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豐盛控股否認Glaucus報告所有指控 5月4日複牌

5月2日晚間,豐盛控股發布澄清公告,對沽空機構格勞克斯的報告進行回應。同時宣布,將於5月4日複牌。

豐盛控股稱,該報告披露,GRGC於該公司股份擁有賣空權益,而因此可藉股價下跌獲取暴利;豐盛控股否認GRGC所發布的該報告內針對該公司的所有指控,豐盛控股正諮詢法律顧問及將考慮對GRGC采取法律行動。

而且,鑒於該報告的缺陷,豐盛控股願意邀請GRGC以及其調研總監Soren Aandahl先生前往南京總部參觀,以更好地了解公司戰略、業務布局及經營狀況。

在公告中,豐盛控股分別就股票操縱、操縱卓爾股票、公司估值過高及未披露關聯方交易等幾項指控一一進行了解釋。

第一,對於GRGC對豐盛控股在2016年11月14日起至2017年4月20日期間進行股票操縱的指控,豐盛控股稱,公司及董事已確認,其並未采取任何行動及並無參與任何直接或間接操控股份價格的事件。投資大眾的交易策略乃以市場為導向且不受本公司所控制。

同時,豐盛控股表示,公司股份價格於2016年11月下旬已開始下跌,在其開始於2016年11月30日按隱含發行價每股2.99港元發行大量新股份以符合其就中國高速傳動設備集團有限公司股份提呈的股份交換要約的接納後,本公司股份收市價由2016年11月30日的每股4.13港元降至2016年12月1日的每股3.66港元。

豐盛控股認為,GRGC選定此日期為開始日期,而不提及如該公司於該期間內發行大量新股份等重要事實,是為造成投資於股份會錄得虧損的假象。

第二,在操縱卓爾股票並人為推高收入上,豐盛控股稱,公司及董事已確認,其並未采取任何行動及並無參與任何直接或間接操控卓爾股份價格的事件。

此外,自2015年初以來,豐盛近股積極拓展其投資業務,而投資業務事實上為集團的主要業務之一。公司持有多樣化投資組合,投資上市公司股本、非上市金融產品或私人公司股本。股本投資的交易表現為市場驅動乃常見情況。

豐盛控股稱,卓爾股份的公允值變動的凈影響占本集團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純利約90.21%,而非GRGC報告所載述的108%。該集團相信,卓爾的增長勢頭維持強勁,該集團於卓爾的投資將繼續為其帶來回報。

其次,於2016年底,豐盛控股已抵押於卓爾的部份投資作為約人民幣3.02億元的短期貸款的抵押品。於2016年12月31日,該集團的資產凈值以及現金及現金等值物分別約為人民幣261.79億元及人民幣38.64億元。

以上述卓爾股份作為抵押品的有關短期貸款金額與該集團於2016年12月31日的資產凈值以及現金及現金等值物比較並不重大。該集團認為,報告所述的“為暴跌作準備”狀況乃純屬誇大,旨在制造恐慌及實為GRGC本身牟取暴利。

第三,對於估值過高的指控,豐盛控股稱,GRGC將於該報告內引述之“本公司來自其持續經營業務之經調整二零一六年EBIT(扣除利息及稅項前盈利)”與本公司近期市值進行比較並於該報告內得出431倍數,意味著股份及本公司的估值過高,乃極具偏見及不適當,因其並無提及(a)市盈率,(b)該公司收購中國傳動及(c)該公司於過去幾年以多元化業務取得的可觀增長。

豐盛控股稱,公司於2017年4月24日的市值為564.25億港元(根據收市價每股2.86港元計算)。當時的市盈率約為13倍。

其次,GRGC報告中所稱的431倍數忽視了豐盛控股於2016年12月成功收購中國傳動。在豐盛控股於2016年12月成功收購中國傳動後,中國傳動的財務資料已自2016年12月起並入公司的綜合財務報表。然而,當該報告載列431倍數時,其故意遺漏提及中國傳動的高溢利水平及中國傳動的財務資料並入公司的財務報表。

再者,董事會亦認為,該報告就豐盛控股的估值及前景給出短視的結論。快速增長的公司享有高市盈率乃公認市場原則。任何上市公司的市價通常反映各種各樣之因素,而該公司的潛在增長為最重要因素之一。事實是其於2013年12月完成反向收購後已藉多元化業務取得快速及可觀增長。

此外,GRGC的第四個指控稱,豐盛控股未披露相關的關聯方出售及收購。豐盛控股稱,其否認該報告內所述的有關未披露關聯方出售及收購的全部指控。在公告中,豐盛控股對GRGC列出七項交易中所涉及的關聯交易進行解釋。

豐盛控股稱,有關與季昌群先生(本公司的最終控股股東、聯席首席執行官及執行董事)(“季先生”)及其家屬之“關聯方關系”純屬捏造及虛構,並載有不準確及不完整資料。本公司謹此強調,其從未試圖不顧及股東權利或任何香港證券法或上市規則或私下向季先生及其家屬轉讓溢利或權益。

