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不畏重慶大火 郭台銘氣走藍天

2010-5-3   商業周刊





今年四月的最後一個週末,兩大三 C通路巨頭間的競爭,變化之大,讓所有人都看傻了眼。

四 月二十四日,藍天電腦轉投資的三C電腦賣場百腦匯,在重慶舉辦新店開幕儀式。這個 人口高達三千萬人的城市;其中三C產品高達七○%的銷售額,集中在石橋鋪,百腦匯重慶店,就開在這。

這個點,是百腦匯花了十年才相中的店 面,而且就坐落在最大對手──鴻海轉投資的賽博數碼旁邊;然而,賽博數碼早在十年前就進駐重慶,在這裡已是喊水會結凍的三C通路老大。

這 場通路激戰,在百腦匯重慶店開幕當天凌晨,發生了超級戲劇化的事件。賽博數碼竟然在暗夜發生大火,共一萬五千平方米的商場一夕燒光;當百腦匯準備和賽博正 面交戰,賽博卻在開戰前就先意外「繳械」。

根據麥肯錫的 報告,中國有高達八○%的IT產品,仍是透過像百腦匯、賽博數碼這種三C賣場售 出,身為電子產品的最大通路,雙方競爭激烈可想而知。

賽 博在一九九九年於上海開了第一家店後,隨即大舉擴張,最多時全國有高達六十個店, 但營業額跟不上展店速度,鉅額虧損造成大規模關店;而一九九八年第一家百腦匯開幕,十二年後,重慶店只是第二十家。

百腦匯採用購地自建商 場的方法,雖然初期顯得慢,卻是磨功夫的必經過程。現在,二十家店已經有十五家獲利。站穩腳步後,百腦匯預計未來五年還要再展店三十家,一舉超越過去十年 的數量。

光華三期BOT案再戰

只不過,燒掉賽博的這場大火,似乎沒有燒掉賽博的運氣,隔天,在「台北資訊園區BOT案」 的面試審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親自上場。面試後經過一天評選,二十七日上午,台北市長郝龍斌宣布,鴻海拿下最優先議約權;原本氣勢超越賽博的百腦匯出局, 也讓藍天的股價以下跌作收。

未來,台北這個據點將成為未 來中國賽博數碼的樣板,除了有三層樓的三C賣場,還結合餐廳、文具賣場、運動服 裝、動漫專區、攝影器材和專業攝影棚,以及由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為顧問的「創新育成中心」。

賽博數碼董事長張瑞麟說,賽博走的是 「Life Style」路線,要打造一個年輕人的創意平台;而郭台銘也沒有給團隊財務壓力,並曾經對幹部說,絕對不作房地產,這裡要作的是「亞洲三C消費的潮流。」

未來三年是雙方在中國的擴張年,短兵相接可以想見,而台 北還有「光華三期BOT案」將招標,可以預期藍天仍舊不會缺席。百腦匯的中國經驗 雖然沒有獲得台灣評審青睞,但兩強的競爭才剛進入白熱化階段。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63

千億殺入3C賣場 郭台銘三年要當兩岸通路王


2010-05-06  TNM





全球電子代工大廠鴻海,4月27 日以38億元標下有「台北秋葉原」之稱台北資訊園區BOT案,擊敗4組隊伍。由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親自領軍,殺入台灣3C重鎮光華商圈,頗不尋常。

本 刊調查,郭台銘近期對內說:「從製造的鴻海、科技的鴻海,到行銷的鴻海」,正式切入通路,備妥千億元銀彈,誓言3年內要當兩岸通路王,打頭陣的旗艦店,未 來將複製到台中、高雄,甚至越南、印度。

郭台銘小檔案

現職 鴻海集團總裁

事業 鴻海集團為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代工服務廠,2009年營收1.96兆元,旗下有鴻海、鴻準、廣宇、建漢、奇美電、沛鑫、富士康國際等7家台、港掛牌公司, 集團區分為9大事業群。

生日 1950年10月8日

學歷 中國海專畢業

經歷 1974年以30萬元資本創鴻海,原生產電視旋鈕;1981年轉做連接器,為鴻海壯大關鍵;1988年赴中國設廠,後續多次併購擴張版圖;2001年起蟬 連台灣首富。

家庭 與亡妻林淑育有1子1女,續絃曾馨瑩,育有1女。

財富 至2009年底為1,402億元

有 「台北秋葉原」之稱的台北資訊園區BOT案,上週二揭曉,鴻海以壓倒性優勢取得優先議約權。這樁標案,不只引來通路業者緊張,連電子代工大廠也議論紛紛, 因為電子代工大王郭台銘親自領軍,浩浩蕩蕩殺入台灣3C重鎮的光華商圈。

現場勘地 親擘劃

其實,郭台銘除了帶隊,領 著通路事業群董事長胡國輝、賽博數碼董事長張瑞麟、建漢董事長李廣益,以及設計帝寶的三大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師陳茂雄,向市府承辦官員簡報說明,在 BOT案開標前,他還領著團隊,親自到現場演練。

本刊調查,四月二十二日上午八點多,光華商場周邊店家都還沒開門營業,整個商場車多人少, 郭台銘與通路事業群的幹部們就在一旁空地上開會,他們拿著平面圖進行沙盤推演,模擬一旁停車場如何利用、交通動線如何。商場警衛看到郭台銘本人,還嚇了一 跳。

「那一瞬間,我腦中浮起當年在深圳龍華的荒地上,郭董就是這樣說著龍華廠區發展計畫與藍圖,而現在真的就發展成全球最大的製造基地。」 一位鴻海資深幹部說。郭台銘一行人繞著光華商圈走一圈,邊走邊勾勒未來的台北秋葉原。

揮軍通路 新動能

不只如此,早 在三月間,郭台銘就要原本坐鎮上海、深圳的胡國輝,調回台灣,辦公座位就排在鴻海土城總部董事長辦公室旁。胡國輝整整「跟著」郭台銘一個多月,為的就是要 標下這件BOT案。郭台銘不但對規劃內容全程參與,還十分少見地開出優渥的條件,「預算無上限」。

其實鴻海旗下通路事業群,去年營收約三十 八億元,占整個集團二兆元營收比重雖「微不足道」,而這次資訊賣場BOT案的投資金額,剛好也是三十八億元,但和動輒數百億元的建廠經費,更是小巫見大 巫,郭台銘卻如此重視,十分不尋常。

郭台銘以三十萬元創立鴻海,從小模具廠成長到目前年營收二兆元的科技集團,幾乎所有3C電子產品都有鴻 海製造的身影。然鴻海下一波成長動能在哪裡?近年來,鴻海先後布局綠能、內容、醫療及通路,而這次返台取得「台北秋葉原」標案,可看出郭台銘進軍通路的決 心。

五路齊進 一把抓

本刊調查,郭台銘近期對內部幹部說:「從製造的鴻海、科技的鴻海,到行銷的鴻海。」胡國輝接受 本刊專訪時,也說:「鴻海已從當初的CMMS(Component、 Module、Move、Service)模式轉變成CMMSS,多的一個S,就是通路服務(Channel Service)。」

郭台銘 認為,通路這部分是把製造端對客戶的「最後一哩」搭建起來,「幫客戶做出他們想做的,再幫客戶賣光那些做出來的。」

為了進軍通路,郭台銘已 做好縝密布局。「其實,早在二○○一年入主賽博數碼起,郭台銘發展通路的時間已近十年。」只是過去一直沒發展出獲利模式,所以歷經許多波折,曾急速展店、 關店,還一度發展富士康通路品牌等,做的嘗試不少。

直到去年,「蘋果願意把iPhone的中國通路代理權交給富士康,而非中國當地的通路 商,就可以明顯看出,老郭的通路布局已經獲得部分品牌客戶認同。」業內人士觀察。

同時,郭台銘也悄悄完成進軍中國通路的大戰略,從都會區到 鄉鎮農村,布下縝密的通路網。這套戰略採五路並進,針對中國一到六級城市,擬定不同的發展策略,在一到三級城市,以大型3C專賣店、IT賣場、量販店的店 中店,三路夾擊。

兩岸稱王 再南向

而四到六級城市部分,則以小型電子專賣店「萬馬奔騰」,配合「飛虎」網路郵購,利 用鴻海的物流網路進行。除了賽博數碼外,其餘四項新通路今年同步上路。

台灣通路部分,則以台北秋葉原為首部曲,下一步則是進軍台中及高雄, 並瞄準台北秋葉原第三期計畫的動向。

胡國輝口氣堅定地說:「鴻海布建通路是玩真的,未來會『無路不通、無城不在』。」初步估計,鴻海殺入兩 岸通路市場,未來五年預算上看千億元,而郭台銘的最高作戰目標,「拿下一半以上的市占率」、「三年內取得兩岸第一地位。」一旦在兩岸稱王,郭台銘下個目 標,是越南及印度等亞洲市場。

對於鴻海大舉布局通路,外資圈從「改變代工業遊戲規則」的角度來分析郭台銘的新布局。「從群創吃下奇美電,就 可明顯看出郭董就是要改變市場的遊戲規則。當初誰也不看好群創,卻能擊敗友達、吃下奇美電,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面板廠。」

以往,不管是廣 達、仁寶等NB代工大廠,為穩住品牌大客戶訂單,多從產品設計與降低製造成本下手,鴻海卻從零件廠,一步步地從上游的零組件,向下整合到組裝、設計、全球 運籌,現在連通路銷售、售後服務等都全部幫客戶做完。「這種『Zero Touch(零接觸)』的全方位服務,讓客戶更專注在品牌經營,傳統的純代工廠將面臨更大的威脅。」外資圈人士分析。

代工收成 兼銷售

不過,仁寶總經理陳瑞聰並不擔心,「通路業跟製造業經營模式不同,鴻海切入通路,只會讓他多面受敵。」「這些歐美客戶都有既有的通路夥 伴,郭台銘或許能夠在中國、台灣有地利與人和之便,出了這二個市場,就很難有所發揮了吧。」

郭台銘過去二十多年在中國的政商布局,在品牌大 廠進入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上,確實發揮效果。

一位法人觀察:「鴻海發展通路門市,其實對其面板布局有所幫助,尤其是找到面板產能的 出海口。」此外,過去靠低廉人力成本的郭台銘,在人民幣升值壓力下勢必要調整,一旦裁員,就有官方與社會的壓力。「鴻海推出的萬馬奔騰計畫,鼓勵員工回鄉 創業,就是替下崗員工解套的方法。」業內人士分析。

代工的鴻海,能否變身為行銷的鴻海,仍有待觀察,不過郭台銘一出手,兩岸通路業已經視為 最大假想敵。

鴻海打造台北IT城

台北資訊園區BOT案是北市府發展「台北秋葉原」第二期計畫,位於市民大道與金山北 路口,右側是第一期計畫、營運中的「光華數位新天地」,第三期計畫基地位於新生南路與八德路口,產權屬勞委會,開發期程未定。

