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南韓:倘北韓用核武會狂炸平壤

1 : GS(14)@2016-09-13 00:19:13

南韓國防部回應北韓上周第5度核試的挑釁,向國會呈交應對報告。韓聯社昨引述消息人士報道,軍方首度承認有先發制人的作戰計劃,假如發現北韓有使用核武的迹象,南韓軍方會率先進行大規模打擊,動用大量彈道導彈和高爆炸彈,務求把朝軍最高指揮部所在的平壤區域「變成灰燼,從地圖上消失」。報道指,韓軍會在危急關頭,動用手上所有射程300公里的玄武-2A彈道導彈、射程500公里的玄武-2B彈道導彈、以及射程達1,000公里的玄武-3巡航導彈一併攻擊北韓,務求要在北韓發射核武前,就把朝軍最高指揮系統完全摧毀。


擬設特種刺殺部隊

另外,韓軍還會仿效美軍第75游騎兵團,組建一支專門滲透北韓的特種部隊,負責執行對特定目標的斬首任務。韓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12/1976818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757

涉助北韓發展核武美起訴華商馬曉紅

1 : GS(14)@2016-09-27 08:02:14

北韓光鮮銀行在中國遼寧省丹東市的代表部,較早前因應聯合國制裁決議,被勒令關閉。不過南韓傳媒報道,該銀行其實一直仍在丹東秘密營運,事件更可能與鴻祥實業發展公司早前被指協助北韓發展核武的事有關。美國司法部昨宣佈起訴鴻祥和包括其董事長馬曉紅(圖)在內四人,財政部亦對鴻祥和四人實施制裁。聯合國於3月通過對北韓核試的制裁決議,光鮮銀行丹東代表部被勒令關閉。不過南韓《中央日報》指出,中方發現光鮮銀行遷移了辦公室,一直以不掛牌形式秘密營業,負責人李一鎬暫時返回北韓。中國外交部則稱事前並不知道光鮮銀行秘密營運,強調中國嚴格遵從聯合國決議。鴻祥董事長、丹東女首富馬曉紅早前被指秘密與北韓交易,助對方發展核武。《中央日報》指光鮮銀行新辦公室座落的大廈,同時由鴻祥集團使用,令外界猜測兩件事有關連。中國政府現正調查多名北韓駐華人員。另博訊網引述消息人士指,美方已掌握馬曉紅與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關係密切的證據,中國政府暗中委託她以民間名義協助北韓,調查她也是基於美方壓力。美方沒有公開這層關係,是想給中方留面子。南韓《中央日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7/1978316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260

掌核武計劃 以武逼和

1 : GS(14)@2016-09-29 08:05:25

雖然以色列三緘其口,但擁有核武器是公開的秘密,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去年外洩電郵披露,以色列有200枚核彈瞄準死敵伊朗,而為以色列奠下中東唯一核武國地位的關鍵人物,正是佩雷斯。


200核彈瞄準伊朗

鑑於二戰大屠殺教訓,加上阿拉伯國家敵意甚深,以色列立國後尋求建立核威懾力量,至1956年蘇彝士運河危機帶來契機。當年負責對外軍事聯絡的佩雷斯,獲時任總理本古里安授權跟法國達成秘密協議,以軍出兵佔領埃及西奈半島,讓英法有藉口干涉,法國則為以色列在迪莫納沙漠興建反應堆。其後多年以色列一直否認這座核設施存在,但美國核研究組織相信,迪莫納反應堆提煉的武器級濃縮鈾,足夠製造200枚核彈,跟鮑威爾的講法脗合。由1960年代起,負責以色列整個核武計劃的人就是佩雷斯。一邊手執核彈,一手執諾貝爾和平獎,佩雷斯不諱言是要以武逼和,他今年2月接受《時代》周刊訪問時說:「迪莫納助我們獲得《奧斯陸和議》,因許多阿拉伯人就算有懷疑,也相信無法消滅以色列……無論如何,我們永不用核彈威脅別人,也永不進行核試。」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29/1978525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0543

