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總裁﹕開發潛水電動跑車
1 :
GS(14)@2013-10-29 00:28:36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028/news/eb_ebb1.htm
Elon Musk表示,將嘗試對007的水底跑車「Lotus Esprit」升級,安裝Tesla的電動馬達,讓它可以在陸地上一顯Tesla跑車的性能。此外,改裝的另一項內容,是令跑車可以好似電影裏面所展示的,「按一個掣,跑車就可以變身成為水下潛艇」。除此之外,改裝還須考慮座艙部分的設計,令其可以滿足「變身」以及水陸兩用的特點。
購入007道具 欲實現海底座駕
對於潛艇汽車的研發大計,Tesla的發言人稱Elon Musk購入007道具跑車,但目前並沒有收到關於Tesla研發的具體資訊。
儘管潛艇跑車仍是傳說,但十年磨一劍的Tesla,的確已經取得了出色的表現,不但在今年首季首錄盈利,還順利將銷售版圖擴展至亞太區。
Model S港訂單逾300
早前有媒體報道Tesla的Model S在香港接到的訂單數已逾300部,已經超過英國、澳洲的訂購,Tesla亞太區總監Kevin Yu接受本報訪問時笑稱,香港買家對Model S的反應令Tesla感到欣慰,但仍未達到預期,「我們對亞洲市場期望非常高」。他稱5年內將爭取再推出一款售價再減半的新車款打入大眾市場。
目前Tesla在日本、香港和澳洲設有銷售點,自今年7月起接受預訂,Kevin表示Model S將於明年年中開始付運。
他強調電動車廠不應互相視作競爭對手,因為電動車市場仍不大,要共同發展引起社會更多關注,「我們不需要製造很多驚喜,但也不能只滿足於告訴消費者這個產品省油,我們只要讓產品外觀、用家體驗跟我們的燃油車對手相若,自然有市場」。
屏幕代波棍和手掣
有試駕過Model S的人士表示,車內沒有傳統波棍和手掣, 取而代之的是一幅類似ipad的17寸觸感屏幕,隨時可選擇不同駕駛模式、ɜ盤輕重、避震高低等,操作非常簡易和舒適。
2 :
GS(14)@2013-10-29 00:28:4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1028/news/eb_ebb2.htm
【明報專訊】3年前曾撰文表示電動車未來應該往低速低價車型發展,瑞銀研究主管兼亞太汽車行業研究主管侯延琨笑稱,現看來這個理論近幾年並未成真,而他很欣賞Tesla的成功之道,認為走高端路線或可將電動車產業帶出死循環。
侯延琨表示,目前電動車售價高,主要是電池產業鏈短,原材料成本佔總成本逾半,難通過規模效應降低總成本,「所以一直以來,車企試圖把電池和車款都做小來控制價格,但駕駛體驗變差了,買的人一直不多,電動車發展陷入死循環」。他曾預測電動車更適合對車型要求不高的農村市場,但3年過去,他笑稱這個市場並沒發展起來,反而是當時市場高度懷疑的Tesla,開拓了電動私家車市場的銷售奇蹟。侯延琨稱自己也親身試獱Tesla,大讚產品出色,「Tesla走高端路線,天生就能迎合了豪華車買家的兩大需求,加速度快及車內安靜,再加上外形靚,當它的銷量積累到一定量,口碑效應讓它瞬間爆發」。他表示,Tesla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寶馬、平治等老牌車廠紛紛加入高端電動車的研發,一旦推出市場,或對Tesla帶來不小壓力。
《 上一頁
傳大戶拒認數 超購新股潛水 殃及8支尾班車招股乏人問
1 :
GS(14)@2014-07-03 15:06:59http://news.cnyes.com/%E5%9C%8B% ... A%BA%E5%95%8F.shtml
市傳有中東對沖基金認購新股數額過大「甩底唔認數」,連累熱爆新股首日表現,新股市場遊戲規則大變,超購百倍不再是穩賺的保證。近期新股連連無肉食,殃及上半年最後登場招股的8支新股乏人問津,大多未能獲得孖展認購。
《星島日報》報導,有接近承銷商人士透露,有認購新股的中東對沖基金,最後獲分配股數超過預期,無法按約定拿出頭寸,承銷商只有包攬,在新股上市當天拋售回籠資金,導致新股表面風光,結果卻沽壓沉重。
亦有基金經理認為,投資者反口案例只是少數,若不是散戶對近期上市公司質素無信心,急於沽出嘗即日鮮,也不會有那麼多新股表現不佳。業內人士表示,另一種可能是公司准予某些機構投資者實際以低於招股價的價錢入飛,沒有禁售期的話,他們很可能會選擇盡快離場獲利。
2 :
GS(14)@2014-07-03 15:07:37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73848
由 hw » 週四 7月 3日, 2014年 2:38 pm
IPO既野, 從來都係市場氣氛多於一切, 個市氣氛好, 乜垃圾都有人搶. 如今市靜, 既然超額一百倍已經分左一半比散戶, 大戶何必派錢? 有良心就踢高佢好等大家有時間走人. 如果隻野真係咁有故仔既, 開波後亦無謂搶高, 仆街既就踩一腳深, 人棄我取慢慢收, 你急佢唔急.