綠建築 秀出科技島

鴻海這次以「全球科技節點,台北不能缺席」為訴求,順利得標,預定六月與北市府簽約、明年三月開工,成為鴻海旗下通路事業賽 博數碼的台灣首家旗艦店,最快二○一四年三月營運。

賽博數碼董事長張瑞麟說,設計一開始,就是以二○一四年的科技狀態為規劃,整棟建築物是 綠建築,除採用環保建材外,屋頂還設有追日型太陽能板,以發揮最大的發電效率。此外,為了提高停車安全、效率,也將採用人車安全辨識系統。

他 說:「日本秋葉原以優良、嶄新電器聞名全球,幾乎成為遊客造訪東京必去的景點之一,鴻海也希望能將光華商圈打造成展現台灣製造、生產3C的指標性地區。」 因此,鴻海不會跟周圍商圈競爭,更不會打流血價格戰。

因此,在商場七個樓層的規劃上,除了3C產品、電玩、動漫專區外,還設立同人誌、動漫 劇場等,並與雄獅旅遊合作,設立旅遊專區,以及退稅櫃檯等,就是希望成為台北IT(資訊)城市的象徵。

小辭典:日本秋葉原

秋 葉原(日文發音AKIBA)位於東京中心區,1940年代後期起,逐步發展成日本最大的家電、電腦、3C產品商場聚集地,群聚店家超過300家,全球馳 名。近幾年更演變為動漫、電玩、公仔等大本營,因而贏得「御宅族OTAKU聖地」(阿宅聖地)的封號,街頭常見一大群男生手持NDS遊戲機,默默站在一起 連線打電動。

除了3C產品,由於秋葉原是日本動漫文化的發源地,因此各式角色扮演(COSPLAY)的特殊服裝、道具,女僕造型餅乾等零 食,在這裡都找得到,第一家女僕咖啡館也在此開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67

郭台铭甲子之年


http://magazine.caing.com/2010-05-14/100144038.html

富士康的员工悲剧怎能烟消云散?他面对的并非靠佛事或祈愿便能化解的问题

《新 世纪》周刊 记者 赵何娟
  5月6日,“又有人自杀了”—卢新,一名曾参加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比赛的员工,平日性格开朗,加入富士康公司时仅一年。 5月10日,富士康老板郭台铭请来的三名五台山高僧抵达深圳,正准备在公司布置法事,祈福求安。但就在次日,即5月11日晚,又一名富士康女员工跳楼身 亡。

  这已经是今年以来连续第八起员工自杀事件,造成了六亡二伤的恶性结果。

  郭台铭被比作富士康的“皇帝”。他为这个王国建立了严厉的军事化管理制度,也创造了巨大的企业运营效能和经济效益,更树立了强大的个人魅力与话 语权威。同时,他宛若令人瞩目的娱乐明星,从“双玲”绯闻到娶妻生女,一举一动在娱乐网刊上的曝光率远超过财经类媒体。

  今年正值郭台铭的甲子之年,亦是其本命年。请来五台山高僧祈福,或许更多地是敏感之年希求的心理安慰。而富士康的员工悲剧怎又能因此烟消云散? 他面对的并非靠佛事或祈愿便能迎刃而解的问题。

管理之患

  “八连跳”事件突发,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投向富士康。最受人诟病与质疑的,是其等级森严的军事化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5月12日,富士康发表声 明称,跳楼事件与公司经营与管理没有太大联系。

  然而,有富士康内部管理人士对本刊记者称,自幼生长在台湾的郭台铭,深受台湾“全民皆兵”的文化影响。他本人强悍、干练、节制的个性,也深刻影 响着企业文化,渗透在企业管理的各个角落。员工的压力来自多个方面,包括自身性格、家庭背景、社会遭遇等多种问题;所谓军事化管理、工作强度与条件等,确 实也带来了巨大压力,“我们现在也在全公司内反省”。

  富士康的管理制度层级森严。公司对于“中干”(大陆籍员工),分管理职位、薪资资位、岗位职系三条线管理,以多重标准考核员工和定岗定编。

  最简单的是岗位职系,意即“工种”。最复杂的是资位,分为“全叙”和“不全叙”;“全叙”又分为员级和师级,员级分为员一员二员三,师级又分为 师一到师十七。每个级别的薪资都不同,这套体系师自台湾军队的管理等级划分方法。至于管理职位,也从组长、课长、专理,到经理、协理,再到副总经理、总经 理、副总裁等,一个事业群的级别高达12层。富士康有12个这样的大事业群,之间还存在竞争,每年都要根据业绩进行排名。

  富士康常设“检讨制”和“集合训话制”;每周业务检讨,每日交接班集合训话,常有工人被训到哭。在日夜排班、高速运转的流水线生产体系中,基层 管理似乎奢谈“人性”和细致,常伴以训斥与责罚。

  “早期会有员工因为检讨而受到严重处罚,后来实质性处罚已经比较少了,这也跟媒体的一些曝光有关。”有内部人士对本刊记者坦承,很多员工的心理 压力还是很大,主要是没有归属感,大家都是机械化地工作,很少互相交流。“那些流水线上的年轻人并不是真正的军人,在盘根错节的复杂体系和效率要求下,其 感受可想而知。”

  金融危机起自美国之后,富士康的两大手机代工客户摩托罗拉、诺基亚市场销售持续下滑,2008年下半年始,富士康连续两个半年报营运亏 损;2009年下半年转亏为盈,但获利仍大不如前。为了压低人力成本,富士康采取了不少直接或间接的裁员手段,有的部门甚至以严苛手段迫员工“自动离 职”。

  2009年以来,郭台铭接连拿下苹果、戴尔等诸多型号的产品大单。今年随着苹果产品热卖,其总代工商富士康在产能上受到了极大挑战。“鸿海系” 企业几乎向苹果iPad提供了全套产品。iPad今年5月上市后,销量迅速突破百万,富士康已面临产能和工期紧张等问题。此前正是因为富士康供货不 足,iPad推迟一个多月上市。

  富士康招工在深圳亦是蔚然一景,但“工厂到处是工时过长、加班压力过大的抱怨,一个人干两个人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来的人多,走的更多”。有离 职员工在互联网上这样抱怨。

  “客观地说,富士康员工的福利待遇还是不错的,也不欠薪,很多人为了挣钱愿意到那里打工,这是事实。”也有离任富士康的员工对本刊记者这样说。 但公司上下对于执行力和效率的惊人要求,加之种种严苛管理,确实让人精神压抑。

甲子之年

  郭台铭发迹于台湾,跟随他打天下的也几乎都是台湾人。最著名的有“十二金刚”,风格强悍深受郭台铭师传,整个公司的氛围都很“听话”,上行下 效。

  富士康的一个天然的体制问题是同工不同酬,待遇机会论籍贯而非能力;或者可用一句话概括:台干(即台湾籍员工)领导中干,中干领导基础人力。在 薪资制度上,则台干远高于中干。

  显而易见,郭台铭更加信任台干。年底分红、奖励或者抽奖,中干奖励少许现金,台干一般都直接发股票。在台干较集中的事业群,中干的发展空间更加 有限。这也是富士康公司大陆籍人才流动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些曾被富士康引以为傲的人才激励政策,近年来也逐渐消逝,如“1-3-8留才计划”(即工作满一年奖励三个月薪水;满三年再奖励三个月薪水; 满八年可获得一套住房)。近几年深圳住宅价格飙涨,2002年之后入职的中干几无可能获得住房奖励。

  而台干的问题也越发突出。一位离任的台干说:“大家都觉得太辛苦,且常需要长期出差。”郭台铭也注意到台干的人力成本太高,现在股票可发的少 了,年底分红少了,办公条件一般。“台湾圈子很小,了解了富士康在大陆的一些声誉及企业文化特性,很多人就不愿意到鸿海来干了。”

  比人才流失更令郭台铭头痛的,恐怕是接班人问题。数年前郭台铭曾提出由其三弟郭台成接班,但2007年郭台成因白血病早逝,这给了郭台铭很大打 击。据本刊记者了解,郭台成患病后,郭台铭在富士康上下尽全力寻找骨髓匹配者,并对捐献骨髓的员工奖励了2000万元。虽然手术成功,但郭台成终因排斥反 应而离世。

  “不仅仅是能力,还有一些人格魅力的因素。郭台铭的个人威信、感染力及重情重义的鲜明个性,在公司无二。”接近郭台铭的人士如此评价。

  郭台铭之子郭守正太过年轻,年仅30岁出头,目前精力主要在投资电影上。郭台铭为儿子成立了一家文化公司,刚拍了一部以老家山西晋商为主题的电 影。郭台铭的二弟郭台强早已另立门户,有自己的事业。郭台铭与现任妻子结婚育有一女,更不足谈接班。

  现有的“十二金刚”跟随郭台铭打拼多年,每个人带领一个事业群,独挡一面;但要真正操盘整个公司,或让其他“金刚”服气,都非易事。

  2008年,“十二金刚”中最年轻的简宜彬被推到幕前,任富士康集团副总裁兼CMMSG事业群总经理,公司内普遍认为他将是郭台铭的接班人。但 随后的金融危机,使年届甲子的郭台铭不仅难以超然其外,还要面临更多的挑战。

  如今金融危机渐过,但近年的市场变故,无疑加深了郭台铭的危机感。一直坚持代工而不做自己品牌的富士康,已经开始尝试战略转向。郭台铭提出了 “万马奔腾”计划,声称愿意给每个创业员工数十万元无息借款,支持其创业开店。这一计划实际上是郭台铭冀望整合公司资源、扩展销售渠道的一个方式。今年5 月8日,“万马奔腾”计划的首家实体店在深圳龙华开张,专门经营富士康自产的电子产品。

  另一举措是建立“飞虎乐购”网站,布局自己的产品销售渠道。属虎的郭台铭十分爱虎,“第一本传记就以虎命名,他也曾说长了翅膀的老虎比老虎更厉 害。”接近郭台铭的人士称,“他现在在想很多新的动作,其实也都是在尝试。”

郭台铭简历

  台湾最大上市公司鸿海精密集团(下属富士康科技集团)创办 人,2010年被列为“福布斯富豪榜”台湾首富。郭台铭1950年10月8日出生于台北,祖籍山西省晋城市。曾在台湾服兵役,作风强硬,个性好胜。 1988年郭台铭进军大陆,先在深圳办厂,目前在全国已建超过13个生产基地,其中深圳龙华基地员工超过40万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550

郭台铭的破窗效应 东方愚


http://www.econzhang.com/?p=3741


文/东方愚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曾提出一个“破窗效应”,意思是,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楼里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虚无缥缈 暗示性的纵容,结果更多的玻璃被打碎了。

现在,60岁的郭台铭和他旗下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正遭遇着破窗效应。半年内10名员工跳楼自杀,富士康眼看就要成为“全民公敌”,这让郭台铭 这位“台湾首富”很是不爽。因为这搅乱了他的好心情——比他小24岁的娇妻曾馨莹继为他生下一个宝贝女儿后,再有身孕。