普京核武作籌碼與美討價還價

1 : GS(14)@2016-10-27 06:02:22

俄羅斯面對經濟陷衰退,常規軍隊體制不論硬件或人數都難以跟蘇聯時代相比,要彌補這方面的不足,總統普京惟有對外挑動核威脅以保強勢。兩年前吞併克里米亞後,普京已表明準備好以核武保衞國家「歷史悠久的領土」;之後俄軍又在敍利亞展示其長程巡航導彈,普京揚言一旦國家利益受威脅,就會出動其強力武器,暗示導彈或裝上核彈頭。一名政府宣傳人員更直言,美國的「鹵莽所為」,會招致「核子後果」。普京似乎要以核威脅作為跟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而事實上,他能輕言以核武作威脅,既因為他沒有史太林時代各蘇聯領袖當年面對大戰和核武威脅的包袱,他多年來的民望更往往要靠開戰來提升,1999年在車臣如是、兩年前在克里米亞亦如是。英國《經濟學人》分析,普京並非真的想打核戰,最終目標反而是希望簽新協議,好能在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之間建立緩衝區,否則他會繼續透過軍事和非軍事方式跟他眼中的敵人對抗。西方的制裁只會適得其反,令他立場更加強硬。英國《經濟學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027/1981324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641

要求北約付款 促日韓自製核武自衞美國優先 顛覆傳統外交

1 : GS(14)@2016-11-10 07:57:34

■普京樂見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



【特朗普當選】特朗普的競選口號是「令美國再次強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但怎樣做到?在外交和國防方面,他提出「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理念,但單邊主義味甚濃,似要徹底顛覆美國數十年來的外交政策,甚至跟共和黨傳統分道揚鑣。



作為一個商人,特朗普首先從商業角度為盟國設定框架,以是否「物有所值」來決定應否繼續履行美國多年來的承諾。以北約(NATO)為例,美國作為北約成員,在其他盟國受襲時出手幫助是天經地義的事,惟特朗普偏偏要定下先決條件,要盟國先「付款」。北約要求成員國花國內生產總值(GDP)2%在國防上,但實際上28個成員國中僅5個這樣做。特朗普表明:「我想留住北約,但我同樣要他們出錢。我不想有人來找着數。」美國麻省大學政治學教授馬斯格雷夫如此解讀特朗普的訊息:「北約講求合作,但合作只會在你弱勢時才要做。若你夠強大,人們都會唯馬首是瞻。」



駐日美軍隨時走人

這還未止,派美軍駐守日本、德國和沙地阿拉伯別具戰略意義,不過特朗普仍是向錢看,曾表示這些國家若不負責美國駐軍的開支,他已準備好隨時「走人」;他甚至叫日本和南韓自行研製核武自衞,不要再依靠美國的核子保護傘。就連特朗普自己提出的在美國和墨西哥之間興建圍牆阻非法入境者,他都竟然要求墨方付錢。疏遠傳統盟國之餘,特朗普更有親近專制政權之勢。競選期間跟俄羅斯眉來眼去,早就令人質疑其陣營跟克里姆林宮有聯繫。對於美俄關係在奧巴馬政府治下變得緊張,特朗普表明能跟俄總統普京改善關係,甚至讚揚對方是「強勢領袖」。他對北韓的口風亦明顯沒有以往的美國總統強硬,表示願意跟北韓領袖金正恩見面。這些立場聽來可怕,不過外交始終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事,特朗普這些令人側目的主張,在他入主白宮後能否全盤落實成疑,但至少已展現出他不會輕言相信外人,並且不惜一切爭取經濟利益。


對外封閉只爭利益

南加州大學社會學學者拉思本指出,特朗普的鷹派外交政策跟喬治布殊新保守主義和希拉莉等民主黨人的干預主義不同,當中蘊藏對外封閉、不惜一切爭取美國利益、拒絕合作,及以全面武力對抗威脅的意思。喬治梅森大學教授迪克認為,特朗普的世界觀「將美國塑這成類似一個堡壘,透過一系列的圍牆跟所有跨國性危險相隔絕」。他認為,對那些「感覺被文化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取代的選民」,特朗普提倡的政策承諾了「安全、分隔和重拾控制權」,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制訂秩序。美國《紐約時報》/英國廣播公司



緊貼選情 即睇【美國大選】專頁:
http://hk.apple.nextmedia.com/uselection2016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1110/1982886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4811

