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電商百佳城市分析:粵蘇數量最多 浙閩地級市全覆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6/4629530.html

電商百佳城市分析:粵蘇數量最多 浙閩地級市全覆蓋

一財網 林小昭 2015-06-08 17:36:00

從覆蓋面來說,浙江和福建的覆蓋面最高,轄內所有的地級市都入圍電商百佳城市,這也說明這兩省電商發展程度最高。江蘇全省共13個地級市,其中12個入圍百佳城市,說明江蘇電商的發展程度也很高。

6月8日,阿里研究院發布2014年中國“電商百佳城市”榜單。根據“阿里巴巴電子商務發展指數(aEDI)”,阿里研究院排名形成2014年中國“電商百佳城市”榜單,深圳名列榜首,廣州和金華分列第二和第三位,第四到十位依次為杭州、中山、廈門、珠海、東莞、北京和蘇州。

這是繼去年之後,阿里研究院基於阿里巴巴平臺海量數據,第二次對全國近30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樣本的電子商務發展狀況進行全面分析。

從地理分布來看,“電商百佳城市”廣泛分布在31個省市區,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浙江、福建和山東五省,合計占52%。其中,廣東和江蘇的“電商百佳城市”數量最多,各有12個,浙江11個,福建9個,山東8個。

粵蘇浙閩之所以入圍城市多,很大程度上與產業、產品結構有關。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包括浙江、福建、廣東等在內的省份,輕工業十分發達,而輕工業是比較容易在網絡上銷售的。而重化工業如鋼鐵、石化、汽車等產品是不適合在電商平臺銷售的。因此以重化工業為主的省份,入圍的城市自然就比較少。

抽樣數據顯示,在各地淘寶村網店銷售額最高的商品是服裝,第二是家居,第三是鞋,第四到第十位依次是:箱包皮具、汽車用品、手機、床上用品、玩具、服飾配件和生活電器。而這些產品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廣東、浙江和福建等東南沿海省份。

從覆蓋面來說,浙江和福建的覆蓋面最高,轄內所有的地級市都入圍電商百佳城市,這也說明這兩省電商發展程度最高。江蘇全省共13個地級市,其中12個入圍百佳城市,說明江蘇電商的發展程度也很高。

浙江實現全覆蓋,這並不讓人感到意外。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浙江全省電子商務交易總額約占全國的六分之一,網絡銷售額約占全國的五分之一,第三方網絡零售平臺和網店數約占全國的七分之一;全國約有80%的網絡零售、70%的跨境電商交易和60%的企業間電商交易依托浙江的電商平臺完成。

作為沿海山地最多、平原最少的省份,福建的電商百佳城市也實現了全覆蓋。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說,過去福建“八山一水一田”、自然地理條件比較差,現在電商恰恰可以克服過去的這些障礙。此外,福建當地濃厚的商業氛圍也十分重要,“過去福建人跑到全國各地做生意,把福建的輕工產品推到全國各地,現在這些人坐在家門口就可以做生意了。”

相比之下,廣東入圍的城市盡管達到了12個,位居全國榜首,但相比全省21個地級市而言,其覆蓋面不足六成,遠落後於浙閩蘇。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分析,這跟廣東區域經濟發展不均衡有關。廣東珠三角和粵東西北差距很大,東西北大部分地方經濟發展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報告顯示,廣東入圍的城市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地區和歷來商業意識十分濃厚的潮汕地區(汕頭、揭陽、潮州),廣大粵北、粵西地區幾無入圍。

值得註意的是,近兩年,縣域電商和跨境電商發展勢頭強勁,成為眾多城市電子商務的新增亮點。其中,縣域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城市有泉州、金華、臺州、溫州、嘉興、麗水和寧波等,其下轄縣或縣級市大部分都入圍2014年“電商百佳縣”。以泉州為例,下轄的7個縣全都入圍電商百佳縣,數量位居全國地級市之首。此外,金華、臺州和溫州各有6個。

隨著跨境電商的海外需求回暖、以及國務院、商務部等發布一系列促進政策,眾多城市將跨境電商列為重點方向。阿里研究院分析發現,全國外貿網商密度最高的城市是深圳,廣州和廈門緊隨其後,第四到十位依次為寧波、東莞、中山、佛山、杭州、溫州和青島,而這些城市均是我國外貿出口的傳統強市。

