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創業黑馬發布學吧APP 牛文文:打造線上學習場景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26/154894.shtml

導讀 : “學吧”是為黑馬會員量身打造、以“約在線上、自由學習”為核心目的的創業者學習場景移動化產品。

第三屆黑馬運動會於2016年3月26、27日召開。本次黑馬運動會主題為“學霸來了”,創業黑馬所提出的“學霸”即“學霸型創業者”,是指創業企業融資B輪以後,10億元人民幣以上估值,有正現金流的創業者。

據介紹,在全國範圍甄選“學霸型創業者”的過程中,黑馬社群內部湧現黑馬學霸估值百強,這張含金量(總市值)超過2100億的榜單選拔了八大行業領域的100家創業企業。

這群黑馬學霸被視為黑馬社群的中堅力量、“重度垂直”的踐行者:瞄準一個細分垂直領域,將傳統生意與移動互聯網結合,在線下構築重度運營體系經營用戶,從而形成O2O閉環。這種會融錢、會賺錢、掌握了互聯網工具的新型公司,被認為是未來A股上市公司的主流形態。

在思想運動會現場,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指出了黑馬學霸的湧現意味著創業者學習場景變革機會來臨,即“去中心化群組學習”。他表示,“去中心化群組學習”完成了從企業家培養黑馬到基於明星黑馬成長方法論的自組織、自學習、自成長的轉變。而這種轉變無疑將促使創業者學習效率的大幅提升,牛文文表示,創業黑馬將在不久的將來打造中國最活躍的學習社群,因為學習能力是創業者最大的競爭力。

牛文文詼諧地打了個比方,每年黑馬思想運動會都很熱鬧,但場地所限,很多黑馬還是不能有圍觀的機會。但是現在有了去中心化群組學習方式,三十多個黑馬分會可以把學霸搶回家上課。

據創業黑馬CTO唐昕介紹,黑馬社群將圍繞學霸推出一攬子去中心化群組學習產品,這些群組學習產品是由創業黑馬最新研制推出的一款名叫“學吧”的APP產品承接。

“學吧”是為黑馬會員量身打造、以“約在線上、自由學習”為核心目的的創業者學習場景移動化產品。目前主要包括群組學習、萬馬在線、黑馬導師課程、黑馬人脈、黑馬花名冊五大板塊,通過線上課堂、線上約人功能幫助創業者搞定學習、搞定資源、搞定圈子。

“萬馬在線”是黑馬社群的線上加速學習產品。黑馬社群的大學霸們將在商業模式、眾籌融資、落地孵化等方面為黑馬提供線上點撥與指導,幫助黑馬梳理創業方向。

“群組學習”板塊則有學霸與投資人強強聯合的小組互動,結合線上線下組員自主學習,通過“扒皮抽筋”的深度研討、直擊痛點的案例分析,鞭辟入里的學霸點評,黑馬們高效獲取幹貨,實現快速突破,共同進步。

“黑馬人脈”則為黑馬們提供了求指導、求幫助、求資源的平臺,黑馬資源在線上全開放,想約誰約誰,一鍵即達,幫助黑馬們少走彎路少填坑,快速搞定自己、搞定模式、搞定資本。

黑馬學院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509

牛文文:去中心化的群組學習是大勢所趨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26/154892.shtml

導讀 : 我們接下來的任務是,這些來自全國30個城市分會的黑馬兄弟們,要盡快把學霸搶回家,搶到分會去,在一年時間里,讓學霸幫助我們快速成長。

i黑馬訊(吳丹)3月26日消息,由創業黑馬舉辦的第三屆黑馬運動會今日在京舉行,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出席活動並發表主題演講。

牛文文在演講中表示,黑馬“學霸”是社群中一股重要力量,接下來各地黑馬要圍繞“學霸”進行自組織式學習,跟著學霸一起成長。牛文文稱,過去對社群的管理方式主要是線下,現在要把整個學習社區搬到線上,全面滿足黑馬會員的線上學習和人脈需求。

以下為經i黑馬編輯過的演講節選:

黑馬社群是中國一個最活躍的學習社群。有學習的地方就有學霸,所以我們這次主題叫“學霸來了”。我們剛剛做了一個學霸TOP 100排行榜,上榜的黑馬市值加起來超過2000多億。不出意外的話,這兩三年就是這批學霸集中變成主流公司的年份。

所以,學霸來了!我們要跟著學霸一起成長!

黑馬社群是一個學習社群,今天我想給大家推薦一種新的學習方式,過去我們是用黑馬成長營這種成長方式,五六年來幫助了很多黑馬,但“很多”也只有兩三千家。而現在,黑馬社群已經變成一個兩萬多人的龐大社群,非註冊會員還有100多萬,我已經沒法按照一個中心化的創業營方式,來幫我們的新黑馬成長學習。所以,我們希望推出一種去中心化的群組學習。

那是一種什麽樣的學習呢?跟著學霸一起學,讓學霸幫我們“擼BP”,幫我們背書,陪伴我們成長。我們每個學霸,都帶著十幾、二十位黑馬兄弟,一起來搞定自己、搞定模式、搞定資本,兩萬多黑馬要圍繞學霸“自組織”起來,在短時間里像他們一樣,用一種好的方式實現快速成長。

我們接下來的任務是,這些來自全國30個城市分會的黑馬兄弟們,要盡快把學霸搶回家,搶到分會去,在一年時間里,讓學霸幫助我們快速成長。我們的目標是,經過一個季度的努力,打造一個線上學習場景,最終圍繞這種場景進行線上線下的互動。

過去大家常跟我說,老牛,我能不能串到其它分會去?我們有19個行業分會,過去我們的管理主要是線下,現在所有黑馬都在線上了,可以在線上約學霸,形成學習場景,然後延伸到線下去。下面請創業黑馬CTO唐昕為我們介紹一下,這個新的APP是怎樣的。

創業黑馬CTO唐昕:

“學吧”APP這個名字取的諧音就是學霸,主要給大家提供五大功能模塊:萬馬在線,小組學習,學院課程的花名冊和人脈,黑馬花名冊。可以看到,我們把整個學習社區搬到了線上。

我們以後還會加入更多好玩的東西。比如在“萬馬在線”里實現連續的語音播放,打賞機制,以20人為限的群組學習,發布學習筆記等;另外還有搞定人脈的“黑馬花名冊”,我們希望把它打造成中國最活躍的創業者數據庫,在這里每位創業者都可以發布需求,給自己貼標簽。最後希望每個人都成為學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510

牛文文:重度垂直將是未來主流商業形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522/155995.shtml

