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12 Mar 2009 - 入局!坐言起行!Divide & Conquer!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3/12-mar-2009-divide-conquer.html


入局!坐言起行!

當認真做「一件事」時,傾向於「預留一段時間」一次過完成之,可是因筆者公私兩忙,「預留一段時間」這前提變得非常奢侈,以致這「一件事」往往放在「備辦檔案」中!

其實這個世界有一種完成事情的技巧,叫做「Divide & Conquer」,即於時間未許可下,便將「一件事」分段完成,使這「一件事」從比消失於「備辦檔案」中!

筆者有時也會用上「Divide & Conquer」這技巧,亦深深感受到其好處,可是有些時情,筆者仍傾向「預留一段時間」一次過將其完成!

筆者昨天提及也得要準備一下時機來臨時,應該要投資哪些股票?又怎樣重整投資組合?但要「預留一段時間」一次過將此大工程完成,不知何年何月何日!所以筆者決定將此事情「Divide & Conquer」!

以下是筆者從陸東「智者傲行」一書,選出了一些值得細味的段落,筆者會於每個段落加上自己觀感,希望從中作出反思!

波幅是炒家的朋友,若是價值投資者,就必須堅守基礎分析。(陸東「智者傲行」)

筆者曾提及股市並非每年都如1996-1997、1999-2000及2006-2007般容易賺錢,所以投資者不應每年都用同一方法投資,大市急時可跟着急,大市慢下來便要考耐性,投資者應可收可放。

筆者於市淡時如2003年,會做一個價值投資者,買入「抵買」的股票,有耐性地等大市重新做好回升。問題是現在應否算是市淡?2003年差不多淡至沒人提及股票,但現在大家仍很熱衷談論股票!事後孔明,自然很易回顧何為市旺市淡,身在其中,又談何容易。

若是價值投資者,就必須堅守基礎分析,算出股市股票的應有估值,不需理會市旺市淡,亦不需理會什麼熊三牛一,但有可能要捱價一段不短時間,心理質數及耐性同樣重要!

筆者先前亦提出假設經濟三年後回復正常,去計算股票於正常市况下的估價,若現價有足夠折讓,便買入不理走勢放上三年,而這亦是現在不明朗市况下,少數可行的投資方法,但擁有心理質數及耐性絕對是大前提!

筆者絕對認同「波幅是炒家的朋友」,但推而廣之,筆者認為「波幅是少數炒家的真正朋友」,而大部分炒家輸錢的原因,只是以為波幅是自己朋友罷,他們只是單戀而非雙戀,所以沒有好結果!

在分析股價的合理水準的時候,除市盈率外,還需考慮市帳率及股息率。(陸東「智者傲行」)

筆者一直傾向用市盈率分析股票平或貴,應開始嘗試兼用市帳率及股息率等市場也會用作衡量的指標,始終公司股價也是跟着市場集體意願走!

要準確掌握股市盈利和資金成本,才可算出合理值(用Earnings Yield Gap Model)。(陸東「智者傲行」)

筆者一直傾向用市盈率分析股票,亦會按個別股票風險對估值加以折讓,定出「安全買入價」,但很少將資金成本加入考慮範圍,要嘗試於這方面加以學習!

世界沒有一模一樣的經濟循環。(陸東「智者傲行」)

筆者對「History repeats itself」這名言印象深刻,歷史當然要引以為鑑,前人的智慧亦值得參考,但事實是就算歷史重演,亦不會全然一樣,要小心這個陷阱,因少少分別也能造成巨大損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60

15 Mar 2009 - 真正贏大錢的,不是在升市時有多少資產,而是在跌市時有多少現金! (陸東「智者傲行」) 紅猴股評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3/15-mar-2009.html

15 Mar 2009 - 真正贏大錢的,不是在升市時有多少資產,而是在跌市時有多少現金! (陸東「智者傲行」)
投資組合自2005年12月14日成立日計至今回報:90%

過去兩個交易日,全球金融股大幅反彈,主 因是數間大型金融機構爭相自我唱好,加上先前悲觀情緒籠罩下不斷下跌,甚至跌過龍,這些「大好消息」自然迴響不少。但那些大型金融機構的所謂「大好消息」 究竟經過多少重過濾?市場仲有差疑,但短線資金亦一定要跟炒,順便鬥快挾淡倉,否則便被挾,沒有選擇。但沒有急切入貨需要的長線資金會問:「這些虛偽的銀 行家,大部分自私自利,這次說話有幾真?背後目的定是為自己多於投資者,片面之辭,可信程度有多高?」事實上,過往半年,投資者已中過很多次招,包括出自 仍有人認為是優質管理層的匯豐(5)!優質?相對但非絕對罷!

筆者繼續從陸東「智者傲行」一書,選出了一些值得細味的段落,筆者會於每個段落加上自己觀感,希望從中作出反思!