編輯:任紹敏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8373

換屆年選官打破常規 兩縣委書記直升地級市市長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6982

資料圖:惠建林。1月20日,江蘇省常熟市市委書記惠建林,從縣級市市委書記直接被提拔為地級市淮安市的市長,成為劉雲山講話後的首例此類案例。(視覺中國/圖)

今年以來,地方官場已經出現至少兩起縣委書記直接升任地級市市長的案例,打破了過去地級市市長一般空降或由常務副市長、市委副書記等職務晉升的傳統路徑。

1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指出,對市縣黨政正職人選,註意從具有下一級黨政正職經歷的幹部中選配,人選可在全省範圍內統籌。對少數在下一級黨政正職崗位上任職時間較長、實績突出、特別優秀的幹部,可以直接提拔擔任上一級黨政正職。 

1月20日,江蘇省常熟市市委書記惠建林,從縣級市市委書記直接被提拔為地級市淮安市的市長,成為劉雲山講話後的首例此類案例。據南方周末了解,2015年7月,惠建林當選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是副廳級的縣級市市委書記。

4月8日,湖南省婁底市四屆人大常委會召開第二十五次會議,決定任命楊懿文為婁底市政府代理市長。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楊懿文原是湖南省長沙縣縣委書記,是副廳級縣委書記。不過在2015年評選的全國優秀縣委書記中,湖南有4名縣委書記當選,並無楊懿文。

山西、湖南和湖北等地數名地方官員介紹,過去地方官場一個普通的副廳級官員要當地級市市長,一般先要進市委常委,然後再逐步調整到常務副市長或者是市委副書記,才有機會當市長。上述兩例縣委、縣級市委書記此前都未進地級市市委常委,雖然提拔為地級市市長只是副廳升正廳,但跨越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和市委副書記直接當市長仍屬比較少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5214

電商百強市都有誰:杭州居首 蘇浙所有地級市上榜

在電子商務高度發展的今天,信息經濟已經成為不少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那麽哪些城市的電商發展最好呢?

阿里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15年中國城市電子商務發展指數報告》顯示,在2015年中國“電商百佳城市”排行榜中,杭州名列榜首,廣州和深圳分列第二、第三位,第四至第十位依次為金華、北京、上海、泉州、廈門、蘇州和中山。

這份報告是阿里研究院基於阿里巴巴平臺海量數據,對全國近30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電子商務發展狀況進行全面分析。

報告指出,近幾年,在杭州、廣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企業和消費者大規模、高頻度應用電子商務,帶動電商交易、支付、快遞、營銷等電商服務快速增長。

數據顯示,2015年,杭州市電子商務服務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262.4億元,同比增長44.2 %,“十二五”期間增長了11.5倍。據不完全統計,全國85%的網絡零售額、70%的跨境貿易額和60%的B2B交易額是在杭州的電子商務平臺上完成,全國三分之一的綜合性電子商務平臺和專業網站落戶杭州。杭州儼然已成為我國的“電商之都”。

杭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盡管杭州工業持續低迷,但在信息經濟引領下,該市GDP增速時隔三年又重回兩位數區間,2016年一季度GDP增速持續中高速增長,達10.3%,居副省級以上城市第二位(僅次於重慶),在沿海主要一二線城市中位居第一,從近三年主要經濟指標走勢看,杭州市新動能正不斷鞏固。

浙江大學公共服務與績效評估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胡稅根告訴第一財經,杭州這幾年主要是抓住電商等新的經濟形態,主打智慧經濟、智慧產業,在經濟轉型升級方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杭州之後,“千年商都”廣州擁有全國最好的各種專業批發市場,擁有中國對外貿易的窗口平臺廣交會,但其電商發展卻比杭州滯後不少。廣東省社科院企業管理與決策科學研究所所長林平凡認為,廣州的傳統商貿批發市場十分強大,都屬於傳統的商貿模式,傳統的力量太過強大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創新型人才的發展空間。

不過,這兩年廣州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尤其是,廣州正利用傳統商貿的優勢,大力向現代商貿轉型。2015年,廣州發出快遞包裹數量分別超過19億件,位居全國首位。

按照規劃,未來3—5,廣州將打造成電子商務與移動互聯網+產業總部城市。目前廣州正在打造的琶洲電商總部區,已成為互聯網創新集聚區。目前琶洲區域已經吸引了阿里巴巴、騰訊、小米、唯品會、複星、國美等國內重量級電商企業紛至進入。

