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跨國金融犯罪 港證監有權調查

1 : GS(14)@2017-02-12 13:15:44

【明報專訊】金融犯罪逐漸傾向跨國界,跨境的證券監管合作變得愈來愈重要。香港證監會近年收到及發出的監管合作請求數目便一直上升,例如在2008至09年度,發出的監管合作請求不足1000宗,但直至最新的2015至2016年度,有關數目已增至1264宗。

港美證監近年屢有合作

香港證監會本身設執法政策及國際合作小組,負責與海外監管機構合作,交換證據,包括交易紀錄、公司註冊資料及通訊紀錄等。除協助實際調查外,準備工夫亦相當重要,包括定期參與國際證券事務監察委員會組織工作,及與不同證監會簽署合作備忘錄。近年滬港通及深港通相繼推出,港證監會曾在內地組織研討會,讓兩地證監人員與海外專家交流。

今次香港持牌人尹少華被美國證交會控告內幕交易,港人操縱海外市場,香港證監會同樣有權調查。兩地證監近年屢有合作,早前轟動一時的老虎基金亞洲內幕交易案,美國證交會之所以立案調查,便是受惠於香港證監會分享的資料。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834&issue=2017021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6463

何車500:此股有權飆220%

1 : GS(14)@2017-03-22 00:30:34

市值數十億元的二三線地產股,個別PB超過1倍或2倍,當然不宜用作同類股比較的指標。遠東發展(035)、大昌(088)、英皇國際(163)、莊士機構(367)與香港興業(480),有一定歷史與知名度,級數不高,可作為比較代表,五股平均PB是0.49倍。有一隻同級同類股,PB若然與此五股相同,則股價要升390%!它,就是泛海集團(129)。1)先來Follow Up:冠捷科技(903)上周五績後彈升13%至1.77元,上月6日於1.54元推介此股,設目標價翻一番,即可見3.08元,繼續買,目標價高高,稍後再分析。2)泛海有33年歷史,發展地產代表作有淺水灣豪宅Grosvenor Place及青山公路皇璧,公司市值23.5億元。去年9月中期結算時,計入酒店重估,每股NAV高達17.88元(不計酒店重估則為12.85元),股價1.78元,PB竟低至0.10倍,亦即股價較NAV折讓九成!


泛海較NAV折讓90%

3)2017年(3月年結)上半年,泛海純利11.45億元,按年激增1.9倍,並相等於對上年度全年的1.6倍。往績PE3.2倍,動態PE(即以過去12個月盈利計算的PE)低至1.6倍。4)過去十年,泛海只有一年見紅,共賺118億元,相等於公司市值近5倍。公司派低息,股息率僅2厘,保留絕大部份盈利,結果股東資金十年間大增4倍,「孤寒」也有好處(美國股神巴菲特的巴郡也派零息)。5)多年來,泛海大量借錢大量買債券,賺息差兼賺價,妙計「空手套利」,頗見成績,股東資金回報率耀眼。去年9月底,手上現金加財務資產,減去借貸後,有淨現金3.24億元。★泛海PB與同級同類股看齊,由0.10倍升上0.49倍,代表股價要升390%至8.7元。PB若與文首所述同級五代表股最低PB的莊士(0.32倍)看齊,泛海也要升220%至5.7元。泛海,有權升2.2倍至3.9倍!以下附加相關資料,只在網上版刊出,報章版因版位所限,並無刊出。
A)潘政持滙漢(214,市值17.3億元)50.41%,滙漢持泛海(129,市值23.5億元)51.79%,泛海持泛海酒店(292,市值27.3億元,已調整送股因素)64.36%。
B)泛海原持有泛海酒店85.72%,最近透過巧妙安排,泛海酒店紅股1送2,而泛海收取可換股票據,泛海在泛海酒店的持股量降至75%以下,公眾持股量恢復至25%以上。
C)一系三公司中,最吸引的是泛海,其次滙漢。
D)泛海酒店擁有港島皇悅酒店、九龍皇悅酒店、銅鑼灣皇悅酒店,及擁有一酒店位於溫哥華,另有一些小型酒店項目。
E)泛海全資擁有中區泛海大廈(樓面13.3萬平方呎),及灣仔匯漢大廈(樓面20.2萬方呎,早前改名美國萬通大廈),每幢大廈的價值都超過泛海的市值。在元朗、屯門及西貢,發展81萬平方呎住宅,三項發展計劃未來盈利,可能已超過泛海的市值,尚未計算一些小型市區豪宅的利潤。在上海實益發展54萬平方呎別墅,在北京實益發展118萬平方呎商住物業,兩項國內計劃的利潤可能超過泛海的市值。泛海市值低殘得大離譜,於此可見。
F)泛海2017年(3月年結)中期盈利激增1.9倍,績前曾發盈喜。兩個月後公佈末期業績,估計亦有盈喜,時間估計在4周至6周後。何車本欄逢周一、三、五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320/1996348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8050

