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焜耀選在友達光電股東會前二十三天,主動宣布辭去掌舵十九年的友達董事長一職,震撼面板界。
原本外界預料,去年中風住院四個月的李焜耀,很可能因為健康因素,會選在今年友達股東會後,就此退隱江湖,卸甲歸鄉。然而,他僅把董座大位讓給現任總經理彭双浪,仍保有友達董事位置,且並未辭去佳世達、明基電通董事長職位。李焜耀這一步棋,顯然有更深的考量。
現在併,不是好時機?終於獲利,合併反損出貨量
攤開友達的年報,持股比率最高的單一股東就是佳世達,達七.五二%,李焜耀個人也持有○.一一%的股份。這顯示他表面上退位,實際上還牢牢掌握著友達的控制權。
這就不禁讓人推測,李焜耀此舉,是否在為友達與群創的合併鋪路?
面板雙虎合併的議題早已不是新聞,二○一四年,當時的經濟部長張家祝都還親自出面證實,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曾主動找他協商,最終因為主導權喬不攏而破局。「一個霸氣,一個強勢,誰也不讓誰,怎麼可能合得成?」一位歐系外資券商分析師說。
但如今李焜耀退位,等於自己把自己這顆大石頭搬開。此時若再談合併,他已不需要再站上第一線,只要讓彭双浪出面,自己在背後垂簾聽政,策略運用反而更靈活,「KY(李焜耀英文名)這一步,進可攻、退可守,」一位在面板業有十五年經驗的業界人士觀察。
但,合併就一定是好事?權威科技研究機構以賽亞(Isaiah Research)執行長曾盟斌搖頭:「這只會把餅變小!」
他分析,友達與群創的主要業務都是代工,沒有自己的出海口。而終端客戶在採購政策上,較少集中下單給單一代工廠,例如聯想,一家頂多只能占二○%。
換句話說,雖然合併能夠整合兩家研發資源、提高採購議價能力與生產效益,但出貨量反而會大幅縮減。
劇本一:切割不賺錢部門只做大面板,財報更好看
更何況,拜景氣循環與換機潮所賜,兩家公司已經開始恢復獲利。尤其友達,二○一四年全年每股稅後盈餘(EPS)達到一.八三元,創下六年來新高,相較於二○一二年,負債超過新台幣三千七百億元,顯然已經走出營運谷底。
「產業已經處於獲利,現在(談合併)時間點不是很適合,」集邦科技旗下顯示器研究部門WitsView副總經理張小彪說。
全面合併,或許沒有綜效,但若只是把中小尺寸切出去合併,大尺寸部分仍舊維持兩家獨立運作,賽局就完全不同了。
「現在(友達中小尺寸面板)像是一攤死水,根本沒在賺錢,」一位熟悉友達產能狀況的面板界人士直言,過去手機、平板產業高速成長時,友達中小尺寸一年的出貨量可達兩億片以上,二○一四年則降到一億七千萬片左右。
曾盟斌指出,中小尺寸面板屬於客製化產品,每家廠商要的大小、厚薄、長寬都不同,製程繁複,加上手機產品週期短,開發速度要跟上品牌廠,往往要壓縮在六個月內,成本、壓力都相對高。更尷尬的是,手機市場在經歷了一輪大洗牌之後,前十大除了蘋果、三星與LG之外,幾乎都是中國品牌的天下。
曾盟斌分析,三星、LG原本就有自己的供應鏈,至於蘋果,友達過去雖有搶占到部分Macbook與iPad等訂單,但要打入iPhone供應鏈仍有難度。目前友達在手機面板還掌握了小米這個大客戶,但中國近年大力扶持自家面板廠,這張單子還能吃多久恐怕是個疑問。
友達原本在桃園龍潭就有一座三.五代 LTPS(低溫多晶矽)面板廠,二○一○年購併了東芝(Toshiba)在新加坡的四.五代線廠,現今還在昆山蓋六代線廠,明年即將啟用。但在整體產業結構變化下,屆時很可能會面臨不知道要賣給誰的窘境。
