益率遭遇過去八個月最糟水平,且前景不容樂觀。

根據約翰內斯堡股票交易所指數顯示,本幣債務價格在九月出現年內首次下跌,跌幅達6.1%,是彭博社追蹤的31個發展中國家中繼巴西之後跌幅最大的。

在大量對於美聯儲或準備加快提高利率步伐的猜測下,外國投資者在九月成為南非債券連續三個月的凈賣出方,給蘭特(南非貨幣單位)施加了巨大壓力,期間兌美元匯率下跌了5%,包括鉑和金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下滑對出口及經濟增長前景產生負面影響。

Nedbank集團首席策略研究員Mohammed Nalla 9月26日在約翰內斯堡接受的電話采訪中評論道:“南非既是一個新興市場同時也是大宗商品的出口國,可謂禍不單行。收益歸根到底取決於蘭特的走勢,且長期來看蘭特仍具有進一步貶值的空間。”

較高的利率水平

由於南非原材料最大的進口國——中國的需求萎縮,南非經常賬戶赤字可能由於出口下滑而進一步擴大,導致蘭特進一步貶值,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超過由相對較高的利率所帶來的好處。根據政府提供的數據,中國在2013年占南非總出口的14%。

根據一份針對彭博社分析師的調查顯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經濟在今年可能實現7.3%的增長,和中國政府的目標增長率7.5%相比是近二十年來的最低增速。

收益率優勢

上周彭博社大宗商品指數(BCOM)下滑至五年低點,意味著大宗商品對南非貨幣的支撐越來越小,導致蘭特在9月25日下跌至八個月的最低點。根據Nedbank首席研究員Nalla所述,約翰內斯堡當地時間下午1點29分蘭特兌美元下跌0.6%至11.2955,且在未來若幹月內可能進一步下跌至11.6的水平。

JSE提供的數據顯示,由於持續貶值的蘭特將侵蝕投資收益,南非債務的外國投資者在繼八月拋售21億蘭特債券後,九月又繼續拋售了41億蘭特(約合3.65億美元)的債券。2016年12月到期的以蘭特計價的債券收益率上漲了8個基點(0.08%)至今天8.32%的的水平,和上月比上漲34個基點。

Du Plessis評論道:“較高的聯邦利率會降低蘭特相對美元的收益優勢,從而進一步導致投資者拋售南非債務。”

南非央行在9月18日維持其基準利率在5.75%水平不變以支撐疲弱的經濟。目前美國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處在0-0.25%的區間內。

美國利率可能上升的前景,正打壓巴西和香港的貨幣。根據彭博社的追蹤顯示,中國的人民幣是24個新興市場貨幣中唯一一個兌美元匯率上漲的貨幣。

Nalla評論道:“對於南非來說,大宗商品無疑是個重要因素。”

(實習生 丁博 編譯)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66

巴菲特:押註汽車業複蘇 本周美股拋售時已買入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956

巴菲特,Warren Buffett,加息,美國股市,債券,格羅斯

今晚巴菲特接受CNBC采訪時稱,他領導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Berkshire Hathaway)已達成協議,收購全美第五大汽車經銷商Van Tuyl Group。巴菲特計劃讓這家公司成為開拓汽車銷售市場的平臺。

除了飛機和火車,巴菲特的采購清單里終於增加了汽車成員。雖然未說明上述收購的規模,但巴菲特透露,Van Tuyl的銷售額約為90億美元,此次收購是現金交易,Van Tuyl自身將是財富500強公司。伯克希爾現在持有9.5家公司,獨立來看他們都可以躋身財富500強。

巴菲特未透露未來收購對象,而是說:

“我們現在在汽車領域展示實力。我期望日後我們會收購更多的經銷商,對此信心十足。”

美股走低正是入場時

巴菲特說,本周三美股大拋售期間,他買了少數股票,

“如果你告訴我下周股市會跌500點,我還是會買那些公司(的股票。)”

“股市下跌的時候,我(買股票)會更積極。”“(股市)跌得越多,我越喜歡買。”

巴菲特還說,會買那些自認為未來五十年績優的企業。

“買股票就是在買企業。”

“過去10年、20年、30年、40年、50年、60年持有多種領域美國企業的人都表現良好。”因為有些股票持有越久價值越高。

巴菲特說自己在觀察感興趣的美國行業,尋找機會。可他不會對後市做任何評判,也不考慮任何宏觀經濟因素。

“未來18個月會怎樣,我根本沒有概念,也永遠不會有。”問題不在於你是否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在於是否可以采取一些高明的行動。

問及本月創全球IPO融資記錄的阿里巴巴上市,巴菲特回答:“我想我們五十年來沒投資過一筆IPO。”