經驗話我地知, 家喻戶曉既品牌上升最容易賣, 但係呢類生意往往又會在業務見頂既時候上市, 對大股東黎講業績/股價跌極都仲有個殼, 但係小股東就可能永不超生.
新股當災 今年逾八成潛水 昨兩隻主板掛牌 最勁挫39%
1 :
GS(14)@2015-07-09 15:02:2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9/news/eb_eba1.htm

【明報專訊】本周上市7隻新股,甫掛牌即遇上股災,全數下跌,昨日主板掛牌的兩隻新股環球醫藥(2666)和培力控股(1498),單日跌幅近四成,其中環球醫藥更為今年首日掛牌損手最多的新股,每手蝕近1600元。隨「大時代」離去,本港今年以來上市新股的升幅也回吐不少,50多隻主板以公開發售(IPO)上市新股中,只有7隻仍錄得升幅,即86%半新股「潛水」,有分析認為下半年新股或「上唔到市」。
昨日上市兩隻新股均大幅跌穿招股價,環球醫藥首日掛牌收市價較招股價低39%,不計手續費,每手蝕1590元,培力控股則跌36%,每手蝕1075元 ,培力主席陳宇齡表示,港股只是短期波動,未來會以業務為主,並開拓內地市場。同日掛牌的創板新股育兒網絡(8361)收跌15.1%至1.18元。
兩券商新股 市值蒸發近半
今周上市累積跌幅最大的新股為兩隻券商股,股價蒸發近一半,國聯證券(1456)及魯證期貨(1461)昨日的收市價分別較招股價低49%及46%。同為周二上市的和美醫療(1509)和天韻國際(6836)的累計跌幅則分別有29%和17%,只有周一上市的新明中國(2699)仍能逆市靠穩,累積跌幅只有0.7%。
截至昨天,今年以來在主板上市新股有53隻,當中只有7隻仍錄得升幅,其餘半新股的股價均告下跌,當中不少累計跌幅超過1成,就算集成傘業(1027)今年2月上市後曾升逾10倍,股價近期亦回落,已失守招股價水平,累跌逾9%。
市場氣氛薄弱,但下周仍有兩隻新股上市,分別為金嗓子控股(6896)及中智醫藥(3737),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預料這兩隻新股會繼續受市拖累,若新股在下限定價,只會「跌少一些」,預計仍會有至少一至兩成的跌幅。
黃國英﹕下半年多暫緩上市
黃國英認為準備下半年上市公司很大機會暫緩上市計劃,「一上市就跌三成,還會有新股敢上嗎」?他指出,至於暫緩多久,則要視乎熊市維持多久,明年能夠上市已經很樂觀。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認為,「除非公司不上市會倒閉,否則都會暫緩有關上市計劃。」
但有券商仍然對下半年新股市場有信心,耀才證券市務總監郭思治指出,若下半年上市新股能獲足額認購則問題不大,若認購不足額,就可能要延遲或取消上市計劃,直至市回復好轉,但即使新股能上市,估值肯定會被調低,才可吸引投資者認購,且新股也不敢太進取,應該會以下限定價。
2 :
GS(14)@2015-07-09 15:59:05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9/news/ea_eaa5.htm
求助個案湧現 有人買輪輸80萬
2015年7月9日
【明報專訊】本港股市早前大幅上升,令不少市民搖身一變成為股民,希望刀仔鋸大樹,豈料泥足深陷而不自覺,直至近日股市暴跌,不但輸掉全副身家,有人更債台高築,遂向戒賭機構求助。東華三院平和坊主任楊英表示,過去2至3日陸續接到數宗炒股求助個案,有市民買窩輪及期指輸掉80萬元,求助時仍表示不甘心,希望有賭未為輸,其實已到病態炒股地步,應接受戒賭治療。
望刀仔鋸大樹 結果輸身家
楊英表示,過去每逢股市大幅波動的最初數天,中心會收到零星求助個案,2至3星期後求助個案會不斷上升,部分人接受情緒輔導後,亦要接受戒賭治療。中心近日接獲的個案,都是「身」買股,不但將所有積蓄買股票,連每月收入也投進股海,希望刀仔鋸大樹,「唔買(股票)就會錯過賺大錢的機會」,結果有人將整副身家輸掉,由20萬至80萬元不等。