基金經理亦應有能力在大市掉頭向下或見底回升前,作出適當部署,也應有膽色押重注,令投資持續跑贏大市。如只求跟隨大市上落,買指數基金不就可以嗎?(陸東「智者傲行」)

順水推舟並非發達之道,要成功,一定要先行,所以未轉勢就要做,然後忍耐,忍耐扒逆水的寂寞,忍耐買完還跌、沽完還升的引誘,心目中堅持着平與貴。(陸東「智者傲行」)

扒逆水不等於冒險,冒險是不理三七二十一便一頭裁進,最重要是掌握事情正與反,細心分析利與弊。(陸東「智者傲行」)

反對聲音越大,所得回報逾高,也越long-lasting。隨着群眾走去,邊際利潤一定不高;反而逆流而行,快人一步收獲才豐。(陸東「智者傲行」)

筆者一直奉行不估市(市事實難估),重順勢而行,不求摸底買,摸頂沽(這只是投資者的無謂憧憬),只求從大勢中順走一段,便能跑贏大市,達至理想回報。但是高風險下有高回報,筆者亦應考慮加強自己主觀分析及推測,提高投資風險水平,令投資回報可更大。

雖云「提高投資風險水平」,但若能如陸東所言「掌握事情正與反,細心分析利與弊」,有關風險也會被沖淡的。

真正贏大錢的,不是在升市時有多少資產,而是在跌市時有多少現金。(陸東「智者傲行」)

這 句至理名言,出現在書底,可見其重要性。經歷金融海嘯下,相信投資者亦深深體會到其真義。此亦是筆者於市旺時才會100%資金投入股市,市淡則保留不少現 金,一為安心,二為留待未來低吸機會。所以於股市於不合理地高的水平,要抵着蝕底怕早沽的心態,就算有機賺少下亦要沽出全部或部分股票。但筆者這方面的操 作仍離盡善盡美一段距離,要繼續努力學習。

很多人的毛病是,當市場每一次去到超高位或超低位時,總會自圓其說,認為今次與別不同,不再相信計算、數據、歷史。(陸東「智者傲行」)

逆水而行很少出錯,順水推舟是另一種技巧。所謂順水推舟,即是人云亦云,但群眾通常是錯誤的。尤以知識水準不高者,由於peer group preaaure,就會想跟大隊,只求穩穩陣陣。人們confirm趨勢時,往往摸着的可能已經是浪頂了。(陸東「智者傲行」)

市場噪音是獨立思考的最大敵人,使人們錯誤判斷整個形勢。(陸東「智者傲行」)

不 需多說,絕對同意。可恨大部分投資者都未能經一事,長一智,就算經歷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洗禮,筆者相信大部分投資者於下一個浪仍會犯上同一錯誤。亦可 恨筆者自己於市場每一次去到超高位或超低位時,亦會受到很多市場噪音影響,而未能作出完全客觀的分析,這是筆者需要改進的。

現時的市場噪 音,主要來自傳媒,包括報導不同市場評論及所謂專家以至財經演員的分析。事實上,大市分所謂專家以至財經演員只以形象先行,沒有什麼往績可言;有些評論者 仲有往績,亦只成功預測一次兩次,有些又只講不做,只評論但沒有什麼投資往績,傳媒又當他們神般膜拜,因傳媒不建立這些,又怎吸引大眾收看閱讀,又那來廣 告為生!可惜的是,於投資上,大眾有興趣,大眾認為對的是,最終也是錯的,不然為什麼大部分投資者都是輸錢收場!

陸東提過,他看大行投資 分析報告,只看內容作參考,不看目標價。傳媒絕對有存在價值,因他們為投資者集合及報導市場資訊,但於80/20 Rule下,80%的內容為吸引大眾,其實不值一看;但傳媒為着建立或保持其專業形象,另外20%的內容仍值得一看,只是怎樣分辨才考起投資者!筆者於投 資上當然仍要靠傳媒提供資訊,但注重看事實分析,從中學習,漸漸學會不受結論所影響,建立自己一套獨立思考。

散户害怕離開羊群的孤獨,不相信自己獨立的判斷。(陸東「智者傲行」)

回顧過往十多年的投資經驗,筆者自問分析一直不賴,但未夠信心自己真的能「眾人皆罪我獨醒」,被市場噪音影響,未能成功遠離羊群,可謂被陸東一語道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661

18 Mar 2009 - 談香港地產!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3/18-mar-2009.html


筆者繼續從陸東「智者傲行」一書,選出了一些值得細味的段落,今天的重點是香港地產!(留意此書應寫於2008年尾)

因為筆者對分析樓市不算在行,加上這幾天工作又異常忙碌,所以只會加上短評!

房 地產的供求,並不是經濟學的價格越高,供應便越多,需求便越少。房地產並非一般商品(normal goods),而是包含了佔有欲(aspiration to own)。當樓價不斷上升,大家才會想買。既然房地產的需求,永遠是投資元素(investment concern)重於實用元素(end-user concern),房地產的demand curve應是當價格升,需求會升,直至頂不住,便會出現拐點(inflection point)。(陸東「智者傲行」)

發人深省的見解!

