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後“白銀定盤價”時代:7家機構爭奪白銀定價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8022

本文由“黃金頭條”網站供稿,授權華爾街見聞發表。黃金頭條是專業貴金屬網站,為廣大黃金、白銀投資者提供最優秀的市場資訊。 傳統的倫敦白銀定盤價行將壽終正寢,彭博、LME等7家機構開始對新的白銀定價權展開激烈角逐。 在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上周舉辦的會議上,多家機構向礦商、銀行、珠寶商等市場參與者展示了他們的接替方案。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同樣派出了觀察員,對白銀定價權的繼任者選拔進行監管。 根據LBMA網站,參與新一輪爭奪白銀定價權的有以下7個機構:普氏能源(Platts)、大宗商品公司Autilla、洲際交易所集團(IntercontinentalExchange)、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彭博、ETF證券和湯森路透/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倫敦白銀定盤價起始於1897年,至今已有近120年歷史。每日倫敦金銀定盤價主要由五大黃金、三大白銀做市商通過對比交易訂單確定基準價格,作為現貨價格的參考指標價。其中,倫敦黃金定盤價影響著價值20萬億美元黃金市場的交易。 近年來,白銀定盤價一直由德意誌銀行、匯豐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共同設定。但今年四月,德意誌銀行於上個月宣布退出倫敦金銀市場定價小組,並縮減大宗商品業務。 由於白銀定盤價的商議和確定過程不能少於三位定價成員,且遲遲未有合適的機構接替德意誌銀行的位置,所以倫敦白銀定盤價將於今年8月14日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自從去年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市場(Libor)曝出人為操縱行為之後,金銀市場操縱醜聞也屢屢見諸報端。歐美監管層對金銀市場的監管壓力在逐步增加。在德意誌銀行決定退出白銀定價席位之時,該行還面臨價格操縱的指控。該指控並不針對白銀定盤價,而是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一項長達五年的調查,他們懷疑一些國際大銀行操縱了白銀期貨價格。不過,至今他們也沒有找到任何證據。 華爾街見聞網站去年曾提及,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也已就可能的倫敦黃金定盤價內幕交易案展開初步調查,但是還未升級成正式調查。被調查銀行包括巴克萊、德意誌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匯豐、法國興業銀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204

白銀定盤價爭奪戰落幕 CME與湯森路透勝出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99010

走過百年歲月,倫敦白銀定盤權將於今年8月脫胎換骨,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湯森路透帶領下迎來新生。七大機構的白銀定價權爭奪戰落下帷幕,而同樣百歲的黃金、鉑金和鈀金定盤價可能也開始迎來新老更叠。 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昨日宣布,全球最大股指期貨交易公司CME將提供價格平臺和日常處理交易的算法,信息服務供應商湯森路透將負責白銀定盤價的行政管理工作,兩家機構將於8月初開始測試新流程。 普氏能源(Platts)、大宗商品公司Autilla、洲際交易所集團(ICE)、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和彭博都曾參與競爭白銀定價權。此前是LBMA咨詢對象的一位市場參與者稱: 今後涉及到操作其他定價權時,白銀定價權的贏家當然有先發優勢。 昨日LBMA稱,新一代白銀定價機制由拍賣決定,是可審計的電子化定價,能接納更多的直接參與者。 路透報道認為,白銀定盤價革新可能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貴金屬基準定價的改革,百年歷史的黃金、鈀金和鉑金的定盤價都會是改革對象。 倫敦白銀定盤價誕生於1897年,距今已有逾117年歷史。每日倫敦金銀定盤價主要由五大黃金、三大白銀做市商通過對比交易訂單確定基準價格,作為現貨價格的參考指標價。其中,倫敦黃金定盤價影響著價值20萬億美元黃金市場的交易。 近年來,白銀定盤價一直由德意誌銀行(德銀)、匯豐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共同設定。去年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和金銀市場先後曝出人為操縱的醜聞,歐美監管機構逐步加大對金銀市場的監管力度。德銀面臨操縱價格的指控,美國監管方對其調查五年之久,至今未找到證據。 今年4月,德銀宣布退出倫敦金銀市場定價小組,並縮減大宗商品業務。按規定,白銀定盤價的定價成員不得少於三位,由於遲遲未有適合的機構替代德銀,現行的倫敦白銀定盤價將於8月14日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同樣在昨天,白銀收盤價創四個月新高,至此連漲六周,創2011年4月以來最長連漲期。今年6月初傳出中國政府調查青島港金屬融資騙貸消息以來,銀價漲幅已達到1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5979