業界盼釐清債券通持有權

1 : GS(14)@2017-05-19 05:18:45

【明報專訊】人民銀行、金管局及港交所(0388)周二正式宣布推出債券通,雖然當局披露了大致的運行框架,但業界昨日紛紛認為,尚有不少技術上的細節需要釐清,包括持有人問題、稅務安排及跨境資金流動等方面。

債券通與滬港通一樣,採用名義持有人制度,當年滬港通推出時,不少外資質疑投資者的實際權力,以致推出初期,機構投資者的反應並不熱烈。高偉紳律師事務所資深顧問律師葛音表示,現時債券通可能面對同樣問題,市場關心一旦債券發行人違約甚至破產,投資者能否行使應有的權利。因此她認為,當局若未能在債券通正式推行前解釋這問題,外國監管機構未必放行。

律師:倘無解釋 外國監管未必放行

她表示,當年中證監就滬港通的持有人問題發表聲明,確認滬股通股票的實益擁有人應當通過名義持有人,即香港結算,以行使有關股東的權利。現時債券通由人民銀行主理,故她認為人行亦應發出類似的聲明,以釋除境外投資者的疑慮。

投資者稅項未明

市場同時關心稅務問題,羅兵咸永道稅務合伙人李珮君表示,境外投資者可能涉及兩方面的稅務問題,投資債券時獲取的利息,就法規角度而言,適用於10%的預提所得稅及6%的增值稅,另外投資者亦可能在轉讓債券時涉及所得稅。她表示,現時當局雖然沒向境外投資者收取有關稅費,但不少基金仍預留準備金以應付可能須繳交的稅務,因此希望內地稅務機關明確解釋此問題,並出具書面法規以確認其解釋。

分析:外資認知不足 料初期反應一般

在債券通制度下,投資者經港交所及金管局進行交易及結算,涉及的貨幣不只是人民幣,因此業界同樣希望釐清跨境資金流動及匯兌安排。另外,富達國際固定收益基金經理Bryan Collins表示,市場希望有更多的對冲產品,「近期港交所推出的國債期貨是一大進展,若風險對冲工具愈來愈完善,中國債券的吸引力將進一步增加」。

富國資產管理(香港)營運總監許漢華則表示,外資關注的是評級問題,由於中國債券市場欠缺國際通用的信用評級體系,被視為透明度低,外資的認知度因此不高。因此他預料,債券通開通後未必立刻有熱烈的反應,初期業界需要更多與客戶溝通。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869&issue=2017051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3442

新書指內地人缺公民意識彭定康:港人有權堅持港人身份

1 : GS(14)@2017-06-25 10:29:57

【本報訊】中共官員近年一再強調一國先於兩制,將港人抗拒中國人身份與港獨劃上等號。前港督彭定康在新出版的著作中為「香港人」身份辯護。他指出,一國兩制的真正意義在於香港人擁有內地人所沒有的公民意識,香港的自由與法治亦是內地所沒有,所以港人有權堅持香港人的身份。中共要求港人與內地人一模一樣,只會令一國兩制失去意義。記者:麥志榮



■彭定康指雨傘運動是年輕人因受到壓制而走向極端。

根據彭定康近日出版新書《First Confession》(初次告白)的電子版,他在書中第8章有關香港的部份,及就新書的訪談中都提及香港人身份認同問題。他嘲笑中國共產黨只是鸚鵡學舌地講「一國兩制」,但從沒有真正理解其意義。香港雖是中國一部份,但港人相信社會多元化,要求政府問責,明白自由及法治是維持繁榮穩定的關鍵,令香港人有與別不同的身份,中共不能一方面講兩制,但又要求香港人與內地人的政治性格一模一樣。他指出,香港的自由、法治及生活水平對內地人很吸引,因為內地沒有這些東西,發展的基礎也受打壓,最滑稽的例子是習近平及中國教育部長下令禁止傳播西方價值及哲學,「就像馬克思是在上海出生,另一樣可笑的是,孔子學說與論語卻被扭曲,變成好像是列寧的想法」。他認為,香港人日益滋長的身份認同,並非承認或否認是中國人,而是希望被承認是「香港的中國人」。香港人有真正的公民意識,這是內地各大城市的居民所沒有的,兩制就是香港人不會安於接受極權管治。他又指,中共難以承認港人這種身份差別,是因為內地正欠缺一種可以將政治及經濟利益與愛國情操維繫起來的公民道德。中共也害怕政治改革會令中共政權倒台,於是打壓一切異見分子,收緊對香港的政策。