2000年很多人話供平過租,所以應該買樓,我卻不以為然,因租金會跌。(陸東「智者傲行」)

任何資產下跌,不會因為昂貴,昂貴只是危險,下跌需要一個拐點;正如便宜也不一定升,但若樓價低於重置成本,則肯定未來供應是零,因為沒人再起樓。(陸東「智者傲行」)

地產股股價與資產淨值有折讓不就等於可以買,因為地產股的資產淨值,是假設手頭上所有土地與樓盤,可以現價全價脫手,惟現實中沒有可能頃刻間賣掉所有資產,所次資產淨值只是yardstick,並非Hard Target。

買地產股是買當今資產價值,假設所有地皮、樓盤可以現價賣出,可以收回多少現金,為何夾硬估樓價將會上升而設計出一個預測資產淨值?(陸東「智者傲行」)

香港樓市於1993至1994年作出調整,樓價一年間跌了三、四成。現時經濟環境與1994年有點相似,而現時只得一個條件比1994年更有利於樓市上升,就是土地供應鍊得更緊。(陸東「智者傲行」)

如果希望1987至1997年的十年大升市,樓價升五倍,難度非常高;升就一定升,幅度一定不及。利率已經摸底,未來勢必回升。(陸東「智者傲行」)

香 港樓市未來兩年應不會像1997、1998年有secular decline的風險,2003年開始的地產牛市在經過2008、2009年的大調整後仍會繼續。且看1998至2003年,乃是二次大戰後香港經濟最惡 劣的六年,每年八萬五新供應、實際利率高達十厘、失業率接近百分之八,每年仍可吸收二萬五千個樓花,今明兩年卻只有一萬一千至一萬二千個單位新供應,樓價 大幅下滑風險似乎不存在。但2008年中開始調整的兇險程度,也可像1994、1995年般利害。(陸東「智者傲行」)

兩年後新供應將增加,風險則越來越大。(陸東「智者傲行」)

市淡時,發展商推盤不斷劈價,卻不願補充土地儲備;到了轉勢時,沒有新盤可賣,供應出現斷層,樓價就愈來愈高,發展商於是不停起樓,結果賣的時候又要劈價。週期循環不息,次次都中,1982年如是,1997年如是,2001年亦應如是。(陸東「智者傲行」)

未來兩年供應緊拙,皆因政府政策的轉變。以往補地價時,乃念發展商又要時間成本,又要修橋補路,投入基礎建設,於是留予兩成水位;現時睬你都儍,既不恢復定期賣地,勾地亦不給以水位,發展商需要時間消化這個事實。(陸東「智者傲行」)

這亦解釋了收樓重建的復興,解釋了田生集團、良策集團的出現。(陸東「智者傲行」)

現時樓價不算貴。租金回報仍達4%,而且租金還在上升,息口又在低位,樓價必繼續上升,大慨去到租金回報回落至2%左右。(陸東「智者傲行」)

未來兩年樓價最滲淡時,也只會像目前模樣,買賣差價拉闊,交投萎縮。業主一定企硬不減價,因借貸不多;買家又未捨得追價,因為2007年年尾幾個月間樓價急升了兩、三成。(陸東「智者傲行」)

豪宅非常另類,不同一般住宅,並非經濟指標。暫時看不見富豪信心動搖,因香港富豪正在做祖國十三億人口的生意,而大陸未有出現問題。所以就算trophy property租金回報低於1%,亦不用擔心。(陸東「智者傲行」)

豪宅不成問題,大型屋苑更加要升。傳統一線中產屋苑樓價回到1997年高峰期,毫無難度。太古城平均呎價升到一萬元,相信兩年內極可能發生。(陸東「智者傲行」)


陸東似乎認為此次樓價調整幅度,仍有機達三成,但於今年尾或下年開始,樓價會大幅反彈,但到2011年又會因供應過多而下挫。這個預測絕非主流,不知大家可會認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780

「這世上沒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將軍!」;談中國地產!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3/22-mar-2009.html


為什麼大家投資股票,管理層優劣與否是其中一個主要考慮?為什麼從來沒有人以員工之優劣去決定一間公司值得投資與否?

上週五閱報,筆克遠東(752)主席謝松發受訪時說:「這世上沒有不好的士兵,只有不好的將軍!」這是一個非常淺白易明,但卻是很多人忽畧的事實!

好像筆者常告訴別人的一個例子,一間餐廳的服務員態度不佳,責任不全在此人身上,反而管理層或分店經理應負更大責任,因他們沒有為餐廳建立優質服務的文化,亦沒有為員工作出適當培訓指導,甚至是沒有僱用適當的員工!

上司縱容下屬,下屬漸漸形成惰性,機構做不出成績,表面是下屬問題,但事實上那上司才應負最大責任!