從地理分布來看,“電商百佳城市”廣泛分布在30個省市區,江蘇、廣東、浙江、山東和福建五省合計占54%。具體為:江蘇13個、廣東12個、浙江11個,山東10個、福建8個。另外,安徽和河北各6個城市上榜,廣西、湖南和江西各有3個城市上榜。

江蘇、浙江所有城市上榜,福建除三明市之外所有城市都上榜,說明江蘇、浙江、福建三省電子商務發展總體水平較高,均衡性較好。這是因為這三個省的輕工業發達,而且經濟發展較為均衡。比如,浙江和福建所有的地級市人均GDP均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相比之下,經濟一大省廣東的21個地級市中,有12個地級市上榜,這些城市主要來自經濟發達的珠三角以及民間資本雄厚的潮汕地區,粵西粵北鮮有入圍。這是因為經濟最發達的珠三角與粵西粵北之間相差巨大。

在中西部地區,排名靠前的城市有武漢(12位)、成都(20位)、合肥(21位)、鄭州(22位)、長沙(23位),都是省會城市。另外,昆明、太原、貴陽、銀川、拉薩、呼和浩特、長春和哈爾濱8個省會城市,都是本省區唯一上榜的城市。

這反映出,中西部地區的省會城市憑借經濟、政策、人才等優勢,已成為各區域發展電子商務的火車頭。不過,相比沿海地區多點開花的格局,中西部“一城獨大”的局面仍十分明顯,未來中西部普通地級市的電商發展仍需努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259

18個地級市GDP破4000億,江蘇占7個,廣東只占2個

在城市經濟發展中,行政資源配置至關重要,體現形式也有多種。對於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而言,因為其本身的特殊地位而具有很強的集聚資源能力,那除此之外的普通地級市發展情況如何?

撇開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通過對普通地級市的經濟總量統計發現,共有18個城市的經濟總量超過了4000億大關,其中蘇州是唯一一個超過1萬億大關的地級市。從地域分布上看,江蘇最多,共有7個,而廣東只占兩個。在人均GDP上,鄂爾多斯超過20萬元。

18城中蘇州GDP破萬億

在這18個地級市的經濟總量排行中,江蘇省的蘇州和無錫高居前兩位。位居榜首的蘇州成為18個城市中唯一一個GDP突破萬億大關的城市,去年該市GDP達到了14504億元,GDP總量位居全國所有城市第7位,遙遙領先於其他普通地級市,並且無論是GDP總量還是人均GDP在江蘇省都位居第一。不僅如此,蘇州下轄的幾個縣級市如昆山、張家港、常熟等一直領銜中國百強縣排行榜。

值得註意的是,在東部擁有“雙子星”的省份中,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和大連都成為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而獨獨在第二經濟大省江蘇,卻沒有計劃單列市。不過,盡管沒有成為計劃單列市和副省級城市,但蘇州的經濟發展之快卻超乎想象。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隨著外向型經濟的不斷發展,蘇州經濟總量迅速擴大。

與蘇州一樣,改革開放後,靠近上海的蘇南地區憑借外向型產業的發展,經濟也隨之高速發展,無錫多年來的經濟緊隨蘇州,GDP總量高居江蘇第二,身為副省級省會城市的南京只能屈居第三。只是近年來,南京“奮發圖強”,GDP總量終於趕超無錫,上升至第二。不過目前無錫的人均GDP仍高居江蘇第二,GDP總量在全國所有城市中位居第13位。

位居第三的是來自第一經濟大省廣東的佛山,這個因近代名人黃飛鴻名揚四方的城市主打陶瓷、家電等產業,經濟總量也突破了8000億元。其下轄的順德和南海在沒改區之前也一直稱霸中國百強縣排行榜。

三甲之後,來自第三經濟大省山東的煙臺位居第四,去年經濟總量達到了6446億元;來自廣東的“世界工廠”東莞目前位居第5。

鄂爾多斯人均GDP超20萬

從地域分布上看,這18個城市中,有7個來自江蘇,4個來自山東,廣東和浙江各2個,福建、河北和內蒙古各1個。除了鄂爾多斯,其余城市全部來自沿海地區。

那為何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的發達地級市高達7個之多,而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卻只占兩席?主要原因在區域經濟發展上,江蘇比廣東發展得更為均衡。盡管江蘇的前兩大城市南京和蘇州不如廣州深圳,但是它的中等城市要比廣東更多,如無錫、常州、南通、徐州,發展都較均衡。此外,像揚州、鹽城等蘇北地區城市,近幾年的發展也十分不錯。