牛文文:重度垂直將是未來主流商業形態
牛文文 牛文文

牛文文:重度垂直將是未來主流商業形態

對創業者而言,不能做跟著風走的機會主義者,而是要回到創業創新的本質。

黑馬說

5月21日,“創業天府 菁蓉匯·金牛”軌道交通專場活動在西南交通大學舉行,同時成都黑馬路演中心正式開幕。

在大會中,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做主旨發言,他指出在當前形勢下的創業創新應回歸本質,並提天派與地派理念。同時,他認為重度垂直將成為未來商業的主流形態。

演講 | 牛文文   整理 | 楊博丞

以下為牛文文演講全文(經i黑馬編輯):

今天到成都來正好是菁蓉匯的一周年,一個城市創業創新環境的變化讓人刮目相看。

我還從來沒看到一場創業會有這麽多跟軌道交通相關的陌生的高大上的名詞,創業已經成為了軌道交通全球化、產業化的大未來。同時也很明顯,成都的創業創新已經進入了2.0階段。

創業創新是中國的主題,對國家未來有非常大的意義。在創業創新領域里,最近也在發生一些變化,我向大家匯報三點。

讓創業創新回歸本質

在大機會面前不做機會主義者。對創業者而言,不能做跟著風走的機會主義者,而是要回到創業創新的本質。

有一個很大的變化,在過去幾十年里,基本上是互聯網的創業,或者簡單來講是一個消費互聯網的創業,這一切基本上是消費互聯網。

消費互聯網有一個最重要的邏輯,就是天派邏輯,希望贏家通吃,在一個廣闊的消費領域里運用殺手級的應用,海量燒錢,最終獲取上億的用戶,所以這非常像一位收割者,這個產業一片哀鴻,最終只有1到2家活下來。

這種消費互聯網多機遇,對於VC來講就是一個概率,如果他投下去有1000家,甚至10000家,最後有1家勝出就會回報,但對於創業者來講,是很其殘酷的。

當一個領域迎來機會時,很多人都能拿到錢,很多人都進入自己並不熟悉但是又有很多利潤的行業。最後,有不是這個產業的巨量年輕人殺入這個行業。

當然,他們都融到了錢,有的人容到了3輪,但是很少有人活下去。那麽多的打車軟件,最後全中國只剩一家。BAT阿里騰訊各一家,都堅持不下去,所以殘酷的消費互聯網遊戲是贏家通吃的遊戲,它對創業者有巨大的考驗。

2.

天派VS地派

我們說現在的風向有一些變化,地派邏輯的出現,並不是在消費互聯網里做同質化博機會的創業者,而是深耕於一個又一個的產業。

現在中美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所謂產業互聯網其實就是“互聯網+”。

軌道交通有那麽多的創造空間,有太多的機會,但是在此之前,這些領域並沒有年輕人,並沒有創業創新的萌芽開始,大家還是靠大公司來做。

所以,產業互聯網是一個新型的重要方向,在這個領域里出現了很多新的做法。在產業互聯網有一個不一樣的哲學和創業邏輯,它是百花齊放。

產業經驗大於互聯網技能,你對產業有多深的了解,你的落地有多深的把握,而不是大家都去做APP,做市場推廣,實際上最重要的是產業經驗。

有產業經驗的人,做起本行業的創新就會得心應手,他們欠缺互聯網資本融資的技巧。

我認為地派對產業有深度理解,但他們對互聯網工具思維,或對資本市場的了解有欠缺。恰恰是這樣的人,才是未來最重要的一位創業者。如今在美國也發生這樣的情況,不只有中國是這樣的。

所以,企業服務,而不是消費者服務,產業深度縱深,而不再是通用的互聯網,這是一個最重要的創新趨勢。

當發生這樣的風向變化,創業者創新趨勢潮流變化的時候,它後面配置一個很重要的資本的邏輯。

如果在消費互聯網里是贏家通吃,而VC要投這個領域的創業者,他首先看重你的是用戶積累速度,獲取速度,市場規模擴大速度,他不會看重現金流,不會看重盈利能力。

我們可以看出,在過去十幾年里,在紐約納斯達克虧損上市虧得越多估值越高。美國資本市場邏輯和中國趨同,這是一個反向趨同。

3

要強化資本市場中的商業邏輯

現在的美國資本市場對獨角獸非常殘酷,如果你估值已經十億美金了,但還沒有利潤,甚至現金流都很少,這樣的公司一旦公開登陸資本市場,一般都是砍一半,甚至砍三分之二。

最重要的是主流大公司和華爾街的耐心變了,他需要看到你的盈利能力,而不再有耐心聽你講故事,或者是聽你講用戶,這是很大的一個變化。所以造成了中概股的大批回歸。

中國現在有很多美元VC基金需要回來。可是A股最重要的邏輯是必須盈利,必須有利潤,一個做企業的人必須要有利潤,必須要賺錢,我認為是常識。

但過去在華爾街的理念,大家都沒有常識。我們快速顛覆一個領域,搶占市場,甚至補貼用戶。這種花錢買用戶,花錢刷單,這是個極其畸形的做法,然而卻成為了主流。

人類要回歸常識。早期大家都認為你是創客,有理想、有夢想,想要改變世界,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但任何創客都不要忘記,當創業一到兩年以後,你就是一個小老板,最重要的本質是活下來,而活下來的前提是自己盈利,或者是少燒錢。

我們過去的創業都做VC,總是希望政府、社會支持我們,把我們的夢想撐大。可是潮流變了,你必須回歸本質,而本質則是創業要活下來,自己先活下來才能改變其他人。如果連自己都沒有生存能力,需要依靠社會輸血,還想改變社會,我覺得這是一個創業價值觀的事情。

目前,中國的創業價值觀,已得到了全球的認同。一個早期創業項目和一個接近IPO的項目要有利潤,不能只有概念,不能只拼規模和用戶,不能只講故事。

我認為這是一個長周期,不是一個短周期,在未來10到20年左右,恐怕都要看重一個創業公司最快的盈利能力和實際貢獻力,這是資本市場的一大變化。

4,,

     “創業天府 菁蓉匯·金牛”軌道交通專場/楊博丞攝

重度垂直將是未來主流商業形態

我給大家匯報第三點,也是對今天會議的致敬。

在忙於消費互聯網投資或去嘗試的時候,美國這幾年發生了一些底層技術的變革。這是值得我們特別關註的。

其實這些領域大家都看得見了。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的算法會導致人與世界的關系發生變化,阿爾法能戰勝圍棋冠軍。試想,當這樣的一些東西慢慢產業化時會發生多大的變化。

交通,超級高鐵已在嘗試,我認為它還非常遠,但這種底層不再是消費互聯網,而是產業的變革,技術的變革,它會帶來極大的改變。

我最近跟一些大咖們在交流生物醫藥產業,美國近兩年在此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革。據說2015年是人類癌癥攻克年,去年在癌癥的治療和醫藥方面的嘗試是過去許多年的突破。