好 像匯豐(5),於前主席龐約瀚領導下,開山擘石,業績股價創新高,但收購Household卻遺下一大計時炸彈給現任管理層。大家都知道此計時炸彈已爆, 現時很多人已將責任推及龐約瀚。但筆者卻另有考慮,仲有計時炸彈,怎樣拆彈也會導至不同效果!不知大家可曾記得於現任市席葛霖主政期間,匯豐(5)很罕見 地有數個重要高層離職?若領導人不佳,留不住好員工,有問題時那有能力處理?龐約瀚的斬釘截鐵及葛霖之優悠寡斷,會否就是匯豐(5)拆彈成功與否的關鍵?

筆者繼續從陸東「智者傲行」一書,選出了一些值得細味的段落,今天的重點是中國地產!

我對大陸地產仍持懷疑態度,因為一定不可將香港成功的一套搬字過紙。香港土地供應有限,大陸則土地多的是,要清拆重建,效率高至只畫個圈寫過拆字就要人搬。(陸東「智者傲行」)

「不可將香港成功的一套搬字過紙,香港土地供應有限,大陸則土地多的是」這句點出了事實,即如2007年,若樓價於供大於求時仍大升,即投機因素非常大,下跌風險亦非常大。

分析員還在看內房股的土地儲備有幾多,真是發神經。大陸的土儲,並非資產而是負累。(陸東「智者傲行」)

「大陸的土儲,並非資產而是負累」這句和「富爸爸」書中提及個人以按揭買樓,是負債而非資產,有異曲同工之妙!

現 時的中國,有點像七十年代的香港,將會百花齊放,暫時未能揀出一隻新地(16),碧桂園(2008)的神話難以再度出現,目前大的,未來未必可以成為龍 頭。如果一定要選取一隻最大可能發達的地產股,可選中國海外(688),始終是國家背景,兼且一早已全國通行。(陸東「智者傲行」)

筆 者先前也多次提及,大家現在知道的事實,二、三十年前買入長實(1)、匯豐(5)及新地(16)揸至現在,回報不菲,但那時還有很多好股可買,為什麼不買 其他,要買入上述三股並長揸至今,是否有幸運成分而不是全是眼光使然?匯豐(5)股價倒下,很多人認為長揸股票投資方法已不合時宜,其實過往二、三十年熊 市期間是否也有相同的討論?有些事情,回望過去事實,自然想當然,叫大家回到當時去作決定,其實很困難!所以不要看得投資太容易!

(待續)

(Contact: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863

24 Mar 2009 - 投資組合回報重上100%,惟走勢陷阱仍在!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3/24-mar-2009-100.html


筆者繼續從陸東「智者傲行」一書,選出了一些值得細味的段落!筆者工作持續忙碌,最近只能勉強抽點時間寫Blog,希望下個月可抽多點時間研究一下個股!

投資成功需要分析與耐性,前者大部分都有,後者十居其九個半都沒有。分析可從書本學到,耐性是性格問題。(陸東「智者傲行」)

筆者於投資上仍被耐性凌駕,現正在學習及培養真正的耐性,尤其是現時這個未有方向的市况。

學懂獨立思考,就會學會堅持,養成獨特的性格。(陸東「智者傲行」)

不要盲從集體意志,獨到眼光,才是高低之分。(陸東「智者傲行」)

除了樂觀時過分樂觀,悲觀時過分悲觀,大部分人還犯了一個毛病,就是欠缺遠見,永遠被一個個框框限死着。(陸東「智者傲行」)

筆者先前已討論過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只懂隨波逐流,大眾樂觀時過分樂觀,大眾悲觀時過分悲觀,以為自己是The Special One,現在就算贏錢,最終亦會輸掉!

小投資者的眼光往往太過短淺,而企業家的目光着實長遠。(陸東「智者傲行」)

很多小投資者去分析一間公司,其實所知少少,亦沒有企業家的素質,但這卻不是問題所在,試問有幾多投資者有企業家的素質,又會清楚知道公司的全部資料!最緊要還是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玩一個資訊不平等的遊戲,要看重風險管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95

近期大勢分析及最新投資策略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3/29-mar-2009.html


美國接連傳來的好消息,除了美股谷底急彈兩成外,全球股市亦從低位急升,當中以台灣及南韓股市最厲害,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只有香港股市才因中國因素受惠,反而要思考這中國因素是否有被誇大之嫌。

當全球經濟未有復甦跡象下,全球股市近期之大升,究竟是聰明資金預期經濟見底先買為敬,還是趁難得的好消息炒番轉?這個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現在跟買,搏的成數不小,中短線投資來說,升得越高,風險越大。

美國銀行及摩根大通剛轉口風,說三月業務未如理想;而對公私齊買有毒資產方案又疑惑漸生,小心投資者對先前數則好消息的過度反應忽然冷卻。

美 國聯儲局落場買美債,使美元急跌,商品價格乘勢而起,相關股份亦股價大升。但歐洲及日本剛公佈不佳數據,使美元又反彈不少,各國貨幣是否仍是累鬥累的局 面?美元暫且不死,商品價格有機獲利回肚,除非全球經濟好轉,或中國等有錢國家急於補充商品儲備,否則相關股份上升空間暫不大。

有說美元之跌勢確認,會於經濟復甦之時!美元近半年之強勢,因全球投資者仍視美元資產最安全。但當經濟復甦,全球投資者便會將資金班師回朝,那時美元會轉弱。大家身在香港,若美元真的貶值,持港元資產也要貶值!