富士康究竟是不是“血汗工厂”?我认识的几位曾对富士康强烈质疑的朋友,这两年都曾到过富士康调研,他们的结论是,富士康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在珠三角 属于中上,如果要称之为血汗工厂,那么整个珠三角“世界大工厂”则处处淌满血泪。

我将信将疑,怀疑他们在富士康的调研路线是被控制的。到了2010年4月,我所供职媒体的一名实习生,“卧底”进入富士康做工人,一呆就是近1个 月。他出来后,感受与我几位朋友完全一样。

一个非常微妙、不易被觉察的现象是,媒体之外,还有其它一些机构也想从富士康身上挖掘出点什么。据说,中华全国总工会和深圳市总工会等都试图从媒体 对富士康的调查报道中挖掘些可以构成他们发声条件的细节,但遗憾的是,他们最后说没找到,因为富士康的环境是“中等偏上”。

你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标尺。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媒体、工会组织用自己的标尺丈量出的富士康都比想象出的形象要高那么半尺时,是否就构成了“平 衡”或失声的充要条件?就像人们一方面对官商勾结深恶痛绝,一方面又对黄光裕一审被判14年徒刑表示同情一样,对郭台铭,媒体和工会一方面对工人境遇富有 同情,一方面又对富士康手下留情。这并不是说要痛打落水狗,而是说,当心里的坐标系是预设的,格局自然就是小格局。

“N连跳”最大的悲哀还在于,无论再多的悲剧上演,中国内地代工厂工人群体自己很难主动找到一个发声的渠道或方式。他们只有等着媒体来关注,等着更 严重的事件发生时引起有关部门的主意。而即使如此,你所在的工厂,还必须是富士康或玖龙纸业这种首富大佬旗下的工厂,否则就没有足够的注意力效应。说句不 尽恰当的话,“N连跳”可能会跳出一个全新的富士康,但更多的代工厂呢?

我想起了被称为“台湾经营之神”的王永庆。我在《王永庆管理日志》一书中提到一处细节, 1980年代开始,他就给台塑工厂里的员工每年发4.5个月工资的年终奖,超过了一些台湾同行,用现在的时髦语来说,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了,然而,一二 十年过去了,同行企业中美和石油、以苯等给员工的年终奖都是14个月工资了,台塑仍按兵不动,年终奖不与企业效益挂钩,结果员工们终于有一天无法忍 受,2005年开始游行示威,工会抗议。王永庆不得已,只好自掏腰包,将2004年年终奖提高为6个月的工资并发放“礼盒”。

与台湾地区相比,中国内地的世界工厂是另一个世界,一来你别指望同行的员工待遇先行高于你——大家比的是均贫而非均富,二来,工人们永远也不会像台 塑工人们一样犀利畅快地行动起来表达自己的意愿,维护自己的权益。

2009年11月10日,我在台北参加第七届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时,遇见郭台铭,他说,创业可分为四个时期,创意发现、落实创意、经过市场检验和拓 展事业版图。如今他的富士康在“市场检验”中,好多窗户的玻璃破碎了,抑制这种“破窗效应”的,显然不应只是郭台铭一人。它更应是中国式“世界工厂”自下 而上变革的一次契机。

(本文为《东方企业家》专栏文章,在写此文的5月21日早上,又有一名富士康员工跳楼自杀,真是杯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31

深圳直擊 再組僧團作法 郭台銘斬自殺魔咒


2010-05-20  TNM





15日,郭台銘才與嬌妻、女兒妞 妞赤腳踩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草坪上,享受天倫樂;週一(17日),郭台銘坐鎮台北搖控中國大本營,這座不到半年內爆發「連九跳」員工自殺案的深圳龍華廠, 面對中國輿論排山倒海的追擊。

本刊調查,為防止員工尋短,郭台銘除安排一系列心理輔導,求助山西省官員安排高僧辦超渡法會,並預計五月底, 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法師」出面,號召五台山各大寺廟組30位高僧團,舉行大型法會,迅速解煞祈福。

郭台銘 小檔案

現 職:鴻海集團總裁

生日:1950.10.8

學歷:中國海專畢業

經歷:1974年以30萬元資本創鴻海,原生產 電視旋鈕;1981年轉做連接器,為鴻海壯大關鍵;1988年起赴中國設廠;2001年起蟬連台灣首富

事業:鴻海集團為全球電子製造代工龍 頭,旗下有鴻海、鴻準、廣宇、建漢、奇美電、沛鑫、富士康國際等7家台、港掛牌公司,集團區分為9大事業群。2009年營收逾2兆元。

家 庭:與亡妻林淑如育有1子1女,續絃曾馨瑩,育有1女

面對員工自殺事件頻傳,郭台銘傷透腦筋,也為此找高僧做法會,消災祈福。

一誠法師 小檔案

生年 1926年

俗名 周雲生

出生地 湖南寧鄉縣

經歷 1948年在湖南長沙出家;1966?1976年文革期間下鄉勞改;1978年底恢復出家人生活,駐真如禪寺,後為方丈;1986年起先後出任江西境內數 個佛教協會會長;2002年9月當選中國佛教協會會長。

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法師,將召集五台山三十位僧團,到龍華廠作法會。(中新社)

十 六日一早,鴻海集團在中國大陸的富士康大本營、深圳龍華廠北大門旁,女子宿舍商場上人聲鼎沸。二天前,二十一歲的梁姓員工,才在北大門附近跳樓自殺。這是 今年來,富士康員工第九起跳樓事件。

不管跳樓 招工仍旺

本週一上午,富士康龍華廠區作息如常,七點鐘左右,穿著紅、 藍、白不同色系制服,袖口繡著英文代碼的員工,配戴識別證,擠滿每個出入口,等著刷卡上工。龐大的上崗人潮,將周圍慢車道變成人行道,四線道縮成二線道。

本 刊記者趨前詢問廠區大事「連九跳」,員工不是冷漠搖手,就是說:「不清楚,去問別人吧!」一名富士康測試員阿南(化名)說:「裡頭大夥口頭上不說,但是還 是會多些警惕,尤其是相關部門的員工,更容易受到關切。」而公司也做了許多動作上的改變,也聽說有人利用跳樓去威脅主管等,「你知道的,人多什麼事都有, 我們不過就是個小螺絲釘,要的不多,能夠平安下工,多些錢少些工時,就是最大願望。」

八點左右,上崗人潮過後,記者沿著龍華廠區,繞到南小 門外的普工招募區,門前依舊是大排長龍。一名排隊等待的人告訴記者:「富士康的整體福利待遇還不錯,也不欠薪。」知道近期的跳樓事件?「有聽說。」那怕 嗎?「不怕,那是個人原因。」

附近街道商家依舊擺攤做生意,一旁個體戶說:「要進富士康還要靠點關係,內部員工介紹可以優先,另外則是女 性、退伍軍人,其他人就只能靠運氣。」在龍華廠南門賣湖北早點的陳姓攤販感慨地說:「這些員工就跟潮水一樣來來去去,工作個幾年,等年紀大了些,覺得太 累、太苦了些,就會離開。」

烏雲罩頂 法會祈福

民工排隊應徵,爭相要擠入的深圳龍華廠,就是中國媒體眼中郭台銘的 「紫禁城」。這座城,因半年內員工九連跳自殺,而顯得烏雲罩頂。

週一,郭台銘坐鎮台北,越洋與龍華廠主管密集開會,不同的是,這回他面對的 不是敵手搶單、攻城掠地,而是接二連三員工自殺、中國輿論山雨欲來的追擊,及廠區不斷的鬧鬼謠言等。

本刊調查,本月六日員工盧新第七跳時, 郭台銘找來富士康副總裁何友成,討論舉行法會一事,何友成找少林武僧的深圳德修武館館長李吉成。李吉成認為,「少林寺擅長強身功夫,法會部分以五台山較 佳。」

由於郭台銘一心趕在盧新頭七(五月十二日)前舉辦,來不及組成僧團辦大型法會,因此郭台銘親自打給山西省太原市市長,找五台山僧人辦 頭七法會。

事實上,出身山西的郭台銘,跟中國佛教聖地五台山有段淵源。五台山北台頂,也稱葉斗峰,海拔約三千公尺,素有「華北屋脊」之稱, 以前通往北台頂的朝台道路是沙石公路,車輛根本無法通行。 二○○五年,郭台銘捐出人民幣一千四百多萬元(約新台幣六千六百萬元)修路,因而與太原市長建立良好關係。後來,郭台銘為了幫病榻上的弟弟郭台成祈福,也 曾帶著公司一級主管,登上五台山祭拜。

漢藏並行的佛教聖地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五台縣,是中國佛教4大名山之一,由於地形、氣候 都和《華嚴經》中描述的文殊師利菩薩的住處清涼山極為相似,因而被佛教徒視為聖地。唐代時期規定所有寺院都需供奉文殊菩薩像,造成五台山的興盛,甚至有外 國僧侶前去朝拜。

五台山香火在明清兩代達到鼎盛。由於明太祖朱元彰出身僧侶,對佛教自然格外尊崇,又為了籠絡蒙、藏少數民族,因而極力推崇 喇嘛教;明成祖甚至迎請西藏噶舉派名僧哈立麻喇嘛到五台山的顯通寺塑像奉祀,這是喇嘛教在五台山的起源,至今五台山仍是中國唯一漢藏並行的佛教聖地。到了 清代,由於「滿洲」和「文殊」詞音相近,清帝對五台山懷有特殊情感,歷任皇帝曾多次赴五台山朝拜。

專機接送 高僧誦經

九 日,太原市長通知有三名僧人可以即刻啟程,郭台銘立即安排私人專機搭載,隨行的還有太原市副市長。一行人十日晚間到達龍華廠,隔天上午,在富士康財務長黃 德才陪同下,僧人趕赴盧新及其他幾名跳樓地點查看,商討超度法事。

十一日晚上十一點進入子時後,僧人們進行法會前行的灑淨結界儀式,為接下 來幾場法會預作準備,一直到晚上二點多才結束,沒想到,立刻又有員工跳樓,令在場僧人及太原市副市長相當尷尬。

儘管,頭七法會被當地媒體批 為「信鬼神、搞迷信」,但郭台銘認為這是為深圳廠區四十多萬名員工祈福,因此他不惜代價再組僧團。不同的是,這次請來中國佛教界輩分高的八十四歲中國佛教 協會會長「一誠法師」,由他召集五台山各寺廟三十名高僧,預定五月底再舉辦一場大型法會。

這場大型法會,除了舉辦超度法會外,傳出將舉辦 《華嚴經》祈福法會,與台灣民間「放焰口」解厄的習俗不同。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證悟後,為天人說法所得,為經中之王,五台山被視為文殊菩薩道場。因此,這 次五台山僧團在龍華廠辦華嚴經祈福法會,無非是要超度自殺的員工,放下執著、早日成佛。

立碑 放焰口 超度解厄

台灣的中國齋 僧功德會理事長悟空法師表示,富士康連續幾起自殺案,就是俗稱惡鬼抓交替,這種狀況,要在最後出事地點,也就是福華宿舍那棟樓前,立「無氏孤魂男女等眾」 黃碑,及「面然大士」(鬼王)紅碑,用公司名義在黃昏舉辦放焰口超度法會,法會約5小時,再誦地藏經。如果可以每7週做1次,連續做7次,功德更大。

