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天津泰達:參股公司渤海證券啟動A股IPO並上市

泰達股份9月2日盤後發布公告稱,獲悉參股公司(我公司持股比例為13.07%)渤海證券召開了第二屆董事會第三十七次會議,會議審議並形成決議:同意啟動首次公開發行A股並上市前期準備工作。目前,渤海證券僅啟動首次公開發行A股並上市的前期準備工作,尚未制訂A股上市方案,也無上市方案實施的具體時間安排。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083

渤海證券啟動A股IPO 候審券商亟待“補血”

在A股大門口排隊進場的券商又將再添一員渤海證券。

和已經上市的券商相比,目前正在IPO排隊的券商大多數為區域性小券商,而在A股整體低迷,交投清淡之下,這些券商一方面“焦急”等待資本力量的支持,一方面面臨更大的業績壓力。

渤海證券啟動IPO 上半年凈利不及去年四成

泰達股份日前一份公告透露,公司參股公司渤海證券近期啟動了首次公開發行A股並上市的前期準備工作。而渤海證券也將成為目前申請A股IPO的第10家後身券商。不過,泰達股份表示,目前渤海證券尚未制訂A股上市方案,也無上市方案實施的具體時間安排。

而按照A股IPO流程,渤海證券要至少要半年才可遞交IPO申報材料。其接下來首先需要要與投行簽訂相關上市輔導協議,而遞交IPO申報材料後,發審委公開受理後,才算正式進入A股候審。

業績方面來看,證券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渤海證券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0.86億元,行業排名36位,凈利潤4.64億元,行業排名35位。而其2015年全年,實現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33.21億元,13.89億元。對比來看,2016年營收和凈利潤均不及去年四成,面臨較大業績壓力。

公開資料顯示,渤海證券的實際控制人為泰達股份大股東——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唯一一家註冊天津的綜合性券商。前身為渤海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為原天津證券、天津市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天津信托投資公司、天津北方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天津濱海信托投資有限公司等5家信托機構的證券營業部合並重組的基礎上共同參股組建的證券公司。

截至去年底,渤海證券凈資本148.58億元,行業排名第19位。在證監會最新公布的2016年券商分類監管年度評級中,獲得B類BBB級。此外,值得註意的是,該公司曾於2014年成為第6家獲得公募牌照的證券公司。

10券商“焦急”等待IPO補血

實際上,根據證監會公布的發行監管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企業情況,算上渤海證券,截止目前,目前在證監會排隊候審的擬IPO券商已有10家,多數為區域性券商。

這10家券商分別為:擬登陸上交所的華安證券、浙商證券、中原證券、財通證券、天風證券、中泰證券、銀河證券;擬登陸深交所中小板的華西證券、東莞證券。

最新信息顯示,在10家券商中,華安證券已通過發審會;浙商證券處於預先披露更新;財通證券、天風證券、中泰證券、華西證券以及東莞證券的狀態為已受理;中原證券為已反饋;而銀河證券目前IPO被中止審查,理由為申請文件不齊備等導致審核程序無法繼續。

上海一券商非銀分析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凈資本是對比券商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相比大券商,排隊IPO的中小券商面臨更大的生存競爭壓力,無論是業務發展還是風控要求,都要求中小券商補充資本金,IPO無疑是成本最低的融資補血方式。

排隊IPO的中小券商中,不乏確實面臨一定的“資金饑渴癥”。浙商證券IPO招股書就顯示,2014年其營業收入32.26億元,同期凈利率7.5億元,相比2013年的19.14億元,同比大漲68%。截至2014年底,浙商證券總資產為351.51億元,同比增長121%。但2014年末,浙商證券總負債達286億元,凈資產負債率高達199%,而2013年的凈資產負債率僅33.01%,2012年則只有6.03%。

而總體業績來看,上半年上述券商經營經理均較為難堪。不完全統計顯示,這10家券商上半年凈利潤大多數降幅在60%以上。其中,中原證券、華西證券和華安證券凈利潤降幅超過70%。