臨終前再遭痛擊!倫敦白銀定價小組被控操縱市場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1434

匯豐銀行、德意誌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被控操縱國際白銀市場,涉資數百萬美元。(更多全球財經資訊,請加微信號:wallstreetcn) 7月25日,一位美國投資者J. Scott Nicholson向曼哈頓聯邦法院起訴上述三家銀行,並尋求索賠。據彭博新聞社報道,投資者在起訴書中稱, 這三家銀行非法操縱貴金屬及其衍生品的價格。他們濫用其確定倫敦白銀定盤價的權力謀取不當利益,傷害了以倫敦白銀定盤價作為基準價格的白銀投資者的合法利益。 極端的保密級別是滋生市場操縱的良好環境。在白銀現貨和期貨市場,被告都有通過倫敦白銀定盤價來建倉的強烈動機。這幫助他們攫取了巨額非法利潤。 J. Scott Nicholson尋求對三家銀行開展集體訴訟。 這是首例針對倫敦白銀定盤價的市場操縱訴訟案。此前,類似指控還涉及倫敦黃金定盤價。今年三月以來,針對市場操縱的獨立訴訟不斷,但均針對黃金市場操控。 此前,華爾街見聞網站提及,自從去年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市場(Libor)曝出人為操縱行為之後,金銀市場操縱醜聞也屢屢見諸報端。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懷疑一些國際大銀行操縱了白銀期貨價格,其中就包括當時仍保留倫敦白銀定盤價席位的德意誌銀行。 不過,德意誌銀行今年4月宣布退出倫敦金銀市場定價小組。如此一來,德意誌銀行、匯豐銀行、加拿大豐業銀行這三家白銀定價小組成員僅剩兩家,無法完成正常定價過程。因此,倫敦白銀定盤價將於今年8月14日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倫敦白銀定盤價起始於1897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23

自貿區將迎來白銀、鉑、鈀交易?理論上也沒問題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5592

盡管黃金是首推產品,但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官員向上海證券報表示,理論上,目前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推出白銀、鉑金、鈀金等貴金屬的交易也沒有問題。他並證實,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初定於9月26日啟動在上海自貿區的黃金交易。(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華爾街見聞網站文章此前提到,上海金交所計劃9月26日啟動自貿區黃金交易。上海金交所發言人顧文碩也證實,交易系統正在測試。

而據上海證券報,又一位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官員證實,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初定於9月26日啟動在上海自貿區的黃金交易。黃金將是交易中心首批推出的產品,他並表示:

“從理論上來看,目前推出白銀、鉑金、鈀金等貴金屬的交易也沒有問題。”

黃金交易國際板將以人民幣計價並準備命名為“上海金”。根據工商註冊資料顯示,上海國際黃金交易中心其主要業務是組織安排黃金、白銀、鉑金、鈀金等貴金屬產品和相關衍生品交易,並提供相應的中介服務。

根據相關制度安排,上海黃金交易所將接入央行上海總部系統,並依托自貿區自由貿易賬戶體系為國際投資者參與黃金交易提供便利。目前,上海黃金交易所分別與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上海分行,浦發銀行上海分行等4家銀行簽訂了《結算銀行合作協議》,符合條件的境外和自貿試驗區內客戶,可在簽約銀行分賬核算單元內開設自由貿易賬戶,參與黃金交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9367

中國白銀集團(0815) 初步分析,集團股價有倍升的能力 Edward Lee 發掘十倍股

來源: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4/09/0815.html

公司招股書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1214/LTN20121214016_C.HTM

簡介
中國白銀集團(0815),是2012年上市的公司,主營礦渣提煉銀、鉛、鉍、銻金屬,集團能生產99.999%白銀銀錠的國內小數生產商,集團主產品為「龍天勇」銀錠,純度不少於99.995%