一 般台灣習慣,放焰口通常準備粽子、饅頭、和6、7種菜盤當祭品,另外要供白飯給「面然大士」,儀式至少要有5位法師,分別站在東、南、西、北、中間5方, 法師將水跟米摻和一起,撒向天空餵惡鬼。通常做此儀式,要修行30年的高僧才能奏效。

相中龍華 鴻海發跡

同樣在龍華 設廠的吳姓台商說:「龍華地區最近不太寧靜,光是十四、十五日二天,就發生了二起跳樓事件,除了富士康一件外,還有一家台資企業約三十歲的銷售經理,也是 為情所困自殺。」這名台商不諱言,「八○後(一九八○年代出生)員工普遍抗壓性不足,對工廠軍事化管理,難免適應不良。」

鴻海提出一分中國 官方統計,中國自殺率是十萬分之二十三,相較之下,有四十萬員工的富士康深圳廠自殺率,遠低這個數字。但鴻海不但是中國第一大台商,更是世界第一大電子代 工廠,要媒體不注意也難。

鴻海在中國名為富士康科技集團,一九八八年郭台銘赴深圳設廠,官方批了布吉、龍華跟白茫三鎮的土地,郭台銘嫌「布 吉」不吉祥,「白茫」會白忙一場,龍華因而雀屏中選,當時他豪氣買下五百畝空地。

九六年龍華廠開始動工、生產時,郭台銘還從台北縣板橋請來 見證他發跡的土地公廟。龍華,這個聽起來飛黃騰達的地名,果真幫富士康一路從深圳擴展到杭州、昆山、煙台、山西等地,總員工數高達八十萬人,光是深圳廠區 就有四十多萬名員工;旗下生產線涵蓋手機、電腦、零組件、機殼等業務,蘋果、新力、戴爾和摩托羅拉等國際大廠,都是客戶。

軍事管理 媒體直批

祖籍山西的郭台銘,除了延續晉商過去實施已久的員工配股觀念,處事也霸氣十足。郭台銘在龍華廠,只有一個小鬧鐘和一對鍍金小座 獅。「廠內有一萬多人要管理,獅子可以鎮壓住一切。」因此,當鴻海成為世界第一大電子代工廠的同時,廠區軍事化管理,也引來不少爭議。

○六 年間,英國《周日郵報》率先發難,指風靡全球的iPod,竟是由月薪不到五十英鎊(約新台幣三千元),每天卻要工作十五個小時的富士康員工生產;上海《第 一財經日報》接著跟進,以〈富士康員工:機器罰你站十二小時〉為題,舉發富士康種種不合理規定,直批富士康為「血汗工廠」。

為此,郭台銘大 動作一狀告到法院,求償人民幣三千萬元,並凍結被告財產,最後雖和解收場,但已對富士康形象造成莫大傷害。沒多久,又傳出富士康控告大陸另一代工大廠比亞 迪盜竊商業機密,索賠人民幣七千萬元,再度引起大陸媒體關切。

比亞迪風暴才平息,去年七月,因丟失蘋果iPhone樣機, 二十五歲員工孫丹勇壓力過大跳樓自殺,再度掀起軒然大波。

預防自殺 高額懸賞

今年一月,富士康跳樓員工馬向前的姊姊 馬麗群曾公開批評:「基層員工很辛苦,每天就像機器一樣做來做去,可以說被訓練成一台機器。基層幹部不尊重我們員工自尊心,有時候罵你都很正常。」

四 月七日,十八歲寧姓女員工在觀瀾廠區外宿舍墜樓身亡,是今年的「第六跳」,引來官方媒體新華社注意,以〈富士康,你的員工為何總自殺?〉辛辣標題大幅報 導,並丟出「誰能煞住『死亡列車』?」

接著,龍華廠區員工盧新五月六日「第七跳」,大陸中央電視台十一日晚間,以罕見的以十三分鐘做專題報 導。不幸的是,節目還在播放,又發生「第八跳」,央視即時插播:「就在今(十一日)晚七點三十分左右,一直令人們擔心的富士康公司,又發生了悲劇!」就像 自殺魔咒上身,十四日晚間又發生一起員工墜樓身亡。

中國媒體幾乎一面倒,不斷報導自殺事件,使得郭台銘神經緊繃。人命關天,郭台銘收斂昔日 對媒體批判的砲火,低調處理,四月開始密集開會,以高額獎金對幹部廣徵意見。

開設信箱 輔導紓壓

本刊調查,五月發生 第七跳後,郭台銘要求徹底實施員工關愛計畫,在員工美食街增設關愛中心,提供主管大頭照貼在假人身上,讓員工棒打宣洩情緒。十一日第八跳後,郭台銘緊急在 十三、十四日召開會議,研擬對策,不但開設總裁信箱,還將排出時間,親自會晤基層員工,直接瞭解和解決員工需求,但十四日晚間還是發生第九跳。

一 位鴻海幹部說:「總裁真的非常重視這件事情,幾乎每天都在詢問有沒有可以改進、做得更好的地方,只要是對員工有幫助的,都會答應。」

一位陸 幹也替公司抱不平:「相較於其他中國廠商來說,在制度面或是硬體面上,鴻海都相對完善許多,但是面對為數這樣龐大的員工,管理上也有一定的難度,企業責任 雖然不容推卸,但能否無限上綱。」「近些日子,壓力的確相當沉重。」

上週日傍晚,郭台銘帶著嬌妻狗狗、一歲女兒妞妞光著腳丫,在國父紀念館 草坪上享天倫,稍早一家人還曾到東區看《羅賓漢》電影,狗狗懷胎喜訊曝光,看似一派輕鬆。然這些天來,郭台銘積極滅火,找僧人誦經、啟動心理輔導機制,如 何防止員工尋短,正挑戰郭台銘。

防跳樓潮 富士康急擬對策

增設投訴管道

.在各廠區設總裁信箱、投訴箱 等。另計畫設總裁和總經理開放日。

強化心理諮商

.5月4日開通24小時員工關愛熱線78585,有12名專人負責處理員工問 題,直到結案。

.將在各宿舍區設心理輔導室,2009年11月選出百餘名員工培訓為心理諮商師,後續可望增至千人。

.和康寧 醫院合作在廠區設心理門診。

.「心靈港灣」工作室5月上路,內設身心放鬆器材及宣洩室,有貼了主管照片的假人供員工洩憤。

舉 辦祈福法會

.請來五台山僧團在龍華廠區舉行祈福大會。

富士康作業員 頻傳輕生

2010.5.14 深圳龍華廠21歲梁姓男員工從宿舍7樓墜樓身亡,死前還往自己身上刺了7刀。

2010.5.11 龍華廠24歲女員工祝晨明因感情因素,從9樓租屋處跳樓身亡。

2010.5.06 龍華廠24歲重點培訓的儲備幹部盧新,因精神不穩定跳樓身亡。

2010.4.07 深圳觀瀾廠區18歲的寧姓女員工跳樓身亡。

2010.4.06 觀瀾廠18歲饒姓女員工從宿舍7樓跳下,因樹枝阻擋保命,現治療中。

2010.3.29 龍華廠23歲劉姓男員工墜樓身亡。

2010.3.17 龍華廠田姓女員工因不堪生活壓力,自3樓宿舍跳下受傷。

2010.3.11 龍華廠20多歲李姓男員工,疑因過年加班費被偷而跳樓身亡。

2010.1.23 觀瀾廠19歲員工馬向前墜樓身亡,體內驗出精神分裂症治療藥物。

2009.11.04 深圳廠區23歲員工譚國喜因不堪主管辱罵,從廠區5樓跳樓身亡。

2009.7.15 負責保管第4代iPhone樣品機的25歲員工孫丹勇,不慎丟機遭查,自12樓跳樓身亡。

2007.6.18 富士康侯姓女員工在廁所上吊身亡。

輿論猛批 富士康踢鐵板

◎控告上海《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索賠人民幣3千萬元

2006 年6月第一財經報導富士康超時加班,7月富士康控告2編採人員並索賠,媒體群情激憤,紛紛聲援,國際媒體組織請富士康大客戶蘋果介入,被告更赴北京說明, 喧騰月餘,雙方戲劇化和解,相互致歉,富士康撤告、只求賠1元。

◎控告中資企業比亞迪侵權

2006年6月起香港富士康 (FIH)數度興訟,控告比亞迪盜用鴻海的商業機密,比亞迪雖被郭台銘斥為無誠信的公司,2008年官司纏鬥期間卻獲股神巴菲特力挺,砸2.3億美元,買 進比亞迪在港發行的10%股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679