豐盛控股將考慮及采取一切合理措施,以保障公司股東權益,包括根據本公司股東授出的有效購回授權於市場上購回股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7583

爾康制藥實控人減持套現12.37億元 預計15日複牌

因媒體報道涉嫌嚴重財務造假而停牌的爾康制藥5月10日晚間公告稱,由於網絡上出現一些關於爾康制藥的媒體報道,截至目前,公司正對相關情況進行核實,鑒於柬埔寨進出口數據及相關憑證的獲取需要時間,公司股票繼續停牌,預計5月15日起複牌。

當晚,公司還公告,2017年5月10日,公司接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帥放文及其一致行動人減持計劃實施完畢的通知,累計減持公司股份103,130,016股,占總股本的4.9999%。本次減持後帥放文先生持股比例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41.4366%,仍是公司實際控制人、控股股東。

據公告披露的減持情況,最新一筆減持發生在5月5日,且所有減持均以大宗交易成交,成交金額合計約12.37億元,減持價格在11.93元/股至12.64元/股之間。

爾康制藥曾於2016年12月7日披露提示性公告,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帥放文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曹再雲女士計劃以大宗交易的方式,自公告之日起兩個交易日後六個月內,擬減持不超過199,000,000股公司股份,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9.66%。

5月9日,有媒體報道稱,爾康制藥涉嫌嚴重財務舞弊,報道中對18萬噸木薯澱粉生產項目實現的6.15億元凈利潤提出質疑,並質疑爾康制藥有虛構資產嫌疑。

2013年11月,爾康制藥擬使用部分超募資金2億元投資建設年產18萬噸藥用木薯澱粉生產項目,實施主體為公司全資孫公司湖南爾康(柬埔寨)有限公司。爾康制藥董事長帥放文曾表示,玉米澱粉幹法制取方式不同,木薯澱粉采取濕法制取,通過把木薯快速粉碎、過濾和高速離心等一系列工藝流程制成。其中大腸桿菌、蟎蟲等微生物含量得到有效控制,更適合用做藥用輔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608

金徽酒回複上交所問詢:不存在虛構交易 18日複牌

金徽酒5月15日晚間回複上交所問詢表示,公司前期信息披露真實、準確,銷售數據真實有效。公司或關聯方與其經銷商不存在以私下利益交換等方法進行惡意串通以實現收入、盈利的虛假增長;不存在與經銷商串通,通過期末集中發貨提前確認收入、或放寬信用政策等方式換取收入增加的情況;不存在虛構經銷商與公司的全部或部分交易。

近日,有媒體報道《金徽酒大客戶稅務數據與公示數 據相差 400 多倍》,質疑金徽酒《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前五大經銷商銷售收入與其納稅 收入存在差異,質疑公司業績不真實。同日下午,公司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關於金徽酒股份有限公司媒體報道事項的問詢函》。公司股票因媒體報道需澄清於5月15日申請停牌。停牌期間,公司保薦機構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師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已對媒體報道內容進行核實,目前核實文件正在履行各自內核程序,未能與該公告一並回複。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並將於5月18日(周四)複牌。

對於上證追問媒體報道是否屬實,公告稱,公司已建立經銷商銷售先款後貨、定期對賬等銷售有關內控制度,歷年前五大客戶收入真實、準確。結合白酒經銷商特征及受同一控制人控制合並口徑統計對經銷商銷售額。2012年至2016年,公司前五大經銷商銷售回款中經銷 商對公賬戶回款比例分別為 7.27%、1.69%、3.81%、25.77%、25.90%,其他回款皆為經銷商股東、家庭成員、親屬或店員、分銷商直接支付貨款。上述媒體所采訪均為經銷商部分經營者,有意忽視經銷商其他股東、家庭成員、親屬或店員、分銷商等名下付款及銷售情況,在未對事實充分調查情況下主觀臆測,存在嚴重誤導廣大投資者的傾向。

對於上證追問媒體報道所涉經銷商歷年對外實際銷售公司產品的金額。公司答複稱,公司經銷商為小型公司制企業或個體工商戶,經營方式靈活多樣、為獨立經營主體,公司一直對經銷商銷售實行“先款後貨”制度,收到貨款後再發貨,形成實際銷售。經銷商對外銷售量大面寬,渠道複雜,公司無法統計經銷商向下銷售的具體金額。公司長期對經銷商進行庫存管理,公司業務人員或市場專員定期對經銷商檢查庫存,如發現高於核定的庫存常量,公司再不收款發貨,以維持經銷商庫存合理水平,保證市場平穩。通過定期盤點經銷商庫存,上述經銷商期末庫存合理,不存在年底大量囤貨情形,也不存在次年大量退貨的情形,經銷商向公司采購產品已實現最終銷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9171

怡亞通股票5月16日複牌,深圳投控將晉身第二大股東

怡亞通(002183,SZ)終於引入了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深圳投控)作為股東,股票將於5月16日複牌。