Baltic Dry Index從谷底1,000彈升1倍以上至二千多點後,便回落至1,900點徘徊,暫未見實質商品運輸需求使指數再上,但可密切留意此指數之變化。

有 說美元狂印鈔票,會引發超級通脤(Hyper Inflation),剛看過一篇文章,提及通脤之形成,除了留意貨幣供應(Money Supply),還要看貨幣流速(Velocity)及產出缺口。若美元狂印鈔票注入金融體系,但金融機構還是惜借,貨幣流速(Velocity)低企會 減慢通脤之形成。另外,若產能像現在般過盛,仲有額外需求,亦只是啟動未用的產能,亦未致大幅拉高價格。所以美元狂印鈔票不代表即時推高通脤,此非常時 期,千萬不要一本過書睇到老。

所以,所有救市方案成功與否,端視信貸市場是否能重新有效運作,公私齊買有毒資產方案被視為有效一着,未解決的問題包括數額會否足夠買起所有有毒資產,拍賣出來的價錢要使金融機構作多少撇帳,有否足夠私人機構參與,會否引發另一波政治問題等。

除 了要密切留意公私齊買有毒資產方案的最新發展,亦要留意金融資產按市值入帳的會計制度會否作出更改,兩週內將有定奪。金融資產按市值入帳的會計制度作出修 訂,理應利好金融機構,但這預期會發生的事情理應已反映於金融機構的股價上,但又好像未作反映,到了開估時是好消息出貨還是再藉此好消息再衝一段,似乎要 到那時才能一清二楚。

既然仍有這麼多不明朗因素,這麼多問題仍未解決,投資策略又應如何制訂?

若大家對自己中短線投資信心滿溢,便繼續做自己認為棒的事,但應先回顧一下過往數年的投資於金融海嘯後,回報仍理想嗎?若答案是否定的話,請自省及更改一下投資方法及心態,不然歷史只會重演,只是時間問題。

筆者自問不善中短線投資,而不善中短線投資者去作中短線投資,只會在如1996至1997、1999至2000及2006至2007這些牛二牛三市况才賺到錢,但現時大家正在討論的是熊三還是牛一。

現在要投資,最理想還是Buy and Hold。但香港股市會否像日本一沉不起,越Hold得久,越蝕得多?匯豐(5)已令人怕怕,還有股票值得Buy and Hold?

若果大家真的非常擔心,便不好太貪心,放錢於銀行做定期算了。若一半擔心,便可嘗試投入一半資金;若全不擔心,便可嘗試投入全部資金。不過,經濟前景不明朗下,大家最好預留一筆錢足夠基本生活需要,剩餘的才作上述用來投資的「資金」。

以恒指作指標,筆者估計未來半年可能有以下發展境况(附上機會率)

(1) 升破18,000,上試26,000甚至30,000 (5%,投資市場,凡事皆有可能!)
(2) 升破15,000,向18,000進發(25%)
(3) 主力於12,000及15,500間徘徊(或會下試10,500)(55%)
(4) 跌破10,500,向8,000進發(10%)
(5) 跌破8,000,下試3,200,即從高位下跌90% (5%,投資市場,凡事皆有可能!)

所 以,筆者的策略會游走於(2)及(3)之間,於適當價位作為期3至5年的長線儲貨,若中短線升至理想高位,或作部分減持,待低位時再補貨。於中短線,筆者 不求跑贏大市,因要把握每個升跌浪高沽低買,着實困難。於為期3至5年的長線,筆者目標當然是跑贏大市,還要越多越好。筆者現在的投資組合,所持股票以 ETF為主,要跑贏大市,便要將ETF換入現時被大幅低估的優質股票,筆者正為此努力,而「紅猴股票估值表」亦正作大幅改動。

筆者的投資組合現值$1,223,000,自成立日起回報104%,每年複式回報24%。現金佔47%,股票佔53%。股票比買入時貶值23%,成本等同恒指18,300。筆者已制訂剩餘現金的用途如下

(1) 於恒指13,000至14,000間用$86,000,即投資組合現值之7%買入股票
(2) 於恒指12,000至12,500間用$159,000,即投資組合現值之13%買入股票
(3) 於恒指10,500至11,000間用$147,000,即投資組合現值之12%買入股票
(4) 於恒指8,000或以下用$183,000,即投資組合現值之15%買入股票

恒指現報14,119,若恒指不再跌至上述價位便上升,筆者便只能用現有股票等待獲利,這情况下當然未能賺盡,但於現時經濟金融環境仍未明朗下,筆者只能付出60%投資組合資金,即60%信心投入股票。

筆者此次訂下的投資策略,希望不用再作更改,剩餘的工作會集中找尋現價便宜的優質股票。不過,若恒指上破近半年的阻力15,500,筆者不排除改為高位入貨,暫時不考慮這點,當恒指升至15,000才作考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96

談投資組合轉型、股票估值及選股(三)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5/3-may-2009.html


上次股評提及「紅猴股票估值表」(按此)之重組及股票估值方法,今天談論怎樣選股加入投資組合。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上次亦提及於「紅猴股票估值表」,若「年回報(3年期)」大於「目標回報(3年期)」,即那隻股票於現價值得買入作長線投資。但是有不少股票現價仍符合這個條件,那麼要選那些去買入?