不在乎美聯儲是否加息 利率像地心引力

美聯儲會怎樣開始八年來首次加息是華爾街熱議的話題。巴菲特表示,美聯儲的行動隊自己的投資策略沒有任何影響,

“我真的不關心美聯儲會不會上調利率。”

就大範圍股市來看,“一切都在發揮利率的作用……利率就像地心引力。”

“如果利率升到10%,我們的所有股票都會價值縮水。”利率要是接近零,所有資產都會增值。“每種資產現有的價值都等於交易截止期以前會返還的現金金額。”

對於美聯儲的政策,巴菲特回答並不了解。問到是否支持美聯儲的行動,巴菲特說“我都不知道到底在做什麽。”

“債王”格羅斯辭職及債券前景

對於本周“債券之王”格羅斯(Bill Gross)離開一手創建的全球最大債券基金之一PIMCO,巴菲特稱它為大消息,但他除了媒體報道以外也不知道任何其他有關格羅斯卸任的信息。

巴菲特說,以他所知,伯克希爾對PIMCO沒有任何投資,旗下養老基金也沒有這類投資。

實際上,伯克希爾旗下公司的所有養老基金全都投資了股票,只有少數公共事業公司除外。

可口可樂的高管薪酬激勵計劃

昨日可口可樂公司宣布了新的高管薪酬激勵計劃。巴菲特認為該計劃很有意義,新計劃減少了基於股票的獎勵。

此前巴菲特說過對可口可樂公司的這類計劃感到不滿,而且不會放棄否決權。

關於這次計劃改動,巴菲特說自己也參與其中,“只是在他們問我的時候……(可口可樂)沒有對立關系。”

“對自己的可口可樂投資,我和以前的感覺一樣好。”

漢堡王遷出美國

上月底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美國快餐巨頭漢堡王公司計劃以110億美元收購加拿大餐飲連鎖企業Tim Hortons。外媒獲悉,巴菲特將為漢堡王此次收購提供約30億美元融資支持。

由於漢堡王表示將在完成收購後將公司總部遷往加拿大,美國政界人士指責該司刻意避稅。

巴菲特今晚重申,漢堡王上述總部遷離美國的決策並非與納稅有關。

“和稅沒有任何關系,和(漢堡王的CEO)Tim Horton的收入關系更大,是漢堡王的兩倍。這筆交易必須先過加拿大政府那關。”

但巴菲特提到,美國的稅制需要全盤改動。他願意修改美國的企業稅法,讓美國企業不會在全球競爭中處於如此不利的地位,歐洲等其他地區的企業稅比美國低得多。

他說:“我認為在場的四個人都可以草擬更好的稅收規定。”(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817

經濟複蘇征兆 美國鋁業利潤飆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51

Alcoa

被視為工業部門健康狀況晴雨表的美國鋁業公司,三季度核心利潤遠超市場預期。盡管全球增長展望堪憂,美鋁依然認為其產品需求將繼續攀升。

美國鋁業昨天的報告意味著三季度美國財報季啟動,由於鋁在航空到建築領域廣泛使用,美鋁業績認為是經濟整體狀況的一個縮略圖。

三季度美鋁業績遠超預期主要是因為基礎鋁部門凈利潤飆升,創下自金融危機以來最佳。

鋁卷制造部門,以及用於火車、航空器等領域的特種金屬材料部門的利潤同樣大幅增長,而這些正是美鋁重點投資的部門。

美鋁報告,三季度剔除重組和其他一次性項目的每股盈利為31美分,幾乎是去年同期11美分的三倍。此前分析師預期每股盈利21美分。

美鋁三季度收入同樣超預期達到62.4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57.7億美元的水平。

基礎鋁業部門,稅後不包括重組等一次性成本的利潤上漲至2.45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僅為800萬美元。

鋁價上漲幫助推升了美鋁業績。三季度美鋁平均售價為每噸2538美元,去年同期售價為每噸2538美元。

美鋁首席執行官Klaus Kleinfeld稱,盡管歐洲和亞洲市場有放緩跡象,美鋁依然堅持認為今年全球鋁需求將增長7%,這個增幅將略高於長期平均增長6%的判斷。

“歐洲有一點放緩,但是並沒有墜崖式下跌。亞洲同樣在放緩,但依然有強勁增長的理由。”

Klaus Kleinfeld認為,北美市場正在走強。他預計商業交通需求部門需求將增長16-20%,這主要是受到卡車訂單增長提振。

他認為汽車和飛行器領域轉向使用鋁和其他輕質金屬,將在長期內繼續提升需求。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292