空軍研製可攜核武遠程轟炸機

1 : GS(14)@2016-12-06 03:56:01

過去多年中國海軍新軍艦如「煮餃子般」建造下水,空軍裝備發展同樣迅速。上月在珠海航展,殲20隱身戰機亮相,國產大型運輸機運20亦已服役;與正在研發新一代遠程轟炸機轟20,以及正在試飛的直20,組成未來中國空軍「四大利器」。空軍裝備研究院軍事專家張文昌透露,中國新一代遠程轟炸機應具備高度隱身性,還要具備跨洲際超遠航程,否則威懾能力就要大打折扣,它還應是「核常兼備型」(即可攜核武及常規武器)轟炸機,具備精確、遠程、同時投彈分別命中的打擊能力。它不光是一個打擊平台,同時也應是一個情報收集平台,有電子戰能力。


「中國黑鷹」將成重點武器

據透露,除了殲20、運20和轟20,中國還在研製一款被網友稱為「中國黑鷹」的直20,這款正在研製試飛的中型(10噸級)通用直升機。這四款「20系列」戰機組成了中國空軍新家族成員。張文昌認為,中國「20系列」航空裝備橫空出世,將使中國空軍向戰略型空軍轉型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內地軍事網站的消息顯示,生產殲20的成都飛機公司和生產運20的西安飛機公司,目前正開足馬力全力生產。消息形容,成都飛機公司的已成型拳頭產品殲10B戰機,也如海軍造艦一樣「成批量生產」。同時,首艘國產航母將在明年初下水,第二艘將在上海開建。中國追求「軍事強國」的野心日顯。新浪軍事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5/1985564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309

特習會着眼北韓核武美方話可能要中國經濟制裁

1 : GS(14)@2017-04-08 19:39:41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將首次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專責東亞及太平洋事務的署理助理國務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在華盛頓及紐約舉行視像會議「吹風」,透露兩位元首會晤期間,美國或要求中國經濟制裁北韓,重申美國就朝鮮半島核問題「已經沒有耐性,必須看到具體成果」。駐紐約記者:鄭柏齡中美兩國元首周四在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特朗普私人的馬阿拉歌莊園(Mar-a-Lago)舉行非正式會議,由於會議首次移到該處進行,為安全起見白宮嚴控採訪記者人數,僅在華盛頓及紐約舉行視像會議,向外國記者「吹風」及回答提問。朝鮮半島局勢近日急轉直下,北韓昨日再次向日本海試射中程導彈示威,專責東亞及太平洋事務的署理助理國務卿董雲裳,在會議上重申美國立場指,「我們已經沒有耐性,是時候討論及考慮具體行動,以取得成果為最大目標」,她形容北韓核問題情況嚴峻,「美國會用盡一切辦法,確保盟友安全及維護美國在該區利益」。曾經為《華爾街日報》駐華記者、美國國安會亞洲事務主管波廷格(Matt Pottinger)則透露,特朗普與習近平會面期間,或提出要求中國經濟制裁北韓,「雖然我不可以把總統談話內容,提前向你們公佈,但討論如何實施制裁,會成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波廷格續指,中國與北韓經濟關係密切,「沒有其家國家,比中國經濟制裁北韓帶來更大效果」。董雲裳在同日另一場電話會議上提到台灣問題,她表示「特朗普很可能不會在見面時,提出台灣問題,但估計中國方面會提出」,她補充,特朗普以至美國政府,已多次重申「一個中國」立場不變,不存在兩國對「一個中國」定義、有不同理解情況,台灣問題不會成為元首會面重點討論議題。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主任福特(Lindsey Ford)分析指,周四會議對特朗普團隊非常關鍵,「關注特朗普能否在會議上,為美國步出更進取的外交政策定下基礎,兌現他的競選承諾」,而習近平則會以降低兩國摩擦為主要目的,或提出大規模投資美國項目,換取中共十九大會議前,在外交事務上喘息空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07/199829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527