首先,當然是評估個別股票本身的質素,包括

(1) 派息比率

若 2008年度業績的派息比率明顯下降,又說不出來年有什麼重大資本開支,證明公司缺現金,業績幾好都沒有用。如招商銀行(3968),以紅股代部分現金派 息,不過公司講到明要集資填補資本充足比率,透明度仍高,使股價已反映此壞消息,但筆者或會部分減持,因短期股價會因預期配股或供股受壓。但如勤+緣媒體 (2366),2008年現金流量呈正數,手持現金3.2億,總債項/股東權益比率只有22%,每股盈利增長36%,中期息比去年增加下,忽然不派末期 息,改送紅股,遺返常態,筆者只好對其抱懷疑態度,避之則吉。

(2) 現金流量

若2008年度業績的現金流入大幅減少甚至轉正為負,公司又不是用錢來減債或作重大資本開支,有可能存貨上升或收賬有問題,亦避之則吉,昆明機床(300)便是一例。

(3) 負債比率

筆者亦盡量避免投資於負債偏高的股票,除非公司真的借錢用來投資於爭取更多生意及增強市場競爭力。

(4) 公司實力及行業前景

當 然公司本身的管理質素,產品及服務於市場及行業的競爭力,亦是考慮元素,若買到行業龍頭當然最好,但現價通常已不便宜,如恒安國際(1044)。另外,公 司所處行業的前景亦很重要,若行業本身受惠於國策,如中國內需、中國基建及中國建材等,未來盈利相對易估,投資便事半功倍。

(按一下下圖可放大)


筆 者初時認為於建立一個以2012年為目標的長線投資組合,只需考慮所投資股票於3年後的目標股價便是。但運作起來,卻要處理一個心理問題,就是短期跑輸大 市。作為小投資者,因所得資訊比較少,不可能如基金經理般了解上市公司那麼多,若選錯所投資公司,要3年後才清楚,豈不浪費3年的投資時間?

舉例若魏橋紡織(2698)真的要待2012年全球經濟可回穩,那年才一舉回復至正常的$10,於未來3年若大市慢慢攀升時,若其股價持續低企,心理上亦不好受。筆者多次強調投資者若不能平衡自己的投資心理,很易作錯決定,回報最終不會理想。

為此,筆者為每隻股票算出「2009年估值」,即那隻股票現在可值多少。所以,除了「年回報(3年期)」大於「目標回報(3年期)」這條件外,筆者會選擇那些現價比「2009年估值」還有可觀折讓的股票,希望短線回報亦可不錯。

基於此,筆者亦決定為這個長線投資組合加添靈活性,雖所投資股票仍以長線為本,但若股票短期升幅可觀或超越「2009年估值」,筆者會考慮沽出並換入落後的股票,以增加投資組合的整體回報。

如 先前所說,筆者將每隻股票訂下由1至5的風險級別(1為最低風險),不同風險級別有不同目標回報,再將組合資金分佈於不同風險級別,期望投資組合能達到目 標回報的同時,亦能平衡組合風險。風險級數越高,自然附合上述買貨條件的越少,但為了增取高一些回報,風險當然要冒上一點。而每一個風險級別,筆者再傾向 買入數隻股票,以分散投資。

筆者的投資組合股票風險級別的目標分佈如下

第1級股票佔投資組合35%
第2級股票佔投資組合20%
第3級股票佔投資組合25%
第4級股票佔投資組合10%
第5級股票佔投資組合10%

原 失的投資組合全部投資在風險屬第1級及第2級的股票,為着保持投資組合的35%現金比率,現在正續漸沽出低風險股票以轉換至高風險股票,已進行了一半,來 週初會繼續進行,主要沽出部分盈富基金(2800)及招商銀行(3968),換入其他現價值得作長短線投資的股票,即於「紅猴股票估值表」處公司名用了錄 色及紅色的股票(公司名標示不同顏色的意思已於「紅猴股票估值表」有所解釋)。

於現時的經濟及投資市况,筆者認為投資組合持股60%至 70%作3年期長線投資為合適,預期恒指於12,000至16,000徘徊,但下破14,000暫不容易。現時需留意資金留入,金管局買賣港元的情况。若 恒指向上突破16,000或國指向上突破9,300,筆者會再增持5%股票,使持股比率達到70%。

筆者說過,最近用了頗多時間於轉型 上,志在建立一個以3年為目標的投資組合,減少管理投資組合時間,目的是未來可以將以往用在投資的時間放在其他範疇上。所以基本上,筆者會每週審視投資組 合及「紅猴股票估值表」一次,留意組合內股票有否重大消息公佈,看看投資組合有否需要作出變動。當然,筆者仍會每天閱報留意經濟、市場及上市公司的資訊, 若有需作也會作即時行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38