黑田東彥:日本央行將實現通脹目標 經濟正溫和複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154

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在紐約經濟論壇發表演講,表示日本經濟有望實現通脹2%的目標。如果通脹出現下滑的話,央行將實施更大的寬松,不過一切皆取決於日本經濟。

黑田東彥表示,在QQE機制的作用下,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過去幾個月一直維持在0.5-0.6%的範圍內。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處於歷史低位,實際長期利率處於負值,這些都幫助了通脹預期的回升。簡而言之,QEE的作用十分明顯。

由於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不佳,尤其是第二季度GDP大幅走弱,引發了市場對於日本經濟複蘇是否能保持動力的擔憂。對此,黑田東彥認為消費稅的上調是數據走弱的重要原因,第三季度的GDP將回歸正軌,日本經濟正在溫和複蘇。

在就業方面,黑田東彥認為整齊局面向好。失業率處於3.5%,勞動力市場的參與率也處於高位,這意味著沒有任何的產能閑置。實際工資的負增長同樣是由於消費稅上調的影響。企業部門同樣有著較為明顯的改善。企業盈利持續改善,盈利水平已經超過全球金融危機前的水平。從九月短視數據來看,企業經濟指數整體向好,消費稅上調的短暫影響並不會對企業長期收益造成太多的打擊。

黑田東彥強調日本央行的首要任務依然是完成2%的通脹目標,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雙管齊下來穩步提升通脹水平。和去年4月-0.4%的CPI相比,目前通脹已經有了一定的回升,顯示出政策正在發揮作用。央行有信心完成既定的目標,但是目前日本在實現2%通脹目標的道路上只走了一半。如果有需要,將考慮實施更多的寬松政策。大量金融資產都可以作為潛在的購買目標。和英國央行持有40%的政府債券相比,日本央行的規模只有20%,因此債券市場還有很大的利用空間。

在整體的經濟增長預期上,黑田認為0.5%將是潛在水平。20世紀90年代之後,2%的增長率就隨著老齡化、資本存量放緩和長期的通縮而一去不返。盡管如此,日本政府依然會致力於提高經濟增速。央行希望6月修正版的日本複興計劃將可以切實執行並取得效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294

歐央行行長德拉吉:沒有改革就沒有複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200

周四,德拉吉表示,改革對經濟複蘇而言是必須的,有財政空間的政府應充分利用。歐央行利率處於利率通道的底端,負存款利率對長期債券收益率的影響類似於QE,市場預期首次加息時間為2017年。預計銀行信貸於明年起有所增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322

德拉吉談凱恩斯:歐元區沒有改革或就沒有複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237

u=1230619393,4282979075&fm=11&gp=0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昨日在美國著名智庫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發表了題為《歐元區的複蘇與改革》(“Recovery and Reform in the euro area”)的演說,開篇即強調了改革在歐元區經濟複蘇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在演講中,他援引了經濟學家凱恩斯的觀點,認為政府應該同時參與經濟的複蘇和改革。他特別指出,與凱恩斯的憂慮有所不同的是,今天歐洲面臨的問題不是改革過於草率,而是不可延後。

對於那些認為改革應該等待更好時機再進行的人,德拉吉表示,如果現在不進行改革,可能就永遠不會改革。他還稱,現在不改革的話,歐洲甚至可能不會再有轉好的機會。與此同時,那些在歐洲最苦難深重時(金融危機、歐債危機)撒下的改革的種子,如今已經開花結果。

下文為德拉吉該演說的開篇部分:

我在準備此次演講時,恰好重讀了凱恩斯於1933年致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公開信。他在信中告訴羅斯福總統,政府應該同時參與經濟的複蘇和改革,同時把握好兩者之間的度。他尤其擔心政府會因過於草率地改革而妨礙了經濟的複蘇。

今天的歐洲與此有著相似之處:我們也在同時經歷著改革和複蘇。但實際上,我們的擔憂和凱恩斯的正好相反。現在不改革,就不會有複蘇。

當我這麽說的時候,我當然知道有人認為在時機更好的時候進行改革會事半功倍。然而,我並不是很贊同這樣的觀點。

首先,改革總是在時機壞的時候被延後,然後在情況好的時候被遺忘。

其次,如果我們現在不改革,我不確定我們是否還會有好的時候。因為歐洲面臨的並非周期性而是結構性的問題。潛在經濟增速如此之低,既無法托起失業率高企的經濟,也無法讓我們在短期內擺脫歐債危機和隨後積累下的巨額債務。穩定經濟的政策是必要的但並不充分。我們需要盡快提高經濟的潛在增速,而這意味著要進行改革。