她說,沉迷炒股會引致情緒問題,例如腦裏充滿炒股;愈炒愈大,甚至借錢炒股;因為炒股而影響與家人關係;輸錢後會再下注炒股,希望贏回輸掉的錢。若擁有多項「徵狀」,可能已達到病態炒股地步,可以聯絡中心熱線1834 633求助。
3 :
GS(14)@2015-07-09 15:59:23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9/news/ea_eaa4.htm
449隻牛證「打靶」破紀錄
2015年7月9日
【明報專訊】港股昨日急跌逾2000點,輪證市場也哀鴻遍野。昨天再創歷史紀錄,共449隻牛證被強制回收,當中216隻為恒指牛證。不過發行商稱,資金仍流入博反彈為主,但注碼已較早前減少。
恒指昨日低位曾跌至22,836點,深度跌幅令全日逾400隻牛證被收回,經此次收回後,截至昨日市場只剩下110隻牛證可予買賣,當中收回價介乎18,028點至22,800點。
渣打銀行結構性產品及認股證銷售主管翁世權更透露,昨日不少投資者於早市時段也曾買入恒指牛證博反彈;不過,由於午後跌幅顯著加劇,多隻牛證也被強制收回,令博反彈資金也全數輸清。
街貨已大減至4.1億份
翁世權表示,縱使如此仍有市場資金繼續流入博反彈,但資金已較日前減少。大批牛證被回收後,看俏後市的資金退守至收回點數介乎於22,400點至22,899點之間的恒指牛證,但街貨已大幅減少至4.1億份,即相當於747張期指張數。
資金流入港交所中海油騰訊輪證
昨日港交所(0388)及A股ETF跌幅顯著,其相關認購證跌幅亦見加劇,翁世權表示,單是港交所、南方A50(2822)以及安碩A50(2823)三隻股份相關資產的認購證,單日市值便蒸發7億元,全日所有股份認股證市值也蒸發達17.5億元。
不過,據大和認股證網站顯示,昨日隔夜資金仍繼續追入港交所認購證及牛證,共錄得3252萬的資金淨流入,但也有部分資金開始流入看淡。而僅次於港交所,獲資金流入看俏的還包括中海油(0883)及騰訊(0700)認購證及牛證,分別獲得1821萬元及1599萬元的資金流入。
4 :
GS(14)@2015-07-09 15:59:4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9/news/ea_eaa3.htm
昨12港股申停牌 逼近上周總數
2015年7月9日
【明報專訊】早前A股暴跌公司紛紛申請停牌「自救」,本港昨天遇上股災,適逢申請停牌公司數目也達12家,已逼近上周整個星期15家的停牌數目。其中於日前收市後,遭國有股東狠沽的海通證券(6837)也是停牌公司之一,在昨日開市後即刻申請停牌,就連自2007年就從未停過牌的大藍籌中石化(0386),昨天也以刊發季度業績公告為由而停牌。
中石化8年來首停
海通證券公告稱,停牌是為了發布須予股東批准的潛在回購計劃,以及公司高管及僱員潛在購買公司股份的公告。另外,中石化早市跌3.45%後,也發公告稱,公司因待發布今年第二季度業績預告而做短暫停牌。然而翻查資料,中石化上市以來從未有因發布業績而停牌的先例。事實上,這隻港股大藍籌自上市以來甚少停牌,過去15年僅有4次先例,自2007年後,中石化更未曾停過牌。
事實上,進入本周以來,申請停牌公司大增,周一、周二已有9家公司申請停牌。至於停牌理由,據公司公告,股東售股、內幕協議、配售新股及潛在集資等原因各異。
港交所:政策一致明確
關於本港的停牌制度,港交所(0388)發言人回應本報查詢時也表示,對於香港交易所的停牌、復牌政策一致明確,凡有影響股價的消息經已曝光,公司便需要發公告公布消息,在未能發出公布前公司需短暫停牌,直至公告發出後復牌。
5 :
GS(14)@2015-07-09 16:00:31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9/news/ea_eaa1.htm
斬倉潮殺到 券商﹕斬到手軟
藍籌孖展收緊至三成 2015年7月9日
【明報專訊】港股單日一度狂瀉2000點,市場滿目瘡痍,有本港券商坦言昨日斬倉「斬到手軟」,千萬元孖展「揮刀立斬」,其中內地投資客孖展盤估計更是重災區。另一方面,斬倉潮已由細價股蔓延至藍籌股,部分券商急急收緊孖展按值至僅三成,或令疲弱的股市百上加斤。