相比之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是沿海區域經濟發展最不均衡的省份。廣東經濟發展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尤其是廣州、深圳兩個副省級城市的GDP之和就達到了3.5萬億,再加上東莞和佛山兩座二線城市就更多。數據顯示,2015年廣州、深圳、東莞、佛山四城GDP之和達5萬億之多,占全省的比重接近七成。在這四大城市之外,廣東其他城市發展不足,目前粵西、粵北大部分地區的人均GDP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從人均GDP來看,這18個城市中,除了濟寧外,其他城市均超過了49351元的全國平均水平。其中,最高的是內蒙古的鄂爾多斯,該市人均GDP超過20萬元大關,是全國平均水平的4倍多,遙遙領先於其他城市。

依靠“羊煤土氣”(羊毛、煤炭、稀土、天然氣)4種資源,在位於沙漠邊緣、總人口只有200多萬的鄂爾多斯,在進入新世紀後經濟高速增長,目前經濟總量已超過自治區的首府呼和浩特和老牌工業城市包頭,高居內蒙古第一位。

區域發展需政府整合資源

不過,像鄂爾多斯這種因能源而“暴富”的城市畢竟占少數,絕大多數普通地級市的崛起依靠的還是工業、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比如在這18個城市中,人均GDP超過10萬元大關的蘇州、無錫、佛山、常州等都是典型的外貿明星城市,以及世界工廠東莞以及煙臺、溫州等,在2008年以前都得益於外向型經濟的高速發展。

2008年金融危機後,外貿進出口要再現高增長已無可能,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也在持續減弱。隨著外貿出口受阻,產能過剩嚴重,制造業也不景氣。另一方面,在土地、人力成本不斷上升後,這些城市的不少產業紛紛轉移到我國中西部以及東南亞等地區。近幾年外貿明星城市紛紛進入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中,經濟增速放緩。

例如,無錫經濟近年來增速明顯放緩,經濟總量更是被南京趕超,退居江蘇第三,在全國的位次也退居第13位;東莞GDP在2005年位居全國第16,2008年後逐漸被長沙、鄭州等內陸省會城市超過,現如今退居全國第21位。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認為,東莞會被長沙、鄭州這樣的省會城市超過很正常。過去東莞“猛”,是因為當時外貿出口增長迅速,對經濟拉動明顯,而現如今區域經濟發展更強調的是地方政府對各種資源的整合能力,作為地級市的東莞不可能像長沙、鄭州一樣,具備對包括土地、科技等各種資源的整合能力。

以交通為例,無論是高鐵還是航空,都是以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作為中心和樞紐,而交通對一個城市的區域輻射力至為關鍵。在這18個城市中機場旅客吞吐量最大的溫州,在全國各城市中也僅位居第32位。

實際上,這也是這些經濟總量大的普通地級市所面臨的問題,包括東莞、泉州、溫州、無錫、紹興、常州等沿海地級市,過去經濟高速發展仰賴的是發達的民營經濟、勞動密集型產業,這些產業大量分布在下面的縣域和鄉鎮,市區的規模和體量反而比較小,形成了“小馬拉大車”的格局。

盡管這些城市經濟總量都不小,但從對周圍區域的影響輻射力來看,真正能躋身二線城市陣營的也就蘇州、無錫、東莞和佛山四個城市。而這18個城市中,目前只有8個城市獲準修造地鐵。

在過去,這種“小馬拉大車”的格局促進了區域經濟的高速發展。但進入到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階段後,弊端不斷凸顯。由於這些地級市中心市區綜合服務功能不完善,在集聚高端要素、發展高端產業方面,顯然不如行政等級更高、中心城區規模更大的城市,從而導致這些地方的很多企業紛紛將總部遷往行政地位更高的中心城市。如近幾年不少浙江企業將總部遷到上海;泉州的不少企業也紛紛將研發和營銷總部遷至廈門。

要吸引人才服務轉型升級、形成二三產業協調發展,離不開城市化平臺的支撐,以及做大、做強中心城市。這幾年,包括紹興、常州等地,都紛紛將下轄縣改區,做大城市平臺。

浙江大學公共服務與績效評估研究中心主任胡稅根教授分析,通過擴大設區市的規模,有利於提高其要素聚集的能力,發展好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才能有效促進產城融合,更好地服務當地經濟的轉型升級。