“世界工厂”之痛:郭台铭道歉后的转型追问

http://www.21cbh.com/HTML/2010-5-27/1NMDAwMDE3OTM1Ng.html
“我向所有的社会大众致以我最高的歉意,因为我们未能防止这类事情一再发生。噩运一直在考验我们的运营能力,我们的人文建设还 需要一段时间。”这位世界代工巨头用沙哑的嗓音说。“23日我还在和来自两岸的社会学和心理学专家商讨办法,24日还在部署预防措施,25 日凌晨就发生了‘11跳’。”郭台铭说,他现在最害怕的提问是“什么时候下一跳?”第十一名员工的一跳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击穿了公众的心理 底线,也击穿了富士康厚重的围墙。5月26日,这家拥有90万员工、如今深陷舆论漩涡的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不得不首次向媒体开放跳楼事件频发的深圳龙华 厂区,试图向外界证明它并非传说中的“魔鬼工厂”。 当天一大早,身为富士康国际母公司鸿海集团董事长的郭台铭乘专机从台北飞抵深圳,陪同 200多名记者参观园区的生产车间、食堂、游泳场以及新成立不久的员工关爱中心,“我们绝对不是血汗工厂,但我不敢保证下一个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他说: “除了道歉,我又能答应什么呢?”26日下午,前一天刚刚当选为深圳市委书记的王荣率队再赴富士康调研。26日晚,深圳市政府就富士康事件 召开新闻发布会。同日在北京,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首次就富士康坠楼事件表态,称将密切配合深圳政府和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好善后和预防工 作。也是在26日,来自两岸的专家正在富士康龙华厂区召开“第三届海峡两岸心理暨社会学专机团调研座谈会”,主要议题是如何预防坠楼事件的 再次发生。在长期以来将国际竞争力建基于廉价人力成本之上的“世界工厂”模式,富士康已被视为一个缩影。迄今已造成9死2伤富士康系列自杀 事件一个月来掀起剧烈的舆情风暴,引发了对传统的现代化模式的反思。“这一事件是快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转型期出现的特殊问题,有其 深层次的原因,涉及员工个体、企业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情况比较复杂。希望促进企业在危机中加快转型。”深圳市政府秘书长李平26日晚表示。无 所不在的压力26日当天,被200多名国内外记者团团包围的郭台铭,和记者们一样,直到下午3点都还没吃午饭。他满 脸倦容,头发斑白,在座谈会上用白毛巾擦了半天汗。“我一个月都没睡好觉,昨晚在台北一夜无眠。”他表示,“现在公司内部压力特别大。等忙 完这阵,高管也将进行心理辅导,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不过在富士康,工作压力最大的可能还不是高管们。富士康在全球有90万 员工,其中在中国的80万员工里,深圳占45万,而在龙华厂区就有25万。26日上午,当郭台铭出现在龙华的生产车间,员工们都惊讶地看着他,然后纷纷拿 出手机拍照。几位原本正和同伴说笑的员工,目光与记者遭遇时,笑容戛然而止。“富士康的管理很严格,加上厂区很大,员工平时较少接触外面的 人。”面对记者的疑问,一个年长的员工解释说。“半军事化的管理以及强调执行力的富士康,虽然管理效率高,但在内部环境上,无形中就能给人 以压力。”富士康一位流水线组长向记者反映,这里的员工都知道“郭台铭语录”——“走出实验室,没有高科技,只有执行的纪律”。记者在生产 车间也看到,即使连楼梯道上的每一道台阶侧面,都贴着内容不同的励志标语,似乎在显示着无所不在的压力。当天受访的一些富士康员工反映,这 里的等级繁多而森严。自低层至高层,富士康的管理职务通常有:线长、组长、课长、专理、副理、经理、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等。管理者的收入与其所在职务 的高低相关,其薪资构成中有一个较大比例的部分就是职务工资。“我们的基本工资就比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高一点,想多挣钱,必须要加班。”一 位员工说。下午6点左右,在“富士康龙华科技园”南门,成群的富士康员工像流水一样流出。这些员工在吃过晚饭后,依旧会从南门返回已经工作 了一天的流水线加班。面对记者“富士康员工是否有不加班的自由”的提问,郭台铭表示,“富士康员工都可以不加班,但是同时富士康也给了每个 员工升迁晋升的管道”。他认为,富士康只有企业的功能,没有社会的机制和政府职能。“当这个责任延伸到无限(员工家庭的困难,个人感情的困 扰等)时,我们是绝对承担不起的。”管理方面是很严格的。员工好多都是90后,直接从学校到这里。工作感受到压力,但又不敢和别人讲。发工资时心情好一点,但想玩又没空去。”富士康员 工小李抱怨说,虽然也在深圳,但周边的环境太差,要玩还得到深圳市内。尽管接二连三的坠楼事件差不多让人崩溃,可是在富士康门口,每天依旧 聚集着几千名前来应聘的员工。“相比于其他工厂,富士康无论待遇,还是工作环境,以及员工福利,都算是不错的。”从其它工厂跳槽到富士康的 小李表示。从富士康龙华科技园区南门进去,四车道的马路两旁绿树成荫,车间、宿舍、办公楼次第排开。和其他工业厂区不同的是,这里超市、邮 局、银行、网吧、餐厅、书店、游泳池、健身场所等,一应俱全。据富士康介绍,在龙华厂内,有三个社康中心,5个标准化的游泳池。“但是分配 到25万人的庞大群体,真是不够用。”“富士康和在龙岗坂田的华为类似,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周边社区并不能为之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比如 华为员工的午餐,都是在深圳关内由服务好的餐饮商提供,然后用专车运到华为。”深圳市“华为科技城”总规划师张曙向本报表示。“南门里虽是 一个独立的社区,但满足不了近30万人的需求。周边社区提供的服务和富士康内部又有所雷同,说不上配套。”在富士康龙华科技城南门外开着一家旅馆的李先生 表示,工厂林立,功能单一是富士康周边社区服务整体现状,能为富士康员工提供的服务表现为旅馆、餐饮,在精神文化层面基本为零。郭台铭表 示,“一年多以前,富士康就感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目前也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建设。”多重问题叠加连 串自杀事件发生后,富士康也在试图开辟员工压力释放口。郭台铭介绍说,厂方一月内将在员工宿舍安装150万平方米的防护栏防止跳楼,同时还会对员工分组后 组成“50人相亲相爱互助小组”。而对拟进富士康工作的应聘人员,富士康还增加了一道心理压力测试的进场门槛。“针对员工已经设立的热线和 求助渠道是被动灌输,我们现在的尝试是发动员工上报信息,发现身边员工心理异常,上报给我们,只要信息有效,我们就提供200元奖金。”富士康科技集团工 会联合会副主席陈宏方表示,通过这个办法,有效防止了近30起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件的发生。富士康同时也新设辅导部门,加强对员工心理和职业 辅导。在“2010深圳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中,富士康除了常规招收大量的普工外,还开出了招收百名“辅导员”的招聘清单。按照郭台铭的想法,这一类辅导 员将达到千名。但郭台铭否认系列自杀事件与工作压力有关,“如果说员工自杀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这站不住脚。”他的理由是,这11起跳楼事件 共同的特征是,死者年龄在18到23岁之间,其中9个入职富士康在半年以内,“工作压力谈不上,而且其中3个都是涉及个人感情问题而选择这条路的”。但 深圳市总工会副主席王同信上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富士康坠楼事件确有社会问题的因素,“但还要从企业管理上去找原因”。王同信说,坠楼事件连续发 生,暴露富士康在管理制度、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富士康“视员工为第一宝贵财富”的理念要真正落到实处,不仅要在物质上保障员工的权 益,还要在管理制度上、精神层面体现人文关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院长时勘在近期调查了深圳市内8家企业后,形成了一份“富士康员 工心理调查反馈报告”。他认为,富士康员工抗逆力水平是8家企业中最低的。时勘说,抗逆力是指一个人心理能承受的压力,也就是韧性如何,也 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心理适应和调节能力。根据他的调查,高中学历员工抗逆力是最低,本科次之,基层领导抗逆力最高。而在年龄上,则体现为年龄越大,抗 逆力越高。为此,时勘建议,富士康当前先要控制消极情绪的感染,开展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同时还要建立同伴教育体系,共同应对情绪问题。“富 士康文化是一种男性文化,或者说是一种军队文化。”清华大学社会系教授罗家德说,富士康员工当中80、90后已经占到了85%,这种军队文化可能还适合工 厂管理,但已不适合80、90后了。这背后是一个传统产业模式背景下的代工厂所必须面临的中国转型当口所需付出的阵痛。续沃尔玛之后,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全国第二家成立工会的外资企业。陈宏方向本报记者表示要反思“企业在人文管理方面是不是有值得改善的地方?”“我 们做了很多工作,还有维权系统,为什么还有悲剧发生?我们工会也在检讨,我们一直在思考。” 陈宏方说,富士康的员工工作是有压力。“因为工作流程和产量有标准的作业流程,员工要按照工序重复去做,很枯燥,虽然体力支出不是很大,但重复工序,会产 生很大压力。”“政府需要做更多”对事件的反思也延伸到了富士康工业区之外。“类似华为和富士康这样的工业园 区,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是一个城市的概念。”张曙表示,“在做整体规划时,他们需要更多城市配套来支撑企业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区,政府 只管给地建厂房,政府需要做得更多。”“目前我们是得到过政府提供的服务,但对企业来说远远不够。我们希望社会和政府机构给更多的支持和建 议。”陈宏方表示,24万人组成的群体需要很多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来支持。“富士康没有得到这种资源,仅仅是靠企业自身的力量来维系这个庞大群体的管理, 我们无法杜绝今后发生这种悲惨事件,我们呼吁政府更大的投入和支持。”政府能做些什么?陈宏方提出的要求很“具象”——希望政府能在厂区周 边建立一些篮球场、足球场、电影院等设施,配置一个公园等。事实上,拥有数万员工的华为在深圳亦面临类似的问题。据本报了解,正在规划中的 “华为科技城”就在周边配套中,将充分考虑华为的需求。而对于富士康这个大社区,一份“关于加强富士康及周边区域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实施方 案”已经摆在深圳市宝安区龙华街道宣传文化科科长林劲松的案头。林劲松手中的方案是龙华街道办按照上级指示草拟的,方案制定得非常具体,包 括建议富士康在员工集中居住区安装若干台自助图书机,完善宿舍区文体设施,甚至建议富士康所在的清湖社区建设1个文化长廊、2个健身路径、2个篮球场、2 个乒乓球台,完善清湖社区图书馆,新增120种报刊,开展文艺演出。在26日举行的发布会上,李平介绍,深圳市公安局已派驻260多名特保 队员和100多名巡防队员,协助富士康在园区及宿舍区开展巡查看护和对情绪不稳定人员的排查工作。深圳市卫生管理部门也派出30多名心理医 生和医疗队进驻富士康,对1400余名员工开展评估筛查,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救援活动,建立了员工心理疾患诊治绿色通道,为存在心理疾患的员工及时提供治 疗。深圳市总工会已经约见富士康行政高层,计划为富士康培训200-300名心理咨询师;发放5000份调查问卷,开展员工满意度调查,及 时掌握了解员工的各种诉求。“真正有话语权的应该还是富士康员工本身,政府和专业机构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到富士康行专业调查,了解青年员工面 临哪些问题,了解他们到深圳创业遇到哪些问题,希望解决什么问题,再来考虑对策。”深圳市社科院院长乐正向本报表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752

員工跳樓爆鴻海危機 郭台銘滅火固單內幕

2010-06-3  TNM





在商場上橫掃千軍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遭逢員工輕生跳樓的大考驗,上週三(26日),他親上火線,第一次打開神祕的富士康 廠區大門,並在中、外3百多名記者面前彎腰鞠躬,拜託不要再報;事隔2天,他再度上陣,大手筆調薪22%,轉移社會焦點。

本刊調查,郭台銘 上週十萬火急,危機處理,一來是跳樓事件已驚動北京,深圳與中央先後組團進廠調查;二是蘋果等歐美品牌大廠,不容這把火燒到自家來。郭台銘能否順利「鞏固 訂單」,考驗還沒完。

郭台銘小檔案

現職:鴻海集團總裁

事業:1974年創鴻海,目前鴻海集團為全球電子代工龍 頭,下有鴻海、鴻準、廣宇、建漢、奇美電、沛鑫、富士康國際等7家台、港掛牌公司,2009 年營收逾2兆元。

生日:1950年10月8日

學歷:中國海專畢業

家庭:與亡妻林淑如育有2子女;續絃曾馨瑩, 育有1女,現正懷第2胎。

「我要跟社會、家屬感到抱歉,因為沒辦法有效防止事件發生。」「除了道歉還是道歉,除了痛惜還是痛惜。」二十六日 快中午,科技強人郭台銘頂著深圳烈日,在富士康龍華廠區有史以來的第一場全球記者會上,九十度鞠躬,面露一臉倦容的他,才起身又彎下腰,「我拜託你們,向 你們三鞠躬,能不能不要再報導下一跳,不要再問『what's next ?』請幫助我們多報導光明面。」

道歉加薪 暫止風暴

過 去,郭台銘馳騁全球代工業,一呼百諾,帶兵殺價搶單,敵我態勢全掌控手中,但是面對接二連三員工輕生跳樓,卻無能為力。科技硬漢道歉的姿態,透過中、外三 百多名記者,傳送至各地。

