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澤西州金融科技公司Pendo系統估計,要寫一個它的計算引擎程式要花九千個小時。但Pendo沒有投入三百七十五天、花費五十萬美元為自己寫這樣一個專利程式。 它走了一個完全相反的方向:Pendo下載全部由志願人士撰寫的軟體引擎程式碼。Pendo創辦人兼執行長帕美菈.佩.西純(Pamela Pecs Cytron)說,「由於能使用其他人免費造出的工具,我們只用一支螺絲起子的成本,就能取得一個大電鑽。」公司機密 未必會因此外洩近日來,像這樣取用電鑽的公司絕非僅止Pendo一家。據顧問業者黑鴨(Black Duck)的年度問卷調查,今天有接近八○%的公司,在營運過程中多少使用了開放資源軟體,六六%的公司說,他們的軟體產品是用開放資源程式建的。 當程式碼免費共享的概念在九○年代初期擴散時,許多公司一開始心懷疑慮,他們擔心使用開放資源讓公司機密外洩,被競爭對手占到便宜。之後事實證明這些疑慮都被誇大了,開放資源於是蔚為主流。 開放資源顧問業者「開放技術策略」(Open Tech Strategies)共同創辦人卡爾.佛吉爾(Karl Fogel)說,「現在,無論你有意採用人工神經網路或drone軟體,都有好幾十種選項。」不過,雖說開放資源一般而言都很安全,業者還是得了解它的技術與社會精髓,以免受害。 開放程式碼,應該怎麼用? 要注意細部規定 開放資源程式都有附帶條件與規定,詳細說明你可以怎麼將它修改或與其他人共享。大數據公司Elodina共同創辦人喬.史坦(Joe Stein)說,「想取得授權,你得先考慮清楚,不過它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嚇人。」 捲起袖子幹活 史坦說,「你如果發現一個議題,不要只是一味抱怨。 要將它記錄下來,提出報告,或許還可以提出解決建議。如果你的建議獲得接受,你會成為一名供稿人。」數位通訊公司Atriceps共同創辦人凱文.麥格雷(Kevin McGrail)說,要對使用成果提出意見,不要只是消極等著別人回應,「這能簡化我們的保養工作」。 要尊重他人 如果碰上難題,先上論壇搜尋,看看你的難題是否已經有人提了解答。如果還沒有人作答,你需要把它貼出來,禮貌地向人求教──不要用命令的口吻。醫療研發公司「兒童全面健康」(Total Child Health)科技長克里斯多佛.舒茲(Christopher Schultz)說,「這些都是志願人士組成的社群,所以你越是尊重他人,得到的回應也越好。」 開放資源有極限 當「兒童全面健康」打算為公司的兒科診斷平台尋找一具規則引擎時,熱愛使用開放資源的舒茲,覺得開放資源中那些選項都派不上用場。他說,「我判定那些選項成效都不佳,功能都有限,於是我們無中生有,自行打造了這個平台。」科技巨擘,解開程式碼的世界 開放媒體結盟 亞馬遜、谷歌、思科、微軟、Netflix與英特爾,去年9月與開放資源基礎社群Mozilla結盟,目的是開發新一代視頻格式與相關科技,讓人能觀賞超高解析度的串流媒體。 TensorFlow——谷歌開放谷歌去年11月將這個人工智慧引擎推入開放資源。谷歌應用軟體中的語音辨識功能、Google Photos中的搜尋與Gmail的自動回信功能都靠TensorFlow驅動。 Swift——蘋果解碼 去年12月,以把關嚴密著稱的蘋果,將它的Swift程式語言推入開放資源。蘋果的對手裝置現在也可以使用Swift了。Lyft這類公司已經把Swift運用在它們自己的軟體上。 ChakraCore——微軟放手今年一月,微軟在開放資源網站GitHub發表ChakraCore的程式碼。ChakraCore是微軟網路瀏覽器Edge的核心要件。雖說此舉就規模而言,不及將整個瀏覽器語言完全投入開放資源那麼恢宏,但微軟預期,程式人員會將ChakraCore程式碼納入從遊戲到網際網路裝置等各式各樣東西。 撰文 / 作者•Kate Rockwood 譯者•陳曉夫 |