表:18個普通地級市經濟總量比較

城市

GDP

在全國排名

名義增速

人口總量

人均GDP

所在省份

蘇州

14504

7

5.40%

1061.6

136624

江蘇

無錫

8518

13

3.81%

651.1

130829

江蘇

佛山

8004

16

7.56%

743.06

107716

廣東

煙臺

6446

20

7.40%

701.41

91979

山東

東莞

6275

21

6.69%

825.41

76023

廣東

南通

6148

22

8.77%

730

84219

江蘇

泉州

6138

23

7.05%

851

72127

福建

唐山

6103

25

-2.01%

780.12

78193

河北

徐州

5319

32

7.17%

866.9

61356

江蘇

常州

5273

33

7.57%

470.1

112221

江蘇

濰坊

5170

34

6.54%

927.72

55824

山東

溫州

4619

35

7.36%

911.7

50809

浙江

紹興

4467

36

4.71%

496.8

90017

浙江

鄂爾多斯

4226

37

4.21%

204.51

206645

內蒙古

鹽城

4213

38

9.83%

722.85

58276

江蘇

淄博

4130

39

2.49%

464.2

89235

山東

揚州

4017

40

8.62%

448.36

89646

江蘇

濟寧

4013

41

5.61%

829.92

48529

山東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日報根據各地統計局數據制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5408

兩部委:2020年PM2.5未達標地級市濃度降18%

住建部、環保部近日印發《全國城市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2015-2020年)的通知》,《通知》指出,到2020年,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平均下降18%,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通知》指出,目前部分區域和城市大氣汙染嚴重,2015年按照新標準開展監測的338個城市中僅有21.6%的城市達標,京津冀及周邊、長三角等區域冬季重汙染問題突出。一些重點流域、濱海城市水汙染嚴重,2015年海河流域Ⅴ類和劣Ⅴ類國控斷面比例為51.6%。北方部分地區地下水嚴重超采,引發地質災害頻發、海水入侵、地面沈降等諸多生態環境問題。

城市汙染治理與市政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工作目標是:到2020年,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平均下降18%,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排放降低率達到國家相關考核管理要求;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完成老城區的雨汙管網改造,汙水處理廠出水達到國家新的環保排放要求或地表水Ⅳ類標準;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省會城市(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其他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5%以上(新疆、西藏除外);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全部達標,指導一批城市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8869

這22個縣級市城區人口規模堪比地級市,義烏最大普寧第二

城市是人口不斷集聚的結果,在經濟發展和城鎮化水平提高的過程中,不光是一二線大城市的人口越來越多,一些縣級市的規模也在不斷壯大。

而衡量城市規模的眾多指標中,城區人口是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因為人口集聚的規模越大,其對周圍的輻射能力也越強。根據國務院於2014年11月發布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提出,城區是指“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區、市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和其他區域。”而市轄區內的農村地帶,並不計入城區範疇。

目前中國有334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不含港澳臺),其中有286個地級市、15個地區、30個自治州、3個盟。根據第一財經記者的統計,目前城區人口超過100萬的地級以上城市為85個,也就是說,仍有200多個地級市的城區人口在100萬以下,其中有相當大一部分介於30萬~100萬之間。

第一財經記者根據住建部公布的《2015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鑒》,通過對我國縣級市城區人口的統計發現,目前有22個縣級市的城區人口規模超過了40萬,堪比許多地級市。其中,浙江義烏的城區人口規模最大,廣東普寧位居第二。

義烏遙遙領先

數據顯示,目前共有8個縣級市的城區人口超過了50萬,其中義烏遙遙領先。截至2015年,義烏的城區人口已達72.17萬人,比其所在的地級市金華城區人口規模(65.3萬人)還大,多了6.87萬人。

按照2014年國務院發布的《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城市為中等城市,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為Ⅱ型大城市。

也就是說,義烏和金華都屬於中等城市行列。根據城市規劃,在2020年前後,金華和義烏皆將邁入大城市行列,也就是說,城區常住人口將超過100萬。

作為中國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2016年義烏電子商務交易總額1770億元,同比增長17.14%,其中內貿1120億元,同比增長20.6%;義烏連續三年位列“中國電商百佳縣”榜首,並成為唯一獲批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開展縣域電子商務大數據應用統計試點的縣級市。