可大家並沒有太多的感受,這種底層技術的突破可能再過三五年,乃至更長時間才能產業化影響到我們。但作為一位創業者,作為一位創新者,必須從現在開始註意到這一點。

最近,美國在底層技術方面的創新已經又領先了一個時代,這是中國創業創新者值得警醒的。我這兩年帶領黑馬導師們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矽谷和以色列,所以創新無時差,創業無國界。

我就給大家匯報這三點。在這三點之下,我們可以推測一下,未來中國主流公司的形態是什麽樣子的。

5,

    CFP供圖

如今,中國主流公司的形態其實大家都看不到,以央企為代表的上流產業資源,尤其是長三角、珠三角為代表的中小企業,這兩個生態現在是中國的主流生態。

當然,第三個形態是以BAT為代表的消費互聯網連接形態。這三類公司目前是在中國土地上的主流公司,但未來我認為會出現一些新的公司,新的形態。

這種新的形態可能是創業板的公司,也可能是整個資本上年凈利潤在1500萬以下,很多公司成為了空殼公司,甚至僵屍公司,殼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大家關註的對象。

我認為,在過去二三十年前的中小企業會整體面臨置換。未來會出現什麽情況呢?就是在細分產業里能夠紮下去,並不是盲目擴大規模,而是能做到小而美,中而美,能夠做到在一個細分領域的創新者和領先者。

它的規模可能在10億左右,而登陸資本市場以後大概是100億。我相信這種公司在未來一定會有。

以黑馬社群為例,20000多家創業企業,到目前為止大概有60家在資本市場登錄,他們很多都是垂直的公司,產業能力大於互聯網能力,賺錢能力大於融錢的能力。這種人很細分,也很接地氣,這樣一批公司是將來創業板、新三板和資本市場上的主流公司。

創業我們最終還是要回饋社會,我希望,同時祝願這些創業者、創新者們,能夠在未來收獲自己美好的創業人生,也能夠為中國產業升級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再次祝賀我們的創業者,感謝成都,感謝金牛區,謝謝。

創業創新 重度垂直 商業邏輯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486

牛文文對話“矽谷教父”皮埃羅:創業更多來於非商業追求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018/159270.shtml

牛文文對話“矽谷教父”皮埃羅:創業更多來於非商業追求
i黑馬 i黑馬

牛文文對話“矽谷教父”皮埃羅:創業更多來於非商業追求

“憑自己的興趣來做自己的事,用不同的思維來思考改變世界,這些對於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10月17日下午,由創業黑馬與中關村創新創業季組委會聯合主辦的“中關村創新創業季2016暨黑馬公開課——當代中關村與百年矽谷發展論壇”今日在北京舉行,黑馬學院國際導師、《矽谷百年史》作者皮埃羅·斯加魯菲來到活動現場發表演講(見附文)。

身為“矽谷精神布道師”,皮埃羅1983年就來到矽谷,見證了矽谷30多年來的興盛歷程。皮埃羅的演講讓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頗受啟發。牛文文告訴皮埃羅,不只北京中關村,中國很多城市,都把矽谷作為學習的對象,中國的很多創業者都把矽谷的創業者當作人生的樣板。大學、風險投資機構、大公司,都在想著如何變得更“矽谷化”。

皮埃羅介紹,其實矽谷一開始既沒有原創技術,也沒有豐富的資本,很多東西在別的地方已經發明,比如萬維網,谷歌、Facebook等全球一流的互聯網公司卻誕生在這里。

“那些年輕人來到矽谷,是因為他們願意來這里,一個自由的地方,一個能夠反叛的地方,一個跟藝術相關的地方。”牛文文說,矽谷的創業者告訴我們,創業並不是一開始就要想著改變世界,改變生活方式,很可能是創業者自己對現狀不滿意,很可能是年輕人的非商業追求,會更好地導致創業成功。

牛文文觀察到,中國很多創客開始創業旅程時就想著創業成功,“中國的創新是不是跟商業、跟成功太近?是不是歷史的視角太短?”中國改革開放30年,是一個非常短的時間,牛文文建議中國的創業者,“還是往前多看一點,不妨從容一點。”

作為本次活動的主要承辦方,黑馬學院一直以來都在為中國創業者提供專業化、實戰化的創業教育服務。8年來,“不端不裝有點二”的理念也匯聚了眾多懷揣創業初心的黑馬在這里共同成長。

黑馬學院希望通過本次活動,讓更多中國的創業者意識到思想、戰略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性。其實此前黑馬學院已相繼開展了矽谷、以色列和德國遊學活動,越來越多的創業者跟黑馬學院“走出去”,多維度地了解、學習國際先進的創業理念;更有大批創業者,不僅“走出去”,還大膽地將國外前沿技術應用到國內市場,甚至通過投資建立起跨國創業橋梁。

以下為皮埃羅的演講內容摘要,經創業家&i黑馬刪減:

早期的矽谷基本上就是一個荒漠,一開始做的也都是與軍事相關的事情。

當時這個地區的發展主要是由政府來推動的,灣區50%的技術都來自這里,例如無線電技術等。在二戰期間,更多的科學家來到矽谷,開發包括像原子彈、計算機這樣的技術。

上世紀50年代,灣區開始出現很多瘋狂的藝術家,中國工人以及來自於日本、歐洲的人都相繼進入這個地區,灣區變成了一個大熔爐。當時這個地方是比較自由的,大家可以嘗試不同的東西。因此各行各業的人開始在這里找到自己的起點,建成第一家電影學院、第一家專業芭蕾公司、伯克利大學、第一個電子合成器等。

到了60年代,灣區吸引了很多年輕且受過教育的人。當時掀起有名的反技術運動。因為技術意味著原子彈、大型技術,意味著神秘古板的公司。與此同時,灣區離美國首都華盛頓非常遠,法律相對寬松,在其他城市想要開展某項工作很難,在這里很容易。種種的因素為矽谷的誕生播下了種子。

許多用於軍事的技術在到達灣區之後,就被拿來做其他的事情,逐漸發展成為人人都可以應用的技術。不同的思維方式和新興技術的融合,共同創造出了一些新的行業和產業。

如今,全世界都是由網絡公司所控制,這些是從矽谷開始的,但矽谷不是發明(網絡)的地點,只不過是第一個去實驗在網絡上做廣告賺錢的地點。那個時期,很多東西都不是在矽谷發明的,但當這些技術來到矽谷之後,逐漸被轉換成了大眾可以使用的東西。

2000年,矽谷迎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危機。很多公司都搬出矽谷,只剩蘋果等公司留在這里。但後來矽谷又重新活過來了,甚至變得比以前更好。