這場記者會,沒能止住當夜的「第十二跳」。二十八日郭台銘再上火線,宣布深圳廠區員工加薪二二%,對勞方大力釋出 友善,這場延燒數個月的跳樓風暴,暫獲止息。

本刊調查,郭台銘上週十萬火急台北、深圳二頭飛,迅速滅火,是因為他驚覺眼前的二大難關,一是 中國官方態度,二是品牌大廠的關切。

輿論撻伐 官方關切

鴻海今年深圳廠區接二連三發生員工跳樓自殺事件,引起中國輿論嚴厲撻 伐,央視甚至製作專題探索。隨著人數增多、間隔時間越短,二十一日第十跳後,郭台銘首度表態:「只能默默地做,什麼都不能說。」「員工多達八、九十萬人, 管理不易。」

然中國輿論並不滿意。上週二清晨第十一跳後,代表中國的國家通訊社|新華社,罕見的「追稿(號外)」並發表社論。「新華社的追 稿,有二層意義,一是大陸官方對富士康處理不滿意,再者連中央也關注此事。」一位大陸政協對本刊表示。

人在台北歡迎四川採購團的郭台銘,上 午一收到訊息,立刻脫口而出,「將邀請中外媒體前往深圳廠區採訪。」由於事前沒準備,要開全球記者會的話一出,鴻海土城總部的董事長辦公室,立刻動員起來。

急撇污名 開放採訪

鴻海在一九九八年落腳 深圳龍華,龍華廠是鴻海集團在大陸的發源地,製造產品包括桌上型電腦零組件、手機零組件及最新科技產品等,因商業考量,門戶森嚴,也因此,從未對媒體開 放,而顯得神祕。

這次郭台銘急要撇清「血汗工廠」污名,破天荒大開門戶。「原本郭董要派專機,搭載台灣記者前往深圳,」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中國官方認為不適合,最後只好請媒體自行前往。」

由於是頭一回,郭台銘從台北出發前,還跟幹部做了心理建設:「我們沒做壞事,盡心照顧員 工,這是老天給我們的考驗,我們要微笑處理,不然員工也會慌了手腳。」怎知一到龍華廠現場,四面八方湧進的中外媒體,竟多達三百人,鴻海動員六、七輛大巴 士搭載,並調來通路業務的賽博數碼主管負責媒體溝通。

員工擔心 調薪受限

郭台銘親上火線滅火,除了道歉,還陪著眾家媒體繞 廠,說明要不計代價,布下天網、地網及隱形網等防範措施,當天晚上,又搭專機回台,參加在日月潭涵碧樓夜宴四川採購團。儘管東道主郭台銘遲到二小時,但四 川省委書記劉奇葆主動提出,要川震後已培訓的百名心理醫生,趕到深圳龍華廠協助,並當場打起越洋電話調度。

未料,當晚又傳出第十二跳,隔天 二十七日清晨,再傳第十三起割腕事件後,郭台銘決定再回深圳親自坐鎮。他跟主管說:「不管媒體怎麼說,我們回去做改善的措施。」

郭台銘這次 動作更快更大,一出手,就是宣布「深圳廠區調薪二二%」。聽到加薪,富士康員工王濤告訴記者:「雖然高興,但很擔心只是空歡喜一場,因為過去加薪都以幹部 為主,普工薪水能比基本高些,有加班費可以拿,就很不錯了。」鴻海上上下下還沒弄清楚誰被加薪前,中國民工薪資、福利問題已取代連跳事件,成了輿論新焦 點。

「富士康工資加上福利,原本就優於鄰近中國工廠。」一位台商說。華南地區從七月起,將調整基本工資二○%,郭台銘卻提前一步,背後與中 國官方的關切,已從地方提升到中央有關。

中央官員 親訪郭董

本刊調查,早在「第九跳」時,深圳市副市長兼公安局長李銘就前往 富士康,就近期連續員工跳樓事件進行調查;而郭台銘在記者會上鞠躬時,深圳市委書記王榮亦率團前往調查,深圳市總工會也約見富士康集團高層,進行重點調 查。

「十一跳」前都是地方層級處理,中央官員始終未公開表態;直到十二跳,北京有了動作,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領軍,召 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人保部)、全國總工會、公安部等官員,緊急啟程趕赴深圳一週,深入調查墜樓的原因,三十日汪洋還與郭台銘會談,並聽取基層員工心 聲。

期間,本刊記者在深圳採訪時,當地媒體一度傳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 赴深圳龍華。除了中國官方壓力外,郭台銘另個難關,就是品牌大廠的態度。

防堵大廠 轉單效應

鴻海現在約有四分之一營收來自於 美國蘋果公司,包括iPad、iPhone、Macbook、iPod 等,iPhone、iPad新產品則幾乎都是獨家讓鴻海代工。就在郭台銘忙於滅火時,原本每半年就定期派人駐廠檢視的蘋果、惠普和戴爾、諾基亞等大廠紛表 示,將調查自殺是否與工廠勞動環境有關。

「大家都怕步入多年前NIKE代工廠(寶成)雇用童工被消費者抵制後塵,所以一定要表態。現在就看 老郭怎麼讓事情落幕。」一位NB廠高層私下透露。

事實上,半年前,供應蘋果iPhone觸控螢幕面板的勝華蘇州廠,曾發生員工抗議事件,一 度關廠,蘋果趕緊找第二供應商分散風險。

至於是否會引發轉單效應?「短期應不會有轉單效應,不過品牌客戶已經築起一面防火牆,未來轉單與 否,就看這把火是否會燒到他們。」一位代工業者分析。深圳龍華廠、觀瀾廠合計有近四十萬名員工,相當於一個三重市人口,連大陸媒體都坦承,以大陸自殺率計 算,富士康深圳廠區不算特別高,而全國自殺率的數字,就是品牌大廠的底線。

有些資深分析師認為:「尤其是蘋果,特別重視社會觀感。現在沒抽 單,不代表未來不抽。」

專線聯絡 客戶高層

對於鞏固訂單,郭台銘比誰都還急。本刊調查,郭台銘兩岸奔波之際,不曾放過任何一 個固單機會。像是半個月前,發生第十跳時,恰好是台灣惠普四十週年慶,幾位重要的惠普高層來台,郭台銘不但親自出席記者會,會後還留下來參加慶祝酒會。 「原本當晚郭董還有二個私人飯局,他硬是延遲行程,待到八點半才離席。」

此外,郭台銘在接獲跳樓意外的第一時間,都透過專線電話主動通知蘋 果、惠普總裁,而不是讓客戶經媒體才知道。

面臨客戶跟官方壓力,郭台銘坦承:「這二個月來,最怕晚上十一點及凌晨接到電話。」「已經一個多 月沒睡好覺了。」郭台銘能否安度眼前難關,還有待考驗。

國外內各界反應

◎立法院長王金平

為了避免自殺現象在台 商工廠間出現傳染效應,政府應伸出援手。

◎鴻海集團前執行顧問信懷南

富士康絕對不是血汗工廠,但絕對是個壓力鍋。

◎ 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

富士康1個廠太多人,讓整起事件看起來相當嚴重,若分散為8到9個廠,也許就不會被這麼誇大。

◎倫敦金融 時報

富士康必須保證每個產品的設計、技術都不會外洩,以贏得客戶的信任,這讓它變成一個高度警戒的環境。

◎華爾街日報

年 輕族群的自殺率在全球都是最高的…自殺是很複雜的問題。富士康的問題象徵中國經濟更廣泛的結構性問題。

◎ZDnet

大家說中 國自殺率是每10萬人有14人,據世界衛生組織1999年統計,應是每10萬人有13個男性、14.8個女性。因此富士康員工自殺率比中國平均低很多。

鴻 海集團 5月市值蒸發3千億元

註:2010年5月為富士康發生員工跳樓事件最頻繁期間。

◎股價分析

員工輕生事 件,不但讓郭台銘難眠,也成了股民夢靨,5月以來鴻海股價一路從最高價的152元跌至31日最低的122.5元。花旗、美林先後指出,鴻海今年不致於有被 客戶抽單的疑慮;不過,「過度集中訂單在鴻海的大客戶,會想要分散風險。」

也有分析師認為,郭台銘積極在NB與液晶電視二大市場布局,明年 NB出貨量至少上看2千萬台,加上奇美電側翼助攻液晶電視,成長動能依舊暢旺。至於調薪,「這不是鴻海一家公司的問題,所有代工廠都要面對。」

鴻海集團 5大國際客戶和代工對手

風 水命理師 蔡上機看富士康

★天時

◎郭台銘屬虎 就紫微斗數來看,僕役宮有天刑、擎羊星,屬下有血光之災。

解 決之道:農曆5月後可稍緩。

◎今年犯太歲 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

解決之道:生子後可改運。

★地理

◎ 觀瀾、龍華到處修路 地脈受傷,尤其是廠區門口附近被破壞,不利於陽性的能量。

解決之道:可用山海鎮、八卦鏡等暫時改善。

◎ 廠區內宿舍造型不佳 外觀像是墓碑,配合雨遮後,也像是靈骨塔、寺廟等。

解決之道:多用紅色、亮色,制服、建築物都可。

◎ 區外宿舍井字密集 陽光不易進去,陽消陰長,居住者易有灰色思想,意志力脆弱。

解決之道:擺些紅色或可發亮的東西,能抑制負面思想。

★ 人和

◎次數頻繁密集 跳樓情況太過密集,造成陰性能量聚集,也有心理暗示作用。

解決之道:多些熱力活動,像是運動會、園遊 會、歌唱比賽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930

郭台銘:高薪代工業是破壞式創新

2010-6-14  商業周刊
 
 
 

郭台銘恐怕從沒想到,代工一支手 機,會讓鴻海貼上「血汗工廠」的惡名,引發員工跳樓的連鎖效應。

美國時間六月七日上午十點,蘋果(Apple)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在舊金山公布最新iPhone 4G的八個小時後,輪到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登場。

這一天,是鴻海一年一度的股東會。為蘋果獨家 代工iPhone 4G的鴻海沒有受惠這個利多,在外資不斷的賣超下,股價跌至一百一十一‧五元(六月八日收盤價),創下九個月來的新低價位。

時 間拉回去年七月十七日,鴻海旗下轉投資的富士康一名員工因為弄丟了iPhone 4G原型機,據傳因為壓力過大而跳樓輕生,讓富士康首度遭外界貼上「血汗工廠」之名。現在,iPhone 4G正式推出,富士康上半年連續出現十二個員工跳樓自殺。

這十二條生命,讓鴻海市值在四月底的高峰至今,蒸發三千億元。鴻海超過三十萬名股 東都在看,郭台銘會端出什麼樣的解決方案,如何撕掉血汗工廠的標籤?