迪士尼出品的《冰雪奇緣》叫好又叫座,其實創作的過程中也歷經驚惶失措, 但這樣的絕境反而催生出全新的創意。 試映會還有一小時才開場,但門外已經大排長龍。全迪士尼的導演、動畫師、剪輯師、故事編劇統統都來了,大家都想搶先觀賞公司的最新作品。這部片的名字是《冰雪奇緣》,還有十八個月就要正式上映。 一般來講,迪士尼出品的電影播放完畢時,大家會鼓掌歡呼,播映廳還會準備面紙,因為大家會感動到哭成一團。然而《冰雪奇緣》的試映會上,沒人哭、沒人歡呼、沒人碰面紙。所有人排隊依序出場,現場一片寂靜,連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 試映結束後,導演克里斯.巴克和其他五、六名迪士尼電影製作人,在片場餐廳討論自己剛才看到的動畫。迪士尼創意長約翰.拉薩特列舉幾個優點,戰鬥場面很刺激、很令人興奮、姊妹間的你來我往也很精采、雪怪很嚇人、電影步調很快、很流暢。 深入挖掘內心 故事才動人然而他列完優點後,開始敘述一長串的缺點,列完十二項缺點後總結: 「你們挖得還不夠深入,觀眾感受不到自己和這個故事的連結,片中人物太不像真人。安娜太古板,艾莎太邪惡,我不喜歡這部電影裡的任何人,直到結尾才好一點。」創意長講完後,其他智囊團成員紛紛發言,指出更多問題。劇情有邏輯上的漏洞,例如漢斯王子感覺不像是個好對象,究竟為什麼安娜要和他在一起?此外,電影中出現的人物太多,搞不清楚誰是誰,情節又太好預測,還沒演就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安娜性格也很惹人厭,整天在抱怨,不像是一個住在城堡,即將和王子結婚,馬上就要當女王的人。 智囊團編劇珍妮佛.李,特別討厭艾莎的壞嘴巴跟班,筆記寫著:「雪寶××惹人厭,一定要砍掉那個角色。」動畫電影一般有四到五年的醞釀時間,然而迪士尼《冰雪奇緣》才剛開始製作不到一年,就被硬推上場,時間只剩一年半。 當然,不是只有電影會碰上《冰雪奇緣》的問題。究竟要如何趕在最後期限激發出創意?如何讓創意過程更具生產力?這是千古謎題。每一天,學生、主管、藝術家、政策制定人,成千上萬的人都面對著必須擠出創意的挑戰。經濟情勢變幻莫測,創意愈來愈重要,快速想出原創的點子,才有辦法在新世界生存。 接下來一個月,《冰雪奇緣》團隊重新塑造兩個女主角安娜和艾莎之間的關係,每個人用自己的經驗,想著兄弟姊妹是怎麼相處。製作人德維寇告訴我: 「我們有時會忘記用上自己的人生經驗,忘了把自己腦袋裡的東西當成素材,感覺就不真了。迪士尼說故事的方式會那麼動人,是因為我們被迫深入挖掘自己的內心,直到把自己的人生放上大銀幕。」工作陷絕境 可以激發創意蘋果創始人史蒂夫.賈伯斯一九九六年說過:「如果問創意人士他們是怎麼辦到的,他們會有點內疚,因為不是他們辦到,他們只是看到某樣東西,然後拿過來用。他們自然而然運用,有辦法連結過去經驗,接著整合成新東西。創意人士之所以有辦法新舊結合,是因為他們的經驗比別人豐富,比任何人更常想著自己的經驗。」不只是電影或百老匯運用個人創意。便利貼會問世,是因為一位化學工程師受不了自己的教堂聖歌書籤老是掉下來,決定發明可以讓書籤不會掉的黏著劑;玻璃紙的發明,是因為化學家受不了桌布老是染到酒漬。發明家把自己的人生當成發明素材,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點子經常出現在情緒大爆發的時刻。 現實不順利、驚慌或沮喪的情緒,迫使我們把舊概念應用在新情境時,更可能發明出隱藏在個人經驗裡的好東西。心理學家稱這種現象為「絕境帶來的創意」。 二○一三年六月,《冰雪奇緣》上映前夕,製作團隊在美國亞利桑那舉行試映,故事和十五個月前在迪士尼總部放出的版本完全不同。