2000年之後美國產生了很多的泡沫,比如生物技術等,矽谷也變成了泡沫誕生地。大家要不要擔心這些泡沫呢?其實,我們現在已經不擔心了。因為我們知道,什麽樣的情況會發生泡沫。泡沫仍然會破裂,但在矽谷,這可能是一件好事,因為它在下行的時候會發生好的轉折。我們每次覺得矽谷有危機的時候,它總會恢複過來。

如今的矽谷,如果把它算作一個獨立的國家,它的GDP能在排在世界第22位。在這里已經誕生了4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億萬富翁的數量也非常可觀。但是這些價值的創造者,一開始並不是因為有技術,並不是一心為了財富,這些人都是奇怪的業余愛好者,都是憑自己的興趣來做自己的事,用不同的思維來思考改變世界,這些對於他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矽谷到底發明了什麽呢?我們把它稱之為顛覆性的思維。矽谷把偉大的發明重新應用,矽谷接受失敗,反對大企業情緒,矽谷喜愛休閑的工作環境和T恤衫。矽谷的大學、孵化器、創業企業是矽谷精神的真實體現,就像開源,很多的創新是來自開源的。

牛文文 皮埃羅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320

與牛文文來一場重度垂直實驗 | 創業實驗室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028/159478.shtml

與牛文文來一場重度垂直實驗 | 創業實驗室
i黑馬 i黑馬

與牛文文來一場重度垂直實驗 | 創業實驗室

互聯網時代的下半場是重度垂直的天下,講的是深耕細作。

互聯網時代的上半場是BAT的天下

講的是贏家通吃

互聯網時代的下半場是重度垂直的天下

講的是深耕細作

未來十年

移動互聯網+傳統行業將成為市場上的主要玩家

重度垂直成為未來主流的商業形態

 但當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各行各業深度融合中

必定經歷各種陣痛

m2.webp

身處傳統行業的你

是否在面對來勢洶洶的移動互聯網浪潮時

焦躁不安、不得其法?

是否正在線上鏖戰

卻苦於不知如何打通線上與線下的閉環?

是否在為資本的融合而苦惱?

m3.webp

身處互聯網行業的你

是否在為BAT的贏家通吃、虎視眈眈而憂心忡忡

是否在為用戶的變現而發愁?

科通芯城,宜花科技,餓了麽,滴滴出行……

這些企業的成功表明移動互聯網時代

符合“重度垂直”特征的商業模式才不會被顛覆

如果你是重度垂直實踐者

期待和牛文文及20家重度垂直標桿企業

一起學習重度垂直

參加線下2次公開課以及線上私密直播學習

點擊“此處”,即刻報名

牛文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1014

牛文文:我發現了創業者們染上了“怪癖”,探險【撒哈拉創業啟示錄】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120/159899.shtml

牛文文:我發現了創業者們染上了“怪癖”,探險【撒哈拉創業啟示錄】
牛文文 牛文文

牛文文:我發現了創業者們染上了“怪癖”,探險【撒哈拉創業啟示錄】

人最重要的是知道“你是誰”,探險的種種極限心理體驗,是大多數創始人繼續用“創業者”這個身份存活的內在源動力。

我研究創業者群體,發現大多數人在創業之後都會染上“怪癖”,這個“怪癖”就是探險,直面自然挑戰極限。

有太多這樣的故事:維京集團創始人理查德·布蘭森是世界著名探險家之一,他是第一個乘熱氣球飛躍大西洋的人類。甲骨文創始人拉里·埃里森擁有專業帆船隊,經常乘風破浪進行為期幾周的大洋航行。

中國知名的創業家如史玉柱、張朝陽、王石、黃怒波等都是極限探險的愛好者,他們或征服珠峰,或遠征極地。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和我描述他奇特的解壓方式,是自駕吉普車穿越沙漠無人區。他會花十幾天遠離現代社會,去沙漠探險。

歡聚時代(YY)創始人李學淩則喜歡遠洋海釣,他花幾周時間駕駛著小船到離岸幾百公里外的公海海域,當他面對一望無垠的海洋和偶爾經過的遠洋巨輪,他說他能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和內心的平靜。

為什麽創業者群體如此熱愛極限探險?這看起來有點違背常識——創始人應該是最忙碌的群體之一,他們時間有限,而且身體素質也並不強於普通人。

讓這群時間有限,身體素質普通的人甘願花數周,甚至數月時間去參與一次對身體與意誌極限考驗的探險,是因為“探險”這件事對於創業者群體有著特殊的吸引力。

在探險過程極端的自然環境中,一個創始人才能檢視最真實的自己。探險是創業者的通向自己“耶路撒冷朝聖之路”。

在探險過程中,他們能觸碰到自己的“邊界”,知道自己的內心承受力、身體機能、意誌力到底有多強大;如何獨自面對孤獨;如何在極端環境下高效組織團隊解決突發性難題......

探險與創業何其相似!都是在極端狀況下考驗人類的極限。一個創始人想要帶領公司取得成功,必須知道自己的極限,檢視自己的人性,最終突破自己。

探險就是創業者對自己的終極審視——你以為自己是在探索自然的不可知,實際上是在探索你自身的不可知;你以為你去征服自然,其實是征服你自己。

探險中種種體驗也最容易喚醒創始人當初創業的雄心。人最重要的是知道“你是誰”,探險的種種極限心理體驗,是大多數創始人繼續用“創業者”這個身份存活的內在源動力。

創業黑馬在2011年創辦的創業商學院“黑馬營”,最常組織集體活動就是“徒步”。我們會花一天的時間橫穿戈壁或者大草地。

在8~12個小時的徒步過程中,黑馬營的同學會經歷徒步初期的興奮、中期無限機械重複的焦慮與煩躁、在荒野中的孤獨感、以及崩潰之後堅持前行——就像他們的創業過程一樣。

有一次徒步過程中,拉卡拉創始人孫陶然與易到用車創始人周航探討出了一個絕妙的創業點子,創業者這樣的“化學反應”很容易在探險途中產生,因為探險途中創業者最容易找到自己,對自身的審視與對業務的反思也是最深刻的。

我曾與我們“黑馬營”9期的優秀學員、INK(銀客)集團創始人林恩民在年初的黑馬運動會的活動中深度探討創始人的自我成長,這位1988年出身的年輕創業者身上展現出了超越常人的成熟、遠見與洞察力。