六月六日,距離鴻海股東會只剩下兩天不到的時間,郭台銘出手了。

他 發出聲明,表示自今年十月一日起,富士康深圳各廠區的作業員或組長,經過三個月的工作考核,標準薪資還可以再往上調升到每月人民幣兩千元。

不 到一個星期前,郭台銘才將富士康深圳廠區員工薪資調漲約三成,一個基層作業員,每個月的起薪由人民幣九百元提高到人民幣一千二百元。當時外資評估,這一來 將增加新台幣一百零八億元的人事費用,影響鴻海今年獲利的七%至一○%。

外資分析師因應前一次富士康調薪寫出來的報告,都還是燙的,郭台銘 隨即又宣布第二次調薪,幅度比前一次更大。對於鴻海營運的衝擊,目前無法精準預估;但有六家外資券商因此下修鴻海目標價,連帶讓鴻海家族的股價一片綠油 油。

過去兩個月,因為員工跳樓事件,每天平均睡覺不到四小時的郭台銘說,「我很怕半夜接到電話!」

郭台銘這時卻出乎意料的二 度大手筆加薪,是他向員工跳樓的壓力屈服了嗎?

這個令外界感到震撼的加薪動作,卻是郭台銘想了三天三夜,所得到的答案。他說,加薪與員工跳 樓是兩件事,「這些讓我們想到是到了一個階段,整個結構性的轉變,那我們到底要做一個follower(跟隨者),還是要做一個破壞式的創新?」

郭 台銘調高富士康薪資的「破壞式創新」,正是一個面臨中國社會結構改變與經濟轉型,更是解決外界對富士康血汗工廠負面觀感的釜底抽薪之計。

郭 台銘這三天三夜裡,所想出來的「破壞式創新」,將引導出鴻海未來發展的轉型方向,同時引發中國代工業全面加薪的蝴蝶效應。郭台銘究竟看到中國代工業面臨什 麼困境?他又要如何突圍?以下是股東會與媒體問答實況摘要:

談員工自殺效應 和工作壓力無關,是受媒體影響

在龍華廠四十四萬 九千九百八十八位,都在同樣工作條件下,為何唯獨這十二位,其中六位集中在五月一日到五月十二日(此處為口誤,實際為整個五月份),這是媒體的維特效應 (編按:媒體或媒介對引發自殺行為的影響力)造成的。經過我們的努力,我們救了幾起員工的生命,我們去辦街舞的活動,工作人員看到一個員工在哭,通報關愛 中心,他因此沒有往生,我們把他的遺書公布在這裡。

他跟家裡不和,告訴他父母親,你們最起碼可以拿到一筆撫卹金,所以後來我們停止發放撫卹 金,以免造成鼓勵效果,我們願意從協助研究,真相調查的角度,邀請心理專家參與調查,結果沒有一例和工作壓力有關。

這六例本身就有自殺傾 向、自殺基因,媒體一報就推波助瀾,就像之前倪敏然、張國榮的效應,和工作壓力無關。大陸媒體報導大陸重性精神病患有一千六百萬人,我們統計數字會遠高於 這個數字,每個生命都是寶貴的,不管他有沒有生病。

談員工權利 把照顧員工的功能還給政府

我們提供生活三餐、宿舍、醫院、娛 樂生活,我們是個企業型的社會,擔負社會的責任,但那是七○年代的想法,現在九○年代,做法不一樣,所以我們要把責任還給政府,有問題的話,我們交給醫療 機構處理,不是我們自己處理。

以前員工的工作權、生活權、醫療權、感情權、娛樂權都要我們照顧,現在我們要把社會功能還給政府。所有宿舍還 給社會,由政府接管,讓政府運作,我們照顧他兩餐,我們管不了他的感情。我們非常痛惜,最後幾例媒體推波助瀾,讓我們措手不及,但我們進去之後,救了數十 例的生命。

我們把員工五十個人編成一組,編成相親相愛網,舉辦活動,提供薪水。大陸新生代要的不是只有工作,還有娛樂、感情,但我們會把這 個問題交給政府,這是歷史過程中造成的改變,這個責任我們交給政府。

談血汗工廠 加班符合標準,轉型無人化工廠

勞動合同法裡 有五種保險,兩種年金,本來在○九年就要實施,這件事早晚都要出來,工資上漲是遲早的事,問題是你怎麼利用這次工資上升,找到更好的人,提升你的核心競爭 力,讓成本上升造成人才聚集效應,提升你的效率和核心競爭力,讓你從量的增加,變成質的提昇。我們這次不叫專案,叫愛心平安工程。

我不承認 我們是血汗工廠,在這方面,我們是符合世界一流的標準,有很多員工要加班,這次農曆過年,有很多人不願意回去,二月份(過年時),不回去一天算三倍薪水, 這兩個禮拜,他留下來賺錢。二月份工時比較短,加班的工時就很高的。(編按:因為二月工作天數少,導致加班時數變多)

我們問員工,不讓他加 班,八○%以上的員工是希望加班的,你薪資提高,加班費還是要的,對企業也有好處。我一個宿舍,一個人只做八小時,那幾十萬人在街上閒逛,也是造成社會問 題,我們一定限制加班每天不會超過三個小時。

有人說,不是血汗工廠你為什麼要轉型,沒有錯,我們要把單調、單純、附加價值不大的工作,用機 械取代,這是我們的強項,我們做很多年了。我們可以做到無人化的工廠。

之前我們展示過我們的無人工廠,我們最好是人拿掉,不要開燈,就可以 生產,我們在這方面加速進行,在這時候我們需要人力素質要提升,這個時候我們會需要管設備的人,做軟體的人。

談二度加薪 富士康付得起高工資

在廣東發生的不是只有我們一家,這是蝴蝶效應,很快會在全中國、昆山發生。

這一次是兩件事情,因為發生時 間很短,大家又把它湊在一起,往生十二位同仁,沒有一件是因為薪水問題抗議而自殺身亡,我跟中央調查組來也講,沒有一件是因為工作或薪水造成,有的因為是 撫恤金,不能說沒有因為錢。

可是我們為什麼調薪水?因為剛剛講產業結構調整,將來流水線的作業員會急速減少,自動化、無人化工廠,連燈都不 開的。

我們很多自動化,人是排放二氧化碳很多的,這我們要大量用自動化、機械人、合理化、效率化的生產,要大量的基礎設備操作人力,而不是 組裝人力,所以必須把員工素質大量提升。

過去對薪水,政府公布的最低工資,我們就高一點點,可是我們有另外伙食費,我們包吃、住,如果待遇 低,為什麼我們沒有缺工過?

這一點我們要調整,調整到我們不是只做基本工資,在任何地區,要做合理化、甚至工資最高的前幾位。

現 在只是在深圳,馬上在其他地方,要看不同指數,但是富士康一定會做當地工資最高的,以全世界的企業一起來比,我們要做前面的第一級,不是像過去只是 follow最低工資。

這次改變觀念,把很多事情提升,付給這些基層的員工跟作業員,跟世界上來比,台灣公司負得起工資,是全球的工資,可 以在相同對等條件下,付得起同業、同行,甚至類似的,我們付得起最高標準工資,證明我們有競爭力。

證明鴻海不是賺壓榨勞工薪水賺的錢,希望 股東給我們一些鼓勵(與會者鼓掌),不是只給基本薪資,我們要找到一流的人才。

談未來方向 從製造到銷售要垂直整合

中國從世 界工廠變世界市場,市場這塊我們絕對不會放棄,我們怎麼面對九○年代的員工。他們要什麼環境?腦筋想什麼?進入就業市場適應新的文化,經驗就是時間跟金 錢,我這次學到人生最寶貴的經驗,結構改變過程中我們沒有細微注意這個事情。第一跳、第二跳我就應該注意,直到第五跳,這是我的失職。第六跳以後,媒體報 導就止不住。

人要有牽掛、有希望、有未來,兩岸三地都會做,不管中國、台灣的賣場,我們會開始,我們有很多做事的人,盡量推這個事情,工作 滿五年回去家鄉,每個地方都會讓他回家,讓他創業,自己當老闆,從生產線到直接賣,從頭做到尾的垂直整合。

我們有贏的優勢,有別人具備不到 的條件,而且全中國每個地方都有工廠,電子產品有它的產品管理、運費要節省少到多少,全中國會在很多地方蓋很多電視機最後的組裝廠……。但我們有信心,轉 成一部分內銷、外銷(編按:指富士康製造電子產品內外銷比率)各五○%、五○%,是我們的方向。

延伸閱讀:加薪三大疑問,郭台銘講清楚

一、 基本薪資加到人民幣兩千元對整體營運的衝擊?

全年,到底是會不會完全cover(彌補)回來,要看訂單景氣的狀況。這樣的調整,中長期絕對 是有利,短期,三到六個月、甚至是九個月,過渡期會有一個影響,可是你說影響會吃掉多少獲利能力,那,太小看我們鴻海。我們有很多零組件的作業員,他的薪 資老早就超過那個,做一個模具工怎麼會只有兩千塊,怎麼可能?精密的射出成型、精密的沖壓,他老早薪水就不只超過這個。

二、有多少員工將會 被加薪?

Impact(影響)不是四十五萬人都有這個impact,為什麼要優先做?我們要轉變,我們要開始,要告訴所有客戶、股東,再不 能依賴,這是個分水嶺。如果全世界大、中、小廠薪資都提高,誰能勝出,就看技術跟管理能力,水漲船高,絕對不是鴻海一家的問題。

但這次考核 方向(指十月後加薪到人民幣兩千元)會有點不一樣,大部分的員工,應該在八、九成以上,都可以「適應」這個考核,甚至超過九成都可以符合這個標準,一方面 施以教育,這三個月給我們準備,希望到十月份旺季來臨時我們能夠衝刺,假設這是增加支出,希望從提升的效率中,把我們的利潤,用不同的科學手法,把利潤給 顯現出來,這個正在努力。

三、談外資下修股價?