“小券商更‘看天吃飯’,對傳統業務更為依賴,近兩年不少小券商都在尋求轉型突破。”上市分析師表示。

以安徽第二家上市券商,華安證券為例。其IPO招股書顯示,2013年、2014年和 2015年其經紀業務貢獻的收入占營業收入總額的比例分別為79.44%、62.93%和 71.65%,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3521

渤海金控連續加碼融資租賃 旗下橫琴租賃增資至1億美元

2月20日,渤海金控發布公告稱,天津渤海租賃的控股子公司——橫琴國際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下稱“橫琴租賃”)獲得三大股東共同增資6000萬美元。增資完成後,橫琴租賃註冊資本增加至1億美元。

其中,天津渤海租賃出資由2280萬美元增至6400萬美元,占註冊資本比重由增資前的57%升至64%。澳門南通信托投資有限公司此次雖然增資800萬美元,股份卻由35%降至26%。珠海大橫琴投資有限公司共出資1000萬美元,占註冊資本的10%。

渤海金控稱,各股東之所以決定共同向橫琴租賃增資,目的是支持橫琴租賃業務持續拓展,擴大項目投放能力,提升經營業績。

公開資料顯示,橫琴租賃經營範圍包括融資租賃業務、租賃業務、向國內外購買租賃資產、租賃財產的殘值處理及維修、租賃交易咨詢和擔保,另外兼營與主營業務相關的保理業務。

根據橫琴租賃未經審計的財務數據,截止到2016年9月30日,橫琴租賃總資產15427.52萬元,凈資產28061.47萬元,實現營業收入7394.68萬元,實現凈利潤 2735.57萬元。

渤海金控是目前國內A股唯一一家上市的租賃公司,也是租賃業內僅有的持有融資租賃和金融租賃雙牌照的公司。最近一兩年,渤海金控連續加碼融資租賃。2016年11月,向其子公司天津渤海租賃增資156億元,增資後渤海租賃註冊資本變更為218.7億元,躋身行業榜首。今年1月份,渤海金控的金融租賃牌照公司——皖江金租辦理完畢註冊資本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增資至46億元。

在業務上,渤海金控重點加碼飛機租賃,進入國際飛機租賃市場長,但速度驚人。2016年初,渤海金控162億元完成了對愛爾蘭飛機租賃公司Avolon的收購,躋身全球前四大飛機租賃公司。不久前,渤海金控發布公告稱,董事會通過議案,旗下全資子公司Avolon計劃以現金收購紐交所上市公司CIT下屬的商業飛機租賃資產,交易價格預計超過100億美元。並購CIT的租賃部門後,Avolon公司擁有的飛機數將超過900架,成為僅次於GECAS和AerCap的全球第三大飛機租賃公司。

截止到2016年第三季度末,渤海金控的總資產為1955.32億元,比上年度末增長48.24%,凈利潤為7.06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120

渤海金控:擬斥資672億元收購CIT飛機租賃業務

渤海金控3日晚間發布披露重組報告,公司擬以支付現金方式購買紐交所上市公司CIT下屬商業飛機租賃業務,交易價格約為100.5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671.59億元。交易完成後,CIT集團下屬商業飛機租賃業務將進入上市公司,整合後上市公司的飛機租賃業務實力將進一步得到加強。

公告稱,本次交易的收購資金來源為公司自有資金、銀行貸款及境外銀行 Morgan Stanley和UBS給予的不超過85億美元的貸款。

2016年10月 6日(紐約時間),渤海金控和全資子公司 Avolon及其下屬全資子公司 Park與CIT及其下屬全資子公司 CIT Leasing簽署了《購買與出售協議》及其附屬協議,擬以支付現金方式購買紐交所上市公司 CIT下屬商業飛機租賃業務。標的資產系CIT擁有和經營的商業飛機租賃業務及資產,包括《購買與出售協議》中的Commercial Air Group(包含CIT擁有的C2公司在內的下屬企業)以及擬註入C2公司的飛機資產及訂單。

截至2016年9月 30日,標的資產包括自有的飛機305架,持有的飛機訂單131架。具體方式是Park收購CIT leasing持有的C2公司 100%股權。 本次交易最終交易價格系根據《購買與出售協議》約定的方式對C2公司在交割日前一日凈資產進行調整,並以調整後的凈資產額加上固定溢價627,491,703美元的方式確定。