相較之下,中大尺寸面板例如筆電、PC、電視等因為有公定的標準化規格,且產品週期長,「切一塊就可以賣二、三年,研發成本攤掉之後持續cost down(降低成本)就好,」該面板界人士分析,利潤比中小尺寸面板高。
換句話說,如果友達能把不賺錢的中小尺寸面板切出去,留下獲利較高的大尺寸面板,不僅財報會更好看,還可以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這,就是李焜耀辭職第一個可能的劇本。
劇本二:化解購併恩怨交給彭双浪,不用自己談
第二個劇本,牽涉到究竟要怎麼併。
「KY一退,局勢立刻海闊天空,」一位面板界人士分析,最漂亮的做法,是仿照日本JDI(Japan Display Inc)模式,另外成立一家專攻中小尺寸面板的公司,如此一來,政府就有切入的空間,合併對象也不用局限於群創,華映、彩晶,都可以是潛在對象。
對李焜耀來說,沒有友達的牽絆,他可以用個人名義再去投資,甚至主導這家新公司,如果一切順利,再多擔任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也不無可能。
即使跟群創併,最尷尬的面子問題也已不復存在。「KY可以說這是Paul(彭双浪英文名)的決定,不用自己出面談判,也不會有誰主導的問題,」業界人士推測。
一位在面板界擁有十五年資歷的人士透露,當年身為達碁科技董事長的李焜耀在聯電集團董事長曹興誠的支持之下,趁聯友總經理段行建不在時進行董事改選,成功的購併了聯友。段行建憤而遠走美國,直到二○一二年,郭台銘出面相請才重出江湖,擔任群創董事長至今。
對於這段往事,李焜耀是否有放在心上,外界不得而知,但是李焜耀自從去年中風後,友達上下都覺得原本積極強勢的KY似乎變得不太一樣。彭双浪在受訪時就說:「感覺李焜耀大病一場後,對於人生想法又更豁達。」
以此推測,若群創最終主導了與友達的合併,李焜耀其實也不過是把當年對段行建的虧欠默默歸還。換句話說,李焜耀退位,「既可以休息,還不用跟某人低頭,不失面子還可能賺到裡子,等於所有的面相都顧及到了,」該業界人士分析。
這個劇本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看友達的人事布局就知道。職掌中小尺寸面板的移動事業群總經理向富棋,研發工程師出身,技術底子深厚,在業界眼中是憨厚木訥的老實人,比較不會有太多自己的意見。
而總管中大尺寸面板的視訊產品事業群總經理蔡國新,一路從採購、業務、行銷打上來,早具備獨當一面的大將能力,足以與彭双浪一起率領友達與其他面板廠抗衡。
李焜耀雖然退下了友達董事長的大位,但是這一齣面板廠合縱連橫的大戲,可能才正要開始。
【延伸閱讀】帶領友達熬過虧損黑暗期,李焜耀卻選擇下台——李焜耀與友達大事紀
1996年 成立達碁科技2001年 購併聯友光電,成立友達光電(友達成為全球第2大面板廠)2006年 購併廣輝電子(友達全球市占率達19%,與三星相當)2010年 美國政府以反托拉斯法起訴友達(友達接下來3年股價跌掉20%)2012年 反托拉斯罪名成立(友達連8季虧損,金額達上千億元)2014年 李焜耀中風住院4個月(友達谷底反彈、全年EPS1.83元創6年新高)2015年 李焜耀辭去友達董事長
整理:林俊劭
五月十一日,李焜耀宣布辭去友達董座,為面板強人時代畫下句點。病後的李焜耀,逐步淡出明基友達集團決策核心,後李焜耀時代的接班梯隊成形,彭双浪與陳其宏將如何分治共和引人注目。
撰文•林宏文、周品均
正當外界等著李焜耀露臉,親自主持友達六月二日股東會時,友達卻在五月十一日宣布李焜耀辭去董事長一職。當天他拄著枴杖現身友達總部主持董事會,會後即發布由總經理彭双浪接任董事長。