上周的一次黑馬營聚會,當我得知這位年輕的創業者計劃在本月18日啟程,用20天時間駕車橫穿地球上最不適於生存的浩瀚沙漠——撒哈拉時,我感慨萬千。

我意識到,林恩民與他的企業已經到達了新的階段,他即將去數千公里外的撒哈拉尋找自己新的邊界。

說起恩民 ,互聯網金融產業之外的朋友可能還不甚了解,他的公司INK(銀客)集團是互金領域的一匹大黑馬。

INK(銀客)集團作為中國最成功的互聯網金融公司之一,年輕的林恩民用四年時間帶領公司穿越了互金行業的“無人區”,越過了無數的互金行業政策、風控雷區。

林恩民用超常的耐力、遠見,在互聯網金融這個艱險的“無人區”,建立起了估值40億的互聯網金融行業龍頭企業。

林恩民

INK(銀客)集團總裁:林恩民

林恩民是互金領域的探索者,他經歷了互金行業的泡沫與寒冬。我們都知道互金企業非常特殊,在互金產業里前行,就是一場考驗極限的死亡遊戲。

我相信創業過程中恩民一定經歷過很多難熬的艱險時刻,其險惡程度絕不亞於駕車穿越寸草不生的撒哈拉無人區,或獨自航行於變化莫測的海洋。

現在,在INK(銀客)集團業務逐步壯大的新時期,他需要一段時間去無垠的沙漠尋找自己、反思自己、探索自己、突破自己,為之後INK(銀客)集團的旅程儲備能量。

我好奇這樣創業者的思考,以及他探索自己邊界之後的自我審視,這將是一個創業者通向自己“耶路撒冷朝聖之路”的思考結晶,這將是創始人群體重要的一筆精神財富!因此,邀請林恩民能把探險途中的思考與見聞分享出來。

創業黑馬將邀請林恩民11月18日-12月7日遠行撒哈拉期間,在i黑馬網、創業家微信上開設專欄【撒哈拉創業啟示錄】來分享他的撒哈拉之行。

讓更多的黑馬企業領導人一同見證,也傳播這種創業企業領導人所必須的探險精神。創業黑馬與創業者群體,期待著林恩民去撒哈拉“無人區”給我們帶回豐盛的精神珍饈。

沙漠 創業 銀客集團 林恩民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030

牛文文:新一代主流公司已在冬天崛起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1214/160324.shtml

牛文文:新一代主流公司已在冬天崛起
i黑馬 i黑馬

牛文文:新一代主流公司已在冬天崛起

創業家是冬天的孩子

i黑馬訊 12月14日消息,由創業黑馬主辦、摩比神奇冠名的2016年創業黑馬社群大會今日在京舉行,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發表主題演講。

“當我們恐懼的時候,當我們在梳理那些倒下企業的時候,當我們在總結教訓的時候,大家沒有註意到的是,新一代的主流公司,已經在冬天成長起來了。”牛文文表示,“創業家是冬天的孩子”,這些在冬天成長起來的創業者們,有著天然的優勢,他們既有互聯網天派的思維,又能夠跟中國的產業深度結合。目前已經有102家黑馬企業登上資本市場,整個黑馬社群每年有2176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達到1568億元。

同時,他說想辦一所中國最好的創業大學。而這個想法的初衷是,創業者們身賦異能,不為常人所理解,也感到孤獨。他們需要在一個地方里找到同伴,開發他們的潛能造福社會。

以下為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分享內容,經i黑馬編輯。

我們相聚在這里,我想跟大家講一個“冬天”的故事。

我們經常講,創業家是冬天的孩子,很多偉大的公司,都誕生在冬天。很多偉大的公司,都成就在冬天。他們在別人恐懼的時候保持前進。現在,就是我們勇敢的創業家,成批成長壯大的時候。

當我們恐懼的時候,當我們在梳理那些倒下企業的時候,當我們在總結教訓的時候,大家沒有註意到的是,新一代的主流公司,已經在冬天成長起來了。很多企業已經深度改造了一個產業,達到盈虧平衡,甚至已經踏上了資本市場的路途。

到現在為止,已經有102家黑馬企業登上資本市場(包括納斯達克、主板、創業板、新三板),整個黑馬社群每年有2176起融資事件,融資金額達到1568億元,另外還有很多黑馬被並入到上市公司,成為上市公司的主體之一。

這是一些什麽樣的公司?我們形象地說這是一些冬天的孩子。這些能夠生存下來、壯大起來的創業家,是“天地融合”的公司。他們既有互聯網的思維,又能夠跟中國的產業深深結合。

中國有非常多的傳統產業,只要它的毛利提高5個點、10個點就能帶來非常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能讓中國經濟整體上一個臺階,而我們有很多默默無聞的黑馬在做這件事情。我們看到很多在(資本市場)排隊的黑馬企業,已經在細分產業里變成新的龍頭。它們是重度垂直的公司,是既能融資也會賺錢的公司,是能夠在未來和現在取得平衡的公司。所以,它們成為了冬天的孩子。

第二個觀點是(創業者)要站在強者的肩膀上。這些已經成功邁過生存門檻的創業家,也站在更多的強者肩膀上。今天新希望、真格基金等非常多的大公司、大投資機構們都在幫助這些新一代的創業者成長。今年,在創業黑馬開發的黑馬學吧APP上面,100多個創業家開設了創業實驗室,它們是中國的YC(美國著名創業孵化器),是企業家把他們的產業經驗和創業智慧貢獻出來幫助成長中的小企業加速成長的一個實驗室。這是一場偉大的社會實驗。

同時,今年我們也走到100個城市,幫助創業者在中國的城市生根發芽,尋找自己的夢想合夥人。互聯網的下半場,我們需要把產品(或服務)高效地到達廣泛的用戶,把生意快速高效地擴張到全國。所以,我們構建了一個龐大的覆蓋100個城市的夢想合夥人網絡。

其實,黑馬社群發展到今天,已經演化出了100多個子社群,每一個子社群里都在發生著轟轟烈烈的創業實驗,已經變成了一個生態。所以,一個創業群體在黑馬社群里,站在強者的肩膀上成長。

最後,我們想辦一所中國最好的創業大學。徐老師說把“中國”去掉,要辦一所最好的創業大學。徐老師是我們這個大學的名譽校長。如同《X戰警》里面的變異人和教授,大部分的創業者身賦異能,不為常人所理解,感到孤獨。他們需要在一個地方(創業大學)找到同伴,開發和善用潛能造福社會。

希望在未來的時間里面,在明年這個時候,有更多的創業者和更多的黑馬能夠走向成功。

謝謝並祝賀大家!

創業家 牛文文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7674

牛文文新春賀詞:在冬天怒放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7/0127/161019.shtml

牛文文新春賀詞:在冬天怒放
牛文文 牛文文

牛文文新春賀詞:在冬天怒放

祝所有創業者,雞年大吉,一鳴驚人!