明報記者 武君、孫娜
昨日港股盤中跌幅創歷史紀錄,亦造就罕見斬倉潮。一通證券行政總裁宓光輝表示,斬倉情比較誇張,可謂「血流成河」。一些投資者斬倉後再入市撈底,豈知再被斬,他指昨日斬倉涉及金額至少以千萬計,相關佣金都增加一倍。
時富金融董事關百良表示,昨日斬倉情的確慘不忍睹,而且在上午開市急挫一段後,中午恒指跌幅一度收窄,不少散戶博反彈追入,結果下午又急挫逾2100點,令此前追入的慘再被斬倉。不少客戶的細價股已減磅或甚至被斬倉,所以昨日跌市重災區已經轉移至藍籌股。
本地券商:斬倉盤多來自中資
另有不願具名本地券商稱,昨日斬倉是「斬到手軟」,不過經歷多次股災教訓,本地投資者普遍不會過於進取,昨日大量沽盤是由中資券商掛出,相信除了有內地客直接沽貨套現外,亦有不少大手借孖展炒股的內地投資者被斬倉所致。
未知是否和中央嚴控不利股市消息有關,有中資券商相關人士直言「斬倉」是敏感話題,不方便透露具體數字,但稱絕對是史上罕見。
宓光輝又稱,散戶護倉心切,但有見市低處未算低,早斬好過晚斬,所以一些未趕及補倉就被即斬。凱基證券董事及研究部主管鄺民彬稱,投資者當然不想斬倉,但市太波動,為嚴格監控風險,超出風險承受水平的都會斬倉。
凱基:市太波動 斬倉控風險
另一方面,券商亦收緊孖展,關百良表示,已因應股市風險收緊藍籌股孖展限制,個別藍籌按值更已下調至三成。鄺民彬亦表示,跌市中會較為謹慎,會相應收緊孖展,視不同股份而言,目前藍籌股孖展成數最高為六成,其他更低。
市場恐慌氣氛下,中資券商受重創自不必說,本港券商股昨日亦大跌,大部分跌幅超過一成,其中耀才證券(1428)跌幅更高達28%。
證監會:目前市場運作有序
監管機構昨日亦發表聲明會嚴控市場風險,證監會表示,一向與經紀保持聯絡,保證他們有足夠流動資金,證監亦會聯同其他監管機構,密切監察股市及期貨市場,與結算所、券商及主要市場參與者維持溝通,目前市場運作有序。另外,亦會加強監察香港註冊基金,提醒他們留意流動性,以符合當局要求。
金管局則表示,香港金融市場的波動加劇,但港元匯率和利率大致保持穩定,本港匯市和銀行間市場繼續有序運作。香港的銀行體系有高度流動性,有能力應對市場波動。金管局在有需要時會向銀行體系提供流動性支援。
6 :
GS(14)@2015-07-09 16:04:37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50709/news/eb_eba2.htm
市不就 9企配股腰斬
2015年7月9日
【明報專訊】本周大市動盪,不只最近上市的新股「受罪」,就連其他港股集資也被拖累。本周截至昨日共3日內,至少有9家上市公司「腰斬」集資,包括英皇證券(0717)、綠森集團(0094)等,而且昨日收市價都較原有配售價急插12%至55%,至今已公布終止配售個案,涉及集資額合共近13億元。
過去3日內,已有6家公司先後在聯交所發公告,宣布終止配售。除了聖馬丁國際(0482)是配售可換股債券之外,其他5家公司都是原定配售新股。不過,本周內終止配售的上市公司規模都偏向小型,暫時未有重磅股要宣布停止集資。
集資額近2億元的英皇證券,原定配售2.22億股,每股配售價0.88元,但昨日股價再急插14%至0.5元,較配售價低逾四成。創業板的東麟農業(8120)則差距更大,原定配售價0.2元,但昨日股價已再跌15%至0.09元,較配售價低55%。
金衛醫療指近日市不穩
雖然上述6隻股份「不謀而合」齊齊停止集資,絕大部分更無表明原因,一般都只是寫道:「終止配售事項不會對本公司業務營運及財務狀,構成任何重大不利影響」;唯獨金衛醫療(0801)則願意在公告第2頁交代清楚,直言「基於近期市及股份市價自7月3日起之波動」,故於昨日終止配售協議。
此外,今次集資失敗亦非意味不再集資,例如去年底才獲周大福企業入主的綠森集團,便在公告留下伏線,寫明考慮公司日後發展及市後,「或會考慮另行集資」,暗示終有一日或會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