去年十月,一場突如其來的腦中風,李焜耀倒下了。傳言當時他一度沒有呼吸心跳,被中國醫藥學院急救回來。經過醫療團隊數月細心地治療調養,李焜耀恢復情況良好,也開始在二月友達董事會現身。
據一位密切陪伴李焜耀復健過程的友人表示,很幸運地,中風沒有傷到李焜耀腦部功能,要思考做決策沒有問題;但是,李焜耀的行動已經不若生病前靈活,這也讓他對人生的下一步有了新的體悟,才會辭任友達董事長。
辭董事長 李焜耀退居第二線「他透露出要退居第二線的念頭。」這位友人認為,友達只是他交棒的序曲,未來其他事業也會陸續進行。他說,六十三歲的李焜耀,生病前企圖心還非常旺盛,但病後已明顯改變。原本六十三歲就該考慮接班問題,生一場病讓他更加堅定,接班布局是他未來最重要的工作。
強人之後,這個總市值達二二○○億的集團會如何運作?誰又將接下領導重任?已成市場矚目的焦點。
可以確定的是,明基友達集團交由專業經理人管理的色彩將更為濃厚,過去像是合併西門子手機、反托辣斯案等重要決策,都由李焜耀一人主導的強人時代將逐漸步入歷史。
「未來,少了共主,明基友達集團將走向共和。」一位熟悉友達內部運作人士剖析。後李焜耀時期,明基友達集團很難產生第二位強人,而是以專業經理人分治。若李焜耀全面交棒,接下友達棒子的彭双浪,以及目前掌管佳世達與明基的陳其宏,兩人將分掌集團內兩大事業,開啟分治共和時代。
「這幾年,KY︵李焜耀︶的重心已不在友達,他偶爾才進友達辦公室。」一名面板業人士直言。與二○一○年友達深陷反托辣斯訴訟時,李焜耀強勢做出絕不認罪決策的時空環境相比,李焜耀這幾年已慢慢淡出友達的營運管理,將重心轉往生技上的布局。這就是為什麼,李焜耀選擇先卸下友達董事長交棒給彭双浪,作為他全面接班的第一步。
現年五十六歲的彭双浪,已在明基友達集團二十五年,可說是李焜耀一手栽培的專業經理人。出席公開場合總是西裝筆挺,私下更愛唐裝,是個充滿人文關懷的科技人。一九九○年進入明基任職後,隨後被外派到馬來西亞廠擔任廠長。九八年底,他被調至達碁(友達前身),不過三年,彭双浪隨即變身友達開拓中國市場的先鋒。
彭双浪先接棒 集團色彩淡化儘管彭双浪在工廠管理與業務的能力深受認可,若將時光倒回五年前,也無人預期彭双浪會成為李焜耀的友達接班人。
「如果不是反托辣斯訴訟,接下友達董事長位置的人,絕對不是彭双浪。」業內人士話說的直接。當時友達前副董陳炫彬、前執行長陳來助、前執行副總熊暉捲入反托辣斯訴訟案,不是身陷囹圄就是被限制留在美國。而彭双浪自己也很清楚,他曾說過,「接總經理,從來就不在我的人生計畫中。」然而,一二年面對公司存亡的危急時刻,當時李焜耀向彭双浪提出接任總經理那天,彭双浪只能答應,「因為你知道,你有義務要擔起這個責任,尤其公司遇到這種情況,我沒有推託理由。」即使彭双浪過去沒有管理研發單位經驗,曾受到內部質疑經歷的完整性,但在接下總經理的那一天起,他擔起帶領友達走出谷底的任務。三年來,彭双浪成功證明自己的能力。
對比友達從一一年到一二年內曾虧掉一一五八億元,去年,友達的稅後淨利是一八○億元,是○八年以後最好的成績。李焜耀讓立下戰功的彭双浪接下董事長一職,也被業界解讀是現在「最好的接班人選」。
不過,過去明基友達集團在李焜耀強人領導下,集團資源共享、高整合度的狀態,預料也會隨著彭双浪上任後而更具挑戰。一名長期觀察面板產業的分析師就說,「面板業已進入打群架時代。面對有出海口的三星、樂金以及大舉發展面板的中國,甚至比起有鴻海作為出海口的群創,友達的垂直整合度相對弱勢,對集團掌控力不比李焜耀的彭双浪,恐怕必須好好思考這項問題。」其實,李焜耀帶領的明基友達集團,面板事業可說是後來居上,如今已占集團事業大半江山。除了彭双浪之外,包括集團LED旗艦事業的隆達董事長蘇峰正、發展光電及綠能產業材料的達興材料董事長林正一,還有整合輔祥及景智的達運董事長向富棋,都是出身自友達的重要幹才。