妹妹安娜變得活潑、樂觀但寂寞。艾莎很愛妹妹,但害怕自己的魔法,無法忘掉小時候誤傷妹妹,逃到冰封的城堡與世隔絕,一個不小心讓自己的王國陷入永恆的冬天,還凍住安娜的心。 安娜開始尋找王子,希望真愛之吻融化心中的冰霜,然而她找到的漢斯王子卻是想奪權的壞人,企圖同時殺掉姊妹花奪取王位。 在電影的結尾,安娜靠著犧牲自己救了姊姊,而那個真愛的舉動破解了魔法。姊妹兩個人團結在一起,擊敗敵人。漢斯被驅逐,春天再臨,愛打敗恐懼。 迪士尼的傳統元素全部都在,有公主、有舞會華服、有英俊王子、有負責搞笑的配角,中間穿插樂觀向上的歌曲,不過《冰雪奇緣》也以剛剛好的力道,搗亂所有元素,讓不一樣的新東西冒出來。漢斯王子一點都不白馬王子,他是壞人。公主也沒等著別人救,而是自己救自己。真愛不能等別人付出,真愛來自姊妹學會接受自己的長處。 搗亂舊元素 讓新鮮感萌芽創意無法被簡化成公式,創意需要新鮮感,需要驚奇,還需要其他無法事先安排的元素。不過發想創意的流程有跡可循,我們可以靠提供適合的環境醞釀出創意,例如用新方法混合舊點子可能迸出創意。觀點不同、有新意的人聚在一起,也比較容易激盪出創意。 我們努力擠出創意時,有三件事可以增加發想過程的生產力。首先,我們的個人經驗是寶庫,留意什麼事讓自己有什麼感受,將可醞釀出心得。迪士尼流程也讓電影工作人員挖掘自己的內心,直到想出辦法。我們自己的人生提供了創意素材,我們可以把自己的經驗帶到世人眼前。 第二,要和驚慌與壓力當好朋友。我們驚惶失措時,不代表事情要完蛋了,表面上是病急亂投醫,實際上是我們開始願意接受新事物。「絕境帶來的創意」很重要,焦慮迫使我們用新觀點看舊點子,用過去成功的作法解決新鮮問題,想不出點子的痛苦,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 第三,創意有了突破之後,開心之餘,我們也會再也看不到其他可能性,因此得和自己的創作保持一點距離。少了自我批判與緊張氣氛,我們就會開始墨守成規。我們可以靠著幾種作法,再度拉開應有的關鍵距離:一、批評自己的成就,二、逼自己從完全不同的角度再看一遍事情,三、改變團隊的權力平衡,四、把新權力交到別人手上。大自然需要適度的干擾,有破壞,有變化,才能看清楚事情。 我們全都有創意需要的人生體驗與工具,只要願意擁抱壓力帶來的破壞與變化,試著用新觀點看舊點子,每一個人都能找到新的創意連結。 (本文摘自第七章,孫蓉萍整理)撰文 / 查爾斯.杜希格 |
單身族要快樂,經濟無憂才是重點,薪資、投資、保障的理財配置缺一不可, 贏家親授讓你經濟無虞、樂享單身的訣竅。 「單身者的美好未來,取決於經濟能力。」在《守護你的單身時光:一個人也要好好過,學會六件事,幸福就在每一天》一書提到,一個人日子要過得幸福:「Money:單身要有錢」是其中一個重要選項。 開著BMW Z4敞篷車到海邊兜風、山上遊玩,是家住高雄的富邦人壽處經理許芳瑞的休閒之日常。 不婚熟女的財富自由之路杜絕揮霍,掌握「五三二法則」早在四十歲就達到財富自由境界的她,現在每年平均捐款七位數給老人、兒福機構做公益,即使不用工作,光是房產投資,每月就能收租七萬元;加上保本保息的保險到期後,每月還多出十幾萬元的現金花用。但興趣使然,追求工作上的成就感,仍是她最享受的事。 由於單身未婚,許芳瑞對老後保障安排得落實,健康醫療險她以「實支實付」做規畫,就算未來生病需要動任何手術,可以毫不考慮費用問題,直接要求醫師給她最新、最好的,「我覺得人只要一生了大病,就算收入再怎麼高、儲蓄再怎麼無虞,保障型的醫療險沒有先規畫好,還是有可能拖垮經濟!」三十二歲就抱定單身主義的許芳瑞說,自己專科畢業從月薪二萬三千元的行政助理做起,後來轉行挑戰高薪工作,又懂得投資理財建立經濟保護傘,隨著工作讓她眼界開拓後,「想戀愛但不想婚」的人生觀相當明確。 