過去一年,從創業的大環境看來“有點冷”。外界都在高呼創業的“泡沫與寒冬”時,創業黑馬仍然在高舉創業大旗,就像我們唱了六年的黑馬創業者之歌《堅持》。

六年來,我們建立了中國最大的創業服務平臺,每年服務數以百萬計創業者,塑造了有共同創業價值觀,超過3萬人的創業者群體“黑馬社群”。

新主流

國家在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很多的政府機構、社會組織,都在支持創業。現在中國每年有300多萬人創業,當一個國家有百萬量級的創業者的時候,創業的基礎價值觀和方法論,會有一些變化。

中國的創業創新是跟美國矽谷學習的,很多樣板來自於矽谷。當我們在講創業創新的時候,不由自主想到的是矽谷那些偉大的創業故事。

但是,矽谷與中國的創業環境是完全不同的,創業人數不同,社會背景不同。在矽谷,一個年輕人想改變世界,改變人類生活方式,他只要在車庫里編織一個夢想,就能夠得到非常多的風險投資者的支持,繼而創辦公司,現在矽谷許多偉大的公司,創業過程都是這樣。

可是,我們中國的不是這樣。傳統創業不是,互聯網公司創業也不是。

不說最近面臨各種困難的創業公司,中國互聯網巨頭BAT、三大門戶的創業之路也非常艱難,時常融資困難,遇到各種風險,沒上市就要想著怎麽賺錢活下去。在中國創業成功還是小概率事件,創業還是少數人的事業。

如果中國的創業方式只是簡單照搬矽谷,編織夢想進入某個資本賽道,不斷融資,只關註如何改變人類生活方式,改變整個世界,而不去考慮如何營收,如何建立持續盈利的健康商業模式,那麽這種創業價值觀對中國這個每年有百萬量級創業者的國度,是不適用的,甚至是有害的。

現在中國這個創業大國需要一種新的創業價值觀,不同於矽谷的創業價值觀,讓創業回歸本質。創立一家公司最終是需要營收與利潤來證明價值。創業者的任務是把等額的融資變成等額的營收,進而變成等額的凈利,這是創業最難的事情,也是創業者必須明白的責任。

當大家說資本的寒冬來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碰到寒流的時候,當我們每年在數有幾百家公司倒下的時候。另外一批人,實際上已經成熟,成為新主流公司,我們黑馬社群里有太多這樣的公司,我們把他們稱之為“重度垂直”公司。

2017年1月11日,黑馬會上海分會聯席會長、黑馬營十一期林琪,帶領他的榮泰健康登錄A股成功。他是踐行黑馬價值觀“重度垂直”的代表,榮泰健康把一把按摩椅做到了極致,在創業黑馬學院中學習產業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在主板上市斬獲了近百億市值。

“重度垂直”是黑馬群體的共同創業價值觀,“重度垂直”的理念是深耕一個產業,把這個產業與移動互聯網深度結合,有營收能持續盈利。過去的一年外部環境寒冷,但對奉行“重度垂直”的黑馬創業者們卻大豐收的一年,至少有十家黑馬企業啟動排隊上市,2017年登陸中國主板市場在即,有超過100家黑馬創業公司登錄新三板。

2017年將是黑馬大年,新的一年資本市場將迎來上市潮,有收入有盈利能力的公司將大量上市,黑馬中有大量在產業中深耕,做到過億收入,數千萬利潤的“重度垂直”公司,他們將在2017年上市,成為中國的主流公司,驅動中國經濟的前行。

重度垂直成長生態

“重度垂直”不但是適合中國的創業價值觀,也是很好的創業方法論。創業黑馬圍繞“重度垂直”理念,建立了一個成長生態。

最讓我欣喜的是,許多創業者進入黑馬社群時還是Nobody(普通創業者),通過黑馬平臺的學習升級,成為Somebody(創業明星)。在創業黑馬平臺中,我們建立了成熟的“重度垂直”的學習體系,提升了普通創業者的創業成功率,幫助他們搞定資本、搞定模式、搞定自己,在“重度垂直”的土壤中生根發芽創業成功。

在創業黑馬平臺最頂部,是奇虎360周鴻祎、分眾傳媒江南春、藍色光標趙文權、光線傳媒王長田等頂級創業家;達晨創投肖冰、真格基金徐小平、金沙江創投朱嘯虎、峰瑞資本李豐、天圖資本馮衛東等頂級投資人,他們組成的創業黑馬平臺頂級創業導師,為創業者們提供正確的創業價值觀、方法論以及創業資源。

我們的創業導師都是“重度垂直”大師:深耕於樓宇廣告的分眾傳媒江南春,他的公司創造了A股公司最高50億利潤,堪稱奇跡;天圖資本馮衛東專註投資食品、消費升級領域,投出了周黑鴨、八馬茶業等細分領域超級巨頭光線傳媒王長田用“長跑”的策略步步為營,如今已經是中國市值最高的影視公司.....

黑馬的中堅力量,是各個產業中“重度垂直”創業價值觀、方法論的受益者,他們成長為“產業超級IP”。例如,王國安的韓後、歐蓬的尚德教育、張旭豪的餓了麽、毛大慶的優客工場、秒拍的韓坤、觸寶科技王佳梁、吳太兵的萬興科技、栗浩洋的乂學教育等等,黑馬社群在各個領域深耕的創業者,都成為雄踞各自產業的明星,能夠調動產業資源、決定產業方向、為產業提供新思維,把產業與移動互聯網結合的產業超級IP。

在創業黑馬創業群體基礎層,我們有大量的優秀新興創業者,他們學習“重度垂直”,充滿了向上的拼勁的精神,明白創業者該背負的責任。他們在各個產業生根發芽,未來將成長為各個領域的“產業超級IP”,甚至成為我們黑馬平臺的創業導師。

遍地開花,群星閃耀的創業超級IP

斯蒂芬·茨威格在《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中寫到:一個人類群星閃耀時刻出現以前,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地流逝而去,在這種關鍵的時刻,那些平時慢慢悠悠順序發生和並列發生的事,都壓縮在這樣一個決定一切的短暫時刻表現出來。

創業黑馬提倡“重度垂直”的創業價值觀,讓產業和移動互聯網結合,讓黑馬在不同的領域遍地開花,群星閃耀。 六年來,黑馬企業選擇在產業中堅持,在各種創業概念狂潮中選擇低調、隱忍。在過去一年的資本寒冬中,泡沫破了,所有炒作概念原形畢露,當浮躁過去,黑馬群體六年“重度垂直”的厚積將在2017迎來薄發。

我們的黑馬“掌閱科技”創始人成湘鈞,創業7年沒有融一分錢,做出了中國最大的電子閱讀公司之一,估值10億美金;黑馬會聯席會長、黑馬營一期趙浦的“十月媽咪”做了20年孕婦裝,成為母嬰服裝行業最大品牌之一;老黑馬尚格會展張珺做了20年會展,是國內會展領域頂級服務商;邢帥教育的邢帥專註在線職業培訓,沒燒過錢,每年利潤數億,是中國最賺錢的在線教育公司之一;專註房地產互聯網金融業務的銀客網,也啟動了上市計劃;專註酒類電商的酒仙網成為中國最大的酒水銷售平臺之一......