首次使出非核武最強武力毀阿富汗隧道武器炸彈之母轟IS 美欲震懾北韓

1 : GS(14)@2017-04-15 23:25:02

■美軍公開「炸彈之母」投擲後湧出蘑菇雲的照片。



美軍首次使用「炸彈之母」GBU-43B大型空爆炸彈,在阿富汗炸死極端組織「伊斯蘭國」(IS)82名武裝分子,並摧毀IS分子所用的隧道及武器等,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行動「非常成功」。這是美軍迄今在戰場上使用過的最大威力的非核武炸彈,被指有震懾北韓之意。駐阿富汗美軍公佈,在當地時間前晚7時32分,一架美軍MC130運輸機在接壤巴基斯坦的東部楠格哈爾省(Nangarhar)阿欽(Achin)地區,向一處IS隧道網絡,投放了一枚含8,000多公斤炸藥的GBU-43B炸彈。


至少82死 穿透藏身地洞

阿富汗國防部昨天確認,襲擊炸死至少82名IS武裝分子,摧毀3處IS藏匿點、多處掩蔽地洞和長達300米的隧道,以及大批武器彈藥;聲明指沒有平民在襲擊中受傷。儘管IS藏身地洞接近民居,但當局指民眾近月已逃得乾淨。阿富汗總統辦公室稱行動是阿富汗與國際部隊合作,極力避免平民傷亡。IS稱他們一方無死傷。白宮發言人斯派塞說,這次空襲針對IS在阿富汗的隧道網絡,旨在封鎖IS行動空間。特朗普形容行動「非常、非常成功」,但他拒絕說明是否親自下令出動「炸彈之母」,只說授權軍方全權決定。軍方並不需要總統批准使用非核武。目前阿富汗境內的IS分子可能有上千人,大部份盤踞於楠格哈爾省。駐阿美軍對當地IS目標已進行過多次空襲,惟最近幾周阿富汗部隊與IS分子在當地持續激戰始終未能佔上風。美國官員表示,GBU-43B部署在阿富汗備用已有「一段時間」。近期美軍持續加強對阿富汗境內IS和塔利班的空襲壓力,光是今年首三個月,美軍已投放近500枚各類炮彈,較去年同期300枚多了66%。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民眾都強烈感受到爆炸威力,形容從未聽過如此巨大爆炸聲,「恍如地震」、「震動整個山谷」,巨響「震耳欲聾」。雖然受了驚嚇,但阿欽地區有居民坦言「希望炸IS的行動多百倍」。有消息指有居民被爆炸威力震得昏倒;亦有人擔心再有轟炸而逃亡。但消息未獲證實。阿富汗前總統卡爾扎伊批評美國「殘暴地利用阿富汗測試危險武器」。但路透社引述目擊者說,在距離炸彈目標五公里的村落,房子和商店都並未受損。


巴基斯坦邊境村民嚇醒

巴基斯坦近邊境的村民說爆炸聲之巨,令人以為炸彈落在自己的村莊。住在距邊界15公里的瓦利說當時已上床,但卻被「爆炸聲嚇得從床上彈起來」,急忙跑到外面查看發生何事。他跟一些村民往邊界方向走,遠遠已見到濃煙密佈。有分析指,出動「炸彈之母」對付IS,是美軍在不出動核武的情況下展示最強武力的途徑,相信美國是藉此向俄羅斯、北韓和敍利亞發出訊息;尤其是北韓有眾多地下軍事目標,今次的訊息就更強力。有俄羅斯評論則指美軍此舉可能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法新社/美聯社/路透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415/199908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592

密件曝光 英曾研港設核武 阻中共趁暴動出兵

1 : GS(14)@2017-05-01 11:40:15

■1967年新蒲崗工潮激起左派與警方多次衝突,成為六七暴動導火線。



【六七暴動50周年系列三之一】【本報訊】半世紀前的5月,新蒲崗膠花廠發生工潮,一個月內演變為六七暴動。警民多次爆發流血衝突,左派成立港九各界同胞反對港英迫害鬥爭委員會,暴動火速升級,終致51人死亡。1967年12月,周恩來在北京指是受極左思潮干擾,並結束歷時7個多月的暴動。暴動迄今50年,但這場影響深遠的大事仍有很多尚待發掘的細節。近年,由北京到香港,官方對六七暴動都避談;偏偏香港民間都視為破壞社會安寧的土共劣績,使受盡非議的老左終沉不住氣,密謀平反。《蘋果》翻閱機密檔案,重訪當年「反英抗暴」入獄的「YP仔」,今起連續3天刊載,讓死寂半世紀的烽火是非,重溫一遍。記者:陳建平