稱示威者不應受武力壓制

彭定康在新書中提到,中共在97年後不斷破壞一國兩制,香港公務員制度被政治化,警隊亦被利用於政治目的,法治及司法獨立受到北京說三道四,銅鑼灣書店跨境擄人事件令言論自由受威脅。中共高壓將少數激進分子推向港獨。而今年初特首選舉,最高民望的曾俊華落選,因為他主張和民主派溝通。對於2014年尾爆發的雨傘運動,他指出,香港人以往政治冷感,近年因害怕中共對香港的圖謀,令港人政治訴求變得尖銳,一場溫和的爭取民主運動因受到壓制而走向極端。他指雨傘運動中的年輕人顯得克制,整個運動都甚有條理。和平示威者不應被催淚彈及胡椒噴霧壓制。成千上萬在97年後才出生的年輕人參與運動,是因為他們相信自治的承諾,希望可自由及公平地選出治港的人。他又表示,近年訪港期間曾被大學生質問英國對香港過去幾代爭取民主的人做過甚麼,他當場無法確切回答。只是他認為英國政府確有道德責任,採取行動捍衞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而這不只是對英國的考驗,也是對國際社會的考驗。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625/200680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6948

譚惠珠「人大有權定香港制度」搬《基本法》經濟民生條文撐一地兩檢 與袁國強不同

1 : GS(14)@2017-07-29 03:30:03

■譚惠珠(左)與李柱銘出席電台節目時,指《基本法》內的經濟民生條文是一地兩檢的法律基礎。



【一地兩檢割地】【本報訊】政府在零公眾諮詢下,推出被指是「割地自閹」的高鐵一地兩檢方案。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譚惠珠昨為方案護航,指是次安排由港府運用高度自治向中央提出要求,又引用《基本法》第118及119條等經濟、民生條文為法律基礎,甚至指人大常委依中國憲法,有權設定香港制度。前大律師公會主席梁家傑斥譚說法理屈詞窮,將涉民生及經濟的條文無限上綱去合理化一地兩檢。記者:鍾雅宜


政府宣佈的高鐵「一地兩檢」方案列明在西九龍高鐵站設內地口岸區,實施內地法律,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先後搬出《基本法》第7條及20條,作為西九龍總站部份樓層設立內地口岸區、完全實施內地法律的依據,引起輿論質疑。基本法委員會委員譚惠珠昨日續為政府護航,再搬出更多《基本法》條文。譚惠珠出席電台節目時指,第20條並非主要可以促成一地兩檢的條文,反而《基本法》第118及119條更加重要。118條列明特區政府提供經濟和法律環境鼓勵各項投資,119條則列明政府制訂適當政策協調各行各業,包括旅遊業、運輸業等。譚惠珠解釋,港府政策就是將高鐵加上內地高鐵網絡,而在香港實行一地兩檢,這個政策正符合118條及119條規定。譚惠珠更進一步拋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62條,認為人大常委會可以行使職權,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呢一個權喺香港一定有效嘅,因為佢係全國有效,所以人大決定既會用基本法,亦會用憲法畀佢嘅權力,呢個係我嘅估計」。



■西九總站部份樓層將設立內地口岸區並實施內地法律的方案,引起輿論質疑。

被轟理屈詞窮 無限上綱

對於袁國強前日提出的業主租客論,譚表示支持,並認為即使中央有權租用香港地方,亦不會影響香港地域,「只係租咗出去,權利冇變到,只係司法範圍變咗,唔等於割咗個地出去」。出席同一節目的資深大律師兼前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李柱銘則指《基本法》賦予香港高度自治及獨立司法權等,第20條是容許人大給予香港更多權力,而非讓香港與中央「夾埋傷害香港人受法律保障的權力」,直斥方案是「與時並退」。梁家傑直斥譚惠珠引用《基本法》第118及119條根本是將涉及民生及經濟的條文無限上綱,「如果咁都成立,仲有百幾條講自由貿易、經濟等,係咪都可以用嚟尋求人大常委授權畀香港政府,實施全國法律確保經濟自由?」梁指譚為一地兩檢護航,甚至搬出中國憲法,是理屈詞窮、亂了章法,形容是「?家皇上賜砒霜,(香港)仲要謝主隆恩」,他指過去為了令特區實行一國兩制,中央應自我約束權力,「如果中國憲法可以不受制下全面實施,咁做咩都得㗎啦」。他形容港府變相承認共產黨已全面在香港行使主權,「你不如認命啦,中央權力大到可以完全冇限制」。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田北辰接受傳媒訪問時亦指,《基本法》第118和119條是支持一地兩檢方案的理據,但是次方案的主要考慮是國家安全,因此第20條才是關鍵的理據,他亦認為譚的說法容易令人混淆政府的說法。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70728/201043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8968

【打風無補假】放假撞着打風 外傭有權留家唔做嘢

1 : GS(14)@2017-10-22 16:24:21

外傭放假日遇上八號風球,究竟有否補假?



天文台預測周日風暴會最接近香港,狂風大驟雨在所難免,唔知打唔打得成風呢?其實打風遇上星期六日,並非第一次,大部份打工仔也不用上班,安安全全留在家。


香港家庭傭工僱主協會主席容馬珊兒

但對於一班多數放周六日的外傭姐姐來說,掛八號大風大雨,不能去中環眾會,難道要留在家?那又有否補假呢?這麼多疑惑,不如請教一下香港家庭傭工僱主協會主席容馬珊兒吧。



記者:黃依情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1016/2018397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98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