投資者及Board of Directors的決定及責任:Level 5 Leader還是明星領袖?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6/3-jun-2009-board-of-directorslevel-5.html


筆者正在重溫近年最受推崇企管書籍之一「Good to Great」,作者Jim Collins因發覺商業世界有不少Good Company,但它們只有很少數能成為Great Company,所以和他的團隊進行深入調查,找出主要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Great Company擁有Level 5 Leader。

什麼是Level 5 Leader?Level 5 Leader擁有個人謙遜(Personal Humility)及專業意志(Professional Will),具有野心(Ambitious),但以企業比個人較優先。

另外,Level 5 Leaders對做出持續理想的成績有着狂熱的推動力,精工細作的努力地工作。他們對公司的錯誤負全責,但傾向將成功歸功別人,或源於好運勢,卻謙卑地否認是自己的功勞。他們往往謙遜至不受人注意。

若 一間Good Company有一個擁有Level 5 Leader性格的領袖,真是可遇不可求,可惜的是很多Good Company的Board of Directors傾向任用那些空有表面,沒有內涵的明星領袖,結果Good Company只能繼續是Good Company,甚至比以前更差。

跟據作者Jim Collins的調查,絕大部分Great Company的Level 5 Leaders都是內部提升,反而做不成Great Company的公司大多向外招聘那些明星領袖,他們本身做不出成績,又同時壓抑了有着Level 5 Leader性格的內部管理層的發揮,凡事只能事倍功半。

歸根究底,一間Good Company未能成為Great Company,Board of Directors要負上最大責任,因為是他們放棄雖未必有明星魅力,但默默耕耘為公司盡心盡力努力增值的Level 5 Leader。

盧 永仁先生的往績大家一清二楚,不能否定他的明星魅力,但以往從未成功為僱主及自己公司增值及建立賺錢方程式卻是不爭事實。兩三年前,已成為Good Company的I.T.(999)重用此君領導公司,筆者已表懷疑,其後亦曾質疑其放棄與發展中國生意經驗豐富的旭日(393)合作的決定,及與外國公 司於中國發展本身不熟悉的百貨業的方向。

盧永仁先生於I.T.(999)的失敗無容置疑,但決定僱用盧先生的Board of Directors的責任亦不能抹煞,若果他們兩三年前能內部提升一位Level 5 Leader,而非去用一個明星領袖,換來只是短期亢奮,不排除I.T.(999)已成為一間Great Company,股價亦可比現時多上數倍。

一 間公司能於主板上市,大多基本上有着Good Company的條件。作為投資者,大家亦應如優質Board of Directors,不要迷信擁有明星領袖的公司,反而去發掘一些以Level 5 Leader作領導的企業作投資對象。當Good Company成為Great Company後,股價定必飛升,作為投資者亦會有所得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68

「傳媒」仍在不斷「傳霉」!比「財經演員」更「財經演員」的「財經演員」!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6/7-jun-2009.html


筆者說過,云云投資評論家中,近期只信陸東及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龔方雄。不明白為 何有些投資者還在留意那些「財經演員」的所謂評論,天下烏鴉一樣黑,有些 標榜自己和其他「財經演員」不同的「財經演員」,也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矣,說自己怎樣灑脫,何不直認自己亦是一個「財經演員」!

最近看傳媒訪問兩位近期爆光最多的所謂新晉投資評論家,一邊鬧「財經演員」說話毋寧兩可,一邊又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其實自己說話更取巧,無論他們幾有料,可是他們比那班「財經演員」更「財經演員」!

可惜的是,「傳媒」為了取閱觀眾、聽眾及讀者,金融海嘯後,仍在不斷「傳霉」!

近 月陸東對大市沒有進一步評論,但回顧他的著作「智者傲行」,他於去年尾金融及投資環境惡劣時,堅持至今的恒指20,000估值,在很多投資者(包括筆者) 不信不信還需信下,現時其實和測中已沒兩樣。他對香港樓市的預測「2003年開始的地產牛市,在2008、2009年的大調整後仍會繼續」亦測中了一半, 另外一半「傳統一線中產屋苑樓價可升到1997年高峰期......2011年新供應開始增加,風險則越來越大」相信大家(包括筆者)仍半信半疑,但又好 像不可不信。

至於龔方雄,他最近接受了不少中港傳媒訪問,值得參考。
-------------------------------
國內將有兩次降息過程,而其降息的基點分別為0.27%,但會是不對稱的降息,也即是降存款利率,而不降貸款利率。對於中國銀行業和上市銀行股價,其盈利和股價都未見頂。