5月15日晚間,怡亞通公告稱控股股東怡亞通控股5月15日與深圳投控簽署協議,約定前者將其持有的怡亞通13.3%股份轉讓給後者,轉讓價款為18.21億元,對應的每股價格為6.45元。

此次轉讓價較怡亞通停牌前收盤價折價約10%。5月2日,怡亞通因籌劃重大事項停牌,停牌前收盤價為7.17元。

怡亞通一季報顯示,控股股東怡亞通控股持有公司36.15%股份;第二大股東為持有怡亞通3.55%股票的信托基金。

這也意味著,股權轉讓完成後深圳投控將以13.3%的持股比例成為怡亞通第二大股東,怡亞通控股對怡亞通的持股比例降為22.85%。

怡亞通與深投控間的合作並不順利。怡亞通控股2017年就曾接觸深圳投控籌劃股權轉讓,怡亞通股票為此停牌接近一月,但當年的合作以流產告終。

2017年8月7日,怡亞通因籌劃重大事項即股票轉讓停牌;2017年9月1日,怡亞通公告稱,怡亞通控股與合作方深圳投控就戰略合作及涉及的股權轉讓等事宜進行了深入的洽商,期間,各方曾達成戰略合作框架,並各自履行審批流程,但最終未能簽署正式協議。

在後來的終止籌劃重大事項投資者說明會上,怡亞通方面表示,終止股權轉讓的原因為公司接怡亞通控股通知,經充分溝通與反複論證,各方一致認同怡亞通的發展戰略及前景,但亦認為控股權轉讓事宜尚不成熟,決定終止籌劃本次控股權轉讓事宜。

怡亞通正處於風口浪尖。停牌期間,一篇質疑怡亞通財務數據的文章在互聯網廣為傳播,該篇文章指出了怡亞通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凈額與其凈利潤不匹配等問題。

財務數據顯示,怡亞通2015年到2017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8.05 億元、-41.47 億元和 0.41 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5.95億元、5.19億元、4.92億元。

怡亞通在半年報問詢函回複函中表示,廣度供應鏈業務的代墊貨款、深度供應鏈業務規模增長導致的經營性占款和存貨增加是報告期內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負的主要原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143

常山藥業:股票可能被暫停上市,5月23日複牌

5月22日晚,常山藥業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可能被暫停上市,5月23日複牌。

稍早,常山藥業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的《調查通知書》,因公司臨時報告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目前,公司經營狀況正常。

5月15日晚間,常山藥業公告稱,全資子公司一款治療ED的片劑產品獲得GMP證書,產品可以上市銷售,此次《藥品GMP證書》認證的車間為固體制劑車間,生產品種為枸櫞酸西地那非片劑。公開資料顯示,枸櫞酸西地那非也叫萬艾可,中文簡稱“偉哥”。值得一提的是,常山藥業公告顯示,據統計數據,“國內ED患者人數約1.4億人”,假設其中有30%接受治療,人數將達4200萬人,假設接受治療的ED患者每年都能多次使用藥物,未來中國潛在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百億元級別,市場空間廣闊。

對此,深交所於5月16日向發出問詢函,要求常山藥業說明數據來源和準確性,並充分提示公司產品面臨的市場風險。常山藥業刊登補充公告,稱該數據系工作人員通過網絡檢索並節選自部分券商研究報告的表述,未對數據來源、計算方法和準確性進行核實。

在發布“1.4億中國男人不行”的公告之後,常山藥業受到熱捧,股價在5月16日、17日兩個交易日連續漲停,區間累計漲幅達20.56%。

緊接著,5月17日晚間,常山藥業公告稱,公司四名高管高樹華、高會霞、丁建文、黃國勝當日共計減持1008萬股,減持金額超8764萬元。根據常山藥業2017年業績報告,高樹華為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並任董事長、總經理,持有36.41%的股份;丁建文為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黃國勝為公司副總經理,高會霞為公司創始人之一。

5月18日,深交所表示,常山藥業信披涉嫌違反相關規定,高樹華、丁建文、黃國盛在公司披露對股價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事件後的兩個交易日內減持,涉嫌違反《創業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的相關規定,已對常山藥業及相關當事人啟動違規處分程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4565

中國中鐵:擬募資116.5億元收購四公司剩余股權,20日複牌

中國中鐵8月17日晚間公告,擬分別向中國國新、中國長城、中國東方、結構調整基金、穗達投資、中銀資產、中國信達、工銀投資和交銀投資發行股份購買上述9名交易對方合計持有的二局工程25.32%的股權、中鐵三局29.38%的股權、中鐵五局26.98%的股權、中鐵八局23.81%的股權。

據悉,中國中鐵本次將發行169,631.9023萬股,交易標的資產預估值總計為1,165,371.1805萬元。交易完成後,標的公司將成為中國中鐵的全資子公司。

此外,中國中鐵股票將於2018年8月20日開市起複牌。

責編:李燕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740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