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千億殺入3C賣場 郭台銘三年要當兩岸通路王


2010-05-06  TNM





全球電子代工大廠鴻海,4月27 日以38億元標下有「台北秋葉原」之稱台北資訊園區BOT案,擊敗4組隊伍。由鴻海董事長郭台銘親自領軍,殺入台灣3C重鎮光華商圈,頗不尋常。

本 刊調查,郭台銘近期對內說:「從製造的鴻海、科技的鴻海,到行銷的鴻海」,正式切入通路,備妥千億元銀彈,誓言3年內要當兩岸通路王,打頭陣的旗艦店,未 來將複製到台中、高雄,甚至越南、印度。

郭台銘小檔案

現職 鴻海集團總裁

事業 鴻海集團為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代工服務廠,2009年營收1.96兆元,旗下有鴻海、鴻準、廣宇、建漢、奇美電、沛鑫、富士康國際等7家台、港掛牌公司, 集團區分為9大事業群。

生日 1950年10月8日

學歷 中國海專畢業

經歷 1974年以30萬元資本創鴻海,原生產電視旋鈕;1981年轉做連接器,為鴻海壯大關鍵;1988年赴中國設廠,後續多次併購擴張版圖;2001年起蟬 連台灣首富。

家庭 與亡妻林淑育有1子1女,續絃曾馨瑩,育有1女。

財富 至2009年底為1,402億元

有 「台北秋葉原」之稱的台北資訊園區BOT案,上週二揭曉,鴻海以壓倒性優勢取得優先議約權。這樁標案,不只引來通路業者緊張,連電子代工大廠也議論紛紛, 因為電子代工大王郭台銘親自領軍,浩浩蕩蕩殺入台灣3C重鎮的光華商圈。

現場勘地 親擘劃

其實,郭台銘除了帶隊,領 著通路事業群董事長胡國輝、賽博數碼董事長張瑞麟、建漢董事長李廣益,以及設計帝寶的三大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師陳茂雄,向市府承辦官員簡報說明,在 BOT案開標前,他還領著團隊,親自到現場演練。

本刊調查,四月二十二日上午八點多,光華商場周邊店家都還沒開門營業,整個商場車多人少, 郭台銘與通路事業群的幹部們就在一旁空地上開會,他們拿著平面圖進行沙盤推演,模擬一旁停車場如何利用、交通動線如何。商場警衛看到郭台銘本人,還嚇了一 跳。

「那一瞬間,我腦中浮起當年在深圳龍華的荒地上,郭董就是這樣說著龍華廠區發展計畫與藍圖,而現在真的就發展成全球最大的製造基地。」 一位鴻海資深幹部說。郭台銘一行人繞著光華商圈走一圈,邊走邊勾勒未來的台北秋葉原。

揮軍通路 新動能

不只如此,早 在三月間,郭台銘就要原本坐鎮上海、深圳的胡國輝,調回台灣,辦公座位就排在鴻海土城總部董事長辦公室旁。胡國輝整整「跟著」郭台銘一個多月,為的就是要 標下這件BOT案。郭台銘不但對規劃內容全程參與,還十分少見地開出優渥的條件,「預算無上限」。

其實鴻海旗下通路事業群,去年營收約三十 八億元,占整個集團二兆元營收比重雖「微不足道」,而這次資訊賣場BOT案的投資金額,剛好也是三十八億元,但和動輒數百億元的建廠經費,更是小巫見大 巫,郭台銘卻如此重視,十分不尋常。

郭台銘以三十萬元創立鴻海,從小模具廠成長到目前年營收二兆元的科技集團,幾乎所有3C電子產品都有鴻 海製造的身影。然鴻海下一波成長動能在哪裡?近年來,鴻海先後布局綠能、內容、醫療及通路,而這次返台取得「台北秋葉原」標案,可看出郭台銘進軍通路的決 心。

五路齊進 一把抓

本刊調查,郭台銘近期對內部幹部說:「從製造的鴻海、科技的鴻海,到行銷的鴻海。」胡國輝接受 本刊專訪時,也說:「鴻海已從當初的CMMS(Component、 Module、Move、Service)模式轉變成CMMSS,多的一個S,就是通路服務(Channel Service)。」

郭台銘 認為,通路這部分是把製造端對客戶的「最後一哩」搭建起來,「幫客戶做出他們想做的,再幫客戶賣光那些做出來的。」

為了進軍通路,郭台銘已 做好縝密布局。「其實,早在二○○一年入主賽博數碼起,郭台銘發展通路的時間已近十年。」只是過去一直沒發展出獲利模式,所以歷經許多波折,曾急速展店、 關店,還一度發展富士康通路品牌等,做的嘗試不少。

直到去年,「蘋果願意把iPhone的中國通路代理權交給富士康,而非中國當地的通路 商,就可以明顯看出,老郭的通路布局已經獲得部分品牌客戶認同。」業內人士觀察。

同時,郭台銘也悄悄完成進軍中國通路的大戰略,從都會區到 鄉鎮農村,布下縝密的通路網。這套戰略採五路並進,針對中國一到六級城市,擬定不同的發展策略,在一到三級城市,以大型3C專賣店、IT賣場、量販店的店 中店,三路夾擊。