業務流程
成本定價可參考招股書這段

每次高品位礦粉、礦渣或低品位礦粉來貨之價格乃按主要原材料之銀及鉛含量而釐定。於釐定主要原材料之價格時不會計及原材料中所含之其他類型礦物或金屬。於收到高品位礦粉、礦渣或低品位礦粉來貨後,我們會收集來貨樣本,並進行測試以確定主要原材料之銀及鉛含量。確定含量後,採購價便可於參考(i)中國國內白銀價格就含銀量之中間價,業務及(ii)上海有色網就含鉛量所提供之1號鉛錠中間價(在該兩個情況下均為於原材料交付至我們前一日的價格)並計及10至40%的折扣後釐定。該折扣須視乎所購得原材料類別而定,一般透過商討釐定。

因此,公司不會受銀價100%影響,國際銀價就算跌至1美元,集團買入成本都是低於1美元,但由於產能有限,價格太低便影響收入,其他固定開支仍然要支付,所以價跌對公司仍然是不利,而買入礦渣到生產賣出,需要時間,所以如果價格持續下跌,買入價與賣出價差就會收窄,毛利率會跌,相反,持續升就會毛利率擴大,以下是公司招股書解釋

我們之原材料存貨可供一至兩個月持續生產(平均存貨週轉天數為50至80日),且我們的生產間隔期(由接納原材料來貨起計至出售終端產品為止)為一至三個月。因此,一般總生產週期(由開出原材料訂單起計至出售終端產品為止)為兩至四個月。


行業與競爭
招股書只有2011年產量數據,集團產量排第10,其他有7間國企,2間民企,白銀佔總收入比較多的都是集團與2家民企,集團白銀收入佔比73.1%,郴州市金貴銀業(產量第6,白銀收入佔比51.4%),安陽豫北金鉛(產量第7,白銀收入佔比59.3%),要看這2家公司有沒有做零售,才知道競爭

豫光金鉛(600531)仍然虧損...P/B:2.77倍

金貴銀業(002716),歷史市盈率34.7,預測29.X,市值58.63億RMB,P/B:3.22倍日均成交額過億,參考性較高

2014年全國“用戶最喜愛的20家白銀品牌”,但沒有排名
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513/12322809_0.shtml

集團歷史市盈率13.X倍,低於國內同業,但A股市場是較進取,所以,集團現時估值合理,但未來估值如何? 繼續看下去

集團風險與波動
由於白銀是商品,價格有周期性,銷售亦受宏觀需求影響,當價格升,毛利率升銷量亦會升(投資需求增加,工業需求略跌),白銀價跌就什麼都做不了。集團往績白銀+鉛毛利率最高是2009年23.4%,最低是2012年上半年4.4%,其他金屬因不計成本,所以達95%以上,但綜合毛利率最差是13年上半年只有12.2%,2012上半年有14.4%,由於銀價跌定,最壞時間已過

所以集團本身略好於資源股(因為不持有礦產,估值不會股價格大幅波動影響),但亦受資源價格影響。為了分散風險,集團開展零售業務,能提升毛利率(零售毛利率40%)

開展零售優勢
由於集團能以低價買礦,自行生產,與其他銀飾生產商相比,減少分銷商所佔的成本,成本優勢較高,所以毛利率能較高
舉例,採礦成本每安士17美元,礦商提煉後賣19美元,中間貿易商(提供存放分銷服務)每安士賺1美元,所以要賣20美元,銀飾生產商(如周大福)採購成本便是20美元,製銀飾再賣,假設是22美元,每安士賺2美元
但815買渣生產,賣價與礦商相同(因為都是銀),生產成本略高於礦商約18美元,不需要中間人,直接生產銀飾,與普通銀飾生產商就有2美元優勢,但銀飾與其他生產商一樣是22美元,每安士賺4美元
但國內銀飾仍然不算流行,市場較金飾少很多,能不能做大仍是疑問,但集團基數低,未來1-2年高增長不是問題

零售現況與發展
2014年上半年,集團只是做線上業務,由上半年業績可見,線上業務收6千多萬,B2B業務售出超過100,000件白銀產品,B2C沒有透露,集團說與憶紅妝合作交叉銷售產品,做了8百萬生意,但在憶紅妝天貓店找不到白銀相關產品?與CCTV購物頻道合作推廣我們的自家品牌「中國白銀投資銀條」,6月底,在長三角一帶擁有約30間特許經營店

未來集團特許經營店增至300家,一個展示廳,集團計畫投入2億元發展,擺放價值共數億元、為數2萬款,涉及50至60萬件貨品,以供鋪陳。中國白銀將藉此提供服務,幫助首飾及加工商檢查品質,提供設計,並且落地開店分成,甚至提供庫存服務,至今已約有100家商戶加盟,中國白銀早年預算的資本開支大部分已經完成投入,到2016年底,足夠供產能增加到450噸,陳萬天預期,以集團現有約3億多元現金,足夠未來發展所需。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40901/news/ec_ece1.htm