數據顯示,2016年義烏全市常住人口128.04萬人,城鎮化率達到76.2%。在義烏,擁有現代化的義烏梅湖體育中心,主體育場所設觀眾席超過3.5萬人,這在國內縣級市中是首屈一指的,超過了很多地級市主體育場的規模。

不僅如此,同屬金華地區、與義烏相鄰的縣級市東陽的人口也達到了41.34萬人,而目前東陽城區已與義烏基本連城一片。若義烏與東陽相加,則城區人口集聚規模已經超過了110萬人,進入到大城市行列。

按照規劃,目前金華—義烏都市區是浙江的第四大都市區。其中,金華和蘭溪中心城區、義烏和東陽中心城區,分別形成都市區兩個核心片區,浦江、永康、武義中心城區構成外圍人口產業集聚區。2020年城鎮人口420萬~440萬,核心區域人口210萬~230萬。外來人口和浙江中西部山區人口向金華—義烏都市區聚集。

浙魯蘇最多

義烏之後,其他7個城區人口規模超過50萬的城市相差不大,廣東的普寧以56.59萬人位居第二。

普寧地處粵東潮汕地區,2016年普寧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5.5億元,位居廣東各縣之首。作為著名僑鄉,普寧的服裝和醫藥是當地兩大支柱產業,是目前我國最大的襯衣生產基地,華南最大的中藥材基地。

不過,普寧的城鎮化率並不高,其城區人口規模較大,主要是與當地生育率高、人口總量較大有關。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數據,普寧的常住人口達到了205萬。另外目前普寧戶籍人口達到了240萬左右,堪稱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縣級行政區域。目前普寧的人口密度超過了1265人/平方公里,是目前我國人口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

也就是說,目前普寧的城區人口規模僅為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未來隨著城鎮化的加快,普寧城區的人口規模仍會繼續擴張。

位居第三的是山東青島的縣級市即墨。近幾年即墨重點打造汽車、紡織服裝、市場商貿、現代物流四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即墨服裝市場全國第三,小商品城江北最大,並有數十個專業市場,帶動了大量人員就業。

位居第四、第五的樂清、慈溪都屬於浙江。其中樂清屬於浙東南的溫州,是中國市場經濟發育最早、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其南部柳市地區是中國著名的低壓電器之都,僅柳市建成區面積就超過了20平方公里。

從地理分布上看,浙江和山東各有5個、江蘇有4個城市入圍,這3個省份合計共有14個城市城區人口超過40萬,占全部22個城市的六成以上。這也與縣域經濟的發展狀況基本吻合。在近幾年的全國百強縣排名中,這3個省一直都是入圍縣域最多的省份。

相比之下,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只有普寧1市入圍,與浙魯蘇存在較大的差距。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廣東經濟要素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十幾年來珠三角最發達的縣如順德、南海、三水、增城等紛紛改為區,因此現在廣東縣域經濟能進入全國百強縣的也只有一兩個。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截至2016年,已有21個縣(縣級市)的GDP突破了千億大關,在數量上比去年增加了2個,分布在江蘇、山東、浙江、福建、湖南、內蒙古六個省份,大多數位於沿海地區。但廣東無一縣市入圍。

在中西部地區,共有5個縣級市城區人口超過了40萬大關,全部都是位於中部的人口大省。其中河南和湖北各有2個,湖南有1個。湖南的耒陽人口達到了51.7萬,是中西部縣城區人口規模最大的縣級市,位列所有縣級市第六位。

這幾個縣級市的規模之所以比較大,有幾個重要因素,一是這些縣級市都是人口大縣,縣域範圍內總人口都超過了100萬,因此主城區的人口規模也不小。二是這些縣級市均是所在地區域經濟發展相當不錯的縣域。尤其是不少地方采取省直管縣的體制,甚至被賦予副地級市的管理權限,因此經濟發展也就比較快,人口的集聚規模效應也比較大。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dujuan @yicai.co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021

一年“擴出”一個地級市,鄭州城市規模高速擴張

隨著城市戶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城鎮化的不斷加快,省會鄭州的城市規模也高速擴張。

鄭州市人民政府日前發布《關於2017年鄭州市城市建成區規模的通告》,2017年鄭州市市域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830.97平方公里。與2016年相比“長大”了86.2平方公里,同比增長高達11.6%。