黑馬中還有人工智能的Face++;互聯網安全服務的知道創宇;教育領域的尚德教育、瘋狂老師、貝爾教育;大數據領域的聚合數據等等,在各個領域中茁壯成長的“重度垂直”公司,他們都將迎來上市的成人禮。 

新的一年,我們黑馬一起飛!祝所有創業者,雞年大吉,一鳴驚人!

牛文文 創業 新年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176

牛文文: 洗盡鉛華,真誠創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5/162130.shtml

牛文文: 洗盡鉛華,真誠創業
牛文文 牛文文

牛文文: 洗盡鉛華,真誠創業

創業者要回歸自我、回歸傳統、回歸商業本質。

i黑馬訊 3月25日消息,由創業黑馬主辦的第四屆黑馬運動會今日在京舉行。本屆運動會由摩比神奇獨家冠名,分眾傳媒全程戰略合作,OPPO戰略合作。會上,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做了題為“洗盡鉛華、素面朝天”的演講。

他說:

這個世界對創業者的劃分,從來只有一種簡單的方式——你是個真誠的創業者,或者不是。

創了N多次業從來沒賺過利潤的創業者,是不真誠的。

傳統的,也許是最有價值的。

什麽樣的資本故事都比不過讓你的主營業務賺錢。

以下為創業黑馬董事長牛文文的分享節選,經i黑馬編輯:

每年運動會我們都熱血沸騰,每年運動會我們都激情四射。但是今天,我想給我們熱情的創業者和黑馬兄弟,說兩句心里話,也是冷靜的話。

第一句話:洗盡鉛華、素面朝天。我們要用本真和初心跟這個世界對話。

這些年有太多的新詞,每個人都想顛覆和改變世界,每個人都想做全新的自己,變成一個IP。可是,大家問問自己,你到底是要做一個什麽樣的人,要做一件什麽樣的事?

我們看到,那些空洞的概念在慢慢消退,要用線上顛覆世界的人在被顛覆,要用互聯網顛覆傳統渠道的人在學習線下的渠道。所有的一切,都在回到原點。

我們經常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我們是做一件自己能做好的事情,還是做一件性感的、刺激的、有挑戰性的、顛覆的事情?我們經常猶豫在這兩者之間。最近這段時間,我們的幾個創業實驗室都處在畢業季,周鴻祎、江南春,很多導師在跟自己的創業徒弟反複確認一件事情:你能做好一件什麽樣的事情,比你要做一件顛覆世界的事情更重要。

這種理念也能在他們自己的身上看到影子。我們的導師江南春,現在回歸到電梯間的那塊廣告屏幕,做好這個,分眾就無敵於世界。

我們的導師周鴻祎,做好安全這件事,360就是全中國人民最喜歡、最尊敬的一個企業。

當所有的形容詞去掉之後,剩下的就是最簡單、最本真的自己。以這個面目面對世界,你就是強大的不可戰勝的自己。

第二句話:傳統的,也許是最有價值的。

傳統是一件我們曾經力圖拋棄和顛覆的事情,可是今天我們看到,越是傳統的往往越有價值,飄在空中的我們最終要找到腳下這塊土地。我們看到,去哪兒的創始人莊辰超,原先在旅遊行業顛覆世界,今天開始做便利店。很多傳統領域我們認為沒有價值,可是你只要能提升這個行業的效率和毛利,就會有很大的價值。

我們經常輕視傳統,過度崇拜創新。但是,所有的創新都是在古老的、人類幾千年來都需要的一個世界里面。人類最古老的生意是最有魅力的生意,人類最古老的需求到今天依然是最強烈的需求。我們要重新認識傳統的價值。

微信圖片_20170325134659

第三句話:最高級的資本化,是讓主營業務賺錢。

這兩年每個創業者都在被各種各樣的投資人虐,我們也在面對各種各樣的投資誘惑。當時大家都說,能夠講高級就不要講簡單,能夠講新就不要講得太傳統。

今天,很多黑馬已經走上了資本市場,這時候我們才發現,什麽樣的資本故事都比不過讓你的主營業務賺錢。很多偉大的互聯網公司,到今天進入了下半場,下半場最難的事情就是你的主營業務賺錢。我們做了好多疊加,講了很多想象空間,人家一句話就把你打回原形——你到底是做什麽業務的?

昨天,我個人的創業實驗室開放了,也面試了很多黑馬兄弟。我問他到底是做什麽的。所有的形容詞都去掉後,你說的老太太都能理解,你就贏了。你的什麽業務賺錢,你就是做什麽的,就會被資本市場如此定義。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概念,都會回到原點。主營業務賺到大錢,是全世界最高級的資本財技,其它的都是過程。

第四句話:真誠的創業者就是一切。

我們看到,有各種各樣的創業者,有精英、有草根,有天派、有地派,有男創業者、有女創業者,有非常多會表達的人,也有很多人根本就不擅長表達。但是,這個世界對創業者的劃分,從來只有一種簡單的方式:你是個真誠的創業者,或者不是。一個能對自己真誠、對這個世界真誠的創業者,一定能走得很遠。

真誠意味著什麽?真誠意味著責任,不管你給投資人、給這個世界講過多少故事和多麽美妙的概念,最終你要用你的努力和汗水把這個故事圓上,你要做最後下船的船長。這兩年我們看到了太多的90後、00後創業者,能夠講非常炫麗的故事,但是很快就不見了。一個接一個口頭情懷派、口頭創業者,在我們面前破裂。

一個創業者能給這個世界唯一的東西就是責任。當你開始創業的時候,你向所有人許下你的諾言,包括你的員工、用戶、投資人以及這個世界。在這個夢想實現或失敗之前你不能下船。

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把你講給投資人的額度,變成等額的銷售,進而變成等額的利潤。

創了N多次業從來沒賺過利潤的創業者,是不真誠的。我們不能再用PPT面對這個世界,用PPT打天下的人,最終會回到本來面目。只有真誠的創業,只有有責任的創業,只有能堅持到底的創業,才是一切。

微信圖片_20170325134706

說說我們自己。當年我們出發的時候,我們說讓創業者不再孤獨,到今天,我們希望告訴創業者另外一句話,我們在幫助普通創業者提高成功率。社會應該寬容失敗,但我們自己一定要追求成功,一定要苛求成功。

黑馬學院創辦六年來,已經有500多位企業家、投資人和行業專家給我們做導師,給在路上的創業者做輔導。我們已經幫助了3000多位黑馬學員,已經有4萬多人次(天)的創業者得到輔導和培訓。

可以說,創業黑馬學院是中國最早的也是最大的、幫助人數最多的一家創業大學。我們希望能夠辦中國最好的創業大學,與新一代企業家和創業者共同成長,讓源源不斷產生的偉大的企業家,來幫助在路上的創業者。

這就是我的夢想,也是我今天想跟黑馬兄弟們說的幾句心里話。讓我們洗盡鉛華、素面朝天,用本真和初心面對這個世界。

謝謝大家!