在 目前全球通脹的情況下,通脹預期是對股市最大的利好。現在全球央行要防的是通縮預期,寧願冒通脹的風險而不願冒通縮的風險。現在是通縮的環境,大家有通脹 的預期,覺得通縮是暫時的,這樣就有利於經濟複蘇,有利於不斷的買房、買車。但如果未來真正出現通脹的情況,那個時候就不一定有利於經濟和股市了。那個時 候,各國央行可能就要改變政策,可能就要開始緊縮了。

國際形勢正在穩定下來,系統性風險極大降低,國際經濟和市場都出現了複蘇和回穩的初步跡象。如果國際經濟和市場只是出現初步回穩的跡象,那中國的複蘇就是在加速。中國已經遠遠逃離了底部。

中 國經濟複蘇正處於加速過程中,A股市場已經轉入牛市的初級階段。中國消費者的表現比預期想像的要好得多,這是中國經濟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在中國經濟最困難 的第一季度,中國的消費者大量購房、購車,超出了市場很多人的預期,也是這波股市上漲的主要推動力:消費+投資引起市場估值的重估是市場上漲的動力。我們 一直認為,H股包括A股都處於牛市的初期,現在是高點越來越高,這種估值就回到了歷史的正常水平。

下半年中國經濟最大的亮點,就是私人經濟主導的投資。年底之前房地產庫存會消化完畢,預計下半年開發商會加大購地及投資,房地產企業的資產回報率和盈利能力也會上升。他同時還看好汽車及耐用消費品板塊。

目 前車市不是短暫複甦,而是歷史上的「第三次汽車浪潮」,中國汽車牛市已出現。目前,中國的城市人口有6.6億,一綫和二綫城市人口加起來不過2億左右,剩 下全是三綫城市人口。龔方雄認為,三綫城市的居民收入已經達到了可以買車的水平,以及對汽車需求強勁,故他相信這一波汽車牛市持續時間將較以往長。

今年以來消費者購房踴躍,使得全國範圍內的房屋住宅庫存消化時間,從原本的兩年縮減到了7個月,很多城市的房產將從「供給過剩」轉向短期「供給不足」。另外,在信貸激增、通脹預期加強的背景下,現金充裕的開發商買地,一定程度上也出於抵禦通脹的考慮。

短期之內,港股和內地股市會繼續上升,但中期則需要關注美國經濟的一些風險。若美國經濟下半年無法出現反彈,則海外股市很有可能進行調整,A 股將會受到影響。
-------------------------------
投資組合

投資組合的持股過去一週沒有什麼特別新聞,除了下列一則有利於魏橋紡織(2698)的業務及生意。
-------------------------------
魏 橋紡織(2698)是中國最大的棉紡織製造商,主要從事棉紗、坯布及牛仔布的生產、銷售及分銷業務。內地紡織業經營狀況好轉,4月份出口紡織品服裝達 124.9億美元,按月增長2.7%;加上發改委為穩定棉花價格,決定向市場投資一萬五千二百噸國家儲備棉,以滿足紡企需要;種種迹象顯示,紡織業次季有 復甦勢頭。
-------------------------------
持股中,宏華集團(196)及新奧燃氣(2688)股票呆了一輪,有起步跡象;若要筆者於現有持股加注,會選宏華集團(196),石油價格持續上升,有關開發油井的生意亦谷底反彈,於相關股票中,宏華集團(196)算是落後的一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75

2 Sep 2009 - 又到了關鍵時刻!還有什麼慨念? 紅猴股評


From


http://redmonkeyblog.blogspot.com/2009/09/2-sep-2009.html


為什麼經濟還差時大市卻能見底回升,甚至升了成個開?因為股市除反映現况,更會反映預期!當市場預期經濟谷底反彈,甚至持續向好,資金大舉入市,股市除除 大升,是否代表經濟真的會谷底反彈,真的會持續向好?若果答案是正面的話,又是否代表資金會繼續大舉入市,股市會繼續除除大升?

引用週初 報章一段文章,「當投資仍處慨念階段,大部分企業均未能提供可觀的盈利,這卻是其吸引之處。傳統估值法無法表達其價值,分析界自會創出一套度身訂造的估值 方法。估值可信否其實不重要,最重要是有足夠的人信!泡沫往往在慨念成真,商業模式及盈利開始成形時爆破,因市場再沒憧憬的空間,股價便從天上墮到地 面。」

這段文字相信大家最易想起科網股,不過是否也可套用在現今的境况?經濟復甦的慨念支撐全球股市自今年3月起大升,現在經濟數據漸漸出現良好的勢頭,慨念成真,還有什麼故事創造另一個慨念?另外,會否有些地方想大之頭,今本連實現也有困難?

經 濟預測、業績預期、炒作慨念、資金流向......這些這些,都是大行把持的遊戲,作為小投資者,又真的每次都能把握整個形勢?沒可能罷!順勢走一轉又如 何?只要不求賺盡,保持長期贏錢其實不難!最艱難是當投資者贏了幾個回合,便以為自己可戰勝市場,不再安分守己,貪心起來,結果往往貪字得個貧!

股市,其實不是經濟遊戲,從頭到尾都只是一場心理遊戲罷!未認清這事實,賺錢不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5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