我對等待改革時機持懷疑態度的第三個原因是,我們過去的改革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歐洲步入改革進程已經數年,因為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使得部分國家經濟千倉百孔亟需修複。在那些最壞的時間里,我們的許多首創性舉措都取得了成功。在部分國家,當初那些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已經開始顯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32

中國9月出口強勁增長 進口複蘇帶動貿易順差下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9308

中國9月出口增長創19個月新高,進口複蘇帶動貿易順差下滑,三季度外貿形勢轉好。

海關總署今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出口同比(按美元計價)增長15.3%,市場預期為增長12%;進口同比增長7.0%,預期為下降2.0%。中國9月實現貿易順差310億美元,預期為順差411億美元,前值順差498.3億美元。

9月出口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近280億美元,其中向香港出口同比增長96億美元至376億美元,超越美國成為中國第一大出口目的地,為出口額的增長貢獻近1/3。此外,對美國出口增長近35億美元,增量為位列第二。主要出口對象國中,俄羅斯、英國和德國的增量也位居前列。

9月進口總額較去年同期增長近123億美元,其中從韓國進口同比大增27%、或45億美元,貢獻進口增量超1/3。美國和臺灣分別增長15和12億美元。韓美臺位列(主要進口國家)進口同比增速前三,隨後為德國和日本。

中金公司點評稱,外需溫和複蘇疊加去年低基數,助9月出口同比增速顯著反彈。出口同比增速顯著回升,一方面反映去年同期出口基數低。另一方面反映外需複蘇帶動出口動能增強,我們計算的9月出口季調後環比增速也較8月明顯回升。

進口方面,出口好轉帶動加工貿易進口大幅攀升,顯著拉升總體進口同比增速。去年9月進口沒有明顯的基數效應,進口同比增速大幅攀升,主要反映加工貿易進口增速大幅加快的效果。9月進料加工貿易進口同比增速32.6%,較8月的0.3%大幅增長。加工貿易進口增速提升,可能主要受出口好轉帶動。而一般貿易進口9月同比下降2.5%,反映內需仍弱。

華泰證券宏觀團隊補充稱,上一輪“微刺激”政策使得企業對於政策有些過度反應,尤其體現在6、7月份的工業增加值數據上(8月則出現了超預期下跌),因此當時的擴生產和補庫存方面的訂單可能在近期的進口數據上逐漸有所體現,但這一效應還需數據進一步論證。

摩根大通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朱海斌評論9月意外強勁的貿易數據稱:

最大的意義在於,進口增長大幅走強,不管原因是什麽,我認為這至少能減緩市場對內需疲弱致使經濟活動放緩的擔憂。

彭博社也表示,在房地產投資和工業產出增速下滑的背景下,外貿增長有利於支撐中國經濟。與此同時,美國經濟複蘇提振外需,利好中國出口。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鄭躍聲指出,我國三季度外貿增速好於二季度,年內進出口呈現逐季好轉的態勢。政府支持貿易的措施和外需改善改善了三季度貿易,未來2-3個月里出口將走強。四季度貿易狀況將進一步改善。

貨幣政策立場方面,中國仍將持謹慎立場。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12日在華盛頓發表聲明時指出,中國當前的宏觀經濟環境穩定,通脹將繼續保持溫和。貨幣政策方面,中國政府將繼續以審慎的政策立場,開展信貸和宏觀審慎政策,來確保資金、信貸和社會融資的合理增長,同時將流動性維持在合理水平。

數據公布前,中國大宗商品價格大幅度反彈。螺紋鋼期貨價格漲停,大連鐵礦石價格漲停,上海期膠漲逾3%至12820人民幣/噸。數據公布後,A股繼續下跌:(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QQ圖片2014101310060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816

13張圖看懂美國就業市場複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543

20141111Jobs-report

雖然十月非農就業人數不及預期,但這並不能阻礙美國就業市場的複蘇趨勢。昨天新鮮出爐的就業市場狀況指數(LMCI)也證明了這一點。

下面來自《華爾街日報》的13張圖告訴你,無論是失業率,還是就業崗位的造血能力,美國的就業市場都已經處於危機以來的最佳水平。

就業結構上看,長期失業人數占比雖未回到危機前水平,但正處於下降通道;商業服務、教育和醫療正成為拉動就業的主要部門。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普通美國人的工資並沒有上漲的跡象。