截至2016年9月 30日, C2公司經審計賬面凈資產值為62.87億美元。假設按照 C2公司 2016年9月 30日賬面凈資產值及《購買與出售協議》約定的調整方式, C2 公司經調整後的凈資產約為94.30億美元,加上固定溢價約6.27億美元後, C2公 司 100%股權的交易價格約為100.57億美元(按協議簽署日前一個交易日中國人民 銀行公布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1: 6.6778計算折合人民幣671.59億元),較調整後的凈資產溢價約6.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019

海航增持渤海金控後 即押盡套現

1 : GS(14)@2017-12-18 03:34:50

【明報專訊】內地「重量級債王」海航集團,屢傳境內外面臨融資困境,但近日卻接連出手增持旗下渤海金控(深︰000415),但轉手將持股押盡。被押股的渤海金控近日融資亦面對麻煩,公司上周五取消原訂15億元(人民幣·下同)超短期融資券發行。

渤海金控昨公布,控股股東海航資本及其控股子公司渤海信托在12月6日至8日累計增持772.3萬股,涉資近4330萬元,佔總股本0.125%。增持後,海航資本持有21.42億股,佔總股本34.64%,連同其一致行動人佔總股本52.51%。公司表示,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繼續推進股票增持計劃。

海航看似資金無限,大手增持渤海金控,另一邊卻將持股抵押予不同資產管理及證券公司再融資。渤海金控披露,海航於12月5日及6日分別7次押股,涉近2765萬股,佔持股比例約1.29%,押股期最短僅約4個月,最長約15個月。計及是次7項抵押後,海航已將其於渤海金控持有的21.42億股中,約21.33億股抵押出去,比例高達99.54%。海航實際已將渤海金控總股本34.48%押出去。

中保監禁渤海人壽借貸予海航

渤海金控本身亦面對融資問題,上周五於中國貨幣網公布2017年度第三期超短期融資券取消發行,原擬發行額度為15億元,鑑於近期市場波動較大而決定取消發行。值得留意的是,中保監在10月已向渤海人壽發監管函,要求6個月內禁止直接或間接與海航及關聯方開展交易,包括提供借款或其他形式財務資助。

日前外電報道,渤海金控於2016年收購的飛機租賃公司Avolon,其首席財務官Andy Cronin向高盛表示,不會再借貸予海航及渤海金控,想淡化海航影響力,以及強調公司有足夠保護措施,暫時降低外界憂慮。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720&issue=2017121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312

海航高層8,670萬增持渤海金控

1 : GS(14)@2017-12-18 04:26:57

【本報訊】深交所上市的渤海金控再獲海航管理層增持,合共出資8,670萬元(人民幣.下同)。昨日計起3個月內,管理層擬以自有資金通過深交所系統增持,稱此舉是基於對發展前景的信心。渤海金控公佈,獲海航集團、海航資本及公司管理層分別斥7,500萬元、860萬元及310萬元增持公司股份。海航資本為渤海金控的控股股東。海航主席陳峰、董事長王健、副董事長譚向東、副董事長李先華、逯鷹、董事陳文理6人各出資1,000萬元,其餘18名來自上述三間公司的管理層,出資介乎30萬至300萬元。

稱有3,100億元授信未用

此前,海航資本及渤海金控旗下公司已於本月6日至8日累計增持772.3萬股,涉資約4,330萬元。完成後,海航資本持有34.64%股權,另一邊廂,海航幾乎將持股全數抵押,即34.48%股權已押出。海航為證明財力,昨公佈今年國家開發銀行、建設銀行、信達資產等金融機構增加授信額度至8,000億元,目前尚有3,100億元授信未使用。另外,就海航收購美國軟件公司Ness Technologies子公司告吹一事,Ness起訴海航及旗下信息科技外包公司文思海輝,未於審查中充分披露控股權資料,海航通過官方聲明否認指控。文思海輝指一直嚴格恪守合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按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要求。Ness從自身利益考慮選擇終止合約,卻提出不實指控,文思海輝將積極應訴。



來源: https://hk.finance.appledaily.co ... e/20171214/2024427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549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