由於彭双浪的輩分與許多枱面上董事長差不多,而且,早期友達眾多零組件公司獨立出去時,李焜耀與陳炫彬就一直提醒,友達的轉投資不能一直靠喝友達的母奶長大,一定要想辦法打進其他客戶。如今友達也都只是各事業體的客戶之一,未來彭双浪要建立他在友達面板光電事業的共主地位,恐怕也需要一點時間。
陳其宏接佳世達 拚醫療產業至於明基友達集團另一家領導的上市公司佳世達,總經理陳其宏加入明基友達集團已二十四年,他從研發工程師出身,曾擔任明基產品技術中心總經理,因此很多人都稱他是「Mr. BenQ」。
明基購併西門子手機事業歷經三百餘億元虧損後,明基的品牌事業與原來佳世達的代工事業也進行調整,除了上市公司改為佳世達外,品牌事業也進行精簡,製造與研發都移至佳世達,陳其宏也被賦予重任,一四年接下佳世達總經理一職,而原本由李文德負責的明基品牌事業,也劃入佳世達旗下。
在明基友達集團下一步重要領域|| 醫療產業,陳其宏也是重要推手。目前陳其宏身兼明基三豐董事長,明基三豐是老牌的手術台及手術燈供應商,一○年明基透過購併取得主導權,後來又購併怡安,這是一家以生產醫院點滴用的管、袋類產品,去年明基三豐又與以色列合作夥伴AB Dental Devices合資成立明基口腔醫材,推出3D植牙整合服務,進軍牙科領域。
在明基西門子合併案失敗後,陳其宏也經歷了他人生最大的考驗||罹患鼻咽癌,而他抗癌成功的歷程,也成為集團跨入醫療產業最佳見證人。
陳其宏是在○六年發現得到鼻咽癌,當時他與李焜耀一起去德國CeBIT秀參展,發現自己的痰與鼻涕中有血,原本以為只是當地比較乾燥,沒想到回台確診後,發現居然是癌症。
陳其宏說,當時他非常不能接受,但很快就決定進行治療,並以放療為主,化療為輔。結果,治療時他掉了許多頭髮,味覺也消失,只能吃流質食物,但在這種極度不舒服的情況下,他同時也決定要讓自己維持更強的戰鬥力。他回憶那段時間,自己以正面態度相信醫師與治療,連續一個半月,他每天早上治療後,下午還是戴著口罩到公司上班,不與公司的業務脫節。陳其宏與病魔纏鬥的過程,展現其驚人的意志力與正面積極的力量,也讓他獲得李焜耀的賞識,拔擢為佳世達總經理。
不過,雖然陳其宏職掌明基佳世達及集團醫療布局,但管理範圍也無法及於其他事業體,例如從面板轉型至隱形眼鏡及止血棉等醫材領域的明基材料,目前是由出身達方的陳建志擔任董事長。至於更早就從明基獨立出來的達方公司,則由老將蘇開建領軍。
目前看來,強人李焜耀逐漸交棒,明基友達集團將分別由彭双浪與陳其宏領軍,暫時還沒有誰能跳出來成為集團共主。只不過,彭双浪與陳其宏面對的都是整合問題,未來兩大事業中的各家公司,也是「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分治情況,可以想見共和的工作,恐怕是將來退居第二線的李焜耀最重要任務。
李焜耀
出生:1952年
現職:佳世達董事長、明基友達創辦人
陳其宏
出生:1961年
現職:佳世達總經理、
明基三豐董事長
經歷:明基電通產品、
技術中心總經理
學歷:美國雷鳥商學院
國際管理碩士
彭双浪
出生:1959年
現職:友達董事長兼總經理
經歷:蘇州廠總經理、
友達供應鏈副總經理
學歷:英國赫瑞瓦特大學MBA
明基友達集團
接班梯隊成形
友達董事長彭双浪
轉投資
達運董事長向富棋
隆達董事長蘇峰正
達興董事長林正一
佳世達總經理陳其宏
轉投資
明基總經理李文德
瑞鼎董事長黃裕國
達方總經理蘇開建
明基材董事長陳建志
明基三豐總經理許棠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