1、就業率四年來一路下降,10月已跌至5.8%,為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平。

20141111usjob1

2、過去一年中,美國經濟已經創造了260萬個就業崗位,為2006年初以來最多。

20141111usjob2

3、今年前十個月,美國平均每月新增就業崗位22.9萬,如果今年剩下的兩個月也延續這一趨勢,那麽今年將成為1999年以來最好就業年。

20141111usjob3

4、遺憾的是,工資仍沒有上漲的跡象,普通美國人沒有分享到經濟增長的果實,這也是奧巴馬的民主黨在中期選舉中一敗塗地的重要原因。

20141111usjob4

5、10月勞動力總人口環比有所增加,使得勞動參與率仍在36年低位徘徊。

20141111usjob5

6、就業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略升,刷新五年新高。

20141111usjob6

7、失業半年以上的失業者占總失業人口的比例略有上升。

20141111usjob7

8、短期失業人數已經回到危機前水平,長期失業率仍然多於危機前水平。

20141111usjob8

9、10月的平均失業時長略有回升,至13.7周。

20141111usjob9

10、兼職就業比例有所下降,但仍處於歷史高位。

20141111usjob10

11、建築業就業人數占總就業人口的比例仍不及危機前水平。

20141111usjob11

12、分經濟部門來看,政府部門對就業的吸納能力正在持續下降。

20141111usjob12

13、分行業來看,商業服務、教育和醫療在過去一年中創造的就業崗位最多。

20141111usjob13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8709

樓市複蘇遲遲未見 中國鐵礦石和鋼鐵期貨崩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859

BL17_IRON_ORE_1_1085375g

受中國房價跌幅加深,經濟增長疲軟的影響,中國鐵礦石和鋼鐵期貨價格今天創下歷史新低。中國是鋼鐵和鐵礦石的最大消費國。

今日公布的10月中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新建商品住宅售價環比幾乎全線下跌,只有鄭州房價持平,其他城市則盡數下跌。而在70個城市中有67個城市價格同比下滑,前值為58個。

中國10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跌2.6%,跌幅較上月進一步擴大。

大連商品交易所5月鐵礦石期貨DCIOcv1跌3.9%,收在每噸487元人民幣的跌停板,為2013年10月該交易所推出鐵礦石期貨以來的最低水平。

根據The Steel Index的數據,指標鐵礦石現貨價格周一下跌0.5%,報每噸75.10美元,創5年新低。

一名山東交易員向路透社表示,跌破500元人民幣支撐位之後,大連鐵礦石期貨湧現出更多賣盤。該交易員並預計,鐵礦石期貨在實現反彈之前還將進一步下探480元人民幣水準。

價格已在500元人民幣附近維持了兩周左右,今日終於跌破。大家認為市場將進一步走低,因為供應遠高於需求。

華爾街見聞網站此前提到,花旗上周發布報告稱:“考慮到需求疲弱和供應不斷增加,我們預期2015年鐵礦石價格將會進一步下降。”

大連鐵礦石期貨價格下滑也拉低了上海螺紋鋼SRBcv1期貨。上海螺紋鋼SRBcv1期貨下跌3.1%,收於每噸2442元人民幣,盤中一度觸及2431元的紀錄低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674

還在做“複蘇”夢?看看全球PMI數據吧!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991

周四全球各大主要經濟體均公布了最新的PMI數據,結果令人大感失望。從亞洲到歐洲再到美國,11月PMI數據均呈現惡化的跡象,暗示經濟複蘇之路道阻且長。

PMIs

歐元區11月制造業PMI初值50.4,不及預期50.8和前值50.6。歐元區11月服務業PMI初值51.3,創下11個月新低,預期52.4,前值52.3。

德國11月PMI數據表明,德國私營部門產出增長進一步放緩。其中,德國11月制造業PMI初值50.0,降至兩個月低點,遜於預期51.5及前值51.4。

PM1

法國11月制造業PMI初值47.6,預期48.8,前值48.5。數據表明法國制造業已連續7個月萎縮(位於50枯榮線下方),11月制造業PMI創下三個月新低。

美國11月Markit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意外地下降至54.7,預期會上升至56.4,10月終值為55.9。

中國11月匯豐制造業PMI初值降至50,創六個月最低水準,預期微降至50.2,上月終值為50.4。制造業PMI產出分項指數再度跌破50榮枯分水嶺至49.5,創七個月最低。

日本11月Markit/JMMA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降至52.1,為連續第六個月超過50榮枯分水嶺,10月終值為52.4,10月初值為52.8。

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信號是德國數據的持續走弱。2104年以來德國制造業PMI就一直保持下行態勢。雖然法國和歐元區也有類似的情況,但是作為歐洲經濟龍頭,德國的影響力顯然更為深遠——尤其在本次數據將將維持在50.0的情況下。

而美國數據依然是獨占鰲頭,但是近三個月以來的數據趨勢也偏向於下行。

PMIs 1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017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