創業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37

吳曉波:文文上市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7/0810/164546.shtml

吳曉波:文文上市
吳曉波頻道 吳曉波頻道

吳曉波:文文上市

我們被時代改變的部分,一定大於我們改變時代的那一部分,這很難說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

來源|吳曉波頻道(ID:wuxiaobopd)  

文|吳曉波

1

今天(8月10日),創業黑馬上市了,牛文文到深交所去敲鐘,我去不了,就寫一篇小文,在這里祝賀一下。

頂部圖

2

文文有一張照片,側身舉著一本卷起來的雜誌,做吶喊的樣子。

他好像看見了未來,那個東西,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總歸會如期而至。我一直在想,任何一種姿態的背後,都有著多重解讀,約翰·伯格曾評論說,“與其說人們利用照片成為事實的一部分,不如說,他們在某種程度上試圖借助照片來說服自己。” 

牛文文

從90年代中期開始,文文當過很長一段時間的《中國企業家》主編,正是有了他和劉東華,這本雜誌才成為商業界的一個標桿式的存在,而那也應該是商業開始征服這個國家的黃金時代,企業家從邊緣地帶向核心進發,一開始小心翼翼,繼而肆無忌憚,他們一度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社會進步的話語權,如彼得·德魯克所描述的,中國即將進入一個“企業家的時代”。

如今看來,那當然是一個錯覺。

《中國企業家》雜誌負責報道那個階層的生意和生活。劉東華和牛文文那一代中國雜誌人,並沒有亨利·盧斯創辦《時代》和《財富》時的那種精英主義立場,相反,他們對商業抱持了更為現實和同情的態度。中國經濟變革的巨大不確定性,讓企業家階層在中國所扮演的角色,從一開始就不是以勞工階層的對立面而存在的,相反,企業家對體制的突破及因此而衍變的命運,構成了主要的報道內容和沖突核心。

事實上,中國所有關註商業世界的知識分子,都在內心有若幹道相互沖突的暗流,它們在政府公權力、公眾利益、商業崛起、弱勢群體訴求等方面折回沖撞,迄今未有平息和澄清的跡象。 

第二張圖

在十多年前,我一直為《經濟觀察報》撰寫專欄,那張橙色報紙有一個“觀察家”周刊,專門刊登商業邊緣的、偏人文方向的長文,也可以說是中國商業社會中與“有用”比較遙遠的那一部分,而在我的創作和研究中,牛文文在《中國企業家》所組織的很多報道,則成為我的最重要的創作素材。我記得,為文文寫的第一篇比較重要的文章,是在2008年,《中國企業家》出一個30年特刊,我受囑寫了一篇關於企業家使命的萬字長文。

3

沒過兩年,牛文文就出走創業了。

他是這一代財經媒體人中,最早獨立出來的主編。現在很多人羨慕他,而在當時看起來,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只能說明,他是一個很敏感的人,在過去的這些年里,傳媒人全體無所作為,度過了一個令人沮喪而碌碌無為的、失去的十年。

我記得文文跟我說,他要做一本《創業家》時,是暗暗的吃了一驚。說實在的,在當時,我沒有把從商者以創業、守業的維度來劃分,對風險投資領域的知識也很少。文文長期所浸淫的商業精英人群,似乎離年輕的創業者群體也相當的遙遠,事後再一次證明,文文抓到一副年輕的好牌,甚至對於他這樣的出身的人而言,是一次“避險性創業”。

第三張圖 

過去的八年,對文文來說,並不容易。

《創業家》的定位很年輕而清晰,但雜誌的媒體業態卻無疑是老化了,他又用了幾年的時間“脫媒”,把原本的一個子產品“黑馬營”轉型為公司的主營業務。

所有在媒體業界工作的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媒體從業的經歷,將在一個人的身上註入一劑依賴型基因,它在本質上,對所謂的互聯網草根精神有著相當的排異性,所以,你會發現,近年來以新型媒體業態對傳統媒體構成攻擊的明星創業項目,如新聞客戶端市場的今日頭條,或創業傳播領域的36氪,都非媒體從業者所創立,他們所具有的顛覆意義是根本性的,或者說是反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倫理的。

文文的黑馬營,在過去的幾年里,對此次“雙創熱”起到了助推的作用,數百家創業公司通過黑馬營實現了融資,他的創業家教育課程是當今中國同業中最具體系性的。

不過他做得最成功的,其實還是媒體和啟蒙的工作,創業家和黑馬營幾乎定義了中國式創業的集訓、路演和傳播模式,它們有時候更像一場熱烈的、無所畏懼的群眾運動。 

如果說牛文文是一個創業蠱惑者,那麽,有趣的是,他首先把自己給蠱惑了進去。這些年,我好多次被他拉去給創業者講課,而與他的每一次見面都是行色匆匆。他在用全部力氣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

4

今天,文文的創業黑馬要在深交所上市。而他的很多朋友,有的還在堅守,有的已經退隱,有的在當公關VP,還有的創辦了自己的自媒體,上周,《新京報》的戴自更也辭職了。

其實,一個時代結束了。去中心及去精英化的中國財經媒體市場,已經變得越來越乏味,“看門狗”及報時人的集體失蹤,將讓這個以理性和獨立性為標榜的輿論領域幾乎失去存在的意義。

就如同我有時候會問自己的那樣,我不知道文文是否喜歡現在的自己。我們被時代改變的部分,一定大於我們改變時代的那一部分,這很難說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我們註定無法成為的那個人,也許,真的是一個應該被拋棄的幻覺。 

不過,無論如何,文文的八年是值得的,他以另外的身份和方式參與了商業變革,並獲得了讓朋友們為他驕傲的成功。對於今天的很多人來說,創業及扶持、投資創業者,也許是最具有道德和商業意義的存在方式了。

文文去敲鐘了,那鐘聲一深一淺,有力而讓人百感交集。

創業黑馬 牛文文 上市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635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