50年前爆發的六七暴動,至今尚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史料。根據英國解密檔案,原來當年發生暴動後,英方曾考慮在香港設置核武,以震懾可能發動軍事攻擊的中共。但文件顯示英國無意死守香港,早有投降的準備,更制訂緊急撤離方案,最多帶走2,000人;英政府亦曾討論香港獨立,惟最終認為不可能說服北京而放棄。《蘋果》翻查多份英國解密檔案,並獲香港前途研究計劃成員提供文件,了解暴動前後的歷史發展。1967年5月初新蒲崗人造花廠爆發工潮,運動其後蔓延全港;5月22日,港督戴麟趾向英國發出告急電報,指示威者的口號包括「殺死戴麟趾」,群眾又慫恿警察叛變。7月8日,約300名中國民兵越境與香港警察爆發槍戰,5名警員殉職,當時廣州解放軍一度想攻入香港。同月13日,黃大仙警署被投擲爆炸品,「炸彈浪潮」開始。



制訂撤離計劃無意死守

在此背景下,英方亦提升應對策略。解密檔案顯示,7月24日英國內閣舉行部長級會議討論香港情況,出席者包括聯邦事務大臣Herbert Bowden及國防大臣Denis Healey等人。會上曾討論若中共軍隊攻港,港英駐軍必會落敗,這個結果將嚴重影響英國在東南亞的地位,所以有必要預先阻止北京出兵,其中一個可能的措施,就是在香港設置一個小型核武(a small nuclear strike force)以震懾中國。與會者認為,必須要令中國相信英方將會繼續留在香港,而且已得到美國的支援,但其實美英雙方當時根本沒有相關協議,核武提議後來亦不了了之。雖然英國擺出強硬姿態,但私下無意死守香港。根據另一份當年7月的機密文件,英方評估若北京想強行奪回香港,雙方理論上可商討移交安排,但當時中共在外交事務上已失理性,若得悉港英政府想離開,只會對英國予取予攜,盡情羞辱,所以英方認為寧願不作談判,必要時直接緊急撤離。文件評估,面對中共派兵入侵,英軍最多支撐48小時。同年9月,英國制訂了一份詳盡的撤離計劃書,當中提到駐港英軍及其家人有約3萬人、英國及英聯邦的非華裔公民3.1萬人、其他外國公民1.45萬人,另有190萬名華人擁有或有權要求英聯邦公民權,理論上英方有責任保護這些人。不過,計劃書認為緊急撤離時,政府匆忙中只能帶走約2,000人,當中以情報人員及容易遭中共報復的人優先離開。


暴動後報告曾考慮港獨

暴動結束後,1969年3月英政府再制訂了一份「香港:長遠研究」報告,當中提到英方始終要離開香港,需要考慮一個完備的撤走方案,較好的選擇要給予香港一個分離的地位,獨立於中國及英國,交由聯合國託管或其他方式處理,如此方可保護香港人「免受強迫的『解放』」。但英方認為中國無可能放棄香港主權,結果在報告中否定了港獨的可行性。時事評論員劉銳紹表示,過往從無聽聞英國有意在香港設置核武,但認為英方在暴動爆發後不久,已評估中共不會派兵取回香港,所以應該不會真的動用核武。他又指,港獨可對北京製造困難,又有助英國保障在港的經濟利益,所以英方有此傾向亦屬合理。軍事評論員黃東則認為,當時英國須抗衡整個亞洲的共產勢力,因此在港部署核武不足為奇。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501/2000717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103

報告:北韓或擁20枚核武

1 : GS(14)@2017-07-07 02:42:05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報告指,在美俄削減核武庫存,全球核彈頭數目在過去一年輕微下降,惟所有核武國家均在積極改進核武技術,其中北韓有10至20枚核武。報告指在2017年初,美、俄、中、英、法、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和北韓九個有核武的國家共部署約4,150枚核武,若加上封存或有待銷毀的核武,全球共有約14,935枚核武,比一年前少3%,當中美俄擁有13,800枚、佔93%,法國300枚、中國270枚、英國215枚。
SIPRI指出,全球核武數目減少主要是美俄削減庫存,但各核武國計劃發展新型核武或投放系統,如中國正改進核武庫品質長期現代化,印巴則發展導彈投送核彈頭能力。中央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5/2007935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28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