兩岸稱王 再南向

而四到六級城市部分,則以小型電子專賣店「萬馬奔騰」,配合「飛虎」網路郵購,利 用鴻海的物流網路進行。除了賽博數碼外,其餘四項新通路今年同步上路。

台灣通路部分,則以台北秋葉原為首部曲,下一步則是進軍台中及高雄, 並瞄準台北秋葉原第三期計畫的動向。

胡國輝口氣堅定地說:「鴻海布建通路是玩真的,未來會『無路不通、無城不在』。」初步估計,鴻海殺入兩 岸通路市場,未來五年預算上看千億元,而郭台銘的最高作戰目標,「拿下一半以上的市占率」、「三年內取得兩岸第一地位。」一旦在兩岸稱王,郭台銘下個目 標,是越南及印度等亞洲市場。

對於鴻海大舉布局通路,外資圈從「改變代工業遊戲規則」的角度來分析郭台銘的新布局。「從群創吃下奇美電,就 可明顯看出郭董就是要改變市場的遊戲規則。當初誰也不看好群創,卻能擊敗友達、吃下奇美電,一躍成為全球第三大面板廠。」

以往,不管是廣 達、仁寶等NB代工大廠,為穩住品牌大客戶訂單,多從產品設計與降低製造成本下手,鴻海卻從零件廠,一步步地從上游的零組件,向下整合到組裝、設計、全球 運籌,現在連通路銷售、售後服務等都全部幫客戶做完。「這種『Zero Touch(零接觸)』的全方位服務,讓客戶更專注在品牌經營,傳統的純代工廠將面臨更大的威脅。」外資圈人士分析。

代工收成 兼銷售

不過,仁寶總經理陳瑞聰並不擔心,「通路業跟製造業經營模式不同,鴻海切入通路,只會讓他多面受敵。」「這些歐美客戶都有既有的通路夥 伴,郭台銘或許能夠在中國、台灣有地利與人和之便,出了這二個市場,就很難有所發揮了吧。」

郭台銘過去二十多年在中國的政商布局,在品牌大 廠進入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上,確實發揮效果。

一位法人觀察:「鴻海發展通路門市,其實對其面板布局有所幫助,尤其是找到面板產能的 出海口。」此外,過去靠低廉人力成本的郭台銘,在人民幣升值壓力下勢必要調整,一旦裁員,就有官方與社會的壓力。「鴻海推出的萬馬奔騰計畫,鼓勵員工回鄉 創業,就是替下崗員工解套的方法。」業內人士分析。

代工的鴻海,能否變身為行銷的鴻海,仍有待觀察,不過郭台銘一出手,兩岸通路業已經視為 最大假想敵。

鴻海打造台北IT城

台北資訊園區BOT案是北市府發展「台北秋葉原」第二期計畫,位於市民大道與金山北 路口,右側是第一期計畫、營運中的「光華數位新天地」,第三期計畫基地位於新生南路與八德路口,產權屬勞委會,開發期程未定。

綠建築 秀出科技島

鴻海這次以「全球科技節點,台北不能缺席」為訴求,順利得標,預定六月與北市府簽約、明年三月開工,成為鴻海旗下通路事業賽 博數碼的台灣首家旗艦店,最快二○一四年三月營運。

賽博數碼董事長張瑞麟說,設計一開始,就是以二○一四年的科技狀態為規劃,整棟建築物是 綠建築,除採用環保建材外,屋頂還設有追日型太陽能板,以發揮最大的發電效率。此外,為了提高停車安全、效率,也將採用人車安全辨識系統。

他 說:「日本秋葉原以優良、嶄新電器聞名全球,幾乎成為遊客造訪東京必去的景點之一,鴻海也希望能將光華商圈打造成展現台灣製造、生產3C的指標性地區。」 因此,鴻海不會跟周圍商圈競爭,更不會打流血價格戰。

因此,在商場七個樓層的規劃上,除了3C產品、電玩、動漫專區外,還設立同人誌、動漫 劇場等,並與雄獅旅遊合作,設立旅遊專區,以及退稅櫃檯等,就是希望成為台北IT(資訊)城市的象徵。

小辭典:日本秋葉原

秋 葉原(日文發音AKIBA)位於東京中心區,1940年代後期起,逐步發展成日本最大的家電、電腦、3C產品商場聚集地,群聚店家超過300家,全球馳 名。近幾年更演變為動漫、電玩、公仔等大本營,因而贏得「御宅族OTAKU聖地」(阿宅聖地)的封號,街頭常見一大群男生手持NDS遊戲機,默默站在一起 連線打電動。

除了3C產品,由於秋葉原是日本動漫文化的發源地,因此各式角色扮演(COSPLAY)的特殊服裝、道具,女僕造型餅乾等零 食,在這裡都找得到,第一家女僕咖啡館也在此開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6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