由以上報導可見,公司看似不是要發展自己的銀飾品牌,而是提供一個平臺讓其他設計公司加盟,這樣集團可以取得分成,而加盟商直接向集團買白銀,可增加客源,未來這個可以增加多少收入,亦很難預料,但估計上半年收入6千多萬,下半年有1.3億不是問題,加上多了分店與展廳,保守估計全年1.5億是不難。

估值
我認為現時銀價已築底,下跌空間不大,毛利率可稍為放心,問題是零售那邊,由於新業務,很難計算,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s/news/aafn-news/NOW.621386/1
根據管理層說去推算,以最保守方式計,小商圈分店年收入60-70萬,大商圈300-400萬年收入,取每店平均120萬年收入
300家分店,線下收入3.6億RMB,再以20%淨利潤率計算,年淨利潤7200萬RMB,但要2015年才反映
2014下半年只能以上半年數估算,最簡單是乘2,但有新業務,應高於上半年,上半年純利1.33億,下半年估計純利1.67億
估計全年盈利3億人仔NET PROFIT應該沒問題...2014每股盈利可達$0.416HKD,下年多賺7200萬人仔加上去,
2015年盈利至少達4億人仔,即下年每股盈利保守計都有0.55HKD,再以保守8倍預測市盈率計算2015年保守目標$4.4
再加上2016年年底前產能由2013年250萬噸增至450萬噸,未來增長空間仍大...
另一個推動因素是如果銀價上升,銀價需求增,估值可以再提高...2015年倍升至5元不是沒可能

但最大疑問是,零售那部份可以走到多遠? 
由於時間有限,我研究多一點銀飾市場才能有較準確預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324

中國白銀集團財務模型 Edward Lee 發掘十倍股

來源: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4/09/blog-post_15.html

今天公司接受訪問,透露了2015年零售業務計畫
以該報導簡單計一計2015年零售收入及毛利
由於沒有很具體的計劃,以下方法只是粗略計算,該報導如下
http://www.aastocks.com/tc/stocks/news/aafn-news/NOW.627782/1

計算表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ctFZdzqCsybWf0dBGKer6zLz_gbEncfBoXqfwM2vc5Y/edit?usp=sharing

零售業務收入
公司預期明年5月會開500間匯銀天,年底有1000間
因此1月開100間,2月開多100有200間,5月有500間店,之後每月開70間,至年底就有1000間,平均每店年收入假設為70萬(因現時50-60萬,最多果間150萬),即每間店每月收入58,333人民幣,所以1月有100間店,收入就是100乘58333,58萬3,第2個月開多100間,200間店收入就是116.7百萬,乘落去,到12月,1000間店,有5833萬月收入,所以全年收入4.06億

製造業務收入
集團2016年年底銀產能450噸,現時250噸,2015年產能350噸假設較合理,我估佢唔用盡產能,只生產300噸,另外有d用左去零售,製造業務果度假設2015年銀價回升,平均每克4人民幣(現時3.67),3百噸=3億克,所以收入是12億,但要記得還有其他類型金屬如鉛,鉍,銻。根據往績,銀收入乘1.35/1.45等如總製造收入,因此我乘了1.4來代表加上其他金屬,收入便是16.8億,加上4.06億,約20.86億收入,零售剛好佔20%,與管理層預測十分接近

毛利率
製造業務毛利率假設是18%,與2012年一樣,集團最高27%,最低14.75%,18是中位偏低少少,零售毛利率如管理層預測40%,其實如果上網上店睇佢d價,毛利率肯定高於40%,投資類銀條就40%毛利率,例如http://www.csmall.com/brand.do?action=detial&id=150, 國銀通寶999千足銀觀音菩薩護身符卡, 20g銀,賣460蚊人仔,20g銀只係80蚊人仔成本(4蚊/g銀計算),未計其他成本,賺380,毛利率82.6%,http://www.csmall.com/brand.do?action=detial&id=126<投資銀條,1000g 賣6120人仔,1000g成本4000蚊,剩賺2120,毛利率34.6%,仲有其他,大家可以自己計,非銀條類,通常80%以上毛利率,所以40%算保守,信管理層先...