許芳瑞認為,一個人日子要過得好,只要做到三項投資:投資自己,成為職場的佼佼者;投資理財,讓自己經濟無虞;投資人脈與愛,豐富人生閱歷,建立多元化交友圈,讓身心健康、思路也更清晰。 她認為,不論未來是否從事保險業,一生至少要從事過一次與「銷售」工作相關的體驗,學會建立自己的品牌價值,才能幫自己加薪。 畢竟,除非能借到低利息的資金來投資,否則收入越多,才能有越多資金理財。 此外,單身者須先杜絕「揮霍成性」的觀念,應該要在有工作能力時,養成儲蓄理財習慣,把每月「收入」-「儲蓄」=「開銷」的觀念建立好,先為自己存到一桶金、兩桶金,訂定目標後確實執行。 她的作法是,透過薪資收入帳戶做「五三二」的配置,五成生活必需開銷,包含投資自己;三成用在儲蓄、投資、做好保障規畫;二成自主消費,包含享樂預算。 許芳瑞強迫自己儲蓄的方法,是從買「低總價的房子」開始,以租金養房貸,一戶一戶地存,當有資金需求還能增貸,轉投資投報率較高的標的,用滾利效果把資產養大,或透過提撥買基金的方法,累積複利效果。 35歲單身族:分散風險 債券基金可隨時贖回 當旅遊金的確,不管哪個年齡層的單身者,都要有做好理財與保障規畫的準備,不要忽略投資複利效果的威力。新富聯合理財規劃副總、認證理財規畫顧問(CFP)黃正勳建議,單身女性最好先思考,羅列自己有哪些理財目標,再去找適合的理財標的徹底執行,以較保守的報酬率六%概算,只要每月定期定額投資六千元,十年即可累積達一百萬元,若更為積極的人每月投資一萬二千元,六年就能存百萬元,十年就能達到近兩百萬元。 在投資標的方面,摩根投信副總經理姜愛苓建議,三十五歲單身者以風險較分散的區域型股票基金為主;如果可投資時間較短,或一時找不到前景佳的市場,高收益債等債券型基金也可考慮,因債券基金風險較低,又具備定存沒有的流動性問題,可視旅遊須支出金額,隨時贖回變現,不像定存解約要損失利息。 至於四十歲的單親家庭,收入來源集中於一人,不僅工作壓力大,財務壓力也比一般雙薪家庭重,因此理財規畫首重穩定,能支付基本生活費與教養費用為最先考量,基本的壽險、醫療險必須具備外,對於資金的運用,可以分散於債券基金,或波動度較低的穩健基金,並且利用定期定額投資來強迫儲蓄,讓部分的資金運用上較為靈活。 40歲單身族:積極理財 定期定額投資三至五檔基金四十歲以上的單身族,通常在事業上已累積出一番成就,財富相對充裕,可更積極理財,每月定期定額買入三至五檔基金,並適時單筆投資;但波動較大的單一市場或產業股票基金,則不宜超過投資組合的三成,可改以區域型來分散風險較為適合。例如,可單筆投資亞洲股票入息基金、全球高息股基金,或是東協基金等,都是不錯的投資標的。 50歲單身族:配置保守 固定收益、穩健配息支應開銷至於五十歲的單身者,理財配置要比較保守,可將重心放在固定收益型商品,或是以債券基金、多重收益基金等穩健配息型商品,來支應日常生活等必要花費。 在單身保險理財規畫方面,中國人壽副總經理蘇錦隆則建議,除了投資型保單、儲蓄險之外,可加強保障型保險,例如以長照險當壽險主約,附加實支實付、醫療險、癌症險、重大疾病險等,在自己需要被照顧時,透過保險理賠能有足夠的現金自給自足。但保障型保險無須一次到位,可依人生各階段做配置調整,如此一來,財務與保障充裕的單身人生會更幸福。 單身族必看的理財規畫 「532」財務配置法則 基本開銷 5成 房地產與生活必需開銷(含孝親費、食衣住行、自我進修) 儲蓄投資 3成 基金與儲蓄險20%+保障型保險10%(含醫療、長照險) 自主消費 2成 現金10%+享樂預算10%(旅遊+犒賞自己ŋ的奢侈品) 不同年齡層的投保對策 46歲以後 老後保障:年金養老險、殘扶險、長照險 31~45歲 加強保障:防癌險、特定傷病險、長期看護險、重大疾病險、新形態手術險、終身醫療險 30歲以下 基本保障:壽險或長期看護險、實支實付險、意外險、住院醫療險 撰文 / 林心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