一年一個地級市

城市建成區是城市行政區內實際已連片開發建設、市政公用設施和公共設施基本具備的地區,反映了城市的綜合經濟實力與現代化水平。

據當地媒體報道,1991年,鄭州城市建成區面積達90平方公里,也就是說,如今一年增加的面積,頂得上上世紀90年代初的整個鄭州。

第一財經記者對比發現,這一增量也超過了不少河南省內其他地級市現有的建成區面積。也就是說,鄭州一年增長了一個地級市已有的建成區規模。

數據還顯示,2017年,鄭州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達到456.6平方公里。近40年來,鄭州市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面積增長6倍多。

從區域分布上看,鄭東新區建成區面積為99.84平方公里,快占到整個鄭州建成區面積的近八分之一。近年來,隨著內部人口流動與城市功能升級,鄭東新區開始有了改觀,全區吸納人口120萬人,昔日空空蕩蕩的中央商務區如今人氣鼎盛。鄭東新區不僅脫了“鬼城”的帽子,還通過打造金融示範區,帶動了整個鄭州的產業升級。

從擴張速度上看,去年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貢獻最大,一年22.19平方公里。近幾年,通過打造臨空經濟產業,鄭州航空港經濟區實現快速發展。例如,在富士康的帶動下,很多著名智能手機品牌往鄭州航空區集聚,推動了鄭州航空港智能手機產業園於2014年1月提前投入使用。到2015年,鄭州航空港區生產的智能手機就已經突破了2億部,占全球智能手機供貨量的七分之一。

近年來,航空港區在城市建設方面一直動作很大,根據該區“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建成區面積要達到130平方公里,由此可見,接下來近兩年時間里,航空港區還將增大近一倍面積。

隨著產業的發展和人口的加快集聚,鄭州在河南的首位度日益提高。鄭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鄭州經濟總量再上新臺階,達到9130.2億元,繼續保持在全國地級以上城市第17位;占全省的比重達到20.3%,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河南城鎮化率首次過半

未來鄭州建成區和人口規模將持續快速增長。

廣東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鄭州在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地位非常強,而且已經進入到國家中心城市行列。鄭州的交通非常發達,是米字型高鐵網絡的樞紐,對周圍城市的輻射力很大,作為戶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的省會,鄭州的後發優勢相當明顯,“未來鄭州和武漢有得一拼”。

作為農業大省和戶籍人口第一大省,河南的城鎮化仍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不過近幾年,隨著產業的發展,當地的城鎮化步伐也不斷加快。河南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河南省城鎮常住人口4794.86萬人,城鎮化率首次突破50%,達到50.16%,完成了從鄉村型社會到城市型社會的歷史性轉變。

長期以來,水平過低、質量不高的城鎮化是河南經濟社會發展多重矛盾的癥結所在。例如,2013年年底,河南經濟總量居全國第五,而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約為44%,落後全國近10個百分點。

2016年末,國務院批複同意中原城市群規劃後,河南充分發揮規劃引導作用,逐步構建起以鄭州為核心,鄭汴一體化深度發展,鄭新、鄭許、鄭焦快速融合的“一核四軸四區”空間發展格局,形成以“大樞紐帶動大物流、大物流帶動產業群、產業群帶動城市群”的發展思路。

2016年底,河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8.45%,比2015年末提高1.6個百分點。2017年底城鎮化率又比2016年末提高1.71個百分點,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明顯縮小。

在快速增長的過程中,鄭州作為河南的單極核心城市,更是人口集聚的重點。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牛鳳瑞認為,河南戶籍人口超過1億,但城鎮化率較低,省會鄭州又是河南的單極核心城市,在河南加快城鎮化的過程中,將有大量人口流入鄭州,因此未來鄭州發展成為中心城區1000萬以上的超大城市實屬正常。

去年6月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公布的《河南城市發展報告(2017)》顯示,目前河南的情況是,農村人口大多直接向鄭州等大城市流動,再加上三、四線城市人口也在向鄭州轉移,造成鄭州人口激增,三、四線城市人口流失。

該報告顯示,其中,鄭州是2011~2015年全省唯一的人口凈流入地區,外省流入河南人口的37%和省內流動人口的60%均流入鄭州。“十二五”期間鄭州凈流入人口達185萬,僅比深圳少1萬,在全國大中城市中位居第七。而這種趨勢未來仍將持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73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