計完,2015年集團毛利率約22.3%,毛利4.65億,問題是營運開支是多少?過往3年營運開支,2011-2013年分別是7000萬,1.2億,9千萬(2012年有上市費用2500萬),2015年做線下,加盟店唔知點分成本,開支應該會升,升到幾多?無資料,估計可能要1.5億,即係淨利潤得返3.15億人仔,與我之前亂估差唔多,每股盈利$0.438,要睇市場俾幾多估值,俾8倍就3.5蚊,12倍就5.26,如果零售攪得好睇,12倍是不難,8倍真的太便宜,除非果時市場差,所以這股是有倍升的可能性,現時未解決的問題是>>平均銀價,零售收入,毛利率,營運開支<<不過應該唔會差好遠,分析就係咁分析,好多變數要由天決定

因為公司業務簡單,幾易估,所以拎黎估,
如果你叫我估百富環球327,或者東風華晨,就真係好複雜了
輕輕鬆鬆估下,當練習,並不是投資建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987

中國白銀集團後續分析 Edward Lee 發掘十倍股

來源: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4/09/blog-post.html

這次開始有系統地分析一間公司,主要自幾方面回答核心問題,未來將繼續循這方向尋找倍升股

1.公司未來收入增長來源是什麼,能否持續2年以上? 管理層有沒有推動公司毛利率上升?

中國白銀收入主要來自銷售銀錠,增長限制來自產能,產能用盡的話,產量就難再增長,2013年產量248噸,年產能250噸已用盡,但主席表示,新的產能建設已近完工,產能將由每年250噸,於2016年增至450噸,同比增80%,即銷量可增80%,即未來2年銷量增長至少可達20%-30%,如果要銷量維持高增長,集團要考慮加快產能擴張,但未來2年產量增長是可達到。

集團收入很簡單,銷量乘以價格=收入,銀的價格受全球供需波動,現時仍然疲弱,但未來兩年繼續大跌的機會不高,如果價格下跌,銷量增加,仍然可維持收入保持。現在要看的是零售方面的變化,工業方面價格很難控制,價格是18美元/1安士,你不能賣20美元/1安士,客會轉去其他價格便宜的公司買,但零售飾品不同,人是買設計和品牌不是買來投資,就好似買TIFFANY&CO.你不會計它有多少銀,含銀幾多克,應該值幾多錢,雖然這間公司不能和TIFFANY&CO.相比,但道理一樣,毛利率是稍高而且穩定,以上半年利潤率來看是明顯高很多。只要零售佔比提高,可抵銷風險。提供新產品及服務是集團收入增長動力,收入增長可高於銷量增長,但要零售部份佔比提高才可以,所以集團將產能擴張的錢,轉移投資零售業務,是增加收入增長的好方法。毛利率也可提高,所以管理層有推動毛利率的決策。

2.集團ROE,現金流入,經營回報率是否足夠高?資產負債表是否健康?

至最新報告,集團物業廠房設備值1.87億RMB(下同),存貨1.27億,現金4.9億,應收款0.127億,應付款0.59億,短期借貸1.3億,股東權益6.5億,上半年盈利1.33億,半年ROE已經20%,2013年全年賺1.3億,經營現金流入2億,投資廠房用了5千多萬,有足夠現金投資發展零售,淨現金狀態,資產負債表十分健康

3.風險,公司有沒有增長放緩的風險?

民企普遍擔心是假數,但這家公司暫時看不出有假數之嫌,第1,公司現金流正常,應收賬極低,現金充足,毛利率與市場價格走勢吻合,未來銀價是主要風險,但零售業務已可緩衝,加上公司估值不高,預測PE低於10倍,產能增長後,未來增長能力強勁

4.估值提升的可能?