我絕不為我自己的股價抱屈,或喊冤,甚至於,因為我認為,只要公司經營團隊健 全,公司產品項目、鴻海公司的技術能力都存在,鴻海公司要賠錢還滿困難的。

我不為股價叫屈,我只是說,對一些沒有看清楚問題的人,感到惋 惜,我認為他們沒有看清楚問題,他們要賣,他們自己的問題,有信心的人買,沒信心的人就賣,這是信心度的問題。

我相信,聰明的人,會視時機 入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099

富士康危機後 五小時感性告白實錄郭台銘:第一次有不如歸去的念頭

2010-6-14  今周刊 





富士康深圳廠區員工跳樓自殺事件 一波接一波,郭台銘為了應付創業以來最大的危機,每天只睡四小時,可說是心力交瘁。面對各界的批評聲浪,郭台銘一直選擇沉默,藉著一年一度的股東會,郭台 銘面對股東大吐苦水,尋求溫暖的慰藉。

撰文.謝富旭、羅弘旭

受到大陸廠員工一連串自殺事件影響,今年鴻海股東 會是歷年來最受外界與媒體關注的一次。鴻海土城總部前,不僅停滿台灣各大新聞台派出的SNG轉播車,近百名勞工團體成員也到場抗議。然而,在鎂光燈的聚焦 下,台灣﹁電子代工業強人﹂卻收斂起霸氣,展現罕見的虛心受教身段,讓台灣社會感受到很不一樣的郭台銘。

今年股東會,鴻海小股東發言踴躍, 尤其是關心鴻海宣布大陸基層員工大加薪後,對公司獲利與股價的衝擊。以往,若面對言不及義的小股東,郭台銘總是不假辭色地厲聲呵斥。不過,今年的股東會, 言不及義的小股東仍不少,但郭台銘卻神情認真地一一傾聽,即使發言時限鈴聲響起也不打斷,讓股東們暢所欲言。

甚至當鴻海員工向郭台銘報告, 勞工團體在大門口燒金紙抗議,他也刻意壓抑怒氣,語氣平和地向現場股東徵詢:「他們這樣做,如果媒體大肆報導,會不會影響鴻海股價?」「如果會的話,要不 要乾脆請他們進來會場表達意見?」郭台銘的提議雖然在部分股東的反對下作罷,但他卻交代下屬要「善待」抗議者,提供點心與飲水。

郭台銘「變 了」,或許有人會質疑他這種「變」,是為了挽回鴻海企業形象的一場秀。不過,即使這是一場「秀」,卻也顯露出﹁強人﹂迫切想重新凝聚鴻海員工向心力,以及 扭轉鴻海困局的強烈動機。郭台銘的「變」,會不會成為鴻海集團啟動新一輪企業改造的契機,透過以下郭台銘在股東會的第一人稱「內心告白」,或許可理出頭 緒:

談自殺危機

官方調查結果﹁無關工作﹂昨天(指股東會前一天,即六月七日)我晚上十點才回到台灣,不過,昨天卻是這些日子 以來我睡得最好的一天,我睡了六個小時。今天我一早起床,就開始讀股東會的相關文件。為了處理這個事件(指大陸廠員工自殺事件),過去一個多月來,平均我 每天只睡四小時。

這十二例員工自殺事件,喪失了寶貴的生命令人惋惜,我自己是背了十二個十字架,願意承擔沒有管理周全的瑕疵,對我個人的衝 擊也很大。創業這麼久以來,從沒有像這次一樣,讓我一度興起「不如歸去」(指退出經營)的念頭。

但這次事件,讓我學到很多,歷練很多,在這 次危機中,我學到人生最寶貴的經驗,就是當大陸經濟結構改變的過程中,我沒有很細微的去關注這件事。因此,也開始思考鴻海未來十年的發展道路該如何走。

大 陸政府派了一支兩百人的調查團,到我們深圳的工廠調查。結果,調查團發現,這些員工自殺與工作無關,所以我今天能回來開股東會。

即使如此, 我也不是沒責任,我最大的責任在於,在出現第二次或第三次(自殺)時,我們就要趕緊進行危機處理,但我卻拖到第六跳才驚覺事態嚴重。但這時媒體已經大幅報 導,推波助瀾,造成了五月密集的自殺事件。

為了防止員工跳樓自殺,我們十天內,在深圳廠區鋪設了一百萬平方米的安全網,買到整個深圳的繩子 都缺貨了,就是要盡可能防止意外發生。第六跳後接下來的十三天中,媒體不斷攻擊我,那段時間,我無法回台灣,我女兒打預防針不舒服,隔著電話跟我哭了三十 分鐘,我也只能在電話的另一邊聽她哭。

談加薪效應

掛保證不影響明年獲利

你問我為 什麼富士康調整這麼多,應該說,這是合理的價位,是符合深圳當地的消費水準和生活水準的價位。我相信,一名具有熟練技巧的作業員,底薪從二千元(人民幣, 下同)起跳不過分。事實上,很多富士康的資深員工與技師薪水早就遠高於二千元。

富士康加薪效應,可能造成全國效應,新聞已經開始報導。生產 線工人一定會比價,我們也願意找到更優秀的員工,如果其他企業不願意調價,我們也沒有辦法。但我們反而可以挑選更好、更穩定的員工,員工不會因為別的廠加 薪五十元就跳槽,有一群穩定工作的員工,凝聚向心力,生產效率反而會更好。

因為我們做一個經營者,要維持股東、員工和客戶之間的利益,這三 角的平衡要如何做得好,是一大挑戰。

薪資調整,絕對不是只有我們一家,物價、通貨膨脹一定會上漲,這是整個經濟現象,鴻海只不過在經濟現象 的引爆點上,受到比較多的關注而已。

我們認為加薪會影響單一季度的獲利,但加薪從今年十月一日開始調整,在這之後的二個季度會受一些影響, 但如果從明年全年度獲利來看,我們有信心不會受影響。

第四季目前看來不錯,如果有足夠員工和零組件(物料來源),加薪效應會否造成負面影響 還難說,但明年上半年不是電子業旺季,會有影響,但下半年可以彌補回來,全年到底影響如何?要看訂單。這樣的調整,中長期絕對是有利,短期三到六個月的轉 換期會有些影響。

我們要強調,我們不是﹁血汗工廠﹂,那你會問,不是﹁血汗工廠﹂,為什麼要轉型?

我要解釋,我們現在有很多 單純、單調,而且附加價值不大的工作,把這些工作用自動化機器來取代,這是我們的強項,我們有很多的工廠,都可以做到無人化的工廠。

未來鴻 海的發展,關於需要勞力,短期無法完成自動化生產的工作,會遷移到大陸中西部,生活水準比較低的地方。

剩下在深圳部分,我們會趕快發展無人 化、效率化的工廠,減少單純附加價值不高的工作,用設備來取代人工。

未來鴻海員工人數不會急遽擴充,甚至可能會減少,但產值和營業額會持續 成長,我們工作的人數從量的成長,會變成質的提升,比如說基層的員工,未來都會操作機械設備與軟體,這也會讓員工的附加價值提高。

我不會、 也不想為鴻海股價抱屈。有部分股東為我訂出了一個「股價不回二○○元,不能退休」的目標,我只能說,我會盡我最大能力。

談鴻 海未來

工廠轉市場 中國仍是重點我前些日子對外資說,現在鴻海遭遇到一點小小的危機,你們卻一直賣鴻海的股票,實在沒有義氣。鴻海是大型權值股,股票很好脫手,當股東需要錢 應急時,鴻海可以當成你的提款機;如果你因為現在鴻海遭遇到一點小困難就賣鴻海股票,我只能說,如果你判斷錯誤的話,真的很可惜。

中國要從 世界的工廠變成世界的市場,除了工廠這塊我們絕對不會放棄之外,鴻海還會從百分之百外銷轉為一半內銷、一半外銷。

我們會替我們的客戶,到中 國一、二級的城市開賣場或五、六級的城市開店鋪,工作滿五年的員工,我們會訓練員工回家鄉創業,提供二十萬元人民幣的創業貸款和十八萬元的裝修經費。過去 鴻海百分之百產品外銷,隨著中國結構的調整,將變成外銷和內銷並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106

富士康不投房地产?郭台铭大陆悄然布局


http://www.yicai.com/news/2010/06/366754.html

有科技工业园的地方,就去进行土地开发。郭台铭再次体现了他作为商人精明的一面,全球最大加工企业富士康有望从 利润最薄的代加工转到利润丰厚的房地产行业中来。
代工巨鳄一旦转型,就会有惊人的效果。事实上,富士康拥有大陆最大的工业用地面积,到现在为止,已经建立了深圳、昆山、杭州、上海、烟台、北京、天 津、太原、晋城等九大主力科技工业园,其他还有如杭州、营口、秦皇岛等十多个科技工业园。

这是一笔资产巨大的工业用地。最早始于1993年,大量的企业在深圳龙华买下土地,郭台铭也看中了紧靠在深圳市区的龙华,当时的龙华还是一片荒野, 野草比人长得还高,郭台铭站在一个高处,对当地的政府官员说:“看得见的土地我都要了。”

这就是现在占地2.3平方公里龙华园区的雏形,从1996年开始,富士康深圳的厂区就朝龙华园区搬迁,这成为富士康在大陆最大的一个厂区,也是富士 康工业地产的源头。

2006年9月15日,富士康集团以近 4.32亿元拿下深圳一幅占地面积67079.85平方米的土地。据了解,该地块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光明街道,竞争对手包括万科、招商等专业开发商,富士康 以高出底价近2.4亿元成功竞得了该地块,楼面地价为3219元/平方米。

从2005年前后开始,富士康就相继在大陆多个城市拿下商住用地,如太原、深圳、武汉、上海等地。而位于上海陆家嘴的地块于最近进入公众视野。《第 一财经日报》日前得到富士康集团内部人士的确认,该地块确属集团资产。据了解,地块于2005年签约,以“鸿海中国(大陆)总部”名义拿下,这是当时上海 “总部经济”招商计划的重要标的。

该地块位于上海市陆家嘴金融区B4-2-1地块,占地面积为1万平方米,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为5万平方米。本报记者了解到,这块土地在2006年下半 年报审并通过了项目,当时还成立了上海富士康有限公司上海富士康大厦项目筹建处,这一部门主要负责项目前期报批、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政府关系协调等工 作。

上述富士康内部人士透露,工程之所以一再拖延是在开工之前收到世博会的通知,所以才不得不更改开工时间。同时,记者了解到,这块土地开工后建成的大 楼以自住和出租为主,世博会之后会立即开工。

记者发现,富士康在长三角地区还开发了其他物业,如昆山汉浦路康城商住小区合作开发项目、水秀路工业用地变更为商住用地项目等。此外,有消息显示, 富士康一度打算投资昆山巴城旅游度假村,这是富士康内部经常搞活动的一个场所。

据了解,郭台铭早就有意成立开发公司,总部位于深圳的香港轩盛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轩盛投资”)即为富士康的地产业务平台,注册资本为30亿港元。

在其公司简介上,记者看到,“深圳市轩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以世界500强为背景,在国内设立的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有内部人士透露,这一 “500 强”指的就是郭台铭背后的富士康集团,同时,记者了解到,“轩盛投资准备整合深圳、上海、武汉、成都、廊坊等重点城市的优势土地资源进行综合成片开发。”

这几个城市,不仅是大陆的重点城市,也是富士康目前重要的几个科技工业园区。

而且轩盛投资已经在武汉先行试水,设立了一家名为鑫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正在开发一个名为“轩盛·湾郡”的项目,占地面积达15.4万平方米,开 盘时间预计为2010年8月。

从现有的项目看,富士康开发的大部分项目都是依托于科技园的所在地优势,比如重庆,2009年8月4日,富士康科技集团与重庆市政府签署了一个 2000万台笔记本代工厂的项目,同时,该企业还计划投资100亿元人民币在重庆开发商业地产。

显然,富士康在房地产的投资远远不止“小打小闹”,成立地产公司,在中西部地区先行试水,唯一能体现郭台铭精明的地方就是他所有的土地都很少经过 “招拍挂”程序。

从轩盛投资的目标来看,成都、廊坊有可能是其下一个目标。唯一令人不解的是,在今年6月8日的股东大会上,有股东建言富士康投资房地产,批评郭台铭 不投房地产一年少赚百亿元时,郭台铭仍明确表示,不投房地产,扎根制造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3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