相信就算集團轉為零售業務為主,市場最多也只給10-15倍市盈率,參考116周生生為例,除非市場熱捧,最高可能有20倍吧,但保守以12倍作預測好了。

我認為上次盈利預測有點樂觀,看銀價走勢,今年下半年情況可能較差,上半年賺1.33億RMB,下半年可能只有1億RMB,全年2.33億,2015年增長30%去計算全年賺3億

可能2015年每股盈利才有0.416HKD,但如果下年市場給12倍市盈率估值,2015年目標價就是5元,8倍估值可能又是低了點,始終產能增加了....未來增長不會太低,加上零售業務發力,就算怎樣計算,2015年4-5元是肯定可達的,現價$2.4,潛在升幅怎計也有66.7%-100%,重點推介是應是沒有錯誤了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988

雷曼六周年大贏家:黃金、白銀和美股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240

不知不覺,距離2008年金融危機最高峰雷曼兄弟破產已經有6年時間。在過去的六年時間里,拜美聯儲的寬松政策所賜,黃金和白銀整體漲幅分別為61%和71%,標準普爾指數則上58%。但是與六年前相比,美國的就業情況(經濟)並未有任何改善。

“雷曼後”時代資產表現大起底:

20140915_EOD1

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增長3.5萬億美元成為幕後推手:

PLUS

至於就業和經濟複蘇?只能“呵呵”了——就業人口比例從62%不增反降至59%。

LEHAMan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2018

強勢美元推低貴金屬 現貨白銀創4年新低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8876

周二美元指數再創新高突破86大關導致現貨黃金和白銀遭遇顯著拋壓。白銀盤中跌幅超過2%,刷新自2010年6月以來新低至17.08美元/盎司。現貨黃金同樣跌幅超過1%,最低見於1204.3美元/盎司。

在美國經濟逐漸向好的背景下,市場對於美聯儲加息的擔憂正在不斷提升。此前受到寬裕流動性支持的貴金屬在避險需求消失之後走勢更為沈重。

與此同時,日內公布的歐元區9月CPI數據年率增幅僅有0.3%,為2009年10月以來最低。該數據引發投資者對於歐洲央行全面QE的預期加強,歐元大幅走低幫助美元指數一路向北。過去幾周以來美元指數和貴金屬都保持了十分明顯的逆相關性。

DXY

現貨黃金日內最低見於1204.3美元/盎司,距離年內低位1203.3美元/盎司和1200整數關口僅一步之遙。

xau

現貨白銀則刷新自2010年6月以來新低至17.08美元/盎司,連續第三月收低幾無懸念。

XAG

輝立期貨的投資分析師Howie Lee認為美聯儲已經明確及早升息的意向,並且烏克蘭沖突各方達成脆弱的停火協議,目前鮮有因素能夠阻止黃金跌勢。(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3699

中國白銀(0815)主要證券行持倉變動 Edward Lee 發掘十倍股

來源: http://edwardten.blogspot.hk/2014/10/0815.html


http://webb-site.com/ccass/chldchg.asp?issue=10285&d1=2014-09-05&d=2014-10-08&sort=chngdn
參考以上連結,9月初高位至今,倉位變動較大的證券行有4家,增加最多的是HSBC+1.23%,沽得最狠是KGI,其次是金英,之後是海通,拿到數據,得出圖表如下
以下是解說


KGI是8月15日大升日大量掃貨,KGI持倉變動佔當日成交量33%,當日應該係佢掃高左,之後2日都有繼續掃貨,但9月30開始連續沽貨,以佢買入價日子來看,KGI的客戶是在止蝕,因8月15最低價1.64,9月30,10月3,6日連續3日沽貨,佔當日成交37-47%,3日股價範圍1.46-1.75

金英,係應該止賺部份持倉,因為早於8月1已經有春江鴨慢慢掃高左間公司,9月25,26,29日為主要沽貨日,3日價格範圍1.72-2.14,分別佔3日成交量39-44%。

海通,點解係負數? 因為石勁磊(次大股東)將D貨轉左去海通,我將原海通持倉減去石生果億幾持貨,負數即係石生減持歷史,佢由8月18沽到9月11,2蚊樓上開始慢慢減持,但之後停左。

匯豐,D客真係咩人都有,大股東都曾經擺貨係佢度,不過最近轉走左去齊魯,當人地係咁沽,匯豐D客就密密接,越跌越接,唔知係咩基金/大戶接。

結論
815股價由2蚊急跌至1.5,跌左25%既兇手已經出現,就係金英同埋KGI既客減持,公司係咪真係咁差? 係咪真係因銀價跌要跌25%咁多? 係咪因為個價太高唔值? 個人認為完全不是,基本面只是短暫轉差, 銀價升返佢又會賺好多咩? 唔係架, 暫時對815結論不變,學匯豐D客咁,越跌越儲,慢慢儲貨,再有耐心等待,暫時對此股看法不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458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